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78637B - 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878637B CN107878637B CN201710886312.0A CN201710886312A CN107878637B CN 107878637 B CN107878637 B CN 107878637B CN 201710886312 A CN201710886312 A CN 201710886312A CN 107878637 B CN107878637 B CN 10787863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ate
- fuel consumption
- low fuel
- indicator
- running st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50/00—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on cycles not provided for in main groups B62J1/00 - B62J45/00
- B62J50/20—Information-providing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为了不强迫骑手进行长时间的学习、适应就使任何人都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低燃料消耗率行驶而对其驾驶进行支援的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装置。当行驶状态的判别结果在时刻t4从第三行驶状态一气地变化到第一行驶状态时,所述非同步驱动部(621)在时刻t4仅使第三指示器(51c)熄灭,在经过规定时间后的时刻t5进一步使第二指示器(51b)也熄灭,由此使指示器的点亮状态非同步地顺次追随行驶状态的急剧的变化。所述规定时间是使骑手能够充分察觉各点亮状态的时间,例如可以设定为1sec至5sec程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车辆的低燃料消耗率行驶进行支援的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装置,尤其涉及为了不强迫骑手进行长时间的学习、适应就使任何人都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低燃料消耗率行驶而对其驾驶进行支援的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存在用户对燃料消耗率的意识提高、喜好更低燃料消耗率的驾驶的倾向。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检测驾驶员的驾驶操作,基于与驾驶操作相应的车辆的运转状态来使显示于仪表面板的指示器的颜色、形状变化,由此使驾驶员识别当前的行驶状态,学会更低燃料消耗率的驾驶方法。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 2010/035440(PCT/JP2009/004696)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驾驶员的驾驶操作来检测加速操作、制动操作,在其程度、频率高的情况下判断为燃料消耗率非良好,例如以对应的显示颜色使指示器发光,来使驾驶员识别该意旨。
然而,加速操作、制动操作是将其程度、频率也包括在内而在行驶中根据需要来进行的操作,是优先于燃料消耗率的改善的操作。因此,即使因燃料消耗率改善的目的而在加速操作、制动操作方面对驾驶员施加制约,也无法期待大的燃料消耗率改善。
另外,加速操作、制动操作当将其程度、频率也包括在内时,参数各式各样,因此为了使驾驶员学习低燃料消耗率的驾驶方法而需要某种程度的适应、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课题,提供一种为了不强迫驾驶员进行长时间的学习、适应就使任何人都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低燃料消耗率行驶而对其驾驶进行支援的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装置100,其基于车速并通过燃料消耗率指标来判别车辆的行驶状态,且显示该车辆的行驶状态,所述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装置100的第一特征在于,具备:作为第一必要条件来判别车速是否处于规定的推荐范围内的机构611;作为第二必要条件来判别车速的偏差是否为推荐偏差内的机构612;作为第三必要条件来判别车速的偏差为所述推荐偏差内的状态是否持续规定时间以上的机构613;基于各所述判别机构判别出的判别结果来判别车辆的行驶状态的机构61;以及通过三个指示器51a、51b、51c显示所述行驶状态的判别结果的机构62,判别所述行驶状态的机构61在不满足所述第一必要条件、所述第二必要条件及所述第三必要条件中的任意必要条件时,判别为非低燃料消耗率行驶状态,在仅满足所述第一必要条件时,判别为第一行驶状态,在所述第一行驶状态下进一步满足所述第二必要条件时,判别为第二行驶状态,在所述第二行驶状态下进一步满足所述第三必要条件时,判别为第三行驶状态,所述显示的机构62在所述非低燃料消耗率行驶状态下使全部的指示器熄灭,在所述第一行驶状态下使第一指示器51a点亮,在所述第二行驶状态下使第一指示器51a及第二指示器51b点亮,在所述第三行驶状态下使第一指示器51a、第二指示器51b及第三指示器51c点亮。
另外,所述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装置100的第二特征在于,与行驶状态从非低燃料消耗率行驶状态向第一行驶状态、第二行驶状态、第三行驶状态顺次变化同步地使所述指示器的点亮状态从全熄灭顺次变化到全点亮。
另外,所述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装置100的第三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的机构62具备使各指示器与行驶状态的变化非同步地熄灭的非同步驱动部621,即使行驶状态在从所述第三行驶状态到非低燃料消耗率行驶状态之间跳过至少一个行驶状态而变化,所述非同步驱动部621也使所述指示器的点亮状态从与变化前的行驶状态对应的点亮状态顺次变化到与变化后的行驶状态对应的点亮状态。
另外,所述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装置100的第四特征在于,所述点亮状态的顺次的变化以骑手能够察觉各点亮状态的时间间隔来进行。
另外,所述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装置100的第五特征在于,所述车速的推荐偏差Δv比推荐范围Δvrange窄。
另外,所述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装置100的第六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指示器配置成一列。
而且,所述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装置100的第七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指示器51a、51b、51c在车辆1的车身上下方向上配设于速度表104与左右一对后视镜6之间,该速度表104设置于仪表装置19。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特征,所述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装置具备作为第一必要条件来判别车速是否处于规定的推荐范围内的机构611、作为第二必要条件来判别车速的偏差是否为推荐偏差内的机构612、作为第三必要条件来判别车速的偏差为所述推荐偏差内的状态是否持续规定时间以上的机构613、基于各所述判别机构判别出的判别结果来判别车辆的行驶状态的机构61、以及将所述行驶状态的判别结果向骑手通知的机构62,因此仅通过控制车速就能够实现低燃料消耗率行驶。因此,不用强迫骑手进行长时间的学习、适应,任何人都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低燃料消耗率行驶。
判别所述行驶状态的机构61在不满足所述第一必要条件、所述第二必要条件及所述第三必要条件中的任意必要条件时,判别为非低燃料消耗率行驶状态,在仅满足所述第一必要条件时,判别为第一行驶状态,在所述第一行驶状态下进一步满足所述第二必要条件时,判别为第二行驶状态,在所述第二行驶状态下进一步满足所述第三必要条件时,判别为第三行驶状态,因此骑手能够定量地掌握低燃料消耗率行驶的程度。
所述通知的机构62具备三个指示器51a、51b、51c,在所述非低燃料消耗率行驶状态下使全部的指示器熄灭,在所述第一行驶状态下使第一指示器51a点亮,在所述第二行驶状态下使第一指示器51a及第二指示器51b点亮,在所述第三行驶状态下使第一指示器51a、第二指示器51b及第三指示器51c点亮,因此能够使骑手视觉识别出低燃料消耗率行驶的程度,能够提高向更低燃料消耗率的行驶状态转换的动力。
根据第二特征,与行驶状态从非低燃料消耗率行驶状态向第一行驶状态、第二行驶状态、第三行驶状态顺次变化同步地使所述指示器的点亮状态从全熄灭顺次变化到全点亮,因此能够实时地识别出当前的行驶状态。
根据第三特征,所述通知的机构62具备使各指示器与行驶状态的变化非同步地熄灭的非同步驱动部621,即使行驶状态在从所述第三行驶状态到非低燃料消耗率行驶状态之间跳过至少一个行驶状态而变化,所述非同步驱动部621也使所述指示器的点亮状态从与变化前的行驶状态对应的点亮状态顺次变化到与变化后的行驶状态对应的点亮状态,因此骑手能够识别出行驶状态向非低燃料消耗率方向劣化的过渡状态,能够有动机改变行驶状态来阻止燃料消耗率劣化,进而改善燃料消耗率。
根据第四特征,所述点亮状态的顺次的变化以骑手能够察觉各点亮状态的时间间隔来进行,因此能够容易识别出行驶状态处于向非低燃料消耗率方向劣化的过渡状态。
根据第五特征,所述车速的推荐偏差Δv比推荐范围Δvrange窄,因此能够使第二行驶状态、第三行驶状态下的燃料消耗率比第一行驶状态下的燃料消耗率改善。
根据第六特征,三个所述指示器配置成一列,因此能够容易视觉识别出行驶状态。
根据第七特征,三个所述指示器51a、51b、51c在车辆1的车身上下方向上配设于速度表104与左右一对后视镜6之间,该速度表104设置于仪表装置19,因此指示器配置于车辆的乘客最容易视觉辨认的仪表装置的靠近上部的位置,即使在视觉辨认正面的路面的状态下,也能够在视野的下方识别指示器。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了发明的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装置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从骑手的观察点观察到的仪表装置周围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仪表装置19的主视图。
图4是说明三个经济性指示器51a、51b、51c的功能的图。
图5是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装置100的功能框图。
图6是表示行驶状态向燃料消耗率改善的一侧变化时的各指示器51a、51b、51c的点亮状态的图。
图7是表示行驶状态向燃料消耗率劣化的一侧变化时的各指示器51a、51b、51c的点亮状态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非同步驱动部621的功能的图(之一)。
图9是用于说明非同步驱动部621的功能的图(之二)。
图10是用于说明非同步驱动部621的功能的图(之三)。
图11是表示使三个指示器51a、51b、51c为环状且将它们配置成同心圆状的例子的图。
图12是表示将各区段分割为多个区段且在各指示器内使各区段带有时差地顺次点亮/熄灭的例子的图。
符号说明:
19…仪表装置,21…末端传动齿轮,22…点火开关,37…车速传感器,38…蓄电池,50…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显示面板,51a、51b、51c…经济性指示器,52…单芯片微型电子计算机,53a、53b、53c…开关,61…行驶状态判别部,62…行驶状态通知部,100…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装置,101L、101R…方向指示器灯,102…远光指示器,103…位置灯,104…数字式的速度表,105…发动机转速表,106…数字式的钟表,107…行驶距离表,108…燃料余量表,120…LCD显示面板,121…LCD显示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图1是适用了本发明的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装置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另外,图2是从骑手R的观察点观察到的仪表装置19周围的局部放大图。
机动二轮车1是在转向车把2与座椅14之间设置有供骑手R的脚搭乘的低踏板12的小型摩托车型的跨骑型车辆。在车架18的前端固定有头管34,该头管34将与转向车把2的下部连结的转向柱33轴支承为能够转动。在转向柱33的下部固定有左右一对前叉11,该左右一对前叉11将前轮WF轴支承为旋转自如。
转向车把2的前后由对前照灯4及仪表装置19进行支承的前侧车把盖罩3及后侧车把盖罩5覆盖。在前侧车把盖罩3上安装有左右一对后视镜6。后视镜6的支柱6a将在前侧车把盖罩3上设置的开口贯通而固定于转向车把2。
如后面详述的那样,在所述仪表装置19上安装有发挥本发明的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功能的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显示面板50。头管34及转向柱33的前后中,前侧由前中央罩20及左右一对前侧罩8覆盖,并且后侧由上后罩7及下后罩40覆盖。在前中央罩20与前侧罩8之间配设有左右一对作为车辆的灯光装置的前组合灯9,该前组合灯9将前侧的示廓灯及转向信号闪光灯收纳于一体的壳体。在低踏板12的车宽方向两端部连结有左右一对下盖罩32。下盖罩32的车身前方侧与前侧罩8的下端部连结。
座椅14的下方由座椅盖罩13覆盖,在低踏板12的后方的位置以摆动自如的方式轴支承有将作为驱动源的发动机和变速器一体地构成的单元摆动式的动力单元P。将作为驱动轮的后轮WR轴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动力单元P的后端部通过后缓冲件17悬吊于车身,在动力单元P的上部安装有空气滤清器箱15。
在座椅盖罩13的后端部安装有在尾灯的左右一体地构成有后侧的转向信号闪光灯的后组合灯16,在其下方配设有后挡泥板23。在前叉11上安装有对前轮WF的上方进行覆盖的前挡泥板10,在头管34的前方收纳有蜂鸣器24。
参照图2,本发明的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显示面板50在从骑手R的观察点观察时的上下方向上,在进行后方确认的左右一对后视镜6的上端高度U与仪表装置19中视觉辨认频率最高的速度表的高度L之间的位置配设于车宽方向中央。更具体而言,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显示面板50配设于如下位置,所述位置是位于骑手R最容易视觉辨认的仪表装置19的靠近上部的位置、且是即使在视觉辨认正面的路面的状态下也能够在视野的下方进行识别的位置。
图3是所述仪表装置19的主视图,作为通常的二轮车的仪表装置所具备的各种指示器,具备左右的方向指示器灯101L、101R、远光指示器102、位置灯103、包括数字式的速度表104及发动机转速表105的LCD显示面板120、以及包括数字式的钟表106、行驶距离表107及燃料余量表108的LCD显示面板121。
除了上述的各种指示器以外,本实施方式的仪表装置19在所述显示面板120的上部还设置有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显示面板50。在所述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显示面板50上,进行“经济性”的显示并且以横向一列的方式相邻配置三个长条状的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指示器(经济性指示器)51a、51b、51c。
图4是表示各经济性指示器51a、51b、51c的功能的图,当车速为后述的未处于低燃料消耗率行驶状态的“非低燃料消耗率行驶状态”时,如第一栏所示那样指示器51a、51b、51c均熄灭。
另外,当车速为进入定试验条件燃料消耗率(日语:定地燃費)比较好的车速范围Δvrange的“第一行驶状态”时,仅第一指示器51a点亮,其他指示器51b、51c维持熄灭。
而且,当车速在所述车速范围Δvrange内为加减速少的恒定行驶状态即“第二行驶状态”时,除了所述第一指示器51a点亮以外,第二指示器51b也点亮,仅第三指示器51c维持熄灭。
而且,当车速在所述车速范围Δvrange内为所述加减速少的恒定行驶状态的情况持续规定时间以上的“第三行驶状态”时,除了所述第一指示器51a及第二指示器51b点亮以外,第三指示器51c也点亮。即,全部的经济性指示器51a、51b、51c点亮。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仅通过控制车速就能够实现低燃料消耗率行驶,因此不强迫骑手进行长时间的学习、适应就使任何人都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低燃料消耗率行驶。另外,能够使骑手视觉识别低燃料消耗率行驶的程度,因此能够提高向更低燃料消耗率的行驶状态转换的动力。
图5是实现上述的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的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装置100的功能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装置100安装于仪表装置19,在此,本发明的说明所不需要的结构省略图示。
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装置100以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显示面板50、单芯片微型电子计算机52、对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显示面板50的各经济性指示器51a、51b、51c分别进行接通/断开控制的开关53a、53b、53c为主要结构,且由蓄电池38始终供电。
通过车速传感器37检测末端传动齿轮21的旋转速度来计测车速V。从蓄电池38经由点火开关22向所述车速传感器37供电。所述单芯片微型电子计算机52具备作为行驶状态判别部61的功能及作为行驶状态通知部62的功能。
在行驶状态判别部61中,第一必要条件判别部611判别是否满足车速V处于推荐范围内这样的第一必要条件。第二必要条件判别部612判别是否满足车速V的偏差为推荐偏差Δv内这样的第二必要条件。第三必要条件判别部613判别是否满足车速V的偏差为所述推荐偏差Δv内的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以上这样的第三必要条件。
行驶状态判别部61基于所述各必要条件判定部611、612、613的判别结果来判别车辆的行驶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若仅满足所述第一必要条件,则行驶状态被判别为所述第一行驶状态。另外,若在所述第一行驶状态下进一步满足第二必要条件,则行驶状态被判别为所述第二行驶状态。而且,若在所述第二行驶状态下进一步满足第三必要条件,则行驶状态被判别为所述第三行驶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不满足任意必要条件时,行驶状态被判别为所述非低燃料消耗率行驶状态。
行驶状态通知部62基于行驶状态的判别结果,来仅使与该判别出的行驶状态对应的经济性指示器点亮,或者使其组合点亮。
在本实施方式中,行驶状态通知部62具备使各指示器51a、51b、51c与行驶状态的变化非同步地熄灭的非同步驱动部621,即使在行驶状态从燃料消耗量相对少的行驶状态(第三行驶状态或第二行驶状态)向燃料消耗量相对多的行驶状态(第一行驶状态或非低燃料消耗率行驶状态)一气地变化的情况下,也不使多个指示器同时熄灭而使其迟于行驶状态的变化地逐个顺次熄灭。
图6、图7是示意性地表现所述行驶状态通知部62通知各行驶状态的通知方法的图,图6示出了行驶状态向燃料消耗率改善的一侧变化时的各指示器51a、51b、51c的点亮状态,图7示出了行驶状态向燃料消耗率劣化的一侧变化时的各指示器51a、51b、51c的点亮状态。
首先,参照图6,当行驶状态判别部61判别出的行驶状态的判别结果在时刻t1从非低燃料消耗率行驶状态向第一行驶状态变化时,所述行驶状态通知部62与该变化同步地仅使所述第一指示器51a点亮。同样,当行驶状态的判别结果在时刻t2从第一行驶状态向第二行驶状态变化时,与该变化同步地进一步使所述第二指示器51b点亮。同样,当行驶状态的判别结果在时刻t3从第二行驶状态向第三行驶状态变化时,与该变化同步地进一步使所述第三指示器51c点亮。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行驶状态向燃料消耗率改善的一侧变化时,与该变化同步地驱动各指示器51a、51b、51c而使其点亮。由此,能够向骑手迅速通知行驶状态正在向低燃料消耗率行驶侧转换的情况,能够提高对于低燃料消耗率行驶的动力。
接下来,参照图7,当行驶状态判别部61判别出的行驶状态的判别结果在时刻t4从第三行驶状态向第二行驶状态变化时,所述行驶状态通知部62与该变化同步地仅使所述第三指示器51c熄灭。同样,当行驶状态的判别结果在时刻t5从第二行驶状态向第一行驶状态变化时,与该变化同步地进一步使所述第二指示器51b熄灭。同样,当行驶状态的判别结果在时刻t6从第一行驶状态向非低燃料消耗率行驶状态变化时,与该变化同步地进一步使所述第一指示器51a熄灭,由此全部的指示器熄灭。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二行驶状态持续的情况作为第三行驶状态的成立条件,因此在变得不满足第三行驶状态的成立条件的同时,第二行驶状态的成立条件也变得不满足。由此,在从三个指示器点亮的状态向非低燃料消耗率方向推移时,未实现图7所示那样的理想的阶段性熄灭,在时刻t4第三指示器51c及第二指示器51b同时熄灭。
更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在从三个指示器点亮的状态向非低燃料消耗率方向推移时,行驶状态的判别结果在时刻t4从第三行驶状态一气地变化到第一行驶状态。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所述非同步驱动部621在时刻t4仅使第三指示器51c熄灭,在经过规定时间后的时刻t5进一步使第二指示器51b也熄灭,由此使指示器的点亮状态非同步地顺次追随行驶状态的急剧的变化。所述规定时间是使骑手能够充分察觉各点亮状态的时间,例如能够设定为1sec至5sec的程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骑手能够察觉的范围内尽量短地设定从使第三指示器51c熄灭起到使第二指示器51b熄灭为止的规定时间(第一规定时间)。在此,通常人们有喜好中间水平的倾向,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指示器,也认为“仅第一指示器51a点亮的话,感觉并不经济,但若第二指示器51b点亮,则看起来也为一半以上,还算经济”这样的心理起作用。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所述第一规定时间(第二指示器51b点亮的时间)设定得短,由此能够提高要使第二指示器51b点亮的动力。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第二行驶状态的持续作为第三行驶状态的成立条件,因此结果是,能够将骑手向第三行驶状态下的驾驶进行引导。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非低燃料消耗率状态向低燃料消耗率方向推移的情况下,也设定为使第二指示器51b的点亮时间(第二规定时间)短。根据该设定,会带来若使第二指示器51b点亮则第三指示器51c也立即点亮这样的印象,能够提高想要使第三指示器51c点亮这样的动力,其结果是,能够将骑手向第三行驶状态下的驾驶进行引导。
如图9所示,当行驶状态的判别结果在时刻t4从第二行驶状态一气地向非低燃料消耗率行驶状态变化时,所述非同步驱动部621在时刻t4仅使第二指示器51b熄灭,在经过规定时间后的时刻t5进一步也使第一指示器51a熄灭,由此能够使指示器的点亮状态非同步地顺次追随行驶状态的急剧的变化。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因第三行驶状态的成立条件变得不满足而第二行驶状态的成立条件也变得不满足,因此难以实现该图所示的那样的形态。
如图10所示,即使在行驶状态的判别结果在时刻t4从第三行驶状态一气地向非低燃料消耗率行驶状态变化了的情况下,所述非同步驱动部621也在时刻t4仅使第三指示器51c熄灭,在经过规定时间后的时刻t5进一步使第二指示器51b也熄灭,在进一步经过规定时间后的时刻t6,进一步使第一指示器51a也熄灭,由此使指示器的点亮状态非同步地顺次追随行驶状态。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行驶状态向燃料消耗率改善的一侧变化时,与该变化同步地控制各指示器51a、51b、51c的点亮。与此相对,在行驶状态向燃料消耗率劣化的一侧变化时,使各指示器51a、51b、51c的点亮不与行驶状态的变化同步,在行驶状态一次降低多级的情况下,也使各指示器以骑手能够察觉各点亮状态的时间间隔顺次熄灭。
因此,骑手能够识别行驶状态向非低燃料消耗率方向劣化的过渡状态,能够有动机改变行驶状态来阻止燃料消耗率劣化,进而改善燃料消耗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仅以车速V为参数且基于车速V的值、范围、偏差及持续时间来判别行驶状态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没有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当前的点火时机处于点火映射上的延迟角控制范围内的情况添加为参数。
即,在发动机转速处于比较低的旋转区域且处于发动机的负载率低的状态时,发动机的点火时机存在被进行延迟角控制的倾向,认为延迟角控制的条件与定试验条件燃料消耗率优异的行驶状态相关。因此,若将点火时机处于延迟角控制下的情况追加为参数,则能够将仅根据车速V无法识别的发动机的负载状态反映到行驶状态判别中。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向第一行驶状态的判定条件添加处于该延迟角控制状态的情况。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三个横长的指示器51a、51b、51c呈横向一列地相邻配置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没有限定于此,在横向上无法确保充分的空间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三个横长的指示器呈纵向一列地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纵向和横向上均无法确保充分的空间的情况下,如图11所示,也可以使三个指示器51a、51b、51c为环状且将它们配置成同心圆状。根据该配置,在横向上无法确保充分的空间的仪表装置上也能够设置三个指示器。
或者,也可以是,由单一指示器构成指示器51a、51b、51c,根据行驶状态来使其亮度、明亮度或色彩变化。
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由单一区段构成各指示器,但本发明没有仅限定于此,也可以如图12所示那样,将各指示器分割为多个区段,在各指示器内使各区段在其点亮时从左侧起带有时差地顺次点亮,在其熄灭时从右侧起带有时差地顺次熄灭。
这样,能够识别各行驶状态的经过时间,尤其如从第二行驶状态向第三行驶状态转换时那样,在第二行驶状态下的经过时间作为指标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其动力。
本发明具备表示多个水平的指示器,中间水平的指示器在经过规定时间后向相邻的指示器变化。在本发明中,即使从第三行驶实施状态产生急剧的速度变化,若满足第一行驶状态的条件,也使指示器点亮。该第一行驶状态设定为几十km/h的程度的速度范围,能够较容易地使指示器点亮。因此,至少一个经济指示器容易点亮,容易被骑手R意识到,容易向经济驾驶引导。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使用三个指示器而进行了说明,但指示器也可以不是三个。例如,也可以是四个以上或两个以下。另外,也可以在区段液晶、全点(full dot)的TFT液晶中用图像、图标来表示各状态。
Claims (7)
1.一种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装置,其基于车速并通过燃料消耗率指标来判别车辆的行驶状态,且显示该车辆的行驶状态,
所述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装置(100)的特征在于,具备:
作为第一必要条件来判别车速是否处于规定的推荐范围内的机构(611);
作为第二必要条件来判别车速的偏差是否为推荐偏差内的机构(612);
作为第三必要条件来判别车速的偏差为所述推荐偏差内的状态是否持续规定时间以上的机构(613);
基于各所述判别机构判别出的判别结果来判别车辆的行驶状态的机构(61);以及
通过三个指示器(51a、51b、51c)显示所述行驶状态的判别结果的机构(62),
判别所述行驶状态的机构(61)在不满足所述第一必要条件、所述第二必要条件及所述第三必要条件中的任意必要条件时,判别为非低燃料消耗率行驶状态,在仅满足所述第一必要条件时,判别为第一行驶状态,在所述第一行驶状态下进一步满足所述第二必要条件时,判别为第二行驶状态,在所述第二行驶状态下进一步满足所述第三必要条件时,判别为第三行驶状态,
所述显示的机构(62)在所述非低燃料消耗率行驶状态下使全部的指示器(51a、51b、51c)熄灭,在所述第一行驶状态下使第一指示器(51a)点亮,在所述第二行驶状态下使第一指示器(51a)及第二指示器(51b)点亮,在所述第三行驶状态下使第一指示器(51a)、第二指示器(51b)及第三指示器(51c)点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行驶状态从非低燃料消耗率行驶状态向第一行驶状态、第二行驶状态、第三行驶状态顺次变化同步地使所述指示器(51a、51b、51c)的点亮状态从全熄灭顺次变化到全点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的机构(62)具备使各指示器(51a、51b、51c)与行驶状态的变化非同步地熄灭的非同步驱动部(621),
即使行驶状态在从所述第三行驶状态到非低燃料消耗率行驶状态之间跳过至少一个行驶状态而变化,所述非同步驱动部(621)也使所述指示器(51a、51b、51c)的点亮状态从与变化前的行驶状态对应的点亮状态顺次变化到与变化后的行驶状态对应的点亮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点亮状态的顺次的变化以骑手能够察觉各点亮状态的时间间隔来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速的推荐偏差(Δv)比推荐范围(Δvrange)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指示器(51a、51b、51c)配置成一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三个所述指示器(51a、51b、51c)在车辆(1)的车身上下方向上配设于速度表(104)与左右一对后视镜(6)之间,该速度表(104)设置于仪表装置(19)。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190901A JP6426129B2 (ja) | 2016-09-29 | 2016-09-29 | 低燃費走行支援装置 |
JP2016-190901 | 2016-09-2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78637A CN107878637A (zh) | 2018-04-06 |
CN107878637B true CN107878637B (zh) | 2019-12-31 |
Family
ID=61780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886312.0A Active CN107878637B (zh) | 2016-09-29 | 2017-09-26 | 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426129B2 (zh) |
CN (1) | CN10787863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952066B2 (ja) * | 2019-02-25 | 2021-10-2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0096187A (ja) * | 2010-02-01 | 2010-04-30 | Fujitsu Ten Ltd | エコ運転支援装置 |
WO2010122666A1 (ja) * | 2009-04-24 | 2010-10-28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載機及び情報処理センター |
CN102436763A (zh) * | 2010-09-29 | 2012-05-02 |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用驾驶支援装置 |
CN103918018A (zh) * | 2011-11-14 | 2014-07-09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驾驶支援装置 |
-
2016
- 2016-09-29 JP JP2016190901A patent/JP6426129B2/ja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9-26 CN CN201710886312.0A patent/CN10787863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122666A1 (ja) * | 2009-04-24 | 2010-10-28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載機及び情報処理センター |
JP2010096187A (ja) * | 2010-02-01 | 2010-04-30 | Fujitsu Ten Ltd | エコ運転支援装置 |
CN102436763A (zh) * | 2010-09-29 | 2012-05-02 |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用驾驶支援装置 |
CN103918018A (zh) * | 2011-11-14 | 2014-07-09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驾驶支援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426129B2 (ja) | 2018-11-21 |
CN107878637A (zh) | 2018-04-06 |
JP2018052306A (ja) | 2018-04-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118332B2 (ja) | 車両の燃費表示システム | |
AU2003236402B2 (en) | Electric vehicle | |
JPWO2014108987A1 (ja) | 車両用表示制御装置及び車両用表示制御方法 | |
JPH07266925A (ja) | 車両の表示装置 | |
JP2013248988A (ja) | リーン姿勢で旋回する車両用のサブヘッド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サブヘッドライトシステム、並びにリーン姿勢で旋回する車両 | |
JP3915200B2 (ja) | 車両の障害物警報装置 | |
JP2014024477A (ja) | 鞍乗型車両 | |
US8240738B2 (en) | Vehicle switch arrangement structure | |
JP2011070299A (ja) | 車両用運転支援装置 | |
JP2020189549A (ja) | 表示ユニット | |
KR20220112166A (ko) | 차량의 후방 안전 경고 디바이스 | |
CN107878637B (zh) | 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支援装置 | |
JP2003034163A (ja) | 車両用メータ装置 | |
JP4730880B2 (ja) | 自動二輪車用の方向指示情報の表示方法およびカーブ情報の表示方法 | |
WO2014108988A1 (ja) | 車両用表示制御装置及び車両用表示制御方法 | |
KR20110138760A (ko) | 차량의 속도표시용 무드램프 장치와 속도표시 방법 | |
KR20110006498A (ko) | 자전거 방향 전환 표시등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 |
JP6715302B2 (ja) | 低燃費走行支援装置 | |
WO2021111734A1 (ja) | リーン車両 | |
JP4842608B2 (ja) | 自動二輪車用の情報表示方法、および、自動二輪車 | |
JP4849364B2 (ja) | 自動二輪車用の方向指示情報の表示方法およびカーブ情報の表示方法 | |
JP4130571B2 (ja) | 鞍乗型電動車両 | |
JP7203156B1 (ja) | 乗物及び車両の制御方法 | |
JP5062124B2 (ja) | 車両用表示装置 | |
JPH0790732B2 (ja) | 自動二輪車用の自動変速機の変速制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