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场景下的QoS参数处理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切换场景下的QoS(Quality ofService,服务质量)参数处理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现有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承载模型,现有LTE系统中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负责生成E-RAB(Evolved Radio AccessBearer,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的QoS参数,由于空口RB(Radio Bearer,无线承载)与E-RAB是一一映射的关系,因此空口的RB的QoS参数直接采用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生成的E-RABQoS参数。
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异构接入技术导致了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中需要支持多种隧道协议来支持移动性和保障QoS,例如GTP(GPRS Tunneling Protocol,GPRS隧道协议),PMIP等。而在控制和转发分离的5G网络支持众多的隧道协议将导致复杂的控制逻辑和信令交互,从而影响系统的性能,因此,5G网络可考虑通用转发平面上QoS支持增强,比如简化转发协议,优化QoS调度策略,增强转发平面的数据包转发能力等。由于LTE网络的长期存在,未来5G网络中连接管理机制还需考虑兼容EPS(Evolved Packet System,演进的分组系统)的连接接入,连接管理可能仍需提供互操作管理功能来处理LTE网络中的隧道管理消息,并完成隧道管理过程。
未来5G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没有承载(Bearer)的概念,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CN-C下发给NG-NB的QoS参数是以流(flow)为粒度配置的。另一方面由于接入网NG-NB仍然以RB为粒度进行QoS管理,因此接入网需要生成RB级别的QoS参数用于NG-NB与UE以及NG-NB与其他无线接入实体之间的交互过程。
现在尚处于5G初级研究阶段,目前公开的资料中并没有提出切换过程中基于新的QoS机制的处理方案。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场景下的QoS参数处理的方法及设备,解决切换场景下的QoS的处理。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切换场景下的QoS参数处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和/或基于RB的QoS参数;
其中,所述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或基于RB的QoS参数用于所述目标基站进行接纳控制。
可选地,所述切换请求消息还包括:所述源基站生成的PDU flow的RB的映射关系。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源基站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响应消息,所述切换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目标基站接纳成功或失败的PDU flow的信息或RB的信息。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切换场景下的QoS参数处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目标基站接收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基于PDUflow的QoS参数和/或基于RB的QoS参数;
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或者基于RB的QoS参数进行接纳控制。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根据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生成所述目标基站的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关系,以及相应RB的配置参数。
可选地,所述切换请求消息还包括:所述源基站生成的PDU flow的RB的映射关系;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源基站生成的PDU flow的RB的映射关系,生成所述目标基站的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关系,以及相应RB的配置参数。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响应消息,所述切换请求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目标基站接纳成功或失败的PDU flow的信息或RB的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向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发送传输路径更新消息,携带接纳后的PDU flow的信息;
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所述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发送的传输路径更新确认消息。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切换场景下的QoS参数处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和/或基于RB的QoS参数;
其中,所述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或基于RB的QoS参数用于所述目标基站进行接纳控制。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包括所述目标基站接纳成功或失败的PDU flow或RB的信息;
所述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向源基站发送切换命令。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切换场景下的QoS参数处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目标基站接收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和/或基于RB的QoS参数;
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PDU flow的QoS参数或基于RB的QoS参数进行接纳控制。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根据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生成所述目标基站的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关系,以及相应RB的配置参数。
可选地,所述切换请求消息还包括:源基站生成的PDU flow的RB的映射关系;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源基站生成的PDU flow的RB的映射关系,生成所述目标基站的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关系,以及相应RB的配置参数。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发送切换确认消息,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包括:所述目标基站接纳成功或失败的PDU flow或RB的信息。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源基站,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和/或基于RB的QoS参数;
其中,所述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或基于RB的QoS参数用于所述目标基站进行接纳控制。
可选地,所述切换请求消息还包括:所述源基站生成的PDU flow的RB的映射关系。
可选地,所述源基站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响应消息,所述切换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目标基站接纳成功或失败的PDU flow或RB的信息。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目标基站,所述目标基站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和/或基于RB的QoS参数;
第一接纳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或者基于RB的QoS参数进行接纳控制。
可选地,所述目标基站还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生成所述目标基站的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关系,以及相应RB的配置参数。
可选地,所述切换请求消息还包括:所述源基站生成的PDU flow的RB的映射关系;
所述目标基站还包括: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源基站生成的PDU flow的RB的映射关系,生成所述目标基站的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关系,以及相应RB的配置参数。
可选地,所述目标基站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响应消息,所述切换请求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目标基站接纳成功或失败的PDU flow或RB的信息。
可选地,所述目标基站还包括:
第六发送模块,用于向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发送传输路径更新消息,携带接纳后的PDU flow的信息;
第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发送的传输路径更新确认消息。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七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和/或基于RB的QoS参数;
其中,所述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或基于RB的QoS参数用于所述目标基站进行接纳控制。
可选地,所述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包括所述目标基站接纳成功或失败的PDU flow的信息或RB的信息;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向源基站发送切换命令。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八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目标基站,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和/或基于RB的QoS参数;
第二接纳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PDU flow的QoS参数或基于RB的QoS参数进行接纳控制。
可选地,所述目标基站还包括:
第三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生成所述目标基站的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关系,以及相应RB的配置参数。
可选地,所述切换请求消息还包括:源基站生成的PDU flow的RB的映射关系;
所述目标基站还包括:
第四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源基站生成的PDU flow的RB的映射关系,生成所述目标基站的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关系,以及相应RB的配置参数。
可选地,所述目标基站还包括:
第五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发送切换确认消息,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包括:所述目标基站接纳成功或失败的PDU flow或RB的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在切换过程中,源基站可以在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和/或基于RB的QoS参数给目标基站,由目标基站根据该PDU flow的QoS参数或者基于RB的QoS参数进行接纳控制,并且在切换请求响应中返回成功和/或失败的PDU flow信息或RB信息,目标基站可以根据接收到的PDU flow信息,将QoS要求一致的PDU flow进行汇聚,并生成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关系,以及相应的RB的配置参数,目标基站向核心网发送接纳的PDU flow信息,实现在切换场景下的QoS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LTE系统中承载模型的示意图;
图2为典型的LTE架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未来移动通信的架构的示意图;
图4为5G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切换场景下的QoS参数处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切换场景下的QoS参数处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切换场景下的QoS参数处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切换场景下的QoS参数处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基于PDU flow接纳的QoS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基于RB接纳的QoS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七中基于PDU flow接纳的QoS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八中基于RB接纳的QoS处理流程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九中源基站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中目标基站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一中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二中目标基站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实现为一种系统、装置、设备、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完全的硬件、完全的软件(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代码等),或者硬件和软件结合的形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用于不同的网络部署结构,为了描述方便,先介绍两种未来移动通信可能采用的网络部署结构。
部署结构一:基站和终端
参见图2,图中示出了典型的LTE架构。eNB下有多个小区(cell),连接态下终端(UE)与小区进行空口数据收发。
部署结构二:网络侧节点和用户侧节点,其中,网络侧节点分为中央单元(CU,Central Unit)和分布式单元(DU,Distributed Unit),用户侧节点为终端。
参见图3,图中示出了未来移动通信的架构,网络侧节点包括中央单元和分布式节点,一个中央单元控制一定区域内部署的多个分布式单元,该多个分布式单元通过TRP(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收发点)与终端进行空口传输,一个或多个TRP可以同时为终端服务,进行数据传输。
本发明适用于上述两种RAN架构。后续为统一描述,网络侧无线信令和数据收发节点不管是部署结构一中的eNB或部署结构二中的CU/DU(具体收发点为TRP),都统称为基站(NG-NB)。
参见图4,图中示出了5G网络架构,网络架构中包括三个逻辑实体分别是位于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的CN-C(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控制面功能实体),和CN-U(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用户面功能实体);以及位于接入网的NG-NB(下一代基站)和eLTE eNB(演进LTE的基站)。其中CN-C与NG-NB建立S1*-C接口用于控制面信令的传输;CN-U与NG-NB建立S1*-U用于用户面数据传输。无线接入网NG-NB之间建立X2*接口,X2*接头同时支持控制面(例如X2*-C)和用户面功能(例如X2*-U)。
其中S1*-C上可建立以UE为粒度的控制面连接(其中每个UE对应的控制面连接可使用S1*-AP ID进行标识),在S1*-U上建立以PDU session为粒度的用户面连接(或者称为用户面隧道),一个UE仅能同时保持一个与CN-C之间的S1*-C连接,但是可以同时建立多个与CN-U在S1*-U接口上的PDU Session为粒度的用户面连接(或者称为用户面隧道)。在无线接入网可以有一个或多个NG-NB同时为UE提供服务。
实施例一
参见图5,图中示出了一种切换场景下的QoS参数处理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501、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基于PDUflow的QoS参数和/或基于RB的QoS参数;
其中,所述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或基于RB的QoS参数用于所述目标基站进行接纳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可以对应于图2中两个不同的eNB,或者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可以对应于图3中两个不同的TRP。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切换请求消息还包括:所述源基站生成的PDU flow的RB的映射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源基站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响应消息,所述切换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目标基站接纳成功或失败的PDU flow或RB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在切换过程中,源基站可以在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和/或基于RB的QoS参数给目标基站,由目标基站根据该PDU flow的QoS参数或者基于RB的QoS参数进行接纳控制,并且在切换请求响应中返回成功和/或失败的PDU flow信息或RB信息,目标基站可以根据接收到的PDU flow信息,将QoS要求一致的PDU flow进行汇聚,并生成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关系,以及相应的RB的配置参数,目标基站向核心网发送接纳的PDU flow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源基站也可以在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源基站生成的PDU flow到RB的映射关系,目标基站可以参考该映射关系,生成自己的PDU flow到RB的映射关系,以及相应的配置参数。
实施例二
参见图6,图中示出了一种切换场景下的QoS参数处理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601、目标基站接收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和/或基于RB的QoS参数;
步骤602、目标基站根据所述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或者基于RB的QoS参数进行接纳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根据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生成所述目标基站的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关系,以及相应RB的配置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切换请求消息还包括:所述源基站生成的PDU flow的RB的映射关系;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源基站生成的PDU flow的RB的映射关系,生成所述目标基站的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关系,以及相应RB的配置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响应消息,所述切换请求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目标基站接纳成功或失败的PDU flow或RB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向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发送传输路径更新消息,携带接纳后的PDU flow的信息;
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所述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发送的传输路径更新确认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在切换过程中,源基站可以在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和/或基于RB的QoS参数给目标基站,由目标基站根据该PDU flow的QoS参数或者基于RB的QoS参数进行接纳控制,并且在切换请求响应中返回成功和/或失败的PDU flow信息或RB信息,目标基站可以根据接收到的PDU flow信息,将QoS要求一致的PDU flow进行汇聚,并生成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关系,以及相应的RB的配置参数,目标基站向核心网发送接纳的PDU flow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源基站也可以在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源基站生成的PDU flow到RB的映射关系,目标基站可以参考该映射关系,生成自己的PDU flow到RB的映射关系,以及相应的配置参数。
实施例三
参见图7,图中示出了一种切换场景下的QoS参数处理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701、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和/或基于RB的QoS参数;
其中,所述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或基于RB的QoS参数用于所述目标基站进行接纳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包括所述目标基站接纳成功或失败的PDU flow或RB的信息;
所述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向源基站发送切换命令。
在本实施例中,源基站(源NG-NB)向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例如5G CN-C)发送切换准备请求消息,该切换准备消息可以携带源基站生成的PDU flow到RB的映射关系给目标基站(目标NG-NB),以及基于RB的QoS参数,该映射关系和RB的QoS参数对核心网透明,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透传给目标基站。然后,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该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以及源基站透传给目标基站的信息,目标基站根据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或者基于RB的QoS参数进行接纳控制,并在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向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返回成功和失败的PDU flow信息,以及失败的RB信息给目标NG-NB(该信息对核心网透明)。目标基站将QoS要求一致的PDU flow进行汇聚,并生成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方案,以及相应RB的配置参数。如果源基站携带了PDUflow到RB的映射关系,目标基站可以参考该信息生成自己的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方案,及相应的配置参数。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向源基站发送切换命令,可以携带目标侧接纳失败的PDU flow信息。
实施例四
参见图8,图中示出了一种切换场景下的QoS参数处理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801、目标基站接收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和/或基于RB的QoS参数;
步骤802、目标基站根据所述PDU flow的QoS参数或基于RB的QoS参数进行接纳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根据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生成所述目标基站的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关系,以及相应RB的配置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还包括:所述源基站生成的PDU flow的RB的映射关系。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源基站生成的PDU flow的RB的映射关系,生成所述目标基站的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关系,以及相应RB的配置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发送切换确认消息,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包括:所述目标基站接纳成功或失败的PDU flow或RB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源基站(源NG-NB)向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例如5G CN-C)发送切换准备请求消息,该切换准备消息可以携带源基站生成的PDU flow到RB的映射关系给目标基站(目标NG-NB),以及基于RB的QoS参数,该映射关系和RB的QoS参数对核心网透明,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透传给目标基站。然后,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该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以及源基站透传给目标基站的信息,目标基站根据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或者基于RB的QoS参数进行接纳控制,并在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向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返回成功和失败的PDU flow信息,以及失败的RB信息给目标NG-NB(该信息对核心网透明)。目标基站将QoS要求一致的PDU flow进行汇聚,并生成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方案,以及相应RB的配置参数。如果源基站携带了PDUflow到RB的映射关系,目标基站可以参考该信息生成自己的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方案,及相应的配置参数。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向源基站发送切换命令,可以携带目标侧接纳失败的PDU flow信息。
实施例五
参见图9,图中示出了基于PDU flow接纳的QoS处理流程,在本实施例中,NG-NB和NG-NB之间存在直接接口,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901:源NG-NB向目标NG-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消息中携带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也可以携带源基站生成的PDU flow到RB的映射关系。
步骤902:目标NG-NB根据flow的QoS参数进行接纳控制,并在切换请求响应消息中返回成功和失败的flow信息。目标NG-NB将QoS要求一致的flow进行汇聚,并生成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方案,以及相应RB的配置参数。如果源NG-NB携带了PDU flow到RB的映射关系,目标NG-NB可以参考该信息生成自己的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方案及相应的配置参数。
步骤903:目标NG-NB向5G CN-C发送传输路径更新消息,携带接纳成功的flow信息。
步骤904:5G CN-C向目标NG-NB返回传输路径更新确认消息,可以携带确认更新的flow信息。
实施例六
参见图10,图中示出了基于RB接纳的QoS处理流程,在本实施例中,NG-NB和NG-NB之间存在直接接口,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001:源NG-NB向目标NG-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消息中携带基于RB的QoS参数,PDU flow的QoS参数,也可以携带源基站生成的PDU flow到RB的映射关系。
步骤1002:目标NG-NB根据RB的QoS参数进行接纳控制,并在切换请求响应消息中返回成功和失败的RB信息。目标NG-NB根据接收到的flow QoS信息,将QoS要求一致的flow进行汇聚,并生成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方案,以及相应RB的配置参数。如果源NG-NB携带了PDU flow到RB的映射关系,目标NG-NB也可以参考该信息生成自己的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方案,及相应的配置参数。
步骤1003:目标NG-NB向5G CN-C发送传输路径更新消息,携带接纳后的flow信息。
步骤1004:5G CN-C向目标NG-NB返回传输路径更新确认消息,可以携带确认更新的flow信息。
实施例七
参见图11,图中示出了基于PDU flow接纳的QoS处理流程,在本实施例中,NG-NB和NG-NB之间没有直接接口,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101:源NG-NB向5G CN-C发送切换准备请求消息,消息中可以携带源基站生成的PDU flow到RB的映射关系给目标NG-NB,该信息对核心网透明,核心网透传给目标NG-NB。
步骤1102:5G CN-C向目标NG-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消息中携带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以及源NG-NB透传给目标NG-NB的信息。
步骤1103:目标NG-NB根据flow的QoS参数进行接纳控制,并在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给5G CN-C返回成功和失败的flow信息。目标NG-NB将QoS要求一致的flow进行汇聚,并生成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方案,以及相应RB的配置参数。如果源基站携带了PDU flow到RB的映射关系,目标基站可以参考该信息生成自己的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方案,及相应的配置参数。
步骤1104:5G CN-C向源NG-NB发送切换命令,消息可以携带目标侧接纳失败的flow信息。
实施例八
参见图12,图中示出了基于RB接纳的QoS处理流程,在本实施例中,NG-NB和NG-NB之间没有直接接口,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201:源NG-NB向5G CN-C发送切换准备请求消息,消息中携带基于RB的QoS参数,也可以携带源基站生成的PDU flow到RB的映射关系给目标NG-NB,这些信息对核心网透明,核心网透传给目标NG-NB。
步骤1202:5G CN-C向目标NG-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消息中携带PDU flow的QoS参数,以及源NG-NB透传给目标NG-NB的信息。
步骤1203:目标NG-NB根据RB的QoS参数进行接纳控制,并在切换请求响应消息中给5G CN-C返回接纳成功和失败的flow参数,以及失败的RB信息给目标NG-NB(该信息对核心网透明)。目标NG-NB根据接收到的flow QoS信息,将QoS要求一致的flow进行汇聚,并生成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方案,以及相应RB的配置参数。如果源NG-NB携带了PDU flow到RB的映射关系,目标NG-NB也可以参考该信息生成自己的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方案,及相应的配置参数。
步骤1204:5G CN-C向源NG-NB发送切换命令,消息可以携带目标NG-NB给源NG-NB透明传输的失败RB信息。
实施例九
参见图13,图中示出了一种源基站,该源基站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1301,用于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和/或基于RB的QoS参数;
其中,所述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或基于RB的QoS参数用于所述目标基站进行接纳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切换请求消息还包括:所述源基站生成的PDU flow的RB的映射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源基站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响应消息,所述切换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目标基站接纳成功或失败的PDU flow或RB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在切换过程中,源基站可以在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和/或基于RB的QoS参数给目标基站,由目标基站根据该PDU flow的QoS参数或者基于RB的QoS参数进行接纳控制,并且在切换请求响应中返回成功和/或失败的PDU flow信息或RB信息,目标基站可以根据接收到的PDU flow信息,将QoS要求一致的PDU flow进行汇聚,并生成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关系,以及相应的RB的配置参数,目标基站向核心网发送接纳的PDU flow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源基站也可以在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源基站生成的PDU flow到RB的映射关系,目标基站可以参考该映射关系,生成自己的PDU flow到RB的映射关系,以及相应的配置参数。
实施例十
参见图14,图中示出了一种目标基站,所述目标基站1400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1401,用于接收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和/或基于RB的QoS参数;
第一接纳控制模块1402,用于根据所述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或者基于RB的QoS参数进行接纳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目标基站还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生成所述目标基站的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关系,以及相应RB的配置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还包括:所述源基站生成的PDU flow的RB的映射关系;
所述目标基站还包括: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源基站生成的PDU flow的RB的映射关系,生成所述目标基站的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关系,以及相应RB的配置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目标基站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响应消息,所述切换请求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目标基站接纳成功或失败的PDU flow或RB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在切换过程中,源基站可以在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和/或基于RB的QoS参数给目标基站,由目标基站根据该PDU flow的QoS参数或者基于RB的QoS参数进行接纳控制,并且在切换请求响应中返回成功和/或失败的PDU flow信息或RB信息,目标基站可以根据接收到的PDU flow信息,将QoS要求一致的PDU flow进行汇聚,并生成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关系,以及相应的RB的配置参数,目标基站向核心网发送接纳的PDU flow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源基站也可以在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源基站生成的PDU flow到RB的映射关系,目标基站可以参考该映射关系,生成自己的PDU flow到RB的映射关系,以及相应的配置参数。
实施例十一
参见图15,图中示出了一种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1500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1501,用于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和/或基于RB的QoS参数;
其中,所述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或基于RB的QoS参数用于所述目标基站进行接纳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包括所述目标基站接纳成功或失败的PDU flow或RB的信息;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向源基站发送切换命令。
在本实施例中,源基站(源NG-NB)向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例如5G CN-C)发送切换准备请求消息,该切换准备消息可以携带源基站生成的PDU flow到RB的映射关系给目标基站(目标NG-NB),以及基于RB的QoS参数,该映射关系和RB的QoS参数对核心网透明,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透传给目标基站。然后,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该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以及源基站透传给目标基站的信息,目标基站根据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或者基于RB的QoS参数进行接纳控制,并在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向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返回成功和失败的PDU flow信息,以及失败的RB信息给目标NG-NB(该信息对核心网透明)。目标基站将QoS要求一致的PDU flow进行汇聚,并生成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方案,以及相应RB的配置参数。如果源基站携带了PDUflow到RB的映射关系,目标基站可以参考该信息生成自己的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方案,及相应的配置参数。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向源基站发送切换命令,可以携带目标侧接纳失败的PDU flow信息。
实施例十二
参见图16,图中示出了一种目标基站,该目标基站1600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1601,用于接收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和/或基于RB的QoS参数;
第二接纳控制模块1602,用于根据所述PDU flow的QoS参数或基于RB的QoS参数进行接纳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目标基站还包括:
第三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生成所述目标基站的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关系,以及相应RB的配置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还包括:所述源基站生成的PDU flow的RB的映射关系。
所述目标基站还包括:
第四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源基站生成的PDU flow的RB的映射关系,生成所述目标基站的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关系,以及相应RB的配置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目标基站还包括:
第五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发送切换确认消息,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包括:所述目标基站接纳成功或失败的PDU flow或RB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目标基站还包括:
第六发送模块,用于向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发送传输路径更新消息,携带接纳后的PDU flow的信息;
第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发送的传输路径更新确认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源基站(源NG-NB)向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例如5GCN-C)发送切换准备请求消息,该切换准备消息可以携带源基站生成的PDUflow到RB的映射关系给目标基站(目标NG-NB),以及基于RB的QoS参数,该映射关系和RB的QoS参数对核心网透明,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透传给目标基站。然后,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该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以及源基站透传给目标基站的信息,目标基站根据基于PDU flow的QoS参数或者基于RB的QoS参数进行接纳控制,并在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向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返回成功和失败的PDUflow信息,以及失败的RB信息给目标NG-NB(该信息对核心网透明)。目标基站将QoS要求一致的PDU flow进行汇聚,并生成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方案,以及相应RB的配置参数。如果源基站携带了PDUflow到RB的映射关系,目标基站可以参考该信息生成自己的PDU flow到RB的汇聚映射方案,及相应的配置参数。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向源基站发送切换命令,可以携带目标侧接纳失败的PDU flow信息。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可互换使用。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侧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收发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