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75288A - 一种催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催化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575288A CN107575288A CN201710924818.6A CN201710924818A CN107575288A CN 107575288 A CN107575288 A CN 107575288A CN 201710924818 A CN201710924818 A CN 201710924818A CN 107575288 A CN107575288 A CN 10757528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flector
- cylinder
- catalyst carrier
- air inlet
- diame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器,包括进气管、壳体、排气管,所述壳体包括进气管腔、筒体、排气管腔,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催化剂载体,所述催化剂载体的直径小于筒体的直径,所述催化剂载体为密封的空心环形圆柱设置,所述进气管腔与催化剂载体之间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为梯形圆柱设置,所述导流板与催化剂载体的内空心连接,所述导流板上设置有流孔。本发明中导流板及旁通孔的设置,可使催化器在载体发生堵塞时,大部分气流通过旁通孔排至大气,从而减小了背压增大对汽车带来的损害,延长了催化器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了催化器的转化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尾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催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进程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出行方便、快捷和舒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正在进入家庭,汽车尾气的污染问题也成为当前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汽车制造商为达到汽气尾气排放的国家标准通常会在汽车尾气出口处加装汽车尾气净化器。汽车尾气净化器的工作原理是让尾气通过担载有贵金属催化剂的蜂窝状载体时利用高温氧化还原反应将尾气中未充分燃烧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降解成无毒无害的氮气、二氧化碳和水。然而,目前的汽车尾气净化器仍不能完全将污染气体转化成无害气体,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提高汽车尾气的转化效率,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然而,传统催化器的压力损失较大,载体中心流速不均匀,而且长期使用后传统催化器的载体会被一些污染物颗粒堵塞,容易造成排气不畅,背压升高,排气管温度急剧上升。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化效率高、能减小背压增大对汽车损害的催化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催化器,包括进气管、壳体、排气管,所述壳体包括进气管腔、筒体、排气管腔,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催化剂载体,所述催化剂载体的直径小于筒体的直径,所述催化剂载体为密封的空心环形圆柱设置,所述进气管腔与催化剂载体之间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为梯形圆柱设置,所述导流板与催化剂载体的内空心连接,所述导流板上设置有流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导流板的下圆心直径与筒体的直径相同,所述导流板的上圆心直径小于催化剂载体的内空心圆柱的直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催化剂载体的内空心处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直径与导流板的上圆心直径相同,所述导流管与导流板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导流板与导流管一体成型。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导流板与催化剂载体之间还设置有隔板,所述催化剂载体与筒体的隔板上设置有流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催化剂载体与筒体之间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环形圈设置,所述支撑架的环行圈直径与催化剂载体的直径相同,所述支撑架环行圈上设置有至少三对支撑脚,所述每对支撑脚呈八字形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进气管、进气管腔、圆柱圈、排气管腔、排气管之间依次通过法兰连接,所述进气管、进气管腔、圆柱圈、排气管腔、排气管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导流板的下圆心上设置有卡口,所述导流板通过卡口卡接于进气管腔、圆柱圈之间固定。
本发明中导流板及旁通孔的设置,可使催化器在载体发生堵塞时,大部分气流通过旁通孔排至大气,从而减小了背压增大对汽车带来的损害,延长了催化器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了催化器的转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管;2、壳体;21、进气管腔;22、筒体;23、排气管腔;3、排气管;4、法兰;5、催化剂载体;6、导流板;61、卡口;7、导流管;8、流孔;9、隔板;10、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催化器,包括进气管1、壳体2、排气管3,所述壳体2包括进气管腔21、筒体22、排气管腔23,所述筒体22内设置有催化剂载体5,所述催化剂载体5的直径小于筒体22的直径,所述催化剂载体5为密封的空心环形圆柱设置,所述进气管腔21与催化剂载体5之间设置有导流板6,所述导流板6为梯形圆柱设置,所述导流板6与催化剂载体5的内空心连接,所述导流板6上设置有流孔8;
所述导流板6的下圆心直径与筒体22的直径相同,所述导流板6的上圆心直径小于催化剂载体5的内空心圆柱的直径,所述催化剂载体5的内空心处设置有导流管7,所述导流管7的直径与导流板6的上圆心直径相同,所述导流管7与导流板6连接,所述导流板6与导流管7一体成型;
所述导流板6与催化剂载体5之间还设置有隔板9,所述催化剂载体5与筒体22的隔板9上设置有流孔8;所述催化剂载体5与筒体22之间设置有支撑架10,所述支撑架10为环形圈设置,所述支撑架10的环行圈直径与催化剂载体5的直径相同,所述支撑架10环行圈上设置有至少三对支撑脚,所述每对支撑脚呈八字形设置;
所述进气管1、进气管腔21、圆柱圈22、排气管腔23、排气管3之间依次通过法兰4连接,所述进气管1、进气管腔21、圆柱圈22、排气管腔23、排气管3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导流板6的下圆心上设置有卡口61,所述导流板6通过卡口61卡接于进气管腔21、圆柱圈22之间固定。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催化器正常工作时,汽车尾气从进气管1进入壳体2,经过进气管腔21扩张后,大部分尾气经导流板6及跟导流板6连接的导流管7进入催化剂载体5进行催化后,经排气管腔23、排气管3排出,小部分气体从导流板6的流孔8流出,经隔板9上的流孔8,经排气管腔23、排气管3排出;
当催化剂载体5发生堵塞时,汽车尾气从进气管1进入壳体2,经进气管腔21扩张后,大部分气流经导流板6上的流孔8排入筒体22,并从隔板9上的流孔8,经排气管腔23、排气管3排出,可减小堵塞时,背压增大对汽车带来的损害;
支撑架10及其八字支撑脚的设置,可对催化剂载体5在筒体22内形成稳定的固定,防止汽车行驶过程中其在筒体22内的窜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8)
1.一种催化器,包括进气管、壳体、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进气管腔、筒体、排气管腔,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催化剂载体,所述催化剂载体的直径小于筒体的直径,所述催化剂载体为密封的空心环形圆柱设置,所述进气管腔与催化剂载体之间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为梯形圆柱设置,所述导流板与催化剂载体的内空心连接,所述导流板上设置有流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的下圆心直径与筒体的直径相同,所述导流板的上圆心直径小于催化剂载体的内空心圆柱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载体的内空心处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直径与导流板的上圆心直径相同,所述导流管与导流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与导流管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与催化剂载体之间还设置有隔板,所述催化剂载体与筒体的隔板上设置有流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载体与筒体之间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环形圈设置,所述支撑架的环行圈直径与催化剂载体的直径相同,所述支撑架环行圈上设置有至少三对支撑脚,所述每对支撑脚呈八字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进气管腔、圆柱圈、排气管腔、排气管之间依次通过法兰连接,所述进气管、进气管腔、圆柱圈、排气管腔、排气管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的下圆心上设置有卡口,所述导流板通过卡口卡接于进气管腔、圆柱圈之间固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924818.6A CN107575288A (zh) | 2017-10-02 | 2017-10-02 | 一种催化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924818.6A CN107575288A (zh) | 2017-10-02 | 2017-10-02 | 一种催化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75288A true CN107575288A (zh) | 2018-01-12 |
Family
ID=61039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924818.6A Pending CN107575288A (zh) | 2017-10-02 | 2017-10-02 | 一种催化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575288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05644A (zh) * | 2019-12-31 | 2020-03-24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排气混合装置及发动机 |
CN114412622A (zh) * | 2022-03-29 | 2022-04-29 | 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天津摩托车技术中心) | 一种车辆尾气净化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89076U (zh) * | 1991-04-23 | 1991-11-20 | 中国航空航天民品总公司航空事业部 | 汽油车排气净化器 |
CN2092607U (zh) * | 1991-05-13 | 1992-01-08 | 陈惠春 | 汽车尾气净化消声器 |
CN2318404Y (zh) * | 1997-10-13 | 1999-05-12 | 程贞良 | 机动车辆尾气处理器 |
CN104420940A (zh) * | 2013-08-27 | 2015-03-18 | 常州华尔澜工具有限公司 | 柴油机消声器 |
CN104420939A (zh) * | 2013-08-27 | 2015-03-18 | 常州华尔澜工具有限公司 | 改良的柴油机消声器 |
CN206530385U (zh) * | 2016-12-21 | 2017-09-29 | 李光武 | 一种催化转化装置及汽车排气系统 |
-
2017
- 2017-10-02 CN CN201710924818.6A patent/CN10757528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89076U (zh) * | 1991-04-23 | 1991-11-20 | 中国航空航天民品总公司航空事业部 | 汽油车排气净化器 |
CN2092607U (zh) * | 1991-05-13 | 1992-01-08 | 陈惠春 | 汽车尾气净化消声器 |
CN2318404Y (zh) * | 1997-10-13 | 1999-05-12 | 程贞良 | 机动车辆尾气处理器 |
CN104420940A (zh) * | 2013-08-27 | 2015-03-18 | 常州华尔澜工具有限公司 | 柴油机消声器 |
CN104420939A (zh) * | 2013-08-27 | 2015-03-18 | 常州华尔澜工具有限公司 | 改良的柴油机消声器 |
CN206530385U (zh) * | 2016-12-21 | 2017-09-29 | 李光武 | 一种催化转化装置及汽车排气系统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05644A (zh) * | 2019-12-31 | 2020-03-24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排气混合装置及发动机 |
CN114412622A (zh) * | 2022-03-29 | 2022-04-29 | 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天津摩托车技术中心) | 一种车辆尾气净化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575288A (zh) | 一种催化器 | |
CN201354668Y (zh) | 一种发动机尾气净化消声器 | |
CN207974875U (zh) | 一种柴油车尾气催化净化转化器 | |
CN106351715B (zh) | 一种冷启动汽车尾气净化器 | |
CN110639364A (zh) | 一种多孔陶瓷管式过滤催化脱硝单元及其烟气净化的方法 | |
CN208650959U (zh) | 一种高效三元催化器 | |
CN207634151U (zh) | 一种尾气催化净化器 | |
CN206035596U (zh) | 一种双管道高效三元催化器 | |
CN205840964U (zh) | 一种含有堇青石的密封净化装置 | |
CN115282773A (zh) | 一种催化脱硝柱 | |
CN106621805A (zh) | 车间废气催化净化机构 | |
CN208486933U (zh) | 一种防水倒灌并具有过滤降噪功能的汽车排气管 | |
CN207864029U (zh) | 一种多重净化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 |
CN202360185U (zh) | 汽车消音器 | |
CN208473958U (zh) | 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 |
CN106014583A (zh) | 催化陶瓷管的制作方法及采用该管的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 |
CN205895382U (zh) | 一种采用催化陶瓷管的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 |
CN114191964B (zh) | 一种烟气脱硝的方法 | |
CN206035598U (zh) | 一种防中毒的三元催化器 | |
CN205638648U (zh) | 一种智能防堵塞型汽车尾气净化处理装置 | |
CN213016501U (zh) | 一种新型的三元催化器 | |
CN218439508U (zh) | 一种新型高效洁净的三元催化器 | |
CN209244647U (zh) | 一种内置腔式热循环自保温尾气净化装置 | |
CN206035599U (zh) | 一种双反应式三元催化器 | |
CN209458005U (zh) |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汽车尾气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