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7486796A - 虎钳 - Google Patents

虎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86796A
CN107486796A CN201610407327.XA CN201610407327A CN107486796A CN 107486796 A CN107486796 A CN 107486796A CN 201610407327 A CN201610407327 A CN 201610407327A CN 107486796 A CN107486796 A CN 1074867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
vice
installation portion
drive division
power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0732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86796B (zh
Inventor
康晓峰
吴森喜
陆敏
蒋伟伟
姚文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affner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chaffner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affner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chaffner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0732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867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86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67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867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67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00Vices
    • B25B1/02Vices with sliding ja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00Vices
    • B25B1/24Details, e.g. jaws of special shape, slideways
    • B25B1/2484Sup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虎钳,包括:可动部和固定设置的固定部,在所述可动部和固定部之间具有钳口;所述虎钳还包括:夹持机构,设于所述固定部和可动部中的其中一个部,该部作为安装部;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安装部外的夹压部,用于朝向所述安装部运动以夹压线束于所述安装部。利用本技术方案,无论是大线径线束还是具有回弹力的护套线,均无需打结而是利用夹压的方式进行固定,轻易不会出现起头部分脱落的问题,可以适用于各种线径的线束及具有回弹力的线束。

Description

虎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虎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虎钳。
背景技术
在消费电子、半导体、滤波器、变压器生产行业中有大规模电感线圈应用,由于成本问题或设备能力限制,电感线圈绕制往往需要手工完成,在手工绕制线圈过程中会用到夹持磁环或磁棒的虎钳。
参照图1,虎钳1具有钳口10。在绕线时,首先磁环11固定在钳口10,漆包线12从磁环10中穿过并开始绕线。现有技术中,手工绕线行业通用做法是在靠近钳口10的位置安装一个绕线柱13,这样线径较小的漆包线12在绕线开始时将起头部分绕在绕线柱13上实现漆包线12的固定。
这种线束固定方式有以下弊端:由于手工将线束绕在绕线柱上,这对于大线径的线圈和有回弹力的护套线,会出现起头部分容易松脱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手工绕线中,线束固定方式对于大线径的线圈和有回弹力的护套线,会出现起头部分容易松脱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虎钳,该虎钳包括:可动部和固定设置的固定部,在所述可动部和固定部之间具有钳口;所述虎钳还包括:夹持机构,设于所述固定部和可动部中的其中一个部,该部作为安装部;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安装部外的夹压部,用于朝向所述安装部运动以夹压线束于所述安装部。
可选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夹压部。
可选地,所有所述夹压部过同一条直线。
可选地,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夹压部朝向所述安装部运动至夹压线束于所述安装部。
可选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所述夹压部,所述驱动部用于同时驱动所有所述夹压部朝向所述安装部运动。
可选地,所述驱动部输出直线运动,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传动轴;
第一传动机构,设于所述驱动部和所述传动轴之间,用于将所述驱动部输出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所述传动轴沿自身中轴线的旋转运动;
第二传动机构,设于所述传动轴与其中一个所述夹压部之间,用于将所述旋转运动转化为所述其中一个所述夹压部朝向所述安装部的直线运动;
第三传动机构,设于所述传动轴与另一个所述夹压部之间,用于将所述旋转运动转化为所述另一个所述夹压部朝向所述安装部的直线运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为:设于所述传动轴的第一径向突出部;所述驱动部用于输出直线运动以驱动所述第一径向突出部和传动轴转动。
可选地,所述驱动部的输出轴以螺纹配合方式设有调节部,所述驱动部的输出轴通过所述调节部驱动所述第一径向突出部转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为丝杆传动机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为齿轮齿条传动机构。
可选地,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传动轴的第二径向突出部;具有转轴且可绕所述转轴旋转的连杆;所述其中一个夹压部具有伸入所述安装部的第一轴;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轴中的其中之一设有第一销且另一个设有第一孔,所述第一销伸入所述第一孔内并与所述第一孔的孔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径向突出部沿所述传动轴的旋转方向抵接。
可选地,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传动轴上的第三径向突出部;所述另一个夹压部设有伸入所述安装部的第二轴;所述第三径向突出部与所述第二轴中的其中之一设有第二销且另一个设有第二孔,所述第二销伸入所述第二孔内并与所述第二孔的孔壁之间具有间隙。
可选地,所述驱动部为气缸、液压缸、或电磁阀。
可选地,所述驱动部输出旋转运动,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传动机构,用于将所述驱动部的旋转运动转化为两个所述夹压部朝向所述安装部的直线运动。
可选地,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齿条传动机构。
可选地,所述安装部内设有螺纹孔,所述夹压部设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与所述螺纹孔构成螺纹配合。
可选地,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所述夹压部朝向所述安装部运动时受所述夹压部挤压而变形,和在回弹时驱使所述夹压部反向运动至复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在绕线时,将线束夹压在夹压部与安装部之间。在现有线束固定方式中,大线径线束不好打结,即使可以打结,也容易松开;具有回弹力的护套线在打结后,容易回弹。与现有技术不同,利用本技术方案,无论是大线径线束还是具有回弹力的护套线,均无需打结而是利用夹压的方式进行固定,轻易不会出现起头部分脱落的问题,可以适用于各种线径的线束及具有回弹力的线束。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虎钳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型具体实施例的虎钳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虎钳沿CC方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2,虎钳包括:可动部和固定设置的固定部2,在可动部和固定部2之间具有钳口21,该可动部可以作为安装部3。虎钳还包括:夹持机构4,设于安装部3。夹持机构4包括:设于安装部3外的夹压部,分别为第一夹压部40′及第二夹压部40″,用于朝向安装部3运动以夹压线束5于安装部3。
在绕线时,将线束5夹压在夹压部与安装部3之间。在现有线束固定方式中,大线径线束不好打结,即使可以打结,也容易松开;具有回弹力的护套线在打结后,容易回弹。与现有技术不同,利用本技术方案,无论是大线径线束还是具有回弹力的护套线,均无需打结而是利用夹压的方式进行固定,轻易不会出现起头部分脱落的问题,可以适用于各种线径的线束及具有回弹力的线束。
选择可动部作为夹持机构4的安装部3,可动部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来装载夹持机构4,夹持机构4与安装部3可以同步运动。作为可替代方案,固定部2和可动部中的任何一个部,在安装空间允许的条件下或者在稍作改进可以满足装配条件的前提下,都可以作为安装夹持机构4的安装部。
在虎钳中,可动部可相对固定部2朝向固定部2运动和背离固定部2运动,以调节钳口21的大小。其中,在可动部设有导轨14,可动部通过导轨14安装在固定部2上,导轨14与固定部2之间为滑动配合。设置导轨14为长方体或其他棱柱体,使导轨14与固定部2之间不能发生相对转动。在固定部2设有支撑机构15来固定和支撑整个虎钳。
可动部与固定部2之间可以为丝杆传动机构。该丝杆传动机构可以包括:丝杆30,穿过可动部、导轨14和固定部2,具有露于可动部外的旋拧手柄31,丝杆30可以绕自身中轴线旋转,但在可动部内被限定轴向运动;丝杆螺母(图中未示出),与可动部固定安装并与丝杆30形成丝杆螺母配合。沿两相反方向旋转旋拧手柄31,丝杆30的旋转运动转化为丝杆螺母及可动部的直线运动,可动部可以通过导轨14相对固定部2滑动,以调节钳口21的大小。
夹持机构4可以包括:两个夹压部,分别为第一夹压部40′和第二夹压部40″。在对线束5的起头部分长度要求较长时,两个夹压部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可以满足相应的设计需求。而且,两个夹压部可以更牢固地固定大线径的线束。因此,作为进一步改进,夹持机构中的夹压部可以不限于两个,夹持机构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夹压部。
两个夹压部设于安装部3外,可以过同一条直线。在夹持机构包括多于两个夹压部时,所有夹压部可以过同一条直线。这样,在夹压线束5时,可以将线束5的起头部分沿直线同时置于两个夹压部与安装部3之间,比较容易操作。而且,所有夹压部沿一条直线有规律地排布,可以使虎钳制造及装配工艺易于控制,制造可控性高。
参照图3,夹持机构4还包括:驱动部41,用于驱动夹压部朝向安装部3运动至夹压线束5于安装部3。首先,可以先将线束5的起头部分置于夹压部和安装部3之间;之后,操作驱动部41驱动夹压部朝向安装部3动至夹紧线束5。
利用驱动部41,可以方便地对线束5进行夹压固定。驱动部41可以设于安装部3上,使得虎钳的结构更加紧凑。
本技术方案的夹持机构4包括:两个夹压部,驱动部41可以用于同时驱动所有夹压部朝向安装部3运动。其中,驱动部41可以输出直线运动,夹持机构4可以包括:传动轴42;
第一传动机构43,设于驱动部41和传动轴42之间,用于将驱动部41输出的直线运动转化为传动轴42沿自身中轴线的旋转运动;
第二传动机构44,设于传动轴42与其中一个所述夹压部(左侧的第一夹压部40′)之间,用于将传动轴42输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第一夹压部40′朝向安装部3的直线运动;
第三传动机构45,设于传动轴42与另一个所述夹压部(右侧的第二夹压部40″)之间,用于将传动轴42输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第二夹压部40″朝向安装部3的直线运动。
利用传动轴42、第一传动机构43、第二传动机构44和第三传动机构45,驱动部41可以同时驱动两个夹压部朝向固定部2运动,而无需分别操作两个夹压部运动,操作更方便,且控制效率高。传动轴42、第一传动机构43、第二传动机构44和第三传动机构45可以集成安装部3内,虎钳的集成度提升,结构更加紧凑。
具体地,第一传动机构43可以为:设于传动轴42的第一径向突出部46,驱动部41用于输出直线运动以驱动第一径向突出部46和传动轴42转动。当驱动部41向第一径向突出部46作直线运动时,第一径向突出部46被推动着带动传动轴42绕自身中轴线运动。
驱动部41可以选择气缸、液压缸、或电磁阀。以气缸为例,在气缸内设有活塞410和活塞杆411,活塞杆411对准第一径向突出部46。向气缸内充气,气压推动活塞410和活塞杆411运动,活塞杆411驱使第一径向突出部46和传动轴42转动。在线束5夹压期间,可以保持充气状态,以维持线束5夹压状态。气缸的体积小,操作方便,可以提供所需气压。而且气缸以气体为运动介质,易于控制,不会对施工现场所产生泄漏问题。
驱动部41的输出轴(即为活塞杆411)以螺纹配合方式设有调节部6,驱动部41的输出轴通过调节部6驱动第一径向突出部46转动。通过相对活塞杆411旋拧调节部6,可调节活塞杆411到第一径向突出部46的距离,进而调节第一径向突出部46和传动轴42的可转动角度范围。向靠近第一径向突出部46的方向旋拧调节部6,可以增大第一径向突出部46的可转动角度范围;向远离第一径向突出部46的方向旋拧调节部6,可以减小第一径向突出部46的可转动角度范围。
所述螺纹配合的方式可以是:活塞杆411的端部设有外螺纹,调节部6可以选择带有内螺纹的套筒;或者,活塞杆的端部设定为具有内螺纹的套筒,调节部可以为具有外螺纹的螺杆。
液压缸以液体作为运动介质。电磁阀通电,可以驱动活塞杆运动以驱动第一径向突出部46和传动轴42转动。
作为一种变形例,第一传动机构可以为丝杆传动机构。在该丝杆传动机构中,驱动部的输出端可设有螺母,驱动部可驱动螺母沿中轴线作直线运动运动,但螺母不能绕自身中轴线作旋转运动;传动轴可以作为丝杆,螺母可以以螺纹配合的方式套在丝杆上,丝杆可以绕自身中轴线旋转,但不能作轴向运动。驱动部驱动螺母作直线运动,传动轴的直线运动受到限制而相对螺母作旋转运动。在这种情况下,驱动部沿两个相反方向驱动传动轴,可以控制夹压部朝向安装部运动以夹压线束,和背离安装部运动以松开线束。
作为另一种变形例,第一传动机构可以为齿轮齿条传动机构。驱动部的输出轴设有齿条,传动轴设有齿轮,齿条与齿轮啮合。在齿条作直线运动时,在啮合力的作用下,驱动齿轮带着传动轴转动。在这种情况下,驱动部沿两个相反方向驱动传动轴,可以控制夹压部沿朝向安装部和背离安装部的两个方向运动。
第二传动机构44包括:设于传动轴42上的第二径向突出部47;具有转轴48且可绕转轴48旋转的连杆49;第一夹压部40′具有伸入安装部3的第一轴50。连杆49的一端(即为第一端A)设有第一孔490,且第一轴50设有第一销51,第一销51伸入第一孔490内并与第一孔490的孔壁之间具有间隙。连杆49的另一端(即为第二端B)与第二径向突出部47沿传动轴42的旋转方向抵接。
在传动轴42和第二径向突出部47转动时,连杆49受第二径向突出部47驱动而绕转轴48转动。由于第一销51与第一孔490的孔壁之间具有间隙,因此连杆49绕转轴48的转动不会受到第一轴50的阻挡。第一销51可以用于沿着第一孔490的孔壁在第一孔490内运动,以使第一轴50和第一夹压部40′沿第一轴50的轴向作直线运动。在连杆49转动时,第一销51绕转轴48转动。第一孔490的孔壁受到第一销51的压力,由于第一轴50不能在垂直于第一轴50的任一方向上运动,因此,所述压力在第一轴50轴向上的分力使第一轴50沿轴向运动。
如图3所示,当传动轴42逆时针运动,第一轴50带动第一夹压部40′朝向安装部3作直线运动。当传动轴42顺时针运动,第一轴50带动第一夹压部40′可以背离安装部3作直线运动。
第一销51和第一孔490相互配合,可实现第一夹压部40′作直线运动。因此,作为可允许的改进,可以在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轴中的其中之一设有第一销且另一个设有第一孔。
第三传动机构45包括:设于传动轴42上的第三径向突出部52;第二夹压部40″设有伸入安装部3的第二轴53。第三径向突出部52设有第二销55且第二轴53设有第二孔530,第二销55伸入第二孔530内并与第二孔530的孔壁之间具有间隙。
在传动轴42和第三径向突出部52旋转时,第二销55用于沿第二孔530的孔壁运动,第二销55用于沿第二孔530的孔壁运动,以使第二轴53和第二夹压部40″沿第二轴53轴向朝向安装部3作直线运动。并且,在传动轴42逆时针转动时,第二轴53带动第二夹压部40″朝向安装部3作直线运动。当传动轴42顺时针运动,第二轴53带动第二夹压部40″可以背离安装部3作直线运动。
作为可允许的改进,第三径向突出部与第二轴中的其中之一可以设有第二销且另一个可以设有第二孔,用来实现传动配合。
因此,当传动轴42逆时针旋转时,可以同时驱使第一轴50和第二轴53同步作直线运动,使得第一夹压部40′和第二夹压部40″同时朝向安装部3运动和背离安装部3运动。这可以提升工作效率。
第一径向突出部46、第二径向突出部47和第三径向突出部52集成在安装环7上,安装环7固定套在传动轴42外,在安装环7与传动轴42之间设有轴套8,轴套8可增强安装环7与传动轴42的连接强度。作为一种改进,第一径向突出部、第二径向突出部和第三径向突出部与传动轴之间可以为一体成型设置。
夹持机构4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用于:在夹压部朝向安装部3运动时受夹压部挤压而变形,和在回弹时驱使夹压部反向运动至复位。在绕线结束后,弹性件可以回弹以使夹压部远离安装部20运动至复位。而且,在复位状态,弹性件可以对夹压部施加弹力以达到预紧作用,使得夹压部保持稳定。
弹性件具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弹性件54′和第二弹性件54″。以第一夹压部40′为例,第一弹性件54′设于第一轴50沿轴向远离第一夹压部40′的一侧。
尤其是,在夹持机构4包含有图3所示的第一传动机构43、第二传动机构44和第三传动机构45时,第一夹压部40′通过第一轴50挤压第一弹性件54′变形。
在绕线结束后,操作驱动部41的活塞杆411作反向直线运动,第一弹性件54′回弹,驱使第一轴50和第一夹压部40′向下运动;
通过第二传动机构44,传动轴42顺时针运动,进而通过第三传动机构45带动第二轴53和第二夹压部40″向下运动,至传动轴42复位。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弹性件54′可同时对第一夹压部40′和第二夹压部40″起到复位作用。
其中,在安装部3内设有凹槽22来容纳第一弹性件54′,第一弹性件54′与第一轴50轴向抵靠。
第二弹性件54″设于第二夹压部40″与安装部3之间,第二弹性件54″可以对第二夹压部40″起到复位作用。在第二夹压部40″面向安装部3的表面设有第一容纳槽401,安装部3设有与第一容纳槽401相对而设的第二容纳槽201。第二弹性件54″的两端可以分别容纳在第一容纳槽401和第二容纳槽201中。
因此,在不干涉夹压线束5的情况下,弹性件可以设于合理位置。
弹性件可以选择螺旋弹簧或其他弹性体。
作为一种变形方案,驱动部与夹压部的配合方式可以是:驱动部可以输出旋转运动,夹持机构可以包括:传动机构,用于将驱动部的旋转运动转化为两个夹压部朝向安装部的直线运动。例如,该传动机构可以选择齿轮齿条机构,两个夹压部具有伸入安装部的齿条,驱动部的输出轴设有分别与两个齿条啮合的齿轮。驱动部在旋转时,两个齿轮同步转动,进而驱动齿条作直线运动。
作为另一种变形方案,夹持机构可以不设置驱动部。夹压部设有螺纹轴,安装部设有螺纹孔,螺纹轴与螺纹孔形成螺纹配合。沿两个相反方向旋拧夹压部,可以控制夹压部沿靠近安装部和远离安装部的两个方向运动,这也可以实现夹压部对线束的夹压控制。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虎钳,包括:可动部和固定设置的固定部,在所述可动部和固定部之间具有钳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虎钳还包括:夹持机构,设于所述固定部和可动部中的其中一个部,该部作为安装部;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安装部外的夹压部,用于朝向所述安装部运动以夹压线束于所述安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虎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夹压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虎钳,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夹压部过同一条直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虎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驱动部,
用于驱动所述夹压部朝向所述安装部运动至夹压线束于所述安装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虎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所述夹压部,所述驱动部用于同时驱动所有所述夹压部朝向所述安装部运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虎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输出直线运动,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传动轴;
第一传动机构,设于所述驱动部和所述传动轴之间,用于将所述驱动部输出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所述传动轴沿自身中轴线的旋转运动;
第二传动机构,设于所述传动轴与其中一个所述夹压部之间,用于将所述旋转运动转化为所述其中一个所述夹压部朝向所述安装部的直线运动;
第三传动机构,设于所述传动轴与另一个所述夹压部之间,用于将所述旋转运动转化为所述另一个所述夹压部朝向所述安装部的直线运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虎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为:设于所述传动轴的第一径向突出部;所述驱动部用于输出直线运动以驱动所述第一径向突出部和传动轴转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虎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的输出轴以螺纹配合方式设有调节部,所述驱动部的输出轴通过所述调节部驱动所述第一径向突出部转动。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虎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为丝杆传动机构。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虎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为齿轮齿条传动机构。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虎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
设于所述传动轴的第二径向突出部;
具有转轴且可绕所述转轴旋转的连杆;
所述其中一个夹压部具有伸入所述安装部的第一轴;
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轴中的其中之一设有第一销且另一个设有第一孔,所述第一销伸入所述第一孔内并与所述第一孔的孔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径向突出部沿所述传动轴的旋转方向抵接。
12.如权利要求6或11所述的虎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
设于所述传动轴上的第三径向突出部;
所述另一个夹压部设有伸入所述安装部的第二轴;
所述第三径向突出部与所述第二轴中的其中之一设有第二销且另一个设有第二孔,所述第二销伸入所述第二孔内并与所述第二孔的孔壁之间具有间隙。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虎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为气缸、液压缸、或电磁阀。
14.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虎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输出旋转运动,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传动机构,用于将所述驱动部的旋转运动转化为两个所述夹压部朝向所述安装部的直线运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虎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齿条传动机构。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虎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内设有螺纹孔,所述夹压部设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与所述螺纹孔构成螺纹配合。
17.如权利要求1-11、13-16任一项所述的虎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所述夹压部朝向所述安装部运动时受所述夹压部挤压而变形,和在回弹时驱使所述夹压部反向运动至复位。
CN201610407327.XA 2016-06-12 2016-06-12 虎钳 Active CN1074867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07327.XA CN107486796B (zh) 2016-06-12 2016-06-12 虎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07327.XA CN107486796B (zh) 2016-06-12 2016-06-12 虎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86796A true CN107486796A (zh) 2017-12-19
CN107486796B CN107486796B (zh) 2023-04-25

Family

ID=60642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07327.XA Active CN107486796B (zh) 2016-06-12 2016-06-12 虎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8679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3462A (zh) * 2019-02-20 2019-05-21 张家港市盛鼎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钳柄护套推送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74890A (en) * 1956-09-13 1961-03-14 Davis Billy Eugene Core winding apparatus
CN1035909A (zh) * 1988-03-01 1989-09-27 东光株式会社 绕线装置与绕线方法
EP0714107A1 (de) * 1994-11-23 1996-05-29 Soma AG Wickelvorrichtung
CN1134591A (zh) * 1995-02-10 1996-10-30 东光株式会社 自动绕线机
JP2000208354A (ja) * 1999-01-18 2000-07-28 Rb Controls Co コイルの製造方法と、それに使用するボビン
JP2007036087A (ja) * 2005-07-29 2007-02-08 Toko Inc カッター付きクランパー
CN202809244U (zh) * 2012-09-15 2013-03-20 诸暨市浣东日升电器厂 绣花机用夹线器总成
CN203338977U (zh) * 2013-05-31 2013-12-11 海宁三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环形变压器绕线装置
CN203617135U (zh) * 2013-12-23 2014-05-28 湖南艾迪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微型磁环手工绕线的装置
CN105280371A (zh) * 2014-07-01 2016-01-27 友源机械有限公司 线圈绕线模组及线圈绕线装置
CN205817627U (zh) * 2016-06-12 2016-12-21 夏弗纳电磁兼容(上海)有限公司 虎钳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74890A (en) * 1956-09-13 1961-03-14 Davis Billy Eugene Core winding apparatus
CN1035909A (zh) * 1988-03-01 1989-09-27 东光株式会社 绕线装置与绕线方法
EP0714107A1 (de) * 1994-11-23 1996-05-29 Soma AG Wickelvorrichtung
CN1134591A (zh) * 1995-02-10 1996-10-30 东光株式会社 自动绕线机
JP2000208354A (ja) * 1999-01-18 2000-07-28 Rb Controls Co コイルの製造方法と、それに使用するボビン
JP2007036087A (ja) * 2005-07-29 2007-02-08 Toko Inc カッター付きクランパー
CN202809244U (zh) * 2012-09-15 2013-03-20 诸暨市浣东日升电器厂 绣花机用夹线器总成
CN203338977U (zh) * 2013-05-31 2013-12-11 海宁三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环形变压器绕线装置
CN203617135U (zh) * 2013-12-23 2014-05-28 湖南艾迪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微型磁环手工绕线的装置
CN105280371A (zh) * 2014-07-01 2016-01-27 友源机械有限公司 线圈绕线模组及线圈绕线装置
CN205817627U (zh) * 2016-06-12 2016-12-21 夏弗纳电磁兼容(上海)有限公司 虎钳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3462A (zh) * 2019-02-20 2019-05-21 张家港市盛鼎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钳柄护套推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86796B (zh) 2023-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53201B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及其组合方法
CN103575000A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
CN207258897U (zh) 一种绕线装置
CN208834901U (zh) 一种立体卷变压器自动绕线装置
CN107195454A (zh) 一种线圈绕线方法
CN207624542U (zh) 出线顺序控制装置和全方位磁环电感自动绕线机
CN107486796A (zh) 虎钳
CN205817627U (zh) 虎钳
CN203134559U (zh) 环形铁芯绕线机
CN109903989A (zh) 出线顺序控制装置和全方位磁环电感自动绕线机
CN103465954B (zh) 磁流变自回正线控转向力反馈装置
CN203082326U (zh) 一种蜗轮减速式电子膨胀阀
CN106523566B (zh) 子母弹簧组件及其弹簧座
CN207765327U (zh) 一种矩形线圈单边往复自动绕线机构
CN207732595U (zh) 多线并绕的绕组引线头无交叉夹紧扭转装置
CN208284353U (zh) 一种变压器的挂线组件
CN107170579B (zh) 一种齿条式环绕机构的环绕方法
CN205998737U (zh) 布匹收卷机横切装置
CN104269269A (zh) 一种绝缘层装配装置
CN209561206U (zh) 一种变压器铁芯绕线用固定装置
CN202789799U (zh) 一种电动调节液压阀
CN110434637A (zh) 用于cnc加工的装夹治具
CN112002550A (zh) 线圈绕制的智能拉紧装置和控制方法
CN201998044U (zh) 珩磨机主轴往复随动控制装置
CN205479204U (zh) 一种能高效实现大负载的自锁式丝杠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