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7797416A - 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97416A
CN107797416A CN201710760197.2A CN201710760197A CN107797416A CN 107797416 A CN107797416 A CN 107797416A CN 201710760197 A CN201710760197 A CN 201710760197A CN 107797416 A CN107797416 A CN 1077974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toner
developer
opening
clos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6019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谷俊
高谷俊一
田中秀明
石塚辉
石塚一辉
桜井翔太
冈村憩
汤浅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797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974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81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03G15/08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developer supplying means, e.g. structure of developer supply roll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48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developer properties or quality, e.g. charge, size, flowability
    • G03G15/0856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leve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87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87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 G03G15/0889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agitation or stirr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87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 G03G15/0891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convey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e.g. augers
    • G03G15/0893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convey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e.g. augers in a closed loop within the sump of the developing devi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48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developer properties or quality, e.g. charge, size, flowability
    • G03G15/0849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concentr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34Developing device
    • G03G2215/0658Liquid developer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使显影装置的整个轴方向上的显影剂的状态均匀化的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显影装置具备:显影剂承载体,承载显影剂;显影剂框体,收容对显影剂承载体供给的显影剂;开闭部,通过打开或者闭合显影剂承载体的轴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区域和另一侧的第二区域,能够控制显影剂在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移动量;以及控制部,根据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的显影剂的状态,控制开闭部的开闭状态。

Description

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利用电子照相工艺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通过对带电的感光体鼓(像承载体)照射(曝光)基于图像数据的激光来形成静电潜像。然后,通过从显影装置向形成有静电潜像的感光体鼓供给调色剂,使静电潜像可视化来形成调色剂像。进而,将该调色剂像直接或者间接地转印到纸张后用定影夹持部加热、加压来定影,由此在纸张上形成调色剂像。
显影装置设置有用于搅拌显影装置内的显影剂的搅拌部件。在搅拌部件中,已知有以使显影剂在显影套筒的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搅拌显影剂的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例如,在为了应对B1尺寸等在轴方向上长的纸张而使显影装置的尺寸变大的情况下,从显影剂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侧调色剂混合在一起,所以产生在轴方向上的调色剂浓度的偏差易于变大的问题。
为了应对该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显影剂在显影装置内的轴方向上的一半侧以及另一半侧的区域的各个区域中循环的结构。图1是简单地表示以往例子中的显影装置的图。
如图1所示,显影装置412具有显影套筒412A和显影剂框体412B。显影剂框体412B具有搅拌显影剂框体412B内的显影剂的第一搅拌部件412C以及第二搅拌部件412D。
第一搅拌部件412C以及第二搅拌部件412D的各个搅拌部件构成为相对显影套筒412A的轴方向的中央部在一侧的第一区域B1和另一侧的第二区域B2中叶片的方向相反。通过第一搅拌部件412C以及第二搅拌部件412D旋转,显影剂分别在第一区域B1以及第二区域B2沿着箭头B10、B20的流向循环。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结构:在第一区域B1和第二区域B2的边界,使显影剂积极地在第一区域B1以及第二区域B2的两侧流动,由此能够抑制调色剂浓度在第一区域B1和第二区域B2中产生偏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50-2733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3-2606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专利文献1所示的结构例如在连续形成如下图像的情况下产生仅与一方对应的部分中的调色剂浓度极端地降低的问题,该图像是与第一区域B1以及第二区域B2中的某一方对应的部分的调色剂量极端地多于与另一方对应的部分的调色剂量的图像。
另外,专利文献2记载的结构在连续形成上述图像的情况下,第一区域B1以及第二区域B2中的某一方的调色剂浓度极端地降低,所以一方的调色剂浓度降低引起另一方的调色剂浓度降低。由此,从上述图像的图像形成处理的初始起在整个显影装置中调色剂浓度降低,所以为了在整个显影装置中复原调色剂浓度而耗时。
另外,在用隔板隔开第一区域B1和第二区域B2的情况下,在发生带电不良时载体的消耗量和在连续形成低覆盖率的图像时发生的显影剂的劣化量在第一区域B1和第二区域B2分别不同。因此,难以在显影装置的整个轴方向上使第一区域B1以及第二区域B2的显影剂的状态(显影剂量的偏差、显影剂的劣化量)均匀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使显影装置的整个轴方向上的显影剂的状态均匀化的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显影装置具备:
显影剂承载体,承载显影剂;
显影剂框体,收容对所述显影剂承载体供给的所述显影剂;
开闭部,通过打开或者闭合所述显影剂承载体的轴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区域和另一侧的第二区域,能够控制所述显影剂在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移动量;以及
控制部,根据所述第一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显影剂的状态,控制所述开闭部的开闭状态。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显影剂承载体,承载显影剂;
显影剂框体,收容对所述显影剂承载体供给的所述显影剂;
开闭部,通过打开或者闭合所述显影剂承载体的轴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区域和另一侧的第二区域,能够控制所述显影剂在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移动量;以及
控制部,根据所述第一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显影剂的状态,控制所述开闭部的开闭状态。
根据本发明,能够高效地使显影装置的整个轴方向上的显影剂的状态均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简单地表示以往例子中的显影装置的图。
图2是概略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系统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4是从上方观察显影装置的图,是使开闭部成为闭合状态时的图。
图5是从上方观察显影装置的图,是使开闭部成为打开状态时的图。
图6A是表示使开闭部成为打开状态时的图。
图6B是表示使开闭部成为闭合状态时的图。
图7是表示在与第一区域对应的部分和与第二区域对应的部分中形成有覆盖率差大的调色剂像的纸张的图。
图8是表示显影剂框体内的轴方向上的调色剂浓度的图。
图9是表示显影剂框体内的轴方向上的调色剂浓度的图。
图10是表示显影剂框体内的轴方向上的调色剂的带电量的图。
图11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开闭部的开闭控制的动作示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调色剂的带电量的时间推移的情形的图。
(符号说明)
1:图像形成装置;100:控制部;200:显影装置;210:显影套筒;220:显影剂框体;221A:第一区域;221B:第二区域;222:第一搅拌部件;223:第二搅拌部件;224:调色剂浓度检测部;225:调色剂补给部;226:液面高度检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图2是概略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结构的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系统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2、3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是利用电子照相工艺技术的中间转印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即,图像形成装置1将在感光体鼓413上所形成的Y(黄)、M(品红)、C(青)、K(黑)各颜色调色剂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21,在中间转印带421上叠合四色的调色剂像之后二次转印到纸张S,由此形成图像。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采用了在中间转印带421的行进方向上串联配置与YMCK这四色对应的感光体鼓413并在一次工序中使各颜色调色剂像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21的串联方式。
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图像读取部10、操作显示部20、图像处理部30、图像形成部40、纸张输送部50、定影部60以及控制部100。
控制部100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101、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02、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03等。CPU101从ROM102读出与处理内容对应的程序并展开到RAM103,与所展开的程序协作而集中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块的动作。此时,参照在存储部72中保存的各种数据。存储部72例如由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所谓闪存)、硬盘驱动器构成。
控制部100经由通信部71在与连接于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等通信网络的外部的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之间进行各种数据的发送接收。控制部100例如接收从外部的装置发送的图像数据(输入图像数据),根据该图像数据在纸张S上形成图像。通信部71由例如LAN卡等通信控制卡构成。
图像读取部10构成为具备被称为ADF(Auto Document Feeder,自动送稿器)的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以及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2(扫描仪)等。
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通过输送机构输送在原稿托盘上载置的原稿D并向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2送出。通过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能够连续地一下子读取在原稿托盘上载置的多张原稿D的图像(包括双面)。
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2光学地扫描从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输送到接触玻璃上的原稿或者在接触玻璃上载置的原稿,使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12a的受光面上成像来读取原稿图像。图像读取部10根据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2的读取结果,生成输入图像数据。在图像处理部30中对该输入图像数据实施预定的图像处理。
操作显示部20例如由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构成,作为显示部21以及操作部22发挥功能。显示部21依照从控制部100输入的显示控制信号,进行各种操作画面、图像的状态、各功能的动作状况、图像形成装置1的内部的信息等的显示。操作部22具备数字键、启动键等各种操作键,受理由用户实施的各种输入操作,将操作信号输出到控制部100。
图像处理部30具备对输入图像数据进行与初始设定或者用户设定对应的数字图像处理的电路等。例如,图像处理部30在控制部100的控制下根据灰度校正数据(灰度校正表格)进行灰度校正。另外,图像处理部30除了对输入图像数据实施灰度校正以外,还对输入图像数据实施颜色校正、黑点校正等各种校正处理、压缩处理等。根据实施这些处理后的图像数据来控制图像形成部40。
图像形成部40具备用于根据输入图像数据利用Y分量、M分量、C分量、K分量的各有色调色剂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41Y、41M、41C、41K、中间转印单元42等。
Y分量、M分量、C分量、K分量用的图像形成单元41Y、41M、41C、41K具有同样的结构。为了便于图示以及说明,共同的构成要素用同一符号表示,在区分各自的情况下,对符号附加Y、M、C、或者K来表示。在图2中,仅对Y分量用的图像形成单元41Y的构成要素附加符号,对其它图像形成单元41M、41C、41K的构成要素省略符号。
图像形成单元41具备曝光装置411、显影装置200、感光体鼓413、带电装置414以及鼓清洁装置415等。
感光体鼓413例如是在铝制的导电性圆筒体(铝管)的周面依次层叠有下涂层(UCL:Under Coat Layer)、电荷发生层(CGL:Charge Generation Layer)、电荷输送层(CTL:Charge Transport Layer)的带负电型的有机感光体(OPC:Organic Photo-conductor,有机光电导体)。
带电装置414通过发生电晕放电,使具有光导电性的感光体鼓413的表面均匀地带电为负极性。
曝光装置411例如由半导体激光器构成,对感光体鼓413照射与各颜色分量的图像对应的激光。在感光体鼓413的电荷发生层发生正电荷,输送至电荷输送层的表面,由此中和感光体鼓413的表面电荷(负电荷)。在感光体鼓413的表面,由于与周围的电位差而形成各颜色分量的静电潜像。
显影装置200是双组分反转方式的显影装置,通过使各颜色分量的调色剂附着到感光体鼓413的表面,使静电潜像可视化来形成调色剂像。显影装置200通过对感光体鼓413供给在显影剂中包含的调色剂,在感光体鼓413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像。
鼓清洁装置415具有在感光体鼓413的表面上滑接的鼓清洁刮刀等,去除一次转印后在感光体鼓413的表面上残存的转印残留调色剂。
中间转印单元42具备中间转印带421、一次转印辊422、多个支撑辊423、二次转印辊424以及带清洁装置426等。
中间转印带421由环形带构成,被多个支撑辊423架设为环状。多个支撑辊423中的至少一个支撑辊由驱动辊构成,其它支撑辊由从动辊构成。通过驱动辊旋转,中间转印带421在A方向上以恒定速度行进。中间转印带421是具有导电性以及弹性的带,通过来自控制部100的控制信号被旋转驱动。
一次转印辊422与各颜色分量的感光体鼓413相对置,配置于中间转印带421的内周面侧。隔着中间转印带421,一次转印辊422被压接到感光体鼓413,由此形成用于从感光体鼓413向中间转印带421转印调色剂像的一次转印夹持部。
二次转印辊424与在驱动辊423A的带行进方向下游侧配置的支承(backup)辊423B相对置,配置于中间转印带421的外周面侧。隔着中间转印带421,二次转印辊424被压接到支承辊423B,由此形成用于从中间转印带421向纸张S转印调色剂像的二次转印夹持部。
带清洁装置426去除二次转印后在中间转印带421的表面上残留的转印残留调色剂。
在中间转印带421通过一次转印夹持部时,感光体鼓413上的调色剂像依次叠合而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21。具体而言,对一次转印辊422施加一次转印偏置,对中间转印带421的背面侧、即与一次转印辊422抵接的一侧赋予与调色剂相反极性的电荷,调色剂像被静电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21。
之后,在纸张S通过二次转印夹持部时,中间转印带421上的调色剂像被二次转印到纸张S。具体而言,对支承辊423B施加二次转印偏置,对纸张S的正面侧、即与中间转印带421抵接的一侧赋予与调色剂相同极性的电荷,由此调色剂像被静电地转印到纸张S。
定影部60具备上侧定影部60A和下侧定影部60B等,该上侧定影部60A具有配置于作为纸张S的定影面的形成有调色剂像的面侧的定影面侧部件,该下侧定影部60B具有配置于作为纸张S的背面的定影面的相反面侧的背面侧支撑部件。通过对定影面侧部件压接背面侧支撑部件,形成夹持纸张S而输送的定影夹持部。
定影部60使调色剂像二次转印,用定影夹持部将输送来的纸张S加热、加压,从而在纸张S上使调色剂像定影。
上侧定影部60A具有作为定影面侧部件的环形的定影带61、加热辊62以及定影辊63。定影带61被加热辊62和定影辊63架设。
下侧定影部60B具有作为背面侧支撑部件的加压辊64。加压辊64在与定影带61之间形成夹持纸张S而输送的定影夹持部。
纸张输送部50具备供纸部51、排纸部52以及输送路径部53等。在构成供纸部51的三个供纸托盘单元51a~51c中,按照预先设定的种类收容根据克重、尺寸等识别出的纸张S(标准纸张、特殊纸张)。
输送路径部53具有定位辊对53a等多个输送辊对等。在供纸托盘单元51a~51c中收容的纸张S从最上部被逐张送出,通过输送路径部53输送到图像形成部40。此时,通过配置设计有定位辊对53a的定位辊部来校正所供给的纸张S的倾斜并且调整输送定时。然后,在图像形成部40中,中间转印带421的调色剂像被一并地二次转印到纸张S的一个面,在定影部60中实施定影工序。图像形成后的纸张S通过具备排纸辊52a的排纸部52被排纸到机外。
接下来,详细说明显影装置200。图4是从上方观察显影装置200的图,是使开闭部240成为闭合状态时的图。图5是从上方观察显影装置200的图,是使开闭部240成为打开状态时的图。
如图4以及图5所示,显影装置200为能够应对B1尺寸等在轴方向上长的纸张的尺寸,具有显影套筒210、显影剂框体220以及显影剂排出部230。显影套筒210是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承载体,为与轴方向的长度长的纸张对应的长度。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显影套筒210的直径被设定为25mm。
显影剂框体220收容对显影套筒210供给的显影剂。显影剂框体22设置有位于第一区域221A与第二区域221B之间的开闭部240,该第一区域221A是相对于与显影套筒210的轴方向上的中央部对应的部分为一侧的区域,该第二区域221B是相对于与显影套筒210的轴方向上的中央部对应的部分为另一侧的区域。在后叙述开闭部24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显影剂框体220中的可收容的显影剂量是1200g。
另外,显影剂框体220的第一区域221A以及第二区域221B分别设置有第一搅拌部件222、第二搅拌部件223、调色剂浓度检测部224、调色剂补给部225以及液面高度检测部226。第一区域221A的第一搅拌部件222以及第二搅拌部件223与本发明的“第一搅拌部”对应。第二区域221B的第一搅拌部件222以及第二搅拌部件223与本发明的“第二搅拌部”对应。
第一搅拌部件222设置于第一区域221A以及第二区域221B中的相比于第二搅拌部件223远离显影套筒210的部分。第一搅拌部件222在第一区域221A以及第二区域221B中使显影剂从与显影套筒210的轴方向上的中央部对应的部分向与端部对应的部分移动。
第二搅拌部件223设置于第一区域221A以及第二区域221B中的与显影套筒210相对置的部分。第二搅拌部件223在第一区域221A以及第二区域221B中使显影剂从与显影套筒210的轴方向上的端部对应的部分向与中央部对应的部分移动。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搅拌部件222以及第二搅拌部件223的直径被设定为25mm、转速被设定为450rpm。
另外,在第一区域221A以及第二区域221B的各个区域中,通过隔板227隔开第一搅拌部件222的区域和第二搅拌部件223的区域。通过被隔板227隔开,第一区域221A以及第二区域221B中的第一搅拌部件222的区域和第二搅拌部件223的区域在与第一搅拌部件222以及第二搅拌部件223的端部对应的部分处连接。因此,通过第一搅拌部件222以及第二搅拌部件223旋转,显影剂在第一区域221A以及第二区域221B内沿箭头X1、X2的方向移动,进而第一区域221A以及第二区域221B内的显影剂被搅拌。
调色剂浓度检测部224检测第一区域221A以及第二区域221B的调色剂的浓度。调色剂补给部225对第一区域221A以及第二区域221B的各个区域补给调色剂。控制部100根据由调色剂浓度检测部224检测出的检测结果来控制调色剂补给部225中的调色剂的补给量。
液面高度检测部226例如是ON/OFF传感器,检测显影剂框体220内的显影剂的液面的高度。例如,在显影剂的液面的高度变高而落入液面高度检测部226的检测范围内时,液面高度检测部226输出ON。另外,在显影剂的液面的高度变低而脱离液面高度检测部226的检测范围时,液面高度检测部226输出OFF。
显影剂的液面高度在调色剂的带电性大于目标带电量(例如40μC/g)的情况下为比较高的高度,在调色剂的带电性小于目标带电量的情况下为比较低的高度。其起因于,在调色剂的带电性良好时调色剂彼此相互排斥,所以显影剂的液面高度易于变高,而在调色剂的带电性恶劣时调色剂彼此不相互排斥,所以显影剂的液面高度易于变低。
显影剂排出部230是排出显影剂框体220内的显影剂的部分,设置于与显影剂框体220中的第二区域221B对应的部分。显影剂排出部230具有通路部231、螺旋(screw)部件232以及排出部233。
通路部231是与显影剂框体220以及排出部233连通的部分。螺旋部件232配置于通路部231内,与第一搅拌部件222为同轴。螺旋部件232通过旋转使显影剂从通路部231向显影剂框体220内移动的流动发生。通过该螺旋部件232,显影剂框体220内的显影剂不进入到通路部231内。
另外,在显影剂框体220内的显影剂中的例如载体劣化的情况下,从未图示的载体补给部向显影剂框体220内补给载体,在超过在显影剂框体220中可收容的显影剂量时,显影剂从显影剂框体220移动到通路部231而从排出部233排出。
接下来,说明开闭部240。图6A是表示使开闭部240成为打开状态时的图。图6B是表示使开闭部240成为闭合状态时的图。
开闭部240构成为能够开闭第一区域221A和第二区域221B。具体而言,开闭部240能够通过打开、闭合第一区域221A和第二区域221B来控制显影剂的移动量。开闭部240具有移动部件241和轴承部件242。
移动部件241由板状部件构成,构成为能够闭合第一区域221A和第二区域221B的程度的宽度。移动部件241形成有与外部的传递驱动的传递齿轮243的一部分咬合的齿轮齿部241A。通过传递齿轮243的旋转使移动部件241上下移动。移动部件241在打开状态的位置时位于最上侧(参照图6A),在闭合状态时位于最下侧(参照图6B)。
轴承部件242是接受第一搅拌部件222以及第二搅拌部件223的轴的部分,设置为从显影剂框体220的下壁的与第一搅拌部件222以及第二搅拌部件223分别对应的位置突出。
另外,在移动部件241的下端部,形成有能够与轴承部件242卡合的卡合部241B。通过使轴承部件242与移动部件241的卡合部241B卡合,在闭合状态时第一区域221A和第二区域221B被闭合。此外,在开闭部240为闭合状态时,显影剂在第一区域221A与第二区域221B之间的移动量为0。
另外,在移动部件241为打开状态时,第一区域221A和第二区域221B被打开,所以能够使显影剂通过无轴承部件242的部分在第一区域221A与第二区域221B之间沿图5中的箭头X3、X4的方向移动。
此外,移动部件241为打开状态的位置是与开闭状态的位置相比靠上侧的位置,但也可以是与开闭状态的位置相比靠下侧的位置。另外,既可以是移动部件241构成为仅在显影剂框体220的内部移动,也可以是移动部件241为打开状态的位置是显影剂框体220的外部的位置。
此外,在第一区域221A和第二区域221B未被闭合的结构中,例如,如图7所示,在连续地形成了与第一区域221A对应的部分S1的调色剂量比与第二区域221B对应的部分S2的调色剂量极端多的调色剂像T的情况下,产生与第一区域221A对应的部分中的调色剂浓度降低的问题。
具体而言,在连续地形成图7所示的调色剂像T时,仅第一区域221A中的调色剂的消耗量极端地增加。因此,如图8所示,越远离轴方向上的调色剂补给部225的位置、即从轴方向的左端部越靠向中央,第一区域221A中的调色剂浓度越小(参照实线Y1)。相对于此,第二区域221B中的调色剂浓度仍为与目标浓度(例如6.5%)大致相同的浓度(参照实线Y2)。
在这样第一区域221A和第二区域221B被打开的情况下,在进行调色剂量集中到轴方向的单个半侧的图像形成时,轴方向上的调色剂浓度的偏差变大。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开闭部240为打开状态时,控制部100根据由调色剂浓度检测部224检测出的第一区域221A中的调色剂浓度和第二区域221B中的调色剂浓度的差值,决定是否使开闭部240从打开状态成为闭合状态。
具体而言,在第一区域221A中的调色剂浓度和第二区域221B中的调色剂浓度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例如0.5%)时,控制部100使开闭部240从打开状态成为闭合状态。另外,在开闭部240从打开状态成为了闭合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100控制调色剂补给部225,以使得对第一区域221A以及第二区域221B中的调色剂消耗量多的一方、即调色剂浓度小的一方的区域增大调色剂补给量。
例如,在图8的情况下,仅第一区域221A的调色剂浓度极端地降低,在调色剂浓度检测部224的位置处检测出5%。相对于此,在第二区域221B中由于几乎没有调色剂消耗量,所以第二区域221B中的调色剂浓度在轴方向上为与目标浓度大致相同的浓度。因此,第一区域221A中的调色剂浓度和第二区域221B中的调色剂浓度的差值为1.5%,所以为第一阈值以上。
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00使开闭部240成为闭合状态,对第一区域221A进行调色剂补给。由此,如图9所示,能够高效且迅速地使第一区域221A以及第二区域221B中的显影剂的状态均匀化(参照实线Y3、Y4),进而能够使显影装置200的整个轴方向上的图像质量稳定化。
另一方面,在第一区域221A和第二区域221B被打开的结构的情况下,当时间经过,第一区域221A中的显影剂和第二区域221B中的显影剂混合,所以由于第一区域221A中的调色剂浓度降低,调色剂浓度整体地降低(参照虚线Z1、Z2)。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区域221A和第二区域221B被闭合,所以能够抑制第一区域221A以及第二区域221B中的某一个区域引起调色剂浓度整体地降低。
此外,在开闭部240为闭合状态时,连续地形成如图7所示的调色剂像的情况下,在第一区域221A中被供给新的调色剂,所以如图10所示,调色剂的带电量被维持接近目标带电量(例如40μC/g)的值(参照实线Y5)。
相对于此,从第二区域221B无调色剂消耗,所以不从显影剂框体220排出而留在第二区域221B的调色剂量变多,显影剂劣化。因此,在第二区域221B中的显影剂中产生浪费、外部添加剂劣化、润滑剂转移等,所以调色剂的带电量大幅降低(参照实线Y6)。
在调色剂的带电量在第一区域221A以及第二区域221B中产生了偏差时,例如在印刷半色调图像时,浓度在第一区域221A和第二区域221B中产生差异,图像质量发生缺陷。调色剂的带电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载体劣化,所以为了使第一区域221A以及第二区域221B中的调色剂的带电量均匀化,需要使第一区域221A以及第二区域221B中的载体的状态均匀化。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开闭部240为闭合状态时,控制部100根据由液面高度检测部226检测出的第一区域221A的液面高度和第二区域221B的液面高度的差值,决定是否使开闭部240从闭合状态成为打开状态。
具体而言,在第一区域221A的液面高度和第二区域221B的液面高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例如10mm)的情况下,控制部100使开闭部240从闭合状态成为打开状态。由此,第一区域221A和第二区域221B被打开,在显影剂框体220的整体中显影剂被混合,所以载体的状态、即显影剂的状态被均匀化,进而调色剂的带电量被均匀化。由此,在第一区域221A以及第二区域221B中,在调色剂的带电量中难以产生偏差,所以能够高效地使显影剂的状态均匀化,进而使图像质量稳定化。
另外,控制部100根据开闭部240的打开闭合状态进行使第一区域221A中的第一搅拌部件222以及第二搅拌部件223的转速、和第二区域221B中的第一搅拌部件222以及第二搅拌部件223的转速不同的控制。
具体而言,控制部100进行如下控制:使第一区域221A以及第二区域221B中的显影剂的液面高度高的一方的区域、即调色剂的带电量大的一方的区域中的第一搅拌部件222以及第二搅拌部件223的转速大于显影剂的液面高度低的一方的区域、即调色剂的带电量小的一方的区域中的第一搅拌部件222以及第二搅拌部件223的转速。
由此,能够使处于显影剂的液面高度高的一方的区域的显影剂迅速地移动到显影剂的液面高度低的一方的区域侧,所以能够迅速地使调色剂的带电量均匀化。
接下来,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开闭部240的开闭控制的动作示例。图11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开闭部240的开闭控制的动作示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印刷任务中适当执行图11中的处理。
如图11所示,控制部100判定开闭部240是否为打开状态(步骤S101)。在判定的结果是开闭部240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101、“是”),控制部100获取第一区域221A以及第二区域221B的由调色剂浓度检测部224检测出的调色剂浓度,计算第一区域221A中的调色剂浓度和第二区域221B中的调色剂浓度的差值(步骤S102)。
接下来,控制部100判定调色剂浓度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步骤S103)。在判定的结果是调色剂浓度的差值为第一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103、“否”),处理转移到步骤S108。另一方面,在调色剂浓度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步骤S103、“是”),控制部100使开闭部240成为闭合状态(步骤S104)。在步骤S104之后,处理转移到步骤S108。
返回到步骤S101的判定,在开闭部240并非打开状态、即为闭合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101、“否”),控制部100获取由液面高度检测部226检测出的液面高度,计算第一区域221A的液面高度和第二区域221B的液面高度的差值(步骤S105)。
接下来,控制部100判定液面高度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步骤S106)。在判定的结果是液面高度的差值为第二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106、“否”),处理转移到步骤S108。另一方面,在液面高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步骤S106、“是”),控制部100使开闭部240成为打开状态(步骤S107)。在步骤S107之后,处理转移到步骤S108。
接下来,控制部100判定印刷任务是否结束(步骤S108)。在判定的结果是印刷任务未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108、“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101,在印刷任务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108、“是”),本控制结束。
根据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根据第一区域221A以及第二区域221B中的显影剂的状态来控制开闭部240的开闭状态,所以能够高效地使显影装置200的整个轴方向上的显影剂的状态均匀化。
另外,在使开闭部240从打开状态成为闭合状态时,增大调色剂消耗量多的一方的区域中的调色剂补给量,所以能够迅速地使显影装置200的整个轴方向上的显影剂的状态均匀化。
另外,在使开闭部240从闭合状态成为打开状态时,使调色剂的带电量大的一方的区域的搅拌部件的转速大于调色剂的带电量小的一方的区域的搅拌部件的转速,所以能够迅速地使显影装置200的整个轴方向上的显影剂的状态均匀化。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根据由调色剂浓度检测部224检测出的调色剂浓度使开闭部240从打开状态成为闭合状态,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根据被显影套筒210供给调色剂的感光体鼓413、中间转印带421等像承载体上的调色剂像中的调色剂附着量,决定开闭部240的打开/闭合状态。
在该结构的情况下,需要构成为具备用于检测像承载体上的调色剂附着量的调色剂浓度检测部等调色剂量检测部。另外,控制部100根据由调色剂量检测部检测出的第一区域221A中的调色剂量和第二区域221B中的调色剂量的差值,决定是否使开闭部240从打开状态成为闭合状态。关于与调色剂量的差值有关的阈值,将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调色剂浓度的差值中的第一阈值相当的值作为阈值即可。
另外,控制部100也可以在开闭部240为打开状态时,根据与第一区域221A对应的调色剂像的覆盖率和与第二区域221B对应的调色剂像的覆盖率的差值,决定是否使开闭部240从打开状态成为闭合状态。关于与调色剂像的覆盖率的差值有关的阈值,将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与调色剂浓度的差值有关的第一阈值相当的值作为阈值即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根据显影剂框体220内的显影剂的液面高度,使开闭部240从闭合状态成为打开状态,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控制部100也可以在开闭部240为闭合状态时,根据与第一区域221A以及第二区域221B分别对应的调色剂像的覆盖率的平均值,决定是否使开闭部240从闭合状态成为打开状态。
其在第一区域221A以及第二区域221B中的任意区域的调色剂像的覆盖率的平均值例如为第三阈值(例如3%)以下时,显影剂的外部添加剂脱离或者淹没变得显著,所以易于引起调色剂的带电量降低。因此,在该控制中,在第一区域221A以及第二区域221B中的任意区域的调色剂像的覆盖率的平均值为第三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决定使开闭部240从闭合状态成为打开状态。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都仅为实施本发明时的具体化的一个例子,本发明的技术的范围不被它们限定性地解释。即,本发明能够不脱离其要旨、或者其主要特征而以各种形式实施。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由包括图像形成装置的多个单元构成的图像形成系统。多个单元例如包括后处理装置、网络连接的控制装置等外部装置。
最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评价实验。
首先,进行关于使开闭部240成为闭合状态的效果确认。具体而言,在将图7所示的调色剂像连续地图像形成了1000张之后,确认在纸张整个面上进行了半色调的图像形成的情况下在图像浓度中有无产生差异以及初始状态的浓度有无降低。作为实施例,使开闭部240的状态成为闭合状态,作为比较例,使开闭部240成为打开状态。表1示出实施例以及比较例中的实验结果。
【表1】
图像浓度差异 初始状态的浓度
实施例
比较例 × ×
表1中的“○”表示在图像浓度中未产生差异、或者初始状态的浓度未发生降低。另外,“×”表示在图像浓度中产生了差异、或者初始状态的浓度发生了降低。
如表1所示,在比较例中,确认出在半色调图像浓度中产生了差异、且从初始状态起在图像整体中发生浓度降低。相对于此,在实施例中,确认出在半色调图像浓度中不产生差异、且从初始状态起在图像整体中不发生浓度降低而得到良好的图像质量的图像。
接下来,进行关于使开闭部240成为打开状态的效果确认。具体而言,在将图7所示的调色剂像连续地图像形成了100000张之后,确认在纸张整个面上进行半色调的图像形成的情况下图像浓度中有无产生差异。作为实施例,使开闭部240成为打开状态,作为比较例,使开闭部240成为闭合状态。表2示出实施例以及比较例中的实验结果。
【表2】
图像浓度差异
实施例
比较例 ×
表2中的“○”表示在图像浓度中未产生差异。另外,“×”表示在图像浓度中产生差异。
如表2所示,在比较例中,确认出在半色调图像浓度中产生了差异。相对于此,在实施例中,能够确认出在半色调图像浓度中不产生差异而得到良好的图像质量的图像。
最后,进行使第一区域221A以及第二区域221B中的第一搅拌部件222以及第二搅拌部件223的转速不同的效果确认。具体而言,使开闭部240成为闭合状态,在将图7所示的调色剂像T连续地图像形成了100000张之后,使开闭部240成为打开状态,在使第一搅拌部件222以及第二搅拌部件223的转速不同的情况下、和在使第一搅拌部件222以及第二搅拌部件223的转速相同的情况下,确认调色剂的带电量的推移。
此外,在本实验中,在图7所示的调色剂像T中没有第二区域221B中的显影剂的调色剂消耗,所以第二区域221B中的显影剂劣化,所以使第一区域221A中的第一搅拌部件222以及第二搅拌部件223的转速不同。
另外,第一搅拌部件222以及第二搅拌部件223的转速被设定为450rpm。在使第一区域221A中的第一搅拌部件222以及第二搅拌部件223的转速不同的情况下的转速被设定为500rpm。
图12是表示调色剂的带电量的时间推移的情形的图。图12中的实线C1表示第一区域221A、即显影剂未劣化的一侧的调色剂的带电量。虚线C2表示第二区域221B即显影剂劣化的一侧的调色剂的带电量、并且是在使第一区域221A的第一搅拌部件222以及第二搅拌部件223的转速不同的情况下的调色剂的带电量。单点划线C3表示第二区域221B的调色剂的带电量、并且是在不使第一区域221A的第一搅拌部件222以及第二搅拌部件223的转速不同的情况下的调色剂的带电量。
如图12所示,不论是使第一区域221A的第一搅拌部件222以及第二搅拌部件223的转速不同还是相同,第一区域221A的调色剂的带电量都未出现偏差(参照实线C1)。
另外,关于第二区域221B的调色剂的带电量,能够确认出与不使第一区域221A中的第一搅拌部件222以及第二搅拌部件223的转速不同的情况(单点划线C3)相比,在使第一区域221A中的第一搅拌部件222以及第二搅拌部件223的转速不同的情况(虚线C2)下第二区域221B的调色剂的带电量更提前地接近实线C1中的调色剂的带电量。即,可确认出通过使第一区域221A中的第一搅拌部件222以及第二搅拌部件223的转速不同,能够迅速地使调色剂的浓度均匀化。

Claims (16)

1.一种显影装置,具备:
显影剂承载体,承载显影剂;
显影剂框体,收容对所述显影剂承载体供给的所述显影剂;
开闭部,通过打开或者闭合所述显影剂承载体的轴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区域和另一侧的第二区域,能够控制所述显影剂在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移动量;以及
控制部,根据所述第一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显影剂的状态,控制所述开闭部的开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具备调色剂浓度检测部,该调色剂浓度检测部检测所述显影剂框体内的调色剂的浓度,
在所述开闭部为打开状态时,所述控制部根据由所述调色剂浓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第一区域中的调色剂浓度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调色剂浓度的差值,决定是否使所述开闭部从所述打开状态成为闭合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具备调色剂量检测部,该调色剂量检测部检测从所述显影剂承载体被供给调色剂的像承载体上的调色剂像中的调色剂量,
在所述开闭部为打开状态时,所述控制部根据由所述调色剂量检测部检测出的与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位置处的调色剂量和与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位置处的调色剂量的差值,决定是否使所述开闭部从所述打开状态成为闭合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在所述开闭部为打开状态时,所述控制部根据与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调色剂像的覆盖率和与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覆盖率的差值,决定是否使所述开闭部从所述打开状态成为闭合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具备调色剂补给部,该调色剂补给部对所述显影剂框体补给调色剂,
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开闭部从所述打开状态成为了所述闭合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调色剂补给部以增大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中的调色剂消耗量多的一方的区域中的调色剂补给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具备液面高度检测部,该液面高度检测部检测所述显影剂框体内的显影剂的液面的高度,
在所述开闭部为闭合状态时,所述控制部根据由所述液面高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第一区域的液面高度和所述第二区域的液面高度的差值,决定是否使所述开闭部从所述闭合状态成为打开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在所述开闭部为闭合状态时,所述控制部根据与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调色剂像的覆盖率的平均值以及与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调色剂像的覆盖率的平均值中的至少一方是否为预定值以下,决定是否使所述开闭部从所述闭合状态成为打开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或者7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具备:
第一搅拌部,搅拌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显影剂;以及
第二搅拌部,搅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显影剂,
在使所述开闭部从所述闭合状态成为了所述打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中的调色剂的带电量大的一方的区域中的搅拌部的转速大于调色剂的带电量小的一方的区域中的搅拌部的转速。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显影剂承载体,承载显影剂;
显影剂框体,收容对所述显影剂承载体供给的所述显影剂;
开闭部,通过打开或者闭合所述显影剂承载体的轴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区域和另一侧的第二区域,能够控制所述显影剂在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移动量;以及
控制部,根据所述第一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显影剂的状态,控制所述开闭部的开闭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具备调色剂浓度检测部,该调色剂浓度检测部检测所述显影剂框体内的调色剂的浓度,
在所述开闭部为打开状态时,所述控制部根据由所述调色剂浓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第一区域中的调色剂浓度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调色剂浓度的差值,决定是否使所述开闭部从所述打开状态成为闭合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者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具备调色剂量检测部,该调色剂量检测部检测从所述显影剂承载体被供给调色剂的像承载体上的调色剂像中的调色剂量,
在所述开闭部为打开状态时,所述控制部根据由所述调色剂量检测部检测出的与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位置处的调色剂量和与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位置处的调色剂量的差值,决定是否使所述开闭部从所述打开状态成为闭合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所述开闭部为打开状态时,所述控制部根据与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调色剂像的覆盖率和与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覆盖率的差值,决定是否使所述开闭部从所述打开状态成为闭合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具备调色剂补给部,该调色剂补给部对所述显影剂框体补给调色剂,
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开闭部从所述打开状态成为了所述闭合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调色剂补给部以增大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中的调色剂消耗量多的一方的区域中的调色剂补给量。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具备液面高度检测部,该液面高度检测部检测所述显影剂框体内的显影剂的液面的高度,
在所述开闭部为闭合状态时,所述控制部根据由所述液面高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第一区域的液面高度和所述第二区域的液面高度的差值,决定是否使所述开闭部从所述闭合状态成为打开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所述开闭部为闭合状态时,所述控制部根据与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调色剂像的覆盖率的平均值以及与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调色剂像的覆盖率的平均值中的至少一方是否为预定值以下,决定是否使所述开闭部从所述闭合状态成为打开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者1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具备:
第一搅拌部,搅拌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显影剂;以及
第二搅拌部,搅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显影剂,
在使所述开闭部从所述闭合状态成为了所述打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中的调色剂的带电量大的一方的区域中的搅拌部的转速大于调色剂的带电量小的一方的区域中的搅拌部的转速。
CN201710760197.2A 2016-09-05 2017-08-30 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0779741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72590A JP6772683B2 (ja) 2016-09-05 2016-09-05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72590 2016-09-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97416A true CN107797416A (zh) 2018-03-13

Family

ID=61280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60197.2A Pending CN107797416A (zh) 2016-09-05 2017-08-30 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38494B2 (zh)
JP (1) JP6772683B2 (zh)
CN (1) CN10779741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632019B2 (ja) 2021-04-15 2025-02-19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17157B2 (ja) * 2016-10-13 2020-07-0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131057B2 (ja) * 2018-04-27 2022-09-0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479812B2 (ja) * 2019-09-27 2024-05-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搬送ユニット、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62957A (ja) * 1994-08-26 1996-03-08 Minolta Co Ltd 現像剤循環撹拌装置
JP2006162895A (ja) * 2004-12-06 2006-06-22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
CN1955859A (zh) * 2005-10-24 2007-05-02 夏普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以及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983060A (zh) * 2005-12-15 2007-06-20 夏普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及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US20070166079A1 (en) * 2006-01-13 2007-07-19 Tomoyuki Ichikawa Develop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CN101286027A (zh) * 2007-04-13 2008-10-15 夏普株式会社 显影单元和成像设备
JP2010002517A (ja) * 2008-06-18 2010-01-07 Sharp Corp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930203A (zh) * 2009-06-22 2010-12-29 夏普株式会社 显影设备和使用该显影设备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12656A (zh) * 2009-09-08 2011-04-13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02193413A (zh) * 2010-03-19 2011-09-21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02540815A (zh) * 2010-12-17 2012-07-04 夏普株式会社 调色剂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26361B2 (en) * 2005-09-01 2008-09-16 Eastman Kodak Company Developer mixing apparatus having four ribbon blenders
JP4909146B2 (ja) * 2007-03-29 2012-04-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75635A (ja) 2008-01-28 2009-08-06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4637227B2 (ja) * 2008-10-29 2011-02-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9977369B2 (en) * 2014-12-24 2018-05-22 Canon Finetech Nisca Inc. Developer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ing apparatus
JP2017078758A (ja) * 2015-10-20 2017-04-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43587B2 (ja) * 2016-08-30 2020-08-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241444B2 (en) * 2016-10-13 2019-03-26 Konica Minolta, Inc.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equalization of developer along a develop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62957A (ja) * 1994-08-26 1996-03-08 Minolta Co Ltd 現像剤循環撹拌装置
JP2006162895A (ja) * 2004-12-06 2006-06-22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
CN1955859A (zh) * 2005-10-24 2007-05-02 夏普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以及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983060A (zh) * 2005-12-15 2007-06-20 夏普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及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US20070166079A1 (en) * 2006-01-13 2007-07-19 Tomoyuki Ichikawa Develop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CN101286027A (zh) * 2007-04-13 2008-10-15 夏普株式会社 显影单元和成像设备
JP2010002517A (ja) * 2008-06-18 2010-01-07 Sharp Corp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930203A (zh) * 2009-06-22 2010-12-29 夏普株式会社 显影设备和使用该显影设备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12656A (zh) * 2009-09-08 2011-04-13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02193413A (zh) * 2010-03-19 2011-09-21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02540815A (zh) * 2010-12-17 2012-07-04 夏普株式会社 调色剂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632019B2 (ja) 2021-04-15 2025-02-19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040836A (ja) 2018-03-15
US20180067418A1 (en) 2018-03-08
US10338494B2 (en) 2019-07-02
JP6772683B2 (ja) 2020-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97416A (zh) 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754467B2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4749930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定影装置
CN107942632B (zh)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664224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報知方法
CN108572525A (zh) 图像形成系统、方法及装置、作业管理方法和记录介质
CN107797415A (zh) 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1075428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729296B2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1289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64853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トナー濃度調整方法
JP7413732B2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9877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35121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50110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717157B2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003563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720697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10187617B (zh) 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显影条件校正方法
US1053430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computer readable program
JP2019215447A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現像剤水位変更プログラム
JP6459244B2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1324023A (zh) 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1408543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80115653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10702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