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02179A - 饮料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饮料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802179A CN107802179A CN201710791247.3A CN201710791247A CN107802179A CN 107802179 A CN107802179 A CN 107802179A CN 201710791247 A CN201710791247 A CN 201710791247A CN 107802179 A CN107802179 A CN 10780217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lk
- gear
- pump
- side magnet
- m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0—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with dispensing means for adding a measured quantity of ingredients, e.g. coffee, water, sugar, cocoa, milk, tea
- A47J31/41—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with dispensing means for adding a measured quantity of ingredients, e.g. coffee, water, sugar, cocoa, milk, tea of liquid ingredi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2—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with incorporated grinding or roasting means for coffe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4485—Nozzles dispensing heated and foamed milk, i.e. milk is sucked from a milk container, heated and foamed inside the device, and subsequently dispensed from the nozzl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4489—Steam nozzles, e.g. for introducing into a milk container to heat and foam mil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饮料制造装置,该涉及饮料制造装置具有维修性较高的牛奶发泡器。饮料制造装置(1)包括:大径齿轮(742)及小径齿轮(743)(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壳体(741),其在内部空间收纳大径齿轮(742)及小径齿轮(743);电机侧磁体(252);齿轮泵用电机(25)(电机),电机侧磁体(252)安装在该电机的旋转轴上;以及泵侧磁体(745),其与电机侧磁体(252)磁耦合,内置于大径齿轮(742)。泵侧磁体(745)形成为圆柱状,仅在圆柱的一个底面具有至少一对磁极,是形成磁力线从该底面通过内部再到该底面的闭磁路的闭磁路型的磁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牛奶的饮料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制造和/或供应咖啡饮料或清凉饮料水的饮料制造装置已经普及。在这样的饮料制造装置中例如存在将泡沫牛奶或蒸牛奶与咖啡混合来制造咖啡饮料的装置。此外,泡沫牛奶是指使牛奶发泡后的牛奶。另外,蒸牛奶是指使用蒸汽加热后的牛奶,是牛奶的泡沫与液体混合的状态下的牛奶。
作为具备能够制造泡沫牛奶或蒸牛奶的装置(牛奶发泡器)的饮料制造装置,例如有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牛奶发泡器。即,从牛奶容器送出的牛奶在第一混合室与空气混合,生成泡沫状的牛奶与空气的混合物(即,泡沫牛奶)。在第一混合室生成的泡沫牛奶在通过牛奶泵压缩后,根据需要在第二混合室通过高温蒸汽加热。从第二混合室流出的泡沫牛奶流入到调质器中。调质器使泡沫牛奶均质化。由此,使泡沫牛奶内的气泡微细化,更均匀地分配于牛奶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132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牛奶发泡器存在维修性较低的问题。因此,期待具有维修性较高的牛奶发泡器的饮料制造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维修性较高的牛奶发泡器的饮料制造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包括: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壳体,其在内部空间收纳所述第一齿轮及所述第二齿轮;电机侧磁体;电机,所述电机侧磁体安装在该电机的旋转轴上;以及泵侧磁体,其与所述电机侧磁体磁耦合,内置于所述第一齿轮,所述泵侧磁体形成为圆柱状,仅在所述圆柱的一个底面具有至少一对磁极,是形成磁力线从该底面通过内部再到该底面的闭磁路的闭磁路型的磁体。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具有维修性较高的牛奶发泡器的饮料制造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饮料制造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咖啡抽出部的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蒸汽供应部、牛奶供应部、空气供应部的结构的图。
图4是喷嘴单元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喷嘴单元的分解图。
图6是对沿着图4的线V-V’的牛奶发泡器的纵剖面从前方观察时的图。
图7是齿轮泵及其周边结构的分解图。
图8是表示大径齿轮和小径齿轮、以及壳体的内部空间的尺寸的图。
图9是牛奶发泡器的左视图,是局部地透视其内部的图。
图10是对分支部、阀及电机侧齿轮从左侧方观察的部分剖面图,是表示第一出口及第二出口的切换的图。
图11是喷嘴单元及阀用电机的仰视图。
图12A是用于例示泵侧磁体的形状的图。
图12B是对泵侧磁体的磁极进行了示例的图。
图12C是对泵侧磁体的磁通进行了示例的图。
图12D是表示在泵侧磁体上利用磁性体将磁路连接的例子的图。
图13A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泵侧磁体的形状的图。
图13B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泵侧磁体的磁极进行表示的图。
图13C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泵侧磁体的磁通进行表示的图。
图13D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泵侧磁体的磁极的另一例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饮料制造装置
2 主体
3 门
4 按钮组
5 存储罐
6 牛奶冷藏箱
7 喷嘴单元
8 接水盘
9 牛奶盒
10 容器
21 咖啡抽出部
211 热水罐
212 热水泵
213 过滤器
214 热水供应阀
215 咖啡侧热水供应配管
216 升降装置
217 气缸单元
218 端盖
219 气缸
2210 活塞
2211 抽出孔
2212 咖啡液配管
2213 研磨机
22 蒸汽供应部
221 电磁泵
222 牛奶侧热水供应配管
223 蒸汽发生器
224 蒸汽用配管
225 三通阀
23 牛奶供应部
231 牛奶供应配管
24 空气供应部
241 气泵
242 空气供应配管
243 空气阀
25 齿轮泵用电机
251 旋转轴
252 电机侧磁体
26 阀用电机
261 旋转轴
262 电机侧齿轮
71 罩
72 咖啡用喷嘴
73 牛奶发泡器
74 齿轮泵
741 壳体
742 大径齿轮
743 小径齿轮
744 盖
745 泵侧磁体
746 牛奶用入口
747 空气用入口
748 牛奶用出口
75 分支部
751 入口
752 第一出口
753 第二出口
754 开口
76 阀
761 旋转体
762 第一环形槽
763 第二环形槽
764 第一O型环
765 第二O型环
766 阀侧齿轮
77 冷牛奶用喷嘴
78 调质器
79 牛奶用流路
710 热牛奶用喷嘴
800 泵侧磁体的一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有时省略不必要的详细说明、例如已被熟知的事项的详细说明或对实质上相同的结构的重复说明等。
此外,以下的说明及参照的附图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而提供的,不是为了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要求。
<1-1.方向的定义>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方向进行定义。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饮料制造装置1的前表面与用户相面对时的、沿着从左向右或者从右向左的轴的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另外,将饮料制造装置1的前表面与用户相面对时的、沿着从饮料制造装置1的前表面向背面或者从背面向前表面的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另外,将饮料制造装置1的前表面与用户相面对时的、从饮料制造装置1的底面向上表面或者从上表面向底面的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以下,有时将沿着左右方向、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的轴分别称作x轴、y轴、z轴。
<1-2.饮料制造装置1的概略结构>
图1是饮料制造装置1的立体图。饮料制造装置1例如用于业务而设置在店铺等中。饮料制造装置1具备:主体2、门3、按钮组4(参照由点线围成的部分)、存储罐5、牛奶冷藏箱6、喷嘴单元7、接水盘8。
门3可自由开闭地安装在主体2的前表面。按钮组4配置于门3的前表面。使在按钮组4中包含的多个按钮分别对应饮料制造装置1可提供的饮料的种类(浓咖啡、滴落式咖啡(热·冰)、拿铁咖啡(热·冰)、卡布奇诺(热·冰)等)。若由用户对对应了所希望的饮料的按钮进行操作,则饮料制造装置1制造并提供与所操作的按钮对应的饮料。此外,将本实施方式中的饮料制造装置1设为对使用了咖啡的饮料进行制造的装置。
存储罐5安装在主体2的上表面,对咖啡豆进行保存。牛奶冷藏箱6收纳至少一个牛奶盒9(参照后述的图3)并以低温保存。
喷嘴单元7设于主体2的前表面,将在主体2的内部制造的饮料向下方喷出。另外,喷嘴单元7使用从牛奶冷藏箱6供应的牛奶来生成泡沫牛奶(热·冷)、蒸牛奶(热)、冷牛奶等,并向下方喷出。这些牛奶与在主体2的内部制造的饮料各自单独地从喷嘴单元7喷出,在容器10内混合,由此生成各式各样的饮料。
接水盘8从主体2的下端部向前方突出,放置饮料的容器10。从喷嘴单元7喷出的饮料被提供到放置在接水盘8上的容器10内。另外,接水盘8收集并储存从喷嘴单元7滴下或从容器10中溢出的饮料。
如后述的图2所示,在主体2的内部设有使用在存储罐5中保存的咖啡豆生成咖啡的咖啡抽出部21。另外,如后述的图3所示,在主体2的内部还设有:蒸汽供应部22、牛奶供应部23、空气供应部24。此外,关于咖啡抽出部、蒸汽供应部、牛奶供应部及空气供应部,本案申请人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第2013-165814号公报等中进行了公开。
图2是表示咖啡抽出部21的结构的图。如图2所示,咖啡抽出部21具有:热水罐211、热水泵212、过滤器213、热水供应阀214、咖啡侧热水供应配管215、升降装置216、气缸单元217、端盖218、咖啡液配管2212、研磨机2213。
热水罐211是大气开放型的罐,将规定量的饮料水以通过内置的加热器(未图示)加热至规定温度的状态进行储存。
热水泵212是将热水罐211内的热水加压后使其排出的泵。热水泵212的排出口连接咖啡侧热水供应配管215的上游端。在咖啡侧热水供应配管215上,从上游侧按顺序设置过滤器213、和由电磁阀等构成的热水供应阀214。咖啡侧热水供应配管215的下游端可插拔地与后述的气缸219的热水供应口连接。
气缸单元217构成为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具有:气缸219、和活塞2210。气缸219的上表面开口。另一方面,在气缸219的下端部附近的侧面形成热水供应口。活塞2210具有透水性,能够在气缸219的内部空间移动。
端盖218设于气缸单元217的上方,嵌入到上升后的气缸219中堵塞其开口。由将气缸219堵塞的端盖218的下表面、气缸219的内周面及活塞2210的上表面围成的空间形成咖啡液的抽出室。
在端盖218上形成从端盖218的下表面贯通到上表面的抽出孔2211。在抽出室内得到的咖啡液在该抽出孔2211中通过。该抽出孔2211的上端以通过咖啡液配管2212与咖啡用喷嘴72流体连通的方式与咖啡用喷嘴72连接。
在主体2内部的上方设置研磨机2213。研磨机2213将收纳于存储罐5中的咖啡豆粉碎来生成豆粉。
接着,对咖啡抽出部21的动作进行说明。若按钮组4(参照图1)中的特定的按钮被操作,则研磨机2213生成豆粉。所生成的豆粉被投入到上述的抽出室。
接着,气缸单元217利用升降装置216上升,端盖218被压入到气缸219的开口内。由此,抽出室内的豆粉在活塞2210与端盖218之间被压缩。
接着,热水泵212运行,且热水供应阀214打开,规定量的热水从热水罐211向气缸219内加压供应。其结果,得到了高浓度的咖啡液。这里,在过滤器213和热水供应阀214之间设有未图示的流量计,该流量计对热水向气缸219的供应量进行测定。所得到的咖啡液从端盖218送出,经由咖啡液配管2212从咖啡用喷嘴72排出。之后,咖啡液注入到放置于接水盘8(参照图1)上的容器10中。
接着,对设于主体2的内部的蒸汽供应部22、牛奶供应部23、空气供应部24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蒸汽供应部22、牛奶供应部23、空气供应部24的结构的图。如图3所示,蒸汽供应部22具有:电磁泵221、牛奶侧热水供应配管222、蒸汽发生器223、蒸汽用配管224、三通阀225。此外,蒸汽供应部22与咖啡抽出部21共有热水罐211。
通过电磁泵221的运行,热水罐211内的热水经由牛奶侧热水供应配管222向蒸汽发生器223供应。蒸汽发生器223被内置的电加热器(未图示)控制为平时为恒定温度,使用通过电磁泵221的运行而供应的热水来生成蒸汽。所生成的蒸汽经由蒸汽用配管224及三通阀225向热牛奶用喷嘴710供应。
另外,如图3所示,除了上述的牛奶冷藏箱6,牛奶供应部23还具有牛奶供应配管231。
牛奶供应配管231的上游端插入到容纳于牛奶冷藏箱6的牛奶盒9的内部。另外,牛奶供应配管231的下游端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齿轮泵74(参照图4等)的牛奶用入口746连接。
另外,如图3所示,空气供应部24具有:气泵241、空气供应配管242、空气阀243。
气泵241被未图示的电机驱动,将外部的空气吸入后向空气供应配管242送出。空气供应配管242的下游端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齿轮泵74的空气用入口747连接。另外,在空气供应配管242的中途设置由电磁阀等构成的空气阀243。若空气阀243开放,则从气泵241送出的空气经由空气供应配管242向空气用入口747供应。
<1-3.喷嘴单元及其相关结构>
接着,参照图1、以及图4至图11,对喷嘴单元7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及图4所示,喷嘴单元7设于主体2的前表面,包含:罩71、咖啡用喷嘴72、牛奶发泡器73。此外,在图4中未示出罩71。如图4至图11所示,牛奶发泡器73具有:齿轮泵74、分支部75、阀76、冷牛奶用喷嘴77、调质器78、牛奶发泡器内的牛奶用流路79、热牛奶用喷嘴710。
齿轮泵74是将牛奶移送的移送泵。如图6及图7所示,齿轮泵74具有:壳体741、大径齿轮742、小径齿轮743、盖744。
大径齿轮742及小径齿轮743是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的一例。大径齿轮742及小径齿轮743以彼此啮合的状态收纳于壳体741内。另外,在大径齿轮742中内置泵侧磁体745。关于泵侧磁体745的细节将后述。
图8是表示大径齿轮742及小径齿轮743的尺寸、和壳体的内部空间的尺寸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将大径齿轮742及小径齿轮743的齿顶圆直径设为OD1、OD2,将两齿轮742、743的齿根圆直径设为RD1、RD2。另外,两齿轮742、743的齿宽(y轴方向宽度)彼此实质相同,设为W(未图示)。另外,大径齿轮742从本饮料制造装置1的正面观察是顺时针旋转(参照箭头a),小径齿轮743从同方向观察是逆时针旋转(参照箭头b)。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小径齿轮743随大径齿轮742从动旋转。
壳体741例如由树脂等非磁性材料制作。在该壳体741中形成收纳两齿轮742、743的内部空间IS1。如图8所示,由大径侧圆弧面S1、小径侧圆弧面S2、底面S3、上表面S4、前表面S5定义该内部空间IS1。
圆弧面S1、S2在从y轴方向的正面观察时,是包含呈圆弧的边的圆弧状的面,该圆弧的半径大概是OD1/2、OD2/2。
底面S3在从正面观察时,是包含与两圆弧面S1、S2的齿顶圆相切的下侧的两条切线(图8中的与纸面垂直的两条线段)的面。相对于此,上表面S4是包含上侧的两条切线(图8中的与纸面垂直的两条线段)的面。前表面S5是将由面S1~S4围成的空间IS1在主体2的前表面侧(图8中的跟前侧)闭合的面。
此外,内部空间IS1也可以相对于上述尺寸具有公差程度的差。另外,在齿轮泵74的设计阶段,也可以设计为相对于上述尺寸具有一些余量。
另外,如图6及图7所示,壳体741具有:牛奶用入口746、空气用入口747、牛奶用出口748。牛奶用入口746是能够通过在壳体741的上表面S4上形成的通孔与齿轮泵74的吸入侧流体连通的圆筒或管状的部件。上述的牛奶供应配管231的下游端可流体连通地与牛奶用入口746连接。
空气用入口747是能够通过在壳体741上形成的通孔与齿轮泵74的内部空间IS1流体连通的圆筒或管状的部件。上述的空气供应配管242的下游端可流体连通地与空气用入口747连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用入口747与牛奶用入口746同样地,构成为能够与齿轮泵74的吸入侧流体连通。优选牛奶用入口746及空气用入口747形成于上表面S4的中央或其附近。
牛奶用出口748是出口的一例,是在壳体741的底面S3形成的通孔。该牛奶用出口748能够与分支部75流体连通。优选牛奶用出口748形成于底面S3的中央或其附近。
如图6等所示,以上的壳体741以使内部空间IS1的底面S3与xy平面平行的方式安装于主体2的前表面。而且,盖744将收纳有两齿轮742、743的壳体741的开口部分闭合。
为了使大径齿轮742旋转,如图5及图7所示,在主体2中内置齿轮泵用电机25。齿轮泵用电机25是电机的一例,具有:旋转轴251、电机侧磁体252。电机侧磁体252与在大径齿轮742中内置的泵侧磁体745(参照图6)磁耦合,将由齿轮泵用电机25生成的驱动转矩向泵侧磁体745传递。
如图9所示,分支部75是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圆筒或管状的部件。在该分支部75中形成圆柱形状的内部空间IS2。在分支部75的上部靠前处形成与牛奶用出口748流体连通的入口751。在分支部75的下部后端侧形成与冷牛奶用喷嘴77流体连通的第一出口752。在分支部75的前端以与后述的牛奶用流路79流体连通的方式形成第二出口753。在分支部75的后端形成有被后述的阀76插入的开口754。
阀76插入到分支部75的内部空间IS2的开口754中,具有大致圆柱形状的旋转体761。在该旋转体761的外周面(换言之,侧面)上形成第一环形槽762、第二环形槽763。第一环形槽762的轴心与y轴平行,而第二环形槽763的轴心与y轴不平行且从x轴方向观察时相对于y轴倾斜。如图10所示,在以上的第一环形槽762及第二环形槽763上安装第一O型环764及第二O型环765。此外,在图9中,为了便于理解,未示出O型环764、765,在图10中,为了便于理解,未示出环形槽762、763。
这里,如图10所示,两O型环764、765之间的y轴方向上的空间距离(以下,称作环间距离)d根据阀76的周面上的位置(换言之,距阀76的中心轴的方位)而不同。因此,通过旋转体761的旋转,如图10上半区所示,在环间距离d最短的部分朝向上方时,入口751与第二出口753流体连通(参照单点划线的箭头),如图10下半区所示,在该最短部分朝向下方时,入口751与第一出口752流体连通(参照单点划线的箭头)。
另外,为了阀76的旋转,如图10所示,在阀76的后端安装阀侧齿轮766。更具体地,在使自身的旋转轴与阀76的中心轴对齐的状态下安装阀侧齿轮766。这里,为了将牛奶发泡器73容易地安装到主体2上,优选使阀侧齿轮766相对于主体2可插拔。
为了阀76的旋转,如图4及图5所示,在主体2中内置阀用电机26。如图11所示,阀用电机26具有:旋转轴261、电机侧齿轮262。如图11所示,电机侧齿轮262固定于旋转轴261的前端,与阀侧齿轮766啮合。
冷牛奶用喷嘴77通过分支部75一体地安装于壳体741。如图9所示,该冷牛奶用喷嘴77是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圆筒或管状的部件。在该冷牛奶用喷嘴77中形成圆柱形状的内部空间IS3。在冷牛奶用喷嘴77的上端形成使第一出口752与内部空间IS3流体连通的入口。另外,冷牛奶用喷嘴77的下端以与内部空间IS3流体连通的方式开口,调质器78从该开口插入到内部空间IS3内。
牛奶用流路79的上游端可流体连通地与第二出口753连接,其下游端可流体连通地与热牛奶用喷嘴710连接。如图5所示,热牛奶用喷嘴710可流体连通地与蒸汽用配管224的下游端连接。
<1-4.牛奶发泡器的动作(蒸牛奶制成时)>
接着,对上述结构的牛奶发泡器73的动作例进行说明。首先,在按钮组4中的特定的按钮被操作,且所操作的按钮是使用了蒸牛奶的饮料的情况下,设于主体2内部的未图示的微型计算机以下述方式对上述结构的各部进行控制。
微型计算机对阀用电机26进行驱动。由此,旋转轴261旋转。在旋转轴261上产生的力通过前端的电机侧齿轮262及阀侧齿轮766传递到阀76。在生成蒸牛奶的情况下,微型计算机控制阀用电机26,使阀76旋转以使环间距离d的最短部分朝向上方,使阀76停止。由此,在分支部75的内部空间IS2内形成从入口751通向第二出口753的流路(参照图10上半区的单点划线的箭头)。
微型计算机还运行电磁泵221,对三通阀225通电。由此,热水罐211的热水开始经由牛奶侧热水供应配管222流入到蒸汽发生器223中。所流入的热水通过蒸汽发生器223变成蒸汽,经由蒸汽用配管224向热牛奶用喷嘴710供应。
微型计算机还驱动齿轮泵用电机25。其结果,在旋转轴251上产生的旋转力通过电机侧磁体252和泵侧磁体745之间的磁耦合传递到大径齿轮742。其结果,大径齿轮742开始旋转,小径齿轮743随大径齿轮742从动旋转。这时,两齿轮742、743向内部空间IS1的吸入侧的展开方向(参照图8的箭头a、b)旋转。通过这样的旋转,在内部空间IS1的吸入侧产生负压,牛奶盒9内的牛奶开始经由牛奶供应配管231及牛奶用入口746向齿轮泵74的内部空间IS1(更具体为吸入侧)供应。吸入侧的牛奶通过两齿轮742、743的旋转而绕过它们的外侧送至喷出侧,通过两齿轮742、743的啮合从牛奶用出口748喷出。
此外,在蒸牛奶的制成时,气泵241停止,空气阀243闭合。即,齿轮泵74不会受到空气供应部24的空气供应。
从牛奶用出口748喷出的牛奶向分支部75的入口751供应。从入口751流入到内部空间IS2的牛奶通过内部空间IS2从第二出口753喷出,之后,经由牛奶用流路79流入热牛奶用喷嘴710。如上所述,从蒸汽用配管224向热牛奶用喷嘴710供应蒸汽。牛奶在热牛奶用喷嘴710的内部被蒸汽加热,由此生成蒸牛奶。所生成的蒸牛奶从热牛奶用喷嘴710向容器10喷出。
<1-5.牛奶发泡器的动作(冷牛奶制成时)>
另外,在按钮组4中的特定的按钮被操作,且所操作的按钮是使用了冷牛奶的饮料的情况下,设于主体2内部的未图示的微型计算机以下述方式对上述结构的各部进行控制。
首先,微型计算机控制阀用电机26,使阀76旋转以使环间距离d的最短部分朝向下方,使阀76停止。由此,在分支部75的内部空间IS2内形成从入口751通向第一出口752的流路(参照图10下半区的单点划线的箭头)。
微型计算机还对齿轮泵用电机25进行驱动。由此,与1-4栏中的说明同样地,牛奶盒9内的牛奶开始向齿轮泵74的内部空间IS1(更具体为吸入侧)供应。吸入侧的冷牛奶通过两齿轮742、743的旋转从牛奶用出口748喷出。
在冷牛奶的制成时,齿轮泵74不会受到来自空气供应部24的空气供应。
来自牛奶用出口748的牛奶向分支部75的入口751供应。从入口751流入到内部空间IS2的牛奶通过内部空间IS2从第一出口752喷出,从冷牛奶用喷嘴77的上端流入内部空间IS3。流入的牛奶保持冷的状态从冷牛奶用喷嘴77的下端向容器10喷出。
<1-6.牛奶发泡器的动作(冷的泡沫牛奶制成时)>
另外,在按钮组4中的特定的按钮被操作,且所操作的按钮是使用了冷的泡沫牛奶的饮料的情况下,设于主体2内部的未图示的微型计算机以下述方式对上述结构的各部进行控制。
首先,微型计算机控制阀用电机26,使阀76旋转以使环间距离d的最短部分朝向下方,使阀76停止。由此,在分支部75的内部空间IS2形成从入口751通向第一出口752的流路(参照图10下半区的单点划线的箭头)。
接着,微型计算机在冷的泡沫牛奶的制成时,开放空气阀243,驱动气泵241。其结果,外部的空气被引入到气泵241中,经由空气供应配管242及齿轮泵74的空气用入口747向齿轮泵74的内部空间IS1供应。
微型计算机还对齿轮泵用电机25进行驱动。由此,与1-4栏中的说明同样地,牛奶盒9内的牛奶开始向齿轮泵74的内部空间IS1(更具体为吸入侧)供应。
在齿轮泵74中,吸入侧的牛奶和空气通过两齿轮742、743的旋转而混合,由此生成冷的泡沫牛奶。所生成的冷的泡沫牛奶绕过旋转的两齿轮742、743的外侧,从牛奶用出口748喷出。
从牛奶用出口748喷出的冷的泡沫牛奶供应到分支部75的入口751后,通过内部空间IS2从第一出口752喷出,从冷牛奶用喷嘴77的上端流入内部空间IS3。在内部空间IS3中如上述那样设有调质器78。调质器78使流入的冷的泡沫牛奶的特性均质化,并将其从冷牛奶用喷嘴77的下端向容器10喷出。
<1-7.牛奶发泡器的动作(热的泡沫牛奶制成时)>
另外,在按钮组4中的特定的按钮被操作,且所操作的按钮是使用了热的泡沫牛奶的饮料的情况下,设于主体2内部的未图示的微型计算机以下述方式对上述结构的各部进行控制。
首先,微型计算机控制阀用电机26,使阀76旋转以使环间距离d的最短部分朝向上方,使阀76停止。由此,在分支部75的内部空间IS2形成从入口751通向第二出口753的流路(参照图10上半区的单点划线的箭头)。
另外,如1-4栏中记载的那样,蒸汽经由蒸汽用配管224向热牛奶用喷嘴710供应。
另外,如1-6栏中记载的那样,在齿轮泵74中,生成冷的泡沫牛奶,并从牛奶用出口748喷出。
从牛奶用出口748喷出的冷的泡沫牛奶在流入分支部75的入口751并从第二出口753喷出后,经由牛奶用流路79流入热牛奶用喷嘴710。如上所述,蒸汽从蒸汽用配管224向热牛奶用喷嘴710供应。泡沫牛奶在热牛奶用喷嘴710的内部被蒸汽加热,由此生成热的泡沫牛奶。所生成的热的泡沫牛奶从热牛奶用喷嘴710向容器10喷出。
<1-8.泵侧磁体745的详细说明>
接着,对在齿轮泵74的大径齿轮742中内置的泵侧磁体745进行详细说明。
<1-8-1.发明的经过>
首先,对齿轮泵74中使用的泵侧磁体的一例、和对其进行了改善的本发明的经过进行说明。泵侧磁体在内置于大径齿轮742的状态下,隔着齿轮泵74的盖744与电机侧磁体252磁耦合(magnet coupling)。因此,在泵侧磁体与电机侧磁体252的距离为将大径齿轮742的外壁的厚度和盖744的厚度加起来的量的状态下,为了利用齿轮泵用电机25的驱动转矩进行旋转,需要具有充分的磁力。
满足这样的必要条件的泵侧磁体的一例如图12A~图12D所示。图12A至图12D是用于对泵侧磁体的一例进行说明的图。
如图12A所示,作为泵侧磁体的一例的泵侧磁体800内置于大径齿轮742,所以形成为圆柱状。图12B对泵侧磁体800的磁极进行了例示。如图12B所示,泵侧磁体800在与电机侧磁体252磁耦合的一侧的面(图12B中的右侧的面)内例如具有两个以上的磁极。
为了具有图12B所示的磁极,在泵侧磁体800中例如形成图12C所示的磁通分布。即,例如在泵侧磁体800上以取向方向在上半部和下半部相反的方式形成直线状的磁通分布,使得泵侧磁体800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具有相反的磁极。
在此,优选泵侧磁体800尽可能地小型化。为了小型化,泵侧磁体800与电机侧磁体252之间的耦合变强即可。为了使耦合变强,与电机侧磁体252耦合的面的磁通变强即可。
另一方面,由于与耦合无关,所以磁力线不需要从泵侧磁体800的与电机侧磁体252耦合的面相反侧的面伸出。因此,例如如图12D所示,在泵侧磁体800中,通过在泵侧磁体800的与电机侧磁体252耦合的面相反侧的面上利用磁性体(例如铁素体系不锈钢的SUS430等)801将磁路连接,从而构成为磁力线仅从泵侧磁体800的与电机侧磁体252耦合的面伸出,耦合的面的磁通变强。
这样,作为泵侧磁体的一例,在形成为圆形、且以取向方向在上半部和下半部相反的方式形成有直线状的磁通分布的泵侧磁体800中,磁力线仅从单侧的面伸出,由此实现与磁力线从两侧伸出的情况相比磁通变强的状态。但是,由于磁性体的追加而还存在泵侧磁体800变厚、影响小型化,并且制造成本上升的问题。
以下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泵侧磁体745可解决图12A至图12D中例示的泵侧磁体800的问题。
<1-8-2.泵侧磁体745的说明>
图13A~图13D是用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泵侧磁体745进行说明的图。如图13A所示,对于泵侧磁体745的形状,为了内置于大径齿轮742而形成为圆柱状。
图13B是对泵侧磁体745的磁极进行表示的图。如图13B所示,与作为泵侧磁体的一例的图12B所示的泵侧磁体800同样地,泵侧磁体745在与电机侧磁体252磁耦合的一侧的底面(图13B中的右侧的面)内具有两个以上的磁极。
为了实现图13B所示的磁极,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泵侧磁体745中,磁通分布与图12C所例示的泵侧磁体800不同。图13C是表示泵侧磁体745内部的磁通分布的图。图13C是与圆柱状的泵侧磁体745的中心轴平行的方向上的剖面图。如图13C所示,泵侧磁体745在其剖面中具有U字状的磁通分布。通过这样的磁通分布,泵侧磁体745能够利用充分的磁力与电机侧磁体252耦合。在该情况下,磁力线不从与电机侧磁体252耦合的面相反侧的面(图13C中的左侧的面)伸出,所以该相反侧的面不作为磁体发挥作用。
此外,例如能够通过极性各向异性取向,得到图13C所示的剖面中的U字状的磁通分布。但是,对于在泵侧磁体745中形成这样的U字状的磁通分布的方法,本发明不特别地进行限定,利用已知的磁性取向技术即可。
另外,在图13C中,将泵侧磁体745的剖面中的磁通分布设为U字状,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泵侧磁体745只要是形成磁力线从磁耦合的一侧的底面通过泵侧磁体745的内部再到该底面的闭磁路的闭磁路型磁体即可,在本发明中不特别地限定磁力线的形状。
此外,优选泵侧磁体745是将铁素体磁体或钕磁体等较细地粉碎后揉合到树脂等中而得到的粘接磁体。由此,制造泵侧磁体745或对其调整形状时的加工性得到提高。
图13D是表示泵侧磁体745的磁极的另一例的图。如图13D所示,泵侧磁体745的与电机侧磁体252耦合的一侧的面例如也可以设计为具有四个磁极。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泵侧磁体745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将电机侧磁体252设为具有与上述泵侧磁体745同样的U字状的磁通分布的磁体。但是,对于电机侧磁体252,未必要设为具有U字状的磁通分布的磁体,也可以使用通常的磁体。其理由如下所述。
在牛奶发泡器73中特别是制成冷的泡沫牛奶时,为了使牛奶发泡而需要提高齿轮泵74内的压力。为了提高压力,需要提升两齿轮742、743的转速。若提升两齿轮742、743的转速,则虽然从齿轮泵74喷出的牛奶的量增加,但会喷出超过需要的牛奶,这是不优选的。根据这样的情况,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饮料制造装置1中,通过使两齿轮742、743较小地形成,从而在提升两齿轮742、743的转速以提高齿轮泵74内的压力的同时,抑制牛奶的喷出量。
因此,优选将大径齿轮742内的泵侧磁体745形成为较小。另一方面,对于电机侧磁体252,由于不存在这样的情况,因此不需要特别地形成为较小。因此,对于电机侧磁体252,也可以使用不具有U字状的磁通分布的磁体。
另外,在泵侧磁体745为了被充分地传递齿轮泵用电机25的驱动转矩而具有充分的磁力的情况下,电机侧磁体252可以不必是磁体,例如也可以仅仅是铁等强磁性体。
<1-9.作用·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饮料制造装置1包括:大径齿轮742及小径齿轮743(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壳体741,其在内部空间收纳大径齿轮742及小径齿轮743;电机侧磁体252;齿轮泵用电机25(电机),其在旋转轴上安装电机侧磁体252;以及泵侧磁体745,其与电机侧磁体252磁耦合,内置于大径齿轮742,泵侧磁体745形成为圆柱状,仅在圆柱的一个底面具有至少一对磁极,是形成磁力线从该底面通过内部再到该底面的闭磁路的闭磁路型的磁体。
根据这样的结构,饮料制造装置1中可以不需要作为用于在圆柱状的泵侧磁体内形成直线状的磁通分布的情况下(参照图12C)仅使一个底面作为磁体发挥作用、且使该底面侧的磁力变强的结构的磁性体(参照图12D)。因此,能够使泵侧磁体745较小(薄)地形成,能够降低泵侧磁体745的制造成本。另外,由于能够使内置有泵侧磁体745的大径齿轮742变小(薄),因此在牛奶发泡器73中制成冷的牛奶发泡器时,能够在提高齿轮泵74内的压力的同时,防止从齿轮泵74喷出超过需要的牛奶的情况。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对于具有牛奶发泡器的饮料制造装置是有用的。
Claims (2)
1.一种饮料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
壳体,其在内部空间收纳所述第一齿轮及所述第二齿轮;
电机侧磁体;
电机,所述电机侧磁体安装在该电机的旋转轴上;以及
泵侧磁体,其与所述电机侧磁体磁耦合,内置于所述第一齿轮,
所述泵侧磁体形成为圆柱状,仅在所述圆柱的一个底面具有至少一对磁极,是形成磁力线从该底面通过内部再到该底面的闭磁路的闭磁路型的磁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根圆直径比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根圆直径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176839A JP6820544B2 (ja) | 2016-09-09 | 2016-09-09 | 飲料製造装置 |
JP2016-176839 | 2016-09-09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02179A true CN107802179A (zh) | 2018-03-16 |
Family
ID=61569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791247.3A Pending CN107802179A (zh) | 2016-09-09 | 2017-09-05 | 饮料制造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820544B2 (zh) |
CN (1) | CN107802179A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8039973A1 (de) * | 2008-08-27 | 2010-03-04 | Wmf Württembergische Metallwarenfabrik Ag | Exzenterschneckenpumpe |
CN102123638A (zh) * | 2008-08-19 | 2011-07-13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使液体起泡的设备和方法 |
CN202395533U (zh) * | 2011-06-16 | 2012-08-22 | 尤里·拉波波特 | 发电机 |
CN102755111A (zh) * | 2012-07-30 | 2012-10-31 | 广东万事泰集团有限公司 | 电磁线圈通电驱动搅拌器的奶泡机 |
CN202772778U (zh) * | 2012-05-03 | 2013-03-06 | 郭友生 | 一种具有双向矩形闭合磁路结构的风力发电机 |
CN203074316U (zh) * | 2012-12-24 | 2013-07-24 | 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 蒸汽式加热打奶器 |
CN203506468U (zh) * | 2013-09-24 | 2014-04-02 | 宁波三A集团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打奶器 |
CN104869876A (zh) * | 2012-12-21 | 2015-08-26 | 雀巢产品技术援助有限公司 | 用于产生奶泡的装置 |
-
2016
- 2016-09-09 JP JP2016176839A patent/JP6820544B2/ja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9-05 CN CN201710791247.3A patent/CN10780217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23638A (zh) * | 2008-08-19 | 2011-07-13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使液体起泡的设备和方法 |
DE102008039973A1 (de) * | 2008-08-27 | 2010-03-04 | Wmf Württembergische Metallwarenfabrik Ag | Exzenterschneckenpumpe |
CN202395533U (zh) * | 2011-06-16 | 2012-08-22 | 尤里·拉波波特 | 发电机 |
CN202772778U (zh) * | 2012-05-03 | 2013-03-06 | 郭友生 | 一种具有双向矩形闭合磁路结构的风力发电机 |
CN102755111A (zh) * | 2012-07-30 | 2012-10-31 | 广东万事泰集团有限公司 | 电磁线圈通电驱动搅拌器的奶泡机 |
CN104869876A (zh) * | 2012-12-21 | 2015-08-26 | 雀巢产品技术援助有限公司 | 用于产生奶泡的装置 |
CN203074316U (zh) * | 2012-12-24 | 2013-07-24 | 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 蒸汽式加热打奶器 |
CN203506468U (zh) * | 2013-09-24 | 2014-04-02 | 宁波三A集团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打奶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8038754A (ja) | 2018-03-15 |
JP6820544B2 (ja) | 2021-01-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055215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milk under various temperature and consistency conditions in a coffee machine for forming various types of beverages | |
CN107205574A (zh) | 用于制备饮料消费品的单元、装置和系统 | |
CA3028533A1 (en) | Beverage preparation machine with a controlled pump | |
CN104023601A (zh) | 多系统饮料机 | |
CN104602577A (zh) | 多功能壶和使用该壶的饮料制作机 | |
ITBS20110151A1 (it) | Macchina per la produzione e l'erogazione di una bevanda | |
CN203074316U (zh) | 蒸汽式加热打奶器 | |
CN107802178A (zh) | 饮料制造装置 | |
CN206518463U (zh) | 便携式内循环胶囊饮品杯及便携式内循环饮品杯 | |
CN107802179A (zh) | 饮料制造装置 | |
EP2060211B1 (en) |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and dispensing a beverage, in particular a chocolate-based beverage in a coffee machine | |
JP6928910B2 (ja) | 飲料製造装置 | |
CN103082870B (zh) | 一种咖啡萃取系统 | |
CN107802180A (zh) | 饮料制造装置 | |
CN107174129B (zh) | 饮料制造装置 | |
CN107174131A (zh) | 饮料制造装置 | |
CN104523152B (zh) | 一种方便控制饮料量的饮料制取设备 | |
JP6757917B2 (ja) | 飲料製造装置 | |
CN107174123B (zh) | 饮料制造装置 | |
JP6726867B2 (ja) | 飲料製造装置 | |
JP2018082829A (ja) | 飲料製造装置 | |
CN112512387A (zh) | 容纳和保存饮料的装置和包括该装置的制备饮料的机器 | |
CN204683340U (zh) | 一种下粉机构 | |
US20220395132A1 (en) | Beverage machine wi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water reservoirs | |
CN202619401U (zh) | 移动式饮料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