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09404B - 一种估计符号偏移的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估计符号偏移的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809404B CN107809404B CN201610818693.4A CN201610818693A CN107809404B CN 107809404 B CN107809404 B CN 107809404B CN 201610818693 A CN201610818693 A CN 201610818693A CN 107809404 B CN107809404 B CN 10780940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th
- slave
- signal
- mth
- impulse respon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805 post-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1 pre-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764238 Is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2—Symbol synchronis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26—Power distribu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3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re-detection combining
- H04B7/0842—Weighted combining
- H04B7/0848—Joint weighting
- H04B7/0854—Joint weighting using error minimizing algorithms, e.g. minimum mean squared error [MMSE], "cross-correlation" or matrix invers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89—Link with other circuits, i.e. special connections between 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and other circuits for achieving synchronisation
- H04L27/2695—Link with other circuits, i.e. special connections between 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and other circuits for achieving synchronisation with channel estimation, e.g. determination of delay spread, derivative or peak trac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估计符号偏移的方法与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计算第m从路信号的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若从路第一径的功率小于设定阈值,则将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中的所述从路第一径去除之后,在首部以及尾部各取等长的径,计算各自的平均功率并进行比较;若首径的平均功率大于尾径的平均功率,则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向右偏移;若小于尾径的平均功率,则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向左偏移。本发明提出的估计符号偏移的方法与装置,能够准确地判断符号偏移的方向以及偏移量,以便对传输系统进行相应地校正与调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数据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估计符号偏移的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数据传输需求的迅猛增长,无线通信技术也随之得到了飞速发展。在现有技术中,用以提高无线通信系统传输容量以及传输速率的方式通常包括使用极化天线传输、频率分集以及空间分集等。
由于采用极化天线的微波传输具有高速率、高稳定性以及土地资源占用少等优点,在实际无线数据传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一般的,微波传输通常采用视距传输(Lightof Sight,简称LoS),而微波空间复用主要采用多天线技术,即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简称MIMO)。LoS MIMO技术可以极大提升现有宽带系统的吞吐量,目前较为常见的是2x2LoS MIMO,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逐步朝着3x3,4x4乃至NxN LoS MIMO的方向提升。
在LoS MIMO的传输系统中,由于在各发端天线中,存在中频线缆长度的差异问题,导致各发端信号到达各自发端天线时,发端信号已不对齐。因此对于任一收端天线而言,所接收到的信号也会出现不对齐的问题。此种信号不对齐的问题,尤其当各路发端信号之间相差多倍符号时,将导致定时不准而严重影响系统性能。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估计符号偏移的方法与装置,用于准确地判断符号偏移的方向以及偏移量,以便对传输系统进行相应地校正与调节。
本发明提供一种估计符号偏移的方法,用于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的传输系统,提供一包含m个发端天线的发射端以及包含m个收端天线的接收端,将所述接收端中的第m收端天线从所述发射端中的任意一发端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记为第一主路信号,将所述接收端中的所述第m收端天线从所述发射端中的其它发端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记为第m从路信号,所述方法包括:
计算所述第m从路信号的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
若所述从路第一径的功率小于设定阈值,则将所述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中的所述从路第一径去除之后,在首部以及尾部各取等长的径,分别记为首径以及尾径,计算所述首径的平均功率以及所述尾径的平均功率并进行比较判断;
若所述首径的平均功率大于所述尾径的平均功率,则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向右偏移;若所述首径的平均功率小于所述尾径的平均功率,则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向左偏移。
所述估计符号偏移的方法,其中,若所述从路第一径的功率小于所述设定阈值,所述方法还包括:
求出所述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中除所述从路第一径外的所有大于所述设定阈值的径的位置加权平均值,记为从路位置加权平均值;
计算所述第一主路信号的第一主路信道冲击响应;求出所述第一主路信道冲击响应中除所述主路第一径外的所有大于所述设定阈值的径的位置加权平均值,记为主路位置加权平均值;
计算所述从路位置加权平均值与所述主路位置加权平均值之间的差值,若所述主路位置加权平均值大于所述从路位置加权平均值,则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向右偏移;若所述主路位置加权平均值小于所述从路位置加权平均值,则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向左偏移。
所述估计符号偏移的方法,其中,若所述从路第一径的功率大于所述设定阈值,则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不发生偏移。
所述估计符号偏移的方法,其中,在计算所述第m从路信号的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的首尾部各取w个径进行加窗,分别记为首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以及尾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
将所述首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以及所述尾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中的所述w个径的功率与第一设定阈值相互比较判断;
若所述首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或所述尾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中的所述w个径的功率大于所述第一设定阈值,则对其相应的径进行保留;若所述首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或所述尾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中的所述w个径的功率小于所述第一设定阈值,则将其相应的径置为零。
所述估计符号偏移的方法,其中,在分别计算所述第m从路信号的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的步骤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信号rml以及sm,对所述rml以及所述sm做差分运算分别得到rml'以及sm',其中所述rml为所述第m收端天线收到的第l帧从主路帧头处开始取的多倍符号速率已知信号,所述sm为第m路的多倍符号速率本地已知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估计符号偏移的装置,用于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的微波传输,提供一包含m个发端天线的发射端以及包含m个收端天线的接收端,将所述接收端中的第m收端天线从所述发射端中的任意一发端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记为第一主路信号,将所述接收端中的所述第m收端天线从所述发射端中的其它发端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记为第m从路信号,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m从路信号的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若从路第一径的功率小于设定阈值,则将所述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中的所述从路第一径去除之后,在首部以及尾部各取等长的径,分别记为首径以及尾径,计算所述首径的平均功率以及所述尾径的平均功率并进行比较判断;
第一确认模块,用于若所述首径的平均功率大于所述尾径的平均功率,则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向右偏移;若所述首径的平均功率小于所述尾径的平均功率,则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向左偏移。
所述估计符号偏移的装置,其中,若所述从路第一径的功率小于所述设定阈值,所述装置还包括:
从路加权计算模块,用于求出所述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中除所述从路第一径外的所有大于所述设定阈值的径的位置加权平均值,记为从路位置加权平均值;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主路信号的第一主路信道冲击响应;主路加权计算模块,用于求出所述第一主路信道冲击响应中除所述主路第一径外的所有大于所述设定阈值的径的位置加权平均值,记为主路位置加权平均值;
第二确认模块,用于计算所述从路位置加权平均值与所述主路位置加权平均值之间的差值,若所述主路位置加权平均值大于所述从路位置加权平均值,则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向右偏移;若所述主路位置加权平均值小于所述从路位置加权平均值,则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向左偏移。
所述估计符号偏移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判断模块还用于若所述从路第一径的功率大于所述设定阈值,则所述第一确认模块确认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不发生偏移。
所述估计符号偏移的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计算模块计算所述第m从路信号的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的步骤之后,所述装置还包括一加窗降噪模块,所述加窗降噪模块包括:
加窗预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的首尾部各取w个径进行加窗,分别记为首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以及尾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
加窗功率对比单元,用于将所述首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以及所述尾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中的所述w个径的功率与第一设定阈值相互比较判断;
加窗后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首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或所述尾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中的所述w个径的功率大于所述第一设定阈值,则对其相应的径进行保留;若所述首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或所述尾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中的所述w个径的功率小于所述第一设定阈值,则将其相应的径置为零。
所述估计符号偏移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计算模块还包括:
数据差分单元,用于获得信号rml以及sm,对所述rml以及所述sm作差分运算分别得到rml'以及sm',其中所述rml为所述第m收端天线收到的第l帧从主路帧头处开始取的m倍符号速率已知信号,所述sm为第m路的多倍符号速率本地已知信号;
本发明提出的估计符号偏移的方法与装置,能够准确地判断符号偏移的方向以及偏移量,以便对传输系统进行相应地校正与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第一实施例提出的估计符号偏移方向方法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第一实施例提出的估计符号偏移方向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第二实施例提出的估计符号偏移方向以及偏移量的原理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出的估计符号偏移方向以及偏移量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出的加窗降噪的方法流程框图;
图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出的估计符号偏移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下面的描述和附图,将清楚本发明的实施例以及其他类似的拓展。在这些描述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一些特定实施方式,来表示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原理的一些方式,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范围不受此限制。相反,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请参阅图1与图2,图1为本发明提出第一实施例提出的估计符号偏移方向方法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第一实施例提出的估计符号偏移方向的流程图,所述估计符号偏移的方法用于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的微波传输,提供一包含m个发端天线的发射端以及包含m个收端天线的接收端,将所述接收端中的第m收端天线从所述发射端中的任意一发端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记为第一主路信号,将所述接收端中的所述第m收端天线从所述发射端中的其它发端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记为第m从路信号,所述估计符号偏移的方法具体为:
S101,计算第m从路信号的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
S102,若从路第一径的功率小于设定阈值,则将所述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中的所述从路第一径去除之后,在首部以及尾部各取等长的径,分别记为首径以及尾径,计算所述首径的平均功率以及所述尾径的平均功率并进行比较判断;
S103,若所述首径的平均功率大于所述尾径的平均功率,则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向右偏移;若所述首径的平均功率小于所述尾径的平均功率,则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向左偏移。
同理,如图2所示,首先将从路第一径的功率A与设定阈值B进行比较,若所述从路第一径的功率A大于所述设定阈值B,则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不发生偏移,若所述从路第一径的功率A小于所述设定阈值B,则将所述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中的所述从路第一径去除之后,在去除所述从路第一径之后的所述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的首部取winlen个径,对满足条件的径计算其平均功率C,在尾部取winlen个径,对满足条件的径计算其平均功率D。若首部的平均功率C大于尾部的平均功率D,则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向右偏移;若首部的平均功率C小于尾部的平均功率D,则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向左偏移。
请参阅图3与图4,图3为本发明提出第二实施例提出的估计符号偏移方向以及偏移量的原理框图,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出的估计符号偏移方向以及偏移量的流程图,所述估计符号偏移方向以及偏移量的方法具体为:
S201,求出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中除所述从路第一径外的所有大于所述设定阈值的径的位置加权平均值,记为从路位置加权平均值;
S202,计算第一主路信号的第一主路信道冲击响应;
S203,求出所述第一主路信道冲击响应中除所述主路第一径外的所有大于所述设定阈值的径的位置加权平均值,记为主路位置加权平均值;
S204,计算所述从路位置加权平均值与所述主路位置加权平均值之间的差值,若所述主路位置加权平均值大于所述从路位置加权平均值,则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向右偏移;若所述主路位置加权平均值小于所述从路位置加权平均值,则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向左偏移。
同理,如图4所示,首先将从路第一径的功率A'与设定阈值B'进行比较,若所述从路第一径的功率A'大于所述设定阈值B',则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不发生偏移;若所述从路第一径的功率A'小于所述设定阈值B',则计算出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中除所述从路第一径外的所有大于所述设定阈值B'的径的位置加权平均值,即从路位置加权平均值F,与此同时,计算出所述第一主路信道冲击响应中除所述主路第一径外的所有大于所述设定阈值B'的径的位置加权平均值,即主路位置加权平均值E,然后比较所述主路位置加权平均值E与所述从路位置加权平均值F的大小关系。若所述主路位置加权平均值E的值大于所述从路位置加权平均值F,则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向右偏移;若所述主路位置加权平均值E小于所述从路位置加权平均值F,则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向左偏移。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出的加窗降噪的方法流程框图,具体步骤为:
S301,在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的首尾部各取w个径进行加窗,分别记为首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以及尾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
S302,将所述首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以及所述尾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中的所述w个径的功率与第一设定阈值相互比较判断;
S303,若所述首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或所述尾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中的所述w个径的功率大于所述第一设定阈值,则对其相应的径进行保留;若所述首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或所述尾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中的所述w个径的功率小于所述第一设定阈值,则将其相应的径置为零。
请参阅图6,图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出的估计符号偏移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估计符号偏移的装置用于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的微波传输,提供一包含m个发端天线的发射端以及包含m个收端天线的接收端,将所述接收端中的第m收端天线从所述发射端中的任意一发端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记为第一主路信号,将所述接收端中的所述第m收端天线从所述发射端中的其它发端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记为第m从路信号,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m从路信号的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其中所述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的最强部为从路第一径。其中,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包括数据差分单元以及信道冲击响应计算单元,其中所述数据差分单元用于获得信号rml以及sm,对所述rml以及所述sm作差分运算分别得到rml'以及sm',其中所述rml为所述第m收端天线收到的第l帧从主路帧头处开始取的m倍符号速率已知信号,所述sm为第m路的多倍符号速率本地已知信号。所述信道冲击响应计算单元用于利用频域的计算方法,根据公式计算所述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其中为所述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从路第一径的功率小于设定阈值,则将所述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中的所述从路第一径去除之后,在首部以及尾部各取等长的径,分别记为首径以及尾径,计算所述首径的平均功率以及所述尾径的平均功率并进行比较判断。
第一确认模块,用于若所述首径的平均功率大于所述尾径的平均功率,则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向右偏移;若所述首径的平均功率小于所述尾径的平均功率,则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向左偏移。
所述估计符号偏移的装置还包括:
从路加权计算模块,用于求出所述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中除所述从路第一径外的所有大于所述设定阈值的径的位置加权平均值,记为从路位置加权平均值;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主路信号的第一主路信道冲击响应,其中所述第一主路信道冲击响应的最强部为主路第一径;
主路加权计算模块,用于求出所述第一主路信道冲击响应中除所述主路第一径外的所有大于所述设定阈值的径的位置加权平均值,记为主路位置加权平均值;
第二确认模块,用于计算所述从路位置加权平均值与所述主路位置加权平均值之间的差值,若所述主路位置加权平均值大于所述从路位置加权平均值,则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向右偏移;若所述主路位置加权平均值小于所述从路位置加权平均值,则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向左偏移。
此外,所述估计符号偏移的装置还包括一加窗降噪模块,所述加窗降噪模块包括:
加窗预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的首尾部各取w个径进行加窗,分别记为首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以及尾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
加窗功率对比单元,用于将所述首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以及所述尾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中的所述w个径的功率与第一设定阈值相互比较判断;
加窗后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首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或所述尾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中的所述w个径的功率大于所述第一设定阈值,则对其相应的径进行保留;若所述首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或所述尾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中的所述w个径的功率小于所述第一设定阈值,则将其相应的径置为零。
在本发明中,我们以2×2MIMO的多天线微波传输系统为例进行详细说明,由于2×2MIMO的多天线微波传输系统包含2根发端天线以及2根收端天线,此时m的值为2。在本发明中,设任一端收到的m倍符号速率已知信号为:所述hml表示第m收端所接收的第l帧信号对应的信道响应,sm表示第m路的多倍符号速率本地已知信号,对于该2×2MIMO的多天线微波传输系统,收端所接收的两路信号分别记为1H以及2H,1H所接收的2倍符号速率已知信号表示为其中h1l以及h2l分别表示1H的信道响应以及2H的信道响应,s1以及s2分别表示1H的2倍符号速率本地已知信号以及2H的2倍符号速率本地已知信号。
对于上述2×2MIMO的多天线微波传输系统而言,估计符号偏移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获得信号r1l以及s1,通过所述数据差分单元对所述r1l以及s1分别作差分运算得到r1l'以及s1';
步骤四:估计符号偏移,本发明提供两种方法,第一种为仅估计符号偏移方向的方法,具体为:
估算符号偏移方向,若power_1大于power_2,则2H路信号相对1H路信号向右移;若power_1小于power_2,则2H路信号相对1H路信号向左移。
第二种方法可以估计符号偏移的方向以及偏移量的大小,具体为:
本发明提出的估计符号偏移的方法与装置,能够准确地判断符号偏移的方向以及偏移量,以便对传输系统进行相应地校正与调节。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估计符号偏移的方法,用于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提供一包含m个发端天线的发射端以及包含m个收端天线的接收端,将所述接收端中的第m收端天线从所述发射端中的任意一发端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记为第一主路信号,将所述接收端中的所述第m收端天线从所述发射端中的其它发端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记为第m从路信号,所述方法包括:
计算所述第m从路信号的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其中,所述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的最强部为从路第一径;
若所述从路第一径的功率小于设定阈值,则将所述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中的所述从路第一径去除之后,在首部以及尾部各取等长的径,分别记为首径以及尾径,计算所述首径的平均功率以及所述尾径的平均功率并进行比较判断;
若所述首径的平均功率大于所述尾径的平均功率,则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向右偏移;若所述首径的平均功率小于所述尾径的平均功率,则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向左偏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估计符号偏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从路第一径的功率小于所述设定阈值,所述方法还包括:
求出所述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中除所述从路第一径外的所有大于所述设定阈值的径的位置加权平均值,记为从路位置加权平均值;
计算所述第一主路信号的第一主路信道冲击响应;其中,所述第一主路信道冲击响应的最强部为主路第一径;
求出所述第一主路信道冲击响应中除所述主路第一径外的所有大于所述设定阈值的径的位置加权平均值,记为主路位置加权平均值;
计算所述从路位置加权平均值与所述主路位置加权平均值之间的差值,若所述主路位置加权平均值大于所述从路位置加权平均值,则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向右偏移;若所述主路位置加权平均值小于所述从路位置加权平均值,则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向左偏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估计符号偏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从路第一径的功率大于所述设定阈值,则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不发生偏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估计符号偏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所述第m从路信号的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的首尾部各取w个径进行加窗,分别记为首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以及尾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
将所述首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以及所述尾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中的所述w个径的功率与第一设定阈值相互比较判断;
若所述首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或所述尾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中的所述w个径的功率大于所述第一设定阈值,则对其相应的径进行保留;若所述首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或所述尾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中的所述w个径的功率小于所述第一设定阈值,则将其相应的径置为零。
6.一种估计符号偏移的装置,用于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提供一包含m个发端天线的发射端以及包含m个收端天线的接收端,将所述接收端中的第m收端天线从所述发射端中的任意一发端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记为第一主路信号,将所述接收端中的所述第m收端天线从所述发射端中的其它发端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记为第m从路信号,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m从路信号的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其中,所述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的最强部为从路第一径;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从路第一径的功率小于设定阈值,则将所述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中的所述从路第一径去除之后,在首部以及尾部各取等长的径,分别记为首径以及尾径,计算所述首径的平均功率以及所述尾径的平均功率并进行比较判断;
第一确认模块,用于若所述首径的平均功率大于所述尾径的平均功率,则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向右偏移;若所述首径的平均功率小于所述尾径的平均功率,则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向左偏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估计符号偏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从路第一径的功率小于所述设定阈值,所述装置还包括:
从路加权计算模块,用于求出所述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中除所述从路第一径外的所有大于所述设定阈值的径的位置加权平均值,记为从路位置加权平均值;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主路信号的第一主路信道冲击响应;其中,所述第一主路信道冲击响应的最强部为主路第一径;
主路加权计算模块,用于求出所述第一主路信道冲击响应中除所述主路第一径外的所有大于所述设定阈值的径的位置加权平均值,记为主路位置加权平均值;
第二确认模块,用于计算所述从路位置加权平均值与所述主路位置加权平均值之间的差值,若所述主路位置加权平均值大于所述从路位置加权平均值,则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向右偏移;若所述主路位置加权平均值小于所述从路位置加权平均值,则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向左偏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估计符号偏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模块还用于若所述从路第一径的功率大于所述设定阈值,则所述第一确认模块确认所述第m从路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路信号不发生偏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估计符号偏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计算模块计算所述第m从路信号的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的步骤之后,所述装置还包括一加窗降噪模块,所述加窗降噪模块包括:
加窗预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m从路信道冲击响应的首尾部各取w个径进行加窗,分别记为首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以及尾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
加窗功率对比单元,用于将所述首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以及所述尾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中的所述w个径的功率与第一设定阈值相互比较判断;
加窗后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首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或所述尾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中的所述w个径的功率大于所述第一设定阈值,则对其相应的径进行保留;若所述首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或所述尾部加窗信道冲击响应中的所述w个径的功率小于所述第一设定阈值,则将其相应的径置为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18693.4A CN107809404B (zh) | 2016-09-09 | 2016-09-09 | 一种估计符号偏移的方法与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18693.4A CN107809404B (zh) | 2016-09-09 | 2016-09-09 | 一种估计符号偏移的方法与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09404A CN107809404A (zh) | 2018-03-16 |
CN107809404B true CN107809404B (zh) | 2021-09-03 |
Family
ID=61576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818693.4A Active CN107809404B (zh) | 2016-09-09 | 2016-09-09 | 一种估计符号偏移的方法与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809404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29118A (zh) * | 2005-03-01 | 2006-09-06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 | 一种基于智能天线的同步控制方法 |
CN101207595A (zh) * | 2006-12-21 | 2008-06-25 |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同步序列的传输方法及发送端设备 |
CN101268643A (zh) * | 2005-09-23 | 2008-09-17 | 莱特普茵特公司 | 利用单个向量信号分析器来同时测试多个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机的装置和方法 |
CN101488798A (zh) * | 2008-01-14 | 2009-07-2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定时测量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101924723A (zh) * | 2009-06-09 | 2010-12-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Ofdm信号解调方法和装置 |
US7920599B1 (en) * | 2010-02-03 | 2011-04-05 | Anna University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ynchroniz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data packets |
CN103078819A (zh) * | 2011-10-26 | 2013-05-01 | 扬智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精符号同步方法及其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058399B2 (en) * | 2001-07-11 | 2006-06-0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earch window delay tracking i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WO2008154681A1 (en) * | 2007-06-19 | 2008-12-24 | National Ict Australia Limited | Carrier frequency offset estimation for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20090110135A1 (en) * | 2007-10-24 | 2009-04-30 | Augusta Technology, Inc. | Methods for PRS-Based Symbol Timing Adjustment for OFDM Systems |
KR101643419B1 (ko) * | 2009-12-24 | 2016-07-2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위상 보상을 이용한 채널 추정 방법 및 장치 |
-
2016
- 2016-09-09 CN CN201610818693.4A patent/CN10780940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29118A (zh) * | 2005-03-01 | 2006-09-06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 | 一种基于智能天线的同步控制方法 |
CN101268643A (zh) * | 2005-09-23 | 2008-09-17 | 莱特普茵特公司 | 利用单个向量信号分析器来同时测试多个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机的装置和方法 |
CN101207595A (zh) * | 2006-12-21 | 2008-06-25 |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同步序列的传输方法及发送端设备 |
CN101488798A (zh) * | 2008-01-14 | 2009-07-2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定时测量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101924723A (zh) * | 2009-06-09 | 2010-12-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Ofdm信号解调方法和装置 |
US7920599B1 (en) * | 2010-02-03 | 2011-04-05 | Anna University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ynchroniz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data packets |
CN103078819A (zh) * | 2011-10-26 | 2013-05-01 | 扬智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精符号同步方法及其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OFDM系统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技术研究";古娜;《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0715;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09404A (zh) | 2018-03-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162271B2 (ja) | 多チャネ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タイミング情報及び周波数情報の推定 | |
US9160581B2 (en) | Receiver with Doppler tolerant equalization | |
US11770205B2 (en) | Optical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optical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 |
JP6965945B2 (ja) | 基地局装置、サービス提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WO2014198286A1 (en) | Radio link performance prediction | |
CN107809404B (zh) | 一种估计符号偏移的方法与装置 | |
US8655373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location measurement | |
JP6198623B2 (ja) | 列車無線システム | |
JP6171580B2 (ja) |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及びアンテナ要素配置方法 | |
US9531447B2 (en) | Collaborative channel sounding in multi-antenna systems | |
KR101447027B1 (ko) |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의 빔포밍 장치 및 방법 | |
EP4420317B1 (en) | Determination of autoregressive model order for a channel prediction filter | |
US9838224B2 (en) | Reception apparatus of multi input multi output system and reception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 |
CN101729486B (zh) | 一种单载波频域均衡系统中双天线接收分集方法及系统 | |
JP6094718B2 (ja) | 下りリンク多地点協調送受信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複数の送信ポイントから複数のユーザ装置へのジョイント送信用のプリコーダの生成 | |
CN112771786B (zh) | 用于非线性预编码的网络辅助的反馈权重检测 | |
KR101524587B1 (ko) | 셀 탐색 시스템 | |
ATE536673T1 (de) | Iteratives empfangsverfahren für ein mimo-system und entsprechender empfänger und computerprogramm | |
EP2320578A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
KR101382068B1 (ko) | 중계 노드의 신호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 |
JP2003249882A (ja) | 多入力多出力通信方式のチャネル割り当て方法、そ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並びに多入力多出力受信機 | |
CN115242282B (zh) | 一种基于dmrs信号的5g nr doa估计方法及估计系统 | |
CN104253773B (zh) | 信道均衡方法和装置 | |
KR101865339B1 (ko) | 자동폐색장치용 데이터 송수신 시스템 | |
CN101610522A (zh) | 一种联合检测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