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46341A - 调度报文的方法、相关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调度报文的方法、相关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846341A CN107846341A CN201610835484.0A CN201610835484A CN107846341A CN 107846341 A CN107846341 A CN 107846341A CN 201610835484 A CN201610835484 A CN 201610835484A CN 107846341 A CN107846341 A CN 1078463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message
- qos
- message
- output queue
- devic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1—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by tagging of packets, e.g. using discard eligibility [DE] bi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04L47/52—Queue scheduling by attributing bandwidth to queu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调度报文的方法,相关装置和系统。该方法包括:QoS调度装置接收至少两个报文分类装置分别发送的第一数据报文,该第一数据报文中每个第一数据报文携带有虚通道标识;该QoS调度装置根据该虚通道标识确定对应的QoS调整参数包括的虚通道调度参数;该QoS调度装置根据该QoS调整参数将该第一数据报文中每个第一数据报文加入该输出队列。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对分散在多条链路中的报文进行集中式调度。此外,由于QoS调度装置不再负责数据报文分类工作,因此QoS调度装置可以有更多的资源实现报文调度。在此情况下,QoS调度装置调度报文的能力可以得到大幅提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调度报文的方法、相关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为满足用户对不同应用不同服务质量的要求,业界提出了质量服务(英文:Quality of Service,简称:QoS)技术。业务分析(英文:Service Analyse,简称:SA)设备可以对获取到的报文进行分类,并根据报文的类型对获取到的报文进行调度。配置了QoS的网络环境,增加了网络性能的可预知性,并能够有效地分配网络带宽,更加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
在需要对多条链路提供QoS服务的场景中,通常需要设置一个由多个SA设备组成的分布式QoS调度系统。该分布式QoS调度系统中的多个SA设备是相互独立的。该多个SA设备中的每个SA设备可以根据该每个SA设备都可以根据预设QoS调度策略对该每个SA设备的对应的链路中的报文进行调度。每个SA设备的QoS调度结果也不会对其他SA设备造成影响。因此,这种分布式的QoS调度系统无法针对分散在多条链路中的报文进行集中式调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调度报文的方法、QoS调度装置和系统,针对分散在多条链路中的报文进行集中式调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度报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QoS调度装置接收至少两个报文分类装置分别发送的第一数据报文,该第一数据报文中每个第一数据报文携带有虚通道标识,该虚通道标识用于指示携带该虚通道标识的数据报文的属性信息;该QoS调度装置根据该虚通道标识确定对应的QoS调整参数包括的虚通道调度参数,该虚通道调度参数用于指示输出队列的总带宽;该QoS调度装置根据该QoS调整参数将该第一数据报文中每个第一数据报文加入该输出队列。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对分散在多条链路中的报文进行集中式调度。此外,由于QoS调度装置不再负责数据报文分类工作,因此QoS调度装置可以有更多的资源实现报文调度。在此情况下,QoS调度装置调度报文的能力可以得到大幅提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属性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协议类型、隧道类型、上行链路号、下行链路号、源AS号和目的AS号。根据上述技术方案,QoS调度装置调度的数据报文可以遵循不同的属性信息,这样可以灵活地对不同属性信息的数据报文进行调度。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QoS调度装置根据该QoS调整参数将该第一数据报文中每个第一数据报文加入该输出队列,包括:该QoS调度装置确定该输出队列的当前占用总带宽小于第一带宽阈值,将该第一数据报文中的每个第一数据报文加入该输出队列,其中,该第一带宽阈值小于或等于该输出队列的总带宽。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避免由于当前使用的总带宽超出输出队列的总带宽造成的错误。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数据报文中的每个第一数据报文还携带有输出队列标识,该输出队列标识用于指示该第一数据报文中的每个第一数据报文的载荷的信息;该方法还包括:该QoS调度装置根据该输出队列标识确定对应的该QoS调整参数包括的输出队列参数,该输出队列参数用于指示该输出队列的子带宽或该输出队列的优先级,该输出队列的子带宽小于或等于该输出队列的总带宽。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按照数据报文的类型对数据报文进行进一步的调度。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载荷的信息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应用层协议、数据类型、载荷的数据内容。根据上述技术方案,QoS调度装置调度的数据报文可以遵循不同的分类规则,这样可以灵活地对不同类型的数据报文进行调度。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QoS调度装置确定的该输出队列参数用于指示该输出队列的子带宽的情况下,该QoS调度装置根据该QoS调整参数将该第一数据报文中每个第一数据报文加入该输出队列,包括:该QoS调度装置确定该输出队列的当前占用总带宽小于第一带宽阈值,确定该输出队列的当前占用子带宽小于第二带宽阈值,将该第一数据报文中每个第一数据报文加入该输出队列,该第一带宽阈值小于或等于该输出队列的总带宽,该第二带宽阈值小于或等于该输出队列的子带宽。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避免由于当前使用的总带宽超出输出队列的总带宽和子带宽造成的错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QoS调度装置确定的该输出队列参数用于指示该输出队列的优先级的情况下,该QoS调度装置根据该QoS调整参数将该第一数据报文中每个第一数据报文加入该输出队列,包括:该QoS调度装置确定该输出队列的当前占用总带宽小于第一带宽阈值,确定该输出队列的优先级高于共享该输出队列的总带宽的其他输出队列的优先级,将该第一数据报文中的每个第一数据报文加入该输出队列,其中该第一带宽阈值小于或等于该输出队列的总带宽。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按照优先级对数据报文进行调度。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QoS调度装置接收该至少两个报文分类装置分别发送的第二数据报文,该第二数据报文中的每个第二数据报文携带有该虚通道标识;该QoS调度装置确定该QoS调度装置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大于流量阈值;该QoS调度装置将该第二数据报文中的每个第二数据报文发送至输出装置。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避免QoS调度装置接收到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大于处理能力时造成的错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QoS调度装置向QoS管理装置发送流量告警消息,该流量告警消息用于指示该QoS调度装置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大于该流量阈值。根据上述技术方案,QoS调度装置可以及时通知QoS管理装置该QoS调度装置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大于该流量阈值,以便该QoS管理装置可以及时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案。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QoS调度装置确定该QoS调度装置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大于流量阈值,包括:该QoS调度装置向QoS管理装置发送流量信息,该流量信息用于指示该QoS调度装置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该QoS调度装置接收该QoS管理装置发送的流量反馈信息,该流量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QoS调度装置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是否大于该流量阈值;该QoS调度装置根据该流量反馈信息,确定该QoS调度装置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大于该流量阈值。根据上述技术方案,QoS管理装置可以及时获知该QoS调度装置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并在流量超出流量阈值的情况下及时通知该QoS调度装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度报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报文分类装置接收输入装置发送的第一数据报文;该报文分类装置确定该第一数据报文的属性信息中是否存在与虚通道匹配信息相匹配的属性信息;该报文分类装置在确定该第一数据报文的属性信息中存在与该虚通道匹配信息相匹配的属性信息的情况下,根据该第一数据报文生成第二数据报文,该第二数据报文携带虚通道标识,该虚通道标识用于指示该第一数据报文的属性信息中包括与该虚通道匹配信息相匹配的属性信息;该报文分类装置向QoS调度装置发送该第二数据报文。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报文分类装置可以把需要进行调度的报文发送至QoS调度装置,以便该QoS调度装置对需要进行调度的报文进行调度。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数据报文的属性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协议类型、隧道类型、上行链路号、下行链路号、源AS号和目的AS号。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报文分类装置可以根据属性信息选择需要进行调度的数据报文,以便QoS调度装置调度的数据报文可以遵循不同的属性信息,这样可以实现对不同属性信息的数据报文进行灵活地调度。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报文分类装置在确定该第一数据报文的属性信息中不存在与该虚通道匹配信息相匹配的属性信息的情况下,将该第一数据报文发送至输出装置。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报文分类装置可以直接将不需要进行调度的数据报文发送至输出装置。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数据报文还携带输出队列标识,该输出队列标识用于指示该第一数据报文的载荷的信息。这样,可以使得该QoS调度装置实现按照数据报文的类型对数据报文进行进一步的调度。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数据报文的载荷的信息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应用层协议、数据类型、载荷的数据内容。据上述技术方案,报文分类装置在对数据报文分类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分类的规则,以便QoS调度装置调度的数据报文可以遵循不同的分类规则,这样可以灵活地对不同类型的数据报文进行调度。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度报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虚通道匹配信息和QoS调整参数;向QoS调度装置发送第一QoS调度策略信息,该第一QoS调度策略了信息包括该QoS调整参数;向至少两个报文分类装置中的每个报文分类装置发送第二QoS调度策略信息,该第二QoS调度策略信息包括该虚通道匹配信息。根据图3所示的技术方案,虚通道匹配信息、QoS调整参数可以由该QoS管理装置统一配置给QoS调度装置和报文分类装置。这样可以方便调整QoS调度策略。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QoS管理装置确定输出队列匹配信息,该第二QoS调度策略信息中还包括该输出队列匹配信息。据上述技术方案,报文分类装置在对数据报文分类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分类的规则,以便QoS调度装置调度的数据报文可以遵循不同的分类规则,这样可以使得该QoS调度装置实现按照数据报文的类型对数据报文进行进一步的调度。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QoS管理装置接收该QoS调度装置发送的流量告警消息,该流量告警消息用于指示该QoS调度装置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大于流量阈值。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QoS管理装置可以及时确定该QoS调度装置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大于该流量阈值,以便及时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案。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QoS管理装置接收QoS调度装置发送的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该QoS管理装置根据该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和该流量阈值,确定该QoS调度装置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是否大于该流量阈值;该QoS管理装置向该QoS调度装置发送流量反馈信息,该流量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QoS调度装置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是否大于该流量阈值。根据上述技术方案,QoS管理装置可以及时获知该QoS调度装置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并在流量超出流量阈值的情况下及时通知该QoS调度装置。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QoS调度装置,该QoS调度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单元。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报文分类装置,该报文分类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单元。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QoS管理装置,该QoS管理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单元。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度报文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四方面的QoS调度装置,Q个第五方面的报文分类装置,P个输入装置和P个输出装置,其中Q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P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系统还包括第六方面的QoS管理装置。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QoS调度装置,该QoS调度装置包括收发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能够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报文分类装置,该报文分类装置包括收发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能够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QoS管理装置,该QoS管理装置包括收发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能够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度报文的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度报文的方法的的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QoS调度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分类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QoS管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QoS调度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分类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QoS管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分布式QoS调度系统并不能有效地对多条链路中的报文进行集中调度。例如,假设分布式QoS调度系统中包括两个SA设备,SA设备1和SA设备2。SA设备1和SA设备2都预设如下QoS调度策略:为源互联网协议(英文:Internet Protocol,简称:IP)地址范围为192.101.1.1至192.1.1.10且应用层协议为超文本传输协议(英文: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简称:HTTP)的报文分配SA设备60%的输出带宽,为源IP地址为192.101.1.1至192.1.1.10且应用层协议为点对点(英文:Peer to Peer,简称:P2P)协议的报文分配SA设备30%的输出带宽,为源IP地址为192.101.1.1至192.1.1.10且应用层协议为其他应用层协议的报文分配SA设备10%的输出带宽。在不采用QoS调度策略的情况下,SA设备1接收到的HTTP报文占用SA设备70%的输出带宽且P2P报文占用SA设备30%的输出带宽,SA设备2接收到的HTTP报文占用SA设备10%的输出带宽且P2P报文占用SA设备90%的输出带宽,且SA设备1和SA设备2接收到的报文的源IP地址均在上述源IP地址范围内。如果采用上述QoS调度策略,SA设备1会将部分HTTP报文丢弃,使得SA设备1输出的HTTP报文占用SA设备1的输出带宽的60%,SA设备2会将部分P2P报文丢弃,使得SA设备2输出的P2P报文占用SA设备1的输出带宽的30%。这样,该分布式QoS调度系统中总输出带宽中,P2P报文占用的带宽为30%,HTTP报文占用的带宽为35%。如果希望调整该QoS调度系统总输出带宽中P2P报文和HTTP报文占用的比例,则需要分别调整每个SA设备的QoS调度策略。
此外,由于该分布式QoS调度系统中的各个SA设备是相互独立的,因此该分布式QoS调度系统并不能实现一些现有的QoS调度算法,例如,严格优先级(英文:StrictPriority,简称:SP)调度算法、加权循环调度(英文:Weighted Round Robin,简称:WRR)调度算法等。还以该分布式QoS调度系统为例,假设采用的QoS调度策略为:采用SP调度算法且HTTP报文的优先级高于P2P报文的优先级。在此情况下,若SA设备1和SA设备2均接收到HTTP报文和P2P报文,则SA设备1和SA设备2会优先发送HTTP报文,并在HTTP报文发送完毕后,才会发送P2P报文。假设SA设备1未发送完HTTP报文,而SA设备2已经发送完HTTP报文。那么,该分布式QoS调度系统输出的报文中既包括HTTP报文也包括P2P报文,而不能仅输出HTTP报文或P2P报文。由此可见,该分布式QoS调度系统并不能有效地采用SP调度进行QoS调度。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度报文的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系统100包括输入装置101、输入装置102、报文分类装置111、报文分类装置112、输出装置121、输出装置122、QoS调度装置130和QoS管理装置140。
图1所示系统中的各个装置可以通过总线相连。具体地,输入装置101分别与报文分类装置111和报文分类装置112相连,输入装置102分别与报文分类装置111和报文分类装置112相连。报文分类装置111分别与QoS调度装置130、输出装置121和输出装置122相连,报文分类装置112分别与QoS调度装置130、输出装置121和输出装置122相连。QoS调度装置130分别与输出装置121和输出装置122相连。QoS管理装置140分别与报文分类装置111、报文分类装置112和QoS调度装置130相连。系统100通过输入装置101接收到的报文通过输出装置121发送至该报文的目的设备,系统100通过输入装置102接收到的报文通过输出装置122发送至该报文的目的设备。为方便描述,以下可以称输入装置101对应于输出装置121,输入装置102对应于输出装置122。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系统100可以是一个完整的用于调度报文的系统的结构框图。
可选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系统100还可以是一个完整的用于调度报文的系统中的一部分。具体地,在这些实施例中,用于调度报文的系统可以包括P个输入装置(P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P个输出装置、Q个报文分类装置(Q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至少一个QoS调度装置和一个QoS管理装置。如图1所示的系统100的中的两个报文分类装置可以是Q个报文分类装置中的任意两个报文分类装置,系统100中的两个输入装置是该P个输入装置中能够与该两个分类装置进行通信的任意两个输入装置,系统100中的两个输出装置是该P个输出装置中能够用于发送该两个输入装置接收的报文的任意两个输出装置,系统100中的QoS调度装置130可以是该至少一个QoS调度装置中的任一个能够与该两个报文分类装置通信的QoS调度装置,系统100中的QoS管理装置可以是该用于调度报文系统中的QoS管理装置。
下面将结合图1所示的系统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描述。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度报文的方法的的结构框图。在图1所示的系统中,输入装置101和输入装置102的具体功能是相同的,报文分类装置111和报文分类装置112的具体功能是相同的,输出装置121和输出装置122的具体功能是相同的。此外,QoS调度装置130处理报文分类装置111发送的数据报文和处理报文分类装置112发送的数据报文的具体过程是相同的。因此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仅针对输入装置101、报文分类装置111、QoS调度装置130、QoS管理装置140和输出装置121进行描述。输入装置102、报文分类装置112和输出装置122的工作过程是类似的。
S201,输入装置101向报文分类装置111发送第一数据报文。
具体地,输入装置101在接收到源设备发送的输入报文后,会在该输入报文前添加一个帧头。该帧头中包括输入装置101为该输入报文分配的上行链路号和下行链路号。输入装置101将添加了帧头的输入报文发送至报文分类装置111。为方便描述,可以将添加了帧头的输入报文称为数据报文。此外,在一些情况下,系统100中不同的装置可以分别在帧头中添加一些信息。因此为了区分这些数据报文,可以将输入装置101发送的数据报文称为第一数据报文。输入报文可以是IP报文。输入报文可以包括报文头和载荷(或称报文用户数据)。该报文头可以携带该输入报文的一些属性信息,例如,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协议类型和隧道类型等。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装置101可以根据分流策略将接收到的报文发送至不同的报文分类装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分流策略可以按照负载均衡的方式实现。具体的,输入装置101可以负载均衡的将该第一数据报文发送到报文分类装置111。该负载均衡根据哈希算法实现。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装置101可以将同一个源设备发送的报文发送至同一个报文分类装置。具体地,输入装置101在接收到输入报文后,可以对该输入报文进行解析,以获取该输入报文中的报文头携带的源IP地址。输入装置101可以根据该源IP地址将同一个源设备发送的输入报文发送至同一个报文分类装置。例如,输入装置101在确定接收到的输入报文是设备1发送的输入报文后,可以根据分流策略将设备1发送的输入报文发送至报文分类装置111。输入装置101在确定接收到的输入报文是设备2发送的输入报文后,可以根据分流策略将设备2发送的输入报文发送至报文分类装置112。
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装置101还可以对输入报文进行解析,以获取该输入报文的报文头中携带的信息,例如,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协议类型和隧道类型。输入装置101可以将这些报文头中携带的信息添加到帧头中同输入报文一起发送至报文分类装置。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协议类型是指报文头中携带的协议类型,例如,可以是传输控制协议(英文: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简称:TCP)、用户数据协议(英文:User Datagram Protocol;简称:UDP)等。
更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装置101还可以根据该输入报文的报文头中的信息确定一些信息,例如源自治域系统(英文:Autonomous System,简称:AS)号和目的AS号。具体地,输入装置101可以根据AS号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出源AS号和目的AS号。输入装置101可以将这些信息也添加到帧头中同输入报文一致发送至报文分类装置。
由于输入装置101可以将该输入报文中携带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协议类型、隧道类型,根据数据报文中携带的信息确定的源自治域系统AS号和目的AS号,以及输入装置101分配的上行链路号和下行链路号添加到帧头中,报文分类装置111可以直接从该数据报文的帧头中获取这些信息而无需重新对该数据报文中的输入报文进行解析。这样,可以减少报文分类装置资源消耗,使得报文分类装置111可以有更多的资源应用于报文分类。
S202,报文分类装置111确定该第一数据报文的属性信息中是否存在与虚通道匹配信息相匹配的属性信息。
S203,报文分类装置111在确定该第一数据报文的属性信息中存在与该虚通道匹配信息相匹配的属性信息的情况下,根据该第一数据报文生成第二数据报文,该第二数据报文携带虚通道标识,该虚通道标识用于指示该第一数据报文的属性信息中包括与该虚通道匹配信息相匹配的属性信息。
该第一数据报文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该输入报文中携带信息,根据数据报文中携带的信息确定的信息,以及输入装置101分配的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具体地,第一数据报文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协议类型、隧道类型、上行链路号、下行链路号、源AS号和目的AS号。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报文分类装置可以根据属性信息选择需要进行调度的数据报文,以便QoS调度装置调度的数据报文可以遵循不同的属性信息,这样可以实现对不同属性信息的数据报文进行灵活地调度。
该虚通道匹配信息可以一个或多个虚通道标识,每个虚通道标识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虚通道匹配项,每个虚通道匹配项可以有相应的匹配值。匹配值可以是一个取值范围或者是一个具体的值。如果该第一数据报文的属性信息与虚通道匹配信息中的一个虚通道标识对应的所有虚通道匹配项的匹配值相同或者在该虚通道匹配项的匹配值的取值范围内,则报文分类装置111可以确定该第一数据报文的属性信息中存在与该虚通道匹配信息相匹配的属性信息。为方便描述,可以称该第一数据报文与该虚通道标识匹配。在此情况下,报文分类装置111可以将于该第一数据报文匹配的虚通道标识添加至该第一数据报文的帧头中。由于报文分类装置111将虚通道标识添加至第一数据报文的帧头中,因此数据报文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因此可以将报文分类装置111根据第一数据报文生成的数据报文称为第二数据报文。
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报文分类装置111在确定该第一数据报文的属性信息中不存在与虚通道匹配信息相匹配的属性信息的情况下,将该第一数据报文发送至输出装置121。具体地,如果该第一数据报文的属性信息与虚通道匹配信息中的任一个虚通道标识对应的一个或多个虚通道匹配项的匹配值不相同或者不在该虚通道匹配项的匹配值的取值范围内,则报文分类装置111可以确定该第一数据报文的属性信息中不存在与该虚通道匹配信息相匹配的属性信息。
表1是一个虚通道匹配信息的示意。
表1
如表1所示的虚通道匹配信息中包括虚通道标识和虚通道匹配项。表1中的每个虚通道标识都对应两个匹配项:源IP地址和协议类型。该源IP地址是一个地址范围,该协议类型是一个具体的协议类型。报文分类装置111在接收到第一数据报文后,可以确定该虚通道匹配信息中是否包括一个虚通道标识,该虚通道标识对应的虚通道匹配项中的源IP地址的范围包括该第一数据报文的源IP地址并且该虚通道标识对应的虚通道匹配项中的协议类型与该第一数据报文的协议类型。如果存在这样一个虚通道标识,则可以确定该第一数据报文与该虚通道标识匹配。如果不存在一个这样的虚通道标识,则可以确定该第一数据报文与任一个虚通道标识都不匹配。
例如,假设该第一数据报文的源IP地址为192.108.1.8且第一数据报文的协议类型为TCP,则该第一数据报文与虚通道标识1001匹配。在此情况下,报文分类装置111可以将虚通道标识1001添加到第一数据报文的帧头中,从而生成第二数据报文。
再如,假设该第一数据报文的源IP地址为102.108.1.8且该第一数据报文的协议类型为UDP,则该第一数据报文与任一个虚通道标识对应的匹配项都不匹配。在此情况下,报文分类装置111可以将该第一数据报文发送至输出装置121。
S204,QoS调度装置130接收报文分类装置121发送的第二数据报文。
S205,QoS调度装置130根据第二数据报文中的虚通道标识确定对应的QoS调整参数包括的虚通道调度参数,该虚通道调度参数用于指示输出队列的总带宽。
S206,QoS调度装置130根据该QoS调整参数将该第二数据报文加入该输出队列。
例如,表2是一个QoS调整参数的示意。
表2
如表2所示的QoS调整参数中,每个虚通道标识有一个对应的输出队列的总带宽。例如,虚通道标识1001的输出队列总带宽为100兆位/秒(英文:Mbit/s,简称:Mbps),虚通道标识1002的输出队列总带宽为50Mbps,虚通道标识1003的输出队列总带宽为100Mbps。假设该第二数据报文携带的虚通道标识为1001,那么该第二数据报文的输出队列的总带宽为100Mbps。QoS调度装置130可以将该第二数据报文加入总带宽为100Mbps的输出队列中。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QoS调度装置130根据该QoS调整参数将该第二数据报文加入该输出队列,包括:QoS调度装置130确定该输出队列的当前占用总带宽小于第一带宽阈值,将该第二数据报文加入该输出队列,其中,该第一带宽阈值可以小于或等于该总带宽。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避免由于当前使用的总带宽超出输出队列的总带宽造成的错误。例如,拥塞,丢包等。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QoS调度装置130还可以接收报文分类装置111发送的第三数据报文。报文分类装置111发送的第三数据报文的确定过程和具体内容与第二数据报文类似,在此就不必赘述。QoS调度装置130可以根据第三数据报文中携带的虚通道标识确定对应的QoS调整参数包括的虚通道调度参数。QoS调度装置130确定该输出队列的当前占用总带宽大于该第一带宽阈值,将该第三数据报文丢弃(即不将该第三数据报文加入该输出队列)。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报文分类装置111生成的第二数据报文中还携带输出队列标识,该输出队列标识用于指示该第一数据报文的载荷的信息。
载荷的信息可以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应用层协议、数据类型以及载荷的数据内容。该应用层协议可以是HTTP、文件传输协议(英文:File Transfer Ptotocol,简称:FTP)、P2P协议等。数据类型可以是文本数据、多媒体数据等。载荷的数据内容可以是载荷中的一些关键词,例如可以是统一资源定位器(英文: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简称:URL)或者预先设置的关键词等。报文分类装置可以利用深度报文检测(英文:Deep PacketInspection,简称:DPI)技术确定该荷载的信息。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报文分类装置在对数据报文分类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分类的规则,以便QoS调度装置调度的数据报文可以遵循不同的分类规则,这样可以灵活地对不同类型的数据报文进行调度。
具体地,报文分类装置111还可以确定该第一数据报文的载荷的信息中与输出队列匹配信息相匹配的载荷的信息,将匹配到的输出队列标识添加至该第一数据报文的帧头中,从而生成第二数据报文。
与虚通道匹配信息类似,该输出队列匹配信息可以一个或多个输出队列标识,每个输出队列标识可以对应于一个或多个匹配项,每个匹配项可以有相应的匹配值。匹配值可以是一个取值范围或者是一个具体的值。如果该第一数据报文的载荷的信息与输出队列匹配信息中的一个输出队列标识对应的所有输出队列匹配项的匹配值相同或者在该输出队列匹配项的匹配值的取值范围内,则报文分类装置111可以确定该第一数据报文的载荷的信息中存在与该输出队列匹配信息相匹配的载荷的信息。为方便描述,可以称该第一数据报文与该输出队列标识匹配。在此情况下,报文分类装置111可以将于该第一数据报文匹配的输出队列标识添加至该第一数据报文的帧头中。此时,该第一数据报文的帧头中除了包括与该第一数据报文匹配的虚通道标识外,还包括与该第一数据报文匹配的输出队列标识。由于报文分类装置111将虚通道标识和输出队列标识添加至第一数据报文的帧头中,因此数据报文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因此可以将报文分类装置111根据第一数据报文生成的数据报文称为第二数据报文。
表3是一个输出队列匹配信息的示意。
表3
如表3所示的输出队列匹配信息中包括输出队列标识和输出队列匹配项,其中输出队列匹配项包括应用层协议。表3中的输出队列标识2003对应的输出队列匹配项中的“其他”是指除HTTP和P2P以外的任一个应用层协议,例如FTP等。假设该第一数据报文的应用层协议类型为P2P,则该第一数据报文与输出队列标识为2002的输出队列匹配。在此情况下,报文分类装置111可以将输出队列标识2002添加到第一数据报文的帧头中,从而生成第二数据报文。
表4是另一个输出队列匹配信息的示意。
表4
如表4所示的输出队列匹配信息中包括输出队列标识和输出队列匹配项,其中输出队列匹配项包括数据类型。假设该第一数据报文的数据类型为多媒体,则该第一数据报文与输出队列标识为2004的输出队列匹配。在此情况下,报文分类装置111可以将输出队列标识2004添加到第一数据报文的帧头中,从而生成第二数据报文。
每个与虚通道匹配的数据报文都可以有一个匹配的输出队列标识。因此,报文分类装置可以先确定与数据报文相匹配的虚通道,然后在确定与该数据报文相匹配的输出队列。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存在输出队列匹配而虚通道不匹配的情况发生。
由于每个与虚通道匹配的数据报文都可以有一个匹配的输出队列标识,因此虚通道匹配信息和输出队列匹配信息是对应的。每个虚通道都可以有一个对应的输出队列匹配信息。不同的虚通道对应的输出队列匹配信息可以是不同的。
以表1、表3和表4为例。虚通道标识为1001的虚通道和虚通道标识为1002的虚通道可以对应于表3所示的输出队列匹配信息。虚通道标识为1003的虚通道可以对应于表4所示的输出队列匹配信息。
例如,假设该第一数据报文的源IP地址为192.108.1.8,该第一数据报文的协议类型为TCP且该第一数据报文的应用层协议为P2P协议,则该第一数据报文的虚通道标识为1001,输出队列标识为2002。
再如,假设该第一数据报文的源IP地址为192.108.1.16,该第一数据报文的协议类型为TCP且该第一数据报文的应用层协议为FTP,则该第一数据报文的虚通道标识为1002,输出队列标识为2003。在该第二数据报文携带有该输出队列标识的情况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QoS调度装置130根据该输出队列标识确定对应的该QoS调整参数包括的输出队列参数,该输出队列参数用于指示该输出队列的子带宽或该输出队列的优先级,该输出队列的子带宽小于或等于该输出队列的总带宽。可以理解,该步骤在步骤S206之前执行。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按照数据报文的类型对数据报文进行进一步的调度。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输出队列参数用于指示该输出队列的子带宽。
表5是一个QoS调整参数的示意。
表5
如表5所示的QoS参数中,每个虚通道标识都对应一个虚通道的总带宽。每个输出队列标识都有一个对应的输出队列的子带宽。表5所示的输出队列参数所指示的是子带宽占总带宽的百分比。假设该第二数据报文中的虚通道标识为1001且输出队列标识为2002,那么QoS调度装置130可以加入总带宽为100Mbps,子带宽为30Mbps(即100Mbps*30%)的输出队列中。为了方便描述,可以将该总带宽为100Mbps,子带宽为30Mbps的输出队列称为对应于第二数据报文的输出队列。
当然,除了表5所示的方式外,输出队列参数也可以是通过其他形式指示输出队列的子带宽,例如,输出队列参数也可以指示每个输出队列子带宽的具体数值。再如,输出队列参数也可以指示每个输出队列的权重值,QoS调度装置130可以根据输出队列的权重值确定每个输出队列的子带宽。再如,输出队列参数也可以指示每个输出队列的优先级,QoS调度装置130可以根据输出队列的优先级确定每个输出队列的子带宽。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在QoS调度装置确定的输出队列参数用于指示输出队列的子带宽的情况下,QoS调度装置130根据该QoS调整参数将该第二数据报文加入该输出队列,包括:QoS调度装置130确定该输出队列的当前占用总带宽小于第一带宽阈值,确定该输出队列的当前占用子带宽小于第二带宽阈值,将该第二数据报文加入该输出队列,其中,该第一带宽阈值可以小于或等于该输出队列的总带宽,该第二带宽阈值小于或等于该输出队列的子带宽。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避免由于当前使用的总带宽超出输出队列的总带宽和子带宽造成的错误。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QoS调度装置确定的输出队列参数用于指示输出队列的优先级的情况下,QoS调度装置130根据该QoS调整参数将该第二数据报文加入该输出队列,包括:QoS调度装置130确定该输出队列的当前占用总带宽小于第一带宽阈值,确定该输出队列的优先级高于共享该输出队列的总带宽的其他输出队列的优先级,将该第二数据报文中的每个第二数据报文加入该输出队列,其中该第一带宽阈值小于或等于该输出队列的总带宽。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按照优先级对数据报文进行调度。
例如,假设该第二数据报文对应的虚通道标识为1001,且该第二数据报文对应的输出队列标识为2002。同时,假设输出队列标识为2001的输出队列,输出队列标识为2002的输出队列,和输出队列标识为2003的输出队列共享虚通道标识1001的总带宽,且输出队列的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为:输出队列标识为2001的输出队列,输出队列标识为2002的输出队列,和输出队列标识为2003的输出队列。在此情况下,QoS调度装置130在接收到该第二数据报文后,若确定虚通道标识为1001且输出队列标识为2001的输出队列非空(即有数据报文在该输出队列中),则暂时不将该第二数据报文加入到虚通道标识为1001且输出队列标识为2002的输出队列中。QoS调度装置130在虚通道标识为1001且输出队列标识为2001的输出队列为空,且虚通道标识为1001且输出队列标识为2002的输出队列当前占用的总带宽小于第一带宽阈值的情况下,可以将该第二数据报文加入虚通道标识为1001且输出队列标识为2002的输出队列。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QoS调度装置130还可以接收报文分类装置111发送的第四数据报文。报文分类装置111发送的第四数据报文的确定过程和具体内容与携带输出队列标识的第二数据报文类似,在此就不必赘述。QoS调度装置130可以根据第四数据报文中携带的虚通道标识确定对应的QoS调整参数包括的虚通道调度参数,和/或,根据该第四数据报文中携带的输出队列标识确定对应的QoS调整参数包括的输出队列参数。QoS调度装置130确定该输出队列的当前占用总带宽大于该第一带宽阈值,和/或,确定该输出队列的当前占用子带宽大于该第二带宽阈值,将该第四数据报文丢弃(即不将该第四数据报文加入该输出队列)。
QoS调度装置130根据虚通道的总带宽以及输出队列的子带宽或输出队列的优先级对第二数据报文进行调度的具体调度过程也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中的QoS调度算法。例如,可以是SP调度算法、WRR调度算法等。在此就不必赘述。
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QoS调度装置130在接收到报文分类装置121发送的第二数据报文后,可以确定QoS调度装置130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是否大于流量阈值。QoS调度装置130根据该虚通道标识确定对应的QoS调整参数包括的虚通道调度参数,包括:QoS调度装置130确定QoS调度装置130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小于该流量阈值,根据该第二数据报文中的虚通道标识确定对应的QoS调整参数包括的虚通道调度参数。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QoS调度装置130还可以接收报文分类装置111发送的第五数据报文。报文分类装置111发送的第五数据报文的确定过程和具体内容与第二数据报文(该第二数据报文可以是携带输出队列标识的第二数据报文,也可以是不携带输出队列标识的第二数据报文)类似,在此就不必赘述。QoS调度装置130在接收到该第五数据报文后,可以确定QoS调度装置130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是否大于流量阈值。QoS调度装置130可以在确定QoS调度装置130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大于或等于该流量阈值的情况下,将直接将该第五数据报文发送至输出装置121。QoS调度装置130也可以在确定QoS调度装置130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大于或等于该流量阈值的情况下,将该第五数据报文丢弃。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避免QoS调度装置接收到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大于处理能力时造成的错误。
进一步,QoS调度装置130在确定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大于或等于该流量阈值的情况下,还可以向QoS管理装置140发送流量告警消息,该流量告警消息用于指示QoS调度装置130的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大于该流量阈值。QoS管理装置140在收到该流量告警消息后,可以指示系统100的管理员QoS调度装置130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大于QoS调度装置130设置的流量阈值。根据上述技术方案,QoS调度装置可以及时通知QoS管理装置该QoS调度装置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大于该流量阈值,以便该QoS管理装置可以及时处理。例如,QoS管理装置140可以通知系统100的管理员QoS调度装置130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大于该流量阈值。管理员可以对系统100进行调整。例如,可以调整报文分类装置用于分类的虚通道匹配信息和/或输出队列匹配信息。再如,可以在系统100中增加一个QoS调度装置用于对需要调度的数据报文进行调度。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流量阈值可以设置在QoS调度装置130中,QoS调度装置130可以直接判断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是否大于该流量阈值。
可选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QoS调度装置130可以周期性的向QoS管理装置140发送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QoS管理装置140可以根据该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和该流量阈值,确定QoS调度装置130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是否大于该流量阈值,并将确定结果发送给QoS调度装置130。QoS调度装置130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确定结果,确定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是否大于该流量阈值。具体地,QoS管理装置140可以向QoS调度装置130发送流量反馈信息,该流量反馈信息用于指示QoS调度装置130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是否大于该流量阈值。QoS调度装置130可以根据该流量反馈信息,确定QoS调度装置130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大于该流量阈值;或者,可以根据该流量反馈信息,确定QoS调度装置130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小于或等于该流量阈值。根据上述技术方案,QoS管理装置可以及时获知该QoS调度装置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并在流量超出流量阈值的情况下及时通知该QoS调度装置。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虚通道匹配信息和输出队列匹配信息可以保存在报文分类装置111中,QoS调整参数可以保存在QoS调度装置130中。
可选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报文分类装置111可以接收QoS管理装置140发送的QoS调度策略,该QoS调度策略可以包括该虚通道匹配信息和该输出队列匹配信息。QoS调度装置130可以接收QoS管理装置140发送的QoS调度策略,该QoS调度策略可以包括该QoS调整参数。这样,在需要调整虚通道匹配信息、输出队列匹配信息、QoS调整参数时可以仅在QoS管理装置140中进行设置,而无需设置每个报文分类装置和QoS调度装置。
S207,输出装置121将该输入报文发送至目的设备。
具体地,QoS调度装置将该第二数据报文加入输出队列后,该第二输出报文可以被发送至输出装置121。输出装置121在接收到了该第二输出报文后,可以将该第二输出报文中的帧头移除,然后将移除了帧头的第二输出报文发送至该目的设备。如步骤S201所述,系统100中传输的数据报文就是包括了帧头的输入报文。因此在移除了帧头后,输出装置121发送的报文就是该输入报文。
本申请中所称的源设备可以是任意一个可以发送IP报文的设备。例如,可以是终端设备(例如计算机、移动电话、平板电脑等),也可以是网络侧设备(例如服务器等)。类似的,目的设备也可以任一个可以接收并处理该IP报文的设备。例如,可以是终端设备(例如计算机、移动电话、平板电脑等),也可以是网络侧设备(例如服务器等)。
根据图2所示的方法可以实现对分散在多条链路中的报文进行集中式调度。具体地,分散在多条链路中的多个数据报文可以分别由多个报文分类装置进行分类,该多个报文分类装置可以将需要进行调度的数据报文发送至同一个QoS调度装置。该QoS调度装置可以统一对这些数据报文进行调度。图2所示的方法可以直接调整系统的QoS调度策略,从而调整该系统的QoS调度结果。此外,图2所示的方法还可以实现分布式QoS调度系统中无法实现的QoS的调度算法(例如SP调度算法、WRR调度算法等)。还以采用SP调度算法且HTTP报文的优先级高于P2P报文的优先级为例。该QoS调度装置接收到的数据报文既包括HTTP报文也包括P2P报文。该QoS调度装置会在HTTP报文发送完毕后,才发送P2P报文。因此,该系统输出的报文中可以仅包括HTTP报文或者P2P报文。
此外,由于QoS调度装置不再负责数据报文分类工作,因此QoS调度装置可以有更多的资源实现报文调度。在此情况下,QoS调度装置调度报文的能力可以得到大幅提升。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QoS调度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QoS调度装置300包括接收单元301和处理单元302。
接收单元301,用于接收至少两个报文分类装置分别发送的第一数据报文,该第一数据报文中每个第一数据报文携带有虚通道标识,该虚通道标识用于指示携带该虚通道标识的数据报文的属性信息。
处理单元302,用于根据该虚通道标识确定对应的QoS调整参数包括的虚通道调度参数,该虚通道调度参数用于指示输出队列的总带宽。
处理单元302,还用于根据该QoS调整参数将该第一数据报文中每个第一数据报文加入该输出队列。
可选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302,具体用于确定该输出队列的当前占用总带宽小于第一带宽阈值,将该第一数据报文中的每个第一数据报文加入该输出队列,其中,该第一带宽阈值小于或等于该输出队列的总带宽。
可选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数据报文中的每个第一数据报文还携带有输出队列标识,该输出队列标识用于指示该第一数据报文中的每个第一数据报文的载荷的信息。处理单元302,还用于根据该输出队列标识确定对应的该QoS调整参数包括的输出队列参数,该输出队列参数用于指示该输出队列的子带宽或该输出队列的优先级,该输出队列的子带宽小于或的鞥与该输出队列的总带宽。
可选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该输出队列参数用于指示该输出队列的子带宽的情况下,处理单元302,具体用于确定该输出队列的当前占用总带宽小于第一带宽阈值,确定该输出队列的当前占用子带宽小于第二带宽阈值,将该第一数据报文中的每个第一数据报文加入该输出队列,该第一带宽阈值小于或等于该输出队列的总带宽,该第二带宽阈值小于或等于该输出队列的子带宽。
可选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该输出队列参数用于指示该输出队列的优先级的情况下,处理单元302,具体用于确定该输出队列的当前占用总带宽小于第一带宽阈值,确定该输出队列的优先级高于共享该输出队列的总带宽的其他输出队列的优先级,将该第一数据报文中的每个第一数据报文加入该输出队列,其中该第一带宽阈值小于或等于该输出队列的总带宽。
可选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接收单元301,还用于接收该至少两个报文分类装置分别发送的第二数据报文,该第二数据报文中的每个第二数据报文携带有该虚通道标识。处理单元302,还用于确定该QoS调度装置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大于流量阈值。该QoS调度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303,用于将该第二数据报文中的每个第二数据报文发送至输出装置。
可选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发送单元303,还用于向QoS管理装置发送流量告警消息,该流量告警消息用于指示该QoS调度装置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大于该流量阈值。
可选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发送单元,还用于向QoS管理装置发送流量信息,该流量信息用于指示该QoS调度装置当前处理的的数据报文的流量。接收单元301,还用于接收该QoS管理装置发送的流量反馈信息,该流量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QoS调度装置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是否大于该流量阈值。处理单元302,具体用于根据该流量反馈信息,确定该QoS调度装置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大于该流量阈值。
QoS调度装置300的接收单元301、处理单元302和发送单元303的操作和功能可以参考上述图2的方法,为了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QoS调度装置300可以是如图1所示系统100中的QoS调度装置130。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分类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报文分类装置400包括接收单元401、处理单元402和发送单元403。
接收单元401,用于接收输入装置发送的第一数据报文。
处理单元402,用于确定该第一数据报文的属性信息中是否存在与虚通道匹配信息相匹配的属性信息。
处理单元402,还用于在确定该第一数据报文的属性信息中存在与该虚通道匹配信息相匹配的属性信息的情况下,根据该第一数据报文生成第二数据报文,该第二数据报文携带虚通道标识,该虚通道标识用于指示该第一数据报文的属性信息中包括与该虚通道匹配信息相匹配的属性信息。
发送单元403,用于向服务质量QoS调度装置发送该第二数据报文。
可选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发送单元403,还用于在处理单元302确定该第一数据报文的属性信息中不存在与该虚通道匹配信息相匹配的属性信息的情况下,将该第一数据报文发送至输出装置。
报文分类装置400的接收单元401、处理单元402和发送单元403的操作和功能可以参考上述图2的方法,为了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报文分类装置400可以是如图1所示系统100中的报文分类装置111或报文分类装置112。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QoS管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QoS管理装置500包括:发送单元501,处理单元502。
处理单元502,用于确定虚通道匹配信息和QoS调整参数。
发送单元501,用于向QoS调度装置发送第一QoS调度策略信息,该第一QoS调度策略信息包括该QoS调整参数。
发送单元501,还用于向至少两个报文分类装置中的每个报文分类装置发送第二QoS调度策略信息,该第二QoS调度策略信息包括该虚通道匹配信息。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单元502,还用于确定输出队列匹配信息。该第二QoS调度策略信息还包括该输出队列匹配信息。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QoS管理装置500还包括接收单元503,用于接收该QoS调度装置发送的流量告警消息,该流量告警消息用于指示该QoS调度装置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大于流量阈值。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单元503,还用于接收QoS调度装置发送的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处理单元502,还用于根据该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和该流量阈值,确定该QoS调度装置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是否大于该流量阈值。发送单元501,还用于可以向该QoS调度装置发送流量反馈信息,该流量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QoS调度装置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是否大于该流量阈值。
QoS管理装置500的发送单元501、处理单元502和接收单元503的操作和功能可以参考上述图2的方法,为了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QoS管理装置500可以是如图1所示系统100中的QoS管理装置140。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QoS调度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的QoS调度装置600包括处理器601、存储器602和收发器603。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601中,或者由处理器601实现。处理器6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6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6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602,处理器601读取存储器602中的指令,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具体地,存储器602可以存储用于执行如图2所示方法中QoS调度装置执行的方法的指令。处理器601可以执行存储器602中存储的指令结合其他硬件(例如收发器603)完成如图2所示方法中QoS调度装置执行的步骤,具体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可以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中QoS调度装置的描述。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分类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的报文分类装置700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和收发器703。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701中,或者由处理器701实现。处理器7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7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7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702,处理器701读取存储器702中的指令,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具体地,存储器702可以存储用于执行如图2所示方法中报文分类装置执行的方法的指令。处理器701可以执行存储器702中存储的指令结合其他硬件(例如收发器703)完成如图2所示方法中报文分类装置执行的步骤,具体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可以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中报文分类装置的描述。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QoS管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的QoS管理装置800包括处理器801、存储器802和收发器803。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801中,或者由处理器801实现。处理器8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8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8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802,处理器801读取存储器802中的指令,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具体地,存储器802可以存储用于执行如图2所示方法中QoS管理装置执行的方法的指令。处理器801可以执行存储器802中存储的指令结合其他硬件(例如收发器803)完成如图2所示方法中QoS管理装置执行的步骤,具体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可以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中QoS管理装置的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7)
1.一种调度报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服务质量QoS调度装置接收至少两个报文分类装置分别发送的第一数据报文,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中每个第一数据报文携带有虚通道标识,所述虚通道标识用于指示携带所述虚通道标识的数据报文的属性信息;
所述QoS调度装置根据所述虚通道标识确定对应的QoS调整参数包括的虚通道调度参数,所述虚通道调度参数用于指示输出队列的总带宽;
所述QoS调度装置根据所述QoS调整参数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中每个第一数据报文加入所述输出队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源互联网协议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协议类型、隧道类型、上行链路号、下行链路号、源自治域系统AS号和目的AS号。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oS调度装置根据所述QoS调整参数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中每个第一数据报文加入所述输出队列,包括:
所述QoS调度装置确定所述输出队列的当前占用总带宽小于第一带宽阈值,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中的每个第一数据报文加入所述输出队列,其中,所述第一带宽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输出队列的总带宽。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中的每个第一数据报文还携带有输出队列标识,所述输出队列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中的每个第一数据报文的载荷的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QoS调度装置根据所述输出队列标识确定对应的所述QoS调整参数包括的输出队列参数,所述输出队列参数用于指示所述输出队列的子带宽或所述输出队列的优先级,所述输出队列的子带宽小于或等于所述输出队列的总带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的信息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应用层协议、数据类型、载荷的数据内容。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QoS调度装置确定的所述输出队列参数用于指示所述输出队列的子带宽的情况下,所述QoS调度装置根据所述QoS调整参数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中每个第一数据报文加入所述输出队列,包括:
所述QoS调度装置确定所述输出队列的当前占用总带宽小于第一带宽阈值,确定所述输出队列的当前占用子带宽小于第二带宽阈值,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中每个第一数据报文加入所述输出队列,所述第一带宽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输出队列的总带宽,所述第二带宽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所述输出队列的子带宽。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QoS调度装置确定的所述输出队列参数用于指示所述输出队列的优先级的情况下,所述QoS调度装置根据所述QoS调整参数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中每个第一数据报文加入所述输出队列,包括:
所述QoS调度装置确定所述输出队列的当前占用总带宽小于第一带宽阈值,确定所述输出队列的优先级高于共享所述输出队列的总带宽的其他输出队列的优先级,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中的每个第一数据报文加入所述输出队列,其中所述第一带宽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输出队列的总带宽。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QoS调度装置接收所述至少两个报文分类装置分别发送的第二数据报文,所述第二数据报文中的每个第二数据报文携带有所述虚通道标识;
所述QoS调度装置确定所述QoS调度装置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大于流量阈值;
所述QoS调度装置将所述第二数据报文中的每个第二数据报文发送至输出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QoS调度装置向QoS管理装置发送流量告警消息,所述流量告警消息用于指示所述QoS调度装置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大于所述流量阈值。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oS调度装置确定所述QoS调度装置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大于流量阈值,包括:
所述QoS调度装置向QoS管理装置发送流量信息,所述流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QoS调度装置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
所述QoS调度装置接收所述QoS管理装置发送的流量反馈信息,所述流量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QoS调度装置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是否大于所述流量阈值;
所述QoS调度装置根据所述流量反馈信息,确定所述QoS调度装置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大于所述流量阈值。
11.一种调度报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报文分类装置接收输入装置发送的第一数据报文;
所述报文分类装置确定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属性信息中是否存在与虚通道匹配信息相匹配的属性信息;
所述报文分类装置在确定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属性信息中存在与所述虚通道匹配信息相匹配的属性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生成第二数据报文,所述第二数据报文携带虚通道标识,所述虚通道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属性信息中包括与所述虚通道匹配信息相匹配的属性信息;
所述报文分类装置向服务质量QoS调度装置发送所述第二数据报文。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属性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源互联网协议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协议类型、隧道类型、上行链路号、下行链路号、源自治域系统AS号和目的AS号。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报文分类装置在确定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属性信息中不存在与所述虚通道匹配信息相匹配的属性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发送至输出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报文还携带输出队列标识,所述输出队列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载荷的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载荷的信息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应用层协议、数据类型、载荷的数据内容。
16.一种服务质量QoS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QoS调度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至少两个报文分类装置分别发送的第一数据报文,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中每个第一数据报文携带有虚通道标识,所述虚通道标识用于指示携带所述虚通道标识的数据报文的属性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虚通道标识确定对应的QoS调整参数包括的虚通道调度参数,所述虚通道调度参数用于指示输出队列的总带宽;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QoS调整参数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中每个第一数据报文加入所述输出队列。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QoS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所述输出队列的当前占用总带宽小于第一带宽阈值,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中的每个第一数据报文加入所述输出队列,其中,所述第一带宽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输出队列的总带宽。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QoS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中的每个第一数据报文还携带有输出队列标识,所述输出队列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中的每个第一数据报文的载荷的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输出队列标识确定对应的所述QoS调整参数包括的输出队列参数,所述输出队列参数用于指示所述输出队列的子带宽或所述输出队列的优先级,所述输出队列的子带宽小于或的鞥与所述输出队列的总带宽。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QoS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出队列参数用于指示所述输出队列的子带宽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所述输出队列的当前占用总带宽小于第一带宽阈值,确定所述输出队列的当前占用子带宽小于第二带宽阈值,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中的每个第一数据报文加入所述输出队列,所述第一带宽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输出队列的总带宽,所述第二带宽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输出队列的子带宽。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QoS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出队列参数用于指示所述输出队列的优先级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所述输出队列的当前占用总带宽小于第一带宽阈值,确定所述输出队列的优先级高于共享所述输出队列的总带宽的其他输出队列的优先级,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中的每个第一数据报文加入所述输出队列,其中所述第一带宽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输出队列的总带宽。
21.如权利要求16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QoS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两个报文分类装置分别发送的第二数据报文,所述第二数据报文中的每个第二数据报文携带有所述虚通道标识;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QoS调度装置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大于流量阈值;
所述QoS调度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报文中的每个第二数据报文发送至输出装置。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QoS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QoS管理装置发送流量告警消息,所述流量告警消息用于指示所述QoS调度装置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大于所述流量阈值。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QoS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QoS管理装置发送流量信息,所述流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QoS调度装置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QoS管理装置发送的流量反馈信息,所述流量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QoS调度装置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是否大于所述流量阈值;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流量反馈信息,确定所述QoS调度装置当前处理的数据报文的流量大于所述流量阈值。
24.一种报文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文分类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输入装置发送的第一数据报文;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属性信息中是否存在与虚通道匹配信息相匹配的属性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属性信息中存在与所述虚通道匹配信息相匹配的属性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生成第二数据报文,所述第二数据报文携带虚通道标识,所述虚通道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属性信息中包括与所述虚通道匹配信息相匹配的属性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向服务质量QoS调度装置发送所述第二数据报文。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报文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确定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属性信息中不存在与所述虚通道匹配信息相匹配的属性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发送至输出装置。
26.一种调度报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6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安全QoS调度装置,Q个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报文分类装置,P个输入装置和P个输出装置,其中Q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P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QoS管理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35484.0A CN107846341B (zh) | 2016-09-20 | 2016-09-20 | 调度报文的方法、相关装置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35484.0A CN107846341B (zh) | 2016-09-20 | 2016-09-20 | 调度报文的方法、相关装置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46341A true CN107846341A (zh) | 2018-03-27 |
CN107846341B CN107846341B (zh) | 2021-02-12 |
Family
ID=61656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83548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846341B (zh) | 2016-09-20 | 2016-09-20 | 调度报文的方法、相关装置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846341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62760A (zh) * | 2019-04-09 | 2019-07-02 | 湖南智领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适于无线tdma自组网的业务调度方法 |
CN110868364A (zh) * | 2018-08-28 | 2020-03-06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带宽隔离装置及方法 |
CN111277456A (zh) * | 2020-01-15 | 2020-06-12 | 福建奇点时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带宽通道多维关联分析的网络拥塞监测方法 |
CN113285882A (zh) * | 2018-08-30 | 2021-08-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报文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
WO2023174081A1 (zh) * | 2022-03-16 | 2023-09-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队列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229714A1 (en) * | 2002-06-05 | 2003-12-11 | Amplify.Net, Inc. | Bandwidth management traffic-shaping cell |
CN1925464A (zh) * | 2005-08-31 | 2007-03-07 | 雅马哈株式会社 | 通信设备 |
CN1946059A (zh) * | 2006-09-06 | 2007-04-11 |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 支持动态带宽分割的带宽管理方法和装置 |
CN101127686A (zh) * | 2006-08-18 | 2008-02-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 |
CN102404206A (zh) * | 2011-11-04 | 2012-04-04 | 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 入队处理方法及设备 |
EP2720422A1 (en) * | 2012-10-12 | 2014-04-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Queue monitoring to filter the trend for enhanced buffer management and dynamic queue threshold in 4G IP network/equipment for better traffic performance |
-
2016
- 2016-09-20 CN CN201610835484.0A patent/CN10784634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229714A1 (en) * | 2002-06-05 | 2003-12-11 | Amplify.Net, Inc. | Bandwidth management traffic-shaping cell |
CN1925464A (zh) * | 2005-08-31 | 2007-03-07 | 雅马哈株式会社 | 通信设备 |
CN101127686A (zh) * | 2006-08-18 | 2008-02-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 |
CN1946059A (zh) * | 2006-09-06 | 2007-04-11 |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 支持动态带宽分割的带宽管理方法和装置 |
CN102404206A (zh) * | 2011-11-04 | 2012-04-04 | 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 入队处理方法及设备 |
EP2720422A1 (en) * | 2012-10-12 | 2014-04-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Queue monitoring to filter the trend for enhanced buffer management and dynamic queue threshold in 4G IP network/equipment for better traffic performance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68364A (zh) * | 2018-08-28 | 2020-03-06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带宽隔离装置及方法 |
CN113285882A (zh) * | 2018-08-30 | 2021-08-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报文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
CN113285882B (zh) * | 2018-08-30 | 2024-01-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报文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
US12015556B2 (en) | 2018-08-30 | 2024-06-1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and processing packets according to, a flow filtering rule |
CN109962760A (zh) * | 2019-04-09 | 2019-07-02 | 湖南智领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适于无线tdma自组网的业务调度方法 |
CN111277456A (zh) * | 2020-01-15 | 2020-06-12 | 福建奇点时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带宽通道多维关联分析的网络拥塞监测方法 |
CN111277456B (zh) * | 2020-01-15 | 2021-10-15 | 福建奇点时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带宽通道多维关联分析的网络拥塞监测方法 |
WO2023174081A1 (zh) * | 2022-03-16 | 2023-09-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队列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46341B (zh) | 2021-02-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28361B (zh) | 用于在通信网络系统中调度数据分组的方法和设备 | |
US7289514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data traffic flows for a communication device | |
Huang et al. | Delay reduction via Lagrange multipliers in stochastic network optimization | |
CN101009655B (zh) | 流量调度方法及装置 | |
CN107846341A (zh) | 调度报文的方法、相关装置和系统 | |
CN102025620B (zh) | 基于业务区分的认知网络QoS保障方法 | |
ZA200500717B (en) | Programmable scheduling for ip routers | |
CN103618679A (zh) | 服务质量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1815032A (zh) | 基于一体化网络安全服务架构的信息分类隔离方法 | |
Balogh et al. |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WFQ, WF 2 Q+ and WRR queue scheduling algorithms | |
US7796518B2 (en) | Traffic policing | |
Tobagi et al. | The tandem banyan switching fabric: A simple high-performance fast packet switch | |
WO2020177255A1 (zh) | 无线接入网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 |
CN102780630B (zh) | 一种基于FPGA队列实现QoS队列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8259221A (zh) | 流量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 |
EP1704491B1 (en) | A method and systems for resource bunlding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Rukmani et al. | Scheduling algorithm for real time applications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 with opnet modeler | |
CN101309219A (zh) | 一种分片报文的流量限制方法和装置 | |
CN102769566B (zh) | 一种多级调度系统配置、变更方法和装置 | |
Buzhin et al. | Evaluation of Telecommunication Equipment Delays in Software-Defined Networks | |
Mohammed et al. | Active queue management f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new approach, and comparative study | |
CN101924705A (zh) | 基于可编程路由器的多路径旁路分流转发方法及系统 | |
CN110247859A (zh) | 一种基于airt-ros节点的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 |
EP1458149A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data traffic flows for a communication device | |
US8126004B2 (en) | Method for optimising the sharing of a plurality of network resources between a plurality of application flow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1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