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3929B - 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613929B CN107613929B CN201680030888.0A CN201680030888A CN107613929B CN 107613929 B CN107613929 B CN 107613929B CN 201680030888 A CN201680030888 A CN 201680030888A CN 107613929 B CN107613929 B CN 10761392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g
- longitudinal direction
- main body
- leg opening
- diap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2745 absorben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0
- 239000002250 absorben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0
- 210000002414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69
- 210000001015 abdome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10000001217 buttock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3
- 210000001624 hip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4745 nonwoven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2943 hotme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4013 gro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0689 upper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197 pelvi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1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700 uri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31 Hot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31 Pulp (pap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515806 Stict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87 abdomi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593 degra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608 fec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981 hip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16 miti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02 morphoge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672 polyolefin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225 polyurethane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5 sag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83 superabsorbent polymers (SAP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92 thermoplas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9—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nappi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9—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nappies
- A61F13/496—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nappies in the form of pants or brief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of the pad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性主体(10);腿部褶裥部分(20);和带部分(30)。在沿着吸收性主体(10)的纵向方向拉伸开吸收性物品时,腿部褶裥部分(20)布置在吸收性主体(10)的横向两侧上,并且带部分(30)布置成沿着厚度方向与吸收性主体(10)和腿部褶裥部分(20)部分地重叠,使得形成腿部开口。带部分(30)连结到吸收性主体(10)和腿部褶裥部分(20)。每个腿部开口的纵向前端与吸收性主体(10)的纵向前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每个腿部开口的纵向后端与吸收性主体(10)的纵向后端之间的距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了一种套穿式吸收性物品,其包括:吸收性主体,所述吸收性主体吸收诸如尿的排泄物;和腰带,所述腰带连结到沿着吸收性主体的纵向方向的两个端部并且联接前腰部区域和后腰部区域,所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形成在其中的腰部开口和一对腿部开口。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套穿式吸收性物品,其构造成使得吸收性主体和腰带布置成它们的纵向方向对准,通过切割掉腰带的各部分提供所述腿部开口,吸收性主体和腰带利用连结部分连结,所述连结部分从沿着吸收性主体的纵向方向的两个端部部分朝向腿部开口延伸。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报(PCT申请的翻译)No.H8-507699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套穿式吸收性物品中,腿部开口形成于吸收性主体在纵向方向上的中心处。即,当穿着者穿着吸收性物品时,腿部开口均布置在腹部侧和背侧之间的中间位置处。然而,人体在腹部侧上和背侧上具有不同体形。此外,通常,腿部在腹部侧上的移动比在背侧上的移动大。因此,当穿着实际成形为底裤形式的吸收性物品时,吸收性物品不能适配体形并且难以实现更优贴合。例如,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在腹部侧(前侧),腿部开口易于与腿部的移动发生干扰,而在背侧(后侧),腿部开口碰触穿着者的臀部并且因此不能充分覆盖穿着者的臀部。此外,还存在另一问题,即,当看到吸收性物品时难以区分其前后,原因在于腿部开口均形成于中央部分处。
已经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公开,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套穿式一次性尿布,其在腿部开口附近具有更优贴合性并且能够轻易区分出其前后。
[问题的解决方案]
用于实现上述优势的本公开的主要方面是一种吸收性物品,所述吸收性物品具有纵向方向、横向方向和厚度方向,所述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性主体;腿部褶裥部分;和带部分,在沿着吸收性主体的纵向方向拉伸开吸收性物品时,所述腿部褶裥部分沿着吸收性主体的横向方向布置在两侧上,并且所述带部分均布置成沿着厚度方向与吸收性主体的一部分和每一个所述腿部褶裥部分重叠,一对腿部开口由切口部分形成,并且所述切口部分设置在带部分和腿部褶裥部分中的至少任一者上,所述带部分在连结部分处连结到吸收性主体和腿部褶裥部分,所述连结部分从在纵向方向上的两个端部部分朝向腿部开口沿着横向方向向外倾斜,每一个所述腿部开口在纵向方向上的前端与吸收性主体在纵向方向上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每一个所述腿部开口在纵向方向上的后端与吸收性主体在纵向方向上的后端之间的距离。
参照附图,从本说明书中,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清晰。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公开,可能提供一种套穿式一次性尿布,所述套穿式一次性尿布在腿部开口附近具有更优的贴合性并且能够轻易地区分出其前后。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尿布的外观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A是示出了尿布1当沿着纵向方向拉伸开时的平面图;图2B是沿着图2A中的线A-A获得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A是示出了当在制造过程期间的途中沿着纵向方向拉伸开尿布1时尿布处于展开状态的展开平面图;图3B是沿着图3A的线B-B获得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4是示出了尿布1的制造过程的示例的简图;
图5是示出了腿部开口HL的形状的简图;
图6A是示出了传统套穿式一次性尿布在穿着时的侧视图;图6B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尿布1在穿着时的侧视图;
图7A是示出了尿布2当沿着吸收性主体10的纵向方向拉伸开时的平面图;图7B是沿着图7A中的线C-C获得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8是示出了尿布2的制造过程的示例的解释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从本说明书的以下描述中,至少以下事件将变得清晰。
一种吸收性物品具有纵向方向、横向方向和厚度方向,所述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性主体;腿部褶裥部分;和带部分,在沿着吸收性主体的纵向方向拉伸开吸收性物品时,所述腿部褶裥部分沿着吸收性主体的横向方向布置在两侧上,并且所述带部分均布置成沿着厚度方向与吸收性主体的一部分和每一个所述腿部褶裥重叠,一对腿部开口由切口部分形成,并且所述切口部分设置在带部分和腿部褶裥部分中的至少任一者上,所述带部分在连结部分处连结到吸收性主体和腿部褶裥部分,所述连结部分从在纵向方向上的两个端部部分朝向腿部开口沿着横向方向向外倾斜,每一个所述腿部开口在纵向方向上的前端与吸收性主体在纵向方向上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每一个所述腿部开口在纵向方向上的后端与吸收性主体在纵向方向上的后端之间的距离。
在这种吸收性物品的情况中,因为腿部开口布置到在纵向方向上的前侧,所以不会轻易干涉穿着者在前侧上的腿部移动,而穿着者的臀部更可能在后侧上被大范围地覆盖。因此,增强了穿着吸收性物品(尿布)时的贴合性。此外,腿部开口布置到前侧并且增加了尿布的背部区域的表面面积。这使得可能在看到尿布时轻易地区分出前侧和后侧。
在这种吸收性物品中,期望的是腿部褶裥部分均包括一部分,所述一部分在每一个所述腿部开口在纵向方向上的前端与每一个所述腿部开口在纵向方向上的后端之间的位置处具有在横向方向上的最小宽度。
根据这种吸收性物品,当穿着尿布时,因为每一个所述腿部褶裥部分的宽度在与穿着者腹股沟部分接触的区域附近减小,所以最小化了腿部褶裥部分和穿着者腹股沟部分之间的干涉。这使得可能在穿着尿布时增强贴合性以及减轻不适感。
在这种吸收性物品中,期望的是带部分均包括一部分,所述一部分在每一个所述腿部开口在纵向方向上的前端与每一个所述腿部开口在纵向方向上的后端之间的位置处具有在横向方向上的最小宽度。
根据这种吸收性物品,当穿着尿布时,每一个所述带部分的宽度在与穿着者的髋骨(骨盆)接触的区域处减小。这种区域是穿着者在上拉尿布时在带部分中进行抓持并且拉动的部分。因此,在带部分的宽度在这个区域中变窄的情况中,可能在穿着尿布时通过抓持带部分而穿上尿布,从而能够增强贴合性。
在这种吸收性物品中,期望的是在沿着纵向方向拉伸开时线弹性构件布置在腿部褶裥部分中的每一个所述腿部开口在横向方向上的内侧上的区域中,并且在每一个所述腿部开口在纵向方向上的中央位置处每一个所述腿部开口的端部部分与线弹性构件中布置在横向方向上的最外侧上的线弹性构件之间在横向方向上的距离小于在每一个所述腿部开口在纵向方向上的前端或后端处每一个所述腿部开口的端部部分与在线弹性构件中布置在横向方向上的最外侧上的线弹性构件之间在横向方向上的距离。
根据这种吸收性物品,腿部褶裥部分均在每个腿部开口的中央位置附近的区域处易于收缩,并且因此将易于沿着穿着者腹沟股部分的形状贴合,所述区域是接触穿着者腹沟股部分的区域。此外,由线弹性构件施加的收缩力将集中施加到这个区域上,从而最小化在腹沟股部分处产生大的褶皱和松弛。
在这种吸收性物品中,期望的是在沿着纵向方向拉伸开时具有拉伸性的弹性片构件分别布置到腿部开口的圆周边缘部分。
根据这种吸收性物品,腿部开口的圆周由弹性片构件增强。这增强了腿部开口中的强度,从而能够致使尿布不太易破裂。此外,这种片状弹性可拉伸片分别设置成与腿部褶裥部分重叠。当穿着尿布时,这能够使得腿部开口的圆周边缘部分平贴合,从而增强了腿部褶裥圆周周围的感觉。
在这种吸收性物品中,期望的是弹性片构件均在每一个所述腿部开口在纵向方向上的中央位置处具有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弹性片构件的宽度小于在每一个所述腿部开口在纵向方向上的后端处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所述弹性片构件分别布置在与腿部褶裥部分重叠的区域中。
根据这种吸收性物品,因为每一个所述弹性片构件的宽度在每一个所述腿部开口在纵向方向上的中央位置附近变窄,所以不易于分散施加到腹沟股部分上的收缩力,从而能够增强贴合性。另一方面,因为弹性片构件在腿部开口在纵向方向上的两个端部部分处变宽,所以收缩力易于施加在腹部区域和臀部区域上的宽范围中,从而能够最小化由过度张紧而导致的不适感。
在这种吸收性物品中,期望的是使用单个构件形成每一个所述腿部褶裥部分和每一个所述带部分。
根据这种吸收性物品,连结部分等没有设置在每个带部分和每个腿部褶裥部分之间。因此,当穿着尿布时,即使应力集中在带部分和腿部褶裥部分之间的边界部分上,也不易于产生破裂起始点。因此,能够防止尿布在腿部开口处被撕裂。
在这种吸收性物品中,期望的是在纵向方向上的前侧上第一连结部分与纵向方向形成的角度中的较小角度大于在纵向方向上的后侧上第二连结部分与纵向方向形成的角度中的较小角度。
根据这种吸收性物品,在吸收性物品成形为在处于底裤形式的状态中吸收性主体与带部分在前侧(腹部侧)上形成的角度较大,而在后侧(背侧)上形成的角度较小。结果,当穿着尿布时,吸收性主体的后侧易于被拉到穿着者的臀部上方,并且因此在尿布和穿着者臀部之间形成了较小间隔,这增强了贴合性。此外,因为臀部在外观上看起来纤瘦,所以穿着者在穿着尿布时不太犹豫。
在这种吸收性物品中,期望的是在每一个所述连结部分和每一个所述腿部开口之间设置了预定间隔。
根据这种吸收性物品,因为形成在尿布中的连结部分不会与腿部开口的圆周边缘部分交叉,所以不易于在腿部开口的圆周边缘部分处形成破裂起始点,以及易于防止尿布被撕裂。
===第一实施例===
<套穿式一次性尿布1的基本构造>
套穿式一次性尿布1(在下文中,还称作“尿布1”)将被描述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吸收性物品的示例。
图1是示出了尿布1的外观的示意性透视图。尿布1包括吸收性主体10、腿部褶裥部分20和带部分30,并且该尿布在穿着时具有如图1所示的底裤形状。这种尿布1在图1的底裤形式的状态中具有相互正交的“竖直方向”和“横向方向”。然后,在尿布1竖直方向上的上侧上形成了腰部开口HB,而在尿布横向方向的两侧上形成了一对腿部开口HL。此外,当穿着尿布时,尿布1的前侧覆盖穿着者的腹部侧,而后侧覆盖穿着者的背侧。
图2A是示出了尿布1在沿着吸收性主体10的纵向方向拉伸开时的平面图。图2B是沿着图2A的线A-A获得的示意性截面图。图3A是示出了在制造过程期间的途中沿着吸收性主体10的纵向方向拉伸开尿布时尿布1处于展开状态中的展开平面图。图3B是沿着图3A的线B-B获得的示意性截面图。
在制造过程的最后阶段中,尿布1处于如图2A中所示的平坦状态中。随后将参照图4描述尿布1的制造过程。处于平坦状态中的尿布1具有相互正交的“纵向方向”、“横向方向”和“厚度方向”。处于平坦状态中的尿布1的纵向方向是沿着吸收性主体10的纵向方向的方向。该纵向方向对应于图1中的处于底裤形式的状态中的竖直方向。然而,严格意义上来说,处于底裤形式的状态中的竖直方向和处于平坦状态中的竖直方向在意义上略微不同。因此,在需要时,将这两个方向区分开,例如“处于底裤形式的状态中的竖直方向”和“处于平坦状态中的纵向方向”。应当注意的是,图2A中的沿着纵向方向拉伸开的尿布1所处的状态(即,平坦状态)表示一种状态,在所述状态中,抵抗由随后描述的腿部褶裥弹性构件23和带弹性构件33施加的收缩力沿着纵向方向拉伸开尿布1,以达到在布置有弹性构件的部分中基本无法从视觉上识别到褶皱和褶裥的程度。此外,尿布1在沿着纵向方向拉伸开时的形状与尿布1由各弹性构件(诸如,腿部褶裥弹性构件23)没有施加收缩力时平拉伸成的形状相同。
此外,在以下描述中,当沿着纵向方向拉伸开吸收性主体10时,在纵向方向上的前侧(腹部侧)表示对应于穿着者腹部侧的侧部,而在纵向方向上的后侧(背侧)表示对应于穿着者背侧的侧部。处于平坦状态中的尿布1的横向方向在概念上与图1的处于底裤形式的状态中的尿布1的横向方向和厚度方向相同。处于平坦状态中的尿布1的厚度方向是正交于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的方向,并且穿着者皮肤接触的侧部被称作“皮肤侧”而相对侧部被称作“非皮肤侧”。
如图2A和2B所示,在处于平坦状态中的尿布1中,吸收性主体10沿着纵向方向布置,并且一对腿部褶裥部分20沿着吸收性主体10的横向方向设置在两侧上。然后,一对带部分30均布置成沿着厚度方向在皮肤侧上与吸收性主体10的一部分和每一个所述腿部褶裥部分20重叠。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尿布1中,如图3A所示,使用作为单片构件的侧片40形成每个所述腿部褶裥部分20和每个所述带部分30。通过在沿着纵向方向延伸的折线FL处向内折叠侧片40而形成腿部褶裥部分20和带部分30。
腿部褶裥部分20设置有通过在横向方向(折线FL)上的外端部部分20eo处剪切掉一部分而获得的腿部褶裥切口部分25。类似地,带部分30设置有通过在横向方向(折线FL)上的外端部部分30eo处剪切掉一部分而获得的带切口部分35。由腿部褶裥切口部分25和带切口部分35形成腿部开口HL。
带部分30通过一对第一连结部分WL1连结到吸收性主体10(严格地说,设置在吸收性主体10的皮肤侧上的顶部片13)和腿部褶裥部分20,所述一对第一连结部分WL1沿着吸收性主体10的纵向方向从前端部分10ef朝向腿部开口HL倾斜。类似地,带部分30通过一对第二连结部分WL2连结到吸收性主体10和腿部褶裥部分20,所述一对第二连结部分WL2沿着吸收性主体10的纵向方向从后端部分10er朝向腿部开口HL倾斜。在第一连结部分WL1和第二连结部分WL2中,由已知的熔接设施(诸如,热熔结合或者超声熔接)实施连结,但是也可以使用诸如热熔粘合剂的粘合剂实施连结。
假设每个第一连结部分WL1与纵向方向形成的角度中的较小角度是倾角θ1,并且每个第二连结部分WL2与纵向方向形成的角度中的较小角度为倾角θ2,则连结部分形成为使得倾角θ1大于第二连结部分WL2与纵向方向形成的倾角θ2。尽管随后将描述细节,但是,当尿布1成形为底裤形式时,通过如此调节连结部分的倾角θ1、θ2,尿布1可能形成为更接近底裤(诸如短裤和三角裤)形状的形状,并且使得在穿着时贴合得更优。
通过在沿着吸收性主体10在纵向方向上的中央位置CL附近处双折处于平坦状态中的尿布1,同时沿着一对带部分30、30的横向方向将内端部30ei、30ei打开至沿着横向方向的两侧,使得平坦的尿布1作为套穿式尿布1进入可穿着状态。此时,使用沿着吸收性主体10的纵向方向的前端部部分10ef、沿着其纵向方向的后端部部分10er和一对带部分30的内端部部分30ei形成腰部开口HB(见图1)。
如图2A所示,吸收性主体10是具有一种形状的片状构件,在该形状中,吸收性主体沿着纵向方向的端部部分均通过沿着第一连结部分WL1和第二连结部分WL2切割沿着纵向方向延伸的基本矩形构件(见图3A)而在平面图中呈大体V状缩减状。吸收性主体10包括:吸收体11;顶部片13(对应于皮肤侧片),所述顶部片设置成从皮肤侧覆盖吸收体11;和背片15(对应于非皮肤侧片),所述背片设置成从非皮肤侧覆盖吸收体11。这些构件13、11、15均使用热熔粘合剂等沿着厚度方向连结到与其毗邻的构件。(参见图2B和3B)。应当注意的是,这种粘合剂的施加图案例如为Ω状的图案、螺旋状图案和条状图案,并且这可应用于随后描述的其它粘合剂的情况。
吸收体11包括:吸收芯部,通过使得预定的液体吸收材料形成为预定形状(例如,平面图为大体沙漏状)而获得所述吸收芯部;芯部包裹片,所述芯部包裹片覆盖吸收芯部的外周表面,并且所述吸收体是在穿着尿布1时吸收诸如尿的排泄流体的构件。这种液体吸收材料例如为诸如纸浆纤维的液体吸收纤维或者诸如是超吸收聚合物(即,SAP)的液体吸收颗粒。可渗透液体片(诸如,棉纸和无纺布)可用作芯部包裹片。应当注意的是,吸收体11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如图3A所示平面图的呈基本沙漏状,而是还可以为其它形状。
使用可渗透液体的软片构件形成顶部片13并且可使用例如透气无纺布的片构件。顶部片13具有平直尺寸以使得沿着吸收体11的纵向方向延伸超出两侧并且沿着吸收体11的横向方向超出两侧。
如图3B所示,背片15形成为使得防漏片15f和外部片15n的两个片构件沿着厚度方向分层并且连结起来。防漏片15f是由聚乙烯(PE)膜、聚丙烯(PP)膜等制成的不透液片构件,并且沿着背片15的厚度方向布置在皮肤侧上。外部片15n是由无纺布等制成的片构件,并且沿着背片15的厚度方向布置在非皮肤侧上,而且构成了吸收性主体10的外部。然而,背片15并不局限于上述构造,只要其具有预定的防漏性能即可。背片15还是具有平直尺寸以便沿着吸收体的纵向方向超出两侧并且沿着吸收体的横向方向超出两侧的片。此外,顶部片13和背片15沿着厚度方向分层并且连结起来,使得沿着纵向方向的两个端部部分的基本V状大体对准,从而将吸收体保持在顶部片13和背片15之间。
如图3A和3B所示,腿部褶裥部分20是沿着纵向方向长并且分别连结到吸收性主体10在横向方向上的两侧的片构件。当尿布1成形为底裤形式时,腿部褶裥部分20沿着腿部开口HL收缩,从而形成了腿部褶裥。腿部褶裥部分20均形成为使得由无纺布等制成的第一片21和第二片22沿着厚度方向设置成两层。应当注意的是,吸收性主体10和腿部褶裥部分20连结成使得腿部褶裥部分20在横向方向上的内端部部分使用热熔粘合剂等结合起来,同时被夹在吸收性主体10的顶部片13和背片15之间。
如图3A和3B所示,带部分30是沿着纵向方向长并且设置在腿部褶裥部分20在横向方向上的两侧上的片构件。当尿布1成形为底裤形式时,则带部分30形成腰带(见图1)。带部分30均形成为使得由无纺布等制成的第一片31和第二片32沿着厚度方向设置成两层。
如已经描述的那样,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腿部褶裥部分20和每一个所述带部分30均使用侧片40一体形成,所述侧片40是单个构件。即,腿部褶裥部分20的第一片21和带部分30的第一片31用单个片构件41构造而成,并且腿部褶裥部分20的第二片22和带部分30的第二片32用单个片构件42构造而成。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侧片40中相对于折线FL在横向方向上的内侧上的部分对应于腿部褶裥部分20,而相对于折线FL在横向方向上的外侧上的部分对应于带部分30。
腿部开口HL形成为分别跨越折线FL。腿部开口HL均如上所述地构造而成,其中,通过从腿部褶裥部分20的第一片21和第二片22剪切而获得腿部褶裥切口部分25以及通过从带部分30的第一片31和第二片32剪切而获得带切口部分35。腿部褶裥切口部分25和带切口部分35形成为相对于折线FL不对称的非对称形状。
然而,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没有必要形成腿部褶裥切口部分25和带切口部分35。例如,可以构造成使得腿部褶裥切口部分25形成在腿部褶裥部分20中,而带切口部分35没有形成在带部分30中。在这种情况中,腿部开口HL构造成具有腿部褶裥切口部分25。相反,可形成仅仅带褶裥部分35,而没有形成腿部褶裥切口部分25。在这种情况中,使用带切口部分35形成腿部开口HL。此外,切口部分25、35可以为狭缝状,而非如图3A所示的基本椭圆状。
在沿着纵向方向被拉伸开时,由弹性线等制成的腿部褶裥弹性构件23布置在每个所述腿部褶裥部分20的第一片21和第二片22之间,并且由热熔粘合剂等固定。在图3A中,两个腿部褶裥弹性构件23布置在相对于在每个腿部褶裥切口部分25的横向方向上的内端部部分(即,沿着每个腿部开口HL在横向方向上的内端部部分)位于更远离内侧的位置处。这些腿部褶裥弹性构件23向腿部褶裥部分20提供沿着纵向方向的拉伸性。因此,当尿布1成形为底裤形式时,腿部褶裥部分20沿着腿部开口HL收缩,从而形成了腿部褶裥。这增强了穿着者腿部周围的贴合性。
类似地,在沿着纵向方向被拉伸开时,由弹性线等制成的带弹性构件33布置在每一个所述带部分30的第一片31和第二片32之间,并且由热熔粘合剂等固定。在图3A中,多个带弹性构件33布置成相对于每个带切口部分35在横向方向上的外端部部分(即,沿着每个腿部开口HL在横向方向上的外端部部分)位于更远的外侧上的区域中沿着横向方向排布。这些带弹性构件33向带部分30提供沿着纵向方向的拉伸性。因此,当尿布1成形为底裤形式时,基本在整个带部分30上形成沿着腰部开口HB的收缩力,从而防止尿布1在穿着时从腰部向下滑落。
应当注意的是,腿部褶裥弹性构件23和带弹性构件33布置成沿着厚度方向不会相互重叠,如图2B所示。即,当沿着厚度方向从上方观察时,腿部褶裥弹性构件23和带弹性构件33具有沿着横向方向交替布置的位置关系。这使得布置有弹性构件32、33的区域易于在呈底裤形式的尿布1的腿部开口HL周围平坦贴合。
此外,由具有拉伸性的无纺布等制成的可拉伸片43均设置在片构件41(21、31)和片构件42(22,32)之间。这种可拉伸片43是一种带状弹性片构件,所述带状弹性片构件的宽度大于腿部开口HL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如图3A中的阴影区域所示,当沿着纵向方向被拉伸开时,带状弹性片构件的开口的形状与腿部开口HL的形状相同并且弹性片构件使用热熔粘合剂等被固定到片构件41、42。因此,每个腿部开口HL的圆周边缘部分由可拉伸片43在其整个圆周上增强。此外,通过由平的可拉伸片43形成的收缩力增强腿部开口HL的圆周边缘部分中的贴合性。如果可拉伸片43没有设置在腿部开口HL的圆周边缘部分中,而是仅仅设置了诸如腿部褶裥弹性构件23的弹性线,则易于在弹性线之间形成褶皱。这可在穿着尿布1时轻易地致使在腿部开口HL中发生松弛或者轻易地在皮肤上留下弹性线的印记。相反,通过向腿部开口HL的圆周边缘部分提供平的可拉伸片43能够增强贴合性。
这种可拉伸片43例如是无纺布,在所述无纺布中,形成拉伸性,使得针对无纺布实施所谓的齿轮拉伸处理(gear-stretching process),所述无纺布包括:具有很大弹性的弹性体纤维,诸如聚氨酯弹性体;和基本没有弹性的热塑性树脂纤维,诸如,聚烯烃树脂。然而,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
此外,如图3B所示,带部分30在横向方向上的外端区域在第一带端折线FLb1和第二带端折线FLb2处沿着横向方向向内翻折两次并且使用热熔粘合剂等固定成处于这种折叠状态中。即,第二带端折线FLb2是产生沿着图2A中的带部分30的横向方向的内端部部分30ei的部分和产生腰部开口HB的部分。腰部开口HB构造成作为这样的端部折叠结构,从而能够在穿着尿布1时减小穿着者腰部周围的应力。然而,横向方向上的端部区域不必具有如上所述的折叠结构。
<制造尿布1>
随后,将简单描述制造尿布1的方法。图4是示出了尿布1的制造过程的示例的简图。
在这个示例中,制造尿布1,使得在沿着运送方向运送基底片的同时针对用作材料的基底片实施预定处理(S101至S105)。在下文中,片构件的运送方向被称作“MD方向”,而正交于MD方向的方向被称作“CD方向”。MD方向是沿着图2A中的纵向方向(竖直方向)的方向,而CD方向是沿着图2A中的横向方向的方向。
在第一实施例中,构成尿布1的基底片的片构件是吸收性主体连续片10A和侧连续片40A。吸收性主体连续片10A是这样的片构件,使得多个吸收性主体10沿着纵向方向(竖直方向)连续排列。即,吸收性主体连续片10A是以这一状态形成的片构件,使得多个吸收体11沿着厚度方向夹在沿着MD方向延伸的顶部片13的连续片和背片15的连续片之间。类似地,侧连续片40A均是这样的片构件,使得形成腿部褶裥部分20和带部分30的侧片40沿着纵向方向(竖直方向)连续排列。
首先,如图4所示,将处于吸收性主体连续片10A在其沿着CD方向(横向方向)的两侧上与侧连续片40A连结的状态中的基底片沿着MD方向连续运送(S101)。
继而,对于正被运送的基底片,构成腿部开口HL的腿部褶裥切口部分25和带切口部分35形成于在吸收体11的CD方向(横向方向)的两侧上分别跨越折线FL的位置处(S102)。使用未示出的切割辊等形成这些切口部分。应当注意的是,使用图4中的S102处理的状态对应于尿布1处于图3A中其未折叠的展开状态的状态。
继而,对应于侧连续片40A中的带部分30的每个部分均在折线FL处沿着CD方向(横向方向)向内翻折,使得吸收性主体10的一部分和每个腿部褶裥部分都沿着厚度方向与带部分30重叠(S103)。
继而,通过诸如超声熔接或者热熔接的连结方法形成第一连结部分WL1和第二连结部分WL2,从而将带部分30连结到吸收性主体10和腿部褶裥部分20(S104)。第一连结部分WL1和第二连结部分WL2形成为使得倾角θ1、θ2满足如上所述的预定条件(θ1>θ2)。
接下来,切割基底片(S105)。具体地,从沿着MD方向连续的基底片单独地切割出尿布1。此外,沿着第一连结部分WL1和第二连结部分WL2切割掉每个矩形的四个角部。因此,形成了图2A中示出的处于平坦状态中的尿布1。
<尿布1的贴合性等>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尿布1具有各种构造,使得穿着者在穿着时能够感觉贴合得更优。特别地,实施调节到形成腿部开口HL的位置,从而与传统尿布相比提高了腿部圆周部分处的贴合性以及促进区分开尿布1外观的前后。在下文中将描述这些内容。
图5是用于解释尿布1中的腿部开口HL的布置方案的简图。图5示出了在尿布1被展开处于如图3A所示的平坦状态中腿部开口HL沿着横向方向布置在右侧上的放大视图。
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尿布1中,腿部开口HL布置成使得腿部开口HL的纵向前端位置HLef和吸收性主体10的纵向前端部部分10ef之间沿着纵向方向的距离glf小于腿部开口HL的纵向后端位置HLer和吸收性主体10的纵向前端部部分10er之间沿着纵向方向的距离glr。即,腿部开口HL沿着纵向方向布置到前侧,而腿部开口HL的纵向中央位置CLh1相对于吸收性主体10的纵向中央位置CL定位到纵向方向上的前侧。
因为腿部开口HL沿着尿布1的纵向方向布置到前侧,所以在穿着者穿着尿布1时在将他的/她的腿部移动到前方时防止腿部开口HL阻碍穿着者的腿部移动。例如,在穿着者穿着尿布1行走时,减少了腿根部被卡在腿部开口HL的圆周边缘部处并且腿不能轻易地移动到前方的问题。此外,将腿部开口HL布置到前侧表示减小了吸收性主体10中的相对于纵向中央位置CL的后侧上的区域的开口面积。换言之,在其中存在尿布1织物(吸收性主体10)的部分的面积(表面面积)沿着纵向方向在后侧上更宽。因此,在穿着者的背侧上更大范围地覆盖穿着者的臀部,从而提高了穿着尿布1时的贴合性。
此外,腿部开口HL布置到前侧并且增加了尿布1的背侧区域的表面面积,从而促进区分开尿布1外观的前后。这能够最小化这种问题,即,因尿布1穿得向后而恶化了贴合性,排泄液易于从穿着者的身体和腿部开口HL之间的空间泄露到尿布1的外部。
此外,腿部开口HL沿着纵向方向布置到前侧以及开口HL形成为如图5所示的大体椭圆状,从而提高了尿布1的贴合性。在图5中,形成腿部开口HL的腿部褶裥切口部分25在纵向方向上的前端HLef和后端HLer之间的区域处具有在横向方向上的最大宽度。具体地,腿部褶裥切口部分25呈现缓和曲线,所述缓和曲线轮廓在前端HLef和后端HLer之间沿着横向方向向内突出,并且腿部褶裥切口部分25在纵向中央位置CLh1附近在横向方向上具有最大宽度。因此,假设W20是在形成腿部开口HL(腿部褶裥切口部分25)的区域中腿部褶裥部分20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则W20在纵向中央位置CLh1附近最小。当穿着尿布1时,穿着者的腹股沟部与位于中央位置CLhl附近的区域接触。因此,在中央位置CLhl附近减小了腿部褶裥部分20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W20,从而最小化了腿部褶裥部分20和穿着者腹股沟部之间的干涉。这在穿着尿布时增强了贴合性以及减轻了不适感。
类似地,形成腿部开口HL的带切口部分35在纵向前端HLef和后端HLer之间的区域处具有在横向方向上的最大宽度。在图5中,带切口部分35呈现缓和曲线轮廓,所述缓和曲线轮廓在前端HLef和后端HLer之间沿着横向方向向外突出,并且在纵向中央位置CLh1附近具有在横向方向上的最大宽度。因此,因此,假设W30是在形成腿部开口HL(带切口部分35)的区域处带部分30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则W30在纵向中央位置CLHl附近最小。在穿着尿布1时中央位置CLh1与穿着者髋骨(骨盆)附近的区域接触,并且中央位置CLhl是当向上拉动尿布1时穿着者在带部分30中进行抓持和拉动的区域。因此,在带部分30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在中央位置CLhl附近减小的情况下,穿着者能够在紧紧保持带部分30的同时穿上尿布1,从而易于使得尿布1贴合他的/她的身体。此外,因为带部分30在这些区域中窄,所以尿布1的外观更接近底裤的形状。这能够减小穿着者关于穿着“尿布”的犹豫不决和/或抵触。
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每个腿部开口HL均令人期望地形成为使得其沿着纵向方向位于前侧上的区域的开口面积大于其沿着纵向方向位于后侧上的区域的开口面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沿着纵向方向位于前侧上的区域中的腿部开口HL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等于或者大于沿着纵向方向位于后侧上的区域中的腿部开口HL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这与在纵向方向上的前侧上的区域相反。换言之,在沿着纵向方向与腿部开口HL的前端HLef向内相距预定距离h的位置处腿部褶裥切口部分25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和带切口部分35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的总和等于或者大于在沿着纵向方向与腿部开口HL的后端HLer向内相距预定距离h的位置处腿部切口部分25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和带切口部分35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的总和。在这种形状的情况中,腿部开口HL在穿着者的腹部侧(前侧)上较宽而在穿着者的背侧(后侧)上较窄。因此,当穿着尿布1时,腿部易于在前侧上移动,同时更可能在后侧上更大范围地覆盖穿着者的臀部。
在这种情况中,至少在沿着纵向方向位于前侧上的区域中,期望的是腿部褶裥切口部分25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形成为大于带切口部分35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换言之,期望的是腿部褶裥切口部分25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在沿着纵向方向与腿部开口HL的前端HLef向内间隔开预定距离h的位置处带切口部分35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在前侧上极大地剪切掉腿部褶裥切口部分25。因此,在穿成形为底裤形式的尿布1的动作过程中穿着者将他/她的腿部插入到腿部开口HL中时,脚趾不易于被腿部褶裥部分25的前部分捕获。因此,易于顺畅地穿尿布1。此外,因为能够在穿上尿布1之后沿着腿部圆周形状轻易地形成腿部开口HL,所以不会轻易地干扰腿移动,以及能够实现如底裤(例如短裤和三角裤)的外观的纤瘦外观。
此外,在尿布1中,通过调节沿着纵向方向布置到腿部褶裥部分20的腿部褶裥弹性构件23与腿部开口HL(腿部褶裥切口部分25)之间的位置关系提高了贴合性。在图5中,在腿部开口HL的纵向中央位置CLhl处腿部开口HL的端部边缘部分与沿着横向方向布置在最外侧上的腿部褶裥弹性构件23之间在横向方向上的距离W23c小于腿部开口HL的纵向前侧HLef处腿部开口HL的端部边缘部分与沿着横向方向布置在最外侧上的腿部褶裥弹性构件23之间在横向方向上的距离W23f。类似地,距离W23c小于在腿部开口HL的纵向后端HLer处腿部开口HL的端部边缘部分与沿着横向方向布置在最外侧上的腿部褶裥弹性构件23之间在横向方向上的距离W23r。
腿部褶裥弹性构件23靠近每个腿部开口HL布置在接触穿着者的腹股沟部分的腿部开口HL的中央位置CLhl附近的位置处,从而易于将由腿部褶裥弹性构件23形成的收缩力施加到腿部开口HL上。这导致腿部褶裥部分20易于沿着中央位置CLhl附近的腿部开口HL的端部边缘部分收缩,从而能够致使腿部褶裥易于沿着穿着者的腹股沟部分的形状贴合。在这个区域中,因为如上所述腿部褶裥部分20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W20窄,所以由腿部褶裥弹性构件23施加的收缩力能够集中施加在腿部褶裥部分20上。这最小化了中央位置CLhl附近处的腿部褶裥部分20的不均匀收缩,从而限制因在腹股沟部分处产生的松弛和/或大褶皱导致穿着者感觉不适。另一方面,在腿部开口HL中的两个端部部分HLef、HLer中,腿部褶裥弹性构件23和腿部开口HL之间的间隔远。因此,轻易地分散施加在腿部开口HL的端部边缘部分上的收缩力。这最小化了腿部褶裥部分20的过度收缩,从而易于覆盖臀部和/或腹部区域。
顺便提及,在腿部开口部分形成在带部分和腿部褶裥部分之间这种类型的一次性尿布中,由于其结构,因此应力很可能集中在腿部褶裥部分和带部分之间的边界部分上。然后,如果在穿着尿布时将过多的应力施加在边界部分上,则尿布可能从无纺布等撕裂。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尿布1的情况中,腿部褶裥部分20和带部分30之间的边界部分沿着腿部开口HL的纵向方向形成于前端HLef和后端HLer之间。因此,应力更可能集中在这些部分上。
然而,在尿布1中,每个腿部褶裥部分20和每个带部分30均由同一单个片构件(侧片40)构成。因此,在它们之间的边界部分(HLef、HLer)处没有设置连结部分等。因此,即使应力集中在这个部分上,也不会轻易形成破裂开始点。因此,不会轻易出现在穿着尿布1时撕裂腿部开口HL的问题。
此外,在尿布1中,可拉伸片43布置成分别包围腿部开口HL,并且这种可拉伸片43设置有形状与腿部开口HL的形状相同的开口。这种可拉伸片43增强了腿部开口HL的圆周边缘部分,从而防止在穿着尿布1时撕裂腿部开口HL。此外,片状可拉伸片43设置成与腿部褶裥部分20重叠,从而能够致使腿部开口HL的圆周边缘部分平贴合,由此增强了穿着尿布1时腿部褶裥圆周周围的感觉。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可拉伸片43的腿部褶裥部分20侧的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使得纵向中央位置CLhl处的宽度W43c小于纵向前端HLef处的宽度W43f和纵向后端HLer处的宽度W43r。因为可拉伸片43的宽度在纵向中央位置CLh1处减小,所以不易于分散开施加在腹股沟部分上的收缩力,从而能够增强贴合性。另一方面,在腿部开口HL的端部部分HLef、HLer处增加可拉伸片43的宽度。因此,收缩力在宽范围上轻易地施加在腹部部分和臀部部分上。这能够分散施加到穿着者皮肤上的张紧力,从而最小化了由过度张紧引发的不适感。
此外,在尿布1中,调节连结吸收性主体10和腿部褶裥部分20的连结部分的倾角(第一连结部分WL1和第二连结部分WL2),以增强在穿着尿布时的贴合性。图6A是示出了穿着时的传统套穿式一次性尿布。图6B是示出了穿着时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尿布1。
在传统套穿式一次性尿布中,形成于尿布的前侧(腹部侧)上的连结部分(对应于本实施例的第一连结部分WL1)和形成于后侧(背侧)的连结部分(对应于本实施例的第二连结部分WL2)通常关于纵向方向对称。即,连结部分形成为使得每个前连结部分相对于纵向方向的倾角等于每个后连结部分相对于纵向方向的倾角。在这种情况中,在底裤形式中,吸收性主体相对于带部分形成的角度在前侧和后侧之间彼此相等。结果,如图6A所示,后侧(背侧)上的吸收性主体可能在穿着尿布时向下悬垂,并且易于在其尿布体和穿着者的臀部之间产生空隙。此外,因为臀部侧的外观看起来松垂,所以穿着者可能意识到穿了“尿布”,这可能使他/她感觉不适。
相反,在尿布1中,进行调节,使得每个第一连结部分WL1相对于纵向方向的倾角θ1大于每个第二连结部分WL2相对于纵向方向的倾角θ2(θ1>θ2)。在这种情况中,在底裤形式中,吸收性主体10和带部分30之间形成的角度在前侧上可能较大而在后侧上较小。结果,如图6B所示,在穿着尿布时,在后侧(背侧)的吸收性主体被拉到穿着者的臀部上方,并且在尿布和穿着者的臀部之间形成了较小间隙,从而增强了贴合性。此外,从外观上,其看起来像穿着底裤(诸如短裤和三角裤),并且臀部部分看起来纤瘦以及对尿布1的前后的区分变得容易。这能够最小化穿着者在穿着“尿布”时的犹豫不决。
应当注意到的是,如图5所示,本公开的实施例构造成使得沿着纵向方向在后侧上每个腿部开口HL和吸收性主体10的端部部分之间的距离glr较大,而沿着纵向方向在前侧上的每个腿部开口HL和吸收性主体10的端部部分之间的距离glf较小。因此,每个第二连结部分WL2相对于纵向方向的倾角θ2易于形成为沿着纵向方向在后侧上较小而每个第一连结部分WL1相对于纵向方向形成的倾角θ1易于形成为沿着纵向方向在前侧上较大。这使得与前侧(腹部侧)上的宽度相比,可能使得每个带部分30的宽度沿着纵向方向在后侧(背侧)上较大,以及使得易于向上拉带部分30,从而实现了尿布1中的更优贴合。
此外,如图3A所示,在尿布1中,第一连结部分WL1的端部部分和第二连结部分WL2的端部部分中的每一个均不会与腿部开口HL交叉。换言之,在每一个所述第一连结部分WL1和所述第二连结部分WL2中与每一个所述腿部开口HL之间设置预定间隔。如果构造成使得第一连结部分WL1(第二连结部分WL2)与腿部开口HL交叉,则当穿着尿布1时应力集中在这种交叉部分上,从而形成了破裂起始点,这可以轻易地使得腿部开口HL破裂。然而,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尿布1中,因为腿部开口HL没有与连结部分交叉,所以不易于形成破裂起始点,并且因此腿部开口HL也不易于破裂。
===第二实施例===
在第二实施例中,将描述套穿式一次性尿布2(在下文中,也称作尿布2),其中,使用单独构件形成每一个腿部褶裥部分20和每一个带部分30。图7A是示出了尿布2当沿着吸收性主体10的纵向方向拉伸开时的平面图。图7B是沿着图7A的线C-C获得的示意性截面图。
在尿布2中,尽管其制造方法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尿布1的制造方法不同,但是尿布2的构造与尿布1的构造基本相同。即,吸收性主体10、腿部褶裥部分20和带部分30的构造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各部件的构造基本相同。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尿布1不同之处。
在尿布2中,因为腿部褶裥部分20和带部分30由单独构件构造而成,所以带横向连结部分WL30形成为连结腿部褶裥部分20的横向外端部部分20eo和带部分30的横向外端部部分30eo。由使用热熔粘合剂等的粘合剂形成带横向连结部分WL30,然而,可以通过熔接形成带横向连结部分WL30。
此外,在尿布2中,在沿着纵向方向拉伸开时,设置给腿部褶裥部分20的腿部褶裥弹性构件24如图7A所示沿着横向方向部分地以弯曲方式布置。然而,与尿布1的腿部褶裥弹性构件23类似地,腿部褶裥弹性构件24可以沿着纵向方向(竖直方向)布置成大体笔直。
图8是示出了尿布2的制造过程的示例的解释性视图。当制造尿布2时,在沿着输送方向(MD方向)输送基底片时,针对用作材料的基底片实施预定处理(S201至S204)。在这些处理中,因为S204至S205与第一实施例中的S104至S105类似,所以省略其描述。
构成第二实施例中的尿布2的基底片的片构件是吸收性主体连续片10A、腿部褶裥连续片20A和带连续片30A。腿部褶裥连续片20A均是腿部褶裥部分20沿着纵向方向(竖直方向)连续排列的片构件。带连续片30A均是带部分30沿着纵向方向(竖直方向)连续排列的片构件。
当制造尿布2时,首先,在沿着MD方向一起输送带连续片30A和通过将腿部褶裥连续片20A沿着CD方向(横向方向)在其两侧上连结到吸收性主体连续片10A获得的片构件的同时,将带连续片30A放置成从上方与腿部褶裥连续片20A重叠并且连结起来(S201)。腿部褶裥连续片20A和带连续片30A连结成使得使用如上所述的热熔粘合剂等连结沿着这两种片在横向方向上的端部部分,从而形成了连结部分WL30。
继而,形成构成了开口HL的腿部褶裥切口部分25和带切口部分35(S202)。使用切割辊等沿上下方向形成这些切口部分。应当注意的是,连结部分WL30可以不通过在处理S202中形成切口部分来形成,而是通过在处理S201之前的阶段之前在腿部褶裥连续片20A和带连续片30A中形成切口部分并且之后连结这两种片而形成。
继而,在处理S203中,与图4中的S104类似地形成第一连结部分WL1和第二连结部分WL2,并且在处理S204中,与图4中的S105类似地切割基底。因此,制造出尿布2。
成品尿布2的构造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尿布1的构造大体相同。因此,形成在尿布2中的腿部开口HL沿着纵向方向布置到前侧,如图5所示。因此,使得尿布2在腿部开口HL附近的贴合性更优,化以及促进对前后的区分。
===其它===
上述实施例用于便于理解本公开并且不以任何方式理解为限制本公开。无需说明的是,在不背离本公开的精神的前提下可以以各种方式改变或者调整本公开并且涵盖其等效物。
在上述实施例中,布置在腿部开口HL的圆周边缘部分处的可拉伸片43均设置在构成了腿部褶皱部分20和/或带部分30的两个片构件(例如,片构件41、42)之间。然而,设置可拉伸片43的位置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拉伸片43可以沿着腿部褶裥部分20和/或带部分30的厚度方向设置在皮肤侧上,或者可以设置在非皮肤侧上。
[附图标记列表]
1尿布(吸收性物品,一次性尿布),
2尿布(吸收性物品,一次性尿布),
10吸收性主体,10A吸收性主体连续片,
10ef纵向前端部部分,10er纵向后端部部分,
11吸收体,
13顶部片,
15背片,15f防漏片,15n外部片,
20腿部褶裥部分,20A腿部褶裥连续片;
20ei横向内端部部分;20eo横向外端部部分;
21第一片,22第二片,23腿部褶裥弹性构件,
24腿部褶裥弹性构件,25腿部褶裥切口部分,
30带部分,30A带连续片,
30ei横向内端部部分,30eo横向外端部部分,
31第一片,32第二片,33带弹性构件,
35带切口部分,
40侧片,40A侧连续片,
41片构件,42片构件,43可拉伸片,
HB腰部开口,HL腿部开口,
CL中央位置,CLhl中央位置(腿部开口HL),
FL折线,
FLb1第一带端折线,
FLb2第二带端折线,
glf在纵向方向上的距离(前侧),
glr在纵向方向上的距离(后侧),
W20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腿部褶裥部分20),
W30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带部分30),
W43c、W43r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可拉伸片43),
WL1第一连结部分,WL2第二连结部分,
WL30带横向连结部分,
θ1倾角(前侧),
θ2倾角(后侧)。
Claims (7)
1.一种吸收性物品,所述吸收性物品具有纵向方向、横向方向和厚度方向,所述吸收性物品包括:
吸收性主体;腿部褶裥部分;和带部分,
在沿着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纵向方向拉伸开所述吸收性物品时,
所述腿部褶裥部分沿着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横向方向分别布置在两侧上,并且
所述带部分均布置成沿着厚度方向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一部分和每一个所述腿部褶裥部分重叠,
一对腿部开口由切口部分形成,并且所述切口部分设置在所述带部分和所述腿部褶裥部分至少任一者中,
所述带部分在连结部分处连结到所述吸收性主体和所述腿部褶裥部分,所述连结部分从所述纵向方向的两个端部部分朝向所述腿部开口沿着横向方向向外倾斜,
每一个所述腿部开口在纵向方向上的前端与所述吸收性主体在纵向方向上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每一个所述腿部开口在纵向方向上的后端与所述吸收性主体在纵向方向上的后端之间的距离,
所述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
具有拉伸性的弹性片构件在沿着所述纵向方向拉伸开时分别布置到所述腿部开口的圆周边缘部分,
所述弹性片构件均在每一个所述腿部开口在纵向方向上的中央位置处具有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该宽度小于在每一个所述腿部开口在纵向方向上的后端处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每一个所述弹性片构件布置在与每一个所述腿部褶裥部分重叠的区域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所述腿部褶裥部分均在每一个所述腿部开口在纵向方向上的前端与每一个所述腿部开口在纵向方向上的后端之间的位置处具有沿着所述横向方向的最小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所述带部分均包括在每一个所述腿部开口在纵向方向上的前端与每一个所述腿部开口在纵向方向上的后端之间的位置处在横向方向上宽度最小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在沿着所述纵向方向拉伸开时,线弹性构件布置在每一个所述腿部褶裥部分中的所述腿部开口在横向方向的内侧上的区域中,以及
在每一个所述腿部开口在纵向方向上的中央位置处每一个所述腿部开口的端部部分与线弹性构件中的布置在横向方向上的最外侧的线弹性构件之间的距离小于在每一个所述腿部开口在纵向方向上的前端或后端处每一个所述腿部开口的端部部分与所述线弹性构件中的布置在横向方向上的最外侧的线弹性构件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使用单个构件形成每一个所述腿部褶裥部分和每一个所述带部分。
6.一种吸收性物品,所述吸收性物品具有纵向方向、横向方向和厚度方向,所述吸收性物品包括:
吸收性主体;腿部褶裥部分;和带部分,
在沿着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纵向方向拉伸开所述吸收性物品时,
所述腿部褶裥部分沿着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横向方向分别布置在两侧上,并且
所述带部分均布置成沿着厚度方向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一部分和每一个所述腿部褶裥部分重叠,
一对腿部开口由切口部分形成,并且所述切口部分设置在所述带部分和所述腿部褶裥部分至少任一者中,
所述带部分在连结部分处连结到所述吸收性主体和所述腿部褶裥部分,所述连结部分从所述纵向方向的两个端部部分朝向所述腿部开口沿着横向方向向外倾斜,
所述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
每一个所述腿部开口在纵向方向上的前端与所述吸收性主体在纵向方向上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每一个所述腿部开口在纵向方向上的后端与所述吸收性主体在纵向方向上的后端之间的距离,
在纵向方向上的前侧上第一连结部分与纵向方向形成的角度中的较小角度大于在纵向方向上的后侧上第二连结部分与纵向方向形成的角度中的较小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每一个所述连结部分和每一个所述腿部开口之间设置了预定间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110318 | 2015-05-29 | ||
JP2015110318A JP6226910B2 (ja) | 2015-05-29 | 2015-05-29 | 吸収性物品 |
PCT/JP2016/061665 WO2016194481A1 (ja) | 2015-05-29 | 2016-04-11 | 吸収性物品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13929A CN107613929A (zh) | 2018-01-19 |
CN107613929B true CN107613929B (zh) | 2018-11-16 |
Family
ID=57440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30888.0A Active CN107613929B (zh) | 2015-05-29 | 2016-04-11 | 吸收性物品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226910B2 (zh) |
KR (1) | KR101844207B1 (zh) |
CN (1) | CN107613929B (zh) |
WO (1) | WO201619448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IT202000013339A1 (it) * | 2020-06-05 | 2021-12-05 | Fameccanica Data Spa | Procedimento e apparecchiatura per la produzione di articoli sanitari assorbenti e relativo articolo sanitario assorbente |
CN114533403B (zh) * | 2022-01-04 | 2024-12-03 | 厦门市一点集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一体剪裁成型卫生裤及生产工艺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91876A (zh) * | 2001-04-12 | 2003-01-22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一次性短裤型尿布 |
CN1395914A (zh) * | 1992-10-27 | 2003-02-12 | 宝洁公司 | 一次性套穿式尿布 |
JP2012143299A (ja) * | 2011-01-07 | 2012-08-02 | Unicharm Corp | 使い捨てオム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574223D1 (en) * | 1984-05-16 | 1989-12-21 | Peaudouce | Pants with elastic belt,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reof |
JPH03176052A (ja) * | 1989-12-05 | 1991-07-31 | Daio Paper Corp | 使い捨ておむつ |
ATE158494T1 (de) * | 1992-10-27 | 1997-10-15 | Procter & Gamble Far East Inc | Wegwerfwindel mit vollelastifiziertem taillenbund |
JPH0910261A (ja) * | 1995-06-29 | 1997-01-14 | Zuiko:Kk | 使い捨て着用物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945336B2 (ja) * | 1996-02-26 | 1999-09-06 | 白十字株式会社 | 使い捨ておむつ |
JP2011120626A (ja) | 2009-12-08 | 2011-06-23 | Kao Corp | パンツ型吸収性物品 |
-
2015
- 2015-05-29 JP JP2015110318A patent/JP6226910B2/ja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4-11 WO PCT/JP2016/061665 patent/WO201619448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4-11 KR KR1020177036027A patent/KR101844207B1/ko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6-04-11 CN CN201680030888.0A patent/CN10761392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95914A (zh) * | 1992-10-27 | 2003-02-12 | 宝洁公司 | 一次性套穿式尿布 |
CN1391876A (zh) * | 2001-04-12 | 2003-01-22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一次性短裤型尿布 |
JP2012143299A (ja) * | 2011-01-07 | 2012-08-02 | Unicharm Corp | 使い捨てオム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1844207B1 (ko) | 2018-05-14 |
CN107613929A (zh) | 2018-01-19 |
JP2016220942A (ja) | 2016-12-28 |
WO2016194481A1 (ja) | 2016-12-08 |
KR20180002865A (ko) | 2018-01-08 |
JP6226910B2 (ja) | 2017-11-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179940B1 (ko) | 착용 물품 | |
WO2015146704A1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5225637B2 (ja) | 使い捨てのパンツ型体液吸収性着用物品 | |
JP2004141177A (ja) | パンツ型の使い捨ておむつ | |
ES2929120T3 (es) | Artículo absorbente de tipo pantalón desechable | |
JP5006470B2 (ja) | パンツ型吸収性物品 | |
TW200427437A (en) | Disposable pants-type wearing article | |
KR20130094327A (ko) | 흡수성 제품 및 흡수성 제품 제조 방법 | |
TWI573579B (zh)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absorbent articles | |
US9901490B2 (en) | Disposable pant type undergar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WO2014136572A1 (ja) | 着用物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6382481B1 (ja) | 使い捨ておむつ | |
CN101106959B (zh) | 一次性短裤型穿戴用品 | |
CN100506200C (zh) | 套穿型一次性穿戴物 | |
JP5250407B2 (ja) | 使い捨てパンツ型おむ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7613929B (zh) | 吸收性物品 | |
TWI696454B (zh) | 用後即棄式穿著用物品 | |
KR101759815B1 (ko) | 팬츠형 기저귀 | |
JP6019174B1 (ja) |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吸収性物品の製造装置、及び吸収性物品 | |
EA017778B1 (ru) | Абсорбирующее изделие | |
CN107613930B (zh) | 吸收性物品 | |
CN109152671A (zh) | 吸收性物品 | |
JP6393662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TWI702946B (zh) | 吸收性物品 | |
TW201707666A (zh) | 吸收性物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