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61607A - 一种光学功能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学功能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561607A CN107561607A CN201610519728.4A CN201610519728A CN107561607A CN 107561607 A CN107561607 A CN 107561607A CN 201610519728 A CN201610519728 A CN 201610519728A CN 107561607 A CN107561607 A CN 1075616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hin layer
- layer
- optical function
- function plate
- th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学功能板,由光学膜层和扩散基材层复合构成,光学膜层和扩散基材层均至少设置有一层,且多层光学膜层和多层扩散基材层之间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的扩散基材层包括:由上而下第一薄层和第二薄层,第一薄层和第二薄层之间通过挤出机模内共挤制成,且第一薄层和第二薄层可以为相同或不同材质;于扩散基材层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形成有凸起结构,通过该凸起结构增强第一薄层的遮瑕性以及减少第二薄层反射光造成的光损失;所述的光学膜层通过UV胶层复合黏贴于扩散基材层的上表面。本发明在达到遮瑕效果的基础上可适当提升透光率,减低贴合后的光损耗,性能更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功能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光学功能板的应用始于20世纪30年代,现代,光学功能板已广泛用于光学和光电子技术领域,制造各种光学仪器。扩散板属于光学功能板中的一种,扩散板最大的特点是对光造成很大的干涉,不管原来的设计的配光曲线是多少度,只要光经扩散板它会使光束角变为160~176°,所以从侧面看,灯具的板面有层雾雾的感觉,从这点可以证明光束角是大到160~176°最好证明,光束角越大照度越低,有些还会产生滤光,使有部分的波长无法穿透,造成色偏,如在表面进行再次光干涉处理(例如:磨沙,押纹),透光率因几何光学的自然现象更是低,所以用来做成扩散板的基材应该选用折射率越低越好,对光的干涉就会越低。见图1所示,常规使用的扩散板2通常是单一材料(如PS)加配方或添加剂均匀搅拌后熔融由模具挤出,是一种单层结构的功能板。
光学功能板常用于背光模组结构中,广泛用于光学和光电子技术领域,制造各种光学仪器,常规使用的光学功能板是单一材料(如PS)加配方或添加剂均匀搅拌后熔融由模具挤出,配方或添加剂对成品的光学透光率及雾度(遮瑕性)的影响占根本作用,通常使用在直下式背光上的扩散板还会有光学膜(扩散膜、增亮膜)搭配使用,从而提升亮度或均匀性,背光组装需要的工位及直接作业人员较多。
光学功能板其使用的配方或添加剂对成品的光学透光率及雾度(遮瑕性)的影响占根本作用,提升遮瑕性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透光率,提升透光率一定程度上会牺牲遮瑕性。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出以下专利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光学功能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光学功能板,由扩散基材层单独构成或由光学膜层和扩散基材层复合构成;且多层光学膜层和多层扩散基材层之间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的扩散基材层包括:由上而下设置的第一薄层和第二薄层,第一薄层和第二薄层之间通过挤出机模内共挤制成,且第一薄层和第二薄层可以为相同或不同材质;于扩散基材层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形成有凸起结构,通过该凸起结构增强第一薄层的遮瑕性以及减少第二薄层反射光造成的光损失;所述的光学膜层通过UV胶层复合黏贴于扩散基材层的上表面。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光学膜层为扩散膜、增亮膜、复合膜的一种、几种或贴合品。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凸起结构为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形状。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凸起结构为横截面呈锯齿状凸起,该锯齿状凸起在第一薄层上表面和/或第二薄层下表面均匀分布。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凸起结构为横截面为半圆或圆弧状凸起,该半圆或圆弧状凸起在第一薄层上表面和/或第二薄层下表面均匀分布。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薄层和第二薄层其中一个为功能层,另外一个为主体层。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功能层基础材质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聚苯乙烯)、PC(聚碳酸酯)、PP(聚丙烯)或其相对应的共聚物等相对较低熔点的塑料粒子,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手段将扩散剂/粒子、紫外吸收剂/粒子、增白剂、抗黄化剂等配方或功能性添加剂的一种或几种结合,熔融后模内挤出成薄层;主体层为由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聚苯乙烯)、PC(聚碳酸酯)、PP(聚丙烯)或其相对应的共聚物中的其中一种制成的薄层。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主体层为无色透明。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扩散基材层由双层结构构成,使用改性粒子,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手段将扩散剂/粒子、紫外吸收剂/粒子、增白剂、抗黄化剂等配方或功能性添加剂的一种或几种结合,熔融后模内挤出成薄层,提升雾度或遮瑕性。
2、第一薄层上表面和第二薄层下表面可做表面微结构,即凸起结构,如V结构、磨砂等形状以再次提升功能板的遮瑕性,第二层下表面做凸起结构,以减少下表面反射光造成的光损失;
3、本发明在达到遮瑕效果的基础上可适当提升透光率,减低贴合后的光损耗,性能更优。
4、使用有扩散板和光学膜的背光组装车间能够减少工艺步骤,提升效率,促进机械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2是本发明中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4是本发明中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6是本发明中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8是本发明中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见图1所示,一种光学功能板,由扩散基材层1构成,所述的扩散基材层1包括:由上而下设置的第一薄层11和第二薄层12,第一薄层11和第二薄层12之间通过挤出机模内共挤制成,且第一薄层11和第二薄层12可以为相同或不同材质;于扩散基材层1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形成有凸起结构13,通过该凸起结构13增强第一薄层11的遮瑕性以及减少第二薄层12反射光造成的光损失。
第一薄层11和第二薄层12为模内共挤而成,需要2台以上挤出机同时工作,第一薄层11与第二薄层12的材质不同。本实施例中,第一薄层11作为功能层,厚度一般在100μm(微米)以内,本实施例设定为90μm,构成第一薄层11的基础材质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聚苯乙烯)、PC(聚碳酸酯)、PP(聚丙烯)或其相对应的共聚物等相对较低熔点的塑料粒子,一般使用改性粒子,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手段将扩散剂/粒子、紫外吸收剂/粒子、增白剂、抗黄化剂等配方或功能性添加剂的一种或几种结合,熔融后模内挤出成薄层,提升雾度或遮瑕性;第二薄层12为主体层,厚度一般在0.4mm(毫米)以上,本实施例中设定为5mm,第二薄层12通常使用单一塑胶粒子,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聚苯乙烯)、PC(聚碳酸酯)、PP(聚丙烯)或其相对应的共聚物中的其中一种制成的薄层,无色透明,以材料所能达到的最大透光率为优;第一薄层11和第二薄层12的厚度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
上述的第一薄层11和第二薄层12的材质可以更加具体的情况而有所替换,以方便后续的二次加工。模内共挤后在第一薄层11的上表面做表面微结构,也就是增加所述的凸起结构13。
凸起结构13为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形状,图1中凸起结构13为横截面呈锯齿状凸起,该锯齿凸起在第一薄层11上表面和第二薄层12的下表面均匀分布,通过凸起结构13提升功能板的遮瑕性。另外,凸起结构13也可以设置为图2中的圆弧状凸起。
光线经过扩散板后最大的散射/折射区域集中在第一薄层中,光线散射的路径区域变短,同样扩散粒子的作用,短距离内的混光程度更高,遮瑕性也就有相对提升,广泛应用背光及照明产品中。
实施例二:
见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薄层11作为主体层,第二薄层12作为功能层,则第一薄层11由单一塑胶粒子,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聚苯乙烯)、PC(聚碳酸酯)、PP(聚丙烯)或其相对应的共聚物中的其中一种制成的薄层,无色透明不加任何配方或添加剂;第二薄层12由的基础材质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聚苯乙烯)、PC(聚碳酸酯)、PP(聚丙烯)或其相对应的共聚物等相对较低熔点的塑料粒子,一般使用改性粒子,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手段将扩散剂/粒子、紫外吸收剂/粒子、增白剂、抗黄化剂等配方或功能性添加剂的一种或几种结合,熔融后模内挤出成薄层。
在使用时,光线经过光学功能板后最大的散射/折射区域集中在第二薄层(薄层)中,光线散射的路径区域变短,同样扩散粒子的作用,短距离内的混光程度更高,遮瑕性也就有相对提升,经过第一薄层无色透明的光传输,表面的锯齿状结构有一定聚光效果,提升正面亮度,可广泛应用背光及照明产品中。
实施例三:
见图3-4所示,一种光学功能板,由光学膜层2和扩散基材层1复合构成,光学膜层2和扩散基材层1均至少设置有一层,也可以为多层,且多层光学膜层2和多层扩散基材层1之间相互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光学膜层2和扩散基材层1均设置为一层。
所述的扩散基材层1包括:由上而下设置的第一薄层11和第二薄层12,第一薄层11和第二薄层12之间通过挤出机模内共挤制成,且第一薄层11和第二薄层12可以为相同或不同材质;于扩散基材层1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形成有凸起结构13,通过该凸起结构13增强第一薄层11的遮瑕性以及减少第二薄层12反射光造成的光损失;所述的光学膜层2通过UV胶层3复合黏贴于扩散基材层1的上表面。
具体而言,所述的光学膜层2为扩散膜、增亮膜、复合膜的一种、几种或贴合品,也可是光学膜(PET或树脂)的半成品一种、几种或贴合品,这里选择的是增亮膜。第一薄层11和第二薄层12为模内共挤而成,需要2台以上挤出机同时工作,第一薄层11与第二薄层12的材质不同,且第一薄层11和第二薄层12其中一个为功能层,另外一个为主体层。
本实施例中,第一薄层11作为功能层,厚度一般在100μm(微米)以内,本实施例设定为90μm,构成第一薄层11的基础材质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聚苯乙烯)、PC(聚碳酸酯)、PP(聚丙烯)或其相对应的共聚物等相对较低熔点的塑料粒子,一般使用改性粒子,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手段将扩散剂/粒子、紫外吸收剂/粒子、增白剂、抗黄化剂等配方或功能性添加剂的一种或几种结合,熔融后模内挤出成薄层,提升雾度或遮瑕性;第二薄层12为主体层,厚度一般在0.4mm(毫米)以上,本实施例中设定为5mm,第二薄层12通常使用单一塑胶粒子,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聚苯乙烯)、PC(聚碳酸酯)、PP(聚丙烯)或其相对应的共聚物中的其中一种制成的薄层,无色透明不加任何配方或添加剂,以材料所能达到的最大透光率为优;第一薄层11和第二薄层12的厚度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
上述的第一薄层11和第二薄层12的材质可以更加具体的情况而有所替换,以方便后续的二次加工。模内共挤后,在第一薄层11的上表面做表面微结构,也就是增加所述的凸起结构13。
凸起结构13为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形状,图1中凸起结构13为横截面呈锯齿状凸起,该锯齿凸起在第一薄层11上表面均匀分布,通过凸起结构13提升功能板的遮瑕性。另外,图2中的凸起结构为圆弧状凸起。
光线经过扩散板后最大的散射/折射区域集中在第一薄层中,光线散射的路径区域变短,同样扩散粒子的作用,短距离内的混光程度更高,遮瑕性也就有相对提升;并且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提升背光组装效率,在达到遮瑕效果的基础上可适当提升透过率,降低贴合后的光损耗,使光学性能上与传统方式接近,可促进背光机械化组装,仅一次作业完成,广泛应用背光及照明产品中。
实施例四:
见图7-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薄层11为主体层,第二薄层12为功能层。
第一薄层11厚度为0.4mm以上,且有单一塑胶粒子制成的薄层,这里的单一塑胶粒子可以为PS、PP、PMMA、PC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中选取的单一塑胶粒子为PP,经过挤出机模内共挤制成薄层,且薄层的厚度为0.6mm,具有良好透光率。
第一薄层11厚度大于第二薄层12,第二薄层12的厚度在100μm以内,第二薄层12为薄层和功能层,第二薄层12的基础材质是PMMA,PS,PC,PP等相对较低熔点的塑料粒子,一般使用改性粒子,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手段将扩散剂/粒子、紫外吸收剂/粒子、增白剂、抗黄化剂等配方或功能性添加剂的一种或几种结合,熔融后模内挤出成薄层,提升雾度或遮瑕性;本实施例中,第二薄层选用PP与扩散剂/粒子、紫外吸收剂/粒子、增白剂、抗黄化剂结合,在经过膜内挤出成薄层,薄层的厚度为80μm。
采用双层结构所制成的光学功能板,其已经具备的高透光率、高雾度和遮瑕性,为了进一步提升其功能,在第一薄层11的上表面形成凸起结构13,并将第二薄层12的下表面形成凸起结构13。
所述的凸起结构13为成型于第一薄层11上表面和第二薄层12下表面的横截面呈锯齿状结构或圆弧状凸起,锯齿状结构在第一薄层11的上表面均匀设置。第一薄层11的上表面设置为横截面呈锯齿状结构,能够起到部分聚光的效果,提高光学功能板正面亮度;而第二薄层12的下表面亦设置为锯齿状结构,则能够减少下表面反射光造成的光损失。
在使用时,光线经过光学功能板后最大的散射/折射区域集中在第二薄层(薄层)中,光线散射的路径区域变短,同样扩散粒子的作用,短距离内的混光程度更高,遮瑕性也就有相对提升,经过第一薄层无色透明的光传输,表面的锯齿状结构有一定聚光效果,提升正面亮度,可广泛应用背光及照明产品中。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光学功能板,其特征在于:由扩散基材层(1)单独构成或由光学膜层(2)和扩散基材层(1)复合构成;
所述的扩散基材层(1)包括:由上而下设置的第一薄层(11)和第二薄层(12),第一薄层(11)和第二薄层(12)之间通过挤出机模内共挤制成,且第一薄层(11)和第二薄层(12)可以为相同或不同材质;于扩散基材层(1)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形成有凸起结构(13),通过该凸起结构(13)增强第一薄层(11)的遮瑕性以及减少第二薄层(12)反射光造成的光损失;
所述的光学膜层(2)通过UV胶层(3)复合黏贴于扩散基材层(1)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功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膜层(2)为扩散膜、增亮膜、复合膜的一种、几种或贴合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功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结构(13)为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学功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结构(13)为横截面呈锯齿状凸起,该锯齿状凸起在第一薄层(11)上表面和/或第二薄层(12)下表面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学功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结构(13)为横截面为半圆或圆弧状凸起,该半圆或圆弧状凸起在第一薄层(11)上表面和/或第二薄层(12)下表面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功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薄层(11)和第二薄层(12)其中一个为功能层,另外一个为主体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学功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层基础材质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聚苯乙烯)、PC(聚碳酸酯)、PP(聚丙烯)或其相对应的共聚物等相对较低熔点的塑料粒子,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手段将扩散剂/粒子、紫外吸收剂/粒子、增白剂、抗黄化剂等配方或功能性添加剂的一种或几种结合,熔融后模内挤出成薄层;主体层为由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聚苯乙烯)、PC(聚碳酸酯)、PP(聚丙烯)或其相对应的共聚物中的其中一种制成的薄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学功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层为无色透明。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19728.4A CN107561607A (zh) | 2016-07-01 | 2016-07-01 | 一种光学功能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19728.4A CN107561607A (zh) | 2016-07-01 | 2016-07-01 | 一种光学功能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61607A true CN107561607A (zh) | 2018-01-09 |
Family
ID=60969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519728.4A Pending CN107561607A (zh) | 2016-07-01 | 2016-07-01 | 一种光学功能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561607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84741A (zh) * | 2019-03-05 | 2019-06-14 | 惠州市创亿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 贴合增亮型光学功能板的多层基板及工艺方法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16724A (zh) * | 2005-08-17 | 2007-02-21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直下式背光模块 |
CN101191850A (zh) * | 2006-12-01 | 2008-06-04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光学板 |
CN101191870A (zh) * | 2006-11-24 | 2008-06-04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光学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196582A (zh) * | 2006-12-08 | 2008-06-11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光学板 |
CN101322051A (zh) * | 2006-05-30 | 2008-12-10 | Lg化学株式会社 | 多层光散射板及包括该多层光散射板的液晶显示器件 |
CN101373228A (zh) * | 2007-08-23 | 2009-02-25 | 开曼群岛商亚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直接以基层作为光扩散层的光学薄膜及其制法 |
JP2009229760A (ja) * | 2008-03-21 | 2009-10-08 | Toppan Printing Co Ltd | 光学部品、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表示装置 |
CN101285961B (zh) * | 2007-04-13 | 2011-11-16 | 株式会社常宝 | 使用光扩散剂的多功能光学多层膜 |
CN102540289A (zh) * | 2011-12-31 | 2012-07-04 | 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学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904046U (zh) * | 2012-10-10 | 2013-04-24 | 江阴通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学扩散膜片 |
CN105301826A (zh) * | 2015-10-14 | 2016-02-03 | 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大尺寸显示器的增亮膜 |
-
2016
- 2016-07-01 CN CN201610519728.4A patent/CN10756160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16724A (zh) * | 2005-08-17 | 2007-02-21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直下式背光模块 |
CN101322051A (zh) * | 2006-05-30 | 2008-12-10 | Lg化学株式会社 | 多层光散射板及包括该多层光散射板的液晶显示器件 |
CN101191870A (zh) * | 2006-11-24 | 2008-06-04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光学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191850A (zh) * | 2006-12-01 | 2008-06-04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光学板 |
CN101196582A (zh) * | 2006-12-08 | 2008-06-11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光学板 |
CN101285961B (zh) * | 2007-04-13 | 2011-11-16 | 株式会社常宝 | 使用光扩散剂的多功能光学多层膜 |
CN101373228A (zh) * | 2007-08-23 | 2009-02-25 | 开曼群岛商亚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直接以基层作为光扩散层的光学薄膜及其制法 |
JP2009229760A (ja) * | 2008-03-21 | 2009-10-08 | Toppan Printing Co Ltd | 光学部品、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表示装置 |
CN102540289A (zh) * | 2011-12-31 | 2012-07-04 | 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学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904046U (zh) * | 2012-10-10 | 2013-04-24 | 江阴通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学扩散膜片 |
CN105301826A (zh) * | 2015-10-14 | 2016-02-03 | 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大尺寸显示器的增亮膜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84741A (zh) * | 2019-03-05 | 2019-06-14 | 惠州市创亿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 贴合增亮型光学功能板的多层基板及工艺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681056A (zh) | 一种含有量子点扩散板的背光组件 | |
CN106918952A (zh) | 一种量子点扩散板 | |
CN107561606A (zh) | 用于背光模组结构中的光学功能板 | |
CN103389531A (zh) | 一种反射膜的制作方法以及一种背光模组 | |
CN205910464U (zh) | 背光模组结构的改良型光学功能板 | |
US20160011343A1 (en)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mpound optical film | |
CN201803313U (zh) | 扩散板及使用该扩散板的背光模组 | |
CN107561607A (zh) | 一种光学功能板 | |
CN102129098A (zh) | 导光板、导光板的制造方法及侧射型背光模块 | |
CN102914813A (zh) | 复合型导光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3885112A (zh) | 一种高透高雾型光扩散板片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1408629A (zh) | 背光模组及其棱镜片 | |
CN205910360U (zh) | 光学功能板 | |
CN207181734U (zh) | 超高光透过率高扩散的多功能复合板 | |
CN205910359U (zh) | 改良型光学功能板 | |
CN209055683U (zh) | 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结构的多功能复合板 | |
CN205910362U (zh) | 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结构中的光学功能板 | |
KR101814873B1 (ko) | 돌출부를 구비한 광 투과성 판 | |
CN205910361U (zh) | 一种光学功能板 | |
CN108919388A (zh) | 光学功能板的加工方法 | |
CN202791815U (zh) | 导光变色扩散结构 | |
CN105549135A (zh) | 增亮膜、其制备方法与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 |
US20200158924A1 (en) | Optical function panel | |
CN207867063U (zh) | 背光模组和应用于背光模组的扩散片 | |
KR100967133B1 (ko) | 조명등용 눈부심방지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9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