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2002B - 气缸单元 - Google Patents
气缸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922002B CN107922002B CN201680027178.2A CN201680027178A CN107922002B CN 107922002 B CN107922002 B CN 107922002B CN 201680027178 A CN201680027178 A CN 201680027178A CN 107922002 B CN107922002 B CN 10792200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afety
- cylinder unit
- chamber
- port
- pist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3570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57 mal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080 ambient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849 de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7/00—Steering linkage; Stub axles or their mountings
- B62D7/06—Steering linkage; Stub axles or their mountings for individually-pivoted wheels, e.g. on king-pins
- B62D7/14—Steering linkage; Stub axles or their mountings for individually-pivoted wheels, e.g. on king-pins the pivotal axes being situated in more than one plane transverse to the longitudinal centre line of the vehicle, e.g. all-wheel steering
- B62D7/142—Steering linkage; Stub axles or their mountings for individually-pivoted wheels, e.g. on king-pins the pivotal axes being situated in more than one plane transverse to the longitudinal centre line of the vehicle, e.g. all-wheel stee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e.g. tractors, carts, earth-moving vehicles, trucks
- B62D7/144—Steering linkage; Stub axles or their mountings for individually-pivoted wheels, e.g. on king-pins the pivotal axes being situated in more than one plane transverse to the longitudinal centre line of the vehicle, e.g. all-wheel stee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e.g. tractors, carts, earth-moving vehicles, trucks for vehicles with more than two ax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7/00—Steering linkage; Stub axles or their mountings
- B62D7/06—Steering linkage; Stub axles or their mountings for individually-pivoted wheels, e.g. on king-pins
- B62D7/14—Steering linkage; Stub axles or their mountings for individually-pivoted wheels, e.g. on king-pins the pivotal axes being situated in more than one plane transverse to the longitudinal centre line of the vehicle, e.g. all-wheel steering
- B62D7/148—Steering linkage; Stub axles or their mountings for individually-pivoted wheels, e.g. on king-pins the pivotal axes being situated in more than one plane transverse to the longitudinal centre line of the vehicle, e.g. all-wheel steering provided with safety devi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0/00—Safety arrangements for fluid actuator systems; Applications of safety devices in fluid actuator systems; Emergency measures for fluid actuator syste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1/00—Servomotor systems without provision for follow-up action; Circuits therefor
- F15B11/02—Systems essentially incorporating special features f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r actuating force of an output member
- F15B11/028—Systems essentially incorporating special features f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r actuating force of an output member for controlling the actuating force
- F15B11/036—Systems essentially incorporating special features f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r actuating force of an output member for controlling the actuating force by means of servomotors having a plurality of working chambers
- F15B11/0365—Tandem construc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211/00—Circuit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2211/70—Output members, e.g. hydraulic motors or cylinders or control therefor
- F15B2211/705—Output members, e.g. hydraulic motors or cylinders or control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output members or actuators
- F15B2211/7051—Linear output members
- F15B2211/7053—Double-acting output members
- F15B2211/7054—Having equal piston area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211/00—Circuit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2211/70—Output members, e.g. hydraulic motors or cylinders or control therefor
- F15B2211/705—Output members, e.g. hydraulic motors or cylinders or control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output members or actuators
- F15B2211/7051—Linear output members
- F15B2211/7055—Linear output members having more than two chambers
- F15B2211/7056—Tandem cylind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211/00—Circuit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2211/80—Other types of control related to particular problems or conditions
- F15B2211/875—Control measures for coping with failures
- F15B2211/8752—Emergency operation mode, e.g. fail-safe operation mo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缸单元,包括连杆和壳体,在所述壳体上对所述连杆进行引导使得其沿着调节轴线可移动,活塞固定到所述连杆上并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分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并且所述壳体具有安全出口,所述安全出口配置为使得当所述连杆处于零位置时,所述活塞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关闭所述安全出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是用于商用车辆的气缸单元。
背景技术
特别是用于商用车辆的液压或气动系统中的气缸单元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这里,在商用车辆、优选商用车辆拖车的主转向轴的情况下,使用其中活塞配置在壳体中并且可以通过加压流体受力的气缸单元,以便经由轨道杆或活塞杆实现车轮的转向运动。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系统的情况下,问题在于,在液压系统或气动系统发生系统故障的情况下,只有付出相当大的努力才能进行车轮进入直行驱动位置所需的恢复运动。因此,利用目前的现有技术,总是需要提供一种并联安全线路,其例如在主气动或液压系统发生系统故障的情况下作用在转向装置上,以实现车轮的直行驱动位置。这里,除了主液压组件之外,还需要另外的气缸单元,以便在液压系统中的一个发生系统故障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使商用车辆的转向组件返回到零位置。这产生了在进行控制以便能够利用对应信号致动商用车辆的转向系统的各种安全线路方面的较大的结构空间要求、高重量和特别高的费用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缸单元,其具有紧凑的设计和低重量,并且同时满足关于在气缸单元用于商用车辆的转向系统的情况下的操作安全性的要求。
所述目的通过下述的气缸单元来实现。从以下说明也得到本发明的进一步优点和特征。
根据本发明,所述气缸单元包括连杆和壳体,其中在所述壳体上对所述连杆进行引导使得其沿着调节轴线可移动,其中活塞固定到所述连杆上,所述活塞将所述气缸单元的内部空间分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其中所述壳体具有安全出口,其中所述安全出口配置和/或形成为使得当所述连杆处于零位置时,所述活塞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关闭所述安全出口。气缸单元的主要部件是具有活塞的连杆以及壳体,其中安全出口配置在壳体上,使得当连杆位于零位置时,固定到连杆上的活塞优选配置成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关闭安全出口。在本文中,优选地,连杆的零位置定义为连杆相对于壳体的位置,其中连杆确保连杆优选与其配合的商用车辆的车轮的直行驱动位置。这里,特别优选地,安全出口相对于壳体沿着调节轴线的延伸设置在壳体的中央,从而当活塞位于壳体的中央位置时,所述活塞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关闭安全出口。根据本发明的可以通过活塞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关闭的安全出口的特征允许进行使连杆返回到其零位置的特别简单地调节。因此,当连杆位于零位置之外并且活塞由此相对于安全出口偏移地配置时,情况是:在活塞的一侧没有流体可以经由安全出口逸出,而在活塞的安全出口位于其上的那侧,流体可以从压力腔室逸出到安全出口中。在第一和第二腔室受到相等压力的情况下,这具有活塞与连杆一起可靠地沿连杆的零位置的方向运动的效果。进行沿连杆的零位置的方向的这种运动,直到活塞关闭安全出口,从而在壳体的两个腔室中的压力大小都是相同的,原因是流体不能再经由安全出口逸出。作为通过活塞关闭安全出口的结果,实现了连杆的防止其沿着调节轴线移动的优选地自动液压或气动阻挡。具有一个安全出口和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关闭安全出口的一个活塞的壳体的非常简单的设计的优点是,不需要自动调节系统来实现连杆进入零位置的自动恢复运动。本发明的这个特征特别适用于不具有转向臂偏转的后转向轴或转向轴,原因在于,由于壳体的两个腔室的简单的均匀加压,所以发生商用车辆的转向车轮进入直行驱动位置的恢复运动,而在调节方面无需另外的费用。因此,可以省略用于液压或气动组件的繁琐的控制系统,由此节省重量和成本。
优选地,所述安全出口形成为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中的孔,其中所述活塞具有平行于所述调节轴线的延伸,所述延伸至少与所述安全出口的平行于所述调节轴线的延伸一样大。特别优选地,安全出口形成为在壳体的内壁中的大致圆形孔或环形孔。壳体优选为中空圆柱形,其中活塞与连杆一起沿着壳体的内壁以基本上流体密封的方式滑动。在这种情况下,壳体的圆柱轴线优选是在壳体上沿着其对连杆进行引导的调节轴线。优选地,活塞具有至少与安全出口的平行于调节轴线的延伸一样大的平行于调节轴线的延伸(换言之,厚度)。特别优选地,活塞的密封件设计成用于覆盖安全出口或封闭在两个相互隔开的密封件之间的所述安全出口,由此防止流体从两个腔室中的一个流入到安全出口中。以这种方式,优选地,活塞与位于腔室中的流体一起用作转向锁。
此外,优选地,所述壳体具有两个端口,其中第一端口通向第一腔室,并且第二端口通向第二腔室,其中所述安全出口相对于重力优选配置在所述端口的上方或配置成与所述端口大致相对。如果在紧急情况下,壳体逆向地填充有压力介质,则特别优选的是,如果安全出口位于壳体的顶部,则壳体的通风是特别直接的。壳体的通风可以非常容易地进行并且无需另外的通风孔,并且所述壳体可以充满对应的流体,其影响活塞与连杆一起进入连杆的零位置的恢复运动。这里,安全出口在壳体端口上方的配置确保了位于壳体中和两个腔室中的空气可以首先逸出,并且优选设置的液压流体从下方溢出到第一和第二腔室,从而确保连杆进入零位置的恢复运动。
优选的情况是,可以经由所述端口将操作流体或安全流体引入到所述腔室中。这里,在第一优选实施方案中,设有操作流体被引入其中的两个腔室,该操作流体与固定到连杆上的对应操作活塞相互作用。优选地,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或者在有意地停用操作液压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将安全流体引入到配置成与前述腔室相邻并且安全活塞配置在其中的安全腔室内,以便将安全活塞与连杆一起调回到零位置并在那里阻挡所述安全活塞。可选择地,优选可以在端口处设置对应的切换阀,该切换阀允许安全流体流入或者操作流体流入和流出。这里,特别优选的是,操作流体和安全流体之间设有严格的分离,特别地以便满足用于平行设置两个独立的气动或液压线路的法定规定,并且仍然能够仅使用一个气缸,其中可以进行商用车辆的纵向连杆和转向系统的正常驱动以及在正常液压或气动系统中的一个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连杆进入零位置的恢复运动。
特别优选地,所述活塞具有两个密封件,其中所述密封件彼此之间的平行于所述调节轴线测量的间距等于或大于所述安全出口的平行于所述调节轴线的延伸。这里,中央间距(也就是说,在每种情况下从密封件的中央相对于调节轴线测量的密封件彼此之间的间距)优选被认为是两个密封件彼此之间的相关间距。特别优选地,密封件间的间距与安全出口的平行于调节轴线的延伸完全相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非常精确地设置零位置,原因是只有当活塞与连杆一起正好位于零位置时才会发生安全出口的完全密封。然而,如果需要改善气缸单元对诸如在商用车辆的操作期间发生的振动等的不敏感性,并且由此如果安全出口即使在例如由于周期性振动而相对较小地偏离零位置的情况下也仍应保持基本上闭合,则可以优选密封件彼此之间的间距更大。特别优选地,密封件彼此之间的间距为安全出口的平行于调节轴线的延伸的1.05~1.2倍。对于该优选的范围,已经发现在零位置的精确设置和同时在活塞经过安全出口的移动期间具有足够的公差之间实现了良好的折衷。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杆具有彼此隔开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其中第一活塞使第一安全腔室和第二安全腔室彼此分开,其中第二活塞使第一工作腔室和第二工作腔室彼此分开,其中第二工作腔室和第二安全腔室通过所述壳体的至少一个(优选两个)分隔件彼此分开。气缸单元的该实施方案借助于在同一壳体中设置总共四个腔室来形成,其中的两个腔室通过第一活塞彼此分开,另外两个腔室通过第二活塞彼此分开。这里,第一活塞使安全腔室彼此分开,并且第二活塞使工作腔室彼此分开。这里,特别地,在商用车辆和气缸单元的正常操作期间,在第一和第二工作腔室中可以仅装有工作流体,并且可以通过第二活塞和作用在第二活塞的两侧上的工作流体来实现连杆的移动。安全腔室优选是空的,或者特别优选地仅填充有空气,其中第一和第二安全端口以及安全出口优选是打开的,用于位于安全腔室中的流体的流入和流出。如果在商用车辆的普通液压系统中发生故障,或者如果在商用车辆的倒车行驶期间将转向器置于直行驱动位置,可以将对应的安全流体引入到第一和第二安全腔室中,其中安全流体对第一活塞施加力,使得第一活塞将连杆返回到其零位置,并且当到达零位置时,由于安全出口被关闭而最终将连杆阻挡在零位置。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其中需要另外的轨道杆或附加气缸来提供这种功能的常规转向装置,在目前情况下提出的气缸单元特别紧凑,仅具有非常小的结构空间要求,并且特别地,在使连杆进入零位置的恢复运动的调节方面,仅需要非常低的费用。对于恢复运动,仅需要将加压流体以相等的压力引入到两个安全腔室中,并且随后自动地发生安全活塞和连杆的恢复运动。在这种情况下,特别优选地,安全流体可以从储器流入到第一和第二安全腔室中,其中优选地,通过弹性介质或例如金属弹簧使储器受到对应的力,以便在完全不需要使用泵的情况下提供足以确保连杆进入零位置的恢复运动的安全流体。
优选地,可以通过将流体以相等的压力引入到第一和第二安全腔室中来产生所述气缸单元的安全模式,其中第一活塞沿所述安全出口的方向移动,直到其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关闭所述安全出口。气缸单元的该实施方案的优点在于,可以在无需进一步调节或控制的情况下产生安全模式。仅将具有足够压力的流体供给到第一和第二安全腔室中产生了连杆进入零位置的移动以及连杆在所述位置中的液压阻挡。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气缸单元的操作模式的特征在于,第二活塞利用第一工作腔室或第二工作腔室的流体而沿着所述调节轴线移动或可移动,其中第一和第二安全腔室优选没有流体。在目前情况下,“没有流体”优选地是指填充有空气或非常低阻力的气体。这里,特别优选地,流体可以以可能最小的阻力流入到安全腔室中并从安全腔室中流出。在气缸单元的正常操作期间,这允许以可能最小的阻力进行操作,由此在安全腔室的区域中仅产生较低的损失。
特别优选地,第一和第二安全腔室设计成填充有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特别适用于在商用车辆的普通液压系统发生系统故障的情况下产生零位置,原因是所述压缩空气可以从环境空气中抽出并且例如通过小的相对简单的泵来提供。特别地,如果使用压缩空气,则省略了另外的流体蓄积器,从而可以使商用车辆的整体重量保持在较低。
在替代实施方案中,第一安全端口和第一工作端口都配置在所述壳体上或第一端口上,并且通向第一腔室,其中第二安全端口和第二工作端口都配置在所述壳体上或第二端口上,并且通向第二腔室,其中设有两个致动件,其阻挡所述安全端口或所述工作端口。因此,特别优选地,壳体仅具有两个安全端口和两个工作端口平行通向其中且彼此独立地打开的两个腔室。这里,通向第一腔室的第一端口和通向第二腔室的第二端口可以设置在壳体本身上,其中第一安全端口和第二工作端口通向第一端口,第二安全端口和第二工作端口通向第二端口。这里,气缸单元的结构空间特别优选地显著减小,原因是未设置两个彼此相邻配置的液压或气动气缸,而是仅设置具有一个第一腔室或第二腔室和一个活塞的一个气缸。这里,优选地,致动件是打开安全端口并关闭工作端口或者打开工作端口并关闭安全端口的滑动阀。
优选的是,所述各致动件具有恢复部件,所述恢复部件被预负荷并且作用在所述致动件上,使得所述致动件移动到其阻挡所述工作端口并打开所述安全端口的位置。以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在商用车辆上的整个系统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在没有对应的相反力的情况下,恢复部件在每种情况下都将致动件移动到其中安全端口打开并且工作端口关闭的位置。在这种状态下,安全流体在每种情况下都可以流入到第一和第二腔室中,其中安全出口同时也被置于打开位置,从而发生连杆进入其零位置的自动恢复运动。特别优选地,恢复部件可以是被预负荷并作用在相应的致动件上的螺旋弹簧。
此外,优选地,可以将与所述恢复部件的力相反作用的控制力施加到所述致动件,其中,如果所述控制力占优势,则所述致动件可以移动到其阻挡所述安全端口并打开所述工作端口的位置。因此,特别地在商用车辆的所有系统都正常运转的情况下,优选的情况是:致动件受到与恢复部件的恢复力相反作用并且使致动件置于其中工作端口打开且安全端口被阻挡的位置的控制力的作用。这里,控制力优选地可以由压电元件或由磁性开关施加。此外,优选地,也可以通过普通液压系统来提供控制力,其中,在液压系统发生故障且液压系统中的压力下降的情况下,控制力下降,最终恢复部件的恢复力占优势并将致动件移动到其中安全端口打开的位置,并且发生气缸单元的连杆进入零位置的自动恢复运动。
此外,优选地,可以关闭所述安全出口,其中特别是当所述致动件阻挡所述安全端口时,所述安全出口被关闭。因此,在安全出口的该实施方案中,在商用车辆的正常操作期间优选关闭安全出口,其中优选地,与设置在致动件处的恢复部件类似,在安全出口处也设有具有恢复部件的阀门。有利地,在安全出口的阀门处的恢复部件与保持安全出口关闭的控制力相反作用。如果控制力减小(例如,在商用车辆上的系统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则恢复部件的恢复力优选打开安全出口。以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在系统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可以发生气缸单元的连杆进入零位置的恢复运动,从而实现商用车辆的车轮的直行驱动位置,而无需主动控制。
特别优选地,设有阻挡单元以将所述连杆紧固在零位置。特别地,如果已经通过上述机构中的一个而液压或气动地使连杆置于零位置,则优选的是,设置阻挡单元,其提供防止连杆沿着调节轴线移动运动的机械阻挡。这特别用于在安全腔室中进一步压力损失的情况下(即使这由于气动或液压装置而不再可能发生)防止连杆沿着调节轴线移动。这里,阻挡单元优选具有阻挡件,其可以放置成与连杆上的相应凹部配合,以防止连杆沿着调节轴线移动。
这里,特别优选地,所述阻挡单元可以固定到所述壳体上或与所述壳体至少部分地一体化。以这种方式,可以实现阻挡单元与壳体一起具有特别紧凑的形式,并且在同一系统中可以提供工作气缸和恢复安全气缸以及机械转向运动锁定的功能集成,为此无需很多单独的部件。
附图说明
从以下参照附图的说明得到本发明的进一步优点和特征。这里,不言而喻,附图中所示的一些特征也可以用在其他实施方案中,除非这由于技术条件而被禁止或被明确排除。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气缸单元的第一优选实施方案的局部断面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气缸单元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的断面图,和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气缸单元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气缸单元的优选实施方案具有壳体4、连杆2和固定到连杆2上的活塞24。这里,连杆2相对于壳体4沿着调节轴线S可移动,并且在壳体的表面侧,该连杆在每种情况下都被紧固而防止其横向于调节轴线S移动。此外,壳体具有第一端口42和第二端口43,其中第一端口42通向第一腔室8并且第二端口43通向第二腔室9。活塞24使第一腔室8与第二腔室9分开。此外,优选的是,在第一端口42上设有第一安全端口42a和第一工作端口42b。优选地,第二安全端口43a和第二工作端口43b在第二端口43处开设。在安全端口42a,43a和工作端口42b,43b开设的区域中,在每种情况下都设有一个致动件12,其交替地阻挡安全端口42a,43a或工作端口42b,43b,并打开相应的另一个端口。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致动件12在每种情况下都配置成使得安全端口42a,43a关闭以及工作端口42b,43b打开。因此,图中所示的气缸单元的状态是气缸单元的正常操作模式,其中连杆2可以利用流体流入到第一腔室8和第二腔室9中并且从其流出而沿着调节轴线移动。在这种状态下,安全出口44优选是关闭的。换言之,在这种状态下,气缸单元用作普通液压或气动气缸,通过其可以实现商用车辆的车轮的转向运动。图1中的虚线示出了致动件12的状态,其中致动件打开安全端口42a,43a并关闭工作端口42b,43b。在这个位置中,安全流体可以流入到第一腔室8和第二腔室9中,其中活塞24利用流入到两个腔室8,9中的流体而沿着调节轴线S移动,直到所述活塞正好位于安全出口44上方,从而防止安全流体经由安全出口44从气缸单元中流出。因此,从图1所示的状态开始,活塞将向右移动,直到其正好位于安全出口44上方,并且其两个密封件10密封安全出口44的右手侧和左手侧。在致动件12上,特别优选地设有恢复部件13,该恢复部件被预负荷成使得其力图沿虚线所示的位置的方向移动致动件12。与恢复部件13的动作相反指示的箭头用于指示在正常操作期间由商用车辆的系统或控制单元产生的控制力,该控制力至少与恢复部件13的恢复力一样大,并且在每种情况下都将致动件12移动到其中在每种情况下安全端口42a,43a关闭且工作端口42b,43b打开的位置。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气缸单元的可选择的优选实施方案,其中气缸单元的工作线路和安全线路优选设置成彼此分开,特别优选地在空间上彼此分开。这里,壳体4在左手侧上具有工作区域,该工作区域设置成通过分隔件46与壳体4的安全区域分开。在安全区域中,优选的是,第一安全腔室8a和第二安全腔室9a设置成通过第一活塞24a彼此分开。第一活塞24a具有两个密封件10,密封件彼此之间的间距大于安全出口44的沿着或平行于调节轴线S的延伸。此外,优选的是,第一安全端口42a通向第一安全腔室8a,并且第二安全端口43a通向第二安全腔室9a。在与分隔件46相邻的左侧上设有由此优选地与安全区域完全分开的工作区域,其中第一工作腔室8b和第二工作腔室9b通过第二活塞24b彼此分开。第一工作端口42b通向第一工作腔室8b,并且第二工作端口43b通向第二工作腔室9b。在正常操作期间,优选地,连杆2利用第二活塞24b造成的流体流入到第一工作腔室8b和第二工作腔室9b中并且从其流出而沿着调节轴线S移动。如果商用车辆的液压或气动系统失效,并且不再有足够的压力可用于第一工作腔室8b和第二工作腔室9b的加压,则优选将安全流体以相等的压力引入到第一安全腔室8a和第二安全腔室9a中。这里,在图2所示的状态下,在第二安全腔室9a中的第一活塞24a的左手侧上积聚比第一安全腔室8a中更高的压力。只要安全出口44尚未被第一活塞24a关闭,流入到第一安全腔室8a中的流体就由此能够通过安全出口44流出,而流入到第二安全腔室9a中的安全流体在其内产生压力积聚。因此,第二安全腔室9a中的压力超过了第一安全腔室8a中的压力,并且第一活塞24a向右移动。一旦连杆2与第一活塞24a一起位于其中第一活塞24a正好配置在安全出口44的水平处的零位置,则安全流体不能再通过安全出口44流出。结果,在第一安全腔室8a和第二安全腔室9a中积聚相同的压力,由此产生第一活塞24a的气动或液压阻挡。以这种方式,对连杆2进行液压或气动紧固而防止其沿着或平行于枢转轴线S移动。优选地,阻尼器11与安全端口42a,43a连接,该阻尼器例如基于流体摩擦阻尼的原理。优选地,阻尼器11连接在通向安全端口42a,43a的管线之间,并且该阻尼器优选包括孔口。因此,在气缸单元的正常操作期间和在安全操作期间,都可以抑制连杆2相对于壳体4的振动。优选地,阻尼器11配备有闭合机构(优选地,截止阀),以便在关闭安全出口44之后液压转向阻挡的作用不被破坏。优选地,阻尼器11也可以用在图1和图3所示的实施方案中。
图3示出了气缸单元的实施方案,其中除了图2的实施方案之外,在壳体4上,优选地在图2的分隔件46的区域中还设有阻挡单元6。这里,示出了阻挡单元6在第二位置中通过配合在连杆2上的配合部22中的阻挡件62来防止连杆2沿着调节轴线S移动。这里,除了连杆的阻挡之外或作为其替代,所述紧固动作还通过第一活塞24a以及位于第一和第二安全腔室8a,9a中的流体来实现。此外,优选地,阻挡支撑件64的大部分与壳体4一体形成。这里,在插入阻挡件62和恢复部件66之后,仅需拧上盖67,这简化了组装过程并确保了壳体4和阻挡单元6之间的界面的高水平稳定性。不言而喻,所述界面的单一设计和多部分设计都可以用在本发明的本文未示出的所有其他变体中。在阻挡单元6的第二位置,阻挡件62与连杆2的配合部22配合。在如图3所示的阻挡单元6的第二状态中,不再可能存在连杆2相对于壳体4和相对于阻挡单元6的沿着调节轴线S的移动运动。为了使阻挡单元6再次处于其中阻挡件62不与连杆2配合的第一状态,必须增大保持部件的压力,使得保持部件的力超过恢复部件66的恢复力,从而最终可以使阻挡件62再次从连杆2脱离。
附图标记列表
2 连杆
24 活塞
24a 第一活塞
24b 第二活塞
4 壳体
42 第一端口
42a 第一安全端口
42b 第一工作端口
43 第二端口
43a 第二安全端口
43b 第二工作端口
44 安全出口
6 阻挡单元
8 第一腔室
8a 第一安全腔室
8b 第一工作腔室
9 第二腔室
9a 第二安全腔室
9b 第二工作腔室
10 密封件
11 阻尼器
12 致动件
13 恢复部件
S 调节轴线
Claims (16)
1.一种气缸单元,包括连杆(2)和壳体(4),其中在所述壳体(4)上对所述连杆(2)进行引导使得其沿着调节轴线(S)可移动,
其中活塞固定到所述连杆(2)上,所述活塞将所述壳体(4)的内部空间分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其中所述壳体(4)具有安全出口(44),
其中所述安全出口(44)配置和/或形成为使得当所述连杆(2)处于零位置时,所述活塞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关闭所述安全出口(44),
其中第一安全端口(42a)和第一工作端口(42b)都配置在所述壳体(4)上或第一端口(42)上,并且通向第一腔室,
其中第二安全端口(43a)和第二工作端口(43b)都配置在所述壳体(4)上或第二端口(43)上,并且通向第二腔室,和
其中设有两个致动件(12),其阻挡所述安全端口(42a,43a)或所述工作端口(42b,43b)。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单元,
其中所述安全出口(44)形成为在所述壳体(4)的内壁中的孔,和
其中所述活塞具有平行于所述调节轴线(S)的延伸,所述延伸至少与所述安全出口(44)的平行于所述调节轴线(S)的延伸一样大。
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气缸单元,
其中所述壳体(4)具有两个端口(42,43),其中第一端口(42)通向第一腔室,并且第二端口(43)通向第二腔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缸单元,
其中所述安全出口(44)配置在所述端口(42,43)的上方或配置成与所述端口相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缸单元,
其中可以经由所述端口(42,43)将操作流体(A,B)或安全流体(Z)引入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中。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缸单元,
其中所述活塞具有两个密封件(10),和
其中所述密封件(10)彼此之间的平行于所述调节轴线(S)测量的间距等于或大于所述安全出口(44)的平行于所述调节轴线的延伸。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缸单元,其中所述连杆(2)具有彼此隔开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
其中第一活塞使第一安全腔室和第二安全腔室彼此分开,
其中第二活塞使第一工作腔室和第二工作腔室彼此分开,和
其中第二工作腔室和第二安全腔室通过所述壳体(4)的分隔件(46)彼此分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缸单元,
其中可以通过将流体以相等的压力引入到第一和第二安全腔室中来产生所述气缸单元的安全模式,和
其中第一活塞被设计成在沿所述安全出口(44)的方向移动之后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关闭所述安全出口(44)。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缸单元,
其操作模式的特征在于,第二活塞利用第一工作腔室或第二工作腔室的流体而沿着所述调节轴线(S)可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缸单元,
其中第一和第二安全腔室没有流体。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缸单元,
其中第一和第二安全腔室设计成填充有压缩空气。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缸单元,其中所述各致动件(12)具有恢复部件(13),所述恢复部件被预负荷并且作用在所述致动件(12)上,使得所述致动件移动到其阻挡所述工作端口(42b,43b)并打开所述安全端口(42a,43a)的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缸单元,
其中可以将与所述恢复部件(13)的力相反作用的控制力施加到所述致动件(12),和
其中,如果所述控制力占优势,则所述致动件(12)可以移动到其阻挡所述安全端口(42a,43a)并打开所述工作端口(42b,43b)的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缸单元,
其中可以关闭所述安全出口(44),和
其中当所述致动件(12)阻挡所述安全端口(42a,43a)时,所述安全出口(44)被关闭。
1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缸单元,
其中设有用于将所述连杆(2)紧固在零位置的阻挡单元(6)。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气缸单元,
其中所述阻挡单元(6)固定到所述壳体(4)上或与所述壳体(4)至少部分地一体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5108521.6A DE102015108521B4 (de) | 2015-05-29 | 2015-05-29 | Zylindereinheit |
DE102015108521.6 | 2015-05-29 | ||
PCT/EP2016/061692 WO2016193065A1 (de) | 2015-05-29 | 2016-05-24 | Zylindereinheit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922002A CN107922002A (zh) | 2018-04-17 |
CN107922002B true CN107922002B (zh) | 2020-09-29 |
Family
ID=56101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2717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922002B (zh) | 2015-05-29 | 2016-05-24 | 气缸单元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80141586A1 (zh) |
EP (1) | EP3303101B1 (zh) |
CN (1) | CN107922002B (zh) |
CA (1) | CA2986944C (zh) |
DE (1) | DE102015108521B4 (zh) |
MX (1) | MX379802B (zh) |
PL (1) | PL3303101T3 (zh) |
WO (1) | WO201619306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7220051B4 (de) * | 2017-11-10 | 2019-07-11 | Schäfer Werkzeug- und Sondermaschinenbau GmbH | Pneumatische Feder mit Spezialventil, Bearbeitung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
CN109590423A (zh) * | 2018-12-27 | 2019-04-09 | 重庆蔡氏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高耐磨高精度的机械压力机 |
FR3138481B1 (fr) * | 2022-08-01 | 2024-09-20 | Safran Aerosystems Hydraulics | Système d’actionnement comprenant un dispositif de mise en position d’équilibre stable et procédé de mise en position d’équilibre stable du systèm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776099A (en) * | 1971-12-06 | 1973-12-04 | Applied Power Inc | Automatic release and centering device |
JPS6250279A (ja) * | 1985-08-28 | 1987-03-04 | Mitsubishi Motors Corp | 後輪操舵装置 |
ES2015372A6 (es) * | 1988-02-04 | 1990-08-16 | Zahnradfabrik Friedrichshafen | Instalacion de direccion de varios ejes. |
DE3811312A1 (de) | 1988-04-02 | 1989-10-19 | Bosch Gmbh Robert | Doppeltwirkender arbeitszylinder |
DE4117735C1 (zh) * | 1991-05-30 | 1992-10-29 | Mercedes-Benz Aktiengesellschaft, 7000 Stuttgart, De | |
DE4414161C1 (de) * | 1994-04-22 | 1995-11-02 | Zahnradfabrik Friedrichshafen | Mehrachslenkanlage für Fahrzeuge |
DE102010053920A1 (de) * | 2010-12-09 | 2012-06-14 | Hydac System Gmbh | Steuerungs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zumindest eines hydraulischen Steuerzylinders |
EP2497958A2 (en) * | 2011-03-08 | 2012-09-12 | Norgren GmbH | Fluid operated actuation system |
FR2975959B1 (fr) * | 2011-05-30 | 2013-05-17 | Jtekt Europe Sas | Dispositif de blocage pour systeme de direction de vehicule automobile |
DE102012105976B4 (de) | 2012-07-04 | 2024-10-24 | Robert Bosch Gmbh | Lenksystem für eine nachlaufachse eines fahrzeugs |
JP5572236B1 (ja) * | 2013-02-18 | 2014-08-13 |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US20140246105A1 (en) * | 2013-03-01 | 2014-09-04 | Universe Machine Corporation | Shutoff valve |
DE102014012694B3 (de) * | 2014-09-01 | 2016-02-25 | Böhner-EH GmbH | Hydraulische Vorrichtung |
DE102014117054A1 (de) * | 2014-11-21 | 2016-05-25 | Robert Bosch Automotive Steering Gmbh | Lenksystem für eine Nachlaufachse eines Fahrzeugs |
DE102015108520A1 (de) * | 2015-05-29 | 2016-12-01 | Saf-Holland Gmbh | Lenksicherung |
JP6740684B2 (ja) * | 2016-04-07 | 2020-08-19 | 株式会社タダノ | クレーン |
-
2015
- 2015-05-29 DE DE102015108521.6A patent/DE102015108521B4/de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5-24 CA CA2986944A patent/CA2986944C/en active Active
- 2016-05-24 US US15/574,749 patent/US2018014158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6-05-24 PL PL16727152T patent/PL3303101T3/pl unknown
- 2016-05-24 MX MX2017014209A patent/MX379802B/es unknown
- 2016-05-24 CN CN201680027178.2A patent/CN10792200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6-05-24 WO PCT/EP2016/061692 patent/WO2016193065A1/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5-24 EP EP16727152.7A patent/EP3303101B1/de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80141586A1 (en) | 2018-05-24 |
EP3303101B1 (de) | 2019-03-27 |
WO2016193065A1 (de) | 2016-12-08 |
DE102015108521A1 (de) | 2016-12-01 |
MX2017014209A (es) | 2018-03-28 |
PL3303101T3 (pl) | 2019-09-30 |
CA2986944A1 (en) | 2016-12-08 |
DE102015108521B4 (de) | 2024-04-18 |
CN107922002A (zh) | 2018-04-17 |
CA2986944C (en) | 2019-07-16 |
EP3303101A1 (de) | 2018-04-11 |
MX379802B (es) | 2025-03-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363934B2 (ja) | シリンダ装置 | |
CA2878141C (en) | Actuator | |
US6568499B2 (en) | Power steering system for vehicles | |
EP2930074B1 (en) | Shut-off valve | |
JPH06501665A (ja) | 切り替え可能なロール・スタビライザバー | |
CN107922002B (zh) | 气缸单元 | |
KR19980070478A (ko) | 서스펜션 장치 | |
JP6523916B2 (ja) | 油圧機器 | |
US20140319402A1 (en) | Fluid valve | |
US6322162B2 (en) | Actuating device for an electrohydraulic vehicle brake system | |
US20240003401A1 (en) |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 |
US7866253B2 (en) | Pressure medium-actuated unit | |
CN112594244A (zh) | 机械式液控换向阀 | |
JP2017506598A (ja) | 減衰装置およびスリップ制御可能な車両ブレーキ装置 | |
US6971725B2 (en) | Dampened vehicle emergency brake valve | |
JP5111565B2 (ja) | 液圧式振動モータ | |
US11054048B2 (en) | Check valve assembly | |
US12122209B2 (en) | Shock absorber with vehicle height adjustment function | |
JP2019100502A (ja) | 緩衝器 | |
KR20050040704A (ko) | 4서킷 프로텍션 밸브 | |
WO2004111488A1 (ja) | 車両用油圧式緩衝装置 | |
KR20070074871A (ko) | 댐핑 밸브를 구비한 유압식 조향장치 | |
JPH0217386B2 (zh) | ||
JP2008240985A (ja) | 4ポート方向切換弁 | |
JP2003327144A (ja) | 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9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