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47395B -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547395B CN107547395B CN201710497932.5A CN201710497932A CN107547395B CN 107547395 B CN107547395 B CN 107547395B CN 201710497932 A CN201710497932 A CN 201710497932A CN 107547395 B CN107547395 B CN 10754739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face
- message
- specific mark
- specific
- vxlan tu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通过第一接口接收到报文后,确定与所述报文对应的特定标记;确定与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VXLAN隧道;通过所述VXLAN隧道将携带所述特定标记的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确定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第二接口,并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发送报文。通过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特定标记实现报文传输,而不再依赖于MAC地址的学习和转发,从而大大减少设备的查表转发压力,降低报文传输错误的可能,避免MAC转发表的存储空间被占满、不同主机的MAC地址冲突等情况导致的报文传输异常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VXLAN(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可扩展虚拟局域网络)是基于IP网络、采用“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in UDP(User Datagram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封装形式的二层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技术。VXLAN可以基于已有的服务提供商或者企业IP网络,为分散的站点提供二层互联,并能够为不同的租户提供业务隔离。
在VXLAN中,通常是基于报文的目的MAC地址传输该报文,例如,VTEP(VXLANTunnel End Point,VXLAN隧道端点)学习到如下MAC转发表,在接收到目的MAC地址为MAC1的报文后,则通过接口A转发报文,在接收到目的MAC地址为MAC2的报文后,则通过VXLAN隧道1转发报文。
表1
MAC地址 | 出接口 |
MAC1 | 接口A |
MAC2 | VXLAN隧道1 |
但是,当存在大量主机时,由于MAC转发表的规格有限,如果MAC转发表的存储空间已经被占满,则导致无法存储所有主机的MAC转发表项,继而导致报文传输异常。而且,若不同主机的MAC地址冲突,也会导致报文传输异常。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通过第一接口接收到报文后,确定与所述报文对应的特定标记;
确定与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可扩展虚拟局域网络VXLAN隧道;其中,所述VXLAN隧道是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VXLAN隧道;
通过所述VXLAN隧道将携带所述特定标记的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确定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第二接口,并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发送报文。
本公开提供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设备通过可扩展虚拟局域网络VXLAN隧道发送的携带特定标记的报文;其中,所述报文是第一设备通过第一接口接收到报文,确定与所述报文对应的特定标记,并通过与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VXLAN隧道发送的;
从所述报文中解析出所述特定标记,并确定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第二接口;
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发送所述报文。
本公开提供一种报文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通过第一接口接收到报文后,确定与所述报文对应的特定标记;确定与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可扩展虚拟局域网络VXLAN隧道;其中,所述VXLAN隧道是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VXLAN隧道;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VXLAN隧道将携带所述特定标记的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确定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第二接口,并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发送报文。
本公开提供一种报文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二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设备通过可扩展虚拟局域网络VXLAN隧道发送的携带特定标记的报文;所述报文是第一设备通过第一接口接收到报文,确定与所述报文对应的特定标记,通过与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VXLAN隧道发送的;
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报文中解析出所述特定标记,并确定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第二接口;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发送所述报文。
本公开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若干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执行时进行如下处理:
在通过第一接口接收到报文后,确定与所述报文对应的特定标记;
确定与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可扩展虚拟局域网络VXLAN隧道;其中,所述VXLAN隧道是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VXLAN隧道;
通过所述VXLAN隧道将携带所述特定标记的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确定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第二接口,并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发送报文。
本公开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第二设备,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若干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执行时进行如下处理:
接收第一设备通过可扩展虚拟局域网络VXLAN隧道发送的携带特定标记的报文;其中,所述报文是第一设备通过第一接口接收到报文,确定与所述报文对应的特定标记,并通过与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VXLAN隧道发送的;
从所述报文中解析出所述特定标记,并确定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第二接口;
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发送所述报文。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实施例中,在VXLAN隧道两端的设备上,可以通过特定标记实现报文传输,而不再依赖于MAC地址的学习和转发,从而大大减少设备的查表转发压力,降低报文传输错误的可能,避免MAC转发表的存储空间被占满、不同主机的MAC地址冲突等情况导致的报文传输异常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公开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和图1B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报文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A和图3B是本公开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报文传输装置的结构图;
图5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设备的硬件结构图;
图6是本公开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报文传输装置的结构图;
图7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第二设备的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限制本公开。而且,本公开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它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此外,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者,“当……时”,或者,“响应于确定”。
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VXLAN,且VXLAN可以包括多个边缘设备,边缘设备与主机连接。参见图1A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以边缘设备是VTEP设备为例。VTEP111通过接口111与主机101连接,VTEP111通过接口114与主机104连接,VTEP112通过接口112与主机102连接,VTEP113通过接口113与主机103连接。VTEP111与VTEP112之间建立有VXLAN隧道1,VTEP111与VTEP113之间建立有VXLAN隧道2,VTEP112与VTEP113之间建立有VXLAN隧道3。针对VXLAN隧道的建立方式,可以是手工方式建立或者基于协议自动建立,对此建立过程不再赘述。
在图1A中,是以VTEP设备的每个接口只连接一个主机为例,在实际应用中,VTEP设备的一个接口还可以连接多个主机,如图1B所示,VTEP111通过接口111连接到接入层交换机,且接入层交换机连接了多个主机(图中以主机101和主机105为例),VTEP113通过接口113连接到接入层交换机,且接入层交换机连接了多个主机(图中以主机103和主机106为例)。当VTEP设备的接口连接多个主机时,其处理流程与VTEP设备的接口连接一个主机的处理流程类似,为了方便描述,后续以图1A所示的应用场景为例进行说明。
针对两个主机(后续称为第一主机和第二主机)之间的报文传输,在传统方式中,是基于MAC地址实现,而本公开实施例中,不再依赖于MAC地址的学习和转发,可以通过特定标记实现第一主机与第二主机之间的报文传输。
在一个例子中,上述报文传输方法的应用场景可以是:VTEP设备(后续将其称为第一设备)的某个接口(后续将其称为第一接口)下的主机(如一个或者多个主机,后续将其称为第一主机),只访问另一个VTEP设备(后续将其称为第二设备)的某个接口(后续将其称为第二接口)下的主机(如一个或者多个主机,后续将其称为第二主机)。而且,该第二设备的该第二接口下的第二主机也只访问该第一设备的该第一接口下的第一主机。例如,VTEP111的接口111下的主机(如图1A中的主机101,或者图1B中的主机101和主机105),只访问VTEP112的接口112下的主机(如图1A或者图1B中的主机102)。而且,VTEP112的接口112下的主机只访问VTEP111的接口111下的主机。
在一个例子中,为了实现报文的传输,则可以为第一设备的第一接口配置特定标记,并可以为第二设备的第二接口配置相同的特定标记。例如,当接口111下的主机与接口112下的主机之间有报文传输需求时,则可以在VTEP111配置有特定标记A与接口111的对应关系,并可以在VTEP112配置有特定标记A与接口112的对应关系。又例如,当接口113下的主机与接口114下的主机之间有报文传输需求时,则可以在VTEP111配置有特定标记B与接口114的对应关系,并可以在VTEP113配置有特定标记B与接口113的对应关系。
为了实现上述过程,VXLAN中还可以包括控制器,如SDN(Software Defined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等,且控制器可以与每个VTEP设备分别连接。在图1A中,并未视出控制器,也未视出控制器与VTEP设备的连接关系。
基于此,控制器获知第一设备的第一接口与第二设备的第二接口具有报文传输需求时,就可以为该第一接口和该第二接口设置一个特定标记。然后,控制器可以向第一设备发送配置命令,该配置命令携带有该特定标记与该第一接口的对应关系,而第一设备在接收到该配置命令后,就可以建立该特定标记与该第一接口的对应关系。此外,控制器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配置命令,该配置命令携带有该特定标记与该第二接口的对应关系,而第二设备在接收到该配置命令后,就可以建立该特定标记与该第二接口的对应关系。
例如,当接口111下的主机与接口112下的主机之间有报文传输需求时,控制器为接口111和接口112设置特定标记A。然后,控制器向VTEP111发送配置命令,该配置命令携带有特定标记A与接口111的对应关系,VTEP111在接收到该配置命令后,建立特定标记A与接口111的对应关系。控制器向VTEP112发送配置命令,该配置命令携带有特定标记A与接口112的对应关系,VTEP112在接收到该配置命令后,建立特定标记A与接口112的对应关系。
又例如,当接口113下的主机与接口114下的主机之间有报文传输需求时,控制器为接口113和接口114设置特定标记A。然后,控制器向VTEP111发送配置命令,该配置命令携带有特定标记B与接口114的对应关系,VTEP111在接收到该配置命令后,建立特定标记B与接口114的对应关系。控制器向VTEP113发送配置命令,该配置命令携带有特定标记B与接口113的对应关系,VTEP113在接收到该配置命令后,建立特定标记B与接口113的对应关系。
在上述过程中,详细介绍了控制器为接口配置特定标记的过程,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实现报文传输,并不局限于为接口配置特定标记,如控制器可以为特定属性配置特定标记,只要通过这个特定属性能够找到唯一的接口即可。其中,特定属性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用户信息、聚合成员信息、数据中心信息等。
例如,控制器为特定属性A配置特定标记A,在VTEP111上具有特定属性A与接口111的对应关系,在VTEP112上具有特定属性A与接口112的对应关系,这样,也可以将特定标记A与接口111、接口112进行关联。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控制器配置特定标记的过程不做限制,上述控制器为接口配置特定标记的过程,只是本申请的一个示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例子中,由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传输报文时,是通过VXLAN隧道传输,因此,为了能够使用特定标记实现报文传输,还可以建立特定标记与VXLAN隧道的对应关系。而且,可以由第一设备主动发送协商请求报文,以在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建立特定标记与VXLAN隧道的对应关系;还可以由第二设备主动发送协商请求报文,以在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建立特定标记与VXLAN隧道的对应关系。为了方便描述,后续以第一设备主动发送协商请求报文为例。
在一个例子中,针对“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建立特定标记与VXLAN隧道的对应关系”的过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式:第一设备可以通过本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VXLAN隧道,向第二设备发送协商请求报文,该协商请求报文可以携带特定标记。第二设备在通过VXLAN隧道接收到该协商请求报文之后,先查询本地是否配置有与该特定标记对应的第二接口;如果否,则可以结束流程;如果是,则第二设备可以建立该特定标记与该VXLAN隧道的对应关系,并通过该VXLAN隧道向第一设备发送协商成功报文,且该协商成功报文可以携带该特定标记。进一步的,第一设备在通过该VXLAN隧道接收到该协商成功报文之后,则可以建立该特定标记与该VXLAN隧道的对应关系。
例如,VTEP111可以通过每个VXLAN隧道发送携带特定标记A的协商请求报文,例如,通过VXLAN隧道1向VTEP112发送携带特定标记A的协商请求报文,通过VXLAN隧道2向VTEP113发送携带特定标记A的协商请求报文。VTEP113在接收到该协商请求报文之后,由于本地没有配置与特定标记A对应的第二接口,因此,结束流程。VTEP112在通过VXLAN隧道1接收到该协商请求报文之后,由于本地配置有与该特定标记A对应的接口112,因此,建立特定标记A与VXLAN隧道1的对应关系,并通过VXLAN隧道1向VTEP111发送携带特定标记A的协商成功报文。VTEP111在通过VXLAN隧道1接收到该协商成功报文之后,则可以建立特定标记A与VXLAN隧道1的对应关系。
与上述方式类似的,VTEP111可以建立特定标记B与VXLAN隧道2的对应关系,且VTEP113可以建立特定标记B与VXLAN隧道2的对应关系。
其中,协商请求报文和协商成功报文的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如协商请求报文和协商成功报文可以是基于MP-BGP(MultiProtocol-Border Gateway Protocol,多协议-边界网关协议)的报文,对此报文类型不做限制。
在一个例子中,上述特定标记可以是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标识,也可以是VLAN标识与VXLAN标识的对应关系,还可以是其它内容,如特定标记A、特定标记B等,对此特定标记的类型不做限制。
在上述应用场景下,参见图2所示,为该报文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步骤201,第一设备在通过第一接口接收到报文后,确定与该报文对应的特定标记。
其中,由于第一设备已经建立有特定标记与第一接口的对应关系,因此,第一设备通过接收到报文的第一接口查询所述对应关系,就可以得到第一接口对应的特定标记,并将第一接口对应的特定标记确定为该报文对应的特定标记。当然,第一设备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确定与该报文对应的特定标记,例如,第一设备直接从该报文中解析出特定标记(如VLAN标识等),对此不做限制。
例如,VTEP111在通过接口111接收到主机101发送的报文之后,可以通过接口111查询上述对应关系,从而可以得到与接口111对应的特定标记A。又例如,VTEP111在通过接口114接收到主机104发送的报文之后,可以通过接口114查询上述对应关系,从而可以得到与接口114对应的特定标记B。
步骤202,第一设备确定与该特定标记对应的VXLAN隧道。其中,由于第一设备已经建立有特定标记与VXLAN隧道的对应关系,因此,通过该特定标记查询该对应关系,就可以确定出与该特定标记对应的VXLAN隧道。
例如,由于VTEP111已经建立特定标记A与VXLAN隧道1的对应关系、特定标记B与VXLAN隧道2的对应关系,因此,若步骤201中得到的是特定标记A,就可以确定出与该特定标记A对应的VXLAN隧道1,若步骤201中得到的是特定标记B,就可以确定出与该特定标记B对应的VXLAN隧道2。
步骤203,第一设备通过VXLAN隧道将携带特定标记的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如VTEP111通过VXLAN隧道1将携带特定标记A的报文发送给VTEP112,VTEP111通过VXLAN隧道2将携带特定标记B的报文发送给VTEP113。
步骤204,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通过该VXLAN隧道发送的该报文。
步骤205,第二设备从该报文中解析出特定标记,并确定该特定标记对应的第二接口。
其中,由于第二设备已经建立有特定标记与第二接口的对应关系,因此,第二设备通过该报文携带的特定标记查询该对应关系,就可以确定与该特定标记对应的第二接口。当然,第二设备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确定与该特定标记对应的第二接口,对此不做限制。
例如,VTEP112通过VXLAN隧道1接收到携带特定标记A的报文后,从该报文中解析出特定标记A。由于VTEP112已经建立有特定标记A与接口112的对应关系,因此,确定该特定标记A对应的第二接口是接口112。
又例如,VTEP113通过VXLAN隧道2接收到携带特定标记B的报文后,从该报文中解析出特定标记B。由于VTEP113已经建立有特定标记B与接口113的对应关系,因此,确定该特定标记B对应的第二接口是接口113。
步骤206,第二设备通过该第二接口发送该报文。
例如,VTEP112通过接口112将报文发送给主机102,至此,成功将主机101的报文发送给主机102,在此过程中,是通过特定标记A完成报文传输。
又例如,VTEP113通过接口113将报文发送给主机103,至此,成功将主机104的报文发送给主机103,在此过程中,是通过特定标记B完成报文传输。
在上述过程中,详细介绍了第一主机向第二主机发送报文的流程,而针对第二主机向第一主机发送报文的流程,与上述过程类似,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针对第一设备通过VXLAN隧道向第二设备发送报文的过程,第一设备可以为报文封装该VXLAN隧道对应的VXLAN头、UDP头和IP头,并将封装后的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而第二设备在接收到报文后,先对报文进行VXLAN解封装,并对解封装后的报文进行处理,对此封装过程、解封装过程不做限制。
针对第二设备通过VXLAN隧道向第一设备发送报文的过程,第二设备可以为报文封装该VXLAN隧道对应的VXLAN头、UDP头和IP头,并将封装后的报文发送给第一设备,而第一设备在接收到报文后,先对报文进行VXLAN解封装,并对解封装后的报文进行处理,对此封装过程、解封装过程不做限制。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特定标记实现报文传输,而不再依赖于MAC地址的学习和转发,从而大大减少设备的查表转发压力,降低报文传输错误的可能,避免MAC转发表的存储空间被占满、不同主机的MAC地址冲突等情况导致的报文传输异常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若VTEP设备与主机不是直接连接,而是通过接入层交换机与主机连接,则将VTEP设备与接入层交换机连接的接口,确定为VTEP设备与主机连接的接口。参见图3A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VTEP112通过接口112与接入层交换机连接,且接入层交换机与主机102连接。
在此应用场景下,对于数据传输过程,与图2所示流程相同,只是VTEP112通过接口112将报文发送给接入层交换机后,接入层交换机不再基于特定标记A传输报文,而是基于报文的目的MAC地址传输报文,对此传输过程不再赘述。
在上述应用场景下,是以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是VTEP设备为例的,但是,本申请的应用场景并不局限于VTEP设备,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还可以是其它类型的设备,对此应用场景不做限制。例如,如图3B所示,当接口A下的主机具有与接口B下的主机的通信需求时,则第一设备还可以是汇聚层交换机,而第二设备可以是数据中心接入交换机,且第一接口是接口A,第二接口是接口B,在此应用场景下,同样可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处理。
具体的,可以在汇聚层交换机与数据中心接入交换机之间建立VXLAN隧道,且汇聚层交换机会建立特定标记与该VXLAN隧道的对应关系,并建立特定标记与接口A的对应关系,此外,数据中心接入交换机也会建立该特定标记与该VXLAN隧道的对应关系,并建立该特定标记与接口B的对应关系。
基于此,汇聚层交换机在通过接口A接收到报文之后,可以查询到该特定标记,并通过该特定标记对应的VXLAN隧道将报文发送给数据中心接入交换机。然后,数据中心接入交换机在接收到报文后,可以通过该报文携带的特定标记对应的接口B发送报文,其处理流程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上述方式是基于特定标记将报文发送给数据中心接入交换机,而不是基于MAC地址将报文发送给数据中心接入交换机。因此,不再依赖于MAC地址的学习和转发,就可以将报文发送给数据中心接入交换机,从而大大减少汇聚层交换机的查表转发压力,降低报文传输错误的可能,避免MAC转发表的存储空间被占满、不同主机的MAC地址冲突等情况导致的报文传输异常问题。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报文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一设备,参见图4所示,为所述装置的结构图,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401,用于在通过第一接口接收到报文后,确定与所述报文对应的特定标记;确定与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可扩展虚拟局域网络VXLAN隧道;其中,所述VXLAN隧道是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VXLAN隧道;
发送模块402,用于通过所述VXLAN隧道将携带所述特定标记的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确定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第二接口,并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发送报文。
所述发送模块402,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VXLAN隧道,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协商请求报文,所述协商请求报文携带所述特定标记;
所述装置还包括(在图中未体现):建立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返回的协商成功报文时,则建立所述特定标记与所述VXLAN隧道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协商成功报文是所述第二设备在查询出本地配置有与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第二接口时发送的。
所述装置还包括(在图中未体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器发送的配置命令,所述配置命令携带有所述特定标记与所述第一接口的对应关系;
所述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特定标记与所述第一接口的对应关系;
所述确定模块401,具体用于在确定与所述报文对应的特定标记的过程中,通过接收到报文的第一接口查询所述对应关系,得到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的特定标记,并将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的特定标记确定为所述报文对应的特定标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从硬件层面而言,其硬件架构示意图具体可以参见图5,该硬件结构可以包括: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其中:
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指令代码。
处理器:与机器可读存储介质通信,读取和执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所述指令代码,实现本公开上述示例公开的报文传输操作。
这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电子、磁性、光学或其它物理存储装置,可以包含或存储信息,如可执行指令、数据,等等。例如,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AM(Ra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易失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闪存、存储驱动器(如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任何类型的存储盘(如光盘、dvd等),或者类似的存储介质,或者它们的组合。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报文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二设备,参见图6所示,为所述装置的结构图,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第一设备通过可扩展虚拟局域网络VXLAN隧道发送的携带特定标记的报文;所述报文是第一设备通过第一接口接收到报文,确定与所述报文对应的特定标记,通过与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VXLAN隧道发送的;确定模块602,用于从所述报文中解析出所述特定标记,并确定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第二接口;发送模块603,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发送所述报文。
所述接收模块60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VXLAN隧道发送的协商请求报文,其中,所述协商请求报文携带特定标记;
所述装置还包括(在图中未体现):建立模块,用于查询本地是否配置有与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第二接口;如果是,建立所述特定标记与所述VXLAN隧道的对应关系;所述发送模块603,还用于通过所述VXLAN隧道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协商成功报文,以使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协商成功报文建立所述特定标记与所述VXLAN隧道的对应关系。
所述接收模块601,还用于接收控制器发送的配置命令,所述配置命令携带有所述特定标记与所述第二接口的对应关系;
所述建立模块,还用于建立所述特定标记与所述第二接口的对应关系;
所述确定模块602,具体用于在确定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第二接口的过程中,通过所述报文携带的特定标记查询所述对应关系,得到与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第二接口。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设备,从硬件层面而言,其硬件架构示意图具体可以参见图7,该硬件结构可以包括: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其中:
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指令代码。
处理器:与机器可读存储介质通信,读取和执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所述指令代码,实现本公开上述示例公开的报文传输操作。
这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电子、磁性、光学或其它物理存储装置,可以包含或存储信息,如可执行指令、数据,等等。例如,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AM(Ra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易失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闪存、存储驱动器(如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任何类型的存储盘(如光盘、dvd等),或者类似的存储介质,或者它们的组合。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若干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执行时进行如下处理:
在通过第一接口接收到报文后,确定与所述报文对应的特定标记;
确定与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可扩展虚拟局域网络VXLAN隧道;其中,所述VXLAN隧道是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VXLAN隧道;
通过所述VXLAN隧道将携带所述特定标记的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确定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第二接口,并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发送报文。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第二设备,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若干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执行时进行如下处理:
接收第一设备通过可扩展虚拟局域网络VXLAN隧道发送的携带特定标记的报文;其中,所述报文是第一设备通过第一接口接收到报文,确定与所述报文对应的特定标记,并通过与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VXLAN隧道发送的;
从所述报文中解析出所述特定标记,并确定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第二接口;
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发送所述报文。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意几种设备的组合。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公开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公开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公开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公开是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而且,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以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者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者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者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公开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接口与第二设备的第二接口具有报文传输需求时,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设置有相同的特定标记,所述方法包括:
在通过第一接口接收到报文后,确定与所述报文对应的特定标记;其中,所述报文对应的特定标记是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的特定标记;
确定与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可扩展虚拟局域网络VXLAN隧道;其中,所述VXLAN隧道是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VXLAN隧道;
通过所述VXLAN隧道将携带所述特定标记的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确定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第二接口,并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发送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与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VXLAN隧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VXLAN隧道,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协商请求报文,且所述协商请求报文携带所述特定标记;
若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返回的协商成功报文,则建立所述特定标记与所述VXLAN隧道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协商成功报文是所述第二设备在查询出本地配置有与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第二接口时发送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控制器发送的配置命令,所述配置命令携带有所述特定标记与所述第一接口的对应关系,并建立所述特定标记与所述第一接口的对应关系;
所述确定与所述报文对应的特定标记的过程,具体包括:
通过接收到报文的第一接口查询所述对应关系,得到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的特定标记,并将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的特定标记确定为所述报文对应的特定标记。
4.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设备,在第一设备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接口具有报文传输需求时,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设置有相同的特定标记,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设备通过可扩展虚拟局域网络VXLAN隧道发送的携带特定标记的报文;其中,所述报文是第一设备通过第一接口接收到报文,确定与所述报文对应的特定标记,并通过与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VXLAN隧道发送的;其中,所述报文对应的特定标记是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的特定标记;
从所述报文中解析出所述特定标记,并确定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第二接口;
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发送所述报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通过VXLAN隧道发送的协商请求报文,所述协商请求报文携带特定标记,并查询本地是否配置有与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第二接口;
如果是,则建立所述特定标记与所述VXLAN隧道的对应关系,并通过所述VXLAN隧道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协商成功报文,以使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协商成功报文建立所述特定标记与所述VXLAN隧道的对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控制器发送的配置命令,所述配置命令携带有所述特定标记与所述第二接口的对应关系,并建立所述特定标记与所述第二接口的对应关系;
所述确定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第二接口的过程,具体包括:通过所述报文携带的特定标记查询所述对应关系,得到与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第二接口。
7.一种报文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接口与第二设备的第二接口具有报文传输需求时,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设置有相同的特定标记,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通过第一接口接收到报文后,确定与所述报文对应的特定标记;确定与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可扩展虚拟局域网络VXLAN隧道;其中,所述VXLAN隧道是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VXLAN隧道;其中,所述报文对应的特定标记是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的特定标记;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VXLAN隧道将携带所述特定标记的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确定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第二接口,并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发送报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VXLAN隧道,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协商请求报文,且所述协商请求报文携带所述特定标记;
所述装置还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返回的协商成功报文时,则建立所述特定标记与所述VXLAN隧道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协商成功报文是所述第二设备在查询出本地配置有与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第二接口时发送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器发送的配置命令,所述配置命令携带有所述特定标记与所述第一接口的对应关系;
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特定标记与所述第一接口的对应关系;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确定与所述报文对应的特定标记的过程中,通过接收到报文的第一接口查询所述对应关系,得到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的特定标记,并将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的特定标记确定为所述报文对应的特定标记。
10.一种报文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设备,在第一设备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接口具有报文传输需求时,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设置有相同的特定标记,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设备通过可扩展虚拟局域网络VXLAN隧道发送的携带特定标记的报文;所述报文是第一设备通过第一接口接收到报文,确定与所述报文对应的特定标记,通过与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VXLAN隧道发送的;其中,所述报文对应的特定标记是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的特定标记;
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报文中解析出所述特定标记,并确定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第二接口;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发送所述报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VXLAN隧道发送的协商请求报文,其中,所述协商请求报文携带特定标记;
所述装置还包括:建立模块,用于查询本地是否配置有与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第二接口;如果是,建立所述特定标记与所述VXLAN隧道的对应关系;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VXLAN隧道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协商成功报文,以使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协商成功报文建立所述特定标记与所述VXLAN隧道的对应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控制器发送的配置命令,所述配置命令携带有所述特定标记与所述第二接口的对应关系;
建立模块,还用于建立所述特定标记与所述第二接口的对应关系;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确定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第二接口的过程中,通过所述报文携带的特定标记查询所述对应关系,得到与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第二接口。
13.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接口与第二设备的第二接口具有报文传输需求时,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设置有相同的特定标记,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若干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执行时进行如下处理:
在通过第一接口接收到报文后,确定与所述报文对应的特定标记;其中,所述报文对应的特定标记是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的特定标记;
确定与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可扩展虚拟局域网络VXLAN隧道;其中,所述VXLAN隧道是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VXLAN隧道;
通过所述VXLAN隧道将携带所述特定标记的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确定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第二接口,并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发送报文。
14.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设备,在第一设备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接口具有报文传输需求时,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设置有相同的特定标记,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若干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执行时进行如下处理:
接收第一设备通过可扩展虚拟局域网络VXLAN隧道发送的携带特定标记的报文;其中,所述报文是第一设备通过第一接口接收到报文,确定与所述报文对应的特定标记,并通过与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VXLAN隧道发送的;其中,所述报文对应的特定标记是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的特定标记;
从所述报文中解析出所述特定标记,并确定所述特定标记对应的第二接口;
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发送所述报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497932.5A CN107547395B (zh) | 2017-06-27 | 2017-06-27 |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497932.5A CN107547395B (zh) | 2017-06-27 | 2017-06-27 |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47395A CN107547395A (zh) | 2018-01-05 |
CN107547395B true CN107547395B (zh) | 2020-12-04 |
Family
ID=60970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497932.5A Active CN107547395B (zh) | 2017-06-27 | 2017-06-27 |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547395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57160A (zh) * | 2014-05-12 | 2014-07-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发送报文的方法及设备 |
CN104104747A (zh) * | 2014-07-28 | 2014-10-15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
WO2016050158A1 (en) * | 2014-09-29 | 2016-04-07 |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 Learning a mac address in vxlan |
CN106209557A (zh) * | 2016-06-30 | 2016-12-07 |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
CN106254256A (zh) * | 2015-06-04 | 2016-12-21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三层vxlan网关的数据报文转发方法和设备 |
CN106330719A (zh) * | 2016-10-26 | 2017-01-11 |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vxlan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
CN106878181A (zh) * | 2016-12-29 | 2017-06-20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
-
2017
- 2017-06-27 CN CN201710497932.5A patent/CN10754739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57160A (zh) * | 2014-05-12 | 2014-07-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发送报文的方法及设备 |
CN104104747A (zh) * | 2014-07-28 | 2014-10-15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
WO2016050158A1 (en) * | 2014-09-29 | 2016-04-07 |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 Learning a mac address in vxlan |
CN106254256A (zh) * | 2015-06-04 | 2016-12-21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三层vxlan网关的数据报文转发方法和设备 |
CN106209557A (zh) * | 2016-06-30 | 2016-12-07 |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
CN106330719A (zh) * | 2016-10-26 | 2017-01-11 |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vxlan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
CN106878181A (zh) * | 2016-12-29 | 2017-06-20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47395A (zh) | 2018-01-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70691B (zh) | Docker容器的跨主机通信方法和系统 | |
CN108259299B (zh) | 一种转发表项生成方法、装置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733670B (zh) | 一种转发策略配置方法和装置 | |
EP3605972B1 (en) |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edge device, and machine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CN106878199B (zh) | 一种接入信息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 |
EP3148149A1 (en) | Service flow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 |
EP3451592B1 (en) | Packet transmission between vxlan domains | |
CN108718278B (zh) |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 |
CN109361606B (zh) | 一种报文处理系统及网络设备 | |
CN107579900B (zh) | 从vlan网络接入vxlan网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0430076B (zh) | 一种路由管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8600109B (zh) |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 |
CN109412926B (zh) | 一种隧道建立方法和装置 | |
CN107547391B (zh) |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 |
CN108965092B (zh) | 一种数据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 |
EP3091713A1 (en) | Method, switch, and controller for implementing arp | |
CN101764751A (zh) | 无线用户终端跨vlan漫游报文转发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
CN106921578B (zh) | 一种转发表项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 |
CN109412949B (zh) | 一种数据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 |
CN107968749B (zh) | 实现QinQ路由终结的方法、交换芯片及交换机 | |
CN111010329A (zh) |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 |
EP3435691B1 (en) |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wireless machine, communication control system,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 |
CN108259295B (zh) | Mac地址同步方法及装置 | |
CN108718276A (zh) |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 |
CN102946350B (zh) | 一种基于优先级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