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7809104A - 漏电保护电路、方法及所适用的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漏电保护电路、方法及所适用的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09104A
CN107809104A CN201711252359.8A CN201711252359A CN107809104A CN 107809104 A CN107809104 A CN 107809104A CN 201711252359 A CN201711252359 A CN 201711252359A CN 107809104 A CN107809104 A CN 1078091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power supply
leakage protection
supply line
contro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5235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顺根
郁炜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emiconducto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emiconducto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emiconducto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emiconducto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5235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09104A/zh
Priority to US15/891,928 priority patent/US20190170336A1/en
Publication of CN107809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9104A/zh
Priority to US16/515,939 priority patent/US11002441B2/en
Priority to US17/207,150 priority patent/US11490483B2/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45Current stabilisation; Maintaining constant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26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difference between voltages or between currents; responsive to phase angle between voltages or between currents
    • H02H3/32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difference between voltages or between currents; responsive to phase angle between voltages or between currents involving comparison of the voltage or current values at corresponding points in different conductors of a single system, e.g. of currents in go and return conductors
    • H02H3/325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difference between voltages or between currents; responsive to phase angle between voltages or between currents involving comparison of the voltage or current values at corresponding points in different conductors of a single system, e.g. of currents in go and return conductors involving voltage comparis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KNON-ELECTRIC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CHARGES OF COMBUSTIBLE MATERIAL; 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K9/00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 lasers
    • F21K9/20Light sources comprising attachment means
    • F21K9/27Retrofit light sources for lighting devices with two fittings for each light source, e.g. for substitution of fluorescent tubes
    • F21K9/272Details of end parts, i.e. the parts that connect the light source to a fitting; Arrangement of components within end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5/00Safety device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lighting devices
    • F21V25/02Safety device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lighting devices coming into action when lighting device is disturbed, dismounted, or broken
    • F21V25/04Safety device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lighting devices coming into action when lighting device is disturbed, dismounted, or broken breaking the electric circui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44Testing lamp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7Convert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5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responsive to malfunctions or undesirable behaviour of LEDs; responsive to LED life; Protective circui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40Testing power suppli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01R31/52Testing for short-circuits, leakage current or ground faul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6Circuits for reducing or suppressing harmonics, ripples 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s [EMI]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95Linear regul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30Semiconductor lamps, e.g. solid state lamps [SSL]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or organic LED [O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漏电保护电路、方法及所适用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用于电连接负载的供电线路,对所述供电线路进行间隔采样,依据对所采样的电信号的电压进行检测以确定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并基于所确定的结果提供漏电保护。本申请通过间隔采样供电线路中的电压并为其进行分压检测以确定所接入的交流输入电源是否被分压,当确定被分压时,断开供电线路,实现了对误触人体和负载的漏电保护。

Description

漏电保护电路、方法及所适用的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漏电保护电路、方法及所适用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在将LED日光灯管的一端插入日光灯管架插槽上时,可能出现专注于装配LED日光灯的针状引脚而忽视手持灯管的位置,当日光灯的一端插入日光灯管架插槽上,误将手指碰触到未插入日光灯管架插槽上的LED日光灯的另一端,从而造成触电危险。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漏电保护电路、方法及所适用的驱动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人为操作中误触电器接线端而造成漏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漏电保护电路,用于电连接负载的供电线路,对所述供电线路进行间隔采样,依据对所采样的电信号的电压进行检测以确定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并基于所确定的结果提供漏电保护。
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包括:检测单元,连接所述供电线路,用于基于对所述供电线路的电压的检测,输出采样控制信号;采样单元,与所述检测单元相连,用于基于所接收的采样控制信号获取供电线路的采样电信号;控制单元,与所述采样单元相连,用于比较所述采样电信号的电压与预设的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并基于比较结果提供漏电保护。
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限压检测电路模块,与所述供电线路相连,用于检测所述供电线路的电压,当所检测的电压落入预设限压区间时输出第一采样控制信号。
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定时电路模块,与所述限压检测电路模块相连,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限时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
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基于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设置检测定时,并在所述检测定时超时后输出所述第二采样控制信号。
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在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存续时长内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
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间隔是基于所述供电线路中电压变化周期而设置的、或者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长设置。
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比较电路模块,用于比较所采样电信号的电压与预设的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并输出比较结果;逻辑锁存电路模块,与所述比较电路模块相连,用于锁存所述比较结果并输出相应的锁存信号;其中,所述锁存信号用于表示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的漏电保护控制信号。
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开关电路模块,与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相连,用于基于所述锁存信号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或断开。
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基于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处于欠电状态而复位。
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当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时停止对所述供电线路的间隔采样。
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检测单元相连,用于在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的同时还控制所述检测单元停止输出所述采样控制信号。
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漏电保护电路为LED漏电保护电路,与LED负载的供电线路电连接,基于所确定的比较结果输出漏电保护控制信号以便与其电连接的LED驱动电路基于所述漏电保护控制信号给予相应漏电保护响应。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多个引脚,其中,至少一个引脚与负载的供电线路电连接;漏电保护电路,与所述引脚相连,用于对所述供电线路进行间隔采样,依据对所采样的电信号的电压进行检测以确定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并基于所确定的结果提供漏电保护。
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包括:检测单元,连接所述供电线路,用于基于对所述供电线路的电压的检测,输出采样控制信号;采样单元,与所述检测单元相连,用于基于所接收的采样控制信号获取供电线路的采样电信号;控制单元,与所述采样单元相连,用于比较所述采样电信号的电压与预设的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并基于比较结果提供漏电保护。
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限压检测电路模块,与所述供电线路相连,用于检测所述供电线路的电压,当所检测的电压落入预设限压区间时输出第一采样控制信号。
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定时电路模块,与所述限压检测电路模块相连,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限时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
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基于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设置检测定时,并在所述检测定时超时后输出所述第二采样控制信号。
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在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存续时长内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
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间隔是基于所述供电线路中电压变化周期而设置的、或者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长设置。
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比较电路模块,用于比较所采样电信号的电压与预设的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并输出比较结果;逻辑锁存电路模块,与所述比较电路模块相连,用于锁存所述比较结果并输出相应的锁存信号;其中,所述锁存信号用于表示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的漏电保护控制信号。
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开关电路模块,与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相连,用于基于所述锁存信号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或断开。。
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基于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处于欠电状态而复位。
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基于所确定的结果输出漏电保护控制信号;所述芯片还包括用于输出漏电保护控制信号的引脚,以便于与该引脚相连的驱动电路基于所述漏电保护控制信号给予相应漏电保护响应。
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当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时停止对所述供电线路的间隔采样。
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检测单元相连,用于在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的同时还控制所述检测单元停止输出所述采样控制信号。
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漏电保护电路为LED漏电保护电路,并通过所述引脚电连接LED负载的供电线路。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驱动装置,包括:整流电路,用于将所接入的交流电整流后提供给负载的供电线路;漏电保护电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用于对所述供电线路进行间隔采样,依据对所采样的电信号的电压进行检测以确定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并基于所确定的结果提供漏电保护;驱动电路,连接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用于基于经整流电路整流的电流向负载供电。
在本申请的第三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包括:检测单元,连接所述供电线路,用于基于对所述供电线路的电压的检测,输出采样控制信号;采样单元,与所述检测单元相连,用于基于所接收的采样控制信号获取供电线路的采样电信号;控制单元,与所述采样单元相连,用于比较所述采样电信号的电压与预设的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并基于比较结果提供漏电保护。
在本申请的第三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限压检测电路模块,与所述供电线路相连,用于检测所述供电线路的电压,当所检测的电压落入预设限压区间时输出第一采样控制信号。
在本申请的第三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定时电路模块,与所述限压检测电路模块相连,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限时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
在本申请的第三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基于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设置检测定时,并在所述检测定时超时后输出所述第二采样控制信号。
在本申请的第三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在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存续时长内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
在本申请的第三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间隔是基于所述供电线路中电压变化周期而设置的、或者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长设置。
在本申请的第三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比较电路模块,用于比较所采样电信号的电压与预设的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并输出比较结果;逻辑锁存电路模块,与所述比较电路模块相连,用于锁存所述比较结果并输出相应的锁存信号;其中,所述锁存信号用于表示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的漏电保护控制信号。
在本申请的第三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开关电路模块,与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相连,用于基于所述锁存信号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或断开。
在本申请的第三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基于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处于欠电状态而复位。
在本申请的第三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向驱动电路输出漏电保护控制信号;所述驱动电路基于所述漏电保护控制信号给予相应漏电保护响应。
在本申请的第三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电路包含使能控制单元,当所述漏电保护电路输出漏电保护控制信号时,所述使能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漏电保护控制信号给予相应漏电保护响应。
在本申请的第三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当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时停止对所述供电线路的间隔采样。
在本申请的第三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检测单元相连,用于在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的同时还控制所述检测单元停止输出所述采样控制信号。
在本申请的第三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为LED驱动装置。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驱动芯片,包括:多个引脚,其中,至少一个引脚用于接入负载的供电线路以使所述供电线路经由所述芯片构成供电回路;漏电保护电路,与所述引脚相连,用于对所述供电线路进行间隔采样,依据对所采样的电信号的电压进行检测以确定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并基于所确定的结果提供漏电保护;驱动电路,连接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用于基于经整流电路整流的电流向负载提供恒流供电。
在本申请的第四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包括:检测单元,连接所述供电线路,用于基于对所述供电线路的电压的检测,输出采样控制信号;采样单元,与所述检测单元相连,用于基于所接收的采样控制信号获取供电线路的采样电信号;控制单元,与所述采样单元相连,用于比较所述采样电信号的电压与预设的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并基于比较结果提供漏电保护。
在本申请的第四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限压检测电路模块,与所述供电线路相连,用于检测所述供电线路的电压,当所检测的电压落入预设限压区间时输出第一采样控制信号。
在本申请的第四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定时电路模块,与所述限压检测电路模块相连,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限时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
在本申请的第四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基于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设置检测定时,并在所述检测定时超时后输出所述第二采样控制信号。
在本申请的第四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在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存续时长内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
在本申请的第四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间隔是基于所述供电线路中电压变化周期而设置的、或者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长设置。
在本申请的第四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比较电路模块,用于比较所采样电信号的电压与预设的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并输出比较结果;逻辑锁存电路模块,与所述比较电路模块相连,用于锁存所述比较结果并输出相应的锁存信号;其中,所述锁存信号用于表示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的漏电保护控制信号。
在本申请的第四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开关电路模块,与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相连,用于基于所述锁存信号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或断开。
在本申请的第四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基于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处于欠电状态而复位。
在本申请的第四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向驱动电路输出漏电保护控制信号;所述驱动电路基于所述漏电保护控制信号给予相应漏电保护响应。
本申请的第四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电路包含使能控制单元,当所述漏电保护电路输出漏电保护控制信号时,所述使能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漏电保护控制信号给予相应漏电保护响应。
在本申请的第四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当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时停止对所述供电线路的间隔采样。
在本申请的第四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检测单元相连,用于在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的同时还控制所述检测单元停止输出所述采样控制信号。
在本申请的第四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芯片为LED驱动芯片。
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漏电保护方法,包括:对负载的供电线路进行间隔采样;依据对所采样的电信号的电压进行检测以确定交流输入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基于所检测的结果提供漏电保护。
在本申请的第五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对供电线路进行间隔采样的方式包括:对所述供电线路的电压进行限压检测;基于限压检测的结果获取所述供电线路的采样电信号。
在本申请的第五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限压检测的结果获取所述供电线路的采样电信号的方式包括:以预设的检测定时为间隔,采集所述供电线路上位于所述限压区间内的采样电信号。
在本申请的第五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间隔是基于所述供电线路中电压变化周期而设置的、或者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长设置。
在本申请的第五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采样的电信号的电压进行检测的方式包括:比较所采样的电信号电压与预设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并基于比较结果确定交流输入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
在本申请的第五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检测的结果提供漏电保护的方式包括:当所检测的结果为交流输入源的电压未被分压时,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当所检测的结果为交流输入源的电压被分压时,控制所述供电线路断开;或者当所检测的结果为交流输入源的电压未被分压时,控制所述驱动电路向负载供电;当所检测的结果为交流输入源的电压被分压时,控制所述驱动电路给予漏电保护响应。
在本申请的第五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时停止对所述供电线路的间隔采样的步骤。
在本申请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驱动方法,包括:将所接入的交流电整流后提供给负载的供电线路;对所述供电线路进行间隔采样;依据对所采样的电信号的电压进行检测以确定交流输入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基于所检测的结果提供漏电保护;当经确认无需提供漏电保护时,向供电线路上的负载供电。
在本申请的第六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对供电线路进行间隔采样的方式包括:对所述供电线路的电压进行限压检测;基于限压检测的结果获取所述供电线路的采样电信号。
在本申请的第六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限压检测的结果获取所述供电线路的采样电信号的方式包括:以预设的检测定时为间隔,采集所述供电线路上位于所述限压区间内的采样电信号。
在本申请的第六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间隔是基于所述供电线路中电压变化周期而设置的、或者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长设置。
在本申请的第六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采样的电信号的电压进行检测的方式包括:比较所采样的电信号电压与预设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并基于比较结果确定交流输入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
在本申请的第六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检测的结果提供漏电保护的方式包括:当所检测的结果为交流输入源的电压未被分压时,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当所检测的结果为交流输入源的电压被分压时,控制所述供电线路断开;或者当所检测的结果为交流输入源的电压未被分压时,控制所述驱动电路向负载供电;当所检测的结果为交流输入源的电压被分压时,控制所述驱动电路给予漏电保护响应。
在本申请的第六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时停止对所述供电线路的间隔采样的步骤。
如上所述,本申请的漏电保护电路、方法及所适用的驱动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间隔采样供电线路中的电压并为其进行分压检测以确定所接入的交流输入电源是否被分压,当确定被分压时,断开供电线路,实现了对误触人体和负载的漏电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LED日光灯接入交流输入电源的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申请漏电保护电路在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框架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申请漏电保护电路中限压检测电路模块在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申请漏电保护电路在一实施方式中利用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和第二采样控制信号波形而表示的限压检测电路模块和定时电路模块的时序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申请漏电保护电路在一实施方式中的定时电路模块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申请在一实施方式中定时电路模块所输出的第二采样控制信号与第一采样控制信号之间关系的波形示意图。
图7显示为本申请漏电保护电路在一实施方式中的定时电路模块在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显示为本申请漏电保护电路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显示为本申请漏电保护电路在检测到有人体分压或无人体分压时所采样电信号的电压与断电保护电压阈值之间关系的波形示意图。
图10显示为本申请漏电保护电路在又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显示为本申请包含漏电保护电路的芯片在一实施方式中的封装结构示意图。
图12显示为本申请驱动装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13显示为本申请驱动装置在一实施方式中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4显示为本申请漏电保护方法在一实施方式中的流程图。
图15显示为本申请驱动方法在一实施方式中的流程图。
图16显示为漏电保护电路与驱动电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7显示为漏电保护电路与驱动电路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申请可实施的范畴。
因人为操作而导致的漏电的情况通常发生在对负载的装配操作。以LED日光灯与驱动装置接入交流输入电源的连接关系如图1所示为例,LED日光灯管中内置有驱动装置和LED负载,LED日光灯管的两端分别接入交流输入电源的相线插槽和中性线插槽(即火线端和零线端)。在上述连接关系的装配过程中,人们在将LED日光灯管的一端插入日光灯管架插槽上时,可能出现专注于装配LED日光灯的针状引脚而忽视手持灯管的位置,当日光灯的一端插入日光灯管架插槽上,误将手指碰触到未插入日光灯管架插槽上的LED日光灯的另一端,从而造成触电危险。
为解决以LED负载和驱动装置的装配连接方式为例,并推及至其他与上述装配连接方式类似的电器组装过程所存在的漏电隐患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漏电保护电路,其用于接入负载的供电线路,对所述供电线路进行间隔采样,依据对所采样的电信号的电压进行检测以确定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并基于所确定的结果控制所述供电线路的导通或断开。以LED负载为例,所述漏电保护电路为LED漏电保护电路并在LED负载接入供电线路时为接入操作人员和LED负载提供漏电保护。本申请所提供的漏电保护电路可作为LED漏电保护电路被配置在LED负载所在供电线路上。其中,所述供电线路主要包括对交流电进行整流后将整流后的电流转换成可驱动负载工作电流的线路,所述供电线路上不仅设置有使电流自整流电路输出至地线返回的导体回路,还包括设置该导体回路上的且用于向负载供电的电器件,其中包括所述漏电保护电路。
在此,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可内置在电器的驱动装置中。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可将交流输入电源所提供的交流电进行能量转换后为负载供电。以LED驱动装置为例,根据LED负载的工作电压,LED驱动装置向LED负载提供对应的供电。LED漏电保护电路内置在LED驱动装置中。例如,LED漏电保护电路被配置在LED驱动装置中,与整流电路的后端的供电线路电连接。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在LED日光灯的两端未同时接入交流输入电源时使整条供电线路无法构成使负载工作的供电回路,当接入交流输入电源的短时时长内检测是否发生漏电,若未发生漏电,则导通供电线路以使负载工作,反之,则维持供电线路无法构成使负载工作的供电回路的状态。
在上述示例中,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对整流后的供电线路的电信号进行间隔采样再依据所采样的电信号的电压来检测电器所接收的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当基于检测结果确定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被分压时,提供漏电保护,如此,有效防止人体误触时发生的漏电危险;当基于检测结果确定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未被分压时,控制供电线路导通,如此,实现为负载提供工作供电。
在此,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的采样间隔可基于所述供电线路中电压变化周期而设置。例如,在整流后的每个或间隔至少一个电压变化周期内的电压峰值或谷值采样电信号,或者在整流后的每个或间隔至少一个电压变化周期内介于所述电压峰值及谷值之间的固定电压区域采样电信号。其中,为确保人体误触时不会受到持续电击的伤害,所述采样间隔在毫秒甚至微秒级。例如,所述采样间隔可以是间隔半个电压变化周期、间隔一个电压变化周期、或者间隔多个电压变化周期。所述采样间隔可由所述漏电保护电路中利用电压变化周期而设计的电路结构实现。或者,所述采样间隔是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长而设定的。例如,所述漏电保护电路中包含电容和电阻,利用对电容充电时长而确定采样间隔;其中,技术人员可通过配置电阻来设计相应的采样间隔。所述电阻可为可调电阻或固定电阻。
在此,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的电压检测方式可通过将采样电压与预设的对应采样时刻的参考电压进行比对,以确定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由此确定是否导通负载所在的供电线路。例如,所述漏电保护电路通过检测供电线路上的电压零点启动采样间隔的计时,并在计时到达时采样供电线路上的电信号,并根据供电线路的电压变化周期确定计时到达时刻的电压阈值,将所采样的电信号电压与所述电压阈值进行比较,以确定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当确定被分压时,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可输出漏电保护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供电线路上的其他电路暂缓工作,或断开所接入的供电线路。其中,所述其他电路包括但不限于:驱动电路、滤波电路等。以LED负载的漏电保护电路为例,LED漏电保护电路用于与LED负载的供电线路电连接,所述LED漏电保护电路基于所确定的比较结果输出漏电保护控制信号以便与其电连接的LED驱动电路基于所述漏电保护控制信号给予相应漏电保护响应。例如,所述驱动电路包含一种使能控制单元,其受控端连接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的输出端并连接驱动电路中开关器件或逻辑器件,当所述使能控制单元接收到漏电保护控制信号时控制驱动电路中的开关器件断开,以使所述驱动电路所转换的能量无法提供给负载,直至所述漏电保护控制信号失效后转入导通状态,此时所述驱动电路能得以执行驱动操作。再如,所述驱动电路包含又一种使能控制单元,其受控端连接漏电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电源端、输出端接地;当所述漏电保护电路输出漏电保护控制信号时,所述使能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漏电保护控制信号给予相应漏电保护响应,即将电源端接地使得驱动电路中的有源器件无法达到其工作电压。
在此,所述漏电保护电路按照电压变化周期而设置的间隔采样而采样电信号电压,可通过比较电信号电压与预设的断电保护电压阈值以确定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为此,请参阅图2,其显示为漏电保护电路在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框架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包括:检测单元11、采样单元12和控制单元13。
所述检测单元11连接所述供电线路,用于基于对所述供电线路的电压的检测,输出采样控制信号。在此,所述检测单元11可实时检测供电线路上的电压变化,并在检测到电压变化到预设参考电压值时确定到达所述采样间隔并输出采样控制信号。其中,所述预设参考电压值可以对应电压变化周期中的任一电压值,如峰值、谷值、中间值等。所述采样控制信号用于控制采样单元进行采样操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限压检测电路模块与所述供电线路相连,用于检测所述供电线路的电压,当所检测的电压落入预设限压区间时输出第一采样控制信号。其中,所述限压区间在所述供电线路的电压变化范围内截取的。例如,所述限压区间在[V1,V2],其中,0≤V1<V2<Vmax,其中,Vmax为电压变化范围的最大值。
为实现上述限压检测,所述限压检测电路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比较器,比较器用于比较供电线路上的电压是否达到所预设的限压区间内。其中,所述比较器用于提供限压区间的边界阈值。所述比较器包括但不限于滞回比较器、窗口比较器、过零比较器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限压检测电路模块是基于正弦波变化而设计的谷底检测电路。例如,请参阅图3,其显示为限压检测电路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限压检测电路模块包含过零比较器,且过零比较器的负输入端接入限压区间的边界阈值,正输入端直接或通过包含采样电阻的电路接入供电线路,当供电线路的电压变化小于该边界阈值时,输出第一采样控制信号。其中,所述边界阈值大于零,以使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维持一有效时长,同时能够容忍供电线路电压不稳所带来的误触发或误未触发。所述采样单元可根据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的上跳沿或下跳沿采样电信号,亦或者在第一采样控制信号有效期间持续采样电信号。基于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所控制的采样单元在每个电压变化周期会执行一次采样动作。
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定时电路模块。所述定时电路模块与限压检测电路模块相连,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限时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基于第一采样控制信号的上跳沿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基于所述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启动采样单元进行采样。其中,所述第二采样控制信号所持续的时长可被视为采样单元允许采样的时长。限定所述采样时长可有效防止因所采样的电信号抖动而出现的误导通操作。例如,请参阅图4所示,其显示为利用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和第二采样控制信号波形而表示的限压检测电路模块和定时电路模块的时序示意图,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基于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的上跳沿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并对第二采样控制信号的存续时长进行计时,在该计时时长内,采样单元采样电信号。其中,为防止因所采样的电信号抖动而出现的误导通操作,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在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存续时长内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即所述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小于第一采样控制信号所持续的时长。所述采样单元基于第二采样控制信号采样电信号。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包含时钟信号发生器、计数器Counter 1、逻辑器件组和开关等。其中,所述开关与限压检测电路模块相连,开关连接计数器Counter1的控制端,所述计数器Counter 1的输入端连接时钟信号发生器,计数器Counter 1的输出端连接逻辑器件组。其中,所述开关基于第一采样控制信号通断,当导通时使得计数器Counter 1开始计数所接收的时钟信号,在计数器Counter 1所计的时钟信号的脉冲数到达预设计数值之前,逻辑器件组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当计数器Counter 1计数的脉冲信号数到达所述计数值时,控制逻辑器件组不予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直至下一第一采样控制信号到达。
在又一些具体示例中,请参阅图5,其显示为定时电路模块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包含电容、电容充电控制器、电容放电控制器、两个比较器和逻辑器件组等。其中,电容放电控制器连接在电容两端之间;电容充电控制器的控制端接收第一采样控制信号,输入端接入一恒压,输出端连接电容;所述电容直接或通过电阻接地;所述电容的输入端还连接比较器A1和A2;其中,比较器A1的另一输入端接入参考电压Vref 1,比较器A2的另一输入端接入参考电压Vref 2;比较器A1和A2的输出端均连接逻辑器件组,所述逻辑器件组输出所述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电容充电控制器和电容放电控制器均可为受控开关,如MOS管。所述参考电压Vref 1接近0V,Vref 2为高于Vref 1的电压值。通过技术人员的设计,电容电压自Vref 1升至Vref 2的时长小于第一采样控制信号所持续的时长。初始时,电容放电控制器短接电容且电容充电控制器断开,使得电容处于零电荷状态,对应的,所述比较器A1输出低电平;当电容充电控制器接收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时,电容充电控制器导通且电容放电控制器断开,使得电容充电,当电容电压高于参考电压Vref时,比较器A1输出高电平且比较器A2仍输出低电平,逻辑器件组根据预设的逻辑配置在比较器A1输出高电平且比较器A2输出低电平时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电容继续充电使得电容电压达到Vref 2时,比较器A2跳变为高电平,逻辑器件组根据所述逻辑配置,在比较器A1和A2均输出高电平时不再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并控制电容充电控制器断开以使电容不再充电,且控制电容放电控制器导通以放电电容电荷,直至下一第一采样控制信号到达。
在再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时电路模块还基于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设置检测定时,并在所述检测定时超时后输出所述第二采样控制信号。请参阅图6,其显示为所述定时电路模块所输出的第二采样控制信号与第一采样控制信号之间关系的波形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所述检测定时可使得在至少一个第一采样控制信号的时间间隔T2内定时电路模块并未基于第一采样控制信号而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包含多个计数器,其中一个计数器Counter1用于计数第二采样控制信号的持续时长,另一个计数器Counter 2用于技术所述检测定时。所述定时电路模块还包括:时钟信号发生器、开关和逻辑器件组。所述开关基于第一采样控制信号通断,当导通时使得计数器Counter 1开始计数所接收的时钟信号,在计数器Counter 1所计的时钟信号的脉冲数到达预设计数值之前,逻辑器件组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当计数器Counter 1计数的脉冲信号数到达所述计数值时,控制逻辑器件组不予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此时计数器Counter 2开始计数所接收的时钟信号的脉冲数;当计数器Counter 2到达其计数值时,即检测定时超时,其控制逻辑器件组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
在又一些具体示例中,请参阅图7,其显示为定时电路模块在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可包含多个电容,每个电容配置有电容充电控制器和电容放电控制器,多个比较器,以及逻辑器件组等。其中,所配置的电容放电控制器连接在对应电容两端之间;所配置的电容充电控制器的控制端接收第一采样控制信号,输入端接入一恒压,输出端连接相应电容;每个所述电容直接或通过电阻接地;其中一个电容C1的输入端还连接比较器A1和A2;其中,比较器A1的另一输入端接入参考电压Vref 1,比较器A2的另一输入端接入参考电压Vref 2;比较器A3连接另一电容C2且接入参考电压Vref 3;比较器A1、A2和A3的输出端均连接逻辑器件组,所述逻辑器件组输出所述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其中所述参考电压Vref 1接近0V,Vref 2为高于Vref 1的电压值。通过技术人员的设计,电容C1电压自Vref 1升至Vref 2的时长小于第一采样控制信号所持续的时长;且电容C2电压自初始值(如0v)达到Vref 3的时长大于一个第一采样控制信号所持续的时长。初始时,电容放电控制器CDC1短接电容C1且电容充电控制器CCC1断开,使得电容C1处于零电荷状态,同时,与电容C2相连的电容放电控制器CDC2断开且电容充电控制器CCC2导通,使得电容C2处于储蓄电荷状态;对应的,所述比较器A1和A2输出低电平、比较器A3输出高电平;当与电容C1相连的电容充电控制器CCC1接收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时,与电容C1相连的电容充电控制器CCC1导通且电容放电控制器CDC1断开,使得电容C1充电,当电容C1电压高于参考电压Vref 1时,比较器A1输出高电平且比较器A2仍输出低电平,逻辑器件组根据预设的逻辑配置在比较器A1和A3输出高电平且比较器A2输出低电平时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此时,电容放电控制器CDC2和电容充电控制器CCC2受第二采样控制信号控制使电容C2放电,比较器A3输出低电平;然而,电容C1继续充电使得电压达到Vref2时,比较器A2跳变为高电平,逻辑器件组根据所述逻辑配置,在比较器A1和A2均输出高电平且比较器A3输出低电平时不再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并控制电容充电控制器CCC1断开以使电容C1不再充电,且控制电容放电控制器CDC1导通以放电电容C1电荷。当电容C1放电时,电容C2的电容充电控制器CCC2导通且电容放电控制器CDC2断开使得电容C2充电,直至电容C2电压达到Vref 3时,比较器A3输出高电平,逻辑器件组根据逻辑配置在比较器A3输出高电平时根据比较器A1和A2的电平变化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定时电路模块所提供的电路结构仅为举例而非对本申请中的定时电路模块的电路结构的限制。事实上,根据技术人员对定时逻辑的设计还可以提出其他包含比较器、逻辑器件组、电容所构成的定时电路模块;或者包含时钟信号发生器和计数器的定时电路模块。在此不做详述,然而基于上述定时电路模块技术启示而设计的定时电路模块应视为本申请的具体示例。另外,上述定时电路模块中各器件可被固定配置在漏电保护电路中。为便于不同交流输入电源所提供的各类交流电周期,上述定时电路模块中用于计时的如电容及其外围器件、或计数器等可由技术人员根据具体设计需要进行选择。基于上述各定时电路模块的设计,一种示例为,漏电保护电路中的采样单元在接收到所述第二采样控制信号期间采样供电线路上的电信号电压。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任一示例中所提及的逻辑器件组受实际逻辑设计需要,可包含至少一个逻辑器件,并由各逻辑器件电连接而实现相应逻辑配置。其中,所述逻辑器件包括但不限于与门、或门、与非门、非门、编码器、解码器、选择器等。
所述采样单元与所述检测单元相连,用于基于所接收的采样控制信号获取供电线路的采样电信号。
请参阅图8,其显示为漏电保护电路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采样单元12包含受控开关和采样电阻,其中,受控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检测单元的输出端,受控开关的一接入端连接供电线路、另一接入端通过采样电阻接地,所述采样电阻还连接控制单元13。其中,所述受控开关包括但不限于:三极管(BJT),结型场效应晶体管(JFET),耗尽型(depletion)MOS功率管,可控硅调光器等中的任一种。当所述检测单元11输出一采样控制信号时,受控开关导通,控制单元13自所述采样电阻获取所采样的电信号的电压。
在一具体示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受控开关举例为MOS功率管,MOS功率管的栅极连接定时电路模块的输出端,MOS功率管的漏极接入供电线路、源极连接采样电阻。其中,根据前述所提供的定时电路模块,MOS功率管在接收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或第二采样控制信号期间导通以便控制单元13获取所采样的电压。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比较所述采样电信号的电压与预设的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并基于比较结果提供漏电保护。
在此,所述控制单元所预设的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可由恒压电路提供。所述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可基于因人体分压交流电而影响所述采样单元的压降而设计的。当所述控制单元确定所采样的电压低于断电保护电压阈值时,可断开供电线路或输出漏电保护控制信号;反之,则导通供电线路的供电回路,以使负载正常工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中包含比较电路模块、逻辑锁存电路模块和开关电路模块。其中,比较电路模块用于比较所采样电信号的电压与预设的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并输出比较结果。逻辑锁存电路模块与所述比较电路模块相连,用于锁存所述比较结果。所述开关电路模块与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相连,用于基于所述锁存信号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或断开。
请参阅图9,其显示为对应图8所示漏电保护电路,当因人为误操作而在交流输入电源侧产生分压和负载正常接入供电线路且无人为分压时,比较电路模块所接收的采样电信号电压的波形示意图。如图所示,当负载接入供电线路时且无人为误操作时,所采样的电压高于所述断电保护电压阈值Vref;当负载接入供电线路且有人为误操作时,因人体分压使得所采样的电压低于所述断电保护电压阈值Vref。当所采样的电压高于断电保护电压阈值Vref时,所述比较电路模块输出一跳变信号,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锁存所述跳变信号并输出锁存信号至开关电路模块,所述开关电路模块控制供电线路导通,反之,则所述比较电路模块不予输出一跳变信号,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无锁存信号输出,所述开关电路模块维持供电线路断开。由此保护了负载和人身安全。
在一具体示例中,所述比较电路模块包括比较器,所述开关电路模块包括受控开关和开关驱动模块。其中,比较器的负输入端接入断电保护电压阈值、正输入端连接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的输入端,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为检测单元的输出端。所述开关电路模块以包括栅极驱动模块和MOS功率管为例,该MOS功率管的栅极通过栅极驱动模块连接比较器的输出端,源极和漏极接入供电线路两端。当负载正常接入供电线路时,比较器始终输出高电平,该MOS功率管导通供电线路使得负载正常工作。请参阅图8,其显示为漏电保护电路在又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逻辑锁存电路模块在比较电路模块输出由低电平至高电平跳变时锁存高电平状态,在比较电路模块输出高电平至低电平跳变时锁存低电平状态。初始时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为低电平状态,开关电路模块基于所接收的低电平状态锁存信号断开供电线路;当比较电路模块输出由低电平至高电平跳变时逻辑锁存电路模块锁存高电平状态并输出高电平状态锁存信号,则开关电路模块连通供电线路。由此可见,所述锁存信号用于表示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的漏电保护控制信号。
在此,所述受控开关中的MOS功率管还可以替换成三极管(BJT),结型场效应晶体管(JFET),耗尽型(depletion)MOS功率管,可控硅调光器等中的任一种。所述开关驱动模块不必然为栅极驱动模块,而是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要进行调整。例如,所述开关电路模块包括MOS功率管和源极驱动模块等。
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供电线路上的其他电路(如前述的驱动电路),使得其他电路基于所述锁存信号提供相应的漏电保护。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9中所显示的有人体分压时的采样电信号电压与断电保护电压阈值之间的比较关系,以及无人体分压时的采样电信号电压与断电保护电压阈值之间的比较关系与采样单元的电路结构相关。当采样单元的电路结构被配置为有人体分压时所采样的电信号电压高于无人体分压时所采样的电信号电压时,相应的控制单元应基于与图9所示相反的比较结果提供对应漏电保护。其中,所述采样单元的电路结构还可以由受控开关的一接入端通过采样电阻连接供电线路,另一接入端接地的连接方式等。在此不做一一列举。
为防止逻辑锁存电路模块在用户关闭负载后的重新启动操作中提供错误的锁存信号,当负载断电时,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需复位至初始的低电平状态。在一些具体示例中,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基于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处于欠电状态而复位。
其中,所述欠电状态是在负载正常工作期间因外界因素或供电线路上的电器组件影响而导致负载的供电无法达到其工作电压,由此使得负载不再工作的状态。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的欠电状态可由人为断电引起、或由漏电保护电路内部(或外部)电器组件异常引起。例如,使得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处于欠电状态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在断电期间,漏电保护电路所处的断电状态;以及在供电系统无法向漏电保护电路中有源器件提供对应工作电压期间,所述漏电保护电路所处的状态。
所述逻辑电路模块可通过检测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的欠电状态来复位其锁存的信号。在一具体示例中,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的复位端连接供电线路,当供电线路断电时,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处于欠电状态,对应的所述复位端接收到复位有效信号。在又一具体示例中,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的复位端连接用于保护漏电保护电路的欠电压保护电路,当欠电压保护电路因检测到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的欠电状态而产生欠电保护信号时,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的复位端以该欠电保护信号为复位有效信号。由此实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的复位操作。
另外,由于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的设置,当供电线路连通时,不必然地需要检测单元和采样单元继续提供电信号的电压以持续控制开关电路单元导通。为此,当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时停止对所述供电线路的间隔采样。其中,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可在检测单元或采样单元中增加控制电路模块以对应停止检测或采样。在一些具体示例中,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检测单元相连,用于在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的同时还控制所述检测单元停止输出所述采样控制信号。例如,所述检测单元中的定时电路模块还与所述控制单元中的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并当逻辑锁存电路模块输出高电平状态锁存信号时,定时电路模块不予输出第一采样控制信号或第二采样控制信号。由此能有效防止因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不稳定时对负载造成误断电等问题。
现以图10中所示的漏电保护电路结构为例,描述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的工作过程。当负载接入供电线路时,限压检测电路模块111实时获取供电线路上的电压并当所获取的电压落入预设的谷底限压区间时,输出第一采样控制信号;定时电路模块112基于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并开始检测定时的计时,其中,第二采样控制信号的持续时长短于第一采样控制信号,采样单元12基于第二采样控制信号采样供电线路的电压并提供给控制单元13中的比较电路模块131以比较采样的电压与预设断电保护电压阈值,若采样的电压低于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则说明交流输入电源被人为分压,比较电路模块131输出低电平信号,逻辑锁存电路模块132基于低电平信号控制开关电路模块133断开供电线路;若采样的电压高于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则说明负载正常接入供电线路,比较电路模块131输出高电平信号,逻辑锁存电路模块132基于高电平信号输出高电平状态的锁存信号,并控制开关电路模块133连通供电线路。
在供电线路未连通期间,所述定时电路模块112在其检测定时未定时到达时不予基于第一采样控制信号而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直至检测定时超时才响应第一采样控制信号。此外,在供电线路连通期间,定时电路模块112受控不予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以断开采样电阻所在回路,由此减少漏电保护电路的电损耗。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包含漏电保护电路的芯片,所述芯片可装配在向负载供电的供电线路中。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芯片被装配在驱动装置中。例如,所述芯片被装配在驱动装置中的整流电路后端。所述驱动装置举例为LED驱动装置。
请参阅图11,其显示为一种包含漏电保护电路的芯片的封装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芯片包含多个引脚,其中至少一个引脚用于接入负载的供电线路以使所述供电线路经由所述芯片构成供电回路。所述引脚包括:GND、DRAIN和HV。其中,HV引脚作为芯片的电流输入端连接供电线路,DRAIN和GND引脚作为供电线路的地线回路接入所述供电线路。所述漏电保护电路通过检测所述HV引脚对所述供电线路进行间隔采样,依据对所采样的电信号的电压进行检测以确定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并基于所确定的结果控制DRAIN和GND引脚之间电路的导通或断开,由此实现漏电保护。所述芯片的引脚数量与集成的电路模块相关,例如,所述芯片中包含漏电保护电路,所述漏电保护电路所使用的恒压电源可与驱动装置中其他电路中的恒压电源共享或被单独配置并集成在所述芯片中。对于共享恒压电源的情况,所述芯片还包括用于与恒压电源相连的引脚。
在图11所示的芯片内部,HV、DRAIN和GND引脚均连接漏电保护电路,其中,HV引脚用于向漏电保护电路提供供电线路的电压,DRAIN和GND引脚用于受漏电保护电路的控制而导通或断开该供电线路。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用于对所述供电线路进行间隔采样,依据对所采样的电信号的电压进行检测以确定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并基于所确定的结果控制所述供电线路的导通或断开。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芯片的外围电路、及芯片所在的驱动装置中其他电路的实际设计需求,所述芯片可还包括用于输出漏电保护控制信号的引脚和用于连接供电线路的引脚。其中,所述漏电保护控制信号是由漏电保护电路经间隔采样并分压检测后而确定漏电时产生并输出的。通过该引脚供电线路上的其他电路可基于所接收的漏电保护控制信号给予相应漏电保护响应。其中,所述其他电路包括但不限于:滤波电路和驱动电路等。例如,请参阅图16,其显示为漏电保护电路与驱动电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漏电保护电路41通过芯片引脚连接供电线路和接地;所述驱动电路42包含一种使能控制单元(未予图示),其受控端(即使能端EN)通过芯片又一引脚连接所述漏电保护电路41的输出端并连接驱动电路42中开关器件或逻辑电路(未予图示),当所述使能控制单元接收到漏电保护控制信号时控制相应开关器件或者逻辑电路,以使所述驱动电路停止给负载供电,直至所述漏电保护控制信号失效后给负载供电,此时所述驱动电路42能得以执行驱动操作。再如,请参阅图17,其显示为漏电保护电路与驱动电路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漏电保护电路51通过芯片引脚连接供电线路和接地;所述驱动电路52包含又一种使能控制单元和已有的驱动控制器,使能控制单元的受控端通过芯片又一引脚连接漏电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控制器的电源端、输出端接地;当所述漏电保护电路51输出漏电保护控制信号时,所述使能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漏电保护控制信号给予相应漏电保护响应,使得已有的驱动控制器无法达到其正常工作电压。
在此,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的采样间隔可基于所述供电线路中电压变化周期而设置。例如,在整流后的每个或间隔至少一个电压变化周期内的电压峰值或谷值采样电信号,或者在整流后的每个或间隔至少一个电压变化周期内介于所述电压峰值及谷值之间的固定电压区域采样电信号。其中,为确保人体误触时不会受到持续电击的伤害,所述采样间隔在毫秒甚至微秒级。例如,所述采样间隔可以是间隔半个电压变化周期、间隔一个电压变化周期、或者间隔多个电压变化周期。所述采样间隔可由所述漏电保护电路中利用电压变化周期而设计的电路结构实现。或者,所述采样间隔是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长而设定的。例如,所述漏电保护电路中包含电容和电阻,利用对电容充电时长而确定采样间隔;其中,技术人员可通过配置电阻来设计相应的采样间隔。所述电阻可为可调电阻或固定电阻。
在此,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的电压检测方式可通过将采样电压与预设的对应采样时刻的参考电压进行比对,以确定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由此确定是否导通负载所在的供电线路。例如,所述漏电保护电路通过检测供电线路上的电压零点启动采样间隔的计时,并在计时到达时采样供电线路上的电信号,并根据供电线路的电压变化周期确定计时到达时刻的电压阈值,将所采样的电信号电压与所述电压阈值进行比较,以确定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当确定被分压时,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可输出漏电保护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供电线路上的其他电路给予相应漏电保护响应,或断开所接入的供电线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漏电保护电路按照电压变化周期而设置的间隔采样而采样电信号电压,可通过比较电信号电压与预设的断电保护电压阈值以确定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为此,如图2所示,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包括:检测单元11、采样单元12和控制单元13。
所述检测单元11通过HV引脚连接所述供电线路,用于基于对所述供电线路的电压的检测,输出采样控制信号。在此,所述检测单元11可实时检测供电线路上的电压变化,并在检测到电压变化到预设参考电压值时确定到达所述采样间隔并输出采样控制信号。其中,所述预设参考电压值可以对应电压变化周期中的任一电压值,如峰值、谷值、中间值等。所述采样控制信号用于控制采样单元进行采样操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限压检测电路模块与所述供电线路相连,用于检测所述供电线路的电压,当所检测的电压落入预设限压区间时输出第一采样控制信号。其中,所述限压区间在所述供电线路的电压变化范围内截取的。例如,所述限压区间在[V1,V2],其中,0≤V1<V2<Vmax,其中,Vmax为电压变化范围的最大值。
为实现上述限压检测,所述限压检测电路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比较器,比较器用于比较供电线路上的电压是否达到所预设的限压区间内。其中,所述比较器用于提供限压区间的边界阈值。所述比较器包括但不限于滞回比较器、窗口比较器、过零比较器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限压检测电路模块是基于正弦波变化而设计的谷底检测电路。例如,如图3所示,所述限压检测电路模块包含过零比较器,且过零比较器的负输入端接入限压区间的边界阈值,正输入端直接或通过包含采样电阻的电路接入供电线路,当供电线路的电压变化小于该边界阈值时,输出第一采样控制信号。其中,所述边界阈值大于零,以使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维持一有效时长,同时能够容忍供电线路电压不稳所带来的误触发或误未触发。所述采样单元可根据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的上跳沿或下跳沿采样电信号,亦或者在第一采样控制信号有效期间持续采样电信号。基于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所控制的采样单元在每个电压变化周期会执行一次采样动作。
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定时电路模块。所述定时电路模块与限压检测电路模块相连,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限时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基于第一采样控制信号的上跳沿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基于所述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启动采样单元进行采样。其中,所述第二采样控制信号所持续的时长可被视为采样单元允许采样的时长。限定所述采样时长可有效防止因所采样的电信号抖动而出现的误导通操作。例如,如图4所示,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基于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的上跳沿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并对第二采样控制信号的存续时长进行计时,在该计时时长内,采样单元采样电信号。其中,为防止因所采样的电信号抖动而出现的误导通操作,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在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存续时长内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即所述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小于第一采样控制信号所持续的时长。所述采样单元基于第二采样控制信号采样电信号。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包含时钟信号发生器、计数器Counter 1、逻辑器件组和开关等。其中,所述开关与限压检测电路模块相连,开关连接计数器Counter1的控制端,所述计数器Counter 1的输入端连接时钟信号发生器,计数器Counter 1的输出端连接逻辑器件组。所述开关基于第一采样控制信号通断,当导通时使得计数器Counter 1开始计数所接收的时钟信号,在计数器Counter 1所计的时钟信号的脉冲数到达预设计数值之前,逻辑器件组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当计数器Counter 1计数的脉冲信号数到达所述计数值时,控制逻辑器件组不予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直至下一第一采样控制信号到达。
在又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包含电容、电容充电控制器、电容放电控制器、两个比较器和逻辑器件组等。其中,电容放电控制器连接在电容两端之间;电容充电控制器的控制端接收第一采样控制信号,输入端接入一恒压,输出端连接电容;所述电容直接或通过电阻接地;所述电容的输入端还连接比较器A1和A2;其中,比较器A1的另一输入端接入参考电压Vref 1,比较器A2的另一输入端接入参考电压Vref 2;比较器A1和A2的输出端均连接逻辑器件组,所述逻辑器件组输出所述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电容充电控制器和电容放电控制器均可为受控开关,如MOS管。所述参考电压Vref 1接近0V,Vref 2为高于Vref 1的电压值。通过技术人员的设计,电容电压自Vref 1升至Vref2的时长小于第一采样控制信号所持续的时长。初始时,电容放电控制器短接电容且电容充电控制器断开,使得电容处于零电荷状态,对应的,所述比较器A1输出低电平;当电容充电控制器接收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时,电容充电控制器导通且电容放电控制器断开,使得电容充电,当电容电压高于参考电压Vref时,比较器A1输出高电平且比较器A2仍输出低电平,逻辑器件组根据预设的逻辑配置在比较器A1输出高电平且比较器A2输出低电平时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电容继续充电使得电容电压达到Vref 2时,比较器A2跳变为高电平,逻辑器件组根据所述逻辑配置,在比较器A1和A2均输出高电平时不再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并控制电容充电控制器断开以使电容不再充电,且控制电容放电控制器导通以放电电容电荷,直至下一第一采样控制信号到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时电路模块还基于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设置检测定时,并在所述检测定时超时后输出所述第二采样控制信号。请参阅图6,其显示为所述定时电路模块所输出的第二采样控制信号与第一采样控制信号之间关系的波形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所述检测定时可使得在至少一个第一采样控制信号的时间间隔T2内定时电路模块并未基于第一采样控制信号而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包含多个计数器,其中一个计数器Counter1用于计数第二采样控制信号的持续时长,另一个计数器Counter 2用于技术所述检测定时。所述定时电路模块还包括:时钟信号发生器、开关和逻辑器件组。所述开关基于第一采样控制信号通断,当导通时使得计数器Counter 1开始计数所接收的时钟信号,在计数器Counter 1所计的时钟信号的脉冲数到达预设计数值之前,逻辑器件组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当计数器Counter 1计数的脉冲信号数到达所述计数值时,控制逻辑器件组不予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此时计数器Counter 2开始计数所接收的时钟信号的脉冲数;当计数器Counter 2到达其计数值时,即检测定时超时,其控制逻辑器件组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
在又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可包含多个电容,每个电容配置有电容充电控制器和电容放电控制器,多个比较器,以及逻辑器件组等。其中,所配置的电容放电控制器连接在对应电容两端之间;所配置的电容充电控制器的控制端接收第一采样控制信号,输入端接入一恒压,输出端连接相应电容;每个所述电容直接或通过电阻接地;其中一个电容C1的输入端还连接比较器A1和A2;其中,比较器A1的另一输入端接入参考电压Vref 1,比较器A2的另一输入端接入参考电压Vref 2;比较器A3连接另一电容C2且接入参考电压Vref 3;比较器A1、A2和A3的输出端均连接逻辑器件组,所述逻辑器件组输出所述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其中所述参考电压Vref 1接近0V,Vref 2为高于Vref 1的电压值。通过技术人员的设计,电容C1电压自Vref 1升至Vref 2的时长小于第一采样控制信号所持续的时长;且电容C2电压自初始值(如0v)达到Vref 3的时长大于一个第一采样控制信号所持续的时长。初始时,电容放电控制器CDC1短接电容C1且电容充电控制器CCC1断开,使得电容C1处于零电荷状态,同时,与电容C2相连的电容放电控制器CDC2断开且电容充电控制器CCC2导通,使得电容C2处于储蓄电荷状态;对应的,所述比较器A1和A2输出低电平、比较器A3输出高电平;当与电容C1相连的电容充电控制器CCC1接收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时,与电容C1相连的电容充电控制器CCC1导通且电容放电控制器CDC1断开,使得电容充电,当电容电压高于参考电压Vref时,比较器A1输出高电平且比较器A2仍输出低电平,逻辑器件组根据预设的逻辑配置在比较器A1和A3输出高电平且比较器A2输出低电平时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此时,电容放电控制器CDC2和电容充电控制器CCC2受第二采样控制信号控制使电容C2放电,比较器A3输出低电平;然而,电容C1继续充电使得电压达到Vref 2时,比较器A2跳变为高电平,逻辑器件组根据所述逻辑配置,在比较器A1和A2均输出高电平且比较器A3输出低电平时不再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并控制电容充电控制器CCC1断开以使电容C1不再充电,且控制电容放电控制器CDC1导通以放电电容C1电荷。当电容C1放电时,电容C2的电容充电控制器CCC2导通且电容放电控制器CDC2断开使得电容C2充电,直至电容C2电压达到Vref 3时,比较器A3输出高电平,逻辑器件组根据逻辑配置在比较器A3输出高电平时根据比较器A1和A2的电平变化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定时电路模块所提供的电路结构仅为举例而非对本申请中的定时电路模块的电路结构的限制。事实上,根据技术人员对定时逻辑的设计还可以提出其他包含比较器、逻辑器件组、电容所构成的定时电路模块,或者包含时钟信号发生器和计数器的定时电路模块。在此不做详述,然而基于上述定时电路模块技术启示而设计的定时电路模块应视为本申请的具体示例。另外,上述定时电路模块中各器件可被固定配置在所述芯片中。为便于不同交流输入电源所提供的各类交流电周期,上述定时电路模块中用于计时的如电容及其外围器件、或计数器等可配置在所述芯片之外,并通过相应引脚对这些器件进行控制及获取数据,如此便于技术人员根据具体设计需要进行选择。基于上述各定时电路模块的设计,一种示例为,漏电保护电路中的采样单元在接收到所述第二采样控制信号期间采样供电线路上的电信号电压。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任一示例中所提及的逻辑器件组受实际逻辑设计需要,可包含至少一个逻辑器件,并由各逻辑器件电连接而实现相应逻辑配置。其中,所述逻辑器件包括但不限于与门、或门、与非门、非门、编码器、解码器、选择器等。
所述采样单元与所述检测单元相连,用于基于所接收的采样控制信号获取供电线路的采样电信号。
请参阅图8,其显示为漏电保护电路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采样单元12包含受控开关和采样电阻,其中,受控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检测单元的输出端,受控开关的一接入端通过HV引脚连接供电线路、另一接入端通过采样电阻接地(即连接GND引脚),所述采样电阻还连接控制单元13。其中,所述受控开关包括但不限于:三极管(BJT),结型场效应晶体管(JFET),耗尽型(depletion)MOS功率管,可控硅调光器等中的任一种。当所述检测单元11输出一采样控制信号时,受控开关导通,控制单元13自所述采样电阻获取所采样的电信号的电压。
在一具体示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受控开关举例为MOS功率管,MOS功率管的栅极连接定时电路模块的输出端,MOS功率管的漏极接入供电线路、源极连接采样电阻。其中,根据前述所提供的定时电路模块,MOS功率管在接收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或第二采样控制信号期间导通以便控制单元获取所采样的电压。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比较所述采样电信号的电压与预设的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并基于比较结果提供漏电保护。
在此,所述控制单元所预设的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可由恒压电路提供。所述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可基于因人体分压交流电而影响所述采样单元的压降而设计的。当所述控制单元确定所采样的电压低于断电保护电压阈值时,可断开供电线路或输出漏电保护控制信号;反之,则导通供电线路的供电回路,以使负载正常工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中包含比较电路模块、逻辑锁存电路模块和开关电路模块。其中,比较电路模块用于比较所采样电信号的电压与预设的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并输出比较结果。逻辑锁存电路模块与所述比较电路模块相连,用于锁存所述比较结果。所述开关电路模块与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相连,用于基于所述锁存信号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或断开。
请参阅图9,其显示为对应图8所示漏电保护电路,当因人为误操作而在交流输入电源侧产生分压和负载正常接入供电线路且无人为分压时,比较电路模块所接收的采样电信号电压的波形示意图。如图所示,当负载接入供电线路时且无人为误操作时,所采样的电压高于所述断电保护电压阈值Vref;当负载接入供电线路且有人为误操作时,因人体分压使得所采样的电压低于所述断电保护电压阈值Vref。当所采样的电压高于断电保护电压阈值Vref时,所述比较电路模块输出一跳变信号,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锁存所述跳变信号并输出锁存信号至开关电路模块,所述开关电路模块控制供电线路导通,反之,则所述比较电路模块不予输出一跳变信号,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无锁存信号输出,所述开关电路模块维持供电线路断开。由此保护了负载和人身安全。
在一具体示例中,所述比较电路模块包括比较器,所述开关电路模块包括受控开关和开关驱动模块。其中,比较器的负输入端接入断电保护电压阈值、正输入端连接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的输入端,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为检测单元的输出端。所述开关电路模块以包括栅极驱动模块和MOS功率管为例,该MOS功率管的栅极通过栅极驱动模块连接比较器的输出端,源极和漏极接入供电线路两端。当负载正常接入供电线路时,比较器始终输出高电平,该MOS功率管导通供电线路使得负载正常工作。请参阅图8,其显示为漏电保护电路在又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逻辑锁存电路模块在比较电路模块输出由低电平至高电平跳变时锁存高电平状态,在比较电路模块输出高电平至低电平跳变时锁存低电平状态。初始时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为低电平状态,开关电路模块基于所接收的低电平状态锁存信号断开供电线路;当比较电路模块输出由低电平至高电平跳变时逻辑锁存电路模块锁存高电平状态并输出高电平状态锁存信号,则开关电路模块连通供电线路。由此可见,所述锁存信号用于表示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的漏电保护控制信号。
在此,所述受控开关中的MOS功率管还可以替换成三极管(BJT),结型场效应晶体管(JFET),耗尽型(depletion)MOS功率管,可控硅调光器等中的任一种。所述开关驱动模块不必然为栅极驱动模块,而是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要进行调整。例如,所述开关电路模块包括MOS功率管和源极驱动模块等。
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供电线路上的其他电路(如前述的驱动电路等),使得其他电路基于所述锁存信号提供相应的漏电保护。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9中所显示的有人体分压时的采样电信号电压与断电保护电压阈值之间的比较关系,以及无人体分压时的采样电信号电压与断电保护电压阈值之间的比较关系与采样单元的电路结构相关。当采样单元的电路结构被配置为有人体分压时所采样的电信号电压高于无人体分压时所采样的电信号电压时,相应的控制单元应基于与图9所示相反的比较结果提供对应漏电保护。其中,所述采样单元的电路结构还可以由受控开关的一接入端通过采样电阻连接供电线路,另一接入端接地的连接方式等。在此不做一一列举。
为防止逻辑锁存电路模块在用户关闭负载后的重新启动操作中提供错误的锁存信号,当负载断电时,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需复位至初始的低电平状态。在一些具体示例中,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基于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处于欠电状态而复位。
其中,所述欠电状态是在负载正常工作期间因外界因素或供电线路上的电器组件影响而导致负载的供电无法达到其工作电压,由此使得负载不再工作的状态。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的欠电状态可由人为断电引起、或由漏电保护电路内部(或外部)电器组件异常引起。例如,使得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处于欠电状态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在断电期间,漏电保护电路所处的断电状态;以及在供电系统无法向漏电保护电路中有源器件提供对应工作电压期间,所述漏电保护电路所处的状态。
所述逻辑电路模块可通过检测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的欠电状态来复位其锁存的信号。在一具体示例中,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的复位端连接供电线路,当供电线路断电时,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处于欠电状态,对应的所述复位端接收到复位有效信号。在又一具体示例中,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的复位端连接用于保护漏电保护电路的欠电压保护电路,当欠电压保护电路因检测到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的欠电状态而产生欠电保护信号时,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的复位端以该欠电保护信号为复位有效信号。由此实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的复位操作。
另外,由于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的设置,当供电线路连通时,不必然地需要检测单元和采样单元继续提供电信号的电压以持续控制开关电路单元导通。为此,当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时停止对所述供电线路的间隔采样。其中,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可在检测单元或采样单元中增加控制电路模块以对应停止检测或采样。在一些具体示例中,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检测单元相连,用于在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的同时还控制所述检测单元停止输出所述采样控制信号。例如,所述检测单元中的定时电路模块还与所述控制单元中的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并当逻辑锁存电路模块输出高电平状态锁存信号时,定时电路模块不予输出第一采样控制信号或第二采样控制信号。由此能有效防止因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不稳定时对负载造成误断电等问题。
现结合图10中所示的漏电保护电路结构以及图11中的芯片封装结构为例,描述所述芯片的工作过程。当负载接入供电线路时,HV引脚与供电线路电连接,所述芯片内部与HV引脚相连的限压检测电路模块111可实时获取供电线路上的电压,并当所获取的电压落入预设的谷底限压区间时,输出第一采样控制信号;定时电路模块112基于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并开始检测定时的计时,其中,第二采样控制信号的持续时长短于第一采样控制信号,采样单元12基于第二采样控制信号采样供电线路的电压并提供给控制单元13中的比较电路模块131以比较采样的电压与预设断电保护电压阈值,若采样的电压低于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则说明交流输入电源被人为分压,比较电路模块131输出低电平信号,逻辑锁存电路模块132基于低电平信号控制开关电路模块断开供电线路;若采样的电压高于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则说明无人为触电,比较电路模块131输出高电平信号,逻辑锁存电路模块132基于高电平信号输出高电平状态的锁存信号,并控制开关电路模块133连通DRAIN和GND引脚,使得供电线路构成回路。
在供电线路未连通期间,所述定时电路模块112在其检测定时未定时到达时不予基于第一采样控制信号而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直至检测定时超时才响应第一采样控制信号。此外,在供电线路连通期间,定时电路模块112受控不予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以断开采样电阻所在回路,由此减少漏电保护电路的电损耗。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为负载提供高于人体安全电压的直流供电。以LED负载为例,所述驱动装置作为LED驱动装置,用于驱动LED负载正常工作。在此,所述LED负载以LED日光灯为例,LED日光灯在安装时,人们可能因误操作而碰触其针状引脚,当针状引脚同时连接LED驱动装置时,人体会受电击伤害。为此,在LED驱动装置中配置有漏电保护电路。本申请所提供的驱动装置可作为LED驱动装置被安装在交流输入源并向LED负载提供供电线路。
图12示出了一种驱动装置的框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整流电路21、漏电保护电路22和驱动电路23。所述驱动装置用于为负载24提供高于人体安全电压的直流供电。其中,以LED负载为例,所述驱动装置为LED驱动装置并在LED负载接入供电线路时为接入操作人员和LED负载提供漏电保护。所述驱动装置在检测到因人为误操作而产生的分压时提供漏电保护,以及在检测到无人为误操作时导通所述供电线路并为LED负载供电。
所述整流电路21用于将所接入的交流电整流后提供给负载的供电线路。在此,所述整流电路21接入交流输入源并由包含四个二极管构成的整流桥进行整流输出。
所述漏电保护电路22连接所述整流电路21,用于对所述供电线路进行间隔采样,依据对所采样的电信号的电压进行检测以确定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并基于所确定的结果提供漏电保护。
如图12所示,所述漏电保护电路22连接在所述整流桥的输出端和接地端之间。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可被集成在芯片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所述芯片的HV引脚连接整流桥的输出端,GND引脚连接整流桥的接地端,所述芯片的DRAIN端连接负载的供电线路的回路上。由此,负载的供电线路中接地部分的导通或断开被漏电保护电路控制,即当漏电保护电路检测到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被分压时,所述供电线路断开,反之,则连通供电线路。所述芯片的引脚数量与集成的电路模块相关,例如,所述芯片中包含漏电保护电路,所述漏电保护电路所使用的恒压电源可与驱动装置中其他电路中的恒压电源共享或被单独配置并集成在所述芯片中。对于共享恒压电源的情况,所述芯片还包括用于与恒压电源相连的引脚。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芯片的外围电路、及芯片所在的驱动装置中其他电路的实际设计需求,所述芯片可包括用于输出漏电保护控制信号的引脚,以及用于接入供电线路的引脚。其中,所述漏电保护控制信号是由漏电保护电路经间隔采样并分压检测后而确定漏电时产生并输出的。通过该引脚供电线路上的其他电路可基于所接收的漏电保护控制信号给予相应漏电保护响应。其中,所述其他电路包括但不限于:滤波电路和驱动电路等。例如,请参阅图16,其显示为漏电保护电路与驱动电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漏电保护电路41通过芯片引脚连接供电线路和接地;所述驱动电路42包含一种使能控制单元(未予图示),其受控端(即使能端EN)通过芯片又一引脚连接所述漏电保护电路41的输出端并控制驱动电路42中开关器件或逻辑电路(未予图示),当所述使能控制单元接收到漏电保护控制信号时控制驱动电路42中的开关器件或者逻辑电路,以使所述驱动电路42所转换的能量无法提供给负载,直至所述漏电保护控制信号失效后转入导通状态,此时所述驱动电路42能得以执行驱动操作。再如,请参阅图17,其显示为漏电保护电路与驱动电路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漏电保护电路51通过芯片引脚连接供电线路和接地;所述驱动电路52包含又一种使能控制单元和已有的驱动控制器中的电路,使能控制单元的受控端通过芯片又一引脚连接漏电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电源端、输出端接地;当所述漏电保护电路51输出漏电保护控制信号时,所述使能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漏电保护控制信号给予相应漏电保护响应,即将已有的驱动控制器中的电源端VCC接地,使得已有的驱动控制器中的电路中的有源器件无法达到其工作电压。
在此,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的采样间隔可基于所述供电线路中电压变化周期而设置。所述采样间隔可由所述漏电保护电路中用于控制采样间隔的检测单元中的电路结构实现。例如,在整流后的每个或间隔至少一个电压变化周期内的电压峰值或谷值采样电信号,或者在整流后的每个或间隔至少一个电压变化周期内介于所述电压峰值及谷值之间的固定电压区域采样电信号。其中,为确保人体误触时不会受到持续电击的伤害,所述采样间隔在毫秒甚至微秒级。例如,所述采样间隔可以是间隔半个电压变化周期、间隔一个电压变化周期、或者间隔多个电压变化周期。所述采样间隔可由所述漏电保护电路中利用电压变化周期而设计的电路结构实现。或者,所述采样间隔是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长而设定的。例如,所述漏电保护电路中包含电容和电阻,利用对电容充电时长而确定采样间隔;其中,技术人员可通过配置电阻来设计相应的采样间隔。所述电阻可为可调电阻或固定电阻。
在此,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的电压检测方式可通过将采样电压与预设的对应采样时刻的参考电压进行比对,以确定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由此确定是否导通负载所在的供电线路。例如,所述漏电保护电路通过检测供电线路上的电压零点启动采样间隔的计时,并在计时到达时采样供电线路上的电信号,并根据供电线路的电压变化周期确定计时到达时刻的电压阈值,将所采样的电信号电压与所述电压阈值进行比较,以确定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当确定被分压时,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可输出漏电保护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供电线路上的其他电路给予相应漏电保护响应,或断开所接入的供电线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漏电保护电路按照电压变化周期而设置的间隔采样而采样电信号电压,可通过比较电信号电压与预设的断电保护电压阈值以确定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为此,如图2所示,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包括:检测单元11、采样单元12和控制单元13。
所述检测单元11连接所述供电线路,用于基于对所述供电线路的电压的检测,输出采样控制信号。在此,所述检测单元11可实时检测供电线路上的电压变化,并在检测到电压变化到预设参考电压值时确定到达所述采样间隔并输出采样控制信号。其中,所述预设参考电压值可以对应电压变化周期中的任一电压值,如峰值、谷值、中间值等。所述采样控制信号用于控制采样单元进行采样操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限压检测电路模块与所述供电线路相连,用于检测所述供电线路的电压,当所检测的电压落入预设限压区间时输出第一采样控制信号。其中,所述限压区间在所述供电线路的电压变化范围内截取的。例如,所述限压区间在[V1,V2],其中,0≤V1<V2<Vmax,其中,Vmax为电压变化范围的最大值。
为实现上述限压检测,所述限压检测电路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比较器,比较器用于比较供电线路上的电压是否达到所预设的限压区间内。其中,所述比较器用于提供限压区间的边界阈值。所述比较器包括但不限于滞回比较器、窗口比较器、过零比较器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限压检测电路模块是基于正弦波变化而设计的谷底检测电路。例如,如图3所示,所述限压检测电路模块包含过零比较器,且过零比较器的负输入端接入限压区间的边界阈值,正输入端直接或通过包含采样电阻的电路接入供电线路,当供电线路的电压变化小于该边界阈值时,输出第一采样控制信号。其中,所述边界阈值大于零,以使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维持一有效时长,同时能够容忍供电线路电压不稳所带来的误触发或误未触发。所述采样单元可根据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的上跳沿或下跳沿采样电信号,亦或者在第一采样控制信号有效期间持续采样电信号。基于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所控制的采样单元在每个电压变化周期会执行一次采样动作。
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定时电路模块。所述定时电路模块与限压检测电路模块相连,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限时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基于第一采样控制信号的上跳沿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基于所述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启动采样单元进行采样。其中,所述第二采样控制信号所持续的时长可被视为采样单元允许采样的时长。限定所述采样时长可有效防止因所采样的电信号抖动而出现的误导通操作。例如,如图4所示,其为利用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和第二采样控制信号波形而表示的限压检测电路模块和定时电路模块的时序示意图,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基于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的上跳沿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并对第二采样控制信号的存续时长进行计时,在该计时时长内,采样单元采样电信号。其中,为防止因所采样的电信号抖动而出现的误导通操作,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在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存续时长内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即所述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小于第一采样控制信号所持续的时长。所述采样单元基于第二采样控制信号采样电信号。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包含时钟信号发生器、计数器Counter 1、逻辑器件组和开关等。其中,所述开关与限压检测电路模块相连,开关连接计数器Counter1的控制端,所述计数器Counter 1的输入端连接时钟信号发生器,计数器Counter 1的输出端连接逻辑器件组。所述开关基于第一采样控制信号通断,当导通时使得计数器Counter 1开始计数所接收的时钟信号,在计数器Counter 1所计的时钟信号的脉冲数到达预设计数值之前,逻辑器件组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当计数器Counter 1计数的脉冲信号数到达所述计数值时,控制逻辑器件组不予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直至下一第一采样控制信号到达。
在又一些具体示例中,请参阅图5,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包含电容、电容充电控制器、电容放电控制器、两个比较器和逻辑器件组等。其中,电容放电控制器连接在电容两端之间;电容充电控制器的控制端接收第一采样控制信号,输入端接入一恒压,输出端连接电容;所述电容直接或通过电阻接地;所述电容的输入端还连接比较器A1和A2;其中,比较器A1的另一输入端接入参考电压Vref 1,比较器A2的另一输入端接入参考电压Vref 2;比较器A1和A2的输出端均连接逻辑器件组,所述逻辑器件组输出所述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电容充电控制器和电容放电控制器均可为受控开关,如MOS管。所述参考电压Vref 1接近0V,Vref 2为高于Vref 1的电压值。通过技术人员的设计,电容电压自Vref 1升至Vref2的时长小于第一采样控制信号所持续的时长。初始时,电容放电控制器短接电容且电容充电控制器断开,使得电容处于零电荷状态,对应的,所述比较器A1输出低电平;当电容充电控制器接收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时,电容充电控制器导通且电容放电控制器断开,使得电容充电,当电容电压高于参考电压Vref时,比较器A1输出高电平且比较器A2仍输出低电平,逻辑器件组根据预设的逻辑配置在比较器A1输出高电平且比较器A2输出低电平时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电容继续充电使得电容电压达到Vref 2时,比较器A2跳变为高电平,逻辑器件组根据所述逻辑配置,在比较器A1和A2均输出高电平时不再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并控制电容充电控制器断开以使电容不再充电,且控制电容放电控制器导通以放电电容电荷,直至下一第一采样控制信号到达。
在再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时电路模块还基于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设置检测定时,并在所述检测定时超时后输出所述第二采样控制信号。请参阅,5,其为所述定时电路模块所输出的第二采样控制信号与第一采样控制信号之间关系的波形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所述检测定时可使得在至少一个第一采样控制信号的时间间隔T2内定时电路模块并未基于第一采样控制信号而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包含多个计数器,其中一个计数器Counter1用于计数第二采样控制信号的持续时长,另一个计数器Counter 2用于技术所述检测定时。所述定时电路模块还包括:时钟信号发生器、开关和逻辑器件组。所述开关基于第一采样控制信号通断,当导通时使得计数器Counter 1开始计数所接收的时钟信号,在计数器Counter 1所计的时钟信号的脉冲数到达预设计数值之前,逻辑器件组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当计数器Counter 1计数的脉冲信号数到达所述计数值时,控制逻辑器件组不予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此时计数器Counter 2开始计数所接收的时钟信号的脉冲数;当计数器Counter 2到达其计数值时,即检测定时超时,其控制逻辑器件组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
在又一些具体示例中,请参阅图7,其为定时电路模块在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可包含多个电容,每个电容配置有电容充电控制器和电容放电控制器,多个比较器,以及逻辑器件组等。其中,所配置的电容放电控制器连接在对应电容两端之间;所配置的电容充电控制器的控制端接收第一采样控制信号,输入端接入一恒压,输出端连接相应电容;每个所述电容直接或通过电阻接地;其中一个电容C1的输入端还连接比较器A1和A2;其中,比较器A1的另一输入端接入参考电压Vref 1,比较器A2的另一输入端接入参考电压Vref 2;比较器A3连接另一电容C2且接入参考电压Vref 3;比较器A1、A2和A3的输出端均连接逻辑器件组,所述逻辑器件组输出所述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其中所述参考电压Vref 1接近0V,Vref 2为高于Vref 1的电压值。通过技术人员的设计,电容C1电压自Vref 1升至Vref 2的时长小于第一采样控制信号所持续的时长;且电容C2电压自初始值(如0v)达到Vref 3的时长大于一个第一采样控制信号所持续的时长。初始时,电容放电控制器CDC1短接电容C1且电容充电控制器CCC1断开,使得电容C1处于零电荷状态,同时,与电容C2相连的电容放电控制器CDC2断开且电容充电控制器CCC2导通,使得电容C2处于储蓄电荷状态;对应的,所述比较器A1和A2输出低电平、比较器A3输出高电平;当与电容C1相连的电容充电控制器CCC1接收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时,与电容C1相连的电容充电控制器CCC1导通且电容放电控制器CDC1断开,使得电容充电,当电容电压高于参考电压Vref时,比较器A1输出高电平且比较器A2仍输出低电平,逻辑器件组根据预设的逻辑配置在比较器A1和A3输出高电平且比较器A2输出低电平时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此时,电容放电控制器CDC2和电容充电控制器CCC2受第二采样控制信号控制使电容C2放电,比较器A3输出低电平;然而,电容C1继续充电使得电压达到Vref 2时,比较器A2跳变为高电平,逻辑器件组根据所述逻辑配置,在比较器A1和A2均输出高电平且比较器A3输出低电平时不再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并控制电容充电控制器CCC1断开以使电容C1不再充电,且控制电容放电控制器CDC1导通以放电电容C1电荷。当电容C1放电时,电容C2的电容充电控制器CCC2导通且电容放电控制器CDC2断开使得电容C2充电,直至电容C2电压达到Vref 3时,比较器A3输出高电平,逻辑器件组根据逻辑配置在比较器A3输出高电平时根据比较器A1和A2的电平变化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定时电路模块所提供的电路结构仅为举例而非对本申请中的定时电路模块的电路结构的限制。事实上,根据技术人员对定时逻辑的设计还可以提出其他包含比较器、逻辑器件组、电容所构成的定时电路模块,或者包含时钟信号发生器和计数器的定时电路模块。在此不做详述,然而基于上述定时电路模块技术启示而设计的定时电路模块应视为本申请的具体示例。另外,上述定时电路模块中各器件可被固定配置在所述芯片中。为便于不同交流输入电源所提供的各类交流电周期,上述定时电路模块中用于计时的如电容及其外围器件、或计数器等可配置在漏电保护电路所在芯片之外,并通过相应引脚对这些器件进行控制及获取数据,如此便于技术人员根据具体设计需要进行选择。基于上述各定时电路模块的设计,一种示例为,漏电保护电路中的采样单元在接收到所述第二采样控制信号期间采样供电线路上的电信号电压。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任一示例中所提及的逻辑器件组受实际逻辑设计需要,可包含至少一个逻辑器件,并由各逻辑器件电连接而实现相应逻辑配置。其中,所述逻辑器件包括但不限于与门、或门、与非门、非门、编码器、解码器、选择器等。
所述采样单元与所述检测单元相连,用于基于所接收的采样控制信号获取供电线路的采样电信号。
请参阅图8,其显示为漏电保护电路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采样单元12包含受控开关和采样电阻,其中,受控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检测单元的输出端,受控开关的一接入端连接供电线路、另一接入端通过采样电阻接地,所述采样电阻还连接控制单元13。其中,所述受控开关包括但不限于:三极管(BJT),结型场效应晶体管(JFET),耗尽型(depletion)MOS功率管,可控硅调光器等中的任一种。当所述检测单元13输出一采样控制信号时,受控开关导通,控制单元13自所述采样电阻获取所采样的电信号的电压。
在一具体示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受控开关举例为MOS功率管,MOS功率管的栅极连接定时电路模块的输出端,MOS功率管的漏极接入供电线路、源极连接采样电阻。其中,根据前述所提供的定时电路模块,MOS功率管在接收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或第二采样控制信号期间导通以便控制单元获取所采样的电压。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比较所述采样电信号的电压与预设的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并基于比较结果提供漏电保护。
在此,所述控制单元所预设的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可由恒压电路提供。所述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可基于因人体分压交流电而影响所述采样单元的压降而设计的。当所述控制单元确定所采样的电压低于断电保护电压阈值时,可断开供电线路或输出漏电保护控制信号;反之,则导通供电线路的供电回路,以使负载正常工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中包含比较电路模块、逻辑锁存电路模块和开关电路模块。其中,比较电路模块用于比较所采样电信号的电压与预设的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并输出比较结果。逻辑锁存电路模块与所述比较电路模块相连,用于锁存所述比较结果。所述开关电路模块与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相连,用于基于所述锁存信号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或断开。
请参阅图9,其显示为对应图8所示漏电保护电路,在因人为误操作而在交流输入电源侧产生分压和负载正常接入供电线路且无人为分压时,比较电路模块所接收的采样电信号电压的波形示意图。如图所示,当负载接入供电线路且无人为误操作时,所采样的电压高于所述断电保护电压阈值Vref;当负载接入供电线路且有人为误操作时,因人体分压使得所采样的电压低于所述断电保护电压阈值Vref。当所采样的电压高于断电保护电压阈值Vref时,所述比较电路模块输出一跳变信号,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锁存所述跳变信号并输出锁存信号至开关电路模块,所述开关电路模块控制供电线路导通,反之,则所述比较电路模块不予输出一跳变信号,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无锁存信号输出,所述开关电路模块维持供电线路断开。由此保护了负载和人身安全。
在一具体示例中,所述比较电路模块包括比较器,所述开关电路模块包括受控开关和开关驱动模块。其中,比较器的负输入端接入断电保护电压阈值、正输入端连接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的输入端,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为检测单元的输出端。所述开关电路模块以包括栅极驱动模块和MOS功率管为例,该MOS功率管的栅极通过栅极驱动模块连接比较器的输出端,源极和漏极接入供电线路两端。当负载正常接入供电线路时,比较器始终输出高电平,该MOS功率管导通供电线路使得负载正常工作。请参阅图8,其显示为漏电保护电路在又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逻辑锁存电路模块在比较电路模块输出由低电平至高电平跳变时锁存高电平状态,在比较电路模块输出高电平至低电平跳变时锁存低电平状态。初始时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为低电平状态,开关电路模块基于所接收的低电平状态锁存信号断开供电线路;当比较电路模块输出由低电平至高电平跳变时逻辑锁存电路模块锁存高电平状态并输出高电平状态锁存信号,则开关电路模块连通供电线路。由此可见,所述锁存信号用于表示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的漏电保护控制信号。
在此,所述受控开关中的MOS功率管还可以替换成三极管(BJT),结型场效应晶体管(JFET),耗尽型(depletion)MOS功率管,可控硅调光器等中的任一种。所述开关驱动模块不必然为栅极驱动模块,而是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要进行调整。例如,所述开关电路模块包括MOS功率管和源极驱动模块等。
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供电线路上的其他电路(如前述的驱动电路等),使得其他电路基于所述锁存信号提供相应的漏电保护。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9中所显示的有人体分压时的采样电信号电压与断电保护电压阈值之间的比较关系,以及无人体分压时的采样电信号电压与断电保护电压阈值之间的比较关系与采样单元的电路结构相关。当采样单元的电路结构被配置为有人体分压时所采样的电信号电压高于无人体分压时所采样的电信号电压时,相应的控制单元应基于与图9所示相反的比较结果提供对应漏电保护。其中,所述采样单元的电路结构还可以由受控开关的一接入端通过采样电阻连接供电线路,另一接入端接地的连接方式等。在此不做一一列举。
为防止逻辑锁存电路模块在用户关闭负载后的重新启动操作中提供错误的锁存信号,当负载断电时,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需复位至初始的低电平状态。在一些具体示例中,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基于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处于欠电状态而复位。
其中,所述欠电状态是在负载正常工作期间因外界因素或供电线路上的电器组件影响而导致负载的供电无法达到其工作电压,由此使得负载不再工作的状态。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的欠电状态可由人为断电引起、或由漏电保护电路内部(或外部)电器组件异常引起。例如,使得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处于欠电状态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在断电期间,漏电保护电路所处的断电状态;以及在供电系统无法向漏电保护电路中有源器件提供对应工作电压期间,所述漏电保护电路所处的状态。
所述逻辑电路模块可通过检测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的欠电状态来复位其锁存的信号。在一具体示例中,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的复位端连接供电线路,当供电线路断电时,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处于欠电状态,对应的所述复位端接收到复位有效信号。在又一具体示例中,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的复位端连接用于保护漏电保护电路的欠电压保护电路,当欠电压保护电路因检测到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的欠电状态而产生欠电保护信号时,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的复位端以该欠电保护信号为复位有效信号。由此实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的复位操作。
另外,由于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的设置,当供电线路连通时,不必然地需要检测单元和采样单元继续提供电信号的电压以持续控制开关电路单元导通。为此,当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时停止对所述供电线路的间隔采样。其中,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可在检测单元或采样单元中增加控制电路模块以对应停止检测或采样。在一些具体示例中,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检测单元相连,用于在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的同时还控制所述检测单元停止输出所述采样控制信号。例如,所述检测单元中的定时电路模块还与所述控制单元中的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并当逻辑锁存电路模块输出高电平状态锁存信号时,定时电路模块不予输出第一采样控制信号或第二采样控制信号。由此能有效防止因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不稳定时对负载造成误断电等问题。
当供电线路被导通后,所述驱动装置中的驱动电路基于经整流电路整流的电流向负载提供恒流供电。在此,所述驱动电路一端连接所述漏电保护电路与整流电路的交汇节点上,并通过对所接收的供电进行恒压处理以向负载提供恒流输出,再藉由负载回到漏电保护电路所控制的接地部分,以实现供电线路的完整回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电路利用谐振原理将整流后的电流处理成恒流供电。在此,所述驱动电路包含LC振荡单元、和控制LC振荡单元的开关控制单元。利用开关控制单元对LC振荡单元中振荡回路的导通和断开进行开关控制以向负载提供恒流供电。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电路向负载提供恒流供电。在此,所述驱动电路包含线电压补偿电路。所述线电压补偿电路通过预设的至少一个线性补偿关系对整流后的电流进行反向的线性补偿,使得流经负载电流被被补偿,由此实现恒流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驱动电路的驱动方式和电路结构仅为举例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制,针对实际驱动的负载,技术人员可以使用配以相应驱动电路。在此不再一一举例。然而,任何将驱动电路与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和整流电路相连接并为负载提供恒流供电的方式应视为本申请的具体示例。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驱动电路中的全部电器件或部分电器件可被集成在芯片中并通过引脚与漏电保护电路、整流电路、负载及其他外围电路相连。其中,所述外围电路包括但不限于:所述驱动电路中未被集成的电器件、芯片的供电电路等。例如,所述驱动电路中的开关控制单元被集成在我公司的恒流控制器中,该系列芯片的DRAIN引脚可用于接入漏电保护电路和整流电路的连接节点处,GND引脚用于连接漏电保护电路中的开关电路模块,CS引脚则连接LC振荡单元。请参阅图13,其显示为所述驱动装置在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整流电路31的输出端作为负载供电线路的起始端与包含漏电保护电路的芯片32的HV引脚相连,驱动装置中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电路33用于减少供电线路上的电磁干扰,驱动电路中的恒流控制器34的DRAIN引脚通过连接EMI电路接入所述供电线路,其中,恒流控制器34通过CS和FB引脚所采样的电信号对DRAIN引脚与GND引脚的导通和断开进行控制,进而实现对后级LC振荡单元35的控制以供其向LED负载提供恒流供电。所述恒流控制器34的接地引脚和LC振荡单元35的接地端均与芯片32的DRAIN引脚相连,并通过芯片32的GND引脚接地。如此实现了芯片32中的漏电保护电路对整个供电线路的导通及断开控制。
另外,所述驱动装置中的漏电保护电路和驱动电路中的全部或部分电路可被集成在一个驱动芯片中。该驱动芯片通过引脚与整流电路、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和驱动电路中未被集成的电器件及其他外围电路相连,用于将经整流电路整流的电流进行漏电检测及适配负载的驱动处理,以向用户提供漏电保护,及向负载提供恒流供电。其中,所述外围电路举例包括芯片的供电电路等。
在一种示例中,该驱动芯片可包含以下引脚:HV、GND、DRAIN、CS、VCC等,其中,HV引脚作为驱动芯片的电流输入端连接整流电路后级的供电线路,DRAIN和GND引脚将驱动芯片接入供电线路地线回路,使得供电线路的地线回路的导通或断开受驱动芯片控制。所述驱动芯片中的漏电保护电路通过检测所述HV引脚对所述供电线路进行间隔采样,依据对所采样的电信号的电压进行检测以确定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并基于所确定的结果控制DRAIN和GND引脚之间电路的导通或断开,由此实现漏电保护。当驱动芯片中的DRAIN和GND引脚导通时,驱动芯片中的驱动电路通过CS端口采样经整流后的电信号并基于对所采样的电信号的检测实现对负载的恒流供电。另外,VCC引脚可用来接入芯片的恒压源以便为芯片中的有源器件提供电源,以及为芯片中如比较器、运算放大器等电器件提供稳定的参考电压。
在另一种示例中,根据芯片的外围电路、及芯片所在的驱动装置中其他电路的实际设计需求,所述芯片可还包括用于输出漏电保护控制信号的引脚。其中,所述漏电保护控制信号是由漏电保护电路经间隔采样并分压检测后而确定漏电时产生并输出的。通过该引脚供电线路上的其他电路可基于所接收的漏电保护控制信号给予相应漏电保护响应。其中,所述其他电路包括但不限于:滤波电路和驱动电路等。例如,如图16所示,所述驱动电路包含一种使能控制单元(未予图示),其受控端(即使能端EN)连接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的输出端并驱动驱动电路中开关器件或逻辑器件,当所述使能控制单元接收到漏电保护控制信号时控制驱动电路中的开关器件断开,以使所述驱动电路所转换的能量无法提供给负载,直至所述漏电保护控制信号失效后转入导通状态,此时所述驱动电路能得以执行驱动操作。再如,如图17所示,所述驱动芯片包含又一种使能控制单元和已有的恒流控制器中的电路,使能控制单元的受控端连接漏电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电源端、输出端接地;当所述漏电保护电路输出漏电保护控制信号时,所述使能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漏电保护控制信号给予相应漏电保护响应,即将已有的恒流控制器中的电源端VCC接地,使得已有的恒流控制器中的电路中的有源器件无法达到其工作电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已有的恒流控制器仅为举例,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借助于上述使能控制单元和芯片的连接关系的启示,在其他未配置有漏电保护的驱动芯片上增加相应的使能控制单元,以便由漏电保护电路与驱动电路配合实现漏电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驱动芯片的引脚数量与集成的电路模块相关,例如,驱动电路中的一些电容器件未被集成在驱动芯片中,则相应的驱动芯片提供用于连接相应电器件的引脚等。
请参阅图14,显示为一种漏电保护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漏电保护方法可由上述漏电保护电路来执行,或者其他能执行所述方法的漏电保护电路。
在步骤S110中,对负载的供电线路进行间隔采样。
在此,为采样的间隔可基于所述供电线路中电压变化周期而设置。例如,在整流后的每个或间隔至少一个电压变化周期内的电压峰值或谷值采样电信号,或者在整流后的每个或间隔至少一个电压变化周期内介于所述电压峰值及谷值之间的固定电压区域采样电信号。其中,为确保人体误触时不会受到持续电击的伤害,所述采样间隔在毫秒甚至微秒级。例如,所述采样间隔可以是间隔半个电压变化周期、间隔一个电压变化周期、或者间隔多个电压变化周期。所述采样间隔可由所述漏电保护电路中利用电压变化周期而设计的电路结构实现。或者,所述采样间隔是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长而设定的。例如,所述漏电保护电路中包含电容和电阻,利用对电容充电时长而确定采样间隔;其中,技术人员可通过配置电阻来设计相应的采样间隔。所述电阻可为可调电阻或固定电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按照电压变化周期而设置的间隔采样而采样电信号电压,可通过比较电信号电压与预设的断电保护电压阈值以确定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
为此,所述步骤S110可包含:基于对所述供电线路的电压的检测,以及基于限压检测的结果获取所述供电线路的采样电信号的步骤。
在此,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可实时检测供电线路上的电压变化,并在检测到电压变化到预设参考电压值时确定到达所述采样间隔获取所述供电线路的采样电信号。其中,所述预设参考电压值可以对应电压变化周期中的任一电压值,如峰值、谷值、中间值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漏电保护电路检测所述供电线路的电压,当所检测的电压落入预设限压区间时获取所述供电线路的采样电信号。其中,所述限压区间在所述供电线路的电压变化范围内截取的。例如,所述限压区间在[V1,V2],其中,0≤V1<V2<Vmax,其中,Vmax为电压变化范围的最大值。其中,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可在每个电压变化周期会执行一次采样动作。
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漏电保护电路还当所检测的电压落入预设限压区间时,限时获取所述供电线路的采样电信号。其中,所限制的采样时长短于所检测的电压落入预设限压区间的时长。限制采样时长可有效防止因所采样的电信号抖动而出现的误导通操作。例如,请参阅图4所示,其显示为利用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和第二采样控制信号波形而表示的限压检测电路模块和定时电路模块的时序示意图,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在第二采样控制信号的有效时限内采样供电线路的电信号。其中,第一采样控制信号为当检测到供电线路的电压落入预设限压区间的而产生的,所述第二采样控制信号是当第一采样控制信号产生时而限时产生的信号。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基于第二采样控制信号采样电信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漏电保护电路以预设的检测定时为间隔,采集所述供电线路上位于所述限压区间内的采样电信号。请参阅图6,其显示为所述漏电保护电路中第二采样控制信号与第一采样控制信号之间关系的波形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所述检测定时可使得在至少一个第一采样控制信号的时间间隔T2内定时电路模块并未基于第一采样控制信号而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在第二采样控制信号的持续时限内获取所述供电线路的采样电信号。
在步骤S120中,依据对所采样的电信号的电压进行检测以确定交流输入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
在此,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可通过对采样时刻所对应的采样电压与预设的对应采样时刻的参考电压进行比对,以确定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由此确定是否导通负载所在的供电线路。例如,所述漏电保护电路通过检测供电线路上的电压零点启动采样间隔的计时,并在计时到达时采样供电线路上的电信号,并根据供电线路的电压变化周期确定计时到达时刻的电压阈值,将所采样的电信号电压与所述电压阈值进行比较,以确定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漏电保护电路预设断电保护电压阈值。所述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可基于因人体分压交流电而影响所述采样单元的压降而设计的。所述漏电保护电路比较所采样电信号的电压与预设的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并输出比较结果。例如,在负载正常接入供电线路时,所采样的电压高于所述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当负载接入供电线路且有人为误操作时,因人体分压使得所采样的电压低于所述断电保护电压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采样单元的电路结构设计,也可当负载正常接入供电线路时,所采样的电压低于所述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当负载接入供电线路且有人为误操作时,因人体分压使得所采样的电压高于所述断电保护电压阈值。
在步骤S130中,基于所检测的结果提供漏电保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漏电保护电路比较所采样电信号的电压与预设的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当所述比较结果为交流输入源的电压未被分压时,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当所检测的结果为交流输入源的电压未被分压时,控制所述供电线路断开。
在一具体示例中,漏电保护电路中包含连接在供电线路上的受控开关。所述受控开关举例为MOS功率管,漏电保护电路当电信号的电压高于等于所述断电保护电压阈值时,控制MOS功率管导通,反之,则控制MOS功率管断开。
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可基于所检测的结果输出漏电保护控制信号至供电线路上的其他电路。其中,所述漏电保护控制信号是由漏电保护电路经间隔采样并分压检测后而确定漏电时产生并输出的。其他电路可基于所接收的漏电保护控制信号给予相应漏电保护响应。其中,所述其他电路包括但不限于:滤波电路和驱动电路等。例如,与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相连的驱动电路包含一种使能控制单元(未予图示),其受控端(即使能端EN)连接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的输出端并控制驱动电路中开关器件或逻辑器件,当所述使能控制单元接收到漏电保护控制信号时控制驱动电路中的开关器件断开,以使所述驱动电路所转换的能量无法提供给负载,直至所述漏电保护控制信号失效后转入导通状态,此时所述驱动电路能得以执行驱动操作。再如,与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相连的驱动电路包含又一种使能控制单元和已有的恒流控制器,使能控制单元的受控端连接漏电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电源端、输出端接地;当所述漏电保护电路输出漏电保护控制信号时,所述使能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漏电保护控制信号给予相应漏电保护响应,即将已有的恒流控制器的电源端VCC接地,使得已有的恒流控制器中的有源器件无法达到其工作电压。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漏电保护方法还包括当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时停止对所述供电线路的间隔采样的步骤。
由于当供电线路连通时,不必然地需要漏电保护电路继续间隔地采集电信号的电压以持续控制开关电路单元导通。为此,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可在供电线路导通时对应停止产生采样控制信号或停止采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步骤可由本申请中所提及的漏电保护电路的对应电路模块执行,在此对漏电保护电路中的结构不再重述。
请参阅图15,其显示为本申请的驱动方法在一实施方式中的流程图。所述驱动方法主要由前述的驱动装置来执行,或者其他能够执行所述方法的驱动装置。
在步骤S210中,将所接入的交流电整流后提供给负载的供电线路。
在此,所述驱动装置接入交流输入源并由包含四个二极管构成的整流桥进行整流输出。
在步骤S220中,对所述供电线路进行间隔采样。其中,步骤S220的实现方式可以前述步骤S110的实现方式相同或相似,在此不再详述。
例如,所述驱动装置中的漏电保护电路以预设的检测定时为间隔,采集所述供电线路上位于所述限压区间内的采样电信号。请参阅图6,其显示为所述漏电保护电路中第二采样控制信号与第一采样控制信号之间关系的波形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所述检测定时可使得在至少一个第一采样控制信号的时间间隔T2内定时电路模块并未基于第一采样控制信号而产生第二采样控制信号。其中,第一采样控制信号为当检测到供电线路的电压落入预设限压区间的而产生的,所述第二采样控制信号是当第一采样控制信号产生时而限时产生的信号。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在第二采样控制信号的持续时限内获取所述供电线路的采样电信号。
在步骤S230中,依据对所采样的电信号的电压进行检测以确定交流输入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其中,步骤S230的实现方式可以前述步骤S120的实现方式相同或相似,在此不再详述。
例如,所述驱动装置中的漏电保护电路所预设的断电保护电压阈值。所述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可基于因人体分压交流电而影响所述采样单元的压降而设计的。所述漏电保护电路比较所采样电信号的电压与预设的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并输出比较结果。在负载正常接入供电线路时,所采样的电压高于所述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当负载接入供电线路且有人为误操作时,因人体分压使得所采样的电压低于所述断电保护电压阈值。
在步骤S240中,基于所检测的结果提供漏电保护。其中,步骤S240的实现方式可以前述步骤S130的实现方式相同或相似,在此不再详述。
例如,所述驱动装置中的漏电保护电路中包含连接在供电线路上的受控开关。所述受控开关举例为MOS功率管,漏电保护电路当电信号的电压高于等于所述断电保护电压阈值时,控制MOS功率管导通并执行步骤S250,反之,则控制MOS功率管断开以提供漏电保护。
在步骤S250中,向供电线路上的负载提供供电。
例如,所述驱动装置中的驱动电路利用谐振原理将整流后的电流处理成负载的工作供电。又如,所述驱动装置中的驱动电路利用线电压补偿方式将整流后的电流处理成负载的工作供电。
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间隔采样供电线路中的电压并为其进行分压检测以确定所接入的交流输入电源是否被分压,当确定被分压时,断开供电线路,实现了对误触人体和负载的漏电保护。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71)

1.一种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用于电连接负载的供电线路,对所述供电线路进行间隔采样,依据对所采样的电信号的电压进行检测以确定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并基于所确定的结果提供漏电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单元,连接所述供电线路,用于基于对所述供电线路的电压的检测,输出采样控制信号;
采样单元,与所述检测单元相连,用于基于所接收的采样控制信号获取供电线路的采样电信号;
控制单元,与所述采样单元相连,用于比较所述采样电信号的电压与预设的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并基于比较结果提供漏电保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限压检测电路模块,与所述供电线路相连,用于检测所述供电线路的电压,当所检测的电压落入预设限压区间时输出第一采样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定时电路模块,与所述限压检测电路模块相连,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限时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基于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设置检测定时,并在所述检测定时超时后输出所述第二采样控制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在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存续时长内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是基于所述供电线路中电压变化周期而设置的、或者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长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比较电路模块,用于比较所采样电信号的电压与预设的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并输出比较结果;
逻辑锁存电路模块,与所述比较电路模块相连,用于锁存所述比较结果并输出相应的锁存信号;其中,所述锁存信号用于表示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的漏电保护控制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开关电路模块,与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相连,用于基于所述锁存信号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或断开。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基于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处于欠电状态而复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时停止对所述供电线路的间隔采样。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检测单元相连,用于在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的同时还控制所述检测单元停止输出所述采样控制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电路为LED漏电保护电路,用于与LED负载的供电线路电连接,所述LED漏电保护电路基于所确定的比较结果输出漏电保护控制信号以便与其电连接的LED驱动电路基于所述漏电保护控制信号给予相应漏电保护响应。
14.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引脚,其中,至少一个引脚与负载的供电线路电连接;
漏电保护电路,与所述引脚相连,用于对所述供电线路进行间隔采样,依据对所采样的电信号的电压进行检测以确定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并基于所确定的结果提供漏电保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包括:
检测单元,连接所述供电线路,用于基于对所述供电线路的电压的检测,输出采样控制信号;
采样单元,与所述检测单元相连,用于基于所接收的采样控制信号获取供电线路的采样电信号;
控制单元,与所述采样单元相连,用于比较所述采样电信号的电压与预设的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并基于比较结果提供漏电保护。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限压检测电路模块,与所述供电线路相连,用于检测所述供电线路的电压,当所检测的电压落入预设限压区间时输出第一采样控制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定时电路模块,与所述限压检测电路模块相连,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限时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基于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设置检测定时,并在所述检测定时超时后输出所述第二采样控制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在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存续时长内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是基于所述供电线路中电压变化周期而设置的、或者基于预先设定的时长而设置的。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比较电路模块,用于比较所采样电信号的电压与预设的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并输出比较结果;
逻辑锁存电路模块,与所述比较电路模块相连,用于锁存所述比较结果并输出相应的锁存信号;其中,所述锁存信号用于表示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的漏电保护控制信号。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开关电路模块,与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相连,用于基于所述锁存信号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或断开。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基于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处于欠电状态而复位。
24.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基于所确定的结果输出漏电保护控制信号;所述芯片还包括用于输出漏电保护控制信号的引脚,以便于与该引脚相连的驱动电路基于所述漏电保护控制信号给予相应漏电保护响应。
2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当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时停止对所述供电线路的间隔采样。
2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检测单元相连,用于在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的同时还控制所述检测单元停止输出所述采样控制信号。
2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电路为LED漏电保护电路,并通过所述引脚电连接LED负载的供电线路。
28.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整流电路,用于将所接入的交流电整流后提供给负载的供电线路;
漏电保护电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用于对所述供电线路进行间隔采样,依据对所采样的电信号的电压进行检测以确定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并基于所确定的结果提供漏电保护;
驱动电路,连接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用于基于经整流电路整流的电流向负载供电。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包括:
检测单元,连接所述供电线路,用于基于对所述供电线路的电压的检测,输出采样控制信号;
采样单元,与所述检测单元相连,用于基于所接收的采样控制信号获取供电线路的采样电信号;
控制单元,与所述采样单元相连,用于比较所述采样电信号的电压与预设的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并基于比较结果提供漏电保护。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限压检测电路模块,与所述供电线路相连,用于检测所述供电线路的电压,当所检测的电压落入预设限压区间时输出第一采样控制信号。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定时电路模块,与所述限压检测电路模块相连,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限时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基于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设置检测定时,并在所述检测定时超时后输出所述第二采样控制信号。
33.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在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存续时长内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
34.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是基于所述供电线路中电压变化周期而设置的、或者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长设定的。
35.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比较电路模块,用于比较所采样电信号的电压与预设的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并输出比较结果;
逻辑锁存电路模块,与所述比较电路模块相连,用于锁存所述比较结果并输出相应的锁存信号;其中,所述锁存信号用于表示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的漏电保护控制信号。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开关电路模块,与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相连,用于基于所述锁存信号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或断开。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基于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处于欠电状态而复位。
38.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向驱动电路输出漏电保护控制信号;
所述驱动电路基于所述漏电保护控制信号给予相应漏电保护响应。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含使能控制单元,当所述漏电保护电路输出漏电保护控制信号时,所述使能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漏电保护控制信号给予相应漏电保护响应。
4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当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时停止对所述供电线路的间隔采样。
4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检测单元相连,用于在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的同时还控制所述检测单元停止输出所述采样控制信号。
4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LED驱动装置。
43.一种驱动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引脚,其中,至少两个引脚用于电连接负载的供电线路;
漏电保护电路,与所述引脚相连,用于对所述供电线路进行间隔采样,依据对所采样的电信号的电压进行检测以确定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并基于所确定的结果提供漏电保护;
驱动电路,连接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用于基于经整流电路整流的电流向负载供电。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驱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包括:
检测单元,连接所述供电线路,用于基于对所述供电线路的电压的检测,输出采样控制信号;
采样单元,与所述检测单元相连,用于基于所接收的采样控制信号获取供电线路的采样电信号;
控制单元,与所述采样单元相连,用于比较所述采样电信号的电压与预设的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并基于比较结果提供漏电保护。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驱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限压检测电路模块,与所述供电线路相连,用于检测所述供电线路的电压,当所检测的电压落入预设限压区间时输出第一采样控制信号。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驱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定时电路模块,与所述限压检测电路模块相连,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限时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驱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基于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设置检测定时,并在所述检测定时超时后输出所述第二采样控制信号。
48.根据权利要求46或47所述的驱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电路模块在所述第一采样控制信号存续时长内输出第二采样控制信号。
49.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驱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是基于所述供电线路中电压变化周期而设置的、或者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长而设定。
50.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驱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比较电路模块,用于比较所采样电信号的电压与预设的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并输出比较结果;
逻辑锁存电路模块,与所述比较电路模块相连,用于锁存所述比较结果并输出相应的锁存信号;其中,所述锁存信号用于表示所述漏电保护电路的漏电保护控制信号。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驱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开关电路模块,与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相连,用于基于所述锁存信号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或断开。
52.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驱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锁存电路模块基于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处于欠电状态而复位。
53.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驱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向驱动电路输出漏电保护控制信号;
所述驱动电路基于所述漏电保护控制信号给予相应漏电保护响应。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驱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含使能控制单元,当所述漏电保护电路输出漏电保护控制信号时,所述使能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漏电保护控制信号给予相应漏电保护响应。
55.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驱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当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时停止对所述供电线路的间隔采样。
56.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驱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检测单元相连,用于在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的同时还控制所述检测单元停止输出所述采样控制信号。
57.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驱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为LED驱动芯片。
58.一种漏电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负载的供电线路进行间隔采样;
依据对所采样的电信号的电压进行检测以确定交流输入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
基于所检测的结果提供漏电保护。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漏电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供电线路进行间隔采样的方式包括:
对所述供电线路的电压进行限压检测;
基于限压检测的结果获取所述供电线路的采样电信号。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漏电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限压检测的结果获取所述供电线路的采样电信号的方式包括:以预设的检测定时为间隔,采集所述供电线路上位于所述限压区间内的采样电信号。
61.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漏电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是基于所述供电线路中电压变化周期而设置的、或者是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长而设定。
62.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漏电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采样的电信号的电压进行检测的方式包括:比较所采样的电信号电压与预设断电保护电压阈值,并基于比较结果确定交流输入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
63.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漏电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检测的结果提供漏电保护的方式包括:
当所检测的结果为交流输入源的电压未被分压时,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当所检测的结果为交流输入源的电压被分压时,控制所述供电线路断开;或者
当所检测的结果为交流输入源的电压未被分压时,控制所述驱动电路向负载供电;当所检测的结果为交流输入源的电压被分压时,控制所述驱动电路给予漏电保护响应。
64.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漏电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时停止对所述供电线路的间隔采样的步骤。
65.一种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所接入的交流电整流后提供给负载的供电线路;
对所述供电线路进行间隔采样;
依据对所采样的电信号的电压进行检测以确定交流输入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
基于所检测的结果提供漏电保护;
当经确认无需提供漏电保护时,向供电线路上的负载供电。
66.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供电线路进行间隔采样的方式包括:
对所述供电线路的电压进行限压检测;
基于限压检测的结果获取所述供电线路的采样电信号。
67.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限压检测的结果获取所述供电线路的采样电信号的方式包括:以预设的检测定时为间隔,采集所述供电线路上位于所述限压区间内的采样电信号。
68.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是基于所述供电线路中电压变化周期而设置的、或者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长而设定。
69.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采样的电信号的电压进行检测的方式包括:比较所采样的电信号电压与预设断电电压阈值,并基于比较结果确定交流输入源的电压是否被分压。
70.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检测的结果提供漏电保护的方式包括:
当所述比较结果为交流输入源的电压未被分压时,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当所述比较结果为交流输入源的电压被分压时,控制所述供电线路断开;或者
当所述比较结果为交流输入源的电压未被分压时,控制所述驱动电路向负载供电;当所述比较结果为交流输入源的电压被分压时,控制所述驱动电路给予漏电保护响应。
71.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控制所述供电线路导通时停止对所述供电线路的间隔采样的步骤。
CN201711252359.8A 2017-12-01 2017-12-01 漏电保护电路、方法及所适用的驱动装置 Pending CN1078091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52359.8A CN107809104A (zh) 2017-12-01 2017-12-01 漏电保护电路、方法及所适用的驱动装置
US15/891,928 US20190170336A1 (en) 2017-12-01 2018-02-08 Leakage protection circuit, method and drive device
US16/515,939 US11002441B2 (en) 2017-12-01 2019-07-18 Leakage protection circuit, method and drive device
US17/207,150 US11490483B2 (en) 2017-12-01 2021-03-19 Leakage protection circuit, method and drive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52359.8A CN107809104A (zh) 2017-12-01 2017-12-01 漏电保护电路、方法及所适用的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9104A true CN107809104A (zh) 2018-03-16

Family

ID=61590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52359.8A Pending CN107809104A (zh) 2017-12-01 2017-12-01 漏电保护电路、方法及所适用的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3) US20190170336A1 (zh)
CN (1) CN107809104A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01096A (zh) * 2018-05-23 2018-11-27 泉芯电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市电电压漏电检测控制电路和方法
CN109709440A (zh) * 2018-12-27 2019-05-03 泉芯电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漏电保护检测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9974198A (zh) * 2019-04-10 2019-07-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掉电辨识方法、装置和空调
CN110323716A (zh) * 2019-07-23 2019-10-11 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漏电保护电路和方法以及照明驱动电路
CN110535095A (zh) * 2019-09-10 2019-12-03 杰华特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 漏电保护电路、保护方法及应用其的照明电路
CN110933810A (zh) * 2019-12-25 2020-03-27 厦门普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双端输入防漏电led灯管的驱动电路装置
WO2020078363A1 (zh) * 2018-10-16 2020-04-23 卡任特照明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灯的驱动电路及对该灯的驱动电路进行操作的方法
CN111366874A (zh) * 2018-12-25 2020-07-03 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漏电检测电路、闪存存储器漏电检测装置和漏电检测方法
CN111432534A (zh) * 2020-04-17 2020-07-17 杰华特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 可控硅调光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11487906A (zh) * 2020-04-21 2020-08-04 上海亨通海洋装备有限公司 水下数据采集控制器及水下接驳盒
CN111510003A (zh) * 2019-01-31 2020-08-07 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电路、芯片、智能开关及电源供电方法
CN111505370A (zh) * 2019-01-31 2020-08-07 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过零检测电路、芯片、智能开关及过零检测方法
CN112019069A (zh) * 2020-09-01 2020-12-01 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控制芯片以及应用其的开关电源
CN112067883A (zh) * 2020-09-14 2020-1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压检测电路、方法及用电设备
CN113473672A (zh) * 2021-05-31 2021-10-01 厦门普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防触电保护及兼容多样电流稳定供电模式的灯管
CN114145077A (zh) * 2019-06-27 2022-03-04 昕诺飞控股有限公司 具有用于检测接触带电电压的人体存在的电路的基于发光二极管led的照明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09104A (zh) * 2017-12-01 2018-03-16 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漏电保护电路、方法及所适用的驱动装置
WO2020094438A1 (en) * 2018-11-08 2020-05-14 Signify Holding B.V. A double ended retrofit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based lighting device for preventing an excess of leakage current during installation of said lighting device, as well as a corresponding method
JP7291051B2 (ja) * 2019-09-25 2023-06-14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負荷駆動装置
CN111711167B (zh) * 2020-07-02 2025-01-07 鑫美地(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漏电检测保护装置及其漏电检测保护方法
CN112188680A (zh) * 2020-09-08 2021-01-05 新余市木林森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Led驱动芯片、led驱动电路及led灯具
US20230051899A1 (en) * 2021-08-11 2023-02-16 Intel Corporation Voltage detector for supply ramp down sequence
CN114630470A (zh) * 2022-02-25 2022-06-14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漏电保护电路、驱动电路及漏电检测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1484A (zh) * 2006-02-09 2006-10-25 朱玉光 一种检测运行电器(电力)设备外壳漏电压的方法和二步防触电方案
CN104979797A (zh) * 2014-04-02 2015-10-14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具有电弧检测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05634134A (zh) * 2016-02-16 2016-06-01 尹登庆 基于快速交流开关的输电控制一体化智慧系统
CN106154110A (zh) * 2016-06-21 2016-11-23 泰华智慧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漏电检测进行故障定位的道路灯具监控的方法
US20170311397A1 (en) * 2012-06-15 2017-10-26 Aleddra Inc. Linear Solid-State Lighting With Electric Shock Prevention
CN207603193U (zh) * 2017-12-01 2018-07-10 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漏电保护电路、芯片及驱动装置、驱动芯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97821B2 (en) 2005-08-08 2016-11-15 Jiaxing Super Lighti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LED tube lamp
CN1328587C (zh) * 2005-12-27 2007-07-25 通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漏电保护装置寿命终止智能检测方法以及设备
US8491159B2 (en) * 2006-03-28 2013-07-23 Wireless Environment, Llc Wireless emergency lighting system
US8519566B2 (en) * 2006-03-28 2013-08-27 Wireless Environment, Llc Remote switch sensing in lighting devices
JP5448584B2 (ja) * 2008-06-25 2014-03-19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半導体装置
US9160224B2 (en) * 2009-11-25 2015-10-13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Load control device for high-efficiency loads
US8810173B2 (en) * 2010-11-18 2014-08-19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Rotating machinery condition monitoring using position sensor
US8471501B2 (en) * 2011-02-22 2013-06-25 Solomon Systech Limited Illumination brightness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US8803432B2 (en) * 2011-05-10 2014-08-12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target light intensity from a phase-control signal
US9059641B2 (en) * 2011-07-05 2015-06-16 Atmel Corporation Main supply zero crossing detection for PFC converter
US20160320381A1 (en) * 2011-09-25 2016-11-03 Therano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analysis
EP2774253A2 (en) * 2011-11-01 2014-09-10 Frederick Johannes Bruwer Capacitive sensing enabled switch mode power supply and data transfer
SG11201402017QA (en) * 2011-11-04 2014-09-26 Deka Products Lp Medical 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s using a plurality of fluid lines
US8547036B2 (en) * 2011-11-20 2013-10-01 Available For Licensing Solid state light system with broadb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 capability
US9980340B2 (en) * 2012-06-15 2018-05-22 Aleddra Inc. Linear solid-state lighting with electric arc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free of fire hazard
JP6068071B2 (ja) * 2012-09-14 2017-01-25 ローム株式会社 負荷駆動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led照明機器
CN103208776A (zh) * 2013-01-23 2013-07-17 陈泽 具有故障自检功能的断路器电路
US20140265900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Laurence P. Sadwick Fluorescent Lamp LED Replacement
KR101539083B1 (ko) * 2014-04-10 2015-07-24 주식회사 아모센스 스위칭 회로를 이용한 엘이디 램프
MX382557B (es) * 2014-06-05 2025-03-13 Deka Products Lp Sistema para calcular un cambio en volumen de fluido en una cámara de bombeo.
WO2016019069A1 (en) * 2014-08-01 2016-02-04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Load control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 driver for a lighting load
US9689536B2 (en) 2015-03-10 2017-06-27 Jiaxing Super Lighti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LED tube lamp
US9756698B2 (en) * 2014-09-28 2017-09-05 Jiaxing Super Lighti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LED tube lamp with two operating modes compatible with electrical ballasts
US10208898B2 (en) * 2015-04-29 2019-02-19 Jiaxing Super Lighti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LED tube lamp with operating modes compatible with electrical ballasts
US9894732B2 (en) * 2014-10-17 2018-02-13 Jiaxing Super Lighti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LED tube lamp compatible with different sources of external driving signal
US10197225B2 (en) * 2015-03-10 2019-02-05 Jiaxing Super Lighti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LED tube lamp
CN106015996A (zh) 2015-03-25 2016-10-12 嘉兴山蒲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led直管灯
US10070498B2 (en) * 2015-04-14 2018-09-04 Jiaxing Super Lighti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LED tube lamp with improved compatibility with electrical ballasts
US10305279B2 (en) * 2015-05-21 2019-05-28 Lutron Technology Company Llc Load control device having a reduced leakage through ground
CN111148302B (zh) * 2015-05-26 2022-11-22 路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自动可调节背光照明的按钮的控制装置
KR20170037345A (ko) * 2015-09-25 2017-04-0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누설전류 보호 회로를 구비한 교류 전원 직결형 램프
EP3366088B1 (en) * 2015-10-23 2020-08-05 Lutron Technology Company LLC Multiple location load control system
CA2987975C (en) 2016-01-22 2024-02-13 Jiaxing Super Lighti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Led tube lamp
CN109196953B (zh) * 2016-05-30 2021-02-09 昕诺飞控股有限公司 照明驱动器保护的方法以及包括这种保护的照明驱动器
US10257899B2 (en) * 2016-06-29 2019-04-09 Liteideas, Llc Automatically reconfiguring light-emitting circuit
CN109830932B (zh) * 2017-02-17 2021-08-31 杰华特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漏电保护电路及照明驱动电路
CN108811226B (zh) * 2017-05-04 2023-04-18 昕诺飞控股有限公司 检测电路以及包括该检测电路的led灯管
US20190098725A1 (en) * 2017-09-28 2019-03-28 Laurence P. Sadwick Universal Solid State Lighting System
CN107809104A (zh) * 2017-12-01 2018-03-16 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漏电保护电路、方法及所适用的驱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1484A (zh) * 2006-02-09 2006-10-25 朱玉光 一种检测运行电器(电力)设备外壳漏电压的方法和二步防触电方案
US20170311397A1 (en) * 2012-06-15 2017-10-26 Aleddra Inc. Linear Solid-State Lighting With Electric Shock Prevention
CN104979797A (zh) * 2014-04-02 2015-10-14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具有电弧检测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05634134A (zh) * 2016-02-16 2016-06-01 尹登庆 基于快速交流开关的输电控制一体化智慧系统
CN106154110A (zh) * 2016-06-21 2016-11-23 泰华智慧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漏电检测进行故障定位的道路灯具监控的方法
CN207603193U (zh) * 2017-12-01 2018-07-10 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漏电保护电路、芯片及驱动装置、驱动芯片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01096A (zh) * 2018-05-23 2018-11-27 泉芯电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市电电压漏电检测控制电路和方法
CN108901096B (zh) * 2018-05-23 2020-08-04 泉芯电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市电电压漏电检测控制电路和方法
CN111148309B (zh) * 2018-10-16 2023-08-25 卡任特照明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灯的驱动电路及对该灯的驱动电路进行操作的方法
US11839004B2 (en) 2018-10-16 2023-12-05 Savant Technologies Llc Driving circuit of a lamp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circuit of the lamp
WO2020078363A1 (zh) * 2018-10-16 2020-04-23 卡任特照明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灯的驱动电路及对该灯的驱动电路进行操作的方法
CN111148309A (zh) * 2018-10-16 2020-05-12 卡任特照明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灯的驱动电路及对该灯的驱动电路进行操作的方法
CN111366874A (zh) * 2018-12-25 2020-07-03 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漏电检测电路、闪存存储器漏电检测装置和漏电检测方法
CN109709440A (zh) * 2018-12-27 2019-05-03 泉芯电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漏电保护检测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11505370A (zh) * 2019-01-31 2020-08-07 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过零检测电路、芯片、智能开关及过零检测方法
CN111510003A (zh) * 2019-01-31 2020-08-07 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电路、芯片、智能开关及电源供电方法
CN109974198B (zh) * 2019-04-10 2020-05-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掉电辨识方法、装置和空调
CN109974198A (zh) * 2019-04-10 2019-07-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掉电辨识方法、装置和空调
CN114145077A (zh) * 2019-06-27 2022-03-04 昕诺飞控股有限公司 具有用于检测接触带电电压的人体存在的电路的基于发光二极管led的照明设备
CN110323716B (zh) * 2019-07-23 2021-12-14 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漏电保护电路和方法以及照明驱动电路
CN110323716A (zh) * 2019-07-23 2019-10-11 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漏电保护电路和方法以及照明驱动电路
CN110535095A (zh) * 2019-09-10 2019-12-03 杰华特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 漏电保护电路、保护方法及应用其的照明电路
CN110933810A (zh) * 2019-12-25 2020-03-27 厦门普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双端输入防漏电led灯管的驱动电路装置
CN111432534A (zh) * 2020-04-17 2020-07-17 杰华特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 可控硅调光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11487906A (zh) * 2020-04-21 2020-08-04 上海亨通海洋装备有限公司 水下数据采集控制器及水下接驳盒
CN112019069A (zh) * 2020-09-01 2020-12-01 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控制芯片以及应用其的开关电源
CN112067883A (zh) * 2020-09-14 2020-1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压检测电路、方法及用电设备
CN113473672A (zh) * 2021-05-31 2021-10-01 厦门普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防触电保护及兼容多样电流稳定供电模式的灯管
CN113473672B (zh) * 2021-05-31 2023-11-14 厦门普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防触电保护及兼容多样电流稳定供电模式的灯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212180A1 (en) 2021-07-08
US11002441B2 (en) 2021-05-11
US20190170336A1 (en) 2019-06-06
US20190338936A1 (en) 2019-11-07
US11490483B2 (en)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90483B2 (en) Leakage protection circuit, method and drive device
CN100454710C (zh) 过电压保护装置
US10075081B2 (en) Insulated synchronous rectification DC/DC converter
US10971990B1 (en) Avoiding false NSN detection in flyback converters
US10218283B2 (en) Insulated synchronous rectification DC/DC converter
TWI530072B (zh) 電容放電電路及其所適用之功率轉換器
US20110210712A1 (en) AC or DC POWER SUPPLY EMPLOYING SAMPLING POWER CIRCUIT
CN110191549B (zh) 一种led精准定时开关灯及其精准定时的驱动电路
US9735689B2 (en) Switching converter and control circuit thereof, current sensing method, AC/DC converter, and power adap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s
TWI661663B (zh) Switching power supply chip and switch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including the same
CN108565843B (zh) 母线电压检测及保护模块、开关电源控制单元和开关电源电路
TWI479764B (zh) 低功耗洩放電路及具有低功耗洩放電路的交流轉換系統
US9577632B2 (en) Wireless switching circuit
CN103915989A (zh) 供电单元的控制电路、电池充电器及控制对供电电源的输入端进行取样的方法
CN211656009U (zh) 开关电源的控制装置、芯片及开关电源
JP2017212795A (ja) コンデンサ放電回路
CN103199690A (zh) 应用于反激式电源的x电容放电控制装置
US8067930B2 (en) Input voltage detecting circuit and power supply having such input voltage detecting circuit
CN107947123B (zh) Acdc开关电源保护电路及acdc开关电源装置
CN207866887U (zh) 一种交流电压检测电路
CN114614659A (zh) X电容的放电控制电路、芯片、电源、电子装置
CN207603193U (zh) 漏电保护电路、芯片及驱动装置、驱动芯片
CN211046751U (zh) 开关电源装置及所适用的电源驱动器
CN211046750U (zh) 开关电源装置及所适用的电源驱动器
US8779749B2 (en) Circuit for controlling an A.C. swit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