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7831960A - 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31960A
CN107831960A CN201711343242.0A CN201711343242A CN107831960A CN 107831960 A CN107831960 A CN 107831960A CN 201711343242 A CN201711343242 A CN 201711343242A CN 107831960 A CN107831960 A CN 1078319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hain
contact panel
electrode chain
chai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432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4324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3196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72699 priority patent/WO201911408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8319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31960A/zh
Priority to US15/952,077 priority patent/US20190179444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witches That Are Operated By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所述触控面板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第一电极链,多个所述第一电极链间隔排布,每个第一电极链包括多个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第二电极链,所述第二电极链与所述第一电极链交叉绝缘设置且所述第二电极链与所述第一电极链之间设有间隙区域,且在所述第二电极链与所述第一电极链交叉处形成的连接部,每个第二电极链包括多个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间隙区域内的多个悬空电极,所述悬空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链以及所述第二电极链分别电绝缘,用于调节所述第二电极链与所述第一电极链之间的互电容。本发明有利于调节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互电容。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面板按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电阻式和电容式两种,目前电容式触控面板在电子产品上的应用日益普及。电容式触控面板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是一种通过电极和人体特性结合来感应触摸信号的触控面板。在人体(手指)触控面板时,由于人体电场作用,手指与触控面板的导体层间会形成一个耦合电容,触控面板上电极产生的电流会流向触点,从而能够准确计算出触摸点的位置。然而,现有触控面板的结构比较单一且电容值固定,触控面板的电容值与市面上的触控驱动芯片的电容值不兼容,使得该类型触控面板的应用有很大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
基板;
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第一电极链,多个所述第一电极链间隔排布,每个第一电极链包括多个第一电极;
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第二电极链,所述第二电极链与所述第一电极链交叉绝缘设置且所述第二电极链与所述第一电极链之间设有间隙区域,且在所述第二电极链与所述第一电极链交叉处形成连接部,每个第二电极链包括多个第二电极;
设置在所述间隙区域内的多个悬空电极,所述悬空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链以及所述第二电极链分别电绝缘,用于调节所述第二电极链与所述第一电极链之间的互电容。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触控面板通过在第二电极链和所述第一电极链之间的间隙区域内设置悬空电极,以调节所述第二电极链与所述第一电极链之间的互电容。所述悬空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链以及所述第二电极链分别电绝缘,用于调节所述第二电极链与所述第一电极链之间的互电容。因此,本发明的触控面板中的第二电极链与所述第一电极链之间的互电容可调,容易与市面上的触控驱动芯片兼容。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控装置。所述触控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触控面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电桥结构示意图。
图3(a)~图3(c)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触控面板的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图8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悬空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9~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上述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触控面板10包括基板(图中未示出)、设置在基板上的多个第一电极链100,多个第一电极链100间隔排布,每个第一电极链100包括多个第一电极110;
设置在基板上的多个第二电极链200,第二电极链200与第一电极链100交叉绝缘设置且第二电极链200与第一电极链100之间设有间隙区域,且在第二电极链200与第一电极链100交叉处形成连接部1000,每个第二电极链200包括多个第二电极210;
设置在间隙区域内的多个悬空电极300,悬空电极300与第一电极链100以及第二电极链200分别电绝缘,用于调节第二电极链200与第一电极链100之间的互电容。
其中,基板为透明基板,比如为玻璃基板、塑料基板等,也可以为柔性基板。
每一悬空电极300包括与间隙区域平行的条状杆301和间隔设置在条状杆301上的多个凸起302,条状杆30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301a和第二表面301b,凸起302设置在第一表面301a和第二表面301b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且彼此隔开。
其中,连接部1000包括第一连接部220和第二连接部120,所述第一连接部220和第二连接部120交叉绝缘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部220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110,所述第二连接部120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210。
优选的,第一电极110为感应电极,第二电极210为驱动电极。或者第一电极110是驱动电极,第二电极210是感应电极。
每一个第一电极链100上:多个第一电极110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110通过第一连接部220电连接。优选的,同一个第一电极链100上: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110也可以直接点对点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20是与第一电极链100一体成型,并在制作过程中采用一道光罩中图案化形成的,但第一连接部220的宽度小于第一电极链100。
每一个第二电极链200上:多个第二电极210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210通过第二连接部120电连接。优选的,同一个第二电极链200上: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210可以通过电桥2000连接,参见图2。也可以通过其他结构电连接,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设置在基板上的多个第二电极链200,第二电极链200与第一电极链100交叉绝缘设置,且在第二电极链200与第一电极链100交叉处形成连接部1000。连接部1000包括第一连接部220和第二连接部120,第一连接部220和第二连接部120交叉绝缘设置,且第一连接部220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110,第二连接部120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210。参见图3(a)、图3(b)和图3(c)。
其中,悬空电极300与第一电极链100以及第二电极链200分别电绝缘。悬空电极300与第一电极链100以及第二电极链200之间是留有间隙的。悬空电极300与第一电极链100以及第二电极链200之间的间隙也可以被绝缘材料所填充,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请一并参见图4~图8,图4~图8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悬空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悬空电极300包括条状杆301和多个凸起302,条状杆30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301a和第二表面301b,凸起302设置在第一表面301a和第二表面301b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且彼此隔开。可选的,条状杆301可以为一条,也可以为多条,在此不对条状杆301的数量做限定,凸起302的外形轮廓可以为矩形、菱形、三角形、圆弧形或波浪形,也可以为上述结构的相互组合,还可以为其他不规则结构,在此本申请不对凸起302的外形轮廓做限定。可选的,凸起302可以只设置在第一表面301a上,也可以只设置在第二表面301b上,还可以同时设置在第一表面301a和第二表面301b上,在此本申请不对凸起302的设置面做限定。此外,凸起30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只要不违背本申请的改进初衷,都认为是符合条件的。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极链100、第二电极链200以及悬空电极300设置在同一层并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如由相同的透明导电材料或金属材料层形成,从而可以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同时形成,简化工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极链100和第二电极链200两者中的一个与悬空电极300设置在同一层,且由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一电极链100与第二电极链200设置在不同层。第一电极链100和第二电极链200中的一种与悬空电极300设置在基板上的第一层,并且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制成,而第一电极链100和第二电极链200中的另一种设置在与第一层不同的第二层,从而可以避免形成上述电桥2000连接结构。
其中,第一电极110和/或第二电极210是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的块状结构,第一电极链100和第二电极链200组成的整个触控层是网状结构。并且可以形成为多种形状,如菱形形状、正方形形状、矩形形状等,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210具有菱形形状或正方形形状的情况下,每个第一电极链100中相邻的第一电极110在第一方向上在菱形形状或正方形形状的顶点处彼此电连接,每个第二电极链200中相邻的第二电极210在第二方向上在菱形形状或正方形形状的顶点处通过上述电桥2000结构彼此电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10在第二电极链200和第一电极链100之间的间隙区域内设置悬空电极300,每个第二电极链200包括多个第二电极210,每个第一电极链100包括多个第一电极110,第二电极链200和第一电极链100之间电绝缘连接,悬空电极300与第二电极链200以及第一电极链100之间分别电绝缘连接,悬空电极300包括条状杆301和多个凸起302,条状杆30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301a和第二表面301b,凸起302设置在第一表面301a和第二表面301b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且彼此隔开。
此技术方案提供的触控面板,包括悬空电极300,悬空电极300包括条状杆301和多个凸起302,悬空电极300有凸起302的位置体积大,容纳的电介质多,具备较大的介电常数,没有凸起302的位置体积小,容纳的电介质少,具备较小的介电常数,这样的悬空电极的结构设置可以通过改变凸起302对应位置的第二电极210和第一电极110之间的互电容,以实现第二电极链200和第一电极链100之间互电容的调节,借助于电容值之间的相互补偿,实现第二电极链200和第一电极链100之间互电容的调节,容易与市面上的触控驱动芯片兼容。
参见图9,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触控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触控面板与实施例一提供的触控面板的基本结构相同,实施例二中提供的触控面板中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触控面板中相同的元器件具有相同的作用。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二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第一电极110和/或者第二电极21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凹槽设置在第一电极110和/或者第二电极210靠近间隙区域的边缘位置,且凸起302设置在凹槽的收容空间内与第一电极110和/或第二电极210的边缘位置不接触。凸起302的宽度大于条状杆301的宽度,凸起302对应位置的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210之间的第一电容小于条状杆301对应位置的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210之间的第二电容,通过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之间的相互补偿,实现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210之间电容的调节,进而实现第二电极链200和第一电极链100之间互电容的调节,借助于电容值之间的相互补偿,实现第二电极链200和第一电极链100之间互电容的调节,容易与市面上的触控驱动芯片兼容。
其中,凸起302设置在凹槽的收容空间内是可选的,凸起302也可以设置在正对凹槽的收容空间的位置上,此外,凸起302也可以设置在偏离凹槽的收容空间位置上。凹槽可以只设置在第一电极110的边缘位置,也可以只设置在第二电极210的边缘位置,还可以同时设置在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210的边缘位置。可选的,凹槽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本申请不对上述可选方案做限定,只要不违背本申请的改进初衷,都认为是符合条件的。
举个例子,当凹槽111设置在第一电极110的边缘位置时,参见图9,凹槽111设置在第一电极110的边缘位置上,悬空电极300的凸起302设置在凹槽111的收容空间内。此时,凹槽111的底部与第二电极210邻近条状杆301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D1,D1可以看作是固定值,凸起302邻近第一电极110的端面与第二电极210邻近条状杆301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d1,d1是可以改变的,由于D1大于d1,所以,在间距为D1的部位,第一电极110与第二电极210之间的电容值较小,在间距为d1的部位,第一电极110与第二电极210之间的电容值较大,通过增大或者是减小d1,用于调节距离D1和距离d1的比例大小,使之相互匹配,相互补偿。由于凸起302间隔设置,电容值大的部位与电容值小的部位可以形成相互的补偿作用,有助于调节第一电极110与第二电极210之间的互电容,进而实现第二电极链200和第一电极链100之间互电容的调节,借助于电容值之间的相互补偿,实现第二电极链200和第一电极链100之间互电容的调节,容易与市面上的触控驱动芯片兼容。
参见图10,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触控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凹槽211设置在第二电极210的边缘位置上,悬空电极300的凸起302设置在凹槽211的收容空间内。此时,凹槽211与第一电极110之间的最大距离为D2,D2可以看作是固定值,第二电极210与第一电极110边缘部分的最小距离为d2,d2是可以改变的,由于D2大于d2,所以,在间距为D2的部位,第一电极110与第二电极210之间的电容值较小,在间距为d2的部位,第一电极110与第二电极210之间的电容值较大,通过增大或者是减小d2,用于调节最大距离为D2和最小距离为d2的比例大小,使之相互匹配,相互补偿。由于凸起302间隔设置,电容值大的部位与电容值小的部位可以形成相互的补偿作用,所以有助于调节第一电极110与第二电极210之间的互电容,进而实现第二电极链200和第一电极链100之间互电容的调节,借助于电容值之间的相互补偿,实现第二电极链200和第一电极链100之间互电容的调节,容易与市面上的触控驱动芯片兼容。
其中,凸起302设置在凹槽的收容空间内是可选的,不是一定要这样做,更进一步的,凸起302也可以设置在正对凹槽的收容空间的位置上,不一定要设置在凹槽的收容空间内,此外,凸起302也可以设置在偏离凹槽的收容空间位置上。可选的,凹槽可以只设置在第二电极210的边缘位置,也可以只设置在第一电极110的边缘位置,还可以同时设置在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210的边缘位置。可选的,凹槽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本申请不对上述可选方案做限定,只要不违背本申请的改进初衷,都认为是符合条件的。
参见图11,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触控面板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第一凹槽112设置在第一电极110的边缘位置上,第二凹槽212设置在第二电极210的边缘位置上,悬空电极300的凸起302设置在第一凹槽112和第二凹槽212的收容空间内。此时,第一凹槽112和第二凹槽212之间的最大距离为D3,第二电极210与第一电极110边缘部分的最小距离为d3,由于D3大于d3,所以,在间距为D3的部位,第一电极110与第二电极210之间的电容值较小,在间距为d3的部位,第一电极110与第二电极210之间的电容值较大,通过增大或者是减小最大距离D3和最小距离d3,用于调节最大距离D3和最小距离d3的比例大小,使之相互匹配,相互补偿。由于凸起302间隔设置,电容值大的部位与电容值小的部位可以形成相互的补偿作用,所以有助于调节第一电极110与第二电极210之间的互电容,进而实现第二电极链200和第一电极链100之间互电容的调节,借助于电容值之间的相互补偿,实现第二电极链200和第一电极链100之间互电容的调节,容易与市面上的触控驱动芯片兼容。
其中,凸起302设置在第一凹槽112和第二凹槽212的收容空间内是可选的,不是一定要这样做,更进一步的,凸起302也可以设置在正对第一凹槽112或者是第二凹槽212的收容空间的位置上,不一定要设置在第一凹槽112或者是第二凹槽212的收容空间内,此外,凸起302也可以设置在偏离第一凹槽112或者是第二凹槽212的收容空间位置上。可选的,第一凹槽112或者是第二凹槽212可以只设置在第二电极210的边缘位置,也可以只设置在第一电极110的边缘位置,还可以同时设置在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210的边缘位置。可选的,凹槽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本申请不对上述可选方案做限定,只要不违背本申请的改进初衷,都认为是符合条件的。
参见图12,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触控面板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将凸起302与第一电极110或者第二电极210上的凹槽之间的最小距离记为第一距离D,第一距离D是可以变化的,将未设置凸起302的条状杆301与第一电极或者第二电极之间的最小距离记为第二距离d,第二距离d可以看做是固定值,通过增大或者是减小第一距离D,用于调节第一距离D和第二距离d的比例大小,使之相互匹配,相互补偿,通过第一距离D和第二距离d之间的相互补偿,实现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210之间电容的调节。
更进一步的,由于第一距离D大于第二距离d,于是,第一距离D对应位置的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210之间的电容值小于第二距离d对应位置的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210之间的电容值,而凸起302是间隔设置的,第一距离D是可以变化的,第二距离d可以看做是固定值,通过增大或者是减小第一距离D,用于调节第一距离D和第二距离d的比例大小,使之相互匹配,相互补偿,由于相邻的第一距离D和第二距离d之间形成的电容可具有相互的补偿作用,从而达到调节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210之间的互电容的目的,进而实现第二电极链200和第一电极链100之间互电容的调节,借助于电容值之间的相互补偿,实现第二电极链200和第一电极链100之间互电容的调节,容易与市面上的触控驱动芯片兼容。
参见图13,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触控面板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将凸起302与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210之间的正对面积记为第一正对面积S1,将条状杆301与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210之间的正对面积记为第二正对面积S2,将悬空电极300剖开,其中,S1就是凸起302的剖面面积,S2就是条状杆301的剖面面积,第一正对面积S1是可以变化的,第二正对面积S2可以看做是固定值,通过增大或者是减小第一正对面积S1,用于调节第一正对面积S1和第二正对面积S2的比例大小,使之相互匹配,相互补偿。第一正对面积S1和第二正对面积S2之间的相互补偿,可以实现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210之间电容的调节。
更进一步的,由于第一正对面积S1与第二正对面积S2可以不同,于是,第一正对面积S1对应位置的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210之间的电容值与第二正对面积S2对应位置的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210之间的电容值也不相同,而凸起302是间隔设置的,将悬空电极300剖开,其中,S1就是凸起302的剖面面积,S2就是条状杆301的剖面面积,第一正对面积S1是可以变化的,第二正对面积S2可以看做是固定值,通过增大或者是减小第一正对面积S1,用于调节第一正对面积S1和第二正对面积S2的比例大小,使之相互匹配,相互补偿。从而达到调节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210之间的互电容的目的,进而实现第二电极链200和第一电极链100之间互电容的调节,借助于电容值之间的相互补偿,实现第二电极链200和第一电极链100之间互电容的调节,容易与市面上的触控驱动芯片兼容。
参见图14,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触控装置1包括触控面板10,触控面板10可以为前面任意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10,在此不再赘述。触控装置1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电子书、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Windows Phone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s)或穿戴式设备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
基板;
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第一电极链,多个所述第一电极链间隔排布,每个第一电极链包括多个第一电极;
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第二电极链,所述第二电极链与所述第一电极链交叉绝缘设置且所述第二电极链与所述第一电极链之间设有间隙区域,且在所述第二电极链与所述第一电极链交叉处形成连接部,每个第二电极链包括多个第二电极;
设置在所述间隙区域内的多个悬空电极,所述悬空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链以及所述第二电极链分别电绝缘,用于调节所述第二电极链与所述第一电极链之间的互电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交叉绝缘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悬空电极包括与所述间隙区域平行的条状杆和间隔设置在所述条状杆上的多个凸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且彼此隔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或者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或者所述第二电极靠近所述间隙区域的边缘位置,且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或所述第二电极的边缘位置不接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宽度大于所述条状杆的宽度,所述凸起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电容小于所述条状杆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二电容,以调节所述第二电极链与所述第一电极链之间的互电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电极或者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条状杆与所述第一电极或者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最小距离记为第二距离,通过调节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的比例大小,以调节所述第二电极链与所述第一电极链之间的互电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正对面积记为第一正对面积,将所述条状杆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正对面积记为第二正对面积,通过调节所述第一正对面积和所述第二正对面积的比例大小,以调节所述第二电极链与所述第一电极链之间的互电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链和所述第二电极链两者中的一个与所述悬空电极设置在同一层,且由相同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一电极链与所述第二电极链设置在不同层。
10.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
CN201711343242.0A 2017-12-12 2017-12-12 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 Pending CN1078319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43242.0A CN107831960A (zh) 2017-12-12 2017-12-12 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
PCT/CN2018/072699 WO2019114083A1 (zh) 2017-12-12 2018-01-15 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
US15/952,077 US20190179444A1 (en) 2017-12-12 2018-04-12 Touch panel and touch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43242.0A CN107831960A (zh) 2017-12-12 2017-12-12 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31960A true CN107831960A (zh) 2018-03-23

Family

ID=61644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43242.0A Pending CN107831960A (zh) 2017-12-12 2017-12-12 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31960A (zh)
WO (1) WO201911408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29121A1 (zh) * 2018-08-08 2020-02-13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WO2021056877A1 (zh) * 2019-09-26 2021-04-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电极层及触控显示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3833A (zh) * 2015-05-18 2015-07-22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204740577U (zh) * 2015-06-10 2015-11-04 矽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3374B (zh) * 2012-06-07 2014-12-01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觸控面板
CN104461158A (zh) * 2014-12-26 2015-03-25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933398B (zh) * 2015-12-31 2020-03-20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与电子装置
CN106227380B (zh) * 2016-07-19 2019-07-0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传感器、柔性触控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3833A (zh) * 2015-05-18 2015-07-22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204740577U (zh) * 2015-06-10 2015-11-04 矽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29121A1 (zh) * 2018-08-08 2020-02-13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WO2021056877A1 (zh) * 2019-09-26 2021-04-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电极层及触控显示装置
US11579735B2 (en) 2019-09-26 2023-02-14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electrode layer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14083A1 (zh) 2019-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99586B (zh) 一种阵列基板、内嵌式触摸屏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3713789B (zh) 包括具有突起的感测电极的触摸面板
CN104570418A (zh) 一种液晶电子窗帘及其驱动方法
CN105824482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646453A (zh) 触控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CN206178745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4484086B (zh) 电磁感应式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6653813B (zh) 一种基于oled的内置式触控显示面板
CN106502454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89819A (zh) 触控面板及运用该触控面板的显示器
CN109375818A (zh) 触控装置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205375442U (zh) 一种触摸显示装置
CN110162214B (zh) 触控面板
CN109634471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4317134B (zh) 触摸光栅盒和触摸立体显示装置
CN107831960A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
CN104991677B (zh) 触控液晶显示面板及装置
US20140174788A1 (en) Sensing electrode structure and touch panel employing the same
CN106959784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8874222A (zh) 触控基板、触控屏及触控装置
CN103257762A (zh) 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
CN105912154B (zh) 一种压力触控面板及触控侦测方法
CN105373246B (zh) 触控面板
CN105739797B (zh) 包括触摸屏面板的触摸感测系统
CN107731865A (zh) Oled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