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7534211A - 小型天线结构 - Google Patents

小型天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34211A
CN107534211A CN201680014270.5A CN201680014270A CN107534211A CN 107534211 A CN107534211 A CN 107534211A CN 201680014270 A CN201680014270 A CN 201680014270A CN 107534211 A CN107534211 A CN 1075342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antenna
feeder cable
substrate
electrically coup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427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亚尼夫·利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ltronic Nix US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ltronic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ltronic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altronic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534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42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01Q1/521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10Resona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78Combination of fed elements with parasitic elements
    • H01Q5/392Combination of fed elements with parasitic elements the parasitic elements having dual-band or multi-band characteristic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40Imbricated or interleaved structures; Combined or electromagnetically coupled arrangements, e.g. comprising two or more non-connected fed radiat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50Feeding or matching arrangements for broad-band or multi-band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30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30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 H01Q9/40Element having extended radiating surf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30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 H01Q9/42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with folded element, the folded parts being spaced apart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线装置,所述天线装置包括但不限于:一第一馈送电缆,具有一导电芯及一导电屏蔽;一基板;一单极天线,安装在所述基板,所述单极天线电耦合至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芯,并配置用以在被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导电芯馈送一信号时,于一第一频带内进行发射;及一导电耦合组件,电耦合至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导电屏蔽。所述导电耦合组件包含:一第一导电组件,配置用以在所述单极天线被由第一馈送电缆的导电芯馈送信号时,于一第二频带内进行发射;一第二导电组件,配置用以在所述单极天线被由第一馈送电缆的导电芯馈送信号时,于一第三频带内进行发射。

Description

小型天线结构
交互引用相关申请文件
本申请主张2015年1月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100,674号的权益,其内容以参考文献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天线,特别是关于小型宽带多频天线。
背景技术
调制解调器装置,如车辆、蜂窝式手机,商业或工业设备等经常利用多个天线进行接收,及/或在多个频率范围上广播无线电信号。然而,当多个天线紧密地安装时,天线可能彼此干扰,降低了两个天线的性能。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天线的整体尺寸。
发明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例如提供一天线装置。所述天线装置可包含但不限于一第一馈送电缆、一基板、一单极天线及一导电耦合组件,所述第一馈送电缆包含但不限于一导电芯及一导电屏蔽,其中所述基板不具有对多个低蜂窝带的一足够平衡;所述单极天线安装在所述基板,所述单极天线电耦合至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芯,所述单极天线配置用以在被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芯馈送一信号时,于一第一频带内进行发射;所述导电耦合组件电耦合至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屏蔽,所述导电耦合组件包含但不限于一第一导电组件及一第二导电组件,所述第一导电组件配置用以在所述单极天线被由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芯馈送所述信号时,于一第二频带内进行发射;所述第二导电组件配置用以在所述单极天线被由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芯馈送所述信号时,于一第三频带内进行发射。
在另一实施例中,例如提供一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含但不限于一控制器、一第一馈送电缆、一第二馈送电缆、一基板、一全球定位系统天线、一单极天线及一导电耦合组件;所述控制器控制一无线电单元;所述第一馈送电缆包含:一导电芯,耦合至由所述控制器控制的所述无线电单元;及一导电屏蔽;所述第二馈送电缆包含:一导电芯,耦合至由所述控制器控制的所述无线电单元;及一导电屏蔽;所述基板不具有对多个低蜂窝带的一足够平衡;所述全球定位系统天线安装至所述基板,所述全球定位系统天线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馈送电缆;所述单极天线安装至所述基板,所述单极天线电耦合至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芯,所述单极天线配置用以在被通过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芯从所述控制器馈送一信号时,于一第一频带内进行发射;所述导电耦合组件电耦合至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屏蔽,所述导电耦合组件包含一第一导电组件及一第二导电组件,所述第一导电组件配置用以在所述单极天线被通过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芯从所述控制器馈送所述信号时,于一第二频带内进行发射;所述第二导电组件配置用以在所述单极天线被通过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芯从所述控制器馈送所述信号时,于一第三频带内进行发射。
在又一实施例中,例如提供一天线装置。所述天线装置包含但不限于一第一馈送电缆、一基板、一单极天线及一导电耦合组件;所述第一馈送电缆包含一导电芯及一导电屏蔽;所述基板不具有对多个低蜂窝带的一足够平衡;所述单极天线安装在所述基板,所述单极天线电耦合至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芯,所述单极天线配置用以在被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芯馈送一信号时,于一第一频带内进行发射;所述导电耦合组件电耦合至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屏蔽,所述导电耦合组件包含一第一导电组件及一第二导电组件,所述第一导电组件配置用以在所述单极天线被由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芯馈送所述信号时,于一第二频带内进行发射,所述第一导电组件包含:至少一导电线性段,电耦合至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屏蔽;及一导电尖端,电耦合至所述至少一导电线性段;所述第二导电组件配置用以在所述单极天线被由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芯馈送所述信号时,于一第三频带内进行发射,所述第二导电组件还包含:一导电线性段,电耦合至所述第一导电组件的所述导电尖端;一导电端,电耦合至所述第二导电组件的所述导电线性段。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详细描述,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的组件,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天线装置的一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说明一示例性的天线装置的一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详细描述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不限制本发明或本发明的应用及用途。如本文所使用的,“示例性”一用语是指“当作示例、实例或说明”。因此,本文中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还优选或有利。本文所描述的所有实施例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制造或使用本发明而提供的示例性实施例,而不是限制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此外,没有意图受到上述技术领域中提出的任何明示或暗示的理论的约束、背景、简要概述或以下详细描述的细节。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天线装置的一框图。所述天线装置100可以使用在,例如当作用于确定一交通工具(汽车、直升机、飞机、航天器、船舶等)定位的一定位装置,一个人或任何其他可移动物体附带或以其他方式携带所述天线装置100。
所述天线装置100包括一全球定位系统(GPS)天线110及一蜂窝式天线120。所述GPS天线110被配置为接收来自多个卫星的多个信号。一处理器,例如控制器140,可以处理接收来自多个卫星的信号,以确定所述天线装置100的一定位。所述蜂窝式天线120被配置与一个或多个蜂窝式天线装置,例如蜂窝式塔台,进行通信。一处理器,例如控制器140,可以处理接收来自所述蜂窝式天线120的信号,以使用例如小区识别、三角测量及前向链路定时方法之类的技术,来确定所述天线设备100的定位。所述控制器140还可以利用所述蜂窝式天线120来回报GPS确定的定位或所述蜂窝来确定所述天线装置100的定位。所述天线装置100的一优点是通过同时使用所述GPS天线110及蜂窝式天线120,所述天线装置100可以提供更一致的位置,因为当GPS天线110不能定位时,所述蜂窝式天线120能够提供定位数据,而且,当所述蜂窝式天线120不能定位时,所述GPS天线110能够提供定位数据。
然而,如上所述,例如,当所述GPS天线110及所述蜂窝式天线120之类的多个天线被紧密地封装在一起时,所述GPS天线110可能引起不利于影响所述蜂窝式天线120的干扰,并且所述蜂窝式天线120也可能引起不利于影响所述GPS天线110的干扰。在如图1及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进一步讨论如下,所述GPS天线110及蜂窝式天线可以分开约1.15毫米(mm)。因此,下面进一步详细讨论的,所述蜂窝式天线120被布置为补偿所述GPS天线110而存在。
所述GPS天线110及所述蜂窝式天线120布置在所述基板130上。所述基板130可以是,例如印刷电路板(PCB)或任何其它的非导电材料。所述GPS天线110及蜂窝式天线120可以用各种方式安装在所述基板130上。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所述蜂窝状天线120可以用化学或电沉积在所述基板130上,印刷在所述基板130上,由金属板形成并胶合或焊接至所述基板130上。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所述GPS天线110可以被执行并胶合或焊接至所述基板130上。
以下讨论的所述蜂窝式天线120的布置的一优点,就是所述蜂窝式天线120不需要一过大的平衡(或称为接地平面)来操作。因此,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基板130不具有对所有低蜂窝带频率的一平衡。然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例如:所述天线装置100可以包括一小平衡作为所述GPS天线110的一部分,或者在所述GPS天线110下方的所述基板130上。所述GPS天线110的小平衡使所述GPS天线110有效地操作,但不提供所述蜂窝式天线120的谐振条件。
尽管如图1所示的所述基板130为矩形,所述基板130也可以具有各种形状。如以下进一步详细讨论的,所述基板130的形状可能影响所述蜂窝式天线120的一个或多个组件的形状。如上所述,所述天线装置100还可以包括一控制器140。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所述控制器140可包括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控制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任何其它逻辑器件或其组合的处理器。所述控制器140可以从所述GPS天线110及蜂窝式天线120接收一个或多个信号,例如,确定所述天线装置100的定位,并且可以向所述蜂窝式天线120发送信号以回报定位。如以下进一步详细讨论的,所述控制器140可以产生信号,致使所述蜂窝式天线的一个或多个组件在频带内进行发射。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所述控制器140可以利用射频(RF)信号源及调制器来产生可以是所述控制器14一部分的信号,或者与所述控制器140分离的多个单元。
所述射频(RF)信号源与由所述控制器140、所述GPS天线110及所述蜂窝式天线120控制的调制器之间的信号,可以通过所述馈送电缆150、160传输。每个馈送电缆150、160可以分别包括一导电芯152、162以及一导电屏蔽154、164。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所述馈送电缆150、160可以是同轴电缆。然而,可以使用提供适当阻抗并且包括所述导电芯及所述导电屏蔽的任何电缆。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说明一示例性的天线装置100的一视图。如图2所示的所述基板130是大致圆形的形状。然而,如上所述,所述基板130可以形成为具有各种形状。如图2所示,所述蜂窝式天线120包括一单极200。所述单极200耦合至所述馈送电缆160的导电芯162。所述单极200可以用化学或电沉积在所述基板130上,印刷在所述基板130上,或以其它方式利用上述方法形成。当所述单极200从所述馈送电缆160接收例如高频带蜂窝频率信号的高频带信号时,所述单极200在由所述单极200的长度限定的频带内进行发射。换句话说,可以通过修改所述单极200的长度来选择所述单极200发射的频带。当所述单极200从所述馈送电缆160接收如蜂窝频率信号的低频信号时,所述单极200耦合至导电耦合组件230,如以下进一步详细讨论的。
如图2所示,显示所述单极200的形状,且包括一个线性段,其角度耦合至一基本上呈三角形段的一端,所述三角形段与另一个线性段呈角度地耦合在一起。所述示例性形状允许与导电耦合组件230适当连接,如以下进一步详细讨论的。然而,所述单极200可以被构成具有允许与所述导电耦合组件230适当连接的多种形状。
在一实施例中,例如所述单极200可以包括一导电延伸部202。所述导电延伸部202与一调谐组件210电容耦合。如图2所示的导电延伸部202在所述馈送电缆160的导电芯162连接至所述单极200的一馈送点204处沿着所述单极200基本上相反方向延伸。然而,只要所述调谐组件210的定位也被改变以保持它们之间的电容耦合,所述导电延伸部202可以从所述馈电点向任何方向延伸。如图2所示,所述单极200及所述单极200的导电延伸部202形成为单一导电组件。如上所述,所述单极的单极及所述导电延伸部202可以用化学或电沉积在所述基座130上、印刷在所述基座130上,或以其它方式利用上述方法形成。
所述调谐组件210耦合至所述馈送电缆160的屏蔽部164。所述调谐组件210及导电延伸部202之间的电容耦合允许所述调谐组件210改变所述单极200的谐振频率。换句话说,所述电容耦合改变天线的总阻抗,提供改进的匹配而允许更高的射频电流。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调谐组件210包括一复杂形状的上边缘。在一实施例中,例如:一电容器可以在凸起的位置焊接,以进一步改变谐振频率,并且改善天线输入及天线输出之间的匹配。良好匹配的天线具有相等的输入电阻及输出电阻,以及相等但相反的输入阻抗及输出阻抗。因此,通过由所述调谐组件及导电延伸部改变所述单极200的谐振频率,可以由改变输入电阻及输入阻抗中的一个或多个来改善天线的匹配。
所述蜂窝式天线120还包括一导电耦合组件230。所述导电耦合组件230可以用化学或电沉积在所述基板130上、印刷在所述基板130上(例如:通过3D打印系统),或以其它方式利用上述方法形成。所述导电耦合组件230,如调谐组件210,耦合至所述馈送电缆160的屏蔽部164。
所述导电耦合组件230包括一导电组件240,所述导电组件240具有一第一端,电性连接至所述馈送电缆160的屏蔽部164。如图2所示的导电组件240,包括电容耦合的导电线性段241-244及一导电尖端245。所述导电耦合组件230还包括导电组件250。所述导电组件250包括一导电线性段251及一导电端252。虽然描述的所述导电耦合组件230具有组件240-245及250-252,但是,所述导电耦合组件230可以由单一导电条形成,可以根据上述任何一种方法来沉积、印刷或以其它方式连接至所述基板130的单个导电条而形成。
所述导电组件240具有影响所述蜂窝式天线120的工作频率的总长度。所述导电组件240的总长度包括所述导电线性段241-244的每一个的导电长度以及所述导电尖端245的导电长度。在一实施例中,例如:所述导电组件240的总长度可以为90毫米(mm)。然而,所述导电组件240的长度可以根据所述蜂窝式天线120的一期望操作范围来进行调节,如以下进一步详细讨论的。所述导电组件240基于所述导电组件240的长度,并且针对所述GPS天线的存在而调整频带,如下所述。所述导电组件240可以围绕,例如:850MHz进行发射,然而可以通过调节所述导电组件240的组件长度来调节频率。
虽然在所述实施例中将所述导电组件240显示为具有四导电线性段241-244,其中每个导电线性段241-244以一角度彼此耦合,而且所述导电尖端245本身具有用于考虑所述基板130的圆形段,所述导电组件240的组件241-245可以具有取决于所述基板130形状及所述天线装置100整体期望尺寸的各种形状。例如:所述导电组件240可以是弯曲而不是具有线性段241-244。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例如:所述基板130是矩形的,所述线性段可以呈90度的角度来连接。
如上所述,所述导电组件250包括一导电线性段251及一导电端252。所述导电线性段251线性地形成,并且沿着所述导电线性段244耦合至所述导电尖端的导电尖端245底部而耦合至所述导电尖端245。如以下进一步详细讨论的,所述导电组件250被布置成当所述单极200从所述馈送电缆160接收到信号时在一频带内进行发射。所述导电组件250的频带是基于所述导电组件250的长度,并且对于所述GPS天线的存在进行调整,如下所述。所述导电组件250可以围绕,例如:900MHz进行发射,然而可以通过调节所述导电组件250的组件长度来调节频率。
因此,由于所述蜂窝式天线120包括以频带操作的所述单极200,在另一个频带中操作的所述导电组件240以及在另一个频带中操作的另一个导电组件250,所述蜂窝式天线120能够作为紧凑的宽带多频带天线的操作,所述天线能够在,例如:频率800-960兆赫(MHz)及1.7-2.2千兆赫(GHz)之间。然而,如上所述,所述蜂窝式天线120能够操作的频带可以通过调整所述蜂窝式天线120的一个或多个组件的长度来改变。
如图2所示,所述导电耦合组件230布置成与所述单极200相邻。更具体地,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端252及所述单极200彼此靠近配置以形成一间隙260。在一实施例中,例如:所述间隙260的长度可以为15毫米。类似地,所述导电组件240的所述单极200及所述导电线性段242、243彼此靠近地布置以形成一间隙270。在一实施例中,例如:所述间隙270的长度可以是14毫米。所述单极200及所述导电耦合组件230的组件布置也形成一狭槽280。在一实施例中,例如:当所述单极200从所述馈送电缆160接收信号,并且可以在所述蜂窝式天线120的高频带的低边缘内操作时,所述狭槽280也可以进行发射。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狭槽的长度约为30毫米。然而,所述狭槽280的长度可以根据所述狭槽280的期望操作频率而改变。
在操作中,当所述单极200从所述馈送点204处的所述馈送电缆160的导电芯162馈送信号时,如上所述,所述单极200在频带内进行发射。由于所述单极200及所述导电耦合组件230与所述间隙260、270的配置,如上所述,当所述单极200从所述馈送电缆160接收到信号时,所述单极200通过所述间隙260、270电感及电容耦合至所述导电耦合组件230。电感及电容耦合使得所述导电组件240基于所述导电组件240的长度在频带内进行发射,如上所述,当所述单极200基于所述狭槽的长度接收来自馈送电缆160的信号时,所述狭槽280也可以进行发射。
如上所述,所述GPS天线110紧密接近可能不利地影响所述蜂窝式天线120的性能。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例如:所述GPS天线110与所述蜂窝式天线120之间的距离可以只有1.15毫米(mm)。所述GPS天线110的接近使得所述导电组件240及导电组件250上的负载增加其导电长度。因此,所述导电组件240及导电组件250的长度被补偿,用以通过将它们的长度减小约5毫米来校正所述GPS天线110的影响。
如图2所示的二极天线120的优点在于,所述单极200及导电耦合组件230能够在覆盖多个蜂窝式标准的频率范围的宽带上进行发射,例如:GSM850/1900及GSM 900/1800。这允许相同的天线装置100在多个国家及大陆运行,进而提高所述天线装置100的可靠性。例如:当所述天线装置100被实施为跟踪装置时,如图2所示,即使所述天线装置100被跨越边界或海洋运输,所述蜂窝式天线120也允许所述天线设备110回报定位。
本文所讨论的所述蜂窝式天线120的布置的另一个优点,是所述基板130不需要所述蜂窝式天线120的全尺寸接地平面。有效的天线是谐振的,或换句话说,当天线具有低电抗时,天线是有效的。通常大多数现有的四分之一波长的天线组件在安装在接地平面上时最有效地共振。然而,如图1及图2中所示的所述蜂窝式天线120。在这些实施例中,没有垂直于单极200及导电耦合组件230的大接地平面。如上所述,虽然所述天线装置100包括用于所述GPS天线110的小接地平面,用于所述GPS天线110的接地平面(即导电层)对于低的小型频带来说不是足够的平衡点,因为它甚至没有电性连接至所述蜂窝式天线120或至馈送电缆160的屏蔽。此外,虽然所述馈送电缆150、160的长屏蔽之间可能存在一些松耦合,用于所述GPS天线100的接地平面不能有效地为所述蜂窝式天线120提供接地,由于所述GPS天线110的接地面的尺寸与低频带中的蜂窝式天线的波长相比非常小,因此所述GPS天线110的接地面远离谐振状态,并且所述GPS天线110的接地面的阻抗具有大的无功分量。因此,所述蜂窝式天线120的电流将受到限制,并且将可能是仅在低蜂窝频带中的蜂窝式天线120进行弱发射。
如上所述,所述馈送电缆160的所述导电屏蔽164布置成有效的平衡。所述蜂窝式天线120的结构是有利的,因为为了谐振,典型蜂窝式天线的长度需要为1/2波长。然而,如图1及图2中所示的蜂窝式天线120只需要1/4波长,换句话说,通过使用所述馈送电缆160作为平衡而不是大接地平面,与常规的组件相比,所述基板130及整个天线装置100的尺寸可以减少将近50%。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例如:所述基板的直径约为5厘米。
如图2所示的蜂窝式天线结构120的另一个优点,是所述馈送电缆160的导电屏蔽162可以通过耦合至所述导电组件230的单极200使其在低蜂窝频带中进行发射。
如上所述,所述GPS天线110的馈送电缆150的导电屏蔽154直接连接至GPS接地平面,所述GPS接地平面被集成至GPS芯片中,或位于所述GPS天线110下方的基板130上。如上所述,所述GPS天线110的馈送电缆150的导电屏蔽154直接连接至GPS接地平面,GPS接地平面被集成至GPS芯片中,或位于所述GPS天线110下方的基板130上。GPS接地平面足够大,可作为大约1.575GHz的所述GPS天线110的接地平面。当所述蜂窝式天线在蜂窝频带(通常在1.71GHz及2.7GHz之间)的较高端操作时,所述GPS天线的接地平面也可以作为所述蜂窝式天线120的平衡,然而,所述蜂窝式天线120不直接耦合至所述GPS天线110的接地平面。所述馈送电缆150、160的导电屏蔽154、164可以耦合至安装所述天线装置100的同一接地平面,因此在所述馈送电缆150、160的导电屏蔽154、164之间会耦合。当所述蜂窝式天线120的操作频率增加时,所述馈送电缆150、160的导电屏蔽154、164之间的耦合变得更强,因为当频率增加时,电容提供较低的电抗。耦合也可以发生在所述GPS天线110的接地平面与导电组件140、150之间的间隙上。因此,当所述蜂窝式天线120以更高的频率操作时,所述GPS天线110的接地平面可以有效地作为所述蜂窝式天线110的平衡点进行操作。
如图2所示,所述GPS天线110也安装在所述基板130上。用于所述GPS天线110的馈送电缆150以及与所述蜂窝天线120的馈送电缆160在不同的角度离开所述基板130。如图2所示的馈送电缆150及馈送电缆160之间的角度大约是50度。这允许所述馈送电缆150及所述馈电电缆160彼此隔离,同时以简化所述天线装置100的安装方式而离开所述基板130。然而,根据所述天线装置100的实施所期望的隔离长度及尺寸特性,可以使用大于约50度的任何角度。
尽管在上述本发明的详细描述中已经提出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存在大量变化。还应当理解的是,示例性例子或示例性实施例仅是示例,并且不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适用性或配置。相反地,前述的详细描述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用于实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方便的路线图。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中阐述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的组件的功能及配置中进行各种改变。

Claims (20)

1.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包括:
一第一馈送电缆,包含一导电芯及一导电屏蔽;
一基板,所述基板不具有对多个低蜂窝带的一足够平衡;
一单极天线,安装在所述基板,所述单极天线电耦合至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芯,所述单极天线配置用以在被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芯馈送一信号时,于一第一频带内进行发射;及
一导电耦合组件,电耦合至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屏蔽,所述导电耦合组件包含:
一第一导电组件,所述第一导电组件配置用以在所述单极天线被由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芯馈送所述信号时,于一第二频带内进行发射;及
一第二导电组件,所述第二导电组件配置用以在所述单极天线被由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芯馈送所述信号时,于一第三频带内进行发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还包含:
一全球定位系统天线,安装在所述基板;及
一第二馈送电缆,耦合至所述全球定位系统天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送电缆及所述第二馈送电缆以不同的角度离开所述基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送电缆及所述第二馈送电缆之间的一角度大于50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极天线还包含一导电延伸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还包含:一调谐组件,电耦合至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屏蔽,所述调谐组件布置成与所述单极天线的所述导电延伸部呈电容耦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组件还包含:
至少一导电线性段,电耦合至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屏蔽;及
一导电尖端,电耦合至所述至少一导电线性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组件还包含:
一导电线性段,电耦合至所述第一导电组件的所述导电尖端;及
一导电端,电耦合至所述第二导电组件的所述导电线性段。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组件的所述至少一导电线性段及所述第二导电组件的所述导电线性段是电耦合至所述导电尖端的一第一端。
10.一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
一控制器,控制一无线电单元;
一第一馈送电缆,包含:一导电芯,耦合至由所述控制器控制的所述无线电单元;及一导电屏蔽;
一第二馈送电缆,包含:一导电芯,耦合至由所述控制器控制的所述无线电单元;及一导电屏蔽;
一基板,所述基板不具有对多个低蜂窝带的一足够平衡;
一全球定位系统天线,安装至所述基板,所述全球定位系统天线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馈送电缆;
一单极天线,安装至所述基板,所述单极天线电耦合至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芯,所述单极天线配置用以在被通过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芯从所述控制器馈送一信号时,于一第一频带内进行发射;及
一导电耦合组件,电耦合至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屏蔽,所述导电耦合组件包含:
一第一导电组件,所述第一导电组件配置用以在所述单极天线被通过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芯从所述控制器馈送所述信号时,于一第二频带内进行发射;及
一第二导电组件,所述第二导电组件配置用以在所述单极天线被通过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芯从所述控制器馈送所述信号时,于一第三频带内进行发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送电缆及所述第二馈送电缆以不同的角度离开所述基板。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送电缆及所述第二馈送电缆之间的一角度大于50度。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极天线还包含一导电延伸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还包含:一调谐组件,电耦合至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屏蔽,所述调谐组件布置成与所述单极天线的所述导电延伸部呈电容耦合。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组件还包含:
至少一导电线性段,电耦合至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屏蔽;及
一导电尖端,电耦合至所述至少一导电线性段。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组件还包含:
一导电线性段,电耦合至所述第一导电组件的所述导电尖端;及
一导电端,电耦合至所述第二导电组件的所述导电线性段。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组件的所述至少一导电线性段及所述第二导电组件的所述导电线性段是电耦合至所述导电尖端的一第一端。
18.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包括:
一第一馈送电缆,包含一导电芯及一导电屏蔽;
一基板,所述基板不具有对多个低蜂窝带的一足够平衡;
一单极天线,安装在所述基板,所述单极天线电耦合至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芯,所述单极天线配置用以在被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芯馈送一信号时,于一第一频带内进行发射;及
一导电耦合组件,电耦合至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屏蔽,所述导电耦合组件包含:
一第一导电组件,所述第一导电组件配置用以在所述单极天线被由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芯馈送所述信号时,于一第二频带内进行发射,所述第一导电组件包含:
至少一导电线性段,电耦合至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屏蔽;及
一导电尖端,电耦合至所述至少一导电线性段;以及
一第二导电组件,所述第二导电组件配置用以在所述单极天线被由所述第一馈送电缆的所述导电芯馈送所述信号时,于一第三频带内进行发射,所述第二导电组件还包含:
一导电线性段,电耦合至所述第一导电组件的所述导电尖端;及
一导电端,电耦合至所述第二导电组件的所述导电线性段。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还包含:
一全球定位系统天线,安装在所述基板;及
一第二馈送电缆,耦合至所述全球定位系统天线,其中所述第一馈送电缆及所述第二馈送电缆以不同的角度离开所述基板。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送电缆及所述第二馈送电缆之间的一角度大于50度。
CN201680014270.5A 2015-01-07 2016-01-06 小型天线结构 Pending CN10753421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00647P 2015-01-07 2015-01-07
US62/100,647 2015-01-07
PCT/IB2016/050051 WO2017001937A1 (en) 2015-01-07 2016-01-06 Compact antenna structur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4211A true CN107534211A (zh) 2018-01-02

Family

ID=55629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4270.5A Pending CN107534211A (zh) 2015-01-07 2016-01-06 小型天线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97899B2 (zh)
EP (1) EP3243241A1 (zh)
CN (1) CN107534211A (zh)
WO (1) WO20170019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74376B1 (en) * 2017-10-17 2022-07-27 Advanced Automotive Antennas, S.L.U. Broadband antenna system
TWI705613B (zh) * 2019-07-03 2020-09-2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線模組及車機裝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95806A2 (en) * 2011-03-01 2012-09-05 Apple Inc. Multi-element antenna structure with wrapped substrate
CN202977723U (zh) * 2012-12-21 2013-06-05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宽带天线
EP2610962A2 (en) * 2011-12-27 2013-07-03 ACER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ntenna structure thereof
CN103703614A (zh) * 2011-09-26 2014-04-02 株式会社藤仓 天线装置以及天线的安装方法
US20140132469A1 (en) * 2012-11-09 2014-05-15 Wistron Neweb Corporation Dipole Antenna and Radio-Frequency Device
CN203690489U (zh) * 2013-08-28 2014-07-02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双频耦合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79079B2 (en) * 2004-06-30 2006-07-18 Skycross, Inc. Low profile compact multi-band meanderline loaded antenna
US8269674B2 (en) * 2008-12-17 2012-09-18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antenna
US8890750B2 (en) * 2011-09-09 2014-11-18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ymmetrical partially coupled microstrip slot feed patch antenna element
US9172777B2 (en) * 2013-03-07 2015-10-27 Htc Corporation Hairpin element for improving antenna bandwidth and antenna efficiency and mobile device with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95806A2 (en) * 2011-03-01 2012-09-05 Apple Inc. Multi-element antenna structure with wrapped substrate
CN103703614A (zh) * 2011-09-26 2014-04-02 株式会社藤仓 天线装置以及天线的安装方法
EP2610962A2 (en) * 2011-12-27 2013-07-03 ACER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ntenna structure thereof
US20140132469A1 (en) * 2012-11-09 2014-05-15 Wistron Neweb Corporation Dipole Antenna and Radio-Frequency Device
CN202977723U (zh) * 2012-12-21 2013-06-05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宽带天线
CN203690489U (zh) * 2013-08-28 2014-07-02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双频耦合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297899B2 (en) 2019-05-21
US20160197395A1 (en) 2016-07-07
WO2017001937A1 (en) 2017-01-05
EP3243241A1 (en) 2017-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19013B2 (en) Antenna structur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9390693B (zh)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CN202025847U (zh) 间接馈电天线
EP2495809B1 (en) Multiband antenna
KR101470157B1 (ko) 차량용 안테나
US8928537B2 (en) Multiband antenna
CN110970709B (zh)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01388494B (zh) 多天线整合模组
EP2991163B1 (en) Decoupled antenna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0014574B2 (en) Antenna device
US9379430B2 (en) Multiband antenna
US11211697B2 (en) Antenna apparatus
EP3154125B1 (en) Eight-frequency band antenna
CN107534211A (zh) 小型天线结构
KR20150108689A (ko) 차량용 내장형 통합 안테나 모듈
EP2095466A1 (en) Vehicular multiband antenna
WO2011049351A2 (ko) Lc 필터를 이용한 다중 대역 안테나
CN104716431A (zh) 一种多频天线
US9899733B1 (en) Multiband blade antenna
KR101416931B1 (ko) 동작선로 mimo 안테나
CN108428999B (zh) 天线
US10910724B2 (en) Trace antennas and circuit board including trace antennas
US20170237169A1 (en) Antenna system having a set of inverted-f antenna elements
TW201547105A (zh) 用於無線裝置天線之隔離接地
JP2013085308A (ja) 2周波アンテ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25

Address after: Arizona, USA

Applicant after: Galtronic Nix USA Co., Ltd.

Address before: The city of Taibale, Israel

Applicant before: Galtronics Corp.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