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7472067A - 一种电动汽车的无线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的无线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72067A
CN107472067A CN201710708732.XA CN201710708732A CN107472067A CN 107472067 A CN107472067 A CN 107472067A CN 201710708732 A CN201710708732 A CN 201710708732A CN 107472067 A CN107472067 A CN 1074720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direct current
electric
electricity
electric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0873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玉鸿
龙英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IRI ELECTRICAL CO Ltd SHANGHAI
Original Assignee
ZHUIRI ELECTRICAL CO Ltd SHANG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IRI ELECTRICAL CO Ltd SHANGHAI filed Critical ZHUIRI ELECTRICAL CO Ltd SHANGHAI
Priority to CN20171070873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7206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472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720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2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5/00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nergy stored within a vehicle to a power network, i.e. vehicle-to-grid [V2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12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responding to state of charge [So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无线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领域,包括:充放电控制器判断是否为高峰时段:若否,则对电源单元充满电;若是,判断预设需求电量是否大于当前剩余电量和预设保留电量之和:若是,则无线充电桩将电网中的电能输送至电源直到电动汽车的预设需求电量等于当前剩余电量和预设保留电量之和;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电源将电能输送至无线充电桩直到电动汽车的预设需求电量等于当前剩余电量和预设保留电量之和,无线充电桩将电能反馈电网。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操作更加方便简单,电网对电动汽车进行无线充电,电动汽车可作智能负载使用,对微电网也可以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的无线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无线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发展电动汽车是缓解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有效途经之一,因可实现零排放、经济性较好而得到快速发展,采用可循环多次充电的动力蓄电池供电为汽车供电是主要方式。受动力电池容量重量比的限制,目前续驶里程较短,电池充电站的建设成为制约电动汽车发展与推广应用的主要瓶颈。大规模的电动汽车的使用必将形成巨大的充电需求,进而会给电网的规划、运行带来巨大的挑战。现在新能源电动汽车越来越多的电能供应有接触式充电桩充电与换电池补电两种,主流的是采用有线连接充电枪的充电桩对汽车动力电池进行充电。由于电动汽车行驶需要电能容量大,在充电中具有充电电流大的特点,存在充电枪线重、插拔有机械磨损并可能产生火花、接触损耗多、充电中线路过热老化等安全隐患,恶劣环境和天气下更易发生触电危险等事故。因而结合新能源分布式微电网的同步发展,研究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汽车运动中的在线充电等新兴充电方式的需求与措施开始兴起。
由于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加速减速与起停需要制动,现有制动过程中浪费的能量也需要回馈到动力电池中,以延长电池的续航里程,提高利用效率。由于风光等新能源分布式发电、微电网与智能电网的兴起,基于可能大量使用的电动汽车与各种供电电网这间能量互动的V2G概念在全球也开始示范性研究应用,在用电高峰期可以把电动汽车电池当作电源,把多余的电能输送到电网上供用电需求使用;当处于非用电高峰期时,可以把电网的电能再储存到电动汽车电池中去;众多的电动汽车可以看成是电网的智能负载与微电网的储能单元,可以对电网起到消峰填谷作用的同时,更经济有效地使用能源。但是,如何与无线充电相结合,方便的让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电能和电网进行交换和如何高效交换还是盲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更方便的,既可以把电动汽车当作智能负载使用又可以在用电高峰期当作微电网储能电源使用,对微电网也可以起到削峰填谷作用的电动汽车的无线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汽车的无线充放电控制方法,适用于在电网和电动汽车之间传递电能,电网连接多个无线充电桩,电动汽车内设有电源单元,无线充电桩与电源单元无线连接;电动汽车内还设有与电源单元连接的充放电控制器,充放电控制器还与多个无线充电桩进行无线连接以控制电能在电网和电动汽车的电源单元之间进行双向流动;电动汽车无线充放电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充放电控制器判断当前时刻是否为高峰时段: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转步骤S2;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转步骤S3;
步骤S2、充放电控制器判断电动汽车的预设需求电量是否大于当前剩余电量和预设保留电量之和: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充放电控制器控制无线充电桩将电网供应的电能输送至电动汽车的电源单元直到其预设需求电量等于当前剩余电量和预设保留电量之和;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充放电控制器控制电动汽车的电源单元将其电能输送至无线充电桩直到其预设需求电量等于当前剩余电量和预设保留电量之和,无线充电桩再将电源单元输送的电能反馈至电网中;
步骤S3、充放电控制器判断动力汽车的电源单元是否充满电: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返回步骤S1;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充放电控制器控制无线充电桩将电网供应的电能输送至电源单元直到其充满电。
优选的,步骤S2中,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21a、充放电控制器将电网供应的电能输送至无线充电桩;
步骤S22a、充放电控制器控制无线充电桩接收电网供应的电能,并依次对电网供应的电能进行电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和直流电转高频交流电处理;
步骤S23a、充放电控制器控制无线充电桩将经过电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和直流电转高频交流电处理的电能输送至电动汽车的电源单元;
步骤S24a、充放电控制器控制电动汽车的电源单元接收电网供应的电能并进行高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以及控制电源单元对经过高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后的电能进行存储,直到电动汽车的预设需求电量等于当前剩余电量和预设保留电量之和。
优选的,步骤S2中,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21b、充放电控制器控制电源单元对其存储的电能进行直流电转高频交流电处理;
步骤S22b、充放电控制器控制电源单元将经过直流电转高频交流电处理后的电能输送至无线充电桩,直到电动汽车的预设需求电量等于当前剩余电量和预设保留电量之和;
步骤S23b、充放电控制器控制无线充电桩接收电源单元输送的电能,并对电源单元输送的电能依次进行高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和直流电转电网交流电处理;
步骤S24b、充放电控制器控制无线充电桩,将经过高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和直流电转电网交流电的电能回馈至电网处理。
优选的,步骤S3中,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31a、充放电控制器控制电网将电能输送至无线充电桩;
步骤S32a、充放电控制器控制无线充电桩接收电网供应的电能,并依次对电网供应的电能进行电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和直流电转高频交流电处理;
步骤S33a、充放电控制器控制无线充电桩将经过电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和直流电转高频交流电处理的电能输送至电源单元;
步骤S34a、充放电控制器控制电源单元接收无线充电桩输送的电能并进行高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以及控制电源单元将经过高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的电能进行存储,直到电源单元充满电为止。
一种电动汽车的无线充放电系统,适用于在电网和电动汽车之间传递电能,电网连接多个无线充电桩,电动汽车内设有电源单元,无线充电桩与电源单元无线连接;电动汽车无线充放电系统包括:
充放电控制器,充放电控制器设置在电动汽车内且与电源单元连接,充放电控制器还与多个无线充电桩无线连接;
充放电控制器用于在用电高峰时段且电动汽车的预设需求电量大于当前剩余电量和预设保留电量之和时,控制无线充电桩将电网供应的电能输送至电动汽车的电源单元直到其预设需求电量等于当前剩余电量和预设保留电量之和;以及
用于在用电高峰时段且电动汽车的预设需求电量不大于当前剩余电量和预设保留电量之和时,控制电动汽车的电源单元将其电能输送至无线充电桩直到其预设需求电量等于当前剩余电量和预设保留电量之和,无线充电桩再将电源单元输送的电能反馈至电网中;以及
用于在非用电高峰时段且动力汽车的电源单元未充满电时,控制无线充电桩将电网供应的电能输送至电源单元直到其充满电。
优选的,电动汽车还包括:
电动驱动机构,电动驱动机构连接电源单元,用于在电源单元的供电下驱动电动汽车并在电动汽车减速制动过程将电动驱动机构多余的能量回馈给电源单元。
优选的,无线充电桩包括:
第一交流转直流模块,第一交流转直流模块连接电网,用于对电网供应的电能进行电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
第一直流转交流模块,第一直流转交流模块连接第一交流转直流模块,用于对经过电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的电能进行直流电转高频交流电处理;
市电发射模块,市电发射模块连接第一直流转交流模块,用于将经过直流电转高频交流电处理的电能输送至电动汽车的电源单元;
市电接收模块,市电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电源单元输送的电能;
第二交流转直流模块,第二交流转直流模块连接市电接收模块,用于对电源单元输送的电能进行高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第二直流转交流模块,第二直流转交流模块连接第二交流转直流模块和电网,用于对经过高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的电能进行直流电转电网交流电处理并将经过直流电转电网交流电处理的电能输送至电网。
优选的,电源单元还包括:
电池接收模块,电池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电网供应的电能并输出;
第三交流转直流模块,第三交流转直流模块连接电池接收模块和动力电池模块,第三交流转直流模块用于对电网发送的电能进行高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并输出;
动力电池模块,动力电池模块连接第三交流转直流模块,用于存储经过高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后的电能并为电动驱动机构供电;
第三直流转交流模块,第三直流转交流模块连接动力电池模块,用于从动力电池模块中获得电能并进行直流电转高频交流电处理后输出;
电池发射模块,电池发射模块连接第三直流转交流模块,用于将经过直流电转高频交流电处理后的电能输送至无线充电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对现有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进行了优化,拓展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用途,操作更加方便简单;通过本发明使得包括分布式微电网在内的电网不但可以对电动汽车进行无线充电,电动汽车作为动力储能单元对电网也可以通过车载智能充放电控制器实现无线放电,提高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综合利用效率。结合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加速减速与起停运行,还可以将制动过程中浪费的能量回馈到动力电池中,以延长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续航里程,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根据电动汽车储存的电量、电网用电的高峰低谷及电价差异,用户设定的对应电动汽车当日需要的行使里程的预设需求电量、对应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剩余电量、对应电动汽车预设保留电量等,来优化电动汽车的充放电功能需求并实施电动汽车与电网间电能的优化利用,既可以把电动汽车当作智能负载使用又可以在用电高峰期当作微电网储能电源使用,在利用峰谷电价差异创新经济效益的同时,可削峰填谷、有利于资源的优化,推进国家的智能电网建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电动汽车的无线充放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步骤S2中,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步骤S2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步骤S2中,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步骤S2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步骤S3中,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步骤S3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电动汽车的无线充放电系统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技术方案,技术特征之间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汽车的无线充放电控制方法,适用于在电网4和电动汽车之间传递电能,电网4连接多个无线充电桩2,电动汽车内设有电源单元3,无线充电桩2与电源单元3无线连接;其特征在于,电动汽车内还设有与电源单元3连接的充放电控制器1,充放电控制器1还与多个无线充电桩2进行无线连接以控制电能在电网4和电动汽车的电源单元3之间进行双向流动;电动汽车无线充放电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充放电控制器1判断当前时刻是否为高峰时段: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转步骤S2;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转步骤S3;
步骤S2、充放电控制器1判断电动汽车的预设需求电量是否大于当前剩余电量和预设保留电量之和: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充放电控制器1控制无线充电桩2将电网4供应的电能输送至电动汽车的电源单元3直到其预设需求电量等于当前剩余电量和预设保留电量之和;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充放电控制器1控制电动汽车的电源单元3将其电能输送至无线充电桩2直到其预设需求电量等于当前剩余电量和预设保留电量之和,无线充电桩2再将电源单元3输送的电能反馈至电网4中;
步骤S3、充放电控制器1判断动力汽车的电源单元3是否充满电: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返回步骤S1;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充放电控制器1控制无线充电桩2将电网4供应的电能输送至电源单元3直到其充满电。
在本实施例中,对传统的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进行了优化,通过一种能量双向流动的电动汽车无线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利用充放电控制器1,使得电网4不但可以对电动汽车进行无线充电,电动汽车对电网4也可以实现无线充电并通过车载智能充放电控制器1根据用户设定的对应电动汽车当日需要的行使里程的预设需求电量、对应电动汽车蓄电池模块的剩余容量的当前剩余电量、对应电动汽车蓄电池模块的预留电量的预设保留电量及电高峰期来优化电动汽车的充放电动作,既可以把电动汽车当作智能负载使用又可以在用电高峰期当作微电网4发电源使用有利于推进国家的智能电网建设。
充放电控制器1与无线充电桩2及电源单元3之间进行信号传输,充放电控制器1通过信号传输控制无线充电桩2和电源单元3之间的能量双向传输,比如控制电动汽车将其电源单元3存储的电能处理后发射给无线充电桩2,又比如控制无线充电桩2将电网4供应的电能处理后发射给电动汽车。
如图2所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步骤S2中,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21a、充放电控制器1将电网4供应的电能输送至无线充电桩2;
步骤S22a、充放电控制器1控制无线充电桩2接收电网4供应的电能,并依次对电网4供应的电能进行电网4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和直流电转高频交流电处理;
步骤S23a、充放电控制器1控制无线充电桩2将经过电网4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和直流电转高频交流电处理的电能输送至电动汽车的电源单元3;
步骤S24a、充放电控制器1控制电动汽车的电源单元3接收电网4供应的电能并进行高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以及控制电源单元3对经过高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后的电能进行存储,直到电动汽车的预设需求电量等于当前剩余电量和预设保留电量之和。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4a中电动汽车的预设需求电量等于当前剩余电量和预设保留电量之和后,可以结束对电源单元3的充电进程并退出,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继续进行其它操作,如继续对电源单元进行充电等。
如图3所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步骤S2中,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21b、充放电控制器1控制电源单元3对其存储的电能进行直流电转高频交流电处理;
步骤S22b、充放电控制器1控制电源单元3将经过直流电转高频交流电处理后的电能输送至无线充电桩2,直到电动汽车的预设需求电量等于当前剩余电量和预设保留电量之和;
步骤S23b、充放电控制器1控制无线充电桩2接收电源单元3输送的电能,并对电源单元3输送的电能依次进行高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和直流电转电网4交流电处理;
步骤S24b、充放电控制器1控制无线充电桩2,将经过高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和直流电转电网4交流电的电能回馈至电网4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2b中电动汽车的预设需求电量等于当前剩余电量和预设保留电量之和后,可以结束电源单元3的放电进程并退出,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继续进行其它操作,如继续电源单元的放电等。
如图4所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步骤S3中,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31a、充放电控制器1控制电网4将电能输送至无线充电桩2;
步骤S32a、充放电控制器1控制无线充电桩2接收电网4供应的电能,并依次对电网4供应的电能进行电网4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和直流电转高频交流电处理;
步骤S33a、充放电控制器1控制无线充电桩2将经过电网4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和直流电转高频交流电处理的电能输送至电源单元3;
步骤S34a、充放电控制器1控制电源单元3接收无线充电桩2输送的电能并进行高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以及控制电源单元3将经过高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的电能进行存储,直到电源单元3充满电为止。
如图5所示,一种电动汽车的无线充放电系统,适用于在电网4和电动汽车之间传递电能,电网4连接多个无线充电桩2,无线充电桩2安装于电网与地面停车位,或均匀分布安装在电动汽车行驶的道路路面之间。电动汽车内设有电源单元3,无线充电桩2与电源单元3无线连接;其特征在于,电动汽车无线充放电系统包括:
充放电控制器1,充放电控制器1设置在电动汽车内且与电源单元3连接,充放电控制器1还与多个无线充电桩2无线连接;
充放电控制器1用于在用电高峰时段且电动汽车的预设需求电量大于当前剩余电量和预设保留电量之和时,控制无线充电桩2将电网4供应的电能输送至电动汽车的电源单元3直到其预设需求电量等于当前剩余电量和预设保留电量之和;以及
用于在用电高峰时段且电动汽车的预设需求电量不大于当前剩余电量和预设保留电量之和时,控制电动汽车的电源单元3将其电能输送至无线充电桩2直到其预设需求电量等于当前剩余电量和预设保留电量之和,无线充电桩2再将电源单元3输送的电能反馈至电网4中;以及
用于在非用电高峰时段且动力汽车的电源单元3未充满电时,控制无线充电桩2将电网4供应的电能输送至电源单元3直到其充满电。
继续参照图5,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电动汽车还包括:
电动驱动机构16,电动驱动机构16连接电源单元3,用于在电源单元3的供电下驱动电动汽车并在电动汽车减速制动过程将电动驱动机构16多余的能量回馈给电源单元3,以减少能量损耗、节约电能并延长动力电池的续航里程,提高利用效率。
继续参照图5,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无线充放电系统中,无线充电桩2还包括:
第一交流转直流模块5,第一交流转直流模块5连接电网4,用于对电网4供应的电能进行电网4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
第一直流转交流模块6,第一直流转交流模块6连接第一交流转直流模块5,用于对经过电网4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的电能进行直流电转高频交流电处理;
市电发射模块7,市电发射模块7连接第一直流转交流模块6,用于将经过直流电转高频交流电处理的电能输送至电动汽车的电源单元3,市电发射模块7安装于地面停车位上,或均匀分布安装在电动汽车行驶的道路路面上;
市电接收模块8,市电接收模块8用于接收电源单元3输送的电能,市电接收模块8安装于地面停车位上,或均匀分布安装在电动汽车行驶的道路路面上;
第二交流转直流模块9,第二交流转直流模块9连接市电接收模块8,用于对电源单元3输送的电能进行高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第二直流转交流模块10,第二直流转交流模块10连接第二交流转直流模块9和电网4,用于对经过高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的电能进行直流电转电网4交流电处理并将经过直流电转电网4交流电处理的电能输送至电网4。
继续参照图5,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无线充放电系统中,电源单元3还包括:
电池接收模块11,电池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电网4供应的电能并输出;
第三交流转直流模块12,第三交流转直流模块12连接电池接收模块11和动力电池模块13,第三交流转直流模块12用于对电网4发送的电能进行高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并输出;
动力电池模块13,动力电池模块13连接第三交流转直流模块12,用于存储经过高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后的电能并为电动驱动机构16供电;
第三直流转交流模块14,第三直流转交流模块14连接动力电池模块13,用于从动力电池模块13中获得电能并进行直流电转高频交流电处理后输出;
电池发射模块15,电池发射模块15连接第三直流转交流模块14,用于将经过直流电转高频交流电处理后的电能输送至无线充电桩2。
在本实施例中,电源单元3的动力电池模块13可以将经过处理的电网4供应的电能发送给电动汽车的电动驱动机构16,从而实现对电动驱动机构16的能量供给,同时,电动汽车的电动驱动机构16也能够在电动汽车减速制动过程将电动驱动机构16多余的能量回馈给电源单元3,电源单元3将电能存储至电力动力模块。
由于每个无线充电桩2的结构均相同,实际上电网4连接多个无线充电桩2,这样可通过多个无线充电桩的并联,减少单个无线充电桩的充电电流,减轻单个无线接收/发射单元的质量,有利于接入分布式微电网,或实现新能源电动汽车在运动中无线充电,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图5中仅显示了其中一个无线充电桩2,每次在电网4和电源单元3之间进行能量交换时都只用到一个无线充电桩2。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阅读上述说明后,各种变化和修正无疑将显而易见。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应看作是涵盖本发明的真实意图和范围的全部变化和修正。在权利要求书范围内任何和所有等价的范围与内容,都应认为仍属本发明的意图和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电动汽车的无线充放电控制方法,适用于在电网和电动汽车之间传递电能,电网连接多个无线充电桩,电动汽车内设有电源单元,无线充电桩与电源单元无线连接;其特征在于,电动汽车内还设有与电源单元连接的充放电控制器,充放电控制器还与多个无线充电桩进行无线连接以控制电能在电网和电动汽车的电源单元之间进行双向流动;电动汽车无线充放电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充放电控制器判断当前时刻是否为高峰时段: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转步骤S2;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转步骤S3;
步骤S2、充放电控制器判断电动汽车的预设需求电量是否大于当前剩余电量和预设保留电量之和: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充放电控制器控制无线充电桩将电网供应的电能输送至电动汽车的电源单元直到其预设需求电量等于当前剩余电量和预设保留电量之和;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充放电控制器控制电动汽车的电源单元将其电能输送至无线充电桩直到其预设需求电量等于当前剩余电量和预设保留电量之和,无线充电桩再将电源单元输送的电能反馈至电网中;
步骤S3、充放电控制器判断动力汽车的电源单元是否充满电: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返回步骤S1;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充放电控制器控制无线充电桩将电网供应的电能输送至电源单元直到其充满电。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无线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21a、充放电控制器将电网供应的电能输送至无线充电桩;
步骤S22a、充放电控制器控制无线充电桩接收电网供应的电能,并依次对电网供应的电能进行电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和直流电转高频交流电处理;
步骤S23a、充放电控制器控制无线充电桩将经过电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和直流电转高频交流电处理的电能输送至电动汽车的电源单元;
步骤S24a、充放电控制器控制电动汽车的电源单元接收电网供应的电能并进行高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以及控制电源单元对经过高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后的电能进行存储,直到电动汽车的预设需求电量等于当前剩余电量和预设保留电量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无线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21b、充放电控制器控制电源单元对其存储的电能进行直流电转高频交流电处理;
步骤S22b、充放电控制器控制电源单元将经过直流电转高频交流电处理后的电能输送至无线充电桩,直到电动汽车的预设需求电量等于当前剩余电量和预设保留电量之和;
步骤S23b、充放电控制器控制无线充电桩接收电源单元输送的电能,并对电源单元输送的电能依次进行高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和直流电转电网交流电处理;
步骤S24b、充放电控制器控制无线充电桩,将经过高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和直流电转电网交流电的电能回馈至电网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无线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31a、充放电控制器控制电网将电能输送至无线充电桩;
步骤S32a、充放电控制器控制无线充电桩接收电网供应的电能,并依次对电网供应的电能进行电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和直流电转高频交流电处理;
步骤S33a、充放电控制器控制无线充电桩将经过电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和直流电转高频交流电处理的电能输送至电源单元;
步骤S34a、充放电控制器控制电源单元接收无线充电桩输送的电能并进行高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以及控制电源单元将经过高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的电能进行存储,直到电源单元充满电为止。
5.一种电动汽车的无线充放电系统,适用于在电网和电动汽车之间传递电能,电网连接多个无线充电桩,电动汽车内设有电源单元,无线充电桩与电源单元无线连接;其特征在于,电动汽车无线充放电系统包括:
充放电控制器,充放电控制器设置在电动汽车内且与电源单元连接,充放电控制器还与多个无线充电桩无线连接;
充放电控制器用于在用电高峰时段且电动汽车的预设需求电量大于当前剩余电量和预设保留电量之和时,控制无线充电桩将电网供应的电能输送至电动汽车的电源单元直到其预设需求电量等于当前剩余电量和预设保留电量之和;以及
用于在用电高峰时段且电动汽车的预设需求电量不大于当前剩余电量和预设保留电量之和时,控制电动汽车的电源单元将其电能输送至无线充电桩直到其预设需求电量等于当前剩余电量和预设保留电量之和,无线充电桩再将电源单元输送的电能反馈至电网中;以及
用于在非用电高峰时段且动力汽车的电源单元未充满电时,控制无线充电桩将电网供应的电能输送至电源单元直到其充满电。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无线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动汽车还包括:
电动驱动机构,电动驱动机构连接电源单元,用于在电源单元的供电下驱动电动汽车并在电动汽车减速制动过程将电动驱动机构多余的能量回馈给电源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5的无线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充电桩包括:
第一交流转直流模块,第一交流转直流模块连接电网,用于对电网供应的电能进行电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
第一直流转交流模块,第一直流转交流模块连接第一交流转直流模块,用于对经过电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的电能进行直流电转高频交流电处理;
市电发射模块,市电发射模块连接第一直流转交流模块,用于将经过直流电转高频交流电处理的电能输送至电动汽车的电源单元;
市电接收模块,市电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电源单元输送的电能;
第二交流转直流模块,第二交流转直流模块连接市电接收模块,用于对电源单元输送的电能进行高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第二直流转交流模块,第二直流转交流模块连接第二交流转直流模块和电网,用于对经过高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的电能进行直流电转电网交流电处理并将经过直流电转电网交流电处理的电能输送至电网。
8.根据权利要求6的无线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源单元还包括:
电池接收模块,电池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电网供应的电能并输出;
第三交流转直流模块,第三交流转直流模块连接电池接收模块和动力电池模块,第三交流转直流模块用于对电网发送的电能进行高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并输出;
动力电池模块,动力电池模块连接第三交流转直流模块,用于存储经过高频交流电转直流电处理后的电能并为电动驱动机构供电;
第三直流转交流模块,第三直流转交流模块连接动力电池模块,用于从动力电池模块中获得电能并进行直流电转高频交流电处理后输出;
电池发射模块,电池发射模块连接第三直流转交流模块,用于将经过直流电转高频交流电处理后的电能输送至无线充电桩。
CN201710708732.XA 2017-08-17 2017-08-17 一种电动汽车的无线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74720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08732.XA CN107472067A (zh) 2017-08-17 2017-08-17 一种电动汽车的无线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08732.XA CN107472067A (zh) 2017-08-17 2017-08-17 一种电动汽车的无线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72067A true CN107472067A (zh) 2017-12-15

Family

ID=60601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08732.XA Pending CN107472067A (zh) 2017-08-17 2017-08-17 一种电动汽车的无线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72067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4109A (zh) * 2018-03-16 2018-09-04 清华大学 一种不依赖实时无线通讯的双向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策略
CN109088423A (zh) * 2018-09-12 2018-12-25 唐山市启明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式充放电设备
CN110116643A (zh) * 2019-05-31 2019-08-13 温州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10422069A (zh) * 2019-08-07 2019-11-08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系统、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439156A (zh) * 2019-01-17 2020-07-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供受电管理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00299A (zh) * 2020-05-18 2020-08-28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家庭供能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CN111993914A (zh) * 2019-05-10 2020-11-2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管控车辆电网集成操作的智能机动车辆、充电系统和控制逻辑
CN112398212A (zh) * 2020-11-30 2021-02-23 南京四象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备用电源控制方法、装置、储能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022359A (zh) * 2021-03-10 2021-06-2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供电局 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充放电控制设备及介质
CN116142016A (zh) * 2023-04-19 2023-05-23 深圳市科宇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装置、电源装置的供电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80071A (ja) * 1996-09-02 1998-03-24 Japan Storage Battery Co Ltd 電気自動車の充電制御装置
CN1816463A (zh) * 2003-07-09 2006-08-09 艾劳埃斯·乌本 电动车辆
JP2007282383A (ja) * 2006-04-07 2007-10-25 Kyu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電力負荷平準化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JP2013201859A (ja) * 2012-03-26 2013-10-03 Toyota Industries Corp 車両用充電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3997087A (zh) * 2014-05-08 2014-08-20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无绳充放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6476650A (zh) * 2016-12-20 2017-03-08 深圳市列那狐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式充电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541845A (zh) * 2016-11-25 2017-03-29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无线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972564A (zh) * 2017-04-01 2017-07-21 三峡大学 一种用于公交换电站的双向电力供给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80071A (ja) * 1996-09-02 1998-03-24 Japan Storage Battery Co Ltd 電気自動車の充電制御装置
CN1816463A (zh) * 2003-07-09 2006-08-09 艾劳埃斯·乌本 电动车辆
JP2007282383A (ja) * 2006-04-07 2007-10-25 Kyu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電力負荷平準化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JP2013201859A (ja) * 2012-03-26 2013-10-03 Toyota Industries Corp 車両用充電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3997087A (zh) * 2014-05-08 2014-08-20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无绳充放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6541845A (zh) * 2016-11-25 2017-03-29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无线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476650A (zh) * 2016-12-20 2017-03-08 深圳市列那狐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式充电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972564A (zh) * 2017-04-01 2017-07-21 三峡大学 一种用于公交换电站的双向电力供给系统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4109B (zh) * 2018-03-16 2020-03-20 清华大学 一种不依赖实时无线通讯的双向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策略
CN108494109A (zh) * 2018-03-16 2018-09-04 清华大学 一种不依赖实时无线通讯的双向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策略
CN109088423A (zh) * 2018-09-12 2018-12-25 唐山市启明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式充放电设备
CN111439156A (zh) * 2019-01-17 2020-07-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供受电管理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39156B (zh) * 2019-01-17 2024-01-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供受电管理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93914A (zh) * 2019-05-10 2020-11-2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管控车辆电网集成操作的智能机动车辆、充电系统和控制逻辑
CN111993914B (zh) * 2019-05-10 2023-11-2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管控车辆电网集成操作的智能机动车辆、充电系统和控制逻辑
CN110116643B (zh) * 2019-05-31 2021-09-07 温州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10116643A (zh) * 2019-05-31 2019-08-13 温州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10422069A (zh) * 2019-08-07 2019-11-08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系统、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0422069B (zh) * 2019-08-07 2020-11-27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系统、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600299A (zh) * 2020-05-18 2020-08-28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家庭供能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CN112398212A (zh) * 2020-11-30 2021-02-23 南京四象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备用电源控制方法、装置、储能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022359A (zh) * 2021-03-10 2021-06-2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供电局 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充放电控制设备及介质
CN116142016A (zh) * 2023-04-19 2023-05-23 深圳市科宇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装置、电源装置的供电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72067A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无线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429253B (zh) 储能直流快速充电桩系统及方法
CN203449961U (zh) 混合动力汽车及其控制系统
CN106696720B (zh)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动力系统、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02122740B (zh) 蓄电池智能均衡充电方法
CN105720660A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多枪头直流充电桩系统及其方法
CN102745092B (zh) 增程式混合动力轿车发电机组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2303613B (zh) 一种基于柴油机和蓄电池组的双动力机车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364349A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07512190A (zh) 一种具有充放电功能的双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109703371A (zh) 一种电动汽车高压能量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07225122U (zh) 一种具有充放电功能的双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104242382A (zh) 车用复合电池系统及电能管理方法
KR20140114330A (ko) 전기 배터리 충전 설비 및 방법
CN105811514B (zh) 双源无轨电车动力电池动态平衡充电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09278765A (zh) 一种干线混合动力机车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8466560A (zh) 一种电动汽车本地预约充电及远程预约充电系统
CN108365622A (zh) 一种电动汽车蓄电池作为储能装置的分布式储能系统
CN108791139A (zh) 一种汽车能量管理系统
CN108128171A (zh) 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馈系统与电缓速方法
CN109177752A (zh) 一种三枪头直流充电桩系统及其充电功率分配方法
CN207166151U (zh) 一种电能管理装置及牵引供电系统
CN205951740U (zh) 一种充电系统
CN108909522A (zh) 一种基于nb-iot技术的移动式交直流充电桩
CN110014900A (zh) 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的移动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