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952C - 能改变原件走纸顺序的复印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能改变原件走纸顺序的复印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8952C CN1078952C CN95109956.6A CN95109956A CN1078952C CN 1078952 C CN1078952 C CN 1078952C CN 95109956 A CN95109956 A CN 95109956A CN 1078952 C CN1078952 C CN 1078952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riginal
- image
- page
- mode
-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72—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with refeeding for double-sided scanning, e.g. using one scanning head for both sides of a sheet
- H04N1/00575—Inverting the sheet prior to refeeding
- H04N1/00578—Inverting the sheet prior to refeeding using at least part of a loop, e.g. using a return loo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72—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with refeeding for double-sided scanning, e.g. using one scanning head for both sides of a shee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72—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with refeeding for double-sided scanning, e.g. using one scanning head for both sides of a sheet
- H04N1/00575—Inverting the sheet prior to refeeding
- H04N1/0058—Inverting the sheet prior to refeeding using at least one dead-end path, e.g. using a sheet ejection pa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88—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to the scanning pos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02—Feed roll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1—Feed bel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62—Removing sheets from a stack or inputting media
- H04N1/00625—Removing sheets selectively from the top or bottom of a single stack or tra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641—Sorting, reordering or inver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3—Reproducing arrangements
- H04N1/2307—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04N1/2369—Selecting a particular reproducing mode from amongst a plurality of modes, e.g. paper saving or normal, or simplex or duple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台复印装置包括一个用来将堆放在堆放位置的原件逐页送到某个曝光位置的原件进给单元,一个将原件送到曝光位置对原件的图像曝光的曝光单元,和用来将经曝光单元曝光的图像生成在一页纸上的图像生成单元,该图像生成单元能按第一方式工作以便将单页原件生成在单页纸上,以及该图像生成单元能按第二方式工作以便将多页原件生成在单页纸上。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改变原件走纸顺序的复印装置。
常规上,没有一种图像生成的装置,具有一个能从最上面或从最下面分离将原件表面朝上(在下文称做“正面状态”)或朝下(在下文称做“背面状态”)放置在原件工作台上的多页原件并且能自动地将所分离的原件的每一页送到一个图像读出位置的原件进给装置。
常规上,有一种图像生成的装置,它包括一个原件进给装置,该装置只能依次从最下面分离以正面状态将原件放在它的工作台上的多页原件的每一页并能自动地将所分离的原件送到图像读出位置,或有一种图像生成装置,它包括一个原件进给装置,该装置只能从最上面分离以背面状态放在工作台上多个原件的每一页并自动地将该分离的原件送到图像读出位置。
但是,在包括只能依次从最下面的原件起分离以正面状态放置在该原件工作台上多个原件的每一页并自动地将该分离的原件送到图像读出位置的原件进给装置或只能依次从最上面的原件起分离以背面状态放置在该原件工作台上多个原件的每一页并自动地将该分离原件送到图像读出位置的原件进给装置的图像生成装置中,图像生成是从一叠原件的最后一页开始的。因此,当该图像生成方式是在一面原件基础上在纸的两面生成图像的一种方式时,在原件的数目临时计数到以便能判别该原件页数是奇数或偶数之后图像才开始生成,或者一个用户输入数据指出该原件页数是奇数或偶数之后图像才开始生成。当该图像生成方式是一种用来将多元原件图像在单页纸上形成的方式,该原件页数被临时计数,或一个用户输入了原件页数时,情况与上面相似。因此,图像生成的效率很低,或者用户操作起来相当麻烦。
另一方面,当一个图像生成装置具有一种传真发送一个读出图像的功能,将一个读出图像存贮在一个文件中的功能和将一个图像传送到一台外部计算机的功能并包括一个只能依次从最下面的原件分离以正面状态放置在原件工作台上的多个原件的每一页并自动地将该分离的原件送到图像读出位置的一个原件进给装置,或包括一个只能依次从最上面的原件起分离以背面状态放置在原件工作台上多个原件的每一页并自动地将该分离的原件送到图像读出位置的一个原件进给装置,该原件读出操作是从该多个原件的最后一页开始的。由于这个原因,在用来从第一页发送图像的一个传真装置或用来从第一页存贮图像的一个图像文件装置的情况下,所有原件信息块必须临时存贮在一个图像存贮器中,此后,所存贮的信息必须从第一页开始处理,从而导致整个装置的成本上升。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复印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印装置,该装置由于它能或者从最上面的原件起或者从最下面的原件起能分离放置在原件工作台上的原件,从而改善图像生成效率而对一个用户来说没有繁琐的操作,进而使该装置本身的成本降低。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特点在与附图一起的下面说明中将显而易见。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一个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图像生成装置的配置方框图;
图2是一个表示第一实施例的一个读出单元和一个打印机单元的配置的剖示图;
图3是一个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个操作面板的平面图;
图4是一个表示整个系统的操作顺序的流程图;
图5是一个表示一种复印方式的操作顺序流程图;
图6是一个表示一种传真发送方式的操作顺序流程图;
图7是一个表示一种文件方式的操作顺序流程图;
图8是一个表示从一个外部装置到一台计算机接口接收命令数据时操作顺序流程图;
图9是一个表示一种传真接收操作的操作顺序流程图;以及
图10是一个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个读出单元和一个打印机单元的配置剖面图。
优先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1是一个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图像生成装置的配置的方框图。
参照图1,一个图像输入装置(在下文称做“读出单元”)1是起第一图像输入装置的作用并将一个原件图像转换的图像数据。一个图像输出装置(在下文称做“打印机单元”)2起着图像输出装置的作用并具有多元(个)尺寸不同的集纸箱。根据一个打印命令该打印机单元2在一张纸上输出图像作为可见图像。一个外部装置3与读出器单元1电气相连,并具有各种功能。更准确地说,用作第二图像输入装置的该外部装置3包括一个用来实行传真发送/接收的传真单元4,一个用来将不同种类的原件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并将所转换的信号存贮在一个磁光盘中的文件单元5,一个与该文件单元5相连接的外部存贮装置6,一个用来连接一台计算机或一个局域网(LAN)的计算机接口单元7,一个用来将来自计算机的信息转换为一种可视图像的格式器单元8,一个用来临时存贮由计算机发来的信息的图像存贮器单元9,一个用来控制上述诸如此类功能的核心单元10,一个能与该外部装置3的核心单元通信的读出器控制器CONT1和打印机控制器CONT2,并且每一个控制器都包含有诸如CPU、ROM、RAM等。
如图1所示,该外部装置3使用一根电缆经由一个选择器11与该读出器单元1相连,而外部装置3的核心单元10控制着各单元的信息以及各个功能。
图2是一个表示第一实施例的配置的剖视图。第一实施例的配置和操作将在下面说明。
以正面状态,层叠在原件进给装置101的一个堆纸箱托架301上的原件顺序地逐页在压板玻璃102上传送着。该堆纸箱托架301有一个用来调节它的横方向垂直于它的进给方向的原件以便使该原件在进给操作中不歪斜。该调节板在垂直于原件进给方向的方向上可以滑动。
在该堆纸箱托架301上的一卷(叠)原件的下面的分离操作将在下面说明。该卷原件通过一个半圆形滚筒303和分离滚筒304从最下面的原件逐页进行分离,而被分离的原件通过传送滚筒305和一个环带306被传送到压板玻璃102上的曝光位置。此后,一个图像读出操作开始了。在该图像读出操作完成后,压板玻璃102上的原件通过传送滚筒307和排出滚筒308又回到该卷原件的最上面的表面。
该堆纸箱托架301上面的一卷原件的上面的分离操作将在下面说明。该叠原件通过拾取滚筒309和分离滚筒304从最上面的原件起被逐页分离,而所分离的原件通过传送滚筒305和环带306被传送到压板玻璃102上面的曝光位置。此后,一个图像读出操作开始了。在完成该图像读出操作时,压板玻璃102上的原件通过外部排出滚筒310在传向一个外部排出托架312时被排出。
如上所述,在双面原件的情况下,该原件临时被引导到图像读出位置,并且在图像读出操作完成时,一个枢轴舌形阀(挡片)311转向上面以便将该原件的前端引到由该舌形阀311所限定的路径。此后,该原件通过传送滚筒305和环带306被传送到压板玻璃102。在传送滚筒307旋转时,该原件被反转。
当该原件被传送到压板玻璃102上面的一个预定位置时,一个扫描器单元104的一个电灯被接通,并且该扫描器单元104就移动以便将电灯光照射在该原件上。通过该原件反射的光经过反射镜105、106和107以及一个透镜108被射入一个CCD图像传感器(在下文称做“CCD”)。
图像处理单元110将实行由操作单元设置的图像处理。该图像处理单元110具有一个图像存贮器,还具有一个使图像输出方向旋转的功能。注意,该图像处理单元110的一个外部开关电路包括用来将来自读出器单元1的信号转换到打印机单元2或外部装置3,并具有一个选择来自读出器1和外部装置3的信号中的一个信号并将所选择的信号连接到打印机单元2上的功能。
通过图像处理单元110的外部开关电路与打印机单元2相连接的一个电信号通过一个曝光控制单元201被转换成一个调制的光信号,并且被转换的光信号入射到一个光敏体202。通过照射光在该光敏体202上形成一个潜像通过显影剂203被显影。与该潜像的前端定时同步,一张纸从堆纸箱204或205中被送出。并且被显影图像通过一个传输单元206被传输到所送出的复印纸上。所传送的图像通过一个固定单元207被固定在该张纸上。此后,通过一个排出单元208该纸在该装置外被排出。
从排出单元208输出的复印纸进入一个分拣分类器400中。
该分拣分类器400具有一个20屉固定托架412,并实行分类。
在一种分类方式中,被复印的纸从主机体中的排出单元208依次被排出,进入分类器400的传送滚筒401,并且被排出的复印纸经过一个传送路径403和排出滚筒405进入该托架412的各个屉中。每次,一张复印机被排出进入一个屉中,该屉通过一个屉移动马达(来画出)作垂直移动,因而完成分类。另一方面,当选择分拣方式时,并且一个分拣信号从打印机单元输入,当通过该屉移动马达使该屉逐个地移动时,则每个屉中的复印纸被分拣器420所分拣。
其次,在单页纸的两面顺序地输出读出图像的一种方法将在下面说明。
当通过固定单元207被固定的一页纸被临时传送到排出单元208后,该页纸的传送方向被反向,并经过一个传送方向开关号码209被传送到一个再进给的叠纸器210。当下一页原件准备好时,该原件图像将用同样方法按上述过程读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是从再进给的叠纸器210被装入,因此,两个原件图像能在单页纸的上下两面输出。
一个反向并排出一页纸的方法将在下面说明。
一页通过固定单元207将一个图像固定于其上的复印纸通过临时在枢轴上向上转动传送方向开关号码209而被传送到反向滚筒211。当该页纸经过该传送方向开关号码209之后,反向滚筒211就反向旋转将该页纸传送到排出单元208。当以正面状态放置的并通过上面的分离从原件进给装置被送入的原件被复印时,所复印的纸用上述方法被排出以防止该复印纸的页顺序被反向。
图3是一个表示配置在如图1所示的读出单元1的一个操作面板500的例子的平面图。
参照图3,一个显示单元501用来显操作状态和信息。该显示单元501的表面包括一个接触面板,当触及时起着一个功能键的作用。一个十键面板502用来输入数值。一个起动键503当按下时用来起动一个操作。
该操作参照图4-9所示的流程图将在下面说明。
参照图4,当电源开关接通(步骤S41)后进行预置。操作方式选择键显示在该操作面板的显示单元501中,并且当触及相应的选择键面板时,一种操作方式就被选取。并要检测该选择方式是否是复印方式(步骤S42)。如果在步骤S42是YES,则该流程就跳到步骤A;否则,要检测该选择方式是否是传真发送方式(步骤S43)。如果步骤S43是YES,则该流程跳到步骤B;否则,要检测该选择方式是否是文件方式(步骤S44)。如果在步骤S44处为YES,则该流程跳到步骤C;否则,要检测来自计算机接口的一个输入是否被测出(步骤S45)。如果在步骤S45为YES,则该流程跳到步骤D;否则,要检测传真数据是否被接收(步骤S46)。如果在步骤S46为YES,则该流程跳到步骤E;否则,该流程反回到检测的判定步骤S42判定该复印方式是否被选中。因此,该选择方式的判定步骤S42-S46要重复进行。
图5是一个表示该复印方式的流程图。
该复印操作的预置被执行(步骤S51)。使用显示单元501和十键键盘的按键读出来自该操作面板的信息以便设置一个复印状态(步骤S52),然后该控制等待起动键503(步骤S53)的一个输入。当按下该起动键503时,如果步骤S52所设置的复印状态与用来将多页原件图像复印到单页纸上的方式如用来将一面原文图像复印到单页纸的两面的一对二面复印方式相对应,以及与用来复印多元原件图像到单面纸上等等相对应时,原件将通过上面的分离(页)操作(步骤S54-56)从第一页开始送入。如果步骤S52所设置的复印状态与分拣方式相对应时,则原件将通过上面的分离操作(步骤S55-S56)从第一页开始送入。另一方面,如果步骤S52所设置的复印状态与用来将一面原件图像复印到单页纸上的方式相对应,则原件将通过下面的分离(页)操作(步骤S57)从最后一页开始送入。此外,如果执行下面的分离操作和反向耗尽操作,那么自动密度控制将被执行,原件图像通过读出器单元1被读出,而图像数据通过打印机单元2(步骤S58)打印。打印操作如上所述。在打印操作完成后,该流程返回到图4的步骤S41以便执行预置。在诸如一对两面复印方式或缩小布局方式等复印方式中,当原件通过下面的分离(页)操作从最后一页开始送入时,原件必须是不经执行一个读操作而被送入的,并且原件页数必须计数以便在被记录的纸的第一页以前不致形成空页。但是,根据本发明,由于这一计数操作被省略,处理时间可能缩短。在下面的分离(页)操作中,所记录的复印纸以正面状态被排出而无反向,而在上面的分离(页)操作中,所记录的复印纸被反向,并在背面状态被排出。
图6是一个表示传真发送方式中的操作顺序的流程图。
首先执行(步骤S61)传真发送操作的预置,并且使用显示单元501和十键键盘502的按键读出从操作面板500输入的信息以便设置一个传真发送状态(步骤S62)。然后该控制将等待一个起动键503(步骤S63)的输入。当按下该起动键503时,原件将使用上面的分离(页)操作通过原件进给装置从第一页起依次送入,然后通过读出器单元1(步骤S64)读出原件图像。所读出的图像数据供给传真单元4。根据所选取的方式和一个预定协议(步骤S65)该传真单元4将进行传真发送。在发送之后,该流程返回到图4中的步骤S41以便5执行预置。
图7是一个表示在文件方式中的操作顺序的流程图。
首先执行(步骤S71)该文件操作的预置,一个用来选择一个文件记录方式和文件检索方式的方式选择键显示在操作面板500中,然后该控制将等待一个键输入(步骤S72)。如果此记录键被选取,一个记录状态就被设置(步骤S73)。然后,原件将使用上面的分离(页)操作通过原件进给装置101依次被送入,并且通过读出器单元1(步骤S74)读出原件图像。所读出的数据将供给该文件单元5,并记录在该外部存贮器装置6(步骤S75)的一个文件中。如果在步骤S72中该文件检索键被选取,则一个检索状态被设置(步骤S76),则来自外部存贮器装置6(步骤S77)的一个文件被检索,并输出(步骤S78)该检索结果。在该记录和检索完成以后,该流程返回到图4的步骤S41以便执行预置。
图8是一个表示当命令数据从一个外部装置被输入到该计算机接口时的操作顺序的流程图。
首先通过该计算机接口(步骤S81)接收一个命令。然后检测所接收的命令是否是要求一个是输入到计算机的读入操作或从计算机(步骤S82)的输出操作。如果该命令要求一个来自计算机的输出操作,则计算机所输出的数据经过核心单元10供给格式器单元8并通格式器单元8进行解释,并在一个位映射存贮器(步骤S83)中产生信息。接着,在步骤S84的处理过程中,检测打印机单元是否正在工作,并且该控制将等待该操作(打印机)的完成。在打印操作完成后,选择合适的纸并开始进行送纸操作。然后,该纸从堆纸箱204或205中被送到传送单元206(步骤S85)的位置。通过在步骤S82中处理的、在位映射存贮器中产生的图像将根据该纸的方向、大小和种类等信息被转动,并读出所转动的图像。读出的图像信息供给曝光控制单元201,并打印在该纸上(步骤S86)。其打印操作与上述的操作相同。当该数据被输出以后,该流程返回到图4的步骤S41以便执行预置。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82所接收的命令要求给计算机一个读入操作,则根据来自计算机(步骤S87)的数据设置了一个读入状态,并且该控制将等待起动键503(步骤S88)的一个输入。在按下起动键时,原件将通过上面的分离(页)操作从原件进给装置101的第一页起依次被送入,并通过读出器单元1(步骤S89)读出原件图像。所读出的图像数据准备供给外部计算机(步骤S810)。在该传送操作之后,该流程返回到图4的步骤S41以便执行预置。
图9是一个当执行一个传真接收操作时所实现的流程图。
一个传真接收操作通过传真单元4(步骤S91)被执行,并检测打印机单元2是否正在工作(步骤S92)。如果步骤S92为NO,所接收的数据将供给打印机2单元打印(步骤S93)。但是,如果步骤S92为YES,所接收的数据被存贮在传真单元4(步骤S94)的一个硬盘4’中,并当该打印单元2不忙时(步骤S92和S93)进行打印输出。在该打印操作完成以后,该流程返回到图4中的步骤S41以便执行预置。
(第二实施例)
图10是一个以背面状态堆放原件的配置的剖视图。在这一实施例中,打印单元2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读出器单元1的配置和操作说明如下。
以背面状态在原件进给装置101的堆积箱托架301’上堆放的原件按顺序逐页传送到压板玻璃102上。该堆积箱托架301’有一个横向调节板,用来调节垂直于走纸方向的横向上的原件以便使其在原件走纸方向不致于使原件歪斜。该调节板在垂直于原件走纸方向的方向上可以滑动。
一卷原件的下面的分离(页)操作,即用来从第一页起依次输送该卷原件的操作将在下面说明。该卷原件通过一个滚筒303’和分离(页)滚筒304’从最下面的原件逐页地分离,并通过传送滚筒305'将所分离的原件传送到压板玻璃102上面的曝光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当该原件的前端到达A点时,一个图像读出操作被起动。当该图像读出操作完成时,该原件通过排出滚筒306’在一个排出托架307’上被排出。
一卷(叠)原件的上面的分离操作即用来从最后一页开始依次传送一卷原件的操作将在下面说明。该原件通过一个拾取滚筒308’和分离滚筒304’从最下面的原件逐页被分离,并通过传送滚筒305’传送所分离的原件。在这种情况下,当该原件的前端到达A点时一个图像读出操作被起动,当该图像读出操作完成时,原件通过排出滚筒306’在排出托架307’上被排出。
当该原件的前端被传送到A点位置时,一个扫描器单元104的电灯103被接通以便将光照射在该原件上。由原件反射的光经过反射镜105、106和107以及一个透镜108被入射在一个CCD109上。注意,在该原件在走纸前扫描器单元104将向可以在A点执行曝光的曝光位置移动。
配置在读出器单元1上的一个操作面板与第一实施例的配置相同。
该操作将在下面说明。在第一实施例中,原件是以正面状态堆放,而在第二实施例中,原件是以背面状态堆放。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第一实施例中的上面的分离操作被下面的分离操作代替,而在第一实施例的下面的分离操作被上面的分离操作代替之外,该操作与第一实施例的操作基本相同。
(实施例的修改)
在上面每个实施例中,原件的分离开关装置是被图像生成方式设置装置的输出所控制。另一方面,该图像生成方式可以被原件分离开关装置的输出所控制。
如以上所述,由于原件可以按用来将单面原件图像复印到纸的双面上的方式,以及按用来将多页原件图像复印到单页纸上的方式等从第一页起读出,并且在该装置中不需要原件计数操作,因而图像生成效率能提高。另外,由于不需要用户输入原件页数,因而他(她)们不需要进行麻烦的操作。
由于原件在传真发送方式,文件记录方式以及传送方式中可以从第一页起读至外部计算机等等,一个图像存贮器可以省略,因而降低了该装置本身的成本。
Claims (5)
1.一台复印装置包括:
用来将堆放在一个堆放位置的原件逐页传送到一个曝光位置的原件进给装置(1);
用来将送到曝光位置的原件图像进行曝光的曝光装置(103);以及
通过所述曝光装置用来在一页纸上生成被曝光的图像的图像生成装置(2),所述的图像生成装置能够按第一方式工作,该方式是将单页原件图像在单页纸上生成,以及按第二方式工作,该方式将多页原件的图像在单页纸上生成。
其中所述的原件进给装置包括:用来将堆放在堆放位置的原件从最后一页起依次传送的第一进给装置(303,304),和用来将堆放在堆放位置的原件从第一页起依次传送的第二进给装置(309,304),以及
当所述图像生成装置是按第一方式工作时所述第一进给装置才使原件走纸,而当所述的图像生成装置是按第二方式工作时所述第二进给装置才使原件走纸,
其中第二方式是一种将多页原件图像彼此一页接一页地生成在单页纸的一个表面的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个装置,其中所述的图像生成装置包括用来使在其中成像的纸反向的反向装置,
当所述图像生成装置按第一方式工作时,所述图像生成装置将不使所述的反向装置工作,
当所述图像生成装置按第二方式工作时,所述的图像生成装置才使所述的反向装置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个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进给装置将使以正面状态堆放在堆放位置的一叠原件的最下面的原件分离和走纸,以及
所述的第二进给装置将使以正面状态堆放在堆放位置的一叠原件的最上面的原件分离和走纸。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个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进给装置将使以背面状态堆放在堆放位置的一叠原件的最上面的原件分离和走纸,以及
所述第二进给装置将使以背面状态堆放在堆放位置的一叠原件的最下面的原件分离和走纸。
5.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台装置,其中第二方式是一种用来将两个原件图像生成在单页纸的两个表面的方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55807/94 | 1994-07-07 | ||
JP15580794 | 1994-07-0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892A CN1118892A (zh) | 1996-03-20 |
CN1078952C true CN1078952C (zh) | 2002-02-06 |
Family
ID=15613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510995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8952C (zh) | 1994-07-07 | 1995-07-07 | 能改变原件走纸顺序的复印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181894B1 (zh) |
EP (1) | EP0691781B1 (zh) |
KR (1) | KR0178618B1 (zh) |
CN (1) | CN1078952C (zh) |
DE (1) | DE69515217T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41237B1 (en) * | 1999-09-27 | 2001-06-05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Automatic document fee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uplexing document scanning device using same |
US7382506B2 (en) * | 2002-12-24 | 2008-06-0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read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47311B2 (ja) | 1977-03-15 | 1984-11-17 | 富士ゼロツクス株式会社 | 自動原稿取扱装置 |
DE3241574A1 (de) | 1981-11-11 | 1983-05-26 | Canon K.K., Tokyo | Geraet zur bilderzeugung unter veraenderbarer vergroesserung |
DE3522089A1 (de) | 1984-06-21 | 1986-01-02 | Canon K.K., Tokio/Tokyo | Bildreproduktionsgeraet |
US4772917A (en) * | 1985-03-05 | 1988-09-20 | Ricoh Company, Ltd. | Copier with double-face copying and/or composite copying capability and intermediate sheet feeder therefor |
JPH065398B2 (ja) | 1985-08-10 | 1994-01-1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EP0246563B1 (en) * | 1986-05-17 | 1993-12-01 | Mita Industrial Co. Ltd. | Electrostatic copy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copying on both surfaces |
JP2744233B2 (ja) | 1987-01-14 | 1998-04-2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原稿循環装置 |
US5006904A (en) * | 1987-05-01 | 1991-04-09 |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 Copy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
JPH0690553B2 (ja) | 1987-05-26 | 1994-11-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4992827A (en) | 1987-12-28 | 1991-02-1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651173B2 (ja) * | 1987-12-29 | 1997-09-1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デジタル複写機における両面複写方法 |
DE68911175T2 (de) | 1988-03-14 | 1994-06-30 | Canon Kk | Original-Zuführvorrichtung. |
JPH0210376A (ja) * | 1988-06-29 | 1990-01-16 | Ricoh Co Ltd | 電子写真複写装置の制御方法 |
US5125636A (en) * | 1989-01-30 | 1992-06-30 |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 Copying machine capable of copying two originals on one sheet of paper |
JP2880230B2 (ja) | 1990-03-05 | 1999-04-0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 |
DE69320377T2 (de) * | 1992-01-14 | 1999-03-18 | Sharp K.K., Osaka | Bilderzeugungsgerät |
JP3152732B2 (ja) * | 1992-03-31 | 2001-04-03 | 株式会社東芝 | 画像形成記憶装置 |
-
1995
- 1995-07-06 EP EP95110556A patent/EP0691781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5-07-06 DE DE69515217T patent/DE69515217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5-07-07 KR KR1019950019905A patent/KR0178618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5-07-07 CN CN95109956.6A patent/CN107895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6
- 1996-12-20 US US08/771,285 patent/US6181894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0691781A3 (en) | 1997-01-29 |
DE69515217D1 (de) | 2000-04-06 |
CN1118892A (zh) | 1996-03-20 |
KR0178618B1 (ko) | 1999-04-01 |
DE69515217T2 (de) | 2000-08-10 |
EP0691781A2 (en) | 1996-01-10 |
US6181894B1 (en) | 2001-01-30 |
EP0691781B1 (en) | 2000-03-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739449B2 (ja) | 原稿取扱い装置のジョブ回復装置 | |
KR0141643B1 (ko) | 화상처리시스템의 용지경로 공유장치 | |
US6226473B1 (en) | Cop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ing recording sheet face-up or face-down | |
US6421523B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shift stacking discharged sheet bundle | |
JPH0723151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78952C (zh) | 能改变原件走纸顺序的复印装置 | |
EP0523634A2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being capable of setting processing mode by sheet for setting processing mode | |
JP3658017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S6048667A (ja) | 画像複写機 | |
JP3542411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4219116B2 (ja) | 用紙処理装置 | |
JP3782500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JP3016823B2 (ja) | 複写装置 | |
JP3170149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原稿の読取方法 | |
JP3492352B2 (ja) | オフラインプリント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 | |
JP3143901B2 (ja) |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 |
JPH0876526A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複写装置 | |
JP3214502B2 (ja) | 複写装置 | |
JPH11130315A (ja) |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JPH10173856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H0774918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H10222013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H08184998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H11252288A (ja) |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 |
JP200605871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206 Termination date: 20120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