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23691B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023691B CN108023691B CN201610974355.XA CN201610974355A CN108023691B CN 108023691 B CN108023691 B CN 108023691B CN 201610974355 A CN201610974355 A CN 201610974355A CN 108023691 B CN108023691 B CN 10802369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cbs
- occupied
- indication information
- fail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9897 system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101100099821 Neurospora crassa (strain ATCC 24698 / 74-OR23-1A / CBS 708.71 / DSM 1257 / FGSC 987) cbs-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101100449067 Neurospora crassa (strain ATCC 24698 / 74-OR23-1A / CBS 708.71 / DSM 1257 / FGSC 987) cbs-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022 operating i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1 CB4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03—Stop-and-wait 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Time-out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TB,并在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前,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TB包括的第一CB的原始数据,第一CB为满足系统位被占用条件的CB,此种情形下,从而有效缩短了第一设备发送第一CB的等待时间,且降低反馈开销。或者,也可以是第一设备直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此种情形下,第二设备可直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不发送第一CB的反馈信息,有效降低反馈开销。又或者,也可以是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CB的原始数据和第一指示信息,从而能够使得第一设备及时地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CB,且进一步保证有效降低反馈开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系统中,待传输的信息按实际需求,以传输块(Transmission Block,TB)的形式进行分割,每个传输块附加上传输块的循环冗余解码(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比特,每个传输时间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Interval,简称TTI)发送一个传输块。添加完CRC的传输块由于受到编码的长度约束,通常分拆成多个编码块(Code Block,CB),因此,实际传输时为包括多个编码块的传输块。
现有的LTE协议中采用了以TB为基本单元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机制,保证接收端在各种测试场景下都能获得较好的数据通过率。在对TB的每次接收处理过程中,接收端可以通过对各个CB进行解码,并根据解码结果判断各个CB是否接收成功。若TB包括的多个CB中存在一个CB接收失败,则接收端将反馈请求发送端重传整个TB,由此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尤其是在未来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即5G系统)中,由于使用的带宽更大,使得一个TB包括的CB的个数更多,重传的浪费会更加严重。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案为接收端向发送端反馈接收失败的CB,从而使得发送端在重传的时候只重传接收失败的CB。然而,采用这种方案,当CB的个数很多时,接收端若将接收失败的CB反馈给发送端,会需要很大的开销。
综上,目前亟需一种信息传输方法,以降低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反馈开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用以降低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反馈开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传输块TB,所述TB包括多个编码块CB,所述至少一个CB包括第一CB和/或第二CB,所述第一CB为满足系统位被占用条件的CB,所述第二CB为不满足所述系统位被占用条件的CB;
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前,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CB的原始数据和/或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发送所述第一CB的反馈信息。
如此,第一设备可在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前,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TB包括的第一CB的原始数据,此种情形下,第一设备不需要等待第二设备的反馈,可及时地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CB,有效缩短了第一设备发送第一CB的等待时间,提高信息传输效率,进一步地,也使得第二设备能够及时地接收到第一设备重传的第一CB的原始数据,进而无需再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CB的反馈信息,有效降低反馈开销。或者,也可以是第一设备直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此种情形下,第二设备可直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不发送第一CB的反馈信息,有效降低反馈开销。又或者,也可以是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CB的原始数据和第一指示信息,从而能够使得第一设备及时地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CB,且进一步保证有效降低反馈开销。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CB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CB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如此,第一指示信息中可以包括多种类型的信息,从而使得第二设备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出第一CB,并不发送第一CB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如此,第一设备通过将第二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使得第二设备能够根据第二指示信息来对第二CB进行解码,从而提高第二CB接收成功的可能性。
可选地,所述系统位被占用条件为系统位被占用的比特数大于或等于占用阈值。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TB接收失败;其中,所述TB中接收失败的第二CB的个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如此,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阈值,仅在接收失败的第二CB的个数大于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才根据反馈信息重传TB,从而能够有效避免资源的浪费。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TB中接收失败的第二CB,所述接收失败的第二CB的个数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
如此,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阈值,在接收失败的第二CB的个数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可根据接收到的响应信息中所指示的TB中接收失败的第二CB,仅向第二设备重传接收失败的第二CB的原始数据,而不再重传接收成功的CB的原始数据,从而能够有效节省浪费。
可选地,所述响应消息中包括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的标识信息,或者,所述响应消息中包括错误标识;所述错误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包括:
第二设备从第一设备接收TB,所述TB包括至少一个,所述至少一个CB包括第一CB和/或第二CB,所述第一CB为满足系统位被占用条件的CB,所述第二CB为不满足所述系统位被占用条件的CB;
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前,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CB的原始数据和/或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发送所述第一CB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CB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CB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系统位被占用条件为系统位被占用的比特数大于或等于占用阈值。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TB接收失败;其中,所述TB中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的个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TB中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所述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的个数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
可选地,所述响应消息中包括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的标识信息,或者,所述响应消息中包括错误标识;所述错误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传输块TB,所述TB包括至少一个CB分组;所述至少一个CB分组的任一CB分组中包括至少一个CB;所述任一CB分组中包括的至少一个CB在频域上相交,在时域上相邻;所述至少一个CB分组包括第一CB分组和/或第二CB分组,所述第一CB组为包括至少一个第一CB的CB分组,所述第二CB组为不包括所述第一CB的CB分组,所述第一CB为满足系统位被占用条件的CB;
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前,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CB分组对应的原始数据和/或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发送所述第一CB分组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CB分组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CB分组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CB分组中的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系统位被占用条件为系统位被占用的比特数大于或等于占用阈值。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TB接收失败;其中,所述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分组的个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TB中所有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分组,所述TB中所有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分组的个数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
可选地,所述响应消息中包括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分组的标识信息,或者,所述响应消息中包括错误标识;所述错误标识用于指示所述TB中所有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分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包括:
第二设备从第一设备接收TB,所述TB包括至少一个CB分组;所述至少一个CB分组的任一CB分组中包括至少一个CB;所述任一CB分组中包括的至少一个CB在频域上相交,在时域上相邻;所述至少一个CB分组包括第一CB分组和/或第二CB分组,所述第一CB组为包括至少一个第一CB的CB分组,所述第二CB组为不包括所述第一CB的CB分组,所述第一CB为满足系统位被占用条件的CB;
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前,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CB分组对应的原始数据和/或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发送所述第一CB分组的反馈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CB分组对应的原始数据为第一CB分组中包括的各个CB的原始数据。例如,第一CB分组中包括CB1、CB2和CB3,则第一CB分组对应的原始数据为CB1、CB2和CB3的原始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CB分组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CB分组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CB分组中的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系统位被占用条件为系统位被占用的比特数大于或等于占用阈值。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TB接收失败;其中,所述TB中所有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分组的个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TB中所有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分组,所述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分组的个数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
可选地,所述响应消息中包括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分组的标识信息,或者,所述响应消息中包括错误标识;所述错误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分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包括:处理器、收发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收发器向第二设备发送传输块TB,所述TB包括多个编码块CB,所述至少一个CB包括第一CB和/或第二CB,所述第一CB为满足系统位被占用条件的CB,所述第二CB为不满足所述系统位被占用条件的CB;在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前,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CB的原始数据和/或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发送所述第一CB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CB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CB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收发器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系统位被占用条件为系统位被占用的比特数大于或等于占用阈值。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收发器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TB接收失败;其中,所述TB中所有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的个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收发器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TB中所有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所述TB中所有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的个数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
可选地,所述响应消息中包括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的标识信息,或者,所述响应消息中包括错误标识;所述错误标识用于指示所述TB中所有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设备,包括:处理器、收发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收发器从第一设备接收TB,所述TB包括至少一个,所述至少一个CB包括第一CB和/或第二CB,所述第一CB为满足系统位被占用条件的CB,所述第二CB为不满足所述系统位被占用条件的CB;在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前,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CB的原始数据和/或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发送所述第一CB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CB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CB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收发器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系统位被占用条件为系统位被占用的比特数大于或等于占用阈值。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收发器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TB接收失败;其中,所述TB中所有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的个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收发器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TB中所有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所述TB中所有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的个数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
可选地,所述响应消息中包括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的标识信息,或者,所述响应消息中包括错误标识;所述错误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TB,并在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前,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TB包括的第一CB的原始数据,第一CB为满足系统位被占用条件的CB,此种情形下,第一设备不需要等待第二设备的反馈,可及时地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CB,有效缩短了第一设备发送第一CB的等待时间,提高信息传输效率,进一步地,也使得第二设备能够及时地接收到第一设备重传的第一CB的原始数据,进而无需再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CB的反馈信息,有效降低反馈开销。或者,也可以是第一设备直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此种情形下,第二设备可直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不发送第一CB的反馈信息,有效降低反馈开销。又或者,也可以是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CB的原始数据和第一指示信息,从而能够使得第一设备及时地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CB,且进一步保证有效降低反馈开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1b为第一设备对TB所映射的资源进行打孔的示意图;
图2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所对应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个CB的被打孔情况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CB分组示意图;
图5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所对应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括。例如包括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息传输方法可适用于多种系统架构。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1a所示,该系统架构中包括网络设备101、一个或多个终端,比如图1a所示的第一终端1021、第二终端1022、第三终端1023。网络设备101可通过网络与第一终端1021、第二终端1022、第三终端1023进行信息传输。进一步地,第一终端1021、第二终端1022、第三终端1023相互之间也可以进行信息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为基站设备(base station,BS)。基站设备也可称为基站,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用以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例如在2G网络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基地无线收发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和基站控制器(basestation controller,BSC),3G网络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节点B(NodeB)和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在4G网络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eNB),在5G网络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新无线节点B(New RadioNodeB,gNB),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和新无线控制器,在WLAN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为接入点(Access Point,AP)。
终端可以为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device),包括有线终端和无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经无线接入网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的移动终端。例如,无线终端可以为移动电话、计算机、平板电脑、个人数码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缩写:PDA)、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缩写:MID)、可穿戴设备和电子书阅读器(e-book reader)等。又如,无线终端也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设备。再如,无线终端可以为移动站(mobile station)、接入点(accesspoint)、或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的一部分。
上述系统架构适用的通信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Access,CDMA)IS-95、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2000、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时分双工-长期演进(TimeDivision Duplexing-Long Term Evolution,TDD LTE)、频分双工-长期演进(FrequencyDivision Duplexing-Long Term Evolution,FDD LTE)、长期演进-增强(Long TermEvolution-Advanced,LTE-advanced)、,以及未来演进的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例如,5G系统)。
以5G系统(也可以称为New Radio系统)为例,具体来说,5G系统中定义了新的业务类型: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业务和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业务。其中,URLLC业务要求高可靠和低时延,而eMBB业务主要是要保证峰值速率。因此,URLLC业务倾向于使用比eMBB业务更短的调度时间,eMBB业务正在传输时,URLLC业务可以直接将其发送的部分数据替换为自己的数据进行发送,称之为打孔,从而导致在进行信息传输时,会存在因打孔而导致信息传输失败的现象发生。
例如,网络设备101向第一终端1021发送用于传输eMBB业务数据的TB过程中,若确定需要向第一终端1021传输URLLC业务数据,则网络设备可对TB所映射的资源进行打孔,即将多个CB中的部分eMBB业务数据替换为URLLC业务数据。
图1b为第一设备对TB所映射的资源进行打孔的示意图。其中,一个小方格可以代表一个RB,阴影区域为打孔区域,即业务数据被替换的区域,该区域的原始数据为eMBB业务数据,被打孔后,该区域的数据为URLLC业务数据,没有阴影的区域为未被打孔区域,即业务数据未被替换的区域,该区域的数据为eMBB业务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图1b中的一个小方格也可以代表一个RE。
如此,第一终端1021接收到TB后,由于多个CB中的部分eMBB业务数据已被替换,从而可能会导致多个CB接收失败,此时,第一终端1021需要向网络设备101进行反馈,若按照现有技术中接收端向发送端反馈接收失败的CB的方式,则可能会由于TB中所包括的CB个数较多,反馈每一个接收失败的CB将会需要很大的反馈开销。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具体为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TB,并在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前,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CB的原始数据和/或第一指示信息,第一CB为满足系统位被占用条件的CB,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发送所述第一CB的反馈信息,从而有效降低反馈开销。
基于上述系统架构,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中,第一设备为网络设备101,第二设备为第一终端1021、第二终端1022、第三终端1023中的任一终端;或者,另一种应用场景中,第一设备为第一终端1021、第二终端1022、第三终端1023中的任一终端,第二设备为网络设备101;又或者,再一种应用场景中,第一设备第一终端1021、第二终端1022、第三终端1023中的任一终端,第二设备为第一终端1021、第二终端1022、第三终端1023中除任一终端以外的终端。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息传输方法可适用于网络设备和终端之间的上下行信息传输,也可以适用于不同终端之间的信息传输,具体不足限定。
实施例一
图2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所对应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传输块TB,所述TB包括至少一个编码块CB;所述至少一个CB包括第一CB和/或第二CB,所述第一CB为满足系统位被占用条件的CB,所述第二CB为不满足所述系统位被占用条件的CB;
步骤202,第一设备在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前,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CB的原始数据;
步骤203,第二设备从第一设备接收TB,所述TB包括至少一个;
步骤204,第二设备在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前,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CB的原始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步骤的编号仅为一种执行过程的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不对各个步骤做明确具体的先后顺序限定,有些步骤可以同时进行,或不按上述编号进行,例如,步骤202与步骤203可以同时发生,或者,步骤203也可以发生在步骤202之前。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CB包括第一CB和/或第二CB是指:若至少一个CB为一个CB,则该CB可以为第一CB或第二CB;若至少一个CB为多个CB,则多个CB包括第一CB和/或第二CB。
下面主要以所述至少一个CB为多个CB的情形进行介绍。
具体来说,步骤201中,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用于传输某一业务数据的TB,若确定需要传输其它优先级较高的业务数据,则第一设备可该TB所映射的资源进行打孔,即将多个CB的部分业务数据替换为其它优先级较高的业务数据。相应地,在步骤203中,第二设备从第一设备接收TB,具体为部分业务数据已被替换为其它优先级较高的业务数据的多个CB。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将多个CB的部分业务数据替换为其它优先级较高的业务数据可发生在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TB之前,也可以发生在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TB时,或者,也可以发生在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TB的传输过程中。其中,优先级较高的业务数据可以是指要求高可靠和低时延的业务数据,例如,5G系统中的URLLC业务数据,其优先级高于eMBB业务数据。
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的多个CB的任一CB中可以包括系统位的比特和冗余位的比特,或者,也可以仅包括冗余位的比特,又或者,也可以仅包括系统位的比特。因此,被打孔的位置可能是CB中系统位的比特和冗余位的比特,也可能仅是冗余位的比特,或仅是系统位的比特。
图3为多个CB的被打孔情况示意图,具体示出了CB1、CB2、CB3、CB4、CB5、CB6、CB7、CB8的被打孔情况,其中,CB1包括系统位S1和冗余位P1,CB2包括系统位S2和冗余位P2,CB3包括系统位S3和冗余位P3,CB4包括系统位S4和冗余位P4,CB5仅包括冗余位P5,CB6仅包括系统位S6,CB7包括系统位S7和冗余位P7,CB8包括系统位S8和冗余位P8。其中,阴影区域用于表示被打孔区域,如图3所示,CB1中被打孔的位置为小部分系统位S1的比特,冗余位P1的比特未被打孔;CB2中被打孔的位置为大部分系统位S2的比特,冗余位P2的比特未被打孔;CB3中被打孔的位置为全部系统位S3的比特和部分冗余位P3的比特;CB4中被打孔的位置为部分冗余位P4的比特,系统位S4的比特未被打孔;CB5中被打孔的位置为部分冗余位P5的比特,CB6、CB7、CB8未被打孔。
由于CB1中被打孔的仅为较少的系统位的比特,此种情况下,其可能并不影响第二设备对CB1的解码,也就是说,第二设备可能会接收成功CB1。由于CB2中被打孔的为较多的系统位的比特,此种情况下,其会严重影响第二设备对CB2的解码,也就是说,第二设备将接收失败CB2。由于CB3中被打孔的为全部系统位的比特,第二设备将接收失败CB3。由于CB4中被打孔的为部分冗余位的比特,此种情况下,其可能影响也可能不影响第二设备对CB4的解码,也就是说,第二设备可能会接收成功CB4,也可能会接收失败CB4。由于CB5中被打孔的为部分冗余位的比特,此种情况下,与CB4类似,第二设备可能会接收成功CB5,也可能会接收失败CB5、CB6、CB7、CB8未被打孔,第二设备可以接收成功CB6、CB7、CB8。
根据上述内容,CB中系统位的比特被占用(即被打孔)的情况,将会严重影响到该CB能否接收成功,而CB中冗余位的比特被占用(即被打孔)的情况对该CB能否接收成功的影响较小。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满足系统位被占用(即被打孔)条件的CB称为第一CB。系统位被占用条件为系统位被占用的比特数大于或等于占用阈值。占用阈值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来设置,例如,占用阈值可以设置为5%,则第一CB是指系统位被占用的比特数大于或等于系统位比特数的5%的CB。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占用阈值可依据必然会导致CB接收失败的系统位被占用的比特数的最小值来设置,从而使得满足系统位被占用条件的CB即为由于系统位被打孔而导致必然接收失败的CB。如此,图3中所示的CB2、CB3即为第一CB,CB1、CB4、CB5、CB6、CB7、CB8即为第二CB,第二CB为不满足所述系统位被占用条件的CB,即为多个CB中除第一CB以外的CB。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系统位被占用条件也可以为系统位的比特被占用,即只要CB中系统位的比特被占用,则可认为该CB满足系统位被占用条件。或者,系统位被占用条件也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设置为其它内容,具体不做限定。
步骤202中,第一设备对多个CB中进行打孔后,可根据其打孔的位置确定出第一CB(如图3中的CB2、CB3),并在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前,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CB的原始数据。由于第一设备不需要等待第二设备的反馈,可及时地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CB,有效缩短了第一设备发送第一CB的等待时间,提高信息传输效率。相应地,在步骤204中,第二设备在TB对应的反馈时间前,从第一设备接收第一CB的原始数据,从而使得第二设备能够及时地接收到第一设备重传的第一CB的原始数据,进而无需再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CB的反馈信息,有效降低反馈开销。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可以是指第二设备接收到TB后的一个设定时间段或一个设定时间点,具体可依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例如,第二设备在第n个TTI接收到TB,则TB对应的反馈时间可以为第n+4个TTI。或者,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也可以是指第二设备从第一设备接收到TB后,对TB中所包括的CB进行解码,根据解码结果向第二设备反馈接收情况的时间。
具体来说,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可以是指后文中所提及的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反馈信息或响应消息的时间。
进一步地,第一设备还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发送所述第一CB的反馈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其中,第二CB为不满足所述系统位被占用条件的CB。更进一步地,第一设备是在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前,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于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CB的原始数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对其发送的先后顺序不做限定。其中,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早于第二指示信息发送,也可以晚于第二指示信息发送,或者,也可以二者同时发送。本发明实施例中,考虑到第二指示信息所指示的第二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能够提高第二CB接收成功的可能性,而第一CB由于满足系统位被占用条件,其必然会接收失败,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第二指示信息先于第一指示信息发送,从而使得第二设备能够及时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并根据第二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对第二CB进行解码,以提高第二CB接收成功的可能性。
下面分别对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进行具体介绍。
(1)第一指示信息
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发送所述第一CB的反馈信息,第一指示信息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1)所述第一CB的标识信息;(2)所述第二CB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CB为不满足所述系统位被占用条件的CB;(3)所述第一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其中,CB的标识信息可以为CB的编号,或者,也可以为其它用于唯一标识CB的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可以为第一CB被占用的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RE)的标识信息,或者,也可以是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的标识信息。具体来说,第一设备在为多个CB分配资源时,是以RB为分配单位,一个RB中包括12个RE,第一设备在对TB中的CB进行打孔时,也是以RB为单位。例如打孔的RE是12个或者24个,第一设备可将该第一CB中被打孔的RE的标识信息或RB的标识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
相应地,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出第一CB,不发送第一CB的反馈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CB的反馈信息是指第二设备从第一设备接收到TB后,针对于第一CB的接收情况的反馈信息。也就是说,第二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出第一CB后,无需向第一设备反馈第一CB的具体接收情况,可以在后续仅反馈用于指示TB接收失败的反馈信息,或者,用于指示接收失败的第二CB的响应消息,又或者,用于指示TB接收成功的消息。
具体来说,若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一CB的标识信息,则第二设备可直接根据第一CB的标识信息确定出第一CB;若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二CB的标识信息,则第二设备可根据第二CB的标识信息,将多个CB中除第二CB以外的CB,确定为第一CB;若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一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则由于第二设备可通过计算确定出各个CB的系统位和冗余位,进而根据接收到的CB中被打孔的RE的标识信息或RB的标识信息,可将满足系统位被占用条件的CB确定为第一CB。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指示信息中也可以是包括其它能够使第二设备识别出第一CB的信息,具体不再一一列举。
(2)第二指示信息
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第二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可以为第二CB被占用的RE的标识信息或RB的标识信息或RB的标识信息。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后,可将第二指示信息中所包括的RE对应的数据置为0,从而降低解码过程中被打孔的RE所带来的干扰,提高第二CB接收成功的可能性。
相应地,第二设备从第一设备接收TB后,可结合接收到的第二指示信息,对TB中包括的多个CB进行解码,并根据解码结果得到接收失败的第二CB。
举个例子,设定第二设备接收到的TB中包括的多个CB为图3中所示的CB1、CB2、CB3、CB4、CB5、CB6、CB7、CB8;由于CB2、CB3为第一CB,第二设备还接收到CB2、CB3的原始数据;由于第二CB也被部分打孔,第二设备还接收到用于指示第二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的第二指示信息;此外,第二设备还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基于此,一种可能的执行方式为,第二设备结合第二指示信息,对接收到的CB1、CB2、CB3、CB4、CB5、CB6、CB7、CB8分别进行解码,根据解码结果,确定接收失败的CB为CB2、CB3、CB4。随后,第二设备可根据接收到CB2、CB3的原始数据,确定CB2、CB3为第一CB,且接收成功,并从接收失败的CB中排除CB2、CB3,得到接收失败的第二CB为CB4;或者,第二设备也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CB2、CB3为第一CB,并从接收失败的CB中排除CB2、CB3,得到接收失败的第二CB为CB4。
上述示例中,由于第二设备也可根据接收到的第一CB的原始数据确定出第一CB,进而不发送第一CB的反馈信息,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也可以不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从而节省传输资源和信令开销。
再举个例子,设定第二设备接收到的TB中包括的多个CB仍为图3中所示的CB1、CB2、CB3、CB4、CB5、CB6、CB7、CB8;第二设备还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基于此,另一种可能的执行方式为,第二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可确定出第一CB为CB2、CB3,随后,第二设备结合第二指示信息,对接收到的CB1、CB2、CB3、CB4、CB5、CB6、CB7、CB8中除第一CB以外的CB1、CB4、CB5、CB6、CB7、CB8分别进行解码,并根据解码结果,确定接收失败的第二CB为CB4。第二设备根据接收到CB2、CB3的原始数据,确定CB2、CB3接收成功。
上述示例中,由于第二设备可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出第一CB,并对除第一CB以外的CB进行解码,直接得到接收失败的第二CB,一方面,第二设备在解码过程中,由于第一CB必然会接收失败,因此,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先不对第一CB进行解码,从而节省处理资源,另一方面,第二设备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CB的原始数据来确定第一CB,并不发送第一CB的反馈信息,从而更能确保降低反馈开销。
综合上述内容,在上述步骤202中,也可以是第一设备在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前,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发送所述第一CB的反馈信息;相应地,步骤204中,第二设备在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前,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或者,也可以是在上述步骤202中,第一设备在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前,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CB的原始数据和第一指示信息;相应地,步骤204中,第二设备在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前,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一CB的原始数据和第一指示信息。也就是说,第一设备在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前,可以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中可以包括第一CB的原始数据和/或第一指示信息,或者,第一消息中也可以包括其它能够指示第二设备不发送所述第一CB的反馈信息的内容,具体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在第二设备确定出接收失败的第二CB后,第二设备可根据接收失败的第二CB的个数来向第一设备反馈接收情况。具体来说,一种场景中,若第二设备确定TB中的第二CB全部接收成功,则可向第一设备反馈用于指示接收成功的信息,例如,ACK。若第二设备确定接收失败的第二CB的个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可向第一设备发送反馈信息,反馈信息用于指示TB接收失败;相应地,第一设备接收到反馈信息后,向第二设备重传所述TB,即重传多个CB的原始数据。若第二设备确定接收失败的第二CB的个数小于第一阈值,则可向第一设备发送响应消息,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TB中所有接收失败的第二CB;相应地,第一设备接收到响应消息后,向第二设备重传接收失败的第二CB的原始数据。其中,第一阈值的大小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经验和实际情况来设置。
另一种场景中,若第二设备确定TB中的第二CB全部接收成功,则可向第一设备反馈用于指示接收成功的信息,例如,ACK。若第二设备确定接收失败的第二CB的个数大于第二阈值,则可向第一设备发送反馈信息,反馈信息用于指示TB接收失败;相应地,第一设备接收到反馈信息后,向第二设备重传所述TB,即重传多个CB的原始数据。若第二设备确定接收失败的第二CB的个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可向第一设备发送响应消息,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TB中所有接收失败的第二CB;相应地,第一设备接收到响应消息后,向第二设备重传接收失败的第二CB的原始数据。其中,第二阈值的大小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经验和实际情况来设置。
下面分别对两种场景中所涉及到的反馈信息和响应消息进行介绍。
本发明实施例中,反馈信息可以为NACK,或者,可以为其它用于指示TB接收失败的信息。
响应信息可包括接收失败的第二CB的标识信息,此种情况下,第一设备可直接根据第二CB的标识信息,向第二设备重传第二CB的原始数据,从而能够节省第一设备的处理资源。且,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多个CB分为第一CB和第二CB,并在接收失败的第二CB个数小于第一阈值或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仅反馈接收失败的第二CB的标识信息,从而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反馈所有接收失败的CB的标识信息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反馈开销。
为进一步降低反馈开销,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设备接收到TB后,可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以及TB中所包括的多个CB,设置多个错误标识和多个CB中的任意i个CB的对应关系,i=1,……,N,在上述的一种场景中,N小于第一阈值,在上述的另一种场景中,N小于等于第二阈值。此种情况下,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响应消息中可包括从多个错误标识中确定出的接收失败的第二CB对应的错误标识,从而大大降低反馈开销。
其中,第一预设规则可以为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预先预定好的,或者,也可以是由第一设备确定并发送给第二设备的,又或者,也可以是由第二设备确定并发送给第一设备的。
以上述的另一种场景为例,第二设备确定接收失败的第二CB的个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可向第一设备发送响应消息,设第二阈值为3,即接收失败的第二CB的个数小于或等于3时,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响应消息。若TB中包括的多个CB为CB1、CB2、CB3、CB4、CB5、CB6、CB7、CB8,则对应多个CB中的任意1个CB的错误标识有8个,对应多个CB中的任意2个CB的错误标识有28个,对应多个CB中的任意3个CB的错误标识有56个,即总共需要92个错误标识,因此,错误标识可采用7个比特来表示,由于错误标识对应所有可能的错误组合,从而使得7个比特即可准确反馈出接收失败的第二CB,大大降低了反馈开销。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可以采用多种存储格式存储多个错误标识和多个CB中的任意i个CB的对应关系,比如表格形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以采用表格形式存储上述信息为例,如表1所示,为多个错误标识和任意i个CB的对应关系示意。
表1:多个错误标识和任意i个CB的对应关系示意
错误组合 | 任意i个CB | 错误标识 |
错误组合1 | CB1 | 0000001 |
错误组合2 | CB2 | 0000010 |
…… | …… | …… |
错误组合10 | CB1、CB2 | 0001000 |
…… | …… | …… |
错误组合20 | CB1、CB2、CB3 | 0010000 |
…… | …… | …… |
错误组合92 | CB6、CB7、CB8 | 1111111 |
需要说明的是,92个错误组合可以和7个比特的错误标识可以随机对应,只要保证92个错误组合对应的错误标识不同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表1中的对应关系仅为一种示例性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于第二设备确定TB中的第二CB全部接收成功的场景,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反馈用于指示接收成功的信息的信息也可以为错误标识。也就是说,可在上述92个错误组合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第二CB全部接收成功的组合,并设置对应的错误标识,例如,可以设置为0000000。
第一设备中也可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得到对应关系表,该对应关系表与表1中的内容相同。
如表1所示,举个例子,第二设备确定接收失败的第二TB为CB1,则可向第一设备反馈错误标识0000001,相应地,第一设备接收到错误标识0000001,可根据第一设备中存储的对应关系表,确定出错误标识0000001对应的CB1,并向第二设备发送CB1的原始数据。再举个例子,第二设备确定接收失败的第二TB为CB1、CB2、CB3,则可向第一设备反馈错误标识0010000,相应地,第一设备接收到错误标识0010000,可根据第一设备中的对应关系表,确定出错误标识0010000对应的CB1、CB2、CB3,并向第二设备发送CB1、CB2、CB3的原始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若所有可能的错误组合较多,即对应的错误标识较多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用于表示错误标识的比特位较多,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从所有可能的错误组合中筛选出部分可能的错误组合来设置对应的错误标识,从而减少用于表示错误标识的比特位,降低反馈开销。具体来说,可基于历史统计数据,从所有可能的错误组合中筛选出接收失败的频率较高的错误组合,来设置对应的错误标识,以保证能够尽量确定出第二CB所对应的错误标识。
例如,可以从上述92中可能的错误组合中筛选出64种可能的错误组合,设置64种可能的错误组合和错误标识的对应关系,从而使得错误标识可采用6个比特位来表示,在反馈响应消息时,仅需反馈6个比特位即可准确反馈出接收失败的第二CB,进一步降低了反馈开销。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适用于TB中包括一个CB的情形,此时,若TB中所包括的一个CB为第一CB,则第一设备可直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CB的原始数据,如此,第二设备无需再发送该CB的反馈信息,从而能够达到降低反馈开销的效果。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一中,本发明实施例是基于TB所包括的多个CB来进行相应的处理,考虑到可能会存在TB中包括CB的个数较多的情形,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实施例二,具体为通过对TB中的CB进行划分得到多个CB分组,并基于CB分组来进行处理,从而有效降低处理资源。进一步地,在实施例二中,对TB中包括的CB进行划分时,可结合第二预设规则和多个CB在时隙上的关系,将频域上有相交,时隙上相邻的CB划分在一个CB分组中。也就是说,多个CB分组的任一CB分组中包括至少一个CB,且任一CB分组中包括的至少一个CB在频域上相交,在时域上相邻。其中,以两个CB在频域相交为例,具体是指两个CB在频域上有部分相交,或者全部相交。
举个例子,如图4所示,每个方格代表一个CB,横轴是时间,纵轴是频率。在TB中的CB进行分组时,如果第二预设规则中预先设定将4个CB划分为一个CB分组,则可将图4中所示的CB1、CB2、CB3、CB4划分到一个CB分组中,并将其它类似于CB1、CB2、CB3、CB4的位置关系的CB划分到另一个CB分组中。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述的CB1、CB2、CB3、CB4为在时域上相邻的一种场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在时域上相邻也可以是其它的场景,例如,在具体分组时,也可以将CB1、CB3、CB4作为在时域上相邻的CB划分到一个分组中,将CB2和其它的CB划分到的一个分组中,或者,也可以是CB2因其它原因被占用而未被划分到CB1、CB3、CB4的分组中。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时域上相邻并不仅限于图4中所示的CB1、CB2、CB3、CB4这种完全相邻的场景,具体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依据实际情况来设置时域上相邻的场景。
如此,由于接收失败的CB通常为在频域上相交,在时域上相邻的CB,通过采用这种分组方式,可将可能接收失败的CB尽量划分在一个分组中,从而能够有效减少后续反馈的分组个数,进而降低反馈开销。
图5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所对应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TB,所述TB包括至少一个CB分组;所述多个CB分组的任一CB分组中包括至少一个CB,且所述任一CB分组中包括的至少一个CB在频域上相交,在时域上相邻;所述至少一个CB分组包括第一CB分组和/或第二CB分组,所述第一CB组为包括至少一个第一CB的CB分组,所述第二CB组为不包括所述第一CB的CB分组,所述第一CB为满足系统位被占用条件的CB,具体可参见实施例一种关于第一CB的说明;
步骤502,第一设备在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前,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CB分组对应的原始数据;
步骤503,第二设备从第一设备接收TB;
步骤504,第二设备在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前,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CB分组对应的原始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步骤的编号仅为一种执行过程的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不对各个步骤做明确具体的先后顺序限定,有些步骤可以同时进行,或不按上述编号进行,例如,步骤502与步骤503可以同时发生,或者,步骤503也可以发生在步骤502之前。
实施例二中的执行过程与实施例一的执行过程相同,其差别在于实施例二是基于CB分组来进行处理。下面在对实施例二的介绍过程中,仅具体介绍其不同于实施一的部分内容,其它内容具体可参见实施例一。
具体来说,第一设备可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和向第二设备发送的TB中所包括的多个CB,将多个CB划分为多个CB分组。其中,第二预设规则可以为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预先预定好的,或者,也可以是由第一设备确定并发送给第二设备的,又或者,也可以是由第二设备确定并发送给第一设备的。
举个例子,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的TB中包括的多个CB为CB1、CB2、CB3、CB4、CB5、CB6、CB7、CB8,如表2所示,为多个CB分组情况示意。
表2:多个CB分组情况示意
步骤501中,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包括至少一个CB分组的TB,并对多个CB分组中所包括的CB进行了打孔,具体打孔情况如图3;相应地,在步骤503中,第二设备从第一设备接收TB,也可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得到分组关系表,第二设备中得到的分组关系表与表1中的内容相同。
步骤502中,第一设备对多个CB分组中所包括的CB中进行打孔后,可根据其打孔的位置确定出第一CB(如图3中的CB2、CB3),进而根据表2确定出第一CB分组为CB分组1,此时,第一设备可向第二设备发送CB分组1中的CB(CB1、CB2、CB3)的原始数据。相应地,在步骤504中,第二设备在TB对应的反馈时间前,从第一设备接收第一CB分组对应的原始数据,从而使得第二设备能够及时地接收到第一设备重传的第一CB分组对应的原始数据,进而无需再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CB分组中CB的反馈信息,有效降低反馈开销。
进一步地,第一设备还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发送所述第一CB分组的反馈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更进一步地,第一设备是在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前,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
下面分别对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进行具体介绍。
(1)第一指示信息
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发送所述第一CB分组的反馈信息,第一指示信息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1)所述第一CB分组的标识信息;(2)所述第二CB分组的标识信息;(3)所述第一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可以为第一CB被占用的RE的标识信息或RB的标识信息。
其中,CB分组的标识信息可以为CB分组的编号,或者,也可以为其它用于唯一标识CB分组的信息。例如表2中所示,CB分组的标识信息可以采用比特来表示,8个CB被分为5个CB分组,则CB分组的标识信息可以采用3个比特来表示。
相应地,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出第一CB分组,并不发送第一CB分组的反馈信息。具体来说,若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一CB分组的标识信息,则第二设备可直接根据第一CB分组的标识信息确定出第一CB分组;若第一指示信息为多个CB分组中除所述第一CB分组以外的第二CB分组的标识信息,则第二设备可根据第二CB分组的标识信息,将多个CB分组中除第二CB分组以外的CB分组,确定为第一CB分组;若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一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则第二设备可根据第一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出第一CB,进而确定出第一CB分组。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指示信息中也可以是包括其它能够使第二设备识别出第一CB分组的信息,具体不再一一列举。
(2)第二指示信息
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多个CB分组中第二CB分组中的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第二CB分组中的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可以为第二CB分组中的CB被占用的RE的标识信息或RB的标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设备确定出第一CB分组后,向第二设备发送了第一CB分组对应的原始数据,从而使得第二设备可接收成功第一CB分组中的CB,因此,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时,可仅发送第二CB分组中的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从而便于后续第二设备对第二CB分组中的CB进行解析。也就是说,由于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重传了第一CB分组中各个CB的原始数据,因此,可使得第一CB分组中的各个CB均接收成功,故第二指示信息中可仅包括第二CB分组中的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以便于第二设备对第二CB分组中的CB进行解析,提高接收成功的可能性。
相应地,第二设备从第一设备接收TB后,可结合接收到的第二指示信息,对TB中包括的多个CB进行解码,并根据解码结果得到接收失败的第二CB分组。
举个例子,设定第二设备接收到的TB中包括的多个CB的打孔情况如图3中所示的CB1、CB2、CB3、CB4、CB5、CB6、CB7、CB8,多个CB分组如表2所示。由于CB2、CB3为第一CB,其所在的第一CB分组为CB分组1,则第二设备还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CB分组中的CB1、CB2、CB3的原始数据;由于第二CB分组中的CB也被部分打孔,第二设备还接收到用于指示第二CB分组中的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的第二指示信息;此外,第二设备还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基于此,一种可能的执行方式为,第二设备结合第二指示信息,对接收到的5个CB分组中的CB分别进行解码,根据解码结果,确定接收失败的CB分组为CB分组1和CB分组2。随后,第二设备可根据接收到第一CB分组中的CB1、CB2、CB3的原始数据,确定CB分组1为第一CB分组,且接收成功,并从接收失败的CB分组中排除第一CB分组,得到接收失败的第二CB分组为CB分组2;或者,第二设备也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CB分组1为第一CB分组,并从接收失败的CB分组中排除CB分组1,得到接收失败的第二CB分组为CB分组2。
上述示例中,由于第二设备也可根据接收到的第一CB分组在CB的原始数据确定出第一CB分组,进而不发送第一CB分组的反馈信息,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也可以不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从而节省传输资源和信令开销。
再举个例子,设定第二设备接收到的TB中包括的多个CB仍为图3中所示的CB1、CB2、CB3、CB4、CB5、CB6、CB7、CB8,多个CB分组如表2所示;第二设备还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基于此,另一种可能的执行方式为,第二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可确定出CB分组1为第一CB分组,随后,第二设备结合第二指示信息,对接收到的CB分组中除CB分组1以外的CB分组2、CB分组3、CB分组4、CB分组5中的CB分别进行解码,并根据解码结果,确定接收失败的第二CB分组为CB分组2。第二设备根据接收到CB分组1中的CB1、CB2、CB3的原始数据,确定CB分组1接收成功。
上述示例中,由于第二设备可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出第一CB分组,并对除第一CB分组以外的CB分组中的CB进行解码,直接得到接收失败的第二CB分组,一方面,第二设备在解码过程中,由于第一CB必然会接收失败,因此,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先不对第一CB分组进行解码,从而节省处理资源,另一方面,第二设备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CB分组对应的原始数据来确定第一CB分组,并不发送第一CB分组的反馈信息,从而更能确保降低反馈开销。
综合上述内容,在上述步骤502中,也可以是第一设备在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前,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发送所述第一CB分组的反馈信息;相应地,步骤204中,第二设备在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前,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或者,也可以是在上述步骤502中,第一设备在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前,向第二设备发送多个CB分组中第一CB分组分组中的CB的原始数据和第一指示信息;相应地,步骤204中,第二设备在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前,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多个CB分组中第一CB分组对应的原始数据和第一指示信息。也就是说,第一设备在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前,可以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中可以包括第一CB分组对应的原始数据和/或第一指示信息,或者,第一消息中也可以包括其它能够指示第二设备不发送所述第一CB分组的反馈信息的内容,具体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在第二设备确定出接收失败的第二CB分组后,第二设备可根据接收失败的第二CB分组的个数来向第一设备反馈接收情况。具体来说,一种场景中,若第二设备确定接收失败的第二CB分组的个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可向第一设备发送反馈信息,反馈信息用于指示TB接收失败;相应地,第一设备接收到反馈信息后,向第二设备重传所述TB,即重传多个CB的原始数据。若第二设备确定接收失败的第二CB分组的个数小于第一阈值,则可向第一设备发送响应消息,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多个CB中接收失败的第二CB分组;相应地,第一设备接收到响应消息后,向第二设备重传接收失败的第二CB分组的原始数据。其中,第一阈值的大小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经验和实际情况来设置。
另一种场景中,第二设备确定接收失败的第二CB分组的个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可向第一设备发送响应消息,否则,向第一设备发送反馈信息。其中,第二阈值的大小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经验和实际情况来设置。
如表2所示,举个例子,第二设备确定接收失败的第二CB分组为CB分组2,则可向第一设备反馈CB分组2的标识信息001,相应地,第一设备接收到标识信息001,可根据第一设备中的分组关系表,确定出错误标识001对应的CB4、CB5,并向第二设备发送CB4、CB5的原始数据。
再举个例子,若第二设备确定接收失败的第二CB为CB5、CB6,则可向第一设备反馈CB5所在的标识信息001和CB6所在的标识信息010,相应地,第一设备接收到标识信息001和010,可根据第一设备中存储的分组关系表,确定出标识信息001对应的CB4、CB5以及标识信息010对应的CB6,并向第二设备发送CB4、CB5、CB6的原始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TB中包括的CB个数较多,且对TB中的CB进行分组后得到的CB分组的个数也较多的情况下,可基于分组结果采用实施例一的方式,根据第三预设规则为任意i个分组设置对应的错误标识。也就是说,第二设备可设置多个错误标识和多个分组CB中的任意i个CB分组的对应关系,i=1,……,N,在上述的一种场景中,N小于第一阈值,在上述的另一种场景中,N小于等于第二阈值。此种情况下,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响应消息中可包括从多个错误标识中确定出的接收失败的第二CB分组对应的错误标识,从而进一步降低反馈开销。
举个例子,以上述的另一种场景为例,第二阈值为3,若TB中包括的多个CB分组为CB分组1、CB分组2、CB分组3、CB分组4、CB分组5,此时,错误标识可采用5个比特来表示,如表3所示,为多个错误标识和任意i个CB分组的对应关系示意。
表3:多个错误标识和任意i个CB分组的对应关系示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25个错误组合可以和5个比特的错误标识可以随机对应,只要保证25个错误组合对应的错误标识不同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表3中的对应关系仅为一种示例性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于第二设备确定TB中的第二CB分组全部接收成功的场景,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反馈用于指示接收成功的信息的信息也可以为错误标识。也就是说,可在上述25个错误组合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第二CB分组全部接收成功的组合,并设置对应的错误标识,例如,可以设置为00000。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中也可根据第三预设规则得到的分组对应关系表,该分组对应关系表与表3中的内容相同。
第二设备确定出接收失败的第二CB分组后,可基于表3中的对应关系,向第一设备反馈错误标识,从而降低反馈开销。
实施例三
在上述实施例二中,是通过对TB中的CB进行划分得到多个CB分组,并基于CB分组来进行处理,也就是说,在对多个CB划分CB分组时,并未区分第一CB和第二CB,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实施例三,具体为通过对TB中包括多个第二CB进行划分得到多个CB分组,并基于CB分组来进行处理,从而有效降低处理资源。进一步地,在实施例二中,对TB中的CB进行划分时,也可结合多个CB在时隙上的关系,将时隙上相邻,使用的子载波相同的CB划分在一个CB分组中。也就是说,多个CB分组的任一CB分组中包括至少一个CB,且任一CB分组中包括的至少一个CB在频域上相交,在时域上相邻。
其具体执行过程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TB,并在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前,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TB包括的第一CB的原始数据,第一CB为满足系统位被占用条件的CB,此种情形下,第一设备不需要等待第二设备的反馈,可及时地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CB,有效缩短了第一设备发送第一CB的等待时间,提高信息传输效率,进一步地,也使得第二设备能够及时地接收到第一设备重传的第一CB的原始数据,进而无需再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CB的反馈信息,有效降低反馈开销。或者,也可以是第一设备直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此种情形下,第二设备可直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不发送第一CB的反馈信息,有效降低反馈开销。又或者,也可以是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CB的原始数据和第一指示信息,从而能够使得第一设备及时地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CB,且进一步保证有效降低反馈开销。
针对上述方法流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设备,该设备的具体内容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设备所执行的方法流程。如图6所示,该设备600包括:收发器601、处理器602、存储器603和总线系统604;
其中,存储器603,用于存放程序。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603可能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能为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图中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当然,存储器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多个。存储器603也可以是处理器602中的存储器。
存储器603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它们的子集,或者它们的扩展集:
操作指令:包括各种操作指令,用于实现各种操作。
操作系统:包括各种系统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
处理器602控制设备600的操作,处理器602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具体的应用中,设备600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604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6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604。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是示意性画出。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602中,或者由处理器602实现。处理器60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60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6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603,处理器602读取存储器603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执行以上方法步骤。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二设备所执行的方法流程。如图7所示,该设备700包括:收发器701、处理器702、存储器703和总线系统704;
其中,存储器703,用于存放程序。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703可能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能为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图中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当然,存储器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多个。存储器703也可以是处理器702中的存储器。
存储器703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它们的子集,或者它们的扩展集:
操作指令:包括各种操作指令,用于实现各种操作。
操作系统:包括各种系统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
处理器702控制设备700的操作,处理器702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具体的应用中,设备700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704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7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704。为便于表示,图7中仅是示意性画出。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702中,或者由处理器702实现。处理器70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70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7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703,处理器702读取存储器703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执行以上方法步骤。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TB,并在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前,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TB包括的第一CB的原始数据,第一CB为满足系统位被占用条件的CB,此种情形下,第一设备不需要等待第二设备的反馈,可及时地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CB,有效缩短了第一设备发送第一CB的等待时间,提高信息传输效率,进一步地,也使得第二设备能够及时地接收到第一设备重传的第一CB的原始数据,进而无需再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CB的反馈信息,有效降低反馈开销。或者,也可以是第一设备直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此种情形下,第二设备可直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不发送第一CB的反馈信息,有效降低反馈开销。又或者,也可以是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CB的原始数据和第一指示信息,从而能够使得第一设备及时地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CB,且进一步保证有效降低反馈开销。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8)
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传输块TB,所述TB包括至少一个编码块CB,所述至少一个CB包括第一CB和/或第二CB,所述第一CB为满足系统位被占用条件的CB,所述第二CB为不满足所述系统位被占用条件的CB;
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前,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CB的原始数据和/或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发送所述第一CB的反馈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CB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CB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位被占用条件为系统位被占用的比特数大于或等于占用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TB接收失败;其中,所述TB中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的个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TB中所有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所述TB中所有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的个数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消息中包括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的标识信息,或者,所述响应消息中包括错误标识;所述错误标识用于指示所述TB中所有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
8.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设备从第一设备接收TB,所述TB包括至少一个CB,所述至少一个CB包括第一CB和/或第二CB,所述第一CB为满足系统位被占用条件的CB,所述第二CB为不满足所述系统位被占用条件的CB;
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前,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CB的原始数据和/或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发送所述第一CB的反馈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CB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CB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位被占用条件为系统位被占用的比特数大于或等于占用阈值。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TB接收失败;其中,所述TB中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的个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TB中所有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所述TB中所有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的个数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消息中包括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的标识信息,或者,所述响应消息中包括错误标识;所述错误标识用于指示所述TB中所有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
15.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收发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收发器向第二设备发送传输块TB,所述TB包括至少一个编码块CB,所述至少一个CB包括第一CB和/或第二CB,所述第一CB为满足系统位被占用条件的CB,所述第二CB为不满足所述系统位被占用条件的CB;在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前,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CB的原始数据和/或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发送所述第一CB的反馈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CB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CB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收发器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位被占用条件为系统位被占用的比特数大于或等于占用阈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收发器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TB接收失败;其中,所述TB中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的个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收发器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TB中所有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所述TB中所有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的个数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消息中包括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的标识信息,或者,所述响应消息中包括错误标识;所述错误标识用于指示所述TB中所有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
22.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收发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收发器从第一设备接收TB,所述TB包括至少一个CB,所述至少一个CB包括第一CB和/或第二CB,所述第一CB为满足系统位被占用条件的CB,所述第二CB为不满足所述系统位被占用条件的CB;在所述TB对应的反馈时间前,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CB的原始数据和/或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发送所述第一CB的反馈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CB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CB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收发器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CB被占用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位被占用条件为系统位被占用的比特数大于或等于占用阈值。
26.根据权利要求22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收发器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TB接收失败;其中,所述TB中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的个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27.根据权利要求22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收发器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TB中所有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所述TB中所有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的个数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消息中包括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的标识信息,或者,所述响应消息中包括错误标识;所述错误标识用于指示所述TB中所有接收失败的所述第二CB。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74355.XA CN108023691B (zh) | 2016-11-03 | 2016-11-03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
EP17867805.8A EP3522422B1 (en) | 2016-11-03 | 2017-10-30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
PCT/CN2017/108353 WO2018082522A1 (zh) | 2016-11-03 | 2017-10-30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
US16/401,699 US20190260519A1 (en) | 2016-11-03 | 2019-05-02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74355.XA CN108023691B (zh) | 2016-11-03 | 2016-11-03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23691A CN108023691A (zh) | 2018-05-11 |
CN108023691B true CN108023691B (zh) | 2020-02-21 |
Family
ID=62076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974355.XA Active CN108023691B (zh) | 2016-11-03 | 2016-11-03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90260519A1 (zh) |
EP (1) | EP3522422B1 (zh) |
CN (1) | CN108023691B (zh) |
WO (1) | WO201808252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029665A1 (en) * | 2018-08-10 | 2020-02-1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ansmission of transport block over unlicensed spectrum |
CN112702142B (zh) * | 2019-10-07 | 2024-11-01 | 英特尔公司 | 用于确保最大数据速率传输的可解码性的装置和方法 |
CN115766909B (zh) * | 2021-09-03 | 2024-12-2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应用于媒体接入控制层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67900A (zh) * | 2008-09-02 | 2010-03-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Harq反馈方法 |
CN101874375A (zh) * | 2007-09-24 | 2010-10-27 | 普莱斯泰克有限公司 | 数据确认装置和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08810A (en) * | 1998-03-27 | 2000-08-22 | Usa Digital Radio, Inc. | 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 method using puncturable convolutional code |
EP1371166A1 (en) * | 2001-02-14 | 2003-12-17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system with punctured retransmission |
US8588134B2 (en) * | 2007-06-06 | 2013-11-19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
US8467367B2 (en) * | 2007-08-06 | 2013-06-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plexing and transmission of traffic data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416734B2 (en) * | 2010-08-02 | 2013-04-09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joint voice and data transmission |
US9025475B1 (en) * | 2012-01-16 | 2015-05-05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Proactively retransmitting data packets in a low latency packet data network |
US10789115B2 (en) * | 2014-10-09 | 2020-09-29 |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 Transmitter that does not resend a packet despite receipt of a message to resend the packet |
US10057019B2 (en) * | 2015-05-08 | 2018-08-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dia access control (MAC) layer coding an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for efficient receiver pipeline processing in self-contained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
WO2018012809A1 (ko) * | 2016-07-11 | 2018-01-1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ack/nack 신호를 송신 또는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DE102016013653B4 (de) * | 2016-11-16 | 2021-06-17 | Diehl Metering Systems Gmbh |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Senden haustechnischer Daten |
-
2016
- 2016-11-03 CN CN201610974355.XA patent/CN108023691B/zh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10-30 WO PCT/CN2017/108353 patent/WO2018082522A1/zh unknown
- 2017-10-30 EP EP17867805.8A patent/EP3522422B1/en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5-02 US US16/401,699 patent/US2019026051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74375A (zh) * | 2007-09-24 | 2010-10-27 | 普莱斯泰克有限公司 | 数据确认装置和方法 |
CN101667900A (zh) * | 2008-09-02 | 2010-03-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Harq反馈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522422A4 (en) | 2020-01-15 |
EP3522422B1 (en) | 2021-09-22 |
US20190260519A1 (en) | 2019-08-22 |
WO2018082522A1 (zh) | 2018-05-11 |
EP3522422A1 (en) | 2019-08-07 |
CN108023691A (zh) | 2018-05-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129143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user equipment, and system | |
US11212036B2 (en) |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
US20180324779A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 base station | |
CN109756979B (zh) |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 |
CN107359970A (zh) |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07682128B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175544B (zh) | 用于确定反馈码本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8271162A (zh) | 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及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0730513A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08023691B (zh)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 |
US11057104B2 (en)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9478958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06685577A (zh) | 一种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及下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 |
CN109150380B (zh) | 数据传输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
CN110199495B (zh) | 上行传输的反馈方法、重传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US20190327038A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EP3621234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data is damaged | |
JP2020519182A (ja) | データ伝送方法、端末及び基地局 | |
CN110612683B (zh) | 一种上行数据的协作接收方法及网络设备 | |
CN109983818B (zh) | 用于发送/接收调度命令的方法和设备 | |
TWI670948B (zh) | 一種資訊傳輸方法及裝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