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50148B - 一种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的取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的取苗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950148B CN107950148B CN201810010697.9A CN201810010697A CN107950148B CN 107950148 B CN107950148 B CN 107950148B CN 201810010697 A CN201810010697 A CN 201810010697A CN 107950148 B CN107950148 B CN 10795014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edling
- driven
- shaft
- seedlings
- pick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1/00—Transplanting machines
- A01C11/02—Transplanting machines for seedlings
- A01C11/025—Transplanting machines using seedling trays; Devices for removing the seedlings from the tray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的取苗装置,为解决半自动移栽需要人工喂苗和当前取苗装置取苗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牵引机构、行星轮系和取苗爪,所述牵引机构通过对内部平行凸轮片设计,实现了从动轴的非匀速旋转;所述行星轮系随着从动轴的旋转,实现取苗的轨迹,所述取苗爪实现了取苗和投苗的功能,并且可以在从动盘上设计多个,提高了整体取苗的效率。本发明设计的非匀速旋转的取苗装置,在取苗和投苗时能够降低速度,在送苗阶段能够提高速度,整体提高了取苗的效率和稳定性,还解决了半自动移栽机人工喂苗的问题,贴合实际的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的取苗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渐渐增长,大约有8000万亩左右,对于当前多采用机械化种植此类作物,其中主要以半自动移栽机为主,取苗速度30~40株/min;但是随着从事农业的人力逐渐减少和人力成本的逐渐增加,半自动移栽机的的使用已成为阻碍我国种植业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自动移载机的研发变的非常重要,而取苗装置作为自动移栽机的核心工作部件,决定着移栽的效率和质量。但是当前自动移栽机取苗时夹取不稳定,容易造成大量的漏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的取苗装置,能够实现非匀速转动,该装置解决了移栽机需要人工喂苗,效率低下等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为:
一种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的取苗装置,包括牵引机构、行星轮系和取苗爪,所述牵引机构包括主动轴、从动轴、壳体、平行凸轮机构和从动盘,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相互平行,均通过轴承安装在壳体上面;所述平行凸轮机构由两个固连在一起的平行凸轮片和三个从动盘组成,所述的两个平行凸轮片安装在主动轴上,所述从动盘安装在从动轴上面;两个平行凸轮片动程角为360度,每片平行凸轮片依次推动设置在从动盘上的若干个滚子,通过设计平行凸轮片的轮廓,使每个滚子与从动盘按一定的运动规律非匀速连续旋转;
所述行星轮系包括固定齿轮、行星轮2个、连接轴和从动圆盘,所述的固定齿轮安装在从动轴上,从动轴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的壳体上,另一端安装在从动圆盘上,所述的行星轮安装在连接轴上与固定齿轮啮合,连接轴安装在从动圆盘上,所述行星轮一侧设计一个凸轮槽,
所述取苗爪包括滚子连接件、取苗爪壳体、推苗杆、推杆弹簧、苗针、苗针弹簧,所述滚子连接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在滚子I、II和与滚子I、II相连的连接板,其中滚子I一端安装在连接板的端部,另一端与行星轮一侧的凸轮槽配合,滚子II一端设置在连接板的中部,另一端与取苗爪壳体相连;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推苗杆一直保持线接触,所述推苗杆安装在取苗爪壳体内,且推苗杆底端套一推杆弹簧,推苗杆顶端上面安装两个苗针,两个苗针之间安装有苗针弹簧。
进一步的,在所述壳体上设有凸台,所述固定齿轮上面有螺纹孔,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的凸台上面。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齿轮的轴孔比从动轴略大,不会随从动轴转动,所述行星轮与固定齿轮配合转动,行星轮可以绕固定齿轮公转和自转。
进一步的,所述取苗爪壳体通过安装孔安装在从动圆盘上面,取苗爪也就固定在从动圆盘上,并随其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凸轮槽能够推动滚子连接件运动,凸轮槽靠近从动圆盘,所述滚子连接件在凸轮槽到达凸起部分时,其另一侧能够推动推苗杆运动,推苗杆的底端受到取苗爪壳体内的挡板限制其位移,所述推杆弹簧能够起到使推苗杆复位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苗针安装在推苗杆上可以绕其转动,当推苗杆向前运动时两个苗针受到取苗爪壳体的限位孔的限制向中间夹紧;所述苗针弹簧能够起到使两个苗针复位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一种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的取苗装置,通过牵引机构平行凸轮片的设计与行星轮系组合的设计,使整个取苗装置相对于其他取苗装置结构更加简单,从动轴输出为非匀速转动,使得在取苗和投苗时转动较慢,送苗过程转动较快,因此效率也得到的大大提高,还是得漏苗率得到了降低,同时解决了的半自动移栽机需要人工喂苗的问题,降低了人力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取苗装置的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取苗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取苗爪的轴测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取苗爪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取苗爪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固定齿轮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行星轮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牵引机构局部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行星轮系局部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行星轮系俯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取苗爪局部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平行凸轮机构,3主动轴,4从动盘,5从动轴,6取苗爪,7从动圆盘,8行星轮系,9牵引机构,10凸台,11连接轴,12轴套,13固定齿轮,14滚子连接件,15挡板,16推杆弹簧,17推苗杆,18苗针,19取苗爪壳体,20-1滚子I,20-2滚子II,20-3连接板,21苗针弹簧,22螺纹孔,23行星轮,24凸轮槽,25平行凸轮片,26从动盘滚子,27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自动移栽机取苗时夹取不稳定,容易造成大量的漏苗,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的取苗装置,在取苗和投苗时速度降低,送苗时速度提高,并以此提高效率。
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11对本发明的一种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的取苗装置,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的取苗装置,包括牵引机构9、行星轮系8、取苗爪6,所述牵引机构9包括主动轴3、从动轴5、壳体1、平行凸轮机构2、从动盘4,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相互平行,所述主动轴3通过轴承安装在壳体1上面,所述从动轴5通过轴承安装在壳体1上面,如图8所示,所述平行凸轮机构2通过键连接安装在主动轴3上面,平行凸轮机构2由两个固连在一起的平行凸轮片25组成,平行凸轮片25的动程角为360度,每片平行凸轮片25依次推动若干个从动盘滚子26,通过设计平行凸轮片25的轮廓,使每个从动盘滚子26与从动盘4按一定的运动规律非匀速连续旋转,所述从动盘4包括三个,其通过键连接安装在从动轴5上面,每个从动盘的圆周方向上面安装多个从动盘滚子26;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行星轮系8包括固定齿轮13、行星轮232个、连接轴11、从动圆盘7,所述固定齿轮13上面有螺纹孔22,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1的凸台上面,所述行星轮23通过键连接安装在连接轴11上面,行星轮23一侧设计凸轮槽24,所述连接轴11通过轴承安装在从动圆盘7上面,所述从动圆盘7通过轴套12固定在从动轴5上面;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取苗爪6包括滚子连接件14、取苗爪壳体19、推苗杆17、推杆弹簧16、苗针18、苗针弹簧21,所述滚子连接件14包括滚子I20-1,滚子II20-2,连接板20-3,滚子I20-1一端与行星轮23一侧的凸轮槽24配合,另一端与连接板20-3的端部相连;滚子II 20-2一端安装在连接板20-3的中部,另一端与取苗爪壳体19相连;连接板20-3的另一端与推苗杆17一直保持线接触,所述推苗杆17安 装在取苗爪壳体19内,推苗杆17底端套一推杆弹簧16,推苗杆17顶端上面安装两个苗针18,所述苗针弹簧21连接两个苗针18。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固定齿轮13的轴孔比从动轴略大,不会随从动轴转动,所述行星轮与固定齿轮配合转动,行星轮可以绕固定齿轮公转和自转。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取苗爪壳体19通过安装孔安装在从动圆盘7上面,取苗爪6也就固定在从动圆盘7上,并随其转动。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所述凸轮槽24能够推动滚子连接件14运动,凸轮槽24靠近从动圆盘7,所述滚子连接件14在凸轮槽24到达凸起部分时,其另一侧能够推动推苗杆17运动,推苗杆17的底端受到取苗爪壳体19内的挡板15限制其位移,所述推杆弹簧16能够起到使推苗杆17复位的作用。
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11所示,所述苗针18安装在推苗杆17上可以绕其转动,当推苗杆17向前运动时两个苗针18受到取苗爪壳体19的限位孔27的限制向中间夹紧;所述苗针弹簧21能够起到使两个苗针18复位的作用。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工作方式简单描述。如图1和图8所示,动力源从主动轴传入使其匀速转动,主动轴带动平行凸轮机构匀速旋转,由于平行凸轮机构的平行凸轮片的轮廓曲线经过设计,从动盘带动从动轴非匀速转动,使得从动圆盘带动行星轮非匀速公转,同时由于行星轮与固定齿轮组成行星轮系,行星轮自身进行非匀速自转,通过牵引机构、行星轮系和取苗爪的配合实现了该装置的取苗、持苗和投苗的过程。取苗时,行星轮随着从动圆盘公转和自转到慢速转到取苗位置,如图3和图7所示,此时行星轮一侧的凸轮槽转动到凸起位置,使得滚子连接件前端接触推苗杆的位置转动一定角度,由于滚子连接件前端与推苗杆底端一直保持线接触,其滚子连接件前端似凸轮形状,同时使得推苗杆向前压缩推杆弹簧移动,如图11所示,此时连接在推苗杆上面的苗针由于受到取苗爪壳体上面的两个限位孔的限制使其向内收缩夹取秧苗,完成取苗动作;持苗阶段,由于平行凸轮片的轮廓设计使其转动较快的到达投苗位置;投苗时,由于平行凸轮片的设计,由持苗状态快速转动变换到缓慢转动,如图3和图7所示,此时行星轮的平行凸轮片槽已经转过凸起部分,滚子连接件开始回复到之前的角度,推苗杆由于推杆弹簧的作用回复到之前的位置,同时苗针随着推苗杆往回移动,由于两个苗针之间连接两个苗针弹簧,使苗针回复原来开合的状态,此时秧苗掉落,完成投苗动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的取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机构、行星轮系和取苗爪;
所述牵引机构包括主动轴、从动轴、壳体、平行凸轮机构和从动盘,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相互平行,均通过轴承安装在壳体上面;所述平行凸轮机构由两个固连在一起的平行凸轮片和三个从动盘组成,所述的两个平行凸轮片安装在主动轴上,所述从动盘安装在从动轴上面;两个平行凸轮片动程角为360度,每片平行凸轮片依次推动设置在从动盘上的若干个滚子,通过设计平行凸轮片的轮廓,使每个滚子与从动盘按一定的运动规律非匀速连续旋转;
所述行星轮系包括固定齿轮、行星轮2个、连接轴和从动圆盘,所述的固定齿轮安装在从动轴上,从动轴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的壳体上,另一端安装在从动圆盘上,所述的行星轮安装在连接轴上,且行星轮与固定齿轮啮合,连接轴安装在从动圆盘上,所述行星轮一侧设计一个凸轮槽;
所述取苗爪包括滚子连接件、取苗爪壳体、推苗杆、推杆弹簧、苗针、苗针弹簧,所述滚子连接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在滚子I、II和与滚子I、II相连的连接板,其中滚子I一端安装在连接板的端部,另一端与行星轮一侧的凸轮槽配合,滚子II一端设置在连接板的中部,另一端与取苗爪壳体相连;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推苗杆一直保持线接触,所述推苗杆安装在取苗爪壳体内,且推苗杆底端套一推杆弹簧,推苗杆顶端上面安装两个苗针,两个苗针之间安装有苗针弹簧,且两个苗针穿过取苗爪壳体上的两个限位孔,当推苗杆向前运动时两个苗针受到取苗爪壳体的限位孔的限制向中间夹紧;所述苗针弹簧能够起到使两个苗针复位的作用;所述取苗爪壳体安装在从动圆盘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的取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上设有凸台,所述固定齿轮上面有螺纹孔,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的凸台上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的取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齿轮的轴孔比从动轴略大,不会随从动轴转动;所述行星轮与固定齿轮配合转动,行星轮绕固定齿轮公转和自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的取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苗爪壳体通过安装孔安装在从动圆盘上面,使得取苗爪也就固定在从动圆盘上,并随其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的取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苗针安装在推苗杆上能绕其转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10697.9A CN107950148B (zh) | 2018-01-05 | 2018-01-05 | 一种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的取苗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10697.9A CN107950148B (zh) | 2018-01-05 | 2018-01-05 | 一种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的取苗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950148A CN107950148A (zh) | 2018-04-24 |
CN107950148B true CN107950148B (zh) | 2020-09-29 |
Family
ID=61956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01069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950148B (zh) | 2018-01-05 | 2018-01-05 | 一种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的取苗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95014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027601A1 (zh) * | 2020-08-07 | 2022-02-10 | 辛丽 | 一种高稳定性精密直立下栽装置 |
CN116548140B (zh) * | 2023-07-12 | 2023-08-29 | 济南大学 | 一种基于介电弹性体驱动器的取苗、投苗机械手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30825A (ja) * | 1991-07-30 | 1993-02-09 | Kubota Corp | 苗植付装置 |
JP2005198595A (ja) * | 2004-01-16 | 2005-07-28 | Minoru Industrial Co Ltd | ポット苗用移植機 |
KR100576067B1 (ko) * | 2004-07-30 | 2006-05-10 | 대한민국 | 정식기의 플러그묘 취출장치 |
CN106550634B (zh) * | 2015-09-28 | 2019-11-22 | 宁波利农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旋转式双组合凸轮插秧机构 |
CN106961897A (zh) * | 2017-05-12 | 2017-07-21 | 新疆农业大学 | 一种新型的取苗装置 |
-
2018
- 2018-01-05 CN CN201810010697.9A patent/CN10795014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950148A (zh) | 2018-04-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50148B (zh) | 一种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的取苗装置 | |
CN106233902A (zh) | 双行星架式椭圆—非圆齿轮行星轮系钵苗移栽机构 | |
CN109874461B (zh) | 一种窝眼指夹复合式排种器 | |
CN202818941U (zh) | 一种偏心圆-非圆齿轮行星轮系穴盘苗取苗机构 | |
CN204191140U (zh) | 插植机构 | |
CN210016923U (zh) | 一种基于二阶椭圆齿轮行星轮系的穴盘苗取苗机构 | |
CN214545566U (zh) | 水稻钵苗栽植星扇式取苗机构 | |
CN203353108U (zh) | 组合式变速排种器 | |
CN204482319U (zh) | 穴坑施肥装置 | |
CN106717364A (zh) | 同轴双杆弹射式椭圆‑不完全非圆与圆齿轮行星系抛秧机构 | |
CN108934324A (zh) | 一种间断式农用播种机 | |
CN201509421U (zh) | 一种插秧机 | |
CN106332584B (zh) | 双行星架式圆齿轮-非圆齿轮行星轮系钵苗移栽机构 | |
CN206314194U (zh) | 一种同轴双杆弹射式偏心齿轮‑非圆锥锥齿轮行星系宽窄行抛秧机构 | |
CN106332585B (zh) | 双行星架式非圆—椭圆齿轮行星轮系钵苗移栽机构 | |
CN206314195U (zh) | 一种同轴双杆弹射式圆柱齿轮‑椭圆锥齿轮行星系宽窄行抛秧机构 | |
CN202818942U (zh) | 一种椭圆齿轮行星轮系穴盘苗取苗机构 | |
CN203597062U (zh) | 一种二阶傅里叶—偏心非圆齿钵苗移栽夹苗式取苗机构 | |
CN209134800U (zh) | 一种钵苗移栽吊杯 | |
CN203136494U (zh) | 用于精量点播器上的取种装置 | |
CN202979646U (zh) | 一种步行式宽窄行插秧机非圆锥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 | |
CN209845705U (zh) | 一种插秧装置 | |
CN106717366B (zh) | 同轴双杆弹射式圆柱和椭圆锥齿轮行星系宽窄行抛秧机构 | |
CN106258123A (zh) | 双行星架式行星轮系钵苗移栽机构 | |
CN102090189A (zh) | 圆柱凸轮-空间双摇杆摆动式宽窄行插秧机分插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8 Address after: 830000 room 508, liuchuang Park, entrepreneurship service center, No. 682, Tianjin South Road, Urumqi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ew urban area),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Xinjiang xinlongteng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50022 No. 336, South Xin Zhuang West Road, Shizhong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University of Jinan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