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28719A - 设备、方法和程序 - Google Patents
设备、方法和程序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028719A CN108028719A CN201680053839.9A CN201680053839A CN108028719A CN 108028719 A CN108028719 A CN 108028719A CN 201680053839 A CN201680053839 A CN 201680053839A CN 108028719 A CN108028719 A CN 1080287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qrt
- bit string
- constellation
- signal sequence
- transmission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108010076504 Protein Sorting Signals Protein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8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0267 cellular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707 rearrang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760358 Enod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76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42135 Stomatitis necrotising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8585 no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1 nonopiat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1 othe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6—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04L27/362—Modulation using more than one carrier, e.g. with quadrature carriers, separately amplitude modulated
- H04L27/364—Arrangements for overcoming imperfections in the modulator, e.g. quadrature error or unbalanced I and Q level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signal space coding, i.e. adding redundancy in the signal constellation, e.g. Trellis Coded Modulation [TC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9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patial multiplex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405—Modifications of the signal space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transmission, e.g. reduction of the bit error rate, bandwidth, or average pow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405—Modifications of the signal space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transmission, e.g. reduction of the bit error rate, bandwidth, or average power
- H04L27/3444—Modifications of the signal space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transmission, e.g. reduction of the bit error rate, bandwidth, or average power by applying a certain rotation to regular constell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6—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26—Division using four or more dimensions, e.g. beam steering or quasi-co-location [QC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28—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 modulators, e.g. 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49—Demodulators
- H04L27/265—Fourier transform demodulators, e.g. 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or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DFT] demodul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问题]提供一种在进行利用非正交资源的复用/多址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高解码精度的设备、方法和程序。[解决方案]一种设备,提供有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对于将在频率资源或时间资源上至少部分重叠的资源块中复用的各个发送信号序列,关于待复用的多个比特串,把与应用于第一比特串的第一星座中的第一比特串的符号位置对应的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设备、方法和程序。
背景技术
作为长期演进(LTE)/LTE-Advanced(LTE-A)之后的第五代(5G)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非正交多址(NOMA)已引人注目。在LTE中采用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和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中,无线电资源(例如,资源块)被不重叠地分配给用户。这些方式被称为正交多址。相反,在非正交多址中,无线电资源被重叠地分配给用户。在非正交多址中,用户的信号相互干扰,不过,通过接收侧的高精度解码处理取出用于每个用户的信号。理论上,非正交多址实现高于正交多址的蜂窝通信容量。
归入非正交多址的无线电接入技术之一是叠加编码(SPC)复用/多址。SPC是其中在频率和时间方面至少部分重叠的无线电资源上,复用被分配不同水平的功率的信号的方案。在接收侧,为了在相同无线电资源上的复用信号的接收/解码,进行干扰消除、迭代检测等。
例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公开用于设定允许适当解调/解码的振幅(或功率)的技术,作为SPC或与SPC等效的技术。此外,例如,专利文献3公开一种用于增强连续干扰消除(SIC),以便接收复用信号的技术。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 2003-78419A
专利文献2:JP 2003-229835A
专利文献3:JP 2013-247513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诸如SPC之类的利用非正交资源的信号处理技术中,需要在接收设备侧的多个复用信号的解码精度的提高。在这点上,本公开提出一种在进行利用非正交资源的复用/多址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高解码精度的新的改进的设备、方法和程序。
问题的解决方案
按照本公开,提供一种设备,包括: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被配置成对于将在频率资源或时间资源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资源块中复用的各个发送信号序列,关于待复用的多个比特串,把与应用于第一比特串的第一星座中的第一比特串的符号位置对应的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
另外,按照本公开,提供一种方法,包括:对于将在频率资源或时间资源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资源块中复用的各个发送信号序列,关于待复用的多个比特串,通过处理器把与应用于第一比特串的第一星座中的第一比特串的符号位置对应的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
另外,按照本公开,提供一种程序,所述程序使计算机起以下作用: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被配置成对于将在频率资源或时间资源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资源块中复用的各个发送信号序列,关于待复用的多个比特串,把与应用于第一比特串的第一星座中的第一比特串的符号位置对应的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
发明的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按照本公开,在进行利用非正交资源的复用/多址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高解码精度。注意,上述效果未必是限制性的。连同上述效果一起或者代替上述效果,可以获得记载在本说明书中的任意效果,或者基于本说明书可把握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支持SPC的发送设备中的处理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2是说明支持SPC的发送设备中的处理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3是说明进行干扰消除的接收设备中的处理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4是图解说明SPC复用信号的星座的例子的示图。
图5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系统的示意配置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6是图解说明按照实施例的基站的配置的例子的方框图。
图7是说明按照第一实施例的基站的技术特征的说明图。
图8是说明按照该实施例的基站的技术特征的说明图。
图9是说明按照该实施例的基站的技术特征的说明图。
图10是图解说明在按照该实施例的基站中执行的复用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1是图解说明在按照该实施例的基站中执行的星座选择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2是图解说明在按照该实施例的基站中执行的星座应用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3是图解说明在按照该实施例的基站中执行的星座应用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4是图解说明在按照该实施例的基站中执行的星座应用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5是图解说明在按照该实施例的基站中执行的星座应用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6是说明按照第一变型例的基站的技术特征的说明图。
图17是图解说明在按照该变型例的基站中执行的复用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8是说明按照第二实施例的基站的技术特征的说明图。
图19是图解说明在按照该实施例的基站中执行的调制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20是说明与第三实施例相关的技术问题的说明图。
图21是说明按照该实施例的基站的技术特征的说明图。
图22是说明按照该实施例的基站的技术特征的说明图。
图23是图解说明在按照该实施例的基站中执行的星座选择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24是图解说明eNB的示意配置的第一例子的方框图。
图25是图解说明eNB的示意配置的第二例子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功能和结构基本相同的结构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这些结构元件的重复说明被省略。
此外,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说明。
1.导言
1.1.SPC
1.2.星座
1.3.技术问题
2.配置例子
2.1.系统的示意配置例子
2.2.基站的配置例子
3.第一实施例
3.1.技术特征
3.2.处理的流程
4.第二实施例
4.1.技术特征
4.2.处理的流程
5.第三实施例
5.1.技术问题
5.2.技术特征
5.3.处理的流程
6.应用例
7.结论
<<1.导言>>
<1.1.SPC>
在SPC中,通过在非正交资源(例如,其中至少一些频率资源或时间资源重叠的资源块)上设定功率水平的差异,来复用多个信号。通常,优选的是在考虑到发送设备的总发送功率的上限的同时,基于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的路径损耗的相对关系来设定功率水平的分配。此外,代替路径损耗,可以使用路径增益或预期接收质量(即,SINR)。
在基于路径损耗的相对关系来设定功率水平的分配的情况下,发送设备向发往具有较大路径损耗的设备的信号分配较高的功率,并向发往具有较低路径损耗的设备分配较低的功率。此外,路径损耗随着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的距离增加而增大,并且在接收设备包括在天线指向性的主瓣之内的情况下较小,而在接收设备在天线指向性的主瓣之外的情况下较大。被分配较高功率的信号会对被分配较低功率的信号的目的地的接收设备造成干扰。于是在接收设备中,须利用诸如SIC之类的技术消除干扰信号。
下面将参考图1至图3,说明SPC中的处理和信号。
(1)各个设备中的处理
(a)发送设备中的处理
图1和2是说明支持SPC的发送设备中的处理的例子的说明图。按照图1,例如,处理用户A、用户B和用户C的相应比特流(例如,传输块)。对于这些比特流中的每一个,进行一些处理(例如,循环冗余校验(CRC)编码、前向纠错(FEC)编码、速率匹配和扰码/交织,如图2中图解所示),随后进行调制。此外,进行层映射、功率分配、预编码、SPC复用、资源元素映射、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循环前缀(CP)插入、数-模和射频(RF)转换,等等。
特别地,在功率分配中,功率被分配给用户A、用户B和用户C的相应信号,并且在SPC复用中,用户A、用户B和用户C的信号被复用。
(b)接收设备中的处理
图3是说明进行干扰消除的接收设备中的处理的例子的说明图。按照图3,例如,进行RF和模-数转换、CP除去、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联合干扰消除、均衡、解码,等等。结果,这提供用户A、用户B和用户C的相应比特流(例如,传输块)。
(2)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
(a)下行链路
下面,将说明当采用SPC时的下行链路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这里假定是异构网络(HetNet)、小小区增强(SCE)等的多小区系统。
将与对象用户u连接的小区的索引用i表示,并且对应于该小区的基站的发送天线的数目用NTX,i表示。各个发送天线也可被称为发送天线端口。从小区i到用户u的发送信号可用如下的向量形式表示。
[式1]
[式2]
[式3]
[式4]
在上面的表达式中,NSS,u表示用户u的空间发送流的数目。基本上,NSS,u是等于或小于NTX,i的正整数。向量xi,u是给用户u的空间流信号。该向量的各个元素基本上对应于相移键控(PSK)、正交幅度调制(QAM)等的数字调制符号。矩阵Wi,u是用于用户u的预编码矩阵。该矩阵中的元素基本上是复数,不过可以是实数。
矩阵Pi,u是用于小区i中的用户u的功率分配系数矩阵。在该矩阵中,各个元素优选是正实数。注意,该矩阵可以是如下的对角矩阵(即,除对角分量外的分量都为0的矩阵)。
[式5]
如果不进行对于空间流的自适应功率分配,那么可以使用标量值Pi,u,而不是矩阵Pi,u。
除了用户u之外,在小区i中还存在另一个用户v,并且在相同的无线电资源上还发送所述另一个用户v的信号si,v。这些信号是利用SPC复用的。如下表示复用之后来自小区i的信号si。
[式6]
在上面的表达式中,Ui表示小区i中的对其进行复用的用户的集合。另外在除用户u的服务小区外的小区j(充当对于用户u的干扰源的小区)中,类似地生成发送信号sj。这样的信号在用户侧作为干扰被接收。可如下表示用户u的接收信号ru。
[式7]
[式8]
[式9]
在上面的表达式中,矩阵Hu,i是针对小区i和用户u的信道响应矩阵。矩阵Hu,i的各个元素基本上是复数。向量nu是包括在用户u的接收信号ru中的噪声。例如,所述噪声包括热噪声、来自另一个系统的干扰等。如下表示噪声的平均功率。
[式10]
σn,u 2
也可如下由期望信号和另外的信号来表示接收信号ru。
[式11]
在上述表达式中,右侧第一项表示用户u的期望信号,第二项表示用户u的服务小区i中的干扰(称为小区内干扰、多用户干扰、多址干扰等),以及第三项表示来自除小区i外的小区的干扰(称为小区间干扰)。
注意,当采用正交多址(例如,OFDMA或SC-FDMA)等时,可如下表示接收信号。
[式12]
在正交多址中,不发生小区内干扰,并且此外,在其他小区j中,不在相同无线电资源上复用其他用户v的信号。
(b)上行链路
下面,将说明当采用SPC时的上行链路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这里假定是HetNet、SCE等的多小区系统。此外注意,作为表示信号等的符号,将沿用用于下行链路的符号。
小区i中,用户u发送的发送信号可用如下的向量形式表示。
[式13]
[式14]
[式15]
[式16]
在上面的表达式中,发送天线的数目是用户的发送天线的数目,NTX,u。如下行链路中那样,作为用于小区i中的用户u的功率分配系数矩阵的矩阵Pi,u可以是对角矩阵。
在上行链路中,在用户中,不存在其中该用户的信号和另一个用户的信号被复用的情况;从而,可如下表示小区i的基站的接收信号。
[式17]
[式18]
[式19]
应注意在上行链路中,和下行链路中不同,基站需要解码来自小区中的多个用户的所有信号。另外注意,信道响应矩阵随着用户的不同而不同。
具体地,当关注小区i中的上行链路信号之中由用户u发送的信号时,可如下表示接收信号。
[式20]
在上述表达式中,右侧第一项表示用户u的期望信号,第二项表示用户u的服务小区i中的干扰(称为小区内干扰、多用户干扰、多址干扰等),以及第三项表示来自除小区i外的小区的干扰(称为小区间干扰)。
注意,在采用正交多址(例如,OFDMA或SC-FDMA)等的情况下,可如下表示接收信号。
[式21]
在正交多址中,不发生小区内干扰,并且此外,在其他小区j中,不在相同的无线电资源上,复用其他用户v的信号。
<1.2.星座>
在调制处理之后,发送包括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即,信号)。在调制时,使比特串与复数平面上的信号点(也被称为“符号”)关联。比特串与信号点之间的对应关系也被称为“星座”、“星座映射”、“符号映射”、“符号布置”等。
通常,优选的是利用格雷映射星座。格雷映射指示在复数平面上与彼此相邻的符号对应的比特串的组合最多只有1个比特的差异。在使用格雷映射星座的情况下,即使接收设备错误解码,例如,在被解码成正确符号旁边的符号的情况下,比特错误也最多只有1个比特。
例如,下面的表1至表3表示64QAM、16QAM和QPSK的相应调制方案中的格雷映射星座的比特串与IQ平面上的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表1示出其中可以表示每符号6比特的64QAM中的对应关系。表2示出其中可以表示每符号4比特的16QAM中的对应关系。表3示出其中可以表示每符号2比特的QPSK中的对应关系。
[表1]
[表2]
[表3]
<1.3.技术问题>
在SPC中,在对调制符号进行功率分配之后复用信号。这里,在应用了格雷映射星座的信号被复用的情况下,复用之后的星座(即,要复用的比特串的集合与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具有格雷映射。例如,图4图解说明在利用QPSK调制的两个符号被复用的情况下的复用之后的星座。
图4是图解说明SPC复用信号的星座的例子的示图。附加于各个符号的数字指示对应的比特串。两个QPSK星座(附图标记20A和20B)的振幅大小关系对应于分配的功率的大小关系。在与SPC复用信号的星座(附图标记20C)的各符号对应的比特串之中,前半部分的2比特对应于其中分配的功率较大的信号(即,应用了星座20A的信号)的比特串。在图4中,每个对应的比特串被加以下划线。此外,后半部分的2比特对应于其中分配的功率较小的信号(即,应用了星座20B的信号)的比特串。在图4中,每个对应的比特串被标记以上划线。
如图4中图解所示,两个QPSK星座20A和20B中的每一个都被格雷映射。另一方面,SPC复用信号的星座20C未被格雷映射。具体地,其间插入I轴或Q轴的相邻符号的对应比特串在2个比特方面有差异。例如,“0100”和夹着I轴而与之相邻的“0001”在第2个比特和第4个比特方面共有2个比特存在差异。
在SPC复用信号的星座未被格雷映射的情况下,例如,如果接收设备将其错误地解码成夹着I轴或Q轴与正确的符号相邻的符号,那么会出现2个或者更多个比特的比特错误。2个或者更多个比特的比特错误导致接收设备的解码特性的恶化。此外,在接收设备侧采用最大似然检测(MLD)技术的情况下,尤其显著地出现所述比特错误。
由于此类原因,优选的是不仅在复用之前而且在SPC复用之后的星座中,也实现格雷映射。在这点上,本实施例提供用于实现此的机制。
<<2.配置例子>>
<2.1系统的示意配置例子>
下面参考图5,说明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系统1的示意配置。图5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系统1的示意配置的例子的说明图。按照图5,系统1包括基站100和终端设备200。这里,终端设备200也被称为用户。用户也可被称为用户设备(UE)。这里,UE可以是在LTE或LTE-A中定义的UE,或者一般可表示通信设备。
(1)基站100
基站100是蜂窝系统(或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基站100进行与位于基站100的小区10中的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200)的无线通信。例如,基站100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链路信号并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链路信号。
(2)终端设备200
终端设备200可在蜂窝系统(或移动通信系统)中进行通信。终端设备200进行与蜂窝系统的基站(例如,基站100)的无线通信。例如,终端设备200接收来自基站的下行链路信号并向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3)复用/多址
特别地,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基站100通过非正交多址进行与多个终端设备的无线通信。更具体地,基站100通过利用功率分配的复用/多址来进行与多个终端设备的无线通信。例如,基站100通过利用SPC的复用/多址来进行与多个终端设备的无线通信。
例如,基站100在下行链路中,通过利用SPC的复用/多址来进行与多个终端设备的无线通信。具体地,例如,基站利用SPC复用针对多个终端设备的信号。这种情况下,例如,终端设备200从包括期望信号(即,针对终端设备200的信号)的复用信号中,除去作为干扰的一个或多个其他信号,并解码所述期望信号。
注意,代替下行链路或者连同下行链路一起,基站100可在上行链路中,通过利用SPC的复用/多址来进行与多个终端设备的无线通信。这种情况下,基站100可把包括从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的信号的复用信号解码成各个信号。
<2.2.基站的配置例子>
下面将参考图6,说明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站100的配置。图6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站100的配置的例子的方框图。按照图6,基站100包括天线单元110、无线通信单元120、网络通信单元130、存储单元140和处理单元150。
(1)天线单元110
天线单元110以无线电波的形式,把由无线通信单元120输出的信号发射到空间中。另外,天线单元110把空间中的无线电波转换成信号,并把所述信号输出给无线通信单元120。
(2)无线通信单元120
无线通信单元120发送和接收信号。例如,无线通信单元120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链路信号并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链路信号。
(3)网络通信单元130
网络通信单元130发送和接收信息。例如,网络通信单元130向其他节点发送信息并接收来自其他节点的信息。例如,所述其他节点包括另一个基站和核心网络节点。
(4)存储单元140
存储单元140临时或永久地存储用于基站100的操作的程序和各种数据。
(5)处理单元150
处理单元150提供基站100的各种功能。处理单元150包括选择单元151和发送处理单元153。此外,除了这些组成元件之外,处理单元150还可包括其他组成元件。换句话说,处理单元150还可进行除这些组件的操作之外的操作。
选择单元151和发送处理单元153的操作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3.第一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考图7至15说明第一实施例。
<3.1.技术特征>
(1)SPC复用
基站100(例如,发送处理单元153)利用功率分配复用多个功率层的发送信号序列。换句话说,从基站100发送的发送信号序列是利用功率分配复用的。此外,在本说明书中,表述“复用功率层”与表述“复用功率层的信号”同义。此外,表述“向功率层分配功率”与表述“向功率层的信号分配功率”同义。
基站100按照任意标准进行功率分配。下面将参考图7,说明功率层和分配的功率之间的关系的例子。
图7是说明对于功率层的功率分配的例子的说明图。水平轴指示频率资源和/或时间资源,并且垂直轴指示功率水平(所分配的功率的高度)。参见图7,图中例示了利用SPC复用的N个功率层(功率层0至功率层N-1)。从0到N-1的数字也被称为功率层的索引。功率层的高度(即,垂直方向的宽度)指示待分配的功率的高度。在图7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分配给具有较小索引的功率层的功率较高,并且例如,功率P0高于功率P1,功率P1高于功率P2,并且功率PN-1最低。利用至少一个功率层来发送要利用SPC复用的发送信号序列。
这里,功率层的索引和要分配的功率之间的关系不限于图7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例如,被分配最高功率的功率层的索引可以不为0,并且要分配的功率可随着功率层的索引的减小而降低。
(2)星座选择处理
基站100(例如,选择单元151)选择将应用于待复用的各个发送信号序列的星座。此外,基站100(例如,发送处理单元153)把所选择的星座应用于各个发送信号序列。
这里,为了便于说明,复用的发送信号序列的数目被假定为2。要意识到复用的发送信号序列的数目可以为3或者更大。待分配的功率比另一比特串高的发送信号序列的比特串被称为“第一比特串”,并且待分配的功率比另一比特串低的发送信号序列的比特串被称为“第二比特串”。基站100选择待应用于第一比特串和第二比特串中每一个比特串的星座。应用于第一比特串的星座也被称为“第一星座”,并且应用于第二比特串的星座也被称为“第二星座”。这里,假定应用于各个比特串的第一和第二星座被格雷映射。
基站100按照一个比特串选择待应用于另一个比特串的星座。具体地,基站100选择与应用于第一比特串的第一星座中的第一比特串的符号位置对应的第二星座。图8是说明进行这种选择的发送设备(例如,无线通信单元120)中的处理的例子的说明图。如图8中图解所示,(例如,在处理单元150的控制下操作的)物理层配置控制器从调制第一发送信号序列的比特串的调制器获取信息。具体地,物理层配置控制器获取指示应用于第一比特串的第一星座中的第一比特串的符号位置的信息。随后,如图8中图解所示,物理配置控制器向调制第二发送信号序列的比特串的调制器给出指令。具体地,物理层配置控制器给出应用基于所获取的信息而选择的第二星座的指令。此外,向从每个调制器输出的每个信号分配功率。例如,向第一发送信号序列的信号分配高功率,并且向第二发送信号序列的信号分配低功率。之后,经过各种处理,两个发送信号序列的信号经历SPC复用。
将详细说明选择第二星座的方法。
例如,基站100选择第二星座,使得与对应于第一星座中的相邻符号的各个第二星座的相邻方向中的端部(end)的符号对应的比特串相同。这里,假定本实施例中的相邻方向或者为I方向(即,正I轴方向或负I轴方向),或者为Q方向(即,正Q轴方向或负Q轴方向)。在这点上,将参考图9详细说明利用QPSK调制的两个信号。
图9是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星座选择处理的说明图。应用于第一比特串的第一星座用附图标记21A指示。另一方面,应用于第二比特串的第二星座用附图标记21B至21E指示。例如,在其中第一比特串为“00”的情况下,第二星座21B被应用于第二比特串。此外,在其中第一比特串为“10”的情况下,第二星座21C被应用于第二比特串。此外,在其中第一比特串为“11”的情况下,第二星座21D被应用于第二比特串。此外,在其中第一比特串为“01”的情况下,第二星座21E被应用于第二比特串。此外,附加于图9中的各个比特串的下划线和上划线的含义与图4中的类似。
与例如作为第一星座21A中的相邻符号的“00”和“10”对应的第二星座是第二星座21B和附图标记21C。此外,在第一星座21A中,从“00”到“10”的方向是负I轴方向。另一方面,在第一星座21A中,从“10”到“00”的方向是正I轴方向。于是,与对应于第一星座21A中的“00”的第二星座21B的负I轴方向中的端部的符号对应的比特串(即,“10”和“11”),和与对应于第一星座21A中的“10”的第二星座21C的正I轴方向之端部的符号对应的比特串(即,“10”和“11”)相同。这样的关系对于作为第一星座中的其他相邻符号的“10”和“11”、“11”和“01”、以及“01”和“00”也同样成立。
这里,上述关系也可被理解成与第一星座中的相邻符号对应的各二星座在相邻方向上被反转。例如,通过沿负I轴方向(即,关于Q轴)反转第二星座21B来获得第二星座21C。类似地,通过沿正I轴方向(即,关于Q轴)反转第二星座21C来获得第二星座21B。这样的关系对于作为第一星座中的其他相邻符号的“10”和“11”、“11”和“01”、以及“01”和“00”也同样成立。
此外,通过在第一星座中确定一个基准符号,并按照对应于第一比特串的符号相对于基准符号的偏离来选择第二星座,可以实现上述关系。例如,在对应于第一比特串的符号是沿正I轴方向(或负I轴方向)从基准符号偏离奇数个符号的符号的情况下,基站100选择通过沿正I轴方向(或负I轴方向)(即,关于Q轴),反转对应于基准符号的第二星座而获得的星座。此外,在对应于第一比特串的符号是沿正Q轴方向(或负Q轴方向)从基准符号偏离奇数个符号的符号的情况下,基站100选择通过沿正Q轴方向(或负Q轴方向)(即,关于I轴),反转对应于基准符号的第二星座而获得的星座。此外,在对应于第一比特串的符号是沿正I轴方向(或负I轴方向)和正Q轴方向(或负Q轴方向)从基准符号偏离奇数个符号的符号的情况下,基站100选择通过沿正I轴方向(或负I轴方向)和正Q轴方向(或负Q轴方向)(即,关于Q轴和I轴),反转对应于基准符号的第二星座而获得的星座。
例如,在图9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与由附图标记21A指示的第一星座中的“00”对应的符号被设定为基准符号。这种情况下,由于对应于“10”的符号是沿负I轴方向从该基准符号偏离1个符号的符号,因此基站100选择通过绕Q轴反转对应于该基准符号的第二星座21B而获得的第二星座21C。此外,由于对应于“01”的符号是沿负Q轴方向从该基准符号偏离1个符号的符号,因此基站100选择通过绕I轴反转对应于该基准符号的第二星座21B而获得的第二星座21E。此外,由于对应于“11”的符号是沿负I轴方向和负Q轴方向从该基准符号偏离1个符号的符号,因此基站100选择通过绕Q轴和I轴,反转对应于该基准符号的第二星座21B而获得的第二星座21D。
图9中的附图标记21F指示SPC复用信号的星座。参见星座21F,理解到实现了格雷映射。例如,在各个象限中,对应于相邻符号的比特串在1个比特上有所不同。此外,与其间插入I轴或Q轴的相邻符号对应的比特串也在1个比特上有所不同。例如,“0001”和夹着I轴与之相邻的“0101”总共在1个比特上有所不同,即,只在第二个比特上有所不同。
如上所述,由于使用通过上述方法选择的第二星座,因此不仅在复用中而且在SPC复用之后的星座中实现了格雷映射。因而,即使当接收设备错误解码,例如,在被解码成与正确符号相邻的符号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2个比特或更多个比特的比特错误,并且出现最多1个比特的比特错误。如上所述,能够防止接收设备的解码特性的恶化。
此外,在复用的发送信号序列的数目为3或更大的情况下,首先基于两个发送信号序列的关系进行上面说明的星座选择,并且随后基于未复用的发送信号序列和复用的发送信号序列之间的关系,进行上面说明的星座选择。换句话说,即使当复用的发送信号序列的数目为3或更大时,本技术也适用。
此外,在上面的例子中,作为例子说明了QPSK,不过本技术可采用任意调制方案,比如BPSK、16QAM等。此外,在第一比特串和第二比特串之间,调制方案可不同。
下面的表4至表7表示第一星座21A和第二星座21B至21E在IQ平面上的坐标与比特串之间的对应关系。表4表示第一星座21A和第二星座21B中的对应关系。表5表示第二星座21C中的对应关系,即,绕Q轴反转的对应关系。表6表示第二星座21E中的对应关系,即,绕I轴反转的对应关系。表7表示第二星座21D中的对应关系,即,绕I轴和Q轴反转的对应关系。
[表4]
[表5]
[表6]
[表7]
此外,下面的表8至表11表示在16QAM的情况下,第一星座和第二星座在IQ平面上的坐标与比特串之间的对应关系。表8表示第一星座和无反转的第二星座中的对应关系。表9表示通过绕Q轴反转第一星座而获得的第二星座中的对应关系。表10表示通过绕I轴反转第一星座而获得的第二星座中的对应关系。表11表示通过绕I轴和Q轴反转第一星座而获得的第二星座中的对应关系。
[表8]
[表9]
[表10]
[表11]
此外,下面的表12至表15表示在64QAM的情况下,第一星座和第二星座在IQ平面上的坐标与比特串之间的对应关系。表12表示第一星座和未被反转的第二星座中的对应关系。表13表示通过绕Q轴反转第一星座而获得的第二星座中的对应关系。表14表示通过绕I轴反转第一星座而获得的第二星座中的对应关系。表15表示通过绕I轴和Q轴反转第一星座而获得的第二星座中的对应关系。
[表12]
比特串 | I | Q | 比特串 | I | Q |
0 0 0 0 0 0 | 3/sqrt(42) | 3/sqrt(42) | 1 0 0 0 0 0 | -3/sqrt(42) | 3/sqrt(42) |
0 0 0 0 0 1 | 3/sqrt(42) | 1/sqrt(42) | 1 0 0 0 0 1 | -3/sqrt(42) | 1/sqrt(42) |
0 0 0 0 1 0 | 1/sqrt(42) | 3/sqrt(42) | 1 0 0 0 1 0 | -1/sqrt(42) | 3/sqrt(42) |
0 0 0 0 1 1 | 1/sqrt(42) | 1/sqrt(42) | 1 0 0 0 1 1 | 1/sqrt(42) | 1/sqrt(42) |
0 0 0 1 0 0 | 3/sqrt(42) | 5/sqrt(42) | 1 0 0 1 0 0 | -3/sqrt(42) | 5/sqrt(42) |
0 0 0 1 0 1 | 3/sqrt(42) | 7/sqrt(42) | 1 0 0 1 0 1 | 3/sqrt(42) | 7/sqrt(42) |
0 0 0 1 1 0 | 1/sqrt(42) | 5/sqrt(42) | 1 0 0 1 1 0 | -1/sqrt(42) | 5/sqrt(42) |
0 0 0 1 1 1 | 1/sqrt(42) | 7/sqrt(42) | 1 0 0 1 1 1 | -1/sqrt(42) | 7/sqrt(42) |
0 0 1 0 0 0 | 5/sqrt(42) | 3/sqrt(42) | 1 0 1 0 0 0 | -5/sqrt(42) | 3/sqrt(42) |
0 0 1 0 0 1 | 5/sqrt(42) | 1/sqrt(42) | 1 0 1 0 0 1 | -5/sqrt(42) | 1/sqrt(42) |
0 0 1 0 1 0 | 7/sqrt(42) | 3/sqrt(42) | 1 0 1 0 1 0 | -7/sqrt(42) | 3/sqrt(42) |
0 0 1 0 1 1 | 7/sqrt(42) | 1/sqrt(42) | 1 0 1 0 1 1 | -7/sqrt(42) | 1/sqrt(42) |
0 0 1 1 0 0 | 5/sqrt(42) | 5/sqrt(42) | 1 0 1 1 0 0 | -5/sqrt(42) | 5/sqrt(42) |
0 0 1 1 0 1 | 5/sqrt(42) | 7/sqrt(42) | 1 0 1 1 0 1 | -5/sqrt(42) | 7/sqrt(42) |
0 0 1 1 1 0 | 7/sqrt(42) | 5/sqrt(42) | 1 0 1 1 1 0 | -7/sqrt(42) | 5/sqrt(42) |
0 0 1 1 1 1 | 7/sqrt(42) | 7/sqrt(42) | 1 0 1 1 1 1 | -7/sqrt(42) | 7/sqrt(42) |
0 1 0 0 0 0 | 3/sqrt(42) | -3/sqrt(42) | 1 1 0 0 0 0 | -3/sqrt(42) | -3/sqrt(42) |
0 1 0 0 0 1 | 3/sqrt(42) | -1/sqrt(42) | 1 1 0 0 0 1 | -3/sqrt(42) | -1/sqrt(42) |
0 1 0 0 1 0 | 1/sqrt(42) | -3/sqrt(42) | 1 1 0 0 1 0 | -1/sqrt(42) | -3/sqrt(42) |
0 1 0 0 1 1 | 1/sqrt(42) | -1/sqrt(42) | 1 1 0 0 1 1 | -1/sqrt(42) | -1/sqrt(42) |
0 1 0 1 0 0 | 3/sqrt(42) | -5/sqrt(42) | 1 1 0 1 0 0 | -3/sqrt(42) | -5/sqrt(42) |
0 1 0 1 0 1 | 3/sqrt(42) | -7/sqrt(42) | 1 1 0 1 0 1 | -3/sqrt(42) | -7/sqrt(42) |
0 1 0 1 1 0 | 1/sqrt(42) | -5/sqrt(42) | 1 1 0 1 1 0 | -1/sqrt(42) | -5/sqrt(42) |
0 1 0 1 1 1 | 1/sqrt(42) | -7/sqrt(42) | 1 1 0 1 1 1 | -1/sqrt(42) | -7/sqrt(42) |
0 1 1 0 0 0 | 5/sqrt(42) | -3/sqrt(42) | 1 1 1 0 0 0 | -5/sqrt(42) | -3/sqrt(42) |
0 1 1 0 0 1 | 5/sqrt(42) | -1/sqrt(42) | 1 1 1 0 0 1 | -5/sqrt(42) | -1/sqrt(42) |
0 1 1 0 10 | 7/sqrt(42) | -3/sqrt(42) | 1 1 1 0 1 0 | -7/sqrt(42) | -3/sqrt(42) |
0 1 1 0 1 1 | 7/sqrt(42) | -1/sqrt(42) | 1 1 1 0 1 1 | -7/sqrt(42) | -1/sqrt(42) |
0 1 1 1 0 0 | 5/sqrt(42) | -5/sqrt(42) | 1 1 1 1 0 0 | -5/sqrt(42) | -5/sqrt(42) |
0 1 1 1 0 1 | 5/sqrt(42) | -7/sqrt(42) | 1 1 1 1 0 1 | -5/sqrt(42) | -7/sqrt(42) |
0 1 1 1 1 0 | 7/sqrt(42) | -5/sqrt(42) | 1 1 1 1 1 0 | -7/sqrt(42) | -5/sqrt(42) |
0 1 1 1 1 1 | 7/sqrt(42) | -7/sqrt(42) | 1 1 1 1 1 1 | -7/sqrt(42) | -7/sqrt(42) |
[表13]
比特串 | I | Q | 比特串 | I | Q |
0 0 0 0 0 0 | -3/sqrt(42) | 3/sqrt(42) | 1 0 0 0 0 0 | 3/sqrt(42) | 3/sqrt(42) |
0 0 0 0 0 1 | -3/sqrt(42) | 1/sqrt(42) | 1 0 0 0 0 1 | 3/sqrt(42) | 1/sqrt(42) |
0 0 0 0 1 0 | -1/sqrt(42) | 3/sqrt(42) | 1 0 0 0 1 0 | 1/sqrt(42) | 3/sqrt(42) |
0 0 0 0 1 1 | -1/sqrt(42) | 1/sqrt(42) | 1 0 0 0 1 1 | 1/sqrt(42) | 1/sqrt(42) |
0 0 0 1 0 0 | -3/sqrt(42) | 5/sqrt(42) | 1 0 0 1 0 0 | 3/sqrt(42) | 5/sqrt(42) |
0 0 0 1 0 1 | -3/sqrt(42) | 7/sqrt(42) | 1 0 0 1 0 1 | 3/sqrt(42) | 7/sqrt(42) |
0 0 0 1 1 0 | -1/sqrt(42) | 5/sqrt(42) | 1 0 0 1 1 0 | 1/sqrt(42) | 5/sqrt(42) |
0 0 0 1 1 1 | -1/sqrt(42) | 7/sqrt(42) | 1 0 0 1 1 1 | 1/sqrt(42) | 7/sqrt(42) |
0 0 1 0 0 0 | -5/sqrt(42) | 3/sqrt(42) | 1 0 1 0 0 0 | 5/sqrt(42) | 3/sqrt(42) |
0 0 1 0 0 1 | -5/sqrt(42) | 1/sqrt(42) | 1 0 1 0 0 1 | 5/sqrt(42) | 1/sqrt(42) |
0 0 1 0 1 0 | -7/sqrt(42) | 3/sqrt(42) | 1 0 1 0 1 0 | 7/sqrt(42) | 3/sqrt(42) |
0 0 1 0 1 1 | -7/sqrt(42) | 1/sqrt(42) | 1 0 1 0 1 1 | 7/sqrt(42) | 1/sqrt(42) |
0 0 1 1 0 0 | -5/sqrt(42) | 5/sqrt(42) | 1 0 1 1 0 0 | 5/sqrt(42) | 5/sqrt(42) |
0 0 1 1 0 1 | -5/sqrt(42) | 7/sqrt(42) | 1 0 1 1 0 1 | 5/sqrt(42) | 7/sqrt(42) |
0 0 1 1 1 0 | -7/sqrt(42) | 5/sqrt(42) | 1 0 1 1 1 0 | 7/sqrt(42) | 5/sqrt(42) |
0 0 1 1 1 1 | -7/sqrt(42) | 7/sqrt(42) | 1 0 1 1 1 1 | 7/sqrt(42) | 7/sqrt(42) |
0 1 0 0 0 0 | -3/sqrt(42) | -3/sqrt(42) | 1 1 0 0 0 0 | 3/sqrt(42) | -3/sqrt(42) |
0 1 0 0 0 1 | -3/sqrt(42) | -1/sqrt(42) | 1 1 0 0 0 1 | 3/sqrt(42) | -1/sqrt(42) |
0 1 0 0 1 0 | -1/sqrt(42) | -3/sqrt(42) | 1 1 0 0 1 0 | 1/sqrt(42) | -3/sqrt(42) |
0 1 0 0 1 1 | -1/sqrt(42) | -1/sqrt(42) | 1 1 0 0 1 1 | 1/sqrt(42) | -1/sqrt(42) |
0 1 0 1 0 0 | -3/sqrt(42) | -5/sqrt(42) | 1 1 0 1 0 0 | 3/sqrt(42) | -5/sqrt(42) |
0 1 0 1 0 1 | -3/sqrt(42) | -7/sqrt(42) | 1 1 0 1 0 1 | 3/sqrt(42) | -7/sqrt(42) |
0 1 0 1 1 0 | -1/sqrt(42) | -5/sqrt(42) | 1 1 0 1 1 0 | 1/sqrt(42) | -5/sqrt(42) |
0 1 0 1 1 1 | -1/sqrt(42) | -7/sqrt(42) | 1 1 0 1 1 1 | 1/sqrt(42) | -7/sqrt(42) |
0 1 1 0 0 0 | -5/sqrt(42) | -3/sqrt(42) | 1 1 1 0 0 0 | 5/sqrt(42) | -3/sqrt(42) |
0 1 1 0 0 1 | -5/sqrt(42) | -1/sqrt(42) | 1 1 1 0 0 1 | 5/sqrt(42) | -1/sqrt(42) |
0 1 1 0 1 0 | -7/sqrt(42) | -3/sqrt(42) | 1 1 1 0 1 0 | 7/sqrt(42) | -3/sqrt(42) |
0 1 1 0 1 1 | -7/sqrt(42) | -1/sqrt(42) | 1 1 1 0 1 1 | 7/sqrt(42) | -1/sqrt(42) |
0 1 1 1 0 0 | -5/sqrt(42) | -5/sqrt(42) | 1 1 1 1 0 0 | 5/sqrt(42) | -5/sqrt(42) |
0 1 1 1 0 1 | -5/sqrt(42) | -7/sqrt(42) | 1 1 1 1 0 1 | 5/sqrt(42) | -7/sqrt(42) |
0 1 1 1 1 0 | -7/sqrt(42) | -5/sqrt(42) | 1 1 1 1 1 0 | 7/sqrt(42) | -5/sqrt(42) |
0 1 1 1 1 1 | -7/sqrt(42) | -7/sqrt(42) | 1 1 1 1 1 1 | 7/sqrt(42) | -7/sqrt(42) |
[表14]
比特串 | I | Q | 比特串 | I | Q |
0 0 0 0 0 0 | 3/sqrt(42) | -3/sqrt(42) | 1 0 0 0 0 0 | -3/sqrt(42) | -3/sqrt(42) |
0 0 0 0 0 1 | 3/sqrt(42) | -1/sqrt(42) | 1 0 0 0 0 1 | -3/sqrt(42) | -1/sqrt(42) |
0 0 0 0 1 0 | 1/sqrt(42) | -3/sqrt(42) | 1 0 0 0 1 0 | -1/sqrt(42) | -3/sqrt(42) |
0 0 0 0 1 1 | 1/sqrt(42) | -1/sqrt(42) | 1 0 0 0 1 1 | 1/sqrt(42) | -1/sqrt(42) |
0 0 0 1 0 0 | 3/sqrt(42) | -5/sqrt(42) | 1 0 0 1 0 0 | -3/sqrt(42) | -5/sqrt(42) |
0 0 0 1 0 1 | 3/sqrt(42) | -7/sqrt(42) | 1 0 0 1 0 1 | 3/sqrt(42) | -7/sqrt(42) |
0 0 0 1 1 0 | 1/sqrt(42) | -5/sqrt(42) | 1 0 0 1 1 0 | -1/sqrt(42) | -5/sqrt(42) |
0 0 0 1 1 1 | 1/sqrt(42) | -7/sqrt(42) | 1 0 0 1 1 1 | -1/sqrt(42) | -7/sqrt(42) |
0 0 1 0 0 0 | 5/sqrt(42) | -3/sqrt(42) | 1 0 1 0 0 0 | -5/sqrt(42) | -3/sqrt(42) |
0 0 1 0 0 1 | 5/sqrt(42) | -1/sqrt(42) | 1 0 1 0 0 1 | -5/sqrt(42) | -1/sqrt(42) |
0 0 1 0 1 0 | 7/sqrt(42) | -3/sqrt(42) | 1 0 1 0 1 0 | -7/sqrt(42) | -3/sqrt(42) |
0 0 1 0 1 1 | 7/sqrt(42) | -1/sqrt(42) | 1 0 1 0 1 1 | -7/sqrt(42) | -1/sqrt(42) |
0 0 1 1 0 0 | 5/sqrt(42) | -5/sqrt(42) | 1 0 1 1 0 0 | -5/sqrt(42) | -5/sqrt(42) |
0 0 1 1 0 1 | 5/sqrt(42) | -7/sqrt(42) | 1 0 1 1 0 1 | -5/sqrt(42) | -7/sqrt(42) |
0 0 1 1 1 0 | 7/sqrt(42) | -5/sqrt(42) | 1 0 1 1 1 0 | -7/sqrt(42) | -5/sqrt(42) |
0 0 1 1 1 1 | 7/sqrt(42) | -7/sqrt(42) | 1 0 1 1 1 1 | -7/sqrt(42) | -7/sqrt(42) |
0 1 0 0 0 0 | 3/sqrt(42) | 3/sqrt(42) | 1 1 0 0 0 0 | -3/sqrt(42) | 3/sqrt(42) |
0 1 0 0 0 1 | 3/sqrt(42) | 1/sqrt(42) | 1 1 0 0 0 1 | -3/sqrt(42) | 1/sqrt(42) |
0 1 0 0 1 0 | 1/sqrt(42) | 3/sqrt(42) | 1 1 0 0 1 0 | -1/sqrt(42) | 3/sqrt(42) |
0 1 0 0 1 1 | 1/sqrt(42) | 1/sqrt(42) | 1 1 0 0 1 1 | -1/sqrt(42) | 1/sqrt(42) |
0 1 0 1 0 0 | 3/sqrt(42) | 5/sqrt(42) | 1 1 0 1 0 0 | -3/sqrt(42) | 5/sqrt(42) |
0 1 0 1 0 1 | 3/sqrt(42) | 7/sqrt(42) | 1 1 0 1 0 1 | -3/sqrt(42) | 7/sqrt(42) |
0 1 0 1 1 0 | 1/sqrt(42) | 5/sqrt(42) | 1 1 0 1 1 0 | -1/sqrt(42) | 5/sqrt(42) |
0 1 0 1 1 1 | 1/sqrt(42) | 7/sqrt(42) | 1 1 0 1 1 1 | -1/sqrt(42) | 7/sqrt(42) |
0 1 1 0 0 0 | 5/sqrt(42) | 3/sqrt(42) | 1 1 1 0 0 0 | -5/sqrt(42) | 3/sqrt(42) |
0 1 1 0 0 1 | 5/sqrt(42) | 1/sqrt(42) | 1 1 1 0 0 1 | -5/sqrt(42) | 1/sqrt(42) |
0 1 1 0 1 0 | 7/sqrt(42) | 3/sqrt(42) | 1 1 1 0 1 0 | -7/sqrt(42) | 3/sqrt(42) |
0 1 1 0 1 1 | 7/sqrt(42) | 1/sqrt(42) | 1 1 1 0 1 1 | -7/sqrt(42) | 1/sqrt(42) |
0 1 1 1 0 0 | 5/sqrt(42) | 5/sqrt(42) | 1 1 1 1 0 0 | -5/sqrt(42) | 5/sqrt(42) |
0 1 1 1 0 1 | 5/sqrt(42) | 7/sqrt(42) | 1 1 1 1 0 1 | -5/sqrt(42) | 7/sqrt(42) |
0 1 1 1 1 0 | 7/sqrt(42) | 5/sqrt(42) | 1 1 1 1 1 0 | -7/sqrt(42) | 5/sqrt(42) |
0 1 1 1 1 1 | 7/sqrt(42) | 7/sqrt(42) | 1 1 1 1 1 1 | -7/sqrt(42) | 7/sqrt(42) |
[表15]
比特串 | I | Q | 比特串 | I | Q |
0 0 0 0 0 0 | -3/sqrt(42) | -3/sqrt(42) | 1 0 0 0 0 0 | 3/sqrt(42) | -3/sqrt(42) |
0 0 0 0 0 1 | -3/sqrt(42) | -1/sqrt(42) | 1 0 0 0 0 1 | 3/sqrt(42) | -1/sqrt(42) |
0 0 0 0 1 0 | -1/sqrt(42) | -3/sqrt(42) | 1 0 0 0 1 0 | 1/sqrt(42) | -3/sqrt(42) |
0 0 0 0 1 1 | -1/sqrt(42) | -1/sqrt(42) | 1 0 0 0 1 1 | 1/sqrt(42) | -1/sqrt(42) |
0 0 0 1 0 0 | -3/sqrt(42) | -5/sqrt(42) | 1 0 0 1 0 0 | 3/sqrt(42) | -5/sqrt(42) |
0 0 0 1 0 1 | -3/sqrt(42) | -7/sqrt(42) | 1 0 0 1 0 1 | 3/sqrt(42) | -7/sqrt(42) |
0 0 0 1 1 0 | -1/sqrt(42) | -5/sqrt(42) | 1 0 0 1 1 0 | 1/sqrt(42) | -5/sqrt(42) |
0 0 0 1 1 1 | -1/sqrt(42) | -7/sqrt(42) | 1 0 0 1 1 1 | 1/sqrt(42) | -7/sqrt(42) |
0 0 1 0 0 0 | -5/sqrt(42) | -3/sqrt(42) | 1 0 1 0 0 0 | 5/sqrt(42) | -3/sqrt(42) |
0 0 1 0 0 1 | -5/sqrt(42) | -1/sqrt(42) | 1 0 1 0 0 1 | 5/sqrt(42) | -1/sqrt(42) |
0 0 1 0 1 0 | -7/sqrt(42) | -3/sqrt(42) | 1 0 1 0 1 0 | 7/sqrt(42) | -3/sqrt(42) |
0 0 1 0 1 1 | -7/sqrt(42) | -1/sqrt(42) | 1 0 1 0 1 1 | 7/sqrt(42) | -1/sqrt(42) |
0 0 1 1 0 0 | -5/sqrt(42) | -5/sqrt(42) | 1 0 1 1 0 0 | 5/sqrt(42) | -5/sqrt(42) |
0 0 1 1 0 1 | -5/sqrt(42) | -7/sqrt(42) | 1 0 1 1 0 1 | 5/sqrt(42) | -7/sqrt(42) |
0 0 1 1 1 0 | -7/sqrt(42) | -5/sqrt(42) | 1 0 1 1 1 0 | 7/sqrt(42) | -5/sqrt(42) |
0 0 1 1 1 1 | -7/sqrt(42) | -7/sqrt(42) | 1 0 1 1 1 1 | 7/sqrt(42) | -7/sqrt(42) |
0 1 0 0 0 0 | -3/sqrt(42) | 3/sqrt(42) | 1 1 0 0 0 0 | 3/sqrt(42) | 3/sqrt(42) |
0 1 0 0 0 1 | -3/sqrt(42) | 1/sqrt(42) | 1 1 0 0 0 1 | 3/sqrt(42) | 1/sqrt(42) |
0 1 0 0 1 0 | -1/sqrt(42) | 3/sqrt(42) | 1 1 0 0 1 0 | 1/sqrt(42) | 3/sqrt(42) |
0 1 0 0 1 1 | -1/sqrt(42) | 1/sqrt(42) | 1 1 0 0 1 1 | 1/sqrt(42) | 1/sqrt(42) |
0 1 0 1 0 0 | -3/sqrt(42) | 5/sqrt(42) | 1 1 0 1 0 0 | 3/sqrt(42) | 5/sqrt(42) |
0 1 0 1 0 1 | -3/sqrt(42) | 7/sqrt(42) | 1 1 0 1 0 1 | 3/sqrt(42) | 7/sqrt(42) |
0 1 0 1 1 0 | -1/sqrt(42) | 5/sqrt(42) | 1 1 0 1 1 0 | 1/sqrt(42) | 5/sqrt(42) |
0 1 0 1 1 1 | -1/sqrt(42) | 7/sqrt(42) | 1 1 0 1 1 1 | 1/sqrt(42) | 7/sqrt(42) |
0 1 1 0 0 0 | -5/sqrt(42) | 3/sqrt(42) | 1 1 1 0 0 0 | 5/sqrt(42) | 3/sqrt(42) |
0 1 1 0 0 1 | -5/sqrt(42) | 1/sqrt(42) | 1 1 1 0 0 1 | 5/sqrt(42) | 1/sqrt(42) |
0 1 1 0 1 0 | -7/sqrt(42) | 3/sqrt(42) | 1 1 1 0 1 0 | 7/sqrt(42) | 3/sqrt(42) |
0 1 1 0 1 1 | -7/sqrt(42) | 1/sqrt(42) | 1 1 1 0 1 1 | 7/sqrt(42) | 1/sqrt(42) |
0 1 1 1 0 0 | -5/sqrt(42) | 5/sqrt(42) | 1 1 1 1 0 0 | 5/sqrt(42) | 5/sqrt(42) |
0 1 1 1 0 1 | -5/sqrt(42) | 7/sqrt(42) | 1 1 1 1 0 1 | 5/sqrt(42) | 7/sqrt(42) |
0 1 1 1 1 0 | -7/sqrt(42) | 5/sqrt(42) | 1 1 1 1 1 0 | 7/sqrt(42) | 5/sqrt(42) |
0 1 1 1 1 1 | -7/sqrt(42) | 7/sqrt(42) | 1 1 1 1 1 1 | 7/sqrt(42) | 7/sqrt(42) |
(3)基于在调制之后的阶段的信号处理的判定
基站100(例如,发送处理单元153)按照在调制(即,第一和第二星座的应用)之后的阶段的信号处理的内容,来判定是否把在选择处理中选择的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因而,例如,在其中虽然应用了在选择处理中选择的第二星座但未实现格雷映射的情况下,选择处理可被忽略。此外,在其中判定不把在选择处理中选择的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的情况下,例如,应用默认星座(例如,与第一星座相同的星座)。
例如,在其中向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和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两者应用相同的发送加权,或者向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和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都不应用发送加权的情况下,基站100可把在选择处理中选择的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这是因为在其中应用不同的发送加权的情况下,难以实现格雷映射,如随后将参考图20详细说明的。此外这是为了向下兼容。此外,作为发送加权,例如,可以使用预编码、波束成形等,并通过利用复数系数来应用加权。
除发送加权之外,在其中向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和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两者应用相同的发送设定的情况下,基站100可把在选择处理中选择的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这是因为就除发送加权以外的发送设定来说,在其中发送设定彼此不同的情况下可能难以实现格雷映射。此外,作为发送设定,例如,可以使用发送模式等。换句话说,在其中向两个发送信号序列应用相同的发送模式的情况下,基站100可把在选择处理中选择的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并且作为发送设定,可以使用MIMO中的空间分集(发送分集、空-时块/网格编码、或空-频块/网格编码)或空间复用(空间复用、空分复用等)中的空间复用的数目(即,空间层的数目)、发送天线的数目,等等。例如,在其中向两个发送信号序列应用相同的空间复用数目的空间复用处理或空间分集处理的情况下,基站100可把在选择处理中选择的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此外,在其中相同数目的发送天线被用于两个发送信号序列的情况下,基站100可把在选择处理中选择的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
例如,基站100可按照用于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和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的发送的信道,来判定是否把在选择处理中选择的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具体地,在利用数据信道、共享信道或专用信道,发送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和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两者的情况下,基站100可把在选择处理中选择的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这是因为就相容性而言,SPC复用基本上被认为不适合于被多个接收设备接收的信道,比如控制信道。
同样的情形适用于被多个接收设备接收的信道,比如多播信道或广播信道。于是,基站100可按照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的目的地和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的目的地,来判定是否把在选择处理中选择的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例如,在其中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的目的地和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的目的地是单一设备(即,单播)的情况下,基站100可把在选择处理中选择的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此外,在其中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的目的地和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的目的地不同的情况下,基站100可把在选择处理中选择的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
要意识到在其中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的目的地和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的目的地是多个设备(即,多播或广播)的情况下,基站100可把在选择处理中选择的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此外,在其中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的目的地是多个设备的情况下,基站100可把在选择处理中选择的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而不管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的目的地。
<3.2.处理的流程>
图10是图解说明在按照本实施例的基站100中执行的复用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如图10中图解所示,首先,基站100(例如,选择单元151)获取待应用于对象信号的调制水平(level)(步骤S102)。这里,调制水平对应于每种调制方案,诸如BPSK、QPSK、16QAM或64QAM之类。此外,调制水平可以是每个符号的比特数(在BPSK情况下是1比特/符号,在QPSK情况下是2比特/符号,在16QAM情况下是4比特/符号,以及在64QAM情况下是6比特/符号)。
随后,基站100(例如,选择单元151)判定是否在相同的频率资源或相同的时间资源上,将对象信号的至少一部分与另一信号进行复用(步骤S104)。此外,在其中判定要在相同的频率资源或相同的时间资源上,将对象信号的至少一部分与另一信号进行复用的情况下(步骤S104中“是”),基站100(例如,选择单元151)判定与待复用的另一信号相比,分配给对象信号的功率是否较低(步骤S106)。
在其中判定要分配给对象信号的功率较低的情况下(步骤S106中“是”),基站100(例如,选择单元151)进行星座选择处理(步骤S108)。具体地,基站100选择与应用于待复用的另一信号(即,第一发送信号序列)的比特串的第一星座中的第一比特串的符号位置对应的第二星座。另一方面,在其中判定要分配给对象信号的功率较高的情况下(步骤S106中“否”),基站100(例如,选择单元151)选择预定星座(步骤S110)。例如,基站(选择单元151)选择默认星座(例如,与第一星座相同的星座)。
随后,基站100(例如,发送处理单元153)把选择的星座应用于对象信号(即,第二发送信号序列)(步骤S112)。之后,基站100(例如,发送处理单元153)复用经调制的对象信号和另一信号(步骤S114)。
另一方面,在其中判定不在相同的频率资源或相同的时间资源上,将对象信号的至少一部分与其他信号进行复用的情况下(步骤S104中“否”),基站100(例如,选择单元151)选择预定星座(步骤S116)。例如,基站100(选择单元151)选择默认星座(例如,与第一星座相同的星座)。随后,基站100(例如,发送处理单元153)把选择的星座应用于对象信号(即,第二发送信号序列)(步骤S118)。
随后,星座应用处理结束。
图11是图解说明在按照本实施例的基站100中执行的星座选择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本流程对应于图10中的步骤S108。
如图11中图解所示,首先,基站100(例如,选择单元151)获取待应用于第一发送信号序列的调制水平(步骤S202)。随后,基站100(例如,选择单元151)获取待应用于第二发送信号序列的调制水平(步骤S204)。随后,基站100(例如,选择单元151)指定与第一星座中的第一比特串对应的符号(步骤S206)。随后,基站100(例如,选择单元151)把对应于基准符号的星座设定为第二星座的候选者(步骤S208)。
随后,基站100(例如,选择单元151)判定对应于第一比特串的符号是否沿正I轴方向(或负I轴方向)从基准符号偏离奇数个符号(步骤S210)。在其中判定对应于第一比特串的符号沿正I轴方向从基准符号偏离奇数个符号的情况下(步骤S210中“是”),基站100(例如,选择单元151)绕Q轴反转第二星座的候选者(步骤S212)。在其中判定对应于第一比特串的符号沿正I轴方向从基准符号偏离偶数个符号的情况下(步骤S210中“否”),步骤S212的处理被跳过。
随后,基站100(例如,选择单元151)判定对应于第一比特串的符号是否沿正Q轴方向(或负Q轴方向)从基准符号偏离奇数个符号(步骤S214)。在其中判定对应于第一比特串的符号沿正Q轴方向从基准符号偏离奇数个符号的情况下(步骤S214中“是”),基站100(例如,选择单元151)绕I轴反转第二星座的候选者(步骤S216)。在其中判定对应于第一比特串的符号沿正Q轴方向从基准符号偏离偶数个符号的情况下(步骤S214中“否”),步骤S216的处理被跳过。
随后,星座选择处理结束。
下面将参考图12至15,说明包括基于在调制之后的阶段的信号处理来进行判定的星座应用处理。图12是图解说明在按照本实施例的基站100中执行的星座应用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如图12中图解所示,首先,基站100(例如,选择单元151)获取待应用于对象信号的调制水平(步骤S302)。之后,在步骤S304至S306,基站100(例如,选择单元151)判定是进行星座选择处理还是选择预定的星座。
具体地,首先,基站100判定是否在相同的频率资源或相同的时间资源上,将对象信号的至少一部分与另一信号进行复用(步骤S304)。随后,基站100判定与待复用的另一信号相比,分配给对象信号的功率是否较低(步骤S306)。随后,基站100判定是否向对象信号应用与另一信号相同的发送加权(步骤S308)。然后,基站100判定是否向对象信号应用与另一信号相同的发送模式(步骤S310)。然后,基站100判定是否向对象信号应用与另一信号相同数目的空间复用(步骤S312)。随后,基站100判定数据信道、共享信道或专用信道是否被用于对象信号(步骤S314)。随后,基站100判定对象信号是否为单播(步骤S316)。
在所有的条件判定结果都为“是”的情况下,基站100(例如,选择单元151)进行星座选择处理(步骤S318)。这里的处理类似于如上参考图11说明的图10的步骤S108。另一方面,在任意一个或多个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基站100(例如,选择单元151)选择预定星座(步骤S320)。
随后,基站100(例如,发送处理单元153)把所选择的星座应用于对象信号(步骤S322)。
随后,包括基于在调制之后的阶段的信号处理来进行判定的星座应用处理结束。
图13是图解说明在按照本实施例的基站100中执行的星座应用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在图13中图解所示的流程中,图12的步骤S314和步骤S316被转移到在步骤S304之前的阶段,并且由于内容相似,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14是图解说明在按照本实施例的基站100中执行的星座应用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图14中图解所示的流程是其中用步骤S317代替在图12中图解所示的流程中的步骤S316的流程图。在步骤S317,基站100判定对象信号的目的地和另一信号的目的地是否是多播或广播。在图14中图解所示的流程的说明中,对图12的步骤S316的说明可用于对步骤S317的说明。
图15是图解说明在按照本实施例的基站100中执行的星座应用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在图15中图解所示的流程中,图14的步骤S314和步骤S317被转移到在步骤S304之后的阶段,并且由于内容相似,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3.3.第一变型例>
在上面的例子中,为了即使在复用之后的星座中也实现格雷映射,进行第二星座的选择,并把所选择的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因而,生成其中即使在复用之后的星座中也能够实现格雷映射的信号。另一方面,在本变型例中,通过对第二比特串进行调制后的变换处理(即,相位和振幅的变换。可以使用符号布置的变换),来生成其中即使在复用之后的星座中也能够实现格雷映射的信号。最终的输出在其中进行第二星座的选择的情况下和本变型例中相同。换句话说,用于生成其中即使在复用之后的星座中也能够实现格雷映射的信号的处理,可通过选择第二星座来实现,或者可通过调制后的变换处理来实现。这些方法的差异在于实现差异,但是不存在本质的技术差异。
图16是说明在调制之后变换符号布置的发送设备(例如,无线通信单元120)中的处理的例子的说明图。如图16中图解所示,(例如,在处理单元150的控制下工作的)物理层配置控制器从调制第一发送信号序列的调制器获取信息。具体地,物理层配置控制器获取指示应用于第一比特串的第一星座中的第一比特串的符号位置的信息。此外,假定第一星座和第二星座彼此相同。随后,如图16中图解所示,物理配置控制器向变换器给出指令,所述变换器对从调制器输出的第二发送信号序列的比特串的符号进行变换处理。具体地,物理层配置控制器给出进行变换的指令,用于实现与在调制器中应用在图8中图解所示的发送设备中选择的第二星座的结果类似的符号布置。因而,图8中,从被输入第二发送信号序列的调制器输出的信号,和图16中从变换器输出的信号彼此一致,如果输入到双方发送设备的第一和第二发送信号序列相同的话。此外,向从调制器输出的第一发送信号序列的信号,和从变换器输出的第二发送信号序列的信号分配功率。例如,向第一发送信号序列的信号分配高功率,而向第二发送信号序列的信号分配低功率。之后,经过各种处理,两个发送信号序列的信号经历SPC复用。
下面将参考图17说明在按照本变型例的基站100中执行的复用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如图17中图解所示,首先,基站100(例如,选择单元151)获取待应用于对象信号的调制水平(步骤S132)。
随后,基站100(例如,选择单元151)选择预定星座(步骤S134)。例如,基站100(例如,选择单元151)选择默认星座(例如,与第一星座相同的星座)。
随后,基站100(例如,发送处理单元153)把选择的星座应用于对象信号(即,第二发送信号序列)(步骤S316)。
随后,基站100(例如,选择单元151)判定是否在相同的频率资源或相同的时间资源上,将对象信号的至少一部分与另一信号进行复用(步骤S138)。在其中判定不在相同的频率资源或相同的时间资源上,讲对象信号的至少一部分与另一信号进行复用的情况下(步骤S138中“否”),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在其中判定在相同的频率资源或相同的时间资源上,将对象信号的至少一部分与另一信号进行复用的情况下(步骤S138中“是”),基站100(例如,选择单元151)判定与待复用的另一信号相比,分配给对象信号的功率是否较低(步骤S140)。
在其中判定分配给对象信号的功率较低的情况下(步骤S140中“是”),基站100(例如,发送处理单元153)进行变换处理(步骤S142)。具体地,基站100变换在步骤S136中调制的信号的相位或振幅,使得生成与在其中把与第一星座中的第一比特串的符号位置对应的第二星座应用于对象信号的情况下生成的信号相同的信号,所述第一星座应用于待复用的另一信号(即,第一发送信号序列)的比特串。之后,基站100(例如,发送处理单元153)复用变换后的对象信号和另一信号(步骤S144)。
另一方面,在其中判定分配给对象信号的功率较高的情况下(步骤S140中“否”),基站100(例如,发送处理单元153)复用对象信号和另一信号(步骤S144)。
随后,处理结束。
<<4.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多个发送信号序列中的每一个被调制,并且随后被SPC复用。因而,如图9中图解所示,例如,被应用QPSK的两个信号被SPC复用,并且以拟似(pseudo)的方式生成16QAM的信号。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从多个发送信号序列中提取的比特串来生成一个合成的发送信号序列并一起调制所述合成的发送信号序列,并且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输出。
<4.1.技术特征>
图18是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基站100的技术特征的说明图。如图18中图解所示,(例如,在处理单元150的控制下操作的)物理层配置控制器对第一发送信号序列和第二发送信号序列中的每一个应用比特选择和比特重布置。此时,物理层配置控制器从每个发送信号序列中提取以一个符号复用的比特串。随后,物理层配置控制器一起地调制从各个发送信号序列中提取的比特串。
例如,物理层配置控制器从第一发送信号序列和第二发送信号序列的每一个中选择2个比特,并利用16QAM调制总共4个比特。此时,物理层配置控制器进行重布置,使得要分配的功率较高的发送信号序列的2个比特被放置为前半部分的2个比特,而要分配的功率较低的发送信号序列的2个比特被放置为后半部分的2个比特。典型地,对于16QAM调制应用针对16QAM的格雷映射的通常星座。因而,即使当接收设备错误解码,例如,在被解码成与正确符号相邻的符号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2个或更多个比特的比特错误,并且出现最多1个比特的比特错误。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能够防止接收设备的解码特性的恶化。此外,对调制来说,可以应用格雷映射的通常星座的变型,或者可以应用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复用后的星座类似的星座。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能够获得与按照图8中图解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发送设备相似的输出。之后,对调制信号应用诸如资源元素映射和OFDM调制之类的各种信号处理。
<4.2.处理的流程>
图19是图解说明在按照本实施例的基站100中执行的调制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如图19中图解所示,首先,基站100(例如,发送处理单元153)获取待应用于发送信号的调制水平(步骤S402)。这里,例如假定使用16QAM。
随后,基站100(例如,发送处理单元153)从每个复用的发送信号序列中,提取具有与调制水平对应的比特数的比特串(步骤S404)。例如,在其中调制水平为16QAM并且复用数为2的情况下,基站100从2个发送信号序列中分别提取2个比特。
随后,基站100(例如,发送处理单元153)把提取的比特串放置在与分配的功率对应的比特位置处,并合成比特(步骤S406)。例如,基站100合成比特,使得要分配的功率较高的发送信号序列的2个比特被放置为前半部分的2个比特,而要分配的功率较低的发送信号序列的2个比特被放置为后半部分的2个比特。
随后,基站100(例如,发送处理单元153)调制合成的比特串(步骤S408)。例如,基站100利用针对16QAM的格雷映射的通常星座来调制合成的4比特的比特串。
随后,调制处理结束。
<<5.第三实施例>>
<5.1.技术问题>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在其中向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和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两者应用不同的发送权重的情况下,为了实现格雷映射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处理。图20中图解说明了这种状况。
图20是说明在应用了不同的发送加权的情况下的星座的例子的说明图。图20中的附加于各个比特串的下划线和上划线的含义与图4类似。如图20中图解所示,在2个QPSK星座22A和22B之间出现了相差。由于应用于调制后的各个信号的发送权重之间的差异被反映在符号位置上,因此出现所述相差。如图20中图解所示,难以认为在通过SPC复用包括所述相差的信号而获得的信号的星座20C中,实现了格雷映射。例如,虚线所环绕的“1011”的符号与夹着I轴与之相邻(例如,位于距离最近之处)的“1100”的符号有2个比特不同。因此,例如,在其中接收设备错误解码,并将其解码成夹着I轴或Q轴与正确符号相邻的符号的情况下,可能出现2个或更多个比特的比特错误。2个或更多个比特的比特错误导致接收设备的解码特性的恶化。
下面,这样的符号布置也被称为准非格雷映射。此外,其中在应用不同的发送加权的情况下,除在各个象限内之外,在复用符号之中,其间夹着I轴或Q轴的相邻符号只有1个比特存在差异的符号布置也被称为“准格雷映射”。按照本实施例的基站100在其中进行不同的发送加权的情况下实现准格雷映射。
<5.2.技术特征>
基站100(例如,选择单元151)选择要应用于待复用的每个发送信号序列的星座。在本实施例中,基站100选择进一步与应用于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和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中的每一个的发送权重对应的第二星座。
这里,为了便于说明,假定复用的发送信号序列的数目为2。要意识到复用的发送信号序列的数目可以为3或者更大。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在多个发送信号序列的至少一组中,应用的发送权重不同。第一比特串和第二比特串之间的功率关系与第一实施例的类似。
基站100按照一个比特串选择应用于另外的比特串的星座。具体地,基站100选择与应用于第一比特串的第一星座中的第一比特串的符号位置对应的第二星座。进行这种选择的发送设备(比如无线通信单元120)例如可如上面说明的图8或图16那样来实现。
例如,通过把基准星座旋转与应用于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和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中的每一个的发送权重以及应用于第一比特串的第一星座中的所述第一比特串的符号位置对应的量,来获得由基站100选择的第二星座。在这点上,将参考图21详细说明利用QPSK调制的2个信号。
图21是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星座选择处理的说明图。应用于第一比特串的第一星座用23A指示。另一方面,应用于第二比特串的第二星座用附图标记23B至23E指示。例如,在第一比特串为“11”的情况下,第二星座21B被应用于第二比特串。此外,在第一比特串为“10”的情况下,第二星座21C被应用于第二比特串。此外,在第一比特串为“00”的情况下,第二星座21D被应用于第二比特串。此外,在第一比特串为“01”的情况下,第二星座21E被应用于第二比特串。此外,图9中的附加到各个比特串的下划线和上划线的含义与图4中的类似。
这里,应用于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的发送权重不同于应用于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的发送权重。于是在第一星座和第二星座之间出现了相差。此外作为例子,第一星座23A被用作基准星座。基站100选择通过把基准星座旋转0×n°而获得的星座,作为第二星座2B。此外在图21中,由发送权重的差异引起的相差还被反映在选择的星座中,并被图示。这里,第二星座2B可被视为基准星座。此外,旋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基站100选择通过把基准星座旋转90×n°而获得的星座作为第二星座2C。基站100选择通过把基准星座旋转180×n°而获得的星座作为第二星座2D。基站100选择通过把基准星座旋转270×n°而获得的星座,作为第二星座2E。此外,“n”是利用以下公式计算的。
[式22]
如果
否则n=1
这里,上面的公式中的“A”和“B”指示第一星座23A和第二星座23B中的对应符号的振幅,如图22中图解所示。此外,“θ”是在其中在符号位置上反映出图22中图解所示的应用于调制后的每个信号的发送权重的差异的情况下出现的相差。
图21中的附图标记23F指示SPC复用信号的星座。参见星座23F,要理解的是实现了准格雷映射。例如,在各个象限中,对应于相邻符号的比特串有1个比特不同。此外,其间夹着I轴或Q轴的相邻符号有1个比特不同,如在虚线所环绕的“1000”和“1100”中那样。
如上所述,由于使用通过上述方法选择的第二星座,因此即使在SPC复用之后的星座中也实现了准格雷映射。因而,即使当接收设备错误解码,例如,在被解码成与正确符号相邻的符号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2个比特或更多个比特的比特错误,并且出现最多1个比特的比特错误。如上所述,能够防止接收设备的解码特性的恶化。
<5.3.处理的流程>
图23是图解说明在按照本实施例的基站100中执行的星座选择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如图23中图解所示,首先,基站100(例如,选择单元151)获取应用于对象信号和待复用的另一信号的发送权重(步骤S502)。随后,基站100(例如,选择单元151)获取由发送权重之间的差异引起的相差。随后,基站100(例如,选择单元151)指定与第一星座中的第一比特串对应的符号。随后,基站100(例如,选择单元151)选择按照对应于第一比特串的符号的位置和相差而被旋转的第一星座作为第二星座。
随后,处理结束。
<<6.应用例>>
本公开的技术可应用于各种产品。例如,基站100可被实现成任意类型的演进节点B(eNB),诸如宏eNB、小eNB等。小eNB可以是覆盖比宏小区小的小区的eNB,诸如皮eNB,微eNB或者家庭(飞(femto))eNB之类。或者,基站100可被实现成另一种类型的基站,诸如Node B或基站收发器(BTS)之类。基站100可包括控制无线通信的主体(也被称为基站设备),和置于与所述主体不同的地方的一个或多个射频拉远头(RRH)。另外,下面说明的各种类型的终端可通过临时或半永久地执行基站功能而起基站100的作用。此外,基站100的至少一些组成元件可在基站设备或者用于基站设备的模块中实现。
(第一应用例)
图24是图解说明可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eNB的示意配置的第一例子的方框图。eNB8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810和基站设备820。每个天线810和基站设备820可通过RF线缆相互连接。
每个天线810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含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之类),并且供基站设备820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eNB 800可包括多个天线810,如图24中图解所示。例如,所述多个天线810可与由eNB 800使用的多个频带相容。注意,尽管图24图解说明其中eNB 800包括多个天线810的例子,不过,eNB 800也可包括单个天线810。
基站设备820包括控制器821、存储器822、网络接口823和无线通信接口825。
控制器821可以是例如CPU或DSP,并运行基站设备820的较高层的各种功能。例如,控制器821根据由无线通信接口825处理的信号中的数据来生成数据分组,并通过网络接口823发送生成的分组。控制器821可对来自多个基带处理器的数据打包以生成打包分组,并然后传送生成的打包分组。另外,控制器821可具有执行诸如无线电资源控制、无线电承载控制、移动性管理、接纳控制和调度之类的控制的逻辑功能。可与附近的eNB或核心网络节点协同地进行所述控制。存储器822包括RAM和ROM,并存储由控制器821执行的程序,以及各种类型的控制数据(诸如终端列表、发送功率数据和调度数据之类)。
网络接口823是用于连接基站设备820和核心网络824的通信接口。控制器821可通过网络接口823与核心网络节点或另一个eNB通信。这种情况下,eNB 800可通过逻辑接口(例如S1接口或X2接口)连接到核心网络节点或另一个eNB。网络接口823还可以是有线通信接口,或者用于无线电回程的无线通信接口。如果网络接口823是无线通信接口,那么网络接口823可把比由无线通信接口825使用的频带更高的频带用于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接口825支持诸如长期演进(LTE)和LTE-Advanced之类的任意蜂窝通信方案,并通过天线810提供与位于eNB 800的小区中的终端的无线电连接。无线通信接口825一般可包括例如基带(BB)处理器826和RF电路827。BB处理器826可进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复用/分用等,并进行各层(诸如L1、媒体接入控制(MAC)、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之类)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BB处理器826可代替控制器821具有部分或所有上述逻辑功能。BB处理器826可以是存储通信控制程序的存储器,或者包括配置成执行所述程序的处理器和相关电路的模块。更新所述程序可允许改变BB处理器826的功能。另外,所述模块可以是插入到基站设备820的插槽中的卡或刀片。或者,所述模块还可以是安装在所述卡或刀片上的芯片。同时,RF电路827可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通过天线810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
无线通信接口825可包括多个BB处理器826,如图24中图解所示。例如,所述多个BB处理器826可与由eNB 800使用的多个频带相容。另外,无线通信接口825可包括多个RF电路827,如图24中图解所示。例如,所述多个RF电路827可与多个天线元件相容。注意,尽管图24图解说明其中无线通信接口825包括多个BB处理器826和多个RF电路827的例子,不过,无线通信接口825也可包括单个BB处理器826或单个RF电路827。
在图24中图解所示的eNB 800中,包括在参考图6说明的基站100中的一个或多个结构元件(选择单元151和/或发送处理单元153)可由无线通信接口825实现。或者,这些结构元件中的至少一些可由控制器821实现。例如,包括无线通信接口825的一部分(例如,BB处理器826)或者全部和/或控制器821的模块可被安装在eNB 800中,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结构元件可由所述模块实现。这种情况下,所述模块可存储使处理器起所述一个或多个结构元件作用的程序(即,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结构元件的操作的程序)并且可执行所述程序。再例如,用于使处理器起所述一个或多个结构元件作用的程序可被安装在eNB800中,并且无线通信接口825(例如,BB处理器826)和/或控制器821可执行所述程序。如上所述,可作为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结构元件的设备来提供eNB 800、基站设备820或所述模块,并且可以提供使处理器起所述一个或多个结构元件作用的程序。另外,可以提供其中记录有所述程序的可读记录介质。
另外,在图24中图解所示的eNB 800中,参考图6说明的无线通信单元120可由无线通信接口825(例如,RF电路827)实现。此外,天线单元110可由天线810实现。另外,网络通信单元130可由控制器821和/或网络接口823实现。此外,存储单元140可由存储器822实现。
(第二应用例)
图25是图解说明可应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技术可的eNB的示意配置的第二例子的方框图。eNB 830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840、基站设备850和RRH 860。每个天线840和RRH 860可通过RF线缆相互连接。另外,基站设备850和RRH 860可以通过诸如光缆之类的高速线路相互连接。
每个天线840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单元(诸如,包含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单元之类),并且供RRH 860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eNB 830可包括多个天线840,如图25中图解所示。例如,所述多个天线840可与由eNB 830使用的各个频带相容。注意,尽管图25图解说明其中eNB 830包括多个天线840的例子,不过,eNB 830也可包括单个天线840。
基站设备850包括控制器851、存储器852、网络接口853、无线通信接口855和连接接口857。控制器851、存储器852和网络接口853与参考图24说明的控制器821、存储器822和网络接口823类似。
无线通信接口855支持诸如LTE和LTE-Advanced之类的任意蜂窝通信方案,并通过RRH 860和天线840提供与置于对应于RRH 860的扇区中的终端的无线连接。无线通信接口855一般可包括例如BB处理器856。除了通过连接接口857连接到RRH 860的RF电路864之外,BB处理器856和参考图24说明的BB处理器826类似。无线通信接口855可包括多个BB处理器856,如图25中图解所示,例如,所述多个BB处理器856可与由eNB 830使用的各个频带相容。注意,尽管图25图解说明其中无线通信接口855包括多个BB处理器856的例子,不过,无线通信接口855也可包括单个BB处理器856。
连接接口857是用于连接基站设备850(无线通信接口855)和RRH860的接口。连接接口857也可以是用于在连接基站设备850(无线通信接口855)和RRH 860的上述高速线路中的通信的通信模块。
另外,RRH 860包括连接接口861和无线通信接口863。
连接接口861是用于连接RRH 860(无线通信接口863)和基站设备850的接口。连接接口861还可以是用于上述高速线路中的通信的通信模块。
无线通信接口863通过天线840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无线通信接口863一般可包括例如RF电路864。RF电路864可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通过天线840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无线通信接口863可包括多个RF电路864,如图25中图解所示。例如,所述多个RF电路864可支持多个天线元件。注意,尽管图25图解说明其中无线通信接口863包括多个RF电路864的例子,不过,无线通信接口863也可包括单个RF电路864。
在图25中图解所示的eNB 830中,包括在参考图6说明的基站100中的一个或多个结构元件(选择单元151和/或发送处理单元153)可由无线通信接口855和/或无线通信接口863实现。或者,这些结构元件中的至少一些可由控制器851实现。例如,包括无线通信接口855的一部分(例如,BB处理器856)或者全部和/或控制器851的模块可被安装在eNB 830中,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结构元件可由所述模块实现。这种情况下,所述模块可存储使处理器起所述一个或多个结构元件作用的程序(即,使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结构元件的操作的程序),并且可执行所述程序。再例如,使处理器起所述一个或多个结构元件作用的程序可被安装在eNB 830中,并且无线通信接口855(例如,BB处理器856)和/或控制器851可执行所述程序。如上所述,可作为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结构元件的设备来提供eNB 830、基站设备850或所述模块,并且可提供使处理器起所述一个或多个结构元件作用的程序。另外,可提供其中记录所述程序的可读记录介质。
另外,在图25中图解所示的eNB 830中,例如参考图6说明的无线通信单元120可由无线通信接口863(例如,RF电路864)实现。此外,天线单元110可由天线840实现。另外,网络通信单元130可由控制器851和/或网络接口853实现。此外,存储单元140可由存储器852实现。
<<7.结论>>
上面已经参考图1至25,详细说明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例的基站100对于将在至少一些频率资源或时间资源重叠的资源块中复用的各个发送信号序列,关于待复用的多个比特串,把与应用于第一比特串的第一星座中的所述第一比特串的符号位置对应的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此外,与对应于第一星座中的相邻符号的各个第二星座的相邻方向中的端部的符号对应的比特串相同。因而,能够在应用于各个比特串的星座中实现格雷映射,并且即使在复用之后的星座中也能够实现格雷映射。因此,对于利用非正交资源而复用的信号,能够抑制接收设备中的比特错误的发生,并且此外,能够提高解码精度。
上面已经参考附图,说明了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例,然而,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的例子。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能够得到各种变型和修改,并且应明白所述各种变型和修改自然在本公开的技术范围之内。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利用非正交资源的复用/多址技术的例子,说明了SPC,不过本技术不限于这样的例子。例如,即使在利用任意非正交资源的复用/多址技术(诸如交织分多址(IDMA)之类)中,也可应用本技术。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主要说明了下行链路的情况,不过本技术不限于这样的例子。例如,本技术可适用于上行链路,并且本技术也可适用于D2D通信、MTC通信等。
注意,不必按照在流程图或序列图中所示的次序执行参考流程图和序列图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处理。一些处理步骤可以并行地进行。此外,可以采用一些另外的步骤,或者可以省略一些处理步骤。
此外,记载在本说明书中的效果仅仅是说明性或例证性效果,而不是限制性的。即,连同上述效果一起,或者代替上述效果,按照本公开的技术可获得根据本说明书的记载,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清楚的其他效果。
另外,也可如下配置本技术。
(1)一种设备,包括:
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被配置成对于将在频率资源或时间资源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资源块中复用的各个发送信号序列,关于待复用的多个比特串,把与应用于第一比特串的第一星座中的第一比特串的符号位置对应的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
(2)按照(1)所述的设备,
其中与对应于第一星座中的相邻符号的各个第二星座的相邻方向中的端部的符号对应的比特串是相同的。
(3)按照(2)所述的设备,
其中对应于第一星座中的相邻符号的第二星座彼此是沿相邻方向被反转的星座。
(4)按照(1)至(3)任意之一所述的设备,
其中利用功率分配来复用发送信号序列。
(5)按照(4)所述的设备,
其中与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相比,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被分配的功率较高。
(6)按照(1)至(5)任意之一所述的设备,
其中第一和第二星座指示比特串和复数平面上的符号之间的格雷映射对应关系。
(7)按照(1)至(6)任意之一所述的设备,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按照在第一和第二星座的应用之后的阶段的信号处理的内容,判定是否把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
(8)按照(7)所述的设备,
其中在向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和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两者应用相同的发送加权的情况下,或者在对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和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都不应用发送加权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把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
(9)按照(7)或(8)所述的设备,
其中在向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和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两者应用相同的发送模式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把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
(10)按照(7)至(9)任意之一所述的设备,
其中在向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和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两者应用相同的空间复用数的空间复用处理或空间分集处理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把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
(11)按照(1)至(10)任意之一所述的设备,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按照用于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和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的发送的信道,判定是否把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
(12)按照(1)至(11)任意之一所述的设备,
其中在利用数据信道、共享信道或专用信道发送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和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两者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把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
(13)按照(1)至(12)任意之一所述的设备,
其中在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和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的各自的目的地是单个设备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把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
(14)按照(1)至(13)任意之一所述的设备,
其中在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的目的地和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的目的地不同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把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
(15)按照(1)至(14)任意之一所述的设备,
其中待复用的发送信号序列的数目为2。
(16)按照(1)所述的设备,
其中第二星座还对应于应用于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的发送权重和应用于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的发送权重。
(17)按照(16)所述的设备,
其中通过把基准星座旋转与应用于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的发送权重、应用于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的发送权重、和应用于第一比特串的第一星座中的第一比特串的符号位置相对应的量,来获得第二星座。
(18)按照(16)或(17)所述的设备,
其中应用于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的发送权重和应用于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的发送权重不同。
(19)一种方法,包括:
对于将在频率资源或时间资源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资源块中复用的各个发送信号序列,关于待复用的多个比特串,通过处理器把与应用于第一比特串的第一星座中的第一比特串的符号位置对应的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
(20)一种程序,所述程序使计算机起以下作用:
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被配置成对于将在频率资源或时间资源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资源块中复用的各个发送信号序列,关于待复用的多个比特串,把与应用于第一比特串的第一星座中的第一比特串的符号位置对应的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
附图标记列表
1 系统
100 基站
110 天线单元
120 无线通信单元
130 网络通信单元
140 存储单元
150 处理单元
151 选择单元
153 发送处理单元
200 终端设备
Claims (20)
1.一种设备,包括:
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被配置成对于将在频率资源或时间资源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资源块中复用的各个发送信号序列,关于待复用的多个比特串,把与应用于第一比特串的第一星座中的第一比特串的符号位置对应的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
其中与对应于第一星座中的相邻符号的各个第二星座的相邻方向中的端部的符号对应的比特串是相同的。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
其中对应于第一星座中的相邻符号的第二星座彼此是沿相邻方向被反转的星座。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
其中利用功率分配来复用发送信号序列。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
其中与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相比,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被分配的功率较高。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
其中第一和第二星座指示比特串和复数平面上的符号之间的格雷映射对应关系。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按照在第一和第二星座的应用之后的阶段的信号处理的内容,判定是否把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
其中在向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和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两者应用相同的发送加权的情况下,或者在对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和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都不应用发送加权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把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
9.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
其中在向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和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两者应用相同的发送模式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把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
10.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
其中在向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和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两者应用相同的空间复用数的空间复用处理或空间分集处理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把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按照用于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和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的发送的信道,判定是否把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
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
其中在利用数据信道、共享信道或专用信道发送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和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两者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把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
1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
其中在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和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各自的目的地是单个设备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把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
1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
其中在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的目的地和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的目的地不同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把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
1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
其中待复用的发送信号序列的数目为2。
1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
其中第二星座还对应于应用于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的发送权重和应用于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的发送权重。
17.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
其中通过把基准星座旋转与应用于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的发送权重、应用于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的发送权重、和应用于第一比特串的第一星座中的第一比特串的符号位置相对应的量,来获得第二星座。
18.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
其中应用于第一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的发送权重和应用于第二比特串的发送信号序列的发送权重不同。
19.一种方法,包括:
对于将在频率资源或时间资源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资源块中复用的各个发送信号序列,关于待复用的多个比特串,通过处理器把与应用于第一比特串的第一星座中的第一比特串的符号位置对应的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
20.一种程序,所述程序使计算机起以下作用:
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被配置成对于将在频率资源或时间资源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资源块中复用的各个发送信号序列,关于待复用的多个比特串,把与应用于第一比特串的第一星座中的第一比特串的符号位置对应的第二星座应用于第二比特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186500 | 2015-09-24 | ||
JP2015186500 | 2015-09-24 | ||
JP2015207034 | 2015-10-21 | ||
JP2015-207034 | 2015-10-21 | ||
PCT/JP2016/069672 WO2017051583A1 (ja) | 2015-09-24 | 2016-07-01 | 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28719A true CN108028719A (zh) | 2018-05-11 |
CN108028719B CN108028719B (zh) | 2020-07-17 |
Family
ID=58385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5383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028719B (zh) | 2015-09-24 | 2016-07-01 | 设备、方法和程序 |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0554460B2 (zh) |
EP (1) | EP3355499B1 (zh) |
JP (1) | JPWO2017051583A1 (zh) |
KR (1) | KR20180061164A (zh) |
CN (1) | CN108028719B (zh) |
AU (2) | AU2016327482A1 (zh) |
BR (1) | BR112018005264A2 (zh) |
CA (1) | CA2998997A1 (zh) |
ES (1) | ES2895949T3 (zh) |
MX (1) | MX2018003363A (zh) |
PH (1) | PH12018500581A1 (zh) |
RU (1) | RU2713409C2 (zh) |
SG (1) | SG11201802300YA (zh) |
TW (1) | TW201729556A (zh) |
WO (1) | WO2017051583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17995A (zh) * | 2019-04-11 | 2020-10-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的非相干传输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080051A1 (ja) * | 2014-11-21 | 2016-05-26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装置 |
JP7216521B2 (ja) * | 2017-12-08 | 2023-02-01 |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 送信機、受信機、送信方法、及び、受信方法 |
US10897388B2 (en) | 2017-12-08 | 2021-01-19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Transmitter, receiver,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ption method |
US10749566B2 (en) * | 2018-11-13 | 2020-08-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ynamically adjustable radio-frequency (RF) front-end |
JP7508178B2 (ja) | 2020-03-06 | 2024-07-01 | 日本無線株式会社 | 変調装置および復調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274653B1 (en) * | 1999-11-23 | 2007-09-25 | Thomson Licensing | Hierarchical QAM transmission system with varying grouping factor |
CN101120567B (zh) * | 2005-01-11 | 2011-09-28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生成用于两层QPSK turbo解码的比特LLR值的方法及相关UT、处理器 |
US20120300692A1 (en) * | 2009-10-22 | 2012-11-29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two-way relaying scheme with physical layer network coding |
CN104321990A (zh) * | 2012-05-25 | 2015-01-28 | 夏普株式会社 | 接收站装置、发送站装置、通信系统、接收方法、发送方法及程序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666430B2 (ja) | 2001-09-04 | 2005-06-2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情報送信装置及び情報送信方法、並びに情報受信装置及び情報受信方法 |
JP3979105B2 (ja) | 2002-02-05 | 2007-09-1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多元接続システム |
US7746886B2 (en) * | 2004-02-19 | 2010-06-29 | Broadcom Corporation | Asymmetrical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US7729232B2 (en) * | 2006-02-01 | 2010-06-0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using superposition modul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958492B1 (en) * | 2009-12-01 | 2015-02-17 | Nec Corporatio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ata reception method, data modulation device, data demodulation device |
US9014694B2 (en) * | 2012-01-30 | 2015-04-21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owrks Oy | Non-orthogonal transmit mode |
WO2015002502A1 (en) * | 2013-07-05 | 2015-01-0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Transmitter and signal transmitting method thereof |
US9819405B2 (en) * | 2015-06-12 | 2017-11-1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ssion pairing mixed transmission modes |
-
2016
- 2016-07-01 RU RU2018109341A patent/RU2713409C2/ru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6-07-01 ES ES16848373T patent/ES2895949T3/es active Active
- 2016-07-01 EP EP16848373.3A patent/EP3355499B1/en active Active
- 2016-07-01 AU AU2016327482A patent/AU201632748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6-07-01 JP JP2017541451A patent/JPWO2017051583A1/ja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6-07-01 CN CN201680053839.9A patent/CN10802871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6-07-01 BR BR112018005264-7A patent/BR112018005264A2/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6-07-01 WO PCT/JP2016/069672 patent/WO201705158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7-01 MX MX2018003363A patent/MX2018003363A/es unknown
- 2016-07-01 US US15/745,759 patent/US10554460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6-07-01 SG SG11201802300YA patent/SG11201802300YA/en unknown
- 2016-07-01 KR KR1020187007342A patent/KR20180061164A/ko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6-07-01 CA CA2998997A patent/CA299899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6-09-12 TW TW105129601A patent/TW201729556A/zh unknown
-
2018
- 2018-03-16 PH PH12018500581A patent/PH12018500581A1/en unknown
-
2019
- 2019-08-21 AU AU2019219772A patent/AU201921977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9-12-01 US US16/699,721 patent/US11044130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274653B1 (en) * | 1999-11-23 | 2007-09-25 | Thomson Licensing | Hierarchical QAM transmission system with varying grouping factor |
CN101120567B (zh) * | 2005-01-11 | 2011-09-28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生成用于两层QPSK turbo解码的比特LLR值的方法及相关UT、处理器 |
US20120300692A1 (en) * | 2009-10-22 | 2012-11-29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two-way relaying scheme with physical layer network coding |
CN104321990A (zh) * | 2012-05-25 | 2015-01-28 | 夏普株式会社 | 接收站装置、发送站装置、通信系统、接收方法、发送方法及程序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17995A (zh) * | 2019-04-11 | 2020-10-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的非相干传输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MX2018003363A (es) | 2018-05-30 |
CA2998997A1 (en) | 2017-03-30 |
WO2017051583A1 (ja) | 2017-03-30 |
PH12018500581A1 (en) | 2018-09-10 |
ES2895949T3 (es) | 2022-02-23 |
EP3355499A4 (en) | 2019-05-22 |
EP3355499A1 (en) | 2018-08-01 |
US20200106652A1 (en) | 2020-04-02 |
RU2713409C2 (ru) | 2020-02-05 |
JPWO2017051583A1 (ja) | 2018-07-05 |
TW201729556A (zh) | 2017-08-16 |
AU2019219772A1 (en) | 2019-09-12 |
EP3355499B1 (en) | 2021-10-06 |
AU2016327482A1 (en) | 2018-03-29 |
SG11201802300YA (en) | 2018-04-27 |
KR20180061164A (ko) | 2018-06-07 |
CN108028719B (zh) | 2020-07-17 |
US10554460B2 (en) | 2020-02-04 |
RU2018109341A (ru) | 2019-09-17 |
US11044130B2 (en) | 2021-06-22 |
US20180219708A1 (en) | 2018-08-02 |
RU2018109341A3 (zh) | 2019-09-17 |
BR112018005264A2 (pt) | 2018-10-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612671B (zh) | 非正交多址通信方法和系统 | |
CN112005502B (zh) | 用于非正交多址通信方法和系统 | |
US20220231725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 |
CN108028719A (zh) | 设备、方法和程序 | |
US11456820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ith 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 |
WO2020052597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oma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transmitter with legacy modulators | |
US11729668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ronthaul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20140036815A1 (en)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recoding matrixes for communication and a system therefrom | |
CN107005980A (zh) | 用于传输和接收时频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8353057A (zh) | 使用noma技术的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 | |
US20200045653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1418178B (zh) | 用于在集成接入和回程及非地面网络中进行改进以及与集成接入和回程及非地面网络相关的方法和装置 | |
US20190132165A1 (en) | Method of receiving or transmitting data by ue or base station under noma scheme, ue using the same and base station using the same | |
KR20200091447A (ko) | 전력 적응형 성상도를 갖는 반직교 다중 접속 | |
CN109787663A (zh)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9565364B (zh) | 空间复用mimo通信中的信号处理 | |
JP7259841B2 (ja) | 送信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09495206A (zh)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