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79473B -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Google Patents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679473B CN107679473B CN201710873971.0A CN201710873971A CN107679473B CN 107679473 B CN107679473 B CN 107679473B CN 201710873971 A CN201710873971 A CN 201710873971A CN 107679473 B CN107679473 B CN 10767947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intensity
- parameter
- ambient light
- flicker
- fi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0000029058 respiratory gaseous ex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5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8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8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4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4397 blin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1—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 G06V40/166—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using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3/00—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10—Image acquisition
- G06V10/12—Details of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G06V10/14—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ice performing the acquisition or on the 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 G06V10/141—Control of illumination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环境光线强度;在所述环境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环境光线强度确定呼吸灯的第一闪烁参数;按照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启动所述呼吸灯,所述呼吸灯用于对人脸进行补光。采用本发明,可提高环境光线强度弱时的人脸信息识别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了一种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计算机、平板等移动终端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且允许采用人脸识别方法进行解锁。现有技术中,当图像采集器采集的待验证人脸图像与预设人脸图像匹配时进行解锁。然而,图像采集器采集待验证人脸图像的采集过程对环境光线强度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在移动终端处于环境光线强度弱的环境下,识别待验证人脸图像中的人脸信息的成功率低,导致解锁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可以提高环境光线强度弱时的人脸信息识别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解锁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环境光线强度;
在所述环境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环境光线强度确定呼吸灯的第一闪烁参数;
按照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启动所述呼吸灯,所述呼吸灯用于对人脸进行补光。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环境光传感器、呼吸灯和存储器,其中:
所述环境光传感器,用于获取环境光线强度;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第一阈值;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环境光线强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环境光线强度确定所述呼吸灯的第一闪烁参数;
所述呼吸灯,用于按照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对人脸进行补光。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解锁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环境光线强度;
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环境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环境光线强度确定呼吸灯的第一闪烁参数;
启动单元,用于按照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启动所述呼吸灯,所述呼吸灯用于对人脸进行补光。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解锁控制方法,应用于包括处理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环境光传感器、呼吸灯和存储器的移动终端,其中:
所述环境光传感器获取环境光线强度;
所述存储器存储第一阈值;
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环境光线强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环境光线强度确定所述呼吸灯的第一闪烁参数;
所述呼吸灯按照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对人脸进行补光。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如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的指令。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了上述的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之后,获取环境光线强度,在环境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阈值时,根据环境光线强度确定呼吸灯的第一闪烁参数,则呼吸灯按照第一闪烁参数进行启动。也就是说,在环境光线强度弱时的采用呼吸灯对人脸进行补光,提高了环境光线强度弱时的环境光线强度弱时的人脸信息识别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解锁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解锁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解锁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确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启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device)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移动终端。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可以提高环境光线强度弱时的人脸信息识别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100的结构示意图,上述移动终端100包括:壳体、触控显示屏、主板、电池和副板,主板上设置有前置摄像头21、处理器110、存储器120、环境光传感器130、呼吸灯140和客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Module,SIM)卡槽等,副板上设置有振子、一体音腔和VOOC闪充接口。
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图像采集器可包括上述前置摄像头21,在此不作限定,具体可参照移动终端100中配置的摄像头,默认为前置摄像头21,还可以后置摄像头或旋转摄像头等。通过多种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和解锁的灵活性。
基于图1所描述的移动终端100,可执行下述操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环境光传感器130可位于移动终端100的右上方、前置摄像头21的左边,用于获取环境光线强度。
其中,环境光线强度指移动终端100所处的拍摄环境下,自然光、灯光、或烛光等发光源照射在目标人脸表面的受光程度,与发光源的发光强度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斜射面上的照度还与光线入射角的余弦函数有关。单位勒克斯(Lux或Lx),即在1平方米面积上所得的光通量是1流明时,环境光线强度是1勒克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储器120用于存储第一阈值。
其中,第一阈值用于判断是否需要启动呼吸灯140进行补光,在环境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阈值时,可开启呼吸灯140进行补光;而在环境光线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图像采集器可借助环境光线强度或者触控显示屏的亮度进行目标人脸图像采集,从而节省移动终端100的功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110用于在所述环境光线强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环境光线强度确定所述呼吸灯140的第一闪烁参数。
其中,第一闪烁参数包括多个维度信息,可以是闪烁亮度、闪烁颜色和闪烁频率等。也就是说,在环境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阈值时,处理器110根据呼吸灯140的实际功率、实际使用情况、可调范围、损耗等综合因素确定与环境光线强度对应的第一闪烁参数,并通知呼吸灯140按照第一闪烁参数启动。
可选的,存储器120还用于存储历史解锁记录;在所述处理器110根据所述环境光线强度确定所述呼吸灯的第一闪烁参数方面,所述处理器11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历史解锁记录获取光线强度阈值;获取所述光线强度阈值与所述环境光线强度之差,得到第一补光强度值;根据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值确定所述第一闪烁参数。
其中,历史解锁记录包括解锁成功时的环境光线强度、解锁时间、目标人脸图像的质量参数(例如:人脸偏移角度、遮挡程度、光线质量参数等)、解锁成功率等等。本发明实施例对于如何根据历史解锁记录获取光线强度阈值不作限定,可根据历史解锁记录中包括的环境光线强度、解锁时间、目标人脸图像的光线质量参数、解锁成功率等中每一维度中对应参数和光线强度之间的关系确定光线强度阈值。
第一补光强度值为当前环境光线强度下进行人脸识别所需要补光的光线强度值。在确定光线强度阈值之后,可根据光线强度阈值和环境光线强度之间的差值获取第一补光强度值,并根据第一补光强度值确定第一闪烁参数,则在呼吸灯140按照第一闪烁参数进行启动时,可满足第一补光强度值,从而提高人脸信息识别率。
可选的,所述存储器120还用于存储补光强度值和闪烁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在所述处理器110根据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值确定所述第一闪烁参数方面,所述处理器11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查找与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值对应的所述第一闪烁参数。
处理器110根据呼吸灯140的可调范围可得到多组闪烁参数,在不同的环境光线强度下对每一组闪烁参数进行测试,得到该组闪烁参数对应的补光强度值,得到补光强度值和闪烁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将其存储于存储器120。处理器110在确定第一补光强度值之后,可根据存储器120中存储的映射关系查找第一补光强度值对应的第一闪烁参数,提高查找效率和补光的准确性。
举例来说,如表1所示的补光强度值和闪烁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假设第一补光强度值为20勒克斯,通过查表可知第一闪烁参数中的闪烁频率:2赫兹,闪烁颜色:黄色,闪烁亮度:20坎德拉。
表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呼吸灯140用于按照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对人脸进行补光。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10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对应的工作参数;在所述呼吸灯140按照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对人脸进行补光方面,所述呼吸灯14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工作参数对所述人脸进行补光。
其中,工作参数可包括电压、电流、耗电功率等,在处理器110确定第一闪烁参数之后,根据第一闪烁参数和呼吸灯140的实际功率、实际使用情况、和损耗确定具体的工作参数,则移动终端100可针对上述工作参数进行分配,再根据其工作参数启动呼吸灯140,对人脸识别进行补光,提高了补光效率。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环境光传感器获取环境光线强度,处理器在环境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阈值时,根据环境光线强度确定呼吸灯的第一闪烁参数,并通知呼吸灯按照第一闪烁参数进行启动。也就是说,在环境光线强度弱时的采用呼吸灯对人脸进行补光,提高了环境光线强度弱时的人脸信息识别率。
可选的,所述存储器120还用于存储第二阈值;所述处理器110还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对应的所述拍摄参数;获取目标人脸图像的光线质量参数;在所述光线质量参数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呼吸灯的第二闪烁参数;所述图像采集器用于根据拍摄参数获取所述目标人脸图像;所述呼吸灯140还用于在所述光线质量参数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将所述第一闪烁参数调整为所述第二闪烁参数。
图像采集器的拍摄参数可包括曝光时间、闪光灯的闪光时间和闪烁亮度等,处理器110根据第一闪烁参数确定图像采集器的拍摄参数,即通过呼吸灯140配合图像采集器进行目标人脸图像采集,可提高目标人脸图像的采集效果,从而提高人脸信息识别率。
其中,光线质量参数与目标人脸图像的识别率相关,当光线质量参数高时,识别率高,反之,光线质量参数越低识别率越低;第二闪烁参数对应的第二补光强度值大于第一补光强度值;第二阈值用于判断是否需要增强补光强度,也就是说若图像采集器采集的目标人脸图像的光线质量参数小于第二阈值,需要重新确定呼吸灯140的闪烁参数,在呼吸灯140按照第二闪烁参数进行工作时,以提高环境光线强度,进而获取光线质量参数较高的目标人脸图像。
第二闪烁参数与第一闪烁参数类似,包括多个维度信息,可以是闪烁亮度、闪烁颜色和闪烁频率等。呼吸灯140将第一闪烁参数调整为第二闪烁参数的具体方法,可参照第一闪烁参数的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对于第二闪烁参数不作限定,在光线质量参数小于第二阈值时,可继续调整第二闪烁参数,按照从小到大的补光强度值对于的闪烁参数进行补光,避免了一开始就采用最大补光强度值对于的闪烁参数进行补光而导致移动终端的电量浪费,且在光线质量参数大于第二阈值时,根据图像采集器采集的目标人脸图像和预设人脸图像的匹配值进行解锁控制,提高了环境光线强度弱时的人脸信息识别率和解锁的成功率。
可选的,处理器110在所述光线质量参数小于第二阈值时,获取所述光线质量参数对应的匹配阈值;在所述目标人脸图像与预设人脸图像的匹配值大于所述匹配阈值时进行解锁。
也就是说,若图像采集器采集的目标人脸图像的光线质量参数小于第二阈值,处理器110可根据光线质量参数确定人脸识别的匹配阈值,且在目标人脸图像与预设人脸图像的匹配值大于匹配阈值时,对移动终端进行解锁。即在外部补光的光线强度不能进行人脸识别时,降低人脸识别的匹配阈值,提供一种解锁方式,提供了解锁的灵活性。
与图1的实施例一致,请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解锁控制方法,应用于如图2所描述的移动终端。其中:
201:环境光传感器获取环境光线强度。
202:存储器存储第一阈值。
203:处理器在环境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阈值时,根据环境光线强度确定呼吸灯的第一闪烁参数。
204:呼吸灯按照第一闪烁参数对人脸进行补光。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环境光传感器获取环境光线强度,处理器在环境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阈值时,根据环境光线强度确定呼吸灯的第一闪烁参数,并通知呼吸灯按照第一闪烁参数进行启动。也就是说,在环境光线强度弱时的采用呼吸灯对人脸进行补光,提高了环境光线强度弱时的人脸信息识别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存储器还存储历史解锁记录,所述处理器根据环境光线强度确定呼吸灯的第一闪烁参数包括: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历史解锁记录获取光线强度阈值;获取所述光线强度阈值与所述环境光线强度之差,得到第一补光强度值;根据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值确定所述第一闪烁参数。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存储器还存储补光强度值和闪烁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值确定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包括: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映射关系查找与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值对应的所述第一闪烁参数。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存储器还存储第二阈值,在所述呼吸灯按照第一闪烁参数对人脸进行补光之后,
所述处理器确定与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对应的所述拍摄参数;
所述图像采集器根据拍摄参数获取目标人脸图像;
所述处理器获取所述目标人脸图像的光线质量参数;在所述光线质量参数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呼吸灯的第二闪烁参数,所述第二闪烁参数对应的第二补光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值;
所述呼吸灯将所述第一闪烁参数调整为所述第二闪烁参数。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呼吸灯按照第一闪烁参数对人脸进行补光包括:
所述处理器获取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对应的工作参数;
所述呼吸灯根据所述工作参数对所述人脸进行补光。
可选的,处理器在所述光线质量参数小于第二阈值时,获取所述光线质量参数对应的匹配阈值;在所述目标人脸图像与预设人脸图像的匹配值大于所述匹配阈值时进行解锁。
请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解锁控制方法,应用于如图1所描述的移动终端。如图3所示,包括:
301:获取环境光线强度。
其中,环境光线强度指移动终端所处的拍摄环境下,自然光、灯光、或烛光等发光源照射在目标人脸表面的受光程度,与发光源的发光强度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斜射面上的照度还与光线入射角的余弦函数有关。单位勒克斯(Lux或Lx),即在1平方米面积上所得的光通量是1流明时,环境光线强度是1勒克斯。
302:在环境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阈值时,根据环境光线强度确定呼吸灯的第一闪烁参数。
其中,第一阈值用于判断是否需要启动呼吸灯进行补光,在环境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阈值时,可开启呼吸灯进行补光;而在环境光线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图像采集器可借助环境光线强度或者触控显示屏的亮度进行目标人脸图像采集,从而节省移动终端的功耗。
第一闪烁参数包括多个维度信息,可以是闪烁亮度、闪烁颜色和闪烁频率等。也就是说,在环境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阈值时,处理器根据呼吸灯的实际功率、实际使用情况、可调范围、损耗等综合因素确定与环境光线强度对应的第一闪烁参数,并通知呼吸灯按照第一闪烁参数启动。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环境光线强度确定呼吸灯的第一闪烁参数,包括:根据历史解锁记录获取光线强度阈值;获取所述光线强度阈值与所述环境光线强度之差,得到第一补光强度值;根据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值确定所述第一闪烁参数。
其中,历史解锁记录包括解锁成功时的环境光线强度、解锁时间、目标人脸图像的质量参数(例如:人脸偏移角度、遮挡程度、光线质量参数等)、解锁成功率等等。本发明实施例对于如何根据历史解锁记录获取光线强度阈值不作限定,可根据历史解锁记录中包括的环境光线强度、解锁时间、目标人脸图像的光线质量参数、解锁成功率等中每一维度中对应参数和光线强度之间的关系确定光线强度阈值。
第一补光强度值为当前环境光线强度下进行人脸识别所需要补光的光线强度值。在确定光线强度阈值之后,可根据光线强度阈值和环境光线强度之间的差值获取第一补光强度值,并根据第一补光强度值确定第一闪烁参数,则在呼吸灯按照第一闪烁参数进行启动时,可满足第一补光强度值,从而提高人脸信息识别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值确定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包括:根据补光强度值和闪烁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查找与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值对应的所述第一闪烁参数。
处理器根据呼吸灯的可调范围可得到多组闪烁参数,在不同的环境光线强度下对每一组闪烁参数进行测试,得到该组闪烁参数对应的补光强度值,得到补光强度值和闪烁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将其存储于存储器。处理器在确定第一补光强度值之后,可根据存储器中存储的映射关系查找第一补光强度值对应的第一闪烁参数,提高查找效率和补光的准确性。
303:按照第一闪烁参数启动呼吸灯。
也就是说,在环境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阈值时,通过呼吸灯按照与环境光线强度对应的第一闪烁参数对人脸进行补光,提高了环境光线强度弱时的人脸信息识别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按照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启动所述呼吸灯,包括:获取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对应的工作参数;根据所述工作参数启动所述呼吸灯。
其中,工作参数可包括电压、电流、耗电功率等,在处理器确定第一闪烁参数之后,根据第一闪烁参数和呼吸灯的实际功率、实际使用情况、和损耗确定具体的工作参数,则移动终端可针对上述工作参数进行分配,再根据其工作参数启动呼吸灯,对人脸识别进行补光,提高了补光效率。
如图3所示的解锁控制方法中,获取环境光线强度,在环境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阈值时,根据环境光线强度确定呼吸灯的第一闪烁参数,则呼吸灯按照第一闪烁参数进行启动。也就是说,在环境光线强度弱时的采用呼吸灯对人脸进行补光,提高了环境光线强度弱时的人脸信息识别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按照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启动所述呼吸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与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对应的拍摄参数;根据所述拍摄参数获取目标人脸图像;获取所述目标人脸图像的光线质量参数;在所述光线质量参数小于第二阈值时,将所述呼吸灯的第一闪烁参数调整为第二闪烁参数。
图像采集器的拍摄参数可包括曝光时间、闪光灯的闪光时间和闪烁亮度等,处理器根据第一闪烁参数确定图像采集器的拍摄参数,即通过呼吸灯配合图像采集器进行目标人脸图像采集,可提高目标人脸图像的采集效果,从而提高人脸信息识别率。
其中,光线质量参数与目标人脸图像的识别率相关,当光线质量参数高时,识别率高,反之,光线质量参数越低识别率越低;第二闪烁参数对应的第二补光强度值大于第一补光强度值;第二阈值用于判断是否需要增强补光强度,也就是说若图像采集器采集的目标人脸图像的光线质量参数小于第二阈值,需要重新确定呼吸灯的闪烁参数,在呼吸灯按照第二闪烁参数进行工作时,以提高环境光线强度,进而获取光线质量参数较高的目标人脸图像。
第二闪烁参数与第一闪烁参数类似,包括多个维度信息,可以是闪烁亮度、闪烁颜色和闪烁频率等。呼吸灯将第一闪烁参数调整为第二闪烁参数的具体方法,可参照第一闪烁参数的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对于第二闪烁参数不作限定,在光线质量参数小于第二阈值时,可继续调整第二闪烁参数,按照从小到大的补光强度值对于的闪烁参数进行补光,避免了一开始就采用最大补光强度值对于的闪烁参数进行补光而导致移动终端的电量浪费,且在光线质量参数大于第二阈值时,根据图像采集器采集的目标人脸图像和预设人脸图像的匹配值进行解锁控制,提高了环境光线强度弱时的人脸信息识别率和解锁的成功率。
可选的,在所述光线质量参数小于第二阈值时,获取所述光线质量参数对应的匹配阈值;在所述目标人脸图像与预设人脸图像的匹配值大于所述匹配阈值时进行解锁。
也就是说,若图像采集器采集的目标人脸图像的光线质量参数小于第二阈值,可根据光线质量参数确定人脸识别的匹配阈值,且在目标人脸图像与预设人脸图像的匹配值大于匹配阈值时,对移动终端进行解锁。即在外部补光的光线强度不能进行人脸识别时,降低人脸识别的匹配阈值,提供一种解锁方式,提供了解锁的灵活性。
与图3的实施例一致,请参照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解锁控制装置,应用于如图1所描述的移动终端。如图4所示,该解锁控制装置400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环境光线强度。
第一确定单元402,用于在所述环境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环境光线强度确定呼吸灯的第一闪烁参数。
启动单元403,用于按照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启动所述呼吸灯,所述呼吸灯用于对人脸进行补光。
如图4所示的解锁控制装置中,获取环境光线强度,在环境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阈值时,根据环境光线强度确定呼吸灯的第一闪烁参数,则呼吸灯按照第一闪烁参数进行启动。也就是说,在环境光线强度弱时的采用呼吸灯对人脸进行补光,提高了环境光线强度弱时的人脸信息识别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如图4A所示,所述第一确定单元402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4021,用于根据历史解锁记录获取光线强度阈值;
第二获取模块4022,用于获取所述光线强度阈值与所述环境光线强度之差,得到第一补光强度值;
确定模块402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值确定所述第一闪烁参数。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确定模块4023具体用于根据补光强度值和闪烁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查找与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值对应的所述第一闪烁参数。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装置400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404,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对应的拍摄参数;
第二获取单元405,用于根据所述拍摄参数获取目标人脸图像;
第三获取单元406,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人脸图像的光线质量参数;
调整单元407,用于在所述光线质量参数小于第二阈值时,将所述呼吸灯的第一闪烁参数调整为第二闪烁参数,所述第二闪烁参数对应的第二补光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值。
可选的,所述装置400还包括: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光线质量参数小于第二阈值时,获取所述光线质量参数对应的匹配阈值;
解锁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人脸图像与预设人脸图像的匹配值大于所述匹配阈值时进行解锁。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如图4B所示,所述启动单元403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4031,用于获取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对应的工作参数;
启动模块4032,用于根据所述工作参数启动所述呼吸灯。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解锁控制装置的各程序模块的功能可根据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与图1、图2、图3和图4的实施例一致,请参照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移动终端500包括处理器510、存储器520、通信接口530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540,其中,一个或多个程序540被存储在存储器520中,并且被配置由处理器510执行,程序540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获取环境光线强度;
在所述环境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环境光线强度确定呼吸灯的第一闪烁参数;
按照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启动所述呼吸灯,所述呼吸灯用于对人脸进行补光。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环境光线强度,在环境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阈值时,根据环境光线强度确定呼吸灯的第一闪烁参数,则呼吸灯按照第一闪烁参数进行启动。也就是说,在环境光线强度弱时的采用呼吸灯对人脸进行补光,提高了环境光线强度弱时的人脸信息识别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所述根据所述环境光线强度确定呼吸灯的第一闪烁参数方面,上述程序540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根据历史解锁记录获取光线强度阈值;
获取所述光线强度阈值与所述环境光线强度之差,得到第一补光强度值;
根据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值确定所述第一闪烁参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值确定所述第一闪烁参数方面,上述程序540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根据补光强度值和闪烁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查找与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值对应的所述第一闪烁参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所述按照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启动所述呼吸灯之后,上述程序540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确定与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对应的拍摄参数;
根据所述拍摄参数获取目标人脸图像;
获取所述目标人脸图像的光线质量参数;
在所述光线质量参数小于第二阈值时,将所述呼吸灯的第一闪烁参数调整为第二闪烁参数,所述第二闪烁参数对应的第二补光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所述获取所述目标人脸图像的光线质量参数之后,上述程序540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在所述光线质量参数小于第二阈值时,获取所述光线质量参数对应的匹配阈值;
在所述目标人脸图像与预设人脸图像的匹配值大于所述匹配阈值时进行解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所述按照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启动所述呼吸灯方面,上述程序540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获取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对应的工作参数;
根据所述工作参数启动所述呼吸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计算机包括移动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计算机包括移动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解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环境光线强度;
在所述环境光线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使用所述环境光线强度和触控显示屏的亮度对人脸进行人脸图像采集;
在所述环境光线强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环境光线强度确定呼吸灯的第一闪烁参数;
按照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启动所述呼吸灯,所述呼吸灯用于对人脸进行补光;
所述根据所述环境光线强度确定呼吸灯的第一闪烁参数,包括:
根据历史解锁记录获取光线强度阈值;
获取所述光线强度阈值与所述环境光线强度之差,得到第一补光强度值;
根据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值确定所述第一闪烁参数;所述闪烁参数包括闪烁亮度、闪烁颜色和闪烁频率,所述闪烁亮度与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值正相关,所述闪烁频率与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值正相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值确定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包括:
根据补光强度值和闪烁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查找与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值对应的所述第一闪烁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按照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启动所述呼吸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与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对应的拍摄参数;
根据所述拍摄参数获取目标人脸图像;
获取所述目标人脸图像的光线质量参数;
在所述光线质量参数小于第二阈值时,将所述呼吸灯的第一闪烁参数调整为第二闪烁参数,所述第二闪烁参数对应的第二补光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启动所述呼吸灯,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对应的工作参数;
根据所述工作参数启动所述呼吸灯。
5.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环境光传感器、呼吸灯和存储器,其中:
所述环境光传感器,用于获取环境光线强度;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第一阈值;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环境光线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使用所述环境光线强度和触控显示屏的亮度对人脸进行人脸图像采集;以及用于在所述环境光线强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环境光线强度确定所述呼吸灯的第一闪烁参数;
所述呼吸灯,用于按照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对人脸进行补光;
所述存储器,还用于存储历史解锁记录;
在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环境光线强度确定所述呼吸灯的第一闪烁参数方面,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历史解锁记录获取光线强度阈值;获取所述光线强度阈值与所述环境光线强度之差,得到第一补光强度值;根据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值确定所述第一闪烁参数;所述闪烁参数包括闪烁亮度、闪烁颜色和闪烁频率,所述闪烁亮度与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值正相关,所述闪烁频率与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值正相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还用于存储补光强度值和闪烁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值确定所述第一闪烁参数方面,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查找与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值对应的所述第一闪烁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图像采集器;
所述存储器,还用于存储第二阈值;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对应的拍摄参数;获取目标人脸图像的光线质量参数;在所述光线质量参数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呼吸灯的第二闪烁参数,所述第二闪烁参数对应的第二补光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值;
所述图像采集器,用于根据拍摄参数获取所述目标人脸图像;
所述呼吸灯,还用于在所述光线质量参数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将所述第一闪烁参数调整为所述第二闪烁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5-6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对应的工作参数;
在所述呼吸灯按照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对人脸进行补光方面,所述呼吸灯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工作参数对所述人脸进行补光。
9.一种解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环境光线强度;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环境光线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使用所述环境光线强度和触控显示屏的亮度对人脸进行人脸图像采集;以及用于在所述环境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环境光线强度确定呼吸灯的第一闪烁参数;
启动单元,用于按照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启动所述呼吸灯,所述呼吸灯用于对人脸进行补光;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历史解锁记录获取光线强度阈值;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光线强度阈值与所述环境光线强度之差,得到第一补光强度值;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值确定所述第一闪烁参数;
所述闪烁参数包括闪烁亮度、闪烁颜色和闪烁频率,所述闪烁亮度与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值正相关,所述闪烁频率与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值正相关。
10.一种解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处理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环境光传感器、呼吸灯和存储器的移动终端,其中:
所述环境光传感器获取环境光线强度;
所述存储器存储第一阈值;
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环境光线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使用所述环境光线强度和触控显示屏的亮度对人脸进行人脸图像采集;以及在所述环境光线强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环境光线强度确定所述呼吸灯的第一闪烁参数;
所述呼吸灯按照所述第一闪烁参数对人脸进行补光;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环境光线强度确定呼吸灯的第一闪烁参数,包括:
根据历史解锁记录获取光线强度阈值;
获取所述光线强度阈值与所述环境光线强度之差,得到第一补光强度值;
根据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值确定所述第一闪烁参数;
所述闪烁参数包括闪烁亮度、闪烁颜色和闪烁频率,所述闪烁亮度与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值正相关,所述闪烁频率与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值正相关。
1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4任一项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73971.0A CN107679473B (zh) | 2017-09-22 | 2017-09-22 |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73971.0A CN107679473B (zh) | 2017-09-22 | 2017-09-22 |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79473A CN107679473A (zh) | 2018-02-09 |
CN107679473B true CN107679473B (zh) | 2020-12-08 |
Family
ID=61138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873971.0A Active CN107679473B (zh) | 2017-09-22 | 2017-09-22 |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67947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91011B (zh) * | 2018-03-07 | 2020-07-1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和移动终端 |
CN108966455A (zh) * | 2018-06-19 | 2018-12-0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其呼吸灯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
CN109146498A (zh) * | 2018-09-04 | 2019-01-04 | 深圳市宇墨科技有限公司 | 人脸支付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109241908A (zh) * | 2018-09-04 | 2019-01-18 | 深圳市宇墨科技有限公司 | 人脸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109167922B (zh) * | 2018-10-22 | 2021-05-04 |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9766759A (zh) * | 2018-12-12 | 2019-05-17 | 成都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 | 情绪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09862278B (zh) * | 2019-04-19 | 2022-08-16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人脸识别的补光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2667984A (zh) * | 2020-12-31 | 2021-04-16 | 上海商汤临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65862A (zh) * | 2013-03-18 | 2014-09-2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5376422A (zh) * | 2015-12-09 | 2016-03-02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呼吸灯亮度自动调节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
CN105701376A (zh) * | 2016-01-12 | 2016-06-22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终端的组合解锁方法及智能终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70187866A1 (en) * | 2015-10-17 | 2017-06-29 | Eric Qing Li | Automatic Volume Control Based on Context and Location |
-
2017
- 2017-09-22 CN CN201710873971.0A patent/CN10767947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65862A (zh) * | 2013-03-18 | 2014-09-2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5376422A (zh) * | 2015-12-09 | 2016-03-02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呼吸灯亮度自动调节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
CN105701376A (zh) * | 2016-01-12 | 2016-06-22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终端的组合解锁方法及智能终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79473A (zh) | 2018-02-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679473B (zh) |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4967776B (zh) | 一种拍照设置方法及用户终端 | |
CN104243842B (zh) | 一种闪光灯强度控制方法和摄像设备 | |
CN104853111B (zh) | 一种拍摄方法及终端 | |
CN106060417B (zh) | 一种闪光灯控制方法及终端 | |
CN104683702B (zh) | 一种在拍照时补光的方法、装置和一种移动终端 | |
US9635279B2 (en) | Image acquisi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4168699B (zh) | 手电筒照明亮度的设置方法和装置 | |
CN109327691B (zh) | 图像拍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5744067A (zh) | 移动终端手电筒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7491743B (zh) | 虹膜图像采集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15775321A (zh) | 一种照明灯具亮度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7402787B (zh) | 虹膜识别模式开启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8288046A (zh) |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
WO2019061223A1 (zh) | 相机应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16055712A (zh) | 成片率确定方法、装置、芯片、电子设备及介质 | |
CN104950555B (zh) |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7508965B (zh) | 图像采集方法及相关产品 | |
TW201736931A (zh) | 外掛閃光燈以及使用其之拍照系統 | |
CN209435327U (zh) | 一种智能摄影光控系统 | |
CN203407048U (zh) | 一种外置闪光灯及拍照系统 | |
CN105845090A (zh) | 一种背光调节方法及装置 | |
WO2019041362A1 (zh) | 一种照明控制系统和方法 | |
CN204517927U (zh) | 电子设备 | |
CN108449548A (zh) | 一种拍摄方法、装置、拍摄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