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7579383A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79383A
CN107579383A CN201710538632.7A CN201710538632A CN107579383A CN 107579383 A CN107579383 A CN 107579383A CN 201710538632 A CN201710538632 A CN 201710538632A CN 107579383 A CN107579383 A CN 1075793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ntact
housing
bonding layer
possess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3863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尻孝郎
江尻孝一郎
近藤晴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M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K Corp filed Critical SM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579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793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modu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5Details related to the integration of battery packs and other power supplies such as fuel cells or integrated AC adap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04Pins or blades for co-operation with sockets
    • H01R13/05Resilient pins or bla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1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telephon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易小型化的电连接器。在便携式设备(1)的充电用电连接器(10)中,金属制触点(11)和作为机壳的一部分的树脂制壳体(12)以包含在触点(11)的壁部(112)的表面所形成的接合层(13)的状态成形为一体,通过接合层(13)能够提高结合强度,因此能够使电连接器(10)小型化。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例如移动电话、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终端的电连接方法,使用电连接器,其涉及充电用、卡型存储器用、接口用等许多用途。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充电用电连接器,公开了将触点和保持件成形为一体且将保持件装入机壳的结构。
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作为卡型存储器用电连接器,公开了将触点和壳体一体成形且将触点固定于壳体的结构。
例如,在专利文献3中,作为接口用电连接器,公开了将触点和壳体一体成形且触点的接触面从壳体表面突出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8815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92928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3-114988
发明内容
一直以来,对电连接器具有小型化的要求。随着电连接器的小型化,必定缩小在树脂制壳体保持金属制触点的范围。一旦保持触点的范围变小,则存在保持强度降低的问题。
专利文献1所示的结构将金属制触点70和树脂制保持件71成形为一体,且将保持件71装入机壳72。保持件71为了固定于机壳72而设有突起部73。突起部73随着便携式终端的小型化而需要变薄,但是,存在以下问题,即,则由于树脂性而越变薄对嵌合对象连接器进行嵌合时的对由嵌合对象触点所引起的负载的强度越低。
专利文献2所示的结构将金属制触点80和壳体81一体成形且将触点80固定于壳体81。为了将触点80固定在壳体81,用壳体81覆盖触点80的固定部的整周,即,在电连接器的厚度方向上的触点80的两侧具有形成壳体81的树脂,因此,存在不符合低厚度化要求的问题。
专利文献3所示的结构将金属制触点90和壳体91成形为一体且触点90的接触面92从保持部表面93突出并固定。在触点90与壳体91的紧密接触不充分的情况下,存在水分在与触点90的接触面92垂直的方向的侧面部94与壳体91的边界浸入的情况,存在通电时从浸水的部位开始进行腐蚀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这种课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使触点和壳体一体成形的电连接器容易地小型化。
另外,目的在于提供具备以下机构的电连接器,即,该结构为水分在触点与壳体的边界难以侵入,对腐蚀的耐性高,而且将触点和壳体一体成形的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具有:金属制触点;以及与上述触点一体成形的绝缘树脂制的壳体,上述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上述触点在与上述壳体连接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用于与壳体接合的接合层,上述触点和上述壳体包含上述接合层而接合。
在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中也可以为,上述接合层是将上述触点和上述壳体化学地接合的层。
在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中也可以为,上述触点在表面具备空隙,上述接合层为上述壳体的绝缘树脂进入上述空隙而将上述触点和上述壳体接合的层。
在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中也可以为,上述触点具备:与嵌合对象连接器接触的接触面;以及在与上述接触面交叉的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壁部,至少在上述壁面的一部分具备接合层。
在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中也可以为,上述触点具备:与嵌合对象接触而弹性变形的弹性变形部;埋设于上述壳体的埋设部;以及与印制电路板连接的连接部,上述埋设部的与上述印制电路板平行的方向的至少一个面具备从上述壳体露出的露出面,并在上述露出面以外的至少一个面具备上述接合层。
在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中也可以为,上述触点具备:与嵌合对象接触而弹性变形的弹性变形部;埋设于上述壳体的埋设部;以及与印制电路板连接的连接部,上述埋设部的与上述印制电路板平行的方向的两个面为从上述壳体露出的露出面,在上述露出面以外的至少一个面具备上述接合层。
在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中也可以为,上述壳体具备在嵌合对象连接器的嵌合方向上突出且埋设有上述触点的保持部,上述触点具备:向上述嵌合对象连接器的嵌合方向侧延长的接触部;以及与印制电路板连接的连接部,上述接触部具备:与上述嵌合对象连接器接触的接触面;以及埋设于上述保持部的埋设面,在上述埋设面具备上述接合层,上述接触面处于从上述保持部露出的状态。
本发明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金属制触点和树脂制壳体经由接合层而接合,从而能够提高接合强度,因此能够使电连接器容易地小型化。
另外,通过提高金属制触点与树脂制壳体的密合性,在触点与壳体的边界,水分难以侵入,能够提高对腐蚀的耐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搭载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便携式终端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接触面侧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二次电池连接侧的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电连接器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触点的立体图。
图6是图5所示的触点的B-B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8是图7所示的电连接器的触点附近的C-C剖视图。
图9是图7所示的电连接器的触点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触点的D-D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触点附近的E-E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电连接器的触点附近的F-F剖视图。
图15是图13所示的电连接器的触点的立体图。
图16是图14所示的触点的G-G剖视图。
图17是专利文献1记载的以往的电连接器结构的立体图。
图18是专利文献2记载的以往的电连接器结构的剖视图。
图19是专利文献3记载的以往的电连接器结构的主视图。
符号说明:1—便携式终端,10—电连接器,11—触点,111—接触面,112—壁部,113—腕部,114—配线面,12—壳体,121—开口部,13—接合层,20—电连接器,21—触点,211—埋设部,212—弹性变形部,213—连接部,214—露出面,22—壳体,221—避让部,23—接合层,30—电连接器,31—触点,311—埋设部,312—露出面,32—壳体,33—接合层,40—电连接器,41—触点,411—接触面,412—接触部,413—埋设面,414—连接部,42—壳体,421—主体部,422—保持部,423—装配面,43—接合层,44—外罩,70—触点,71—保持件,72—机壳,73—突起部,80—触点,81—壳体,90—触点,91—壳体,92—接触面,93—保持部表面,94—侧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6,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说明,图4、图6记载的接合层13图示得比原本的厚度厚。
虽未图示,但是在便携式终端1的内部收纳有锂离子二次电池。电连接器10用于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便携式终端1的机壳由多个部件组成,壳体12构成配置于在充电时与嵌合对象连接器嵌合的一侧的面。
电连接器10由多个触点11、壳体12以及接合层13构成。
壳体12由绝缘性树脂形成,且具备在嵌合对象连接器侧露出接触面111且在二次电池侧露出连接面114的矩形的开口部121。触点11通过开口部121与嵌合对象连接器连接,从而能够对搭载于便携式终端1的二次电池进行充电。
触点11由板状的金属形成,其具备:与嵌合对象连接器接触而通电的矩形的接触面111;从接触面111的各边向与接触面111交叉的方向延伸设置的壁部112;以及接触面111的背面即配线面114。
在配线面114配线有用于对二次电池充电的电线。
相邻的壁部112连接设置。另外,将相对的壁部112的一部分切口,且在切口的壁部间,在与配线面114同一平面上延伸设置腕部113。
在触点11的接触面111及从接触面111连续的壁部112形成有在将金属和树脂一体成形时能够进行牢固的接合的接合层13。该接合层13利用压力和温度的作用将金属表面的接合层13和树脂化学地接合,在一体成形后,形成牢固的接合,提高接合强度、气密性。作为这种接合层13的一例,能够列举株式会社东亚电化的TRI(トライ)系统(注册商标)。
对该接合层13的其它的例进行说明。触点11也可以通过激光照射而在表面形成空隙。由此,通过将触点11和壳体12一体成形,从而壳体12进入空隙内部,构成接合强度、气密性高变高的结构的接合层13。作为这种接合层13的一例,能够列举DAICEL POLYMER株式会社的DLAMP(注册商标)。
就多个触点11而言,以使接触面111与嵌合对象连接器侧对置的方向,使各触点11的壁部112彼此相对并在各触点11之间保持固定间隔地埋设于壳体12。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承受由嵌合对象连接器引起的负载的触点11能够不经由其它部件而固定于构成机壳的壳体12,在嵌合方向上不存在树脂制薄壁部,因此能够小型化的同时,能够提高对随着嵌合而产生的负载的强度。
使用图7~图10,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20进行说明。将图中的上设为上方向、将图中的下设为下方向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说明,图8、图10记载的接合层23图示得比原本的厚度厚。
电连接器20由触点21、壳体22以及接合层23构成。
壳体22由绝缘性树脂形成,且从上方向观察呈长方形,厚度比触点21板厚更厚。
在壳体22以触点21的弹性变形部212与嵌合对象接触而向下方向弹性变形时不干涉弹性变形部212的方式设有避让部221,。
触点21由板状金属形成,且设有:埋设部211,其与印制电路板的装配面平行,而且向一方方向上延伸地埋设于壳体22;弹性变形部212,其向埋设部211的长边方向的上方向延伸设置;以及连接部213,其从与弹性变形部212相反的一侧向下方向延伸设置地安装于印制电路板。
在触点21的埋设部211的表面形成有在将金属和树脂一体成形时能够进行牢固的接合的接合层23。该接合层23利用压力和温度的作用而将金属表面的接合层23和树脂化学地接合,在一体成形后形成牢固的接合,提高接合强度、气密性。作为这种接合层23的一例,能够列举株式会社东亚电化的TRI(トライ)系统(注册商标)。
对该接合层23的其它的例进行说明。触点21也可以通过激光照射而在表面形成空隙。由此,通过将触点21和壳体22一体成形,从而壳体22进入空隙内部,构成接合强度、气密性高变高的结构的接合层23。作为这种接合层23的一例,能够列举DAICEL POLYMER株式会社的DLAMP(注册商标)。
触点21将作为埋设部211的上方向的面的露出面214配置为与壳体22的上表面同一平面。另外,触点21以隔开间隔对置的状态平行地配置三列埋设部211。
配置的各触点21以不覆盖露出面214的状态埋设于壳体22。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埋设部211并非用树脂覆盖整周,通过接合层23能够以充分的强度固定于壳体22,因此,能够使电连接器20低厚度化。
使用图11~图12,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30进行说明。将图中的上设为上方向、将图中的下设为下方向来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说明,图12记载的接合层33图示得比原本的厚度厚。
主要的结构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因此对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
壳体32由绝缘性树脂形成,且从上方向观察,呈长方形,厚度为与触点31板厚相同的厚度。
在触点31的埋设部311的表面形成有在将金属和树脂一体成形时能够进行牢固地接合的接合层33。该接合层33利用压力和温度的作用而将金属表面的接合层33与树脂化学地接合,在一体成形后形成牢固的接合,提高接合强度、气密性。作为这种接合层33的一例,能够列举株式会社东亚电化的TRI(トライ)系统(注册商标)。
对该接合层33的其它的例进行说明。触点31也可以通过激光照射而在表面形成空隙。由此,通过将触点31和壳体32一体成形,从而壳体32进入空隙内部,构成接合强度、气密性高变高的结构的接合层33。作为这种接合层33的一例,能够列举DAICEL POLYMER株式会社的DLAMP(注册商标)。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作为埋设部311的上方向及下方向的面的露出面312并不被树脂覆盖,能够通过接合层33而以充分的强度固定于壳体32,因此,能够使电连接器30比第二实施例进一步低厚度化。
使用图13~图16,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电连接器40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说明,图14、图16记载的接合层43图示得比原本的厚度厚。
电连接器40由触点41、壳体42、接合层43以及外罩44构成。
壳体42由绝缘性树脂形成,且具备:长方体形状的主体部421;以及从主体部421向嵌合对象连接器的嵌合方向延伸设置的板状的保持部422。
在壳体42的保持部422的周围,与保持部422隔开间隔地配置外罩44。
外罩44由板状的金属形成,其为在嵌合对象连接器的嵌合方向上贯通的形状,且配置成将贯通的一侧抵接壳体42的装配面423。
触点41由板状的金属形成,且设有:与印制电路板安装面水平且在嵌合对象连接器嵌合方向上延伸的接触部412;以及向与接触部412相反的方向延伸地安装于印制电路板的连接部414。
接触部412的上方向的面具备与嵌合对象连接器的触点接触的接触面411。
在触点41的接触部412的埋设于保持部422的范围形成有在将金属和树脂一体成形时能够进行牢固地接合的接合层43。该接合层43利用压力和温度的作用而将金属表面的接合层43和树脂化学地接合,在一体成形后形成牢固的接合,提高接合强度、气密性。作为这种接合层43的一例,能够列举株式会社东亚电化的TRI(トライ)系统(注册商标)。
对该接合层43的其它的例进行说明。触点41也可以通过激光照射而在表面形成空隙。由此,通过将触点41和壳体42一体成形,从而壳体42进入空隙内部,构成接合强度、气密性高变高的结构的接合层43。作为这种接合层43的一例,能够列举DAICEL POLYMER株式会社的DLAMP(注册商标)。
将具有接合层43的多个触点41和壳体42一体成形。此时,多个触点41将接触面411配置于同一平面,接触部412平行地以等间隔的方式配置。另外,触点21的接触面411以比壳体42的保持部421的表面突出的方式埋设。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埋设面413能够经由接合层43而与壳体42紧密接触,水分难以在触点41与壳体42的边界浸入,能够提高对通电时的腐蚀的耐性。
生产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例如能够合适地利用于在便携式终端中使用的电连接器。

Claims (7)

1.一种电连接器,具有:金属制的触点;以及与上述触点一体地成形的绝缘树脂制的壳体,上述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上述触点在与上述壳体相接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用于与壳体接合的接合层,
上述触点和上述壳体以包含上述接合层的方式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合层是将上述触点和上述壳体化学地接合的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触点在表面具备空隙,
上述接合层为上述壳体的绝缘树脂进入上述空隙而将上述触点和上述壳体接合的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触点具备:与嵌合对象连接器接触的接触面;以及在与上述接触面交叉的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壁部,
至少在上述壁面的一部分具备接合层。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触点具备:与嵌合对象接触而弹性变形的弹性变形部;埋设于上述壳体的埋设部;以及与印制电路板连接的连接部,
上述埋设部的与上述印制电路板平行的方向的至少一个面具备从上述壳体露出的露出面,并在上述露出面以外的至少一个面具备上述接合层。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触点具备:与嵌合对象接触而弹性变形的弹性变形部;埋设于上述壳体的埋设部;以及与印制电路板连接的连接部,
上述埋设部的与上述印制电路板平行的方向的两个面具备从上述壳体露出的露出面,并在上述露出面以外的至少一个面具备上述接合层。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具备在嵌合对象连接器的嵌合方向上突出且埋设有上述触点的保持部,
上述触点具备:向上述嵌合对象连接器的嵌合方向侧延长的接触部;以及与印制电路板连接的连接部,
上述接触部具备:与上述嵌合对象连接器接触的接触面;以及埋设于上述保持部的埋设面,
在上述埋设面具备上述接合层,
上述接触面处于从上述保持部露出的状态。
CN201710538632.7A 2016-07-05 2017-07-04 电连接器 Pending CN10757938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32993A JP2018006193A (ja) 2016-07-05 2016-07-05 電気コネクタ
JP2016-132993 2016-07-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79383A true CN107579383A (zh) 2018-01-12

Family

ID=60911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38632.7A Pending CN107579383A (zh) 2016-07-05 2017-07-04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013223A1 (zh)
JP (1) JP2018006193A (zh)
CN (1) CN10757938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8400A (zh) * 2019-05-13 2019-11-2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60245A (en) * 1980-07-07 1982-11-23 Delta Electronics Mfg. Corp. Coaxial connector
US4729739A (en) * 1986-09-15 1988-03-0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onnector for a chip carrier unit
DE4008162C1 (zh) * 1990-03-15 1991-02-07 Mannesmann Kienzle Gmbh, 7730 Villingen-Schwenningen, De
JPH081392B2 (ja) * 1991-04-25 1996-01-10 日本電装株式会社 車両用センダのフランジ部構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896737B2 (ja) * 1993-12-28 1999-05-3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5802699A (en) * 1994-06-07 1998-09-08 Tessera, Inc. Methods of assembling microelectronic assembly with socket for engaging bump leads
JPH0846116A (ja) * 1994-07-28 1996-02-16 Mitsubishi Denki Metetsukusu Kk リードフレー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295715B2 (ja) * 1997-12-26 2002-06-24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配線板用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027381A (en) * 1998-12-28 2000-02-22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Insert molded compression connector
JP3613445B2 (ja) * 1999-05-18 2005-01-2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接続プレート
US6582251B1 (en) * 2000-04-28 2003-06-24 Greene, Tweed Of Delaware, Inc. Hermetic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6855013B2 (en) * 2000-05-08 2005-02-15 Tyco Electronic Logistics Ag LCD connector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JP2003234144A (ja) * 2001-12-04 2003-08-22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コネクタ
JP2004192928A (ja) * 2002-12-11 2004-07-08 Nec Corp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4787629B2 (ja) * 2006-02-23 2011-10-0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インサート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TE490671T1 (de) * 2007-05-07 2010-12-15 Exatec Llc Elektrische verbindungen für kunststoffplatten mit leitfähigen gittern
JP5246735B2 (ja) * 2007-05-21 2013-07-24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防水端子構造
US7824226B1 (en) * 2009-12-13 2010-11-02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Electrical terminal
JP5701414B1 (ja) * 2013-03-26 2015-04-15 ダイセル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複合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2015011949A (ja) * 2013-07-02 2015-01-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
US20150171543A1 (en) * 2013-12-13 2015-06-1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eal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TWI596837B (zh) * 2014-03-05 2017-08-21 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及其組裝方法
JP6615459B2 (ja) * 2014-04-22 2019-12-04 株式会社日昌製作所 金属インサート部品を用いる樹脂成型品の製造方法及び高周波誘導加熱のモニタリング方法と加熱温度把握方法
JP6372148B2 (ja) * 2014-04-23 2018-08-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半導体装置
JP6341508B2 (ja) * 2014-08-08 2018-06-13 新生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及び防水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JP6133258B2 (ja) * 2014-10-17 2017-05-24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
JP2018078022A (ja) * 2016-11-09 2018-05-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8400A (zh) * 2019-05-13 2019-11-2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013223A1 (en) 2018-01-11
JP2018006193A (ja) 2018-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1262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forward and rearward waterproof sealing
JP6986039B2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CN103199354B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连接体
US11011866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5905977B1 (ja) 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コネクタ
CN201029132Y (zh) 电连接器
US10931049B2 (en) Terminal,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6688148A (zh) 防水连接器
JP2013054844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18412695A (zh) 母座连接器、电子设备和母座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CN108988613B (zh) 电源转换器及其电连接器模块
TWM450111U (zh) 電連接器
CN102025054A (zh) 电连接器
US9356405B1 (en) Connector tongue element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plug receptacle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7086383A (zh) 连接器组件、电源组件和终端设备
CN107579383A (zh) 电连接器
JP5861205B2 (ja) 電気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US11056823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CN207098149U (zh) 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
US8119272B2 (en) Battery connector and holding structure for battery
JP2011060426A (ja) コネクタ
TWM549460U (zh) 板對板電連接器組件及其插座連接器與插頭連接器
WO2016152283A1 (ja) コネクタ
TW201505269A (zh) 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CN100372186C (zh) 防水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和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