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92189B - 一种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592189B CN107592189B CN201610528423.XA CN201610528423A CN107592189B CN 107592189 B CN107592189 B CN 107592189B CN 201610528423 A CN201610528423 A CN 201610528423A CN 107592189 B CN107592189 B CN 10759218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ymbols
- resource
- resource region
- time
- subcarrier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7918 transfusion-transmitted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3—Processing at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04L5/0039—Frequency-contiguous, i.e. with no allocation of frequencies for one user or terminal between the frequencies allocated to anoth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04L5/0041—Frequency-non-contiguou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使用户设备可以在任意符号个数下的上行信道上传输信息。所述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UE,包括:所述UE将上行信道的W个复值符号映射到所述UE的资源区域一;其中,所述UE的资源区域一包括Y个符号上的F个离散或连续的子载波;将与所述上行信道对应的参考信号映射到所述UE的资源区域二;其中,所述资源区域二包括C个符号上的D个离散或连续的子载波;所述UE发送所述资源区域一和所述资源区域二的信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TE系统中,普通循环前缀CP长度时1个TTI包括14个符号,扩展CP长度时1个TTI包括12个符号,用户设备UE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时,该PUCCH就是按照14个符号或者12个符号的进行设计的。
比如,在发送上行信道时,以普通CP长度时1个TTI包括14个符号为例,在该14个符号中的最后1个符号上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则UE有13个符号用来发送PUCCH。应答消息被调制为1个复值符号,如图1所示,在13个可用符号中,前7个符号的中间3个作为发送参考信号的符号,其余4个作为发送数据的符号,将1个复值符号先进行频域扩展12倍,然后再时域扩展4倍,映射到低频段的1个资源块上;后面6个符号中有3个作为发送参考信号的符号和3个作为发送数据的符号,将1个复值符号先进行频域扩展12倍,然后再时域扩展3倍,映射到高频段的1个资源块上。当扩展CP长度时,12符号中的11符号用于发送上行数据。
但是,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新的传输时间单元,时间单元内的符号数也发生了变化,同时由于大规模天线技术的应用,使得用于发送SRS的符号个数增加,用于发送上行信道的符号个数减小。因此,当UE发送上行信道时,一个单位时间中能够用于发送上行信道的符号个数会变少,UE需要考虑更少符号个数下的上行信道格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用于使用户设备可以在任意符号个数下的上行信道上传输信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传输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UE,该方法包括:所述UE将上行信道的W个复值符号映射到所述UE的资源区域一;其中,所述UE的资源区域一包括Y个符号上的F个离散或连续的子载波;将与上行信道对应的参考信号映射到所述UE的资源区域二;其中,资源区域二包括C个符号上的D个离散或连续的子载波;所述UE发送资源区域一和资源区域二的信号。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传输方法,应用于基站,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设备UE发送的资源区域一和资源区域二的信号,资源区域一的信号包括上行信道的W个复值符号,资源区域二的信号包括与所述上行信道对应的参考信号;其中,所述UE的资源区域一包括Y个符号上的F个离散或连续的子载波,资源区域二包括C个符号上的D个离散或连续的子载波。
上述技术方案中,该UE通过将W个复值符号映射到资源区域一,以及将参考信号映射到资源区域二,从而可以通过任意多个符号发送上行信道承载的上行数据。
可选的,基于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所述UE的资源区域一和/或资源区域二位于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中,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被至少两个UE复用,至少两个UE中的每个UE在时域上对应不同的符号,和\或者每个UE在频域上对应不同的子载波。
可选的,基于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当每个UE在频域上对应不同的子载波时,每个UE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相同,不同UE的子载波相互间隔。
可选的,基于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资源区域一包括的子载波与资源区域二包括的子载波位于相同的子载波位置;或者,资源区域一包括的子载波与资源区域二包括的部分子载波位于相同的子载波位置。
上述可选的技术方案中,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被至少两个UE复用,且每个UE的资源区域一和资源区域二可以通过不同发方式分布,从而提高了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的利用率。
可选的,基于第一方面,将W个复值符号映射到所述UE的资源区域一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所述F个子载波的频域位置信息、所述D个子载波的频域位置信息、所述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所述Y个符号的符号位置信息、所述C个符号的符号位置信息。
对应的,可选的,基于第一方面,将所述W个复值符号映射到所述UE的资源区域一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的K个符号中,用于传输数据的Y个符号和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C个符号;其中,所述K个符号为同一传输时间单元内用于传输数据和参考信号的符号,所述Y+所述C≤所述K;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UE的资源区域一和所述UE的资源区域二。
对应的,可选的,基于第一方面,确定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的K个符号中,用于传输数据的Y个符号和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C个符号,包括:按照K个符号的排列顺序,将K个符号划分为连续的P个符号和Q个符号;分别将P个符号和Q个符号中的i个符号确定为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符号,将Q个符号中Q-i个符号以及P个符号中的P-i个符号确定为用于传输数据的符号,Y=P+Q-2i,所述C=2i,i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可选的,基于第二方面,接收用户设备UE发送的资源区域一和资源区域二的信号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确定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所述F个子载波的频域位置信息、所述D个子载波的频域位置信息、所述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所述Y个符号的符号位置信息、所述C个符号的符号位置信息;向所述UE发送所述配置信息,以使所述UE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UE的资源区域一和所述资源区域二。
上述可选的技术方案中,该UE可以通过不同的配置信息,快速有效的确定该UE的资源区域一和资源区域二,从而可以提高该UE确定资源区域一和资源区域二的速率。
可选的,基于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的个数为E,若E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中连续的E/2个时频资源单元对应所述P个符号,另一连续的E/2个时频资源单元对应所述Q个符号。
可选的,基于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的个数为E,若E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中的每个时频资源单元均对应所述K个符号。
上述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提供了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两种不同的分布方式,也即是,在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的个数为偶数时,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可以通过上述两种方式中的任一种进行分布。
可选的,基于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将所述W个复值符号映射到所述UE的资源区域一,包括:将所述W个复值符号映射在所述UE的资源区域一包括的每个资源区域三上;其中,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中的每个时频资源单元包含一个资源区域三,一个所述资源区域三包括y个符号上的f个离散或连续子载波,所述W个复值符号在所述资源区域三的y*f个资源元素上按照指定规则进行排列,y≤Y,f≤F。
可选的,基于第二方面,接收用户设备UE发送的资源区域一的信号,包括:接收所述UE发送的所述资源区域一包括的每个资源区域三的信号;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中的每个时频资源单元包含一个资源区域三,一个所述资源区域三包括y个符号上的f个离散或连续子载波,所述W个复值符号在所述资源区域三的y*f个资源元素上按照指定规则进行排列,所述y≤所述Y,所述f≤所述F。
对应的,可选的,基于第一方面,该方法还包括:将W个复值符号划分为连续的A个复值符号和B个复值符号;相应的,将W个复值符号映射在所述UE的资源区域一包括的每个资源区域三上,包括:将所述A个复值符号映射在第一部分资源区域三中的每个资源区域三上,以及将所述B个复值符号映射在第二部分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三上;其中,第一部分资源区域三对应所述P个符号,所述第二部分资源区域三对应所述Q个符号;或者,第一部分资源区域三和第二部分资源区域三均对应所述K个符号,且所述第一部分资源区域三位于所述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中的E/2个时频资源单元,所述第二部分资源区域三位于另一E/2个时频资源单元。
对应的,可选的,基于第二方面,接收所述UE发送的资源区域一包括的每个资源区域三的信号,包括:接收所述UE在第一部分资源区域三中的每个资源区域三上发送的信号,以及在第二部分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三上发送的信号,所述第一部分资源区域三包含A个复值符号,所述第二部分资源区域三包含B个复值符号,所述A+所述B=W;其中,第一部分资源区域三对应所述P个符号,所述第二部分资源区域三对应所述Q个符号;或者,所述第一部分资源区域三和所述第二部分资源区域三均对应所述K个符号,且所述第一部分资源区域三位于所述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中的E/2个时频资源单元,所述第二部分资源区域三位于另一E/2个时频资源单元。
对应的,可选的,基于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按照指定规则进行排列包括:按照先时域后频域的顺序排列在所述y*f个资源元素中;或者,按照先频域后时域的顺序排列在所述y*f个资源元素中;或者,按照复值符号与资源元素的预设对应关系排列在所述y*f个资源元素中。
上述可选的技术方案中,该UE可以不同的方式将复值符号映射在资源区域一包括的每个资源区域三上,且复值符号可以按照多种不同的规则进行排列,从而可以灵活的使用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
可选的,基于第一方面,将与所述上行信道对应的参考信号映射到所述UE的资源区域二,包括:根据所述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将所述参考信号映射在所述UE的资源区域二包括的每个资源区域四上;其中,资源区域四的个数与所述资源区域三的个数相同,一个所述资源区域四包括c个符号上的d个离散或连续子载波,所述c≤所述C,所述d≤所述D。
可选的,基于第二方面,接收用户设备UE发送的资源区域二的信号,包括:根据所述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接收所述UE在所述资源区域二包括的每个资源区域四上的信号;其中,所述资源区域四的个数与所述资源区域三的个数相同,一个所述资源区域四包括c个符号上的d个离散或连续子载波,所述c≤所述C,所述d≤所述D。
上述可选的技术方案中,该UE可以将参考信号映射在资源区域二包括的每个资源区域四上,且资源区域四的个数与资源区域三的个数相同,从而使基站可以根据一个资源区域四的信号对一个资源区域三的信号进行解调,得到W个复值符号。
可选的,基于第一方面,将与所述上行信道对应的参考信号映射到所述UE的资源区域二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UE的用户标识,确定所述UE的资源区域二包括的所述F个离散或连续子载波的频域位置;和/或,根据所述UE的用户标识、和/或UE子载波的起始位置、和/或UE子载波的结束位置,确定所述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
可选的,基于第二方面,接收用户设备UE发送的资源区域二的信号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UE的用户标识,确定所述UE的资源区域二包括的所述F个离散或连续子载波的频域位置;和/或,根据所述UE的用户标识、和/或UE子载波的起始位置、和/或UE子载波的结束位置,确定所述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代码和数据,所述处理器运行存储器中的代码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传输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代码和数据,所述处理器运行存储器中的代码使得所述基站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传输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中,用户设备通过将上行信道的W个复值符号映射到包括Y个符号上的F个离散或连续的子载波的资源区域一,以及将与上行信道对应的参考信号映射到包括C个符号上的D个离散或连续的子载波的资源区域二之后,向基站发送资源区域一和资源区域二的信号,从而使该用户设备可以通过任意多个符号发送上行信道承载的上行数据,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使用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调制符号的映射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系统架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带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区域一复用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源区域一复用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源区域一复用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块复用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资源块复用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资源块复用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资源块复用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的分布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的分布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复值符号的映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复值符号的映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复值符号的映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复值符号的映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复值符号的映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复值符号的映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复值符号的映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八种复值符号的映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值符号的排列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参考信号的映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参考信号的映射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参考信号的映射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参考信号的映射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3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3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符号“/”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应用的通信系统的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该系统架构图包括基站101、用户设备102、以及通信信道103。
其中,基站101具有共享信道的调度功能,具有基于发送到用户设备102的分组数据的历史来建立调度,调度就是在多个用户设备102共用传输资源时,需要有一种机制来有效地分配物理层资源,以获得统计复用增益。
用户设备102可以是多个用户设备,且用户设备102具有通过与基站101之间建立的通信信道103而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功能。用户设备102根据通过调度控制信道发送的信息,进行共享信道的发送或接收处理。另外,用户设备102可以是移动台,手机、计算机以及便携终端等等,且该用户设备102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基站101与用户设备102之间通过通信信道103进行数据的接收和发送,该通信信道103可以是无线通信信道,且在无线通信信道中,至少存在共享信道和调度控制信道,共享信道是为了发送和接收分组而在多个用户设备102之间公用,调度控制信道用于发送共享信道的分配、以及相应的调度结果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硬件结构图,如图3所示,该基站包括基带子系统111、中射频子系统112、天馈子系统113和一些支撑结构114(例如,整机子系统),其中,基带子系统111用于实现整个基站的操作维护,实现信令处理、无线资源原理、到EPC(Evolved Packet Core,分组核心网)的传输接口,实现LTE物理层、MAC(Medium Access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层、L3信令、操作维护主控功能;中射频子系统112实现基带信号、中频信号和射频信号之间的转换,实现LTE无线接收信号的解调和发送信号的调制和功率放大;天馈子系统113包括连接到基站射频模块的天线和馈线以及GRS接收卡的天线和馈线,用于实现无线空口信号的接收和发送;整机子系统114,是基带子系统111和中射频子系统112的支撑部分,提供结构、供电和环境监控功能。
其中,基带子系统111可以如图4所示:例如,手机上网需要通过基站接入核心网(MME/S-GW),再通过核心网接入因特网,其中因特网的数据通过核心网与基站之间的接口,传递到基带部分,基带部分进行PDCP,RLC,MAC层、编码,调制等处理,交给射频部分发射给用户终端。基带与射频之间可以通过CPRI接口连接;另外,射频部分目前可以通过光纤拉远,例如拉远的RRU。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各个步骤基带通过射频来实现,同时接收发送步骤是通过天线(例如,空中接口)来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中涉及的用户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接口可以理解为用户终端与基站之间进行通信的空中接口,或者也可以称为Uu接口。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应用的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比如,该用户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UMPC(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上网本、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等,本发明实施例以用户设备为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图5示出的是与本发明各实施例相关的手机的部分结构的框图。
如图5所示,手机包括:存储器121、处理器122、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123、以及电源124等其他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5对手机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等。
处理器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
RF电路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码分多址CDMA、宽带码分多址WCDMA、长期演进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MS等。
手机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手机还可以包括输入单元、显示单元、传感器模块、音频模块、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模块、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6,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201:用户设备UE将上行信道的W个复值符号映射到该UE的资源区域一;其中,该UE的资源区域一包括Y个符号上的F个离散或连续的子载波。
其中,上行信道的W个复值符号可以为互相正交的调制符号,比如,该调制符号可以是OFDM符号,或者SC-FDMA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另外,W个复值符号是承载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PUCCH)上的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可以为用于答复下行业务数据的ACK/NACK应答消息、用于用户向基站申请上行无线资源配置的信令上行调度请求指示SRI、或者用于估计信道质量的信令信道质量指示CQI等,且不同的控制信息对应的复值符号的个数可能不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比如,当该控制信息为ACK/NACK应答消息时,该W个复值符号可以为1个调制符号;当该控制信息为CQI时,该W个复值符号可以为10个调制符号,比如,可以表示为d0~d9。
其中,该UE的资源区域一包括时域上的资源和频域上的资源,Y个符号是指该UE的资源区域一在时域上包括的符号资源,该Y个符号可以是离散符号,也可以是连续符号;F个离散或连续的子载波是指该UE的资源区域一在频域上包括的离散或连续的子载波资源。
当时域上的资源以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表示时,该Y个符号可以位于同一个TTI中,也可以为位于不同的TTI中;当频域上的资源以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表示时,该F个离散或连续的子载波可以位于同一个RB中,也可以位于不同的RB中,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202:该UE将与上行信道对应的参考信号映射到该UE的资源区域二;其中,资源区域二包括C个符号上的D个离散或连续的子载波。
其中,与上行信道对应的参考信号是已知信号,用于在基站接收到该W个复值符号和参考信号时,利用参考信号对上行信道进行估计,从而得到W个复值符号。
另外,该UE的资源区域二也包括时域上的资源和频域上的资源,C个符号是指该UE的资源区域二在时域上包括的离散或连续的符号资源;D个离散或连续的子载波是指该UE的资源区域二在频域上包括的离散或连续的子载波资源。
当时域上的资源以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表示时,该C个符号可以位于同一个TTI中,也可以为位于不同的TTI中;当频域上的资源以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表示时,该D个离散或连续的子载波可以位于同一个RB中,也可以位于不同的RB中,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201和202不分先后顺序,也即是,可以先将W个复值符号映射到该UE的资源区域一,后将参考信号映射到该UE的资源区域二;或者,先将参考信号映射到该UE的资源区域二,后将W个复值符号映射到该UE的资源区域一;或者,同时将W个复值符号和参考信号分别映射到该UE的资源区域一和资源区域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203:该UE发送资源区域一和资源区域二的信号。
当UE将上行信道上的W个复值符号映射到该UE的资源区域一,以及将与上行信道对应的参考信号映射到该UE的资源区域二后,该UE可以通过该资源区域一和资源区域二向基站发送该W个复值符号和参考信号。
步骤204:基站接收该UE发送的资源区域一和资源区域二的信号。
当基站接收到UE发送的通过资源区域一和导频资源区域二的信号时,基站可以对该UE的资源区域一和资源区域二进行解析,从而得到该W个复值符号和参考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204中该UE的资源区域一和资源区域二,与上述步骤201中该UE的资源区域一和步骤202中该UE的资源区域二一致,具体参见上述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该UE的资源区域一和/或资源区域二位于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中,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被至少两个UE复用,至少两个UE中的每个UE在时域上对应不同的符号,和\或者每个UE在频域上对应不同的子载波。进一步的,当每个UE在频域上对应不同的子载波时,每个UE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相同,不同UE的子载波相互间隔。
具体的,以该UE的资源区域一为例,该UE的资源区域一位于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中,且时频资源单元为资源块RB,当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为一个资源块RB时,若该资源块RB被UE1和UE2复用,当UE1和UE2在时域上对应不同的符号时,如图7所示,UE1在时域上对应符号0、符号2和符号3,UE2在时域上对应符号4和符号6;当UE1和UE2在频域上对应不同的子载波,且每个UE对应的子载波为连续子载波时,如图8所示,UE1在频域上对应前6个连续子载波,UE2在频域上对应后6个连续子载波;当每个UE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相同,不同UE的子载波相互间隔时,UE1和UE2分别在频域上对应的子载波如图9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该UE的资源区域二位于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且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被至少两个UE复用时与上述图7-图9所示的该UE的资源区域一的复用方法一致,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该UE的资源区域一和资源区域二的位置关系为:该UE的资源区域一包括的子载波与资源区域二包括的子载波位于相同的子载波位置;或者,资源区域一包括的子载波与资源区域二包括的部分子载波位于相同的子载波位置。
具体的,当该UE的资源区域一和资源区域二位于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时,若该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未被至少两个UE复用,则该UE的资源区域一包括的子载波与资源区域二包括的子载波位于相同的子载波位置;若该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被至少两个UE复用,则至少两个UE中的每个UE的资源区域一包括的子载波与资源区域二包括的子载波位于相同的子载波位置,或者每个UE的资源区域一包括的子载波与资源区域二包括的部分子载波位于相同的子载波位置。
比如,以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包括一个资源块RB,且该资源块RB被UE1和UE2复用为例。当UE1和UE2各自的资源区域一包括的子载波与资源区域二包括的子载波位于相同的子载波位置时,若每个UE的子载波为连续子载波,则如图10所示;若每个UE的子载波为离散子载波,则如图11所示。当UE1和UE2的资源区域一包括的子载波与资源区域二包括的部分子载波位于相同的子载波位置时,若每个UE的子载波为连续子载波,则如图12所示;若每个UE的子载波为离散子载波,则如图13所示,其中,UE1和UE2的资源区域二为同一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当资源区域一包括的子载波与资源区域二包括的部分子载波位于相同的子载波位置时,资源区域二包括的全部子载波可以与资源区域一位于相同的时频资源单元,诸如图10-图13所示;或者,资源区域二包括的部分子载波与资源区域一位于相同的时频资源单元,另外一部分子载波位于不同的时频资源单元,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的,参见图14,在步骤201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205:基站确定配置信息,并将该配置信息发送给该UE。其中,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F个子载波的频域位置信息、D个子载波的频域位置信息、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Y个符号的符号位置信息、C个符号的符号位置信息。
其中,F个子载波的频域位置信息可以包括F个子载波的频域范围,或者子载波间隔、子载波起始位置、子载波结束位置等信息,通过该F个子载波的频域位置信息,可以确定该UE的资源区域一在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中的F个子载波的位置。同理,D个子载波的频域位置信息与上述F个子载波的频域位置信息类似,具体参考F个子载波的频域位置信息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赘述。
另外,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是指该UE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移位信息,不同UE的参考信号通过不同的循环移位来实现正交。
再者,Y个符号的符号位置信息、或者C个符号的符号位置信息,可以包括该Y个符号或者C个符号在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的符号位置,该符号位置可以是位置标号。
需要说明的是,该传输时间单元可以是传输时间间隔TTI,也可以是子帧、时隙或者时间单位等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206:该UE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并根据配置信息,确定该UE的资源区域一和资源区域二。
由于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至少一种不同的信息,所以,根据配置信息确定该UE的资源区域一和资源区域二的方法也可以分为不同的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可选的,当该配置信息不包括:Y个符号的符号位置信息,和/或C个符号的符号位置信息时,该UE可以通过确定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的K个符号中,用于传输数据的Y个符号和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C个符号来进行确定;其中,K个符号为同一传输时间单元内用于传输数据和参考信号的符号,Y+C≤K。
具体的,确定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用于传输数据的Y个符号和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C个符号的方法可以包括两种,具体如下所述。
第一种方法:按照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K个符号的排列顺序,将K个符号划分为连续的P个符号和Q个符号;分别将P个符号和Q个符号中的i个符号确定为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符号,将Q个符号中Q-i个符号以及P个符号中的P-i个符号确定为用于传输数据的符号;其中,Y=P+Q-2i,C=2i,i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比如,K=7,按照排列顺序将该7个符号划分为连续的4个符号和3个符号,即P=4、Q=3,若i=1,则用于传输数据的Y个符号的个数为5,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C个符号的个数为2。
确定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用于传输数据的Y个符号和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C个符号,即确定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中该UE的资源区域一和资源区域二在时域上的时域资源位置。
具体的,按照第一种方法,若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的个数为E,E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则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中连续的E/2个时频资源单元对应P个符号,另一连续的E/2个时频资源单元对应Q个符号。这里称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以第一方式进行分布,也即是,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按多行两列且以对角的方式分布。
如图15所示,为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的个数E等于2时,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的分布图示。参见图15,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的7个符号按照顺序被划分为连续的4个符号和3个符号,即P=4、Q=3,且7个符号中用于传输数据的Y个符号的个数为5,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C个符号的个数为2。
第二种方法:直接将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K个符号划分为Y个符号和C个符号;将Y个符号确定为用于传输数据的符号,以及将C个符号确定为用于传输导频的符号。
也即是,无需按照K个符号的排列顺序进行划分,可以直接将K个符号中的Y个符号确定为用于传输数据的符号,将K个符号中的C个符号确定为用于传输导频的符号,且该Y个符号和C个符号可以连续也可以离散。
比如,K=7,将该7个符号划分为5个符号和2个符号,并将5个符号确定为用于传输数据的符号,将2个符号确定为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符号。
确定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用于传输数据的Y个符号和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C个符号,即确定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中该UE的资源区域一和资源区域二在时域上的时域资源位置。
具体的,按照第二种方法,若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的个数为E,E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则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中的每个时频资源单元均对应K个符号。这里称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以第二方式进行分布,也即是,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分布在频域的两边。
如图16所示,为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的个数E等于2时,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的分布图示。参见图16,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的7个符号划分为5个符号和2个符号,即Y=5、C=2,且5个符号中用于传输数据,2个符号用于传输参考信号。
可选的,当该配置信息同时包括Y个符号的符号位置信息、和C个符号的符号位置信息时,该UE可以直接根据该配置信息确定该Y个符号和C个符号的位置。
当该配置信息包括Y个符号的符号位置信息,可以根据Y个符号的位置信息直接确定该Y个符号在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的位置,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K个符号中除Y个符号之外的符号,即确定为C个符号的位置;同理,当该配置信息包括C个符号的符号位置信息,与上述该配置信息包括Y个符号的符号位置信息的确定方法类似,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当配置信息包括F个子载波的频域位置信息,和D个子载波的频域位置信息时,该UE可以基于该配置信息直接确定该F个子载波和D个子载波的位置。
当配置信息包括F个子载波的频域位置信息,或者D个子载波的频域位置信息时,未包括的频域位置信息可以通过事先进行约定,或者通过其他消息进行发送,之后,再根据F个子载波的频域位置信息,和D个子载波的频域位置信息确定该F个子载波和D个子载波的位置。
可选的,该UE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用户标识,确定该UE的资源区域二包括的F个离散或连续子载波的频域位置。最终,当该UE确定用于传输数据的Y个符号和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C个符号,以及确定该F个子载波和D个子载波的位置时,即确定该UE的资源区域一和资源区域二。
进一步的,在该UE确定资源区域一之后,该UE按照上述步骤201,将上行信道的W个复值符号映射到该UE的资源区域一时,可以通过以下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映射,具体如下所述。
第I种:该UE将W个复值符号映射在该UE的资源区域一包括的每个资源区域三上;其中,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中的每个时频资源单元包含一个资源区域三,一个资源区域三包括y个符号上的f个离散或连续子载波,W个复值符号在资源区域三的y*f个资源元素上按照指定规则进行排列,y≤Y,f≤F。
也即是,该UE的资源区域一包括至少一个资源区域三,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中的每个时频资源单元包含一个资源区域三,资源区域一是至少一个资源区域三的总称,从而该UE将W个复值符号映射在资源区域一时,需要将W个复值符号映射在该UE的资源区域一包括的每个资源区域三上。
比如,该W个复值符号包括10个复值符号,分别为d0-d9,该UE将复值符号d0-d9分别映射在资源区域一包括的每个资源区域三上,也即是,每个资源区域三中都包含复值符号d0-d9。
可选的,由于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可以通过第一方式进行分布,也可以通过第二方式进行分布,因此,资源区域一包括至少一个资源区域三的具体分布与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的分布一致。
也即是,当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以第一方式分布时,该UE的资源区域一包括的至少一个资源区域三也以第一方式分布;当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以第二方式分布时,该UE的资源区域一包括的至少一个资源区域三也以第二方式分布。
进一步的,无论该UE的资源区域一包括的至少一个资源区域三以何种方式分布,当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未被UE复用时,每个资源区域三包括的f个子载波可以是连续子载波;当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被至少两个UE复用时,每个UE的资源区域三包括的f个子载波可以是连续子载波,也可以是离散子载波。
比如,以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包括两个资源块,两个资源块未被UE复用为例,当两个资源块以第一方式分布时,映射复值符号d0-d9后的至少一个资源区域三如图17所示;当两个资源块以第二方式分布时,映射后复值符号d0-d9的至少一个资源区域三如图18所示。
再比如,以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包括两个资源块,两个资源块被UE1和UE2复用为例,当两个资源块以第一方式分布时,若每个UE对应的资源区域三包括连续子载波,则UE1和UE2映射复值符号d0-d9后的至少一个资源区域三如图19所示,若每个UE对应的资源区域三包括离散子载波,则UE1和UE2映射复值符号d0-d9后的至少一个资源区域三如图20所示;当两个资源块以第二方式分布时,若每个UE对应的资源区域三包括连续子载波,则UE1和UE2映射复值符号d0-d9后的至少一个资源区域三如图21所示;若每个UE对应的资源区域三包括离散子载波,则UE1和UE2映射复值符号d0-d9后的至少一个资源区域三如图22所示。
相应的,步骤204中,基站接收该UE发送的资源区域一的信号,具体为:基站接收该UE发送的资源区域一包括的每个资源区域三的信号。
其中,基站接收信号的资源区域三与上述第I种方法中该UE映射的资源区域三一致,具体参见上述第I种方法中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第II种:该UE将W个复值符号划分为连续的A个复值符号和B个复值符号;将A个复值符号映射在第一部分资源区域三中的每个资源区域三上,以及将B个复值符号映射在第二部分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三上。
也即是,该UE的资源区域一包括第一部分资源区域三和第二部分资源区域三,两部分加起来包括的资源区域三为资源区域一包括的总的资源区域三,该UE将W个复值符号划分为连续的A个复值符号和B个复值符号之后,将A个复值符号映射在第一部分资源区域三中的每个资源区域三上,以及将B个复值符号映射在第二部分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三上。
比如,该W个复值符号包括10个复值符号,分别为d0-d9,该UE将复值符号d0-d9划分为d0-d4、d5-d9,即A=5、B=5之后,将d0-d4映射在第一部分资源区域三中的每个资源区域三上,将d5-d9映射在第二部分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三上。也即是,第一部分的资源区域三中包括W个复值符号中的一部分,第二部分的资源区域三中包括W个复值符号中的另一部分。
具体的,由于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可以通过第一方式进行分布,也可以通过第二方式进行分布,因此,在不同分布方式下,第一部分的资源区域三与第二部分的资源区域三的分布也会有所不同,具体如下所述。
当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以第一方式分布时,第一部分资源区域三对应P个符号,第二部分资源区域三对应Q个符号。当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以第二方式分布时,第一部分资源区域三和第二部分资源区域三均对应K个符号,且第一部分资源区域三位于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中的E/2个时频资源单元,第二部分资源区域三位于另一E/2个时频资源单元。
其中,当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以第一方式分布,第一部分资源区域三对应P个符号,第二部分资源区域三对应Q个符号时,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可以未被至少两个UE复用,也可以被至少两个UE复用。当被至少两个UE复用时,每个UE对应的子载波可以为连续子载波,也可以为离散子载波。
比如,以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包括两个资源块,两个资源块被UE1和UE2复用,每个UE对应的子载波为连续子载波为例,当两个资源块以第一方式分布时,UE1和UE2对应映射复值符号d0-d4后的第一部分资源区域,以及映射复值符号d5-d9后的第二部分资源区域三如图23所示。当两个资源块以第二方式分布时,UE1和UE2对应映射复值符号d0-d4后的第一部分资源区域,以及映射复值符号d5-d9后的第二部分资源区域三如图24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23-图24是以UE1和UE2对应的子载波为连续子载波为例进行说明,当然,UE1和UE2对应的子载波也可以为离散子载波,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当该UE按照上述第I种或者第II种方法将W个复值符号映射在资源区域一时,该W个复值符号、或者A个复值符号和B个复值符号按照指定规则进行排列时,可以按照先时域后频域的顺序排列在y*f个资源元素中;或者,按照先频域后时域的顺序排列在y*f个资源元素中;或者,按照复值符号与资源元素的预设对应关系排列在y*f个资源元素中。
需要说明的是,当复值符号按照先时域后频域的顺序排列在y*f个资源元素中时,频域上可以按照先低频后高频的顺序,也可以按照先高频后低频的顺序进行排列;当复值符号按照先频域后时域的顺序排列在y*f个资源元素中时,时域上可以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也可以按照从后往前的顺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比如,如图25所示,为y*f个资源元素,将10个复值符号d0-d9按照先时域后频域的顺序排列在y*f个资源元素中时,频域上按照先高频后低频的顺序排列如图25中的(a)所示;将10个复值符号d0-d9按照先频域后时域的顺序排列在y*f个资源元素中时,时域上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排列如图25中的(b)所示;将10个复值符号d0-d9按照复值符号与资源元素的预设对应关系排列在y*f个资源元素中时如图25中的(c)所示。
其中,上述图25是示例性的,图中时域上的y个符号可以是连续的符号,也可以是离散的符号,频域上f个子载波可以是连续子载波,也可以是离散子载波。
需要说明的是,复值符号与资源元素的预设对应关系可以事先进行设置,比如,该预设对应关系可以是预设矩阵,或者是新的编码方式等。可选的,若预设对应关系为预设矩阵,则将W个复值符号与预设矩阵相乘,即得到W个复值符号在y*f个资源元素中的排列顺序;若预设对应关系为新的编码方式,则按照新的编码方式对W个复值符号进行重新编码,将编码后的符号按照先时域后频域的顺序、或者按照先频域后时域的顺序排列在y*f个资源元素中,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相应的,步骤204中,基站接收该UE发送的资源区域一的信号,具体为:基站接收该UE在第一部分资源区域三中的每个资源区域三上发送的信号,以及在第二部分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三上发送的信号。
其中,基站接收信号的第一部分资源区域三和第二部分资源区域三,与上述第II种方法中该UE映射的第一部分资源区域三和第二部分资源区域三一致,具体参见上述第II种方法中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在该UE确定资源区域二之后,该UE按照上述步骤202,将与上行信道对应的参考信号映射到该UE的资源区域二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映射,如下所述。
具体的,该UE根据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将参考信号映射在该UE的资源区域二包括的每个资源区域四上;其中,资源区域四的个数与资源区域三的个数相同,一个资源区域四包括c个符号上的d个离散或连续子载波,c≤C,d≤D。
也即是,该UE的资源区域二包括至少一个资源区域四,至少一个资源区域四的个数与至少一个资源区域三的个数相同,即每个用于发送W个复值符号的资源区域三对应一个用于发送参考信号的资源区域四。其中,资源区域二是至少一个资源区域四的总称,从而该UE将参考信号映射在该UE的资源区域二时,需要将参考信号映射在该UE的资源区域二包括的每个资源区域四上。
需要说明的是,该UE的资源区域二包括的至少一个资源区域四在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的分布情况,与上述该UE的资源区域一包括的至少一个资源区域三在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的分布情况类似,具体参见上述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比如,以上述图19-图20所示的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包括两个资源块,两个资源块被UE1和UE2复用,且两个资源块以第一方式分布为例,每个UE将与上行信道对应的参考信号映射到UE对应的资源区域二时,该参考信号以z0、z1、…、zn进行表示,n为正整数,则映射后的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如图26-图29所示。
在图26或图27中,UE1和UE2各自的资源区域一包括的子载波与资源区域二包括的子载波位于相同的子载波位置,当每个UE对应的资源区域二包括的每个资源区域四为连续子载波时,映射后的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如图26所示,当每个UE对应的资源区域四包括离散子载波时,映射后的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如图27所示。
在图28-图29中,UE1和UE2各自的资源区域一包括的子载波与资源区域二包括的部分子载波位于相同的子载波位置,即UE1和UE2的资源区域二为同一资源区域,当每个UE的资源区域一包括的每个资源区域三为连续子载波时,映射后的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如图28所示,当每个UE的资源区域一包括的每个资源区域三为离散子载波时,映射后的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如图29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26-图29是以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以第一方式分布为例,对该UE将与上行信道对应的参考信号映射在该UE的资源区域二进行说明,该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还可以以第二分布,且在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以第二分布时,映射参考信号的方法与上述以第一方式分布时的映射方法类似,具体参见上述以第一方式分布时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在该UE将与上行信道对应的参考信号映射到该UE的资源区域二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该UE根据自身的用户标识、和/或该UE的子载波的起始位置、和/或子载波的结束位置,确定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进而,当该UE根据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将与上行信道对应的参考信号映射到该UE的资源区域二。
相应的,在步骤204中,基站接收该UE发送的资源区域二的信号,具体为:基站根据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接收该UE在资源区域二包括的每个资源区域四上的信号。
其中,基站接收信号的资源区域四与上述该UE将参考信号映射在资源区域二包括的每个资源区域四中的资源区域四一致,具体参见该UE将参考信号映射在每个资源区域四中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方法,该UE通过将上行信道的W个复值符号映射到包括Y个符号上的F个离散或连续的子载波的资源区域一,以及将与上行信道对应的参考信号映射到包括C个符号上的D个离散或连续的子载波的资源区域二,之后,该UE发送资源区域一和资源区域二的信号,从而使该UE可以通过任意多个符号发送上行信道承载的上行数据,并将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被至少两个UE以多种方式进行复用,从而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使用灵活性。
图3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UE的结构示意图,该用户设备包括:映射单元301和发送单元302。
映射单元301,用于将上行信道的W个复值符号映射到该UE的资源区域一;其中,该UE的资源区域一包括Y个符号上的F个离散或连续的子载波;
映射单元301,还用于将与上行信道对应的参考信号映射到该UE的资源区域二;其中,资源区域二包括C个符号上的D个离散或连续的子载波;
发送单元302,用于发送资源区域一和资源区域二的信号。
可选的,该UE的资源区域一和/或资源区域二位于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中,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被至少两个UE复用,至少两个UE中的每个UE在时域上对应不同的符号,和\或者每个UE在频域上对应不同的子载波。
可选的,当每个UE在频域上对应不同的子载波时,每个UE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相同,不同UE的子载波相互间隔。
可选的,资源区域一包括的子载波与资源区域二包括的子载波位于相同的子载波位置;或者,资源区域一包括的子载波与资源区域二包括的部分子载波位于相同的子载波位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参见图31,该用户设备还包括:接收单元303。
接收单元303,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F个子载波的频域位置信息、D个子载波的频域位置信息、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Y个符号的符号位置信息、C个符号的符号位置信息。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参见图32,该用户设备还包括:确定单元304。
确定单元304,用于确定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的K个符号中,用于传输数据的Y个符号和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C个符号;其中,K个符号为同一传输时间单元内用于传输数据和参考信号的符号,Y+C≤K;
确定单元304,还用于根据配置信息,确定该UE的资源区域一和该UE的资源区域二。
可选的,确定单元304,具体用于:按照K个符号的排列顺序,将K个符号划分为连续的P个符号和Q个符号;分别将P个符号和Q个符号中的i个符号确定为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符号,将Q个符号中Q-i个符号以及P个符号中的P-i个符号确定为用于传输数据的符号,Y=P+Q-2i,C=2i,i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可选的,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的个数为E,若E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中连续的E/2个时频资源单元对应P个符号,另一连续的E/2个时频资源单元对应Q个符号。
可选的,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的个数为E,若E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中的每个时频资源单元均对应K个符号。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映射单元301具体用于:将W个复值符号映射在该UE的资源区域一包括的每个资源区域三上;
其中,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中的每个时频资源单元包含一个资源区域三,一个资源区域三包括y个符号上的f个离散或连续子载波,W个复值符号在资源区域三的y*f个资源元素上按照指定规则进行排列,y≤Y,f≤F。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映射单元301还具体用于:将W个复值符号划分为连续的A个复值符号和B个复值符号;将A个复值符号映射在第一部分资源区域三中的每个资源区域三上,以及将B个复值符号映射在第二部分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三上;
其中,第一部分资源区域三对应P个符号,第二部分资源区域三对应Q个符号;或者,第一部分资源区域三和第二部分资源区域三均对应K个符号,且第一部分资源区域三位于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中的E/2个时频资源单元,第二部分资源区域三位于另一E/2个时频资源单元。
可选的,按照指定规则进行排列包括:按照先时域后频域的顺序排列在y*f个资源元素中;或者,按照先频域后时域的顺序排列在y*f个资源元素中;或者,按照复值符号与资源元素的预设对应关系排列在y*f个资源元素中。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映射单元301还具体用于:根据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将参考信号映射在该UE的资源区域二包括的每个资源区域四上;
其中,资源区域四的个数与资源区域三的个数相同,一个资源区域四包括c个符号上的d个离散或连续子载波,c≤C,d≤D。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确定单元304还用于:根据该UE的用户标识,确定该UE的资源区域二包括的F个离散或连续子载波的频域位置;和/或,
根据该UE的用户标识、和/或该UE子载波的起始位置、和/或该UE子载波的结束位置,确定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UE,该UE通过将上行信道的W个复值符号映射到包括Y个符号上的F个离散或连续的子载波的资源区域一,以及将与上行信道对应的参考信号映射到包括C个符号上的D个离散或连续的子载波的资源区域二之后,发送资源区域一和资源区域二的信号,从而使该UE可以通过任意多个符号发送上行信道承载的上行数据,同时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使用灵活性。
图3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3,该基站包括:接收单元401。
接收单元401,用于接收用户设备UE发送的资源区域一和资源区域二的信号,资源区域一的信号包括上行信道的W个复值符号,资源区域二的信号包括与上行信道对应的参考信号;其中,该UE的资源区域一包括Y个符号上的F个离散或连续的子载波,资源区域二包括C个符号上的D个离散或连续的子载波。
可选的,该UE的资源区域一和/或资源区域二位于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中,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被至少两个UE复用,至少两个UE中的每个UE在时域上对应不同的符号,和\或者每个UE在频域上对应不同的子载波。
可选的,当每个UE在频域上对应不同的子载波时,每个UE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相同,不同UE的子载波相互间隔。
可选的,资源区域一包括的子载波与资源区域二包括的子载波位于相同的子载波位置;或者,资源区域一包括的子载波与资源区域二包括的部分子载波位于相同的子载波位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参见图34,该基站还包括:确定单元402和发送单元403。
确定单元402,用于确定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F个子载波的频域位置信息、D个子载波的频域位置信息、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Y个符号的符号位置信息、C个符号的符号位置信息;
发送单元403,用于向该UE发送配置信息,以使该UE根据配置信息,确定该UE的资源区域一和资源区域二。
可选的,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的个数为E,若E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中连续的E/2个时频资源单元对应P个符号,另一连续的E/2个时频资源单元对应Q个符号。
可选的,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的个数为E,若E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中的每个时频资源单元均对应K个符号。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接收单元401具体用于:接收该UE发送的资源区域一包括的每个资源区域三的信号;
其中,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中的每个时频资源单元包含一个资源区域三,一个资源区域三包括y个符号上的f个离散或连续子载波,W个复值符号在资源区域三的y*f个资源元素上按照指定规则进行排列,y≤Y,f≤F。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接收单元401还具体用于:接收该UE在第一部分资源区域三中的每个资源区域三上发送的信号,以及在第二部分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三上发送的信号,第一部分资源区域三包含A个复值符号,第二部分资源区域三包含B个复值符号,A+B=W;
其中,第一部分资源区域三对应P个符号,第二部分资源区域三对应Q个符号;或者,第一部分资源区域三和第二部分资资源区域三均对应K个符号,且第一部分资源区域三位于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中的E/2个时频资源单元,第二部分资源区域三位于另一E/2个时频资源单元。
可选的,按照指定规则进行排列包括:按照先时域后频域的顺序排列在y*f个资源元素中;或者,按照先频域后时域的顺序排列在y*f个资源元素中;或者,按照复值符号与资源元素的预设对应关系排列在y*f个资源元素中。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接收单元401还具体用于:根据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接收该UE在资源区域二包括的每个资源区域四上的信号;
其中,资源区域四的个数与资源区域三的个数相同,一个资源区域四包括c个符号上的d个离散或连续子载波,c≤C,d≤D。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确定单元402,还用于:
根据该UE的用户标识,确定该UE的资源区域二包括的F个离散或连续子载波的频域位置;和/或,
根据该UE的用户标识、和/或该UE子载波的起始位置、和/或该UE子载波的结束位置,确定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该基站通过接收UE发送的资源区域一和资源区域二的信号,资源区域一的信号包括上行信道的W个复值符号,资源区域二的信号包括与上行信道对应的参考信号,该UE的资源区域一包括Y个符号上的F个离散或连续的子载波,资源区域二包括C个符号上的D个离散或连续的子载波,从而使该UE可以通过任意多个符号发送上行信道承载的上行数据,进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使用灵活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如图5所示,包括存储器121、处理器122、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123、以及电源124等其他组件。其中,存储器121中存储代码和数据,处理器122运行存储器121中的代码使得用户设备执行上述图6或图14所示的传输方法的实施例中用户设备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UE,该UE通过将上行信道的W个复值符号映射到包括Y个符号上的F个离散或连续的子载波的资源区域一,以及将与上行信道对应的参考信号映射到包括C个符号上的D个离散或连续的子载波的资源区域二之后,发送资源区域一和资源区域二的信号,从而使该UE可以通过任意多个符号发送上行信道承载的上行数据,同时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使用灵活性。
图3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5,该基站包括存储器501、处理器502、系统总线503和通信接口504,存储器501中存储代码和数据,处理器502与存储器501通过系统总线503连接,处理器502运行存储器501中的代码使得基站执行上述图6或图14所示的传输方法的实施例中基站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该基站通过接收UE发送的资源区域一和资源区域二的信号,资源区域一的信号包括上行信道的W个复值符号,资源区域二的信号包括与上行信道对应的参考信号,该UE的资源区域一包括Y个符号上的F个离散或连续的子载波,资源区域二包括C个符号上的D个离散或连续的子载波,从而使该UE可以通过任意多个符号发送上行信道承载的上行数据,进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使用灵活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8)
1.一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用户设备UE,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UE将上行信道的W个复值符号映射到所述UE的资源区域一;其中,所述UE的资源区域一包括Y个符号上的F个离散或连续的子载波;
将与所述上行信道对应的参考信号映射到所述UE的资源区域二;其中,所述资源区域二包括C个符号上的D个离散或连续的子载波;
所述UE发送所述资源区域一和所述资源区域二的信号;
其中,所述资源区域一包括的子载波与所述资源区域二包括的子载波位于相同的子载波位置;或者,所述资源区域一包括的子载波与所述资源区域二包括的部分子载波位于相同的子载波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的资源区域一和/或所述资源区域二位于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中,所述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被至少两个UE复用,所述至少两个UE中的每个UE在时域上对应不同的符号,和\或所述每个UE在频域上对应不同的子载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每个UE在频域上对应不同的子载波时,所述每个UE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相同,不同UE的子载波相互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W个复值符号映射到所述UE的资源区域一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F个子载波的频域位置信息、D个子载波的频域位置信息、所述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所述Y个符号的符号位置信息、所述C个符号的符号位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W个复值符号映射到所述UE的资源区域一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的K个符号中,用于传输数据的Y个符号和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C个符号;其中,所述K个符号为同一传输时间单元内用于传输数据和参考信号的符号,所述Y+所述C≤所述K;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UE的资源区域一和所述UE的资源区域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的K个符号中,用于传输数据的Y个符号和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C个符号,包括:
按照所述K个符号的排列顺序,将所述K个符号划分为连续的P个符号和Q个符号;
分别将所述P个符号和所述Q个符号中的i个符号确定为用于传输所述参考信号的符号,将所述Q个符号中Q-i个符号以及所述P个符号中的P-i个符号确定为用于传输所述数据的符号,所述Y=P+Q-2i,所述C=2i,所述i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的个数为E,若所述E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所述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中连续的E/2个时频资源单元对应P个符号,另一连续的E/2个时频资源单元对应Q个符号。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的个数为E,若所述E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所述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中的每个时频资源单元均对应K个符号。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与所述上行信道对应的参考信号映射到所述UE的资源区域二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UE的用户标识,确定所述UE的资源区域二包括的所述F个离散或连续子载波的频域位置;和/或,
根据所述UE的用户标识、和/或UE子载波的起始位置、和/或UE子载波的结束位置,确定所述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
10.一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UE发送的资源区域一和资源区域二的信号,所述资源区域一的信号包括上行信道的W个复值符号,所述资源区域二的信号包括与所述上行信道对应的参考信号;其中,所述UE的资源区域一包括Y个符号上的F个离散或连续的子载波,所述资源区域二包括C个符号上的D个离散或连续的子载波;
其中,所述资源区域一包括的子载波与所述资源区域二包括的子载波位于相同的子载波位置;或者,所述资源区域一包括的子载波与所述资源区域二包括的部分子载波位于相同的子载波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的资源区域一和/或所述资源区域二位于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中,所述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被至少两个UE复用,所述至少两个UE中的每个UE在时域上对应不同的符号,和\或者所述每个UE在频域上对应不同的子载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每个UE在频域上对应不同的子载波时,所述每个UE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相同,不同UE的子载波相互间隔。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用户设备UE发送的资源区域一和资源区域二的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F个子载波的频域位置信息、D个子载波的频域位置信息、所述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所述Y个符号的符号位置信息、所述C个符号的符号位置信息;
向所述UE发送所述配置信息,以使所述UE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UE的资源区域一和所述资源区域二。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的个数为E,若所述E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所述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中连续的E/2个时频资源单元对应P个符号,另一连续的E/2个时频资源单元对应Q个符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的个数为E,若所述E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所述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单元中的每个时频资源单元均对应K个符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0-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用户设备UE发送的资源区域二的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UE的用户标识,确定所述UE的资源区域二包括的所述F个离散或连续子载波的频域位置;和/或,
根据所述UE的用户标识、和/或UE子载波的起始位置、和/或UE子载波的结束位置,确定所述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
17.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代码和数据,所述处理器运行存储器中的代码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传输方法。
18.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代码和数据,所述处理器运行存储器中的代码使得所述基站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0-16任一项所述的传输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28423.XA CN107592189B (zh) | 2016-07-06 | 2016-07-06 | 一种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EP17823595.8A EP3468088B1 (en) | 2016-07-06 | 2017-07-03 |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
PCT/CN2017/091533 WO2018006783A1 (zh) | 2016-07-06 | 2017-07-03 | 一种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US16/240,328 US20190141517A1 (en) | 2016-07-06 | 2019-01-04 |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28423.XA CN107592189B (zh) | 2016-07-06 | 2016-07-06 | 一种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92189A CN107592189A (zh) | 2018-01-16 |
CN107592189B true CN107592189B (zh) | 2020-07-14 |
Family
ID=60911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528423.XA Active CN107592189B (zh) | 2016-07-06 | 2016-07-06 | 一种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90141517A1 (zh) |
EP (1) | EP3468088B1 (zh) |
CN (1) | CN107592189B (zh) |
WO (1) | WO201800678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702605B2 (ja) * | 2016-06-17 | 2020-06-03 | ホアウェイ・テクノロジーズ・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 チャネル補正方法及びチャネル補正装置並びに通信システム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36291A (zh) * | 2009-09-28 | 2011-04-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回程链路的信道质量报告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2696193A (zh) * | 2010-01-07 | 2012-09-2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生成参考信号序列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4177000A1 (zh) * | 2013-04-28 | 2014-11-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 |
CN104823399A (zh) * | 2013-04-10 | 2015-08-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发送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421184B1 (en) * | 2009-05-21 | 2020-07-08 | LG Electronics Inc. -1-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a multi-antenna system |
CN102035633B (zh) * | 2009-09-29 | 2014-06-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回程链路的harq上行反馈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AU2011204119B2 (en) * | 2010-01-07 | 2014-07-0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Resource indexing for acknowledgement signals in response to receptions of multiple Assignments |
US9172513B2 (en) * | 2010-10-11 | 2015-10-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source assignments for uplink control channel |
WO2012169753A2 (ko) * | 2011-06-06 | 2012-12-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 전송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 수신방법 및 기지국 |
KR20140122530A (ko) * | 2013-04-10 | 2014-10-20 | 주식회사 팬택 | 소형 셀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참조 신호의 구성 장치 및 방법 |
-
2016
- 2016-07-06 CN CN201610528423.XA patent/CN107592189B/zh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7-03 EP EP17823595.8A patent/EP3468088B1/en active Active
- 2017-07-03 WO PCT/CN2017/091533 patent/WO2018006783A1/zh unknown
-
2019
- 2019-01-04 US US16/240,328 patent/US2019014151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36291A (zh) * | 2009-09-28 | 2011-04-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回程链路的信道质量报告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2696193A (zh) * | 2010-01-07 | 2012-09-2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生成参考信号序列的方法和装置 |
CN104823399A (zh) * | 2013-04-10 | 2015-08-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发送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WO2014177000A1 (zh) * | 2013-04-28 | 2014-11-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468088A1 (en) | 2019-04-10 |
WO2018006783A1 (zh) | 2018-01-11 |
EP3468088A4 (en) | 2019-06-26 |
EP3468088B1 (en) | 2022-02-02 |
US20190141517A1 (en) | 2019-05-09 |
CN107592189A (zh) | 2018-0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415212B1 (ko) | 통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 |
CN110999477B (zh) | 信息指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14007262B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US1215625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WP switching indication on unlicensed spectrum | |
CN110768768B (zh) | 探测参考信号的资源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 | |
EP3565167B1 (en)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US20210345307A1 (en) | Terminal device scheduling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 |
CN108605340A (zh) | 无线通信方法、基站和终端 | |
CN110324897A (zh) | 频域资源分配的指示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接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基站、用户终端 | |
CN111740768A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 |
CN107888351B (zh) | 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参考信号处理方法及设备 | |
CN109275190A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10971349B (zh) | 一种重复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 |
CN112887074B (zh) |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接入网设备及系统 | |
CN110662295B (zh) | 上行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网络侧设备和终端设备 | |
CN101784114A (zh) | 多小区协同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09996339B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US12034507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hannel state indication on unlicensed spectrum | |
CN107592189B (zh) | 一种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
CN107534604B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3973388A (zh) | 取消传输的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CN110474733B (zh) | 资源指示方法、网络侧设备及中继站 | |
CN108811095B (zh) | 一种参数配置方法和装置 | |
CN109565425B (zh) | 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
CN109451576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