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06616A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线缆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706616A CN107706616A CN201610645183.1A CN201610645183A CN107706616A CN 107706616 A CN107706616 A CN 107706616A CN 201610645183 A CN201610645183 A CN 201610645183A CN 107706616 A CN107706616 A CN 10770661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assembly
- cable connector
- base
- opening
- assembly accor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abstract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65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58—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 H01R13/5804—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comprising a separate cable clamping part
- H01R13/5812—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comprising a separate cable clamping part the cable clamping being achieved by mounting the separate part on the housing of the coupling devic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绝缘外壳,其由基座和盖板组装而成,所述基座内形成有收容腔,所述盖板用于封闭所述收容腔,组装后的所述绝缘外壳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内形成对接腔;电路板,固定在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电路板上设有金手指和连接端,所述金手指从所述对接腔向外露出,连接在所述连接端的多根线缆经过所述第二开口向外伸出;至少一个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成型在所述多根线缆上并能够卡固在所述收容腔内。根据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组件不仅能够防止损害电路板的高频特性,而且可以抵抗外力的拉拔,并使得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造和装拆都大为简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Mini-SAS线缆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线缆连接器是电子设备间用于传输信号的重要零组件,经过多年的发展,线缆连接器的种类也日益丰富,形成了符合USB,SATA,HDMI,SAS,Displayport等各种传输协议的线缆连接器,上述各种不同的线缆连接器大多通过线缆内的金属导体和连接器中的金属端子传输信号。
例如,专利文献CN201966421U中提供了一种Mini-SAS线缆连接器组件。参照图1,该MINI-SAS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外模1、内模2和电路板3,该电路板3的头端一面设有与MINI-SAS母连接器的PIN针相对应的金手指5,该电路板3的末端和SAS线材6连接,该电路板3同内模2紧贴固定内置于所述外模1内。但是在该技术方案中,外模1是整体地注塑成型并包覆住整个电路板3,并且由于外模1往往有耐候性及需要较高强度的要求,所以成型外模1时必须使用高温的塑胶材料,这种高温会对电路板的高频特性造成不良影响。另外,由于外模1是一体成型无法拆卸,所以电路板3出现问题时将无法进行返工维修。而且,当SAS线材6受到意外拉拔时,电路板3的末端和SAS线材6的连接处容易发生脱离,从而影响到连接器的正常工作。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使其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不仅能够防止损害电路板的高频特性,而且可以抵抗外力的拉拔,并使得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造和装拆都大为简化。
如这里所体现和概括描述的,为了实现这些及其它优点以及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
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由基座和盖板组装而成,所述基座内形成有收容腔,所述盖板用于封闭所述收容腔,组装后的所述绝缘外壳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内形成对接腔;
电路板,固定在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电路板上设有金手指和连接端,所述金手指从所述对接腔向外露出,连接在所述连接端的多根线缆经过所述第二开口向外伸出;
至少一个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成型在所述多根线缆上并能够卡固在所述收容腔内。
在某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外壳的基座呈L形,使得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的朝向相互垂直。
在某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定位模块中的一个定位模块包覆在所述多根线缆与所述电路板的连接端的连接处。
在某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模块上设有卡固凸起,所述基座和所述盖板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与所述卡固凸起对应配合的卡固孔。
在某一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的一端设有枢轴,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枢轴对应枢接的枢轴孔。
在某一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的另一端突设有锁扣凸起,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锁扣凸起对应配合的锁扣槽。
在某一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的另一端设有闩锁部,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闩锁部对应配合的闩锁孔。
在某一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的中部两侧各突伸出定位凸缘,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凸缘对应配合的定位凹槽。
在某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延伸出多个固定柱,所述盖板设有与所述固定柱对应配合的多个固定孔。
在某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为四个电路板,所述第一开口沿水平方向并列形成有两个对接腔,每个对接腔内均安置有两个呈上下间隔设置的电路板,而且,安置在其中一个对接腔中的两个电路板较长,安置在另一个对接腔中的两个电路板较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中的绝缘外壳和定位模块制作方便,并且可以起到抗拉拔的作用。同时,本发明是通过组装绝缘外壳和电路板来实现配合定位,不需要在电路板外围注塑成型外壳,从而防止注塑成型外壳时的高温损害电路板的高频特性,并使得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造和装拆都大为简化。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本发明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的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明显。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含于本文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并且被并入本说明书中,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下面的描述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理念。
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示意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B是根据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一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一实施例的部分部件组装后的立体图,其中电路板13和定位模块12已经组装在基座111内。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一实施例组装完成后的立体图。
图4B是根据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一实施例组装完成后的另一方向的立体图。
图5A是根据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5B是根据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的分解立体图。
图6A-图6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组装过程,其中图6A示出了一组电路板231安置在基座211中的情况,图6B示出了两组电路板231、232都安置在基座211中的情况,图6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组装完成后的情况。
图7A是根据本发明的电路板和线缆的分解立体图,其中两个电路板之间设有分隔件8。
图7B是根据本发明的电路板和线缆的另一方向的分解立体图,其中两个电路板之间设有分隔件8。
附图标记列表
1 外模
11、21 绝缘外壳
111、211 基座
112、212 盖板
12、22 定位模块
121 卡固凸起
122 卡固孔
13、231、232、3 电路板
14 连接端
15、5 金手指
16、261、262、6 线缆
17、27 第一开口
18 第二开口
2 内模
31 固定柱
32 固定孔
41 枢轴孔
42 枢轴
51 锁扣槽
52 锁扣凸起
61 闩锁孔
62 闩锁部
71 定位凹槽
72 定位凸缘
8 分隔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绝缘外壳11,所述绝缘外壳11由基座111和盖板112组装而成,这种组装的方式不仅便于生产和装拆,而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整体地注塑成型外壳对电路板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基座111内形成有收容腔,盖板112用于封闭所述收容腔。
组装后的绝缘外壳11具有第一开口17和第二开口18,第一开口17内形成对接腔。
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电路板13,所述电路板13固定在收容腔内。电路板13的前缘设有金手指15,在电路板13的一侧还设有连接端14,金手指15从第一开口17的对接腔向外露出,用于与另一连接器(未图示)对接以传输电信号。多根线缆16与连接端14的接线焊盘对应连接(如焊接)在一起,并经过第二开口18向外伸出。在如图2A和图2B所示的实施例中,电路板13为一组两个电路板。
在本发明中,绝缘外壳11是已经成型的单独部件,其与电路板13通过组装的方式来实现配合定位。所以,本发明不需要在电路板13的外围以注塑的方式成型绝缘外壳11,从而防止注塑成型绝缘外壳11时的高温损害电路板13的高频特性。
线缆连接器组件另外还包括至少一个定位模块12,所述定位模块12可以用塑胶材料或密封胶包覆成型在多根线缆16上并能够卡固在收容腔内。需要说明的是,成型定位模块12的温度远低于成型绝缘外壳11时的温度,所以不会对电路板13的高频特性造成不利的影响。由于定位模块12成型在多根线缆16上,所以定位模块12相对于线缆16是不可移动的。同时,由于定位模块12卡固在收容腔内,所以当线缆16受到外力拉拔时,其受到的作用力将通过定位模块12传递到绝缘外壳11上,而不会传递到线缆16与电路板13的连接处,从而有效地避免线缆16与电路板13的连接发生脱离。
电路板13和定位模块12都安装在基座111的收容腔内。当使电路板13和定位模块12在基座111的收容腔内安装就位以后,盖板112对基座111的收容腔进行封盖,从而防止电路板13和定位模块12从基座111中意外脱离。由于绝缘外壳11和电路板13、定位模块12能够容易地组装在一起,这种结构使得根据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造和装拆都大为简化。而且,当线缆连接器组件内部发生问题时,也能够非常容易地拆卸以进行检查和返工维修。
进一步地,为了加强定位模块12在绝缘外壳11内的卡固效果,以增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抗拉拔能力,在多根线缆16上可以成型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定位模块,这些定位模块都能够卡固在绝缘外壳11内。这样,线缆连接器组件的抗拉拔能力将成倍增加,从而大大降低线缆16与电路板13的连接端14的电性连接因拉拔而发生脱离的可能性。
另外,定位模块12可以包覆在线缆16与电路板13的连接端14的连接处。如图2A和图2B最佳所示,电路板13的连接端14处设有接线焊盘,用于与线缆16进行连接。如果定位模块12包覆在线缆16与电路板13的连接端14的连接处,可以对线缆16与电路板13的连接端14的连接部位起到保护作用。
在如图2A、图2B、图3、图4A、图4B所示的实施例中,绝缘外壳11的基座111呈L形,使得第一开口17和所述第二开口18的朝向彼此垂直。但应理解的是,在其它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绝缘外壳11的基座111也可呈其他需要的形状,例如直线型,在呈直线型的绝缘外壳中,第一开口17和第二开口18位于直线型的绝缘外壳的相反两端,此时,电路板13的形状以及金手指15和连接端14的位置也与之相对应的改变。
在如图2A、图2B、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定位模块12上设有卡固凸起121,基座111和盖板112上各自设有卡固孔122,该卡固孔122与卡固凸起121对应配合,从而将定位模块12卡固在绝缘外壳11内来抵抗外界施加的拉拔力。
在本发明中,绝缘外壳11的基座111和盖板112的组装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实现。
例如,在图2A、图2B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盖板112的一端设有枢轴42,基座111上设有与枢轴42对应枢接的枢轴孔41。借助于枢轴42与枢轴孔41的枢接,盖板112可以枢转地连接于基座111,从而方便地封闭基座111内的收容腔。
进一步地,盖板112的另一端突设有锁扣凸起52,基座111上设有与锁扣凸起52对应配合的锁扣槽51。借助于锁扣凸起52和锁扣槽51的配合,盖板112可以保持封闭基座111内的收容腔,从而避免发生盖板112的另一端与基座111意外脱离连接的情况。
进一步地,盖板112的另一端设有闩锁部62,基座111上设有与闩锁部62对应配合的闩锁孔61。借助于闩锁部62和闩锁孔61的配合,盖板112同样可以保持封闭基座111内的收容腔,从而避免发生盖板112的另一端与基座111意外脱离连接的情况。
进一步地,盖板112的中部两侧各突伸出定位凸缘72,基座111上设有与定位凸缘72对应配合的定位凹槽71。借助于定位凸缘72和定位凹槽71的配合,盖板112可以更容易地组装到基座111上。
在如图5B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基座211中延伸出多个固定柱31,盖板212设有与固定柱31对应配合的多个固定孔32。借助于固定柱31和固定孔32的配合,盖板112可以更可靠地组装到基座111上。
图5A和图5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实施例,该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电路板共有四个,分成各自连接线缆261、262的两组231、232。为了安置这两组电路板231、232,在绝缘外壳21的基座211的第一开口27内沿水平方向并列形成有两个对接腔,每个对接腔内均安置一组两个电路板,这两个电路板呈上下间隔设置。同时,为了便于两组电路板231、232的安置,安置在其中一个对接腔中的一组两个电路板231较长,安置在另一个对接腔中的一组两个电路板232较短。
在第一开口27的两个对接腔内安置两组电路板231、232的情况下,其中一组电路板231位于基座211内的靠里一侧,所以与其连接的线缆261的位于基座211内的部分较长。为了更好地保持该线缆261,在该线缆上可以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定位模块22。
图6A-图6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组装过程。如图6A-图6C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实施例包括两组四个电路板231、232以及分别与其连接的两组线缆261、262,先将位于基座211内的靠里一侧的一组两个电路板231以及与其连接的线缆261安置在基座211内,并使得线缆261上的两个定位模块都卡固在基座211内;然后将位于基座211内的靠外一侧的一组两个电路板232以及与其连接的线缆262安置在基座211内,并使得线缆262上的定位模块卡固在基座211内;最后将盖板212封盖在基座211上,完成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组装。
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电路板均采取两个一组的形式,即两个呈上下间隔设置的电路板为一组,每个对接腔内均安置一组电路板。为了避免这两个电路板彼此接触,一般可以通过包覆在线缆16与电路板13的连接端14的连接处的两个定位模块12,并配合基座111上间隔开的两插槽将两个呈上下间隔设置的电路板分隔开(如图2A和图2B所示)。这两个定位模块12上可以设置卡固结构,以彼此相互定位。然而,为了进一步确保两个电路板不会彼此接触,还可以在两个电路板之间设置分隔件8,用以将两个呈上下间隔设置的电路板分隔开(如图7A和图7B所示)。
前述的实施例和优点仅是示例性的,而不能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文的描述旨在示例,而不是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多种替换方案、改型和修改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结构、方法以及其它特性可以多种方式组合,从而得到其它的和/或可替换的示例性实施例。
由于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特性的情况下,可以多种形式来体现本发明的特征,所以还应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不局限于以上描述的任何细节,除非另外注明,而应该宽泛地解释为处于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内,因此,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界限或者这种范围和界限的等效方案内的所有修改和改型都应该为所附权利要求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
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由基座和盖板组装而成,所述基座内形成有收容腔,所述盖板用于封闭所述收容腔,组装后的所述绝缘外壳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内形成对接腔;
电路板,固定在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电路板上设有金手指和连接端,所述金手指从所述对接腔向外露出,连接在所述连接端的多根线缆经过所述第二开口向外伸出;
至少一个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成型在所述多根线缆上并能够卡固在所述收容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的基座呈L形,使得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的朝向相互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定位模块中的一个定位模块包覆在所述多根线缆与所述电路板的连接端的连接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块上设有卡固凸起,所述基座和所述盖板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与所述卡固凸起对应配合的卡固孔。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一端设有枢轴,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枢轴对应枢接的枢轴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另一端突设有锁扣凸起,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锁扣凸起对应配合的锁扣槽。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另一端设有闩锁部,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闩锁部对应配合的闩锁孔。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中部两侧各突伸出定位凸缘,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凸缘对应配合的定位凹槽。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延伸出多个固定柱,所述盖板设有与所述固定柱对应配合的多个固定孔。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为四个电路板,所述第一开口沿水平方向并列形成有两个对接腔,每个对接腔内均安置有两个呈上下间隔设置的电路板,而且,安置在其中一个对接腔中的两个电路板较长,安置在另一个对接腔中的两个电路板较短。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88411.2A CN111641069B (zh) | 2016-08-08 | 2016-08-08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201610645183.1A CN107706616A (zh) | 2016-08-08 | 2016-08-08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202210440604.2A CN114824903B (zh) | 2016-08-08 | 2016-08-08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645183.1A CN107706616A (zh) | 2016-08-08 | 2016-08-08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440604.2A Division CN114824903B (zh) | 2016-08-08 | 2016-08-08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202010588411.2A Division CN111641069B (zh) | 2016-08-08 | 2016-08-08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706616A true CN107706616A (zh) | 2018-02-16 |
Family
ID=61168845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88411.2A Active CN111641069B (zh) | 2016-08-08 | 2016-08-08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201610645183.1A Pending CN107706616A (zh) | 2016-08-08 | 2016-08-08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202210440604.2A Active CN114824903B (zh) | 2016-08-08 | 2016-08-08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88411.2A Active CN111641069B (zh) | 2016-08-08 | 2016-08-08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440604.2A Active CN114824903B (zh) | 2016-08-08 | 2016-08-08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3) | CN111641069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27997A (zh) * | 2019-02-12 | 2019-05-31 | 拓霸(厦门)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水率传感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36056B (zh) * | 2020-12-16 | 2022-11-11 | 深圳万德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密度sff高速电缆组件制造方法 |
TWI846577B (zh) * | 2023-08-24 | 2024-06-21 | 大陸商浙江兆龍互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電連接器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803010B1 (en) * | 2010-02-11 | 2010-09-28 | Mao-Lin Hwang | Signal line connector structure of computer system |
CN102804509A (zh) * | 2010-03-19 | 2012-11-28 | 莫列斯公司 | 采用改进结构的插头连接器 |
CN203423298U (zh) * | 2013-07-30 | 2014-02-05 | 东莞市奕联实业有限公司 | 迷你sas接口连接器 |
CN104716510A (zh) * | 2013-12-11 | 2015-06-17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204615064U (zh) * | 2015-05-20 | 2015-09-02 | 莫列斯公司 | 电连接器 |
CN204720674U (zh) * | 2015-04-29 | 2015-10-21 | 东莞奕联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器数据线的防折损垂直出线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08726B (zh) * | 2010-03-29 | 2013-05-08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201708379U (zh) * | 2010-04-07 | 2011-01-12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202855967U (zh) * | 2012-10-16 | 2013-04-03 | 欧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
TWM485551U (zh) * | 2014-05-23 | 2014-09-01 | Connpro Ind Inc | 傳輸線模組及其電連接器 |
-
2016
- 2016-08-08 CN CN202010588411.2A patent/CN111641069B/zh active Active
- 2016-08-08 CN CN201610645183.1A patent/CN107706616A/zh active Pending
- 2016-08-08 CN CN202210440604.2A patent/CN11482490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803010B1 (en) * | 2010-02-11 | 2010-09-28 | Mao-Lin Hwang | Signal line connector structure of computer system |
CN102804509A (zh) * | 2010-03-19 | 2012-11-28 | 莫列斯公司 | 采用改进结构的插头连接器 |
CN203423298U (zh) * | 2013-07-30 | 2014-02-05 | 东莞市奕联实业有限公司 | 迷你sas接口连接器 |
CN104716510A (zh) * | 2013-12-11 | 2015-06-17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204720674U (zh) * | 2015-04-29 | 2015-10-21 | 东莞奕联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器数据线的防折损垂直出线结构 |
CN204615064U (zh) * | 2015-05-20 | 2015-09-02 | 莫列斯公司 | 电连接器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27997A (zh) * | 2019-02-12 | 2019-05-31 | 拓霸(厦门)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水率传感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41069A (zh) | 2020-09-08 |
CN111641069B (zh) | 2022-08-30 |
CN114824903B (zh) | 2024-04-26 |
CN114824903A (zh) | 2022-07-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668631U (zh) | 连接器 | |
US7845982B1 (en) | Display port socket | |
US20140113497A1 (en) | Waterproof connector | |
JP3200315U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CN109586063B (zh) | 基板用连接器及其组合 | |
US7976342B2 (en) | High density rectangular interconnect | |
US9627812B2 (en) | USB plug capable of being inserted face up and face down | |
JP5509915B2 (ja) | 電気コネクタとその成形方法 | |
TWM538265U (zh) | 電子連接器 | |
CN107706616A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TWM554650U (zh) | 插頭電連接器 | |
US20110009008A1 (en) | Usb a-type socket | |
TWI793709B (zh) | 具有應變釋放件之高速連結器及相關之方法與系統 | |
KR101562810B1 (ko) | 평판 케이블 커넥터 | |
TWI705622B (zh) | 連接器 | |
JP5861205B2 (ja) | 電気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 |
CN202564657U (zh) | 线缆连接器 | |
KR102662082B1 (ko) | 보드 대 보드 커넥터 및 그 형성 방법 | |
DK2732509T3 (en) |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its manufacture | |
US20070287330A1 (en) | Audio jack | |
KR101896054B1 (ko) | 마이크로 유에스비 커넥터 플러그 | |
CN204464601U (zh) | 利用组装式舌板定位间隔板的讯号连接器 | |
CN215645216U (zh) | 一种线缆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
CN113964577B (zh) | 连接结构、线端连接器及电连接器 | |
TW202322491A (zh) | 電連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