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61504A - 带有透水混凝土柱的透水路面 - Google Patents
带有透水混凝土柱的透水路面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761504A CN107761504A CN201711265877.3A CN201711265877A CN107761504A CN 107761504 A CN107761504 A CN 107761504A CN 201711265877 A CN201711265877 A CN 201711265877A CN 107761504 A CN107761504 A CN 1077615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ermeable
- concrete columns
- base
- permeable concrete
- fine sa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透水混凝土柱的透水路面,属于道路建筑技术领域。包括自上至下依次分布的是透水面层、细沙层、基层和路基四部分,基层中设有若干个错位对齐的透水混凝土柱,透水混凝土柱由上至下贯穿基层并向下延伸至路基中,使雨水快速渗入地下;基层上铺设一层细沙,用来降低雨水中含量过高的硝态氮;在细沙与基层之间预埋有若干排水管道,用以排出不能及时渗入地下的雨水。本发明能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维护地下水及土壤的生态平衡,又能避免地基下沉;本透水路面的孔隙率较大,具有吸音作用,可减少环境噪声;且本透水路面大量的空隙能吸附城市污染物(如粉尘),减少扬尘污染;其具有易维护性,只需高压水洗,即可处理孔隙堵塞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透水混凝土柱的透水路面。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主要指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具有吸附能力,在涝时吸水,旱时吐水。在应对环境变化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它的核心是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让城市回归自然,建设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城市。所以建设海绵城市基本原则是应以保护生态优先,最大程度上提高“海绵体”的规模和质量。
首先,建设海绵城市必须有“海绵体”,通过有效地方式保护好原有的“海绵体”。过去,城市建设盲目的追求高楼大厦以及用地一马平川,往往会填湖平壑。现在,不仅要尊重城市已有的山水格局,还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湖、湿地、池塘、沟渠等“海绵体”使其不受开发活动的影响,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和生态的手段逐步修复已经受到了破坏的“海绵体”。
其次,建设海绵城市就是要将原有的城市基础建筑设施改造成为在涝时吸水,旱时吐水的“海绵体”。目前绝大多数的城市都是为了突出城市景观,不仅将绿地都建得高出周围,而且路面、街面铺设采用的都是水泥、沥青和地面砖,透水性极差。在下雨时,往往都是往路上流,往街上流,而不是往绿地里流,使得绿地不能涵养水份和吸尘,而且得不到最好的雨水浇灌和肥料滋养。如果采用大量的透水铺装材料使其变成带有透水混凝土柱的透水路面、透水街面,城市的地下将能储存非常可观的地下水量,以供绿地灌溉。
因此,建设海绵城市就应该增设一定规模的“海绵体”。结合城市排水防涝的实际情况,增强河湖的调蓄能力,使城市能正常排水、蓄水。有目标的开挖河湖沟渠、扩充水域,促进雨水的调蓄、渗透和净化能力。在街道、广场等地面采用透水铺装,进一步实现海绵城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透水混凝土柱的透水路面,能够实现一种透水、排水性能好,结构简单,强度高,且便于施工的带有透水混凝土柱的透水路面,能够解决海绵城市蓄水、排水及其施工等难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透水混凝土柱的透水路面,包括路基(1)、基层(2)、透水面层(3)、细沙层(4)、排水管(5)、透水混凝土柱(6)和排水槽(7),其特征在于:自上至下依次分布的是透水面层(3)、细沙层(4)、基层(2)、路基(1),所述透水混凝土(6)柱提前预制,在基层(2)钻孔并安装进透水混凝土柱(6),透水混凝土柱(6)顶部与基层(2)顶端平齐并贯穿基层、延伸进路基(1),在基层(2)上面设置排水管(5),之后铺设细沙层(4),最后用透水砖铺设透水面层(3)。
进一步地,所述透水面层(3)下铺有细沙层(4),用以降低雨水中含量过高的硝态氮。
进一步地,所述透水混凝土圆柱(6)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透水混凝土柱(6)呈错位对齐排列,且两个柱之间距离为1~2m。
进一步地,所述透水混凝土柱(6)直径为5~10cm,长度为25~30cm,并提前预制。
进一步地,所述细沙下埋有排水管(5),两个排水管(5)之间的距离为10~15m,且排水管(5)与排水槽(7)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效果和优点是,排水、透水性能好,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还原地下水,维护地下水及土壤的生态平衡,又能避免因过度开采地下水而引起地基下沉,且透水混凝土柱的存在加强了路面的抗压强度,满足海绵城市的发展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带有透水混凝土柱的透水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带有透水混凝土柱的透水路面的剖面图。
图3是透水混凝土柱的排列方式。
图4是排水管道的布置方式。
图中,(1)路基、(2)基层、(3)透水层、(4)细沙层、(5)排水管、(6)透水混凝土柱、(7)排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带有透水混凝土柱的透水路面,包括路基(1)、基层(2)、透水面层(3)、细沙层(4)、排水管(5)、透水混凝土柱(6)和排水槽(7);自上至下依次分布的是透水面层(3)、细沙层(4)、基层(2)、路基(1),所述透水混凝土(6)柱提前预制,在基层(2)钻孔并安装进透水混凝土柱(6),透水混凝土柱(6)顶部与基层(2)顶端平齐并贯穿基层、延伸进路基(1),在基层(2)上面设置排水管(5),之后铺设细沙层(4),最后用透水砖铺设透水面层(3);所述透水面层(3)下铺有细沙层(4),用以降低雨水中含量过高的硝态氮;所述透水混凝土圆柱(6)垂直设置;所述透水混凝土柱(6)呈错位对齐排列,且两个柱之间距离为1~2m;所述透水混凝土柱(6)直径为5~10cm,长度为25~30cm,并提前预制;所述细沙下埋有排水管(5),两个排水管(5)之间的距离为10~15m,且排水管(5)与排水槽(7)相连。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带有透水混凝土柱的透水路面,包括路基(1)、基层(2)、透水面层(3)、细沙层(4)、排水管(5)、透水混凝土柱(6)和排水槽(7),其特征在于:自上至下依次分布的是透水面层(3)、细沙层(4)、基层(2)、路基(1),所述透水混凝土(6)柱提前预制,在基层(2)钻孔并安装进透水混凝土柱(6),透水混凝土柱(6)顶部与基层(2)顶端平齐并贯穿基层、延伸进路基(1),在基层(2)上面设置排水管(5),之后铺设细沙层(4),最后用透水砖铺设透水面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透水混凝土柱的透水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面层(3)下铺有细沙层(4),用以降低雨水中含量过高的硝态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透水混凝土柱的透水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圆柱(6)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透水混凝土柱的透水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柱(6)呈错位对齐排列,且两个柱之间距离为1~2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透水混凝土柱的透水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柱(6)直径为5~10cm,长度为25~30cm,并提前预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透水混凝土柱的透水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沙下埋有排水管(5),两个排水管(5)之间的距离为10~15m,且排水管(5)与排水槽(7)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265877.3A CN107761504A (zh) | 2017-12-05 | 2017-12-05 | 带有透水混凝土柱的透水路面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265877.3A CN107761504A (zh) | 2017-12-05 | 2017-12-05 | 带有透水混凝土柱的透水路面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761504A true CN107761504A (zh) | 2018-03-06 |
Family
ID=61277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265877.3A Withdrawn CN107761504A (zh) | 2017-12-05 | 2017-12-05 | 带有透水混凝土柱的透水路面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761504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58404A (zh) * | 2019-06-11 | 2019-08-23 | 北京向阳水木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一种城市快速道路透水生态路面 |
CN111549612A (zh) * | 2020-05-21 | 2020-08-18 | 中建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 一种不透水混凝土路面透水改造技术 |
CN111560816A (zh) * | 2020-05-21 | 2020-08-21 | 中建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 一种不透水砌块路面透水改造技术 |
CN111851194A (zh) * | 2020-07-17 | 2020-10-30 | 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人行道或广场透水道路结构 |
-
2017
- 2017-12-05 CN CN201711265877.3A patent/CN107761504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58404A (zh) * | 2019-06-11 | 2019-08-23 | 北京向阳水木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一种城市快速道路透水生态路面 |
CN111549612A (zh) * | 2020-05-21 | 2020-08-18 | 中建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 一种不透水混凝土路面透水改造技术 |
CN111560816A (zh) * | 2020-05-21 | 2020-08-21 | 中建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 一种不透水砌块路面透水改造技术 |
CN111851194A (zh) * | 2020-07-17 | 2020-10-30 | 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人行道或广场透水道路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Shah et al. | Pervious concrete: new era for rural road pavement | |
CN110130466A (zh) | 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 | |
CN206538698U (zh) |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结构 | |
CN107761504A (zh) | 带有透水混凝土柱的透水路面 | |
CN104831599B (zh) | 一种复合蓄排水环保地面 | |
CN104480829B (zh) | 一种可排除路表渗水的路面结构内部排水系统 | |
CN107237388A (zh) | 不透水地面雨水导渗系统 | |
CN105908588A (zh) | 一种适用于弱透水性土壤地区的透水铺装系统 | |
CN106917522A (zh) |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室外停车位系统 | |
CN108532406A (zh) | 可快速施工的高承载力透水地面以及铺设方法 | |
CN206571217U (zh) |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室外停车位系统 | |
CN104234078A (zh) | 多功能隧道型城市雨洪综合利用系统 | |
CN211815260U (zh) | 一种便于恢复透水性能的透水铺装 | |
CN207862717U (zh) | 带有透水混凝土柱的透水路面 | |
CN202265891U (zh) | 一种渗透式雨水排水管 | |
CN214656073U (zh) | 一种海绵城市天然透水采石铺装结构 | |
CN107794822B (zh) |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透水路面 | |
CN111749073A (zh) | 一种基于既有道路基层透水改造技术 | |
CN106836243A (zh) | 一种适合山地地形的海绵绿地及其建设方法 | |
CN104652595B (zh) | 一种城市防洪和洪水资源化的半支撑蓄水型绿地结构 | |
CN108222216B (zh) | 一种雨水生态排放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565578A (zh) | 一种适用于山地海绵城市建设的双层生态河道结构 | |
CN206971040U (zh) | 一种步行路面专用排水结构 | |
CN204282150U (zh) | 一种设置级配碎石盲沟的路面排水系统 | |
CN107975124A (zh) | 海绵城市砂井排水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