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60305A - 一种多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560305A CN107560305A CN201610514591.3A CN201610514591A CN107560305A CN 107560305 A CN107560305 A CN 107560305A CN 201610514591 A CN201610514591 A CN 201610514591A CN 107560305 A CN107560305 A CN 1075603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 refrigerating circuit
- refrigeration system
- control method
- cycle refrige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多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逐一检测制冷回路的温度是否高于与其对应的上限温度,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压缩机工作,从而实现多温区的温度控制。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多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能够实现每条制冷回路的精确控温,并且具有较高的制冷效率及较快的降温速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循环制冷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多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制冷装置的制冷系统分单路系统、多路系统以及双级制冷系统。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冰箱通常采用单路制冷系统,仅具有单一的一套运转系统,其冷藏区温度依靠机械温控调节,而冷冻区温度则根据系统匹配随冷藏区温控器的档位及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无法单独受控。在实际运转过程中,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开门次数以及放置食品状况等影响,使得冷冻、冷藏区的冷量负荷比不可能保持在设计值。夏天时,往往因为环境温度较高,造成主机频繁启动或者运行时间过长,甚至不停机;同时冷冻区温度过低,造成电能的浪费。为了解决该问题,采用多路循环制冷系统的多温区冰箱应运而生。该冰箱的每条制冷回路都能实现精确控温,从而达到了节能目的。但是,此种并联多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式极其复杂,如果控制不佳,则会导致系统制冷效率较差,降温速度较慢。
鉴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多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该多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能够实现每条制冷回路的精确控温,并且具有较高的制冷效率及较快的降温速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多循环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至少两条并联的制冷回路以及与每条制冷回路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每条所述制冷回路都具有预设的上限温度、下限温度,前述至少两条并联的制冷回路至少包括有第一制冷回路和第二制冷回路;所述多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逐一检测并判断每条制冷回路的温度是否高于与其对应的上限温度;若全部制冷回路的温度都高于与其对应的上限温度,则所有制冷回路同时工作,直至任一制冷回路的温度低于与其对应的下限温度,然后跳转至步骤S2;否则,直接跳转至步骤S2;
S2:判断第一制冷回路的温度是否高于与其对应的上限温度;若是,则控制压缩机、第一制冷回路工作,并判断压缩机是否在预设的时间内使得第一制冷回路的温度低于与其对应的下限温度;若是,则控制第一制冷回路停止工作;否则,直接强制第一制冷回路停止工作;
当上述第一制冷回路停止工作后,判断第二制冷回路的温度是否高于与其对应的上限温度,并根据上述第一制冷回路的调节方式进行第二制冷回路的制冷控制;
S3:最后,判断所有制冷回路的温度是否都低于与其对应的上限温度;若是,则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止工作;否则,跳转至步骤S2。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具有多个工作转速,每个所述工作转速都与一条制冷回路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的时间具有多个,每个预设的时间都与一条制冷回路相对应。
进一步地,每条制冷回路都具有预设温度值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温度偏差值;所述上限温度、下限温度是根据所述预设温度值和温度偏差值计算得出。
进一步地,每条制冷回路都具有蒸发器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毛细管。
进一步地,所述多循环制冷系统还包括储液罐,前述至少两条并联的制冷回路相互并联后再与所述储液罐串联。
进一步地,所述多循环制冷系统还包括干燥过滤器以及冷凝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多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能够实现每条制冷回路的精确控温,并且具有较高的制冷效率及较快的降温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多循环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多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这些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进行了例示。附图中所示和根据附图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发明,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发明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多循环制冷系统100包括压缩机10、与所述压缩机10相连接的冷凝器20、与所述冷凝器20相连接的干燥过滤器30、至少两条并联的制冷回路40、与每条制冷回路40相对应的温度传感器50以及储液罐60。每条所述制冷回路40都具有预设的上限温度、下限温度,且每条所述制冷回路40都为一个温区提供制冷。所述温度传感器50具有多个,每个所述温度传感器50都与一条制冷回路40相对应,并测量相应温区的温度。
请参阅图1所示,所述压缩机10具有多个工作转速,每个所述工作转速都与一条制冷回路40相对应。每条制冷回路40都具有预设温度值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温度偏差值。所述上限温度是根据所述预设温度值和温度偏差值之和计算得出;所述下限温度是根据所述预设温度值和温度偏差值之差计算得出。每条所述制冷回路40都包括蒸发器41以及与所述蒸发器41相对应的毛细管42。所述至少两条并联的制冷回路40相互并联后再与所述储液罐60串联。所述至少两条并联的制冷回路40至少包括有第一制冷回路以及第二制冷回路。
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多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逐一检测并判断每条制冷回路40的温度是否高于与其对应的上限温度;若全部制冷回路40的温度都高于与其对应的上限温度,则所有制冷回路同时工作,直至任一制冷回路的温度低于与其对应的下限温度,然后跳转至步骤S2;否则,直接跳转至步骤S2;
S2:判断所述第一制冷回路的温度是否高于与其对应的上限温度;若是,则控制所述压缩机10、第一制冷回路工作,并判断所述压缩机10是否在预设的时间内使得所述第一制冷回路的温度低于与其对应的下限温度;若是,则控制所述第一制冷回路停止工作;否则,直接强制所述第一制冷回路停止工作。
当上述第一制冷回路停止工作后,判断所述第二制冷回路的温度是否高于与其对应的上限温度,并根据上述第一制冷回路的调节方式进行所述第二制冷回路的制冷控制。
S3:最后,判断所有制冷回路的温度是否都低于与其对应的上限温度;若是,则控制所述压缩机10停止工作;否则,跳转至步骤S2。
步骤S2中所述的预设的时间具有多个,每个预设的时间都与一条制冷回路40相对应,即:所述压缩机10在每条制冷回路40中的最长工作时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图1所示多循环制冷系统100具有四个制冷回路。下面结合该具体实施例来详细阐述本发明所述的多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a、输入制冷回路1、2、3、4的预设温度值以及温度偏差值,并根据预设温度值以及温度偏差值计算出制冷回路的上限温度T11、T21、T31、T41以及下限温度T12、T22、T32、T42。
b、判断制冷回路1、2、3、4的温度是否都高于对应的上限温度T11、T21、T31、T41。若是,则所有制冷回路都工作,直至任一制冷回路的温度低于对应的下限温度,然后进入步骤c;否则,直接进入步骤c。
c、判断制冷回路1的温度是否低于其上限温度T11;若是,则跳转至步骤d;否则,控制所述压缩机10以转速D1工作,直至制冷回路1的温度低于下限温度T12,然后进入步骤d。但是,如果所述压缩机10的运行时间超过预设的时间M1,则强制跳转至步骤d。
d、判断制冷回路2的温度是否低于其上限温度T21;若是,则跳转至步骤e;否则,控制所述压缩机10以转速D2工作,直至制冷回路2的温度低于下限温度T22,然后进入步骤e。但是,如果所述压缩机10的运行时间超过预设的时间M2,则强制跳转至步骤e。
e、判断制冷回路3的温度是否低于其上限温度T31;若是,则跳转至步骤f;否则,控制所述压缩机10以转速D3工作,直至制冷回路3的温度低于下限温度T32,然后进入步骤f。但是,如果所述压缩机10的运行时间超过预设的时间M3,则强制跳转至步骤f。
f、判断制冷回路4的温度是否低于其上限温度T41;若是,则跳转至步骤g;否则,控制所述压缩机10以转速D4工作,直至制冷回路4的温度低于下限温度T42,然后进入步骤g。但是,如果所述压缩机10的运行时间超过预设的时间M4,则强制跳转至步骤c。
g、判断所有制冷回路的温度是否都低于其上限温度;若是,则控制所述压缩机10停止工作;否则,跳转至步骤c。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揭示的多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能够实现每条制冷回路的精确控温,并且具有较高的制冷效率及较快的降温速度。
特别需要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的教导下所作的针对本发明的等效变化,仍应包含在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主张的范围中。
Claims (7)
1.一种多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多循环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至少两条并联的制冷回路以及与每条制冷回路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每条所述制冷回路都具有预设的上限温度、下限温度,前述至少两条并联的制冷回路至少包括有第一制冷回路和第二制冷回路;所述多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逐一检测并判断每条制冷回路的温度是否高于与其对应的上限温度;若全部制冷回路的温度都高于与其对应的上限温度,则所有制冷回路同时工作,直至任一制冷回路的温度低于与其对应的下限温度,然后跳转至步骤S2;否则,直接跳转至步骤S2;
S2:判断第一制冷回路的温度是否高于与其对应的上限温度;若是,则控制压缩机、第一制冷回路工作,并判断压缩机是否在预设的时间内使得第一制冷回路的温度低于与其对应的下限温度;若是,则控制第一制冷回路停止工作;否则,直接强制第一制冷回路停止工作;
当上述第一制冷回路停止工作后,判断第二制冷回路的温度是否高于与其对应的上限温度,并根据上述第一制冷回路的调节方式进行第二制冷回路的制冷控制;
S3:最后,判断所有制冷回路的温度是否都低于与其对应的上限温度;若是,则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止工作;否则,跳转至步骤S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具有多个工作转速,每个所述工作转速都与一条制冷回路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时间具有多个,每个预设的时间都与一条制冷回路相对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条制冷回路都具有预设温度值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温度偏差值;所述上限温度、下限温度是根据所述预设温度值和温度偏差值计算得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条制冷回路都具有蒸发器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毛细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循环制冷系统还包括储液罐,前述至少两条并联的制冷回路相互并联后再与所述储液罐串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循环制冷系统还包括干燥过滤器以及冷凝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14591.3A CN107560305B (zh) | 2016-07-01 | 2016-07-01 | 一种多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14591.3A CN107560305B (zh) | 2016-07-01 | 2016-07-01 | 一种多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60305A true CN107560305A (zh) | 2018-01-09 |
CN107560305B CN107560305B (zh) | 2020-10-02 |
Family
ID=60968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514591.3A Active CN107560305B (zh) | 2016-07-01 | 2016-07-01 | 一种多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560305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65299A (zh) * | 2020-12-11 | 2021-04-1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冰箱的制冷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和冰箱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24398A (zh) * | 2003-02-19 | 2005-06-08 | 韩秋临 | 一种带多个并联蒸发器的中央系统式电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
CN1828179A (zh) * | 2002-06-26 | 2006-09-0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具有两个蒸发器的制冷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 |
EP2075516A2 (en) * | 2007-12-27 | 2009-07-01 |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 Refrigeration unit for land transportation and operation control method of refrigeration unit for land transportation |
US20110056225A1 (en) * | 2009-09-09 | 2011-03-10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Control of system coolant to facilitate two-phase heat transfer in a multi-evaporator cooling system |
CN204987575U (zh) * | 2015-07-31 | 2016-01-20 | 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生鲜自提柜制冷系统 |
-
2016
- 2016-07-01 CN CN201610514591.3A patent/CN10756030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28179A (zh) * | 2002-06-26 | 2006-09-0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具有两个蒸发器的制冷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 |
CN1624398A (zh) * | 2003-02-19 | 2005-06-08 | 韩秋临 | 一种带多个并联蒸发器的中央系统式电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
EP2075516A2 (en) * | 2007-12-27 | 2009-07-01 |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 Refrigeration unit for land transportation and operation control method of refrigeration unit for land transportation |
US20110056225A1 (en) * | 2009-09-09 | 2011-03-10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Control of system coolant to facilitate two-phase heat transfer in a multi-evaporator cooling system |
CN204987575U (zh) * | 2015-07-31 | 2016-01-20 | 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生鲜自提柜制冷系统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65299A (zh) * | 2020-12-11 | 2021-04-1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冰箱的制冷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和冰箱 |
CN112665299B (zh) * | 2020-12-11 | 2022-07-0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冰箱的制冷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和冰箱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60305B (zh) | 2020-10-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58637B (zh) | 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5180587B (zh) |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3900339B (zh) | 一种风冷冰箱的控制方法 | |
CN101408775B (zh) | 电冰箱温度控制方法 | |
CN102735018B (zh) | 机械式冰箱变频控温的方法 | |
US10254027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evaporator fans in a transport refrigeration system | |
RU2014128299A (ru) | Схема производительности замкнутого цикла и управления питанием многоступенчатой транспортной холодильной установки | |
CN104990356B (zh) | 压缩机开机控制方法及系统、冰箱 | |
CN104913589B (zh) | 一种冰箱间室温度动态补偿的精确控温方法及冰箱 | |
CN105783385A (zh) | 一种冰箱冷藏室化霜方法、化霜系统及冰箱 | |
CN107289712A (zh) | 一种风冷冰箱及其制冷系统、制冷控制方法 | |
CN105352262B (zh) | 风冷冰箱及其冷冻保护控制方法 | |
CN113457752A (zh) | 一种交变湿热试验箱的控制方法及交变湿热试验箱 | |
CN104296493B (zh) | 一种宽气候带节能冷柜 | |
CN113280541A (zh) | 制冷系统多间室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制冷系统 | |
CN103398542B (zh) | 冰箱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 |
CN107560305A (zh) | 一种多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 |
KR20150058995A (ko) |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 방법 | |
CN105783384A (zh) | 一种冰箱与冰箱的运行控制方法 | |
KR20160048544A (ko) | 냉장고 제어 장치 | |
EP3015803A1 (en) | A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rmal capacity of foodstuff | |
AU2014411607B2 (en) |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flow rate of refrigerant | |
CN112648794A (zh) | 一种医用冷藏箱的快速精确控温方法及医用冷藏箱 | |
CN106482281B (zh) | 一种用于冷水机组的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冷水机组 | |
KR20150117396A (ko) | 냉장고의 냉매 누설 감지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0 Address after: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China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Ltd. Patentee after: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No.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