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59555A - 一种基于lwaap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lwaap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959555A CN107959555A CN201711010403.4A CN201711010403A CN107959555A CN 107959555 A CN107959555 A CN 107959555A CN 201711010403 A CN201711010403 A CN 201711010403A CN 107959555 A CN107959555 A CN 10795955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business datum
- transmission
- wireless local
- equip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6116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760358 Enod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74—Buffer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LWAAP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为基于长期演进‑无线局域网聚合适配协议模块的利用无线局域网进行数据传输,数据为无线局域网承载的分流数据;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业务数据,并将第一业务数据存储在重传缓存区;在确定第一业务数据需要重传时,从重传缓存区中读取第一业务数据,并重新向第二设备发送读取的第一业务数据。根据上述方法能够使长期演进‑无线局域网聚合模块传输无线局域网承载的分流数据时,使无线局域网的分流数据能够实现确认重传,降低无线局域网的分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误码率,令无线局域网的分流数据的传输具有较好的服务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LWAAP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3GPP已经提出了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ET)和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的协作机制,该协作机制定义了LET-WLAN聚合适配协议模块(LWAAP),实现了LET的无线网络数据和无线局域网的数据传输的聚合,其中,LET和WLAN的模块均保持原来的架构及功能不变。
现有技术中,LET-WLAN聚合适配协议模块中,LET承载的无线网络数据基于演进无线链路控制(Evolved Radio Link Control,ERLC)模块进行传输,具有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re Quest,ARQ)功能,能够提供用户数据接入网络传输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服务质量(QoS)较高。而对于WLAN承载的无线局域网数据的传输则不具备ARQ功能,在用户数据接入无线局域网传输时,会出现误码率较高,数据空缺等问题出现,使无线局域网数据的传输可靠性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LWAAP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能够提高WLAN承载的无线局域网数据的传输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LWAAP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为基于长期演进-无线局域网聚合适配协议模块的利用无线局域网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数据为在长期演进-无线局域网聚合传输过程中所述无线局域网承载的分流数据;
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业务数据,并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存储在重传缓存区;
在确定所述第一业务数据需要重传时,从所述重传缓存区中读取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并重新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读取的第一业务数据。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LWAAP的数据传输装置,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数据收发器,所述处理器、存储器和数据收发器通过总线连接;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执行指令;
所述数据收发器,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所述数据为在长期演进-无线局域网聚合传输过程中所述无线局域网承载的分流数据;
所述处理器中配置有基于长期演进-无线局域网聚合适配协议模块;
所述处理器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业务数据,并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存储在重传缓存区;
在确定所述第一业务数据需要重传时,从所述重传缓存区中读取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并重新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读取的第一业务数据。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保存有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能够被执行以实现上述基于LWAAP的数据传输方法。
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在LWAAP模块对无线局域网承载的分流数据进行传输,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业务数据,并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存储在重传缓存区;在确定所述第一业务数据需要重传时,从所述重传缓存区中读取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并重新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读取的第一业务数据。通过上述方法,令无线局域网承载的分流数据的传输可以具备自动重传请求功能,进而提高无线局域网承载的分流数据的传输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用户设备对无线局域网数据的轮询时间的计时示意图;
图5是图3中步骤S303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a是图8中确认传输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b是图8中透明传输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数据传输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LWAAP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基于LWAAP的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数据传输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S101、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业务数据,并将第一业务数据存储在重传缓存区。
在实际的数据传输系统中,一般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和演进节点(Evolvoed Node,eNB),其中,演进节点即为基站,数据在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进行相互传输,用户设备和基站互为数据的发送方和接收方。本实施例以第一设备为用户设备,第二设备为基站举例。进一步,第一业务数据指的是基于LWAAP聚合适配协议模块进行数据传输时,由WLAN承载的无线局域网数据。
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在LWAAP聚合传输过程中,向基站发送WLAN承载的无线局域网数据,为了令用户设备发送的无线局域网数据能够实现自动重传请求功能,将发送给基站的无线局域网数据存储在重传缓存区,以便后续需要将该发送过的无线局域网数据重传给基站时,用户设备能够从重传缓存区中读取相应的无线局域网数据。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无线局域网数据时,可以对该无线局域网数据添加头信息,向基站发送的无线局域网数据是添加了头信息的数据,存储至重传缓存区的无线局域网数据同样为添加了头信息的数据。其中,该头信息包括发送序列、数据类型信息和轮询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在无线局域网数据中添加头信息可以对该无线局域网数据进行相应标识,便于识别。
例如,用户设备向基站顺序发送了k个无线局域网数据,则可以对k个无线局域网数据逐一添加发送序列1、2、3……(k-1),k。
进一步,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无线局域网数据时,可以先将待发送的若干个无线局域网数据顺序存储至传输缓存区,并按照存储顺序从传输缓存区中读取无线局域网数据,将读取的无线局域网数据发送给基站。
S102、在确定第一业务数据需要重传时,从重传缓存区中读取第一业务数据,并重新向第二设备发送读取的第一业务数据。
在自动重传请求功能的进行中,基站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无线局域网数据后,会向用户设备发送对接收到的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消息。因此,用户设备能够通过是否接收到发送过的某一个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消息,以确定该无线局域网数据是否需要重传。
若用户设备未接收到发送过的某一个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消息,则确定该无线局域网数据需要重传;此时,用户设备则从重传缓存区中读取出相应的无线局域网数据,并再次向基站发送读取的无线局域网数据。
本实施例在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基于LWAAP聚合适配协议模块进行无线局域网数据的传输时,为其增加了自动重传请求功能。令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无线局域网数据时,将发送的无线局域网数据存储在重传缓存区;在确定该无线局域网数据需要重传时,从重传缓存区中读取该无线局域网数据,并重新向基站发送读取的该无线局域网数据。通过上述方法,令无线局域网承载的分流数据的传输可以具备自动重传请求功能,进而提高无线局域数据的传输可靠性。
进一步,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是在图1所示的方法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的,该实施例可包括如下步骤:
S103、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第二设备对第一业务数据的确认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用户设备和基站的无线局域网数据的传输具备自动重传请求功能,因此,基站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无线局域网数据时,会向用户设备发送对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消息,该确认消息用于令用户设备确定基站已经接收到该第一业务数据。换言之,若用户设备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对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消息,则用户设备可以确定基站已经接收到该第一业务数据,即确定该无线局域网数据不需要重传,此时继续执行步骤S104;若用户设备未基站发送的对第一业务数据的确认消息,则执行步骤S105。
进一步,用户设备不会始终等待基站发送的对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消息,因此,设置有预设时间,用户设备是在预设时间内判断是否接收到基站对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消息。
本实施例中,基站发送的对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消息可以采用每接收到一个无线局域网数据,即向用户设备发送该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消息;也可以设置发送周期,在周期内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若干个无线局域网数据,当周期结束时,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在该周期内接收到的所有的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消息。
可以理解的是,用户设备接收到的基站发送的对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消息中,包含有该无线局域网数据的发送序列、轮询信息等可用于识别该无线局域网的识别信息。
本实施例中,对预设时间不做具体限定,此外,若基站是周期性的发送对第一业务数据的确认消息,则该周期的时长也不做具体限定。其中,预设时间的时长大于该周期的时长,以使用户设备能够在预设时间内确定是否需要重传第一业务数据。
S104、删除重传缓存区中的第一业务数据。
如步骤S103中,用户设备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对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消息,说明基站已经接收到该无线局域网数据,则该无线局域网数据不需要重传,则用户终端可以将存储在重传缓存区中的相应的无线局域网数据删除,以节省的存储资源。
S105、确认第一业务数据需要重传。
如步骤S103中,用户设备未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对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消息,则说明基站未接收到该无线局域网数据,则用户设备确认该无线局域网数据需要重传,则进一步执行步骤S102。
进一步,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S301、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业务数据,并将第一业务数据存储在重传缓存区。
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在LWAAP聚合传输过程中,向基站发送WLAN承载的无线局域网数据,为了令用户设备发送的无线局域网数据能够实现自动重传请求功能,将发送给基站的无线局域网数据存储在重传缓存区,以便后续需要将该发送过的无线局域网数据重传给基站时,用户设备能够从重传缓存区中读取相应的无线局域网数据。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步骤S301与图1所示的方法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S302、开始对第一业务数据的轮询时间进行计时。
用户设备每向基站发送一个无线局域网数据时,即开启该无线局域网数据的轮询计时器,对该无线局域网数据进行轮询时间的计时。对无线局域网数据进行轮询时间的计时,以使用户设备判断何时接收到基站发送的相应的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消息。
当对某一个无线局域网数据的轮询时间计时结束时,若仍未收到对该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消息,则向基站发送与该无线局域网数据对应的轮询标识,使基站根据该轮询标识去查询是否已经收到该无线局域网数据。
S303、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第二设备对第一业务数据的确认消息。
步骤S302中用户设备对发送的无线局域网数据进行轮询时间的计时后,即开始等待接收基站发送的对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消息。值得注意的是,用户设备不会始终等待基站发送的对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消息,因此,设置有预设时间,用户设备是在预设时间内判断是否接收到基站对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消息。即对发送的无线局域网数据进行轮询时间的计时与预设时间相关,当轮询时间的计时超过预设时间的时长时,无论用户设备是否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对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消息,都会结束轮询时间的计时。
请参阅图4,图4说明了用户设备开启对无线局域网数据的轮询时间的计时,以及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对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消息之间的关系,以基站周期性的向用户设备发送在该周期内接收到的所有的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消息为例。
用户设备向基站逐一发送了无线局域网数据data1,data2,data3……dataX,并分别对每个数据进行轮询时间的计时,基站在接收到数据data1时开始发送周期的计时,假设基站的发送周期在M点处结束,该周期内用户设备发送到基站的数据为data1至dataN,相应的,基站在发送周期结束时向用户设备发送对数据为data1至dataN的确认消息。可以理解的是,在该周期内,若基站未接收到数据data1至dataN中的某一个数据,则确认消息中则缺失了该数据。
由此,可以理解,用户设备的预设时间的时长要大于基站的发送确认消息的发送周期的时长。本实施例对预设时间和发送周期的具体时间长度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的,请参阅图5,步骤S303可包括如下步骤:
S3031、当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第二设备对第一业务数据的确认消息时,停止对轮询时间的计时。
用户设备每发送一个无线局域网数据,即对该无线局域网数据开始轮询时间的计时,并等待基站发送的对相应的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信息,当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对相应的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信息时,说明基站已经接收到该无线局域网数据,则此时可以停止轮询时间的计时,并确定与确认消息对应的无线局域网数据不需要重传,继续执行步骤S304。
本实施例中,基站发送的对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消息可以采用每接收到一个无线局域网数据,即向用户设备发送该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消息;也可以设置发送周期,在周期内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若干个无线局域网数据,当周期结束时,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在该周期内接收到的所有的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消息。
S3032、当第一业务数据的轮询时间的计时超过预设时间时,在待传输的其他第一业务数据中添加轮询标识,或者生成带有轮询标识的控制数据,向第二设备发送添加轮询标识的其他第一业务数据或带有轮询标识的控制数据。
当用户设备对无线局域网数据的轮询时间的计时超过预设时间时,则说明用户设备在预设时间内未收到基站发送的对该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消息。此时,可能是该无线局域网数据在传输时出现丢失,导致基站未接收到该无线局域网数据,相应的,基站即不会向用户设备发送对该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消息;也可能是基站接收到了该无线局域网数据,但未向用户设备发送对该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消息。因此用户设备无法根据未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对该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消息这一情况,即准确判断基站是否接收到该无线局域网数据,以及该无线局域网数据是否需要重传。
此时,用户设备进一步检测当前是否有待传输至基站的其他无线局域网数据,若有待传输的其他无线局域网数据,则在待传输的其他无线局域网数据中添加轮询标识。若当前没有待传输的其他无线局域网数据,则生成带有轮询标识的控制数据。本实施例中,添加的轮询标识用于令基站根据该轮询标识,确认之前是否有接收到与该轮询标识对应的无线局域网数据。
进一步,向基站发送添加了轮询标识的待传输的其他无线局域网数据或控制数据,并等待基站对该轮询标识的轮询结果,继续执行步骤S3033。
S3033、接收第二设备基于轮询标识反馈的轮询结果,判断是否能够从轮询结果中获取对第一业务数据的确认消息。
基站接收到对无线局域网数据的轮询标识后,即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检查,获得对该无线局域网数据的轮询结果,若基站的检查结果为接收到了无线局域网数据,则轮询结果中至少包含有对该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消息;否则轮询结果中不包含有对该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消息。基站得到轮询结果后,将该轮询结果反馈回用户设备。
对于用户设备而言,接收基站反馈回的轮询结果,对该轮询结果进行解析,判断是否能够从该轮询结果中获取该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消息,若能获取对该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消息,则说明基站接收到该无线局域网数据,该无线局域网数据不需要重传,此处继续执行步骤S304;否则,执行步骤S305。
S304、删除重传缓存区中的第一业务数据。
用户设备接收到对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消息,则说明基站接收到该无线局域网数据,该无线局域网数据不需要重传,则为了节省用户终端的存储资源,将存储在重传缓存区中的相应的无线局域网数据删除。
S305、确认第一业务数据需要重传。
用户设备未接收到对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消息,则说明基站未接收到该无线局域网数据,则用户设备确认该无线局域网数据需要重传,则进一步执行步骤S306。
S306、从重传缓存区中读取第一业务数据,并重新向第二设备发送读取的第一业务数据。
在自动重传请求功能的进行中,用户设备能够接受到基站发送的对无线局域网数据的反馈消息,用户设备通过该反馈消息即可确定无线局域网数据需要重传;此时,用户设备则从重传缓存区中读取出相应的无线局域网数据,并再次向基站发送读取的无线局域网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是可以互相作为数据的发送方和接收方,图1至图3所示的方法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中,均以用户设备作为发送方,基站作为接收方的实施方式,但在实际应用中,用户设备也可以作为接收方,基站作为发送方,此时两者之间的基于LWAAP聚合适配协议模块的无线局域网数据的传输仍可以通过上述方法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实现。
由于用户设备也可以作为数据的接收方,本发明相应提出了将用户设备可以作为接收方时,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基于LWAAP聚合适配协议模块的无线局域网数据的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
进一步,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S501、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的数据。
用户设备作为无线局域网数据的接收方,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的无线局域网数据,本实施例中的第三设备即为基站,此时基站执行的内容请参考图1至图5所示的方法第一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中用户终端执行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图1至图5所示的方法第一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的描述,可以理解此时用户设备接收到的数据可能为无线局域网数据,也可能是添加了轮询标识的控制数据或添加了轮询标识的无线局域网数据。
S502、判断数据是第一业务数据还是控制数据。
用户设备接收到基站发送的数据后,对该数据进行解析,根据解析结果确定接收到的数据中是否包含对之前接收到的无线局域网数据的轮询标识。根据判断结果选择执行步骤S503或步骤S504。
S503、若数据是第一业务数据,则将数据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设备判断接收到的数据仅为无线局域网数据时,认为该数据是无线局域网数据,则接收该无线局域网数据并进行处理。
S504、若数据是控制数据,则对控制数据进行解析,根据解析结果生成相应的反馈控制数据,并向第三设备发送反馈控制数据。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设备判断接收到的数据为包含轮询标识的控制数据或包含轮询标识的无线局域网数据时,均认为该数据为控制数据,并从该数据中解析出轮询标识,并进行步骤S3033中基站接收到轮询标识后的执行内容,得到轮询结果,再根据轮询结果生成相应的反馈控制数据,并将生成的反馈控制数据发送至相应的基站。
上述图1至图6所示的方法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均是对由WLAN承载的无线局域网数据传输,而本发明是基于LWAAP聚合适配协议模块的数据传输的改进,因此,本发明还能够实现LET承载的无线网络数据的传输。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也支持基于LWAAP模块的由LET承载的无线网络数据的传输。
当图1至图6所示的方法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作为无线网络数据的发送端时,该数据传输方法可包括如下执行内容:
将待传输的第二业务数据存储在传输缓存区,并按照存储顺序从传输缓存区中读取第二业务数据,将读取的第二业务数据发送给接收设备,其中,第二业务数据即为无线网络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对无线网络数据的传输是透明传输。作为数据发送端的用户设备将待传输的无线网络数据存储在传输缓存区,再从传输缓存区中按存储顺序对无线网络数据进行读取,并逐一向基站发送。
当图1至图6所示的方法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作为无线网络数据的接收端时,该数据传输方法可包括如下执行内容:
接收第二业务数据,并将接收到的第二业务数据存储在传输缓存区,并按照存储顺序从传输缓存区中读取第二业务数据并进行处理,其中,第二业务数据即为无线网络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对无线网络数据的传输是透明传输,因此在接受过程中对发送方逐一发送的无线网络数据进行顺序接收以及存储即可,并逐一对接收到的无线网络数据进行处理。
进一步,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基于LWAAP的数据传输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处理器601、存储器602和数据收发器603,处理器601、存储器602和数据收发器603通过总线连接。
其中,存储器602用于存储处理器601的执行指令,以及缓存数据。数据收发器603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数据至少包括在长期演进-无线局域网聚合传输过程中无线局域网承载的分流数据,可以理解的是,该数据也可以是LET承载的无线网络数据。
处理器601中配置有基于长期演进-无线局域网聚合适配协议模块(LWAAP模块),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业务数据,并将第一业务数据存储在存储器602内;在确定第一业务数据需要重传时,从存储器602中读取第一业务数据,并重新向第二设备发送读取的第一业务数据。进一步,处理器601还用于对第一业务数据添加头信息;其中,头信息包括发送序列、数据类型信息和轮询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将添加头信息的第一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二设备,并存储在存储器602中。进一步,处理器601还用于将待传输的第二业务数据存储在存储器602,并按照存储顺序从存储器602中读取第二业务数据,将读取的第二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二设备;和/或接收第二业务数据,并将接收到的第二业务数据存储在存储器602,并按照存储顺序从存储器602中读取第二业务数据并进行处理。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数据传输装置中的处理器601和存储器60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
本实施例中,上述数据传输装置即可为用户设备也可以为基站,该数据传输装置具体执行的内容与图1至图6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的内容相同,详情请参见上述对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参阅图8,图8是本发明是基于LWAAP的数据传输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基于LWAAP模块,此外,该数据传输装置的LWAAP模块至少包括一组确认传输模块701(Acknowledged Mode,AM)和透明传输模块702(Transparent Mode,TM),其中,确认传输模块701用于对WLAN承载的无线局域网数据进行传输,透明传输模块702用于对LET承载的无线网络数据进行传输。
其中,确认传输模块701和透明传输模块702与LET制式下的演进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模块703的接口为上层服务接口,与WLAN制式下的媒体接入模块704的接口为下层服务接口。
当数据传输装置作为数据的发送端时,若数据为无线局域网数据,则确认传输模块701通过上层服务接口从演进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模块703接收无线局域网数据,接收的无线局域网数据由LWAAP模块进行处理,处理过的无线局域网数据通过下层服务接口发送至媒体接入模块704。当数据传输装置作为无线局域网数据的接收端时,则通过下层服务接口从媒体接入模块704接收无线局域网数据,接收的无线局域网数据由LWAAP模块进行处理,并通过上层服务接口将无线局域网数据发送至演进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模块703。若数据为无线网络数据时,透明传输模块702通过上层服务接口从演进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模块703接收无线网络数据,接收的无线网络数据由LWAAP模块进行处理,处理过的无线网络数据通过下层服务接口发送至媒体接入模块704。当数据传输装置作为无线网络数据的接收端时,则通过下层服务接口从媒体接入模块704接收无线网络数据,接收的无线网络数据由LWAAP模块进行处理,并通过上层服务接口将处理过的无线网络数据发送至演进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模块703。
进一步,参阅图9a,图9a是图8中确认传输模块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确认传输模块包括传输缓存子模块7011、重传缓冲子模块7012、加头信息子模块7013、控制子模块7014、路由子模块7015以及去头信息子模块7016。
当该数据传输装置作为无线局域网数据的发送端时,无线局域网数据的传输路径如图9a中的带箭头的实线所示,箭头的方向即为无线局域网数据的在确认传输模块中的传输方向。无线局域网数据通过上层服务接口传输至传输缓存子模块7011,并根据存储的顺序逐一传输至加头信息子模块7013,加头信息之后的数据一方面通过下层服务接口发送出去,另一方面存储至重传缓冲子模块7012中,控制子模块7014则用于生成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用于该数据传输装置判断是执行将重传缓冲子模块7012中存储的无线局域网数据读取出,并重新执行传输动作;还是删除重传缓冲子模块7012中存储的无线局域网数据。
当该数据传输装置作为数据接收端时,无线局域网数据的传输路径如图9a中的带箭头的虚线所示,箭头的方向即为无线局域网数据的传输方向。无线局域网数据通过下层服务接口传输至路由子模块7015,路由子模块7015对该数据进行解析,判断该无线局域网数据是否包含控制数据,将解析得到的控制数据传输至控制子模块7014,无线局域网数据传输至去头信息子模块7016。控制子模块7014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数据进一步生成控制数据包,该控制数据包中包含有对接收到的无线局域网数据的确认消息,该控制数据包进一步被发送回对应的数据发送端。去头信息子模块7016则将无线局域网数据中添加的头信息删除,并将删除了头信息的无线局域网数据通过上层服务接口传输至演进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模块。
进一步,参阅图9b,图9b是图8中透明传输模块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透明传输模块至少包括一组接收透明模块7021和发送透明模块7022,其中发送透明模块7022中包含传输缓存子模块。当该数据传输装置作为无线网络数据的发送端时,无线网络数据通过上层服务接口传输至传输缓存子模块,并根据存储的顺序逐一传输下层服务接口。当该数据传输装置作为无线网络数据接收端时,直接从下层服务接口接收无线网络数据,并通过上层服务接口对无线网络数据进行传输。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即可为用户设备又可以为基站,其具体的数据传输方法与图1至图6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参阅图10,图10是本发明数据传输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用户设备和基站。
其中,用户设备和基站可以互为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用户设备和基站均包括至少一组透明传输模块1002和确认传输模块1001。其中,用户设备和基站均为图8所示的数据传输装置,该数据传输装置中的确认传输模块1001和透明传输模块1002分别与图9a和图9b所示的确认传输模块和透明传输模块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图10中为了使附图简洁,将接收透明模块和发送透明模块合并为透明传输模块1002,但其实质上的数据传输方式是图9b中的数据传输方式。
进一步,本发明还公开一存储介质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数据,该程序数据能够被执行以实现如图1至图6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LWAAP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基于长期演进-无线局域网聚合适配协议模块的利用无线局域网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数据为在长期演进-无线局域网聚合传输过程中所述无线局域网承载的分流数据;
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业务数据,并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存储在重传缓存区;
在确定所述第一业务数据需要重传时,从所述重传缓存区中读取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并重新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读取的第一业务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确认消息;
若是,则删除所述重传缓存区中的所述第一业务数据;若否,则确定所述第一业务数据需要重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执行所述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业务数据后,开始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轮询时间进行计时;
所述在预设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确认消息,包括:
当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确认消息时,停止对所述轮询时间的计时;
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轮询时间的计时超过预设时间时,在待传输的其他第一业务数据中添加轮询标识,或者生成带有所述轮询标识的控制数据,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添加轮询标识的其他第一业务数据或所述带有所述轮询标识的控制数据;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所述轮询标识反馈的轮询结果,判断是否能够从所述轮询结果中获取所述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确认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业务数据,并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存储在重传缓存区,包括:
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添加头信息;其中,所述头信息包括发送序列、数据类型信息和轮询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将添加头信息的第一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并存储在所述重传缓存区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待传输的第二业务数据存储在传输缓存区,并按照存储顺序从所述传输缓存区中读取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将读取的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接收设备;和/或
接收第二业务数据,并将所述接收到的第二业务数据存储在所述传输缓存区,并按照存储顺序从所述传输缓存区中读取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并进行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的数据;
判断所述数据是第一业务数据还是控制数据;
若所述数据是第一业务数据,则将所述数据进行处理;
若所述数据是控制数据,则对所述控制数据进行解析,根据解析结果生成相应的反馈控制数据,并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所述反馈控制数据。
7.一种基于LWAAP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数据收发器,所述处理器、存储器和数据收发器通过总线连接;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执行指令;
所述数据收发器,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所述数据为在长期演进-无线局域网聚合传输过程中所述无线局域网承载的分流数据;
所述处理器中配置有基于长期演进-无线局域网聚合适配协议模块;
所述处理器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业务数据,并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存储在重传缓存区;
在确定所述第一业务数据需要重传时,从所述重传缓存区中读取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并重新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读取的第一业务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添加头信息;其中,所述头信息包括发送序列、数据类型信息和轮询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将添加头信息的第一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并存储在所述重传缓存区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将待传输的第二业务数据存储在传输缓存区,并按照存储顺序从所述传输缓存区中读取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将读取的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接收设备;和/或
接收第二业务数据,并将所述接收到的第二业务数据存储在所述传输缓存区,并按照存储顺序从所述传输缓存区中读取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并进行处理。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能够被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010403.4A CN107959555B (zh) | 2017-10-25 | 2017-10-25 | 一种基于lwaap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PCT/CN2018/111951 WO2019080906A1 (zh) | 2017-10-25 | 2018-10-25 | 一种基于lwaap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010403.4A CN107959555B (zh) | 2017-10-25 | 2017-10-25 | 一种基于lwaap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959555A true CN107959555A (zh) | 2018-04-24 |
CN107959555B CN107959555B (zh) | 2021-09-03 |
Family
ID=61964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010403.4A Active CN107959555B (zh) | 2017-10-25 | 2017-10-25 | 一种基于lwaap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959555B (zh) |
WO (1) | WO2019080906A1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080906A1 (zh) * | 2017-10-25 | 2019-05-02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lwaap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09743143A (zh) * | 2018-11-16 | 2019-05-10 | 深圳证券交易所 | 数据的重传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535932A (zh) * | 2019-08-16 | 2019-12-03 | 太原理工大学 | 一种跨国企业知识传输系统 |
CN111447046A (zh) * | 2020-03-26 | 2020-07-24 | 广州市百果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业务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WO2020186521A1 (zh) * | 2019-03-21 | 2020-09-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54017A (zh) * | 2002-04-26 | 2003-11-05 | Lg电子株式会社 | 轮询无线链路控制层的协议数据单元的方法和系统 |
US20060209837A1 (en) * | 2005-03-16 | 2006-09-21 | Lee Jai 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managing a retransmission persistence |
CN102282794A (zh) * | 2009-01-14 | 2011-12-14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定时器轮询重传到期 |
US20120170556A1 (en) * | 2010-12-31 | 2012-07-05 | Atheros Communications, Inc. | Coexistence mechanism for collocated wlan and wwan communication devices |
US8958411B2 (en) * | 2008-03-17 | 2015-02-1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RLC data |
CN106954230A (zh) * | 2016-01-06 | 2017-07-1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流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918252B2 (en) * | 2015-05-15 | 2018-03-13 | Mediatek Inc. | Rate adaptation for LTE-WLAN aggregation |
US10251052B2 (en) * | 2015-08-27 | 2019-04-02 | Mediatek Inc. | Method of dynamic PDCP status report polling for LTE-WLAN aggregation |
GB2548905B (en) * | 2016-04-01 | 2021-07-28 | Tcl Communication Lt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AN-WLAN aggregation |
CN107959555B (zh) * | 2017-10-25 | 2021-09-03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lwaap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2017
- 2017-10-25 CN CN201711010403.4A patent/CN107959555B/zh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10-25 WO PCT/CN2018/111951 patent/WO201908090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54017A (zh) * | 2002-04-26 | 2003-11-05 | Lg电子株式会社 | 轮询无线链路控制层的协议数据单元的方法和系统 |
US20060209837A1 (en) * | 2005-03-16 | 2006-09-21 | Lee Jai 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managing a retransmission persistence |
US8958411B2 (en) * | 2008-03-17 | 2015-02-1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RLC data |
CN102282794A (zh) * | 2009-01-14 | 2011-12-14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定时器轮询重传到期 |
US20120170556A1 (en) * | 2010-12-31 | 2012-07-05 | Atheros Communications, Inc. | Coexistence mechanism for collocated wlan and wwan communication devices |
CN106954230A (zh) * | 2016-01-06 | 2017-07-1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流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ERICSSON: "《3GPP TSG-RAN WG2#95 Tdoc R2-165479》", 12 August 2016 *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080906A1 (zh) * | 2017-10-25 | 2019-05-02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lwaap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09743143A (zh) * | 2018-11-16 | 2019-05-10 | 深圳证券交易所 | 数据的重传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743143B (zh) * | 2018-11-16 | 2021-07-30 | 深圳证券交易所 | 数据的重传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WO2020186521A1 (zh) * | 2019-03-21 | 2020-09-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US11909537B2 (en) | 2019-03-21 | 2024-02-2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CN110535932A (zh) * | 2019-08-16 | 2019-12-03 | 太原理工大学 | 一种跨国企业知识传输系统 |
CN111447046A (zh) * | 2020-03-26 | 2020-07-24 | 广州市百果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业务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959555B (zh) | 2021-09-03 |
WO2019080906A1 (zh) | 2019-05-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59555A (zh) | 一种基于lwaap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TWI387256B (zh) | 改善傳輸時間間隔集束傳輸之方法及通訊裝置 | |
TWI405445B (zh) | 處理一傳輸時間間隔集束模式的方法及通訊裝置 | |
US7974229B2 (en) | Relay for extended range point-to-point wireless packetized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4104479B (zh) | 经由无线网络和无线装置发送/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2577267B (zh) | 使终端之间的通信高速化的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 |
CN101621368B (zh) | 一种重传数据包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4618236A (zh) | 一种加速网络的并行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 |
KR100750166B1 (ko) | 무선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효율적인 데이터 재전송 장치 및방법 | |
US6765889B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 |
CN111435866B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 |
US8599734B1 (en) | TCP proxy acknowledgements | |
CN105934907A (zh) | 无线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 |
CN109067796A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TWI489842B (zh) | 無線通訊系統處理動態封包重傳的方法及其相關裝置 | |
CN107172649A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 |
JP4772553B2 (ja) | データ送受信装置及びデータ送受信方法 | |
CN105871512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2804664B (zh) | 通信系统、通信设备、通信方法和程序 | |
CN101238674A (zh) | 经由无线网络和无线装置发送和/或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
JP2014192811A (ja) | 中継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 |
CN104661311A (zh) | 载波聚合下缓存状态报告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 |
KR100859499B1 (ko) |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그에 따른 통신 시스템 | |
CN106993311A (zh) | 基站数据优化传输方法与系统 | |
CN115499108B (zh) | 一种基于udp协议的闭环网络通信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