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28668B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528668B CN107528668B CN201610457805.8A CN201610457805A CN107528668B CN 107528668 B CN107528668 B CN 107528668B CN 201610457805 A CN201610457805 A CN 201610457805A CN 107528668 B CN107528668 B CN 10752866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channel quality
- indication information
- quality indication
- data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获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用于表征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确定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数据复制份数N,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将原始数据复制N份,获得N份数据副本;将所述N份数据副本以及所述原始数据发送给第二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同时还公开了一种设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链路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如果由于各种原因,使得信道质量变差,进而导致链路断开的话,系统中的通信将无法正常进行。即使之后信道质量恢复为较佳状态,断开的链路重建时也需要较长的时间,这无疑会对整个通信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
特别是,在信道质量处于临界状态时,这种影响更大。例如,卫星通信系统中,当由于雨衰等原因导致信道质量处于临界状态时,链路的稳定性将会变差,此时,一旦通信链路发生断链,数据将无法正常传输,进而导致整个通信系统将无法进行正常通信。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以提高通信链路的稳定性,保证整个通信系统正常通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获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用于表征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确定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数据复制份数N,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将原始数据复制N份,获得N份数据副本;将所述N份数据副本以及所述原始数据发送给第二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获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一数据信号,所述第一数据信号是由第一数据调制得到的;根据所述第一数据信号,计算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获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包括:将第二数据调制成第二数据信号,并发送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给所述第二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用于指示第二设备计算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发送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给所述第二设备之前,所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性能参数插入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的数据帧中,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用于指示第二设备根据所述信道质量性能参数计算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用于表征所述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处于临界状态。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相同的N+1份数据,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根据预设的数据复制份数N,对所述N+1份数据进行解析,所述数据复制份数N为所述第一设备根据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确定的,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用于表征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当解析出所述N+1份数据中的一份数据时,确定通信链路正常。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N份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将第一数据调制成第一数据信号,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计算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N+1份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来的第二数据信号,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由第二数据调制得到的;根据所述第二数据信号,计算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将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数据信号,计算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包括:解析所述第二数据信号,获得所述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性能参数;将所述信道质量性能参数与预设临界门限进行比较,获得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包括:当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表明所述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处于临界状态时,将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包括:获得单元,用于获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用于表征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数据复制份数N,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复制单元,用于将原始数据复制N份,获得N份数据副本;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N份数据副本以及所述原始数据发送给第二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获得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一数据信号,所述第一数据信号是由第一数据调制得到的;根据所述第一数据信号,计算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获得单元,具体用于将第二数据调制成第二数据信号,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用于指示是第二设备计算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给所述第二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在发送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给所述第二设备之前,将所述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性能参数插入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的数据帧中,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用于指示第二设备根据所述信道质量性能参数计算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获得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用于表征所述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处于临界状态。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相同的N+1份数据,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解析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数据复制份数N,对所述N+1份数据进行解析,所述数据复制份数N为所述第一设备根据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确定的,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用于表征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当解析出所述N+1份数据中的一份数据时,确定通信链路正常。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N+1份数据之前,将第一数据调制成第一数据信号,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计算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二发送单元;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接收所述N+1份数据之前,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来的第二数据信号,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由第二数据调制得到的;所述解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数据信号,计算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解析单元,具体用于解析所述第二数据信号,获得所述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性能参数;根据所述信道质量性能参数,计算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表明所述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处于临界状态时,将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器,用于获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用于表征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确定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数据复制份数N,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将原始数据复制N份,获得N份数据副本;发送器,用于将所述N份数据副本以及所述原始数据发送给第二设备。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包括: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相同的N+1份数据,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第二处理器,用于根据预设的数据复制份数N,对所述N+1份数据进行解析,所述数据复制份数N为所述第一设备根据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确定的,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用于表征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当解析出所述N+1份数据中的一份数据时,确定通信链路正常。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第一设备根据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确定相应的数据复制份数N,也就是说,第一设备能够根据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调整数据复制份数N,然后,第一设备将原始数据复制N份后,将原始数据以及N份数据副本全部发送给第二设备,这样,第二设备就能够接收到N+1份相同的数据,那么,第二设备只要能够从其中正确解析出一份数据,就能够确定通信链路正常,保持自身与第一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连接,提升数据传输链路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第一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第二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八中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九中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中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一中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第一设备能够与第二设备通信。
在实际应用中,在不同的通信系统中,上述第一设备是不同的设备,例如,在卫星通信系统,该第一设备可以为主站设备或端站设备;在微波通信系统中,该第一设备可以为微波站点;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该第一设备可以为基站;相应地,第二设备也可以为不同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例如,在卫星通信系统中,当第一设备为主站设备时,第二设备可以为端站设备,当第一设备为端站设备时,第二设备可以为主站设备;在微波通信系统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为系统中任意两个微波站点;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为系统中任意两个基站。
当然,当上述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为网络侧设备时,两者中的另一个设备可以为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或者,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还可以同时为UE,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第一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获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
这里,上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用于表征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
可以理解地,当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通信的过程中,第一设备可以且不限于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获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
第一种方式,第一设备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一数据信号;根据第一数据信号,计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
可以理解地,第二设备将第一数据调制成第一数据信号,然后,将第一数据信号发送给第一设备,第一设备在接收到第一数据信号后,根据第一数据信号在当前信道中的传输情况,计算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此时,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可以为表征当前信道质量的信道质量性能参数,例如,信噪比(SNR,Signal-Noise Ratio)、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信号-噪声及失真比(SNDR,Signalto Noise and Distortion Ratio)等,当然,还可以为其它参数,只要能够表征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即可,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第二种方式,第一设备将第二数据调制成第二数据信号,并将第二数据信号发送给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信道质量指示信息;
可以理解地,第一设备将第二数据调制成第二数据信号,并发送给第二设备,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二数据信号后,根据第二数据信号在当前信道中的传输情况,计算获得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此时,信道质量指示信息仍可以为表征当前信道质量的信道质量性能参数,如SNR、SINR等,并将该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一设备。
第三种方式,第一设备将第二数据调制成第二数据信号之后,将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性能参数插入第二数据信号的数据帧中;将插入信道质量性能参数的第二数据信号发送给第二设备。
可以理解地,第一设备可以自行测量得到信道质量性能参数,如SNR、SINR等,然后将该信道质量性能参数插入第二数据信号的数据帧的帧头位置、帧尾位置或者帧中间位置,再发给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在接收到第二数据信号后,解析该第二数据信号,获得上述信道质量性能参数,然后,根据信道质量性能参数,获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例如,将信道质量性能参数与预设临界门限进行比较,获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此时,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可以为指示当前信道质量的状态信息。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一设备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获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是插入第二数据信号的数据帧发送给第一设备的。例如,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可以插入数据帧的帧头位置、帧尾位置或者帧中间位置。
S102:确定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数据复制份数N;
这里,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约定有信道质量指示信息与数据复制份数N的对应关系,其中,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越差,数据复制份数N的取值越大,而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越好,数据复制份数N越小,甚至为0。第一设备在获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之后,可以根据上述对应关系,确定对应的数据复制份数N。
举例来说,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可以为SNR,那么,上述对应关系可以以映射表的形式存储于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那么,如表1所示。
SNR(dB) | N |
-30 | 6 |
-20 | 5 |
-10 | 4 |
0 | 3 |
10 | 2 |
20 | 1 |
30 | 0 |
表1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上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与数据复制份数N的对应关系还可以为通过以下公式(1)获得。
其中,S为信道质量指示信息,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N的取值还可以有其它情况,只要能够确保通信链路能够正常连接即可,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S103:将原始数据复制N份,获得N份数据副本;
可以理解地,第一设备在通过S102确定出数据复制份数N后,将原始数据,也就是需要发送给第二设备的数据复制N份,生成N份数据副本。比如,通过上表1,确定N=3,此时,第一设备将数据复制3份,生成3份数据副本,再加上原始数据本身,共生成4份相同的数据。
S104:将N份数据副本以及原始数据发送给第二设备。
这里,第一设备将这N+1份数据调制成发送信号发送给第二设备。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上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与数据复制份数N的对应关系可以分别存储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也可以仅存储于第一设备。那么,当上述对应关系仅存储于第一设备时,第一设备可以将数据复制份数N携带在N份数据的数据帧中发送给第二设备,例如,数据复制份数N可以插入数据帧的帧头位置、帧尾位置或者帧中间位置。
由上述可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根据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确定相应的数据复制份数N,也就是,第一设备能够根据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调整数据复制份数N,然后,第一设备将数据复制N份后,将N份数据副本以及原始数据本身全部发送给第二设备,这样,第二设备在接收到这些数据之后,只要能够从中正确解析出一份数据,就能够正常与第一设备通信,保持自身与第一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连接,提升数据传输链路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信道质量处于临界状态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数据传输链路连接,提高稳定性。那么,S101可以包括:将第二数据调制成第二数据信号,并发送第二数据信号给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这里,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用于表征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处于临界状态。
可以理解地,第一设备将第二数据调制成第二数据信号,并发送给第二设备,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二数据信号后,根据第二数据信号计算获得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性能参数,如SNR、SINR等,将当计算得到的信道质量性能参数表明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处于临界状态时,第二设备生成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如指示当前信道质量的状态信息等,然后,第二设备将该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一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设备可以将计算出来的信道质量性能参数与预设门限进行比较,当信道质量性能参数小于预设门限时,则表明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处于临界状态,反之,则表明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处于非临界状态。上述预设门限为经验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相应地,在S102之前,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可以事先约定好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处于临界状态时的数据复制份数N,当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处于临界状态时,第一设备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后,就能够确定出数据复制份数N。
由上述可知,在本实施例中,只有在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处于临界状态时,第一设备才会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然后,将数据复制N份,并将N份数据副本以及原始数据本身全部发送给第二设备,这样,第二设备在接收到这些数据之后,只要能够从中正确解析出一份数据,就能够正常与第一设备通信,保持自身与第一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连接,提升数据传输链路的稳定性。
实施例三: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第二设备能够与第一设备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设备与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设备一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见前述实施例对第二设备的描述。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第二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N+1份数据;
这里,N份数据相同,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实时获得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在S201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信号;
这里,第一数据信号用于指示第一设备计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
可以理解地,第二设备将第一数据调制成第一数据信号,并发送给第一设备,第一设备在接收到第一数据信号后,根据第一数据信号在当前信道中的传输情况,计算获得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此时,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可以为表征当前信道质量的信道质量性能参数,例如,SNR、SINR、SNDR等,当然,还可以为其它参数,只要能够表征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即可,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还可以由第二设备发送给第一设备,那么,在S201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一设备发来的第二数据信号;根据第二数据信号,计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将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一设备。
可以理解地,第一设备将第二数据调制成第二数据信号,并发送给第二设备,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二数据信号后,根据第二数据信号在当前信道中的传输情况,计算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如SNR、SINR等,并将该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一设备。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在接收第一设备发来的第二数据信号之后,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解析第二数据信号,获得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性能参数;将信道质量性能参数与预设临界门限进行比较,获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
可以理解地,第二设备在接收到第二数据信号后,解析获得第二数据信号的数据帧中插入的信道质量性能参数,然后,将该信道质量性能参数与预设临界门限进行比较,生成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当信道质量性能参数小于预设门限时,则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表明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处于临界状态,反之,则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表明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处于非临界状态。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预设门限为经验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S202:根据预设的数据复制份数N,对N+1份数据进行解析;
这里,数据复制份数N为第一设备根据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确定的,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用于表征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
这里,第二设备在接收到N份数据之后,根据预先与第一设备约定好的数据复制份数N,对N+1份数据进行解析。
S203:当解析出N+1份数据中的一份数据时,确定通信链路正常。
这里,第二设备对N+1份相同的数据进行解析,只要能够正常解析出来一份数据,就能够确定通信链路正常。
由上述可知,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设备接收到多份相同的数据,所以,只要能够从中正确解析出一份数据,就能够正常与第一设备通信,保持自身与第一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连接,提升数据传输链路的稳定性。
实施例四:
在上述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在信道质量处于临界状态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数据传输链路连接,提高稳定性。那么,在S201之前可以包括:接收第一设备发来的第二数据信号;根据第二数据信号,计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当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表明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处于临界状态时,将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一设备。
可以理解地,第一设备将第二数据调制成第二数据信号,并发送第二数据信号给第二设备,然后,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二数据信号后,根据第二数据信号在当前信道中的传输情况,计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此时,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可以为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性能参数,如SNR、SINR、SNDR等,然后,当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表明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处于临界状态时,第二设备将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一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设备可以将计算出来的信道质量性能参数与预设门限进行比较,当信道质量性能参数小于预设门限时,则表明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处于临界状态,反之,则表明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处于非临界状态。上述预设门限为经验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由上述可知,在本实施例中,只有在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处于临界状态时,第一设备才会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然后,将数据复制N份,并将N份数据副本以及原始数据本身全部发送给第二设备,这样,第二设备在接收到这些数据之后,只要能够从中正确解析出一份数据,就能够正常与第一设备通信,保持自身与第一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连接,提升数据传输链路的稳定性。
实施例五: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至四的基础上,以卫星通信系统为例,第一设备为主站设备,第二设备为端站设备。
那么,在下行链路中,首先,主站设备发数据给端站设备,端站设备从数据中解析出数据帧的帧头位置插入的SINR,从而判断SINR是否临界,并将判断的结果反馈给主站设备;第二步,当端站设备发送的结果表明是SINR临界时,主站设备将要发送的原始数据根据预先设置的数据复制份数N,复制N份,获得N份数据副本;第三步,主站设备将N份数据副本以及原始数据均发送出去,其中,发送N+1份数据的数据帧的帧头位置插入有N的取值;第四步,端站设备解析获得数据复制份数N,从而确定主站设备复制数据的份数;第五步,端站设备解析这N+1份数据,并且只要能正常解析出一份数据,就能够确定通信正常,也就是下行链路正常。
在上行链路中,首先,端站设备发数据给主站设备,主站设备从数据中解析出数据帧的帧头位置插入的SINR,从而判断SINR是否临界,并将判断的结果反馈给端站设备;第二步,当主站设备发送的结果表明是SINR临界时,端站设备将要发送的原始数据根据预先设置的数据复制份数N,复制N份,获得N份数据副本;第三步,端站设备将N份数据副本以及原始数据均发送出去,其中,发送N+1份数据的数据帧的帧头位置插入有N的取值;第四步,主站设备解析获得数据复制份数N,从而确定端站设备复制数据的份数;第五步,主站设备解析这N+1份数据,并且只要能正常解析出一份数据,就能够确定通信正常,也就是上行链路正常。
实施例六: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至四的基础上,以微波通信系统为例,第一设备为第一微波站点,第二设备为第二微波站点。
那么,在下行链路中,首先,第一微波站点发数据给第二微波站点,第二微波站点从数据中解析出数据帧的帧尾位置插入的信噪比,从而判断信噪比是否临界,并将判断的结果反馈给第一微波站点;第二步,当第二微波站点发送的结果表明是信噪比临界时,第一微波站点将要发送的原始数据根据预先设置的数据复制份数N,复制N份,获得N份数据副本;第三步,第一微波站点将N份数据副本以及原始数据均发送出去,其中,发送N+1份数据的数据帧的帧尾位置插入有N的取值;第四步,第二微波站点解析获得数据复制份数N,从而确定第一微波站点复制数据的份数;第五步,第二微波站点解析这N+1份数据,并且只要能正常解析出一份数据,就能够确定通信正常,也就是下行链路正常。
在上行链路中,首先,第二微波站点发数据给第一微波站点,第一微波站点从数据中解析出数据帧的帧尾位置插入的信噪比,从而判断信噪比是否临界,并将判断的结果反馈给第二微波站点;第二步,当第一微波站点发送的结果表明是信噪比临界时,第二微波站点将要发送的原始数据根据预先设置的数据复制份数N,复制N份,获得N份数据副本;第三步,第二微波站点将N份数据副本以及原始数据均发送出去,其中,发送N+1份数据的数据帧的帧尾位置插入有N的取值;第四步,第一微波站点解析获得数据复制份数N,从而确定第二微波站点复制数据的份数;第五步,第一微波站点解析这N+1份数据,并且只要能正常解析出一份数据,就能够确定通信正常,也就是上行链路正常。
实施例七: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至四的基础上,以无线通信系统为例,第一设备为任意一个基站A,第二设备为任意另外一个基站B。
那么,在下行链路中,首先,基站A发数据给基站B,基站B从数据中解析出数据帧的帧中间位置插入的SNDR,从而判断SNDR是否临界,并将判断的结果反馈给基站A;第二步,当基站B发送的结果表明是SNDR临界时,基站A将要发送的原始数据根据预先设置的数据复制份数N,复制N份,获得N份数据副本;第三步,基站A将N份数据副本以及原始数据均发送出去,其中,发送N+1份数据的数据帧中间位置插入有N的取值;第四步,基站B解析获得数据复制份数N,从而确定基站A复制数据的份数;第五步,基站B解析这N+1份数据,并且只要能正常解析出一份数据,就能够确定通信正常,也就是下行链路正常。
在上行链路中,首先,基站B发数据给基站A,基站A从数据中解析出数据帧的帧中间位置插入的SNDR,从而判断SNDR是否临界,并将判断的结果反馈给基站B;第二步,当基站A发送的结果表明是SNDR临界时,基站B将要发送的原始数据根据预先设置的数据复制份数N,复制N份,获得N份数据副本;第三步,基站B将N份数据副本以及原始数据均发送出去,其中,发送N+1份数据的数据帧的帧中间位置插入有N的取值;第四步,基站A解析获得数据复制份数N,从而确定基站B复制数据的份数;第五步,基站A解析这N+1份数据,并且只要能正常解析出一份数据,就能够确定通信正常,也就是上行链路正常。
实施例八: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该设备与上述实施例一至七中所述的第一设备一致。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八中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设备包括:获得单元31,用于获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用于表征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确定单元32,用于确定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数据复制份数N,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复制单元33,用于将数据复制N份,获得N份数据副本;第一发送单元34,用于将所述N份数据副本以及所述原始数据发送给第二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得单元31,具体用于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一数据信号,所述第一数据信号是由第一数据调制得到的;根据第一数据信号,计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得单元31,具体用于将第二数据调制成第二数据信号,第二数据信号用于指示是第二设备计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给第二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发送单元34,还用于在发送第二数据信号给第二设备之前,将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性能参数插入第二数据信号的数据帧中,第二数据信号用于指示第二设备根据信道质量性能参数计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得单元31,具体用于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信道质量指示信息,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用于表征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处于临界状态。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设备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因此不做赘述。对于本发明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为节约篇幅,因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九: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该设备与上述实施例一至七中所述的第二设备一致。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九中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设备包括:接收单元41,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相同的N+1份数据,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解析单元42,用于根据预设的数据复制份数N,对N+1份数据进行解析,数据复制份数N为第一设备根据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确定的,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用于表征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当解析出N+1份数据中的一份数据时,确定通信链路正常。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备还包括: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接收单元41接收N+1份数据之前,将第一数据调制成第一数据信号,第一数据信号用于指示第一设备计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备还包括:第二发送单元;
相应地,接收单元41,还用于在接收N+1份数据之前,接收第一设备发来的第二数据信号,第二数据信号由第二数据调制得到的;解析单元42,还用于根据第二数据信号,计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一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解析单元42,具体用于解析第二数据信号,获得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性能参数;将信道质量性能参数与预设临界门限进行比较,获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当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表明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处于临界状态时,将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一设备。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设备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因此不做赘述。对于本发明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为节约篇幅,因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与上述实施例一至九中的第一设备一致。
参见图5所示,该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器51,用于获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用于表征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确定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数据复制份数N,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将原始数据复制N份,获得N份数据副本;发送器52,用于将N份数据副本以及原始数据发送给第二设备。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第一处理器可以为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中央处理器(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中的至少一种;上述发送器可以为射频(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天线。可以理解地,对于不同的通信系统,实现上述第一处理器51和发送器52的功能的电子器件还可以为其它,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设备还包括:接收器,用于在第一处理器获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之前,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一数据信号,第一数据信号是由第一数据调制得到的;相应地,第一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第一数据信号,计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还用于在获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之前,将第二数据调制成第二数据信号,第二数据信号用于指示是第二设备计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相应地,发送器,用于发送第二数据信号给第二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器,还用于在发送第二数据信号给第二设备之前,将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性能参数插入第二数据信号的数据帧中,第二数据信号用于指示第二设备根据信道质量性能参数计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设备还包括:接收器,用于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信道质量指示信息,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用于表征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处于临界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发送器和接收器在物理上可以合设也可以分设,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设备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因此不做赘述。对于本发明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为节约篇幅,因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一: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与上述实施例一至九中的第二设备一致。
参见图6所示,该设备包括:接收器61,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相同的N+1份数据,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第二处理器62,用于根据预设的数据复制份数N,对N+1份数据进行解析,数据复制份数N为第一设备根据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确定的,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用于表征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当解析出N+1份数据中的一份数据时,确定通信链路正常。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第二处理器可以为ASIC、DSP、DSPD、PLD、FPGA、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中的至少一种;上述接收器可以为RFID天线。可以理解地,对于不同的通信系统,实现上述第二处理器和接收器的功能的电子器件还可以为其它,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设备还包括:发送器;
相应地,第二处理器,用于在接收器接收N+1份数据之前,将第一数据调制成第一数据信号,第一数据信号用于指示第一设备计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发送器,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设备还包括:发送器;
相应地,接收器,还用于在接收N+1份数据之前,接收第一设备发来的第二数据信号,第二数据信号由第二数据调制得到的;第二处理器,用于根据第二数据信号,计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发送器,用于将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一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器,具体用于解析第二数据信号,获得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性能参数;根据信道质量性能参数,计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发送器,具体用于当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表明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处于临界状态时,将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一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发送器和接收器在物理上可以合设也可以分设,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设备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因此不做赘述。对于本发明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为节约篇幅,因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用于表征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
确定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数据复制份数N,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将原始数据复制N份,获得N份数据副本;
将所述N份数据副本以及所述原始数据发送给第二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一数据信号,所述第一数据信号是由第一数据调制得到的;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信号,计算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包括:
将第二数据调制成第二数据信号,并发送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给所述第二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用于指示第二设备计算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给所述第二设备之前,所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性能参数插入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的数据帧中,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用于指示第二设备根据所述信道质量性能参数计算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用于表征所述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处于临界状态。
6.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相同的N+1份数据,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根据预设的数据复制份数N,对所述N+1份数据进行解析,所述数据复制份数N为所述第一设备根据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确定的,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用于表征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
当解析出所述N+1份数据中的一份数据时,确定通信链路正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N份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第一数据调制成第一数据信号,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计算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N+1份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来的第二数据信号,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由第二数据调制得到的;
根据所述第二数据信号,计算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
将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数据信号,计算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包括:
解析所述第二数据信号,获得所述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性能参数;
将所述信道质量性能参数与预设临界门限进行比较,获得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包括:
当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表明所述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处于临界状态时,将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11.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单元,用于获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用于表征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数据复制份数N,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复制单元,用于将原始数据复制N份,获得N份数据副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N份数据副本以及所述原始数据发送给第二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一数据信号,所述第一数据信号是由第一数据调制得到的;根据所述第一数据信号,计算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单元,具体用于将第二数据调制成第二数据信号,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用于指示是第二设备计算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给所述第二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在发送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给所述第二设备之前,将所述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性能参数插入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的数据帧中,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用于指示第二设备根据所述信道质量性能参数计算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用于表征所述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处于临界状态。
16.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相同的N+1份数据,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解析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数据复制份数N,对所述N+1份数据进行解析,所述数据复制份数N为所述第一设备根据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确定的,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用于表征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当解析出所述N+1份数据中的一份数据时,确定通信链路正常。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N+1份数据之前,将第一数据调制成第一数据信号,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计算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二发送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接收所述N+1份数据之前,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来的第二数据信号,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由第二数据调制得到的;
所述解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数据信号,计算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单元,具体用于解析所述第二数据信号,获得所述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性能参数;根据所述信道质量性能参数,计算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表明所述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处于临界状态时,将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21.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处理器,用于获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用于表征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确定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数据复制份数N,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将原始数据复制N份,获得N份数据副本;
发送器,用于将所述N份数据副本以及所述原始数据发送给第二设备。
22.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相同的N+1份数据,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第二处理器,用于根据预设的数据复制份数N,对所述N+1份数据进行解析,所述数据复制份数N为所述第一设备根据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确定的,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用于表征当前信道的信道质量;当解析出所述N+1份数据中的一份数据时,确定通信链路正常。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457805.8A CN107528668B (zh) | 2016-06-21 | 2016-06-21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457805.8A CN107528668B (zh) | 2016-06-21 | 2016-06-21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28668A CN107528668A (zh) | 2017-12-29 |
CN107528668B true CN107528668B (zh) | 2021-09-24 |
Family
ID=60734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457805.8A Active CN107528668B (zh) | 2016-06-21 | 2016-06-21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52866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133340A1 (zh) * | 2018-12-29 | 2020-07-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通信设备 |
CN115834259B (zh) * | 2023-02-21 | 2023-04-18 | 广东广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高危通信线路数据安全传输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49694A (zh) * | 1999-03-05 | 2002-05-15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在数据叠加语音通信系统中有效重发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CN101005345A (zh) * | 2006-01-19 | 2007-07-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下行物理层控制信道的实现方法 |
CN101651988A (zh) * | 2008-08-14 | 2010-02-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系统信息获取方法、通信系统以及移动终端 |
CN104040622A (zh) * | 2012-01-12 | 2014-09-1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关键性阈值控制的系统、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媒体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985454B1 (en) * | 1999-01-26 | 2006-01-10 | Globalstar L.P. | ISP system using non-geosynchronous orbit satellites |
DE10320156A1 (de) * | 2003-05-06 | 2004-12-16 | Siemens Ag | Verfahren zur Datenübertragung |
US9081684B2 (en) * | 2013-08-28 | 2015-07-14 | Landis+Gyr Technologies, Llc | Data recovery of data symbols received in error |
WO2015161463A1 (zh) * | 2014-04-23 | 2015-10-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2016
- 2016-06-21 CN CN201610457805.8A patent/CN10752866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49694A (zh) * | 1999-03-05 | 2002-05-15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在数据叠加语音通信系统中有效重发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CN101005345A (zh) * | 2006-01-19 | 2007-07-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下行物理层控制信道的实现方法 |
CN101651988A (zh) * | 2008-08-14 | 2010-02-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系统信息获取方法、通信系统以及移动终端 |
CN104040622A (zh) * | 2012-01-12 | 2014-09-1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关键性阈值控制的系统、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媒体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28668A (zh) | 2017-12-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431234B1 (ko) | 무선 통신국 및 무선 통신 디바이스, 이들을 동작시키는 방법 | |
US20100309864A1 (en) | Resource assignment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9586872B (zh) | 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03580739B (zh) | 信道质量指示信息上报及确定方法和设备 | |
KR101849253B1 (ko) | 정보 처리 방법, 사용자 장비 및 기지국 | |
EP3739799A1 (en)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JP2012520602A (ja) | 多重アンテナ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干渉緩和のための制御情報を転送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2687551A (zh) | 用于无线通信的可扩展信道反馈 | |
JP6594951B2 (ja) | バースト性干渉認識干渉管理 | |
CN105379161B (zh) |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 |
US11044000B2 (en) | Scheduling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 |
CN103297153A (zh) | 功率测量方法、信号测量方法和设备 | |
CN113852986B (zh) | 信息上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528668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 |
CN111955026B (zh) | 无线通信中确定传输块大小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2273112B (zh) | 通信装置和接收质量的报告方法 | |
CN109413669B (zh) | 网络配置参数的有效取值确定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 |
EP4224951A1 (en) | Side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 |
EP3140941B1 (en) | Determining a rate at which units of data are received erroneously | |
CN109802797B (zh) | 确定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颗粒度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 |
CN105409275B (zh) | 广播多播单频网络测量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
CN114501628A (zh) | 信息上报方法、信息接收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 |
US20210184907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spread symbols | |
WO2014203546A1 (ja) | 周波数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 |
CN114390693A (zh) | 信息上报方法、信息接收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