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68852A - 线缆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线缆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768852A CN107768852A CN201610677511.6A CN201610677511A CN107768852A CN 107768852 A CN107768852 A CN 107768852A CN 201610677511 A CN201610677511 A CN 201610677511A CN 107768852 A CN107768852 A CN 10776885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 snap
- optical fiber
- connecting plate
- c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03—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74—Electrical aspects
- G02B6/428—Electrical aspects contain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线缆连接器,其适于组装一连接板,以焊接一线缆中的多条导线至连接板,前述线缆连接器包括一导线支架和一应力释放部件,导线支架包括多个导线槽和两个卡合部,多个导线槽分别固定多条导线,卡合部设有一第一卡合结构,第一卡合结构匹配连接板的一第二卡合结构,两个第一卡合结构分别和两个第二卡合结构互相卡合,借以在焊接前先固定多条导线和多个传导垫之间的对应关系;应力释放部件具有一护套和两个接合部,护套包覆线缆,接合部包覆卡合部,借以将线缆所受应力或应变传递至连接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线缆连接器中多半具有以印刷电路板制成的连接板,端子脚和线缆中的导线会焊接至连接板上的传导垫。然而,焊接后的导线或端子脚,其与传导垫之间的相对位置,容易因为互相偏移而在焊接处造成缺陷。此外,线缆连接器中的应力释放部件(StrainRelief)仅能将应力或应变传导至外壳,亦不利于维持导线与传导垫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再者,若为混合式光纤同轴电缆(Hybrid Fiber Coax,HFC)或是其他含有光纤的线缆,则现有导线支架的结构无法完全适用于光纤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方式。
综上所述,针对前述或其他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借以改进线缆连接器的结构和制程以提升其质量和良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以确保导线和传导垫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本发明的次一目的是改进应力释放部件传导应力或应变的方式;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使线缆支架可组装内含导线和光纤的线缆;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改进线缆连接器的结构以提升其品质;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改进线缆连接器的制程以提升其良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其适于组装一连接板,以焊接一线缆中的多条导线至连接板,前述线缆连接器包括一导线支架和一应力释放部件,导线支架包括多个导线槽和两个卡合部,多个导线槽分别固定多条导线,卡合部设有一第一卡合结构,第一卡合结构匹配连接板的一第二卡合结构,两个第一卡合结构分别和两个第二卡合结构互相卡合;应力释放部件具有一护套和两个接合部,护套包覆线缆,接合部包覆卡合部。
如上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中卡合部设有一第三卡合结构,接合部形成一第四卡合结构以匹配第三卡合结构,两个第三卡合结构分别和两个第四卡合结构互相卡合。
如上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更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光纤支架、一光学模组,以及一第二光纤支架,其中第一光纤支架上表面向下凹设实质上互相平行的多道第一光纤槽和一壁龛,光学模组卡合于壁龛,壁龛连通第一光纤槽,第一光纤支架固定于连接板,第二光纤支架具有多道第二光纤槽,多道第二光纤槽容置线缆中的多条光纤,多条光纤经由第二光纤槽和第一光纤槽对齐光学模组。
如上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中多个导线槽位于导线支架下方,导线支架上方在两个卡合部之间向下凹设一第一容置空间,第一容置空间容纳第二光纤支架。
如上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中第二光纤支架包括一支架座和一上盖,支架座上表面凹设实质上互相平行的多道第二光纤槽,上盖向多道第二光纤槽对应凸设多个肋条,支架座具有两个第一卡持结构,上盖则具有两个第二卡持结构以分别匹配两个第一卡持结构,当支架座和上盖之间藉由第一卡持结构和第二卡持结构互相卡持时,肋条压制位于第二光纤槽中的光纤。
如上所述线缆连接器,其更进一步包括一端子组,端子组凸伸多个端子脚和两个绝缘臂,多个导线电性连接至连接板的多个导线垫,多个端子脚电性连接至连接板的多个端子垫,两个绝缘臂分列在连接板的两侧。
如权利要求1至5其中任一项的线缆连接器,其更进一步包括一端子组和一电磁屏蔽壳组,端子组凸伸多个端子脚,多个导线电性连接至连接板的多个导线垫,多个端子脚电性连接至连接板的多个端子垫,电磁屏蔽壳组包括一外壳和一端盖,端盖具有仅容护套通过的一穿孔,端盖包覆接合部的后方,外壳包覆端子组和端盖。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的组装方法,线缆连接器适于组装一连接板,以焊接一线缆中的多条导线至连接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第二光纤支架,第二光纤支架具有多道第二光纤槽;将线缆中的多条光纤分别固定于多道第二光纤槽中;提供一导线支架,导线支架包括多个导线槽和两个卡合部,多个导线槽分别固定多条导线,卡合部设有一第一卡合结构,第一卡合结构匹配连接板的一第二卡合结构;将多条导线分别固定于多个导线槽中;以及将两个第二卡合结构分别与两个第一卡合结构互相卡合。
如上所述之线缆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中在提供第二光纤支架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第一光纤支架,第一光纤支架上表面向下凹设实质上互相平行的多道第一光纤槽和一壁龛,壁龛连通第一光纤槽;将一光学模组卡合于壁龛中;将第一光纤支架固定于连接板上;提供一端子组,端子组凸伸多个端子脚;将多个端子脚焊接至连接板的多个端子垫。
如上所述之线缆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中在卡合第一卡合结构和第二卡合结构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将多条导线焊接至连接板的多个导线垫;将多条光纤经由多道第一光纤槽对齐光学模组;提供一应力释放部件,应力释放部件包括一护套和两个接合部,卡合部设有一第三卡合结构,接合部形成一第四卡合结构以匹配第三卡合结构;以及将应力释放部件包覆于导线支架和线缆,使得护套包覆线缆,而两个第三卡合结构分别和两个第四卡合结构互相卡合。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导线支架利用两个第一卡合结构与连接板的两个第二卡合结构互相卡合,借以固定多条导线和多个传导垫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本发明的次一特点在于,导线支架利用两个第三卡合结构与接合部的第四卡合结构互相卡合,借以释放线缆所受应力;本发明的另一特点在于,导线支架搭配第二光纤支架和第一光纤支架,可同时装配光纤和导线,并使得光纤可轻易对准;本发明的又一个特点在于,线缆连接器利用线缆支架所形成的结构,可确保组装品质;本发明的再一个特点在于,线缆连接器搭配线缆支架所采行的组装方法,可确保组装良率。
【附图说明】
图1A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绘示线缆支架的立体图;
图1B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绘示线缆支架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2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绘示光学模组、第一光纤支架,以及第二光纤支架的立体图;
图3则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绘示线缆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A-4B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绘示光学模组和第一光纤支架的组装示意图;
图4C-4D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绘示连接板和端子组的组装示意图;
图4E-4F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绘示第二光纤支架和线缆的组装示意图;
图4G-4H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绘示导线支架和线缆的组装示意图;
图4I-4J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绘示连接板和导线支架的组装示意图;
图4K-4L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绘示连接板和第二光纤支架的组装示意图;
图4M-4N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绘示导线支架和应力释放部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4O-4P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绘示外壳和端盖的组装示意图;
图5A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绘示线缆支架的组装流程图;
图5B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绘示线缆连接器的组装流程图。
附图标号说明
1 线缆支架 121 上排端子垫
2 线缆连接器 122 下排端子垫
10 连接板 123 引脚垫
11 第二卡合结构 124 导线垫
12 传导垫 20 光学模组
21 光电转换单元 5221 凸榫
22 对齐部件 5222 榫头
30 第一光纤支架 53 隔板
31 第一光纤槽 531 第一容置空间
32 壁龛 532 第二容置空间
40 第二光纤支架 533 弧形缺口
41 支架座 60 应力释放部件
411 第二光纤槽 61 护套
412 第一卡持结构 62 接合部
4121 卡持槽 621 第四卡合结构
4122 卡持块 70 线缆
42 上盖 71 光纤
421 肋条 72 导线
422 第二卡持结构 80 端子组
4221 卡持臂 81 端子脚
4222 卡持勾 811 上排端子脚
50 导线支架 812 下排端子脚
51 容线部 82 绝缘臂
511 叉部 90 电磁屏蔽壳组
512 导线槽 91 外壳
52 卡合部 92 端盖
521 第一卡合结构 921 穿孔
522 第三卡合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和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到的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方向用语,诸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用于参照随附图式的方向以利说明,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除此之外,在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下,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实行为数众多的变更及修改,如此衍生出的实作范例也会落入本发明范畴中。
首先请参照图1A-1B以及图2-3,其中图1A和1B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分别绘示线缆支架1于不同视角的立体图,图2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绘示光学模组20、第一光纤支架30,以及第二光纤支架40的立体图,图3则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绘示线缆连接器2的立体图,其中线缆连接器2包括线缆支架1,值得注意的是,图3中省略光纤71和导线72相连至线缆70的部分。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线缆支架1包括一连接板10、一导线支架50,以及一应力释放部件60,其中导线支架50适于组装至连接板10,而连接板10为一印刷电路板,连接板10后方两侧分别形成一第二卡合结构11,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卡合结构11采用一悬臂,连接板10的上、下表面分别具有多个传导垫12,传导垫12包括在上表面前方所形成的一列上排端子垫121,在上表面适当位置所形成的多个引脚垫123,引脚垫123用于电性连接积体电路的引脚,传导垫12还包括在下表面前方和后方所分别形成的一列下排端子垫122和一列导线垫124,线缆70中的多条导线72可焊接至连接板10上的多个传导垫12,具体而言即导线垫124。
请继续参照图1A-1B以及图2-3,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导线支架50和应力释放部件60的结构均为一体成型,其中导线支架50前端面抵接于连接板10的后端面,导线支架50前方形成实质上垂直于连接板10的容线部51,具体而言,容线部51前端面的下缘向内凹设多个导线槽512,多个导线槽512分别固定多条导线72,导线槽512之间则形成多个叉部511,换言之,由叉部511和导线槽512构成容线部51;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导线支架50两侧分别由前端面向后形成一卡合部52,相对而言,两个卡合部52分别位于容线部51的两侧,卡合部52前方设有一第一卡合结构521,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卡合结构521采用一悬臂槽,连接板10则以对应第一卡合结构521的方式设置一第二卡合结构11,换言之,第一卡合结构521匹配连接板10的第二卡合结构11,两个第一卡合结构521分别和两个第二卡合结构11互相卡合,借以在焊接前先固定多条导线72和多个传导垫12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而言,卡合部52以对应悬臂的方式由前端面向后凹设一悬臂槽,用以容纳悬臂,使得悬臂可紧配卡合于悬臂槽中,换言之,连接板10两侧的两个第二卡合结构11可以和两个卡合部52的两个第一卡合结构521紧配卡合;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卡合结构11采用一悬臂,第一卡合结构521则对应采用一悬臂槽。然而,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卡合结构521和第二卡合结构11可以是其他凹凸结构或阴阳互补结构,举例来说,相对应或匹配的第一卡合结构521和第二卡合结构11可以是凸块匹配缺口、榫头匹配卯眼、凸扣部匹配壁龛、凸肋或凸缘匹配凹壁或凹槽、定位柱匹配定位孔……等等,而且第一卡合结构521和第二卡合结构11的凹凸关系可以互换;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卡合部52后方设有一第三卡合结构522,具体而言,卡合部52由后端面向后凸设一凸榫5221,再由凸榫5221向外凸设一榫头5222,换言之,凸榫5221和榫头5222构成第三卡合结构522;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导线支架50进一步在两个卡合部52之间,且相异于卡合部52的一侧,向下凹设贯穿前后的一第一容置空间531,具体而言,容线部51位于导线支架50下方,导线支架50上方在两个卡合部52之间向下凹设第一容置空间531,第一容置空间531用以容纳第二光纤支架40。此外,在卡合部52的后方以及两个卡合部52之间向上凹设一第二容置空间532,导线支架50在第一容置空间531和第二容置空间532之间形成一隔板53,隔板53实质上平行于印刷电路板,隔板53的厚度小于或等于印刷电路板的厚度,在两个卡合部52之间的隔板53后缘向前凹设一弧形缺口533。
同样继续参照图1A-1B以及图2-3,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应力释放部件60包括一体成型的一护套61和位于护套61两侧的两个接合部62,两个接合部62还凸伸于护套61前方,当应力释放部件60嵌件成形于导线支架50时,护套61嵌件成形于线缆70,两个接合部62则嵌件成形于两个卡合部52的后方,换言之,在护套61包覆线缆70的同时,两个接合部62亦包覆两个卡合部52的后方,具体而言,当接合部62完全包覆卡合部52的凸榫5221和榫头5222以形成榫卯结构时,接合部62前方形成一第四卡合结构621以匹配第三卡合结构522,两个第三卡合结构522分别和两个第四卡合结构621互相卡合。具体而言,两个接合部62可完全包覆凸榫5221和榫头5222以形成密不可分的凹凸结构,亦即第四卡合结构621;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三卡合结构522是由凸榫5221和榫头5222所组成,接合部62以嵌件成型的方式包覆凸榫5221和榫头5222时所形成的对应槽穴即构成第四卡合结构621。然而,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第三卡合结构522和第四卡合结构621可以是其他凹凸结构或阴阳互补结构,举例来说,相对应或匹配的第三卡合结构522和第四卡合结构621可以是凸块匹配缺口、榫头匹配卯眼、凸扣部匹配壁龛、凸肋或凸缘匹配凹壁或凹槽、定位柱匹配定位孔……等等,而且第三卡合结构522和第四卡合结构621的凹凸关系可以互换;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线缆70为一混合式光纤同轴电缆。然而,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线缆70可以是不含光纤的同轴电缆,也可以是含或不含光纤的柔性扁平扁平电缆(Flexible flat cable,FFC),线缆70还可具有圆形以外的其他横截面形状,换言之,嵌件成型于线缆70的护套61形状可配合线缆70的横截面形状而相应改变;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因为两个接合部62凸伸于护套61的前方,所以当应力释放部件60嵌件成形于导线支架50时,自线缆70延伸而出的光纤71和导线72,可在两个接合部62之间展开,再分别排列于隔板53的上、下侧。
请继续参照图1A-1B以及图2-3,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线缆支架1进一步包括一光学模组20、一第一光纤支架30和一第二光纤支架40。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线缆连接器2原则上采纳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标准规范2.0b版中,针对线缆连接器之设计。然而,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线缆连接器2可以形成符合其他接口的电连接器,作为例子而非限定来说,线缆连接器2也可以形成符合MHL(Mobile High-Definition Link)、USB(Universal Serial Bus)Type-A、USB Type-B或USB Type-C、……等接口规范的电连接器,特别是具有印刷电路板的线缆连接器;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光纤支架30固定于连接板10,第一光纤支架30上表面向下凹设实质上互相平行的四道第一光纤槽31和一壁龛32,光学模组20卡合于壁龛32,壁龛32向前开口且与四道第一光纤槽31相连通,换言之,壁龛32连通四道第一光纤槽31,壁龛32用以容纳光学模组20,质言之,光学模组20紧配卡合于壁龛32;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光学模组20包括由四个光电转换单元21和四个对齐部件22所组成的4x1阵列,其中四个对齐部件22分别对应四道第一光纤槽31,具体而言,光电转换单元21可以是垂直共振腔面射型雷射(Vertical Cavity Surface EmittingLaser,VCSEL),其能够将电讯号转换成光讯号。然而,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光电转换单元21也可以是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PD),其能够将光根据使用方式,转换成电流或者电压讯号。
请继续参照图1-3,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光纤支架40进一步包括一支架座41和一上盖42,值得注意的是,图2中上盖42经过旋转90度,使得其下表面朝向前方以明确展示其结构,其中支架座41上表面向下凹设实质上互相平行的四道第二光纤槽411,四道第二光纤槽411分别容置线缆70中的四条光纤71,光纤71可经由第二光纤槽411和第一光纤槽31对齐光学模组20中的光电转换单元21;上盖42下表面对应四道第二光纤槽411向下凸设四个肋条421,换言之,上盖42向四道第二光纤槽411对应凸设四个肋条421;除此之外,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支架座41还具有两个第一卡持结构412,上盖42则具有两个第二卡持结构422以分别对应或匹配两个第一卡持结构412,其中当支架座41和上盖42之间藉由两个第一卡持结构412和两个第二卡持结构422互相卡持时,肋条421压制位于第二光纤槽411中的导线72;具体而言,支架座41两侧各自向内凹设一卡持槽4121,卡持槽4121进一步在其中向外凸设一卡持块4122,换言之,支架座41以卡持槽4121和卡持块4122构成第一卡持结构412,上盖42下表面则对应卡持槽4121凸设卡持臂4221,卡持臂4221向内凸设卡持勾4222,其中卡持勾4222用以卡合扣持卡持块4122,换言之,上盖42以卡持臂4221和卡持勾4222构成第二卡持结构422。然而,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卡持结构412和第二卡持结构422可以是其他凹凸结构或阴阳互补结构,举例来说,相对应或匹配的第一卡持结构412和第二卡持结构422可以是凸块匹配缺口、榫头匹配卯眼、凸扣部匹配壁龛、凸肋或凸缘匹配凹壁或凹槽、定位柱匹配定位孔……等等,而且第一卡持结构412和第二卡持结构422的凹凸关系可以互换;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当第一卡持结构412和第二卡持结构422互相卡持时,肋条421可用以压制位于第二光纤槽411中的光纤71,使得四条光纤71分别固定于四道第二光纤槽411中。然而,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光纤槽411的上部开口可在适当位置紧缩,以使得上部开口略小于光纤71直径,并藉由紧缩的上部开口卡持光纤71,甚至进而取代肋条421,使得四条光纤71可不借助肋条421而分别固定于四道第二光纤槽411中。
现在请参照图1-3以及图4A-4P,其中图4A-4P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依序绘示线缆连接器2的组装流程,其中包括导线支架50及其线缆支架1的组装流程,且以中心链线表示大致组装过程。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线缆连接器2包括连接板10、光学模组20、线缆支架1、线缆70、端子组80,以及电磁屏蔽壳组90,其中线缆支架1包括第一光纤支架30、第二光纤支架40、导线支架50,以及应力释放部件60,值得注意的是,图4F-4P中均省略光纤71和导线72相连至线缆70的部分;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线缆70包括光纤71和导线72,端子组80是由多个端子和绝缘块所组成,端子组80向后凸伸多个端子脚81和两个绝缘臂82,其中端子脚81又可分为上排端子脚811和下排端子脚812,上排端子脚811和下排端子脚812分别电性连接至传导垫12中的多个上排端子垫121和下排端子垫122,而电磁屏蔽壳组90则包括外壳91和端盖92。
首先如图4A和4B所示,其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绘示光学模组和第一光纤支架的组装示意图,将光学模组20紧配卡合于壁龛32中,两将第一光纤支架30连同光学模组20固定于连接板10上,其中先将光学模组20卡合于第一光纤支架30的壁龛32中,再于连接板10上表面择一适当位置贴合或黏合第一光纤支架30,换言之,将第一光纤支架30连同光学模组20贴合或黏合于连接板10上;接着如图4C和4D所示,其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绘示连接板和端子组的组装示意图,将多个端子脚81焊接至传导垫12中的多个上排端子垫121和下排端子垫122,其中端子组80向后凸伸多个端子脚81和两个绝缘臂82,先将连接板10置于左右两侧的绝缘臂82之间,以及上排端子脚811和下排端子脚812之间,位于连接板10左右两侧的绝缘臂82,以及位于连接板10上下两侧的端子脚81均可限制连接板10的位移,此时即可轻易将端子脚81对齐并焊接于连接板10前方的传导垫12,亦即将上排端子脚811和下排端子脚812分别焊接于上排端子垫121和下排端子垫122,换言之,在焊接前后,可藉由两个绝缘臂82或是上、下排端子脚81固定端子脚81和传导垫1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亦即上排端子脚811和上排端子垫12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下排端子脚812和下排端子垫12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因此有利于焊接的操作且有益于维持焊接后的焊点品质,换言之,两个绝缘臂82分列在连接板10的两侧,借以在焊接前先固定多个端子脚81和上排端子垫121或下排端子垫122之间的对应关系。
再来如图4E和4F所示,其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绘示第二光纤支架和线缆的组装示意图,将线缆70中的四条光纤71分别固定于四道第二光纤槽411中,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图4F中省略了导线72,将线缆70中的四条光纤71置于支架座41的四道第二光纤槽411中,当上盖42的卡持勾4222扣合卡持块4122时,上盖42的肋条421可压制第二光纤槽411中的光纤71;之后如图4G和4H所示,其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绘示导线支架和线缆的组装示意图,将线缆70中的七条导线72分别固定于七个导线槽512中,其中第二光纤支架40可置于第一容置空间531中,而七条线径不一的导线72则经由第二容置空间532穿置于七个导线槽512中,进而使得导线72固定于导线槽512中,换言之,线缆70中七条直径不一的导线72,可经由第二容置空间532分别卡合或夹持于导线支架50的导线槽512中,其中隔板53可隔开光纤71和导线72,使得光纤71和导线72可分列在隔板53上、下侧;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因为相邻叉部511的最近间距略小于导线72直径,因此相邻叉部511可卡住位于下方的导线72而不使其脱落,导线槽512形成于两两相邻的叉部511之间,其中各导线槽512的形状和大小适配于导线72的不同直径,具体而言,导线槽512形成不同半径的部分圆柱面以配合七条导线72的不同直径。然而,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导线槽512可以形成于导线支架50的多个孔洞下缘,导线槽512亦可形成不同形状的柱面或任意曲面。
请继续参照图4I-4P,组装完导线支架50与线缆70的导线72之后,将连接板10的悬臂紧配卡合于导线支架50的悬臂槽中,如图4I和4J所示,其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绘示连接板和导线支架的组装示意图,将两个第二卡合结构11分别与两个第一卡合结构521互相卡合,再将七条导线72焊接至传导垫12中的七个导线垫124,其中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悬臂槽向下方开口以方便安装悬臂,接着将排成一列的导线72焊接于连接板10下表面后方的传导垫12,亦即导线垫124;接着如图4K和4L所示,其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绘示连接板和第二光纤支架的组装示意图,将四条光纤71经由四道第一光纤槽31对齐光学模组20,其中利用第二光纤支架40将卡固定于其中的四条光纤71经过适当弯曲后,同时分别经由第一光纤支架30的四道第一光纤槽31插入光学模组20的对齐部件22中,以对齐光电转换单元21出射或入射光线的位置,换言之,藉由第二光纤支架40、第一光纤支架30,以及对齐部件22,可同时且轻易地将四条光纤71前端对齐光电转换单元21出射或入射光线的位置,其中第二光纤支架40最终会座落在贯穿前后的第一容置空间531中,换言之,第二光纤支架40最终会座落在导线支架50的隔板53上以及两个卡合部52之间,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最后会在第一容置空间531中打胶以固定第二光纤支架40与导线支架5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之后如图4M和4N所示,其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绘示导线支架和应力释放部件的组装示意图,其中将应力释放部件60嵌件成型于导线支架50和线缆70之上,使得应力释放部件60在线缆70之上形成护套61,并同时使得应力释放部件60在导线支架50的卡合部52形成接合部62,其中接合部62部分包覆卡合部52的后方,且完全包覆凸榫5221和榫头5222,如此一来,线缆70所受到的应力或应变,将可藉由应力释放部件60传递并释放至导线支架50,再间接传递并释放至连接板10;最后如图4O和4P所示,其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绘示外壳和端盖的组装示意图,其中将外壳91和端盖92分别自前后互相紧配卡合,其中端盖92具有仅容护套61通过的一穿孔921,线缆70穿过穿孔921后,再将端盖92包覆于两个接合部62的后方,外壳91则自前向后同时包覆端子组80、连接板10、大部分线缆支架1,以及端盖92。应领会意识到的是,线缆70所受到的应力或应变,将可藉由应力释放部件60传递并释放至电磁屏蔽壳组90。
现在请同时参照图1-4以及图5A-5B,其中图5A和5B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分别绘示线缆支架1和线缆连接器2的组装流程图。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线缆支架1的组装方法依序包括步骤101:提供一第二光纤支架40,第二光纤支架40具有多道第二光纤槽411;步骤102:将一线缆70中的多条光纤71分别固定于多道第二光纤槽411中;步骤103:提供一导线支架50,导线支架50包括一容线部51以及两个卡合部52,容线部51形成多个导线槽512,卡合部52前方设有一第一卡合结构521;步骤104:将线缆70中的多条导线72分别固定于多个导线槽512中;步骤105:提供一连接板10,连接板10具有两个第二卡合结构11以及多个传导垫12;步骤106:将两个第二卡合结构11分别与两个第一卡合结构521互相卡合;步骤107:将多条导线72焊接至多个传导垫12。
最后请同时参照图1-4以及图5B,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线缆连接器2的组装方法依序包括步骤201:提供一第一光纤支架30,第一光纤支架30上表面向下凹设实质上互相平行的多道第一光纤槽31和一壁龛32,壁龛32连通第一光纤槽31;步骤202:将一光学模组20卡合于壁龛32中;步骤203:提供一连接板10,连接板10具有多个端子垫121,122、多个导线垫124,以及两个第二卡合结构11;步骤204:将第一光纤支架30连同光学模组20固定于连接板10上;步骤205:提供一端子组80,端子组80向后凸伸多个端子脚81;步骤206:将多个端子脚81焊接至多个端子垫121,122;步骤207:提供一第二光纤支架40,第二光纤支架40具有多道第二光纤槽411;步骤208:将一线缆70中的多条光纤71分别固定于多道第二光纤槽411中;步骤209:提供一导线支架50,导线支架50包括一容线部51以及两个卡合部52,容线部51形成多个导线槽512,卡合部52前方设有一第一卡合结构521,后方则设有一第三卡合结构522;步骤210:将线缆70中的多条导线72分别固定于多个导线槽512中;步骤211:将两个第二卡合结构11分别与两个第一卡合结构521互相卡合;步骤212:将多条导线72焊接至多个导线垫124;步骤213:将多条光纤71经由多道第一光纤槽31对齐光学模组20;步骤214:提供一应力释放部件60,应力释放部件60包括一护套61和两个接合部62;步骤215:将应力释放部件60嵌件成型于导线支架50和线缆70,使得护套61包覆线缆70,而两个接合部62则包覆导线支架50的后方,其中接合部62在第三卡合结构522处形成对应的第四卡合结构621;步骤216:提供一电磁屏蔽壳组90,电磁屏蔽壳组90包括一外壳91和一端盖92;步骤217:将外壳91从前方套入端子组80,再将端盖92从后方套入线缆70,使得外壳91包覆并卡合于端盖92。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面向,导线支架50藉由容线部51固定导线7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再藉由两侧卡合部52的第一卡合结构521卡合于连接板10两侧的第二卡合结构11,进而固定导线72与导线垫124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因此当导线72电性连接或焊接至导线垫124之前或之后,均可确保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根据本发明的次一个面向,线缆支架1藉由将应力释放部件60的接合部62包覆于卡合部52的后方,可有效将线缆70所受到的应力或应变直接传递并释放至导线支架50和电磁屏蔽壳组90,应力释放部件60还可将线缆70所受到的应力或应变间接传递并释放至连接板1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面向,卡合部52利用凸榫5221和榫头5222和包覆于其上的接合部62形成榫卯结构,借以强化导线支架50和应力释放部件60之间的结合强度;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面向,线缆支架1利用第二光纤支架40固定光纤7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线缆支架1进一步藉由第一光纤支架30的第一光纤槽31和壁龛32,固定光纤71和光学模组2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光纤71前端可轻易对准光电转换单元21出射或入射光线处;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面向,导线支架50形成第一容置空间531以容纳第二光纤支架40;根据本发明的次一个面向,端子组80的两个绝缘臂82靠在连接板10的两侧,借以确保端子脚81和传导垫1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面向,线缆连接器2藉由导线支架50或线缆支架1,可经易适用于组装同时含有光纤71和导线72的线缆70;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面向,在组装过程中可藉由导线支架50自动对齐导线72和传导垫12;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面向,在组装过程中可藉由绝缘臂82自动对齐端子脚81和传导垫1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换言之,虽然本发明已将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应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改变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核心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饰、简单变更与等同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发明的范畴与实际概念仍以权利要求中所记载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线缆连接器,其适于组装一连接板,以焊接一线缆中的多条导线至所述连接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导线支架,所述导线支架包括多个导线槽和两个卡合部,多个所述导线槽分别固定多条所述导线,所述卡合部设有一第一卡合结构,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匹配所述连接板的一第二卡合结构,两个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分别和两个所述第二卡合结构互相卡合;以及
一应力释放部件,所述应力释放部件具有一护套和两个接合部,所述护套包覆所述线缆,所述接合部包覆所述卡合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设有一第三卡合结构,所述接合部形成一第四卡合结构以匹配所述第三卡合结构,两个所述第三卡合结构分别和两个所述第四卡合结构互相卡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更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光纤支架、一光学模组,以及一第二光纤支架,其中所述第一光纤支架上表面向下凹设实质上互相平行的多道第一光纤槽和一壁龛,所述光学模组卡合于所述壁龛,所述壁龛连通所述第一光纤槽,所述第一光纤支架固定于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二光纤支架具有多道第二光纤槽,多道所述第二光纤槽容置所述线缆中的多条光纤,多条所述光纤经由所述第二光纤槽和所述第一光纤槽对齐所述光学模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线槽位于所述导线支架下方,所述导线支架上方在两个所述卡合部之间向下凹设一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容纳所述第二光纤支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纤支架包括一支架座和一上盖,所述支架座上表面凹设实质上互相平行的多道所述第二光纤槽,所述上盖向多道所述第二光纤槽对应凸设多个肋条,所述支架座具有两个第一卡持结构,所述上盖则具有两个第二卡持结构以分别匹配两个所述第一卡持结构,当所述支架座和所述上盖之间藉由所述第一卡持结构和所述第二卡持结构互相卡持时,所述肋条压制位于所述第二光纤槽中的所述光纤。
6.如权利要求1至5其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更进一步包括一端子组,所述端子组凸伸多个端子脚和两个绝缘臂,多个所述导线电性连接至所述连接板的多个导线垫,多个所述端子脚电性连接至所述连接板的多个端子垫,两个所述绝缘臂分列在所述连接板的两侧。
7.如权利要求1至5其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更进一步包括一端子组和一电磁屏蔽壳组,所述端子组凸伸多个端子脚,多个所述导线电性连接至所述连接板的多个导线垫,多个所述端子脚电性连接至所述连接板的多个端子垫,所述电磁屏蔽壳组包括一外壳和一端盖,所述端盖具有仅容所述护套通过的一穿孔,所述端盖包覆所述接合部的后方,所述外壳包覆所述端子组和所述端盖。
8.一种线缆连接器的组装方法,所述线缆连接器适于组装一连接板,以焊接一线缆中的多条导线至所述连接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第二光纤支架,所述第二光纤支架具有多道第二光纤槽;
将所述线缆中的多条光纤分别固定于多道所述第二光纤槽中;
提供一导线支架,所述导线支架包括多个导线槽和两个卡合部,多个所述导线槽分别固定多条所述导线,所述卡合部设有一第一卡合结构,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匹配所述连接板的一第二卡合结构;
将多条所述导线分别固定于多个所述导线槽中;以及
将两个所述第二卡合结构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卡合结构互相卡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之线缆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提供所述第二光纤支架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第一光纤支架,所述第一光纤支架上表面向下凹设实质上互相平行的多道第一光纤槽和一壁龛,所述壁龛连通所述第一光纤槽;
将一光学模组卡合于所述壁龛中;
将所述第一光纤支架固定于所述连接板上;
提供一端子组,所述端子组凸伸多个端子脚;
将多个所述端子脚焊接至所述连接板的多个端子垫。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之线缆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卡合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和所述第二卡合结构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多条所述导线焊接至所述连接板的多个导线垫;
将多条所述光纤经由多道所述第一光纤槽对齐所述光学模组;
提供一应力释放部件,所述应力释放部件包括一护套和两个接合部,所述卡合部设有一第三卡合结构,所述接合部形成一第四卡合结构以匹配所述第三卡合结构;以及
将所述应力释放部件包覆于所述导线支架和所述线缆,使得所述护套包覆所述线缆,而两个所述第三卡合结构分别和两个所述第四卡合结构互相卡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677511.6A CN107768852A (zh) | 2016-08-16 | 2016-08-16 | 线缆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677511.6A CN107768852A (zh) | 2016-08-16 | 2016-08-16 | 线缆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768852A true CN107768852A (zh) | 2018-03-06 |
Family
ID=61261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677511.6A Pending CN107768852A (zh) | 2016-08-16 | 2016-08-16 | 线缆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768852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07192A (zh) * | 2020-04-09 | 2020-06-19 | 南京顺升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一种提供5g网来采集现场仪表信号控制系统 |
CN111755849A (zh) * | 2020-07-01 | 2020-10-09 | 周口市海鑫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电连接器 |
CN112059986A (zh) * | 2020-08-14 | 2020-12-11 |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 一种差分电缆组件装配工装 |
CN113848616A (zh) * | 2021-09-23 | 2021-12-28 | 杭州耀芯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mid/lds技术的信号传输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
CN113964600A (zh) * | 2021-12-01 | 2022-01-21 | 耀芯电子(浙江)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器及连接线缆 |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39611A (en) * | 1999-06-07 | 2000-03-21 | All Best Electronics Co., Ltd. | Connector |
US20040157490A1 (en) * | 2003-01-28 | 2004-08-12 | Jerry Wu | Cable end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relatively simple structure and improved terminal structure |
JP3129432U (ja) * | 2006-11-28 | 2007-02-22 |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 光コネクタモジュール |
JP3149437U (ja) * | 2008-02-01 | 2009-03-26 | 鴻海精密工業股▲ふん▼有限公司 |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
CN101499568A (zh) * | 2008-02-01 | 2009-08-05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
CN102213802A (zh) * | 2010-04-07 | 2011-10-12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 |
CN203026652U (zh) * | 2012-11-23 | 2013-06-26 | 深圳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103326141A (zh) * | 2012-03-21 | 2013-09-25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103915693A (zh) * | 2013-01-04 | 2014-07-09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103915729A (zh) * | 2013-01-09 | 2014-07-09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104953338A (zh) * | 2014-03-24 | 2015-09-30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插座连接器及与之对接的插头连接器 |
CN105051585A (zh) * | 2012-10-18 | 2015-11-11 | 康宁光电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 光纤缆线子组件的缆线弯曲释放及组装方法 |
CN205070053U (zh) * | 2015-10-28 | 2016-03-02 | 东莞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 |
CN105470668A (zh) * | 2014-09-12 | 2016-04-06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及设置该线缆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205985393U (zh) * | 2016-08-16 | 2017-02-22 | 永泰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 |
-
2016
- 2016-08-16 CN CN201610677511.6A patent/CN10776885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39611A (en) * | 1999-06-07 | 2000-03-21 | All Best Electronics Co., Ltd. | Connector |
US20040157490A1 (en) * | 2003-01-28 | 2004-08-12 | Jerry Wu | Cable end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relatively simple structure and improved terminal structure |
JP3129432U (ja) * | 2006-11-28 | 2007-02-22 |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 光コネクタモジュール |
JP3149437U (ja) * | 2008-02-01 | 2009-03-26 | 鴻海精密工業股▲ふん▼有限公司 |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
CN101499568A (zh) * | 2008-02-01 | 2009-08-05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
CN102213802A (zh) * | 2010-04-07 | 2011-10-12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 |
CN103326141A (zh) * | 2012-03-21 | 2013-09-25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105051585A (zh) * | 2012-10-18 | 2015-11-11 | 康宁光电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 光纤缆线子组件的缆线弯曲释放及组装方法 |
CN203026652U (zh) * | 2012-11-23 | 2013-06-26 | 深圳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103915693A (zh) * | 2013-01-04 | 2014-07-09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103915729A (zh) * | 2013-01-09 | 2014-07-09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104953338A (zh) * | 2014-03-24 | 2015-09-30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插座连接器及与之对接的插头连接器 |
CN105470668A (zh) * | 2014-09-12 | 2016-04-06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及设置该线缆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205070053U (zh) * | 2015-10-28 | 2016-03-02 | 东莞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 |
CN205985393U (zh) * | 2016-08-16 | 2017-02-22 | 永泰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07192A (zh) * | 2020-04-09 | 2020-06-19 | 南京顺升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一种提供5g网来采集现场仪表信号控制系统 |
CN111755849A (zh) * | 2020-07-01 | 2020-10-09 | 周口市海鑫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电连接器 |
CN112059986A (zh) * | 2020-08-14 | 2020-12-11 |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 一种差分电缆组件装配工装 |
CN113848616A (zh) * | 2021-09-23 | 2021-12-28 | 杭州耀芯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mid/lds技术的信号传输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
CN113964600A (zh) * | 2021-12-01 | 2022-01-21 | 耀芯电子(浙江)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器及连接线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768852A (zh) | 线缆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 |
US9599772B2 (en) | Datacenter optics (DCO) edge mount transceiver assembly and plug connector | |
CN104995539B (zh) | 光纤缆线局部总成及组装方法 | |
CN205985393U (zh) | 线缆连接器 | |
CN105470668B (zh) | 线缆及设置该线缆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 |
US20130209043A1 (en) | Fiber optic cable sub-assembli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 |
US9778427B2 (en) | Cable assembly with cable attach structure having off-axis fiber routing | |
CN101969169B (zh) | 线对板连接器 | |
CN102468567A (zh) | 线缆连接器组合 | |
CN101604795A (zh) | 线缆组件 | |
US9310572B2 (en) | Cable bend relief for fiber optic sub-assemblies and methods of assembling | |
CN101499568A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 |
US9033592B2 (en) | Optical connector module | |
CN1988281B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109586050A (zh) | 一种机械自动化设备的电气线缆连接器 | |
TW201124764A (en) | Optoelectronic interconnection system | |
CN201498629U (zh) | 连接器 | |
US11581722B2 (en) | Electrical cable splice | |
CN1996798A (zh) | 数据链接模块 | |
CN104049309B (zh) | 一种光纤电子配线架端口与链路检测方法 | |
JP2018112653A (ja) | 光コネクタ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の分岐構造 | |
CN218298593U (zh) | 一种光电混合终端接续系统 | |
CN104035165B (zh) | 光纤电子配线架端口检测方法 | |
CN104062714B (zh) | 一种光纤电子配线架端口检测方法 | |
CN210379634U (zh) | 一种地震设备航空插头主板连接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6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