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7767345B - 一种透雾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透雾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67345B
CN107767345B CN201610670671.8A CN201610670671A CN107767345B CN 107767345 B CN107767345 B CN 107767345B CN 201610670671 A CN201610670671 A CN 201610670671A CN 107767345 B CN107767345 B CN 1077673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g
target
fog concentration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penet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706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67345A (zh
Inventor
马伟民
叶成明
沈辰弋
尤灿
徐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7067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673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67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673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673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673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73Deblurring; Sharpe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4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using histogram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04Still image; Photographic imag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透雾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应用于第一图像采集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环境工况下的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基于雾气浓度标识信息与透雾操作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所对应的目标透雾操作;执行目标透雾操作。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可以自动地获取当前环境工况下的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并在确定出与该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所对应的目标透雾操作之后,自动地执行目标透雾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中,透雾操作的切换是由第一图像设备自身来完成的,无需通过人工手动的方式来实现,因此,透雾操作的切换实施起来非常便捷,这样可以给用户带来较好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透雾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透雾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成像设备技术领域中,具有透雾功能的图像采集设备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即使在雾气环境下,具有该功能的图像采集设备也能够较好地保证成像效果,从而给用户带来较好的使用体验。一般而言,透雾功能的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通过算法透雾操作来实现,或者通过光学透雾操作来实现等,并且,不同的透雾操作适用的环境工况所对应的雾气浓度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对于一图像采集设备来说,若其可以通过多种透雾操作来实现透雾功能,在雾气浓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为了保证良好的成像效果,一般需要对透雾操作进行切换。在现有技术中,上述切换操作是通过人工手动的方式来实现的,故切换操作实施起来非常不便,这样会给用户带来非常不好的使用体验。因此,如何解决人工方式切换透雾操作带来的不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雾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人工方式切换透雾操作带来的不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透雾方法,应用于第一图像采集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环境工况下的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
基于雾气浓度标识信息与透雾操作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所对应的目标透雾操作;
执行所述目标透雾操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执行所述目标透雾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当前的透雾操作;
判断当前的透雾操作与所述目标透雾操作是否相同;
若为否,执行所述目标透雾操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雾气浓度标识信息与透雾操作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为:
当所述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一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操作为不做处理;
当所述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二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操作为算法透雾;
当所述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三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操作为光学透雾;
当所述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四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光学透雾和算法透雾;
其中,所述第一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零至第一雾气浓度阈值,所述第二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第一雾气浓度阈值至第二雾气浓度阈值,所述第三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第二雾气浓度阈值至第三雾气浓度阈值,所述第四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第三雾气浓度阈值至正无穷,所述第一雾气浓度阈值、所述第二雾气浓度阈值和所述第三雾气浓度阈值依次增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雾气浓度标识信息与透雾操作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为:
当所述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五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操作为不做处理;
当所述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六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操作为算法透雾;
当所述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七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操作为光学透雾和算法透雾;
其中,所述第五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零至第四雾气浓度阈值,所述第六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第四雾气浓度阈值至第五雾气浓度阈值,所述第六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第五雾气浓度阈值至正无穷,所述第四雾气浓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五雾气浓度阈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包括雾气浓度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当前环境工况下的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包括:
控制第二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当前环境工况下的图像数据以生成图像数据文件,以使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设备根据所述图像数据文件所对应的图像画面,生成横坐标为亮度区域,纵坐标为各亮度区域下的像素点个数的目标直方图,并根据所述目标直方图,确定所述图像画面所对应的通透性参数;
获得所述通透性参数,并根据所述通透性参数,确定当前环境工况下的目标雾气浓度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包括雾气浓度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当前环境工况下的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包括:
通过用于检测雾气浓度值的传感器,获取当前环境工况下的目标雾气浓度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当前环境工况下的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包括:
采集当前环境工况下的图像数据以生成图像数据文件;
根据所述图像数据文件所对应的图像画面,生成目标直方图,并根据所述目标直方图获得所述图像画面所对应的通透性参数,其中,所述目标直方图的横坐标为亮度区域,所述目标直方图的纵坐标为各亮度区域中的像素点个数;
对所述图像画面进行预设的模糊化操作,并计算所述图像画面在所述模糊化操作之前和之后的清晰度差值参数;
获取当前的透雾操作;
基于透雾操作与权值组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当前透雾操作所对应的目标权值组,所述目标权值组种中包括所述通透性参数的权值和所述清晰度差值参数的权值;
根据公式M=x*A+y*B,获得M值,其中,x为所述通透性参数的权值,A为所述通透性参数,y为所述清晰度差值参数的权值,B为所述清晰度差值参数;
根据获得的M值,得到目标雾气浓度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透雾装置,应用于第一图像采集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环境工况下的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
目标透雾操作确定模块,用于基于雾气浓度标识信息与透雾操作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所对应的目标透雾操作;
目标透雾操作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所述目标透雾操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透雾操作获取模块,用于在执行所述目标透雾操作之前,获取当前的透雾操作;
透雾操作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的透雾操作与所述目标透雾操作是否相同,并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触发所述目标透雾操作执行模块。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雾气浓度标识信息与透雾操作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为:
当所述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一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操作为不做处理;
当所述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二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操作为算法透雾;
当所述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三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操作为光学透雾;
当所述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四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光学透雾和算法透雾;
其中,所述第一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零至第一雾气浓度阈值,所述第二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第一雾气浓度阈值至第二雾气浓度阈值,所述第三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第二雾气浓度阈值至第三雾气浓度阈值,所述第四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第三雾气浓度阈值至正无穷,所述第一雾气浓度阈值、所述第二雾气浓度阈值和所述第三雾气浓度阈值依次增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雾气浓度标识信息与透雾操作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为:
当所述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五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操作为不做处理;
当所述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六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操作为算法透雾;
当所述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七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操作为光学透雾和算法透雾;
其中,所述第五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零至第四雾气浓度阈值,所述第六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第四雾气浓度阈值至第五雾气浓度阈值,所述第六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第五雾气浓度阈值至正无穷,所述第四雾气浓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五雾气浓度阈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包括雾气浓度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获取模块,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二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当前环境工况下的图像数据以生成图像数据文件,以使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设备根据所述图像数据文件所对应的图像画面,生成横坐标为亮度区域,纵坐标为各亮度区域下的像素点个数的目标直方图,并根据所述目标直方图,确定所述图像画面所对应的通透性参数;
目标雾气浓度范围确定单元,用于获得所述通透性参数,并根据所述通透性参数,确定当前环境工况下的目标雾气浓度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包括雾气浓度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获取模块,具体用于通过用于检测雾气浓度值的传感器,获取当前环境工况下的目标雾气浓度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获取模块,包括:
图像数据文件生成单元,用于采集当前环境工况下的图像数据以生成图像数据文件;
目标直方图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图像数据文件所对应的图像画面,生成目标直方图,并根据所述目标直方图获得所述图像画面所对应的通透性参数,其中,所述目标直方图的横坐标为亮度区域,所述目标直方图的纵坐标为各亮度区域中的像素点个数;
清晰度差值参数确定单元,用于对所述图像画面进行预设的模糊化操作,并计算所述图像画面在所述模糊化操作之前和之后的清晰度差值参数;
第二透雾操作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的透雾操作;
目标权值组确定单元,用于基于透雾操作与权值组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当前透雾操作所对应的目标权值组,所述目标权值组种中包括所述通透性参数的权值和所述清晰度差值参数的权值;
M值获得单元,用于根据公式M=x*A+y*B,获得M值,其中,x为所述通透性参数的权值,A为所述通透性参数,y为所述清晰度差值参数的权值,B为所述清晰度差值参数;
目标雾气浓度值获得单元,用于根据获得的M值,得到目标雾气浓度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透雾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应用于第一图像采集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环境工况下的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基于雾气浓度标识信息与透雾操作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所对应的目标透雾操作;执行目标透雾操作。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可以自动地获取当前环境工况下的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并在确定出与该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所对应的目标透雾操作之后,自动地执行目标透雾操作。也就是说,当环境工况中的雾气浓度发生变化时,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可以自动地根据雾气浓度的变化切换透雾操作,以保证良好的成像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中,透雾操作的切换是由第一图像设备自身来完成的,无需通过人工手动的方式来实现,因此,透雾操作的切换实施起来非常便捷,这样可以给用户带来较好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雾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雾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雾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雾装置的又一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透雾方法及装置。
下面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透雾方法进行介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透雾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具体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可以为摄像机,该摄像机中可以包括感光器件,以将其自身采集到的光线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当然,第一图像采集设备的类型并不局限与此,其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具有图像采集功能的设备,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透雾是指将因雾、水汽、灰尘等原因导致模糊的图像画面变得清晰,以使得图像画面的质量得到改善、图像画面中的信息量得到增强。
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透雾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
S101,获取当前环境工况下的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
其中,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可以对环境工况下的雾气浓度信息进行表征,相应地,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可以对当前环境工况下的雾气浓度信息进行表征。
本实施例中,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可以具有多种不同的组成形式。举例而言,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可以仅包括雾气浓度值,或者,雾气浓度值可以仅包括雾气浓度范围。当然,雾气浓度标识信息的组成形式并不局限于此,例如,雾气浓度标识信息也可以同时包括雾气浓度范围和雾气浓度值,这都是可行的。无论雾气浓度标识信息采用上述何种组成形式,只需保证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能够可靠地对当前环境工况下的雾气浓度信息进行表征,以便于第一图像采集设备能够根据该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执行后续的S102和S103即可。
S102,基于雾气浓度标识信息与透雾操作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所对应的目标透雾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透雾操作可以包括多种,一般而言,比较常用的透雾操作有算法透雾、光学透雾等,下面分别对算法透雾和光学透雾的实现原理及透雾效果进行介绍。
算法透雾是指应用图像算法,例如ISP算法来实现透雾功能的透雾方法,其一般需要通过软件实现,或者将图像算法集成到芯片中来实现。此外,经算法透雾处理过的图像画面仍然是彩色的,并且,当环境工况下的雾气浓度较大时,其透雾效果一般较差,无法较好地保证成像品质。
光学透雾是指应用红外光领域的长波长光线(700nm-950nm)的透过率非常高的光学原理,在图像采集设备,例如摄像机的成像靶面上,仅对波长为700nm-950nm波段的光线进行成像的透雾方法。
一般而言,具有光学透雾功能的图像采集设备和普通的图像采集设备中所包含的滤光片(用来选取所需太阳光线波段的玻璃片)的种类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具体来说,普通的图像采集设备中一般仅包含一种滤光片,即截止红外光谱,且只透过可见光的滤光片,或者包含两种滤光片,即截止红外光谱,且只透过可见光的滤光片,以及可以透过所有光线的全透滤光片。具有光学透雾功能的图像采集设备中则可以包含三种滤光片,这三种滤光片分别是截止红外光谱只透过可见光的滤光片,可以透过所有光线的全透滤光片,以及只透过长波长光线的透雾滤光片,该图像采集设备在启动光学透雾功能时,其需要使光线透过透雾滤光片。
对于光学透雾来说,即使环境工况下的雾气浓度值较大,其透雾效果一般也较好。此外,由于光学透雾是通过上述光学原理实现的,故经光学透雾处理过的图像画面是黑白的。
由于算法透雾和光学透雾存在上述差别,故算法透雾和光学透雾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工况,因此,为了实现透雾操作的最优,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的雾气浓度标识信息来对透雾操作进行切换。
需要强调的是,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和透雾操作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可以存在多种不同的情况,下面进行举例介绍。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雾气浓度标识信息与透雾操作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可以为:
当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一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操作为不做处理;
当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二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操作为算法透雾;
当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三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操作为光学透
PP165794雾;
当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四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光学透雾和算法透雾;
其中,第一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零至第一雾气浓度阈值,第二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第一雾气浓度阈值至第二雾气浓度阈值,第三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第二雾气浓度阈值至第三雾气浓度阈值,第四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第三雾气浓度阈值至正无穷,第一雾气浓度阈值、第二雾气浓度阈值和第三雾气浓度阈值依次增大。
需要强调的是,第一雾气浓度阈值、第二雾气浓度阈值和第三雾气浓度阈值的具体取值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例如经验值来确定,本实施例对这三者的具体确定依据不做任何限定。
本实施例中,假设第一雾气浓度阈值为a,第二雾气浓度阈值为b,第三雾气浓度阈值为c,且a<b<c,相应地,第一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0,a),第二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a,b),第三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b,c),第四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c,+∞)。
当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落入[0,a)这个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说明当前环境工况下的雾气浓度较小,相应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的成像效果本身就较好,图像画面品质优良,故此时无需对成像效果进行优化,第一图像采集设备会将目标透雾操作确定为不做处理。
当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落入[a,b)这个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说明当前环境工况下的雾气浓度有些大,其对第一图像采集设备的成像效果造成了影响,但是影响程序较小。此时,第一图像采集设备会将目标透雾操作确定为算法透雾,这样既能够对成像效果进行优化,同时又能保证经处理过的图像画面仍是彩色的。
当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落入[b,c)这个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说明当前环境工况下的雾气浓度比较大,算法透雾并不能有效地改善成像效果和提升图像画面的品质。此时,第一图像采集设备会将目标透雾操作确定为光学透雾,以有效地改善成像效果,并提升成像品质,并且,经处理过的图像画面为黑白的。
当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落入[c,+∞)这个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说明当前环境工况下的雾气浓度非常大,光学透雾也不能有效地改善成像效果和提升图像画面的品质。此时,第一图像采集设备会将目标透雾操作确定为光学透雾和算法透雾。当这两种透雾方法同时执行时,透雾效果将会较好。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雾气浓度标识信息与透雾操作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可以为:
当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五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操作为不做处理;
当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六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操作为算法透雾;
当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七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操作为光学透雾和算法透雾;
其中,第五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零至第四雾气浓度阈值,第六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第四雾气浓度阈值至第五雾气浓度阈值,第六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第五雾气浓度阈值至正无穷,第四雾气浓度阈值小于第五雾气浓度阈值。
需要强调的是,第四雾气浓度阈值和第五雾气浓度阈值的具体取值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例如经验值来确定,本实施例对这两者的具体确定依据不做任何限定。
本实施例中,假设第四雾气浓度阈值为d,第五雾气浓度阈值为e,且d<e,相应地,第五浓度范围区间为[0,d),第六浓度范围区间为[d,e),第七浓度范围区间为[e,+∞)。
当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落入[0,d)这个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说明当前环境工况下的雾气浓度较小,相应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的成像效果本身就较好,图像画面品质优良,故此时无需对成像效果进行优化,第一图像采集设备会将目标透雾操作确定为不做处理。
当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落入[d,e)这个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说明当前环境工况下的雾气浓度有些大,其对第一图像采集设备的成像效果造成了影响,但是影响程序较小。此时,第一图像采集设备会将目标透雾操作确定为算法透雾,这样既能够对成像效果进行优化,同时又能保证经处理过的图像画面仍是彩色的。
当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落入[e,+∞)这个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说明当前环境工况下的雾气浓度比较大,算法透雾不能有效地改善成像效果和提升图像画面的品质。此时,第一图像采集设备会将目标透雾操作确定为光学透雾和算法透雾。当这两种透雾方法同时执行时,透雾效果将会较好。
S103,执行目标透雾操作。
容易看出,本实施例中,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可以自动地获取当前环境工况下的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并在确定出与该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所对应的目标透雾操作之后,自动地执行目标透雾操作。因此,当环境工况中的雾气浓度发生变化时,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可以自动地根据雾气浓度的变化切换透雾操作,以保证良好的成像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透雾操作的切换是由第一图像设备自身来完成的,无需通过人工手动的方式来实现,因此,透雾操作的切换实施起来非常便捷,这样可以给用户带来较好的使用体验。
参见图2,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透雾方法的又一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获取当前环境工况下的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
S202,基于雾气浓度标识信息与透雾操作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所对应的目标透雾操作。
其中,S201和S202的具体实施过程参照对S101和S102的说明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S203,获取当前的透雾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图像采集设备获取当前的透雾操作的具体过程可以通过现有的获取透雾操作的方法来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S203,判断当前的透雾操作与目标透雾操作是否相同,若为否,执行S204。
S204,执行目标透雾操作。
若S203中判断出当前的透雾操作与目标透雾操作相同,则说明当前的透雾操作就是与当前环境工况下的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相匹配的透雾操作,此时第一图像设备继续执行当前的透雾操作即可。若S203中判断出当前的透雾操作与目标透雾操作不相同,则说明当前的透雾操作并不是与当前环境工况下的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相匹配的透雾操作,此时第一图像设备就会对透雾操作进行切换,以将其切换为目标透雾操作。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透雾操作的切换实施起来也非常便捷,这样也可以给用户带来较好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雾气浓度标识信息中的组成形式的不同,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的获取过程也可以不相同。
下面首先对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包括雾气浓度范围时,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的获取过程进行举例介绍。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获取当前环境工况下的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可以包括:
控制第二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当前环境工况下的图像数据以生成图像数据文件,以使第二图像采集设备根据图像数据文件所对应的图像画面,生成横坐标为亮度区域,纵坐标为各亮度区域下的像素点个数的目标直方图,并根据目标直方图,确定图像画面所对应的通透性参数;
获得通透性参数,并根据通透性参数,确定当前环境工况下的目标雾气浓度范围。
需要强调的是,第二图像采集设备为不具有任何透雾功能的图像采集设备,或者,第二图像设备虽然为具有透雾功能的图像采集设备,但是其所具有的任一种透雾功能均未被启用。也就是说,对于第二图像采集设备来说,其采集的图像数据所对应的图像画面均为未经过透雾处理的画面,即最真实的画面。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和第二图像采集设备可以分别设置,或者,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和第二图像采集设备可以集成在一起,这都是可行的,只需保证第一图像采集设备能够向第二图像采集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以使得第二图像设备在接收到该控制指令后,执行相应的操作,最终确定通透性参数即可,本实施例对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和第二图像采集设备的具体设置方式不做任何限定。
本实施例中,第二图像采集设备可以先采集当前环境工况下的图像数据文件,并根据该图像数据文件所对应的图像画面,生成横坐标为亮度区域,纵坐标为各亮度区域下的像素点个数的目标直方图。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图像画面,生成目标直方图的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接下来,第二图像采集可以根据该目标直方图,确定图像画面所对应的通透性参数。
具体地,当像素点个数在各个亮度区域内的分布较为均匀时,第二图像采集设备确定的将为用来表征当前雾气浓度较小的通透性参数。这样,当第一图像采集设备获得该通透性参数后,其就会根据该通透性参数获知当前环境工况下的雾气浓度较小,相应地,其就会将目标透雾操作确定为不做处理。
当只有特定的几个亮度区域下的像素点个数值较大,其他亮度区域下的像素点个数为零或者均非常小时,第二图像采集设备确定的将为用来表征当前雾气浓度非常大的通透性参数。这样,当第一图像采集设备获得该通透性参数后,其就会根据该通透性参数获知当前环境工况下的雾气浓度非常大,相应地,其就会将目标透雾操作确定为光学透雾和算法透雾。
当像素点个数的分布情况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时,第二图像采集设备确定的将为用来表征当前雾气浓度有些大的通透性参数。这样,当第一图像采集设备获得该通透性参数后,其就会根据该通透性参数获知当前环境工况下的雾气浓度有些大,相应地,其就会将目标透雾操作确定为算法透雾。
可以看出,通过上述方式,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可以非常容易地确定当前环境工况下的目标雾气浓度范围,以便于在后续步骤中根据该目标雾气浓度范围确定目标透雾操作。
下面对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包括雾气浓度值时,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的获取获取过程进行举例介绍。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获取当前环境工况下的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可以包括:
通过用于检测雾气浓度值的传感器,获取当前环境工况下的目标雾气浓度值。
容易看出,通过上述方式,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可以较为方便快捷地获取当前环境工况下的目标雾气浓度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获取当前环境工况下的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包括:
采集当前环境工况下的图像数据以生成图像数据文件;
根据图像数据文件所对应的图像画面,生成目标直方图,并根据目标直方图获得图像画面所对应的通透性参数,其中,目标直方图的横坐标为亮度区域,目标直方图的纵坐标为各亮度区域中的像素点个数;
对图像画面进行预设的模糊化操作,并计算图像画面在模糊化操作之前和之后的清晰度差值参数;
获取当前的透雾操作;
基于透雾操作与权值组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当前透雾操作所对应的目标权值组,目标权值组种中包括通透性参数的权值和清晰度差值参数的权值;
根据公式M=x*A+y*B,获得M值,其中,x为通透性参数的权值,A为通透性参数,y为清晰度差值参数的权值,B为清晰度差值参数;
根据获得的M值,得到目标雾气浓度值。
本实施例中,第一图像采集可以先采集当前环境工况下的图像数据以生成图像数据文件,并根据该图像数据文件所对应的图像画面,生成目标直方图,并根据该目标直方图,确定通透性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该图像画面,生成目标直方图的方法,以及根据目标直方图,获得通透性参数的方法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
在确定目标直方图后,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可以对该图像画面进行预设的模糊化操作,并计算图像画面在模糊化操作之前和之后的清晰度差值参数。具体地,模糊化操作的模糊化程度可以为预先设置好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对每一图像画面进行模糊化操作的模糊化程度都应该是相同的。因此,若当前的雾气浓度比较小,那么图像画面本身就是比较清楚的,相应地,在进行模糊化操作之前和之后的清晰度差值就会相对较大。若当前的雾气浓度比较大,那么图像画面本身就是比较模糊的,相应地,在进行模糊化操作之前和之后的清晰度差值参数就会相对较小。
本实施例中,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内还可以预先存储有透雾操作和权值组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该权值组中包括通透性参数的权值和清晰度差值参数的权值。这样,只要第一图像采集设备确定了当前的透雾操作,其就可以非常容易地确定与该透雾操作相对应的通透性参数的权值和清晰度差值参数的权值。
在获得了通透性参数的权值、通透性参数、清晰度差值参数的权值以及清晰度差值参数这四个参数之后,将这四个参数代入公式M=x*A+y*B中,就可以获得当前环境工况下的M值。接下来,第一图像采集设备根据获得的M值,就可以得到目标雾气浓度值。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获得的M值,可以较为容易地确定目标雾气浓度值,本实施例对根据获得的M值,确定目标雾气浓度值的具体实施过程不做赘述。
可以看出,通过上述方式,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可以非常容易地确定当前环境工况下的目标雾气浓度值,以便于在后续步骤中根据该目标雾气浓度值确定目标透雾操作。
综上,本实施例中,透雾操作的切换无需通过人工手动的方式来实现,故透雾操作的切换实施起来非常便捷,这样可以给用户带来较好的使用体验。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透雾装置进行介绍。
参见图3,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透雾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可以应用于第一图像采集设备,该装置可以包括:
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获取模块31,用于获取当前环境工况下的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
目标透雾操作确定模块32,用于基于雾气浓度标识信息与透雾操作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所对应的目标透雾操作;
目标透雾操作执行模块33,用于执行目标透雾操作。
容易看出,本实施例中,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可以自动地获取当前环境工况下的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并在确定出与该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所对应的目标透雾操作之后,自动地执行目标透雾操作。因此,当环境工况中的雾气浓度发生变化时,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可以自动地根据雾气浓度的变化切换透雾操作,以保证良好的成像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透雾操作的切换是由第一图像设备自身来完成的,无需通过人工手动的方式来实现,因此,透雾操作的切换实施起来非常便捷,这样可以给用户带来较好的使用体验。
参见图4,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雾装置的又一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获取模块41,用于获取当前环境工况下的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
目标透雾操作确定模块42,用于基于雾气浓度标识信息与透雾操作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所对应的目标透雾操作;
第一透雾操作获取模块43,用于在执行目标透雾操作之前,获取当前的透雾操作;
透雾操作判断模块44,用于判断当前的透雾操作与目标透雾操作是否相同,并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触发目标透雾操作执行模块45。
目标透雾操作执行模块45,用于执行目标透雾操作。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透雾操作的切换实施起来也非常便捷,这样也可以给用户带来较好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雾气浓度标识信息与透雾操作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为:
当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一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操作为不做处理;
当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二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操作为算法透雾;
当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三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操作为光学透雾;
当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四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光学透雾和算法透雾;
其中,第一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零至第一雾气浓度阈值,第二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第一雾气浓度阈值至第二雾气浓度阈值,第三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第二雾气浓度阈值至第三雾气浓度阈值,第四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第三雾气浓度阈值至正无穷,第一雾气浓度阈值、第二雾气浓度阈值和第三雾气浓度阈值依次增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雾气浓度标识信息与透雾操作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为:
当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五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操作为不做处理;
当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六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操作为算法透雾;
当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七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操作为光学透雾和算法透雾;
其中,第五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零至第四雾气浓度阈值,第六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第四雾气浓度阈值至第五雾气浓度阈值,第六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第五雾气浓度阈值至正无穷,第四雾气浓度阈值小于第五雾气浓度阈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包括雾气浓度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获取模块,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二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当前环境工况下的图像数据以生成图像数据文件,以使第二图像采集设备根据图像数据文件所对应的图像画面,生成横坐标为亮度区域,纵坐标为各亮度区域下的像素点个数的目标直方图,并根据目标直方图,确定图像画面所对应的通透性参数;
目标雾气浓度范围确定单元,用于获得通透性参数,并根据通透性参数,确定当前环境工况下的目标雾气浓度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包括雾气浓度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获取模块,具体用于通过用于检测雾气浓度值的传感器,获取当前环境工况下的目标雾气浓度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获取模块,包括:
图像数据文件生成单元,用于采集当前环境工况下的图像数据以生成图像数据文件;
目标直方图生成单元,用于根据图像数据文件所对应的图像画面,生成目标直方图,并根据目标直方图获得图像画面所对应的通透性参数,其中,目标直方图的横坐标为亮度区域,目标直方图的纵坐标为各亮度区域中的像素点个数;
清晰度差值参数确定单元,用于对图像画面进行预设的模糊化操作,并计算图像画面在模糊化操作之前和之后的清晰度差值参数;
第二透雾操作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的透雾操作;
目标权值组确定单元,用于基于透雾操作与权值组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当前透雾操作所对应的目标权值组,目标权值组种中包括通透性参数的权值和清晰度差值参数的权值;
M值获得单元,用于根据公式M=x*A+y*B,获得M值,其中,x为通透性参数的权值,A为通透性参数,y为清晰度差值参数的权值,B为清晰度差值参数;
目标雾气浓度值获得单元,用于根据获得的M值,得到目标雾气浓度值。
综上,本实施例中,透雾操作的切换无需通过人工手动的方式来实现,故透雾操作的切换实施起来非常便捷,这样可以给用户带来较好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透雾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图像采集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环境工况下的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其中,所述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包括雾气浓度值;
基于雾气浓度标识信息与透雾操作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所对应的目标透雾操作;
执行所述目标透雾操作;
其中,所述雾气浓度标识信息与透雾操作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为:
当所述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一类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操作为不做处理;当所述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二类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操作为算法透雾;当所述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三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操作为光学透雾;当所述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四类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操作为光学透雾和算法透雾;
其中,所述第一类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零至第一预设雾气浓度阈值,所述第二类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第一预设雾气浓度阈值至第二预设雾气浓度阈值,所述第三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第二预设雾气浓度阈值至第三预设雾气浓度阈值,所述第四类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第三预设雾气浓度阈值至正无穷,所述第一预设雾气浓度阈值、所述第二预设雾气浓度阈值和所述第三预设雾气浓度阈值依次增大;
其中,所述获取当前环境工况下的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包括:
采集当前环境工况下的图像数据以生成图像数据文件;
根据所述图像数据文件所对应的图像画面,生成目标直方图,并根据所述目标直方图获得所述图像画面所对应的通透性参数,其中,所述目标直方图的横坐标为亮度区域,所述目标直方图的纵坐标为各亮度区域中的像素点个数,所述通透性参数为根据所述目标直方图中,各个所述亮度区域下的像素点个数的分布确定的,且用于表征所述当前环境工况下雾气浓度的参数;
对所述图像画面进行预设的模糊化操作,并计算所述图像画面在所述模糊化操作之前和之后的清晰度差值参数;
获取当前的透雾操作;
基于透雾操作与权值组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当前透雾操作所对应的目标权值组,所述目标权值组中包括所述通透性参数的权值和所述清晰度差值参数的权值;
根据公式M=x*A+y*B,获得M值,其中,x为所述通透性参数的权值,A为所述通透性参数,y为所述清晰度差值参数的权值,B为所述清晰度差值参数;
根据获得的M值,得到目标雾气浓度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所述目标透雾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当前的透雾操作与所述目标透雾操作是否相同;
若为否,执行所述目标透雾操作。
3.一种透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图像采集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环境工况下的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其中,所述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包括雾气浓度值;
目标透雾操作确定模块,用于基于雾气浓度标识信息与透雾操作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所对应的目标透雾操作;
目标透雾操作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所述目标透雾操作;
其中,所述雾气浓度标识信息与透雾操作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为:
当所述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一类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操作为不做处理;当所述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二类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操作为算法透雾;当所述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三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操作为光学透雾;当所述雾气浓度标识信息处于第四类雾气浓度范围区间时,透雾操作为光学透雾和算法透雾;
其中,所述第一类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零至第一预设雾气浓度阈值,所述第二类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第一预设雾气浓度阈值至第二预设雾气浓度阈值,所述第三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第二预设雾气浓度阈值至第三预设雾气浓度阈值,所述第四类雾气浓度范围区间为第三预设雾气浓度阈值至正无穷,所述第一预设雾气浓度阈值、所述第二预设雾气浓度阈值和所述第三预设雾气浓度阈值依次增大;
所述装置还包括:透雾操作获取模块,用于在执行所述目标透雾操作之前,获取当前的透雾操作;
所述目标雾气浓度标识信息获取模块,包括:
图像数据文件生成单元,用于采集当前环境工况下的图像数据以生成图像数据文件;
目标直方图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图像数据文件所对应的图像画面,生成目标直方图,并根据所述目标直方图获得所述图像画面所对应的通透性参数,其中,所述目标直方图的横坐标为亮度区域,所述目标直方图的纵坐标为各亮度区域中的像素点个数,所述通透性参数为根据所述目标直方图中,各个所述亮度区域下的像素点个数的分布确定的,且用于表征所述当前环境工况下雾气浓度的参数;
清晰度差值参数确定单元,用于对所述图像画面进行预设的模糊化操作,并计算所述图像画面在所述模糊化操作之前和之后的清晰度差值参数;
目标权值组确定单元,用于基于透雾操作与权值组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当前透雾操作所对应的目标权值组,所述目标权值组种中包括所述通透性参数的权值和所述清晰度差值参数的权值;
M值获得单元,用于根据公式M=x*A+y*B,获得M值,其中,x为所述通透性参数的权值,A为所述通透性参数,y为所述清晰度差值参数的权值,B为所述清晰度差值参数;
目标雾气浓度值获得单元,用于根据获得的M值,得到目标雾气浓度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透雾操作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的透雾操作与所述目标透雾操作是否相同,并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触发所述目标透雾操作执行模块。
CN201610670671.8A 2016-08-16 2016-08-16 一种透雾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7673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70671.8A CN107767345B (zh) 2016-08-16 2016-08-16 一种透雾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70671.8A CN107767345B (zh) 2016-08-16 2016-08-16 一种透雾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67345A CN107767345A (zh) 2018-03-06
CN107767345B true CN107767345B (zh) 2023-01-13

Family

ID=61260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70671.8A Active CN107767345B (zh) 2016-08-16 2016-08-16 一种透雾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673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52398A (zh) * 2022-07-01 2022-11-18 白犀牛智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车相机镜头自动清洁的方法
CN117392009B (zh) * 2023-12-06 2024-03-19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公司 图像自动透雾处理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90294B2 (en) * 2008-09-16 2012-10-16 Microsoft Corporation Dehazing an image using a three-dimensional reference model
CN103024256A (zh) * 2011-09-24 2013-04-03 毛振刚 600线高清点阵防火摄像机
CN104683767B (zh) * 2015-02-10 2018-03-06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透雾图像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4899836B (zh) * 2015-05-06 2018-07-03 南京第五十五所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近红外多光谱成像的雾天图像增强装置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雾里看花"也精彩;姚静;《科技安防》;20151215;第102-104页 *
视频监控系统中去雾方法的研究及其实现;王一帆;《万方在线》;20160504;第3章 *
雾天图像清晰化技术的研究;赵宏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20160315;第3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67345A (zh) 2018-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04005B (zh) 一种投影电视自动对焦方法及系统
KR101426298B1 (ko) 안개 제거율을 높인 영상보정장치 및 방법
CN104899836B (zh) 一种基于近红外多光谱成像的雾天图像增强装置及方法
CN110121031B (zh) 图像采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539939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镜头清洁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JP4466015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TW201346835A (zh) 影像模糊程度之估測方法及影像品質之評估方法
CN108600806A (zh) 一种播放控制系统
JP2016126750A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CN107767345B (zh) 一种透雾方法及装置
US20140078321A1 (en) Motion blur estimation and restoration using light trails
CN107317967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10066A (zh) 一种叶面积指数测量方法
JP4419479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7317969A (zh) 图像去雾方法、装置、计算机可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CN105513017B (zh) 图像去雾处理方法、装置及摄像设备
CN103942523A (zh) 一种日照场景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6721039B (zh) 一种应用于自动化光学缺陷检测中的图像预处理方法
WO2018054189A1 (zh) 图像采集设备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14025085B (zh) 一种摄像设备工作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6820844U (zh) 基于pm2.5传感器检测的透雾霾型摄像机
JP6561479B2 (ja) 色シェーディング補正が可能な撮像装置
KR101950433B1 (ko) 중적외선 영상에서의 물체 검출 방법 및 장치
US10178298B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for optimal trimming of a captured image
US20140168481A1 (en) Image processing unit,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