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77761A - 一种智能调控输出气流的新风系统及其调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调控输出气流的新风系统及其调控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477761A CN107477761A CN201710691250.8A CN201710691250A CN107477761A CN 107477761 A CN107477761 A CN 107477761A CN 201710691250 A CN201710691250 A CN 201710691250A CN 107477761 A CN107477761 A CN 10747776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cessor
- air supply
- air
- drive device
- supply du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08—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separate ducts for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with provisions for reversal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syste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调控输出气流的新风系统,包括交换主机、送风管道以及排风管道,送风管道包括第一送风管道以及第二送风管道,第一送风管道用于连通交换主机与室外空气,第二送风管道用于向室内输送新鲜空气,排风管道包括第一排风管道以及第二排风管道,第一排风管道用于连通交换主机与室外空气,第二排风管道用于排出室内污浊空气,新风系统还包括处理器、驱动装置、定时装置、加热控制器,第二送风管道包括加热板以及储液室,加热板位于第二送风管道外壁,用于加热第二送风管道内的空气,储液室包括吸水材料、电控开关以及加热装置,电控开关用于控制储液室的开关情况,吸水材料用于吸取储液室内的液体,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吸水材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调控输出气流的新风系统及其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新风系统是由能够换气以及净化空气的交换主机、管道以及一些附件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交换主机将室外新鲜空气经过过滤、净化,通过管道输送到室内,同时将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内。
新风系统虽然调节速度快,但其能耗极大,据相关统计数据,夏天高温天气时空调能耗最高能够达到整个建筑能耗的70%左右。目前,全球温室效应显著,世界各国都在提倡节能环保,通过各类传感器检测以及处理器智能调控,使得新风系统在一个合理的输出功率。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调控输出气流的新风系统及其调控方法。
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调控输出气流的新风系统,包括交换主机、送风管道以及排风管道,所述交换主机包括四个接口,所述送风管道包括第一送风管道以及第二送风管道,所述第一送风管道用于连通所述交换主机与室外空气,所述第二送风管道用于向室内输送新鲜空气,所述排风管道包括第一排风管道以及第二排风管道,所述第一排风管道用于连通所述交换主机与室外空气,所述第二排风管道用于排出室内污浊空气,所述送风管道以及所述排风管道与所述交换主机连接,所述新风系统还包括处理器、驱动装置、定时装置、加热控制器以及气体过滤装置,所述处理器与移动终端、定时装置以及加热控制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二送风管道包括加热板以及储液室,所述加热板位于所述第二送风管道外壁,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用于加热所述第二送风管道内的空气,所述储液室包括吸水材料、电控开关以及加热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电控开关以及所述加热装置连接,所述电控开关用于控制所述储液室的开关情况,所述吸水材料用于吸取所述储液室内的液体,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吸水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送风管道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检测送风口环境的温度值并将其发送给所述处理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送风装置还包括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检测送风口环境的湿度值并将其发送给所述处理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送风口包括电控阀门,所述电控阀门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用于控制输出的空气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气体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一送风管道连通,所述气体过滤装置还包括若干层过滤网以及活性炭吸附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a)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在所述定时装置中设置新风系统的开启时间以及关闭时间;
b)所述处理器向所述交换主机输出工作信号,所述交换主机抽取室外新鲜空气通过所述第二送风管道输入到室内,所述交换主机抽取室内的污浊的空气经所述第二排风管道排出室内;
c)所述处理器向所述驱动装置输出加热信号,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加热板对所述第二送风管道内空气加热;
d)所述处理器向所述驱动装置输出加湿信号,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电控开关以及所述加热装置启动,所述加热装置对吸水后的吸水材料进行加热,加热后形成水蒸气进入所述第二送气管道;
e)在所述交换主机达到所述预设时间时,所述处理器向所述驱动装置输出调节信号,所述驱动装置将所述电控阀门调整至对应的开度;
f)达到所述关闭时间时,所述处理器向所述交换主机输出关闭信号,所述交换主机停止工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送风口环境的温度值并将其发送给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温度值向所述加热控制器输出调整信号,所述加热控制器逐步降低所述加热板的输出功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若所述处理器判断接收到的温度值达到预设温度值时,则向所述驱动装置输出停止加热信号,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加热板停止工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送风口环境的湿度值并将其发送给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湿度值向所述驱动装置输出调控信号,所述驱动装置逐步降低所述加热装置的输出功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若所述处理器判断接收到的湿度值达到预设湿度值时,则向所述驱动装置输出停止加湿信号,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电控开关关闭以及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工作。
本发明实现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将气体过滤装置脱离交换主机独立连接第一送风管道,方便拆卸维修以及更换内部的过滤材料,除了提供换气功能外,还增加了加热、加湿功能,并具备自动调温、调湿辅助功能,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调控输出气流的新风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送风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气体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调控输出气流的新风系统的调控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加热板输出功率调整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加热装置输出功率调控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2、3所示,一种智能调控输出气流的新风系统,包括交换主机1、送风管道2以及排风管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主机1包括四个接口,所述送风管道2包括第一送风管道4以及第二送风管道5,所述第一送风管道4用于连通所述交换主机1与室外空气,所述第二送风管道5用于向室内输送新鲜空气,所述排风管道3包括第一排风管道6以及第二排风管道7,所述第一排风管道6用于连通所述交换主机1与室外空气,所述第二排风管道7用于排出室内污浊空气,所述送风管道2以及所述排风管道3与所述交换主机1连接,所述新风系统还包括处理器8、驱动装置9、定时装置10、加热控制器11以及气体过滤装置12,所述处理器8与移动终端、定时装置10以及加热控制器11连接,所述驱动装置9与所述处理器8连接,所述第二送风管道5包括加热板13以及储液室14,所述加热板13位于所述第二送风管道5外壁,与所述驱动装置9连接,用于加热所述第二送风管道5内的空气,所述储液室14包括吸水材料15、电控开关16以及加热装置17,所述驱动装置9与所述电控开关16以及所述加热装置17连接,所述电控开关16用于控制所述储液室14的开关情况,所述吸水材料15用于吸取所述储液室14内的液体,所述加热装置17用于加热所述吸水材料15。
所述第二送风管道5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8,所述温度传感器18与所述处理器8连接,用于检测送风口环境的温度值并将其发送给所述处理器8。
所述第二送风装置还包括湿度传感器19,所述湿度传感器19与所述处理器8连接,用于检测送风口环境的湿度值并将其发送给所述处理器8。
所述送风口包括电控阀门20,所述电控阀门20与所述驱动装置9连接,用于控制输出的空气量。
所述气体过滤装置12与所述第一送风管道4连通,所述气体过滤装置12还包括若干层过滤网21以及活性炭吸附层22。
具体地,交换主机1为长方体,所述交换主机1设置有四个接口,其中,在所述交换主机1的一侧设置两个并排接口,定义该侧为A面,定义A面的对面为B面,B面也设有两个并排接口,四个接口两两对应,送风管道2包括第一送风管道4以及第二送风管道5,排风管道3包括第一排风管道6以及第二排风管道7,所述第一送风管道4以及所述第一排风管道6与所述A面的两个接口连通,所述第二送风管道5以及所述第二排风管道7与所述B面的两个接口连通,通过所述交换主机1工作来实现室内外气流的交换。所述第一送风管道4以及所述第一排风管道6通向室外,所述第二送风管道5通以及所述第二排风管道7通向室内各个房间,所述第二送风管道5的送风口均设置有电控阀门20,所述电控阀门20用于控制输出的空气量,以及防止灰尘或是飞虫进入管道,日积月累造成管道堵塞。
本发明提供的新风系统除了通过遥控器实现开启关闭功能外,还可由用户使用与所述新风系统连接的移动终端来进行开启和关闭,也可设置自动开启关闭功能,所述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以及电脑,所述动开启关闭功能由定时装置10来实现,所述定时装置10具备计时功能,用户可以设置所述新风系统的开启时间以及关闭时间,以及若干预设时间,达到预设的时间点后,所述定时装置10向所述处理器8发送对应时间的事件信号,所述处理器8向所述驱动信号输出工作信号,所述驱动装置9驱动对应的装置工作。
所述第二送风管道5包括加热板13以及储液室14,所述加热板13覆盖在所述第二送风管道5外壁上,由所述驱动装置9以及所述加热控制器11控制,所述驱动装置9用于控制所述加热板13的开启和关闭,所述加热控制器11用于控制所述加热板13的输出功率,所述储液室14包括吸水材料15、电控开关16以及加热装置17,所述储液室14包括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存放液体,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放置不同的液体,所述液体包括消毒液、空气清新剂等对人体无害的液剂,下部为吸水材料15,上下部之间设置电控开启,所述电控开关16开启后,上部的液体流向下部的吸水材料15并存储在所述吸水材料15中,所述吸水材料15下方设置有加热装置17,所述加热装置17用于对储水的吸水材料15进行加热,加热后在所述第二送风管道5内形成水蒸气,所述水蒸气随室外的新鲜空气一同被输送进室内,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室内空气湿度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所述第二送风管道5内可设置若干小型风机,加速管道内气体流通的速率,提高输出效率。
为了保证输送空气的质量,本发明在所述第一送风管道4口增设了气体过滤装置12,所述气体过滤装置12安装在室外方便更换维修,所述气体过滤装置12还包括若干层过滤网21以及活性炭吸附层22,吸进来的空气先经过所述过滤网21去除掉一些大颗粒的杂质,再经过活性炭吸附层22吸收掉小颗粒杂质,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一种智能调控输出气流的新风系统的调控方法,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a)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在所述定时装置10中设置新风系统的开启时间以及关闭时间;
b)所述处理器8向所述交换主机1输出工作信号,所述交换主机1抽取室外新鲜空气通过所述第二送风管道5输入到室内,所述交换主机1抽取室内的污浊的空气经所述第二排风管道7排出室内;
c)所述处理器8向所述驱动装置9输出加热信号,所述驱动装置9驱动所述加热板13对所述第二送风管道5内空气加热;
d)所述处理器8向所述驱动装置9输出加湿信号,所述驱动装置9驱动所述电控开关16以及所述加热装置17启动,所述加热装置17对吸水后的吸水材料15进行加热,加热后形成水蒸气进入所述第二送气管道;
e)在所述交换主机1工作达到所述预设时间时,所述处理器8向所述驱动装置9输出调节信号,所述驱动装置9将所述电控阀门20调整至对应的开度;
f)达到所述关闭时间时,所述处理器8向所述交换主机1输出关闭信号,所述交换主机1停止工作。
所述温度传感器18检测送风口环境的温度值并将其发送给所述处理器8,所述处理器8根据接收到的温度值向所述加热控制器11输出调整信号,所述加热控制器11逐步降低所述加热板13的输出功率。
若所述处理器8判断接收到的温度值达到预设温度值时,则向所述驱动装置9输出停止加热信号,所述驱动装置9驱动所述加热板13停止工作。
具体地,如图5所示,若是在温度较低的天气,用户可设置加热模式,用户通过与所述处理器8连接的移动终端设置预设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18检测送风口环境的温度值并将其发送给所述处理器8,若是所述处理器8判断接收到的温度值达到预设温度值时,则向所述驱动装置9输出停止加热信号,所述驱动装置9驱动所述加热板13停止工作,在室内温度达到所述预设温度值时,加热板13都将以恒定功率输出,在输出过程中,会导致室内局部温度过高,降低用户体验,同时也会造成能源的浪费,所以需要智能调节加热板13的输出功率,所述处理器8根据当前室内温度值以及预设温度值,自动生成若干中间温度值,在此实施例中,假设生成三个中间温度值,分别为X、Y、Z,且室内温度值<X<Y<Z<预设温度值,具体调整方法如下所示:
若所述处理器8判断接收到的温度值达到X时,则向所述加热控制器11输出第一调整信号,所述加热控制器11将所述加热板13的输出功率调低10%;
若所述处理器8判断接收到的温度值达到Y时,则向所述加热控制器11输出第二调整信号,所述加热控制器11将所述加热板13的输出功率调低10%;
若所述处理器8判断接收到的温度值达到Z时,则向所述加热控制器11输出第三调整信号,所述加热控制器11将所述加热板13的输出功率调低10%;
若所述处理器8判断接收到的温度值达到预设温度值时,则向所述驱动装置9输出停止加热信号,所述驱动装置9驱动所述加热板13停止工作。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所述湿度传感器19检测送风口环境的湿度值并将其发送给所述处理器8,所述处理器8根据接收到的湿度值向所述驱动装置9输出调控信号,所述驱动装置9逐步降低所述加热装置17的输出功率。
若所述处理器8判断接收到的湿度值达到预设湿度值时,则向所述驱动装置9输出停止加湿信号,所述驱动装置9驱动所述电控开关16关闭以及所述加热装置17停止工作。
具体地,若是在较为干燥天气,用户可设置加湿模式,用户通过与所述处理器8连接的移动终端设置预设湿度,所述湿度传感器19检测送风口环境的湿度值并将其发送给所述处理器8,若所述处理器8判断接收到的湿度值达到预设湿度值时,则向所述驱动装置9输出停止加湿信号,所述驱动装置9驱动所述电控开关16关闭以及所述加热装置17停止工作,在室内温度达到所述预设温度值时,加热装置17都将以恒定功率输出,在输出过程中,会导致室内局部湿度过高,降低用户体验,同时也会造成能源的浪费,所以需要智能调节加热装置17的输出功率,所述处理器8根据当前室内湿度值以及预设湿度值,自动生成若干中间湿度值,在此实施例中,假设生成三个中间湿值,分别为Q、W、E,且室内温度值<Q<W<E<预设湿度值,具体调整方法如下所示:
若所述处理器8判断接收到的湿度值达到 Q时,则向所述驱动装置9输出第一调控信号,所述驱动装置9将所述加热装置17的输出功率调低10%;
若所述处理器8判断接收到的湿度值达到W时,则向所述驱动装置9输出第二调控信号,所述驱动装置9将所述加热装置17的输出功率调低10%;
若所述处理器8判断接收到的湿度值达到E时,则向所述驱动装置9输出第三调控信号,所述驱动装置9将所述加热装置17的输出功率调低10%;
若所述处理器8判断接收到的湿度值达到预设湿度值时,则向所述驱动装置9输出停止加湿信号,所述驱动装置9驱动所述电控开关16关闭以及所述加热装置17停止工作。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调控输出气流的新风系统,包括交换主机(1)、送风管道(2)以及排风管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主机(1)包括四个接口,所述送风管道(2)包括第一送风管道(4)以及第二送风管道(5),所述第一送风管道(4)用于连通所述交换主机(1)与室外空气,所述第二送风管道(5)用于向室内输送新鲜空气,所述排风管道(3)包括第一排风管道(6)以及第二排风管道(7),所述第一排风管道(6)用于连通所述交换主机(1)与室外空气,所述第二排风管道(7)用于排出室内污浊空气,所述送风管道(2)以及所述排风管道(3)与所述交换主机(1)连接,所述新风系统还包括处理器(8)、驱动装置(9)、定时装置(10)、加热控制器(11)以及气体过滤装置(12),所述处理器(8)与移动终端、定时装置(10)以及加热控制器(11)连接,所述驱动装置(9)与所述处理器(8)连接,所述第二送风管道(5)包括加热板(13)以及储液室(14),所述加热板(13)位于所述第二送风管道(5)外壁,与所述驱动装置(9)连接,用于加热所述第二送风管道(5)内的空气,所述储液室(14)包括吸水材料(15)、电控开关(16)以及加热装置(17),所述驱动装置(9)与所述电控开关(16)以及所述加热装置(17)连接,所述电控开关(16)用于控制所述储液室(14)的开关情况,所述吸水材料(15)用于吸取所述储液室(14)内的液体,所述加热装置(17)用于加热所述吸水材料(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调控输出气流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送风管道(5)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8),所述温度传感器(18)与所述处理器(8)连接,用于检测送风口环境的温度值并将其发送给所述处理器(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调控输出气流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送风装置还包括湿度传感器(19),所述湿度传感器(19)与所述处理器(8)连接,用于检测送风口环境的湿度值并将其发送给所述处理器(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调控输出气流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口包括电控阀门(20),所述电控阀门(20)与所述驱动装置(9)连接,用于控制输出的空气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调控输出气流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过滤装置(12)与所述第一送风管道(4)连通,所述气体过滤装置(12)还包括若干层过滤网(21)以及活性炭吸附层(22)。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调控输出气流的新风系统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a)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在所述定时装置(10)中设置新风系统的开启时间以及关闭时间;
b)所述处理器(8)向所述交换主机(1)输出工作信号,所述交换主机抽取室外新鲜空气通过所述第二送风管道(5)输入到室内,所述交换主机(1)抽取室内的污浊的空气经所述第二排风管道(7)排出室内;
c)所述处理器(8)向所述驱动装置(9)输出加热信号,所述驱动装置(9)驱动所述加热板(13)对所述第二送风管道(5)内空气加热;
d)所述处理器(8)向所述驱动装置(9)输出加湿信号,所述驱动装置(9)驱动所述电控开关(16)以及所述加热装置(17)启动,所述加热装置(17)对吸水后的吸水材料(15)进行加热,加热后形成水蒸气进入所述第二送气管道;
e)在所述交换主机(1)工作达到所述预设时间时,所述处理器(8)向所述驱动装置(9)输出调节信号,所述驱动装置(9)将所述电控阀门(20)调整至对应的开度;
f)达到所述关闭时间时,所述处理器(8)向所述交换主机(1)输出关闭信号,所述交换主机(1)停止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调控输出气流的新风系统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18)检测送风口环境的温度值并将其发送给所述处理器(8),所述处理器(8)根据接收到的温度值向所述加热控制器(11)输出调整信号,所述加热控制器(11)逐步降低所述加热板(13)的输出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调控输出气流的新风系统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处理器(8)判断接收到的温度值达到预设温度值时,则向所述驱动装置(9)输出停止加热信号,所述驱动装置(9)驱动所述加热板(13)停止工作。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调控输出气流的新风系统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传感器(19)检测送风口环境的湿度值并将其发送给所述处理器(8),所述处理器(8)根据接收到的湿度值向所述驱动装置(9)输出调控信号,所述驱动装置(9)逐步降低所述加热装置(17)的输出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智能调控输出气流的新风系统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处理器(8)判断接收到的湿度值达到预设湿度值时,则向所述驱动装置(9)输出停止加湿信号,所述驱动装置(9)驱动所述电控开关(16)关闭以及所述加热装置(17)停止工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691250.8A CN107477761A (zh) | 2017-08-14 | 2017-08-14 | 一种智能调控输出气流的新风系统及其调控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691250.8A CN107477761A (zh) | 2017-08-14 | 2017-08-14 | 一种智能调控输出气流的新风系统及其调控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77761A true CN107477761A (zh) | 2017-12-15 |
Family
ID=60599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691250.8A Pending CN107477761A (zh) | 2017-08-14 | 2017-08-14 | 一种智能调控输出气流的新风系统及其调控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477761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57350A (zh) * | 2018-08-17 | 2019-02-19 | 陈志霖 | 一种大型循环式空气交换系统 |
CN111043700A (zh) * | 2019-12-24 | 2020-04-21 | 江苏新天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简单易装的通风系统 |
CN112393332A (zh) * | 2020-11-30 | 2021-02-2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窗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279845A1 (en) * | 2002-08-09 | 2005-12-22 | Rick Bagwel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ventilation in an occupied space |
CN201507996U (zh) * | 2009-06-30 | 2010-06-16 | 张跃崑 | 外置空气过滤器的热回收型新风装置 |
CN104315675A (zh) * | 2014-09-29 | 2015-01-28 | 中山市德斯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自启动家居通风装置及其应用的通风系统 |
CN105003997A (zh) * | 2015-08-11 | 2015-10-28 | 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牡丹江水力发电总厂 | 一种室内外空气过滤交换装置 |
CN205448161U (zh) * | 2015-12-30 | 2016-08-10 | 贵州鼎正环保有限公司 | 一种除湿加湿的新风系统 |
-
2017
- 2017-08-14 CN CN201710691250.8A patent/CN10747776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279845A1 (en) * | 2002-08-09 | 2005-12-22 | Rick Bagwel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ventilation in an occupied space |
CN201507996U (zh) * | 2009-06-30 | 2010-06-16 | 张跃崑 | 外置空气过滤器的热回收型新风装置 |
CN104315675A (zh) * | 2014-09-29 | 2015-01-28 | 中山市德斯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自启动家居通风装置及其应用的通风系统 |
CN105003997A (zh) * | 2015-08-11 | 2015-10-28 | 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牡丹江水力发电总厂 | 一种室内外空气过滤交换装置 |
CN205448161U (zh) * | 2015-12-30 | 2016-08-10 | 贵州鼎正环保有限公司 | 一种除湿加湿的新风系统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57350A (zh) * | 2018-08-17 | 2019-02-19 | 陈志霖 | 一种大型循环式空气交换系统 |
CN109357350B (zh) * | 2018-08-17 | 2020-11-27 | 温州国军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大型循环式空气交换系统 |
CN111043700A (zh) * | 2019-12-24 | 2020-04-21 | 江苏新天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简单易装的通风系统 |
CN112393332A (zh) * | 2020-11-30 | 2021-02-2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窗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02646B (zh) | 智能净化柜式新风换气机 | |
CN205747155U (zh) |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 |
CN109737549B (zh) | 一种多模式全热交换新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5279278U (zh) | 智能净化柜式新风换气机 | |
CN107842963A (zh) | 新风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3758201U (zh) | 一种全自动封闭式热泵干燥系统 | |
CN207365297U (zh) | 新风机 | |
CN105716159A (zh) | 室内新风空气净化装置 | |
CN103644600A (zh) | 智能型净化抑菌空气处理机组 | |
CN109028425A (zh) | 双风机式智能新风系统 | |
CN107477761A (zh) | 一种智能调控输出气流的新风系统及其调控方法 | |
CN206430312U (zh) | 新风净化器及空气净化装置 | |
CN106016526A (zh) | 壁挂式新风空气净化器 | |
CN207721687U (zh) | 一种带有空气净化装置的饮水机 | |
WO2012013055A1 (zh) | 具有加湿功能的高效节能中央空调风柜 | |
CN109827311A (zh) | 一种变风量全屋健康舒适空气管理系统 | |
CN206037329U (zh) | 一种智能新风系统 | |
CN204063309U (zh) | 高大空间空调机组 | |
CN206522902U (zh) | 应用于被动房建筑上的新风一体机 | |
CN102748838B (zh) | 温湿度感应式变频通风节能系统 | |
CN201535560U (zh) | 一种多功能智能新风换气机 | |
CN206430310U (zh) | 一种房屋通风装置 | |
CN208983493U (zh) | 一种双向流净化热回收加湿机 | |
CN208108408U (zh) | 一种工业厂房空气污染物整体治理装置 | |
CN206094338U (zh) | 空调一体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