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08537A - 基于vr眼镜的调节处理方法及vr眼镜 - Google Patents
基于vr眼镜的调节处理方法及vr眼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008537A CN108008537A CN201711448448.XA CN201711448448A CN108008537A CN 108008537 A CN108008537 A CN 108008537A CN 201711448448 A CN201711448448 A CN 201711448448A CN 108008537 A CN108008537 A CN 10800853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lasses
- user
- information
- diopter
- interpupillary dist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2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10000001508 ey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3
- 210000005252 bulbus oculi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634 optical im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556 bra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747 pupi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2—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027/0178—Eyeglass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VR眼镜的调节处理方法及VR眼镜。该方法包括:采集获取VR眼镜使用者的眼部信息;根据所述眼部信息,若确定所述眼部信息不满足所述VR眼镜的视觉条件,则根据所述眼部信息,确定调整模式;根据所述调整模式,调整所述VR眼镜。本发明的方法,通过采集获取VR眼镜使用者的眼部信息,若确定使用者的眼部信息不满足VR眼镜的视觉条件,根据使用者的眼部信息,确定调整模式,自动对VR眼镜进行不同调整模式的调整,可以使VR眼镜的视觉条件与使用者的眼部信息匹配,实现了自动采集使用者的眼部信息,并根据使用者的眼部信息自动调整VR眼镜的视觉条件,提高了VR眼镜的视觉效果,改善了用户视觉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VR眼镜的调节处理方法及VR眼镜。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英文: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是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现实及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
VR眼镜,也称为VR头显或者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是利用头戴式显示设备将人的对外界的视觉、听觉封闭,引导用户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其显示原理是左右眼屏幕分别显示左右眼的图像,人眼获取这种带有差异的信息后在脑海中产生立体感。
现有的VR眼镜设计的瞳距为固定距离,为了满足瞳距不同的用户能够正常使用VR眼镜,往往将VR眼镜的镜片面积设计的很大。但是,当VR眼镜的镜片面积变大后,由于折射率的原因,导致光学成像效果差,影响用户视觉体验;在用户的瞳距与VR眼镜设计的瞳距偏差较大时,会大大降低用户佩戴VR眼镜的视觉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VR眼镜的调节处理方法及VR眼镜,用以解决当VR眼镜的镜片面积变大后,由于折射率的原因,导致光学成像效果差,影响用户视觉体验;在用户的瞳距与VR眼镜设计的瞳距偏差较大时,会大大降低用户佩戴VR眼镜的视觉体验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基于VR眼镜的调节处理方法,包括:
采集获取VR眼镜使用者的眼部信息;
根据所述眼部信息,若确定所述眼部信息不满足所述VR眼镜的视觉条件,则根据所述眼部信息,确定调整模式;
根据所述调整模式,调整所述VR眼镜。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VR眼镜,包括:第一镜片模组、第二镜片模组、显示屏幕、以及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采集获取VR眼镜使用者的眼部信息;根据所述眼部信息,若确定所述眼部信息不满足视觉条件,则根据所述眼部信息,确定调整模式;根据所述调整模式,调整所述VR眼镜。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VR眼镜的调节处理方法及VR眼镜,通过采集获取VR眼镜使用者的眼部信息,若确定使用者的眼部信息不满足VR眼镜的视觉条件,根据使用者的眼部信息,确定调整模式,自动对VR眼镜进行不同调整模式的调整,可以使VR眼镜的视觉条件与使用者的眼部信息匹配,实现了自动采集使用者的眼部信息,并根据使用者的眼部信息自动调整VR眼镜的视觉条件,提高了VR眼镜的视觉效果,改善了用户视觉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基于VR眼镜的调节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基于VR眼镜的调节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VR眼镜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发明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首先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名词进行解释:
VR眼镜:即VR头显,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
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基于VR眼镜的调节处理方法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中当VR眼镜的镜片面积变大后,由于折射率的原因,导致光学成像效果差,影响用户视觉体验;在用户的瞳距与VR眼镜设计的瞳距偏差较大时,会大大降低用户佩戴VR眼镜的视觉体验的问题,提供了基于VR眼镜的调节处理方法。如图1,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01、采集获取VR眼镜使用者的眼部信息。
本实施例中,使用者的眼部信息至少可以包括使用者的瞳距信息和屈光度信息。
该步骤中,可以通过安装在VR眼镜上的图像采集装置来获取使用者的眼部图像信息,并计算得到使用者的眼部信息。另外,还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的眼部信息。
步骤S102、根据眼部信息,若确定眼部信息不满足VR眼镜的视觉条件,则根据眼部信息,确定调整模式。
VR眼镜的视觉条件至少包括VR眼镜的屈光度配置信息和瞳距配置信息。
该步骤中,通过眼部信息,确定眼部信息与VR眼镜的视觉条件中对应的配置信息是否匹配,若不匹配,则可以确定眼部信息不满足VR眼镜的视觉条件,根据眼部信息确定调整模式,并根据确定的调整模式对VR眼镜进行调整;若匹配,则可以确定眼部信息满足VR眼镜的视觉条件,无需对VR眼镜进行调整。
其中,眼部信息与VR眼镜的视觉条件中对应的配置信息是否匹配,是指眼部信息与VR眼镜的视觉条件中对应的配置信息的差值是否在对应的预设误差范围内,若差值在对应的预设误差范围内,则确定匹配;若差值不在对应的预设误差范围内,则确定不匹配。
本实施例中,根据眼部信息,若确定眼部信息不满足VR眼镜的视觉条件,则根据眼部信息,确定调整模式,至少包括以下情况:
若确定使用者的瞳距信息与VR眼镜的视觉条件中的瞳距配置信息不匹配,则确定调整模式为瞳距调整模式。
若确定使用者的屈光度信息与VR眼镜的视觉条件中的屈光度配置信息不匹配,则确定调整模式为屈光度调整模式。
若确定使用者的瞳距信息与VR眼镜的视觉条件中的瞳距配置信息不匹配,并且使用者的屈光度信息与VR眼镜的视觉条件中的屈光度配置信息不匹配,可以根据预设的调节顺序,先将调整模式确定为瞳距调整模式,在根据瞳距调整模式对VR眼镜的瞳距配置信息调整完成后,再将调整模式确定为屈光度调整模式,根据屈光度调整模式对VR眼镜的屈光度配置信息调整;或者先将调整模式确定为屈光度调整模式,在根据屈光度调整模式对VR眼镜的屈光度配置信息调整完成后,再将调整模式确定为瞳距调整模式,根据瞳距调整模式对VR眼镜的瞳距配置信息进行调整。
另外,若确定使用者的瞳距信息与VR眼镜的视觉条件中的瞳距配置信息不匹配,并且使用者的屈光度信息与VR眼镜的视觉条件中的屈光度配置信息不匹配,还可以设置VR眼镜为瞳距屈光度同时调整模式,同时对VR眼镜的瞳距配置信息和屈光度配置信息进行调整。
步骤S103、根据调整模式,调整VR眼镜。
本实施例中,若调整模式为瞳距调整模式,根据使用者的瞳距信息,调整VR眼镜的瞳距,使得VR眼镜的瞳距与使用者的瞳距信息匹配;若调整模式为屈光度调整模式,根据使用者的屈光度信息,调整VR眼镜的屈光度,使得VR眼镜的屈光度与使用者的屈光度信息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集获取VR眼镜使用者的眼部信息,若确定使用者的眼部信息不满足VR眼镜的视觉条件,根据使用者的眼部信息,确定调整模式,自动对VR眼镜进行不同调整模式的调整,可以使VR眼镜的视觉条件与使用者的眼部信息匹配,实现了自动采集使用者的眼部信息,并根据使用者的眼部信息自动调整VR眼镜的视觉条件,提高了VR眼镜的视觉效果,改善了用户视觉体验。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基于VR眼镜的调节处理方法流程图。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采集获取使用者的眼部信息,包括:通过图像采集装置获取使用者的眼部图像信息;根据眼部图像信息,计算使用者的两个瞳孔间的距离和/或两个眼球的形状比率;根据使用者的两个瞳孔间的距离,获取使用者的瞳距信息;和/或根据使用者的两个眼球的形状比率,计算获取使用者的屈光度信息。如图2所示,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201、通过图像采集装置获取使用者的眼部图像信息。
实际应用中宏,VR眼镜包括:第一镜片模组、第二镜片模组、显示屏幕、以及处理器。
本实施例中,图像采集装置可以为设置在VR眼镜上的摄像装置,当使用者戴上VR眼镜之后,采集使用者的眼部图像信息。例如,图像采集装置可以为设置在VR眼镜上第一镜片模组和第二镜片模组中间的位置。
可选地,图像采集装置可以为独立于VR眼镜设置的摄像装置,且图像采集装置与VR眼镜电连接,可以将采集到的使用者的眼部图像信息发送给VR眼镜的处理器。在使用者佩戴VR眼镜之前,图像采集装置采集使用者的眼部图像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使用者的眼部图像信息发送给VR眼镜的处理器,使得处理器对VR眼镜进行调整。
步骤S202、根据眼部图像信息,计算使用者的两个瞳孔间的距离和两个眼球的形状比率。
本实施例中,根据眼部图像信息,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可以计算使用者的两个瞳孔间的距离;根据眼部图像信息,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建立两个眼球的3D模型,并进一步计算出两个眼球的形状比率。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只计算使用者的两个瞳孔间的距离,后续根据两个瞳孔间的距离获取使用者的瞳距信息,根据使用者的瞳距信息调整VR眼镜的瞳距。或者,还可以只计算两个眼球的形状比率,根据使用者的两个眼球的形状比率,计算获取使用者的屈光度信息,根据使用者的屈光度信息调整VR眼镜的屈光度。
步骤S203、根据使用者的两个瞳孔间的距离,获取使用者的瞳距信息;根据使用者的两个眼球的形状比率,计算获取使用者的屈光度信息。
在计算得到使用者的两个瞳孔间的距离之后,即可得到使用者的瞳距信息。
在计算得到使用者的两个眼球的形状比率之后,根据形状比率和屈光度对应关系,可以得到使用者的左眼和右眼的眼球的形状比率分别对应的屈光度,也即是使用者的左眼屈光度和右眼屈光度。
上述步骤S201-S203为采集获取VR眼镜使用者的眼部信息的一种实施方式,通过实时采集佩戴VR眼镜的使用者的眼部图像信息,根据眼部图像信息计算出使用者的瞳距信息和屈光度信息。
步骤S204、确定瞳距信息是否满足视觉条件中的瞳距配置信息。
若确定瞳距信息是满足视觉条件中的瞳距配置信息,则不需要对VR眼镜的瞳距进行调节,结束对VR眼镜瞳距的调节。
若确定瞳距信息不满足视觉条件中的瞳距配置信息,执行步骤S205-S207,对VR眼镜的瞳距进行调节。
该步骤中,根据眼部信息中的瞳距信息,确定瞳距信息与VR眼镜的视觉条件中对应的瞳距配置信息是否匹配,若不匹配,则可以确定瞳距信息不满足视觉条件中的瞳距配置信息,也即是瞳距信息不满足VR眼镜的视觉条件;若匹配,则可以确定瞳距信息满足VR眼镜的视觉条件。
其中,瞳距信息与VR眼镜的视觉条件中对应的瞳距配置信息是否匹配,是指瞳距信息与VR眼镜的视觉条件中的瞳距配置信息的差值是否在瞳距信息对应的预设误差范围内,若在瞳距信息对应的预设误差范围内,则确定匹配;若不在瞳距信息对应的预设误差范围内,则确定不匹配。
步骤S205、若确定瞳距信息不满足视觉条件中的瞳距配置信息,则根据瞳距信息和瞳距配置信息,确定调整模式为瞳距调整模式。
步骤S206、根据使用者的瞳距信息,调整VR眼镜的第一镜片模组和第二镜片模组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VR眼镜还包括:与第一镜片模组连接的第一马达,与第二镜片模组连接的第二马达,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与处理器电连接。
第一镜片模组和第二镜片模组之间预先设置有中心参照点。第一镜片模组包括第一镜片以及用于安装第一镜片的第一壳体,第二镜片模组包括第二镜片以及用于安装第二镜片的第二壳体。预设的中心参照点位于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中心的连线上,当第一镜片模组和第二镜片模组之间的距离最近,也即是第一镜片模组和第二镜片模组均位于最靠近中心参照点的位置时,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关于中心参照点对称。
第一马达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驱动第一镜片模组沿远离或者靠近中心参照点的方向移动,第二马达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驱动第二镜片模组沿远离或者靠近中心参照点的方向移动。
该步骤中,根据使用者的瞳距信息,调整VR眼镜的第一镜片模组和第二镜片模组的位置,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实现:
根据使用者的瞳距信息,比较使用者的瞳距与VR眼镜当前瞳距的大小;若使用者的瞳距大于VR眼镜当前瞳距,则控制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以驱动第一马达对应的第一镜片模组和第二马达对应的第二镜片模组同步地向远离中心参照点的方向移动,以使VR眼镜的瞳距与使用者的瞳距相匹配;若使用者的瞳距小于VR眼镜当前瞳距,则控制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以驱动第一马达对应的第一镜片模组和第二马达对应的第二镜片模组同步地向靠近中心参照点的方向移动,以使VR眼镜的瞳距与使用者的瞳距相匹配。
上述步骤S204-S206为根据使用者的瞳距信息,确定调整模式为瞳距调整模式,调整VR眼镜的瞳距的一种实施方式。
步骤S207、确定屈光度信息是否满足视觉条件中的屈光度配置信息。
若确定屈光度信息不满足视觉条件中的屈光度配置信息,执行步骤S208-S209,对VR眼镜的屈光度进行调节。
若确定屈光度信息满足视觉条件中的屈光度配置信息,则不需要对VR眼镜的屈光度进行调节,结束对VR眼镜屈光度的调节。
该步骤中,根据眼部信息中的屈光度信息,确定屈光度信息与VR眼镜的视觉条件中的屈光度配置信息是否匹配,若不匹配,则可以确定屈光度信息不满足视觉条件中的屈光度配置信息,也即是屈光度信息不满足VR眼镜的视觉条件;若匹配,则可以确定瞳距信息满足VR眼镜的视觉条件。
其中,瞳距信息与VR眼镜的视觉条件中对应的瞳距配置信息是否匹配,是指瞳距信息与VR眼镜的视觉条件中的瞳距配置信息的差值是否在瞳距信息对应的预设误差范围内,若在瞳距信息对应的预设误差范围内,则确定匹配;若不在瞳距信息对应的预设误差范围内,则确定不匹配。
步骤S208、若确定屈光度信息不满足视觉条件中的屈光度配置信息,则根据屈光度信息和屈光度配置信息,确定调整模式为屈光度调整模式。
步骤S209、根据使用者的屈光度信息,调整VR眼镜的第一镜片模组和第二镜片模组与显示屏幕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显示屏幕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屈光度信息包括左眼屈光度和右眼屈光度。VR眼镜还包括:与第一屏幕连接的第三马达,与第二屏幕连接的第四马达,第三马达和第四马达与处理器电连接。
第三马达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驱动第一屏幕向靠近或者远离第一镜片模组的方向移动,第四马达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驱动第二屏幕向靠近或者远离第二镜片模组的方向移动。
该步骤中,根据使用者的屈光度信息,调整VR眼镜的第一镜片模组和第二镜片模组与显示屏幕的距离,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实现:
根据使用者的左眼屈光度,控制第三马达,以驱动第三马达对应的第一屏幕向靠近或者远离第一镜片模组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一镜片模组对应的屈光度与使用者的左眼屈光度相匹配;根据使用者的右眼屈光度,控制第四马达,以驱动第四马达对应的第二屏幕向靠近或者远离第二镜片模组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二镜片模组对应的屈光度与使用者的右眼屈光度相匹配。
具体地,根据使用者的左眼屈光度,若使用者的左眼屈光度大于第一镜片模组当前的屈光度,则控制第三马达,以驱动第三马达对应的第一屏幕向靠近第一镜片模组的方向移动。若使用者的左眼屈光度小于第一镜片模组当前的屈光度,则控制第三马达,以驱动第三马达对应的第一屏幕向靠近第一镜片模组的方向移动。
根据使用者的右眼屈光度,若使用者的右眼屈光度大于第二镜片模组当前的屈光度,则控制第四马达,以驱动第四马达对应的第二屏幕向靠近第二镜片模组的方向移动。若使用者的右眼屈光度小于第二镜片模组当前的屈光度,则控制第四马达,以驱动第四马达对应的第二屏幕向靠近第二镜片模组的方向移动。
可选地,可以将显示屏幕为一个整体,根据使用者左眼区屈光度和右眼屈光度,调整显示屏幕与镜片模组之间的距离。例如,可以对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同步进行调整。
上述步骤S207-S209为根据使用者的屈光度信息,确定调整模式为屈光度调整模式,调整VR眼镜的屈光度的一种实施方式,分别调整第一镜片模组和第二镜片模组的屈光度。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音圈马达具有高频响、高精度、体积小的特点,可选地,第一马达、第二马达、第三马达和第四马达可以均采用音圈马达实现。
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04-S206调节VR眼镜的瞳距和上述步骤S207-S209调节VR眼镜的去逛的过程为相对独立的两个过程,可以先调节VR眼镜的瞳距,然后调节VR眼镜的屈光度,也可以先调节VR眼镜的屈光度,后调节VR眼镜的瞳距,或者还可以同时调节VR眼镜的瞳距和屈光度,本实施例此处对于VR眼镜的视觉条件中不同配置参数的条件顺序不做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图像采集装置获取使用者的眼部图像信息,根据眼部图像信息,计算使用者的两个瞳孔间的距离和/或两个眼球的形状比率,并进一步获取到使用者的瞳距信息和屈光度信息,根据使用者的瞳距信息,调整VR眼镜的第一镜片模组和第二镜片模组的位置,根据使用者的屈光度信息,调整VR眼镜的第一镜片模组和第二镜片模组与显示屏幕的距离,实现了自动采集使用者的眼部信息,并根据使用者的眼部信息自动调整VR眼镜的视觉条件,提高了VR眼镜的视觉效果,改善了用户视觉体验。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VR眼镜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VR眼镜30可以执行基于VR眼镜30的调节处理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流程。如图3所示,该VR眼镜30包括:第一镜片模组31、第二镜片模组32、显示屏幕、以及处理器(图中未示出)。
如图3所示,显示屏幕可以包括第一显示屏幕1和第二显示屏幕2。
本实施例中,处理器用于采集获取VR眼镜30使用者的眼部信息;根据眼部信息,若确定眼部信息不满足视觉条件,则根据眼部信息,确定调整模式;根据调整模式,调整VR眼镜3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VR眼镜30可以具体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具体功能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集获取VR眼镜30使用者的眼部信息,若确定使用者的眼部信息不满足VR眼镜30的视觉条件,根据使用者的眼部信息,确定调整模式,自动对VR眼镜30进行不同调整模式的调整,可以使VR眼镜30的视觉条件与使用者的眼部信息匹配,实现了自动采集使用者的眼部信息,并根据使用者的眼部信息自动调整VR眼镜30的视觉条件,提高了VR眼镜30的视觉效果,改善了用户视觉体验。
实施例四
在上述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VR眼镜30还包括:与第一镜片模组31连接的第一马达35,与第二镜片模组32连接的第二马达36,第一马达35和第二马达36与处理器电连接。
第一镜片模组31和第二镜片模组32之间预先设置有中心参照点。第一镜片模组31包括第一镜片以及用于安装第一镜片的第一壳体,第二镜片模组32包括第二镜片以及用于安装第二镜片的第二壳体。预设的中心参照点位于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中心的连线上,当第一镜片模组31和第二镜片模组32之间的距离最近,也即是第一镜片模组31和第二镜片模组32均位于最靠近中心参照点的位置时,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关于中心参照点对称。
第一马达35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驱动第一镜片模组31沿远离或者靠近中心参照点的方向移动,第二马达36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驱动第二镜片模组32沿远离或者靠近中心参照点的方向移动。
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使用者的瞳距信息,比较使用者的瞳距与VR眼镜30当前瞳距的大小;若使用者的瞳距大于VR眼镜30当前瞳距,则控制第一马达35和第二马达36,以驱动第一马达35对应的第一镜片模组31和第二马达36对应的第二镜片模组32同步地向远离中心参照点的方向移动,以使VR眼镜30的瞳距与使用者的瞳距相匹配;若使用者的瞳距小于VR眼镜30当前瞳距,则控制第一马达35和第二马达36,以驱动第一马达35对应的第一镜片模组31和第二马达36对应的第二镜片模组32同步地向靠近中心参照点的方向移动,以使VR眼镜30的瞳距与使用者的瞳距相匹配。
可选地,可以在第一镜片模组3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第一马达35,在第二镜片模组3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第二马达36,从而可以从上端和下端同步驱动第一镜片模组31和第二镜片模组32,使得第一镜片模组31和第二镜片模组32的移动更加平稳。
本实施例中,VR眼镜30还包括与处理器连接的,用于采集VR眼镜30的使用者的眼部图像信息的图像采集装置。
本实施例中,处理器具体用于通过图像采集装置获取使用者的眼部图像信息;根据眼部图像信息,计算使用者的两个瞳孔间的距离和/或两个眼球的形状比率;根据使用者的两个瞳孔间的距离,获取使用者的瞳距信息;和/或根据使用者的两个眼球的形状比率,计算获取使用者的屈光度信息。
可选地,图像采集装置可以为设置在VR眼镜30上的摄像装置,当使用者戴上VR眼镜30之后,采集使用者的眼部图像信息。例如,图像采集装置可以为设置在VR眼镜30上第一镜片模组31和第二镜片模组32中间的位置。
可选地,图像采集装置可以为独立于VR眼镜30设置的摄像装置,且图像采集装置与VR眼镜30电连接,可以将采集到的使用者的眼部图像信息发送给VR眼镜30的处理器。
本实施例中,显示屏幕包括第一屏幕331和第二屏幕332,屈光度信息包括左眼屈光度和右眼屈光度。VR眼镜30还包括:与第一屏幕331连接的第三马达37,与第二屏幕332连接的第四马达38,第三马达37和第四马达38与处理器电连接。
第三马达37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驱动第一屏幕331向靠近或者远离第一镜片模组31的方向移动,第四马达38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驱动第二屏幕332向靠近或者远离第二镜片模组32的方向移动。
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使用者的左眼屈光度,控制第三马达37,以驱动第三马达37对应的第一屏幕331向靠近或者远离第一镜片模组31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一镜片模组31对应的屈光度与使用者的左眼屈光度相匹配;根据使用者的右眼屈光度,控制第四马达38,以驱动第四马达38对应的第二屏幕332向靠近或者远离第二镜片模组32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二镜片模组32对应的屈光度与使用者的右眼屈光度相匹配。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音圈马达具有高频响、高精度、体积小的特点,可选地,第一马达35、第二马达36、第三马达37和第四马达38可以均采用音圈马达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VR眼镜30可以具体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二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具体功能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图像采集装置获取使用者的眼部图像信息,根据眼部图像信息,计算使用者的两个瞳孔间的距离和/或两个眼球的形状比率,并进一步获取到使用者的瞳距信息和屈光度信息,根据使用者的瞳距信息,调整VR眼镜30的第一镜片模组31和第二镜片模组32的位置,根据使用者的屈光度信息,调整VR眼镜30的第一镜片模组31和第二镜片模组32与显示屏幕的距离,实现了自动采集使用者的眼部信息,并根据使用者的眼部信息自动调整VR眼镜30的视觉条件,提高了VR眼镜30的视觉效果,改善了用户视觉体验。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基于VR眼镜的调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获取VR眼镜使用者的眼部信息;
根据所述眼部信息,若确定所述眼部信息不满足所述VR眼镜的视觉条件,则根据所述眼部信息,确定调整模式;
根据所述调整模式,调整所述VR眼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获取所述使用者的眼部信息,包括:
通过图像采集装置获取所述使用者的眼部图像信息;
根据所述眼部图像信息,计算所述使用者的两个瞳孔间的距离和/或两个眼球的形状比率;
根据所述使用者的两个瞳孔间的距离,获取所述使用者的瞳距信息;和/或根据所述使用者的两个眼球的形状比率,计算获取所述使用者的屈光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眼部信息,若确定所述眼部信息不满足所述VR眼镜的视觉条件,则根据所述眼部信息,确定调整模式,包括:
若确定所述屈光度信息不满足所述视觉条件中的屈光度配置信息,则根据所述屈光度信息和所述屈光度配置信息,确定调整模式为屈光度调整模式;和/或
若确定所述瞳距信息不满足所述视觉条件中的瞳距配置信息,则根据所述瞳距信息和所述瞳距配置信息,确定所述调整模式为瞳距调整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调整模式,调整所述VR眼镜,包括:
根据所述使用者的瞳距信息,调整所述VR眼镜的第一镜片模组和第二镜片模组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使用者的瞳距信息,调整所述VR眼镜的第一镜片模组和第二镜片模组的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使用者的瞳距信息,比较所述使用者的瞳距与所述VR眼镜当前瞳距的大小;
若所述使用者的瞳距大于所述VR眼镜当前瞳距,则控制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以驱动所述第一马达对应的第一镜片模组和所述第二马达对应的第二镜片模组同步地向远离中心参照点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VR眼镜的瞳距与所述使用者的瞳距相匹配;
若所述使用者的瞳距小于所述VR眼镜当前瞳距,则控制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以驱动所述第一马达对应的第一镜片模组和所述第二马达对应的第二镜片模组同步地向靠近中心参照点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VR眼镜的瞳距与所述使用者的瞳距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调整模式,调整所述VR眼镜,包括:
根据所述使用者的屈光度信息,调整所述VR眼镜的第一镜片模组和第二镜片模组与显示屏幕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幕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所述屈光度信息包括左眼屈光度和右眼屈光度;
所述根据所述使用者的屈光度信息,调整所述VR眼镜的第一镜片模组和第二镜片模组与显示屏幕的距离,包括:
根据所述使用者的左眼屈光度,控制第三马达,以驱动所述第三马达对应的第一屏幕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镜片模组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镜片模组对应的屈光度与所述使用者的左眼屈光度相匹配;
根据所述使用者的右眼屈光度,控制第四马达,以驱动所述第四马达对应的第二屏幕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二镜片模组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二镜片模组对应的屈光度与所述使用者的右眼屈光度相匹配。
8.一种VR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镜片模组、第二镜片模组、显示屏幕、以及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采集获取VR眼镜使用者的眼部信息;根据所述眼部信息,若确定所述眼部信息不满足视觉条件,则根据所述眼部信息,确定调整模式;根据所述调整模式,调整所述VR眼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VR眼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用于采集所述VR眼镜的使用者的眼部图像信息的图像采集装置;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通过图像采集装置获取所述使用者的眼部图像信息;根据所述眼部图像信息,计算所述使用者的两个瞳孔间的距离和/或两个眼球的形状比率;根据所述使用者的两个瞳孔间的距离,获取所述使用者的瞳距信息;和/或根据所述使用者的两个眼球的形状比率,计算获取所述使用者的屈光度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V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幕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
所述VR眼镜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屏幕连接的第三马达,与所述第二屏幕连接的第四马达,所述第三马达和第四马达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
所述屈光度信息包括左眼屈光度和右眼屈光度,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使用者的左眼屈光度,控制第三马达,以驱动所述第三马达对应的第一屏幕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镜片模组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镜片模组对应的屈光度与所述使用者的左眼屈光度相匹配;根据所述使用者的右眼屈光度,控制第四马达,以驱动所述第四马达对应的第二屏幕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二镜片模组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二镜片模组对应的屈光度与所述使用者的右眼屈光度相匹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48448.XA CN108008537A (zh) | 2017-12-27 | 2017-12-27 | 基于vr眼镜的调节处理方法及vr眼镜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48448.XA CN108008537A (zh) | 2017-12-27 | 2017-12-27 | 基于vr眼镜的调节处理方法及vr眼镜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08537A true CN108008537A (zh) | 2018-05-08 |
Family
ID=62061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448448.XA Pending CN108008537A (zh) | 2017-12-27 | 2017-12-27 | 基于vr眼镜的调节处理方法及vr眼镜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008537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91107A (zh) * | 2019-01-04 | 2019-03-1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眼镜、眼镜度数的调节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109856802A (zh) * | 2019-04-17 | 2019-06-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瞳距调节方法、装置和虚拟显示设备 |
CN110308560A (zh) * | 2019-07-03 | 2019-10-08 | 南京玛克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Vr设备的控制方法 |
CN111367405A (zh) * | 2020-02-17 | 2020-07-03 | 深圳岱仕科技有限公司 | 头戴显示设备的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WO2022127612A1 (zh) * | 2020-12-14 | 2022-06-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图像校准方法和设备 |
WO2022134003A1 (zh) * | 2020-12-25 | 2022-06-30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屈光度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WO2024238070A1 (en) * | 2023-05-16 | 2024-11-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pd and diopter adjustment for display devices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533805Y (zh) * | 2002-03-11 | 2003-02-05 | 杨振野 | 电子瞳距测量仪 |
CN201533831U (zh) * | 2009-11-17 | 2010-07-28 | 夏来德 | 非接触式瞳距仪 |
CN105068249A (zh) * | 2015-08-03 | 2015-11-18 | 众景视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全息智能眼镜 |
CN105319719A (zh) * | 2015-08-27 | 2016-02-10 | 深圳市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 | 镜眼距调节方法和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 |
US20170000331A1 (en) * | 2015-03-16 | 2017-01-05 | Magic Leap,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iagnosing binocular vision conditions |
CN206411339U (zh) * | 2016-11-23 | 2017-08-15 | 杭州映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虚拟现实头盔的降低畸变与色散的光学结构 |
CN107222636A (zh) * | 2017-06-28 | 2017-09-29 |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验光系统及验光方法 |
CN107229125A (zh) * | 2017-08-09 | 2017-10-03 |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Vr镜片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7340598A (zh) * | 2017-09-08 | 2017-11-10 | 激极光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头戴式设备的焦距可连续调节的光学系统 |
-
2017
- 2017-12-27 CN CN201711448448.XA patent/CN10800853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533805Y (zh) * | 2002-03-11 | 2003-02-05 | 杨振野 | 电子瞳距测量仪 |
CN201533831U (zh) * | 2009-11-17 | 2010-07-28 | 夏来德 | 非接触式瞳距仪 |
US20170000331A1 (en) * | 2015-03-16 | 2017-01-05 | Magic Leap,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iagnosing binocular vision conditions |
CN105068249A (zh) * | 2015-08-03 | 2015-11-18 | 众景视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全息智能眼镜 |
CN105319719A (zh) * | 2015-08-27 | 2016-02-10 | 深圳市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 | 镜眼距调节方法和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 |
CN206411339U (zh) * | 2016-11-23 | 2017-08-15 | 杭州映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虚拟现实头盔的降低畸变与色散的光学结构 |
CN107222636A (zh) * | 2017-06-28 | 2017-09-29 |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验光系统及验光方法 |
CN107229125A (zh) * | 2017-08-09 | 2017-10-03 |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Vr镜片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7340598A (zh) * | 2017-09-08 | 2017-11-10 | 激极光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头戴式设备的焦距可连续调节的光学系统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91107A (zh) * | 2019-01-04 | 2019-03-1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眼镜、眼镜度数的调节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109491107B (zh) * | 2019-01-04 | 2021-04-0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眼镜、眼镜度数的调节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109856802A (zh) * | 2019-04-17 | 2019-06-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瞳距调节方法、装置和虚拟显示设备 |
CN110308560A (zh) * | 2019-07-03 | 2019-10-08 | 南京玛克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Vr设备的控制方法 |
CN111367405A (zh) * | 2020-02-17 | 2020-07-03 | 深圳岱仕科技有限公司 | 头戴显示设备的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WO2022127612A1 (zh) * | 2020-12-14 | 2022-06-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图像校准方法和设备 |
WO2022134003A1 (zh) * | 2020-12-25 | 2022-06-30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屈光度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WO2024238070A1 (en) * | 2023-05-16 | 2024-11-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pd and diopter adjustment for display devices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008537A (zh) | 基于vr眼镜的调节处理方法及vr眼镜 | |
US11592691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instructions for adjusting stock eyewear frames using a 3D scan of facial features | |
US9323325B2 (en) | Enhancing an object of interest in a see-through, mixed reality display device | |
JP2023083526A (ja) | ディスプレイとユーザの眼との間の位置合わせを決定するための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US10203519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gmented reality | |
US20220373820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customized eyewear | |
US12118825B2 (en) | Obtaining high-resolution oculometric parameters | |
JP2023534213A (ja) | 非球面角膜モデルを使用した眼追跡 | |
EP3092616A1 (en) | Mapping glints to light sources | |
CN109416478A (zh) | 在眼镜框架内设计和放置镜片的方法 | |
CN106104363B (zh) | 用于生产定制渐进式眼科镜片的方法 | |
US11854152B2 (en) | Privacy preserving expression generation for augmented or virtual reality client applications | |
CN112867432B (zh) | 具有轴向光焦度-距离模拟器的渐进式透镜模拟器 | |
CN109144250A (zh) | 一种位置调节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EP2972568B1 (en) | Method for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customized eyewear | |
AU2020247193B2 (en) | A device and method for evaluating a performance of a visual equipment for a visual task | |
JP2002508674A (ja) | 自動屈折力測定装置の機能を改良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 |
CN107229125A (zh) | Vr镜片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5974582A (zh) | 头戴式显示设备的图像校正方法及系统 | |
US20240249477A1 (en) | Fit prediction based on feature detection in image data | |
CN116266017A (zh) | 用于确定优化视觉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24155447A1 (en) | Fit prediction based on feature detection in image data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829 Address after: 518057 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Guangdong Bay Street, Shenzhen Ba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9 B block 16 floor, 01-07 room.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acoustic Manufactu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A1103 11, A block 9, Shang di San Jie,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Chuan Jia Technology Co., Ltd.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