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88733A - 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及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及座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788733A CN107788733A CN201610846892.6A CN201610846892A CN107788733A CN 107788733 A CN107788733 A CN 107788733A CN 201610846892 A CN201610846892 A CN 201610846892A CN 107788733 A CN107788733 A CN 10778873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 support member
- seat
- structure according
- support a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536 elastome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396 body weigh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042 antagnos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002—Chair or stool bas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02—Seat parts
- A47C7/14—Seat parts of adjustable shape; elastically mounted ; adaptable to a user contour or ergonomic seating posi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36—Supports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 A47C7/40—Supports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 A47C7/44—Supports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with elastically-mounted back-rest or backrest-seat unit in the base frame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及座椅,座椅支撑结构包括:第一、第二支撑件,第一、第二支撑件上下分开以在两者之间形成间隙,第一、第二支撑件的前端连接在一起;支撑臂,是由第二支撑件的后端向上延伸而成;驱动构件,其连接于支撑臂与第一支撑件之间,当支撑臂从初始位置向后转动时,通过驱动构件将第一支撑件抬起;当第一支撑件受反向力复位时,又通过驱动构件将支撑臂复位至初始位置;本发明是将第一、第二支撑件分成间隔设置的上下两层,支撑臂转动时通过驱动构件形成力的传导,使得第一支撑件向上抬起,而人体施加于第一支撑件的重力形成第一支撑件复位的回复力,两者形成对抗,使体重较轻或较重的人都能轻松地倾仰和回复起身。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椅、办公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座椅的支撑结构及座椅。
背景技术
转椅底盘,也称转椅托盘,是装在转椅座垫下方的一个重要部件,座垫的升降,靠背的倾仰角度调节都是依靠底盘来完成的。
专利号为:“CN201410479142.0”的发明专利公开了这样一种转椅底盘,装备此底盘的转椅或座椅,根据人体重量,靠背倾仰回复力有相应匹配,使得无论体重轻或者重的人都可以轻松倾仰回复起身。
具体的说,该专利的第一销轴、第二销轴、第三销轴、第四销轴、翘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形成四点连杆机构,形成力的传导,椅背连接固定于翘板作为四点连杆机构的驱动力,人体施加于椅座的重力通过铰接于托架的第三销轴形成施加在四点连杆机构的回复力,四点连杆机构的驱动力和回复力形成对抗关系。
在人体向后倾仰过程中,本发明四点连杆机构的第二连杆与水平线的锐角夹角逐步减小,则托架施加于第二连杆的旋转力分力增大,从而实现重力加载对于四连杆机构的回复力力矩逐步增大,与逐步增大的驱动力形成对抗,回复力对弹性复位装置的弹性回复力依赖较小,适用人群范围更广,体重较轻或较重的人都能轻松地倾仰和回复起身,因此针对每个不同体重的人都可以达到最合理匹配回复力。
上述自适应功能的实现是靠安装在座椅或转椅上的底盘来实现的,但底盘通常为金属制成,并对应采用了相应的结构,椅子整体重量较重,成本较高,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可实现同样效果的轻量化座椅,以降低椅子整体重量,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轻量化的座椅支撑结构及使用所述支撑结构的座椅,可满足不同体重的人使用,不仅解决了以往座椅的靠背倾仰时,腰部支撑位置偏移带来的不舒适感,从而提高了舒适度;而且在椅背倾仰过程中,加载于椅座的重力传导到椅背回复力的比率逐步增大,在整个过程中始终提供合理的靠背回复力,使得体重较轻或较重的人都能轻松地倾仰和回复起身。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包括:
第一、第二支撑件,第一、第二支撑件上下分开以在两者之间形成间隙,第一、第二支撑件的前端连接在一起;
支撑臂,是由第二支撑件的后端向上延伸而成;
驱动构件,其连接于支撑臂与第一支撑件之间,当支撑臂从初始位置向后转动时,通过驱动构件将第一支撑件抬起;当第一支撑件受反向力复位时,又通过驱动构件将支撑臂复位至初始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构件为一杆件。
作为优选,杆件的一端与支撑臂下端固定相连,杆件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件后端活动连接。以下定义了杆件与第一支撑件后端活动连接的两种不同形式,滑槽开在杆件上或是第一支撑件后端。
作为优选,杆件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件后端活动连接是指:在第一支撑件后端设有滑槽,在滑槽内设有滑轮,所述的滑轮与杆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为使整体保持美观,作为优选,在第一支撑件的后端还设有一与滑槽相通的插缝,杆件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的插缝内。
作为优选,杆件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件后端活动连接是指:在杆件的另一端设有滑槽,在滑槽内设有滑轮,且滑轮与第一支撑件后端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杆件的一端与支撑臂下端固定相连是指:杆件的一端通过紧固件与支撑臂下端相连。紧固件为螺钉或销钉等部件。
作为优选,杆件的一端与支撑臂下端活动连接,杆件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件后端固定连接。以下就定义了杆件与支撑臂活动连接的两种形式,即滑槽分别开在杆件或支撑臂上。
作为优选,杆件的一端与支撑臂下端活动连接是指:在杆件的一端设有滑槽,在滑槽内设有滑轮,所述的滑轮与支撑臂下端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杆件的一端与支撑臂下端活动连接是指:在支撑臂下端设有滑槽,在滑槽内设有滑轮,所述的滑轮与杆件的一端转动连接。
为使整体美观并保证一定的强度,作为优选,支撑臂与第二支撑件为整体的形成。
在支撑臂与第二支撑件整体形成的前提下,为保证支撑臂可以良好的转动,作为优选,在支撑臂与第二支撑件交汇处或交汇处的附近区域设有方便支撑臂转动并为支撑臂提供一定回复力的弹性构件。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构件包括并排设置于第二支撑件后端的多个沟槽,相邻的沟槽之间形成齿。当支撑臂向后转动时,会对弹性构件进行压缩,使沟槽的间隙大小发生变化,从而形成反向作用力,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支撑臂复位。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构件为弹簧。弹簧可以为压簧或扭簧。
作为优选,支撑臂与第二支撑件为枢转连接。支撑臂与第二支撑件也可以采用分开设置的形式,枢转连接即枢接,即两部件连接于某轴,一部件基本固定,另一部件绕其转动。
第一支撑件与支撑臂通过驱动构件相连,为美观起见,使第一支撑件与支撑臂保持整体造型,作为优选,第一支撑件后端与支撑臂之间通过可变形的中间元件相连。中间元件填补了第一支撑件后端与支撑臂之间的空隙。
作为优选,中间元件的一端根植于支撑臂下端,中间元件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件后端卡接配合,在中间元件上并排设有多个沟槽,两两相邻的沟槽之间形成具有弹性的齿,支撑臂与第一支撑件联动时,中间元件的沟槽间隙大小产生变化。同理,当支撑臂转动时,会使中间元件形态发生变化,产生一定回复力。
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为分开设置的两个部件,作为优选,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的前端为枢转连接。
为了不对座椅铺设坐垫或包裹网布产生影响,作为优选,第一支撑件的前端朝着后方斜向下延伸有一延伸件,所述的延伸件与第二支撑件枢转连接。
作为优选,在延伸件、第二支撑件的枢接处各设有一弧形片,两个弧形片交错贴合并通过枢轴相连,在每个弧形片的两侧均设有一限制转动角度的止挡件。当支撑臂未发生转动时,延伸件通过其中一止挡件与第二支撑件的对应止挡件保持接触,从而可对第一支撑件产生一定的支撑作用;当支撑臂发生转动时,延伸件在其作用下产生转动,转动一定角度时,通过另一止挡件与第二支撑件的另一止挡件发生接触,限制了延伸件继续转动。
作为优选,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为整体的形成,且在两者的前端连接处设有缝隙。在第一支撑件被抬起时,所述的缝隙大小发生变化。
作为优选,第二支撑件包括基体及由基体的两端斜向上延伸的延伸部,支撑臂是由基体后端的延伸部向上延伸形成。
作为优选,第一、第二支撑件与支撑臂为橡胶材料或尼龙材料制成。
一种座椅,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对如上所述的座椅支撑结构。
作为优选,两个支撑臂的上端通过第一横杆相连,两个第一支撑件的前端通过第二横杆相连,两个第二支撑件之间通过支撑座相连。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座椅支撑结构,是将第一、第二支撑件分成间隔设置的上下两层,支撑臂转动时,通过驱动构件形成力的传导,给第一支撑件以向上的力,使得第一支撑件向上抬起,而人体施加于第一支撑件的重力形成第一支撑件复位的回复力,支撑臂的驱动力和第一支撑件的回复力形成对抗关系,因此,体重较轻或较重的人都能轻松地倾仰和回复起身,适用人群范围更广。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需手动调节,更人性化、通用性更好的重力自适应座椅,根据人体重量,椅背倾仰回复力有相应匹配,使得无论体重轻或者重的人都可以轻松倾仰回复起身。
再者,人在向后靠的过程中,椅座也跟随椅背的转动向后移动,使椅背腰部支撑始终贴合人体后背的对应位置,避免了椅背腰部支撑脱离人体腰部产生腰部悬空,也避免了衣物与座椅椅背产生摩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本发明座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本发明座椅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座椅支撑结构的拆分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1中座椅的平面状态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座椅处于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中座椅支撑臂转动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1:首先定义本发明各部件的参考方位,本发明以座椅在正常使用状态作为参考,座椅的前方为前方,而座椅的后方包括椅背或支撑臂所在的位置为后方。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包括:
第一、第二支撑件1、2,第一、第二支撑件1、2上下分开以在两者之间形成间隙3,第一、第二支撑件1、2的前端连接在一起;第一、第二支撑件1、2均为条状件,并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一定弧度。
支撑臂4,是由第二支撑件2的后端向上延伸而成;在本发明中,支撑件4由第二支撑件2向上延伸,并非意指支撑件4、第二支撑件2必须由一个结构件制成;还可以为分开的两个件,比如支撑臂4与第二支撑件2为枢转连接。具体的说,第二支撑件2包括基体18及由基体18的两端斜向上延伸的延伸部19a、19b,支撑臂4是由基体18后端的延伸部19b向上延伸形成。第一、第二支撑件1、2与支撑臂4为橡胶材料或尼龙材料制成。
驱动构件,其连接于支撑臂4与第一支撑件1之间,当支撑臂4从初始位置向后转动时,通过驱动构件将第一支撑件1抬起;当第一支撑件1受反向力复位时,又通过驱动构件将支撑臂4复位至初始位置。
术语“驱动构件”也可以称作“力的传导件”,并非一定指自身可以提供驱动力,它是在支撑臂4与第一支撑件1之间起到力的传递作用;也可以说,它意味着这样一种构件,这种构件可以为单一元件,也可以为一连杆机构,其作用是使支撑臂4与第一支撑件1形成传动关系,起到力的传导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构件为一杆件5;其中,杆件5的一端与支撑臂4下端固定相连,杆件5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件1后端活动连接。
杆件5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件1后端活动连接是指:在第一支撑件1后端设有滑槽6,在滑槽6内设有滑轮7,所述的滑轮7与杆件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上述段落中转动连接是指:滑轮7与杆件5的另一端通过枢轴连接,滑轮7可绕枢轴旋转。
同理,滑槽7还可以设置在杆件5上,即在杆件的另一端设有滑槽,在滑槽内设有滑轮,且滑轮与第一支撑件后端转动连接。
再进一步说,如图4所示,在第一支撑件1的后端还设有一与滑槽6相通的插缝8,杆件5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的插缝8内。
杆件5的一端与支撑臂4下端固定相连是指:杆件5的一端通过紧固件9与支撑臂4下端相连。紧固件9为螺钉或销钉等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臂4与第二支撑件2为整体的形成。在支撑臂4与第二支撑件2交汇处或交汇处的附近区域设有方便支撑臂4转动并为支撑臂4提供一定回复力的弹性构件10;所述的弹性构件10包括并排设置于第二支撑件2后端的多个沟槽11,相邻的沟槽11之间形成齿12,所述的齿12具有弹性。
此外,弹性构件10还可以为弹簧,其装在第二支撑件2后端开设的凹槽内。
再进一步说,第一支撑件1与支撑臂4之间是通过驱动构件形成力的传导,第一支撑件1与支撑臂4之间本身存在一定间隔,但为美观起见,第一支撑件1后端与支撑臂4之间通过可变形的中间元件13相连,这样看起来像是一个整体。
具体的说,中间元件13的一端根植于支撑臂4下端,中间元件13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件1后端卡接配合,在中间元件13上并排设有多个沟槽11,两两相邻的沟槽11之间形成具有弹性的齿12,支撑臂4与第一支撑件1联动时,中间元件13的沟槽11间隙大小产生变化。
第一支撑件1的前端朝着后方斜向下延伸有一延伸件14,所述的延伸件14与第二支撑件2枢转连接。在延伸件14、第二支撑件2的枢接处各设有一弧形片15,两个弧形片15交错贴合并通过枢轴16相连,在每个弧形片15外缘的两侧均设有一限制转动角度的止挡件17,所述的止挡件17为止挡块。
一种座椅,如图1、2所示,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对如上所述的座椅支撑结构,两个支撑臂4的上端通过第一横杆20相连,两个支撑臂4与第一横杆20组成背框;两个第一支撑件1的前端通过第二横杆21相连,两个第一支撑件1与第二横杆21组成座框,在包裹网布或搁放坐垫后,与人体直接接触受力;两个第二支撑件2之间通过支撑座22相连,在支撑座22上设有用于插置气杆的插孔23。
如图6所示,初始位置时,第一、第二支撑件1、2之间保持相对较小的间隙,如图6所示,当人坐在座椅上向后靠,使支撑臂4转动时,通过驱动构件形成力的传导,给第一支撑件1以向上的力,滑轮7由滑槽6一端跑至另一端,使得第一支撑件1向后移动的同时,又向上抬起,从而使第一、第二支撑件1、2之间的间隙变大,而人体施加于第一支撑件1的重力形成第一支撑件1复位的回复力,支撑臂4对第一支撑件施加的驱动力和第一支撑件1的回复力形成对抗关系,根据人体重量,椅背倾仰回复力有相应匹配,使得无论体重轻或者重的人都可以轻松倾仰回复起身。
实施例2:作为支撑臂与驱动构件连接的另一种实现方式,杆件的一端与支撑臂下端活动连接,杆件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件后端固定连接;
杆件的一端与支撑臂下端活动连接是指:在杆件的一端设有滑槽,在滑槽内设有滑轮,所述的滑轮与支撑臂下端转动连接;或者,杆件的一端与支撑臂下端活动连接是指:在支撑臂下端设有滑槽,在滑槽内设有滑轮,所述的滑轮与杆件的一端转动连接。
Claims (25)
1.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其特征是包括:
第一、第二支撑件,第一、第二支撑件上下分开以在两者之间形成间隙,第一、第二支撑件的前端连接在一起;
支撑臂,是由第二支撑件的后端向上延伸而成;
驱动构件,其连接于支撑臂与第一支撑件之间,当支撑臂从初始位置向后转动时,通过驱动构件将第一支撑件抬起;当第一支撑件受反向力复位时,又通过驱动构件将支撑臂复位至初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构件为一杆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杆件的一端与支撑臂下端固定相连,杆件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件后端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杆件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件后端活动连接是指:在第一支撑件后端设有滑槽,在滑槽内设有滑轮,所述的滑轮与杆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支撑件的后端还设有一与滑槽相通的插缝,杆件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的插缝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杆件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件后端活动连接是指:在杆件的另一端设有滑槽,在滑槽内设有滑轮,且滑轮与第一支撑件后端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杆件的一端与支撑臂下端固定相连是指:杆件的一端通过紧固件与支撑臂下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杆件的一端与支撑臂下端活动连接,杆件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件后端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杆件的一端与支撑臂下端活动连接是指:在杆件的一端设有滑槽,在滑槽内设有滑轮,所述的滑轮与支撑臂下端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杆件的一端与支撑臂下端活动连接是指:在支撑臂下端设有滑槽,在滑槽内设有滑轮,所述的滑轮与杆件的一端转动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臂与第二支撑件为整体的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支撑臂与第二支撑件交汇处或交汇处的附近区域设有方便支撑臂转动并为支撑臂提供一定回复力的弹性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构件包括并排设置于第二支撑件后端的多个沟槽,相邻的沟槽之间形成齿。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构件为弹簧。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臂与第二支撑件为枢转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件后端与支撑臂之间通过可变形的中间元件相连。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中间元件的一端根植于支撑臂下端,中间元件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件后端卡接配合,在中间元件上并排设有多个沟槽,两两相邻的沟槽之间形成具有弹性的齿,支撑臂与第一支撑件联动时,中间元件的沟槽间隙大小产生变化。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的前端为枢转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件的前端朝着后方斜向下延伸有一延伸件,所述的延伸件与第二支撑件枢转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延伸件、第二支撑件的枢接处各设有一弧形片,两个弧形片交错贴合并通过枢轴相连,在每个弧形片的两侧均设有一限制转动角度的止挡件。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为整体的形成,且在两者的前端连接处设有缝隙。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撑件包括基体及由基体的两端斜向上延伸的延伸部,支撑臂是由基体后端的延伸部向上延伸形成。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支撑件与支撑臂为橡胶材料或尼龙材料制成。
24.一种座椅,其特征是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对如权利要求1~23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支撑结构。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一种座椅,其特征是:两个支撑臂的上端通过第一横杆相连,两个第一支撑件的前端通过第二横杆相连,两个第二支撑件之间通过支撑座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46892.6A CN107788733A (zh) | 2016-09-01 | 2016-09-01 | 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及座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46892.6A CN107788733A (zh) | 2016-09-01 | 2016-09-01 | 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及座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788733A true CN107788733A (zh) | 2018-03-13 |
Family
ID=61530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846892.6A Withdrawn CN107788733A (zh) | 2016-09-01 | 2016-09-01 | 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及座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788733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232839A1 (zh) * | 2019-03-28 | 2020-11-26 | 浙江胜途家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座椅 |
CN113229655A (zh) * | 2021-04-22 | 2021-08-10 | 安吉德卡办公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椅座机构 |
-
2016
- 2016-09-01 CN CN201610846892.6A patent/CN107788733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232839A1 (zh) * | 2019-03-28 | 2020-11-26 | 浙江胜途家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座椅 |
CN113229655A (zh) * | 2021-04-22 | 2021-08-10 | 安吉德卡办公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椅座机构 |
CN113229655B (zh) * | 2021-04-22 | 2022-01-21 | 安吉德卡办公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椅座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270286B1 (ko) | 의자 구조 및 의자 | |
CN104754989B (zh) | 椅子 | |
RU2014111754A (ru) | Кресло и опорные структуры | |
CN103504845B (zh) | 一种用于转椅底盘的托架驱动机构 | |
CN108260984A (zh) | 一种功能沙发机械伸展装置 | |
CN101795600B (zh) | 具有带有可倾斜的腿支承件的座位面的座椅、尤其为牙医座椅 | |
CN103479112A (zh) | 一种转椅底盘 | |
JPS63240806A (ja) | 特にひざ型傾動椅子のための傾動機構 | |
CN109846616A (zh) | 一种单旋转驱动三姿态变换的轮椅 | |
CN107788733A (zh) | 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及座椅 | |
CN208726087U (zh) | 具有椅背倾斜补偿的椅具 | |
CN109717652A (zh) | 一种坐垫倾斜角度可调节办公座椅结构 | |
CN203555399U (zh) | 一种转椅底盘 | |
CN206390630U (zh) | 一种多重摇摆座椅 | |
CN203555394U (zh) | 一种用于转椅底盘的弹性复位装置 | |
WO2020232839A1 (zh) | 一种座椅 | |
CN206603492U (zh) | 座椅底盘 | |
CN201164239Y (zh) | 新式两用坐靠椅 | |
CN203576021U (zh) | 一种用于转椅底盘的托架驱动机构 | |
CN211092857U (zh) | 一种机械伸展单元及电动机械伸展装置 | |
CN208909425U (zh) | 用于椅具的背座同步联动装置 | |
CN206603493U (zh) | 座椅承载结构及座椅 | |
CN202211406U (zh) | 椅背与坐垫倾仰连动装置 | |
CN217592410U (zh) | 一种功能坐具的伸展装置 | |
CN206979184U (zh) | 一种座椅结构及座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