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7834327B - 一种转接设备和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接设备和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34327B
CN107834327B CN201711036993.8A CN201711036993A CN107834327B CN 107834327 B CN107834327 B CN 107834327B CN 201711036993 A CN201711036993 A CN 201711036993A CN 107834327 B CN107834327 B CN 1078343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contact
port
mobile terminal
m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3699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34327A (zh
Inventor
卞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3699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343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34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34327A/zh
Priority to US16/759,763 priority patent/US11100022B2/en
Priority to EP18872043.7A priority patent/EP3706257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8/111225 priority patent/WO201908578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343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343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5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a particular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 H01R24/62Sliding engagements with one side only, e.g. modular jack coupl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7/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9/00Coupling parts for selective co-operation with a counterpart in different ways to establish different circuits, e.g. for voltage selection, for series-parallel selection, programmable 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0042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38Universal adapter
    • G06F2213/3806Mobile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7/00Four or more po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接设备和移动终端,转接设备包括:接口公口以及设于所述接口公口上的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所述接口公口的第一端设有第一接口,第二端设有第二接口,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为所述接口公口的两相对端,所述第三触点与所述第一接口电连接,所述第四触点与所述第二接口电连接,所述接口公口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可插入所述接口母口中,当所述接口公口通过第一端插入至所述接口母口中时,所述第三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接触;当所述接口公口通过第二端插入至所述接口母口中时,所述第四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接触。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减小移动终端的使用局限性。

Description

一种转接设备和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接设备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迅速发展,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并且为用户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但是随着移动终端的种类越来越多,不同种类的移动终端彼此之间也有许多结构上的不同。例如:现在不同种类的移动终端上设置的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也不一样,若移动终端需要通过数据线传输数据,但是移动终端的接口与数据线的接口属于不同类型的接口,此时移动终端使用的局限性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转接设备和移动终端,以解决当需要通过数据线传输数据,而此时移动终端的接口与数据线的接口属于不同类型的接口,从而导致移动终端使用的局限性较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接设备,应用于包括接口母口的移动终端,所述接口母口上有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所述转接设备包括接口公口以及设于所述接口公口上的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所述接口公口的第一端设有第一接口,第二端设有第二接口,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为所述接口公口的两相对端,所述第三触点与所述第一接口电连接,所述第四触点与所述第二接口电连接,所述接口公口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可插入所述接口母口中,当所述接口公口通过第一端插入至所述接口母口中时,所述第三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接触;当所述接口公口通过第二端插入至所述接口母口中时,所述第四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接触。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接口母口,所述接口母口上设置有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接口公口通过第一端插入至接口母口中时,第三触点与第一触点接触,此时数据线可与接口公口第二端的第二接口匹配;将接口公口通过第二端插入至接口母口中时,第四触点与第二触点接触,此时数据线可与接口公口第一端的第一接口匹配,通过上述设置,在同一台移动终端上,可以匹配接口分别与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同型号的两种数据线,使得移动终端不再局限于只能匹配一种型号的数据线,使得移动终端的使用更加便利,从而减小了移动终端的使用局限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接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接设备处于第二状态时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3,一种转接设备,应用于包括接口母口2的移动终端,所述接口母口2上有第一触点201和第二触点202,所述转接设备包括接口公口1以及设于所述接口公口1上的第三触点101和第四触点102,所述接口公口1的第一端设有第一接口103,第二端设有第二接口104,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为所述接口公口1的两相对端,所述第三触点101与所述第二接口104电连接,所述第四触点102与所述第一接口103电连接,所述接口公口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可插入所述接口母口2中,当所述接口公口1通过第一端插入至所述接口母口2中时,所述第三触点101与所述第一触点201接触;当所述接口公口1通过第二端插入至所述接口母口2中时,所述第四触点102与所述第二触点202接触。
其中,第一状态为当所述接口公口1通过第一端插入至所述接口母口2中。第一状态具体如图1所示,将接口公口1通过第一端沿着A方向插入接口母口2中,从而使得第三触点101与第一触点201接触,并使得第一接口103位于移动终端内,而第二接口104裸露于移动终端的表面或者移动终端外,从而可以方便用户插入与第二接口104同类型接口的数据线。在图1所示的第一状态的基础上,可以将接口公口1先沿着移动终端的水平方向翻转180度之后,再将接口公口1沿着移动终端的垂直方向翻转180度,从而可以将接口公口1通过第二端插入接口母口2中,此时为第二状态。具体的,第二状态如图2所示,此时,接口公口1沿着B方向通过第二端插入接口母口2中,使得第四触点102与所述第二触点202接触,并使得第二接口104位于移动终端内,而第一接口103裸露于移动终端的表面或者移动终端外,从而可以方便用户插入与第一接口103同类型接口的数据线。
其中,接口公口1的外形可以是矩形的。例如:第三触点101和第四触点102可以分别设置于接口公口1上相对的两个面;而接口公口1上的第一端的端面和第二端的端面分别与上述两个面垂直。另外,接口公口1的外形还可以在上述矩形的基础上,将矩形的一个面设置为弧面。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接口公口插入接口母口时出现插反的情况。
其中,接口母口2上的第一触点201和接口公口1上的第三触点101的类型一样,而接口公口1上的第一端的第一接口103的类型是第一触点201和第三触点101对应的类型;同理,接口母口2上的第二触点202和接口公口1上的第四触点102的类型一样,而接口公口1上的第二端的第二接口104的类型是第二触点202和第四触点102对应的类型。例如:若第一触点201和第三触点101的类型均是C类型通用串行总线USB Type-C金属触点,那么第一接口103的类型也应该是USB Type-C金属接口;若第二触点202和第四触点102的类型均是微型的通用串行总线Micro-USB金属触点,那么第二接口104的类型也应该是Micro-USB金属接口。
其中,第三触点101和第四触点102可以是USB Type-C、Micro-USB和lightning中的任意两种。接口公口1上第三触点101和第四触点102具体的类型可以根据移动终端上接口母口2的第一触点201和第二触点202的具体类型来确定。
其中,第三触点101和第四触点102的设置位置可以是接口公口1上同一个平面的同一直线上,也可以是接口公口1上同一平面的左上角或者右下角,当然,也可以是同一平面的左下角或者右上角,另外,第三触点101和第四触点102的设置位置还可以分别位于接口公口1上不同平面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三触点101和第四触点102的具体位置在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接口公口通过第一端插入至接口母口中时,第三触点与第一触点接触,此时数据线可与接口公口第二端的第二接口匹配;将接口公口通过第二端插入至接口母口中时,第四触点与第二触点接触,此时数据线可与接口公口第一端的第一接口匹配,通过上述设置,在同一台移动终端上,可以匹配接口分别与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同型号的两种数据线,使得移动终端不再局限于只能匹配一种型号的数据线,使得移动终端的使用更加便利,从而减小了移动终端的使用局限性。
可选的,所述第三触点101设置于所述接口公口1上的第一平面上,所述第四触点102设置于所述接口公口1上的第二平面上,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三触点101在所述第二平面上平行投影的位置与所述第四触点102在所述第二平面上的位置不相交。
其中,当移动终端上接口母口2的第一触点201和第二触点202并排设置时,第三触点101可以设置于接口公口1上的第一平面上,第四触点102可以设置于接口公口1上的第二平面上。第三触点101在第二平面上平行投影的位置与第四触点102在第二平面上的位置不相交,即从垂直第二平面的角度看,第三触点101和第四触点102在第二平面上的位置是相离的,不会有相交的部分的。并且第三触点101和第四触点102在第二平面上的位置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上接口母口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并排设置时,第三触点设置于接口公口上的第一平面上,第四触点设置于接口公口上的第二平面上,且第三触点在第二平面上平行投影的位置与第四触点在第二平面上的位置不相交,通过上述设置,将第三触点设置于第一平面上,将第四触点设置于第二平面上,使得更容易区分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防止将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设置于同一平面上,导致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混淆的情形的出现。
可选的,所述第一接口103处于所述接口母口2中时,所述第二接口104未处于所述接口母口2中;或者,
所述第二接口104处于所述接口母口2中时,所述第一接口103未处于所述接口母口2中。
其中,将接口公口1的第一端插入到接口母口2中时,此时第一触点201和第三触点101接触,而接口公口1的第二端裸露在接口母口2之外,进而导致第二接口104未处于接口母口2中,而第一接口103已处于接口母口2中。
其中,将接口公口1的第二端插入到接口母口2中时,此时第二触点202和第四触点102接触,而接口公口1的第一端裸露在接口母口2之外,进而导致第一接口103未处于接口母口2中,第二接口104已经处于接口母口2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接口公口的第一端插入到接口母口中时,而接口公口的第二端裸露在接口母口之外;或者,当接口公口的第二端插入到接口母口中时,接口公口的第一端裸露在接口母口之外。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将接口公口更方便,更省力的从接口母口中拔出。
可选的,所述接口公口1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05、第二凹槽106、第三凹槽107和第四凹槽108,所述第一凹槽105和所述第二凹槽106以所述第三触点101为中心对称分布,所述第三凹槽107和所述第四凹槽108以所述第四触点102对称分布,所述移动终端上设置有预留口3;
所述第一接口103和所述第二接口104均处于所述接口母口2中时,所述预留口3与所述第二凹槽106或者所述第四凹槽108连通;或者,
所述第一接口103和所述第二接口104均处于所述接口母口2中时,所述预留口3与所述第一凹槽105或者所述第三凹槽107连通。
其中,第一凹槽105、第二凹槽106、第三凹槽107和第四凹槽108的形状可以都是一样的。在与移动终端上的预留口3连通时,第一凹槽105、第二凹槽106、第三凹槽107和第四凹槽108的长度可以大于预留口3的长度,第一凹槽105、第二凹槽106、第三凹槽107和第四凹槽108的宽度可以小于预留口3的宽度。
其中,第一接口103和第二接口104均处于接口母口2中时,预留口3与第二凹槽106或者第四凹槽108连通;第一接口103和第二接口104均处于接口母口2中时,预留口3与第一凹槽105或者第三凹槽107连通,在上述情况下,若要将接口公口1从接口母口2中拔出,可以用拨片等物体通过推动第一凹槽105、第二凹槽106、第三凹槽107或者第四凹槽108,从而将接口公口1从接口母口2中拔出。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接口公口上设置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在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均处于接口母口中时,预留口与第二凹槽或者第四凹槽连通;或者,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均处于接口母口中时,预留口与第一凹槽或者第三凹槽连通的情况下,可以更方便将接口公口从接口母口中拔出。
可选的,所述第一触点201为Micro-USB金属触点,所述第二触点202为USB Type-C金属触点,所述第三触点101为Micro-USB金属触点,所述第四触点102为USB Type-C金属触点,所述第一接口103为USB Type-C接口,所述第二接口104为Micro-USB接口。
其中,当第一触点201为Micro-USB金属触点时,第二触点202可以为USB Type-C金属触点,第三触点101可以为Micro-USB金属触点,第四触点102可以为USB Type-C金属触点,第一接口103可以为USB Type-C接口,第二接口104可以为Micro-USB接口。当然,当第一触点为USB Type-C金属触点时,第二触点可以为Micro-USB金属触点,第三触点101可以为USB Type-C金属触点,第四触点102可以为Micro-USB金属触点,第一接口103可以为Micro-USB接口,第二接口104可以为USB Type-C接口。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触点和第三触点的类型设置相同,将第二触点和第四触点的类型设置相同,并且将第二接口设置为第一触点和第三触点对应的类型,将第一接口设置为第二触点和第四触点对应的类型。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实现移动终端上关于USBType-C和Micro-USB两种接口的转接,增加了移动终端的使用场景。
可选的,所述接口母口2上还设置有第一闪电lightning金属触点,所述第一lightning金属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202并排设置,所述接口公口1上设置有第二lightning金属触点,当所述第一接口103或所述第二接口104处于所述接口母口2中时,所述第二lightning金属触点与所述第一闪电lightning金属触点接触,所述Micro-USB接口内包含lightning接口。
其中,接口母口2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一lightning金属触点,并且将第一lightning金属触点与第一触点201和第二触点202并排设置。在第一接口103或者第二接口104处于接口母口2中的时候,将接口公口1上的第二lightning金属触点与第一lightning金属触点接触,并在Micro-USB接口内接一端接口作为lightning接口。因为lightning接口的长度小于Micro-USB接口,故可以在Micro-USB接口内接一端接口作为lightning接口。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上述设置,还可以使移动终端完成USB Type-C、Micro-USB和lightning三种接口的转接,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移动终端的使用场景,减小了移动终端的使用局限性。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接口母口2,所述接口母口2上设置有第一触点201和第二触点202。
其中,移动终端的接口母口2上可以并排设置有第一触点201和第二触点202,也可以不是并排设置第一触点201和第二触点202,例如,可以将第一触点201和第二触点202分别设置在移动终端某一个平面上的左上角和右上角。或者,还可以将第一触点201和第二触点202设置在移动终端的不同平面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触点201和第二触点202的排列方式和在移动终端上的设置位置在此不做限定。
其中,移动终端的接口母口2上可以设置至少两个触点,例如:可以设置有2、3或者4个触点等,相对应的,接口公口上也可以设置2、3或者4个触点,并且接口公口上的触点的类型要与接口母口2上的触点类型一一对应。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现有的接口类型一般是三种。故此处一般最多只设置3种类型的触点。
其中,上述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或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移动终端上设置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进而与接口公口配合使用,从而完成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分别对应的两种接口的转接,增加了移动终端的使用场景。
可选的,所述第一触点201为Micro-USB金属触点,所述第二触点202为USB Type-C金属触点;或者,所述第一触点201为USB Type-C金属触点,所述第二触点202为Micro-USB金属触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触点为Micro-USB金属触点,第二触点为USB Type-C金属触点;或者第一触点为USB Type-C金属触点,所述第二触点为Micro-USB金属触点。通过上述设置,与接口公口的配合使用,可以使移动终端完成Micro-USB和USB Type-C两种类型接口的转接,使移动终端的使用更加方便。
可选的,所述第一触点201和所述第二触点202并排设置,所述接口母口2上还设置有第一lightning金属触点,所述第一lightning金属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并排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移动终端的接口母口上设置第一lightning金属触点,通过与接口母口的配合使用,从而可以完成Micro-USB、USB Type-C和lightning三种类型接口的转接,进一步增加了移动终端的使用场景。
可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移动终端上还设置有预留口3,所述预留口3设置于所述接口母口2的一侧。
其中,移动终端上与接口母口处于同一直线方向上还可以设置有扬声器4或者耳机孔5。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4和5标注的地方还可以设置其他零部件,并不仅局限于扬声器或者耳机孔。例如:还可以是锁屏的开关或者拍照的按键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移动终端上设置预留口,可以方便将接口公口从接口母口中拔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转接设备,应用于包括接口母口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母口上有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所述转接设备包括接口公口以及设于所述接口公口上的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所述接口公口的第一端设有第一接口,第二端设有第二接口,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为所述接口公口的两相对端,所述第三触点与所述第二接口电连接,所述第四触点与所述第一接口电连接,所述接口公口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可插入所述接口母口中,当所述接口公口通过第一端插入至所述接口母口中时,所述第三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接触;当所述接口公口通过第二端插入至所述接口母口中时,所述第四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触点设置于所述接口公口上的第一平面上,所述第四触点设置于所述接口公口上的第二平面上,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三触点在所述第二平面上平行投影的位置与所述第四触点在所述第二平面上的位置不相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处于所述接口母口中时,所述第二接口未处于所述接口母口中;或者,
所述第二接口处于所述接口母口中时,所述第一接口未处于所述接口母口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公口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以所述第三触点为中心对称分布,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以所述第四触点对称分布,所述移动终端上设置有预留口;
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均处于所述接口母口中时,所述预留口与所述第二凹槽或者所述第四凹槽连通;或者,
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均处于所述接口母口中时,所述预留口与所述第一凹槽或者所述第三凹槽连通。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点为微型的通用串行总线Micro-USB金属触点,所述第二触点为C类型通用串行总线USB Type-C金属触点,所述第三触点为Micro-USB金属触点,所述第四触点为USB Type-C金属触点,所述第一接口为USB Type-C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为Micro-USB接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接设备,所述接口母口上还设置有第一lightning金属触点,所述第一lightning金属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并排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公口上设置有第二lightning金属触点,当所述第一接口或所述第二接口处于所述接口母口中时,所述第二lightning金属触点与所述第一lightning金属触点接触,所述Micro-USB接口内包含lightning接口。
7.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口母口,所述接口母口与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转接设备中的接口公口适配,所述接口母口上设置有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当所述接口公口通过第一端插入至所述接口母口中时,所述第三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接触;当所述接口公口通过第二端插入至所述接口母口中时,所述第四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点为Micro-USB金属触点,所述第二触点为USB Type-C金属触点;或者,
所述第一触点为USB Type-C金属触点,所述第二触点为Micro-USB金属触点。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并排设置,所述接口母口上还设置有第一lightning金属触点,所述第一lightning金属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并排设置。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上还设置有预留口,所述预留口设置于所述接口母口的一侧。
CN201711036993.8A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转接设备和移动终端 Active CN1078343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36993.8A CN107834327B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转接设备和移动终端
US16/759,763 US11100022B2 (en) 2017-10-30 2018-10-22 Interface adapter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EP18872043.7A EP3706257A4 (en) 2017-10-30 2018-10-22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PCT/CN2018/111225 WO2019085784A1 (zh) 2017-10-30 2018-10-22 转接设备和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36993.8A CN107834327B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转接设备和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34327A CN107834327A (zh) 2018-03-23
CN107834327B true CN107834327B (zh) 2019-06-07

Family

ID=61650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36993.8A Active CN107834327B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转接设备和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00022B2 (zh)
EP (1) EP3706257A4 (zh)
CN (1) CN107834327B (zh)
WO (1) WO20190857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34327B (zh) * 2017-10-30 2019-06-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转接设备和移动终端
USD908089S1 (en) * 2018-06-08 2021-01-19 Norman R. Byrne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3745873A (zh) * 2021-09-03 2021-12-03 深圳市质友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Lightning母座的适配器及充电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50206U (zh) 2009-07-17 2010-05-05 王鸿 数据连接装置的接头转换结构
WO2011163256A1 (en) 2010-06-21 2011-12-29 Zenith Investments Llc External contact plug connector
CN201838874U (zh) * 2010-10-11 2011-05-18 东莞中探探针有限公司 一种转接器
CN203205671U (zh) 2013-03-07 2013-09-18 蒋祖承 一种新型电子产品充电转接头
CN104716540A (zh) * 2014-07-10 2015-06-17 深圳市黑羽科技有限公司 接口转接头及带有该接口转接头的电连接设备
KR101668461B1 (ko) * 2014-11-28 2016-10-21 주식회사 에스알비 전자기기의 인터페이스용 디바이스
CN204496921U (zh) 2015-01-22 2015-07-22 爱国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切换的usb连接装置、数据传输装置和存储装置
TWM514143U (zh) 2015-08-19 2015-12-11 pei-lun Wang 複合式連接插口
CN205509189U (zh) 2016-02-04 2016-08-24 张佳成 具有三合一转换头的数据线
CN205583330U (zh) * 2016-04-07 2016-09-14 深圳市鑫德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高速数据接口转换器
CN205724287U (zh) 2016-04-08 2016-11-23 杭州联络互动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转接头的联络线
TWM531082U (zh) * 2016-04-13 2016-10-21 pei-lun Wang 複合型連接器
KR101697067B1 (ko) 2016-05-27 2017-01-17 디자인 주식회사 멀티 타입 호환 플러그를 구비한 커넥터
CN205666410U (zh) * 2016-06-01 2016-10-26 陈质冉 一种Type‑C转接头
CN106099469B (zh) * 2016-06-14 2018-10-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usb接口及usb设备
CN205899576U (zh) * 2016-06-20 2017-01-18 深圳市和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旋转式数据存储器
US10725722B1 (en) * 2017-09-08 2020-07-28 Apple Inc. Modular multiple display electronic devices
US10256585B1 (en) * 2017-10-06 2019-04-09 Griffin Technology, Llc Multi-configurable electrical cable assembly
CN107834327B (zh) * 2017-10-30 2019-06-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转接设备和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85784A1 (zh) 2019-05-09
EP3706257A4 (en) 2020-12-23
EP3706257A1 (en) 2020-09-09
US11100022B2 (en) 2021-08-24
US20210182229A1 (en) 2021-06-17
CN107834327A (zh) 2018-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97730U (ja) コネクタ
CN107834327B (zh) 一种转接设备和移动终端
CN204304081U (zh) 电子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3022795B (zh) Usb接口结构
CN109684241B (zh) 一种终端及终端设备
US20130323951A1 (en) Adaptor for connecting connectors with different interfaces
CN203932589U (zh) 一种多功能usb集线器
CN205282829U (zh) 兼具两种影音介面且具有防呆的电连接器
CN204243279U (zh) 一种终端及其插座
CN213423936U (zh) 一种多接口扩展坞
CN211150894U (zh) 一种通讯适配器及通讯系统
CN210156654U (zh) 一种连接器组件
EP3382824A1 (en) Power adapter, socket and assembly
CN204760694U (zh) 一种电连接器
TWM607477U (zh) 具安全斷電機制之連接器組及其母端端子
JP3188355U (ja) Usbソケット
CN204793315U (zh) 具有防短路结构的讯号连接器
CN203339341U (zh) Usb双面插头
CN205583326U (zh) Lm usb连接头及lm usb数据线
CN210201003U (zh) 一种端子防翘起usb接口
CN207638084U (zh) 一种耳机及应用在耳机上的互换插头锁
CN207338703U (zh) 一种电连接器对接结构
CN204597043U (zh) 扩充式电连接器插接结构
CN205921401U (zh) 一种方便的充电器
TWM567965U (zh) Plug connector structure improv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