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70866A - 一种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770866A CN107770866A CN201610685115.8A CN201610685115A CN107770866A CN 107770866 A CN107770866 A CN 107770866A CN 201610685115 A CN201610685115 A CN 201610685115A CN 107770866 A CN107770866 A CN 1077708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ti
- stti
- data
- different
- adjac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21—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based on age of data to be s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其中的方法包括: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发送数据时,在时域中以传输时间间隔TTI为单位发送数据,其中,在TTI内传输数据信号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将TTI内的DM‑RS在频域中按照梳状导频结构加载在子载波上,并且,TTI与相邻的TTI复用DM‑RS。本发明的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将PUSCH的DM‑RS采用梳状结构加载在子载波上,不同TTI的DM‑RS能够进行复用,能够降低短TTI中上行参考信号DM‑RS的开销,提高资源的使用率,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也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缩写为5G,是4G之后的延伸。5G包括三大应用场景:增强移动宽带场景、海量连接MTC场景,低时延高可靠场景。在增强移动宽带场景中超高清视频、视频会议、3D游戏等应用不仅对通信速率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同时对时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系统需要支持更高的数据速率以及更低的时延,并为网络中每一个用户提供和保证更优质的体验。例如,在低时延高可靠场景中车联网、远程医疗和工业控制等业务对时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端到端时延最低降至1ms。低时延高可靠是IMT-2020(5G)推进组重要的专题组。
目前,LTE定义的TTI长度为1ms,包含14个符号。上行数据信道PUSCH和参考信号DM-RS的映射关系如图1所示,DM-RS的开销为14.3%。为了降低时延可将TTI长度缩短构成短TTI(sTTI),sTTI可包括1-7个符号。若沿用LTE的准则,DM-RS包含在PUSCH中且占用1个符号,当sTTI包含7个符号时,DM-RS开销为14.3%当sTTI包含4个符号时,DM-RS开销为25%当sTTI包含3个符号时,DM-RS开销为33%当sTTI包含2个符号时,DM-RS开销为50%当sTTI包含1个符号时,DM-RS开销为100%。由此可见,DM-RS开销在短TTI中是较为严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包括: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发送数据时,在时域中以传输时间间隔TTI为单位发送数据,其中,在所述TTI内传输数据信号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将所述TTI内的DM-RS在频域中按照梳状导频结构加载在子载波上,并且,所述TTI与相邻的TTI复用DM-RS。
可选地,将所述TTI内的DM-RS在频域中按照梳状导频结构加载在子载波上包括:将时域中在相同时间传输的DM-RS间隔加载在不同的子载波上。
可选地,所述TTI与相邻的TTI复用DM-RS包括:如果加载在同一子载波上的相邻的2个TTI的DM-RS不同,则使2个不同的DM-RS复用同一个符号,使得在相邻的2个TTI中传输一个DM-RS,并且,将时域中在相同时间传输的2个不同的DM-RS在频域中间隔加载在不同的子载波上。
可选地,所述TTI为传输总符号量为1至7中任一数量的sTTI。
可选地,当所述sTTI的总符号数量为1时,在所述sTTI内传输一个数据信号或DM-RS,并将时域中在相同时间传输的数据信号和DM-RS加载在间隔的子载波上。
可选地,当所述sTTI的总符号数为2、3或4时,所述sTTI分别有1、2或3个数据符号,如果加载在同一子载波上的相邻的2个sTTI的DM-RS不同,则使2个不同的DM-RS复用同一个符号,相邻的2个sTTI的数据信号在时域上分别位于DM-RS的两侧,使得相邻的2个TTI传输一个DM-RS,并且,时域中在相同时间传输的2个不同的DM-RS在频域中间隔加载在不同的子载波上。
可选地,所述子载波的数量包括:12个、24个。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装置,包括:数据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发送数据时,在时域中以传输时间间隔TTI为单位发送数据,其中,在所述TTI内传输数据信号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数据承载模块,用于将所述TTI内的DM-RS在频域中按照梳状导频结构加载在子载波上,并且,所述TTI与相邻的TTI复用DM-RS。
可选地,所述数据承载模块,还用于将时域中在相同时间传输的DM-RS间隔加载在不同的子载波上。
可选地,所述数据承载模块,还用于如果加载在同一子载波上的相邻的2个TTI的DM-RS不同,则使2个不同的DM-RS复用同一个符号,使得在相邻的2个TTI中传输一个DM-RS,并且,将时域中在相同时间传输的2个不同的DM-RS在频域中间隔加载在不同的子载波上。
可选地,所述TTI为传输总符号量为1至7中任一数量的sTTI。
可选地,所述数据承载模块,还用于当所述sTTI的总符号数量为1时,在所述sTTI内传输一个数据信号或DM-RS,并将时域中在相同时间传输的数据信号和DM-RS加载在间隔的子载波上。
可选地,所述数据承载模块,还用于当所述sTTI的总符号数为2、3或4时,所述sTTI分别有1、2或3个数据符号,如果加载在同一子载波上的相邻的2个sTTI的DM-RS不同,则使2个不同的DM-RS复用同一个符号,相邻的2个sTTI的数据信号在时域上分别位于DM-RS的两侧,使得相邻的2个sTTI传输一个DM-RS,并且,时域中在相同时间传输的2个不同的DM-RS在频域中间隔加载在不同的子载波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装置。
本发明的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将PUSCH的DM-RS采用梳状结构加载在子载波上,不同TTI的DM-RS能够进行复用,能够降低短TTI中上行参考信号DM-RS的开销,提高资源的使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上行数据信道PUSCH和参考信号DM-RS的映射关系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短TTI包含1个符号时的上行PUSCH和DM-RS的映射关系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短TTI包含2个符号时的上行PUSCH和DM-RS的映射关系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短TTI包含3个符号时的上行PUSCH和DM-RS的映射关系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短TTI包含4个符号时的上行PUSCH和DM-RS的映射关系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其中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各个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方面的描述。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
步骤101,通过PUSCH发送数据时,在时域中以传输时间间隔TTI为单位发送数据,其中,在TTI内传输数据信号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
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用于承载来自传输信道PUSCH的数据,共享指的是同一物理信道可由多个用户分时使用,或者说信道具有较短的持续时间。由于一个用户终端可以并行存在多条PUSCH,这些并行的PUSCH数据可以在物理层进行编码组合。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是指在无线链路中的一个独立解码传输的长度,TTI与从更高网络层到无线链路层的数据块的大小有关。
上行参考信号用于两个目的:1.上行信道估计,用于eNodeB端的相干解调和检测;2.上行信道质量测量。解调参考信号DM-RS可以与PUSCH和PUCCH的发送相关联,用作求取信道估计矩阵,帮助这两个信道进行解调。
步骤102,将TTI内的DM-RS在频域中按照梳状导频结构加载在子载波上,并且,TTI与相邻的TTI复用DM-RS。
LTE中使用OFDM技术,即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将串行数据流转变为并行数据流,并使用不同的子载波来承载这些信息。OFDM频域被划分成不同段频率的子载波,子载波间隔一般是15kHz,可以认为它的频率周期为15kHz。子载波的数量为12个、24个等,将时域中在相同时间传输的同一DM-RS加载在间隔的子载波上,此处的同一DM-RS为对于同一PUSCH信道的解调参考信号。
上述实施例中的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将PUSCH的DM-RS采用梳状结构加载在子载波上,不同PUSCH的TTI的DM-RS能够进行复用,能够减少DM-RS的开销。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加载在同一子载波上的相邻的2个TTI的DM-RS不同,则使相邻的2个TTI复用DM-RS,使得在相邻的2个TTI中传输一个DM-RS,使2个不同的DM-RS复用同一个符号,并且,将时域中在相同时间传输的2个不同的DM-RS在频域中间隔一个子载波进行加载。TTI可以为传输的总符号量为1至7中任一数量的sTTI。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短TTI包含1个符号时的上行PUSCH和DM-RS的映射关系图,如图3所示:当sTTI的总符号数量为1时,在sTTI内传输一个数据信号或DM-RS,并将时域中在相同时间传输的数据信号和DM-RS加载在间隔的子载波上。PUSCH和DM-RS都采用梳状结构,DM-RS的开销为50%。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短TTI包含2个符号时的上行PUSCH和DM-RS的映射关系图,如图4所示:有2个PUSCH信道,分别为PUSCH1和PUSCH2,PUSCH1的解调参考信号为DM-RS1,PUSCH2的解调参考信号为DM-RS2,PUSCH1以sTTI1为发送单位,PUSCH2以sTTI2为发送单位。
sTTI的总符号数为2时,sTTI有1个数据符号,如果加载在同一子载波上的相邻的2个sTTI的DM-RS不同,分别为DM-RS1和DM-RS2,则使相邻的2个TTI复用DM-RS,使2个不同的DM-RS1和DM-RS2复用同一个符号,相邻的2个PUSCH1和PUSCH2的sTTI的1个数据符号在时域上分别位于DM-RS的两侧,使得相邻的2个sTTI传输一个DM-RS,并且,时域中在相同时间传输的DM-RS1和DM-RS2在频域中间隔一个子载波进行加载。DM-RS1和DM-RS2都采用梳状结构,DM-RS开销为33.3%。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短TTI包含3个符号时的上行PUSCH和DM-RS的映射关系图,如图5所示:有2个PUSCH信道,分别为PUSCH1和PUSCH2,PUSCH1的解调参考信号为DM-RS1,PUSCH2的解调参考信号为DM-RS2,PUSCH1以sTTI1为发送单位,PUSCH2以sTTI2为发送单位。
当sTTI的总符号数为3时,PUSCH1和PUSCH2的sTTI分别有2个数据符号,如果加载在同一子载波上的相邻的2个sTTI的DM-RS不同,分别为DM-RS1和DM-RS2,则使相邻的2个sTTI复用DM-RS,使2个不同的DM-RS1和DM-RS2复用同一个符号,相邻的2个PUSCH1和PUSCH2的sTTI的2个数据符号在时域上分别位于DM-RS的两侧,使得相邻的2个sTTI传输一个DM-RS,并且,时域中在相同时间传输的DM-RS1和DM-RS2在频域中间隔一个子载波进行加载。DM-RS1和DM-RS2都采用梳状结构,DM-RS开销为20%。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短TTI包含4个符号时的上行PUSCH和DM-RS的映射关系图,如图5所示:有2个PUSCH信道,分别为PUSCH1和PUSCH2,PUSCH1的解调参考信号为DM-RS1,PUSCH2的解调参考信号为DM-RS2,PUSCH1以sTTI1为发送单位,PUSCH2以sTTI2为发送单位。
当sTTI的总符号数为4时,PUSCH1和PUSCH2的sTTI有3个数据符号,加载在同一子载波上的相邻的2个PUSCH1和PUSCH2的DM-RS不同,分别为DM-RS1和DM-RS2,则相邻的2个PUSCH1和PUSCH2的sTTI复用DM-RS,使2个不同的DM-RS1和DM-RS2复用同一个符号相邻的2个PUSCH1和PUSCH2的sTTI的3个数据符号在时域上分别位于DM-RS的两侧,使得相邻的2个PUSCH1和PUSCH2的sTTI传输一个DM-RS,并且,时域中在相同时间传输的DM-RS1和DM-RS2在频域中间隔一个子载波进行加载。DM-RS1和DM-RS2都采用梳状结构,DM-RS开销为14.3%。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装置70,包括:数据发送模块71和数据承载模块72。数据发送模块71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发送数据时,在时域中以传输时间间隔TTI为单位发送数据,其中,在TTI内传输数据信号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数据承载模块72将TTI内的DM-RS在频域中按照梳状导频结构加载在子载波上,并且,TTI与相邻的TTI复用DM-RS。
数据承载模块72将时域中在相同时间传输的DM-RS间隔加载在不同的子载波上。如果加载在同一子载波上的相邻的2个TTI的DM-RS不同,则数据承载模块72使相邻的2个TTI复用DM-RS,使2个不同的DM-RS复用同一个符号,以使在相邻的2个TTI中传输一个DM-RS,并且,将时域中在相同时间传输的2个不同的DM-RS在频域中间隔加载在不同的子载波上。TTI为传输总符号量为1至7中任一数量的sTTI。
数据承载模块72当sTTI的总符号数量为1时,在sTTI内传输一个数据信号或DM-RS,并将时域中在相同时间传输的数据信号和DM-RS加载在间隔的子载波上。数据承载模块72当sTTI的总符号数为2、3或4时,sTTI分别有1、2或3个数据符号,如果加载在同一子载波上的相邻的2个sTTI的DM-RS不同,则使相邻的2个TTI复用DM-RS,使2个不同的DM-RS复用同一个符号,相邻的2个sTTI的数据符号在时域上分别位于DM-RS的两侧,使得相邻的2个TTI传输一个DM-RS,并且,时域中在相同时间传输的2个不同的DM-RS在频域中间隔加载在不同的子载波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如上的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装置。
上述实施例中的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将PUSCH的DM-RS采用梳状结构加载在子载波上,不同TTI的DM-RS能够进行复用,能够降低短TTI中上行参考信号DM-RS的开销,提高资源的使用率,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
可能以许多方式来实现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例如,可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软件、硬件、固件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用于方法的步骤的上述顺序仅是为了进行说明,本发明的方法的步骤不限于以上具体描述的顺序,除非以其它方式特别说明。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本发明实施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这些程序包括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机器可读指令。因而,本发明还覆盖存储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本发明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14)
1.一种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发送数据时,在时域中以传输时间间隔TTI为单位发送数据,其中,在所述TTI内传输数据信号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
将所述TTI内的DM-RS在频域中按照梳状导频结构加载在子载波上,并且,所述TTI与相邻的TTI复用DM-RS。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TTI内的DM-RS在频域中按照梳状导频结构加载在子载波上包括:
将时域中在相同时间传输的DM-RS间隔加载在不同的子载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TI与相邻的TTI复用DM-RS包括:
如果加载在同一子载波上的相邻的2个TTI的DM-RS不同,则使2个不同的DM-RS复用同一个符号,使得在相邻的2个TTI中传输一个DM-RS,并且,将时域中在相同时间传输的2个不同的DM-RS在频域中间隔加载在不同的子载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TTI为传输总符号量为1至7中任一数量的sTTI。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所述sTTI的总符号数量为1时,在所述sTTI内传输一个数据信号或DM-RS,并将时域中在相同时间传输的数据信号和DM-RS加载在间隔的子载波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所述sTTI的总符号数为2、3或4时,所述sTTI分别有1、2或3个数据符号,如果加载在同一子载波上的相邻的2个sTTI的DM-RS不同,则使2个不同的DM-RS复用同一个符号,相邻的2个sTTI的数据信号在时域上分别位于DM-RS的两侧,相邻的2个sTTI传输一个DM-RS,并且,时域中在相同时间传输的2个不同的DM-RS在频域中间隔加载在不同的子载波上。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的数量包括:12个、24个。
8.一种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发送数据时,在时域中以传输时间间隔TTI为单位发送数据,其中,在所述TTI内传输数据信号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
数据承载模块,用于将所述TTI内的DM-RS在频域中按照梳状导频结构加载在子载波上,并且,所述TTI与相邻的TTI复用DM-RS。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承载模块,还用于将时域中在相同时间传输的DM-RS间隔加载在不同的子载波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承载模块,还用于如果加载在同一子载波上的相邻的2个TTI的DM-RS不同,则使2个不同的DM-RS复用同一个符号,使得在相邻的2个TTI中传输一个DM-RS,并且,将时域中在相同时间传输的2个不同的DM-RS在频域中间隔加载在不同的子载波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TTI为传输总符号量为1至7中任一数量的sTTI。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承载模块,还用于当所述sTTI的总符号数量为1时,在所述sTTI内传输一个数据信号或DM-RS,并将时域中在相同时间传输的数据信号和DM-RS加载在间隔的子载波上。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承载模块,还用于当所述sTTI的总符号数为2、3或4时,所述sTTI分别有1、2或3个数据符号,如果加载在同一子载波上的相邻的2个sTTI的DM-RS不同,则使2个不同的DM-RS复用同一个符号,相邻的2个sTTI的数据信号在时域上分别位于DM-RS的两侧,相邻的2个sTTI传输一个DM-RS,并且,时域中在相同时间传输的2个不同的DM-RS在频域中间隔加载在不同的子载波上。
14.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8至13任一项所述的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685115.8A CN107770866A (zh) | 2016-08-18 | 2016-08-18 | 一种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685115.8A CN107770866A (zh) | 2016-08-18 | 2016-08-18 | 一种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770866A true CN107770866A (zh) | 2018-03-06 |
Family
ID=61262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685115.8A Pending CN107770866A (zh) | 2016-08-18 | 2016-08-18 | 一种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770866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048481A1 (zh) * | 2018-09-07 | 2020-03-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68030A (zh) * | 2014-08-26 | 2015-03-25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CN105812105A (zh) * | 2014-12-30 | 2016-07-27 | 杭州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解调参考信号的传输装置、系统及方法 |
-
2016
- 2016-08-18 CN CN201610685115.8A patent/CN10777086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68030A (zh) * | 2014-08-26 | 2015-03-25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CN105812105A (zh) * | 2014-12-30 | 2016-07-27 | 杭州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解调参考信号的传输装置、系统及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CATT: "sPUSCH design for LTE short TTI",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6 R1-166457》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048481A1 (zh) * | 2018-09-07 | 2020-03-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US11937281B2 (en) | 2018-09-07 | 2024-03-1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903955B2 (en)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enhanced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
US1103856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 |
CN102420685B (zh) | 一种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5027481B (zh) | 在epdcch上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 | |
CN102711253B (zh) | E-pdcch的资源映射方法及装置 | |
CN105812106B (zh) | 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
KR20180121406A (ko) |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채널 및 참조 신호의 송수신 방법 | |
US20150036642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6788926B (zh) | 一种降低网络延迟的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 | |
EP2660994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allocating reference resource | |
CN106656446A (zh) | 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及装置、接收方法及装置 | |
CN115086913B (zh)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846957A (zh) | 无线基站装置、移动终端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及方法 | |
KR20150004386A (ko) | E-pdcch 전송 및 블라인드 검출의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9462462A (zh)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9219149B (zh) | 一种被用于动态调度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
TW201218670A (en) | Method for reference signal pattern allocat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 |
CN109756440B (zh)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8811105A (zh) |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及装置 | |
CN103718526A (zh) | 导频配置方法、发送方法及装置 | |
CN103297177B (zh) | 控制信道的调制、解调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
CN106412876A (zh) | 一种传输方法、设备、终端和系统 | |
CN110831193B (zh)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18112698A1 (zh) | 传输信号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
WO2013063988A1 (zh) |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6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