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塞拉门的承载驱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塞拉门的承载驱动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公交车辆门系统的发展,对部件的功能性和可靠性有了更高的要求。驱动部件作为车辆门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其安全可靠性直接关系着车辆门的安全性能。
在塞拉门系统中,驱动组件多为旋转电机加皮带的方式,但是利用皮带传动需要相应的涨紧装置、换向机构等,存在结构复杂的问题。
或者驱动组件为旋转电机加丝杆螺母副方式,如专利号为ZL201620194258.4(公告号为CN205713636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塞拉门的驱动组件及塞拉门》,所述驱动机构采用电机、丝杠螺母传动,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同步导杆以及左、右摆动杆,所述同步导杆两端分别与左摆动杆和右摆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左、右摆动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承载架的转轴上,并可绕承载架的转轴转动;所述承载架上设有带有弯弧的导槽,所述携门架上设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沿带有弯弧的导槽运动,所述螺母通过转动连接架与携门架连接,携门架与同步导杆连接。
具体工作过程为:在电机作用下,通过减速机构、离合锁闭机构、两根串联在同一轴线上的正反旋向的丝杆和与丝杆配合的左、右螺母,将动力传递到转动连接架上,螺母通过转动连接架与携门架连接。左门扇通过装在左携门架上的左导向轮沿着左导向槽形成的轨迹运动,右门扇通过装在右携门架上的右导向轮沿着右导向槽形成的轨迹运动,完成开关门时平移和塞拉动作。左右门扇的塞拉动作通过旋转安装于左承载轴上的左摆动杆和旋转安装于右承载轴上的右摆动杆来实现。
该专利存在的缺陷在于:1.需要减速机构等,结构复杂;2.丝杆螺母副的加工精度较高、加工及维护更换不易,长期使用后丝杆螺母间磨损严重,导致门扇开闭的安全性降低;3.两个门扇独立在丝杆的带动下沿导向槽滑动,同步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安全性高用于车辆塞拉门的承载驱动组件。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车辆塞拉门的承载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架,
第一直线滑轨,设于所述承载架的侧壁上;
滑道,位于所述承载架一侧且固定设置,包括直道和成型于直道一端的弯道;
驱动组件;
塞拉机构,设于承载架的端部,导向所述承载架相对于滑道前后移动;
主携门架,滑动连接在第一直线滑轨上以在驱动组件作用下带动门扇沿第一直线滑轨轴向滑移,并且主携门架通过连接装置转动连接在驱动组件上;
所述主携门架上设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滑动限位在所述滑道内,所述导向轮能随主携门架沿滑道移动。
作为进一步改进,在具有两个对开的门扇的情况下,还包括与所述主携门架相对运动的从携门架,所述承载架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直线滑轨相平行的第二直线滑轨,所述从携门架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直线滑轨上,所述从携门架通过传动机构与主携门架传动连接以在主携门架的带动下沿第二直线滑轨轴向移动。
再改进,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所述齿轮啮合连接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之间,且所述齿轮通过一连接件定位在承载架上;
所述第一齿条固定于第一连接板上并通过第一连接板轴向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直线滑轨上,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连接装置转动连接并同时与所述主携门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条固定于第二连接板上并通过第二连接板轴向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直线滑轨上,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从携门架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齿条在驱动机构作用下轴向移动并带动主携门架沿轴向移动,同时,齿轮在第一齿条的作用下转动以带动第二齿条向反方向轴向移动,与第二齿条固定连接的从携门架沿第二直线滑轨移动,实现两个门扇的对开和对关。
再改进,所述塞拉机构包括承载板、第一滑槽以及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滑槽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承载板内壁上,所述第一滚轮的一端能滑动限位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滚轮的另一端与承载架的端部固定连接。通过滚轮和滑槽的配合方式,摩擦力小,使门扇在塞拉机构的作用下运行平稳,且减小部件间的磨损。
再改进,所述塞拉机构还包括沿前后设置在承载板的内壁上的第二滑槽,以及滑动嵌设在所述第二滑槽内的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固定安装在一个安装架上而同步运动,进一步使门扇在塞拉机构的作用下运行平稳。
再改进,所述承载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塞拉机构,增加两个门扇在进行塞拉动作时的同步性。
再改进,所述承载架两端的塞拉机构之间设有同步机构,所述同步机构包括连轴和固定连接于连轴两端的连接板,所述连轴的两端分别对应固定于两个塞拉机构的承载板上,各连接板还与对应端部的塞拉机构中的安装架转动连接,以增加两个塞拉机构动作时的协调性和一致性,进一步避免门扇运行不平稳导致跳动。
再改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直线导轨和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包括定子和动子,所述动子安装于直线导轨上并能沿直线导轨轴向相对于定子移动,且所述动子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第一连接板相连。采用直线电机,相对于旋转电机,部件少,结构简单,且驱动力是在气隙中产生的,部件间没有机械接触,避免磨损,使用寿命长。
再改进,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动子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一端与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与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以实现第一齿条与驱动组件的转动连接。
再改进,所述动子通过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直线导轨上,以减小滑动的摩擦力,使滑动过程平稳进行,且能避免磨损部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1.本发明通过驱动机构、直线滑轨、携门架即可实现门扇的开闭和塞拉,结构简单,且直线滑轨相较于丝杆易于加工制作,滑动架沿直线导轨滑动也不会造成磨损,安全性高;2.本发明通过齿轮和齿条的啮合实现两个门扇的开闭和塞拉动作,结构紧凑简单,且齿轮和齿条易于加工;此外通过一个齿轮将一根齿条的动力传递至另一齿条上,两个携门架与两根齿条对应固定连接,两个门扇平移运动的同步性好;且主携门架运动至弯道时,整个承载架相对于承载板前/后运动,从携门架随承载架移动,与主携门架完全同步;3.本发明的塞拉机构通过滚轮和滑槽的配合实现,摩擦力小,保证门扇的塞拉动作平稳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承载架、传动机构、主携门架、从携门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驱动组件、连接装置、传动机构、主携门架、从携门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塞拉机构和同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6所示,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一种用于车辆塞拉门的承载驱动组件包括承载架1、第一直线滑轨21、第二直线滑轨22、滑道3、驱动组件、塞拉机构4、主携门架5、从携门架7。
其中第一直线滑轨21、第二直线滑轨22均设于承载架1的侧壁上,且第一直线滑轨21和第二直线滑轨22平行设置。
承载架1一侧设有第一支架31,滑道3固定于第一支架31上,滑道3包括直道和成型于直道一端的弯道。
承载架1上方还设有第二支架9,驱动组件固定于第二支架9上,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第二支架9上的直线导轨91和直线电机,直线电机包括动子922和固定于第二支架9上的定子921,动子922通过滑块911滑动连接在直线导轨91上并能沿直线导轨91轴向相对于定子921移动。
主携门架5滑动连接在第一直线滑轨21上以在驱动组件作用下带动门扇沿第一直线滑轨21轴向滑移。主携门架5上设有导向轮51,导向轮51滑动限位在滑道3内,导向轮51能随主携门架5沿滑道3移动。
从携门架7滑动连接在第二直线滑轨22上,从携门架7通过传动机构与主携门架5传动连接以在主携门架5的带动下沿第二直线滑轨22轴向移动,具体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传动机构包括齿轮81、第一齿条82和第二齿条83,齿轮81啮合连接在第一齿条82和第二齿条83之间,且齿轮81通过一连接件(如安装轴)定位在承载架1上。
第一齿条82固定于第一连接板821上并通过第一连接板821轴向滑动连接在第一直线滑轨21上,第一连接板821与驱动组件通过连接装置6转动连接并同时与主携门架5固定连接。连接装置6包括第一连接件61、第二连接件62、第三连接件63,第一连接件61与动子922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62一端与第一连接件6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连接件63转动连接,第三连接件63与第一连接板821固定连接。
第二齿条83固定于第二连接板831上并通过第二连接板831轴向滑动连接在第二直线滑轨22上,第二连接板831与从携门架7固定连接。
第一齿条82在驱动机构作用下轴向移动并带动主携门架5沿第一直线滑轨21轴向移动,同时,齿轮81在第一齿条82的作用下转动以带动第二齿条83向反方向轴向移动,与第二齿条83固定连接的从携门架7沿第二直线滑轨22向反方向移动,实现两个门扇的对开和对关。
塞拉机构4设于承载架1的端部,导向承载架1相对于滑道3前后移动。且为了增加两个门扇在进行塞拉动作时的同步性,承载架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塞拉机构4。
该塞拉机构4包括承载板41、第一滑槽42、第一滚轮43、第二滑槽44,第一滑槽42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承载板41内壁上,第一滚轮43的一端能滑动限位在第一滑槽42内,另一端插设于承载架1的端部的插槽11中以实现固定连接。第二滑槽44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承载板41上,且第二滑槽44内滑动嵌设有第二滚轮45,第一滚轮43与第二滚轮45固定安装在一个安装架46上而同步运动。
两个塞拉机构4之间设有同步机构,以增加两个塞拉机构4动作时的协调性和一致性。该同步机构包括连轴47和固定连接于连轴47两端的连接板48,连轴47的两端分别对应固定于两个塞拉机构4的承载板41上,各连接板48还与对应端部的塞拉机构4中的安装架46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板48的端部呈U型叉结构,U型叉的插槽卡接在安装架46的安装轴461上,以实现转动连接。
当导向轮51在滑道3的直道部分运动时,主携门架5在第一齿条82的作用下轴向移动实现门扇的平移,从携门架7在第二齿条83的作用下轴向移动实现门扇的平移,从而实现门扇的开关动作;当导向轮51运行至滑道3的弯道部分时,主携门架5和从携门架7继续平移,与此同时,第一滚轮43沿第一滑槽42移动,第二滚轮45沿第二滑槽44移动,使承载架1相对于承载板41前后移动,主携门架5和从携门架7在承载架1的作用下也前后移动,实现门扇的塞拉动作。
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