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70835B - 一种连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770835B CN107770835B CN201710882433.8A CN201710882433A CN107770835B CN 107770835 B CN107770835 B CN 107770835B CN 201710882433 A CN201710882433 A CN 201710882433A CN 107770835 B CN107770835 B CN 10777083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less access
- access point
- information
- user equipment
- connection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路由设备获取扫描设备发送的连接信息,所述连接信息是所述扫描设备扫描并解析用户设备连接无线接入点的图形码后得到的;将所述连接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连接信息返回的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后,允许所述用户设备连接所述路由设备对应的无线接入点。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用户只需要打开图形码供扫描设备扫描,即可自动接入无线接入点。相比较获取并输入密码连接无线接入点的方式,简化了用户操作,也避免了密码的无限制传播,提高了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无线接入点(AP,Access Point)也称为无线热点,被广泛地布设以方便用户接入无线网络。为了实现对用户的接入控制,现有阶段主要采用的是密码接入的方式。即用户终端扫描到附近的无线接入点后,需要输入正确的密码来接入用户选择接入的无线接入点。这种接入方式会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若用户来到某饭店,希望连接该饭店设置的无线接入点,就需要向饭店管理人员索要无线接入点的密码信息,然后手工输入该密码信息以进行连接。对于用户而言操作比较繁琐。
虽然目前也出现了一些帮助用户随身连接无线接入点的工具,这些工具可以实现无线接入点的密码共享。用户使用该工具时,通过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网络等从服务器端获取无线接入点的密码,然后通过获取的密码连接无线接入点,从而接入无线网络。但如果用户终端没有开通GPRS网络服务,则无法获取到密码,也就无法通过该工具接入无线网络。
除此之外,上述通过密码实现网络接入控制的方式容易造成密码无限制的传播,任何用户只要拥有密码就能够连接无线接入点,安全性也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以便于简化用户操作,提高安全性。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路由设备获取扫描设备发送的连接信息,所述连接信息是所述扫描设备扫描并解析所述用户设备连接无线接入点的图形码后得到的;
将所述连接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连接信息返回的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后,允许所述用户设备连接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对应的无线接入点。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扫描设备包括:
连接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扫描器;或者,
已与所述无线接入点建立连接的另一用户设备。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图形码包括:一维码、静态二维码、动态二维码、立体二维码、三维码。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连接信息包括:
手机号码、使用该用户设备的登录用户信息、运行于所述用户设备的客户端信息、无线接入点的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允许所述用户设备连接无线接入点包括:
所述路由设备通过无线接入点主动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连接请求;或者,
所述路由设备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触发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无线接入点对应的所述路由设备发送连接请求。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包括:授权许可信息或密码信息。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该方法还包括:
在本地存储所述连接信息与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在将所述连接信息发送给服务器之前,还包括:
判断本地是否已经存储有所述连接信息与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果是,则执行允许所述用户设备连接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对应的无线接入点;否则,继续执行将所述连接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连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路由设备发送的连接信息;
判断是否存在所述连接信息对应的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如果是,向所述路由设备返回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以许可所述连接信息所来源的用户设备连接所述无线接入点。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连接信息包括:
手机号码、使用该用户设备的登录用户信息、运行于所述用户设备的客户端信息、无线接入点的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包括:授权许可信息或密码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连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生成包含连接信息的图形码,以供连接至路由设备的扫描设备扫描;
得到所述路由设备的允许后,用户设备连接所述路由设备对应的无线接入点。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连接信息包括:
手机号码、使用用户设备的登录用户信息、运行于用户设备的客户端信息、无线接入点的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得到所述路由设备的允许后,连接所述路由设备对应的无线接入点包括:
接收到所述路由设备通过无线接入点发送的连接请求后,与所述无线接入点建立连接;或者,
接收到所述路由设备发送的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后,向所述无线接入点对应的所述路由设备发送连接请求。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该方法还包括:
与所述无线接入点建立连接后,作为连接至所述路由设备的扫描设备扫描其他用户设备的图形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连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扫描第二用户设备的图形码,以获取第二用户设备的连接信息;
基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连接信息,帮助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入所述无线接入点。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连接信息包括:
手机号码、使用该用户设备的登录用户信息、运行于所述用户设备的客户端信息、无线接入点的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帮助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入所述无线接入点包括:
将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连接信息发送给路由设备;或者,
将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在所述扫描第二用户设备的图形码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将所接入无线接入点的接入链接发送给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以便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利用所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信息生成第二用户设备的连接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的方法。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用户只需要打开图形码供扫描设备扫描,即可自动接入无线接入点。相比较获取并输入密码连接无线接入点的方式,简化了用户操作,也避免了密码的无限制传播,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整体系统执行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整体系统执行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路由设备执行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服务器执行的方法流程图;
图6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计算机系统/服务器012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所基于的系统如图1中所示,主要包括用户设备、扫描设备、路由设备和服务器。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用户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移动终端、可穿戴式设备、PC(个人计算机)等。其中智能移动终端可以包括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PDA(个人数字助理)、互联网汽车等。可穿戴式设备可以包括诸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手环、虚拟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混合现实设备(即可以支持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设备)等等。
扫描设备是具备图形码扫描功能的设备,在本实施例中扫描设备可以是连接至无线接入点的扫描仪。
服务器是对用户设备接入无线接入点进行控制的设备,安装并运行于用户设备的客户端与该服务器构成C/S架构。当用户希望通过该客户端接入无线接入点时,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式,由服务器进行接入控制。本发明涉及的服务器可以是一个单独的服务器,也可以是由多个服务器构成的集群,对此并不加以限制。
路由设备可以是提供无线网络接入服务的设备,一个路由设备可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无线接入点。所述无线网络包括但不限于基于IEEE802.11系列标准协议的无线局域网络,例如,基于IEEE802.11n协议、IEEE802.11ac协议的无线局域网络,即通常所说的WiFi网络,用户设备可以通过所述无线接入点接入对应的无线网络。
基于上述系统架构的方法可以如图1中所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在101中,连接路由设备的扫描仪扫描用户设备提供的图形码。
当用户希望接入某无线接入点时,可以打开用户设备中提供无线接入服务的客户端以展现该用户设备的图形码,然后供连接至无线接入点的扫描仪进行扫描。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图形码可以是一维码、二维码、三维码等,其中二维码可以是静态二维码、动态二维码、立体二维码等。该图形码可以由连接信息生成,即该图形码包括连接信息。
上述连接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号码、使用该用户设备的登录用户信息、运行于所述用户设备的客户端信息、无线接入点的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例如,当用户登录提供无线接入服务的客户端后,可以利用登录的用户名、用户编号等生成图形码。再例如,当用户使用提供无线接入服务的客户端后,利用客户端编号、客户端证书信息等生成图形码。再例如,当用户选择扫描到的wifi热点中的一个时,利用该wifi热点的SSID生成图形码。
另外,图形码中包含的连接信息可以依据接入点类型来生成,例如:如果用户设备要接入的无线接入点为加密型,则生成的图形码包含的连接信息可以是无线接入点信息。如果用户设备要接入的无线接入点为应用提供商部署的热点或合作热点,则生成的图形码包含的连接信息可以是手机号码、用户账号、客户端标识等等。也可以是以上两种情况的结合,生成的图形码包含的连接信息可以是手机号码、用户账号、客户端标识中至少一种,以及无线接入点信息。
在102中,扫描仪解析图形码后,将得到的连接信息发送给路由设备。
扫描仪获取到图形码后,会对该图形码进行解析得到其中包含的连接信息。
在103中,路由设备接收到连接信息后,将连接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在104中,服务器接收到该连接信息后,判断是否存在该连接信息对应的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如果是,则在105中,向路由设备返回该连接信息对应的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否则,向路由设备返回禁止信息或者不返回任何信息(此种情况图中未示出)。
在服务器中可以预先针对连接信息存储有对应的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其中的接入信息可以包括授权许可信息、密码信息等。例如,针对各无线接入点存储有SSID对应的密码信息,服务器针对连接信息中的SSID返回对应的密码信息。再例如,在本发明的系统架构中,服务器、路由设备均由某应用提供商部署,无线接入点也是合作热点,如果连接信息中包含的诸如用户账号属于本应用的用户账号,即是本应用的注册用户,则返回授权许可信息。这样,用户设备连接无线接入点时,只要具有本应用的用户账号路由设备即可允许其接入无线接入点。
在106中,路由设备接收到基于连接信息返回的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后,允许该用户设备连接该路由设备对应的无线接入点。
路由设备可以在本地存储连接信息与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存储用户设备信息与许可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再例如存储无线接入点的SSID与密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等等。
对于允许该用户设备连接路由设备对应的无线接入点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第一种方式:路由设备通过无线接入点主动向用户设备发送连接请求,以便与用户设备建立连接。无线接入点与用户设备进行握手建立连接的过程在此不做详述。
对于用户设备的连接信息中包含SSID信息的情况,即用户希望接入指定的无线接入点,则路由设备通过该SSID对应的无线接入点主动向用户设备发送连接请求。对于用户设备的连接信息中不包含SSID信息的情况,例如仅包含用户账户信息、手机号码等等,则路由设备可以依据预设策略从自身的无线接入点中选择一个主动向用户设备发送连接请求。例如,选择信号状况最好的无线接入点。
第二种方式:路由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用户设备接收到该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后,向无线接入点对应的路由设备发送连接请求,与无线接入点建立连接。
如果用户设备的连接信息中包含了SSID信息,即用户希望接入指定的无线接入点,则路由设备可以发送该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否则,可以依据预设策略从自身的无线接入点中选择一个发送其接入信息给用户设备。
另外,在上述步骤103中,路由设备在接收到连接信息后,可以首先判断本地是否已经存储有该连接信息与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果是,则说明该连接信息已经得到过服务器的许可,可以直接执行允许用户设备连接无线接入点的步骤;否则,继续执行将连接信息发送给服务器的步骤。
如果路由设备接收到的是禁止信息,或者设定时长内未接收到任何反馈,则不允许用户设备连接无线接入点。
实施例二、
在某些应用场景下,当需要接入无线接入点的用户设备较多时,如果通过扫描仪一个个扫描用户设备的图形码,需要用户设备排队扫描,耗时较长。针对这种应用场景,已经通过扫描方式接入无线接入点的用户设备可以作为扫描设备来帮助其他用户设备接入无线接入点。
如图2中所示,假设用户设备1已经通过图1中所示流程接入无线接入点。则用户设备1可以执行以下流程帮助用户设备2接入无线接入点:
在201中,用户设备1扫描用户设备2的图形码。
用户设备1可以打开提供无线接入服务的客户端,进入扫描功能界面。用户设备2打开提供无线接入服务的客户端,进入图形码界面。或者,用户设备1可以将图形码界面的链接发送给用户设备2,用户设备2通过该链接能够直接跳转进入图形码界面。
用户设备1通过扫描功能界面扫描用户设备2的图形码。
在202中,用户设备1解析图形码后,将得到的用户设备2的连接信息发送给路由设备。
在203中,路由设备接收到用户设备2的连接信息后,将用户设备2的连接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在204中,服务器接收到该用户设备2的连接信息后,判断本地是否存储有该连接信息对应的接入信息,如果是,则在205中,向路由设备返回该接入信息。否则,向路由设备返回禁止信息或者不返回任何信息(此种情况图中未示出)。
步骤203~205类似于实施例一中的步骤103~105,在此不做赘述。
在206中,路由设备接收到基于用户设备2的连接信息返回的接入信息后,允许该用户设备2连接无线接入点。至此,实现用户设备2也接入无线接入点。
另外,除了图2所示流程之外,对于用户设备2的授权也可以在用户设备1实现。具体地,用户设备1(诸如可以是路由设备的管理员所使用的设备)可以将所接入无线接入点的接入链接发送给用户设备2。用户设备2可以生成包含用户设备2连接信息的图形码。其中该接入链接中可以包括无线接入点的连接信息,例如针对某个wifi热点的授权码。用户设备1扫描用户设备2的图形码后,获取用户设备2的连接信息。然后用户设备1可以基于该连接信息授权用户设备2,即将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2,这样用户设备2也能够根据该接入信息接入无线接入点。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流程图,如图3中所示,该用户设备可以执行以下处理:
在301中,生成包含连接信息的图形码,以供连接至路由设备的扫描设备扫描。
当用户希望接入某无线接入点时,可以打开用户设备中提供无线接入服务的客户端以展现该用户设备的图形码,然后供连接至路由设备的扫描仪进行扫描。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图形码可以是一维码、二维码、三维码等,其中二维码可以是静态二维码、动态二维码、立体二维码等。该图形码可以由连接信息生成,即该图形码包括连接信息。
上述连接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号码、使用该用户设备的登录用户信息、运行于所述用户设备的客户端信息、无线接入点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例如,当用户登录提供无线接入服务的客户端后,可以利用登录的用户名、用户编号等生成图形码。再例如,当用户使用提供无线接入服务的客户端后,利用客户端编号、客户端证书信息等生成图形码。再例如,当用户选择扫描到的wifi热点中的一个时,利用该wifi热点的SSID生成图形码。
在302中,得到路由设备的允许后,与该路由设备对应的无线接入点建立连接。
本步骤中,用户设备接收到路由设备通过无线接入点发送的连接请求后,与该无线接入点建立连接。或者,接收到路由设备的授权许可通知后,向无线接入点对应的路由设备发送连接请求,以与无线接入点建立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用户设备与无线接入点建立连接后,可以作为连接至路由设备的扫描设备扫描其他用户设备的图形码,以帮助其他用户设备接入无线接入点,即上述实施例二的实现方式。
还可以作为授权设备,将无线接入点的接入链接发送给另一用户设备,以便另一与农户设备生成第二用户设备的连接信息,然后利用该连接信息接入无线接入点。
上述实施例三可以由位于用户设备的装置执行,该装置可以位于用户设备的应用,或者还可以为位于用户设备的应用中的插件或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Development Kit,SDK)等功能单元,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特别限定。其中,用户设备的应用可以是本地应用,也可以是web应用。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路由设备执行的方法流程图,如图4所示,无线接入点可以执行以下处理:
在401中,获取扫描设备扫描用户设备的图形码后得到的连接信息。
扫描设备对扫描的图形码进行解析得到其中包含的连接信息,然后提供给路由设备。
在402中,判断本地是否已经存储有该连接信息与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果是,则执行403,允许用户设备连接无线接入点,结束本流程。否则,执行404。
如果该用户设备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式接入过该路由设备对应的无线接入点,则在该路由设备中可能已经保存有连接信息与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对于这种情况,路由设备可以直接允许用户设备连接无线接入点。如果用户设备没有接入过该无线接入点,或者路由设备保存的连接信息与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已经过期或老化,则执行404。
在404中,将连接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在405中,接收到服务器基于连接信息返回的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后,允许用户设备连接该无线接入点。
路由设备可以在本地存储连接信息与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存储用户设备信息与许可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再例如存储无线接入点的SSID与密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等等。
对于允许该用户设备连接路由设备对应的无线接入点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第一种方式:路由设备通过无线接入点主动向用户设备发送连接请求,以便与用户设备建立连接。无线接入点与用户设备进行握手建立连接的过程在此不做详述。
对于用户设备的连接信息中包含SSID信息的情况,即用户希望接入指定的无线接入点,则路由设备通过该SSID对应的无线接入点主动向用户设备发送连接请求。对于用户设备的连接信息中不包含SSID信息的情况,例如仅包含用户账户信息、手机号码等等,则路由设备可以依据预设策略从自身的无线接入点中选择一个主动向用户设备发送连接请求。例如,选择信号状况最好的无线接入点。
第二种方式:路由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用户设备接收到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后,向无线接入点对应的路由设备发送连接请求,与无线接入点建立连接。
如果用户设备的连接信息中包含了SSID信息,即用户希望接入指定的无线接入点,则路由设备可以发送该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否则,可以依据预设策略从自身的无线接入点中选择一个发送其接入信息给用户设备。
实施例五、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服务器执行的方法流程图,如图5中所示,服务器可以执行以下处理:
在501中,接收无线接入点发送的连接信息。
上述连接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号码、使用该用户设备的登录用户信息、运行于所述用户设备的客户端信息、无线接入点的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502中,判断是否存在该连接信息对应的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如果是,则执行503;否则,执行504。
在服务器中可以预先针对连接信息存储有对应的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其中的接入信息可以包括授权许可信息、密码信息等。例如,针对各无线接入点存储有SSID对应的密码信息,服务器针对连接信息中的SSID返回对应的密码信息。再例如,在本发明的系统架构中,服务器、路由设备均由某应用提供商部署,无线接入点也是合作热点,如果连接信息中包含的诸如用户账号属于本应用的用户账号,即是本应用的注册用户,则返回授权许可信息。这样,用户设备连接无线接入点时,只要具有本应用的用户账号路由设备即可允许其接入无线接入点。
在503中,基于连接信息向路由设备返回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以许可该用户设备连接无线接入点。
在504中,基于连接信息向路由设备返回禁止信息,或者不返回任何信息。
图6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计算机系统/服务器012的框图。图6显示的计算机系统/服务器0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计算机系统/服务器0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计算机系统/服务器0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016,系统存储器0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028和处理单元016)的总线018。
总线0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计算机系统/服务器0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计算机系统/服务器0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0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0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032。计算机系统/服务器0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0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6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6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018相连。存储器0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042的程序/实用工具0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0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0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0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计算机系统/服务器0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0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024等)通信,在本发明中,计算机系统/服务器012与外部雷达设备进行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计算机系统/服务器0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机系统/服务器0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022进行。并且,计算机系统/服务器0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0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020通过总线018与计算机系统/服务器0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6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机系统/服务器0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0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0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
上述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设置于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即该计算机存储介质被编码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在被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所示的方法流程和/或装置操作。例如,被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所述方法。
随着时间、技术的发展,介质含义越来越广泛,计算机程序的传播途径不再受限于有形介质,还可以直接从网络下载等。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由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具备以下优点:
1)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用户只需要打开图形码供扫描设备扫描,即可自动接入无线接入点,无需用户手工输入密码,简化了用户操作。
2)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采用非密码方式连接无线接入点,避免了密码的无限制传播,提高了安全性。
3)在本发明中,已经成功连接无线接入点的用户设备可以作为扫描设备帮助其他用户设备连接无线接入点,从而解决同时需要连接无线接入点的用户设备过多所带来的排队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连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路由设备获取扫描设备发送的连接信息,所述连接信息是所述扫描设备扫描并解析用户设备连接无线接入点的图形码后得到的;其中,所述图形码中包含的所述连接信息是依据无线接入点类型所生成的;
将所述连接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连接信息返回的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后,通过无线接入点主动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连接请求以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连接,或者,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以触发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无线接入点对应的所述路由设备发送连接请求;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包括授权许可信息或密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设备包括:
连接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扫描器;或者,
已与所述无线接入点建立连接的另一用户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形码包括:一维码、二维码、三维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信息包括:
手机号码、使用该用户设备的登录用户信息、运行于所述用户设备的客户端信息、无线接入点的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在本地存储所述连接信息与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连接信息发送给服务器之前,还包括:
判断本地是否已经存储有所述连接信息与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果是,则执行允许所述用户设备连接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对应的无线接入点;否则,继续执行将所述连接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7.一种连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扫描第二用户设备的图形码,以获取第二用户设备的连接信息;其中,所述图形码中包含的所述连接信息是依据无线接入点类型所生成的;
基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连接信息,将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连接信息发送给路由设备,以便所述路由设备利用所述连接信息从服务器获取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后,通过无线接入点主动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连接请求以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连接,或者,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以触发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无线接入点对应的所述路由设备发送连接请求,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信息包括授权许可信息或密码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连接信息包括:
手机号码、使用该用户设备的登录用户信息、运行于所述用户设备的客户端信息、无线接入点的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扫描第二用户设备的图形码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将所接入无线接入点的接入链接发送给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以便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生成第二用户设备的连接信息。
10.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1.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82433.8A CN107770835B (zh) | 2017-09-26 | 2017-09-26 | 一种连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82433.8A CN107770835B (zh) | 2017-09-26 | 2017-09-26 | 一种连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770835A CN107770835A (zh) | 2018-03-06 |
CN107770835B true CN107770835B (zh) | 2022-05-17 |
Family
ID=61266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882433.8A Active CN107770835B (zh) | 2017-09-26 | 2017-09-26 | 一种连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77083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90394239A1 (en) * | 2018-06-20 | 2019-12-26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Application based policy management used with a client and a service provider |
CN109876435A (zh) * | 2019-03-29 | 2019-06-14 |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对局场景运行方法及设备 |
CN114980270A (zh) * | 2022-05-12 | 2022-08-30 | 上海华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Wifi连接的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76309A (zh) * | 2006-12-22 | 2007-06-06 |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用户接入网络服务的方法、接入控制器和服务器 |
CN103442411A (zh) * | 2013-09-12 | 2013-12-11 | 李梁 | 通讯设备通过扫描二维码图形自动连接至wifi的方法 |
CN105578470A (zh) * | 2016-02-29 | 2016-05-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网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5682253A (zh) * | 2016-03-02 | 2016-06-15 | 上海小蚁科技有限公司 | 建立通信的方法、设备、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6341834A (zh) * | 2016-08-25 | 2017-01-18 | 智能唯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物联网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63631B (zh) * | 2014-10-24 | 2019-03-08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无线路由器的连接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4869616A (zh) * | 2015-05-25 | 2015-08-26 | 成都西蒙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云共享无线路由器设备及连接方法 |
-
2017
- 2017-09-26 CN CN201710882433.8A patent/CN10777083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76309A (zh) * | 2006-12-22 | 2007-06-06 |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用户接入网络服务的方法、接入控制器和服务器 |
CN103442411A (zh) * | 2013-09-12 | 2013-12-11 | 李梁 | 通讯设备通过扫描二维码图形自动连接至wifi的方法 |
CN105578470A (zh) * | 2016-02-29 | 2016-05-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网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5682253A (zh) * | 2016-03-02 | 2016-06-15 | 上海小蚁科技有限公司 | 建立通信的方法、设备、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6341834A (zh) * | 2016-08-25 | 2017-01-18 | 智能唯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物联网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770835A (zh) | 2018-03-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729594B2 (en) | Network access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
EP3072334B1 (en) |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connecting to wlan | |
CN110113250B (zh) | 一种通过即时通讯软件分享无线接入点的方法 | |
US20170357726A1 (en) | Official account quick response code generation method and server, official account following method and server, and terminal | |
CN110083465B (zh) | 一种寄宿应用间的数据传递方法 | |
US9374360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ngle-sign-on in 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 environment | |
CN107770835B (zh) | 一种连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09561059B (zh) | 一种账号登录方法及其系统、终端、存储介质 | |
CN108833590B (zh) | 一种语音识别服务代理服务器及代理方法 | |
CN113038192A (zh) |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07969003B (zh) | 一种无线接入认证方法 | |
CN115801299B (zh) | 元宇宙身份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2835632A (zh) | 一种端能力的调用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08521651B (zh) | 一种WiFi网络的二次认证方法 | |
CN108601064B (zh) | 一种提供及获取无线接入点相关信息的方法 | |
EP2466521B1 (en) | Obscuring visual login | |
CN108282472B (zh) | 一种wifi认证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
CN113905380B (zh) | 接入层安全算法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
KR20130123149A (ko) | 데이터 망 접속 인증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 |
CN114239010A (zh) | 一种多节点分布式认证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 |
KR102341022B1 (ko) | 컨퍼런스 시스템 및 상기 시스템에서의 컨퍼런스 접속 처리 방법 | |
CN113468506A (zh) | 设备激活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CN110769027A (zh) | 服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460053B (zh) | 服务调用方法、装置及边缘计算系统 | |
CN115174062B (zh) | 云服务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07 Address after: 200131 Zone E, 9th floor, No.1 Lane 666, zhangheng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Shangxi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120 2, building 979, Yun Han Road, mud town,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LIANSH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