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08993B - 一种环形共振结构的手机金属板辐射天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形共振结构的手机金属板辐射天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808993B CN107808993B CN201711106379.4A CN201711106379A CN107808993B CN 107808993 B CN107808993 B CN 107808993B CN 201711106379 A CN201711106379 A CN 201711106379A CN 107808993 B CN107808993 B CN 10780899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ductor
- circuit
- metal strip
- metal
- metal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4—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using equipment having another main function to serve additionally as an antenna, e.g. means for giving an antenna an aesthetic aspec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10—Resonant antenna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2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erating wavebands
- H01Q5/28—Arrangements for establishing polarisation or beam width over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14—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 H01Q5/321—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within a radiating element or between connected radiating el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7/00—Loop antennas with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current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loop and having a directional radiation pattern in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loo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形共振结构的手机金属板辐射天线,涉及手机天线领域。环形共振结构的手机辐射天线包括金属条、接地线路和馈电线路,所述金属条一端与金属板导通连接,所述金属条通过馈电线路连接到金属板上的信号源,所述金属条通过接地线路连接到金属板上的地电位,还包括包含电感器的线路,所述包含电感器的线路一端与金属条连接。本发明的手机金属板辐射天线形成三个环形共振结构,在不影响PIFA天线三次共振模的情况下,此共振结构同时产生一个新的二次共振模,可以工作在天线的中间频段,从而有效提升天线的带宽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天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形共振结构的手机金属板辐射天线。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设计同质化严重,全面屏已经成为手机新的设计趋势,越来越多的品牌旗舰机型选择将屏占比最大化作为新一代智能手机的创新方向。虽然全面屏手机为消费者从外观和视觉上带来全新的体验,但其对天线设计却带来了巨大的难题和挑战。因为屏占比最大化的结果就是最大化的挤占天线的有效面积,最终影响天线的辐射效率和带宽,使其难以覆盖国内所有LTE的通信频段。
一般来说,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是通过开源的方式,在射频的发射端提高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的功率,从而弥补天线效率的衰减;二是增加天线个数,然后通过多工器将每个天线负责的频段组合到一起。
以上两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
第一种方法需要支持更高功率的滤波器,使手机的耗电量增大;第二种方法会占用手机内部有限的空间,特别在MIMO天线环境下,空间上的限制将会更加严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金属板上连接一金属条,通过包含电感器的线路一端连接金属条来达到覆盖国内所有LTE频段的手机金属辐射天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环形共振结构的手机金属板辐射天线,包括金属条、接地线路和馈电线路,所述金属条一端与金属板导通连接,所述金属条通过馈电线路连接到金属板上的信号源,所述金属条通过接地线路连接到金属板上的地电位,还包括包含电感器的线路,所述包含电感器的线路一端与金属条连接。
上述包含电感器的线路与金属板之间形成电容寄生成分。
上述包含电感器的线路连接金属条的一端为首端,所述包含电感器的线路的另一端为末端,所述首端与末端投影到同一平面上的最短直线距离大于10mm。
上述金属条另一端至包含电感器的线路首端投影到同一平面上的最短距离小于15mm。
上述包含电感器的线路为包含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所述金属条通过包含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连接到金属板上。
上述包含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连接金属条的一端为首端,所述包含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连接金属板的一端为末端,所述首端与末端投影到同一平面上的最短直线距离大于10mm。
上述金属条另一端至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的首端投影到同一平面上的最短距离小于15mm。
上述包含电感器的线路为包含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所述金属条通过包含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连接到接地线路上。
上述包含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连接金属条的一端为首端,所述包含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连接接地线路的一端为末端,所述首端与末端投影到同一平面上的最短直线距离大于10mm。
上述金属条另一端至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的首端投影到同一平面上的最短距离小于15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手机金属板辐射天线形成三个环形共振结构,在不影响PIFA天线三次共振模的情况下,此共振结构同时产生一个新的二次共振模,可以工作在天线的中间频段,从而有效提升天线的带宽性能;本发明即使手机天线的有效面积的宽度被限制在1至3mm,天线也能覆盖国内所有LTE频段,无需额外增加手机的功耗和制造成本;仅利用手机固有的金属板上的一根金属条作为天线耦合结构,从而激发金属板本身成为信号辐射体,能够彻底取消传统的内置天线,大幅节省手机天线的原材料成本和天线安装的时间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环形共振结构的手机金属板辐射天线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2环形共振结构的手机金属板辐射天线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3环形共振结构的手机金属板辐射天线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1至3的环形共振结构图。
图中:1-金属条,2-馈电线路,3-接地线路,4-包含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5-电容器,6-电感器,7-金属板,11-金属条,12-馈电线路,13-接地线路,14-包含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15-电容器,16-电感器,17-金属板,21-金属条,22-馈电线路,23-接地线路,24-包含电感器的线路,25-电感器,26-金属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现结合实施例及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环形共振结构的手机金属板辐射天线,包括金属条21、接地线路22和馈电线路23,金属条21一端与金属板26导通连接,金属条21通过馈电线路22连接到金属板26上的信号源,金属条21通过接地线路23连接到金属板26上的地电位,还包括包含电感器的线路24,包含电感器的线路24一端与金属条21连接;包含电感器的线路24与金属板26之间形成电容寄生成分;从而包含电感器的线路24具有电感器25和电容器的作用;优选的,包含电感器的线路24连接金属条21的一端为首端E,包含电感器的线路24的另一端为末端F,首端E与末端F投影到同一平面上的最短直线距离大于10mm;金属条21另一端至电感器的线路24的首端E投影到同一平面上的最短距离小于15mm。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三个环形共振结构对天线的辐射带宽起到关键性作用。第一个环形共振结构由包含电感器的线路24、包含电感器的线路24与金属板26之间形成电容寄生成分、金属板26和金属条21连接部分构成,此共振结构的基础共振在700MHz到900MHz形成环形电流分布,并与金属板26之间产生电场耦合,激发金属板26成为辐射体;另外,第一个环形共振结构同时耦合出二次共振,其耦合系数由包含电感器的线路24的长度决定,并在1500MHz到1800MHz的频段与金属板26之间产生电磁耦合,激发金属板26成为辐射体。第一个环形共振结构的基础共振频率和二次共振频率都通过包含电感器的线路24与金属板26之间形成电容寄生成分控制,二次共振频率还可以通过包含电感器的线路24与金属板26之间形成电容寄生成分和电感器25分别控制;第二个环形共振结构由馈电线路22、金属条21和金属板26之间连接部分构成,此共振结构在2GHz至2.4GHz的频段形成环形电流分布,并与金属板26之间产生电磁耦合,激发金属板26成为辐射体,第二个环形共振结构的共振频率可以通过馈电线路22的位置和金属条21与金属板26的连接位置控制。第三个环形共振结构由馈电线路22和接地线路23构成,此共振结构在2.5GHz到2.7GHz频段通过电磁场耦合效应激发金属条21的三次共振,并与金属板26之间产生电磁耦合,激发金属板26成为辐射体,第三个环形共振结构的共振频率由金属条21的长度决定,也可以在接地线路23上设置匹配无器件来实现对共振频率的控制。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环形共振结构的手机金属板辐射天线,包括金属条1、馈电线路2、接地线路3以及包含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4,金属条1一端与金属板7导通连接,金属条1通过馈电线路2连接到金属板7上的信号源,金属条1通过接地线路3连接到金属板7上的地电位,金属条1通过包含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4连接到金属板7上。优选的,包含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4连接金属条1的一端为首端A,包含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4连接金属板7的一端为末端B,首端A与末端B投影到同一平面上的最短直线距离大于10mm;金属条1另一端至包含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4的首端A投影到同一平面上的最短距离小于15mm。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三个环形共振结构对天线的辐射带宽起到关键性作用。第一个环形共振结构由包含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4、金属板7和金属条1连接部分构成,此共振结构的基础共振在700MHz到900MHz形成环形电流分布,并与金属板7之间产生电场耦合,激发金属板7成为辐射体;另外,第一个环形共振结构同时耦合出二次共振,其耦合系数由包含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4的长度决定,并在1500MHz到1800MHz的频段与金属板7之间产生电磁耦合,激发金属板7成为辐射体。第一个环形共振结构的基础共振频率和二次共振频率都通过电容器5控制,二次共振频率还可以通过电容器5和电感器6分别控制;第二个环形共振结构由馈电线路2、金属条1和金属板7之间连接部分构成,此共振结构在2GHz至2.4GHz的频段形成环形电流分布,并与金属板7之间产生电磁耦合,激发金属板7成为辐射体,第二个环形共振结构的共振频率可以通过馈电线路2的位置和金属条1与金属板7的连接位置控制。第三个环形共振结构由馈电线路2和接地线路3构成,此共振结构在2.5GHz到2.7GHz频段通过电磁场耦合效应激发金属条1的三次共振,并与金属板7之间产生电磁耦合,激发金属板7成为辐射体,第三个环形共振结构的共振频率由金属条1的长度决定,也可以在接地线路3上设置匹配无器件来实现对共振频率的控制。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一种环形共振结构的手机金属板辐射天线,包括金属条11、馈电线路12、接地线路13以及包含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14,金属条11一端与金属板17导通连接,金属条11通过馈电线路12连接到金属板17上的信号源,金属条11通过接地线路13连接到金属板17上的地电位,金属条11通过包含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14连接到接地线路13上。优选的,包含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14连接金属条11的一端为首端C,包含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14连接接地线路13的一端为末端D,首端C与末端D投影到同一平面上的最短直线距离大于10mm。金属条11另一端至包含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14的首端C投影到同一平面上的最短距离小于15mm。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三个环形共振结构对天线的辐射带宽起到关键性作用。第一个环形共振结构由包含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14、接地线路13部分线路、金属板17和金属条11连接部分构成,此共振结构的基础共振在700MHz到900MHz形成环形电流分布,并与金属板17之间产生电场耦合,激发金属板17成为辐射体;另外,第一个环形共振结构同时耦合出二次共振,其耦合系数由包含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14的长度决定,并在1500MHz到1800MHz的频段与金属板17之间产生电磁耦合,激发金属板17成为辐射体。第一个环形共振结构的基础共振频率和二次共振频率都通过电容器15控制,二次共振频率还可以通过电容器15和电感器16分别控制;第二个环形共振结构由馈电线路12、金属条11和金属板17之间连接部分构成,此共振结构在2GHz至2.4GHz的频段形成环形电流分布,并与金属板17之间产生电磁耦合,激发金属板17成为辐射体,第二个环形共振结构的共振频率可以通过馈电线路12的位置和金属条11与金属板17的连接位置控制。第三个环形共振结构由馈电线路12和接地线路13构成,此共振结构在2.5GHz到2.7GHz频段通过电磁场耦合效应激发金属条11的三次共振,并与金属板17之间产生电磁耦合,激发金属板17成为辐射体,第三个环形共振结构的共振频率由金属条11的长度决定,也可以在接地线路13上设置匹配无器件来实现对共振频率的控制。
Claims (3)
1.一种环形共振结构的手机金属板辐射天线,包括金属条、接地线路和馈电线路,所述金属条一端与金属板导通连接,所述金属条通过馈电线路连接到金属板上的信号源,所述金属条通过接地线路连接到金属板上的地电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含电感器的线路,所述包含电感器的线路一端与金属条连接;所述包含电感器的线路与金属板之间形成电容寄生成分;所述包含电感器的线路连接金属条的一端为首端,所述包含电感器的线路的另一端为末端,所述首端与末端投影到同一平面上的最短直线距离大于10mm;所述金属条另一端至包含电感器的线路的首端投影到同一平面上的最短距离小于15mm;包含电感器的线路、包含电感器的线路与金属板之间形成电容寄生成分、金属板和金属条连接部分构成第一个环形共振结构;馈电线路、金属条和金属板之间连接部分构成第二个环形共振结构;馈电线路和接地线构成第三个环形共振结构。
2.一种环形共振结构的手机金属板辐射天线,包括金属条、接地线路和馈电线路,所述金属条一端与金属板导通连接,所述金属条通过馈电线路连接到金属板上的信号源,所述金属条通过接地线路连接到金属板上的地电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含电感器的线路,所述包含电感器的线路一端与金属条连接;所述包含电感器的线路为包含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所述金属条通过包含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连接到金属板上;所述包含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连接金属条的一端为首端,所述包含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连接金属板的一端为末端,所述首端与末端投影到同一平面上的最短直线距离大于10mm;所述金属条另一端至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的首端投影到同一平面上的最短距离小于15mm;包含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金属板和金属条连接部分构成第一个环形共振结构;馈电线路、金属条和金属板之间连接部分构成第二个环形共振结构;馈电线路和接地线路构成第三个环形共振结构。
3.一种环形共振结构的手机金属板辐射天线,包括金属条、接地线路和馈电线路,所述金属条一端与金属板导通连接,所述金属条通过馈电线路连接到金属板上的信号源,所述金属条通过接地线路连接到金属板上的地电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含电感器的线路,所述包含电感器的线路一端与金属条连接;所述包含电感器的线路为包含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所述金属条通过包含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连接到接地线路上;所述包含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连接金属条的一端为首端,所述包含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连接接地线路的一端为末端,所述首端与末端投影到同一平面上的最短直线距离大于10mm;所述金属条另一端至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有首端投影到同一平面上的最短距离小于15mm;包含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线路、接地线路部分线路、金属板和金属条连接部分构成第一个环形共振结构;馈电线路、金属条和金属板之间连接部分构成第二个环形共振结构;馈电线路和接地线路构成第三个环形共振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106379.4A CN107808993B (zh) | 2017-11-10 | 2017-11-10 | 一种环形共振结构的手机金属板辐射天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106379.4A CN107808993B (zh) | 2017-11-10 | 2017-11-10 | 一种环形共振结构的手机金属板辐射天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08993A CN107808993A (zh) | 2018-03-16 |
CN107808993B true CN107808993B (zh) | 2024-01-19 |
Family
ID=61583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106379.4A Active CN107808993B (zh) | 2017-11-10 | 2017-11-10 | 一种环形共振结构的手机金属板辐射天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80899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80189A (zh) * | 2019-07-23 | 2019-10-25 | 广东以诺通讯有限公司 | 一种小型化天线及终端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81619A (zh) * | 2000-10-20 | 2004-03-10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无线设备 |
CN103887596A (zh) * | 2003-11-13 | 2014-06-25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多模式天线、其制造方法及使用了该天线的便携无线终端 |
CN103928761A (zh) * | 2014-04-01 | 2014-07-16 | 刘扬 | 一种利用共振式馈电结构的宽带天线 |
CN204088565U (zh) * | 2014-08-20 | 2015-01-07 | 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Wifi天线及应用该wifi天线的无线通信装置 |
CN105762487A (zh) * | 2015-04-24 | 2016-07-1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天线匹配方法、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
CN207637991U (zh) * | 2017-11-10 | 2018-07-20 | 深圳汉阳天线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环形共振结构的手机金属板辐射天线 |
-
2017
- 2017-11-10 CN CN201711106379.4A patent/CN10780899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81619A (zh) * | 2000-10-20 | 2004-03-10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无线设备 |
CN103887596A (zh) * | 2003-11-13 | 2014-06-25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多模式天线、其制造方法及使用了该天线的便携无线终端 |
CN103928761A (zh) * | 2014-04-01 | 2014-07-16 | 刘扬 | 一种利用共振式馈电结构的宽带天线 |
CN204088565U (zh) * | 2014-08-20 | 2015-01-07 | 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Wifi天线及应用该wifi天线的无线通信装置 |
CN105762487A (zh) * | 2015-04-24 | 2016-07-1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天线匹配方法、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
CN207637991U (zh) * | 2017-11-10 | 2018-07-20 | 深圳汉阳天线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环形共振结构的手机金属板辐射天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08993A (zh) | 2018-03-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565209B (zh) | 移动终端及其天线 | |
CN107181045B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及具有该天线的移动终端 | |
CN109390693B (zh) |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 |
EP2242144B1 (en) | Multi-band internal antenna | |
CN103117452B (zh) | 一种新型lte终端天线 | |
US9325066B2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signing antenna element thereof | |
US8711051B2 (en) | Antenna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
EP3057177B1 (en) | Adjustable antenna and terminal | |
CN111029729A (zh) |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103236583A (zh) | 一种增强带宽的新型lte金属框天线 | |
EP3246989B1 (en) | Multi-frequency antenna and terminal device | |
CN101752675A (zh) | 双频天线及应用该双频天线的无线通信装置 | |
US10177463B2 (en) | Antenna syste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KR101756607B1 (ko) | 다중주파수 안테나 및 단말기 | |
CN103081220A (zh) | 天线装置及无线通信机 | |
EP2991163B1 (en) | Decoupled antenna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
CN204257819U (zh) | 多频段宽频抗金属天线 | |
EP4462595A1 (en) | Antenna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Valkonen et al. | Capacitive coupling elements—Changing the way of designing antennas | |
KR101740060B1 (ko) | 안테나 급전 구조체 및 안테나 | |
CN104953276A (zh) | 一种通讯电子设备及其天线装置 | |
CN102655264A (zh) | 天线装置和包括这种天线装置的便携式无线电通信设备 | |
US20180083345A1 (en) | Multi-Band Antenna and Terminal Device | |
CN109818137B (zh) | 一种移动终端多天线装置 | |
CN108432048B (zh) | 一种缝隙天线和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