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00920A - 扫描仪及图像数据的生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扫描仪及图像数据的生成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800920A CN107800920A CN201710747640.2A CN201710747640A CN107800920A CN 107800920 A CN107800920 A CN 107800920A CN 201710747640 A CN201710747640 A CN 201710747640A CN 107800920 A CN107800920 A CN 10780092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 document
- scanner
- sensor
- rea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9000003550 mark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8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9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101100409457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CDC40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9
- 101100156959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XRS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5000014676 Phragmites commun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194 synthes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873 mas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78 irradi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YBJHBAHKTGYVGT-ZKWXMUAHSA-N (+)-Biotin Chemical compound N1C(=O)N[C@@H]2[C@H](CCCCC(=O)O)SC[C@@H]21 YBJHBAHKTGYVGT-ZKWXMUAH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2447 hatch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91 image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87 sel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3966 selon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23 transport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FEPMHVLSLDOMQC-UHFFFAOYSA-N virginiamycin-S1 Natural products CC1OC(=O)C(C=2C=CC=CC=2)NC(=O)C2CC(=O)CCN2C(=O)C(CC=2C=CC=CC=2)N(C)C(=O)C2CCCN2C(=O)C(CC)NC(=O)C1NC(=O)C1=NC=CC=C1O FEPMHVLSLDOMQ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0402—Scanning different formats; Scanning with different densities of dots per unit length, e.g. different numbers of dots per inch (dpi); Conversion of scanning standards
- H04N1/042—Details of the method used
- H04N1/0455—Details of the method used using a single set of scanning elements, e.g. the whole of and a part of an array respectively for different formats
- H04N1/0458—Details of the method used using a single set of scanning elements, e.g. the whole of and a part of an array respectively for different formats using different portions of the scanning elements for different formats or densities of do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9—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 H04N1/191—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the array comprising a one-dimensional array, or a combination of one-dimensional arrays, or a substantially one-dimensional array, e.g. an array of staggered el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28—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 H04N1/03—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with photodetectors arranged in a substantially linear arra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28—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 H04N1/03—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with photodetectors arranged in a substantially linear array
- H04N1/0301—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with photodetectors arranged in a substantially linear array using a bent optical path between the scanned line and the photodetector array, e.g. a folded optical pa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28—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 H04N1/03—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with photodetectors arranged in a substantially linear array
- H04N1/0306—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with photodetectors arranged in a substantially linear array using a plurality of optical elements arrayed in the main scan direction, e.g. an array of lens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0402—Scanning different formats; Scanning with different densities of dots per unit length, e.g. different numbers of dots per inch (dpi); Conversion of scanning standards
- H04N1/0405—Different formats, e.g. A3 and A4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0402—Scanning different formats; Scanning with different densities of dots per unit length, e.g. different numbers of dots per inch (dpi); Conversion of scanning standards
- H04N1/042—Details of the method used
- H04N1/0423—Switching between or selecting from a plurality of optical path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2—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the sheet-feed movement or the medium-advance or the drum-rotation movement as the slow scanning component,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main-scanning
- H04N1/121—Feeding arrangements
- H04N1/125—Feeding arrangements the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serving an auxiliary function, e.g. as a white referen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9—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 H04N1/1903—Arrangements for enabling electronic abutment of lines or areas independently scanned by different elements of an array or by different array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9—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 H04N1/191—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the array comprising a one-dimensional array, or a combination of one-dimensional arrays, or a substantially one-dimensional array, e.g. an array of staggered elements
- H04N1/192—Simultaneously or substantially simultaneously scanning picture elements on one main scanning line
- H04N1/193—Simultaneously or substantially simultaneously scanning picture elements on one main scanning line using electrically scanned linear arrays, e.g. linear CCD arrays
- H04N1/1935—Optical means for mapping the whole or part of a scanned line onto the arr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Facsimile Head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扫描仪及图像数据的生成方法。该扫描仪具备:读取A4原稿的十六个以下的传感器芯片;光学部,使所述A4原稿的图像缩小,同时成像于所述传感器芯片;以及生成部,对所述传感器芯片读取的所述A4原稿的图像进行合成,生成图像数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扫描仪。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使用多个传感器芯片对原稿进行扫描,合成各传感器芯片检测到的输出来生成图像数据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所揭示的技术中,来自于原稿读取区域的光通过预定的光路到达多个传感器芯片,从而来扫描原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48640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8345325号
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使用多个传感器芯片扫描原稿的构成,但是,作为传感器芯片的个数,并未提出适当的个数。此外,如果通过很多的传感器芯片来构成扫描仪,则会导致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构成一种在不使用过多的传感器芯片的情况下,具备多个传感器芯片的扫描仪。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扫描仪具备:读取A4原稿的十六个以下的传感器芯片;光学部,使A4原稿的图像缩小,同时成像于传感器芯片;以及生成部,对传感器芯片读取的A4原稿的图像进行合成,生成图像数据。
即、在将来自于原稿的光分解为多个、通过光学部引导至传感器芯片的构成中,将原稿的读取分辨率设为S、将传感器芯片具备的光电转换元件的分辨率设为D时,通过光学部缩小为S/D是极限。这是因为如果缩小到小于S/D的值,则不能通过传感器芯片的一个光电转换元件来扫描读取分辨率S中的1像素,原稿的读取分辨率实际上不具有意义。
因此,为了实现原稿的读取分辨率S,而固定传感器芯片的分辨率时,最大限度地进行缩小,缩小倍率为f=S/D,缩小倍率f需要为其以上(绝对值大)。这里,假设原稿的行方向(主扫描方向)的尺寸为L英寸,在一个传感器芯片中配置有光电转换元件的部分的行方向的尺寸为d英寸。为了通过多个传感器芯片生成原稿的行方向的一行的图像数据,需要在多个传感器芯片的端部,重复读入原稿的相同位置,以该相同位置重复的方式,合成传感器芯片的输出。
因此,仅是一个传感器芯片的一部分有效地用于图像数据的生成。这里,如果假设是在相当于传感器芯片的行方向的尺寸d英寸中的比率α(<1)的有效检测区域进行读取的状态,则扫描L英寸的尺寸的原稿所需的传感器芯片的数量为Lf/dα。f是上述的缩小倍率S/D,在通过光学部进行缩小时,缩小倍率f的上限是1。
于是,针对于个数Lf/dα,将作为A4的横向尺寸的8.3英寸(纵向尺寸为11.7英寸)代入到行方向的尺寸L,代入作为上限的缩小倍率f=1,代入作为传感器芯片的典型的尺寸d=0.72,作为比率α代入值α=2/3,则传感器芯片的个数为大致17个。因此,如果是以小于该17个的16个以下的传感器芯片来构成扫描仪,则可以构成无需使用过多的线传感器,通过多个传感器芯片来读取A4原稿的扫描仪。
而且,针对于个数Lf/dα,将作为A3的横向尺寸的11.7英寸(纵向尺寸为16.5英寸)代入到行方向的尺寸L,代入作为上限的缩小倍率f=1,代入作为传感器芯片的典型的尺寸d=0.72,作为比率α代入留有余量的值α=2/3。而且,A3原稿比A4原稿的原稿尺寸大,倾向于余量变大,因此在A3原稿的情况下,如果要留有余量,则传感器芯片的个数为25个。因此,如果是以小于该25个的24个以下的传感器芯片来构成扫描仪,则可以构成无需使用过多的线传感器,通过多个线传感器来读取A3原稿的扫描仪。
附图说明
图1是扫描仪的框图。
图2是示出扫描仪的输送机构的周边的构造的图。
图3是示出扫描仪的光学部的构成例的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基于光学部的缩小的图。
图5是示出最高分辨率的合成的图。
图6是示出小于最高分辨率的分辨率的合成的图。
图7是示出线传感器的电路的例子的图。
图8是示出基于开关的合成的控制的图。
图9是示出小于最高分辨率的分辨率的合成的图。
图10是示出扫描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切换部的动作的图。
图12是示出增益调节的图。
图13是示出切换部的构成例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控制器;11生成部;13控制部;21第一传感器;21a线传感器;21a1第一线传感器;21a2第二线传感器;22第二传感器;31第一光源;32第二光源;40输送装置;40a输送辊;40b输送辊;41副扫描装置;51第一切换部;51a制动器;52第二切换部;61第一光学部;61a反射镜;61b反射镜;62第二光学部;70通信部;80操作部;90计算机。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按照下面的顺序,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扫描仪的构成;(2)输出的合成;(3)线传感器的构成;(4)扫描处理;(5)线传感器的数量;(6)其它实施方式。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有将传感器芯片只称为线传感器的情况。
(1)扫描仪的构成: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扫描仪1的框图。扫描仪1具备控制器10、输送装置40、通信部70、操作部80、计算机90、以及双通道的读取部(光源、传感器、光学部等)。控制器10具备未图示的存储介质、以及从该存储介质读出并执行程序的处理器(可以是CPU,也可以是以执行特定处理的方式构成了电路的ASIC等专用电路。此外,ASIC等和CPU可以相互协作。此外,可以是一个芯片,也可以是多个芯片)。
控制器10具备生成部11和控制部13,通过控制部13控制扫描仪1的各部分,通过生成部11的处理,生成图像数据。操作部80具备对利用者提供各种信息的输出部、以及接收利用者的输入操作的输入部。控制器10基于控制部13的功能,使输出部显示读取条件的选项或用于进行扫描指示等的信息。利用者可以基于该输出部的输出,输入读取条件的选项或读取开始指示等。
如果输入读取开始指示,则控制部13控制扫描仪1的各部分,使其进行用于读取原稿的动作(例如,原稿的输送等)。如果通过该动作,从线传感器输出图像数据,则生成部11生成图像数据。通信部70是用于和外部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外部的计算机90)进行通信的装置,控制器10的控制部13可以将任意信息发送至计算机90,从计算机90接收各种指示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控制器10的生成部11生成图像数据,则控制部13通过通信部70将图像数据发送至计算机90。当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利用图像数据,可以保存于扫描仪1所具备的未图示的存储介质中,可以保存于便携式存储介质中,也可以通过通信部70向计算机90之外的装置提供。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扫描仪1具备未图示的ADF(自动输稿器)和原稿台两者,通过从任一方式中选择的方式在读取位置读取原稿。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扫描仪1具备第一读取部和第二读取部,第一读取部可以读取通过ADF所输送的输送原稿(的正面)、以及载置于原稿台的载置原稿的两者。第二读取部可以读取输送原稿的背面,不可以读取载置原稿。
第一读取部具备图1所示的第一传感器21、第一光源31、副扫描装置41、第一切换部51以及第一光学部61。副扫描装置41是可以使第一传感器21、第一光源、第一光学部61沿副扫描方向往返移动的装置。第二读取部具备图1所示的第二传感器22、第二光源32、第二切换部52以及第二光学部62,并不具备类似副扫描装置41的装置。即、第二传感器22、第二光源32、第二切换部52、第二光学部62固定地配置于扫描仪1内。此外,通过来自于第二光源32的光照射于输送原稿的输送路径内的预定位置,来自于输送原稿的光经过第二光学部62被第二传感器22检测,从而来进行读取。
第一传感器21以及第二传感器22具备多个线传感器。各线传感器是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传感器,是在该一个方向上排列了多个光电转换元件的传感器。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为该线传感器延伸的方向垂直于副扫描方向(输送原稿的输送方向)(将该线传感器延伸的方向称为主扫描方向)。光电转换元件是输出对应于接收到的光的强度的信号的元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分辨率为A(单位例如是dpi)。
第一光源31以及第二光源32具备对设置于输送原稿的输送路径的读取区域(照射位置)照射照明光的灯。此外,在原稿作为载置原稿被读取时,照射位置可以沿副扫描方向移动。存在于照射位置的物体(原稿或白基准板)所反射的光被第一传感器21或第二传感器22具备的各线传感器接收,各线传感器生成与在各光电转换元件的光的受光量对应的信号。
第一传感器21以及第二传感器22具备未图示的模拟前端。模拟前端包括对根据光的受光量而由光电转换元件输出的信号产生增益功能并输出的电路、或进行A/D转换的电路。在本实施方式中,模拟前端具备存储表示该增益的信息的存储介质,在模拟前端中,基于表示该增益的信息,进行使第一传感器21以及第二传感器22的黑电平为最小输出值、白电平为最大输出值的增益调节。
输送装置40是输送原稿的机构。输送装置40是将输送原稿输送至来自于第一光源31的光的照射位置以及来自于第二光源32的光的照射位置,进而将输送原稿向扫描仪1的外部输送的机构。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输送装置40的输送路径的图。输送路径是通过未图示的树脂制的部件形成输送原稿的路径而构成的,在路径的多个位置上,输送原稿被输送辊40a、40b夹持,从而在该路径中对输送原稿进行输送。在图2中,通过粗的实线曲线示出输送路径。通过虚线示出输送路径内的照射位置,在该照射位置内,第一传感器21以及第二传感器22读取主扫描方向(垂直于X轴、Z轴的方向)的一行。
在隔着照射位置的两侧,配置有光学系统和切换部。即、构成第一读取部的第一传感器21、第一光源31、第一光学部61形成于图2所示的第一单元U1内,在隔着原稿台T上的照射位置的相反一侧配置有第一切换部51。第一切换部51是沿主扫描方向延伸的部件,由沿主扫描方向延伸的旋转轴和X-Z平面的截面为扇形的部件构成。在扇形的部件中,在扇形的圆弧形的外周部分安装有白基准板W、黑基准板B、合成标志板(マーク板)M。白基准板W、黑基准板B、合成标志板M是在主扫描方向上较长的长方体的部件,配置为主扫描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的面露出于扇形的外周,该面垂直于扇形的半径。
在合成标志板M中,露出于扇形的外周的面是通过指定原稿的相同位置而形成有作为图像合成的基准的合成标志的合成标志面。白基准板W是作为白色的基准的白色的部件,露出于扇形的外周的面是作为白基准的白基准面。黑基准板B是作为黑色的基准的黑色的部件,露出于扇形的外周的面是作为黑基准的黑基准面。第一切换部51上连接有电机等驱动源,可以使旋转轴旋转。因此,通过使旋转轴旋转,可以将白基准板W、黑基准板B、合成标志板M配置于照射位置。
在图2中,副扫描装置41是可以使第一单元U1在副扫描方向(X轴方向)上往返动作的装置。在读取输送原稿时,副扫描装置41将第一单元U1配置于图2所示的预定位置上。此外,在第一单元U1配置于该预定位置的状态下进行读取。在读取载置于原稿台T的载置原稿时,副扫描装置41使第一传感器21、第一光源、第一光学部61沿副扫描方向移动来读取载置原稿。因此,在载置原稿上,图2所示的虚线的直线和连接于该直线的单点划线的直线的部分为照射位置(原稿的读取区域)。
构成第二读取部的第二传感器22、第二光源32、第二光学部62形成于图2所示的第二单元U2内,在隔着输送路径的照射位置的相反一侧配置有第二切换部52。第二切换部52具备和第一切换部51相同的构成,通过使旋转轴旋转,可以将白基准板W、黑基准板B、合成标志板M配置于照射位置。在读取输送原稿时,通过第一单元U1来进行一面(正面)的读取。需要进行背面的读取时,通过第二单元U2来进行背面的读取。
第一光学部61具备在缩小原稿的图像的同时并使其成像于第一传感器21的光学部件。即、第一光学部61具备形成将第一光源31的光照射于原稿而形成的来自于原稿的光引导至线传感器的光路的光学部件。光路可以通过各种构造来提供,光学部件也可以通过各种部件、例如光圈、镜头、反射镜等的任一种或组合来构成。
图3是示出光路的一个例子的图,示出了使视线和主扫描方向平行的状态。在图3中,示出了对原稿P照射光的第一光源31、第一光学部(61a、61b)、以及第一传感器21。第一光学部61具备两个反射镜61a、61b,例如,可以采用通过使反射镜61a为平面镜、使反射镜61b为凹面镜,在主扫描方向上对原稿P的主扫描方向(垂直于X轴、Z轴的方向)上的一行量的光进行分割、缩小,从而引导至线传感器21a的构成等。
图4示意性地示出使视线和副扫描方向平行的状态下的光学部的作用。在图4中,示出来自于原稿P的光经过第一光学部61被引导至线传感器21a的状态,通过虚线或单点划线示意性地示出了来自于原稿P的光的光路。即、线传感器21a排列于主扫描方向(Y轴方向)上,在原稿P上在主扫描方向上一部分重叠且相邻的部分各自的图像被原稿P的各部分对应的第一光学部61的各部分缩小。此外,原稿P的各部分的图像成像于各部分对应的各线传感器21a。
此外,在图4中,虚线以及单点划线示意性地示出了光路的范围,通过第一光学部61,图像可以在Y方向上反转。此外,第二光学部62也和第一光学部61同样地具备在缩小原稿的图像的同时并使其成像于第二传感器22的光学部件。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传感器21、第二传感器22具备的各线传感器中,相邻的各线传感器构成为读取原稿P上在主扫描方向上相邻的各部分,相邻的线传感器共同地读取原稿P上的相同位置的图像。
(2)输出的合成:
在各线传感器中,由于对原稿P的相同位置重复读取,因此,控制器10的生成部11在一部分重叠的位置对相邻的线传感器输出的图像数据进行合成,生成图像数据。具体而言,生成部11基于形成于合成标志板M的合成标志面的合成标志,重叠线传感器的输出。即、如图4所示,线传感器由多个线传感器构成,各线传感器配置于不同的位置。
各线传感器的位置由于制造误差等会成为从设计上的位置偏离的位置,因此,各线传感器的相对位置会与设计产生偏离。于是,为了在消除了线传感器的与设计上的位置的偏离的状态下进行合成,基于合成标志预先指定合成位置。即、在进行原稿P的读取之前,生成部11控制第一切换部51(双面读取时,也利用第二切换部52等:以下相同),将合成标志配置于照射位置。
在该状态下,控制部13使第一光源31亮灯。其结果是,第一传感器21具备的各线传感器21a输出读取了合成标志的图像。图5是示出线传感器21a具备的光电转换元件的示意图,通过圆来示出光电转换元件。在图5中,合成标志是沿副扫描方向延伸的线,在合成标志面中,合成标志以外的部分是白色的。
该合成标志被相邻的线传感器21a的两者读取。在图5中,将读取了形成于合成标志板M的相同位置的合成标志的线传感器21a的光电转换元件着色为黑色来示意性地示出,通过剖面线来示意性地示出合成标志,与读取了合成标志的光电转换元件重叠示出。此外,以将相邻的线传感器21a的一方配置于上部左侧,另一方配置于下部右侧,读取了合成标志的光电转换元件沿纵向排列的方式,配置了线传感器21a的示意图。这里,将相邻的线传感器21a的一方称为第一线传感器21a1,将另一方称为第二线传感器21a2。
第一线传感器21a1、第二线传感器21a2将排列于主扫描方向的各光电转换元件的受光量对应的输出作为串行数据输出。于是,生成部11对第一线传感器21a1的输出进行解析,确定从端部开始第五个以及第六个光电转换元件E5、E6检测到了合成标志。此外,生成部11对第二线传感器21a2的输出进行解析,确定从端部开始第四个以及第五个光电转换元件E4、E5检测到了合成标志。在这种情况下,生成部11视为第一线传感器21a1的第五个以及第六个光电转换元件E5、E6、和第二线传感器21a2的第四个以及第五个光电转换元件E4、E5读取了相同位置,与各线传感器相关联地将各元件的位置存储在未图示的存储器。
并且,生成部11从位于主扫描方向的端部的线传感器开始依次实施以上处理,确定各线传感器读取了相同位置的元件的位置。此外,在构成线传感器21a的多个线传感器中,除了位于端部的线传感器之外,均可以成为第一线传感器、第二线传感器的任一种。例如,在某线传感器为第一线传感器21a1,相邻的为第二线传感器21a2的情况下,如果将该第二线传感器21a2视为第一线传感器,则在相反侧相邻的其它线传感器则为第二线传感器。
如果如上所述地确定读取相同位置的光电转换元件的位置,则在读取了原稿P时,生成部11通过基于该位置各线传感器合成输出,从而生成一行的图像数据。合成的方法可以采用各种方法。例如,作为确定了该位置的结果,如果第一线传感器21a1的位置i(i是从1至n的自然数)的光电转换元件的输出(为屏蔽补偿等处理后的输出。在本段落中,以下相同)ai、以及第二线传感器21a2的位置i的光电转换元件的输出bi是来自于相同位置的光电转换元件的输出,则位置i的合成后的像素值gi可以是gi=jiai+kibi。该ji或ki是0以上1以下的系数,合计为1。此外,该系数可以与位置i无关而为固定,例如总是0.5,还可以是靠近线传感器的中心一侧的系数大于远离中心一侧的系数等,根据位置i而不同。
在以上例子中,生成部11可以通过光电转换元件的一个单位,调整第一线传感器21a1输出的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线传感器21a2输出的第二图像数据的合成位置。因此,如果原稿的读取分辨率为光电转换元件的分辨率A对应的读取分辨率(例如,如果光学部的缩小倍率为1/2,则读取分辨率为2A),则可以根据光电转换元件所读取的合成标志的位置,通过光电转换元件的一个单位进行调整,可以正确地调整合成位置。
但是,在以低于A的分辨率A/n(n为2以上的整数)所对应的读取分辨率来读取原稿时,存在通过单纯的合成不能正确地进行合成的情况。图6是示出通过和图5所示的例子相同的光电转换元件读取了合成标志时的例子的图。在该例子中,在以A/2对应的读取分辨率来读取原稿时,如果在第一线传感器21a1和第二线传感器21a2中,分别从端部每两个合成输出,则不能正确地调整合成位置。
具体而言,在图6中,示出了通过矩形包围被合成的两个光电转换元件,如该矩形所示,合成从第一线传感器21a1的端部开始的第五个以及第六个光电转换元件E5、E6的输出。另一方面,在第二线传感器21a2中,光电转换元件E4、E5的输出未被合成,彼此为其它的像素的输出。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要进行合成位置的调整,第一线传感器21a1的像素Px1的位置只有被视为第二线传感器21a2的像素Px2或Px3的位置,无法正确地进行合成。即、如果在第二线传感器21a2中,合成的n个光电转换元件的位置固定(不能选择),则未必可以通过第二线传感器21a2中的n个光电转换元件来读取和第一线传感器21a1中n个光电转换元件所读取部分相同的部分(大部分的情况会偏离)。
(3)线传感器的构成: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以A/n(n为正的整数)的分辨率来读取原稿时,以可以合成第一线传感器21a1和第二线传感器21a2的相对位置所对应的位置的n个光电转换元件的输出的方式,构成了线传感器。
即、在第二线传感器21a2中,能够以线传感器的一个元件的精度来调整周期性合成的n个光电转换元件的位置。
在周期性执行相邻的n个光电转换元件的合成时,n个光电转换元件的选择方法为n种。即、如果视为从光电转换元件的第一个元件开始合成n个的模式1、从光电转换元件的第二个元件开始合成n个的模式2,则可以选择直至从光电转换元件的第n个元件开始合成n个的模式n的n种合成模式。此外,这些模式彼此偏离一个元件,因此,如果选择这些模式的任一种,则可以通过光电转换元件的一个元件的精度来调整被合成的n个元件的位置。
图7是示出线传感器的主要部分中的电路构成的图。线传感器具备:具备光电转换元件PD1的光电转换电路CPD、连接于光电转换电路CPD的噪声去除电路CNC、以及连接于噪声去除电路CNC的扫描电路CSC。光电转换电路CPD和噪声去除电路CNC对应于多个光电转换元件的各光电转换元件而设置。在图7中,对一个光电转换元件PD1所对应的光电转换电路CPD和噪声去除电路CNC进行说明,但是,在其它光电转换元件PD1所对应的光电转换电路CPD以及噪声去除电路CNC中,构成以及动作也是共同的。此外,为了便于图示,在图7中光电转换电路CPD和噪声去除电路CNC仅各示出了五个,但是,实际上,在图7的右侧光电转换电路CPD和噪声去除电路CNC、开关继续反复直至达到线传感器的光电转换元件数,扫描电路也继续延伸。
光电转换电路CPD具备光电转换元件PD1、反相放大器A1、电容器Cd、以及复位开关RS1。在本实施方式中,光电转换元件PD1是光电二极管,阳极接地,阴极连接于反相放大器A1的输入端子。反相放大器A1将光电转换元件PD1的输出反相放大至-G倍输出。该输出是光电转换元件PD1的受光量对应的电压,以后,标记为输出电压Vs。
电容器Cd连接于反相放大器A1的输出端子以及输入端子。即、电容器Cd作为设置于从反相放大器A1的输出端子向输入端子的信号反馈路径的反馈电容发挥功能。此外,复位开关RS1连接于反相放大器A1的输出端子以及输入端子。因此,通过导通复位开关RS1,使电容器Cd短路,从而可以复位来自于反相放大器A1的输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进行读取之前,基于控制部13的控制,从未图示的驱动电路输出复位信号,基于该复位信号,复位开关RS1导通,从而来进行读取的准备。
光电转换电路CPD连接于噪声去除电路CNC。噪声去除电路CNC具备电容器Ci、反相放大器A2、电容器Cf、两个复位开关RS2、以及反相开关XRS2。第一开关SW11连接于反相放大器A2的输入端子以及电容器Ci。反相放大器A2将光电转换元件PD1的输出反相放大至-G倍输出。
电容器Cf以及反相开关XRS2串联连接,电容器Cf的一方的端子连接于反相放大器A2的输入端子,反相开关XRS2的一方的端子连接于反相放大器A2的输出端子。此外,在电容器Cf和反相开关XRS2之间连接有一个复位开关RS2,在该复位开关RS2的另一方上外加基准电压VREF。另一个复位开关RS2连接于反相放大器A2的输出端子以及输入端子。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反相开关XRS2的导通/截止的信号是控制复位开关RS2的导通/截止的信号反相后的信号。因此,在复位开关RS2为导通时,反相开关XRS2为截止,在复位开关RS2为截止时,反相开关XRS2为导通。
在复位开关RS2截止、反相开关XRS2导通时,电容器Cf作为设置于从反相放大器A2的输出端子朝向输入端子的信号反馈路径上的反馈电容来发挥功能。另一方面,在复位开关RS2导通、反相开关XRS2截止时,反相放大器A2的输入输出之间短路。在这种情况下,电容器Cf位于电压Vt的端子和基准电压VREF之间。因此,如果此时的反相放大器A2的输入端子为电压Vt,则在电容器Cf的两端产生Vt-VREF的电位差,积蓄该电位差所对应的电荷(复位)。
通过这样的电路,由电容器Ci消除光电转换电路CPD的输出电压Vs的噪声,而且,由反相放大器A2来进行反相放大并输出,从而噪声去除电路CNC作为CDS(Correlated DoubleSampling:相关双重抽样)电路而发挥功能。此外,在第一开关SW11导通、后述的第二开关SW21截止时,反相放大器A2的输出电压VCDS为VCDS=VREF-(CI/CF)·ΔVs。此外,这里,CI是电容器Ci的电容、CF是电容器Cf的电容,ΔVs是反相放大器A1的输出电压Vs随着光电转换元件PD1的曝光时间的经过而变化的电压。
反相放大器A2的输出端子连接于舌簧开关RD,舌簧开关RD的另一方端子连接于电容器Cmem以及选择开关SEL。电容器Cmem的另一方端子接地,选择开关SEL连接于线传感器的输出端子。
舌簧开关RD在读出光电转换元件PD1的输出的定时被导通,在舌簧开关RD导通时,反相放大器A2的输出电压所对应的电荷积蓄于电容器Cmem。在这样的状态下,在舌簧开关RD被截止、选择开关SEL通过扫描电路CSC被导通时,从线传感器的输出端子读出电容器Cmem的电荷。
如上所述,光电转换电路CPD和噪声去除电路CNC对应于线传感器具备的各光电转换元件PD1而设置。此外,噪声去除电路CNC也是按照光电转换元件PD1排列的顺序而排列。扫描电路CSC具备导通/截止各噪声去除电路CNC中的选择开关SEL的信号线,在基于控制部13的控制,舌簧开关RD被导通,成为电荷能够积蓄于各光电转换元件PD1所对应的电容器Cmem的状态,舌簧开关RD被截止时,扫描电路CSC根据控制部13的控制,按照光电转换元件PD1排列的顺序逐个导通选择开关SEL,在一定时间后截止。其结果是,将线传感器的各光电转换元件PD1的受光量所对应的图像数据作为串行数据输出,生成部11取得该输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光电转换元件PD1和第一开关SW11之间连接有第二开关SW21。此外,在图7所示的电路中,在电容器Ci和第一开关SW11之间连接有第二开关SW21,但是,如果排除电容器或放大电路等进行波形整形的电路来考虑,也可以考虑在光电转换元件PD1和第一开关SW11之间连接有第二开关SW21(以下相同)。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光电转换元件PD1和第二开关SW21通过电容器Ci连接,第一开关SW11和第二开关SW21不通过电容器Ci而连接。此外,多个光电转换元件所对应第一开关以及第二开关分别具备该关系。根据该构成,可以通过第一开关以及第二开关来控制能够流动电容器Ci的电荷的配线。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个光电转换元件PD1对应一个第一开关SW11,因此,可以认为光电转换元件PD1和第一开关SW11是一组。例如,图7所示的光电转换元件PD1和第一开关SW11是一组,如果着眼于相邻的光电转换元件PD2,则光电转换元件PD2和第一开关SW12形成了同样的组。此外,第二开关SW21存在于相邻的组之间,连接于各组的光电转换元件PD1和第一开关SW之间。因此,第二开关SW21连接光电转换元件和第一开关的组之间,所有的第二开关SW21串联排列。
通过以上构成,线传感器可以合成相邻的任意位置的光电转换元件的输出。即、通过控制部13控制未图示的驱动电路,控制线传感器具备的各开关,从而可以选择合成对象的光电转换元件,选择作为合成后的输出的输出对象的电容器Cmem。具体而言,在第二开关截止时,光电转换元件和第一开关的组之间彼此独立,因此,光电转换元件的输出彼此独立。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光电转换元件通过第一开关连接于扫描电路CSC,因此,如果控制第一开关的导通、截止,则可以控制光电转换元件的输出是否能够到达扫描电路CSC。
于是,在控制部13进行分辨率A/n的读取时,仅使合成对象的光电转换元件中的一个对应的第一开关导通,使其它光电转换元件对应的第一开关截止。例如,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n=2,即、在合成相邻的两个光电转换元件的输出时,如果使第一开关SW11导通、使第一开关SW12截止,则成为在光电转换元件PD1对应的噪声去除电路CNC中输入电压、在光电转换元件PD2对应的噪声去除电路CNC中未输入电压的状态。因此,成为光电转换元件PD1对应的噪声去除电路CNC发挥功能、光电转换元件PD2对应的噪声去除电路CNC不发挥功能的状态。
第二开关连接光电转换元件和第一开关的组之间,因此,如果第二开关导通,则成为相邻的组的光电转换电路CPD的输出端子导通的状态。于是,控制部13使连接合成对象的光电转换元件的输出之间的第二开关导通,使连接不是合成对象的光电转换元件的输出之间的第二开关截止。此外,在与合成对象的光电转换元件成为一组的第一开关中,如果仅导通指定的第一开关,则可以对合成对象的光电转换元件对应的光电转换电路CPD的输出进行合成,通过指定的噪声去除电路CNC来进行处理(进行噪声去除以及利用了电容器Cmem的输出)。
例如,在第一开关SW11导通、第一开关SW12截止的状态下,如果第二开关SW21导通,则合成光电转换元件PD1、PD2的输出,通过一个噪声去除电路CNC进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噪声去除电路CNC的输出如下式所示。
VCDS=VREF-(CI/CF)·(ΔVs1+ΔVs2)
这里,CI是电容器Ci的电容、CF是电容器Cf的电容,ΔVs1是反相放大器A1的输出电压Vs随着光电转换元件PD1的曝光时间的经过而变化的电压,ΔVs2是反相放大器A12的输出电压Vs随着光电转换元件PD2的曝光时间的经过而变化的电压。此外,在所有电容器Ci中相邻的光电转换元件所对应的电容器Ci的电容相同,在所有电容器Cf中电容器Cf的电容也相同。
控制部13在排列于主扫描方向上的各光电转换元件所对应的各电路的开关中,以n个的周期反复进行如下控制:利用未图示的驱动电路导通连接合成对象的相邻的n个的组的第二开关,截止其它第二开关,导通合成对象的相邻的n个对应的第一开关的一个,截止其它第一开关。其结果是,可以获得A/n分辨率的输出。
在这样的控制中,可以从任意的位置选择合成对象的n个光电转换元件的第一个。即、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传感器构成为能够以从光电转换元件的第m个(m为1~n的任一个)至n个的周期来合成输出并进行输出。图8是将图7所示的电路图简单化,着眼于电路和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的关系来示出,并且,将各分辨率对应的开关的动作汇总成表来示出的图。在图8的表中,通过粗的直线框来示出主扫描方向上的导通/截止的周期。
在线传感器所具备的光电转换元件以分辨率A来配置,在线传感器中,从第一个光电转换元件开始以一个的周期来读取原稿时,如图8的表所示,控制部13通过驱动电路分别导通、截止第一开关SW11、第二开关SW21,在主扫描方向上反复该开关的设定状态。其结果是,光电转换电路CPD所具备的各光电转换元件的输出以未合成(也可以解释为从第一个开始以一个的周期合成)的方式输出,进行分辨率A的读取。
在线传感器中,从第一个光电转换元件开始以两个的周期来进行读取时,如图8的表的第二项所示,控制部13通过驱动电路使第一开关SW11、第二开关SW21、第一开关SW12、第二开关SW22各个开关导通、导通、截止、截止,在主扫描方向上反复该开关的设定状态。其结果是,从光电转换电路CPD所具备的各光电转换元件的第一个开始以两个的周期合成并输出,进行分辨率A/2的读取。
在线传感器中,从第一个光电转换元件开始以三个的周期来进行读取时,如图8的表的第三项所示,控制部13通过驱动电路使第一开关SW11、第二开关SW21、第一开关SW12、第二开关SW22、第一开关SW13、第二开关SW23各个开关导通、导通、截止、导通、截止、截止,在主扫描方向上反复该开关的设定状态。其结果是,从光电转换电路CPD所具备的各光电转换元件的第一个开始以三个的周期合成并输出,进行分辨率A/3的读取。
在线传感器中,从第一个光电转换元件开始以四个的周期来进行读取时,如图8的表的第四项所示,控制部13通过驱动电路使第一开关SW11、第二开关SW21、第一开关SW12、第二开关SW22、第一开关SW13、第二开关SW23、第一开关SW14、第二开关SW24各个开关导通、导通、截止、导通、截止、导通、截止、截止,在主扫描方向上反复该开关的设定状态。其结果是,从光电转换电路CPD所具备的各光电转换元件的第一个开始以四个的周期合成并输出,进行分辨率A/4的读取。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合成任意的n个光电转换元件的输出时,可以从任意的位置选择开始n个的周期的合成的光电转换元件。例如,如图8的表的第五项所示,控制部13通过驱动电路使第一开关SW11、第二开关SW21、第一开关SW12、第二开关SW22、第一开关SW13、第二开关SW23各个开关截止、截止、导通、导通、截止、截止,除了第一个光电转换元件所对应的开关(第一开关SW11、第二开关SW21)之外,使第一开关SW12、第二开关SW22、第一开关SW13、第二开关SW23的设定状态在主扫描方向上反复。其结果是,从光电转换电路CPD所具备的各光电转换元件的第二个开始以二个的周期合成并输出,进行分辨率A/2的读取。
如果进行同样的处理,控制部13可以从光电转换元件中的任意的第m个开始以n个的周期合成输出,使合成的结果从线传感器输出。因此,控制部13能够以线传感器的一个元件的精度来调整被合成的n个元件的位置。
其结果是,可以进行调整,以使通过不同线传感器读取了原稿的相同位置的数据以线传感器的一个元件的精度而重叠。图9是示出通过和图5所示的例子相同的光电转换元件读取了合成标志时的例子的图。在该例子中,使光电转换元件的分辨率为A/2来读取原稿时,在第一线传感器21a1中,如果从端部开始将每两个光电转换元件作为一组来进行合成,则成为合成后的一个(Px1)像素表示合成标志,其它像素中不包含合成标志的状况。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如果从第二线传感器21a2的端部开始对每两个的输出进行合成,则在像素Px2以及Px3中包含合成标志,无法正确地合成第一线传感器21a1的输出和第二线传感器21a2的输出。即、在图6所示的状况下,不能合成第一线传感器21a1和第二线传感器21a2的相对位置所对应的位置的n个光电转换元件的输出。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从任意的位置选择合成对象的n个光电转换元件的位置。于是,如果是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控制部13控制第一开关以及第二开关,以使从第二线传感器21a2的端部开始的第四个光电转换元件E4开始以两个的周期来合成输出。其结果是,在第二传感器21a2中,可以对应于每个图9所示的实线框来合成光电转换元件的输出,输出仅在一个像素Px4中包含合成标志的读取结果的状态的合成结果。
如上所述,如果控制部13控制第二线传感器的开关,以使合成并输出第一线传感器和第二线传感器的相对位置所对应的位置的n个光电转换元件的输出,则从线传感器输出能够不产生偏离地合成的n个光电转换元件的合成结果。于是,生成部11基于合成标志面配置于照射位置的状态下的线传感器的输出来合成图像。即、在使光电转换元件的分辨率为A/n来读取原稿时,在进行原稿的读取之前,通过控制部13的控制,来控制第一切换部51,在合成标志配置于照射位置的状态下,取得分辨率A的第一传感器21的输出。生成部基于该输出,指定通过各线传感器读取了相同的合成标志的像素。
此外,生成部11将读取了原稿时从第一线传感器输出的图像数据重叠,以使读取了相同的合成标志的像素彼此重叠,从而来进行合成。例如,如果是图9所示的例子,则对各线传感器进行使第一线传感器21a1的输出和第二线传感器21a2的输出重叠的处理,以使像素Px1和像素Px4重复。通过对多个线传感器分别实施该处理,生成部11生成一行量的图像数据。
此外,以上的实施方式也可以视为如下所述的构成:在具备多个光电转换元件、以及合成任意的光电转换元件和该光电转换元件所邻接的光电转换元件的输出的图7所示那样的合成电路的线传感器中,合成并输出基于合成电路从外部(控制部13)接收到的控制信号的、位置连续的n个光电转换元件的输出。
根据上述构成,即便是第一线传感器和第二线传感器偏离了设计上的位置安装在基板上,也可以消除该偏离而正确地进行合成。因此,可以提高合成了多个线传感器的输出的图像数据的画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生成部11在使光电转换元件中的分辨率为A/n来读取原稿时,存在于线传感器的相对位置所对应的位置的n个光电转换元件和距离该位置较近的第二线传感器的端部之间的光电转换元件的输出未用于图像数据的生成。例如,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第二线传感器21a2的光电转换元件E4、E5是第一线传感器21a1和第二线传感器21a2的相对位置所对应的位置的n个(两个)光电转换元件。因此,生成部11未将存在于第二线传感器21a2中的n个光电转换元件E4、E5和距离该光电转换元件E4、E5的位置较近的第二线传感器21a2的端部F之间的三个光电转换元件(被虚线框包围的光电转换元件)用于图像数据的生成。
即、在合成第一线传感器21a1和第二线传感器21a2的相对位置所对应的位置的n个光电转换元件的输出时(合成像素Px1和像素Px4时),无需利用存在于与该相对位置所对应的位置的n个相比更靠近第二线传感器的端部侧(较近一方的端部侧)的虚线框内的光电转换元件。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合成第一线传感器21a1输出的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线传感器21a2输出的第二图像数据时,生成部11不使用图9所示的虚线框包围的光电转换元件的输出。根据该构成,可以不利用无用的输出来进行合成。此外,不使用该输出的光电转换元件即使是相对位置相同,也可以对应于n而变化。因此,需要根据相对位置和n,确定不使用哪个光电转换元件。
此外,在虚线框内的光电转换元件中,不利用输出,因此,为了防止在读取的过程中,在电容器中积蓄无用的电荷,优选进行复位。当然,由于在读取的过程中,电容器中不积蓄无用的电荷,因此,可以采用设置电容器的电极的一方等的构成。此外,不使用光电转换元件的输出是指可以不向扫描电路CSC输出光电转元件的输出,也可以向扫描电路CSC输出光电转换元件的输出,由生成部11进行读取、舍弃。
(4)扫描处理:
下面,按照图10所示的流程图对扫描处理的顺序进行说明。利用者通过操作部80直接或间接地指定原稿的读取分辨率或供纸方法(ADF、原稿台的任一个)来进行扫描指示时,控制器10基于控制部13的功能接收该扫描指示,开始图4所示的扫描处理。开始扫描处理时,控制部13取得包括原稿的读取分辨率、供纸方法的扫描设定(步骤S100)。此外,这里,利用者可以从读取来自于输送原稿的光时能够设定的多个原稿读取分辨率选择任一个来设定分辨率。
然后,控制部13进行阴影(shading)测定。即、在线传感器中能够检测的光量的下限是黑电平、能够检测的光量的上限是白电平,但是,黑电平和白电平可以依赖于传感器或光源等的特性来进行变动。例如,传感器的特性由于暗电流等的噪声或各传感器的制造误差、历时变化等而产生变动,黑电平和白电平可以对应于该变动进行变动。于是,为了进行高品质的扫描,优选在原稿的读取之前进行阴影测定,指定黑电平和白电平的至少一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3首先测定白电平(步骤S105)。即、在进行原稿的读取之前,控制部13控制第一切换部51(在双面扫描时,第二切换部52也作为对象),将白基准板W配置于照射位置。图11是示出第一切换部51和配置于其周边的制动器51a(在图2中省略)的图。如图11所示,在第一切换部51(第二切换部52也是同样)的旋转范围内,配置有与扇形的半径部分接触来限制第一切换部51的旋转的制动器51a。制动器51a固定于扫描仪1内的壳体内。
如图11所示,该制动器51a构成为在白基准板W配置于照射位置R时、以及第一切换部51旋转至图11的相反侧而黑基准板B配置于照射位置R时,限制第一切换部51的旋转。于是,控制部13使第一切换部51如图11所示的顺时针旋转直至第一切换部51与制动器51a接触。白基准板W配置于照射位置R时,控制部13控制第一光源31,使光照射于白基准板W。其结果是,从第一传感器21取得表示白基准板W的测定结果的输出,因此,控制部13取得该输出作为白电平。
然后,控制部13测定黑电平(步骤S110)。即、在进行原稿的读取之前,控制部13控制第一切换部51(在双面扫描时,第二切换部52也作为对象),将黑基准板B配置于照射位置。具体而言,控制部13使第一切换部51如图11所示的逆时针旋转直至第一切换部51与制动器51a接触。黑基准板B配置于照射位置R时,控制部13控制第一光源31,使光照射于黑基准板B。其结果是,从第一传感器21取得表示黑基准板B的测定结果的输出,因此,控制部13取得该输出作为黑电平。
然后,控制部13判断供纸方法是否是ADF(步骤S120)。即、控制部13以与读取来自于输送原稿的光时相比,在读取来自于载置原稿的光时,能够通过原稿向垂直于原稿面的方向的偏离的影响较少的方法来进行读取的方式,参照在步骤S100中取得的扫描设定,来判断供纸方法是否是ADF、原稿台的任一种。在本实施方式中的输送装置40中,限定了能够输送的原稿的方式,仅为一页片材状的原稿作为读取对象。另一方面,在原稿台上,在读取时由利用者进行将原稿置于原稿台的操作和将原稿从原稿台去除的操作,因此,原稿的方式具有任意性。例如,如果载置于原稿台,不管是一页片材状的原稿,还是装订成册的书的横跨两版的原稿,均可以进行读取。
但是,通过原稿台能够读取的载置原稿中,原稿具有任意性,因此,根据载置原稿的种类,会有载置原稿的至少一部分从原稿台浮起的情况。因此,关于向垂直于输送原稿配置于来自光源的光所照射的照射位置时的原稿面的方向的偏离,载置于原稿台的载置原稿比输送装置所输送的输送原稿更大。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与读取来自于输送原稿的光时相比,在读取来自于载置原稿的光时,通过原稿向垂直于原稿面的方向的偏离的影响较少的方法来进行读取。
读取来自于载置原稿的光的方法只要是与读取来自于输送原稿的光的方法相比,原稿向垂直于原稿面的方向的偏离的影响较少的方法即可。例如,原稿向垂直于原稿面的方向的偏离的影响较少的方法是产生了垂直于原稿面的方向的偏离(浮起等)时的画质降低程度较小的方法,只要可以抑制该偏离导致的画质的降低即可。
在步骤S120中,未判断为供纸方法是ADF时,即、通过原稿台进行读取时,控制部13判断原稿的读取分辨率是否高于阈值(步骤S125)。在本实施方式中,预先设定有可以选择的k个(k为2以上的整数)分辨率。即、第一传感器21、第二传感器22具备的各线传感器的光电转换元件的分辨率是A,通过合成相邻的n个光电转换元件的输出,可以进行A/n的分辨率的读取。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1~整数k(例如4等)代入n所得到的分辨率的值A、A/2…A/k乘以第一光学部61(以及第二光学部62)中的缩小倍率f所得到的分辨率可以选择为原稿的读取分辨率。例如,在光电转换元件的分辨率A为1200dpi、k为4时,作为线传感器的分辨率可以选择1200dpi、600dpi、400dpi、300dpi。在这种情况下,在缩小倍率f为1/2时,原稿的读取分辨率的选项为600dpi、300dpi、200dpi、150dpi。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选择作为原稿的读取分辨率的分辨率对应于各供纸方法而不同。具体而言,在读取来自载置于原稿台的载置原稿的光时、接收利用者的指示的分辨率的最大值小于读取来自输送原稿的光时、接收利用者的指示的分辨率的最大值。例如,读取来自于输送原稿的光时,接收作为线传感器可以进行读取的上限的600dpi以下的分辨率,但是,读取来自载置于原稿台的载置原稿的光时,接收300dpi以下的分辨率。
此外,作为阈值而预先登记有在载置原稿中可以选择的原稿的读取分辨率的最大值。于是,控制部13参照在步骤S100中取得的扫描设定,判断利用者所指示的原稿的读取分辨率是否是高于阈值的分辨率。在步骤S125中,在判断为利用者所指示的原稿的读取分辨率为高于阈值的分辨率时,控制部13请求原稿的读取分辨率的变更(步骤S130)。即、控制部13使操作部80显示催促将原稿的读取分辨率设定为阈值以下的信息,接收操作部80的新的原稿的读取分辨率的输入,反复进行步骤S100之后的处理。此外,该信息可以是催促将原稿设置于ADF的信息。
在步骤S125中,未判断为利用者所指示的原稿的读取分辨率是高于阈值的分辨率时,控制部13进行步骤S170之后的处理(读取载置原稿时所执行的第二处理),进行原稿的读取。另一方面,在步骤S120中,判断为供纸方法为ADF时,首先利用者通过可以读取来自于输送原稿的光的读取分辨率来进行指示,因此,在不进行步骤S125那样的原稿的读取分辨率是否高于阈值的判断的情况下,进行用于读取的处理。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载置原稿的读取中的原稿的读取分辨率的最大值小于输送原稿的读取中的原稿的读取分辨率的最大值。因此,与读取输送原稿时相比,在读取载置原稿时,通过原稿向垂直于原稿面的方向的偏离的影响较少的方法来进行读取。因此,可以提供一种在具备输送装置和原稿台两者的扫描仪中适宜使用的技术。
即、在载置原稿从基准位置向垂直于原稿面的方向偏离时,为了读取从原稿倾斜进入原稿台的光,对应于垂直于原稿面的方向上的偏离的量在原稿面上向水平的方向偏离来进行读取。但是,如果读取分辨率低,则原稿面上向水平方向的偏离控制在1像素的范围内,从而作为图像可以几乎不会出现偏离。此外,如后所述,在本实施例中,载置原稿从基准的位置向垂直于原稿面的方向偏离时,与未产生向垂直于该原稿面的方向的偏离时相比,合成处理的难度更高。因此,与以低分辨率读取的图像相比,在以高分辨率读取的详细的图像中校正了向垂直于原稿面的方向的偏离的状态下进行合成的难度更高。于是,如果使读取来自于载置原稿的光时、接收利用者的指示的分辨率的最大值小于读取来自于输送原稿的光时、接收利用者的指示的分辨率的最大值,则可以避免进行难度高的处理。其结果是,与读取来自于输送原稿的光时相比,读取来自于载置原稿的光时,可以通过原稿向垂直于原稿面的方向的偏离的影响较少的方法来进行读取。
在步骤S120中,判断为供纸方法是ADF时,控制部13在步骤S135之后,执行作为读取输送原稿时的处理的第一处理。具体而言,控制部13将光电转换元件中的分辨率作为最高分辨率A来测定合成标志(步骤S135)。即、在进行原稿的读取前,控制部13控制第一切换部51(双面扫描时,第二切换部52也作为对象),使合成标志板M配置于照射位置。具体而言,控制部13向第一切换部51输出控制信号,合成标志板M存在于照射位置,以合成标志板M的合成标志面垂直朝向Z轴的方式,使第一切换部51旋转。合成标志板M被配置于照射位置R时,控制部13控制第一光源31,使光照射于合成标志板M。控制部13控制各开关,以使第一开关SW11、第二开关SW21各个开关导通、截止,以光电转换元件一个的周期来反复进行该开关的设定。其结果是,从第一传感器21具备的多个线传感器输出以分辨率A读取了合成标志板M的结果。
然后,生成部11指定读取相同位置的光电转换元件(步骤S140)。例如,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生成部11指定第一线传感器21a1的光电转换元件E5、E6、以及第二线传感器21a2的光电转换元件E4、E5是读取相同位置的光电转换元件。生成部11对各线传感器实施同样的处理,对各线传感器指定读取相同位置的光电转换元件。
然后,控制部13进行设定,以使根据相对位置所对应的n个光电转换元件以n个的周期来进行读取(步骤S145)。即、控制部13进行合成以使在步骤S140中指定的n个光电转换元件成为1像素的输出,设定第一开关以及第二开关,以使包括该位置的n个以n个的周期进行合成。例如,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控制部13设定开关,以使合成第二线传感器21a2的光电转换元件E4、E5。此外,在n为1时,步骤S145实质上被跳过。
然后,控制部13设定白电平以及黑电平(步骤S150)。即、控制部13基于在步骤S105中测定的白电平和在步骤S110中测定的黑电平,设定各光电转换元件的白电平以及黑电平。具体而言,控制部13设定增益,以使可以基于在步骤S105中测定的白电平和在步骤S110中测定的黑电平,测定有效检测区域中的白电平和黑电平之间的强度。
图12是示意性地示出在步骤S105中测定的白电平和在步骤S110中测定的黑电平的图,通过实线示出所测定的白电平,通过单点划线示出所测定的黑电平。此外,在该例子中,将从线传感器的一方的端部开始数第一个的光电转换元件示为E1、将存在于另一方的端部的光电转换元件示为Emax。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相邻的线传感器中,读取了相同的合成标志的光电转换元件的输出重叠,存在于线传感器的端部的光电转换元件的输出未用于图像数据的生成。
这里,将用于图像数据的生成的光电转换元件称为存在于有效检测区域的光电转换元件。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光电转换元件Ea、Eb间的元件为存在于有效检测区域的光电转换元件。对于光电转换元件Ea、Eb间的元件各自进行白电平以及黑电平的设定,对于有效检测区域外的光电转换元件则不进行设定。因此,如图12所示的例子那样,在具有在线传感器的端部动态范围下降的特性的线传感器中,可以排除动态范围下降的端部来进行读取。
然后,控制部13读取原稿(步骤S155)。即、控制部13控制第一切换部51(双面扫描时,第二切换部52也作为对象),使白基准板W配置于照射位置,控制第一光源31,使光源亮灯。此外,控制部13向输送装置40输出控制信号,沿输送路径输送原稿。在输送路径中输送原稿到达照射区域时,控制部13控制第一传感器21,执行复位等预定步骤,进行读取。其结果是,从第一传感器21依次输出各线传感器中的读取结果。此外,可以根据原稿的种类,将黑基准板B配置于照射位置,而非白基准板W。
然后,生成部11合成在步骤S155中读取到的输出(步骤S160)。即、生成部11对于各行实施基于在步骤S140中指定的位置,基于光电转换元件的屏蔽补偿等的处理后的输出来生成一行对应的图像数据的处理,反复进行对应于预定行的图像数据的生成,从而生成表示输送原稿的读取结果的图像数据。然后,控制部13输出图像数据(步骤S165)。即、控制部13通过通信部70将图像数据向计算机90输出。
另一方面,在进行载置原稿的读取时也是控制部13在步骤S170中设定白电平以及黑电平,但是,这里的设定中未考虑有效检测区域。即、进行载置原稿的读取时,未进行利用了合成标志的合成,因此,在载置原稿的读取时,未定义有效检测区域,控制部13基于在步骤S105中测定的白电平和在步骤S110中测定的黑电平,设定关于所有光电转换元件的白电平以及黑电平。
然后,控制部13读取原稿(步骤S175)。即、控制部13控制第一光源31,使光源亮灯。此外,控制部13向副扫描装置41输出控制信号,在使第一传感器21、第一光源31、第一光学部61沿副扫描方向移动的同时,控制第一传感器21,执行复位等的预定步骤,进行读取。其结果是,从第一传感器21依次输出各线传感器中的读取结果。
然后,生成部11对步骤S175中读取的输出进行合成(步骤S180)。即、生成部11使各线传感器的屏蔽补偿等的处理后的输出排列于副扫描方向,取得区域检测图像。其结果是,成为作为各线传感器的区域检测图像而取得了各线传感器的输出的状态。于是,生成部11基于相邻的线传感器的各区域检测图像,进行指定特征量等图像解析,指定原稿中的相同位置的图像。此外,对各线传感器的区域检测图像进行合成,以使相同位置的图像重叠。然后,控制部13输出图像数据(步骤S185)。即、控制部13通过通信部70向计算机90输出图像数据。
原稿的向垂直于原稿面的方向的偏离的影响存在由于采用不同的合成方法而不同的情况,可以视为利用合成标志的合成法是原稿的偏离的影响较多的方法。具体而言,在读取原稿时,有原稿向垂直于原稿面的方向偏离的可能性,而且,在其偏离的量可以变动时,难以基于合成标志来进行合成。这是因为如果原稿向垂直于原稿面的方向偏离,在偏离量慢慢变动的部分存在合成标志时,仅基于合成标志来指定恰当的合成位置,信息量不足的可能性高。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如下构成:读取输送原稿时,利用合成标志进行合成(步骤S135、S160),在读取载置原稿时,不利用合成标志地进行合成(步骤S180)。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读取输送原稿时相比,在读取载置原稿时,通过原稿的向垂直于原稿面的方向的偏离的影响较少的方法来进行读取。
而且,本实施方式可以视为是如下构成:与读取来自于输送原稿的光时相比,在读取来自于载置原稿的光时,花费更长时间来进行处理,生成图像数据。即、在读取来自于载置原稿的光时,设想载置原稿从基准的位置向垂直于原稿面的方向偏离,因此,需要以即使是产生了该偏离也可以恰当地进行合成的方式进行处理。另一方面,在读取来自于输送原稿的光时,无需考虑从基准的位置向垂直于原稿面的方向的偏离,因此,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进行合成。
如果是本实施方式,则在进行载置原稿的读取时,存储多行的输出,进行基于区域检测图像的特征量来指定区域检测图像重叠的位置的图像处理。另一方面,在进行输送原稿的读取时,指定了基于合成标志来读取相同位置的光电转换元件,因此,可以通过使该光电转换元件彼此重叠来进行合成。因此,如果从各线传感器获得输出,则马上生成一行的图像数据。因此,可以说与读取来自于输送原稿的光时相比,在读取来自于载置原稿的光时,花费更长时间来进行处理。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切换部51(以及第二切换部52),可以将合成标志面、白基准面、以及黑基准面切换配置于照射位置。通过该构成,无需移动第一切换部51(以及第二切换部52)以外的部分、例如第一光学部61等,可以仅通过切换部的切换来读取合成标志面、白基准面、以及黑基准面。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合成标志板M在副扫描方向上存在于白基准板W和黑基准板B之间。即、如图11所示,第一切换部51(第二切换部52也是同样)可以通过沿主扫描方向延伸的旋转轴旋转,平行于X-Z平面的截面是扇形。此外,在扇形的外周,以白基准面、合成标志面、黑基准面的顺序(或黑基准面、合成标志面、白基准面的顺序)而排列有各面。因此,从平行于图11所示的副扫描方向(X轴方向)的照射位置R观察时,伴随着第一切换部51的旋转,与照射位置R相对的部件以白基准板W、合成标志板M、黑基准板B的顺序(或与此相反的顺序)切换。
这里,形成于合成标志板M的合成标志配置于不同的线传感器共同读取的位置,以被线传感器的端部读取的方式,排列于线传感器的行方向(主扫描方向)。此外,合成标志被各光电转换元件所读取,需要区分合成标志和非合成标志的部分,因此,通过上述的线等图形来体现。在这样的合成标志中,合成标志的位置很重要,如果使合成标志面与原稿台T非平行等,合成标志的位置从设计的位置向主扫描方向、副扫描方向、Z轴方向的任一个方向偏离,则存在难以正确地进行合成的情况。例如,如果向Z轴方向偏离,则可能发生不能在第一光学部61(以及第二光学部62)中的景深内来读取合成标志的状况。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合成标志板M存在于白基准板W和黑基准板B之间。因此,在通过该合成标志板M在照射位置R附近向副扫描方向移动来切换白基准板W以及黑基准板B时,在基于第一光学部61的切换的过程中,合成标志板M的合成标志面可以成为与照射位置R的直线(原稿台的平面)平行。因此,即使是合成标志板M向第一切换部51的安装位置精度低,通过调整第一切换部51的旋转量,也可以进行调整,以成为正确地读取合成标志的位置。
另一方面,如果是通过使第一切换部51动作至可动范围的一方的界限(旋转至与制动器51a接触),从而白基准板W的白基准面被配置于照射位置,通过使第一切换部51动作至可动范围的另一方的界限(旋转至与制动器51a接触),从而黑基准板B的黑基准面被配置于照射位置的构成,则即使是动作至可动范围的界限的状态下的切换部的位置、角度、姿势等不同于设计上的预定的状态,也可以不受影响地进行阴影测定。此外,通过使第一切换部51动作至可动范围的一方的界限(继续旋转至与制动器51a接触),从而可以固定白基准面或黑基准面内的进行读取的位置。即、与合成标志不同,白基准面以及黑基准面为单色的面,因此,可以在不受位置、角度、姿势等影响的情况下,进行阴影测定或原稿的读取。
(5)线传感器的数量: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扫描仪1是通过第一光学部61(以及第二光学部62)来分割、缩小原稿的一行的图像,通过多个线传感器进行检测、合成,从而取得一行的图像数据。在该构成中,线传感器的数量并未限定,但是,例如也可以对应于原稿的尺寸等各种条件来调整线传感器的数量。
这里,作为一个例子,假设原稿是A4尺寸的构成。该构成通过构成为在输送装置40中至少可以输送A4原稿,构成为在原稿台T至少可以载置A4原稿来实现。如后所述的对应于A4尺寸的线传感器的数量可以是扫描仪1能够读取的最大尺寸为A4的构成中的线传感器的数量,也可以是在能够读取大于A4的尺寸的构成中、读取A4原稿时所利用的线传感器的数量。
在将来自于原稿的光分解为多个、通过光学部引导至线传感器的构成中,如果将原稿的读取分辨率设为S、线传感器具备的光电转换元件的分辨率设为A,则第一光学部61(以及第二光学部62)中的缩小倍率是S/A为最小。这是因为如果缩小至小于S/A的缩小倍率,则不能通过线传感器的一个光电转换元件来扫描读取分辨率S中的一像素,原稿的读取分辨率事实上失去了意义。
因此,在光电转换元件的分辨率为A的线传感器中,为了实现原稿的读取分辨率S,需要进行最大限度的缩小,缩小倍率为S/A,实际的缩小倍率f为S/A以上(绝对值大)。这里,假设原稿的行方向(主扫描方向)的尺寸为L英寸,一个线传感器中配置有光电转换元件的部分的行方向的尺寸为d英寸(参照图4)。此外,如果假设是在相当于一个线传感器的行方向的尺寸d英寸中的比率α(<1)的有效检测区域(图12所示的光电转换元件Ea~Eb)进行读取的状态,则扫描L英寸的尺寸的原稿所需的线传感器的数量为Lf/dα。
在第一光学部61中进行缩小时,缩小倍率f的上限是1。这里,针对于线传感器的数量Lf/dα,将作为A4的横向尺寸的8.3英寸(纵向尺寸为11.7英寸)代入到行方向的尺寸L,代入作为上限的缩小倍率f=1,代入作为线传感器的典型的尺寸d=0.72,作为比率α代入值α=2/3,则线传感器的个数为大致17个。因此,如果是以小于该17个的16个以下的线传感器来构成扫描仪,则可以构成无需使用过多的线传感器,通过多个线传感器来读取A4原稿的扫描仪。
而且,针对于个数Lf/dα,将作为A3的横向尺寸的11.7英寸(纵向尺寸为16.5英寸)代入到行方向的尺寸L,代入作为上限的缩小倍率f=1,代入作为线传感器的典型的尺寸d=0.72,作为比率α代入留有余量的值α=2/3。而且,与A4原稿相比,A3原稿其原稿尺寸更大,为了加大相对于倾斜的余量,在A3原稿的情况下,如果要留有余量,则线传感器的个数为25个。因此,如果是以小于该25个的24个以下的线传感器来构成扫描仪,则可以构成无需使用过多的线传感器,通过多个线传感器来读取A3原稿的扫描仪。
表1以及表2是将具体数值代入缩小倍率f、缩小倍率f的最小值fmin、读取分辨率S、光电转换元件的分辨率A、传感器的尺寸d、比率α、有效检测区域dα、原稿横向尺寸L,示出各数值对应的传感器的数量Lf/dα。在表1中,原稿横向尺寸L为8.3(即、A4),在表2中,原稿横向尺寸L为11.6(即、A3)。此外,表2中的Lf/dα+2/3是为了即使原稿倾斜也能进行读取而使位于主扫描方向的两端(图4所示的箭头Se)的线传感器各具有1/3的余量时的传感器的个数。
【表1】
数值例 | Lf/dα | f | fmin | S | A | d | α | dα | L |
1 | 17.29 | 1 | 1 | 600 | 600 | 0.72 | 0.667 | 0.48 | 8.3 |
2 | 8.65 | 0.5 | 0.5 | 600 | 1200 | 0.72 | 0.667 | 0.48 | 8.3 |
3 | 12.97 | 0.75 | 0.5 | 600 | 1200 | 0.72 | 0.667 | 0.48 | 8.3 |
4 | 15.56 | 0.9 | 0.5 | 600 | 1200 | 0.72 | 0.667 | 0.48 | 8.3 |
5 | 4.32 | 0.25 | 0.25 | 600 | 2400 | 0.72 | 0.667 | 0.48 | 8.3 |
6 | 8.65 | 0.5 | 0.25 | 600 | 2400 | 0.72 | 0.667 | 0.48 | 8.3 |
7 | 12.97 | 0.75 | 0.25 | 600 | 2400 | 0.72 | 0.667 | 0.48 | 8.3 |
8 | 15.56 | 0.9 | 0.25 | 600 | 2400 | 0.72 | 0.667 | 0.48 | 8.3 |
9 | 15.37 | 1 | 0.5 | 600 | 1200 | 0.72 | 0.75 | 0.54 | 8.3 |
10 | 14.41 | 1 | 0.5 | 600 | 1200 | 0.72 | 0.8 | 0.576 | 8.3 |
11 | 11.53 | 1 | 0.5 | 600 | 1200 | 0.72 | 1 | 0.72 | 8.3 |
12 | 7.69 | 1 | 0.5 | 600 | 1200 | 1.44 | 0.75 | 1.08 | 8.3 |
13 | 12.97 | 0.75 | 0.5 | 600 | 1200 | 0.72 | 0.667 | 0.48 | 8.3 |
14 | 6.48 | 0.75 | 0.5 | 600 | 1200 | 1.44 | 0.667 | 0.96 | 8.3 |
15 | 12.97 | 0.5 | 0.5 | 600 | 1200 | 0.48 | 0.667 | 0.32 | 8.3 |
16 | 12.35 | 0.75 | 0.5 | 600 | 1200 | 0.72 | 0.7 | 0.504 | 8.3 |
17 | 10.81 | 0.75 | 0.5 | 600 | 1200 | 0.72 | 0.8 | 0.576 | 8.3 |
18 | 9.61 | 0.75 | 0.5 | 600 | 1200 | 0.72 | 0.9 | 0.648 | 8.3 |
19 | 9.10 | 0.75 | 0.5 | 600 | 1200 | 0.72 | 0.95 | 0.684 | 8.3 |
【表2】
数值例 | Lf/dα | Lf/dα+2/3 | f | fmin | S | A | d | α | dα | L |
1 | 24.38 | 25.04 | 1 | 1 | 600 | 600 | 0.72 | 0.667 | 0.48 | 11.7 |
2 | 12.19 | 12.85 | 0.5 | 0.5 | 600 | 1200 | 0.72 | 0.667 | 0.48 | 11.7 |
3 | 18.28 | 18.95 | 0.75 | 0.5 | 600 | 1200 | 0.72 | 0.667 | 0.48 | 11.7 |
4 | 21.94 | 22.60 | 0.9 | 0.5 | 600 | 1200 | 0.72 | 0.667 | 0.48 | 11.7 |
5 | 6.09 | 6.76 | 0.25 | 0.25 | 600 | 2400 | 0.72 | 0.667 | 0.48 | 11.7 |
6 | 12.19 | 12.85 | 0.5 | 0.25 | 600 | 2400 | 0.72 | 0.667 | 0.48 | 11.7 |
7 | 18.28 | 18.95 | 0.75 | 0.25 | 600 | 2400 | 0.72 | 0.667 | 0.48 | 11.7 |
8 | 21.94 | 22.60 | 0.9 | 0.25 | 600 | 2400 | 0.72 | 0.667 | 0.48 | 11.7 |
9 | 21.67 | 22.33 | 1 | 0.5 | 600 | 1200 | 0.72 | 0.75 | 0.54 | 11.7 |
10 | 20.31 | 20.98 | 1 | 0.5 | 600 | 1200 | 0.72 | 0.8 | 0.576 | 11.7 |
11 | 16.25 | 16.92 | 1 | 0.5 | 600 | 1200 | 0.72 | 1 | 0.72 | 11.7 |
12 | 10.83 | 11.50 | 1 | 0.5 | 600 | 1200 | 1.44 | 0.75 | 1.08 | 11.7 |
13 | 18.28 | 18.95 | 0.75 | 0.5 | 600 | 1200 | 0.72 | 0.667 | 0.48 | 11.7 |
14 | 9.14 | 9.81 | 0.75 | 0.5 | 600 | 1200 | 1.44 | 0.667 | 0.96 | 11.7 |
15 | 18.28 | 18.95 | 0.5 | 0.5 | 600 | 1200 | 0.48 | 0.667 | 0.32 | 11.7 |
16 | 17.41 | 18.08 | 0.75 | 0.5 | 600 | 1200 | 0.72 | 0.7 | 0.504 | 11.7 |
17 | 15.23 | 15.90 | 0.75 | 0.5 | 600 | 1200 | 0.72 | 0.8 | 0.576 | 11.7 |
18 | 13.54 | 14.21 | 0.75 | 0.5 | 600 | 1200 | 0.72 | 0.9 | 0.648 | 11.7 |
19 | 12.83 | 13.50 | 0.75 | 0.5 | 600 | 1200 | 0.72 | 0.95 | 0.684 | 11.7 |
在表1以及表2中,数值例1如上所述是线传感器为大致17个的例子。数值例2~8示出了固定传感器的尺寸d、比率α、固定读取分辨率S、将光电转换元件的分辨率A固定为1200dpi或2400dpi、使缩小倍率从最小值fmin变化为1时的线传感器的个数。如该例子所示,如果缩小缩小倍率f,则可以减少线传感器的数量。
数值例9~12示出了固定缩小倍率f、读取分辨率S、光电转换元件的分辨率A,使传感器的尺寸d和比率α变化时的线传感器的个数。数值例13~15示出了固定读取分辨率S、光电转换元件的分辨率A、比率α,使传感器的尺寸d和缩小倍率f变化时的线传感器的个数。数值例16~19是固定缩小倍率f、读取分辨率S、光电转换元件的分辨率A、传感器的尺寸d,使比率α变化时的线传感器的个数。如这些例子所示,使比率α越大,可以使线传感器的数量越少。此外,使传感器的尺寸d越长,可以使线传感器的数量越少。
而且,可以是线传感器的行方向上的线传感器每一个的有效检测区域dα的长度为0.54英寸以上的构成。即、将线传感器的行方向的尺寸设为d英寸、在相当于线传感器中的比率α(<1)的区域进行读取时,有效检测区域为dα。在线传感器的数量的式子Lf/dα中,将缩小倍率设为上限的1、将有效检测区域dα设为0.54时,如果将A4原稿的横向尺寸代入L,则线传感器的数量为大致15个。
此外,为了可以通过线传感器充分地读取一行量的图像,而使读取A4原稿的横向的端部的线传感器留有余量时,线传感器的数量为16个(参照表1的数值例9)。因此,如果有效检测区域dα为0.54,则线传感器的数量为上限数的16个,因此,如果将有效检测区域dα设为0.54英寸以上,则可以通过16个以下的线传感器充分地读取一行量的图像。此外,优选以上关系即便是将A3原稿的横向尺寸设为L也是同等的,在通过23个以下的线传感器进行读取时,有效检测区域dα为0.54以上(参照表2的数值例9)。
而且,可以以有助于扫描仪1的小型化的方式来确定线传感器的数量。在将来自于原稿的光分解为多个、通过第一光学部61(以及第二光学部62)引导至线传感器的构成中,通过缩小来自于原稿的光并引导至线传感器来进行一行的读取。此外,上述第一光学部61(以及第二光学部62)是缩小来自于原稿的光并引导至线传感器的构成,但是,也可以是放大来自于原稿的光并引导至线传感器的构成。
此外,将光学部中的放大或缩小的倍率设为f、原稿的行方向(主扫描方向)的尺寸设为L英寸、主扫描方向的传感器的尺寸设为d英寸、各传感器所担负的比率设为α(<1)时,扫描L英寸的尺寸的原稿所需的线传感器的数量如上所述为Lf/dα。如果通过光学部图像从原稿到线传感器的变化的倍率是1,则以不进行缩小、放大的方式来进行读取,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多个线传感器的意义减弱,因此,在利用多个线传感器时,通常,倍率f不是1。
如果倍率f小于1,则缩小原稿的图像进行读取,如果倍率f大于1,则放大原稿的图像进行读取。一般情况下,倍率1的光路长度短,如果进行放大或缩小,则光路长度变得比倍率1的光路长。因此,为了实现小型化,优选尽量缩短光路长度,使倍率接近1。但是,如果固定在短的光路长度,则缩小率或放大率固定在接近1的值,在线传感器的行方向上,检测所需的有效检测区域的长度固定。
此外,假设利用指定长度d的线传感器,则在有效检测区域dα的长度固定时,如果使比率α变化,则线传感器的数量也变化。线传感器的数量为Lf/dα,因此,在比率α可变的状况下,线传感器的数量越少,比率α越大。如果比率α变大(例如,α接近于1),则在设置线传感器时,对于误差的容许度降低,制造难度增高,产量也下降。但是,如果增加线传感器的数量,则可以缩小比率α,组装自由度就会有余量。
于是,如果容许增加线传感器的数量,则可以提供在光路长度缩短能够实现小型化的同时,线传感器的组装自由度也具有余量的扫描仪1。具体而言,针对于线传感器的个数Lf/dα,将作为A4的横向尺寸的8.3英寸(纵向尺寸为11.7英寸)代入行方向的尺寸L,代入倍率f=1,代入作为线传感器的典型的尺寸d=0.72,作为比率α代入值α=2/3时,对小数点以下进行进位,线传感器的个数为大致18个。因此,如果通过该18个以上的线传感器来构成扫描仪,则可以在组装自由度具有余量的状况下,组装多个线传感器来构成扫描仪。此外,如果线传感器的数量Lf/dα增多,则倍率f容易接近1,无需通过过长的光路长度来构成光学部,因此,可以容易实现扫描仪的小型化。
而且,针对于个数Lf/dα,将作为A3的横向尺寸的11.7英寸(纵向尺寸为16.5英寸)代入行方向的尺寸L,代入倍率f=1,代入作为线传感器的典型的尺寸d=0.72,作为比率α代入留有余量的值α=2/3时,对小数点以下进行进位,线传感器的个数为大致25个。因此,如果通过该25个以上的线传感器来构成扫描仪,则可以在组装自由度具有余量的状况下,组装多个线传感器来构成扫描仪。此外,如果个数Lf/dα增多,则倍率f容易接近1,无需通过过长的光路长度来构成光学部,因此,可以容易实现扫描仪的小型化。
而且,可以是线传感器的行方向上的线传感器每一个的有效检测区域dα的长度为0.48英寸以上的构成。即、在线传感器的数量的式子Lf/dα中,将倍率设为1、有效检测区域dα设为0.48时,如果将A4原稿的横向尺寸打入L,则线传感器的数量为大致18个。因此,在A4原稿的情况下,如果将有效检测区域dα设为0.48以下,则可以通过18个以上的线传感器来读取原稿。此外,以上关系即便是将A3原稿的横向尺寸设为L也是同等的,如果将有效检测区域dα设为0.48以下,则可以通过24个以上的线传感器来读取原稿。
在表3中,作为数值例2~6,示出了在A4原稿中有效检测区域dα为0.48以下时的线传感器的数量的例子,作为数值例7~12,示出了在A3原稿中有效检测区域dα为0.48以下时的线传感器的数量的例子。此外,数值例13、14是α=0.5、d=0.72时的例子,在这些例子中示出,可以通过24个以上的线传感器来读取A4原稿、可以通过33个以上的线传感器来读取A3原稿的情况。
【表3】
数值例 | Lf/dα | Lf/dα+2/3 | f | fmin | S | A | d | α | dα | L |
1 | 17.2916667 | 17.96 | 1 | 1 | 600 | 600 | 0.72 | 0.667 | 0.48 | 8.3 |
2 | 17.46633 | 18.13 | 1 | 0.5 | 600 | 1200 | 0.72 | 0.66 | 0.475 | 8.3 |
3 | 19.212963 | 19.88 | 1 | 0.5 | 600 | 1200 | 0.72 | 0.6 | 0.432 | 8.3 |
4 | 19.212963 | 19.88 | 1 | 0.5 | 600 | 1200 | 0.48 | 0.9 | 0.432 | 8.3 |
5 | 21.6145833 | 22.28 | 1 | 0.5 | 600 | 1200 | 0.48 | 0.8 | 0.384 | 8.3 |
6 | 25.617284 | 26.28 | 1 | 0.5 | 600 | 1200 | 0.36 | 0.9 | 0.324 | 8.3 |
7 | 24.375 | 25.04 | 1 | 1 | 600 | 600 | 0.72 | 0.667 | 0.48 | 11.7 |
8 | 24.6212121 | 25.29 | 1 | 0.5 | 600 | 1200 | 0.72 | 0.66 | 0.475 | 11.7 |
9 | 27.0833333 | 27.75 | 1 | 0.5 | 600 | 1200 | 0.72 | 0.6 | 0.432 | 11.7 |
10 | 27.0833333 | 27.75 | 1 | 0.5 | 600 | 1200 | 0.48 | 0.9 | 0.432 | 11.7 |
11 | 30.46875 | 31.14 | 1 | 0.5 | 600 | 1200 | 0.48 | 0.8 | 0.384 | 11.7 |
12 | 36.1111111 | 36.78 | 1 | 0.5 | 600 | 1200 | 0.36 | 0.9 | 0.324 | 11.7 |
13 | 23.0555556 | 23.72 | 1 | 1 | 600 | 600 | 0.72 | 0.5 | 0.36 | 8.3 |
14 | 32.5 | 33.17 | 1 | 1 | 600 | 600 | 0.72 | 0.5 | 0.36 | 11.7 |
(6)其它实施方式:
以上实施方式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一个例子,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各种实施方式。例如,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扫描仪也可以由作为用于其它目的的电子设备的复合机等所具备。
而且,合成标志的方式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可以是两条线或其它形状的图形。而且,在进行合成时,可以以消除副扫描方向上的线传感器的偏离(倾斜等)的方式来进行合成。而且,在重叠读取了原稿的相同位置的光电转换元件的输出时,可以取得一方的图像数据和另一方的图像数据的统计值(平均值等),也可以采用两图像的任一方。
而且,图7所示的电路是一个例子,例如,可以省略噪声去除电路,或增加用于去除噪声的其它的电路构成。不管怎样,可以通过第一开关以及第二开关的控制来任意地组合、合成单独的光电转换元件的输出即可。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合成n个光电转换元件的输出时,从位于最端部的光电转换元件所对应的电路进行输出,但是,也可以从任意位置的电路进行输出。例如,在合成第一个元件~第三个元件的光电转换元件的输出时,可以构成为不是从第一个元件对应的电路,而是从第二个元件或第三个元件对应的噪声去除电路输出合成结果。
此外,并不限定于一个传感器芯片具备一列光电转换元件。可以具备多列光电转换元件,可以作为区域型传感器。此外,光电转换元件可以均为相同的元件,也可以是通过设置滤色器等、对应于不同颜色的光电转换元件。例如,可以是排列R的光电转换元件的列、G的光电转换元件的列、以及B的光电转换元件的列,成为三列的光电转换元件的列。
而且,如以上实施方式所示,合成第一线传感器输出的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线传感器输出的第二图像数据来生成图像数据的方法可作为方法的发明或图像数据的生成方法的发明来实现。
此外,黑基准板B或白基准板W至少一方可以采用灰色的灰基准板等其它颜色的板。
而且,切换部的形状可以采用各种形状。例如,可以仅切换白基准板W(或灰基准板等)和合成标志板M两个板。可以不装载第一切换部51,而在原稿台T设置基准板或合成标志板M,第一单元U1移动至基准板或合成标志板M的位置来进行读取。此外,除了上述的图11所示那样,平行于X-Z平面的截面的形状是扇形之外,平行于X-Z平面的截面的形状可以是多角形。此外,用于切换合成标志板M等的机构并不限定于安装于旋转轴的部件。图13是示出通过辊510a使安装于带的黑基准板B、合成标志板M、白基准板W沿副扫描方向往返移动的切换部的图。可以通过该切换部,基于辊510a的旋转控制,从黑基准板B、合成标志板M、白基准板W中选择、切换配置于照射位置R的部件。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在辊510a沿图13的顺时针旋转结束的界限将白基准板W配置于照射位置R,在辊510a沿图13的逆时针旋转结束的界限将黑基准板B配置于照射位置R。
而且,可以是如下构成:原稿的偏离的影响小的方法是光源输出的光量相对较多的读取方法、来自于光源的光在原稿上反射的反射角度相对较小的读取方法中的至少一种。即、与读取来自于输送原稿的光时相比,在读取来自于载置原稿的光时,可以通过光源输出的光量相对较多的读取方法来进行读取。
该构成可以通过如下所述的构成等来实现,例如,在图1所示的构成中构成为可以通过控制部13的控制使第一光学部61输出的光量发生变化,与读取输送原稿时相比,在读取载置原稿时,使光量减小的构成等。如果光源输出的光量增多(但是,光量过多的情况除外),与光量较少时相比,可以读取对比强烈的图像,易于进行高画质的读取。因此,容易基于读取到的图像来指定作为合成的基准的部位。因此,即便是不能使用合成标志的载置原稿的合成,只要是与读取输送原稿相比,在光量更多的状态下读取了图像,即可在更加易于进行合成的状态下进行读取。
此外,与读取来自于输送原稿的光时相比,在读取来自于载置原稿的光时,可以通过来自于光源的光在原稿上反射的反射角度相对较小的读取方法来进行读取。当然,也可以是与读取来自于输送原稿的光时相比,在读取来自于载置原稿的光时,通过光量相对较多、反射角度相对较小的读取方法来进行读取。
该构成可以通过如下所述的构成等来实现,例如,图1所述的扫描仪1中具备可以使相对于第一光源31的原稿P的位置以及反射角度β(参照图3)变化的机构的构成等。即、通过控制部13控制该机构,与读取来自于输送原稿的光时相比,在读取来自于载置原稿的光时,以反射角度变小的方式来进行调整。此外,这里,反射角度β是第一光源31输出的光和向线传感器21a行进的光之间的角度的1/2(即、是假设第一光源31输出的光被原稿P正反射而成为反射光时的反射角度)。
如果基于控制部13的控制,反射角度β变小,则照射于原稿的相同位置的光的方向和从该相同位置反射的光的方向接近,可以容易地形成景深较深的光学部。因此,通过相对地减小来自于光源的光在原稿反射的反射角度,从而即使产生了原稿的偏离,也可以在易于对焦的状况下来照射光,可以减小原稿的偏离的影响。当然,用于在载置原稿和输送原稿中使来自于原稿的光的反射角度变化的构成可以采用其它各种构成,可以分体构成载置原稿的读取部和输送原稿的读取部。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者可以指定的原稿的读取分辨率限定于可以在读取来自于输送原稿的光时指定的读取分辨率,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首先,令利用者指定是使用ADF还是使用原稿台。此外,可以是如下所述的构成:如果该指定是ADF,则为可以在读取来自于输送原稿的光时指定的读取分辨率,从利用者接收读取分辨率的指定。相反,如果是指定使用原稿台,则为可以在读取来自于载置原稿的光时指定的读取分辨率(与如上所述地指定了ADF时相比,最大读取分辨率低),从利用者接收读取分辨率的指定。这样,可以省略图10的流程中的S125和S130。
此外,关于进行读取所生成的图像数据,除了向计算机90输出之外,也可以向安装于自装置的USB存储器等存储介质输出、使其存储图像数据,或者向印刷机构输出、使其印刷图像数据(即、复印),或者向自装置的监控器显示输出。或者,向计算机90输出区域检测图像,通过使计算机90的驱动程序或应用程序进行图形解析,进行合成,来生成最终的图像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计算机90视为扫描仪的一部分。
Claims (11)
1.一种扫描仪,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传感器芯片;
光学部,使A4原稿的图像缩小并成像于十六个以下的所述传感器芯片;以及
生成部,对所述传感器芯片读取到的所述A4原稿的图像进行合成,从而生成图像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仪通过十二个以下的所述传感器芯片来读取所述A4原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描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仪通过八个以下的所述传感器芯片来读取所述A4原稿。
4.一种扫描仪,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传感器芯片;
光学部,使A3原稿的图像缩小并成像于二十四个以下的所述传感器芯片;以及
生成部,对所述传感器芯片读取到的所述A3原稿的图像进行合成,从而生成图像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描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仪通过十八个以下的所述传感器芯片来读取所述A3原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扫描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仪通过十二个以下的所述传感器芯片来读取所述A3原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仪,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传感器芯片的行方向上的所述传感器芯片各自的有效检测区域的长度在0.54英寸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仪还具备切换部,所述切换部在原稿的输送路径上的从光源的光所照射的照射位置能够配置为在具有作为图像合成的基准的合成标志的合成标志面与作为白基准的白基准面间切换,
所述生成部基于在所述照射位置配置有所述合成标志面的状态下的所述传感器芯片的输出来合成所述图像,
所述生成部基于在所述照射位置配置有所述白基准面的状态下的所述传感器芯片的输出来校正所述传感器芯片的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扫描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部在所述照射位置能够配置为在所述合成标志面、所述白基准面和作为黑基准的黑基准面间切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扫描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合成标志面在副扫描方向上存在于所述白基准面和所述黑基准面之间。
11.一种图像数据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A4原稿的图像缩小并成像于十六个以下的传感器芯片;以及
对所述传感器芯片读取到的所述A4原稿的图像进行合成,从而生成图像数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166558A JP6822009B2 (ja) | 2016-08-29 | 2016-08-29 | スキャナーおよび画像データの生成方法 |
JP2016-166558 | 2016-08-2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00920A true CN107800920A (zh) | 2018-03-13 |
CN107800920B CN107800920B (zh) | 2020-08-21 |
Family
ID=59858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747640.2A Active CN107800920B (zh) | 2016-08-29 | 2017-08-25 | 扫描仪及图像数据的生成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455107B2 (zh) |
EP (1) | EP3291525A1 (zh) |
JP (1) | JP6822009B2 (zh) |
CN (1) | CN10780092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822010B2 (ja) * | 2016-08-29 | 2021-01-2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スキャナーおよび画像データの生成方法 |
JP2023100377A (ja) * | 2022-01-06 | 2023-07-1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741070A (en) * | 1980-08-25 | 1982-03-06 | Canon Inc | Picture reader |
JPS5799863A (en) * | 1980-12-12 | 1982-06-21 | Canon Inc | Driving method for linear image sensor |
JPS63124666A (ja) * | 1986-11-14 | 1988-05-28 | Canon Inc | 画像読取装置 |
US5216525A (en) * | 1990-12-19 | 1993-06-01 | Ncr Corporation | Table top hardware for imaging documents |
JP2005094260A (ja) * | 2003-09-16 | 2005-04-07 | Ricoh Co Ltd |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
US20100002273A1 (en) * | 2006-07-26 | 2010-01-07 | Schmidt Jack H | Segmented Reflective Optical System |
CN102572196A (zh) * | 2010-12-21 | 2012-07-11 | 佳能组件股份有限公司 | 影像传感器单元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
CN102833446A (zh) * | 2011-06-16 | 2012-12-19 | 夏普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JP2014160983A (ja) * | 2013-02-20 | 2014-09-04 | Canon Finetech Inc |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その画像読取装置における信号処理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720755B2 (ja) * | 2001-11-27 | 2005-11-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画像読み取りシステム、画像読み取り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
JP4864021B2 (ja) | 2008-02-12 | 2012-01-2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2016
- 2016-08-29 JP JP2016166558A patent/JP6822009B2/ja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8-14 US US15/675,861 patent/US10455107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8-25 CN CN201710747640.2A patent/CN107800920B/zh active Active
- 2017-08-29 EP EP17188427.3A patent/EP3291525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741070A (en) * | 1980-08-25 | 1982-03-06 | Canon Inc | Picture reader |
JPS5799863A (en) * | 1980-12-12 | 1982-06-21 | Canon Inc | Driving method for linear image sensor |
JPS63124666A (ja) * | 1986-11-14 | 1988-05-28 | Canon Inc | 画像読取装置 |
US5216525A (en) * | 1990-12-19 | 1993-06-01 | Ncr Corporation | Table top hardware for imaging documents |
JP2005094260A (ja) * | 2003-09-16 | 2005-04-07 | Ricoh Co Ltd |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
US20100002273A1 (en) * | 2006-07-26 | 2010-01-07 | Schmidt Jack H | Segmented Reflective Optical System |
CN102572196A (zh) * | 2010-12-21 | 2012-07-11 | 佳能组件股份有限公司 | 影像传感器单元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
CN102833446A (zh) * | 2011-06-16 | 2012-12-19 | 夏普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JP2014160983A (ja) * | 2013-02-20 | 2014-09-04 | Canon Finetech Inc |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その画像読取装置における信号処理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AMI SEMICONDUCTOR: "AMIS-710239-A3:200dpi CIS Module Data Sheet", 《URL:HTTP://PDF.EEPW.COM.CN/A20090804》 * |
AMI SEMICONDUCTOR: "AMIS710401-A4:400dpi CIS Module Data Sheet Red 600nm LED Light Source", 《URL:HTTP://PDF.DZSC.COM/20090227/200902060249531001.PDF》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822009B2 (ja) | 2021-01-27 |
CN107800920B (zh) | 2020-08-21 |
EP3291525A1 (en) | 2018-03-07 |
US10455107B2 (en) | 2019-10-22 |
JP2018037712A (ja) | 2018-03-08 |
US20180063358A1 (en) | 2018-03-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786773B (zh) | 扫描系统及图像数据的生成方法 | |
JP2009232078A (ja) | 原稿読取装置 | |
CN107800920B (zh) | 扫描仪及图像数据的生成方法 | |
CN107547772B (zh) | 扫描仪、传感器芯片 | |
CN107786774B (zh) | 扫描仪及图像数据的生成方法 | |
CN108989598B (zh) | 扫描仪以及扫描数据的生产方法 | |
CN108989601A (zh) | 扫描器及扫描数据的生产方法 | |
JP6922171B2 (ja) | スキャナー、ラインセンサーおよび画像データの生成方法 | |
US10097721B2 (en) | Scanner, and image data generating method | |
JP2018207138A (ja) | スキャナーおよびスキャンデータの生産方法 | |
JP2018117264A (ja) | スキャナー、スキャンデータの生産方法およびスキャンセンサー | |
JP2016139992A (ja) | 画像読取装置 | |
US20190335059A1 (en)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 |
JP2004172807A (ja) | 画像読取装置 | |
JP2024031558A (ja) |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 |
JP2018207139A (ja) | スキャナーおよびスキャンデータの生産方法 | |
JP2006076096A (ja) | 印刷結果検査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 |
JP2010199892A (ja) | 画像読取り装置、画像読取り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18207470A (ja) | スキャナーおよびスキャンデータの生産方法 | |
JP2005020551A (ja) |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信号補正方法 | |
JP2016139993A (ja) | 画像読取装置 | |
JP2018078425A (ja)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シェーディングデータの生成方法 | |
JPH0879456A (ja) |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 |
JP2005260682A (ja) | 密着型イメージセンサ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