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23187A - 微带天线、天线阵列和微带天线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微带天线、天线阵列和微带天线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623187A CN107623187A CN201610554499.XA CN201610554499A CN107623187A CN 107623187 A CN107623187 A CN 107623187A CN 201610554499 A CN201610554499 A CN 201610554499A CN 107623187 A CN107623187 A CN 10762318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crostrip antenna
- antenna
- metal patch
- microstrip
- poi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89 dielect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01Q9/0421—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with a shorting wall or a shorting pin at one end of the elemen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8—Combinations of substantially independent non-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or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42—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 H01Q5/35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using a single feed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42—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 H01Q5/35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using a single feed point
- H01Q5/364—Creating multiple current path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01Q9/0442—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with particular tuning means
Landscapes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带天线和天线阵列。该微带天线包括:接地面,设置在微带天线的基片的第一面上;金属贴片,设置在基片的与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上;馈电点,设置在金属贴片上以使微带天线具有第一谐振频率;以及短路点,设置在金属贴片上以使微带天线具有不同于第一谐振频率的第二谐振频率。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微带天线具有宽带宽、低剖面、高增益、小尺寸和简单的结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性地涉及天线,并且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微带天线、一种天线阵列和一种微带天线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宽带低剖面微带天线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应用中,尤其是在5G中的大规模MIMO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大规模MIMO中,采用大数目的天线元件并且每个天线元件具有较小的占用面积和较宽的带宽。
微带天线是通常具有圆柱和保形结构的重量轻、低剖面和低成本的设备,适合用于替代庞大笨重的天线。然而,传统的微带天线通常具有较窄的带宽,而宽带的微带天线通常具有高剖面并且使用空气作为基片而增加了制造复杂性。一些宽带的微带天线由于加载了缝隙而具有相对大的尺寸或者具有相对低的增益。总之,已有的宽带微带天线在不同的方面存在着各种缺陷。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带天线、一种天线阵列、以及一种制造微带天线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微带天线。该微带天线包括:接地面,设置在微带天线的基片的第一面上;金属贴片,设置在基片的与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上;馈电点,设置在金属贴片上以使微带天线具有第一谐振频率;以及短路点,设置在金属贴片上以使微带天线具有不同于第一谐振频率的第二谐振频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短路点和金属贴片的中心点的连线与馈电点和中心点的连线的夹角可以大于90度并且小于180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短路点可以包括连接到接地面的过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微带天线可以进一步包括缝隙,缝隙可以设置在馈电点周围。在一些实施例中,缝隙可以包括相对于馈电点和中心点的连线基本对称的两个缝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贴片可以包括圆形金属贴片。在一些实施例中,微带天线可以通过同轴电缆进行馈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片的厚度可以小于微带天线的中心频率所对应的波长的大约十分之一。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贴片的尺寸可以小于微带天线的中心频率所对应的波长的大约二分之一。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阵列。该天线阵列包括多个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微带天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微带天线的布置与各个微带天线的短路点在金属贴片上的位置可以协调地被设置,以使得该天线阵列中的表面波传播被减少。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天线阵列可以被使用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微带天线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微带天线的基片的第一面上设置接地面;在基片的与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上设置金属贴片;在金属贴片上设置馈电点,以使微带天线具有第一谐振频率;以及在金属贴片上设置短路点,以使微带天线具有不同于第一谐振频率的第二谐振频率。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容易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公开的若干实施例,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一种传统微带天线的结构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另一种传统微带天线的结构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又一种传统微带天线的结构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再一种传统微带天线的结构图。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微带天线的俯视图。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微带天线的侧视图。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微带天线在具有短路点和不具有短路点的情况下的反射系数曲线图。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微带天线的辐射图案的示图。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天线阵列。
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天线阵列与传统微带天线所形成的天线阵列在相关性系数随着频率变化的比较曲线图。
图1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天线阵列可以被安装在小型基站的表面上的示图。
图1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微带天线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贯穿所有附图,相同或者相似的参考标号被用来表示相同或者相似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中所示出的若干示例性实施例来描述本公开的原理和精神。应当理解,描述这些具体的实施例仅是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实现本公开,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如上文所提到的,微带天线是通常具有圆柱和保形结构的重量轻、低剖面和低成本的设备,其适合用于替代庞大笨重的天线。然而,微带天线通常固有地具有较窄的操作频率带宽,例如小于中心频率的5%,这限制了微带天线的更广泛应用。
在传统的解决方案中,增加微带天线的带宽的一种方法是增加具有低有效介电常数的基片的厚度。下面结合图1和图2来讨论这种传统的解决方案。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一种传统微带天线100的结构图。具体地,左图为微带天线100的俯视图,右图为微带天线100的剖面图。如图1中所示出的,微带天线100可以包括微带贴片101、微带线102、背腔103、微带介质板104、结构支撑板105、以及金属地106。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另一种传统微带天线200的结构图。具体地,左图为微带天线200的俯视图,右图为微带天线200的剖面图。如图2中所示出的,微带天线200可以包括中心部位被挖空的矩形切角贴片211、椭圆贴片212、馈电点221、介质板220、同轴探针230、接地板240、同轴线馈电接地端250。
可以看出,图1中的宽带微带天线100通过添加空气腔体103来增加带宽,但是这将增加微带天线100的厚度和制造成本。图2中的微带天线200通过简单地增加微带天线200的厚度并且使用矩形切角贴片211与椭圆贴片212之间的缝隙,来消除长馈电探针230所感应的电感。图1和图2中的这些方法将导致高剖面的微带天线和增加的制造成本。此外,空气腔体103由于在微带贴片101的背面还可能限制馈电网络的布置。
在传统的解决方案中,增加微带天线的带宽的另一种解决方案是使用过孔加载或者电阻器加载。下面结合图3和图4来讨论这种传统的解决方案。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又一种传统微带天线300的结构图。具体地,左图为微带天线300的俯视图,右图为微带天线300的剖面图。如图3中所示出的,微带天线300可以包括方形贴片310、探针馈电320、短路引脚330、地平面340、空气填充的基片350等。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再一种传统微带天线400的结构图。具体地,左图为微带天线400的俯视图,右图为微带天线400的三维(3D)视图。如图4中所示出的,微带天线400可以包括上方贴片410、下方贴片420、折叠的斜坡形状部分430、探针馈电440、短路引脚450、中心引脚460、地平面470等。
可以看出,图3和图4的微带天线300和400中的过孔加载解决方案使用了若干过孔,这将会降低天线增益。类似地,电阻器加载也能够增加带宽,但是也会降低辐射效率和天线增益。
除此之外,在传统的解决方案中,还可以将缝隙引入到辐射体中来增加微带天线的带宽,例如U形缝隙和矩形缝隙。这些缝隙通常增大了天线的尺寸,而操作带宽与基片厚度一起显著地增加。因此,这种配置也是高成本的。此外,缝隙的引入通常会激励起不必要的表面波,降低微带天线在MIMO系统中的性能。由于在MIMO或者大规模MIMO应用中天线应当被设计为具有小尺寸,所以大尺寸的天线元件将会影响天线阵列的布置。尽管邻近馈电能够增加相对薄的微带天线的带宽,但是这种布置由于具有若干层而结构过于复杂。
因此,已有的解决方案不能提供同时具有低成本、薄基片、宽带宽、小尺寸和高增益的微带天线。有鉴于此,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微带天线,其增加了单层微带天线的带宽并且不影响微带天线的厚度、增益和贴片几何结构,馈电点和短路点探针的布置方式增强了微带天线在MIMO系统中的性能。由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微带天线具有低剖面、小尺寸、宽带宽和高增益,并且其在结构上是简单的且成本有效的。因此,它可以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MIMO系统中,尤其是在5G通信中的大规模MIMO系统。下文将参考图5和图6来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微带天线的结构。
图5和图6分别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微带天线500的俯视图和侧视图。如图5和图6中所示出的,微带天线500包括基片510,基片510可以由任何适合于作为微带天线的电介质材料制成。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片510可以具有2.55的介电常数,并且介电损耗角正切可以为0.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片510的厚度可以小于微带天线500的中心频率所对应的波长的大约十分之一,从而可以实现微带天线500的低剖面。例如,在微带天线500的操作频率被设计为覆盖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频带的3.4-3.6GHz的情况下,基片510的厚度可以是大约3mm。注意,上文描述的具体数值都仅仅是示例性的,无意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取决于具体的应用环境和需求,任何其他适当的数值都是可行的。
进一步地,微带天线500还包括接地面530,接地面530设置在基片510的第一面上。在图5中,基片510的第一面是指基片510的底面而未被示出。在图6中,基片510的第一面被描绘为基片510的位于下方的底面。尽管图6中将接地面530描绘为完全覆盖基片510的第一面,但是其他的覆盖方式也是可能的,例如接地面530仅覆盖基片510的第一面的一部分,或者形成某种图案,等等。
此外,微带天线500还包括金属贴片520。如图所示,金属贴片520设置在基片510的与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上。在图5中,基片510的第二面是指基片510的顶面而被示出。在图6中,基片510的第二面被描绘为基片510的位于上方的顶面。应当理解,尽管图5中将金属贴片520描绘为圆形的金属贴片,但是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其他形状的金属贴片520,例如矩形金属贴片、方形金属贴片,等等。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贴片520的尺寸可以小于微带天线500的中心频率所对应的波长的大约二分之一,从而更加有利于使用在MIMO的天线阵列布置中。例如,在微带天线500的操作频率被设计为覆盖LTE频带的3.4-3.6GHz的情况下,如果金属贴片520为圆形金属贴片,则半径可以为15mm,即3.5GHz处的波长的0.175倍。其他中心频率的值也是可行的,本公开的范围并非局限于此。
另外,微带天线500还包括馈电点522,馈电点522设置在金属贴片520上以使微带天线500具有第一谐振频率。进一步地,微带天线500还包括短路点523,短路点523也设置在金属贴片520上,以使微带天线500具有不同于第一谐振频率的第二谐振频率。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短路点523不仅可以使微带天线500小型化,而且短路点523的引入还可以使微带天线500具有不同于第一谐振频率的第二谐振频率。以此方式,微带天线500的操作带宽可以得到显著扩展,而无需增加微带天线500的厚度或者降低增益。下面结合图7来详细地描述微带天线500的第一谐振频率和第二谐振频率。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微带天线500在具有短路点523和不具有短路点523的情况下的反射系数曲线图700。在图7的曲线图700中,横轴表示频率,单位为千兆赫(GHz),纵轴表示散射参数(S参数)中的反射系数S11,单位为分贝(dB)。另外,虚线曲线701表示微带天线500在不具有短路点523的情况下的反射系数曲线,而实线曲线702表示微带天线500在具有短路点523的情况下的反射系数曲线。
如图7中所示出的,在不具有短路点523的情况下,微带天线500仅具有一个谐振频率710。在这种情况下,在曲线图700所描述的具体示例中,-10dB的操作带宽小于中心频率的4%。相比之下,在具有短路点523的情况下,微带天线500具有两个谐振频率,即第一谐振频率720和第二谐振频率730,从而显著地增加了操作带宽。例如,在曲线图700所描述的具体示例中,-10dB的操作带宽可以增加到大约为3.35-3.73GHz,近似为操作频率的10.7%,而-15dB操作带宽可以增加到大约为3.39-3.68GHz,近似为操作频率的8.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改变短路点523的位置来调整微带天线500的反射系数S11。
返回继续参考图5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短路点523和金属贴片520的中心点521的连线与馈电点522和中心点521的连线的夹角可以大于90度并且小于180度。通过实现这一范围的夹角,可以有利于优化微带天线500的第一谐振频率720和第二谐振频率730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增加微带天线500的操作带宽。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夹角可以大约为135度。应当注意,该夹角的上述取值范围或取值并不是必需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其他的角度来实施微带天线500。
在微带天线500的操作频率被设计为覆盖LTE频带的3.4-3.6GHz的情况下,馈电点522与中心点521的距离可以为7mm,,在建立以中心点521为原点、馈电点522与中心点521的连线为纵轴在贴片520所在的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情况下,短路点523可以位于坐标(3.7mm,-4mm)的位置处,并且短路点523的半径可以为0.5mm。
尽管图6中将短路点523描绘为包括连接到接地面530的过孔523,但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而是也可以使用其他等同的替换方式来实现短路点523。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微带天线500可以通过同轴电缆(未示出)进行馈电。例如,可以使用50欧的同轴电缆在基片510的第二面上向微带天线500进行馈电,这种馈电方式可以有利于微带天线500形成天线阵列。在这些实施例中,同轴电缆的内导体可以连接到馈电点522,而同轴电缆的外导体可以连接到接地面530,以向微带天线500馈电。但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而是也可以使用其他等同的替换方式来进行馈电,例如利用微带线进行馈电,等等。
继续参考图5,微带天线500可以进一步包括缝隙524。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缝隙524可以设置在馈电点522周围。缝隙524可以促进微带天线500的第二谐振频率的形成,并且在使用微带天线500组成天线阵列的场景中可以有利于减少表面波在天线阵列中的传播。此外,缝隙524可以用于补偿微带天线500中的探针电感,缝隙524可以采取尽量减少对辐射电流的破坏的方式来设置,以便不影响微带天线500的辐射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缝隙524可以包括相对于馈电点522和中心点521的连线基本对称的两个缝隙。应当注意,缝隙524对于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微带天线500并不是必需的,微带天线500也可以不具有缝隙524而被实施。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微带天线的辐射图案的示图800。在图8所描绘的具体的仿真过程中,微带天线500的操作频率被设计为覆盖LTE频带的3.4-3.6GHz,馈电点522与中心点521的距离为7mm,短路点523位于以中心点521为原点、馈电点522与中心点521的连线为纵轴在贴片520所在的平面中建立的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3.7mm,-4mm)的位置处,短路点523的半径为0.5mm,基片510具有2.55的介电常数,介电损耗角正切为0.0019,厚度为3mm。如图8中所示出的,微带天线500的仿真增益为7.5dB,基本上等同于仿真的具有窄带宽的传统圆形微带天线的增益7.6dB。另外,短路点523(例如,短路过孔)的引入使得辐射图案略微地不对称,3dB带宽是从-45°到-36°,但是对微带天线500性能的影响可以忽略。
由此可见,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微带天线500在实现了高增益的同时,还取得了薄基片、宽带宽、小尺寸、低成本等优点。这种优势特点使得微带天线500特别有利于形成天线阵列而使用在MIMO或者大规模MIMO应用中。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天线阵列900。如图9中所示出的,天线阵列900可以包括多个微带天线500,每个微带天线500可以包括共用的基板510和各自的金属贴片520。尽管图9中的天线阵列900被描绘为包括两个微带天线500,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天线900可以由更多的微带天线500形成。此外,天线阵列900可以被使用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阵列900中的多个微带天线500的布置与各个微带天线500的短路点523在金属贴片520上的位置可以协调地被设置,以使得天线阵列900中的表面波传播被减少。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改进天线阵列900的性能。例如,如图9中所示出的,多个微带天线500可以并排地设置,并且彼此之间的距离可以被设置为微带天线500的中心频率波长的大约二分之一。下面结合图10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天线阵列900相比于传统微带天线所形成的天线阵列所具有的性能优势。
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天线阵列900与传统微带天线所形成的天线阵列在相关性系数随着频率变化的比较曲线图1000。在图10中,使用了S参数来计算相关性。
如图10中所示出的,虚线曲线1001表示传统微带天线所形成的天线阵列中微带天线之间的相关性曲线,而实线曲线1002表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微带天线500所形成的天线阵列900中微带天线500之间的相关性曲线。从图10中可以看出,微带天线500在所形成的天线阵列900中在增加带宽的同时还保持了非常低的相关系数,从而相比于传统天线阵列大幅地改进了天线阵列900的性能。
如上文所提到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微带天线500具有宽带宽并且在天线阵列900中可以保持非常低的相关系数。小尺寸和低剖面可以使得微带天线500能够安装在产品的任何表面上,这将使得产品更具吸引力。
图1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天线阵列900可以被安装在小型基站1100的表面上的示图。如图11所示出的,包括贴片520的天线阵列900可以被布置在小型基站1100的一个表面上。这样的布置可以改进MIMO系统的性能。此外,天线阵列900也可以被部署在小型基站1100的周围以用于实现大范围的覆盖。
图1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微带天线500制造方法1200的流程图。如图12中所示出的,在步骤1202中,在微带天线500的基片510的第一面上设置接地面530。在步骤1204中,在基片510的与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上设置金属贴片520。在步骤1206中,在金属贴片520上设置馈电点522,以使微带天线500具有第一谐振频率。在步骤1208中,在金属贴片520上设置短路点523,以使微带天线500具有不同于第一谐振频率的第二谐振频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金属贴片500上设置短路点523可以包括:设置短路点523使得短路点523和金属贴片520的中心点521的连线与馈电点522和中心点521的连线的夹角大于90度并且小于180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短路点523可以包括:设置连接到接地面的过孔。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馈电点522周围设置缝隙524。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缝隙524可以包括:设置相对于馈电点522和中心点521的连线基本对称的两个缝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贴片520可以包括圆形金属贴片。在一些实施例中,微带天线500可以通过同轴电缆进行馈电。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提供厚度小于微带天线500的中心频率所对应的波长的约十分之一的基片510。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金属贴片520可以包括:设置尺寸小于微带天线500的中心频率所对应的波长的约二分之一的金属贴片520。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宽带微带天线,其具有低剖面、高增益、小尺寸和简单的结构。所提出的微带天线展现了宽的带宽和在天线阵列中的非常低的相关系数。它可以被使用在5G的MIMO系统和类似应用中。
本公开的实施例所提出一种的微带天线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改进。首先是基片薄,这将促进微带天线与其他电路的集成并且减少制造成本。其次,所提出的微带天线的尺寸小并且增益不受影响,这将在MIMO系统中提供灵活的布置。第三,所提出的微带天线是单层的,这在结构上将是简单的并且易于制造。第四,所提出的微带天线使用了较少的过孔加载。过孔加载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以用于增加操作带宽。然而,较少的过孔加载可以减少制造成本并且使得增益较少地被影响。第五,所提出的微带天线能够同时辐射两个正交的偏振波,这可以减少通信中的偏振失配。
与传统的宽带微带天线相比,所提出的微带天线具有若干优点。所提出的微带天线具有非常低的剖面,天线的厚度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仅为3mm,近似为中心频率λ的0.035倍,而大多数传统的宽带微带天线通常具有0.1λ的厚度。所提出的微带天线是单层的,其他的传统单层宽带微带天线通常具有需要空气腔体的非常高的剖面或者复杂的装配,而所提出的天线具有与传统窄带微带天线一样简单的结构。所提出的微带天线还具有小尺寸,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可以大约为0.35倍的中心频率波长λ,相比之下,已有的使用缝隙的宽带微带天线增加了微带天线的尺寸。小尺寸将使得所提出的天线在MIMO天线阵列布置中具有更多的选择。所提出的微带天线在天线阵列中具有低相关系数,这将提供更好的MIMO性能。最后,在带宽方面,所提出的微带天线相比于传统的具有低剖面、小尺寸和高增益的其他微带天线具有非常宽的带宽。
在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包括”及其类似用语应当理解为开放性包含,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应当理解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或“该实施例”应当理解为“至少一个实施例”。
虽然已经参考若干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应当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特别地,上文描述的所有本公开的内容旨在涵盖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所包括的各种修改和等效布置。
Claims (21)
1.一种微带天线,包括:
接地面,设置在所述微带天线的基片的第一面上;
金属贴片,设置在所述基片的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上;
馈电点,设置在所述金属贴片上以使所述微带天线具有第一谐振频率;以及
短路点,设置在所述金属贴片上以使所述微带天线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谐振频率的第二谐振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带天线,其中所述短路点和所述金属贴片的中心点的连线与所述馈电点和所述中心点的连线的夹角大于90度并且小于18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带天线,其中所述短路点包括连接到所述接地面的过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带天线,进一步包括:
缝隙,设置在所述馈电点周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带天线,其中所述缝隙包括相对于所述馈电点和所述中心点的连线基本对称的两个缝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带天线,其中所述金属贴片包括圆形金属贴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带天线,其中所述微带天线通过同轴电缆进行馈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带天线,其中所述基片的厚度小于所述微带天线的中心频率所对应的波长的约十分之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带天线,其中所述金属贴片的尺寸小于所述微带天线的中心频率所对应的波长的约二分之一。
10.一种天线阵列,包括多个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带天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天线阵列,其中所述多个微带天线的布置与各个微带天线的短路点在金属贴片上的位置协调地被设置,以使得所述天线阵列中的表面波传播被减少。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天线阵列,其中所述天线阵列被使用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
13.一种微带天线制造方法,包括:
在所述微带天线的基片的第一面上设置接地面;
在所述基片的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上设置金属贴片;
在所述金属贴片上设置馈电点,以使所述微带天线具有第一谐振频率;以及
在所述金属贴片上设置短路点,以使所述微带天线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谐振频率的第二谐振频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金属贴片上设置短路点包括:
设置所述短路点使得所述短路点和所述金属贴片的中心点的连线与所述馈电点和所述中心点的连线的夹角大于90度并且小于180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设置所述短路点包括:
设置连接到所述接地面的过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馈电点周围设置缝隙。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设置缝隙包括:
设置相对于所述馈电点和所述中心点的连线基本对称的两个缝隙。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金属贴片包括圆形金属贴片。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微带天线通过同轴电缆进行馈电。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提供厚度小于所述微带天线的中心频率所对应的波长的约十分之一的所述基片。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带天线,其中设置所述金属贴片包括:
设置尺寸小于所述微带天线的中心频率所对应的波长的约二分之一的所述金属贴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54499.XA CN107623187A (zh) | 2016-07-14 | 2016-07-14 | 微带天线、天线阵列和微带天线制造方法 |
PCT/IB2017/001068 WO2018011635A1 (en) | 2016-07-14 | 2017-07-12 | Microstrip antenna, antenna arr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icrostrip antenna |
KR1020197004373A KR20190027909A (ko) | 2016-07-14 | 2017-07-12 | 마이크로스트립 안테나, 안테나 어레이, 및 마이크로스트립 안테나의 제조 방법 |
US16/317,624 US20190288397A1 (en) | 2016-07-14 | 2017-07-12 | Microstrip antenna, antenna arr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icrostrip antenna |
KR1020217018982A KR20210077808A (ko) | 2016-07-14 | 2017-07-12 | 마이크로스트립 안테나, 안테나 어레이, 및 마이크로스트립 안테나의 제조 방법 |
KR1020207022392A KR20200096324A (ko) | 2016-07-14 | 2017-07-12 | 마이크로스트립 안테나, 안테나 어레이, 및 마이크로스트립 안테나의 제조 방법 |
EP17762201.6A EP3485532A1 (en) | 2016-07-14 | 2017-07-12 | Microstrip antenna, antenna arr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icrostrip antenna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54499.XA CN107623187A (zh) | 2016-07-14 | 2016-07-14 | 微带天线、天线阵列和微带天线制造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23187A true CN107623187A (zh) | 2018-01-23 |
Family
ID=59799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554499.XA Pending CN107623187A (zh) | 2016-07-14 | 2016-07-14 | 微带天线、天线阵列和微带天线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90288397A1 (zh) |
EP (1) | EP3485532A1 (zh) |
KR (3) | KR20190027909A (zh) |
CN (1) | CN107623187A (zh) |
WO (1) | WO2018011635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88468A (zh) * | 2018-02-23 | 2020-12-15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椭圆极化空腔背衬的宽带开槽天线 |
CN112542688A (zh) * | 2020-11-27 | 2021-03-23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微带天线及终端设备 |
CN114824835A (zh) * | 2022-06-29 | 2022-07-29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可共形的超薄超宽带低仰角阵列天线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233337B2 (en) * | 2018-03-02 | 2022-01-25 |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 Antenna apparatus |
CN110970719A (zh) * | 2018-09-28 | 2020-04-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微带mimo天线结构及其移动终端 |
CN113013601B (zh) * | 2019-12-19 | 2022-05-13 | 南京理工大学 | 宽带差分Fabry-Perot谐振腔天线 |
CN111082210B (zh) * | 2019-12-31 | 2025-02-28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定向双频双极化mimo天线及智能设备 |
CN111446538B (zh) * | 2020-03-25 | 2024-11-26 | 南京林业大学 | 一种新型蝶形开槽宽带太赫兹天线 |
US11329857B2 (en) | 2020-05-05 | 2022-05-10 | Nanya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 Cellular network |
CN113764886B (zh) * | 2021-08-05 | 2022-12-02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4g lte宽带全向天线及其带宽调节方法 |
CN113991297B (zh) * | 2021-10-09 | 2022-10-28 | 中国矿业大学 | 基于超表面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宽角度波束扫描天线阵 |
CN114024137B (zh) * | 2021-11-09 | 2023-07-14 | 安徽大学 | 一种多回路谐振结构及mimo天线通信系统 |
CN114865328B (zh) * | 2022-04-28 | 2024-10-29 | 成都雷电微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低剖面圆极化隐身相控阵天线 |
CN119153955B (zh) * | 2024-11-12 | 2025-02-07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低剖面方向图可重构天线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55474A (zh) * | 2003-05-07 | 2003-11-12 | 北京邮电大学 | 多波段微带贴片天线 |
JP2005191781A (ja) * | 2003-12-25 | 2005-07-14 | Japan Radio Co Ltd | 2周波共用パッチアンテナ |
EP1796212A1 (en) * | 2005-12-08 | 2007-06-13 | Alps Electric Co., Ltd. | Patch antenna |
CN102800961A (zh) * | 2011-05-24 | 2012-11-28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使用硅通孔的天线 |
CN103858277A (zh) * | 2013-12-20 | 2014-06-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三极化天线 |
CN104009292A (zh) * | 2014-06-05 | 2014-08-27 | 太原理工大学 | 小型化宽频微带天线 |
CN104253303A (zh) * | 2013-06-28 | 2014-12-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天线系统和移动终端 |
CN104393416A (zh) * | 2014-11-21 | 2015-03-04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用于双频毫米波系统的平面天线 |
CN105186130A (zh) * | 2015-09-29 | 2015-12-23 | 辽宁普天数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e型贴片的数字电视发射天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481526A1 (fr) * | 1980-04-23 | 1981-10-30 | Trt Telecom Radio Electr | Antenne a structure mince |
CA2181887C (en) * | 1995-04-24 | 2000-05-16 | Seiji Hagiwara | Microstrip antenna device |
US6906677B2 (en) * | 2000-05-26 | 2005-06-1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Antenna, antenna device, and radio equipment |
FR2822301B1 (fr) * | 2001-03-15 | 2004-06-04 | Cit Alcatel | Antenne a bande elargie pour appareils mobiles |
US6462712B1 (en) * | 2001-07-24 | 2002-10-08 | Ming Cheng Liang | Frequency tunable patch antenna device |
KR100810291B1 (ko) * | 2003-09-08 | 2008-03-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자기적 결합 급전 소형 광대역 모노폴 안테나 |
DE102006038528B3 (de) * | 2006-08-17 | 2007-11-22 | Kathrein-Werke Kg | Abstimmbare Antenne planarer Bauart |
TWM366766U (en) * | 2009-04-22 | 2009-10-11 | Wistron Neweb Corp | Dual band antenna |
US9240631B2 (en) * | 2013-09-11 | 2016-01-19 | Michael Westick Westrick | Reduced ground plane shorted-patch hemispherical omni antenna |
US9595755B2 (en) * | 2013-10-04 | 2017-03-14 | Laird Technologies, Inc. | Ground independent multi-band antenna assemblies |
US9793963B2 (en) * | 2013-11-27 | 2017-10-17 |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 Integrated circuit with antenna arrays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with |
KR101764193B1 (ko) * | 2013-12-03 | 2017-08-02 | 가부시키가이샤 무라타 세이사쿠쇼 | 패치 안테나 |
CN105006650B (zh) * | 2015-07-30 | 2018-03-09 | 中天宽带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光子晶体的双极化基站天线 |
US10116064B2 (en) * | 2016-02-16 | 2018-10-30 | National Chung Sh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Millimeter-wave antenna device and millimeter-wave antenna array device thereof |
-
2016
- 2016-07-14 CN CN201610554499.XA patent/CN107623187A/zh active Pending
-
2017
- 2017-07-12 US US16/317,624 patent/US2019028839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7-07-12 WO PCT/IB2017/001068 patent/WO2018011635A1/en unknown
- 2017-07-12 KR KR1020197004373A patent/KR20190027909A/ko not_active Ceased
- 2017-07-12 KR KR1020217018982A patent/KR20210077808A/ko not_active Ceased
- 2017-07-12 KR KR1020207022392A patent/KR20200096324A/ko not_active Ceased
- 2017-07-12 EP EP17762201.6A patent/EP3485532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55474A (zh) * | 2003-05-07 | 2003-11-12 | 北京邮电大学 | 多波段微带贴片天线 |
JP2005191781A (ja) * | 2003-12-25 | 2005-07-14 | Japan Radio Co Ltd | 2周波共用パッチアンテナ |
EP1796212A1 (en) * | 2005-12-08 | 2007-06-13 | Alps Electric Co., Ltd. | Patch antenna |
CN102800961A (zh) * | 2011-05-24 | 2012-11-28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使用硅通孔的天线 |
CN104253303A (zh) * | 2013-06-28 | 2014-12-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天线系统和移动终端 |
CN103858277A (zh) * | 2013-12-20 | 2014-06-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三极化天线 |
CN104009292A (zh) * | 2014-06-05 | 2014-08-27 | 太原理工大学 | 小型化宽频微带天线 |
CN104393416A (zh) * | 2014-11-21 | 2015-03-04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用于双频毫米波系统的平面天线 |
CN105186130A (zh) * | 2015-09-29 | 2015-12-23 | 辽宁普天数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e型贴片的数字电视发射天线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88468A (zh) * | 2018-02-23 | 2020-12-15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椭圆极化空腔背衬的宽带开槽天线 |
CN112088468B (zh) * | 2018-02-23 | 2024-01-09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椭圆极化空腔背衬的宽带开槽天线 |
CN112542688A (zh) * | 2020-11-27 | 2021-03-23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微带天线及终端设备 |
CN112542688B (zh) * | 2020-11-27 | 2022-07-19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微带天线及终端设备 |
CN114824835A (zh) * | 2022-06-29 | 2022-07-29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可共形的超薄超宽带低仰角阵列天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485532A1 (en) | 2019-05-22 |
KR20190027909A (ko) | 2019-03-15 |
KR20200096324A (ko) | 2020-08-11 |
WO2018011635A1 (en) | 2018-01-18 |
KR20210077808A (ko) | 2021-06-25 |
US20190288397A1 (en) | 2019-09-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623187A (zh) | 微带天线、天线阵列和微带天线制造方法 | |
CN111052504B (zh) | 毫米波天线阵元、阵列天线及通信产品 | |
US10854994B2 (en) | Broadband phased array antenna system with hybrid radiating elements | |
Papantonis et al. | Dual-polarized tightly coupled array with substrate loading | |
Zhou et al. | Design of a novel wideband and dual-polarized magnetoelectric dipole antenna | |
US10186778B2 (en) | Wideband dual-polarized patch antenna array and methods useful in conjunction therewith | |
JP2020511890A (ja) | アンテナ、アンテナの構成方法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 |
CN110957576B (zh) | 一种极低剖面微带叠层双极化基站天线及阵列 | |
CN109687125B (zh) | 一种基于多模融合的超低剖面双频宽波束微带天线 | |
JP2015521822A (ja) | 電磁ダイポールアンテナ | |
CN105048079B (zh) | 一种全向性圆极化平面天线 | |
WO2018082558A1 (zh) | 天线及通信终端 | |
CN106299643A (zh) | 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的小型低剖面宽带双极化定向天线 | |
CN207474675U (zh) | 一种全向天线 | |
CN204732537U (zh) | 一种宽带双极化窄波束wlan ap天线 | |
CN106785404A (zh) | 一种新型嵌入式宽带双极化天线 | |
CN211530177U (zh) | 一种加载短路过孔的宽频带贴片天线 | |
CN206564331U (zh) | 一种新型嵌入式宽带双极化天线 | |
US20140159973A1 (en) | Dual-polarized magnetic antennas | |
TWI459634B (zh) | 環狀槽孔天線 | |
Ermiş et al. |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patch antenna by applying bandwidth enhancement techniques for 5G applications | |
CN111446543B (zh) | 一种极小频率比单馈双圆极化定向天线、天线系统 | |
CN108666747A (zh) | 一种低剖面阵列天线 | |
CN100470929C (zh) | 低旁瓣双频暨宽频平面型端射天线 | |
Wen et al. | Design of a Jerusalem-cross slot antenna for wireless Internet application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23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