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7883848B - 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83848B
CN107883848B CN201711158665.5A CN201711158665A CN107883848B CN 107883848 B CN107883848 B CN 107883848B CN 201711158665 A CN201711158665 A CN 201711158665A CN 107883848 B CN107883848 B CN 1078838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shaft
mobile phone
phone shell
mounting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586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83848A (zh
Inventor
闫东军
荣玉杰
李鹏
邓兴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Xingji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5866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838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83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838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838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838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2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2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 G01B5/25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3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the deformation in a solid, e.g. mechanical strain gaug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包括:底板;第一安装组件,设置于底板的上方,与底板相连接,第一安装组件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定位组件,设置于第一安装槽中,以支撑手机外壳;第二安装组件,设置于第一安装组件的侧方,与底板相连接,第二安装组件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组件与底板为一体式结构;仪表,设置于第二安装槽中,以检测手机外壳的尺寸参数。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定位组件对手机外壳进行定位,仪表的测量端与手机外壳接触,从而便于对手机外壳的测量,快速有效的检测内长宽、外轮廓度相对基准中心线的偏差状况,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外壳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零件工艺复杂,特征较多,2D图纸一般按照四面分中的原则进行基准的设定,这就要求我们测量基准要参照基准中心来进行检测。
相关技术中,一般的检测方法如:检测内长宽时,因长度较长,需要多次取点,然后根据数值去确定中心线,然后再依照这个中心线检测各个位置是否有偏差,费时长,误差大。同时,对于外轮廓相对于中心线是否有偏差(外轮廓是否有铣削到位),则需要多次转换基准,甚至无法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包括:底板;第一安装组件,第一安装组件设置于底板的上方,与底板相连接,第一安装组件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定位组件,定位组件设置于第一安装槽中,以支撑手机外壳;第二安装组件,第二安装组件设置于第一安装组件的侧方,与底板相连接,第二安装组件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组件与底板为一体式结构;仪表,仪表设置于第二安装槽中,以检测手机外壳的尺寸参数。
本发明提供的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一安装组件和第二安装组件,定位组件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内,能够对手机外壳进行精确定位,便于对手机外壳进行测量且提高测量的准确度,通过定位组件能够快速的对手机外壳进行分中定位,省时省力,避免了相关技术中需要多次取点,再根据数值确定中心线的弊端。仪表设置在第二安装槽内,仪表的测量端能够与手机的外壳相接触,定位组件对手机外壳定位后,仪表对手机外壳的尺寸参数进行测量。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定位组件对手机外壳进行定位,仪表的测量端与手机外壳接触,从而便于对手机外壳的测量,快速有效的检测内长宽、外轮廓度相对基准中心线的偏差状况,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其中,第二安装组件和底板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力学性能好,进而能够确保第二安装组件和底板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手机外壳的测量装置的可靠性,此外,第二安装组件和底板可以一体制造,批量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加工成本。
进一步地,仪表的数量为多个,在测量时,通过对多个仪表测量出的数值进行比较,能够快速的判断手机外壳长度方向的形变情况。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还包括:盖板,与第一安装组件相连接,以将定位组件压于第一安装组件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还包括盖板,用于将定位组件压在第一安装组件上,限定了定位组件沿手机外壳的宽度方向的位移,以避免在测量过程中定位组件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导致的测量不准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盖板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设置于定位组件的上方;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为凸出于第一支撑部表面的凸起;其中,第二支撑部与手机外壳的指纹组件安装孔或图像采集组件安装孔相适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盖板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位于定位组件的上方,用于限制定位组件的位移,具体地,第一支撑部靠近定位组件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形状与定位组件的形状相适配,限定了定位组件沿手机外壳的宽度方向的位移,进而能够确保第一支撑部对定位组件的限位效果。第二支撑部为凸起,凸起的形状与手机外壳的指纹组件安装孔或图像采集组件安装孔相适配,进而使得在将手机外壳放置在盖板上时,利用凸起与指纹组件安装孔或图像采集组件安装孔的配合关系,手机外壳起到初定位的作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设置于第一安装槽中;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的一端与第一传动轴相连接;定位块,定位块与第二传动轴另一端相连接;第二传动轴至少为两个,设置于第一传动轴的两侧;其中,当第一传动轴沿第一传动轴的轴向运动时,第二传动轴随着第一传动轴的运动沿第一传动轴的径向运动,进而通过定位块对手机外壳进行定位。
在该技术方案中,定位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定位块,第一传动轴沿轴向运动时,由于第二传动轴的一端与第一传动轴相连接,使得第二传动轴随着第一传动轴的运动而运动,进一步地,第二传动轴设置在第一传动轴的径向方向上,从而使得第二传动轴随着第一传动轴的轴向运动而向第一传动轴的径向运动,同时,定位块与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相连接,从而使得定位块随第二传动轴的径向运动而运动,同时定位块与手机外壳相接触,进而实现对手机外壳的分中定位,仪表的测量端与手机外壳相接触,实现对手机外壳的外侧壁尺寸进行测量。具体地,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为斜面接触,比如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的接触面为圆锥面,进而保证第一传动轴在沿轴向移动时,第二传动轴在斜面的挤压下,向第一传动轴的径向移动。
其中,第二传动轴至少为两个,两个第二传动轴分别设置在第一传动轴的两侧,优选地,至少两个第二传动轴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传动轴一端的定位块也是相对设置的,当第一传动轴沿轴向运动时,第一传动轴两侧的第二传动轴可同时向第一传动轴的两侧也即向第一传动轴的径向运动,则当两侧的定位块均接触到手机外壳时,位于第一传动轴两侧的定位块向第一传动轴的径向方向移动的距离是相同的,该联动过程使得定位组件对手机外壳起到了分中的作用,进而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
当然,定位组件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的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及定位块的组合,定位组件也能够由齿轮与齿轮或齿轮与齿条等能够实现联动传动的其他结构构成。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第一传动轴相连接,以驱动第一传动轴沿第一传动轴的轴向运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第一传动轴相连接,用于驱动第一传动轴,使得第一传动轴能够沿第一传动轴的轴向运动,从而保证第二传动轴能够沿第一传动轴的径向移动,进而使得定位块向第一传动轴的径向方向移动,以撑起手机外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驱动装置包括:凸轮,凸轮的外表面与第一传动轴的一端相贴合;手柄,手柄与凸轮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装置包括凸轮和手柄,通过旋转手柄使得凸轮转动,从而使得第一传动轴产生沿轴向的力,使其沿轴向运动,进而使定位块撑起手机外壳,仪表则探测手机外壳,进行数值的读取,根据不同位置的指针的数值也能够快速的判断手机外壳长度方向的形变情况。同时,凸轮与手柄的驱动模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当测量完毕后,只需将手柄归位即可,从而能够实现对多个手机外壳尺寸的测量。
进一步地,为防止手柄旋转过度对手机外壳的形状造成损坏,在第一传动轴或第一安装槽内上设置有限位块,用于限制第一传动轴的轴向运动,使其不至于运动过度导致结构失效。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定位组件还包括:辅助块,辅助块的截面为L型,与定位块的侧壁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辅助块的截面形状为L型,与定位块的侧壁相连接,手机外壳的侧壁放置在定位块与辅助块形成的凹槽内,当定位块撑起手机外壳时,辅助块位于手机外壳的外侧,定位块位于手机外壳的内侧,相当于将手机外壳的内侧壁的尺寸引出至辅助块,仪表的指针接触辅助块,由于辅助块与定位块之间的尺寸是固定的,因此仪表指针显示的数值即为手机外壳的内侧壁的尺寸参数,能够通过仪表指针的数值快速获取手机外壳的内侧壁的轮廓度或直线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一弹簧,套设于第一传动轴上,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传动轴相卡接,另一端与第一安装组件相卡接;第二弹簧,套设于第二传动轴上,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二传动轴相卡接,另一端与第一安装组件相卡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一弹簧套设在第一传动轴上,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传动轴卡接,便于零件的拆卸及更换,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组件相卡接,从而在将手柄复位时,第一传动轴能够在第一弹簧的弹性下回到原始位置。第二弹簧套设在第二传动轴上,一端与第二传动轴相卡接,另一端与第一安装组件相卡接,便于第二弹簧的拆卸及更换,同时,在将手柄复位时,第二传动轴能够在第二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回复到原始位置,为下次测量做准备。
进一步地,当内侧测量边上某一位置漏铣(即有毛刺等造成的凸起)时,定位块会回退,第二弹簧会产生形变,以防止压坏产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基座,第一基座与底板相连接;第二基座,第二基座与底板相连接,位于第一基座与第一安装组件之间;第二安装槽包括:第一基座安装槽,设置于第一基座上,与仪表的表体的形状相适配;第二基座安装槽,设置于第二基座上,仪表的测量杆穿过第二基座安装槽后与手机外壳相接触。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第二安装槽包括第一基座安装槽和第二基座安装槽,第一基座安装槽与仪表的表体的形状相适配,仪表的表体放置在第一基座安装槽内,第一基座安装槽对仪表起到承载的作用;仪表伸出的测量杆穿过第二基座安装槽后与手机外壳相接触,以对手机外壳进行测量,第二基座安装槽对仪表的测量杆起到了支撑的作用,进而保证了测量的准确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底板和第一安装组件中的一个上设置有沿手机外壳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滑道槽,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滑道槽相适配的滑块。
在该技术方案中,底板和第一安装组件中的一个上设置有滑道槽,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滑道槽相适配的滑块,通过滑道槽与滑块之间的配合使得第一安装组件安装在底板上,同时,滑道槽与滑块的连接方式简单,便于拆卸。当然,第一安装组件和底板之间也可以通过螺栓或螺钉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检测装置还包括:举升装置,举升装置一端与底板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安装组件相连接,以驱动第一安装组件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检测装置还包括举升装置,用于驱动第一安装组件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以保证测量装置对手机外壳的定位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检测装置还包括:动力输出装置,动力输出装置与驱动装置相连接,以为驱动装置提供动力。
在该技术方案中,检测装置还包括动力输出装置,用于为驱动装置提供动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检测装置还包括:传感装置,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支撑部上设置有传感装置,传感装置能够检测手机外壳是否放置在第一支撑部上,当传感装置检测到手机外壳已经放置在第一支撑部上时,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能够对手机外壳的尺寸参数进行检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检测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传感装置和动力输出装置电连接,进而根据传感装置所产生的检测结果控制动力输出装置工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装置能够通过传感装置检测到的结果,来控制动力输出装置的工作,当传感装置检测到手机外壳已经放置在第一支撑部上时,控制装置能够控制动力输出装置开始工作,进而控制定位组件的运动,以实现对手机外壳的尺寸参数进行自动检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仪表为数显百分表,仪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以将检测数据发送至控制装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仪表为数显百分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能够将测量到的数据发送至控制装置。
具体地,在将该手机外壳检测装置进行安装时,优选地,先将第一安装组件对应第二安装组件的位置安装在底板上并且进行相应的固定后,将第一弹簧套设在第一传动轴的一端,并与第一传动轴相卡接,之后将第一传动轴安装在第一安装槽中并将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底板相卡接,安装完第一传动轴后,将仪表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之后进行第二传动轴的安装,在第二传动轴的之前,需要先将第二弹簧套设在第二传动轴上并与其卡接连接,同时将定位块连接至第二传动轴的一端上,连接好定位块之后,将第二传动轴连同定位块一起安装在第一传动轴的两侧的第一安装槽内,并将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组件相卡接,之后将盖板盖装在定位组件上,最后组装驱动装置,将手柄与凸轮连接,通过定位装置安装在底板上,将手机外壳放置在盖板的第一支撑部上后即可对手机外壳进行尺寸参数的测量了。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定位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安装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测量手机外壳的外轮廓的尺寸参数时的定位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测量手机外壳的内轮廓的尺寸参数时的定位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6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底板,2第一安装组件,3定位组件,30第一传动轴,32第二传动轴,34定位块,36第一弹簧,38第二弹簧,39辅助块,4第二安装组件,40第一基座,402第一基座安装槽,42第二基座,422第二基座安装槽,5仪表,6盖板,60第一支撑部,62第二支撑部,7驱动装置,70手柄,72凸轮,100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100,包括:底板1、第一安装组件2、定位组件3和第二安装组件4,第一安装组件2设置于底板1的上方,与底板1相连接,第一安装组件2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定位组件3设置于第一安装槽中,以支撑手机外壳;第二安装组件4设置于第一安装组件2的侧方,与底板1相连接,第二安装组件4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组件4与底板1为一体式结构;仪表5,仪表5设置于第二安装槽中,以检测手机外壳的尺寸参数。
本发明提供的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100,包括底板1和设置在底板1上的第一安装组件2和第二安装组件4,定位组件3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内,能够对手机外壳进行精确定位,便于对手机外壳进行测量且提高测量的准确度,通过定位组件3能够快速的对手机外壳进行分中定位,省时省力,避免了相关技术中需要多次取点,再根据数值确定中心线的弊端。仪表5设置在第二安装槽内,仪表5的测量端能够与手机的外壳相接触,定位组件3对手机外壳定位后,仪表5对手机外壳的尺寸参数进行测量。本发明提出的实施例中,通过定位组件3对手机外壳进行定位,仪表5的测量端与手机外壳接触,从而便于对手机外壳的测量,快速有效的检测内长宽、外轮廓度相对基准中心线的偏差状况,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其中,第二安装组件4和底板1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力学性能好,进而能够确保第二安装组件4和底板1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手机外壳的测量装置的可靠性,此外,第二安装组件4和底板1可以一体制造,批量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加工成本。
进一步地,仪表5的数量为多个,在测量时,通过对多个仪表5测量出的数值进行比较,能够快速的判断手机外壳长度方向的形变情况。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100还包括:盖板6,与第一安装组件2相连接,以将定位组件3压于第一安装组件2上。
在该实施例中,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100还包括盖板6,用于将定位组件3压在第一安装组件2上,限定了定位组件3沿手机外壳的宽度方向的位移,以避免在测量过程中定位组件3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导致的测量不准确。
如图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盖板6包括:第一支撑部60,第一支撑部60设置于定位组件3的上方;第二支撑部62,第二支撑部62为凸出于第一支撑部60表面的凸起;其中,第二支撑部62与手机外壳的指纹组件安装孔或图像采集组件安装孔相适配。
在该实施例中,盖板6包括第一支撑部60和第二支撑部62,第一支撑部60位于定位组件3的上方,用于限制定位组件3的位移,具体地,第一支撑部60靠近定位组件3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形状与定位组件3的形状相适配,限定了定位组件3沿手机外壳的宽度方向的位移,进而能够确保第一支撑部60对定位组件3的限位效果。第二支撑部62为凸起,凸起的形状与手机外壳的指纹组件安装孔或图像采集组件安装孔相适配,进而使得在将手机外壳放置在盖板6上时,利用凸起与指纹组件安装孔或图像采集组件安装孔的配合关系,手机外壳起到初定位的作用。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定位组件3包括:第一传动轴30,第一传动轴30设置于第一安装槽中;第二传动轴32,第二传动轴32的一端与第一传动轴30相连接;定位块34,定位块34与第二传动轴32另一端相连接;第二传动轴32至少为两个,设置于第一传动轴30的两侧;其中,当第一传动轴30沿第一传动轴30的轴向运动时,第二传动轴32随着第一传动轴30的运动沿第一传动轴30的径向运动,进而通过定位块34对手机外壳进行定位。
如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定位组件3包括第一传动轴30、第二传动轴32和定位块34,第一传动轴30沿轴向运动时,由于第二传动轴32的一端与第一传动轴30相连接,使得第二传动轴32随着第一传动轴30的运动而运动,进一步地,第二传动轴32设置在第一传动轴30的径向方向上,从而使得第二传动轴32随着第一传动轴30的轴向运动而向第一传动轴30的径向运动,同时,定位块34与第二传动轴32的另一端相连接,从而使得定位块34随第二传动轴32的径向运动而运动,同时定位块34与手机外壳相接触,进而实现对手机外壳的分中定位,仪表5的测量端与手机外壳相接触,实现对手机外壳的外侧壁尺寸进行测量。具体地,第一传动轴30与第二传动轴32为斜面接触,比如第一传动轴30和第二传动轴32的接触面为圆锥面,进而保证第一传动轴30在沿轴向移动时,第二传动轴32在斜面的挤压下,向第一传动轴30的径向移动。
其中,第二传动轴32至少为两个,两个第二传动轴32分别设置在第一传动轴30的两侧,优选地,至少两个第二传动轴32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传动轴32一端的定位块34也是相对设置的,当第一传动轴30沿轴向运动时,第一传动轴30两侧的第二传动轴32可同时向第一传动轴30的两侧也即向第一传动轴30的径向运动,则当两侧的定位块34均接触到手机外壳时,位于第一传动轴30两侧的定位块34向第一传动轴30的径向方向移动的距离是相同的,该联动过程使得定位组件3对手机外壳起到了分中的作用,进而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
当然,定位组件3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的第一传动轴30、第二传动轴32及定位块34的组合,定位组件3也能够由齿轮与齿轮或齿轮与齿条等能够实现联动传动的其他结构构成。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100还包括:驱动装置7,驱动装置7与第一传动轴30相连接,以驱动第一传动轴30沿第一传动轴30的轴向运动。
在该实施例中,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100还包括驱动装置7,驱动装置7与第一传动轴30相连接,用于驱动第一传动轴30,使得第一传动轴30能够沿第一传动轴30的轴向运动,从而保证第二传动轴32能够沿第一传动轴30的径向移动,进而使得定位块34向第一传动轴30的径向方向移动,以撑起手机外壳。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驱动装置7包括:凸轮72,凸轮72的外表面与第一传动轴30的一端相贴合;手柄70,手柄70与凸轮72相连接。
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驱动装置7包括凸轮72和手柄70,通过旋转手柄70使得凸轮72转动,从而使得第一传动轴30产生沿轴向的力,使其沿轴向运动,进而使定位块34撑起手机外壳,仪表5则探测手机外壳,进行数值的读取,根据不同位置的指针的数值也能够快速的判断手机外壳长度方向的形变情况。同时,凸轮72与手柄70的驱动模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当测量完毕后,只需将手柄70归位即可,从而能够实现对多个手机外壳尺寸的测量。
进一步地,为防止手柄70旋转过度对手机外壳的形状造成损坏,在第一传动轴30或第一安装槽内上设置有限位块,用于限制第一传动轴30的轴向运动,使其不至于运动过度导致结构失效。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定位组件3还包括:辅助块39,辅助块39的截面为L型,与定位块34的侧壁相连接。
如图6所示,在该实施例中,辅助块39的截面形状为L型,与定位块34的侧壁相连接,手机外壳的侧壁放置在定位块34与辅助块39形成的凹槽内,当定位块34撑起手机外壳时,辅助块39位于手机外壳的外侧,定位块34位于手机外壳的内侧,相当于将手机外壳的内侧壁的尺寸引出至辅助块39,仪表5的指针接触辅助块39,由于辅助块39与定位块34之间的尺寸是固定的,因此仪表5指针显示的数值即为手机外壳的内侧壁的尺寸参数,能够通过仪表5指针的数值快速获取手机外壳的内侧壁的轮廓度或直线度。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定位组件3还包括:第一弹簧36,套设于第一传动轴30上,第一弹簧36的一端与第一传动轴30相卡接,另一端与第一安装组件2相卡接;第二弹簧38,套设于第二传动轴32上,第二弹簧38的一端与第二传动轴32相卡接,另一端与第一安装组件2相卡接。
如图3和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定位组件3还包括第一弹簧36和第二弹簧38,第一弹簧36套设在第一传动轴30上,第一弹簧36的一端与第一传动轴30卡接,便于零件的拆卸及更换,第一弹簧36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组件2相卡接,从而在将手柄70复位时,第一传动轴30能够在第一弹簧36的弹性下回到原始位置。第二弹簧38套设在第二传动轴32上,一端与第二传动轴32相卡接,另一端与第一安装组件2相卡接,便于第二弹簧38的拆卸及更换,同时,在将手柄70复位时,第二传动轴32能够在第二弹簧38的弹性作用下回复到原始位置,为下次测量做准备。
进一步地,当内侧测量边上某一位置漏铣(即有毛刺等造成的凸起)时,定位块34会回退,第二弹簧38会产生形变,以防止压坏产品。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二安装组件4包括:第一基座40,第一基座40与底板1相连接;第二基座42,第二基座42与底板1相连接,位于第一基座40与第一安装组件2之间;第二安装槽包括:第一基座安装槽402,设置于第一基座40上,与仪表5的表体的形状相适配;第二基座安装槽422,设置于第二基座42上,仪表5的测量杆穿过第二基座安装槽422后与手机外壳相接触。
如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第二安装组件4包括第一基座40和第二基座42,第二安装槽包括第一基座安装槽402和第二基座安装槽422,第一基座安装槽402与仪表5的表体的形状相适配,仪表5的表体放置在第一基座安装槽402内,第一基座安装槽402对仪表5起到承载的作用;仪表5伸出的测量杆穿过第二基座安装槽422后与手机外壳相接触,以对手机外壳进行测量,第二基座安装槽422对仪表5的测量杆起到了支撑的作用,进而保证了测量的准确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底板1和第一安装组件2中的一个上设置有沿手机外壳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滑道槽,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滑道槽相适配的滑块。
在该实施例中,底板1和第一安装组件2中的一个上设置有滑道槽,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滑道槽相适配的滑块,通过滑道槽与滑块之间的配合使得第一安装组件2安装在底板1上,同时,滑道槽与滑块的连接方式简单,便于拆卸。当然,第一安装组件2和底板1之间也可以通过螺栓或螺钉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检测装置还包括:举升装置,举升装置一端与底板1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安装组件2相连接,以驱动第一安装组件2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
在该实施例中,检测装置还包括举升装置,用于驱动第一安装组件2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以保证测量装置对手机外壳的定位效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检测装置还包括:动力输出装置,动力输出装置与驱动装置7相连接,以为驱动装置7提供动力。
在该实施例中,检测装置还包括动力输出装置,用于为驱动装置7提供动力。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检测装置还包括:传感装置,设置在第一支撑部60上。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60上设置有传感装置,传感装置能够检测手机外壳是否放置在第一支撑部60上,当传感装置检测到手机外壳已经放置在第一支撑部60上时,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100能够对手机外壳的尺寸参数进行检测。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检测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传感装置和动力输出装置电连接,进而根据传感装置所产生的检测结果控制动力输出装置工作。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能够通过传感装置检测到的结果,来控制动力输出装置的工作,当传感装置检测到手机外壳已经放置在第一支撑部60上时,控制装置能够控制动力输出装置开始工作,进而控制定位组件3的运动,以实现对手机外壳的尺寸参数进行自动检测。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仪表5为数显百分表,仪表5与控制装置电连接,以将检测数据发送至控制装置。
在该实施例中,仪表5为数显百分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能够将测量到的数据发送至控制装置。
具体地,在将该手机外壳检测装置进行安装时,优选地,先将第一安装组件2对应第二安装组件4的位置安装在底板1上并且进行相应的固定后,将第一弹簧36套设在第一传动轴30的一端,并与第一传动轴30相卡接,之后将第一传动轴30安装在第一安装槽中并将第一弹簧36的另一端与底板1相卡接,安装完第一传动轴30后,将仪表5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之后进行第二传动轴32的安装,在第二传动轴32的之前,需要先将第二弹簧38套设在第二传动轴32上并与其卡接连接,同时将定位块34连接至第二传动轴32的一端上,连接好定位块34之后,将第二传动轴32连同定位块34一起安装在第一传动轴30的两侧的第一安装槽内,并将第二弹簧38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组件2相卡接,之后将盖板6盖装在定位组件3上,最后组装驱动装置7,将手柄70与凸轮72连接,通过定位装置安装在底板1上,将手机外壳放置在盖板6的第一支撑部60上后即可对手机外壳进行尺寸参数的测量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发明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第一安装组件,所述第一安装组件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方,与所述底板相连接,所述第一安装组件设置有第一安装槽;
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中,以支撑所述手机外壳;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
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中;
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轴相连接;
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另一端相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轴至少为两个,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两侧;
其中,当所述第一传动轴沿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轴向运动时,第二传动轴随着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运动沿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径向运动,进而通过定位块对所述手机外壳进行定位;
第二安装组件,所述第二安装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组件的侧方,与所述底板相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组件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槽;
所述第二安装组件与所述底板为一体式结构;
仪表,所述仪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中,以检测所述手机外壳的尺寸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盖板,与所述第一安装组件相连接,以将所述定位组件压于所述第一安装组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
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于所述定位组件的上方;
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为凸出于所述第一支撑部表面的凸起;
其中,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手机外壳的指纹组件安装孔或图像采集组件安装孔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轴相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轴沿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轴向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凸轮,所述凸轮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相贴合;
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凸轮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
辅助块,所述辅助块的截面为L型,与所述定位块的侧壁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
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轴相卡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组件相卡接;
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轴相卡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组件相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安装组件包括:
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底板相连接;
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与所述底板相连接,位于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一安装组件之间;
所述第二安装槽包括:
第一基座安装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上,与所述仪表的表体的形状相适配;
第二基座安装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座上,所述仪表的测量杆穿过所述第二基座安装槽后与所述手机外壳相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安装组件中的一个上设置有沿所述手机外壳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滑道槽,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滑道槽相适配的滑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举升装置,所述举升装置一端与所述底板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组件相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安装组件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动力输出装置,所述动力输出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接,以为所述驱动装置提供动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传感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传感装置和所述动力输出装置电连接,进而根据所述传感装置所产生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动力输出装置工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仪表为数显百分表,所述仪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以将检测数据发送至控制装置。
CN201711158665.5A 2017-11-20 2017-11-20 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 Active CN1078838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58665.5A CN107883848B (zh) 2017-11-20 2017-11-20 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58665.5A CN107883848B (zh) 2017-11-20 2017-11-20 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83848A CN107883848A (zh) 2018-04-06
CN107883848B true CN107883848B (zh) 2020-04-17

Family

ID=61777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58665.5A Active CN107883848B (zh) 2017-11-20 2017-11-20 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838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59638B (zh) * 2018-07-10 2024-07-02 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工装
CN109443128B (zh) * 2018-11-26 2025-01-03 东莞捷荣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壳侧孔位置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2305447A (zh) * 2020-11-27 2021-02-02 北京华泰诺安探测技术有限公司 光谱仪灯板检测工装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378081U (zh) * 2017-01-11 2017-08-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尺寸测量装置
CN206387331U (zh) * 2016-12-26 2017-08-08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手机壳检测治具
CN107081584A (zh) * 2017-06-28 2017-08-22 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定位装置
CN107091624A (zh) * 2017-06-07 2017-08-25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检测治具和检测治具的检测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387331U (zh) * 2016-12-26 2017-08-08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手机壳检测治具
CN206378081U (zh) * 2017-01-11 2017-08-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尺寸测量装置
CN107091624A (zh) * 2017-06-07 2017-08-25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检测治具和检测治具的检测控制方法
CN107081584A (zh) * 2017-06-28 2017-08-22 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定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83848A (zh) 2018-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83848B (zh) 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
CN107121111B (zh) 轴承凸出量测量装置以及轴承凸出量测量设备
CN107796321B (zh) 一种气缸内径检测设备
CN102003928B (zh) 活塞桥部内壁二侧圆弧中心距的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2034256A (zh) 线圈测试装置
CN216954409U (zh) 一种水泵叶轮高度检测装置
CN105588536B (zh) 天线反射面表面精度的测量装置
CN113446926A (zh) 磁电式位移传感器灵敏度自动标定装置及方法
CN215177516U (zh) 一种磁电式位移传感器灵敏度自动标定装置
CN212390960U (zh) 一种全方向三维精密测量头
CN212675032U (zh) 线圈测试装置
CN201795756U (zh) 活塞桥部内壁二侧圆弧中心距的检测装置
CN108007320B (zh) 传动轴组件和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
CN207423043U (zh) 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
CN111780654A (zh) 一种全方向三维精密测量头及其高精度连续测量方法
CN107702620B (zh) 传动轴组件和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
CN108007357A (zh) 板弹簧测量结构及位移传感器
CN102192702A (zh) 一种数显高度测量仪的操作方法
CN220323479U (zh) 带有定位功能的检测机构
CN212721382U (zh) 一种针规直线度检具
CN212872862U (zh) 一种具有双传感器结构的磁性圈性能检测设备
CN219890336U (zh) 一种多方向电池的厚度测试工装
CN218296962U (zh) 一种通讯基站壳体的螺孔位置检测模具
CN205825938U (zh) 汽车发动机连杆大端孔孔径检测设备
CN220380472U (zh) 一种活塞杆的直径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702

Address after: 430000, 14th floor, No. 181 Chunxiao Road,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an Xingji Meizu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9085 Guangdong Zhu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astal Meizu Technology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MEIZU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