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7615188B - 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以及控制逻辑图解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以及控制逻辑图解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15188B
CN107615188B CN201580079843.8A CN201580079843A CN107615188B CN 107615188 B CN107615188 B CN 107615188B CN 201580079843 A CN201580079843 A CN 201580079843A CN 107615188 B CN107615188 B CN 1076151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logic
logic diagram
analysis rule
analysis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98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15188A (zh
Inventor
长田知之
中川晃一
津高新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615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51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151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518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30Circuit design
    • G06F30/31Design entry, e.g. edito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circuit desig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5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 e.g. simulating logic interconnections of signals according to ladder diagrams or function chart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6Programming the control sequenc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5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 e.g. simulating logic interconnections of signals according to ladder diagrams or function charts
    • G05B19/056Programming the PLC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30Circuit design
    • G06F30/32Circuit design at the digital level
    • G06F30/33Design verification, e.g. functional simulation or model chec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40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42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document
    • G06V30/422Technical drawings; Geographical ma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5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ill image data
    • G06F16/58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 G06F16/583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using metadata automatically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 G06F16/5854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using metadata automatically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using shape and object relationshi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12Symbolic schemat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涉及一种高效地制作控制逻辑图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及其方法。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具备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应用部(19)、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生成部(20)以及控制逻辑图案件特化部分抽出部(21)。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应用部(19)将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从下位层级开始依次应用到控制逻辑图。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生成部(20)获取在控制逻辑图内具有相符部位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控制逻辑图案件特化部分抽出部(21)抽出与在控制逻辑图内具有相符部位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对应的控制逻辑图中的元素。

Description

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以及控制逻辑图解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以及控制逻辑图解析方法,特别涉及描述控制对象的控制逻辑的控制逻辑图的解析。
背景技术
在用于供水排水等的工厂的开发中经常使用控制逻辑图,该控制逻辑图通过流程图和逻辑运算来描述规定设备的运转规格的运转方案。但是,取决于要开发的工厂的规模,有时需要几百张左右的控制逻辑图,最好通过高效地制作控制逻辑图来减少所需的控制逻辑图的数量。
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情况下,通过利用控制逻辑图中的信号或者运算元件的逻辑性的连接信息或者位置信息,能够关于某控制逻辑附图所记载的逻辑而检索其它控制逻辑图所包含的类似逻辑。由此,通过使描述的频度高的逻辑组件化,能够减少所需的控制逻辑图的数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818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技术中,由于可检索的类似逻辑是与作为基准的逻辑最短匹配的逻辑,所以存在无法检索到整体中的一部分与作为基准的逻辑不同的逻辑的问题。例如,在工厂处理的情况下,经常对正常处理附加例外处理等,无法充分地提高控制逻辑图制作的效率。
本技术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涉及用于高效地制作控制逻辑图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以及控制逻辑图解析方法。
关于本技术的一个形式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具备应用部,该应用部将用于解析控制逻辑图的解析规则依次应用到所述控制逻辑图,所述控制逻辑图是描述控制对象的控制逻辑的图,所述解析规则被层次化且具有上位层级的所述解析规则包含下位层级的所述解析规则的关系,所述应用部将所述解析规则从下位层级开始依次应用到所述控制逻辑图,所述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还具备:获取部,根据所述解析规则的应用结果获取在所述控制逻辑图内具有相符部位的所述解析规则;以及抽出部,根据所述解析规则的应用结果抽出与在所述控制逻辑图内具有相符部位的所述解析规则对应的所述控制逻辑图中的元素。
在关于本技术的一个形式的控制逻辑图解析方法中,将用于解析控制逻辑图的解析规则依次应用到所述控制逻辑图,所述控制逻辑图是描述控制对象的控制逻辑的图,所述解析规则被层次化且具有上位层级的所述解析规则包含下位层级的所述解析规则的关系,在将所述解析规则依次应用到所述控制逻辑图时,将所述解析规则从下位层级开始依次应用到所述控制逻辑图,根据所述解析规则的应用结果获取在所述控制逻辑图内具有相符部位的所述解析规则,根据所述解析规则的应用结果抽出与在所述控制逻辑图内具有相符部位的所述解析规则对应的所述控制逻辑图中的元素。
关于本技术的一个形式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具备应用部、获取部以及抽出部。所述应用部将用于解析控制逻辑图的解析规则依次应用到所述控制逻辑图,所述控制逻辑图是描述控制对象的控制逻辑的图。所述解析规则被层次化且具有上位层级的所述解析规则包含下位层级的所述解析规则的关系。所述应用部将所述解析规则从下位层级开始依次应用到所述控制逻辑图。所述获取部根据所述解析规则的应用结果获取在所述控制逻辑图内具有相符部位的所述解析规则。所述抽出部根据所述解析规则的应用结果抽出与在所述控制逻辑图内具有相符部位的所述解析规则对应的所述控制逻辑图中的元素。
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使是如控制逻辑图整体中的一部分与解析规则不同的控制逻辑图,也能够使用层次化的解析规则来解析控制逻辑图,从而获取在控制逻辑图内具有相符部位的解析规则,进而抽出与在控制逻辑图内具有相符部位的解析规则对应的控制逻辑图中的元素。因此,能够使用该层级的解析规则和与该解析规则对应的元素来高效地制作控制逻辑图。
在关于本技术的一个形式的控制逻辑图解析方法中,将用于解析控制逻辑图的解析规则依次应用到所述控制逻辑图,所述控制逻辑图是描述控制对象的控制逻辑的图,所述解析规则被层次化且具有上位层级的所述解析规则包含下位层级的所述解析规则的关系,在将所述解析规则依次应用到所述控制逻辑图时,将所述解析规则从下位层级开始依次应用到所述控制逻辑图,根据所述解析规则的应用结果获取在所述控制逻辑图内具有相符部位的所述解析规则,根据所述解析规则的应用结果抽出与在所述控制逻辑图内具有相符部位的所述解析规则对应的所述控制逻辑图中的元素。
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使是如控制逻辑图整体中的一部分与解析规则不同的控制逻辑图,也能够使用层次化的解析规则来解析控制逻辑图,从而获取在控制逻辑图内具有相符部位的解析规则,进而抽出与在控制逻辑图内具有相符部位的解析规则对应的控制逻辑图中的元素。因此,能够使用该层级的解析规则和与该解析规则对应的元素来高效地制作控制逻辑图。
本技术的目的、特征、方案以及优点通过以下的详细说明和附图将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概念性地示出关于实施方式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的结构以及与其关联的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实际运用图1中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时的硬件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从控制逻辑图输入部输入的控制逻辑图的例子的图。
图4是示出从设备信息输入部输入的设备信息的例子的图。
图5是示出从案件信息输入部输入的案件信息的例子的图。
图6是示出从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输入部输入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的例子的图。
图7是示出在由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层次化部使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层次化的情况下的层次化解析规则的例子的图。
图8是示出关于实施方式的控制逻辑图输入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关于实施方式的设备信息输入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关于实施方式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输入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关于实施方式的案件信息输入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关于实施方式的控制逻辑图标准化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关于实施方式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层次化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关于实施方式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抽出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关于实施方式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应用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关于实施方式的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生成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关于实施方式的控制逻辑图案件特化部分抽出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关于实施方式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应用部的应用结果的图。
图19是概念性地示出关于实施方式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的结构以及与其关联的结构的图。
图20是示出关于实施方式的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应用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1是概念性地示出关于实施方式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的结构的图。
(符号说明)
1:PC;2:CPU;3:存储装置;4:输入装置;5:输出装置;10: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11:控制逻辑图输入部;12:控制逻辑图标准化部;13:设备信息输入部;14:设备信息储存部;15: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输入部;16: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储存部;17: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层次化部;18: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抽出部;19: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应用部;20: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生成部;21:控制逻辑图案件特化部分抽出部;22: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储存部;23:控制逻辑图案件特化部分储存部;24:案件信息输入部;25:案件信息储存部;50:设备;51:处理;52:连接线;53:逻辑或运算符;54:逻辑与运算符;55:非运算符;56:分支点;57:控制逻辑图信息;70:描述符;80:工序组件;81:逻辑与运算符组件;82:非运算符组件;83:逻辑或运算符组件;100:记法级别;101:基本处理组件级别;102:基本处理级别;103:设备结构级别;119:应用部;120:获取部;121:抽出部;200: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应用部;201:控制逻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实施方式。此外,附图是示意性地示出的,不同附图分别示出的图像的尺寸以及位置的相互关系未必是准确记载的,可适当进行变更。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对一样的构成要素附加相同符号来图示,它们的名称以及功能也设为一样。因此,有时省略关于它们的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结构>
图21是概念性地示出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1所示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具备应用部119、获取部120以及抽出部121。
应用部119是将解析规则依次应用到控制逻辑图的功能部,该解析规则用于解析控制逻辑图,该控制逻辑图是描述控制对象的控制逻辑的图。解析规则被层次化且具有上位层级的解析规则包含下位层级的解析规则的关系。应用部119将解析规则从下位层级开始依次应用到控制逻辑图。获取部120根据解析规则的应用结果获取在控制逻辑图内具有相符部位的解析规则。抽出部121根据解析规则的应用结果抽出与在控制逻辑图内具有相符部位的解析规则对应的控制逻辑图中的元素。
图1是更具体地示出上述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10的结构以及与其关联的结构的图。
如图1所示,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10具备:控制逻辑图输入部11,输入作为解析对象的控制逻辑图;设备信息输入部13,输入与控制逻辑图中的设备有关的信息即设备信息;设备信息储存部14,储存设备信息;控制逻辑图标准化部12,使用设备信息对控制逻辑图中的设备进行抽象化,抽出设备与控制逻辑图中的元素(AND或者OR等逻辑运算符、或者定时器等)之间的逻辑性的连接关系;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输入部15,输入用于解析控制逻辑图来抽出模板组件的规则即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储存部16,储存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层次化部17,对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进行层次化;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抽出部18,从层次化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抽出要应用到输入的控制逻辑图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应用部19,将抽出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应用到输入的控制逻辑图;案件信息输入部24,输入与作为解析对象的控制逻辑图对应的案件信息(作为对象的顾客或者工厂等);案件信息储存部25,储存案件信息;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生成部20,从对输入的控制逻辑图应用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而得到的结果抽出控制逻辑图的模板组件;控制逻辑图案件特化部分抽出部21,抽出作为模板组件的参数的可变部分(即案件特化部分);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储存部22,将生成的模板组件与案件信息一起储存;以及控制逻辑图案件特化部分储存部23,将模板组件的案件特化部分与案件信息一起储存。
图1所示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应用部19包含于图21所示的应用部119。图1所示的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生成部20包含于图21所示的获取部120。图1所示的控制逻辑图案件特化部分抽出部21包含于图21所示的抽出部121。
图2是示出实际运用图1中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10时的硬件结构的图。在图2中,作为实现图1中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10的硬件结构,具备个人计算机(PC)1。其中,作为实现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10的硬件结构,不限于PC,例如也可以是通用计算机。
PC1包括进行运算的中央运算处理装置(central processing unit、即CPU)2、能够存储信息的存储装置3、键盘等能够输入信息的输入装置4以及显示器等能够输出信号的输出装置5。该结构在后述其它实施方式中也一样。
通过PC1的存储装置3实现设备信息储存部14、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储存部16、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储存部22、控制逻辑图案件特化部分储存部23以及案件信息储存部25。存储装置3例如由包括硬盘(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即HDD)、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即RAM)以及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即ROM)等的存储器(存储介质)等构成。
另外,通过在CPU2上执行储存在存储装置3中的程序来实现控制逻辑图标准化部12、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层次化部17、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抽出部18、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生成部20以及控制逻辑图案件特化部分抽出部21。此外,这些功能例如也可以通过多个CPU协作来实现。
另外,通过输入装置4实现控制逻辑图输入部11、设备信息输入部13、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输入部15以及案件信息输入部24。
图3是示出从图1中的控制逻辑图输入部11输入的控制逻辑图的例子的图。
在图3中,用MIL逻辑符号表示逻辑运算元件,用连接线52表示控制权切换装置、本地控制装置以及远程控制装置等设备50或者联锁(interlock)以及轻度故障等处理51的输入信号以及输出信号的连接,用箭头表示信号的方向。在信号分支的情况下,使用分支点56来表示。此外,逻辑运算元件例如包括逻辑或运算符53、逻辑与运算符54或者非运算符55等,此外还有异或运算符等。此外,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逻辑图不限于图3的例子,只要是用由IEC 61131-3规定的FBD语言(function block diagram,功能块图)或者SFC语言(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顺序功能图)等表明针对处理的输入以及输出信号与逻辑运算符的关系的记法来表示的控制逻辑图即可。
控制逻辑图信息57定义至少包括控制逻辑图的名称的、制作者等属性信息。控制逻辑图信息57无需图示,只要与控制逻辑图对应起来即可。图3的例子示出图3的控制逻辑图的名称是“图1”、制作者是“A.A”。
图4是示出从图1中的设备信息输入部13输入的设备信息的例子的图。设备信息是为了对控制逻辑图中的设备50进行抽象化而将描述设备的种类或者设备的型号等的描述符70层次地描述为树状结构的信息。
在图4中,层次结构的末端(树状结构的叶)的描述符70描述具体的装置的型号或者装置的机型,其上位的描述符70描述装置的厂商名。厂商名的上位的描述符70描述装置的种类。以使上位的描述符70包含其下位的描述符70的记载内容的方式描述装置的种类。在图4中,定义了可变速泵和固定速泵的上位的描述符70是泵。本实施方式中的设备信息不限于图4所示的形式,只要是表形式等能够定义描述符70的层次关系的形式即可。
图5是示出从图1中的案件信息输入部24输入的案件信息的例子的图。案件信息是用于在从控制逻辑图输入部11输入的控制逻辑图中识别作为对象的案件的信息。
在图5所示的案件信息中,定义了唯一确定案件的案件ID是“A0001”、顾客ID是“B0001”、顾客的国家是“日本”、对象案件的设置国是“日本”、对象案件名是“泵站C”、对象案件的种类是“泵站”、处理水量是“10kL”。案件信息不限于图5所示,只要包括唯一表示案件信息的ID或者名称以及其它至少一个以上的项目即可。也可以针对控制对象的每个案件确定案件信息的项目。
图6是示出从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输入部15输入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的例子的图。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是用于解析控制逻辑图来抽出模板组件的规则。
图6示出“基本处理规则No.1”、“前提条件规则No.1”以及“远程监视功能规则No.1”这三个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包括工序组件80和逻辑运算符组件。逻辑运算符组件包括逻辑与运算符组件81、非运算符组件82或者逻辑或运算符组件83等。
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应用部19检索与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中的工序组件80以及逻辑运算符组件相符的部位。在检索相符的部位时,与工序组件80的内部对应的控制逻辑图中的元素既可以是单个信号等,也可以是将多个装置或者多个处理用逻辑运算符连接起来的部分等。
图6中的“基本处理规则No.1”表示如果工序组件80所包含的输入部的输出和工序组件80所包含的前提条件部的输出都是真(true),则执行工序组件80所包含的输出部。这表示在前提条件部成立的阶段中在输入部有输入的情况下进行输出。
另外,图6中的“前提条件规则No.1”表示工序组件80所包含的联锁部的输出是真(true)、且工序组件80所包含的故障判定部的输出是假(false)的情况下,规则整体的输出是真(true)。这表示在联锁部未起动、即进行正常的动作而未故障的情况下前提条件成立。
另外,图6中的“远程监视功能规则No.1”表示由工序组件80所包含的本地/远程(Local/Remote)判定部判定是本地控制还是远程控制,在是本地控制的情况下,由工序组件80所包含的本地处理部执行本地控制,在是远程控制的情况下,由工序组件80所包含的远程处理部执行远程控制。向工序组件80所包含的输出部输出本地控制的结果或者远程控制的结果。
图7是示出在由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层次化部17对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进行层次化的情况下的层次化解析规则的例子的图。层次化解析规则是按照记法级别100、基本处理组件级别101、基本处理级别102、设备结构级别103等各级别对各个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进行层次化的规则。
各层级存在上位层级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包含下位层级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的关系。例如,记法级别100规定作为解析对象的控制逻辑图的记法。在图7中,记法级别100选择FBD(Function Block Diagram,功能框图)或者IEC记法,指定基本处理组件级别101以上的各规则中的工序组件80或者逻辑运算符组件的记法。基本处理组件级别101指定与基本处理级别相当的基本处理规则中的工序组件80的内容。在图7中,基本处理级别102的“基本处理规则No.1”位于基本处理组件级别101的“前提条件规则No.1”的上位。在该情况下,图6中的“基本处理规则No.1”的工序组件80所包含的前提条件部的详情为“前提条件规则No.1”。另外,在图7中,设备结构级别103的“远程监视功能规则No.1”位于基本处理级别102的“基本处理规则No.1”的上位。在该情况下,“远程监视功能规则No.1”的工序组件80的详情为“基本处理规则No.1”。
这样,通过对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进行层次化,能够容易地切换各控制逻辑图的详情。
<动作>
图8是示出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逻辑图输入部11的动作的流程图。
控制逻辑图输入部11首先通过来自外部的输入获取控制逻辑图(参照步骤ST500)。然后,进入到步骤ST501。进而,控制逻辑图输入部11将获取到的控制逻辑图发送给控制逻辑图标准化部12,结束动作(参照步骤ST501)。
图9是示出关于本实施方式的设备信息输入部13的动作的流程图。
设备信息输入部13首先通过来自外部的输入获取设备信息(参照步骤ST510)。然后,进入到步骤ST511。进而,设备信息输入部13将获取到的设备信息发送给设备信息储存部14,结束动作(参照步骤ST512)。
图10是示出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输入部15的动作的流程图。
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输入部15首先通过来自外部的输入获取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参照步骤ST520)。然后,进入到步骤ST521。进而,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输入部15将获取到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发送给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储存部16,结束动作(参照步骤ST521)。
图11是示出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案件信息输入部24的动作的流程图。
案件信息输入部24首先通过来自外部的输入获取案件信息(参照步骤ST530)。然后,进入到步骤ST531。进而,案件信息输入部24将获取到的案件信息发送给案件信息储存部25,结束动作(参照步骤ST531)。
图12是示出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逻辑图标准化部12的动作的流程图。
控制逻辑图标准化部12首先从设备信息储存部14获取设备信息(参照步骤ST540)。然后,进入到步骤ST541。进而,控制逻辑图标准化部12判定在控制逻辑图中是否存在未进行步骤ST543中的判定的未处理的元素即未处理元素,在存在的情况下(与“是”对应),进入到步骤ST542。另一方面,在控制逻辑图中不存在未进行步骤ST543中的判定的未处理元素的情况下(与“否”对应),结束动作。在此,元素是指控制逻辑图中所描述的逻辑的内容,具体而言,是图3所示的设备50、处理51、连接线52、分支点56或者各运算符等。
接下来,控制逻辑图标准化部12获取控制逻辑图中的未处理元素(参照步骤ST542)。然后,进入到步骤ST543。进而,控制逻辑图标准化部12判定未处理元素的类别(参照步骤ST543)。在未处理元素是设备50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T544。另一方面,在未处理元素是设备50以外的要素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T541。
接下来,控制逻辑图标准化部12使用设备信息对该设备进行抽象化(参照步骤ST544)。例如,在该设备是“机型甲”的情况下,抽象化至最上位的“设备”。然后,返回到步骤ST541。
图13是示出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层次化部17的动作的流程图。
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层次化部17首先设定层次化解析规则的各层级和其层次关系(参照步骤ST550)。然后,进入到步骤ST551。进而,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层次化部17判定层次化解析规则中是否存在未处理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参照步骤ST551),在存在未处理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的情况下(与“是”对应),进入到步骤ST552。另一方面,在不存在未处理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的情况下(与“否”对应),进入到步骤ST555。
在存在未处理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的情况下,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层次化部17从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储存部16获取一个未处理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参照步骤ST552),进入到步骤ST553。进而,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层次化部17对未处理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设定层次化解析规则的层级(参照步骤ST553),进入到步骤ST554。另外,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层次化部17对该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设定层次关系(参照步骤ST554),返回到步骤ST551。
另一方面,在不存在未处理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的情况下,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层次化部17向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抽出部18发送经处理的层次化解析规则(参照步骤ST555),结束动作。
图14是示出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抽出部18的动作的流程图。
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抽出部18首先从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层次化部17获取层次化解析规则(参照步骤ST560)。然后,进入到步骤ST561。进而,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抽出部18获取作为层次化解析规则的叶的记法级别、即最下位层级,将记法级别设定为当前的层级(当前级别)(参照步骤ST561)。然后,进入到步骤ST562。
接下来,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抽出部18判定在层次化解析规则中是否存在当前的层级的上位层级(参照步骤ST562)。在存在当前的层级的上位层级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T563。另一方面,在不存在当前的层级的上位层级的情况下,结束动作。
在存在当前的层级的上位层级的情况下,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抽出部18获取在比当前的层级更上位的层级中最下位的层级,将该层级设定为当前级别(参照步骤ST563)。然后,进入到步骤ST564。
接下来,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抽出部18获取一个当前级别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参照步骤ST564)。然后,进入到步骤ST565。进而,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抽出部18将获取到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发送给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应用部19(参照步骤ST565)。然后,返回到步骤ST562。
图15是示出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应用部19的动作的流程图。
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应用部19首先尝试从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抽出部18获取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参照步骤ST570)。然后,进入到步骤ST571。进而,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应用部19判定能否获取到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参照步骤ST571)。在能够获取到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的情况下(与“是”对应),进入到步骤ST572。另一方面,在未能获取到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的情况下(与“否”对应),进入到步骤ST575。
在能够获取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的情况下,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应用部19将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应用到控制逻辑图,从控制逻辑图检索与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相符的部位(参照步骤ST572)。然后,进入到步骤ST573。进而,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应用部19判定能否获取到相符的部位(参照步骤ST573)。在能够检索到相符的部位的情况下(与“是”对应),进入到步骤ST574。另一方面,在未能检索到相符的部位的情况下(与“否”对应),进入到步骤ST575。
在能够检索到相符的部位的情况下,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应用部19将与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的工序组件80的内部对应的控制逻辑图中的元素、即单个信号或者将多个装置或者多个处理用逻辑运算符连接起来的部分等作为案件特化部分发送给控制逻辑图案件特化部分抽出部21(参照步骤ST574)。然后,返回到步骤ST570。
另一方面,在步骤ST571中未能获取到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的情况下、以及在步骤ST573中未能检索到相符的部位的情况下,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应用部19将最后相符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发送给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生成部20以及控制逻辑图案件特化部分抽出部21(参照步骤ST575)。在此,因为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应用部19将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从下位层级开始依次应用到控制逻辑图,所以最后相符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与具有相符的部位的最上位层级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相当。然后,结束动作。此外,也可以有不仅将最后相符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发送给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生成部20以及控制逻辑图案件特化部分抽出部21,还将此前相符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也发送给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生成部20以及控制逻辑图案件特化部分抽出部21的情况。
图16是示出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生成部20的动作的流程图。
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生成部20首先从案件信息储存部25获取案件信息(参照步骤ST580)。然后,进入到步骤ST581。
接下来,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生成部20从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应用部19获取最后相符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作为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参照步骤ST581)。此外,在不仅发送最后相符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还发送此前相符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取这些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然后,进入到步骤ST582。
进而,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生成部20抽出与获取到的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对应的案件信息。然后,将获取到的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和对应的案件信息发送给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储存部22(参照步骤ST582)。然后,结束动作。
图17是示出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逻辑图案件特化部分抽出部21的动作的流程图。
控制逻辑图案件特化部分抽出部21首先从案件信息储存部25获取案件信息(参照步骤ST590)。然后,进入到步骤ST591。
接下来,控制逻辑图案件特化部分抽出部21从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应用部19获取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参照步骤ST591)。此外,在不仅发送最后相符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还发送此前相符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取这些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然后,进入到步骤ST592。
进而,控制逻辑图案件特化部分抽出部21从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应用部19获取与获取到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对应的案件特化部分、即该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的工序组件80的内部(参照步骤ST592)。然后,进入到步骤ST593。接着,控制逻辑图案件特化部分抽出部21抽出与获取到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的案件特化部分对应的案件信息。然后,将获取到的案件特化部分和对应的案件信息发送给控制逻辑图案件特化部分储存部23(参照步骤ST593)。然后,结束动作。
图18是示出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应用部19的应用结果的图。
在图18所示的情况下,首先,层次化解析规则中的基本处理组件级别101的前提条件规则No.1从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抽出部18被获取,并被应用到控制逻辑图。即,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应用部19从控制逻辑图检索与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前提条件规则No.1”相符的部位。在图18所示的情况下,处理51(联锁以及轻度故障)以及非运算符55被判定为相符的部位。因此,将与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前提条件规则No.1”的工序组件80的内部对应的控制逻辑图中的该相符的部位中的元素作为案件特化部分发送给控制逻辑图案件特化部分抽出部21(参照步骤ST574)。
之后,基本处理级别102的基本处理规则No.1从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抽出部18被获取,并被应用到控制逻辑图。即,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应用部19从控制逻辑图进一步检索与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基本处理规则No.1”相符的部位。在图18所示的情况下,至少设备50(本地控制装置)、前提条件规则相符部位、逻辑与运算符54以及处理51(制造商A可变速泵甲“开”)被判定为相符的部位。因此,将与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基本处理规则No.1”的工序组件80的内部对应的控制逻辑图中的该相符的部位中的元素作为案件特化部分发送给控制逻辑图案件特化部分抽出部21(参照步骤ST574)。
最后,设备结构级别103的远程监视功能规则No.1从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抽出部18被获取并被应用到控制逻辑图。即,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应用部19从控制逻辑图进一步检索与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远程监视功能规则No.1”相符的部位。在图18所示的情况下,至少设备50(控制权切换装置)、基本处理规则相符部位、设备50(远程控制装置)以及逻辑或运算符53被判定为相符的部位。因此,将与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远程监视功能规则No.1”的工序组件80的内部对应的控制逻辑图中的该相符的部位中的元素作为案件特化部分发送给控制逻辑图案件特化部分抽出部21(参照步骤ST574)。
通过做成上述结构,能够从控制逻辑图抽出相符的最上位层级的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和各层级的案件特化部分。因此,即使是如控制逻辑图整体中的一部分与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不同的控制逻辑图,也能够在相符的范围内高效地制作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所以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的再利用性提高。
<第二实施方式>
<结构>
以下,对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一样的结构附加相同的符号来图示,适当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19是概念性地示出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10的结构以及与其关联的结构的图。
说明图19所示的结构中的未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记载的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应用部200。图19所示的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应用部200能够根据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和控制逻辑图的案件特化部分来生成控制逻辑图201。
<动作>
图20是示出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应用部200的动作的流程图。
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应用部200首先从案件信息储存部25获取与作为对象的案件有关的案件信息(参照步骤ST600)。然后,进入到步骤ST601。进而,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应用部200从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储存部22获取在与上述与作为对象的案件有关的案件信息相符的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中层级最高的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将该层级作为当前级别(参照步骤ST601)。然后,进入到步骤ST602。
接下来,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应用部200将获取到的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配置于控制逻辑图(参照步骤ST602)。然后,进入到步骤ST603。进而,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应用部200一边参照上述与作为对象的案件有关的案件信息,一边从控制逻辑图案件特化部分储存部23获取与所配置的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对应的案件特化部分(参照步骤ST603)。然后,进入到步骤ST604。
接下来,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应用部200判定能否获取到当前级别紧下方的层级的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参照步骤ST604)。在能够获取到当前级别紧下方的层级的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T605。另一方面,在未能获取到当前级别紧下方的层级的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的情况下,结束动作。
在能够获取到当前级别紧下方的层级的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的情况下,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应用部200将当前级别紧下方的层级设定为当前级别(参照步骤ST605)。然后,返回到步骤ST602。
通过做成上述结构,能够一边参照与作为对象的案件有关的案件信息,一边层次地确定生成的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以及对应的案件特化部分。因此,能够使用这些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以及对应的案件特化部分高效地制作控制逻辑图。
<效果>
以下,例示上述实施方式所起到的效果。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具备包含于应用部119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应用部19、包含于获取部120的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生成部20以及包含于抽出部121的控制逻辑图案件特化部分抽出部21。
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应用部19将用于解析控制逻辑图的解析规则即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依次应用到控制逻辑图,该控制逻辑图是描述控制对象的控制逻辑的图。
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被层次化且具有上位层级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包含下位层级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的关系。
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应用部19将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从下位层级开始依次应用到控制逻辑图。
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生成部20根据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的应用结果,获取在控制逻辑图内具有相符部位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作为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
控制逻辑图案件特化部分抽出部21根据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的应用结果,抽出与在控制逻辑图内具有相符部位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对应的控制逻辑图中的元素。
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使是如控制逻辑图整体中的一部分与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不同的控制逻辑图,也能够使用层次化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来解析控制逻辑图,从而获取在控制逻辑图内具有相符部位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进而抽出与在控制逻辑图内具有相符部位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对应的控制逻辑图中的元素。因此,能够使用该层级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和与该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对应的元素来高效地制作控制逻辑图。
另外,将控制逻辑图分离为可再利用的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和作为其可变部分的案件特化部分来使用,由此能够将案件特化部分作为提供给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的候选参数而与案件信息关联起来,能够提高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的再利用性。
此外,这些结构以外的结构可适当省略,但即使在适当追加本说明书所示的至少一个其它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产生上述效果。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包含于获取部120的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生成部20获取在控制逻辑图内具有相符部位的最上位层级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获取具有相符部位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中的相符的范围最广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来作为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所以能够提高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的再利用性。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包含于抽出部121的控制逻辑图案件特化部分抽出部21抽出与在控制逻辑图内具有相符部位的各层级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对应的控制逻辑图中的元素。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在各层级中抽出作为提供给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的候选参数的案件特化部分,所以能够针对所有使用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的情况,准备对应的案件特化部分。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具备包含于制作部的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应用部200,该制作部根据在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生成部20中获取到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和在控制逻辑图案件特化部分抽出部21中抽出的控制逻辑图中的元素来制作控制逻辑图。
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使是如控制逻辑图整体中的一部分与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不同的控制逻辑图,也能够在具有相符部位的范围内使用该层级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和与该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对应的元素来高效地制作控制逻辑图。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应用部200根据识别在控制逻辑图中描述控制逻辑的对象的标识符,组合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和控制逻辑图中的元素来制作控制逻辑图。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根据案件信息检索控制逻辑图模板组件以及与其对应的案件特化部分,所以能够高效地制作控制逻辑图。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控制逻辑图解析方法中将用于解析控制逻辑图的解析规则即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依次应用到控制逻辑图,该控制逻辑图是描述控制对象的控制逻辑的图。
在此,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被层次化且具有上位层级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包含下位层级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的关系。
另外,在将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依次应用到控制逻辑图时,将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从下位层级开始依次应用到控制逻辑图。
另外,根据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的应用结果,获取在控制逻辑图内具有相符部位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
另外,根据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的应用结果,抽出与在控制逻辑图内具有相符部位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对应的控制逻辑图中的元素。
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使是如控制逻辑图整体中的一部分与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不同的控制逻辑图,也能够使用层次化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来解析控制逻辑图,从而获取在控制逻辑图内具有相符部位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进而抽出与在控制逻辑图内具有相符部位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对应的控制逻辑图中的元素。因此,能够使用该层级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和与该控制逻辑图解析规则对应的元素来高效地制作控制逻辑图。
<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存在还记载了各构成要素的尺寸、形状、相对配置关系或者实施条件等的情况,但它们在所有方案中是例示,不限于本说明书的记载。因此,在本技术的范围内设想有未例示的无数变形例。例如,包括对至少一个构成要素进行变形、追加或者省略的情况、进而还包括抽出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的至少一个构成要素而与其它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进行组合的情况。
另外,只要不发生矛盾,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为具备“一个”的构成要素也可以具备“一个以上”。进而,各构成要素是概念性的单位,并且包含一个构成要素包括多个结构体的情况以及一个构成要素与某结构体的一部分对应的情况以及一个结构体具备多个构成要素的情况。另外,各构成要素只要发挥相同功能,则包括具有其它构造或者形状的结构体。
另外,本说明书中的说明是为了本技术的所有目的而参照的,都不应被认为是现有技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构成要素所起到的作用能够在至少一个处理电路或者电气电路中实施。处理电路以及电气电路包括程序化的运算处理装置,在该情况下,处理电路或者电气电路依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动作,从而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构成要素所起到的作用。另外,实现各构成要素所起到的作用的程序例如存储于包括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只读存储器等的存储器(存储介质)。另外,处理电路包括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即ASIC)或者被变更为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作用的现有的电路元件等。另外,处理电路以及电气电路包括硬件的电路,在该情况下,通过在处理电路或者电气电路中处理信号,从而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构成要素所起到的作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构成要素既可以设想为软件,也可以设想为与其对应的硬件,在这两方的概念中,各构成要素被称为“部”或者“处理电路”等。
本技术也可以是各构成要素分布地配置于多个装置的情况(即如系统的方案)。

Claims (8)

1.一种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其中,
具备应用部,该应用部将用于解析控制逻辑图的解析规则依次应用到所述控制逻辑图,所述控制逻辑图是描述控制对象的控制逻辑的图,
所述解析规则被层次化,所述解析规则具有上位层级的解析规则包含下位层级的解析规则的关系,
所述应用部将所述解析规则从下位层级开始依次应用到所述控制逻辑图,
所述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还具备:
获取部,根据所述解析规则的应用结果获取在所述控制逻辑图内具有相符部位的所述解析规则;以及
抽出部,根据所述解析规则的应用结果抽出与在所述控制逻辑图内具有相符部位的所述解析规则对应的所述控制逻辑图中的元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其中,
所述获取部获取在所述控制逻辑图内具有相符部位的最上位层级的所述解析规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其中,
所述抽出部抽出与在所述控制逻辑图内具有相符部位的各层级的所述解析规则对应的所述控制逻辑图中的元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还具备制作部,该制作部根据在所述获取部中获取到的所述解析规则和在所述抽出部中抽出的所述控制逻辑图中的所述元素制作所述控制逻辑图。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还具备制作部,该制作部根据在所述获取部中获取到的所述解析规则和在所述抽出部中抽出的所述控制逻辑图中的所述元素制作所述控制逻辑图。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其中,
所述制作部根据识别在所述控制逻辑图中描述所述控制逻辑的所述控制对象的标识符,组合所述解析规则和所述控制逻辑图中的所述元素来制作所述控制逻辑图。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其中,
所述制作部根据识别在所述控制逻辑图中描述所述控制逻辑的所述控制对象的标识符,组合所述解析规则和所述控制逻辑图中的所述元素来制作所述控制逻辑图。
8.一种控制逻辑图解析方法,其中,
将用于解析控制逻辑图的解析规则依次应用到所述控制逻辑图,所述控制逻辑图是描述控制对象的控制逻辑的图,
所述解析规则被层次化,所述解析规则具有上位层级的解析规则包含下位层级的解析规则的关系,
在将所述解析规则依次应用到所述控制逻辑图时,将所述解析规则从下位层级开始依次应用到所述控制逻辑图,
根据所述解析规则的应用结果获取在所述控制逻辑图内具有相符部位的所述解析规则,
根据所述解析规则的应用结果抽出与在所述控制逻辑图内具有相符部位的所述解析规则对应的所述控制逻辑图中的元素。
CN201580079843.8A 2015-05-13 2015-05-13 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以及控制逻辑图解析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6151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63782 WO2016181526A1 (ja) 2015-05-13 2015-05-13 制御ロジック図解析装置および制御ロジック図解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5188A CN107615188A (zh) 2018-01-19
CN107615188B true CN107615188B (zh) 2020-05-22

Family

ID=57248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984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615188B (zh) 2015-05-13 2015-05-13 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以及控制逻辑图解析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359757B2 (zh)
EP (2) EP3296827A4 (zh)
JP (1) JP6289748B2 (zh)
CN (1) CN107615188B (zh)
SG (1) SG11201708469PA (zh)
WO (1) WO20161815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0302B (zh) * 2016-03-18 2021-04-1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控制逻辑图制作支援装置
GB2576986B (en) * 2017-06-08 2022-08-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Design Support Method, Design Support Apparatus, and Design Support Program
WO2019123510A1 (ja) * 2017-12-18 2019-06-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システム、表示装置、表示方法および表示プログラム
CN114115149B (zh) * 2021-11-22 2025-01-28 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dcs项目功能图的多视图组织显示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90890A (en) * 1977-11-16 1980-02-26 Grumman Aerospace Corporation Programmable light director system
JP3102222B2 (ja) * 1993-09-20 2000-10-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知識獲得方法及びその実施装置
JP3625084B2 (ja) * 1995-04-14 2005-03-02 株式会社山武 ソフトウエア部品の再利用システム
JPH09101886A (ja) * 1995-10-04 1997-04-15 Nri & Ncc Co Ltd プログラム部品の自動抽出・再利用装置
JP4902069B2 (ja) * 2000-09-06 2012-03-21 新日鉄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生成支援装置、プログラム生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298047C (zh) * 2003-02-21 2007-01-31 上海芯华微电子有限公司 双极型集成电路设计的有效验证和电网络一致性比较方法
JP5539301B2 (ja) * 2011-02-07 2014-07-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ロジック図面検索装置
CN102521125B (zh) * 2011-11-30 2014-09-10 福州福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策略组态语法错误自动检测方法
CN103136406B (zh) * 2011-12-03 2015-12-16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可视化应用程序自动生成仿真用函数代码的方法
JP5785130B2 (ja) * 2012-04-19 2015-09-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生成装置
JP5911581B2 (ja) * 2012-08-08 2016-04-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ロジック図面誤り箇所推定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EP3206101B1 (en) * 2014-10-08 2019-07-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Test device for monitoring control device
CN108780302B (zh) 2016-03-18 2021-04-1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控制逻辑图制作支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143605A1 (en) 2018-05-24
EP3296827A4 (en) 2019-01-09
SG11201708469PA (en) 2017-11-29
CN107615188A (zh) 2018-01-19
EP4002027A1 (en) 2022-05-25
JP6289748B2 (ja) 2018-03-07
JPWO2016181526A1 (ja) 2017-08-24
WO2016181526A1 (ja) 2016-11-17
EP3296827A1 (en) 2018-03-21
US10359757B2 (en) 2019-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15188B (zh) 控制逻辑图解析装置以及控制逻辑图解析方法
US9626160B2 (en) Sequence-program-component creation program and sequence-program-component creation device
JP7031627B2 (ja) 解析装置、解析方法、及び解析プログラム
WO2023044631A1 (en) A device, system,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for ai application deployment
CN111580789B (zh) 功能块框架生成
CN111033399B (zh) 梯形图程序制作支持装置、及其方法与记录媒体
US11803170B2 (en) Graph display device, graph display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US11640154B2 (en) Graph display device, graph display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for associating and ascertaining dependency relations among device variables
CN117391629A (zh) 微服务项目的开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762363B2 (en) Graph display device, graph display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16186813A (zh) 基于cpd模型生成变电站二次电回路文件的方法及系统
JP7063291B2 (ja) 解析装置、解析方法、及び解析プログラム
CN115023714B (zh) 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方法和计算机能读取的记录介质
Kotecha et al. A Heuristics Derivation Approach for the Digital Twin Designs
US1235318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xtracting common command information from PLC ladder information
US11361125B2 (en) Support method, design support apparatus, and a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a design support program
WO2017175767A1 (ja) プログラム作成支援装置、プログラム作成支援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作成支援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3454547A (zh) 梯形图程序制作支持装置、梯形图程序制作支持方法及梯形图程序制作支持程序
HK1182808A (zh) 一种自动生成测试用例的方法和装置
KR20190000621A (ko) 오픈 소스 도메인에서 개발된 소프트웨어 분석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