CN108032553A - 一种自动制袋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制袋生产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032553A CN108032553A CN201711294226.7A CN201711294226A CN108032553A CN 108032553 A CN108032553 A CN 108032553A CN 201711294226 A CN201711294226 A CN 201711294226A CN 108032553 A CN108032553 A CN 10803255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 collodion
- viscose
- glue
- pri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制袋生产线,包括柔性印刷装置、裁片装置、袋体成筒装置、手挽机、上胶成型装置和压机,按手提袋的制程,柔性印刷装置位于裁片装置的上游,裁片装置位于袋体成筒装置的上游,袋体成筒装置和手挽机位于上胶成型装置的上游,上胶成型装置位于压机的上游;柔性印刷装置包括放料机构、若干个印刷机构和卷收机构,放料机构位于印刷机构的上游,印刷机构位于卷收机构的上游。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节约胶水和油墨,降低生产成本,两层手挽带之间及手挽和袋体之间黏贴牢固,保证了手提袋的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手提袋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制袋生产线。
背景技术
环保型手提袋因为其可回收、成本较低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通常一个手提袋包括用于装东西的袋体以及两个粘贴于袋体上的两个手提带,其中手提带又称之为手挽。手挽的结构包括一根纸绳以及夹持于纸绳两侧的手挽带(通常为牛皮纸),生产时将纸绳夹在二层手挽带中间,再通过胶水粘紧后,自动切成每个手挽,再通过胶水将手挽粘在袋体上。
生产手提袋的其中一道必备的工序就是印刷,在袋体的表面进行印刷图案,印刷图案根据不同的色需要多道工序,在印刷过程中油墨容易飞溅,造成油墨浪费,而且承印辊在高速旋转时,容易振动,直接影响印刷质量。
对于手挽的成型,通常的做法是在上胶辊上涂抹胶水,手挽带通过上胶辊后,上胶辊上的胶水粘附在手挽带上,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621432495.6 的一种改装的手挽机贴片上胶装置,包括新增上胶轮、原上胶轮、支撑板、胶盆和气动隔膜泵,通过新增上胶轮、胶盆的设计,可以在提升机速的情况下,涂胶量达到合格要求,间接的提升了生产效率,解决了纸带之间胶量不足的问题,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两层手挽带在压合粘紧过程中胶水易沿手挽带的边缘溢出,造成胶水浪费,增加生产成本。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积极研究创新,以期创设出一种自动制袋生产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制袋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节约胶水和油墨,降低生产成本,两层手挽带之间及手挽和袋体之间黏贴牢固,保证了手提袋的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制袋生产线,包括柔性印刷装置、裁片装置、袋体成筒装置、手挽机、上胶成型装置和压机,按手提袋的制程,所述柔性印刷装置位于所述裁片装置的上游,所述裁片装置位于所述袋体成筒装置的上游,所述袋体成筒装置和所述手挽机位于所述上胶成型装置的上游,所述上胶成型装置位于所述压机的上游;
所述柔性印刷装置包括放料机构、若干个印刷机构和卷收机构,所述放料机构位于所述印刷机构的上游,所述印刷机构位于所述卷收机构的上游;
所述印刷机构包括两块相互对称设置的印刷机侧板及位于两块所述印刷机侧板之间的承印辊、油墨辊和油墨槽,所述承印辊和所述油墨辊之间设有版辊,所述版辊和所述承印辊之间为纸带经过的间隙,所述油墨辊位于所述油墨槽的上方,所述油墨槽的前后两侧设有白板纸,所述白板纸沿着所述油墨槽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白板纸固定于所述油墨槽的槽壁,所述承印辊的两端沿着所述承印辊的周向各设有一圈树脂带,所述油墨辊的两端设有胶带,所述胶带位于所述版辊和所述油墨辊之间,且所述胶带的上端固定于支杆,所述支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块所述印刷机侧板;
所述手挽机包括两块相互对称设置的支撑板,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一放料辊、第二放料辊、引带辊组和牵引机构,所述第一放料辊位于所述第二放料辊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放料辊和所述第二放料辊皆位于所述引带辊组的上游,所述引带辊组位于所述牵引机构的上游;
所述第一放料辊和所述引带辊组之间沿手挽带输送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导向辊和第一多孔出胶器,所述第一导向辊位于所述引带辊组的上方,所述第一多孔出胶器的下表面与所述手挽带的表面贴合,所述第二放料辊和所述引带辊组之间沿着手挽带输送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二导向辊、第三导向辊和第二多孔出胶器,所述第三导向辊位于所述第二导向辊的上方,所述第二多孔出胶器的下表面与手挽带的表面贴合;
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辊和从动辊,所述从动辊包括同轴的转轴及位于转轴中部的辊体,所述从动辊的辊体和所述牵引辊之间为手挽带经过的间隙,所述从动辊的一端设有同轴的感应轮,所述支撑板设有与所述感应轮相对应的红外感应器,所述感应轮包括轮体及若干个感应弧片,所述感应弧片与所述感应轮的轴向平行且沿着所述轮体的外周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手挽机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红外感应器、牵引辊的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多孔出胶器和所述第二多孔出胶器皆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上胶成型装置包括两块相互对称设置的机架侧板,两块所述机架侧板之间设有胶盆、上胶辊和粘胶辊,所述胶盆位于所述上胶辊的下方,所述上胶辊的上方设有进胶管;
所述粘胶辊包括粘胶轴和粘胶板,所述粘胶板沿着所述粘胶轴的轴向设置,所述粘胶板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粘胶轴连接,所述粘胶板的表面相背于所述粘胶轴的面设有口板胶棉,所述上胶辊和所述粘胶辊之间为所述口板胶棉通过的间隙;
所述口板胶棉包括第一短胶棉、第二短胶棉、第三短胶棉、第一长胶棉和第二长胶棉,所述第一短胶棉位于所述粘胶板的中部,所述第一短胶棉沿着所述粘胶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相邻所述第一短胶棉之间的间距相等,将粘胶辊转动的方向定义为前方,所述口板胶棉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条沿着所述粘胶板的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二长胶棉,所述第一短胶棉和所述第二长胶棉之间设有第一长胶棉和第二短胶棉,所述第一长胶棉位于所述第一短胶棉和第二短胶棉之间,所述第一长胶棉沿着所述粘胶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相邻所述第一长胶棉之间沿着所述粘胶板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二短胶棉沿着所述粘胶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相邻所述第二短胶棉之间沿着所述粘胶板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口板胶棉相对于所述第一长胶棉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长胶棉相对应的第三短胶棉,所述第三短胶棉沿着所述粘胶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相邻所述第三短胶棉之间沿着所述粘胶板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所述第一短胶棉的条数为3条,所述第二短胶棉的条数为4条,所述第三短胶棉的条数为6条,所述第一长胶棉的条数为6条;
所述压机包括底板、压板、连接板和相互对称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两侧的压机侧板,所述压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压板连接有驱动其上升或下压的压袋驱动机构,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压板的上方,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压机侧板的上端固定,两块所述压机侧板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底板;
所述压袋驱动机构包括升降板、至少两根固定杆及驱动所述压板上升或下降的气缸,所述气缸固定于所述连接板,所述气缸的推杆穿过连接板中心的通孔与所述升降板的中心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上端固定于所述升降板且若干根所述固定杆以所述通孔为中心相互对称设置,若干根所述固定杆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压板;
所述压机还设有开关,所述气缸与所述开关电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感应轮的外径为18-22cm,所述感应弧片的弧长为 4.5-5.5cm,所述感应弧片的宽度为1.5-2.5cm。
进一步地说,所述感应弧片的数量为5-7片。
进一步地说,所述引带辊组包括第一引带辊和第二引带辊,所述第一引带辊位于所述第二引带辊的上方,所述第一引带辊和所述第二引带辊之间为手挽带经过的间隙。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多孔出胶器和所述第二多孔出胶器的下表面皆设有若干个出胶口,相邻所述出胶口之间沿着手挽带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说,所述粘胶板的长度为1100-1200mm,所述粘胶板的宽度为 80-120mm,所述口板胶棉的长度为300-1050mm,所述口板胶棉的宽度为 45-70mm,所述口板胶棉的厚度为9-10mm。
进一步地说,所述压板的下表面设有一层缓冲层。
进一步地说,所述印刷机构的数量为6-8个。
进一步地说,所述上胶成型装置的下料轴的中部包覆有一层厚度为 6-8mm的海绵。
进一步地说,所述版辊的周长为52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具有以下几点:
本发明按手提袋的制程包括柔性印刷装置、裁片装置、袋体成筒装置、手挽机、上胶成型装置和压机,通过上述制程提高了手提袋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实现快速、高效、高质量的生产;
本发明印刷机构的承印辊的两端沿着承印辊的周向各设有一圈树脂带,提高承印辊高速旋转时的稳定性,起到防震的作用,油墨槽的前后两侧设有白板纸,油墨辊的两端设有胶带,胶带位于承印辊和油墨辊之间,且胶带的上端固定于支杆,防止油墨辊转动时油墨飞溅,节省油墨;
本发明手挽机的从动辊的一端设有同轴的感应轮,支撑板设有与感应轮相对应的红外感应器,感应轮包括轮体及若干个感应弧片,感应弧片与感应轮的轴向平行,且沿着轮体的外周周向均匀分布,通过红外感应器感应到感应弧片并将信号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多孔出胶器和第二多孔出胶器的出胶口出胶,通过上述的间断式出胶,从而减少胶水的使用量,节约生产成本;
本发明手挽机的第一多孔出胶器和第二多孔出胶器的下表面皆设有若干个出胶口,相邻出胶口之间沿着手挽带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出胶口数量为 3-4个,在节约胶水的同时,使胶水在手挽带表面均匀分布,两层手挽带之间黏贴牢固,保证了手提袋生产的质量;
本发明上胶成型装置的粘胶板的表面相背于粘胶轴的面设有口板胶棉,口板胶棉包括第一短胶棉、第二短胶棉、第三短胶棉、第一长胶棉和第二长胶棉,上胶辊上的胶水通过本发明间断组合式的口板胶棉涂到袋体上,从而较少胶水的使用量,节约生产成本,口板胶棉可适应宽度尺寸在300-1050mm 之间的纸袋,使用范围广,利于推广;
本发明口板胶棉的第一短胶棉位于粘胶板的中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条第二长胶棉,第一短胶棉和第二长胶棉之间设有第一长胶棉和第二短胶棉,第一长胶棉位于第一短胶棉和第二短胶棉之间,从而使第一短胶棉、第二短胶棉、第一长胶棉和第二长胶棉沿着粘胶板的长度方向分布,本发明的口板胶棉采用了上述特殊的间断组合式设计,在减少涂胶量的同时而不降低黏着力,使手挽牢固的粘贴于袋体
本发明与手挽的纸绳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长胶棉和第三短胶棉,第一长胶棉设有6条,第一长胶棉沿着粘胶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相邻第一长胶棉之间沿着粘胶板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第三短胶棉设有6条,第三短胶棉沿着粘胶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相邻第三短胶棉之间沿着粘胶板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使手挽上具有纸绳的部位更加牢固的粘贴在袋体上,保证手挽袋的质量;
本发明的上胶成型装置的下料轴的中部包覆有一层厚度为6-8mm的海绵,便于手提袋的输送,防止手挽反卷;
本发明压机的压板设有驱动其上升或下降的压袋驱动机构,通过压板挤压使底部折边与袋体、手挽与袋体之间粘结更牢固,提高手提袋的质量和使用性能,压平后的手提袋利于叠放装箱,压板的下表面设有一层缓冲层,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压板过硬,损坏手提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印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承印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手挽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牵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感应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手挽机的控制原理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上胶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粘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下料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A处的放大图;
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柔性印刷装置1、印刷机构11、印刷机侧板111、承印辊112、油墨辊113、油墨槽114、版辊115、白板纸116、树脂带117、胶带118、支杆119、裁片装置2、袋体成筒装置3、手挽机4、支撑板41、第一放料辊42、手挽带纸筒 421、第二放料辊43、引带辊组44、第一引带辊441、第二引带辊442、牵引机构45、牵引辊451、驱动电机4511、从动辊452、转轴4521、辊体4522、第一导向辊46、第一多孔出胶器47、第二导向辊48、第三导向辊49、第二多孔出胶器50、感应轮410、轮体4101、感应弧片4102、红外感应器420、控制器430、上胶成型装置5、机架侧板51、胶盆52、上胶辊53、粘胶辊54、粘胶轴541、粘胶板542、连接杆543、下料轴55、海绵551、进胶管56、压机6、底板61、压板62、升降板621、固定杆622、气缸623、连接板63、压机侧板64、导轨641、缓冲层65、纸带7、手挽带8、口板胶棉9、第一短胶棉91、第二短胶棉92、第三短胶棉93、第一长胶棉94、第二长胶棉95、感应轮的外径D、感应弧片的弧长L、感应弧片的宽度W、粘胶板的长度L1、粘胶板的宽度W1、口板胶棉的长度L2和口板胶棉的宽度W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一种自动制袋生产线,如图1-图12所示,包括柔性印刷装置1、裁片装置2、袋体成筒装置3、手挽机4、上胶成型装置5和压机6,按手提袋的制程,所述柔性印刷装置1位于所述裁片装置2的上游,所述裁片装置2 位于所述袋体成筒装置3的上游,所述袋体成筒装置3和所述手挽机4位于所述上胶成型装置5的上游,所述上胶成型装置5位于所述压机6的上游;
所述柔性印刷装置1包括放料机构、若干个印刷机构11和卷收机构,所述放料机构位于所述印刷机构11的上游,所述印刷机构11位于所述卷收机构的上游;
所述印刷机构11包括两块相互对称设置的印刷机侧板111及位于两块所述印刷机侧板111之间的承印辊112、油墨辊113和油墨槽114,所述承印辊 112和所述油墨辊113之间设有版辊115,所述版辊115和所述版辊之间为所述纸带7经过的间隙,所述油墨辊113位于所述油墨槽114的上方,所述油墨槽114的前后两侧设有白板纸116,所述白板纸116沿着所述油墨槽114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白板纸116固定于所述油墨槽114的槽壁,所述承印辊112的两端沿着所述承印辊112的周向各设有一圈树脂带117,所述油墨辊 113的两端设有胶带118,所述胶带118位于所述版辊和所述油墨辊113之间,且所述胶带118的上端固定于支杆119,所述支杆119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块所述印刷机侧板111;
所述手挽机4包括两块相互对称设置的支撑板41,两块所述支撑板41之间设有第一放料辊42、第二放料辊43、引带辊组44和牵引机构45,所述第一放料辊42位于所述第二放料辊43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放料辊42和所述第二放料辊43皆位于所述引带辊组44的上游,所述引带辊组44位于所述牵引机构45的上游;
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放料辊42和第二放料辊43上皆设有手挽带纸筒 421。
所述第一放料辊42和所述引带辊组44之间沿手挽带8输送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导向辊46和第一多孔出胶器47,所述第一导向辊46位于所述引带辊组44的上方,所述第一多孔出胶器47的下表面与所述手挽带8的表面贴合,所述第二放料辊43和所述引带辊组44之间沿着手挽带8输送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二导向辊48、第三导向辊49和第二多孔出胶器50,所述第三导向辊49位于所述第二导向辊48的上方,所述第二多孔出胶器50的下表面与手挽带8的表面贴合;
所述牵引机构45包括牵引辊451和从动辊452,所述从动辊452包括同轴的转轴4521及位于转轴4521中部的辊体4522,所述从动辊452的辊体4522 和所述牵引辊451之间为手挽带8经过的间隙,所述从动辊452的一端设有同轴的感应轮410,所述支撑板41设有与所述感应轮410相对应的红外感应器420,所述感应轮410包括轮体4101及若干个感应弧片4102,所述感应弧片4102与所述感应轮410的轴向平行且沿着所述轮体4101的外周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手挽机4还包括控制器430,所述红外感应器420、牵引辊451的驱动电机4511、所述第一多孔出胶器47和所述第二多孔出胶器50皆与所述控制器430电连接;
所述上胶成型装置5包括两块相互对称设置的机架侧板51,两块所述机架侧板51之间设有胶盆52、上胶辊53和粘胶辊54,所述胶盆52位于所述上胶辊53的下方,所述上胶辊53的上方设有进胶管56;
所述粘胶辊54包括粘胶轴541和粘胶板542,所述粘胶板542沿着所述粘胶轴541的轴向设置,所述粘胶板542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杆543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543的另一端与所述粘胶轴541连接,所述粘胶板542的表面相背于所述粘胶轴541的面设有口板胶棉9,所述上胶辊53和所述粘胶辊 54之间为所述口板胶棉9通过的间隙;
所述口板胶棉9包括第一短胶棉91、第二短胶棉92、第三短胶棉93、第一长胶棉94和第二长胶棉95,所述第一短胶棉91位于所述粘胶板542的中部,所述第一短胶棉91沿着所述粘胶板542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相邻所述第一短胶棉91之间的间距相等,将粘胶辊54转动的方向定义为前方,所述口板胶棉9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条沿着所述粘胶板542的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二长胶棉95,所述第一短胶棉91和所述第二长胶棉95之间设有第一长胶棉94和第二短胶棉92,所述第一长胶棉94位于所述第一短胶棉91和第二短胶棉 92之间,所述第一长胶棉94沿着所述粘胶板542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相邻所述第一长胶棉94之间沿着所述粘胶板542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二短胶棉92沿着所述粘胶板542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相邻所述第二短胶棉92之间沿着所述粘胶板542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口板胶棉9相对于所述第一长胶棉94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长胶棉94相对应的第三短胶棉93,所述第三短胶棉93沿着所述粘胶板542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相邻所述第三短胶棉 93之间沿着所述粘胶板542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短胶棉91的条数为3条,所述第二短胶棉92的条数为4条,所述第三短胶棉93的条数为6条,所述第一长胶棉94的条数为6条;
所述压机6包括底板61、压板62、连接板63和相互对称设置于所述底板61的两侧的压机侧板64,所述压板62位于所述底板61的上方,所述压板62连接有驱动其上升或下压的压袋驱动机构,所述连接板63位于所述压板 62的上方,所述连接板63的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压机侧板64的上端固定,两块所述压机侧板64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底板61;
所述压袋驱动机构包括升降板621、至少两根固定杆622及驱动所述压板 62上升或下降的气缸623,所述气缸623固定于所述连接板63,所述气缸623 的推杆穿过连接板63中心的通孔与所述升降板621的中心连接,所述固定杆 622的上端固定于所述升降板621且若干根所述固定杆622以所述通孔为中心相互对称设置,若干根所述固定杆622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压板62;
具体实施时,两块所述压机侧板64的内侧面各设有一条上下方向的导轨 641,所述压板62的左右两侧向两侧延伸形成与所述导轨641相匹配的结构以使所述压板62沿着所述导轨641的方向移动;
所述压机6还设有开关,所述气缸623与所述开关电连接。
所述感应轮的外径D为18-22cm,所述感应弧片的弧长L为4.5-5.5cm,所述感应弧片的宽度W为1.5-2.5cm。
所述感应弧片4102的数量为5-7片。
优选的,所述感应弧片4102的数量为6片。
所述引带辊组44包括第一引带辊441和第二引带辊442,所述第一引带辊441位于所述第二引带辊442的上方,所述第一引带辊441和所述第二引带辊442之间为手挽带8经过的间隙。
所述第一多孔出胶器47和所述第二多孔出胶器50的下表面皆设有若干个出胶口,相邻所述出胶口之间沿着手挽带8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
具体实施时,所述出胶口数量为3-4个。
所述粘胶板的长度L1为1100-1200mm,所述粘胶板的宽度W1为 80-120mm,所述口板胶棉的长度L2为300-1050mm,所述口板胶棉的宽度 W2为45-70mm,所述口板胶棉的厚度为9-10mm。
所述压板62的下表面设有一层缓冲层65。
具体实施时,所述缓冲层为橡胶缓冲层、硅胶缓冲层或塑胶泡沫缓冲层。
所述印刷机构11的数量为6-8个。
所述上胶成型装置5的下料轴55的中部包覆有一层厚度为6-8mm的海绵 551。
所述版辊115的周长为520mm。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发明纸带通过柔性印刷装置印刷后,利用裁片装置裁片,再通过袋体成筒装置制得袋体,手挽带利用手挽机将两卷手挽带纸筒分别套于第一放料辊和第二放料辊上,套于第一放料辊的纸带绕过第一导向辊半周后经过第一多孔出胶器的下表面到第一引带辊,纸带绕第一引带辊半周后从牵引辊和从动辊之间穿出,套于第二放料辊的纸带绕过第二导向辊半周后从第二导向辊和第三导向辊之间的间隙穿出,绕过第三导向辊后从第二多孔出胶器的下表面到第二引带辊,纸带绕过第二引带辊后从牵引辊和从动辊之间穿出,从动辊的一端设有同轴的感应轮,支撑板设有与感应轮相对应的红外感应器,感应轮包括轮体及若干个感应弧片,感应弧片与感应轮的轴向平行,且沿着轮体的外周周向均匀分布,通过红外感应器感应到感应弧片并将信号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多孔出胶器和第二多孔出胶器的出胶口出胶,手挽带通过牵引机构制成手挽,上胶成型装置将手挽粘贴在袋体上,将成型后的手提袋经过压机挤压,从而使底部折边与袋体、手挽与袋体之间粘结更牢固,使压平后的手提袋利于叠放装箱。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制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印刷装置(1)、裁片装置(2)、袋体成筒装置(3)、手挽机(4)、上胶成型装置(5)和压机(6),按手提袋的制程,所述柔性印刷装置位于所述裁片装置的上游,所述裁片装置位于所述袋体成筒装置的上游,所述袋体成筒装置和所述手挽机位于所述上胶成型装置的上游,所述上胶成型装置位于所述压机的上游;
所述柔性印刷装置包括放料机构、若干个印刷机构(11)和卷收机构,所述放料机构位于所述印刷机构的上游,所述印刷机构位于所述卷收机构的上游;
所述印刷机构包括两块相互对称设置的印刷机侧板(111)及位于两块所述印刷机侧板之间的承印辊(112)、油墨辊(113)和油墨槽(114),所述承印辊和所述油墨辊之间设有版辊(115),所述版辊和所述承印辊之间为纸带(7)经过的间隙,所述油墨辊位于所述油墨槽的上方,所述油墨槽的前后两侧设有白板纸(116),所述白板纸沿着所述油墨槽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白板纸固定于所述油墨槽的槽壁,所述承印辊的两端沿着所述承印辊的周向各设有一圈树脂带(117),所述油墨辊的两端设有胶带(118),所述胶带位于所述版辊和所述油墨辊之间,且所述胶带的上端固定于支杆(119),所述支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块所述印刷机侧板;
所述手挽机包括两块相互对称设置的支撑板(41),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一放料辊(42)、第二放料辊(43)、引带辊组(44)和牵引机构(45),所述第一放料辊位于所述第二放料辊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放料辊和所述第二放料辊皆位于所述引带辊组的上游,所述引带辊组位于所述牵引机构的上游;
所述第一放料辊和所述引带辊组之间沿手挽带(8)输送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导向辊(46)和第一多孔出胶器(47),所述第一导向辊位于所述引带辊组的上方,所述第一多孔出胶器的下表面与所述手挽带的表面贴合,所述第二放料辊和所述引带辊组之间沿着手挽带输送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二导向辊(48)、第三导向辊(49)和第二多孔出胶器(50),所述第三导向辊位于所述第二导向辊的上方,所述第二多孔出胶器的下表面与手挽带的表面贴合;
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辊(451)和从动辊(452),所述从动辊包括同轴的转轴(4521)及位于转轴中部的辊体(4522),所述从动辊的辊体和所述牵引辊之间为手挽带经过的间隙,所述从动辊的一端设有同轴的感应轮(410),所述支撑板设有与所述感应轮相对应的红外感应器(420),所述感应轮包括轮体(4101)及若干个感应弧片(4102),所述感应弧片与所述感应轮的轴向平行且沿着所述轮体的外周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手挽机还包括控制器(430),所述红外感应器、牵引辊的驱动电机(4511)、所述第一多孔出胶器和所述第二多孔出胶器皆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上胶成型装置包括两块相互对称设置的机架侧板(51),两块所述机架侧板之间设有胶盆(52)、上胶辊(53)和粘胶辊(54),所述胶盆位于所述上胶辊的下方,所述上胶辊的上方设有进胶管(56);
所述粘胶辊包括粘胶轴(541)和粘胶板(542),所述粘胶板沿着所述粘胶轴的轴向设置,所述粘胶板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杆(543)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粘胶轴连接,所述粘胶板的表面相背于所述粘胶轴的面设有口板胶棉(9),所述上胶辊和所述粘胶辊之间为所述口板胶棉通过的间隙;
所述口板胶棉包括第一短胶棉(91)、第二短胶棉(92)、第三短胶棉(93)、第一长胶棉(94)和第二长胶棉(95),所述第一短胶棉位于所述粘胶板的中部,所述第一短胶棉沿着所述粘胶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相邻所述第一短胶棉之间的间距相等,将粘胶辊转动的方向定义为前方,所述口板胶棉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条沿着所述粘胶板的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二长胶棉,所述第一短胶棉和所述第二长胶棉之间设有第一长胶棉和第二短胶棉,所述第一长胶棉位于所述第一短胶棉和第二短胶棉之间,所述第一长胶棉沿着所述粘胶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相邻所述第一长胶棉之间沿着所述粘胶板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二短胶棉沿着所述粘胶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相邻所述第二短胶棉之间沿着所述粘胶板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口板胶棉相对于所述第一长胶棉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长胶棉相对应的第三短胶棉,所述第三短胶棉沿着所述粘胶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相邻所述第三短胶棉之间沿着所述粘胶板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所述压机包括底板(61)、压板(62)、连接板(63)和相互对称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两侧的压机侧板(64),所述压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压板连接有驱动其上升或下压的压袋驱动机构,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压板的上方,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压机侧板的上端固定,两块所述压机侧板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底板;
所述压袋驱动机构包括升降板(621)、至少两根固定杆(622)及驱动所述压板上升或下降的气缸(623),所述气缸固定于所述连接板,所述气缸的推杆穿过连接板中心的通孔与所述升降板的中心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上端固定于所述升降板且若干根所述固定杆以所述通孔为中心相互对称设置,若干根所述固定杆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压板;
所述压机还设有开关,所述气缸与所述开关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制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轮的外径(D)为18-22cm,所述感应弧片的弧长(L)为4.5-5.5cm,所述感应弧片的宽度(W)为1.5-2.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制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弧片的数量为5-7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制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带辊组包括第一引带辊(441)和第二引带辊(442),所述第一引带辊位于所述第二引带辊的上方,所述第一引带辊和所述第二引带辊之间为手挽带经过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制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孔出胶器和所述第二多孔出胶器的下表面皆设有若干个出胶口,相邻所述出胶口之间沿着手挽带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制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板的长度(L1)为1100-1200mm,所述粘胶板的宽度(W1)为80-120mm,所述口板胶棉的长度(L2)为300-1050mm,所述口板胶棉的宽度(W2)为45-70mm,所述口板胶棉的厚度为9-1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制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的下表面设有一层缓冲层(6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制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机构的数量为6-8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制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胶成型装置的下料轴(55)的中部包覆有一层厚度为6-8mm的海绵(55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制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版辊的周长为520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294226.7A CN108032553B (zh) | 2017-12-08 | 2017-12-08 | 一种自动制袋生产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294226.7A CN108032553B (zh) | 2017-12-08 | 2017-12-08 | 一种自动制袋生产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32553A true CN108032553A (zh) | 2018-05-15 |
CN108032553B CN108032553B (zh) | 2019-04-26 |
Family
ID=62101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294226.7A Active CN108032553B (zh) | 2017-12-08 | 2017-12-08 | 一种自动制袋生产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032553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19322A (zh) * | 2020-11-30 | 2021-03-19 | 重庆市金利药包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药用包装袋的生产工艺 |
CN113968044A (zh) * | 2021-10-13 | 2022-01-25 | 鹤山市德柏纸袋包装品有限公司 | 一种外卖手提袋的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15610024A (zh) * | 2022-11-30 | 2023-01-17 | 福建泉台智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纸袋手腕自动装配线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5685824U (zh) * | 2016-06-16 | 2016-11-16 | 江苏宇驰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多层纸袋、纸塑袋、编织袋自动化制袋生产线 |
GB2542750A (en) * | 2015-06-13 | 2017-04-05 | Futo Ltd | Rectangular-faced enclosures |
CN106739151A (zh) * | 2016-12-20 | 2017-05-31 | 青岛华仁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制袋机及制袋方法 |
CN106808738A (zh) * | 2017-03-24 | 2017-06-09 | 安徽天大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制袋机 |
JP3212689U (ja) * | 2017-07-05 | 2017-09-28 | 共栄機械株式会社 | 製袋製造装置 |
-
2017
- 2017-12-08 CN CN201711294226.7A patent/CN10803255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542750A (en) * | 2015-06-13 | 2017-04-05 | Futo Ltd | Rectangular-faced enclosures |
CN205685824U (zh) * | 2016-06-16 | 2016-11-16 | 江苏宇驰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多层纸袋、纸塑袋、编织袋自动化制袋生产线 |
CN106739151A (zh) * | 2016-12-20 | 2017-05-31 | 青岛华仁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制袋机及制袋方法 |
CN106808738A (zh) * | 2017-03-24 | 2017-06-09 | 安徽天大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制袋机 |
JP3212689U (ja) * | 2017-07-05 | 2017-09-28 | 共栄機械株式会社 | 製袋製造装置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19322A (zh) * | 2020-11-30 | 2021-03-19 | 重庆市金利药包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药用包装袋的生产工艺 |
CN112519322B (zh) * | 2020-11-30 | 2023-07-21 | 重庆市金利药包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药用包装袋的生产工艺 |
CN113968044A (zh) * | 2021-10-13 | 2022-01-25 | 鹤山市德柏纸袋包装品有限公司 | 一种外卖手提袋的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13968044B (zh) * | 2021-10-13 | 2025-04-08 | 鹤山市德柏纸袋包装品有限公司 | 一种外卖手提袋的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15610024A (zh) * | 2022-11-30 | 2023-01-17 | 福建泉台智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纸袋手腕自动装配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32553B (zh) | 2019-04-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032553A (zh) | 一种自动制袋生产线 | |
CN106739182B (zh) | 三层预印瓦楞纸板生产线 | |
CN110936696A (zh) | 蜂窝板复合机 | |
CN208303126U (zh) | 一种在线涂胶印刷设备 | |
CN113829728A (zh) | 一种夹心皮纹纸复合机 | |
CN108032554A (zh) | 一种环保手提袋生产线 | |
CN206703693U (zh) | 多功能一体化的间歇轮转印刷机用放料机 | |
CN103909681B (zh) | 一种自动纸袋压痕机 | |
CN207509864U (zh) | 一种纸袋机手挽涂胶机构 | |
CN202079900U (zh) | 实现凹版印刷联机冷烫转移的印刷机 | |
CN208946864U (zh) | 一种一体化标签印刷设备 | |
CN101712214A (zh) | 复合纸板生产工艺 | |
CN201358220Y (zh) | 胶带涂布彩印机 | |
CN106743862A (zh) | 一种opp高速节能线棒涂布机 | |
CN216631400U (zh) | 一种包装纸自动刷胶机构 | |
CN205890189U (zh) | 一种窄幅标签印刷机覆膜装置 | |
CN209937880U (zh) | 一种用于纸箱生产涂胶均匀的瓦楞机 | |
CN206953689U (zh) | 一种高强度竖瓦楞纸板的连续生产系统 | |
CN210680002U (zh) | 一种防起皱压力可调的热熔胶膜贴合机 | |
CN203295897U (zh) | 一种单面瓦楞机 | |
CN207155993U (zh) | 在线涂胶模切装订机 | |
CN208101087U (zh) | 一种上胶均匀的包装袋用纸冷压膜装置 | |
CN212530374U (zh) | 一种改进型烟花筒体贴标装置 | |
CN109130226A (zh) | 一种制作单面全反射膜的设备 | |
CN219312191U (zh) | 一种用于复合纸板生产的复合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