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20194B - 洗涤干燥机 - Google Patents
洗涤干燥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620194B CN107620194B CN201710346437.4A CN201710346437A CN107620194B CN 107620194 B CN107620194 B CN 107620194B CN 201710346437 A CN201710346437 A CN 201710346437A CN 107620194 B CN107620194 B CN 10762019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shing
- water
- drying
- heater
- hot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 And Dryer (AREA)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在执行洗涤干燥模式时,进行有效的干燥运转。本实施方式的洗涤干燥机包括:水桶;转桶,该转桶配置于所述水桶内并收纳衣物;温水用加热器,该温水用加热器设置于所述水桶内的洗涤水所积存的位置并对该洗涤水进行加热;干燥机构,该干燥机构包含循环风扇并将暖风循环供给到所述转桶内;以及控制设备,该控制设备对包含洗涤行程、漂洗行程、脱水行程在内的洗涤运转及利用所述干燥机构的干燥运转进行控制,所述控制设备构成为能够执行在洗涤运转后进行干燥运转的洗涤干燥模式,并且,在所述洗涤干燥模式中的所述脱水行程的执行中,执行以达到比对洗涤水进行加热时的输出还低的输出的方式对所述温水用加热器进行通电控制的预加热动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涤干燥机。
背景技术
例如滚筒式的洗涤干燥机中,作为干燥机构,包括利用冷凝器的热而生成热风的热泵(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这种情况下,热泵存在以下问题:温度上升的开始有时比较差,导致干燥运转花费时间。因此,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以下内容:在干燥风的循环路径上设置有用于对热泵进行加热的电加热器,在干燥运转之前的脱水行程中,接通所述电加热器,对热泵进行加热,使温度上升的开始变得良好而缩短干燥时间。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497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上述的专利文献1中,为了使热泵的温度上升的开始变得良好,需要特意设置有热泵加热用的电加热器,这也就产生了:必须确保新配置电加热器的空间等问题。
因此,提供一种在执行洗涤干燥模式时能够进行有效的干燥运转的洗涤干燥机。
本发明的第1方案的洗涤干燥机的特征在于,其包括:水桶;转桶,该转桶配置于所述水桶内并收纳衣物;温水用加热器,该温水用加热器设置于所述水桶内的洗涤水积存的位置并对该洗涤水进行加热;干燥机构,该干燥机构包含循环风扇并将暖风循环供给到所述转桶内;以及控制设备,该控制设备对包含洗涤行程、漂洗行程、脱水行程在内的洗涤运转及利用所述干燥机构的干燥运转进行控制,所述控制设备构成为能够执行在洗涤运转后进行干燥运转的洗涤干燥模式,并且,在所述洗涤干燥模式中的所述脱水行程的执行中,执行以达到比对洗涤水进行加热时的输出还低的输出的方式来对所述温水用加热器进行通电控制的预加热动作。
根据上述构成,在洗涤干燥模式中的脱水行程的执行中,进行使温水用加热器动作的预加热动作,因此,能够进行有效的干燥运转。这种情况下,可以说将用于生成洗涤运转中使用的温水的温水用加热器也兼用于干燥,因此,无需追加新的构成,能够以简单的构成来完成。另外,在预加热动作中,由于以比加热洗涤水时低的输出来使温水用加热器进行动作,所以能够抑制温水用加热器的温度上升,并能够接受其在空气氛围下的使用。
本发明的第2方案的洗涤干燥机在第1方案的基础上,在所述预加热动作的执行中,所述控制设备在所述转桶的旋转中使所述循环风扇进行动作。
本发明的第3方案的洗涤干燥机在第1或第2方案的基础上,在所述预加热动作的执行中,所述控制设备在所述转桶的停止中使所述循环风扇进行动作。
本发明的第4方案的洗涤干燥机在第1~第3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洗涤干燥模式中,执行多次所述脱水的行程,所述控制设备如下进行控制:使所述预加热动作中的所述温水用加热器的输出在多次脱水行程中后面的脱水行程比前面的脱水行程低。
本发明的第5方案的洗涤干燥机在第1~第4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控制设备如下进行控制:使所述预加热动作中的所述温水用加热器的输出与所述转桶的脱水转速对应地,转速越高,使输出越高。
本发明的第6方案的洗涤干燥机在第1~第5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洗涤干燥机包括将所述水桶内的空气排出到外部的排气装置,并且,包括对所述温水用加热器的温度进行检测的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设备进行如下控制:在所述预加热动作的执行中,当所述加热器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超过规定值时,通过所述排气装置,使所述水桶内的空气排出。
本发明的第7方案的洗涤干燥机在第6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排气装置构成为能够调整排气量,所述控制设备进行如下控制:在所述预加热动作的执行中,与所述加热器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应地调整所述排气装置的排气量,以便检测温度越高,使排气量越多。
本发明的第8方案的洗涤干燥机在第1~第7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干燥机构由热泵构成,所述控制设备进行如下控制:在所述预加热动作的执行中,当所述温水用加热器的输出为规定值以下时,使所述热泵驱动。
本发明的第9方案的洗涤干燥机在第1~第8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控制设备进行如下控制:在所述漂洗行程中也执行所述预加热动作。
附图说明
图1给出了第一实施方式,是概略地表示洗涤干燥机的内部结构的纵向截面右视图。
图2是概略地表示洗涤干燥机的内部结构的后视图。
图3是表示洗涤干燥机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相对于温水用加热器的通电率的图。
图5给出了第二实施方式,是表示预加热动作中的行程与、循环风扇的接通/断开及加热器的通电率的关系的图。
图6给出了第三实施方式,是表示预加热动作中的行程与、循环风扇的接通/断开及加热器的通电率的关系的图。
图7给出了第四实施方式,是表示预加热动作中的行程与、温水用加热器的通电率的关系的图。
图8给出了第五实施方式,是表示滚筒的转速与、相对于温水用加热器的通电率的关系的图。
图9给出了第六实施方式,是表示加热器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排气风门的开闭的关系的图。
图10给出了第七实施方式,是表示加热器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排气风门的开度的关系的图。
图11给出了第八实施方式,是表示加热器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排气风门的开度的关系的图。
符号说明:
1-洗涤干燥机、2-外箱(主体)、3-水桶、4-滚筒(转桶)、14-温水用加热器、15-加热器温度传感器、19-干燥机构、20-循环风路、21-热泵、22-循环风扇、29-压缩机、30-排气装置、30a-排气口、30b-排气风门、31-控制装置(控制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适用于具有洗衣功能及干燥功能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的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多个实施方式之间共通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从而省略新的图示及重复的说明。
(1)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图2,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滚筒式的洗涤干燥机1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构成洗涤干燥机1的主体的外箱2呈大致矩形箱状,在外箱2内,圆筒状的水桶3以向后下方倾斜的状态而借助未图示的弹性支撑机构被支撑。在所述水桶3内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有作为收纳衣物(洗涤物)的转桶的圆筒状的滚筒4。该滚筒4构成为: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且向后下方倾斜的倾斜轴为中心进行旋转。
如图1所示,在该滚筒4的周壁部及后壁部形成有通水、通气用的多个孔4a,另外,在滚筒4的周壁部的内表面设置有洗涤物搅拌用的未图示的多个挡板。虽然没有图示,但是,在该滚筒4的前表面部设置有取放衣物的开口部。在所述水桶3的前表面部形成有与所述开口部相连接的投入口,在外箱2的前表面设置有对其投入口进行开闭的门5。在外箱2的前表面部的上部设置有操作面板6。
如图1、图2所示,在所述水桶3的后部配置有例如由外转子型的无刷马达构成的滚筒马达8。该滚筒马达8的旋转轴的前端贯穿水桶3的背面而突出到水桶3内,连结固定于所述滚筒4的后部中心部。根据这种构成,滚筒4被滚筒马达8直接驱动旋转。
如图2所示,在所述外箱2内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水桶3内供水的供水装置7。虽然没有详细图示,但是该供水装置7由供水阀11(参照图3)和注水盒9等构成,其中供水阀11借助连接管10而连接于作为供水源的自来水的水龙头,注水盒9具有能够推拉的洗涤剂投入盒。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在水桶3的下部连接有排水管路12,在该排水管路12的中途设置有排水阀13。在排水阀13关闭的状态下从供水装置7向水桶3内供水的情况下,该水存积到水桶3内。此时,水桶3内的水位通过水位传感器36(参照图3)来检测。随着所述排水阀13开放,存积在水桶3内的水通过排水管路12而排出到机器外。
如图1所示,在水桶3内的底部(比滚筒4更靠下方的位置)的洗涤水积存的位置设置有温水用加热器14。该温水用加热器14例如由铠装电加热器构成,从而,在进行用温水对洗涤物洗涤的模式时,进行通电对水桶3内的水进行加热。另外,在该温水用加热器14上设置有用于对该温水用加热器14的温度例如表面温度进行检测的例如由热敏电阻构成的加热器温度传感器15。在水桶3内的温水用加热器14的附近部分还设置有:对所存积的洗涤水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水温传感器16(仅在图3中图示)。
另外,在所述操作面板6上,除了设置有接通电源开关32、切断电源开关33、显示部34以外,还设置有各种操作部35(均仅在图3中图示)。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者对操作部35进行操作而设定运转的模式,能够指示执行接续于洗涤运转而进行干燥运转的洗涤干燥模式。另外,构成为:通过使用者选择、设定温水清洗,能够指定使用例如40℃、60℃等温水的洗涤运转(洗涤行程)。在操作面板6的背面侧设置有构成控制设备的控制装置31(参照图3)。对于该控制装置31,例如将微型计算机构成为主体,对洗涤干燥机1整体进行控制。
如图1所示,所述水桶3构成为:在前部的比上表面更靠右侧的部位设置有空气的排出口17,并且,在背面部的比上部更靠左侧的部位设置有空气的供给口18。并且,如图1、图2所示,在外箱2内部设置有将暖风(干燥风)循环供给到滚筒4内的干燥机构19。本实施方式中,干燥机构19位于水桶3的外部,其具备循环风路20,并且,还具备热泵21。所述循环风路20具有入口和出口,该入口连接于水桶3的所述排出口17,出口连接于所述供给口18。另外,干燥机构19具备循环风扇22,该循环风扇22使从排出口17排出的空气在循环风路20内沿着箭头A方向循环,并且,从所述供气口18供给到水桶3甚至滚筒4内。
具体而言,所述循环风路20包括:排气管道23、热泵管道24、以及供气管道25。其中,排气管道23构成为:其基端部连接于所述排出口17,在外箱2内的右侧上部朝向后方延伸,之后折曲,而在水桶3的后方朝向下方延伸,其前端连接于热泵管道24的基端部(右端部)。另外,在排气管道23的前端侧部分设置有:用于从干燥风中捕获线屑的众所周知的线屑过滤器26。
所述热泵管道24在外箱2内的比底部更靠后方的部位在右左方向上延伸,在其前端侧(图2中为右端侧)设置有所述循环风扇22。该循环风扇22构成为:例如在风扇外壳内具备离心风扇及驱动该离心风扇的马达,在风扇外壳的出口部连接有:所述供气管道25的基端部(下端部)。供气管道25在外箱2内的左侧的水桶3的后方向上方延伸,其前端部(上端部)连接于所述供气口18。
如图2所示,在所述热泵管道24内,构成热泵(冷冻循环)21的蒸发器27及冷凝器28配置成依次位于右左(图2中为左右)。虽然没有详细图示,但是,所述热泵21构成为:通过制冷剂配管将压缩机29(参照图3)、所述冷凝器28、作为减压设备的膨胀阀、以及所述蒸发器27连接成闭环状。在热泵21的内部封入有所需量的制冷剂,在制冷剂配管中循环。
该热泵21在干燥运转时,通过驱动压缩机29,使得从压缩机29中喷出的气体制冷剂流入到冷凝器28内,通过该冷凝器28的热交换而被冷凝,制成液体制冷剂。从冷凝器28中流出的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而膨胀,成为雾状,该雾状的制冷剂流入到蒸发器27中。并且,蒸发器27中,通过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而使制冷剂气化,该气体制冷剂返回到压缩机29。进行:通过压缩机29来压缩制冷剂而达到高温、高压从而被喷出的循环。
在驱动该热泵21的同时,驱动循环风扇22,由此,如图1、图2的箭头A所示,进行如下循环:水桶3(滚筒4)内的空气从排出口17通过排气管道23而到达热泵管道24,在热泵管道24内流动,依次通过蒸发器27及冷凝器28后,流入到供气管道25,通过供给口18及孔4a而被供给到滚筒4内。利用该空气的循环,从水桶3(滚筒4)内的衣物中夺得湿气而包含大量蒸气的空气通过热泵管道24内的蒸发器27部分被冷却,由此,蒸气被冷凝(或者升华)而除湿,其除湿空气通过冷凝器28部分,从而被加热成为干的暖风,再次供给到滚筒4内,用于干燥衣物。
此外,在所述排气管道23的中途设置有排气装置30。该排气装置30构成为包括:用于将循环风路20内的空气(甚至水桶3内的空气)排出到外箱2外的排气口30a、用于对该排气口进行开闭的排气风门30b、以及用于取入外部空气的吸气口。所述排气风门30b例如以马达作为驱动源进行动作,还能够调整排气口的开口面积。由此,如果在循环风扇22的驱动状态下使排气风门30b动作而打开排气口30a,则在循环风路22内通过的空气的一部分被排出到外箱2外部。另外,此时,从吸气口将外部空气取入到循环风路20内。
图3概略地给出以上述的控制装置31为中心的本实施方式的洗涤干燥机的电气结构。向控制装置31输入:来自操作面板6的接通电源开关32、切断电源开关33、各种操作部35的操作信号,并且,控制装置31对操作面板6的显示部34的显示进行控制。另外,向控制装置31输入:来自所述水温传感器16、加热器温度传感器16、水位传感器36的检测信号。控制装置31对所述供水阀11、排水阀13、排气风门30b、温水用加热器14、滚筒马达8、热泵21的压缩机29、循环风扇22(风扇马达)进行控制。
根据以上的构成,控制装置31与使用者在操作部35设定的运转模式相应地,基于来自各传感器的输入信号、预先储存的控制程序,对洗涤干燥机1的各机构进行控制,自动执行包含众所周知的洗涤行程、漂洗行程、脱水行程的洗涤运转、及干燥运转。此时,如上所述,使用者设定了温水清洗的情况下,在洗涤行程的供水时,温水用加热器14进行动作,使水桶3内存积的洗涤水成为例如40℃或者60℃的温水。通过像这样使用温水来执行洗涤行程,能够使清洗性能得到提高。这种情况下,洗涤行程中,温水用加热器14以100%的输出(通电率)被通电,基于水温传感器16的检测来进行接通/断开控制,由此,得到目标温度的温水。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31构成为可以执行接续于洗涤运转而进行干燥运转的洗涤干燥模式,如下面的作用说明中所述,在洗涤干燥模式中的脱水行程的执行中,执行:使温水用加热器14进行动作的预加热动作。在该预加热动作中,如图4所示,以比通常、亦即洗涤行程中的温水生成时低的输出、例如60%的通电率(电压值)来使温水用加热器14进行动作。该温水用加热器14的通电率(电压值)的控制是通过相位控制来进行的。
接下来,对上述构成的洗涤干燥机1的作用进行说明。使用者想要执行接续于洗涤运转而进行干燥运转的洗涤干燥模式的情况下,在滚筒4内投入衣物,并且,在洗涤剂投入盒内投入需要量的洗涤剂,然后,对操作面板6的操作部35进行操作,设定洗涤干燥模式,进行启动操作。另外,使用者在洗涤运转(洗涤行程)中除了直接使用自来水的通常洗涤以外,还可以设定使用温水的温水清洗。
当运转启动时,进行供水,执行规定时间的洗涤行程。此时,设定温水清洗的情况下,将温水用加热器14以通电率100%接通,执行使用了规定温度的温水的洗涤行程。没有设定温水清洗的情况下,无需接通温水用加热器14,执行:直接使用常温的自来水的洗涤行程。当洗涤行程结束时,接下来,进行第一脱水的行程,然后,进行漂洗的行程,当漂洗的行程结束时,进行脱水(最终脱水)的行程。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脱水(最终脱水)的行程中,执行使温水用加热器14进行动作的预加热动作。对于该预加热动作,温水用加热器14以比通常、亦即洗涤行程中的温水生成时低的通电率例如60%的通电率进行动作。另外,在该预加热动作中,可以使循环风扇22进行动作。像这样在脱水行程的执行中,进行使温水用加热器14动作的预加热动作,能够使滚筒4内的空气及衣物得到加热。通过对衣物进行加热来进行高效率的脱水。
此处,温水用加热器14是在浸入水中的状态(液体氛围)下使用的液体加热用的加热器,例如采用高瓦特密度(7~10W/cm2)的铠装电加热器。该温水用加热器14与气体加热用的加热器不同,如果在脱水行程时通电,则温度有可能变得过高。本实施方式中,在预加热动作时,以比通常(温水生成时)低的输出(通电率)来使温水用加热器14进行动作,因此,能够抑制温水用加热器14的温度上升,即便在空气氛围中,也能够在不超过所容许的最高温度的范围内使用。另外,由于滚筒4高速旋转,所以在水桶3内产生出风。该风吹到温水用加热器14的表面。由此,也能起到抑制温水用加热器14的温度上升的一定效果。此外,通过在预加热动作中使循环风扇22进行动作,也能得到抑制温水用加热器14的温度上升的效果。
当脱水行程结束时,温水用加热器14关闭,预加热动作结束,接下来,执行干燥运转。该干燥运转如下进行:热泵21被接通,并且,循环风扇22进行动作。这种情况下,在脱水行程中进行预加热动作,由此,在预先将滚筒4内及衣物的温度提高到某种程度的状态下,开始干燥运转。由此,能够进行高效率的干燥,能够缩短干燥运转所需要的时间。
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洗涤干燥模式中的脱水行程的执行中,进行使温水用加热器14动作的预加热动作,因此,能够进行有效的干燥运转。这种情况下,可以说将用于生成洗涤运转中使用的温水的温水用加热器14也兼用于干燥,因此,无需追加新的构成,能够以简单的构成来完成。另外,在预加热动作中,由于以比通常(温水生成时)低的输出(通电率)来使温水用加热器14进行动作,所以能够抑制温水用加热器14的温度上升,并能够接受其在空气氛围下的使用。
(2)第二~第五实施方式
图5给出第二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控制装置31执行的、洗涤干燥模式中的预加热动作的控制方案。图5给出了洗涤行程结束后的漂洗、脱水行程的各行程的行进所对应的滚筒4的转速、循环风扇22的接通/断开状态、温水用加热器14的输出(此时为通电率)的关系。即,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洗涤干燥模式中,当洗涤行程结束时,依次执行第一脱水行程、第一漂洗行程、第二脱水行程、第二漂洗行程、最终脱水的行程。
并且,在第一脱水行程、第二脱水行程、最终脱水行程的多次脱水行程中,执行温水用加热器14以比较低的输出(通电率)进行动作的预加热动作,但是,在滚筒4的旋转中,干燥机构19的循环风扇22进行动作。此时,越是后面的脱水行程,越要提高滚筒转速。此外,在多次脱水行程时,如下进行控制:在多次脱水行程中后面的脱水行程时的温水用加热器14的输出(通电率)比前面的脱水行程时的温水用加热器14的输出要低。具体而言,第一脱水行程中,使温水用加热器14的通电率为60%,第二脱水行程中,使温水用加热器14的通电率为55%,最终脱水行程中,使温水用加热器14的通电率为50%。
根据该第二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等的作用效果。除此以外,在预加热动作中使循环风扇22进行动作,由此,在水桶3内通过温水用加热器14而变暖的空气在循环风路20中循环,能够使体系内变暖,因此,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之后的干燥运转。另外,循环风吹到温水用加热器14上,由此,还能够期待温度上升的抑制效果。越是后面的脱水行程,滚筒转速越高,因此,相应地能够提高温水用加热器14的冷却效果。
并且,多次脱水行程中,越是后面的脱水行程,滚筒4内及衣物的水分量越少,因此,热负荷(脱水或者干燥所需要的热能)减小。换言之,后面的脱水行程与前面的脱水行程相比,温水用加热器14的温度容易进一步上升。因此,通过在后面的脱水行程中使温水用加热器14的输出(通电率)降低,能够抑制温水用加热器14的温度过度上升。
图6给出了第三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漂洗行程、亦即第一漂洗、第二漂洗的行程中也执行预加热动作。此外,本实施方式中,不仅在滚筒4的旋转中,在滚筒4的停止中也使循环风扇22进行动作。
根据该第三实施方式,除了与第一实施方式等同等的作用、效果以外,能够以更长的时间进行预加热动作,因此,能够更进一步缩短干燥时间,非常有效。另外,即便在滚筒4的停止中,也使循环风扇22进行动作,由此,能够产生风而吹到温水用加热器14上,能够抑制温水用加热器14的温度上升。
图7给出了第四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二、第三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多次脱水行程中,在执行预加热动作时,缩短温水用加热器14的通电时间。这种情况下,在第一脱水行程、第二脱水行程、最终脱水行程的各行程中,根据滚筒4以目标转速进行旋转的时间,来对温水用加热器14进行通电。由此,通过使温水用加热器14的通电时间比较短,能够抑制温水用加热器14的温度过度上升。
图8给出了第五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31根据滚筒4的脱水转速来控制预加热动作中的温水用加热器14的输出(通电率),转速越高,使输出(通电率)越高。具体而言,在滚筒4的转速为1500rpm时,使温水用加热器14的通电率为60%,在滚筒4的转速为1400rpm时,使温水用加热器14的通电率为55%,在滚筒4的转速为1200rpm时,使温水用加热器14的通电率为50%。
这种情况下,因滚筒4的旋转,水桶3内生成风,对温水用加热器14送去很多风。此时,滚筒4的脱水转速越高,对温水用加热器14的送风量也就越多,因此,能够降低相对应量的温水用加热器14的温度。换言之,滚筒4的转速越高,能够使通电率越高,使得温水用加热器14的温度不会过度上升,进而,能够使发热量增多。
(3)第六~第八实施方式、其它实施方式
图9给出了第六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如下。即,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31在预加热动作的执行中,最初关闭风门30b,当加热器温度传感器15检测到的温水用加热器14的温度达到规定值例如100℃时,打开排气装置30的排气风门30b,使水桶3内的空气从排气管道23的排气口30a排出。另外,在该预加热动作中,循环风扇22进行动作。
这种情况下,通过打开排气风门30b,水桶3内的高温空气被排出,能够将外部的比较低温的空气从吸气口取入到循环风路20乃至取入到水桶3内,能够降低温水用加热器14的温度。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防止温水用加热器14的温度过度上升、例如上升到130℃以上于未然。
图10给出了第七实施方式,与上述第六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如下。即,排气装置30构成为:能够通过控制排气风门30b的30%、50%、100%等开度来调整排气量。并且,控制装置31如下控制排气风门30b来调整排气量:在预加热动作的执行中,与加热器温度传感器15的检测温度相应地,检测温度越高,使排气量越多。
具体而言,在预加热动作的开始时,最初风门30b是关闭的,当加热器温度传感器15检测到的温水用加热器14的温度达到第一阈值例如100℃时,将排气装置30的排气风门30b以50%的开度打开,使水桶3内的空气从排气管道23的排气口30a排出。此外,之后,在温水用加热器14的温度达到第二阈值例如120℃的情况下,将排气风门30b以100%的开度打开,使来自水桶3的排气量进一步增多。
根据该第七实施方式,与上述第六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防止温水用加热器14的温度过度上升、例如上升到130℃以上于未然。并且,通过采用调整排气量的构成,能够进行更适当的排气控制,以便防止温水用加热器14的温度过度上升。
图11给出了第八实施方式。该第八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31在预加热动作的开始时,最初关闭风门30b,当加热器温度传感器15检测到的温水用加热器14的温度达到第一阈值例如100℃时,将排气装气风门30b以50%的开度打开,使水桶3内的空气排出。并且,之后不久加热器温度传感器15的检测温度超过100℃,不过,当降低至100℃时,将排气风门30b的开度调整为30%。由此,调整了排气装置30的排气量,因此,能够进行适当的排气控制,以便防止温水用加热器14的温度过度上升。
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作为其它实施方式,控制装置31还可以采用如下构成:在预加热动作的执行中,自干燥运转的开始前,驱动热泵21。对于热泵21,从驱动开始至构成零部件温暖而发挥充分的暖风生成性能这期间,与加热器等相比,有时比较花费时间。因此,通过自干燥运转的开始前驱动热泵21,亦即通过进行所谓的预热,能够提早开始热泵21的温度上升,从而能够缩短干燥时间。
但是,这种情况下,洗涤干燥机1整体的输入电力是有限制(例如1500W)的,因此,为了驱动热泵21,需要使温水用加热器14的通电率为规定值以下。举出具体例:使脱水行程中的滚筒马达8的输入为600W,热泵21(压缩机29及循环风扇22)的输入为400W。在脱水行程的初期,水的残存量较多,通过该水来冷却温水用加热器14,因此,为了提高温水用加热器14的温度,必须使输出(通电率)比较大(例如700W)。但是,此处,整体为1700W,超过了限制(1500W),因此,无法驱动热泵21。
不过,例如从第2次脱水行程开始,水变少,无法实现冷却,因此,为了抑制温水用加热器14的温度过度上升,使通电率较低(例如400W)。如果温水用加热器1的输入为400W,则整体为1400W,能够抑制在限制以内,因此,能够驱动热泵21。由此,当温水用加热器14的通电率(输入电力)为规定值以下时,通过驱动热泵21,能够在不超过输入限制的情形下,使热泵21的温度上升的开始提早,缩短干燥运转时间。
另外,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为了调整温水用加热器的输出,利用相位控制来改变通电率,但不限于此,例如通过降低供给温水用加热器的电压本身,能够降低输出。或者,还可以采用如下调整方法:通过仅控制接通/断开的时间来进行接通比例的调整,或者将由多个加热器构成时的一部分加热器关闭而使输出降低。
此外,作为干燥机构,不仅限于具备热泵,还可以具备加热器及循环风扇。即便是洗涤干燥模式中的行程例如脱水、漂洗的次数、洗涤干燥机的构成例如循环风路、排气装置等的构成,也可以进行各种变更。此外,即便是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的、输出(通电率)、成为阈值的各种温度、滚筒转速等具体的数值,也不过是给出了例子而已,可以进行适当变更等,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来实施。
Claims (6)
1.一种洗涤干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桶;
转桶,该转桶配置于所述水桶内并收纳衣物;
温水用加热器,该温水用加热器设置于所述水桶内的洗涤水所积存的位置,并对该洗涤水进行加热;
干燥机构,该干燥机构具备:循环风路、具有对暖风进行除湿的蒸发器和对暖风进行加热的冷凝器的热泵、以及循环风扇,该循环风扇将暖风通过所述循环风路而循环供给到所述转桶内;以及
控制设备,该控制设备对包含洗涤行程、漂洗行程、脱水行程在内的洗涤运转及利用所述干燥机构的干燥运转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设备构成为能够执行在洗涤运转后进行干燥运转的洗涤干燥模式,并且,
在所述洗涤干燥模式中的所述脱水行程的执行中,执行以达到比对洗涤水进行加热时的输出还低的输出的方式对所述温水用加热器进行通电控制的预加热动作,
在所述预加热动作的执行中,所述控制设备在所述转桶的旋转中或/和在所述转桶的停止中使所述循环风扇进行动作,
在所述脱水行程结束时,利用所述温水用加热器的所述预加热动作结束,然后,执行利用所述干燥机构的干燥运转,
在所述预加热动作的执行中,当所述温水用加热器的输出为规定值以下时,所述控制设备使所述热泵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洗涤干燥模式中,执行多次所述脱水行程,
所述控制设备如下进行控制:使所述预加热动作中的所述温水用加热器的输出在多次脱水行程中后面的脱水行程比前面的脱水行程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涤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设备如下进行控制:使所述预加热动作中的所述温水用加热器的输出与所述转桶的脱水转速对应地,转速越高,使输出越高。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涤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洗涤干燥机包括将所述水桶内的空气排出到外部的排气装置,并且,包括对所述温水用加热器的温度进行检测的加热器温度传感器,
所述控制设备进行如下控制:在所述预加热动作的执行中,当所述加热器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超过规定值时,通过所述排气装置,使所述水桶内的空气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涤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装置构成为能够调整排气量,
所述控制设备进行如下控制:在所述预加热动作的执行中,与所述加热器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应地调整所述排气装置的排气量,以便检测温度越高,使排气量越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涤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设备进行如下控制:在所述漂洗行程中也执行所述预加热动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140247A JP2018007938A (ja) | 2016-07-15 | 2016-07-15 | 洗濯乾燥機 |
JP2016-140247 | 2016-07-1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20194A CN107620194A (zh) | 2018-01-23 |
CN107620194B true CN107620194B (zh) | 2021-03-26 |
Family
ID=60994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34643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620194B (zh) | 2016-07-15 | 2017-05-17 | 洗涤干燥机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18007938A (zh) |
CN (1) | CN10762019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77558A (zh) * | 2020-09-27 | 2022-04-05 |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方法、衣物处理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128730A2 (en) * | 2009-05-04 | 2010-11-11 | Lg Electronics Inc. | Laundry machin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CN103649401A (zh) * | 2011-05-31 | 2014-03-1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洗涤装置 |
CN103842573A (zh) * | 2011-10-12 | 2014-06-04 | 夏普株式会社 | 洗衣烘干机 |
CN105283597A (zh) * | 2013-05-29 | 2016-01-27 | 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 用于操作实现洗涤物的残留水分含量改进的洗衣机的方法以及适用于该方法的洗衣机 |
-
2016
- 2016-07-15 JP JP2016140247A patent/JP2018007938A/ja active Pending
-
2017
- 2017-05-17 CN CN201710346437.4A patent/CN10762019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128730A2 (en) * | 2009-05-04 | 2010-11-11 | Lg Electronics Inc. | Laundry machin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CN103649401A (zh) * | 2011-05-31 | 2014-03-1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洗涤装置 |
CN103842573A (zh) * | 2011-10-12 | 2014-06-04 | 夏普株式会社 | 洗衣烘干机 |
CN105283597A (zh) * | 2013-05-29 | 2016-01-27 | 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 用于操作实现洗涤物的残留水分含量改进的洗衣机的方法以及适用于该方法的洗衣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8007938A (ja) | 2018-01-18 |
CN107620194A (zh) | 2018-01-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070201B1 (en) | Clothes treat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 |
CN107663760B (zh) | 具有热泵的洗衣干燥机及其干燥操作控制方法 | |
US20060137105A1 (en) | Drying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washing and drying machine | |
CN112458718B (zh) |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及其烘干控制方法 | |
EP2390397A1 (en) | A method for operating a washing cycle and a subsequent drying cycle in a laundry washer-dryer | |
JP2009273488A (ja) | 洗濯乾燥機 | |
CN105463762A (zh) | 衣物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JP2007111396A (ja) | 洗濯乾燥機 | |
JP2010022497A (ja) | 洗濯乾燥機 | |
JP4900330B2 (ja) | 洗濯乾燥機 | |
CN107794728B (zh) | 衣物干燥机 | |
CN107620194B (zh) | 洗涤干燥机 | |
JP2001218994A (ja) |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 |
JP2004350825A (ja) | 洗濯乾燥機 | |
JP7173719B2 (ja) | 衣類乾燥機 | |
JP6842261B2 (ja) | 衣類乾燥機 | |
RU2471027C2 (ru) | Бытовой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прибор | |
JP2019136287A (ja) | 衣類乾燥機 | |
JP2016052450A (ja) | 洗濯乾燥機 | |
JP4509752B2 (ja) | 洗濯乾燥機 | |
JP7633125B2 (ja) | 衣類乾燥機 | |
KR100686045B1 (ko) | 세탁기의 탈수운전 제어방법 | |
KR101138694B1 (ko) | 응축식 의류건조기의 행정 제어방법 | |
JP2003144791A (ja) | 洗濯乾燥機 | |
JP7222794B2 (ja) | 洗濯乾燥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2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