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01188B - 异构网络中形成虚拟小区的方法、宏基站和传输点设备 - Google Patents
异构网络中形成虚拟小区的方法、宏基站和传输点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801188B CN107801188B CN201610782073.XA CN201610782073A CN107801188B CN 107801188 B CN107801188 B CN 107801188B CN 201610782073 A CN201610782073 A CN 201610782073A CN 107801188 B CN107801188 B CN 10780118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vices
- base station
- channel state
- macro base
- state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822695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strain 13 / Type A) Small, acid-soluble spore protein C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655262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strain 13 / Type A) Small, acid-soluble spore protein C2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655256 Paraclostridium bifermentans Small, acid-soluble spore protein alpha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655264 Paraclostridium bifermentans Small, acid-soluble spore protein beta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280 dens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800 disodium phospha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55 memory stor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74 stimulated Raman spectr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10—Dynamic resource partition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3—Downlink power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04W52/244—Interference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e.g. among macro and femto or pico cells or other sector / system interference [OSI]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5—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0—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4—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 H04W52/346—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distributing total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3—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ocating network equip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异构网络中形成虚拟小区的方法、宏基站和传输点设备。在宏基站处,根据与宏基站协同操作的传输点的位置和终端设备的位置,将宏小区内的传输点和终端设备至少划分成第一和第二设备集合,第一和第二设备集合相邻但不相交,且均包括至少一个传输点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针对第一设备集合中的目标终端设备,获取目标终端设备与第一和第二设备集合中的传输点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确定针对传输点的功率约束,并基于功率约束,从第一设备集合中为目标终端设备选择至少一个传输点以用于构建虚拟小区。由此实现在低传输信令开销和计算成本的情况下增加网络性能的干扰协调方案,从而有利于针对终端设备的虚拟小区的构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在异构网络中针对终端设备形成虚拟小区的方法、宏基站(MeNB)和传输点(TP) 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无线通信网络是以异构网络为主。异构网络是指在传统的 MeNB覆盖区域内,再部署若干个小功率传输节点(也称为传输点, TP),形成同覆盖的不同节点类型的异构系统。随着业务量需求的不断增长,异构网络的主要挑战是如何满足这些增长需求,特别是在单位面积内的业务量以及个别终端设备所需的比特速率方面。为了达到这些要求,一种可能的方案是在单位区域上部署更多的TP。然而,所部署的TP的密集化通常带来严重干扰和频繁切换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采用针对终端设备形成虚拟小区的机制,其中考虑干扰协调和联合传输来为特定终端设备选择一组TP作为该特定终端设备的虚拟小区。然而,如何有效地为各个终端设备选择TP 形成虚拟小区以及最优化TP的波束成形方案和数据传输功率仍然是有待解决的挑战。
发明内容
总体上,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在异构网络中针对终端设备形成虚拟小区的方法、宏基站以及传输点设备。
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在异构网络中针对终端设备形成虚拟小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异构网络的宏基站处,根据与所述宏基站协同操作的传输点的位置以及终端设备的位置,将所述宏基站的宏小区内的传输点和终端设备至少划分成第一设备集合和第二设备集合,所述第一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二设备集合相邻但不相交,并且均包括至少一个所述传输点和至少一个所述终端设备;以及针对所述第一设备集合中的目标终端设备,获取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二设备集合中的所述传输点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基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确定针对所述传输点的功率约束;以及基于所述功率约束,从所述第一设备集合中为所述目标终端设备选择至少一个所述传输点以用于构建针对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虚拟小区。
在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宏基站。该宏基站包括:控制器,以及存储器。该存储器与控制器耦合并且与控制器配合操作,以使宏基站执行根据本公开第一方面的方法。
在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在异构网络中针对终端设备形成虚拟小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异构网络的传输点处,从所述异构网络的宏基站接收与至少第一设备集合和第二设备集合中的终端设备有关的标识信息和探测参考信号(SRS)配置信息,所述传输点位于所述第一设备集合中,所述第一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二设备集合是由所述宏基站根据与所述宏基站协同操作的所述传输点的位置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划分的,所述第一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二设备集合相邻但不相交,并且均包括至少一个所述传输点和至少一个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SRS配置信息,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二设备集合中的所述终端设备的探测参考信号;基于所述探测参考信号来估计所述传输点与所述第一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二设备集合中的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向所述宏基站发送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和对应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在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传输点设备。该传输点设备包括:控制器,以及存储器。该存储器与控制器耦合并且与控制器配合操作,以使传输点设备执行根据本公开第三方面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案,可以实现在低传输信令开销和计算成本的情况下增加网络性能的干扰协调机制,以最优化TP的波束成形方案和数据传输功率,从而有利于针对终端设备的虚拟小区的构建。
应当理解,发明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公开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其中:
图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可在其中实施的异构网络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针对终端设备构建虚拟小区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3A和图3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MeNB侧实施的针对终端设备构建虚拟小区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TP侧实施的针对终端设备构建虚拟小区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MeNB处实施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TP处实施的装置的结构框图;以及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宏基站”是指传统的宏小区基站。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传输点”是指小小区基站,诸如微基站、微微基站、毫微微基站等的低功率传输节点等。
在此使用的术语“终端设备”或“用户设备”(UE)是指能够与基站之间或者彼此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任何终端设备。作为示例,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移动终端(MT)、订户台(SS)、便携式订户台(PSS)、移动台(MS)或者接入终端(AT),以及车载的上述设备。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为讨论方便之目的,术语“终端设备”和“用户设备”可以互换使用。
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图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可在其中实施的异构网络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异构网络100可以包括MeNB 110、与MeNB 100协同操作的N个TP 120以及能够与MeNB 110和TP120通信的M个UE 130, M和N均为任意正整数。作为示例,图中仅示出1个MeNB、10个 TP和4个UE。但应理解到,异构网络100可以包括更多的MeNB,在异构网络100的每个宏小区内的操作是类似的,因此以下仅以MeNB 100为例进行说明。并且,每个MeNB的宏小区内的TP之间和UE之间的操作也是类似的,所以这里以TP 120和UE 130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MeNB 100的宏小区中,在双连接情形下,UE 130 可以同时与MeNB110和TP 120连接。MeNB 110可以为其宏小区内的所有UE提供信令覆盖和控制信道,而TP120可以为特定UE(例如UE 130)提供数据信道。
本公开实施例的主要构思就在于,先将异构网络中的UE和TP粗略划分成多个不相交的设备集合,然后对来自相邻设备集合的干扰进行协调,并从设备集合中的TP中选择一组TP来为设备集合中的UE 构建虚拟小区。下面结合图2详细说明,其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针对UE构建虚拟小区的过程200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可以先将异构网络100中的UE和TP粗略划分成两个设备集合210和220(第一设备集合和第二设备集合),如虚线所示。应理解到,除了设备集合210和220外,MeNB110的宏小区内可以包括更多的设备集合(未示出)。这两个设备集合210和220相邻但不相交,并且均包括多个UE和多个TP(作为示例,图中示出2个UE 和4个TP)。继而,例如针对设备集合210中的UE 130,考虑来自相邻设备集合220中的TP的干扰以进行干扰协调,并从设备集合210 中的TP中选择一组TP来构建UE 130的虚拟小区211。基于同样的方式,可以对设备集合210中的另一UE构建虚拟小区212,并且对设备集合220中的相应UE构建相应虚拟小区221和222。
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案中,只需要考虑来自相邻设备集合的干扰,无需考虑宏小区内的所有设备的干扰,因此可以实现低的传输信令开销和计算成本。并且,通过干扰协调,最优化TP的波束成形方案和数据传输功率,使得虚拟小区的构建可靠,从而增加了网络性能。
下面结合图3A、图3B和图4更具体地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构建虚拟小区的干扰协调机制。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MeNB侧实施的针对UE构建虚拟小区的方法300的流程图。该方法300例如可以在图1所示的MeNB 110处实施。
如图3A所示,在310处,根据与MeNB协调操作的TP的位置以及UE的位置,将MeNB的宏小区内的TP和UE至少划分成第一设备集合和第二设备集合。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设备集合和第二设备集合相邻但不相交,并且均包括至少一个TP和至少一个UE。该 310可以被用于执行图2所示的设备集合210和220的划分。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限制设备集合的大小,以更有效地降低传输信令开销和计算成本。注意,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在小区中划分出任意数目的设备集合,这取决于小区中的设备的数目和分布等因素。
在320处,针对第一设备集合中的目标UE(例如针对图2所示的设备集合210中的UE130),从相应设备集合中的TP中选择一组TP来构建目标UE的虚拟小区(例如图2的211所示)。图3B示出了动作320的一个示例实现。
如图3B所示,在此实施例中,在321处,获取目标UE与第一设备集合和第二设备集合中的TP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CSI)。例如,获取图2所示的UE 130与设备集合210和220中的各个TP之间的相应信道状态信息。假设UE 130已经与MeNB 110建立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MeNB 110可以向设备集合210和220中的各个TP发送与设备集合210和220中的各个UE有关的标识信息和SRS配置信息。设备集合210和220中的各个TP可以基于从MeNB 110接收到的SRS 配置信息来接收来自该各个UE的SRS,并且基于SRS来估计TP本身与各个UE之间的CSI并将估计的CSI和相应的UE标识信息一起发送给MeNB 110。继而,MeNB 110可以接收到设备集合210和220 中的各个UE与各个TP之间的CSI,并且从中可以获取到目标UE(例如UE130)与设备集合210和220中的各个TP之间的CSI。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MeNB 110可以只接收与对应的SRS 的信号功率超过预定阈值的UE有关的CSI。例如,MeNB 110可以指示TP只发送对应的SRS信号功率超过预定阈值的UE有关的CSI。由此,可以进一步降低传输信令开销和计算成本。
在322处,基于CSI确定针对TP的功率约束。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基于在321中获取的目标UE(例如UE 130)与设备集合210 和220中的各个TP之间的CSI,针对目标UE确定与设备集合210内的TP有关的信号功率和与设备集合220内的TP有关的干扰功率,以及基于该信号功率和干扰功率来确定针对TP的功率约束。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公式(1)来确定针对TP的功率约束:
其中,SINRi为目标UE i的信干噪比(SINR),PS为UE i所在的设备集合(第一设备集合)中的各个TP针对UE i的信号功率,而PI为相邻设备集合(第二设备集合)中的各个TP针对UE i的信号功率,即干扰功率。σ2为系统白噪声功率,γ为系统预先配置的预定阈值。基于公式(1)可以推导出针对TP的如下功率约束:
根据公式(2),是针对相邻设备集合中的TP的功率约束。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针对处于设备集合210中的UE 130构建虚拟小区时,设备集合210中的TP的信号功率PS是给定的,根据公式(2)的功率约束,可以对处于设备集合220中的TP的功率进行调整以满足该功率约束。由此可以控制来自相邻设备集合的干扰,实现干扰协调。
在323处,基于功率约束,从第一设备集合中为目标UE选择至少一个TP以用于构建针对目标UE的虚拟小区。在322确定的功率约束下可以实现干扰协调,这样使得可以优化323处从第一设备集合中为目标UE选择一组TP来用于构建虚拟小区。虚拟小区的构建的具体实现涉及TP选择、波束成形设计以及功率设置。该构建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或未来开发的任意合适的虚拟小区的构建技术来实施,这里不再赘述,以免混淆本发明。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仅需要估计相邻设备集合中的TP和UE 之间的信道信息,并且对于每个UE,仅通过针对若干TP的功率设置的一个约束条件来控制来自相邻设备集合中的TP的干扰,所以传输信令开销和计算复杂度大大降低。
对此,本发明人进行了验证。假设MeNB的宏小区内的TP被划分成K个设备集合,每个集合包含Mi个UE和Ni个TP,i=1、2、……、 K。其中如果估计宏小区内的所有UE和TP之间的信道信息,则信令成本为C1×M×N,其中C1表示TP和UE对之间的每个信令的成本。相比之下,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仅需要估计相邻设备集合中的TP和UE之间的信道信息,信令成本降低至
关于计算复杂度,应用针对宏小区内所有UE和TP的优化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为C2×Mα×Nβ,其中C2,α和β(α,β≥1)是依赖于优化对象和算法的选择的经验值。相比之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确定功率约束的优化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为其中C3、α和β(α,β≥1)是依赖于优化对象和算法的选择的经验值。C3的值可以是大于C2的值,因为考虑更多的约束。尽管C3≥C2,但是总计算复杂度将大大降低。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TP侧实施的针对UE构建虚拟小区的方法400的流程图。该方法400例如可以在图1和图2所示的任意TP(例如TP 120)处实施。
如图4所示,在410处,TP从异构网络的MeNB接收与至少第一设备集合和第二设备集合中的UE有关的标识信息和SRS配置信息。其中所述TP位于第一设备集合或第二设备集合(例如图2所示的设备集合210或220)中,第一设备集合和第二设备集合是由MeNB根据与MeNB协同操作的TP的位置以及UE的位置划分的,第一设备集合和第二设备集合相邻但不相交,并且均包括至少一个TP和至少一个 UE。
在420处,基于SRS配置信息,接收来自第一设备集合和第二设备集合中的UE的SRS。例如,MeNB 110的宏小区内的各个UE可以向宏小区内的各个TP发送SRS。设备集合210和220中的TP在410 处接收与设备集合210和220中的UE有关的SRS配置信息,继而可以基于SRS配置信息接收来自设备集合210和220中的UE的SRS。
在430处,基于SRS来估计TP与第一设备集合和第二设备集合中的UE之间的CSI。本领域已知或未来开发的任意信道估计技术均可在此使用,这里不再赘述。
在440处,向MeNB发送CSI和对应UE的标识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TP可以将在430处估计的与第一设备集合和第二设备集合中的各个UE之间的CSI以及相应UE的标识信息都发给MeNB。作为备选,TP可以将在430处估计的与第一设备集合和第二设备集合中的部分UE之间的CSI以及相应UE的标识信息发给MeNB。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TP可以确定从给定UE接收到的SRS的信号功率是否超过预定阈值,并且响应于确定接收到的SRS的信号功率超过预定阈值,向MeNB发送与给定UE有关的CSI。由此,可以进一步降低传输信令开销和计算成本。
以上结合图3A、图3B至图4对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MeNB和 TP处实施的针对UE形成虚拟小区的方法进行了描述。相应地,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提供在MeNB和TP处实施的针对UE形成虚拟小区的装置。下面结合图5和图6进行详细描述。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MeNB处实施的装置500的结构框图。应理解到,装置500可以实现在例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MeNB 110上。备选地,装置500可以是MeNB本身。
如图5所示,装置500包括划分模块510和构建模块520。划分模块510可以被配置用于根据与MeNB协同操作的TP的位置以及UE 的位置,将MeNB的宏小区内的TP和UE至少划分成第一设备集合和第二设备集合(例如图2所示的设备集合210和220),所述第一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二设备集合相邻但不相交,并且均包括至少一个TP 和至少一个UE。构建模块520可以被配置用于针对第一设备集合中的目标UE(例如图2中的UE 130):获取目标UE与第一设备集合和第二设备集合中的TP之间的CSI;基于CSI确定针对TP的功率约束;以及基于功率约束,从第一设备集合中为目标UE选择至少一个TP以用于构建针对目标UE的虚拟小区(例如图2中的211)。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构建模块520可以包括(未示出):发送模块,被配置用于向第一设备集合和第二设备集合内的TP发送与第一设备集合和第二设备集合内的UE有关的标识信息和SRS配置信息;接收模块,被配置用于接收由第一设备集合和第二设备集合内的TP通过基于SRS配置信息接收的探测参考信号而估计的、与第一设备集合和第二设备集合内的UE有关的CSI以及相应UE的标识信息;以及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用于基于接收到的CSI和标识信息,确定目标UE 与第一设备集合和第二设备集合中的TP之间的CSI。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构建模块520还包括(未示出):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用于基于目标UE与第一设备集合和第二设备集合中的 TP之间的CSI,针对目标UE确定与第一设备集合内的TP有关的信号功率和与第二设备集合内的TP有关的干扰功率;以及第三确定模块,被配置用于基于信号功率和干扰功率确定针对TP的功率约束。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接收模块还被配置用于接收与对应的SRS 的信号功率超过预定阈值的终端设备有关的CSI。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TP处实施的装置600的结构框图。应理解到,装置600可以实现在例如图1中所示的TP 120上。备选地,装置600可以是TP本身。TP可以位于MeNB的宏小区内的第一设备集合或第二设备集合中。如前面所提及的,第一设备集合和第二设备集合可以是由MeNB根据与MeNB协同操作的TP的位置以及UE的位置划分的。第一设备集合和第二设备集合相邻但不相交,并且均包括至少一个TP和至少一个UE。
如图6所示,装置600可以包括第一接收模块610、第二接收模块620、估计模块630和发送模块640。第一接收模块610可以被配置用于从异构网络的MeNB接收与至少第一设备集合和第二设备集合中的UE有关的标识信息和SRS配置信息。第二接收模块620可以被配置用于基于SRS配置信息,接收来自第一设备集合和第二设备集合中的UE的SRS。估计模块630可以被配置用于基于CSI来估计TP与第一设备集合和第二设备集合中的UE之间的CSI。发送模块640可以被配置用于向MeNB发送CSI和对应UE的标识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发送模块640可以包括(未示出):确定模块,被配置用于确定从给定UE接收到的SRS的信号功率是否超过预定阈值;以及发送模块,被配置用于响应于确定接收到的SRS的信号功率超过预定阈值,向MeNB发送与给定UE有关的CSI。
应当理解,装置500和装置600中记载的每个模块分别与参考图 3A、图3B和图4描述的方法300和400中的每个动作相对应。并且,装置500和装置600及其中包含的模块的操作和特征都对应于上文结合图3A、图3B和图4描述的操作和特征,并且具有同样的效果,具体细节不再赘述。
装置500和装置600中所包括的模块可以利用各种方式来实现,包括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模块可以使用软件和/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的机器可执行指令。除了机器可执行指令之外或者作为替代,装置500和装置 600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组件来实现。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组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等等。
图5和图6中所示的这些模块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地实现为硬件模块、软件模块、固件模块或者其任意组合。
图7示出了适合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设备700的方框图。设备 700包括控制器710,其控制设备700的操作和功能。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控制器710可以借助于与其耦合的存储器720中所存储的指令730来执行各种操作。存储器720可以是适用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合适的类型,并且可以利用任何合适的数据存储技术来实现,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半导体的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和系统、光存储器件和系统。尽管图7中仅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单元,但是在设备700中可以有多个物理不同的存储器单元。
控制器710可以是适用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合适的类型,并且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控制器、数字信号控制器(DSP)以及基于控制器的多核控制器架构中的一个或多个。设备700也可以包括多个控制器710。
设备700可以用来实现MeNB 110和/或TP 120。当设备700充当 MeNB 110时,控制器710和存储器720可以配合操作,以实现上文参考图3A和图3B描述的方法300。当设备700充当TP 120时,控制器710和存储器720可以配合操作,以实现上文参考图4描述的方法400。上文参考图3A和图3B以及图4所描述的所有特征均适用于设备700,在此不再赘述。
一般而言,本公开的各种示例实施例可以在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其任何组合中实施。某些方面可以在硬件中实施,而其他方面可以在可以由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计算设备执行的固件或软件中实施。当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各方面被图示或描述为框图、流程图或使用某些其他图形表示时,将理解此处描述的方框、装置、系统、技术或方法可以作为非限制性的示例在硬件、软件、固件、专用电路或逻辑、通用硬件或控制器或其他计算设备,或其某些组合中实施。
作为示例,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在机器可执行指令的上下文中被描述,机器可执行指令诸如包括在目标的真实或者虚拟处理器上的器件中执行的程序模块中。一般而言,程序模块包括例程、程序、库、对象、类、组件、数据结构等,其执行特定的任务或者实现特定的抽象数据结构。在各实施例中,程序模块的功能可以在所描述的程序模块之间合并或者分割。用于程序模块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可以在本地或者分布式设备内执行。在分布式设备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本地和远程存储介质二者中。
用于实现本公开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用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编写。这些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使得程序代码在被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的数据处理装置执行的时候,引起在流程图和/或框图中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计算机上、部分在计算机上、作为独立的软件包、部分在计算机上且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或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包含或存储用于或有关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的程序的任何有形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其任意合适的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详细示例包括带有一根或多根导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储存取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或其任意合适的组合。
另外,尽管操作以特定顺序被描绘,但这并不应该理解为要求此类操作以示出的特定顺序或以相继顺序完成,或者执行所有图示的操作以获取期望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多任务或并行处理会是有益的。同样地,尽管上述讨论包含了某些特定的实施细节,但这并不应解释为限制任何发明或权利要求的范围,而应解释为对可以针对特定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的描述。本说明书中在分开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也可以整合实施在单个实施例中。反之,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分离地在多个实施例或在任意合适的子组合中实施。
尽管已经以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动作的语言描述了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主题并不限于上文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文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是作为实现权利要求的示例形式而被公开的。
Claims (12)
1.一种在异构网络中针对终端设备形成虚拟小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异构网络的宏基站处,根据与所述宏基站协同操作的传输点的位置以及终端设备的位置,将所述宏基站的宏小区内的传输点和终端设备至少划分成第一设备集合和第二设备集合,所述第一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二设备集合相邻但不相交,并且均包括至少一个所述传输点和至少一个所述终端设备;以及
针对所述第一设备集合中的目标终端设备,
获取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二设备集合中的所述传输点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
基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确定针对所述传输点的功率约束;以及
基于所述功率约束,从所述第一设备集合中为所述目标终端设备选择至少一个所述传输点以用于构建针对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虚拟小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取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向所述第一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二设备集合内的所述传输点发送与所述第一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二设备集合内的所述终端设备有关的标识信息和探测参考信号SRS配置信息;
接收由所述第一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二设备集合内的所述传输点通过基于所述SRS配置信息接收的探测参考信号而估计的、与所述第一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二设备集合内的所述终端设备有关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相应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
基于接收到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和所述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二设备集合中的所述传输点之间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针对所述传输点的功率约束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二设备集合中的传输点之间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针对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集合内的所述传输点有关的信号功率和与所述第二设备集合内的所述传输点有关的干扰功率;以及
基于所述信号功率和所述干扰功率确定针对所述传输点的所述功率约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接收与对应的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信号功率超过预定阈值的终端设备有关的信道状态信息。
5.一种异构网络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异构网络的传输点处,从所述异构网络的宏基站接收与至少第一设备集合和第二设备集合中的终端设备有关的标识信息和探测参考信号SRS配置信息,所述传输点位于所述第一设备集合或所述第二设备集合中,所述第一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二设备集合是由所述宏基站根据与所述宏基站协同操作的所述传输点的位置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划分的,所述第一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二设备集合相邻但不相交,并且均包括至少一个所述传输点和至少一个所述终端设备;
基于所述SRS配置信息,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二设备集合中的所述终端设备的探测参考信号;
基于所述探测参考信号来估计所述传输点与所述第一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二设备集合中的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
向所述宏基站发送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和对应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向所述宏基站发送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确定从给定终端设备接收到的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信号功率是否超过预定阈值;以及
响应于确定接收到的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信号功率超过预定阈值,向所述宏基站发送与所述给定终端设备有关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7.一种宏基站,所述宏基站在异构网络中操作并且包括:
控制器,以及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控制器耦合并且与所述控制器配合操作,以使所述宏基站执行如下动作:
根据与所述宏基站协同操作的传输点的位置以及终端设备的位置,将所述宏基站的宏小区内的传输点和终端设备至少划分成第一设备集合和第二设备集合,所述第一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二设备集合相邻但不相交,并且均包括至少一个所述传输点和至少一个所述终端设备;以及
针对所述第一设备集合中的目标终端设备,
获取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二设备集合中的所述传输点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
基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确定针对所述传输点的功率约束;以及
基于所述功率约束,从所述第一设备集合中为所述目标终端设备选择至少一个所述传输点以用于构建针对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虚拟小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宏基站,其中所述获取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向所述第一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二设备集合内的所述传输点发送与所述第一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二设备集合内的所述终端设备有关的标识信息和探测参考信号SRS配置信息;
接收由所述第一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二设备集合内的所述传输点通过基于所述SRS配置信息接收的探测参考信号而估计的、与所述第一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二设备集合内的所述终端设备有关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相应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
基于接收到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和所述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二设备集合中的所述传输点之间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宏基站,其中所述确定针对所述传输点的功率约束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二设备集合中的传输点之间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针对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集合内的所述传输点有关的信号功率和与所述第二设备集合内的所述传输点有关的干扰功率;以及
基于所述信号功率和所述干扰功率确定针对所述传输点的所述功率约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宏基站,其中所述接收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接收与对应的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信号功率超过预定阈值的终端设备有关的信道状态信息。
11.一种传输点设备,所述传输点设备在异构网络中操作并且包括:
控制器,以及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控制器耦合并且与所述控制器配合操作,以使所述传输点设备执行如下动作:
从所述异构网络的宏基站接收与至少第一设备集合和第二设备集合中的终端设备有关的标识信息和探测参考信号SRS配置信息,所述传输点位于所述第一设备集合或所述第二设备集合中,所述第一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二设备集合是由所述宏基站根据与所述宏基站协同操作的所述传输点的位置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划分的,所述第一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二设备集合相邻但不相交,并且均包括至少一个所述传输点和至少一个所述终端设备;
基于所述SRS配置信息,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二设备集合中的所述终端设备的探测参考信号;
基于所述探测参考信号来估计所述传输点与所述第一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二设备集合中的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
向所述宏基站发送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和对应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传输点设备,其中所述向所述宏基站发送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确定从给定终端设备接收到的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信号功率是否超过预定阈值;以及
响应于确定接收到的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信号功率超过预定阈值,向所述宏基站发送与所述给定终端设备有关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82073.XA CN107801188B (zh) | 2016-08-30 | 2016-08-30 | 异构网络中形成虚拟小区的方法、宏基站和传输点设备 |
PCT/IB2017/001233 WO2018042254A1 (en) | 2016-08-30 | 2017-08-30 | Method of forming virtual cell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macro base station and transmission point device |
EP17797717.0A EP3508007A1 (en) | 2016-08-30 | 2017-08-30 | Method of forming virtual cell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macro base station and transmission point device |
US16/328,942 US20190200240A1 (en) | 2016-08-30 | 2017-08-30 | Method of forming virtual cell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macro base station and transmission point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82073.XA CN107801188B (zh) | 2016-08-30 | 2016-08-30 | 异构网络中形成虚拟小区的方法、宏基站和传输点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01188A CN107801188A (zh) | 2018-03-13 |
CN107801188B true CN107801188B (zh) | 2021-07-06 |
Family
ID=60320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782073.XA Active CN107801188B (zh) | 2016-08-30 | 2016-08-30 | 异构网络中形成虚拟小区的方法、宏基站和传输点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90200240A1 (zh) |
EP (1) | EP3508007A1 (zh) |
CN (1) | CN107801188B (zh) |
WO (1) | WO201804225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96248A (zh) * | 2017-12-29 | 2019-07-09 | 索尼公司 |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WO2020032737A1 (ko) * | 2018-08-09 | 2020-02-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전송을 수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CN114828118A (zh) * | 2022-04-12 | 2022-07-29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一种保障无人机电力巡检的自适应异构组网系统及方法 |
CN116980904A (zh) * | 2022-04-20 | 2023-10-31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819312A1 (en) * | 2012-01-30 | 2014-12-3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in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5050192A (zh) * | 2015-06-04 | 2015-11-11 | 重庆邮电大学 | 密集网络中基于虚拟小区的干扰管理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426755B2 (en) * | 2011-06-29 | 2016-08-23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ransmit power setting method |
US9462557B2 (en) * | 2011-08-15 | 2016-10-0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in a user equipment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of the user equipment |
WO2013123671A1 (en) * | 2012-02-24 | 2013-08-29 | Nec (China)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base station and network central processing device |
US9526091B2 (en) * | 2012-03-16 | 2016-12-20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on of self-optimization func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
KR102152682B1 (ko) * | 2012-11-23 | 2020-09-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스케줄링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CN105792374A (zh) * | 2014-12-25 | 2016-07-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小小区频率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
-
2016
- 2016-08-30 CN CN201610782073.XA patent/CN107801188B/zh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8-30 WO PCT/IB2017/001233 patent/WO2018042254A1/en unknown
- 2017-08-30 US US16/328,942 patent/US2019020024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7-08-30 EP EP17797717.0A patent/EP3508007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819312A1 (en) * | 2012-01-30 | 2014-12-3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in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5050192A (zh) * | 2015-06-04 | 2015-11-11 | 重庆邮电大学 | 密集网络中基于虚拟小区的干扰管理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01188A (zh) | 2018-03-13 |
US20190200240A1 (en) | 2019-06-27 |
EP3508007A1 (en) | 2019-07-10 |
WO2018042254A1 (en) | 2018-03-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801188B (zh) | 异构网络中形成虚拟小区的方法、宏基站和传输点设备 | |
EP3977783A1 (en) | Uplink power control using deep q-learning | |
CN107980239B (zh) | 资源配置方法和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 |
US20140274112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 location of wireless device | |
US10271220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ing a central controller | |
CN114915982A (zh) | 用于蜂窝接入节点的波束选择 | |
EP2908597B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 |
CN107567098B (zh) | 功率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4630407B (zh) | 确定开环功率控制参数 | |
CN107820703B (zh) | 控制网络设备及发送控制信息或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 |
US20210014869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2243241B (zh) | 波束管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EP3454619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aliz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antenna cloud nodes in indoor high-density network | |
KR101557454B1 (ko) | 셀룰러 시스템에서 d2d 통신을 위한 간섭 인지 기반의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그 장치 | |
KR20210022352A (ko) | 무선망 최적화를 위한 기지국의 동작 방법 및 그 기지국 | |
CN106792951B (zh) | 用于选择切换的目标基站的方法以及设备 | |
CN108811054B (zh) | 用于中继通信中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 |
US20230318684A1 (en) | Apparatu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 |
JP2018182384A (ja) | 無線基地局制御方法 | |
CN108124277B (zh) | 通信方法和设备 | |
KR102106139B1 (ko) | 기지국 운용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0999127A (zh) | 用于中继通信的资源分配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
KR102402856B1 (ko) | 사용자 단말에 대한 스몰 셀 관리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수행하는 기지국 | |
US20240195475A1 (en) | Coverage anomaly detection and optimization in beam management using machine learning | |
Holubnychyi et al. | Check for updates Intelligent Signal Measurement Technique for Spread Spectrum Software Defined Cognitive Radio System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