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7889320B - 照明系统、单火线取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照明系统、单火线取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89320B
CN107889320B CN201610877017.4A CN201610877017A CN107889320B CN 107889320 B CN107889320 B CN 107889320B CN 201610877017 A CN201610877017 A CN 201610877017A CN 107889320 B CN107889320 B CN 1078893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chanical switch
contact
live wire
wire power
single l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7701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89320A (zh
Inventor
彭虎
杨波
艾祖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ta Greentech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Greentech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Greentech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lta Greentech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7701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89320B/zh
Priority to TW105137334A priority patent/TWI618324B/zh
Priority to JP2017000403A priority patent/JP6239793B1/ja
Priority to US15/654,875 priority patent/US10129949B2/en
Publication of CN107889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893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893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893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9/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incand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9/04Controlling
    • H05B39/041Controlling the light-intensity of the source
    • H05B39/044Controlling the light-intensity of the source continuously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9/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incand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9/04Controlling
    • H05B39/06Switching arrangements, e.g. from series operation to parallel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1/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igniting or operating discharge lamps
    • H05B41/14Circuit arrangements
    • H05B41/36Controll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1/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igniting or operating discharge lamps
    • H05B41/14Circuit arrangements
    • H05B41/36Controlling
    • H05B41/38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light
    • H05B41/39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light continuously
    • H05B41/392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light continuously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thyristor
    • H05B41/3921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light continuously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thyristor with possibility of light intensity variations
    • H05B41/3924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light continuously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thyristor with possibility of light intensity variations by phase control, e.g. using a triac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7Convert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55Coordinated control of two or more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7Operational modes, e.g. switching from manual to automatic mode or prohibiting specific op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300/00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or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covered by H01H
    • H01H2300/03Application domotique, e.g. for house automation, bus connected switches, sensors, loads or intelligent wi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30Semiconductor lamps, e.g. solid state lamps [SSL]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or organic LED [OL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B90/20Smart grids as enabling technology in buildings se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14Protecting elements, switches, relays or circuit brea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Keying Circuit Devices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单火线取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第一机械开关、第二机械开关以及单火线取电电路,其中,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触点与火线输入端连接,第三触点与第一调光电路连接,第五触点与第一火线输出端和第一调光电路端连接;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触点与火线输入端连接,第三触点与第二调光电路的第一端连接,第五触点与第二火线输出端和第二调光电路连接,第六触点与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触点连接;单火线取电电路的第一端与火线输入端连接,第二端与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触点连接,第三端与第一调光电路连接,第四端与第二调光电路连接。本公开能够省去一路单火线取电电路和两路隔离电路,并且能够节约成本、减小产品体积。

Description

照明系统、单火线取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照明系统、单火线取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的日益普及,需要将传统照明开关升级改造成智能照明开关。然而,由于普通家庭大多为单火线布线,在将传统照明开关替换为智能照明开关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单火线取电技术。
目前的智能照明开关可以分为电子断开和完全断开两种。电子断开是指依靠半导体开关器件来达到非周期性的、恰当功能特性的一种断开;完全断开是指依靠触头开距达到恰当的功能性的一种断开,与基本绝缘相当。将单火线取电技术应用到电子断开的智能照明开关的情况下,在开关断开时由于线路中存在漏电流会导致灯具关闭后还会有闪烁或微亮等问题,而且安全性差。
将单火线取电技术应用到完全断开的智能照明开关的情况下,虽然在开关断开时线路中无漏电流,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单火线取电电路仅能应用于一路开关,如果需要多路开关,则需每路开关均有各自的单火线取电电路,并且还要将每路开关的单火线取电电路在输出端隔离后再并联输出,成本较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火线取电装置及该单火线取电装置的控制方法,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单火线取电装置,包括:
第一机械开关,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火线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三触点与第一调光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五触点与第一火线输出端和所述第一调光电路的第二端连接;
第二机械开关,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火线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三触点与第二调光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五触点与第二火线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调光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六触点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连接;以及
单火线取电电路,所述单火线取电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火线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火线取电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连接,所述单火线取电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调光电路的第三端连接,所述单火线取电电路的第四端与所述第二调光电路的第三端连接。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机械开关和所述第二机械开关均为双刀双掷的机械开关。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机械开关和所述第二机械开关均断开时,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四触点连接,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六触点连接;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四触点连接,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六触点连接。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机械开关闭合并且所述第二机械开关断开时,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三触点连接,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五触点连接;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四触点连接,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六触点连接。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机械开关断开并且所述第二机械开关闭合时,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四触点连接,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六触点连接;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三触点连接,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五触点连接。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机械开关和所述第二机械开关均闭合时,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三触点连接,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五触点连接;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三触点连接,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五触点连接。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火线输出端与第一灯具连接,所述第二火线输出端与第二灯具连接。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光电路和所述第二调光电路均为可控硅电路。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所述的单火线取电装置的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四触点连接,控制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六触点连接;控制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四触点连接,控制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六触点连接;或者
控制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三触点连接,控制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五触点连接;控制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四触点连接,控制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六触点连接;或者
控制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四触点连接,控制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六触点连接;控制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三触点连接,控制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五触点连接;或者
控制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三触点连接,控制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五触点连接;控制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三触点连接,控制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五触点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照明系统,该照明系统包括上述任一种单火线取电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单火线取电装置及单火线取电方法,采用了一路单火线取电电路和两个机械开关,单火线取电电路在工作时仅从两个机械开关中的一个机械开关取电,能够满足两路开关的单火线取电。一方面,在两路开关的情况下仅使用一路单火线取电电路,可以省去一路单火线取电电路;另一方面,由于仅有一路单火线取电电路并且单火线取电电路仅从一个机械开关取电,可以省去两路隔离电路;再一方面,由于减少了一路单火线电路和两路隔离电路,可以节约成本,减小产品体积。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一种采用单刀单掷开关的单火线取电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单火线取电装置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单火线取电装置中第一机械开关和第二机械开关均断开的开关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单火线取电装置中第一机械开关闭合并且第二机械开关断开的开关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单火线取电装置中第一机械开关断开并且第二机械开关闭合的开关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单火线取电装置中第一机械开关和第二机械开关均闭合的开关状态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使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一种完全断开的两路智能照明开关技术方案中,采用单刀单掷开关。例如,图1示出了该技术方案中采用单刀单掷开关的单火线取电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机械开关S1和机械开关S2彼此独立工作,需要两组独立的单火线取电电路。而且,由于在机械开关S1和机械开关S2均闭合的开关状态下,对于控制调光电路1和调光电路2来说,单火线取电电路1和单火线取电电路2同时工作会互相干扰,则为了更好地控制调光电路,需要设置隔离电路1和隔离电路2将这两个单火线取电电路彼此隔离后再并联输出。
以下的表1中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单火线取电装置的对应的机械开关状态和单火线取电电路工作状态:
表1
可以看到,为了使图1中所示的单火线取电装置在机械开关S1和机械开关S2的四种开关状态下均能正常工作,需要两组单火线取电电路及两组隔离电路,导致单火线取电装置体积较大、成本较高。
本示例实施例中,首先提供了一种单火线取电装置。参照图2所示,该单火线取电装置包括:机械开关S1、机械开关S2以及单火线取电电路。其中:
机械开关S1包括位于第一侧(如图2中机械开关S1的左侧)的第一触点P1、位于第一侧的第二触点P2以及位于第二侧(如图2中机械开关S1的右侧)的第三触点P3、第四触点P4、第五触点P5和第六触点P6;其中,机械开关S1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P1与火线输入端Lin连接,机械开关S1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P2与机械开关S2的第二侧的第六触点P6连接,机械开关S1的第二侧的第三触点P3与调光电路1的第一端LP1连接,机械开关S1的第二侧的第五触点P5与第一火线输出端Lout1和调光电路1的第二端LP2连接。
机械开关S2包括位于第一侧(如图2中机械开关S2的左侧)的第一触点P1、位于第一侧的第二触点P2以及位于第二侧(如图2中机械开关S2的右侧)的第三触点P3、第四触点P4、第五触点P5和第六触点P6,其中,机械开关S2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P1与火线输入端Lin连接,机械开关S2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P2与单火线取电电路的第二端SP2连接,机械开关S2的第二侧的第三触点P3与调光电路2的第一端LP1连接,机械开关S2的第二侧的第五触点P5与第二火线输出端Lout2和调光电路2的第二端LP2连接,机械开关S2的第二侧的第六触点P6与机械开关S1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P2连接。
本示例实施例中,单火线取电电路包括第一端SP1、第二端SP2、第三端SP3和第四端SP4,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单火线取电电路的第一端SP1与火线输入端Lin连接,单火线取电电路的第二端SP2与机械开关S2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P2连接,单火线取电电路的第三端SP3与调光电路1的第三端LP3连接,单火线取电电路的第四端SP4与调光电路2的第三端LP3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以机械开关S1和机械开关S2均为双刀双掷的机械开关为例,当有且仅有单路机械开关闭合时,单火线取电电路均能随着机械开关闭合的一路而接通来启动工作。而当机械开关S1和机械开关S2均闭合时,单火线取电电路仅从机械开关S2处接通,启动工作。此时单火线取电电路与机械开关S1不接通,因此无需隔离后并联输出。
以下的表2示出了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单火线取电装置的对应的机械开关状态和单火线取电电路工作状态:
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到,采用本示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后,单火线取电电路在对应的四种机械开关状态下均能正常工作。
总体上,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单火线取电装置,在完全断开的智能照明开关的情况下,采用了一路单火线取电电路和两个机械开关,单火线取电电路在工作时仅从两个机械开关中的一个机械开关取电,能够满足两路开关的单火线取电。一方面,在两路开关的情况下仅使用一路单火线取电电路,可以省去一路单火线取电电路;另一方面,由于仅有一路单火线取电电路并且单火线取电电路仅从一个机械开关取电,可以省去两路隔离电路;再一方面,由于减少了一路单火线电路和两路隔离电路,可以节约成本,减小产品体积。
进一步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单火线取电电路采用的取电方式可以包括变压器电源变换取电和采用微功耗单火线电源模块等方式,但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单火线取电方式不限于此,能够实现单火线取电功能的各种单火线取电方式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例如,变压器电源变换取电可以先对回路电流进行整流,再经电子变压器进行DC-DC转换取出直流电作为控制电流。微功耗单火线电源模块可以包括单火线取电模块PI-3V3-B4、单火线取电模块PI-05V-D4、单火线取电模块PI-05V-P4等,但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单火线电源模块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包括单火线取电模块PI-03V-P4、PI-05V-B3等。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第一火线输出端Lout1可以与第一灯具连接,第二火线输出端Lout2可以与第二灯具连接。第一灯具和第二灯具可以为白炽灯、节能灯、LED灯等负载。但容易理解的是,在本公开的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火线输出端Lout1以及第二火线输出端Lout2也可以连接其他类型的负载,这同样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地,上述调光电路1和调光电路2可以均为可控硅电路,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单火线取电电路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来调节灯具的亮度。但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调光电路不限于此,例如调光电路还可以为可控继电器、专用控制IC等。
下面将参照图3至图6来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单火线取电装置的工作状态。
图3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单火线取电装置中机械开关S1和机械开关S2均断开的开关状态下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当机械开关S1和机械开关S2均断开时,机械开关S1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P1与机械开关S1的第二侧的第四触点P4连接,机械开关S1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P2与机械开关S1的第二侧的第六触点P6连接;机械开关S2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P1与机械开关S2的第二侧的第四触点P4连接,机械开关S2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P2与机械开关S2的第二侧的第六触点P6连接。
从图3中可以看出,单火线取电电路的第一端SP1至第四端SP4中只有第一端SP1连接了火线输入端Lin,剩下的三个端均没有连接火线输出端,因此,单火线取电电路在该开关状态下不取电工作。
图4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单火线取电装置中机械开关S1闭合并且机械开关S2断开的开关状态下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当机械开关S1闭合并且机械开关S2断开时,机械开关S1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P1与机械开关S1的第二侧的第三触点P3连接,机械开关S1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P2与机械开关S1的第二侧的第五触点P5连接;机械开关S2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P1与机械开关S2的第二侧的第四触点P4连接,机械开关S2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P2与机械开关S2的第二侧的第六触点P6连接。
从图4中可以看出,单火线取电电路的第一端SP1连接了火线输入端Lin,单火线取电电路的第二端SP2通过机械开关S2的第二触点P2和第六触点P6连接至机械开关S1的第二触点P2和第五触点P5,由于机械开关S1的第五触点P5与火线输出端Lout1连接,则单火线取电电路的第二端SP2连接了火线输出端Lout1,因此单火线取电电路可以从机械开关S1取电工作。
图5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单火线取电装置中机械开关S1断开并且机械开关S2闭合的开关状态下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当机械开关S1断开并且机械开关S2闭合时,机械开关S1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P1与机械开关S1的第二侧的第四触点P4连接,机械开关S1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P2与机械开关S1的第二侧的第六触点P6连接;机械开关S2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P1与机械开关S2的第二侧的第三触点P3连接,机械开关S2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P2与机械开关S2的第二侧的第五触点P5连接。
从图5中可以看出,单火线取电电路的第一端SP1与火线输入端Lin连接,单火线取电电路的第二端SP2通过机械开关S2的第二触点P2与机械开关S2的第五触点P5连接,由于机械开关S2的第五触点P5与火线输出端Lout2连接,则单火线取电电路的第二端SP2与火线输出端Lout2连接,因此单火线取电电路可以从机械开关S2取电工作。
图6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单火线取电装置中机械开关S1和机械开关S2均闭合的开关状态下的示意图。
如图6所示,当机械开关S1和所述第二机械开关均闭合时,机械开关S1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P1与机械开关S1的第二侧的第三触点P3连接,机械开关S1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P2与机械开关S1的第二侧的第五触点P5连接;机械开关S2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P1与机械开关S2的第二侧的第三触点P3连接,机械开关S2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P2与机械开关S2的第二侧的第五触点P5连接。
从图6中可以看出,当机械开关S1和所述第二机械开关均闭合时,与图5中类似,单火线取电电路的第一端SP1与火线输入端Lin连接,单火线取电电路的第二端SP2通过机械开关S2的第二触点P2与机械开关S2的第五触点P5连接,由于机械开关S2的第五触点P5与火线输出端Lout2连接,则单火线取电电路的第二端SP2与火线输出端Lout2连接,因此单火线取电电路可以从机械开关S2取电工作。
进一步地,在机械开关S1和所述第二机械开关均闭合时,单火线取电电路的第二端SP2与机械开关S1没有接通,因此机械开关S1的回路的操作不会干扰单火线取电电路的回路,不需要隔离电路。
综上所述,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单火线取电装置的对应的机械开关状态和单火线取电电路工作状态可以总结为下表3:
表3
进一步地,本示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根据图2所示的单火线取电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
控制机械开关S1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P1与机械开关S1的第二侧的第四触点P4连接,控制机械开关S1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P2与机械开关S1的第二侧的第六触点P6连接;控制机械开关S2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P1与机械开关S2的第二侧的第四触点P4连接,控制机械开关S2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P2与机械开关S2的第二侧的第六触点P6连接;或者
控制机械开关S1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P1与机械开关S1的第二侧的第三触点P3连接,控制机械开关S1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P2与机械开关S1的第二侧的第五触点P5连接;控制机械开关S2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P1与机械开关S2的第二侧的第四触点P4连接,控制机械开关S2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P2与机械开关S2的第二侧的第六触点P6连接;或者
控制机械开关S1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P1与机械开关S1的第二侧的第四触点P4连接,控制机械开关S1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P2与机械开关S1的第二侧的第六触点P6连接;控制机械开关S2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P1与机械开关S2的第二侧的第三触点P3连接,控制机械开关S2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P2与机械开关S2的第二侧的第五触点P5连接;或者
控制机械开关S1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P1与机械开关S1的第二侧的第三触点P3连接,控制机械开关S1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P2与机械开关S1的第二侧的第五触点P5连接;控制机械开关S2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P1与机械开关S2的第二侧的第三触点P3连接,控制机械开关S2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P2与机械开关S2的第二侧的第五触点P5连接。
进一步地,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照明系统,该照明系统可以包括根据前述实施例中任一种单火线取电装置。此外,该照明系统还可以包括调光电路1和调光电路2。调光电路1和调光电路2可以均为可控硅电路,但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调光电路不限于此,例如调光电路还可以为可控继电器、专用控制IC等。由于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的照明系统采用了上述单火线取电装置,因此至少具有与所述单火线取电装置相应的全部优点。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例。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单火线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机械开关,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火线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三触点与第一调光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五触点与第一火线输出端和所述第一调光电路的第二端连接;
第二机械开关,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火线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三触点与第二调光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五触点与第二火线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调光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六触点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连接;以及
单火线取电电路,所述单火线取电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火线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火线取电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连接,所述单火线取电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调光电路的第三端连接,所述单火线取电电路的第四端与所述第二调光电路的第三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火线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和所述第二机械开关均为双刀双掷的机械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火线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机械开关和所述第二机械开关均断开时,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四触点连接,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六触点连接;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四触点连接,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六触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火线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机械开关闭合并且所述第二机械开关断开时,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三触点连接,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五触点连接;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四触点连接,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六触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火线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机械开关断开并且所述第二机械开关闭合时,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四触点连接,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六触点连接;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三触点连接,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五触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火线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机械开关和所述第二机械开关均闭合时,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三触点连接,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五触点连接;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三触点连接,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五触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火线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火线输出端与第一灯具连接,所述第二火线输出端与第二灯具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火线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光电路和所述第二调光电路均为可控硅电路。
9.一种用于控制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火线取电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四触点连接,控制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六触点连接;控制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四触点连接,控制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六触点连接;或者
控制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三触点连接,控制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五触点连接;控制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四触点连接,控制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六触点连接;或者
控制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四触点连接,控制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六触点连接;控制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三触点连接,控制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五触点连接;或者
控制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三触点连接,控制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五触点连接;控制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三触点连接,控制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一侧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第二侧的第五触点连接。
10.一种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单火线取电装置。
CN201610877017.4A 2016-09-30 2016-09-30 照明系统、单火线取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78893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77017.4A CN107889320B (zh) 2016-09-30 2016-09-30 照明系统、单火线取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TW105137334A TWI618324B (zh) 2016-09-30 2016-11-15 照明系統、單火線取電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17000403A JP6239793B1 (ja) 2016-09-30 2017-01-05 照明システム、シングルライブワイヤ電気取得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15/654,875 US10129949B2 (en) 2016-09-30 2017-07-20 Lighting system, power drawing device using single live wir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77017.4A CN107889320B (zh) 2016-09-30 2016-09-30 照明系统、单火线取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89320A CN107889320A (zh) 2018-04-06
CN107889320B true CN107889320B (zh) 2019-12-13

Family

ID=60477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77017.4A Active CN107889320B (zh) 2016-09-30 2016-09-30 照明系统、单火线取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29949B2 (zh)
JP (1) JP6239793B1 (zh)
CN (1) CN107889320B (zh)
TW (1) TWI6183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2172A (zh) * 2018-09-10 2019-01-04 上海顺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远程控制zigbee单火开关、控制方法及智能家居系统
CN112469171B (zh) * 2020-11-27 2023-03-31 北京如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单火开关及其休眠时间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6847507A (zh) * 2021-02-22 2023-10-03 温州商学院 一种单火线scr型墙壁双控智能和触控开关电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859901U (zh) * 2014-03-31 2014-10-01 张恒 一种配合单火线取电开关使用的中间继电器
CN204741606U (zh) * 2015-07-24 2015-11-04 慧锐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单火线开关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41999U (zh) * 1979-09-11 1981-04-17
US5336979A (en) * 1992-11-12 1994-08-09 Leviton Manufacturing Co., Inc. Microprocessor based touch dimmer system to control the brightness of one or more electric lamps using single or multi-key devices
US5519263A (en) * 1993-08-19 1996-05-21 Lamson & Sessions Co., The Three-way toggle dimmer switch
JP2000106287A (ja) * 1998-09-30 2000-04-1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Mosfet逆位相制御調光器
HK1049265A2 (en) * 2002-02-27 2003-04-11 Easy Charm Ltd A two-wire power switch with line-powered switch controlling means
JP3947720B2 (ja) * 2003-02-28 2007-07-25 日本放送協会 白熱灯用調光制御照明装置の使用方法
US6963040B1 (en) * 2004-12-06 2005-11-08 Westinghouse Air Brak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Illuminated touch switch
WO2006133168A2 (en) * 2005-06-06 2006-12-14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Dimmer switch for use with lighting circuits having three-way switches
US7855543B2 (en) * 2006-06-20 2010-12-21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Force invariant touch sensitive actuator
US7723925B2 (en) * 2006-06-22 2010-05-25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Multiple location dimming system
US7872429B2 (en) * 2007-04-23 2011-01-18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Multiple location load control system
CN101635459B (zh) * 2009-08-14 2011-08-10 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相线进出的开关
US8278839B2 (en) * 2010-02-01 2012-10-02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Switching circuit having delay for inrush current protection
TW201233238A (en) * 2011-01-24 2012-08-01 Designatech Ip Pty Ltd Lighting control device and lighting control module
JP5948706B2 (ja) * 2012-09-28 2016-07-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装置
US9699863B2 (en) * 2014-05-30 2017-07-04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Multiple location load control system
TWI545991B (zh) * 2014-09-19 2016-08-11 喆富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單迴路調光功能的照明系統及其運動感測裝置
TWM501054U (zh) * 2014-12-26 2015-05-11 Jogtek Corp 具有單火線取電功能之無線通訊裝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859901U (zh) * 2014-03-31 2014-10-01 张恒 一种配合单火线取电开关使用的中间继电器
CN204741606U (zh) * 2015-07-24 2015-11-04 慧锐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单火线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129949B2 (en) 2018-11-13
TW201814997A (zh) 2018-04-16
CN107889320A (zh) 2018-04-06
JP2018060767A (ja) 2018-04-12
US20180098406A1 (en) 2018-04-05
JP6239793B1 (ja) 2017-11-29
TWI618324B (zh) 2018-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23094U (zh) 无线led照明装置与无线照明控制系统
CN107889320B (zh) 照明系统、单火线取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TWI677858B (zh) 具輔電力單元及無線接收功能之開關裝置及其燈具系統
JP6320924B2 (ja) 低電力待機シャットダウン回路
CN105388803A (zh) 双控开关
CN103558796A (zh) 一种智能控制开关
CN108923424A (zh) 一种单火线电子开关电路
CN208754259U (zh) 一种单火线智能开关电路
CN206272909U (zh) 一种单火线双控开关接线电路
CN202514151U (zh) 单火线取电装置
CN108388143A (zh) 一种带机械开关的智能面板开关及智能家居系统
CN204652737U (zh) 共享交转直驱动电路的无线复合装置和多功能led灯具
CN207531129U (zh) 基于蓝牙mesh技术的led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CN207491244U (zh) 一种双感应led光控驱动控制系统
WO2024017066A1 (zh) Led模块化智能驱动电路
CN206283696U (zh) 一种单火取电的智能开关
CN109769331A (zh) 一种两线三线兼容电路
US11239739B2 (en) Power fetching system for no neutral switch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no neutral switch
CN107565544A (zh) 单火取电电路
CN212064465U (zh) 一种无线监控智能化路灯集散控制装置
CN213581778U (zh) 智能开关电路、智能开关控制系统及智能开关
CN207321617U (zh) 一种灯具控制电路
CN210609812U (zh) 一种照明灯的控制装置及照明系统
CN208508903U (zh) 一种基于单火线取电的多控触摸开关
CN208798257U (zh) 一种常亮延时可切换开关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