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59488B - 一种带短路保护的固态继电器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短路保护的固态继电器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959488B CN107959488B CN201711210612.3A CN201711210612A CN107959488B CN 107959488 B CN107959488 B CN 107959488B CN 201711210612 A CN201711210612 A CN 201711210612A CN 107959488 B CN107959488 B CN 10795948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stor
- triode
- circuit
- capacitor
- bidirectio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08—Modifications for protecting switching circuit against overcurrent or overvoltage
- H03K17/082—Modifications for protecting switching circuit against overcurrent or overvoltage by feedback from the output to the control circuit
- H03K17/0824—Modifications for protecting switching circuit against overcurrent or overvoltage by feedback from the output to the control circuit in thyristor switche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固态继电器电路技术领域,更具体的公开了一种带短路保护的固态继电器电路,包括输入电路、控制电路、过零电路、输出电路、吸收电路、短路保护电路和采样电路,本发明通过增加短路保护电路和采样电路,该短路保护电路中双向可控硅Q3具有断电反应快,并且能在微秒级内开通或者关断的特点,从而保护电路内的元器件和线路上的负载,避免造成损失,因此具有断电速度快的特点,并且输出电路包括双向可控硅TR1,因此当固态继电器负载出现短路或者损坏时,该输出电路中的会双向可控硅TR1及时断开,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和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固态继电器电路技术领域,更具体的公开了一种带短路保护的固态继电器电路。
背景技术
传统的市面上使用的固态继电器都没有短路保护功能,当外接负载出现问题造成电流过大时常常造成固态继电器的损坏,通用的办法是在线路上再串接上一个断路器作为线路的保护器,但每条线路都串接个断路器,不但费钱费地方,由于其断路器是纯机械结构反应速度比较慢,因此所起的作用不是很大,所以是经常是断路器把电路断开了后,该固态继电器也已经永久性损坏,无法再次使用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断电速度快、延长使用寿命和降低成本的带短路保护的固态继电器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短路保护的固态继电器电路,包括输入电路、控制电路、过零电路、输出电路、吸收电路、短路保护电路和采样电路,所述输入电路由接口J1、第三电阻R3、第二电阻R2、三极管T2A、第一电阻R1、第三电容C3、第二电容C2、二极管D1和第一电容C1组成,所述接口J1的1号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接口J1的2号端连接第三电阻R3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与第二电容C2一端连接和三极管T2A的1号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二电容C2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2A的6号端后连接第二电阻R2另一端,所述三极管T2A的2号端连接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三电容C3并联在第一电阻R1两端后接地,所述第一电容C1并联在二极管D1两端;
所述控制电路由第四电阻R4、发光管LED、三极管T1、第五电阻R5和光藕DP2组成,所述光藕DP2的1号端连接第五电阻R5一端,所述第四电阻R4连接发光管LED的正极,该发光管LED的负极和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光藕DP2的2号端,所述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第二电阻R2另一端,该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第一电阻R1一端;
所述过零电路由第八电阻R8和第十一电阻R11组成,所述第十一电阻R11一端连接所述光藕DP2的4号端,所述第八电阻R8一端连接所述光藕DP2的3号端;
所述输出电路包括双向可控硅TR1,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1号端连接在所述光藕DP2的4号端和所述第十一电阻R11一端之间,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2号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R11另一端,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3号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另一端;
所述吸收电路由第十电阻R10、第十六电容C16和第一电容E1组成,所述第一电容E1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一端,且所述第十电阻R10一端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3号端,所述第一电容E1另一端连接第十六电容C16一端,且第十六电容C16一端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2号端,所述第十六电容C16另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另一端;
所述短路保护电路由第四电容C4、第六电阻R6、双向可控硅Q3、第十三电阻R13、三极管T2B、发光管LED1、第七电阻、三极管T3和第九电阻R9组成,所述电容C4一端分别连接双向可控硅Q3的3号端和第六电阻R6一端,且电容C4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R6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3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T3的基极连接第九电阻R9一端,该三极管T3的发射极连接双向可控硅Q3的2号端,所述双向可控硅Q3的2号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另一端,所述双向可控硅Q3的1号端连接第十三电阻R13一端,且该第十三电阻R13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2B的5号端,所述三极管T2B的3号端连接所述三极管T2A的6号端,所述三极管T2A的4号端接地,所述发光管LED1的正极连接在第十三电阻R13和双向可控硅Q3之间,该发光管LED1的负极连接第七电阻R7一端接地;
所述采样电路由第十二电阻R12、第五电容C5和传感器J3,所述传感器J3的1号端连接第十二电阻R12一端,且所述第十二电阻R12连接三极管T3的发射极,所述所述传感器J3的2号端接地,所述传感器J3的3号端连接在第十二电阻R12和第五电容C5之间,所述第十二电阻R12另一端连接第五电容C5一端,所述第五电容C5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R9另一端,且该第五电容C5另一端接地。
较现有技术,本发明有益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本发明通过增加短路保护电路和采样电路,该短路保护电路中双向可控硅Q3具有断电反应快,并且能在微秒级内开通或者关断的特点,从而保护电路内的元器件和线路上的负载,避免造成损失,因此具有断电速度快的特点,并且输出电路包括双向可控硅TR1,因此当固态继电器负载出现短路或者损坏时,该输出电路中的会双向可控硅TR1及时断开,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和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电路原理框图。
其中:1-输入电路;2-控制电路;3-过零电路;4-输出电路;5-吸收电路;6-短路保护电路;7-采样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图1所示,一种带短路保护的固态继电器电路,包括输入电路1、控制电路2、过零电路3、输出电路4、吸收电路5、短路保护电路6和采样电路7,所述输入电路1由接口J1、第三电阻R3、第二电阻R2、三极管T2A、第一电阻R1、第三电容C3、第二电容C2、二极管D1和第一电容C1组成,所述接口J1的1号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接口J1的2号端连接第三电阻R3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与第二电容C2一端连接和三极管T2A的1号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二电容C2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2A的6号端后连接第二电阻R2另一端,所述三极管T2A的2号端连接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三电容C3并联在第一电阻R1两端后接地,所述第一电容C1并联在二极管D1两端;
所述控制电路2由第四电阻R4、发光管LED、三极管T1、第五电阻R5和光藕DP2组成,所述光藕DP2的1号端连接第五电阻R5一端,所述第四电阻R4连接发光管LED的正极,该发光管LED的负极和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光藕DP2的2号端,所述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第二电阻R2另一端,该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第一电阻R1一端;
所述过零电路3由第八电阻R8和第十一电阻R11组成,所述第十一电阻R11一端连接所述光藕DP2的4号端,所述第八电阻R8一端连接所述光藕DP2的3号端;
所述输出电路4包括双向可控硅TR1,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1号端连接在所述光藕DP2的4号端和所述第十一电阻R11一端之间,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2号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R11另一端,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3号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另一端;
所述吸收电路5由第十电阻R10、第十六电容C16和第一电容E1组成,所述第一电容E1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一端,且所述第十电阻R10一端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3号端,所述第一电容E1另一端连接第十六电容C16一端,且第十六电容C16一端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2号端,所述第十六电容C16另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另一端;
所述短路保护电路6由第四电容C4、第六电阻R6、双向可控硅Q3、第十三电阻R13、三极管T2B、发光管LED1、第七电阻、三极管T3和第九电阻R9组成,所述电容C4一端分别连接双向可控硅Q3的3号端和第六电阻R6一端,且电容C4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R6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3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T3的基极连接第九电阻R9一端,该三极管T3的发射极连接双向可控硅Q3的2号端,所述双向可控硅Q3的2号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另一端,所述双向可控硅Q3的1号端连接第十三电阻R13一端,且该第十三电阻R13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2B的5号端,所述三极管T2B的3号端连接所述三极管T2A的6号端,所述三极管T2A的4号端接地,所述发光管LED1的正极连接在第十三电阻R13和双向可控硅Q3之间,该发光管LED1的负极连接第七电阻R7一端接地;
所述采样电路7由第十二电阻R12、第五电容C5和传感器J3,所述传感器J3的1号端连接第十二电阻R12一端,且所述第十二电阻R12连接三极管T3的发射极,所述所述传感器J3的2号端接地,所述传感器J3的3号端连接在第十二电阻R12和第五电容C5之间,所述第十二电阻R12另一端连接第五电容C5一端,所述第五电容C5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R9另一端,且该第五电容C5另一端接地。
上述中一种带短路保护的固态继电器电路的短路保护工作时,当吸收电路的负载出现电流过大超过输出电路承受的范围时,此时采用电路的传感器就会将信号及时反馈给控制电路,此时控制电路连接的短路保护电路中的双向可控硅Q3对输出电路上的元器件进行保护。
当然,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带短路保护的固态继电器电路,包括输入电路(1)、控制电路(2)、过零电路(3)、输出电路(4)、吸收电路(5)、短路保护电路(6)和采样电路(7),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路(1)由接口J1、第三电阻R3、第二电阻R2、三极管T2A、第一电阻R1、第三电容C3、第二电容C2、二极管D1和第一电容C1组成,所述接口J1的1号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接口J1的2号端连接第三电阻R3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与第二电容C2一端连接和三极管T2A的1号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二电容C2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2A的6号端后连接第二电阻R2另一端,所述三极管T2A的2号端连接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三电容C3并联在第一电阻R1两端后接地,所述第一电容C1并联在二极管D1两端;
所述控制电路(2)由第四电阻R4、发光管LED、三极管T1、第五电阻R5和光藕DP2组成,所述光藕DP2的1号端连接第五电阻R5一端,所述第四电阻R4连接发光管LED的正极,该发光管LED的负极和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光藕DP2的2号端,所述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第二电阻R2另一端,该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第一电阻R1一端;
所述过零电路(3)由第八电阻R8和第十一电阻R11组成,所述第十一电阻R11一端连接所述光藕DP2的4号端,所述第八电阻R8一端连接所述光藕DP2的3号端;
所述输出电路(4)包括双向可控硅TR1,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1号端连接在所述光藕DP2的4号端和所述第十一电阻R11一端之间,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2号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R11另一端,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3号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另一端;
所述吸收电路(5)由第十电阻R10、第十六电容C16和第一电容E1组成,所述第一电容E1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一端,且所述第十电阻R10一端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3号端,所述第一电容E1另一端连接第十六电容C16一端,且第十六电容C16一端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2号端,所述第十六电容C16另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另一端;
所述短路保护电路(6)由第四电容C4、第六电阻R6、双向可控硅Q3、第十三电阻R13、三极管T2B、发光管LED1、第七电阻、三极管T3和第九电阻R9组成,所述电容C4一端分别连接双向可控硅Q3的3号端和第六电阻R6一端,且电容C4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R6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3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T3的基极连接第九电阻R9一端,该三极管T3的发射极连接双向可控硅Q3的2号端,所述双向可控硅Q3的2号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另一端,所述双向可控硅Q3的1号端连接第十三电阻R13一端,且该第十三电阻R13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2B的5号端,所述三极管T2B的3号端连接所述三极管T2A的6号端,所述三极管T2A的4号端接地,所述发光管LED1的正极连接在第十三电阻R13和双向可控硅Q3之间,该发光管LED1的负极连接第七电阻R7一端接地;
所述采样电路(7)由第十二电阻R12、第五电容C5和传感器J3,所述传感器J3的1号端连接第十二电阻R12一端,且所述第十二电阻R12连接三极管T3的发射极,所述所述传感器J3的2号端接地,所述传感器J3的3号端连接在第十二电阻R12和第五电容C5之间,所述第十二电阻R12另一端连接第五电容C5一端,所述第五电容C5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R9另一端,且该第五电容C5另一端接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210612.3A CN107959488B (zh) | 2017-11-28 | 2017-11-28 | 一种带短路保护的固态继电器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210612.3A CN107959488B (zh) | 2017-11-28 | 2017-11-28 | 一种带短路保护的固态继电器电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959488A CN107959488A (zh) | 2018-04-24 |
CN107959488B true CN107959488B (zh) | 2023-08-15 |
Family
ID=61962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210612.3A Active CN107959488B (zh) | 2017-11-28 | 2017-11-28 | 一种带短路保护的固态继电器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95948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72139B (zh) * | 2018-11-29 | 2019-12-24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具有短路保护与宽电压控制的三相交流固态继电器电路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18718A (en) * | 1978-11-08 | 1980-08-19 |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 Protective relay apparatus |
CN101034886A (zh) * | 2006-03-09 | 2007-09-12 | 展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输出反馈的电磁耦合固态继电器 |
CN203225213U (zh) * | 2013-03-22 | 2013-10-02 | 深圳市慧锐通智能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保护继电器触点的保护电路 |
CN104409281A (zh) * | 2014-12-12 | 2015-03-11 | 东莞市精诚电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继电器控制大电流负载触点保护电路 |
CN105826063A (zh) * | 2016-05-30 | 2016-08-03 | 东北农业大学 | 一种用于三相配电变压器的无触点有载自动正反调压分接开关装置 |
CN208461795U (zh) * | 2017-11-28 | 2019-02-01 | 宁波盈科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一种带短路保护的固态继电器电路 |
-
2017
- 2017-11-28 CN CN201711210612.3A patent/CN10795948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18718A (en) * | 1978-11-08 | 1980-08-19 |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 Protective relay apparatus |
CN101034886A (zh) * | 2006-03-09 | 2007-09-12 | 展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输出反馈的电磁耦合固态继电器 |
CN203225213U (zh) * | 2013-03-22 | 2013-10-02 | 深圳市慧锐通智能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保护继电器触点的保护电路 |
CN104409281A (zh) * | 2014-12-12 | 2015-03-11 | 东莞市精诚电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继电器控制大电流负载触点保护电路 |
CN105826063A (zh) * | 2016-05-30 | 2016-08-03 | 东北农业大学 | 一种用于三相配电变压器的无触点有载自动正反调压分接开关装置 |
CN208461795U (zh) * | 2017-11-28 | 2019-02-01 | 宁波盈科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一种带短路保护的固态继电器电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959488A (zh) | 2018-04-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569015A (zh) | 交流负载检测电路 | |
CN107959488B (zh) | 一种带短路保护的固态继电器电路 | |
CN102855211B (zh) | 通用串行总线—平衡电压数字接口转换器 | |
CN104916492A (zh) | 继电器控制电路 | |
CN204067750U (zh) |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 |
CN103475205B (zh) | 保护电路 | |
CN204425314U (zh) | 一种光耦反馈隔离器 | |
CN203368019U (zh) | 交流直接驱动led电路的过压保护电路 | |
CN205141638U (zh) | 开关电源输出短路断开保护电路 | |
CN208461795U (zh) | 一种带短路保护的固态继电器电路 | |
CN107872915B (zh) | 一种电子式光控器 | |
CN201797506U (zh) | 一种光耦外部输入防反限流电路 | |
CN204425315U (zh) | 一种光电隔离器 | |
CN203982252U (zh) | 一种新型功率限制电路 | |
CN104760539A (zh) | 汽车刹车灯的状态监视器 | |
CN105407603A (zh) | 一种led长寿命驱动电路 | |
CN103857108B (zh) |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及其驱动电路 | |
CN204425316U (zh) | 双路快速响应大电流输出型光电耦合器 | |
CN204721685U (zh) | 能够实现开关的led照明驱动电路 | |
CN204031552U (zh) | 具有接地保护的大功率 led 灯组控制电路 | |
CN204205566U (zh) | 用于新型高硬度材料切割设备电机的缺相保护器 | |
CN207426692U (zh) | 一种瞬时工频干扰吸收电路 | |
CN203608165U (zh) | 快速分流电路及基于快速分流电路的功率放大电路 | |
CN206962420U (zh) | 一种低成本光耦合保护电路 | |
CN202817734U (zh) | 一种电子开关之短路保护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