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7613423A - 一种蓝牙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蓝牙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13423A
CN107613423A CN201711033445.XA CN201711033445A CN107613423A CN 107613423 A CN107613423 A CN 107613423A CN 201711033445 A CN201711033445 A CN 201711033445A CN 107613423 A CN107613423 A CN 1076134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uetooth earphone
main body
earphone
headset main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3344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兰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City Xinxin Sourc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City Xinxin Sourc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City Xinxin Sourc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City Xinxin Sourc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3344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134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13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34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蓝牙耳机,包括:蓝牙耳机外壳、下耳机主体、上耳机主体、磁吸元件、充电芯片、减震垫板、耳机腔体、太阳能电池板、储电板、耳机吸附件、车充吸附件、控制电路板、电源转换电路板、耳塞、凸起部与电源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腔体设置在所述蓝牙耳机外壳的内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所述蓝牙耳机外壳的外侧壁上,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蓝牙耳机外壳相互连接。本发明在上耳机主体与下耳机主体的一侧连接有减震垫板,在控制电路板的一侧设置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与蓝牙耳机外壳的内侧壁相互固定连接,减震装置为减震弹簧,减震垫板与减震装置可以对蓝牙耳机起到保护减震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蓝牙耳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蓝牙耳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蓝牙技术已经成为了无线通信技术中的主流,由于其通信速度和较快且稳定性相对较高,越来越多的通信设备都加入了蓝牙模块,数据通信也越来越多的采用了蓝牙传输的方式,蓝牙技术能在包括移动电话、PDA、无线耳机、笔记本电脑等相关外围设备之间进行无线信息交换,蓝牙耳机就是将蓝牙技术应用在免持耳机上,让使用者可以免除电线的牵绊,实现轻松通话。目前的蓝牙耳机由于使用方便而深受人们喜欢,但是现有的蓝牙耳机基本都是通过蓝牙协议与相应的蓝牙音频设备进行配对之后传输音频信号。而由于蓝牙协议的带宽限制,传输的音频数据都会经过有损压缩 (SBC、MP3、AAC等),即音频数据经过压缩后,音频成分损失,造成蓝牙耳机输出的音乐音质较差。如果想要欣赏高品质的音乐,则只能选择有线耳机,对于既需要方便,又需要享受高品质的音乐的用户来说,现有的蓝牙耳机无法满足其要求,而且目前现有的蓝牙耳机通常体积较小,以方便人们的携带,因此现有的蓝牙耳机内的电池容量有限,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及时充电,负责会造成缺电而无法使用的问题,虽然可以通过汽车充电器对蓝牙耳机进行充电,但在充电时如果需要使用蓝牙耳机或者在车外的时候需要使用蓝牙耳机,尤其不便,而且目前现有的蓝牙耳机其减震性能较弱,在使用时,蓝牙耳机有时会出现摔落而导致蓝牙耳机损坏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蓝牙耳机,本发明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收集的电能储存到储电板中,当蓝牙耳机的电量较低时,储电板中电能可以通过电源转换电路板转换后为蓝牙耳机提供电能,可以有效地延长蓝牙耳机的使用时间,本发明在上耳机主体与下耳机主体的一侧连接有减震垫板,在控制电路板的一侧设置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与蓝牙耳机外壳的内侧壁相互固定连接,减震装置为减震弹簧,减震垫板与减震装置可以对蓝牙耳机起到保护减震的作用,可以有效的减少蓝牙耳机有时会出现摔落而导致蓝牙耳机损坏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蓝牙耳机,包括:蓝牙耳机外壳、下耳机主体、上耳机主体、磁吸元件、充电芯片、减震垫板、耳机腔体、太阳能电池板、储电板、耳机吸附件、车充吸附件、控制电路板、电源转换电路板、耳塞、凸起部与电源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腔体设置在所述蓝牙耳机外壳的内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所述蓝牙耳机外壳的外侧壁上,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蓝牙耳机外壳相互连接,所述储电板设置在所述耳机腔体的内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一侧与所述储电板相互连接,所述电源转换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储电板的一侧,所述电源转换电路板与所述储电板相互连接,所述耳机吸附件设置在所述储电板的上端,所述车充吸附件设置在所述耳机吸附件的上端,所述车充吸附件与所述耳机吸附件相互连接,所述充电芯片设置在所述电源转换电路板的一侧,所述充电芯片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板相互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电源转换电路板的一侧,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板相互连接,所述上耳机主体与下耳机主体均设置在所述控制电路板的一侧,所述上耳机主体设置在所述下耳机主体的上端,所述磁吸元件设置在所述上耳机主体与下耳机主体之间,所述上耳机主体与所述下耳机主体之间通过磁吸元件相互连接,所述减震垫板设置在所述上耳机主体与下耳机主体的一侧,所述减震垫板与所述耳机腔体的内侧壁相互为可拆卸连接,所述耳塞设置在所述蓝牙耳机外壳的一侧,所述电源开关设置在所述蓝牙耳机外壳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蓝牙耳机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接头,充电接头与设置在所述耳机腔体内部的控制电路板相互连接。
进一步,所述下耳机主体与所述控制电路板之间设置有第一音频处理装置。
进一步,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板之间连接有信号发射器。
进一步,所述蓝牙耳机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凸起部,凸起部上设置有音量调节按键。
进一步,所述控制电路板的一侧设置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与蓝牙耳机外壳的内侧壁相互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减震装置为减震弹簧。
进一步,所述上耳机主体与所述控制电路板之间设置有第二音频处理装置。
进一步,所述蓝牙耳机外壳上连接有耳机挂环。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蓝牙耳机,本发明在下耳机主体与所述控制电路板之间设置有第一音频处理装置,在上耳机主体与所述控制电路板之间设置有第二音频处理装置,本发明设置有两个耳机主体与两个音频处理装置,可以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大大的提高了了音频信号的质量,可以有效的防止音频数据经过压缩后而导致音频成分损失的问题,本发明在蓝牙耳机外壳的外侧壁上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储电板设置在所述耳机腔体的内部,太阳能电池板的一侧与储电板相互连接,在储电板的一侧设置有电源转换电路板,电源转换电路板与储电板相互连接,本发明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收集的电能储存到储电板中,当蓝牙耳机的电量较低时,储电板中电能可以通过电源转换电路板转换后为蓝牙耳机提供电能,可以有效地延长蓝牙耳机的使用时间,本发明在上耳机主体与下耳机主体的一侧连接有减震垫板,在控制电路板的一侧设置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与蓝牙耳机外壳的内侧壁相互固定连接,减震装置为减震弹簧,减震垫板与减震装置可以对蓝牙耳机起到保护减震的作用,可以有效的减少蓝牙耳机有时会出现摔落而导致蓝牙耳机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
1-蓝牙耳机外壳; 2-下耳机主体; 3-上耳机主体;
4-磁吸元件; 5-充电芯片; 6-减震垫板;
7-耳机挂环; 8-第一音频处理装置; 9-第二音频处理装置;
10-减震装置; 11-耳机腔体; 12-充电接头;
13-太阳能电池板; 14-储电板; 15-耳机吸附件;
16-车充吸附件; 17-信号接收器; 18-信号发射器;
19-控制电路板; 20-电源转换电路板; 21-耳塞;
22-凸起部; 23-音量调节按键; 24-电源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图1为本发明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与图2所示的一种蓝牙耳机,包括:蓝牙耳机外壳1、下耳机主体2、上耳机主体3、磁吸元件 4、充电芯片5、减震垫板6、耳机挂环7、第一音频处理装置8、第二音频处理装置9、减震装置10、耳机腔体11、充电接头12、太阳能电池板13、储电板14、耳机吸附件15、车充吸附件16、信号接收器17、信号发射器18、控制电路板19、电源转换电路板20、耳塞21、凸起部22、音量调节按键23与电源开关24,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腔体11设置在所述蓝牙耳机外壳1的内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3设置在所述蓝牙耳机外壳1的外侧壁上,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3与所述蓝牙耳机外壳1相互连接,所述储电板14设置在所述耳机腔体11的内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3的一侧与所述储电板14相互连接,所述电源转换电路板20设置在所述储电板14的一侧,所述电源转换电路板20与所述储电板14 相互连接,所述耳机吸附件15设置在所述储电板14的上端,所述车充吸附件16设置在所述耳机吸附件15的上端,所述车充吸附件16与所述耳机吸附件15相互连接,所述充电芯片5设置在所述电源转换电路板20的一侧,所述充电芯片5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板 20相互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19设置在所述电源转换电路板20的一侧,所述控制电路板19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板20相互连接,所述上耳机主体3与下耳机主体2均设置在所述控制电路板19的一侧,所述上耳机主体3设置在所述下耳机主体2的上端,所述磁吸元件4设置在所述上耳机主体3与下耳机主体2之间,所述上耳机主体3与所述下耳机主体2之间通过磁吸元件4相互连接,所述减震垫板6设置在所述上耳机主体3与下耳机主体2的一侧,所述减震垫板6与所述耳机腔体11的内侧壁相互为可拆卸连接,所述耳塞21设置在所述蓝牙耳机外壳1的一侧,所述电源开关24设置在所述蓝牙耳机外壳1的一侧。
工作方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蓝牙耳机,本发明在下耳机主体与所述控制电路板之间设置有第一音频处理装置,在上耳机主体与所述控制电路板之间设置有第二音频处理装置,本发明设置有两个耳机主体与两个音频处理装置,可以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可以防止音频数据经过压缩后而导致音频成分损失的问题,本发明在蓝牙耳机外壳的外侧壁上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储电板设置在所述耳机腔体的内部,太阳能电池板的一侧与储电板相互连接,在储电板的一侧设置有电源转换电路板,电源转换电路板与储电板相互连接,本发明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收集的电能储存到储电板中,当蓝牙耳机的电量较低时,储电板中电能可以通过电源转换电路板转换后为蓝牙耳机提供电能,本发明在上耳机主体与下耳机主体的一侧连接有减震垫板,在控制电路板的一侧设置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与蓝牙耳机外壳的内侧壁相互固定连接,减震装置为减震弹簧,减震垫板与减震装置可以对蓝牙耳机起到保护减震的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蓝牙耳机,包括:蓝牙耳机外壳、下耳机主体、上耳机主体、磁吸元件、充电芯片、减震垫板、耳机腔体、太阳能电池板、储电板、耳机吸附件、车充吸附件、控制电路板、电源转换电路板、耳塞、凸起部与电源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腔体设置在所述蓝牙耳机外壳的内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所述蓝牙耳机外壳的外侧壁上,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蓝牙耳机外壳相互连接,所述储电板设置在所述耳机腔体的内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一侧与所述储电板相互连接,所述电源转换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储电板的一侧,所述电源转换电路板与所述储电板相互连接,所述耳机吸附件设置在所述储电板的上端,所述车充吸附件设置在所述耳机吸附件的上端,所述车充吸附件与所述耳机吸附件相互连接,所述充电芯片设置在所述电源转换电路板的一侧,所述充电芯片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板相互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电源转换电路板的一侧,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板相互连接,所述上耳机主体与下耳机主体均设置在所述控制电路板的一侧,所述上耳机主体设置在所述下耳机主体的上端,所述磁吸元件设置在所述上耳机主体与下耳机主体之间,所述上耳机主体与所述下耳机主体之间通过磁吸元件相互连接,所述减震垫板设置在所述上耳机主体与下耳机主体的一侧,所述减震垫板与所述耳机腔体的内侧壁相互为可拆卸连接,所述耳塞设置在所述蓝牙耳机外壳的一侧,所述电源开关设置在所述蓝牙耳机外壳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接头,充电接头与设置在所述耳机腔体内部的控制电路板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耳机主体与所述控制电路板之间设置有第一音频处理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板之间连接有信号发射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凸起部,凸起部上设置有音量调节按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的一侧设置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与蓝牙耳机外壳的内侧壁相互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为减震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耳机主体与所述控制电路板之间设置有第二音频处理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外壳上连接有耳机挂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电板的下端连接有信号接收器。
CN201711033445.XA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蓝牙耳机 Pending CN1076134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33445.XA CN107613423A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蓝牙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33445.XA CN107613423A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蓝牙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3423A true CN107613423A (zh) 2018-01-19

Family

ID=61083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33445.XA Pending CN107613423A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蓝牙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1342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0242A (zh) * 2019-11-29 2020-04-2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充电盒及tws耳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98515B2 (ja) * 2012-01-12 2014-05-21 株式会社須山歯研 イヤホン
CN205566576U (zh) * 2016-01-25 2016-09-07 深圳市启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
CN205566577U (zh) * 2016-01-25 2016-09-07 深圳市启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
CN205793269U (zh) * 2016-06-03 2016-12-07 寻乌县爱馨泰电子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防摔式扬声器
CN206452511U (zh) * 2016-12-21 2017-08-29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耳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98515B2 (ja) * 2012-01-12 2014-05-21 株式会社須山歯研 イヤホン
CN205566576U (zh) * 2016-01-25 2016-09-07 深圳市启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
CN205566577U (zh) * 2016-01-25 2016-09-07 深圳市启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
CN205793269U (zh) * 2016-06-03 2016-12-07 寻乌县爱馨泰电子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防摔式扬声器
CN206452511U (zh) * 2016-12-21 2017-08-29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耳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0242A (zh) * 2019-11-29 2020-04-2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充电盒及tws耳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0482B (zh) 太阳能充电式蓝牙耳机及装有该蓝牙耳机的车辆
CN208540114U (zh) 一种基于nfmi技术的蓝牙耳机
CN202772933U (zh) 一种带有蓝牙耳机的手机充电套
CN106878852B (zh) 无线耳机以及电子设备
CN207835746U (zh) 耳机音箱集成装置
CN203136126U (zh) 光感应切换控制蓝牙耳机及装有该蓝牙耳机的车辆
CN107613423A (zh) 一种蓝牙耳机
CN211791968U (zh) 一种tws耳机
CN102833645B (zh) 一种可给手机充电的蓝牙耳机
CN204031410U (zh) 光纤解码无线游戏耳机
CN201477313U (zh) 一种眼镜
CN206136028U (zh) 一种音频转接的多功能手机支架
CN202737537U (zh) 一种带音响功能的移动电子设备充电装置
CN203151718U (zh) 具有免提功能的蓝牙耳机及装有该蓝牙耳机的车辆
CN103167372A (zh) 具有免提功能的蓝牙耳机及装有该蓝牙耳机的车辆
CN208924436U (zh) 一种颈挂式的蓝牙耳机
CN203135879U (zh) 车载蓝牙装置
CN112584269A (zh) 电子设备
CN215773538U (zh) 主动降噪双耳自动调试配的tws蓝牙耳机
CN212486696U (zh) 一种无线充电便携式无线蓝牙耳机
CN202799059U (zh) 一种可给手机充电的蓝牙耳机
CN218389940U (zh) 一种可无线连接手机的智能安全头盔
CN216357296U (zh) 一种头戴式防尘降噪的耳机喇叭
CN213846284U (zh) 一种双充充电盒
CN202889411U (zh) 一种便携式充电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