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10721B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710721B CN107710721B CN201580081387.0A CN201580081387A CN107710721B CN 107710721 B CN107710721 B CN 107710721B CN 201580081387 A CN201580081387 A CN 201580081387A CN 107710721 B CN107710721 B CN 10771072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rq feedback
- information
- feedback information
- user equipment
- signa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4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08000037918 transfusion-transmitted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7—Scheduling of signalling, e.g. occurrence thereo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85—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in response to a specific request, e.g. to a polling sig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04L43/0864—Round trip delay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6—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explicit feedback to the source, e.g. choke packets
- H04L47/263—Rate modification at the source after receiving feedbac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9—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hreshold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 messag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基站确定用户设备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其中,所述反馈方式包括:反馈HARQ反馈信息,或者,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所述基站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其中,所述第一信令隐式指示所述HARQ的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令,以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移动网络中时延是网络的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直接影响着用户的体验。不断出现的新业务(如车联网业务)也对时延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比如,一些端到端的业务对时延的需求如下:
在运动交互类游戏中的事件触发对时延的需求为小于25ms;
在自动驾驶中的汽车与汽车之间(Car-to-car)的通信对时延的需求为小于30ms;
在远端控制中的来回时间(Round-Trip Time,RTT)对时延的需求为小于50ms;
在智能电网电力自动化保护中对时延的需求为小于8ms;
在公共安全中呼叫建立对时延的需求为小于300ms,而端到端(End To End,E2E)媒体文件传输对时延的需求为小于150ms。
移动通信标准的演进过程中也在不断努力降低时延,空口技术上对时延影响最明显的物理层的调度间隔在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是10ms,到高速分组接入(High-Speed Packet Access,HSPA)缩短到2ms,到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缩短到1ms。小时延的业务需求导致LTE物理层需要引入短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帧结构,进一步缩短调度间隔,TTI可以从1ms缩短为1符号(symbol)到0.5ms之间。其中,上述提及的符号可以是LTE系统中的一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
如图1所示,为1符号数据传输的来回时间(Round-Trip Time,RTT)时延图。其中,数据传输的RTT为8符号,基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技术,如果基站在符号3向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用户设备如果对接收到的该数据正确解调译码,则在符号7向基站反馈确认字符(Acknowledgement,ACK),用户设备如果对接收到的该数据没有正确解调译码,则在符号7向基站反馈否认字符(NegativeAcknowledgment,NACK),而基站则在符号11确认收到ACK/NACK。其中,ACK/NACK被称为HARQ反馈信息。用户设备发送HARQ反馈信息有三种可能的情况:第一种是用户设备在符号3没有收到基站调度的数据包的DL grant,从而没有在符号7发送HARQ反馈信息;第二种是用户设备在符号3收到基站调度的数据包但没有正确译码,从而在符号7发送NACK;第三种是用户设备在符号3收到基站调度的数据包并正确译码,从而在符号7发送ACK。相应地,HARQ反馈信息的性能指标分为虚警和误检。其中虚警即用户设备没有发送HARQ反馈信息或发送了NACK,但基站通过检测认为用户设备发送了ACK,对应上述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误检即用户设备发送了ACK,但基站没有检测出ACK,对应上述第三种情况。通常在评估HARQ反馈信息的性能时,会在满足一定虚警指标的条件下看误检的性能。
由于HARQ反馈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会存在基站误检的情况,进而对网络性能产生影响。随着短TTI帧结构的引入,短TTI数据传输相比于正常的1ms TTI数据传输,基站误检的概率更大,从而对网络性能的影响更大。
以短TTI为1符号为例,分别对1符号TTI的ACK传输时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和1ms TTI的ACK传输时对网络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采用1符号TTI的ACK传输时,在满足虚警的条件下,用户设备发送了ACK而基站未检测到该ACK的概率为0.01时,用户设备的信噪比大约为6.3dB;,而采用1ms TTI的ACK传输时,在同样虚警条件下,用户设备发送了ACK而基站未检测到该ACK的概率也为0.01时,用户设备的信噪比大约为-7.5dB,相比之下,1符号TTI的ACK传输时ACK的性能相对于1ms TTI的ACK传输时ACK的性能大约损失14dB左右。
因此,在短TTI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如何避免HARQ反馈信息给网络性能带来较大损失,是目前亟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HARQ反馈信息给网络性能带来较大损失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基站确定用户设备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其中,所述反馈方式包括:反馈HARQ反馈信息,或者,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其中,所述第一信令隐式指示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站确定用户设备的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包括: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信噪比SNR值;
当所述用户设备的SNR值小于或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一门限值时,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反馈HARQ反馈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SNR值,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质量指示CQI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SNR值;或者,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SNR值。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令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或者媒体接入控制MAC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令为调制编码方案MCS指示信息;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MCS索引值或MCS索引值对应的传输块大小TBS索引值;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包括: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所述基站确定MCS指示信息,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的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二门限值;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所述基站确定MCS指示信息,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的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的传输块大小是根据误块率BLER的目标值确定的,所述BLER的目标值小于0.1。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令为信道状态信息CSI配置信息;其中,所述CSI配置信息为信道质量指示CQI表格配置信息和/或调制与编码策略MCS表格配置信息;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包括: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所述基站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不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的CSI配置信息;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所述基站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的CSI配置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不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令为传输时间间隔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包括: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所述基站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预先设置的至少两种不同TTI帧结构中最短的TTI帧结构进行数据传输的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所述基站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所述至少两种不同TTI帧结构中非最短的TTI帧结构进行数据传输的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中最短的TTI帧结构;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中非最短的TTI帧结构。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令为重复次数信息;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包括: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所述基站确定用于指示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的重复次数信息;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所述基站确定用于指示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不大于1的重复次数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所述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配置对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的传输,所述对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的传输使用时间和/或频率上连续的资源,或者时间和/或频率上不连续的资源。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用户设备的SNR值大于或大于等于预先设置的第一门限值且小于或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三门限值时,所述基站更新对所述用户设备配置的重传次数,并采用更新后的重传次数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更新后的重传次数大于所述预先设置的重传次数。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的第一信令;其中,所述反馈方式包括:反馈HARQ反馈信息,或者,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所述第一信令隐式指示所述HARQ的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令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或者媒体接入控制MAC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令为调制编码方案MCS指示信息;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MCS索引值或MCS索引值对应的传输块大小TBS索引值;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包括:
当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的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二门限值时,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令为信道状态信息CSI配置信息,其中,所述CSI配置信息为CQI表格配置信息和/或MCS表格配置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包括:
当所述CSI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不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时,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
当所述CSI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时,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令为传输时间间隔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包括:
当所述TTI帧结构配置信息指示预先设置的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中最短的TTI帧结构时,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令为重复次数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包括:
当所述重复次数信息指示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时,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反馈方式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用户设备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其中,所述反馈方式包括:反馈HARQ反馈信息,或者,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
第一信令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确定的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其中,所述第一信令隐式指示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令确定单元确定的第一信令,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信噪比SNR值;
当所述用户设备的SNR值小于或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一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反馈HARQ反馈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信噪比SNR值,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质量指示CQI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SNR值;或者,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SNR值。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令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或者媒体接入控制MAC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令为调制编码方案MCS指示信息;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MCS索引值或MCS索引值对应的传输块大小TBS索引值;
所述第一信令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MCS指示信息,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的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二门限值;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MCS指示信息,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的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的传输块大小是根据误块率BLER的目标值确定的,所述BLER的目标值小于0.1。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令为信道状态信息CSI配置信息;其中,所述CSI配置信息为信道质量指示CQI表格配置信息和/或调制与编码策略MCS表格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信令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不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的CSI配置信息;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的CSI配置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一配置单元,用于当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不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当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令为传输时间间隔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信令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预先设置的至少两种不同TTI帧结构中最短的TTI帧结构进行数据传输的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所述至少两种不同TTI帧结构中非最短的TTI帧结构进行数据传输的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二配置单元,用于当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中最短的TTI帧结构;当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中非最短的TTI帧结构。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令为重复次数信息;
所述第一信令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的重复次数信息;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不大于1的重复次数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三配置单元,用于当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向所述用户设备配置对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的传输,所述对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的传输使用时间和/或频率上连续的资源,或者时间和/或频率上不连续的资源。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还包括:
重传次数更新单元,用于当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用户设备的SNR值大于或大于等于预先设置的第一门限值且小于或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三门限值时,更新对所述用户设备配置的重传次数,并采用更新后的重传次数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更新后的重传次数大于所述预先设置的重传次数。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第一信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的第一信令;其中,所述反馈方式包括:反馈HARQ反馈信息,或者,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所述第一信令隐式指示所述HARQ的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反馈方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令接收单元接收的第一信令,确定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令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或者媒体接入控制MAC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令为调制编码方案MCS指示信息;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MCS索引值或MCS索引值对应的传输块大小TBS索引值;
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的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二门限值时,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令为信道状态信息CSI配置信息,其中,所述CSI配置信息为CQI表格配置信息和/或MCS表格配置信息;
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CSI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不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时,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
当所述CSI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时,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令为传输时间间隔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TTI帧结构配置信息指示预先设置的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中最短的TTI帧结构时,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令为重复次数信息;
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重复次数信息指示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时,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处理器,用于确定用户设备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其中,所述反馈方式包括:反馈HARQ反馈信息,或者,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所述第一信令隐式指示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发射器,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确定用户设备的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包括:
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信噪比SNR值;
当所述用户设备的SNR值小于或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一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反馈HARQ反馈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信噪比SNR值,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质量指示CQI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SNR值;或者,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SNR值。
结合第五方面、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令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或者媒体接入控制MAC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
结合第五方面、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令为调制编码方案MCS指示信息;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MCS索引值或MCS索引值对应的传输块大小TBS索引值;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包括: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MCS指示信息,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的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二门限值;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MCS指示信息,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的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的传输块大小是根据误块率BLER的目标值确定的,所述BLER的目标值小于0.1。
结合第五方面、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令为信道状态信息CSI配置信息;其中,所述CSI配置信息为信道质量指示CQI表格配置信息和/或调制与编码策略MCS表格配置信息;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包括: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不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的CSI配置信息;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的CSI配置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之前,还用于: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不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
结合第五方面、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令为传输时间间隔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包括: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预先设置的至少两种不同TTI帧结构中最短的TTI帧结构进行数据传输的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所述至少两种不同TTI帧结构中非最短的TTI帧结构进行数据传输的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之前,还用于: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中最短的TTI帧结构;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中非最短的TTI帧结构。
结合第五方面、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令为重复次数信息;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包括: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的重复次数信息;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不大于1的重复次数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之前,还用于: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向所述用户设备配置对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的传输,所述对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的传输使用时间和/或频率上连续的资源,或者时间和/或频率上不连续的资源。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当所述用户设备的SNR值大于或大于等于预先设置的第一门限值且小于或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三门限值时,更新对所述用户设备配置的重传次数,并采用更新后的重传次数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更新后的重传次数大于所述预先设置的重传次数。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的第一信令;其中,所述反馈方式包括:反馈HARQ反馈信息,或者,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所述第一信令隐式指示所述HARQ的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令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或者媒体接入控制MAC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令为调制编码方案MCS指示信息;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MCS索引值或MCS索引值对应的传输块大小TBS索引值;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包括:
当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的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二门限值时,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令为信道状态信息CSI配置信息,其中,所述CSI配置信息为CQI表格配置信息和/或MCS表格配置信息;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包括:
当所述CSI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不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时,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
当所述CSI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时,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令为传输时间间隔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包括:
当所述TTI帧结构配置信息指示预先设置的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中最短的TTI帧结构时,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令为重复次数信息;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包括:
当所述重复次数信息指示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时,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基站和用户设备,其中:
所述基站,用于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令;其中,所述第一信令隐式指示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所述反馈方式包括:反馈HARQ反馈信息,或者,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信令;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确定用户设备的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并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信令,以便用户设备根据该第一信令确定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其中,反馈方式包括:反馈HARQ反馈信息,或者,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这样,当用户设备确定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用户设备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时,便不再向基站发送ACK/NACK,从而使得基站减少误检的情况,从而减小上行链路中的HARQ反馈信息给网络性能带来的损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1符号数据传输的RTT时延图;
图2为1符号TTI的上行ACK反馈对1符号TTI的下行PDSCH传输性能的影响的链路仿真结果图;
图3为对1符号TTI的ACK传输性能曲线;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侧实施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侧实施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HARQ反馈信息给网络性能带来较大损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案,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基站确定用户设备的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并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信令,以便用户设备根据该第一信令确定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其中,反馈方式包括:反馈HARQ反馈信息,或者,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这样,当用户设备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用户设备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时,用户设备便不再向基站发送ACK/NACK,使基站避免发生误检,从而减小上行链路中的HARQ反馈信息给网络性能带来的损失。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不矛盾的情况下,以下各实施例可以互相引用。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可称之为终端(Terminal)、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等,该用户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例如,用户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等,例如,用户设备还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音和/或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基站”)、微微基站、接入站点(Access Point,AP)或传输站点(Transmission Point,TP)等,本发明对此并不限定。但为描述方便,下述实施例将以基站和用户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为1符号TTI的上行ACK反馈对1符号TTI的下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传输性能的影响的链路仿真结果图,其中,横轴坐标为UE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纵轴坐标为UE吞吐量(Throughput),图2中给出了在三种不同场景下对下行数据的仿真,即eNB传输下行数据给UE。
参照图2所示:
曲线Normal为在第一种假设条件下对UE吞吐量的统计曲线。
第一种假设条件为:
正常的自适应调制编码(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AMC),即按照第一次传输的目标误块率(Block Error Rate,BLER)是0.1为该UE的下行数据传输选择调制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对该UE的下行数据传输,如果第一次传输解调失败,基站可以进行重传,同一个数据包最多允许4次传输;理想ACK反馈(即UE接收eNB发送的下行数据,解调译码后反馈给eNB的ACK/NACK不存在被基站误检的情况)。
曲线Method 1为在第二种假设条件下对UE吞吐量的统计曲线。
第二种假设条件为:
正常的AMC,同一个数据包最多允许20次传输,非理想ACK反馈(即UE接收eNB发送的下行数据,解调译码后反馈给eNB的ACK/NACK存在基站误检的情况,比如一部分UE反馈的ACK被基站误检为NACK。非理想ACK反馈的建模是和1符号TTI的ACK传输性能曲线相关的,如图3所示,为对1符号TTI的ACK传输性能曲线,其中,横轴坐标为UE的SNR,纵轴坐标为ACK的误检概率(Probability),在图3中有三条曲线,其中“☆”对应的曲线为用户设备发送了ACK而基站未检测到该ACK的概率曲线,“○”对应的曲线为用户设备发送了ACK而基站检测到NACK的概率曲线,“×”对应的曲线为用户设备发送了NACK而基站检测到了ACK的概率曲线。参照“☆”对应的曲线,在假设满足虚警的情况下,1符号TTI的ACK反馈在0dB时ACK的误检概率为0.15,在2dB时ACK的误检概率为0.065,在4dB时ACK的误检概率为0.03,在6dB时ACK的误检概率为0.013。其中,以假设满足虚警的情况下,1符号TTI的ACK反馈在2dB时ACK的误检概率为0.065为例,那么基站在2dB时收到UE反馈的ACK有0.065的概率没有被基站正确检测,在基站误检的情况下,即使UE在前一次传输已经正确对数据包进行译码,基站仍然会对该数据包进行重传)。
曲线Method 2为在第三种假设条件下对UE吞吐量的统计曲线。
第三种假设条件为:
保守的AMC(即按照第一次传输的目标误块率小于0.1为该UE的下行数据传输选择MCS,具体实现方法可以为将MCS选择的门限调高2dB,或者将选择的MCS降阶后进行数据调度),没有重传(因为初传BLER很低,基站可以假设UE一次传输就能正确译码),理想ACK反馈。
由上述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曲线Normal几乎是曲线method 1和曲线method 2的曲线的外包络。
因此,根据上述仿真结果图,在低SNR(例如小于2dB)时,可以令用户设备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从而减小上行链路中的HARQ反馈信息的误检给网络性能带来的损失;在中SNR(例如2dB-8dB)时,可以配置较多的重传次数,通过HARQ增益来减小上行链路中的HARQ反馈信息的误检给网络性能带来的损失;而当高SNR(例如大于8dB)时,由于这时上行链路中的HARQ反馈信息的性能能被保证,可以不进行额外处理。
基于上述分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侧实施的信息处理方法,如图4所示,为该方法的实现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基站确定用户设备的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其中,反馈方式包括:反馈HARQ反馈信息,或者,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
可选的,该步骤41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
基站确定用户设备的SNR值;
可选的,所述SNR值是用户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信道的SNR值,基站可以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来确定用户设备的SNR值。可选的,所述SNR值是用户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信道的SNR值,基站可以根据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比如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和/或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等等)来确定用户设备的SNR值。
当用户设备的SNR值小于或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一门限值时,基站确定该用户设备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基站确定该用户设备反馈HARQ反馈信息。
也就是说,当用户设备的SNR值小于第一门限值时,基站确定该用户设备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当用户设备的SNR值不小于第一门限值时,基站确定该用户设备反馈HARQ反馈信息。
或者当用户设备的SNR值不大于第一门限值时,基站确定该用户设备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当用户设备的SNR值大于第一门限值时,基站确定该用户设备反馈HARQ反馈信息。
可选的,当用户设备的SNR值大于或不小于预先设置的第一门限值且小于或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三门限值时,基站可以更新对用户设备配置的重传次数,并采用更新后的重传次数对用户设备进行下行PDSCH传输;其中,更新后的重传次数大于预先设置的重传次数。
可选的,根据上述图2的仿真结果,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门限值可以是2dB,第三门限值可以是8dB。
步骤42,基站根据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其中,第一信令隐式指示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信令是不直接指示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的。
可选的,第一信令可以为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或者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
可选的,第一信令可以为MCS指示信息,该MCS指示信息可以指示MCS索引值或MCS索引值对应的传输块大小(Transport Block Size,TBS)索引值。
则步骤42可以具体包括:
当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基站确定MCS指示信息,该MCS指示信息所指示的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二门限值。
可选的,在这种情况下,基站确定的MCS指示信息指示的TBS索引值是根据误块率(Block Error Rate,BLER)的目标值确定的,BLER的目标值小于0.1。之所以将BLER的目标值修改为小于0.1,目的是通过提高初传成功率来使UE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
当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基站确定MCS指示信息,该MCS指示信息所指示的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大于第二门限值。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42也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
当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基站确定MCS指示信息,该MCS指示信息所指示的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小于预先设置的第二门限值;
当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基站确定MCS指示信息,该MCS指示信息所指示的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不小于第二门限值。
可选的,第一信令还可以为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配置信息;其中,CSI配置信息为CQI表格配置信息和/或调制与编码策略MCS表格配置信息;
则步骤42可以具体包括:
当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基站确定用于指示用户设备使用不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的CSI配置信息;
当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基站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的CSI配置信息。
可选的,在这种情况下,基站根据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之前,还可以包括:
当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用户设备配置不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
当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用户设备配置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
可选的,第一信令还可以为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所述TTI帧结构配置信息可以是用户设备进行下行数据接收的帧结构配置信息和/或用户设备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帧结构配置信息。
则步骤42可以具体包括:
当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基站确定用于指示用户设备使用预先设置的至少两种不同TTI帧结构中最短的TTI帧结构进行数据传输的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当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基站确定用于指示用户设备使用所述至少两种不同TTI帧结构中非最短的TTI帧结构进行数据传输的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可选的,在这种情况下,基站根据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之前,还可以包括:
当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中最短的TTI帧结构;
当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中非最短的TTI帧结构。
可选的,第一信令还可以为重复次数信息;
则步骤42可以具体包括:
当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基站确定用于指示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的重复次数信息;
当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基站确定用于指示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不大于1的重复次数信息。
可选的,在这种情况下,基站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基站向用户设备配置对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的传输,对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的传输使用时间和/或频率上连续的资源,或者时间和/或频率上不连续的资源。可选的,该时间和/或频率上连续的资源,或者时间和/或频率上不连续的资源是基站预定义的。
步骤42中,可选的,第一信令是根据每个用户设备确定的。
步骤42中,可选的,第一信令是根据每个资源组确定的。具体的,所述资源组可以是子帧、子帧集合、载波、载波集合、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资源块集合、CSI进程或CSI进程集合、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Resource,CSI-RS)或CSI-RS集合、接入点或接入点集合。具体的,载波可以是指成员载波(Component Carrier,CC);接入点可以指小区对应的基站、射频拉远单元(Remote RadioUnit,RRU)、射频拉远前端(Remote Radio Head,RRH)、宏小区、小小区、微小区、家庭基站等。
步骤43,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信令,用于用户设备根据第一信令确定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其中,如果第一信令是根据每个用户设备确定的,则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信令时,可以是向每个用户设备分别发送确定出的第一信令;如果第一信令是根据每个资源组确定的,则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信令时,可以是向每个用户设备分别发送确定出的第一信令,也可以是利用公共信道向所有用户设备发送确定出的第一信令。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确定用户设备的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并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信令,以便用户设备根据根据该第一信令确定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其中,反馈方式包括:反馈HARQ反馈信息,或者,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这样,当用户设备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用户设备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时,用户设备便不再向基站发送ACK/NACK,使基站避免发生误检,从而减小上行链路中的HARQ反馈信息给网络性能带来的损失。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侧实施的信息处理方法,如图5所示,为该方法的实现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确定用户设备的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的第一信令;其中,反馈方式包括:反馈HARQ反馈信息,或者,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第一信令隐式指示HARQ的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可选的,第一信令可以为RRC信令或者MAC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
步骤52,用户设备根据第一信令,确定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可选的,第一信令可以为MCS指示信息;
则步骤52可以具体包括:
当MCS指示信息所指示的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二门限值时,用户设备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用户设备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或者,当MCS指示信息所指示的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小于第二门限值时,用户设备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用户设备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可选的,第一信令还可以为CSI配置信息,其中,CSI配置信息为CQI表格配置信息和/或MCS表格配置信息;
则步骤52可以具体包括:
当CSI配置信息指示用户设备使用不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时,用户设备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
当CSI配置信息指示用户设备使用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时,用户设备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可选的,第一信令还可以为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所述TTI帧结构配置信息可以是用户设备进行下行数据接收的帧结构配置信息和/或用户设备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帧结构配置信息。
则步骤52可以具体包括:
当TTI帧结构配置信息指示用户设备使用预先设置的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中最短的TTI帧结构进行数据传输时,用户设备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用户设备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可选的,第一信令还可以为重复次数信息;
则步骤52可以具体包括:
当重复次数信息指示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时,用户设备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用户设备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接收到基站发送的用于确定用户设备的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的第一信令,并根据该第一信令确定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其中,反馈方式包括:反馈HARQ反馈信息,或者,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这样,当用户设备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用户设备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时,便不再向基站发送ACK/NACK,从而使基站避免发生误检,从而减小上行链路中的HARQ反馈信息给网络性能带来的损失。
基于上述发明原理,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当第一信令为MCS指示信息时,具体可以分为下述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
基站预先设置第二门限值,当基站发送给用户设备的MCS指示信息所指示的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不大于第二门限值时,该MCS指示信息隐式指示该用户设备不对该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对应的数据包进行HARQ反馈;否则,该MCS指示信息隐式指示该用户设备对该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对应的数据包进行HARQ反馈。
具体地,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发送的SRS和/或DMRS等上行参考信号确定出该用户设备的上行SNR值,当该用户设备的上行SNR值小于或不大于第一门限值时,基站对该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传输进行保守调度。例如假设基站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CQI确定该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传输应使用的MCS索引值为j,那么基站对该MCS索引值进行降阶得到MCS索引值为(j-k),其中k等于1或者2。当(j-k)或(j-k)指示的TBS索引值大于第二门限值时,基站使用隐式指示该用户设备不进行HARQ反馈的最大的MCS索引值对该用户设备调度下行数据传输;否则,基站使用MCS索引值为(j-k)对该用户设备调度下行数据传输。通过这种保守调度,基站对该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传输放弃重传,基站通过提高初传成功率可以假定该用户设备正确接收下行数据而不需要进行上行链路中的HARQ反馈,从而减小上行链路中的HARQ反馈信息给网络性能带来的损失。
第二种情况:
现有LTE系统中的CQI表格是根据目标BLER为0.1制定的。在第二种情况中,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的MCS指示信息是根据预先设置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确定的。其中,在预先设置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中,在低SNR区域设定较低的目标BLER,比如0.01,而中高SNR区域保持原目标BLER(即0.1)不变。当基站发送给用户设备的MCS指示信息或MCS指示信息指示的MCS等级对应的目标BLER较低时,该MCS指示信息隐式指示该用户设备不对该MCS对应的数据包进行HARQ反馈;否则,该MCS指示信息隐式指示该用户设备对该MCS对应的数据包进行HARQ反馈。
下述表1给出了一种CQI表格。需要说明的是,下述CQI表格中不同目标BLER(Target BLER)的切换点对应的SNR值可以根据仿真结果来确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图2中的仿真结果,切换点为1-3dB。
另外,下述表1和表2中的SNR范围(SNR range)、Target BLER、ACK反馈(ACKfeedback)可以不是表格中必须的列。
表1:
相应的,MCS表格可以根据CQI表格来确定的,表2给出了根据表1的CQI表格确定的MCS表格。当基站在调度用户设备时,基站使用的MCS index(MCS索引)对应的目标BLER值隐含指示了用户设备是否需要进行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以表2为例,当MCS index不大于8时,不进行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
表2:
具体地,基站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CQI确定出该用户设备的下行SNR值和/或根据用户设备发送的SRS和/或DMRS等上行参考信号确定出该用户设备的上行SNR值,当该用户设备的上述至少一个SNR值小于或不大于第一门限值时,基站对该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传输进行保守调度,以上述表2为例,基站使用不大于8的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对该用户设备调度下行数据传输。通过这种保守调度,基站对该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传输放弃重传,基站通过提高初传成功率可以假定该用户设备正确接收下行数据而不需要进行上行链路中的HARQ反馈,从而减小上行链路中的HARQ反馈信息给网络性能带来的损失。
实施例二
当第一信令为CSI配置信息时,其中,CSI配置信息可以为CQI表格配置信息,也可以为MCS表格配置信息,还可以为CQI表格配置信息和MCS表格配置信息。具体可以分下述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
具体的,基站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CQI确定出该用户设备的下行SNR值和/或根据用户设备发送的SRS和/或DMRS等上行参考信号确定出该用户设备的上行SNR值,当基站确定该用户设备的上述至少一个SNR值小于或不大于第一门限值时,确定用户设备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并为用户设备配置不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否则,基站确定用户设备反馈HARQ反馈信息,并为用户设备配置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然后,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CSI配置信息,以便用户设备根据CSI配置信息确定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当CSI配置信息指示用户设备使用不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时,用户设备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当CSI配置信息指示用户设备使用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时,用户设备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通过这种方式,基站对低SNR的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传输放弃重传。基站通过提高初传成功率可以假定该用户设备正确接收下行数据而不需要进行上行链路中的HARQ反馈,从而减小上行链路中的HARQ反馈信息给网络性能带来的损失。
以LTE标准为例,下述表3为现有的不包含256QAM的CQI表格,表4为现有的包含256QAM的CQI表格,表5为现有的不包含256QAM的MCS表格,表6为现有的包含256QAM的MCS表格。
表3:
表4:
表5:
表6:
第二种情况:
在设计CQI表格和/或MCS表格时,可以针对不同的目标BLER,设计至少两套CQI表格和/或MCS表格,例如根据现有LTE系统的目标BLER值0.1和小于现有目标BLER的BLER值,如0.01,分别设计CQI和/或MCS表格。
具体的,基站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CQI确定出该用户设备的下行SNR值和/或根据用户设备发送的SRS和/或DMRS等上行参考信号确定出该用户设备的上行SNR值,当基站确定该用户设备的上述至少一个SNR值小于或不大于第一门限值时,确定用户设备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并为用户设备配置目标BLER较低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否则,基站确定用户终端反馈HARQ反馈信息,并为用户设备配置目标BLER较高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然后,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CSI配置信息,以便用户设备根据CSI配置信息确定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当CSI配置信息指示用户设备使用目标BLER较低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时,用户设备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当CSI配置信息指示用户设备使用目标BLER较高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时,用户设备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通过这种方式,基站对低SNR的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传输放弃重传。基站通过提高初传成功率可以假定该用户设备正确接收下行数据而不需要进行上行链路中的HARQ反馈,从而减小上行链路中的HARQ反馈信息给网络性能带来的损失。
实施例三
当第一信令为TTI帧结构配置信息时,具体可以分下述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
TTI帧结构配置信息是为每个用户设备配置的信息。基站可以对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具体地,基站通知用户设备至少两个资源组,基站通知用户设备所述至少两个资源组分别对应的TTI帧结构配置信息。具体的,所述资源组可以是子帧、子帧集合、载波、载波集合、资源块、资源块集合、CSI进程或CSI进程集合、CSI-RS或CSI-RS集合、接入点或接入点集合。具体的,载波可以是指成员载波;接入点可以指小区对应的基站、RRU、RRH、宏小区、小小区、微小区、家庭基站等。
当基站对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时,正常情况下用户设备需要对接收到的根据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传输的下行数据进行反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多个上行HARQ反馈的冲突,基站可以预先定义用户设备对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中的第一TTI帧结构不进行反馈或者在冲突时不进行反馈。其中,所述第一帧结构可以是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中除最长TTI帧结构外的至少一个TTI帧结构;所述第一帧结构也可以是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中除最短TTI帧结构外的至少一个TTI帧结构;所述第一帧结构还可以是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中最短或最长的TTI帧结构。基站还可以根据用户设备在不同的TTI帧结构下上报的CQI确定出不同TTI帧结构下的SNR值,选出其中小于或不大于第一门限值的SNR值或最小的SNR值,该SNR值对应的TTI帧结构为第一帧结构。
以基站通知用户设备两个资源组,基站通知用户设备所述两个资源组分别对应的TTI帧结构配置信息,所述资源组是载波为例:
基站为UE配置两个载波,分别为载波A和载波B,基站通知UE载波A对应的TTI帧结构配置信息和载波B对应的TTI帧结构配置信息,假设载波A对应TTI长度为1ms的帧结构,载波B对应TTI长度为1个OFDM符号的帧结构。在UE对两种帧结构进行上行HARQ反馈或两种帧结构的上行HARQ反馈冲突时,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是基站预先定义对最短的TTI帧结构不进行HARQ反馈,那么UE对载波B上传输的下行数据不进行HARQ反馈。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是基站预先定义对最长的TTI帧结构不进行HARQ反馈,那么UE对载波A上传输的下行数据不进行HARQ反馈。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是基站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不同TTI帧结构上的CQI确定出不同TTI帧结构的SNR值,选出最小的SNR值,该SNR值对应的TTI帧结构不进行HARQ反馈,假设载波A是受到干扰较小的载波,例如相邻小区的载波是新类型的载波(新类型的载波的小区专有参考信号(cell 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CRS)较少或者没有CRS,因此产生的干扰比较小),载波B是干扰较大的载波,因此载波A上传输的信号的SINR较高,载波B上传输的信号的SINR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基站根据UE上报的不同TTI帧结构上的CQI确定出UE对载波B上的TTI帧结构不进行HARQ反馈,UE因为在载波B上上报的CQI比载波A上低,也可以确定对载波B上按1个OFDM符号长度传输的下行数据不进行HARQ反馈。
当UE被调度至少两个不同长度TTI的下行数据传输时,UE对不同长度TTI的下行数据都反馈上行HARQ信息可能会出现多个上行HARQ信息冲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消除或减轻多个上行HARQ反馈的冲突。
第二种情况:
TTI帧结构配置信息是为每个资源组配置的信息。基站可以对不同的资源组单独配置TTI帧结构,同一个资源组的用户设备有相同的TTI帧结构。具体的,所述资源组可以是子帧、子帧集合、载波、载波集合、资源块、资源块集合、CSI进程或CSI进程集合、CSI-RS或CSI-RS集合、接入点或接入点集合。具体的,载波可以是指成员载波;接入点可以指小区对应的基站、RRU、RRH、宏小区、小小区、微小区、家庭基站等。基站对资源组配置TTI帧结构时,可以预先定义用户设备对所述资源组对应的TTI帧结构进行反馈或者不进行反馈。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UE通过被配置的至少两个资源组的TTI帧结构配置信息来确定是否需要对该资源组的下行数据传输反馈上行HARQ信息,这种情况下要求UE需要支持至少两个资源组的下行接收。以资源组是载波,一共有两个资源组为例,假设系统中存在两个载波,分别为载波A和载波B,均可以为该UE服务,在UE接收两个载波上传输的数据的过程中,基站预定义该两个载波上长度较短的TTI帧结构对应的上行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长度较长的TTI帧结构对应的上行反馈HARQ反馈信息。例如,
1、载波A配置为short TTI帧结构,载波B配置为1ms TTI帧结构,则UE对载波A上接收的下行数据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对载波B上接收的下行数据反馈HARQ反馈信息。
2、载波A和载波B配置的TTI帧结构均为short TTI帧结构,其中,载波A配置为0.5ms的TTI帧结构,载波B配置为1个OFDM符号的TTI帧结构。UE对载波A上接收的下行数据反馈HARQ反馈信息,对载波B上接收的下行数据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基站为用户设备预先设置了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时,只要设置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对应的不同的HARQ反馈方式即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对应哪种HARQ反馈方式可以不作限定。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只支持一个资源组的UE,基站可以假定其总是进行HARQ反馈或者不进行HARQ反馈或者基站用显示信令通知UE是否要进行HARQ反馈。
当UE被调度至少两个不同长度TTI的下行数据传输时,UE对不同长度TTI的下行数据都反馈上行HARQ信息可能会出现多个上行HARQ信息冲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消除或减轻多个上行HARQ反馈的冲突。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基站对不同的资源组单独配置TTI帧结构,并预定义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对应的不同的HARQ反馈方式。以资源组是载波,一共有两个资源组为例,假设系统中存在两个载波,分别为载波A和载波B,载波A配置为short TTI帧结构,载波B配置为1ms TTI帧结构,基站预定义short TTI帧结构对应的上行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1msTTI帧结构对应的上行反馈HARQ反馈信息。当UE被配置载波A的数据传输时,对应的上行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当UE被配置载波B的数据传输时,对应的上行反馈HARQ反馈信息。这种方式对于只支持一个资源组的UE同样适用。
实施例四
当第一信令为重复次数信息时,具体流程如下:
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发送的SRS和/或DMRS等上行参考信号确定出该用户设备的上行SNR值,当该用户设备的上行SNR值小于或不大于第一门限值时,基站对用户设备的下行传输采用多次盲重传的方式,即当基站确定用户设备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基站向用户设备配置对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的传输,其中,对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的传输使用时间和/或频率上连续的资源,或者时间和/或频率上不连续的资源。而用户设备确定出重复次数信息指示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时,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用户设备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通过基站对同一个数据包盲重传的方式,UE可以对同一个数据包进行合并,提高该数据包的解调SNR,从而提高该数据包的传输成功率。基站假定该UE可以正确接收该数据包而不需要进行上行链路中的HARQ反馈,从而减小上行链路中的HARQ反馈信息给网络性能带来的损失。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分别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信息处理方法的基站和用户设备以及一种信息处理系统,由于上述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基站侧实施的信息处理方法和用户设备侧实施的信息处理方法相似,因此上述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反馈方式确定单元61,用于确定用户设备的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其中,所述反馈方式包括:反馈HARQ反馈信息,或者,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
第一信令确定单元62,用于根据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61确定的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其中,所述第一信令隐式指示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发送单元63,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令确定单元62确定的第一信令,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可选的,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61,可以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信噪比SNR值;
当所述用户设备的SNR值小于或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一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反馈HARQ反馈信息。
也就是说,当用户设备的SNR值小于第一门限值时,基站确定该用户设备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当用户设备的SNR值不小于第一门限值时,基站确定该用户设备反馈HARQ反馈信息。
或者当用户设备的SNR值不大于第一门限值时,基站确定该用户设备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当用户设备的SNR值大于第一门限值时,基站确定该用户设备反馈HARQ反馈信息。
可选的,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61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信噪比SNR值,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CQI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SNR值;或者,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SNR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令可以为RRC信令或者MAC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令可以为MCS指示信息;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MCS索引值或MCS索引值对应的传输块大小TBS索引值;
则第一信令确定单元62,可以具体用于: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MCS指示信息,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的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二门限值;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MCS指示信息,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的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可选的,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的传输块大小是根据误块率BLER的目标值确定的,所述BLER的目标值小于0.1。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令可以为信道状态信息CSI配置信息;其中,所述CSI配置信息为信道质量指示CQI表格配置信息和/或调制与编码策略MCS表格配置信息;
则第一信令确定单元62可以具体用于: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不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的CSI配置信息;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的CSI配置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基站还可以包括:
第一配置单元64,用于当所反馈方式确定单元61确定的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不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当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61确定的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令可以为传输时间间隔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所述TTI帧结构配置信息可以是用户设备进行下行数据接收的帧结构配置信息和/或用户设备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帧结构配置信息。
则所述第一信令确定单元62可以具体用于: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预先设置的至少两种不同TTI帧结构中最短的TTI帧结构进行数据传输的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所述至少两种不同TTI帧结构中非最短的TTI帧结构进行数据传输的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基站还可以包括:
第二配置单元65,用于当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61确定的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中最短的TTI帧结构;当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61确定的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中非最短的TTI帧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令可以为重复次数信息;
则所述第一信令确定单元62可以具体用于: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的重复次数信息;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不大于1的重复次数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基站还可以包括:
第三配置单元66,用于当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61确定的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向所述用户设备配置对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的传输,所述对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的传输使用时间和/或频率上连续的资源,或者时间和/或频率上不连续的资源。
可选的,所述基站还可以包括:
重传次数更新单元67,用于当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61确定的用户设备的SNR值大于或大于等于预先设置的第一门限值且小于或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三门限值时,更新对所述用户设备配置的重传次数,并采用更新后的重传次数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更新后的重传次数大于所述预先设置的重传次数。
为了描述的方便,以上各部分按照功能划分为各模块(或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把各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硬件中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站可以实现本发明图4所示实施例的流程。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基站,如图7所示,为该基站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包括处理器71和发射器72,其中:
处理器71,用于确定用户设备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其中,所述反馈方式包括:反馈HARQ反馈信息,或者,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所述第一信令隐式指示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发射器72,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71确定用户设备的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可以包括:
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信噪比SNR值;
当所述用户设备的SNR值小于或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一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反馈HARQ反馈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71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信噪比SNR值,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质量指示CQI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SNR值;或者,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SNR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令可以为RRC信令或者MAC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令可以为MCS指示信息;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MCS索引值或MCS索引值对应的传输块大小TBS索引值;
则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可以包括: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MCS指示信息,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的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二门限值;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MCS指示信息,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的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可选的,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的传输块大小是根据误块率BLER的目标值确定的,所述BLER的目标值小于0.1。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令可以为CSI配置信息;其中,所述CSI配置信息为信道质量指示CQI表格配置信息和/或调制与编码策略MCS表格配置信息;
则所述处理器71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可以包括: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不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的CSI配置信息;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的CSI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71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之前,还可以用于: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不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令可以为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则所述处理器71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可以包括: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预先设置的至少两种不同TTI帧结构中最短的TTI帧结构进行数据传输的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所述至少两种不同TTI帧结构中非最短的TTI帧结构进行数据传输的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71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之前,还可以用于: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中最短的TTI帧结构;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中非最短的TTI帧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令可以为重复次数信息;
则所述处理器71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可以包括: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的重复次数信息;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不大于1的重复次数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71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之前,还可以用于: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向所述用户设备配置对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的传输,所述对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的传输使用时间和/或频率上连续的资源,或者时间和/或频率上不连续的资源。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71还可以用于:
当所述用户设备的SNR值大于或大于等于预先设置的第一门限值且小于或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三门限值时,更新对所述用户设备配置的重传次数,并采用更新后的重传次数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更新后的重传次数大于所述预先设置的重传次数。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第一信令接收单元8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的第一信令;其中,所述反馈方式包括:反馈HARQ反馈信息,或者,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所述第一信令隐式指示所述HARQ的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反馈方式确定单元8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令接收单元接收的第一信令,确定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令可以为RRC信令或者MAC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令可以为MCS指示信息;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MCS索引值或MCS索引值对应的传输块大小TBS索引值;
则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82,可以具体用于:
当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的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二门限值时,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令可以为CSI配置信息,其中,所述CSI配置信息为CQI表格配置信息和/或MCS表格配置信息;
则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82,可以具体用于:
当所述CSI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不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时,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
当所述CSI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时,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令可以为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则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82,可以具体用于:
当所述TTI帧结构配置信息指示预先设置的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中最短的TTI帧结构时,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令可以为重复次数信息;
则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82,可以具体用于:
当所述重复次数信息指示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时,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为了描述的方便,以上各部分按照功能划分为各模块(或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把各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硬件中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可以实现本发明图5所示实施例的流程。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用户设备,如图9所示,为该用户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包括接收器91和处理器92,其中:
接收器9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的第一信令;其中,所述反馈方式包括:反馈HARQ反馈信息,或者,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所述第一信令隐式指示所述HARQ的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处理器9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令可以为RRC信令或者MAC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令可以为MCS指示信息;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MCS索引值或MCS索引值对应的传输块大小TBS索引值;
则所述处理器92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可以包括:
当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的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二门限值时,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令可以为CSI配置信息,其中,所述CSI配置信息为CQI表格配置信息和/或MCS表格配置信息;
所述处理器92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可以包括:
当所述CSI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不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时,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
当所述CSI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时,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令可以为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则所述处理器92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可以包括:
当所述TTI帧结构配置信息指示预先设置的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中最短的TTI帧结构时,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令可以为重复次数信息;
则所述处理器92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可以包括:
当所述重复次数信息指示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时,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如图1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基站101和用户设备102,其中:
所述基站101,用于确定所述用户设备102的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对应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41);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对应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42);向所述用户设备102发送所述第一信令(对应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43);其中,所述第一信令隐式指示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所述反馈方式包括:反馈HARQ反馈信息,或者,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102,用于接收所述基站101发送的所述第一信令(对应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51);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对应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51)。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52)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确定用户设备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其中,所述反馈方式包括:反馈HARQ反馈信息,或者,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其中,所述第一信令隐式指示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所述第一信令为调制编码方案MCS指示信息;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MCS索引值或MCS索引值对应的传输块大小TBS索引值;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包括: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所述基站确定MCS指示信息,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的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二门限值;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所述基站确定MCS指示信息,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的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确定用户设备的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包括: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信噪比SNR值;
当所述用户设备的SNR值小于或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一门限值时,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反馈HARQ反馈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SNR值,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质量指示CQI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SNR值;或者,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SNR值。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或者媒体接入控制MAC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的传输块大小是根据误块率BLER的目标值确定的,所述BLER的目标值小于0.1。
6.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令为信道状态信息CSI配置信息;其中,所述CSI配置信息为信道质量指示CQI表格配置信息和/或调制与编码策略MCS表格配置信息;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包括: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所述基站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不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的CSI配置信息;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所述基站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的CSI配置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不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
8.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令为传输时间间隔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包括: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所述基站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预先设置的至少两种不同TTI帧结构中最短的TTI帧结构进行数据传输的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所述基站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所述至少两种不同TTI帧结构中非最短的TTI帧结构进行数据传输的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中最短的TTI帧结构;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中非最短的TTI帧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令为重复次数信息;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包括: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所述基站确定用于指示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的重复次数信息;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所述基站确定用于指示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不大于1的重复次数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所述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配置对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的传输,所述对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的传输使用时间和/或频率上连续的资源,或者时间和/或频率上不连续的资源。
12.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用户设备的SNR值大于或大于等于预先设置的第一门限值且小于或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三门限值时,所述基站更新对所述用户设备配置的重传次数,并采用更新后的重传次数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更新后的重传次数大于所述预先设置的重传次数。
1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的第一信令;其中,所述反馈方式包括:反馈HARQ反馈信息,或者,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所述第一信令隐式指示所述HARQ的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所述第一信令为调制编码方案MCS指示信息;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MCS索引值或MCS索引值对应的传输块大小TBS索引值;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包括:
当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的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二门限值时,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或者媒体接入控制MAC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令为信道状态信息CSI配置信息,其中,所述CSI配置信息为CQI表格配置信息和/或MCS表格配置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包括:
当所述CSI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不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时,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
当所述CSI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时,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令为传输时间间隔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包括:
当所述TTI帧结构配置信息指示预先设置的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中最短的TTI帧结构时,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为重复次数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包括:
当所述重复次数信息指示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时,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18.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馈方式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用户设备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其中,所述反馈方式包括:反馈HARQ反馈信息,或者,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
第一信令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确定的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其中,所述第一信令隐式指示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令确定单元确定的第一信令,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所述第一信令为调制编码方案MCS指示信息;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MCS索引值或MCS索引值对应的传输块大小TBS索引值;
所述第一信令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MCS指示信息,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的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二门限值;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MCS指示信息,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的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信噪比SNR值;
当所述用户设备的SNR值小于或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一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反馈HARQ反馈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信噪比SNR值,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质量指示CQI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SNR值;或者,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SNR值。
21.如权利要求18-20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或者媒体接入控制MAC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的传输块大小是根据误块率BLER的目标值确定的,所述BLER的目标值小于0.1。
23.如权利要求18-20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令为信道状态信息CSI配置信息;其中,所述CSI配置信息为信道质量指示CQI表格配置信息和/或调制与编码策略MCS表格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信令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不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的CSI配置信息;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的CSI配置信息。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一配置单元,用于当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不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当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
25.如权利要求18-20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令为传输时间间隔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信令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预先设置的至少两种不同TTI帧结构中最短的TTI帧结构进行数据传输的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所述至少两种不同TTI帧结构中非最短的TTI帧结构进行数据传输的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二配置单元,用于当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中最短的TTI帧结构;当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中非最短的TTI帧结构。
27.如权利要求18-20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令为重复次数信息;
所述第一信令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的重复次数信息;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不大于1的重复次数信息。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三配置单元,用于当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向所述用户设备配置对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的传输,所述对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的传输使用时间和/或频率上连续的资源,或者时间和/或频率上不连续的资源。
29.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重传次数更新单元,用于当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用户设备的SNR值大于或大于等于预先设置的第一门限值且小于或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三门限值时,更新对所述用户设备配置的重传次数,并采用更新后的重传次数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更新后的重传次数大于所述预先设置的重传次数。
30.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信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的第一信令;其中,所述反馈方式包括:反馈HARQ反馈信息,或者,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所述第一信令隐式指示所述HARQ的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反馈方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令接收单元接收的第一信令,确定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所述第一信令为调制编码方案MCS指示信息;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MCS索引值或MCS索引值对应的传输块大小TBS索引值;
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的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二门限值时,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或者媒体接入控制MAC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
32.如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令为信道状态信息CSI配置信息,其中,所述CSI配置信息为CQI表格配置信息和/或MCS表格配置信息;
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CSI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不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时,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
当所述CSI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时,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33.如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令为传输时间间隔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TTI帧结构配置信息指示预先设置的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中最短的TTI帧结构时,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34.如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令为重复次数信息;
所述反馈方式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重复次数信息指示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时,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35.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确定用户设备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其中,所述反馈方式包括:反馈HARQ反馈信息,或者,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所述第一信令隐式指示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发射器,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所述第一信令为调制编码方案MCS指示信息;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MCS索引值或MCS索引值对应的传输块大小TBS索引值;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包括: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MCS指示信息,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的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二门限值;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MCS指示信息,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的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确定用户设备的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包括:
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信噪比SNR值;
当所述用户设备的SNR值小于或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一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反馈HARQ反馈信息。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信噪比SNR值,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质量指示CQI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SNR值;或者,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SNR值。
38.如权利要求35-37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或者媒体接入控制MAC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
39.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的传输块大小是根据误块率BLER的目标值确定的,所述BLER的目标值小于0.1。
40.如权利要求35-37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令为信道状态信息CSI配置信息;其中,所述CSI配置信息为信道质量指示CQI表格配置信息和/或调制与编码策略MCS表格配置信息;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包括: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不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的CSI配置信息;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的CSI配置信息。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之前,还用于: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不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
42.如权利要求35-37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令为传输时间间隔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包括: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预先设置的至少两种不同TTI帧结构中最短的TTI帧结构进行数据传输的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所述至少两种不同TTI帧结构中非最短的TTI帧结构进行数据传输的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之前,还用于: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中最短的TTI帧结构;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中非最短的TTI帧结构。
44.如权利要求35-37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令为重复次数信息;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包括: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的重复次数信息;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用于指示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不大于1的重复次数信息。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之前,还用于:
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向所述用户设备配置对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的传输,所述对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的传输使用时间和/或频率上连续的资源,或者时间和/或频率上不连续的资源。
46.如权利要求36或3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当所述用户设备的SNR值大于或大于等于预先设置的第一门限值且小于或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三门限值时,更新对所述用户设备配置的重传次数,并采用更新后的重传次数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更新后的重传次数大于所述预先设置的重传次数。
47.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的第一信令;其中,所述反馈方式包括:反馈HARQ反馈信息,或者,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所述第一信令隐式指示所述HARQ的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所述第一信令为调制编码方案MCS指示信息;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MCS索引值或MCS索引值对应的传输块大小TBS索引值;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包括:
当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的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二门限值时,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或者媒体接入控制MAC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
49.如权利要求47或4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令为信道状态信息CSI配置信息,其中,所述CSI配置信息为CQI表格配置信息和/或MCS表格配置信息;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包括:
当所述CSI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不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时,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
当所述CSI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使用包含256QAM的CQI表格和/或MCS表格时,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50.如权利要求47或4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令为传输时间间隔TTI帧结构配置信息;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包括:
当所述TTI帧结构配置信息指示预先设置的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TTI帧结构中最短的TTI帧结构时,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51.如权利要求47或4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令为重复次数信息;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包括:
当所述重复次数信息指示同一个传输数据块的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时,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52.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和用户设备,其中:
所述基站,用于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根据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第一信令;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令;其中,所述第一信令隐式指示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所述反馈方式包括:反馈HARQ反馈信息,或者,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
所述第一信令为调制编码方案MCS指示信息;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MCS索引值或MCS索引值对应的传输块大小TBS索引值;
所述基站用于: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MCS指示信息,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的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二门限值;当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反馈HARQ反馈信息时,确定MCS指示信息,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的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所述用户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信令;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所述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
所述用户设备用于:当所述MCS指示信息指示的MCS索引值或TBS索引值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二门限值时,确定不反馈HARQ反馈信息;否则,确定反馈HARQ反馈信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5/087863 WO2017031646A1 (zh) | 2015-08-21 | 2015-08-21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710721A CN107710721A (zh) | 2018-02-16 |
CN107710721B true CN107710721B (zh) | 2020-02-14 |
Family
ID=58101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81387.0A Active CN107710721B (zh) | 2015-08-21 | 2015-08-21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666398B2 (zh) |
EP (1) | EP3334122B1 (zh) |
KR (1) | KR20180038532A (zh) |
CN (1) | CN107710721B (zh) |
WO (1) | WO2017031646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28834A (zh) * | 2020-02-28 | 2021-08-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375626B2 (en) * | 2016-01-07 | 2019-08-06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response to uplink transmission,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
KR102629352B1 (ko) | 2016-05-13 | 2024-01-2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데이터 및 제어신호 전송 타이밍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
EP3602886B1 (en) * | 2017-03-23 | 2024-08-14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An indication for harq-ack feedback |
CN108809543B (zh) | 2017-05-05 | 2021-12-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WO2019096950A1 (en) * | 2017-11-16 | 2019-05-23 | Sony Corporation | Methods,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
CN110535585B (zh) | 2018-08-10 | 2022-07-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Cqi反馈增强方法、装置、系统、ue及基站 |
CN112351494A (zh) * | 2019-08-08 | 2021-02-09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
US12231242B2 (en) | 2019-08-23 | 2025-02-18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Dynamic re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
CN112583537B (zh) * | 2019-09-30 | 2022-07-0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Harq反馈方式的指示、确定方法及装置 |
WO2021155827A1 (en) * | 2020-02-07 | 2021-08-12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ack-only reporting in rrc idle and inactive states |
CN111294158B (zh) * | 2020-02-14 | 2021-06-15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CN111585711B (zh) * | 2020-04-28 | 2021-03-26 | 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窄带物联网的上行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
CN111901068B (zh) * | 2020-05-22 | 2024-07-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反馈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和存储介质 |
WO2022027195A1 (zh) * | 2020-08-03 | 2022-02-1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Harq反馈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21805B1 (en) * | 1998-11-12 | 2004-04-13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Providing shared-medium multiple access capability in point-to-point communications |
CN101060388A (zh) * | 2006-04-19 | 2007-10-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混合自动重传方法及装置 |
CN101064589A (zh) * | 2006-04-30 | 2007-10-3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重传请求的状态报告方法 |
CN102571265A (zh) * | 2011-01-04 | 2012-07-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和发送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584397B2 (en) | 2004-06-10 | 2009-09-01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data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and controlling H-ARQ processes |
US8705456B2 (en) * | 2007-01-05 | 2014-04-22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Fast uplink response to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transmission without a dedicated uplink channel |
RU2012113601A (ru) | 2009-09-15 | 2013-10-27 | Ресерч Ин Моушен Лимитед | Способ адаптивной модуляции и кодирования в сетях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и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
KR101757087B1 (ko) * | 2013-01-18 | 2017-07-11 |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 피드백 정보를 처리하기 위한 방법, 기지국 및 사용자 장비 |
WO2016021880A1 (ko) * | 2014-08-04 | 2016-02-11 | 엘지전자(주)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comp 동작을 위한 시그널링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EP3840264A1 (en) * | 2014-09-08 | 2021-06-23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dci based reception |
US10440771B2 (en) * | 2015-03-06 | 2019-10-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ditional HARQ feedback |
-
2015
- 2015-08-21 CN CN201580081387.0A patent/CN107710721B/zh active Active
- 2015-08-21 EP EP15901917.3A patent/EP3334122B1/en active Active
- 2015-08-21 KR KR1020187006860A patent/KR20180038532A/ko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5-08-21 WO PCT/CN2015/087863 patent/WO201703164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
- 2018-02-20 US US15/900,678 patent/US10666398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21805B1 (en) * | 1998-11-12 | 2004-04-13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Providing shared-medium multiple access capability in point-to-point communications |
CN101060388A (zh) * | 2006-04-19 | 2007-10-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混合自动重传方法及装置 |
CN101064589A (zh) * | 2006-04-30 | 2007-10-3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重传请求的状态报告方法 |
CN102571265A (zh) * | 2011-01-04 | 2012-07-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和发送设备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28834A (zh) * | 2020-02-28 | 2021-08-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13328834B (zh) * | 2020-02-28 | 2025-03-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80175974A1 (en) | 2018-06-21 |
KR20180038532A (ko) | 2018-04-16 |
CN107710721A (zh) | 2018-02-16 |
US10666398B2 (en) | 2020-05-26 |
WO2017031646A1 (zh) | 2017-03-02 |
EP3334122A4 (en) | 2018-08-22 |
EP3334122A1 (en) | 2018-06-13 |
EP3334122B1 (en) | 2020-10-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710721B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
US12160319B2 (en) |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of subframes an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feedback | |
US11057163B2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 |
CN107181574B (zh) |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传输时间间隔(tti)捆绑 | |
US11032778B2 (en) | Uplink channel power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JP5543588B2 (ja) | ロバストなue受信機 | |
WO2018082056A1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US20180337763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 |
US20100128650A1 (en) |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 |
JP2018514996A (ja) | 低レイテンシ通信のための動的送信時間間隔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の管理 | |
US20140086175A1 (en) | Methods,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controlling retransmissions of wireless signals | |
US20140003374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tti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und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EP3203789B1 (en) |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cell uplink coordination | |
CN102916792B (zh) | 数据传输方法和用户设备 | |
WO2019041168A1 (en) | IMPROVEMENT FOR LOW-LATENCY SERVICE | |
CN110581749B (zh) | TD-LTE的VoLTE语音质量提升方法及装置 | |
WO2017075770A1 (zh) | 一种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WO2021087926A1 (zh) | 上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方法以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