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48771B - 乘客输送机用移动扶手 - Google Patents
乘客输送机用移动扶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848771B CN107848771B CN201580082175.4A CN201580082175A CN107848771B CN 107848771 B CN107848771 B CN 107848771B CN 201580082175 A CN201580082175 A CN 201580082175A CN 107848771 B CN107848771 B CN 10784877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nvas
- armrest body
- handrail
- embedding part
- oppos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29920002725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9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433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20002803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29920002635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06 elast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450 mo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69 thermo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6 thermosoftening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22—Balustrades
- B66B23/24—Handrail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乘客输送机用移动扶手(10)具有:截面C字形的扶手主体(21),其由热塑性弹性体构成;以及帆布(22),其设置在扶手主体(21)的内表面。扶手主体(21)具有夹着扶手主体(21)的开口部分(20)而对置的一对对置部(24a)。帆布的宽度方向端部作为帆布埋入部(22a)从开口部分埋入一对对置部。在帆布埋入部(22a),在帆布(22)的长度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有沿着帆布的宽度方向的多个缝隙(25)。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例如自动扶梯或移动人行道等乘客输送机的乘客输送机用移动扶手。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一种自动扶梯的扶手,其在截面C字形的主体部分的内侧粘贴外侧帆布,并且在外侧帆布的内侧粘贴内侧帆布,在主体部分的开口部分的两端部,将内侧帆布的端部以与外侧帆布的端部重叠的方式折返。内侧帆布的与外侧帆布重叠的折返部分的长度为10mm以下。由此,实现了扶手的弯曲性的提高(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5-124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自动扶梯的扶手中,即使将内侧帆布与外侧帆布重合的部分的长度设为10mm以下,由于内侧帆布及外侧帆布各自的刚性本身高,因此扶手的弯曲刚度难以减小。由此,由于扶手弯曲而容易使扶手产生龟裂或产生局部的异常变形,扶手的寿命缩短。另一方面,消除内侧帆布的折返部分,则可能不能确保扶手的强度。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得到能够确保强度并实现长寿命的乘客输送机用移动扶手。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乘客输送机用移动扶手具备:截面C字形的扶手主体,其由热塑性弹性体构成;以及帆布,其设置于扶手主体的内表面,扶手主体具有夹着扶手主体的开口部分而对置的一对对置部,帆布的宽度方向端部作为帆布埋入部从开口部分埋入一对对置部,在帆布埋入部,在帆布的长度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有沿着帆布的宽度方向的多个缝隙。
此外,本发明的乘客输送机用移动扶手具备:截面C字形的扶手主体,其由热塑性弹性体构成;以及帆布,其设置于扶手主体的内表面,扶手主体具有夹着扶手主体的开口部分而对置的一对对置部,帆布的宽度方向端部作为帆布埋入部从开口部分埋入一对对置部,帆布埋入部在扶手主体的长度方向上具有伸缩性。
此外,本发明的乘客输送机用移动扶手具备:截面C字形的扶手主体,其由热塑性弹性体构成;以及帆布,其设置于扶手主体的内表面,扶手主体具有夹着扶手主体的开口部分而对置的一对对置部,帆布的宽度方向端部作为帆布埋入部从开口部分埋入一对对置部,帆布由沿着扶手主体的长度方向的多个纵纤维和与纵纤维交叉的多个横纤维构成,与帆布的帆布埋入部以外的部分相比,在帆布埋入部,多个纵纤维的配置密度较低。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乘客输送机用移动扶手,能够利用帆布埋入部确保扶手主体的对置部的强度,同时降低帆布埋入部在帆布的长度方向上的弯曲刚度。由此,扶手主体能够容易弯曲,从而能够抑制移动扶手中产生龟裂或产生局部的异常变形。因此,能够确保移动扶手的强度,同时实现移动扶手的长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自动扶梯的结构图。
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图2的移动扶手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示出展开图3的帆布的状态的展开图。
图5是示出在图4的设置有缝隙的位置处截断时的移动扶手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自动扶梯用移动扶手的帆布的展开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自动扶梯用移动扶手的帆布的展开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自动扶梯用移动扶手的帆布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自动扶梯的结构图。在图中,在作为乘客输送机的自动扶梯中,在桁架1的长度方向上端部设置有上部机房2。在上部机房2内设置有驱动机3和链轮体4。
驱动机3具有马达以及借助马达的驱动力而旋转的驱动机链轮。链轮体4具有:链轮旋转轴5;和在链轮旋转轴5上分别被同轴地固定的传递链轮6、第1扶手用链轮7及未图示的梯级用链轮。
在驱动机链轮及传递链轮6之间卷绕有环状的驱动链条8。驱动机3的驱动力通过驱动机链轮的旋转,经由驱动链条8传递至传递链轮6。通过将驱动机3的驱动力传递到传递链轮6,传递链轮6、第1扶手用链轮7及梯级用链轮以链轮旋转轴5的轴线为中心与链轮旋转轴5一体地旋转。
在桁架1上支承有被梯级链条连结成环状的未图示的多个梯级。在梯级用链轮上卷绕有梯级链条。多个梯级通过梯级用链轮的旋转而循环移动。
在桁架1上设置有一对栏杆9。一对栏杆9配置在桁架1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此外,在一对栏杆9上分别支承有环状的移动扶手10。移动扶手10能够沿包围栏杆9的路径进行环绕移动。
在桁架1内设置有扶手驱动装置11和一对扶手按压装置12,一对扶手按压装置12在桁架1的长度方向上配置在扶手驱动装置11的两侧。
扶手驱动装置11是向移动扶手10传递驱动机3的驱动力的装置。此外,扶手驱动装置11具有扶手驱动旋转轴13和在扶手驱动旋转轴13上被同轴地固定的扶手驱动轮14。在扶手驱动旋转轴13上,与扶手驱动旋转轴13同轴地固定有第2扶手用链轮15。
在第1扶手用链轮7与第2扶手用链轮15之间,卷绕有环状的扶手用传递链条16。驱动机3的驱动力通过第1扶手用链轮7的旋转,经由扶手用传递链条16传递至第2扶手用链轮15。通过将驱动机3的驱动力传递到第2扶手用链轮15,第2扶手用链轮15及扶手驱动轮14以扶手驱动旋转轴13的轴线为中心与扶手驱动旋转轴13一体地旋转。
扶手驱动轮14被按压于移动扶手10。由此,移动扶手10沿着扶手驱动轮14的外周部弯曲。在扶手驱动轮14与移动扶手10之间产生摩擦力。因此,通过扶手驱动轮14旋转,驱动机3的驱动力被传递到移动扶手10。移动扶手10通过从扶手驱动轮14接受驱动机3的驱动力,与梯级同步地沿包围栏杆9的环状的路径进行环绕移动。
各扶手按压装置12向增大移动扶手10相对于扶手驱动轮14的外周部的接触距离的方向按压移动扶手10。由此,移动扶手10被赋予张力。此外,各扶手按压装置12具有:安装于桁架1的支承部件17;以及排列设置于支承部件17的多个导辊18。
支承部件17是向按压移动扶手10的方向隆起的弧状部件。各导辊18沿着支承部件17呈弧状地排列。各扶手按压装置12在使各导辊18与移动扶手10接触的状态下按压移动扶手10。由此,在各扶手按压装置12的位置处,移动扶手10向与移动扶手10在扶手驱动轮14的位置处的弯曲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各扶手按压装置12向各导辊18排列的方向引导移动扶手10。
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在支承部件17上固定有沿着桁架1的宽度方向的多个辊轴19。各导辊18经由轴承3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各辊轴19。
移动扶手10在与移动扶手10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的形状为扁平的C字形。由此,在截面C字形的移动扶手10上沿着移动扶手10的长度方向形成有敞开移动扶手10内的空间的开口部分20。
扶手驱动轮14穿过开口部分20而插入至移动扶手10内的空间,并与移动扶手10的内表面接触。在扶手驱动轮14的位置处,移动扶手10以开口部分20为内侧沿着扶手驱动轮14的外周部弯曲。如图2所示,各导辊18与移动扶手10的外表面接触。在各扶手按压装置12的位置处,移动扶手10以开口部分20为外侧沿着各导辊18的排列方向弯曲。以下,将移动扶手10以开口部分20为内侧而弯曲的状态称作移动扶手10的内弯曲状态,将移动扶手10以开口部分20为外侧而弯曲的状态称作移动扶手10的外弯曲状态。
图3是示出图2的移动扶手10的放大剖视图。移动扶手10具有截面C字形的扶手主体21和设置在扶手主体21的内表面的帆布22。
扶手主体21由热塑性弹性体构成。在该例中,扶手主体21由热塑性聚氨酯构成。此外,扶手主体21具有:板状的主体部23,其沿着移动扶手10的长度方向;以及一对耳部24,它们沿着移动扶手10的长度方向设置于主体部23的两缘部。与移动扶手10的长度方向垂直的平面中的扶手主体21的截面中,主体部23沿着移动扶手10的宽度方向配置,一对耳部24的形状为分别向移动扶手10的宽度方向外侧鼓起的弯曲状。扶手主体21的截面形状由主体部23及一对耳部24形成为扁平的C字形。
在扶手主体21中,一对耳部24各自的端部作为对置部24a在扶手主体21的宽度方向上夹着开口部分20而对置。即,扶手主体21具有在扶手主体21的宽度方向上夹着开口部分20而对置的一对对置部24a。因此,在被与扶手主体21的长度方向垂直的平面截断时的扶手主体21的截面中,一对对置部24a夹着开口部分20而对置。
帆布22通过例如平织等方式编织多个纤维来构成。使用例如以棉或聚酯等为材料的纤维,作为构成帆布22的纤维。移动扶手10的内表面的帆布22是通过在对扶手主体21进行挤出成型时将帆布22同时挤出而一体地形成的。在该例中,通过用平织方式编织沿着扶手主体21的长度方向的多个纤维即纵纤维和与纵纤维垂直交叉的多个纤维即横纤维,来构成帆布22。
帆布22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在开口部分20向扶手主体21的宽度方向外侧弯曲。此外,帆布22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作为帆布埋入部22a从开口部分20分别埋入各对置部24a。帆布埋入部22a从形成开口部分20的侧面的对置部24a的端面的厚度方向中间部分埋入对置部24a。
图4是示出展开图3的帆布22的状态的展开图。在帆布22的帆布埋入部22a,在帆布22的长度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有沿着帆布22的宽度方向的多个缝隙(即切缝)25。各缝隙25到达帆布埋入部22a的边缘,在帆布埋入部22a的边缘处敞开。在帆布22的长度方向上的多个缝隙25间的间隔基于在扶手驱动轮14及扶手按压装置12各自的位置处的弯曲半径来确定。
图5是示出在图4的设置有缝隙25的位置处截断时的移动扶手10的放大剖视图。另外,图3是示出在图4的与设置有缝隙25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即未设置有缝隙25的位置处截断时的移动扶手10的放大剖视图。与未设置有缝隙25的位置相比,在设置有缝隙25的位置,埋入对置部24a的帆布埋入部22a的深度较浅。在该例中,帆布埋入部22a在未设置有缝隙25的位置处的深度d1位于5mm~15mm的范围内,帆布埋入部22a在设置有缝隙25的位置处的深度d2位于1mm~2mm的范围内。
接下来,对动作进行说明。在自动扶梯中,当驱动机3驱动时,梯级用链轮及扶手驱动轮14同步地旋转。由此,各梯级循环移动,并且移动扶手10与各梯级同步地进行环绕移动。
当移动扶手10进行环绕移动时,在扶手驱动轮14的位置处,移动扶手10成为内弯曲状态,在各扶手按压装置12的位置处,移动扶手10成为外弯曲状态。当移动扶手10成为内弯曲状态或成为外弯曲状态时,在帆布埋入部22a的弯曲刚度高的情况下,移动扶手10难以弯曲,各对置部24a容易产生龟裂或产生局部的异常变形。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缝隙25设置于帆布埋入部22a,因此与未在帆布埋入部22a设置缝隙25的情况相比,各对置部24a的弯曲刚度降低。由此,移动扶手10容易追随扶手驱动轮14及扶手按压装置12等而弯曲,抑制了移动扶手10中的龟裂及异常变形的产生。
在这样的移动扶手10中,帆布22的宽度方向端部作为帆布埋入部22a从开口部分20埋入一对对置部24a,在帆布埋入部22a,在帆布22的长度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有沿着帆布22的宽度方向的多个缝隙25,因此能够利用帆布埋入部22a确保一对耳部24的强度,同时利用各缝隙25降低帆布埋入部22a的弯曲刚度。由此,在移动扶手10由于例如扶手驱动轮14或扶手按压装置12等而弯曲时,能够使各对置部24a容易弯曲,能够使移动扶手10容易追随扶手驱动轮14及扶手按压装置12等而弯曲。由此,能够抑制移动扶手10中的龟裂及局部的异常变形的产生,能够实现移动扶手10的长寿命化。
此外,在设置有缝隙25的位置处,埋入对置部24a的帆布埋入部22a的深度在1mm~2mm的范围内,因此能够利用各缝隙25确保移动扶手10的弯曲的追随性,同时,即使在帆布22与例如扶手驱动轮14或导辊18等部件接触时,也能够使得帆布埋入部22a难以从扶手主体21剥离。由此,能够进一步实现移动扶手10的长寿命。
实施方式2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自动扶梯用移动扶手的帆布的展开图。帆布22由沿着扶手主体21的长度方向的纤维即多个纵纤维31、和与纵纤维31垂直地交叉的纤维即多个横纤维32构成。在该例中,通过平织方式编织纵纤维31和横纤维32,从而构成帆布22。
多个纵纤维31中的、构成各帆布埋入部22a的纵纤维31a由具有伸缩性的可伸缩材质构成。由此,帆布埋入部22a在扶手主体21的长度方向上具有伸缩性。此外,构成帆布埋入部22a的纵纤维31a的伸缩性比构成帆布22的帆布埋入部22a以外的部分的纵纤维31b的伸缩性及横纤维32的伸缩性高。由此,帆布埋入部22a在扶手主体21的长度方向上的伸缩性比帆布22的帆布埋入部22a以外的部分的伸缩性高。
在该例中,构成帆布埋入部22a的纵纤维31a的材料为热塑性聚氨酯,并且构成横纤维32和帆布22的帆布埋入部22a以外的部分的纵纤维31b的材料为棉或聚酯。此外,在该例中,多个纵纤维31的配置密度在帆布22的整个宽度方向范围内是相同的。并且,在该例中,帆布22未设置有缝隙25。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样的移动扶手10中,帆布埋入部22a在帆布22的长度方向上具有伸缩性,因此能够通过帆布埋入部22a的伸缩而降低各对置部24a的弯曲刚度,能够容易追随例如扶手驱动轮14及扶手按压装置12等而使移动扶手10弯曲。由此,能够抑制移动扶手10中的龟裂及局部的异常变形的产生。此外,能够在帆布22的整个长度方向范围内确保埋入对置部24a的帆布埋入部22a的深度,能够使得帆布埋入部22a难以从扶手主体21剥离。由此,能够实现移动扶手10的长寿命。此外,还能够更可靠地确保各耳部24的强度。
此外,构成帆布埋入部22a的纵纤维31a由热塑性聚氨酯构成,因此能够更可靠地确保纵纤维31a的伸缩性。并且,通过使构成扶手主体21的材料为与纵纤维31a相同的热塑性聚氨酯,能够容易使对置部24a与帆布埋入部22a融合,能够使得帆布埋入部22a更难以从对置部24a剥离。由此,能够进一步实现移动扶手10的长寿命。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仅构成帆布埋入部22a的纵纤维31a由热塑性聚氨酯构成,但构成帆布22的帆布埋入部22a以外的部分的纵纤维31b也可以与纵纤维31a同样地由热塑性聚氨酯构成,使帆布22的整个宽度方向范围具有在帆布22的长度方向上的伸缩性。
实施方式3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自动扶梯用移动扶手的帆布的展开图。帆布22由沿着扶手主体21的长度方向的纤维即多个纵纤维31、和与纵纤维31垂直地交叉的纤维即多个横纤维32构成。在该例中,通过平织方式编织纵纤维31和横纤维32,从而构成帆布22。
多个纵纤维31中的、构成帆布埋入部22a的纵纤维31的配置密度比构成帆布22的帆布埋入部22a以外的部分的纵纤维31的配置密度低。由此,帆布埋入部22a的弯曲刚度比帆布22的帆布埋入部22a以外的部分的弯曲刚度低。在该例中,分别构成帆布22的纵纤维31及横纤维32的材料为棉或聚酯。此外,在该例中,帆布22未设置有缝隙25。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样的移动扶手10中,与帆布22的帆布埋入部22a以外的部分相比,在帆布埋入部22a,各纵纤维31的配置密度较低,因此能够利用帆布埋入部22a确保一对耳部24的强度,同时使帆布埋入部22a的弯曲刚度比帆布22的帆布埋入部22a以外的部分低。由此,能够容易弯曲各对置部24a,从而能够抑制移动扶手10中的龟裂及局部的异常变形的产生。因此,能够实现移动扶手10的长寿命。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分别构成帆布22的纵纤维31及横纤维32的材料为棉或聚酯,但可以仅构成帆布埋入部22a的纵纤维31由用热塑性聚氨酯构成,也可以所有的纵纤维31由热塑性聚氨酯构成。如果这样的话,能够使帆布埋入部22a在帆布22的长度方向上的伸缩性提高,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移动扶手10的龟裂及异常变形的产生。
实施方式4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自动扶梯用移动扶手的帆布的展开图。帆布22由彼此交叉的多个纤维33构成。在该例中,通过平织方式编织各纤维33,从而构成帆布22。
帆布22被配置为使构成帆布22的多个纤维33相对于扶手主体21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均倾斜。即,各纤维33延伸的方向相对于扶手主体21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均为偏斜方向。由此,通过移动扶手10弯曲,帆布22的彼此交叉的纤维33之间的交叉角度变化,从而容易伸缩。因此,帆布22在帆布22的宽度方向的整个范围内具备沿扶手主体21的长度方向的伸缩性。即,不仅帆布埋入部22a,帆布22的帆布埋入部22a以外的部分也具备沿扶手主体21的长度方向的伸缩性。在该例中,构成各纤维33的材料为棉或聚酯。此外,在该例中,帆布22未设置有缝隙25。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由此,通过使帆布22的彼此交叉的多个纤维33相对于扶手主体21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均倾斜,也能够使帆布埋入部22a具有沿帆布22的长度方向的伸缩性,从而能够抑制移动扶手10中的龟裂及局部的异常变形的产生。此外,还能够确保埋入对置部24a的帆布埋入部22a的深度,从而能够使得帆布埋入部22a难以从扶手主体21剥离。由此,能够实现移动扶手10的长寿命。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构成帆布22的纤维33的材料为棉或聚酯,但也可以由热塑性聚氨酯构成纤维33。如果这样的话,则能够使帆布22的伸缩性进一步提高,从而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移动扶手10的龟裂及异常变形的产生。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2及3中,横纤维32与纵纤维31垂直地交叉,但可以使横纤维32与纵纤维31倾斜地交叉而构成帆布22。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2~4中,未在帆布埋入部22a设置实施方式1中的多个缝隙25,但可以在帆布埋入部22a设置实施方式1中的多个缝隙25。
此外,在各上述实施方式中,对自动扶梯中所使用的移动扶手应用了本发明,但也可以对作为乘客输送机的移动人行道中所使用的移动扶手应用本发明。
Claims (5)
1.一种乘客输送机用移动扶手,该乘客输送机用移动扶手具备:
截面C字形的扶手主体,其由热塑性弹性体构成;以及
帆布,其设置在所述扶手主体的内表面,
所述扶手主体具有夹着所述扶手主体的开口部分而对置的一对对置部,
所述帆布的宽度方向端部作为帆布埋入部从所述开口部分埋入所述一对对置部,
在所述帆布埋入部,在所述帆布的长度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有沿着所述帆布的宽度方向的多个缝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用移动扶手,其中,
在设置有各所述缝隙的位置处,埋入所述对置部的所述帆布埋入部的深度在1mm~2mm的范围内。
3.一种乘客输送机用移动扶手,该乘客输送机用移动扶手具备:
截面C字形的扶手主体,其由热塑性弹性体构成;以及
帆布,其设置在所述扶手主体的内表面,
所述扶手主体具有夹着所述扶手主体的开口部分而对置的一对对置部,
所述帆布的宽度方向端部作为帆布埋入部从所述开口部分埋入所述一对对置部,
所述帆布埋入部在所述扶手主体的长度方向上具有伸缩性,
所述帆布由沿着所述扶手主体的长度方向的多个纵纤维和与所述纵纤维交叉的多个横纤维构成,
构成所述帆布埋入部的所述纵纤维的伸缩性比所述横纤维的伸缩性高。
4.一种乘客输送机用移动扶手,该乘客输送机用移动扶手具备:
截面C字形的扶手主体,其由热塑性弹性体构成;以及
帆布,其设置在所述扶手主体的内表面,
所述扶手主体具有夹着所述扶手主体的开口部分而对置的一对对置部,
所述帆布的宽度方向端部作为帆布埋入部从所述开口部分埋入所述一对对置部,
所述帆布埋入部在所述扶手主体的长度方向上具有伸缩性,
所述帆布由沿着所述扶手主体的长度方向的多个纵纤维和与所述纵纤维交叉的多个横纤维构成,
构成所述帆布埋入部的所述纵纤维由热塑性聚氨酯构成,并且,所述横纤维和所述帆布的所述帆布埋入部以外的部分的所述纵纤维由棉或聚酯构成。
5.一种乘客输送机用移动扶手,该乘客输送机用移动扶手具备:
截面C字形的扶手主体,其由热塑性弹性体构成;以及
帆布,其设置在所述扶手主体的内表面,
所述扶手主体具有夹着所述扶手主体的开口部分而对置的一对对置部,
所述帆布的宽度方向端部作为帆布埋入部从所述开口部分埋入所述一对对置部,
所述帆布由沿着所述扶手主体的长度方向的多个纵纤维和与所述纵纤维交叉的多个横纤维构成,
与所述帆布的所述帆布埋入部以外的部分相比,在所述帆布埋入部,所述多个纵纤维的配置密度较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5/071936 WO2017022049A1 (ja) | 2015-08-03 | 2015-08-03 | 乗客コンベヤ用移動手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48771A CN107848771A (zh) | 2018-03-27 |
CN107848771B true CN107848771B (zh) | 2019-07-16 |
Family
ID=57942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8217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848771B (zh) | 2015-08-03 | 2015-08-03 | 乘客输送机用移动扶手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407438B2 (zh) |
CN (1) | CN107848771B (zh) |
WO (1) | WO201702204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461283B1 (ja) * | 2017-10-27 | 2019-01-30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乗客コンベア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96328A (zh) * | 1997-04-11 | 1998-10-21 | 株式会社东芝 | 移动通道扶手 |
CN1307537A (zh) * | 1998-06-30 | 2001-08-08 | 罗纳德·H·鲍尔 | 扶手的复合结构 |
CN1316972A (zh) * | 1998-09-11 | 2001-10-10 | 塞姆普雷特控股股份公司 | 扶手 |
CN1715171A (zh) * | 2004-06-02 | 2006-01-04 |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 乘客输送机用移动扶手的再生方法 |
CN104003282A (zh) * | 2013-02-25 | 2014-08-27 |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 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和乘客输送机用扶手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448795A (en) * | 1987-08-12 | 1989-02-23 | Hitachi Cable | Handrail structure of conveyor for transporting personnel |
JPH09240975A (ja) * | 1996-03-05 | 1997-09-16 | Hitachi Cable Ltd | ハンドレール |
JP3125920B2 (ja) * | 1996-11-07 | 2001-01-22 |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 ハンドレール |
JP2001287884A (ja) * | 2000-04-05 | 2001-10-16 | Hitachi Cable Ltd | ハンドレール |
JP2013227148A (ja) * | 2012-04-27 | 2013-11-0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乗客コンベア用移動手摺 |
-
2015
- 2015-08-03 JP JP2017532274A patent/JP6407438B2/ja active Active
- 2015-08-03 CN CN201580082175.4A patent/CN10784877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08-03 WO PCT/JP2015/071936 patent/WO201702204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96328A (zh) * | 1997-04-11 | 1998-10-21 | 株式会社东芝 | 移动通道扶手 |
CN1307537A (zh) * | 1998-06-30 | 2001-08-08 | 罗纳德·H·鲍尔 | 扶手的复合结构 |
CN1316972A (zh) * | 1998-09-11 | 2001-10-10 | 塞姆普雷特控股股份公司 | 扶手 |
CN1715171A (zh) * | 2004-06-02 | 2006-01-04 |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 乘客输送机用移动扶手的再生方法 |
CN104003282A (zh) * | 2013-02-25 | 2014-08-27 |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 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和乘客输送机用扶手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48771A (zh) | 2018-03-27 |
WO2017022049A1 (ja) | 2017-02-09 |
JPWO2017022049A1 (ja) | 2017-12-07 |
JP6407438B2 (ja) | 2018-10-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481169B1 (de) | Pneumatischer aktuator | |
EP2548774B1 (en) | An improved washing bristle brush for automatic motor vehicle washing systems | |
CN107848771B (zh) | 乘客输送机用移动扶手 | |
EP1775358A3 (en) | Industrial two-layer fabric | |
CN108601508A (zh) | 内窥镜的弯曲操作机构 | |
US20130081494A1 (en) | Breaking device for a chain of a screen such as a window covering | |
CN102015141A (zh) | 用于制造空心型材的支撑芯 | |
CN103921752B (zh) | 一种设有安全气囊模块定位装置的方向盘 | |
CN102470826A (zh) | 扁平条结构的刮水片 | |
CN101904059B (zh) | 电动机的换向器滑动触头的保持元件以及电动机 | |
JP2010538594A (ja) | 導線、ホース等を案内する装置 | |
EP2009332A3 (en) | Sealing member | |
CN101737599B (zh) | 旋转支架 | |
CN105644327B (zh) | 卷帘组件 | |
WO2000043142A8 (de) | Biegemaschine | |
CN107640637B (zh) | 一种防边缘厚度不均的无纺布淋膜装置 | |
US10330165B2 (en) | Overlaid composite interior component | |
US10723285B2 (en) | Trim element comprising a deformable outer surface and associated vehicle | |
US20110018328A1 (en) | Bearing mechanism with integrated flexible bearing surface | |
CN107000701A (zh) | 玻璃刮水装置 | |
CN102686450A (zh) | 保险杠安装结构 | |
JP2019156401A5 (zh) | ||
CN201502736U (zh) | 球阀的软密封结构 | |
JP5866641B2 (ja) | 乗客コンベア | |
US20080071201A1 (en) | Simplified massage system of seat typ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